农村生育文化建设现状

2024-09-30

农村生育文化建设现状(8篇)

1.农村生育文化建设现状 篇一

当前计划生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人多力量大”等口号的鼓舞下,我国人口增长一路飘红,曾创下8年增长一个亿的世界记录。迫于巨大的人口压力,1980年,中央发布“9.25”公开信,正式提出“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由此确立了刚性的人口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严格的生育政策显示出了巨大的成效,据统计,1971-2010年,全国少生约4亿人,出生率下降到1.8,为家庭以及国家节

省抚养费7.4万亿元。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强力实施,有效控制了人口自然增长过快的势头,提高了全民综合素质。但进入新时期以来,其弊端也

日益显现,如不及时采取措施,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必将影

响社会稳定。

一、当前人口计划生育存在的问题

任何策略都有两面性,计划生育政策也不例外。我们当

初抱着良好的愿望强力实施计划生育,实现了人口数量下降的目标,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一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目前,我国总人口的负担系数呈现一个先降后升的u 型趋势,而谷底就在今后的10年左右。如果我国继续维持

现行的人口政策,至多到204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

口将超过总人口的40%,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问题最

严重的国家。其实,现在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常住人口中老龄

化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初露端倪有的家庭已经不堪重负。届时我们国家何谈竞争和发展;二是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有资

料统计,我国近几年新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达到了

117:100,国际公认的正常比例为不超过107:100。过高的出

生性别比,意味着在2020年我国将会有4000万男性找不到

配偶成为“光棍”。男性比例过高,除了会造成婚姻压力外,还会加剧性犯罪、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等现象的出现,并加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三是新生人口素质不高的问题。

当然现在的人口素质与二三十年前比还是提高了很多,但目

前农村的人口出生率明显高于城镇,而城镇的教育水平要优

于农村,客观上阻碍了新生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另外,假如没有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素质的整体水平理应当

比现在还高,因为家庭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竞争意识更为强

烈,心智成熟更为顺畅;四是损害女婴、弃婴合法权益的问

题。由于多生孩子面临着巨额罚款,在农村交不出罚款牵牛

扒房是常见现象,导致少数家庭在分娩之后,如果发现出生的婴儿性别并不如愿,便会选择弃婴,而被抛弃的一般都是

女婴。

二、人口问题的对策思考

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群众的生育意

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因为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对人口数

量的增长要求不一致,于是才制定生育政策限制群众的生育

意愿,从而形成了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扭转失误使今后的人口控制走上

科学的道路。当然,如果仅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是无法帮

助我国走出现有困境的。人口生产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人

生出来就不能回去,所以政策的修改要慎之又慎。我认为,可将计生工作分为四个阶段:以处罚为主——奖罚并重——

以奖励为主——不奖不罚,最终的目标是将人口问题变成个

人行为政府不干涉就像现在的发达国家一样。

1、加大典型案例宣传,着力维护计划生育政策权威,尽力营造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良好氛围。搞好宣传是做好一切

工作的先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利于工作的推进。当

前除认真宣传贯彻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甘肃省人

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实施外,要加强典型突出成功查处案

例的宣传力度,用身边人身边事触动群众的神经,树立计

划生育工作作为国策的权威。强化计划生育刚性政策的宣

传,保持计划生育高压政策态势。当前,宣传要有所为有所

不为,避免过多宣传计生工作的负面报道和不切实际的执法

程序要求。积极发挥学校教育阵地作用,加大对初高中的生育生殖知识教育力度,避免新生政策外生育行为的出现。

2、从严执法,违法必究,大力完善计划生育执法体系。

维护刚性的计划生育国策是当前搞好农村计划生育的基础

和保障。立法机关务必考虑我国国性,根据实际进一步修

改和完善以乡村基层干部为行政主体符合基层干部工作实际的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为基层干部贯彻落实好计划生育国策创造良好的法制基础,而不是一味的只提目标指标,不顾实现目标指标的基础。在依法行政中,更加注重逐步完善的过程,而不是不切实际的一步到位,不顾客观实际拿基层干部问责。司法系统务必切实维护计划生育国策的权威,对证据确凿的,更加注重实体上违法行为,从紧从快加大打击力度,而不是更多关注程序上的合法性。要赋予计生部门和基层组织更多的执法主体,让计生干部敢抓敢管,从重对违法生育者严肃处理,做到以一儆百,减轻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压力。

3、尊重客观,解决实际,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根据当

前计生队伍老化、待遇低、思想不稳定的现状,切实加以解决。一是对当前计生队伍特别是村级专干队伍进行调整,充实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年轻计生专干队伍;二是减轻计生专干工作压力,将计生专干兼职的其他工作尽量减少,使其有时间、有精力从事计生工作;三是提高待遇,从事计生工作的干部相对其他同志来说,工作量大、责任重,在通常的待遇基础上增加一定的补贴,让其劳有所获,稳定军心;四是尽量减少政治压力,让其放心大胆工作,而不是提心掉胆工作。按各级要求,计生干部是计生政策的执行者,计生工作业务指导者和操作者,计生工作是大家的事,但在现实工作中,计生干部却成了所有计生工作的承包人,所有计生责任的承担者,真正的责任人是工作可以不管,责任可以不担。

4、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计生主管部门要深入基层指导

工作,帮助化解矛盾,解决难题,不能形成摇控指挥,遇见难事一推了之。在广泛开展计生政策、新型婚育文化宣传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村民自治,发挥群众的参与意识,使群众对计生工作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由“治民”走向“民治”。结合当地农村的生活实际,对个别计生限制性政策做适当调整,使之政策与现实相符。

5、进出联动,从严管理,探索流动人口有效管理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计生工作难度也随之增大,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原则,对流入人口的计生问题不能一赶了之,而是要就地解决,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以考核流入地为准;二是严格证件管理,对流动人口一律要求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入地加大验证力度,对未办证的,实行限期办证,否则用人单位不得录用;三是对流入重点对象实行 “季查”制度,不按要求参加的,对用人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处罚。

6、多方筹资,重在落实,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坚持“奖励少生”与“处罚超生”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为更好地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奖励扶助政策。比如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机制,独生子女保健费等,但由于全国人口众多,国家财力有限,目前还不可能全面覆盖落实,所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符合本地实际的优惠政策,让这些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更多的得到好处,从而影响和带动一部分家庭,使他们也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

7、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为基层干部减负。目前,计划生育考核指标十分具体,分类较细,每项专项工作指标几十项,甚至上百项,连大学生都难以应付。省级查、市级查、县级查、季度查、半年查、年终查和大量的暗查和多达八九项的专项检查,检查过多过滥。有的工作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由于有严格的考核指标要求,有的考核指标是相关人员呆在办公室闭门造车的产物,没有考虑具体实际,因此在迎接考核,横竖都是死,没办法,迫上梁山,就只得在软件材料业务上做表面文章。加之业务多而杂,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真正从事重点工作的时间太少。所以,科学合理制定考核指标,特别实事求是符合基层实际尤为重要。计生主管部门务必结合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考核指标、考核方式、考核次数等考核体系进行认真细致总结,进一步减少考核次数,删减不合理考核指标,真正提高考核实效,促进基层有更多时间投入到计划生育主体工作中去。

8、部门配合,齐抓共管,营造良好新格局。计划生育工作不是哪一人哪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一是公安部门在小孩上户时,要求在出具医学出生证明的同时出具结婚证、生育证或计生部门出具的相关合法有效证明,再给予上户;二是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检查,对擅自为育龄妇女实施解除节育措施手术的,坚决予以打击;三是医疗机构严格坚持凭证检查和凭证生育制度,并及时通报同级计生主管部门,否则,追究医疗机构及当事医生的责任。坚定不移地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严格执行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现行生育政策,强基固本,加快后进转化步伐,对做好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和全面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农村生育文化建设现状 篇二

1956年4月,国务院常务委员会批准转发的国家档案局《关于目前档案工作情况和今后工作安排的报告》中首次提出科技档案这一概念,以1959年大连技术档案工作现场会的召开为标志,具有国家规模的科技档案工作始具雏形[1]。1987年我国《档案法》的公布,1996年7月,在北京的召开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正式提出科技档案信息化[2]。科技档案信息化是指综合运用档案管理学和信息科学的相关原理,以计算机数字化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对科技档案资源进行处理,管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科技档案信息化的作用在于:一是提升了科研成果转化的利用率,二是提高了档案信息利用的实效性;三是增加了档案信息的存储量,实现了资源共享[3]。

计划生育科研技档案管包括优生优育专业技术、社会管理、科学研究、成果开发与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监测数据、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内容。随着计划生育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计划生育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然而,档案工作整体上发展还是不平衡的,尽管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在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服务意识的加强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目前,河南省计划生育系统的科技档案管理,尤其是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鲜有报道。我们采用定性访谈方法对河南省计划生育系统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本研究主要了解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各级各地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状况;主管领导对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题;旨在为政府制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项目点计生委和计生指导站分管科技领导各1人。

1.2 方法本调查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以抽签法在河南省108个县级市中抽取3个县级市分别为:辉县市,汝州市,临颍市。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归纳。

2 结果

本次访谈的项目县全部是计划生育国优县,在信息传递和思想意识上也相对超前。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各级领导对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项目县的科技档案工作不仅数量少,规模小,而且还极其分散,信息化程度不高,普遍存在着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经费不到位、人员短缺,重视硬件建设,相对轻视人才培养,科技档案信息利用率和可及率较低。主要表现在:(1)信息化建设现状。三县市中,只有汝州、临颍两县市建立了科技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及档案数据库,并对部分科技档案信息进行加工编排,编成简介、汇编、文摘等各种参考资料,但目前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科技档案信息利用率和可及率较低。(2)领导重视程度。三县市计生部门在建立科技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及档案数据库方面认识一致,均在各自人、财、物力所能及范围内投入建设。但其他各项的数据提示三地计生部门在如何高效、科学的使用科技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及档案数据库方面认识不统一,运用能力上也参差不齐。(3)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科技档案工作与科技计划、阶段性检查、成果评审等环节严重脱节,在制度和条例上对科技档案的职责、权限、任务、工作程序、标准化、现代化及对外服务等关键问题都没有详实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没有一定数量受过专业培训的专职人员,有许多是兼职兼管的,这很容易造成档案资料收集不全,归档不符合要求,为科技档案后续加工,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设置了障碍;现有档案管理队伍,成员很不稳定,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跳槽,转岗等现象;部分县站在管理体系上也很不顺畅,编制、经费、设备配置、工作场所等方面都落实的不够好;科研项目管理还处于部门分管状态,对科技档案资料的处理很不统一,科技档案资料大多数还保存在业务处室和课题组中,也有保存在个人手中的,极其分散,损坏和丢失现象较为普遍。

3 讨论

虽然各级领导对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都比较重视,但受到档案管理经验和专业水平制约,部分领导不能从人力和资金上给予有针对性地支持,虽然配备了部分先进设备,但这种设备购置仍然处于“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层面。主要领导对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缺乏长远构思和计划。因此,我们建议相关政府部门以文件形式发布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规划、措施、技术支撑、标准规范;在领导层面统一认识,强调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大局意识和宏观构思。

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在计生部门各项工作之中相对滞后。往往在某个特定时期才加以重视,如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专项检查或新站建设时期,关注和投入才能够做到比较理想。各地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普遍难以形成循序渐进,常抓不懈的局面。建议把包括科技档案在内的信息化建设列入计生工作考核内容,考核分值不需要很高,能够体现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即可。

科技档案建档率、可及率较低。相当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只重视科技成果研究过程中档案的收集和积累,而忽视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在科技成果的申奖,转化及产出中的重要作用[4]。虽然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进行若干年,软硬件设施也有所提高,但多数档案管理人员在知识结构、管理观念上远未达到“信息化”要求,仍然停留在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之前的落后水平。均存在着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经费不到位、人员短缺、素质不高等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事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是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的档案业务培训。在业务开展一般的部分县站,已有的专、兼职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档案业务不熟练,档案整理不规范,往往造成科技档案建设工作缺乏秩序。从县级计生部门人员编制和实际工作考虑,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现象可能长期存在。因此,建议一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二是分批选派站内分管领导和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到高水平的省、市档案馆,大专院校档案学专业单位进修或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更新他们的管理理念。

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步伐。加强归档、整理、保管意识,避免科技档案收集不全;对于课题研究(预研、在研、结题)、成果鉴定、申请科技成果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等方面而产生的各类档案资料进行统计、归档、数字化;制作科研档案分类大纲(便于查询);要尽快引进,配齐档案数字化所必须的相关设备;要把档案信息数字化作为日常工作开展,并形成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其次要做好科技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技术档案管理人员要和网络技术人员共同做好与当地政府的电子政务和当地档案馆的软硬件无缝链接;要利用单位已有的高速局域网和政务网开展网上档案收发传递工作;建立在线档案存储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安全备份系统;在单位网站中要提供经授权的科技档案查询、下载。强调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二次开发;重视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在科技成果的申奖、转化及产出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档案信息网络化。网络化在现阶段,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普及程度上已经完全满足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然而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网络化,最大的问题在于安全性和保密性能否有效解决。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未经授权或偶然因素对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破坏、更改及非法利用,以实现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保证科技档案信息的安全,一是要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二是通过制定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三是通过采用多种网络安全技术手段确保科技档案信息的安全可靠。

信息化是新世纪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档案信息化是各项工作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数字化、收集与传递的网络化势在必行,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中蕴藏的丰富信息将在未来若干年内为计划生育工作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加快计划生育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进程,促进我省计划生育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再上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传宇.科技档案管理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

[2]殷彤.科研单位科技档案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兰台内外,1997,(6):32-33.

[3]周岩.论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科学,2008,(10):163-175.

3.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思考 篇三

【关键词】农村文化;农民观念;特点问题;改善措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他们的生活状态不仅关系着几亿人的生活质量,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近些年来,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与逐渐鼓起来的腰包极不相称的,是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却越发显得单调和乏味。“建设新农村不仅是让农民在物质上达到小康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农民在精神上也要实现小康。”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才能培养造就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新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

1.农村文化总体状况及特点分析

1.1 农村文化活动形式贫乏

基础设施滞后,极大的限制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文化活动大都以看电视、打麻将等家庭娱乐为主。舞龙、舞狮、秧歌等传统文化活动一般都是集市、庙会或逢年过节才开展,且由于其形式落后,受众已大量减少。由于农村文化活动贫乏单调,且缺乏新意,致使一些不良风气有机可乘,一些地方陋习盛行,封建迷信抬头,赌博趋于泛滥。

1.2 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发展滞后

自从改革开放后,农村以家庭消费文化为核心的“私性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日益衰败,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更是走向式微。农村传统的丰富多彩的“草根儿文化”如自编自演的戏班、春节前后的在农村串演的秧歌队、舞狮队已不多见。农村公共文化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这个阵地,腐朽文化自然会兴风作浪[2]。

1.3 农村文化处在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过渡时期

农村经济的发展,外来观念冲击,农民对农村传统娱乐形式的兴趣逐渐消失,但由于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制约,又不能满足他们对现代化、城市化的追求。旧的文化观念逐渐解体,新的文化娱乐体系还未形成,因此他们成了一种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物”,成了文化荒漠中的“无家可归之人”。既存的乡村文化处于解体之中,而新的适合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文化秩序又尚待建设[3],农村文化整体上处在最薄弱的过渡时期,如果不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赌博等不良风气就会盛行。

2.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观念比较落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下。根据2006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年中国总计乡村从业人员50387.3万人,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6.87%,小学程度占27.23%,初中程度占52.22%,高中程度占10.25%,中专程度占2.37%,大专程度以上占1.06%。高中(中專)及以上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只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38%,而有86.32%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都在初中及以下[4]。

另外,农村的信息比较闭塞,信息获得渠道较少,严重影响着农民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受教育水平低下和信息闭塞致使大多数农民观念比较落后,缺乏法制观念、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现代意识和观念。农民观念的落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使有些文化活动在农村难以开展,其已成为影响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

2.2 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按国家规定,县乡要有两馆一站,县城要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要有文化站,这属于公益文化事业,是国家的规定动作。但多年来,由于我们只重视经济建设,不重视文化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的发展,导致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经费不足,经营困难等情况。2005年对农村文化共投入357亿元,仅占全国财政对文化总投入比重的26.7%,对城市文化投入超过对农村投入比重46.6%,全国财政直接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的乡镇文化站投入经费只有9.4亿元,每个农民一年仅能享受1.27元。而且在“村财乡管”的制度下,大部分农民不知道有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

由于资金不足,现在不少贫困地区文化设施太差,县城图书馆、乡镇的文化站都不健全。目前全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县、乡没有建立自己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有的有名无实,只挂牌子而无馆舍。即使有这些设施的很多乡镇,农村文化站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萎缩、滑坡现象,大部分文化站设在乡镇政府、村委会院内,成了内部活动室。有的文化站设施被任意挤占挪用,造成文化场所日益缩小,甚至阵地丢失;有的文化站只有几张桌子,多年来未购置图书、乐器及体育器材,甚至连一台录音机都没有,致使文化站的服务功能弱化,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文化基础设的不健全,极大的制约着农村文化的发展。

2.3 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缺乏,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很多地区文化系统机构建设滞后,县城两馆建设基础薄弱,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薄弱,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文化干部管理缺乏有效机制,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姚凯伦在分析目前有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时说道。由于基层文化部门条件差、待遇低、导致专业文化人才外流,加上老一辈农村文化艺人的相继辞世,新一代农村文化艺人短缺,基层文化站专业文化人才出现人才断层和年龄老龄化现象。文化站正式人员偏少,人员不到位的问题突出,个别文化站至今还没有正式专业干部,加之近年来各项训练经费短缺、培训渠道过窄等问题,致使农村文化工作内容贫乏,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难于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另外,老年农村文化艺人的相继辞世,后备农村文化艺人的匮乏,一些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传承的危机。

3.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3.1 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改进农民的思想观念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们必然会面对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这就要求人们要具有相应的现代意识和现代观念。“建设新农村不仅是让农民在物质上达到小康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农民在精神上也要实现小康。”根据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要大力普及现代国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技能,丰富农民的文化知识;疏通农村的信息渠道,使农民及时了解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开阔农民的视野;发动社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结合农村传统节日和平时重要活动,举办能够体现农民优良传统或具有时代精神的、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教育农民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民主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新道德观念,增强抵制不健康文化的能力。

3.2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

资金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础,只有建立一个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才能提供稳定的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要建立包括政府拨款、融资、集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政府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允许和鼓励私营企业生产和经营公共文化产品,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服务。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机制,培养农村文化市场,吸纳非文化企业向文化企业投资,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各种捐资,并大力引进外资。加大对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如活动中心、村广播站、村图书室、棋牌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形成联动文化、中心文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带动农村文化的全面发展。

3.3 增加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不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赌博等不良风气就盛行。许多农村的乡镇文化站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强大硬件设施投入,同时也要多创作一些适合农民的文艺作品。”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主角也是农民。农民文化繁荣与发展最终是要以农民为主体。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开发,针对农村和农民需求,大力开发农村先进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生产和提供优质和优秀的文化产品,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使农民喜闻乐见。

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存在创造转换的空间与可能,关键是必须树立辩证、科学而有务实的态度,将农村文化建设与保护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积极开发民间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形式和载体的创新,赋予其新的动力。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通过农民的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激活农民的创造力,使农村文化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儿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邻里和睦团结、干群关系融洽的良好风尚,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田慧.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尹长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弱势与强化[J].求实,2008,6.

[3]徐晓军,张必春.当代中国农村文化的风险与危机[J].学习与实践,2008,8.

4.农村生育文化建设现状 篇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这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人口计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具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

容整洁、管理民主”。显然,无论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还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都离不开农村人口发展,新农村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无不与农村人口数量、农村人口质量、农村人口结构、农村人口流动等问题息息相关。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更是取决于农村良好的人口状况,尤其是农村人口问题的妥善解决,包括农村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结构的优化、流动人口的合理有序等。因此,做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一、关注农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和主体,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归宿。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发展,包括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而人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规模适度、素质相当、结构合理的农村人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多年来,我们肃州区通过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等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特别是“九五”以来,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计划生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肃州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农村人口总体素质的提高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据统计,我区六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者达1.16万人,高中以上学历者达26.83万人,计划生育减轻了群众的生育抚养负担,群众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了子女的培养教育上,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但就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需要而言,人口质量的提高还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适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构建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必须处理好农民生产、生活和生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此,我区人口计生事业进程也逐步向高起点发展。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坚持真抓实干,人口计生工作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依法行政及优质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合力进一步增强,新机制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基本建立起了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省《条例》为主体,其他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相配套的依法行政体系;二是强化了农村、城市、社区和相关单位的综治力度,靠实责任,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三线”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落实“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基层工作网络更加健全,基层基础更加牢固;三是深入开展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活动,“以人为本――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的优质服务运行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底,通过国家人口计生委验收,肃州区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称号;四是建立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了“奖、优、免、补”政策。近年来,区、乡财政共投入近400万元为6462户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落实了户均600元的养老储蓄金,落实率达到了98。为全区农村166户一女户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家庭每户一次性奖励了1000元。为1895名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结扎户子女落实了升学加10分的优惠政策,为1043名农村在当地上小学、初中的独生子女减免学杂费3.1万元。同时,严格按照国家奖励扶助制度要求,审查落实了378名奖扶对象的奖励扶助资金;五是基本建立起了党政领导重视,相关部门努力,社会各界配合,广大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新机制。

三、大力推进婚育文明新风尚,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和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生育文明是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内在要求。一是推进人口意识文明。加强广大干部及群众的人口理论学习,切实形成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二是推进生育观念文明。不断完善计划生育社会化宣传教育机制,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男女平等知识深入人心,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及“关爱女孩行动”深入开展,群众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逐步形成。三是推进技术服务文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机构和技术服务人员严格依法行政,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出生人口素质提高。四是推进作风文明,使行风务实清廉,干群关系融洽,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区注重强化宣传教育和利益导向,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人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注重了救助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和关爱女孩活动的开展,发动社会各

界广泛参与,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关爱女孩、男女平等的社会风尚;提倡婚事简办,少生快富,勤俭持家,适时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邻居等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各级计划生育协会的纽带作用,定期组织育龄群众开展伦理道德、生产技术、生殖健康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树立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使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相结合,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婚育新风尚为群众接受。全区15-49岁育龄妇女结构显著变化,一孩妇女比例逐步上升,妇女平均初婚年龄提高到了22岁,初育年龄提高到了23岁,独生子女领证夫妇逐年增加,全区农村有1.8万对夫妇主动放弃生育二孩或推迟生育间隔,到2005年,全区少生14万人。我区先后于2003年、2005年被国家计生委表彰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

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婚育文化,各级组织要一如既往地抓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唱响先进生育文化主旋律,把婚育新风真正吹进千家万户。逐步建立起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性宣传机制,充分发挥广电、报刊、文学艺术创作等宣传资源,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上用先进的生育文化去影响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塑造群众,以先进的生育文化促进乡风文明,通过乡风文明展现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

四、提高农村优质服务水平,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作为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有效途径,有力地推动了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根本性转变,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同。近年来,我区针对基层计划生育技术力量薄弱,群众需求强烈而服务空间不足的问题,区委、区政府从关心群众健康、关爱家庭幸福出发,加强了基层计划生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和阵地建设,加大了人口计生工作的保障力度,建成了区、乡、村、组四级计生网络体系,投入166万元夯实了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基础设施及设备,提高了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同时,按照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四优秀一满意”技术服务标准,将乡镇计生办、村计生、村计划生育服务室的阵地建设进行了整建,使之不断健全、完善,建起了以区生殖健康中心为龙头、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为骨干、村计划生育服务室为基础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了卫生、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环境,让广大育龄群众在接受人口计生优质服务过程中分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

五、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促进村务“管理”更加“民主”。

5.四川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篇五

李昊

引 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西部文化强省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同志在“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上要求,开展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建设”行动。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1]。那么在实践运作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群众娱乐文化系统的建设情况又是如何的呢?以下本文以在名山县的农村实地调研情况为例,通过对其当前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和经验进行分析,以期对四川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实例参考。

名山县基本情况

四川名山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距成都90公里,是四川省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水禽养殖基地、粮油生产重点县、发展草食畜禽试点县和国家科委重点联系县,素有雅安“粮仓”之称。2006年又被列为“科技兴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全县幅员614.27平方公里,辖9镇、11乡、192个村、1244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约26万,其中农业人口约23.36万人,航测耕地39.5万亩。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文化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

名山县的图书馆和文化馆大体情况类似,文化设备简陋落后,没有高素质的专业文化人才,缺乏正常的办公经费,无法充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大多数乡镇文化站设施陈旧,利用率不高,基本上形同虚设,而村一级基本没有文化活动场馆。现有20个镇乡文化站,基本上每个文化站都配有至少一名文化专干。但是由于文化专干多为各乡镇自行聘任,属于非正式的事业编制人员,待遇一般较低,且大多都为兼职干部。

2.2 文化消费和活动方式

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名山县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娱乐活动方式日益丰富。各村基本都有文化宣传队,以及农民自发组织的各种文艺表演队,除常见的秧歌队、舞龙队、篮球队之外,部分乡镇还有铜管、电声乐队。当地农民的日常文化活动形式仍以电视为主,以报刊杂志、麻将纸牌等为补充。平时喜欢看的书刊分别是医疗健康类(48.89%)、农业技术类(42.22%)、休闲杂志类(33.33%)、法律规章类(31.11%)。在购买书刊的人群中,有64.29%的人表示买书的目的是为了学点技能。这说明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深入,农民群众越来越意识到一技在手的重要性,也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生活,自发地为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精神生活而努力,文化活动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唱歌跳舞,而是代表了高质量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状态。

同时,农民群众用于文教娱乐消费的比重也在增加。有43.48%的人每年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在100~400元,有26.09%的人支出在600元以上。可见当地农民对于文化消费越来越看重,也愿意为改善提高自己的文化生活花钱。

2.3 几个重要文化工程建设情况

(1)“村村通”工程

名山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目前综合覆盖率已达90%以上。电视是农村基层群众最主要的休闲方式,也是他们了解国家政策和本地政府规章制度的最直接的途径和渠道。因此“村村通”工程的畅通也关系到国家方针政策的传播执行和社会的稳定团结。但是这项便民工程仍存在实际操作中的诸多难题:

第一,广电系统改革以后,权利和权益不再由县级基层管理分配,而省、市又各自为政,于是出现了分工不明、管理混乱,遇到问题被各方当球踢的局面,这种权责不明直接导致了基层工作的管理困难。

第二,财政投入不足导致铺点缓慢。名山县是人口大县,按照目前的财政拨款很多地方都无法配套,僧多粥少,也影响了“村村通”的进程。

第三,后期维护存在困难。改制后广电工程不由基层负责,但后期维护却需要各村镇负责,上级部门只管安装,日常维护包括工作人员都是由基层另行解决,而基层没有广电收益,承担这些费用难免力不从心,铺点越多,反而给基层增加了更多压力。

第四,农村存在大量自行安装“锅盖”的不良现象。虽然铺点到位了,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居住的分散性,目前尚不能做到户户通,而农民无法承担单独架设光纤到户的巨额费用,很多家庭都选择了私自安装非法接收设备“锅盖”。甚至很多农民为省掉光纤费用,也选择花几百元钱一劳永逸地安装“锅盖”。可以说,由于基层无执法权限,而上级部门也无人来管,当地“锅盖”泛滥,成为一“景”。更为严重的是,农民就通过这些设备接收到了部分未经审核过滤的卫星电视节目,其中负面消极的新闻节目就直接影响了群众的判断,甚至有时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政府产生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2)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

名山电影公司自2002年改革后,基本名存实亡。自“2131”工程实施以来,县政府和主管局都予以了重视,目前基本上保证了每年每村都至少能放映一次电影。但是困难仍然不少:

首先,经济投入尚有缺口。国家只负责拨给放映设备,以及按放映次数拨款。片源、放映员、交通设备都需要各基层自行负责解决,中间的缺口部分仍把压力下放到了基层。

再次,片源限制。国家下拨的影片陈旧,不受群众欢迎,目前片源主要靠向省公司或者外县电影公司租借解决。另据了解,今年内国家还计划拨放数字放映设备,但是据我们实际了解到的情况,农村群众更倾向于看胶片电影,并不喜欢数字电影,而且一旦换为数字放映,那么片源如何解决将又是一大问题。

最后,技术人员缺乏。目前农村电影放映存在的一个严峻问题是缺人,现聘的2人均为60余岁的退休人员,而年轻人嫌待遇低不愿意从事放映工作。最重要的是,编制问题无法解决,甚至电影队进人都要通过常委开会讨论。

(3)“万村书库”工程

名山有3个试点,在乡是“农村书社”,在村是“农村书屋”。据我们实地走访情况,这项工程其意义是深远的,有助于农村下一代子女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但由于是试点工程,也存在部分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比如在书源的提供上,国家统一调拨书刊寄放于书屋出售,但这些书刊大部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并不适合普通农村群众阅读,而受农民青睐的农业技术、医疗健康等实用技术性书刊数量有限,而且目前书价即使8折出售,相对农村群众而言仍然偏高。相比之下,由书屋承租人根据农村实际市场情况而自行购买用于出租的部分书刊更受欢迎。

2.4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和短效性

文化基础设施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建立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站的有效运行机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2]。总体来说,名山县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目前只完成了上级指示的基本设置任务,大部分乡镇的文化站名存实亡,成了无人员、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四无”文化站;而图书馆、文化馆等重要文化活动阵地设施设备陈旧简陋,现代化设施缺乏。这一方面固然与当地财政困难、对文化建设有心无力的投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前整个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的思想意识有联系。文化建设不应该是只满足于完成任务的“建而不设”,如果不能从长远的眼光和考虑出发,如果不做好这些基础设施的后期巩固和长效管理问题,也许它们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一定作用,但长此以往,这些设施将会被淘汰[3]。如何避免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短效性,如何巩固维护,都还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资金扶持。

(2)资金投入的差异性和局限性

名山县的文化建设整体面临着断资的窘迫局面,从县一级到乡镇、村社,财政拨款仅仅能勉强维持办公之用,经费困难是人才缺乏、设施落后、活动受限的最重要原因。而政府在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上也表现出局限性:重城乡文化,轻农村文化;重乡镇阵地,轻边远山区;重大型庆典,轻日常活动。目前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城乡或一些较大的场镇,而边远农村的农民群众则难享受到文化服务。

无论是在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人才资源、活动内容等方面,这种差异性都非常明显。地方政府的倾斜性投入也加大了城镇与农村文化建设之间的差距,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农村文化的发展,经济投入欠缺,先进文化也难以普及[4]。

(3)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断层和流动性

农村文化队伍中文艺骨干的奇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乡镇文化专干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力量,但目前看来大部分的文化专干“不专”,待遇不能保证,流动较为频繁,出现了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再加上经费短缺,文化干部的业务培训也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4)文化活动方式的传统性和相似性

名山县的农民群众平时的文化活动不外乎电视报刊,参加村上的文艺团队,而各村镇文艺队也基本上是传统的秧歌队居多。实际上,农村文化建设目前整体上都是模仿和相似的较多。有71.74%的群众所理解的文化娱乐活动仍然是电影电视一类,其次是群众性文体活动(58.7%)和棋牌(39.13%)。如何走出传统文化活动的圈子,挖掘农村潜在的民间特色文化,根据不同村镇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促使农村文化向多元化、特色化的繁荣道路前进,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当地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

3.1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养文———名山茶文化的品牌打造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有助于西部农村将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名山素有“仙茶故乡”之誉,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名山县充分发挥茶产业优势,以茶富民,以茶强县。目前全县已建立了45个标准化无公害生态示范茶园, 85%以上农户种植茶叶, 2005年仅茶叶人均纯收入就达333元,茶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农民日常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更重要的是要发掘农村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其来产生经济效益,带动农村社会进步。配合茶产业,文体部门也积极塑造名山茶文化的品牌,在去年,名山文体局就举办了茶叶产业会专题文艺晚会、万亩茶园“茶歌茶技茶艺”表演、皇茶采制大典等大型活动。

不过,名山的茶文化打造还有不足之处。虽然名山“仙茶”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很少为外界所知,颇有养在深闺之势,在市场上价值也远逊于龙井、铁观音等。不过,最近县政府已与某普洱茶产销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由该公司投资2~3亿元,在蒙顶山打造一座茶文化艺术中心。这也是名山政府在不断提升蒙山仙茶品牌形象上的决心和努力,争取做大做强川茶龙头企业。在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方面,名山的茶产业和茶文化不断地进行着“以文养文”的探索之路。

3.2 重视发展企业文化,以文补文———三旭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发展新农村文化,也要重视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等的建设,探索“以文补文”之路。名山县三旭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我们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该公司定位于家族式的管理,组建了制度文化、技术文化、宣传文化、企业形象文化四类文化载体来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每年公司都会组织中型的竞技比赛活动,内部的春节晚会以及各种小型球牌棋类活动。公司没有专业的文艺技术人才,所有的文化活动全靠员工自发摸索进行,几年下来,已成立了一支半专业的企业文娱演出队伍,与县文体部门都多有合作,每年都出色地承办或协办了市、县政府的几个重要节庆大型文艺演出。除此之外,公司每年都举办了大型的对外助学活动,同时还不定期地组织送文化下乡演出到蚕农中。

类似三旭公司这种既无先天的专业队伍,又无后天的专门培训机制,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组织力量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文化建设形式,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当地政府由于资金人力等缺陷而造成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之处,这种“以文补文”的模式值得借鉴。

三旭公司的经验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点:首先,负责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大力支持员工的文化活动,光在演出服装上公司的投资就已经超过了50万元,平时对于员工各类比赛、演出排练、获奖等都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几个负责人也热爱文艺活动,甚至是目前演出队伍的骨干力量。其次,公司竭力塑造“内凝人心,外塑形象”的企业理念,这种精神文化的建设也激励了员工的奋进,公司不但有自己的企业之歌,还经常组织表现优异的员工出去活动,定期对员工进行各种技能培训,这种企业文化更近乎于宗族文化。农村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土地文明,它与工业文明下的文化建设有所不同,重要的就是靠类似血缘关系维持下的那种大家族理念,人人有责的认同意识尤为重要,而三旭公司在精神凝聚上是成功的。这些先进的经验也为我们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路径,如何因地因势探索前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建议

4.1 加大经费投入,保证专款专用

目前政府投入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资金渠道,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要落到实处,不能光是说说而已。政府不仅要加大扶持力度,而且要尽量做到对文化事业和基础设施的财政单独拨款,最好专款专用。设立文化站专项活动资金、购置图书专项资金、文化工作人员的专项办公经费等,为文化事业和设施建设提供稳定的财政保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保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此外,名山县自身也要注意开源,广开渠道,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鼓励社会各界和企事业单位捐资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像三旭公司这类大力扶持文化建设的企业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来。

4.2 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农村文化品牌

繁荣农村文化,可在创特色和塑品牌上做文章。名山县除了茶叶,蚕桑也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开发乡土文化资源,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个性,不能只注意短期收益,要在打造文化品牌上下工夫。我们调研过程中看到某些村镇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如茅河乡就利用其当地文物资源丰富的特点,计划打造具有唐宋风格的本土品牌,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提倡鼓励的。

4.3 调动农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归属意识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为农民群众提供设施和各类文艺活动,更重要的是要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树立主人翁的归属意识,促使他们自发主动地投身到文化建设的蓬勃事业中来。名山县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文化群众基础相对是较好的。我们在车岭镇调研时发现,当地群众文化参与热情高,归属意识强烈,文化建设也相对较好,甚至该镇还自编有镇志,这也是我们所有调研地区唯一无任务指标而自发编写的文化材料。农村文化应该是一种土地宗社文化,培养群众浓烈的文化认同精神和归属感,要鼓励和引导农民自办文化,政府再给予一定的重点扶持,使农民群众不再认为“文化建设只是政府的事”,而是自己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这种凝聚力,是我们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当重视的问题[5]。

4.4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文化工作人员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头羊,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体系,解除后顾之忧,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其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首先是编制,这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文化工作人员都属于事业编制,由地方财政拨款,而大部分乡镇自身财政都紧张,有时自然无法保证下属文化人员的基本待遇。如果改为行政编制,无疑是对整个文化工作人员的鼓励,至少生活保障了,其工作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以前那些兼职现象也会相应的减

少,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基层文化工作的展开。农村文化队伍也要加强建设,对兼职其他行政职务、转业干部和驻村干部等并不从事文化工作而又占用编制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清理。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经过严格考核才能进入文化队伍。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上级文化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加强自身业务修养,巩固和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另外,政府可以考虑鼓励艺术类专业的大中专生下乡实习,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优惠,这也可在一定时间内缓解当前农村文化工作人员断层的饥荒。

4.5 尽快恢复农村广播系统,及时传达国家和当地政府方针政策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另一问题就是,本来以为已经淡出历史舞台的农村广播系统,实际上目前还具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应当恢复并维持下去。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反映,很想了解国家和本地政府的政策、新闻,过去通过广播可以听到上面的声音,现在95%以上的村广播已完全停止播出,结果使得群众离政府越来越远。实际上在农村,除了电视,广播的正面宣传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块阵地不应该放弃。如果目前要恢复原来的有线广播,成本较高,建议可以借鉴大学校园的无线广播模式,成本相对要低,使用时限也较长。

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目前西部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都还比较落后的状况下,文化建设往往是被忽视的一环,但是,它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积极影响和作用[6]。

首先,文化建设可以直接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发展。社会文化的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互相促进的,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也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建设,它更加重视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相互支撑,最终通过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反之帮助农村文化的进步。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生产理念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促进了经济的进步。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文化产业的打造发展,也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产生经济价值,推动西部经济增长。

其次,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人的素质最终决定社会生产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提高西部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是培养和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技能素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也愿意进一步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同时,科学文化技术又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这也促使农民在教育培训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大。在被调查者中,有53.85%的人表示参加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快更多地获取市场信息,还有38.46%和15.38%的人选择了“促进生产”和“帮助就业”。而深受农民欢迎的培训内容分别是种养殖技术(84.62%)、市场营销(46.15%)、外出务工技能(46.15%)、农产品加工(38.46%)。这也反映了当地农民正逐渐由传统的单一农业型农民向多元市场型、技术型的新型农民转型过渡。而这一切都为今后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供给。

结 语

名山县是四川农业大县,有一定的文化资源和历史积淀,但是经济不发达,这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先进经验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借鉴参考,调整方针政策,提供对策建议,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搞好西部建设开发。

注:本文修改自《雅安名山县农村群众文化娱乐现状调研报告》一文。

作者简介:李昊(197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博士,助理研究员,对农村文化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

参考文献:

6.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先进典型 篇六

自古以来农村就是中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使中国有了多样化的发展!同时农村的多样化也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农村的多样化包括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建设,传播.农村的政治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等方面.如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农村文化建设长期薄弱的问题,实现好、保护好、发展好农村群众的文化利益,建设先进文化,抵制腐朽的文化,维护社会稳定,为建设生态、诚信、和谐农村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是我们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下面本文就农村文化建设作一个简要的调研介绍.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迈向神州大地的各个方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呈现了较快上升势头,农村文化的建设也取得了硕果累累的骄人成绩!一: 农村文化管理体制的改变,增强了乡镇文化单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具体措施有:(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发展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以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产品优质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培植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比如我市在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着力打造八大特色农业品牌。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扩大优质专用粮生产,着力

打造八大特色农业品牌。以打造甜玉米、马铃薯、韭黄、梅菜、荔枝、年桔、蔬菜、花卉等8大特色农业品牌为主攻方向,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贸易全面发展。实施优势产业提升计划,做大做强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的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把农业效益的主要途经从生产环节向加工和销售环节延伸扩展。实施农业科技促进行动,加快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信息体系、质量检测监管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建立龙头企业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鼓励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兼并联合等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强化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力支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各级财政用于“三农”投入、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确保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稳步提高。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等要重点投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二)农民阶层结构快速分化,促使农村文化需求呈现了多样化、娱乐化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和就业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已明显分化为种植业劳动者、私营企业主(个体户)、乡镇企业工人、外出打工农民等若干阶层。不同的阶层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心理状态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了他们在文化需求上呈现了多样化发展趋势。而阶层分化的产生是因为不同利益、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导致的!农村社会阶

层的分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而且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对现代化进程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发挥着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7.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现状研究 篇七

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 各个利益主体之间互相关联, 构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利益相关系统。王宏娟等[1]从利益主体的视角出发, 认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深层次原因是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 而地方政府与村集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主要矛盾, 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 明确地方政府职能, 协调利益主体间的收益分配, 可以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提供决策参考。当前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存在诸多问题, 没有将土地市场规制作为房地产调控的重要工具。土地市场规制途径主要有土地供应、土地税收、土地金融及土地价格政策等[2]。段力等[3]认为对于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 同时统筹使用置换指标, 设计地票交易制度并对其进行模式改进等实践, 对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能提供借鉴经验。

土地的资本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甚至一个村社高速成长的发动机。要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 财政支持远远不足, 必须盘活农村土地资本, 总结各地流转模式, 有助于获得启迪[4]。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存在许多风险: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破坏农村社保体系;威胁国家耕地保护;违反《宪法》规定, 打破城乡二元土地所有权结构。这些风险能否控制、如何控制、控制的成本是否会超过所创造的价值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 因此, 孙鹏等[5]认为, 在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流转之前, 需对其可能蕴含的风险进行评估。王文[6]认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的情况, 前提是土地使用权性质必须对应;现行不区分土地使用权性质, 笼统评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的做法, 容易产生歧义和混乱。

马艳平[7]赞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 而对于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只能通过征收为国有的方式上市流通, 理论界褒贬不一。按照私法自治原则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法律严格限制我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不具有正当性。崔令之等[8]认为须修改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取消法律限制, 承认集体土地流转的合法性。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现象普遍, 且流转的形态和规模存在一定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土地管理失范等制度环境因素、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等区位环境因素、村集体经济实力等微观经济因素以及农民富裕程度等家庭环境因素[9]。而未来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风险控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测算,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驱动力等研究[10]。

2 讨论

目前,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 农村势必有所突破, 土地流转理所当然成为焦点, 这关系到社会转型的成败。目前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动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研究,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政策制度研究。

我国对于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比如对其使用权权益及价值的研究、流转风险控制研究及建设用地流转隐形市场改进问题都有待完善, 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的多种形态和多重诱因, 需要进行多层面、多系统的综合结构改革, 引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向公平、公正、高效、透明的方向转变, 以推进建设用地市场城乡一体化建设。此外, 学术界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仍存在一定争议, 对完善法律法规, 进行土地产权改革、协调各方利益等方面的研究仍不够充分。而关于地票流转交易也存在争议, 即是否放开地票二级交易市场限制。放开二级交易市场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 会对一级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一方面, 组织完善的二级市场会加速一级市场的分配和流通, 增加土地级差收益, 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 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 盲目放开二级市场, 可能会滋生恶意炒作行为, 甚至产生地票泡沫, 同时还会引起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因此, 如何正确处理好地票一二级市场的关系, 调控地票流量、流速等, 建立健全地票交易监督机制, 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摘要:土地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 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和社会各界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发展空间不足,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国有土地价格不断上涨, 土地需求和土地供给的矛盾致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呈逐步加剧的态势。随着目前土地相关制度的弊端显露,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成为必要趋势。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于盘活农村土地资产,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设用地,土地流转,现状

参考文献

[1]王宏娟, 石敏俊, 谌丽.基于利益主体视角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资源科学, 2014 (11) :2263-

[2]张红利, 刘晓君.中国房地产调控中的土地市场规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 2008 (10) :30-33, 39.

[3]段力, 傅鸿源.地票模式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 201 (12) :86-92, 127.

[4]徐银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梳理与困境反思二维论[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201 (20) :146-157.

[5]孙鹏, 谢慧阳, 李任舟.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风险与控制[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201 (30) :141-163.

[6]王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权益及其价值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1 (57) :34-39.

[7]马艳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完善[J].经济问题, 201 (54) :105-109.

[8]崔令之, 席虎啸.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完善[J].法学杂志, 201 (58) :77-84.

[9]常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性流转的现状和归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 (311) :34-45.

8.浅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篇八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流动舞台车

1.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A.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相对飞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的文化建设相对落后,而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确实日渐旺盛。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共同繁荣,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在一些经济繁荣发展的乡镇,其文化设施十分完善、文化活动十分丰富。在这些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互依托,相互帮衬。经济发展了,对文化建设投入的越大收获也越大,体现在人们通过文化活动所彰显出的精神面貌,通过文化活动促进人素质的提高,但个人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对经济建设无形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当前绝大多数农村的经济建设是远远领先文化建设的,农村的文化设施及其匮乏,很多的文化站设施落后,设备陈旧,文化活动的开展基本没有。笔者随着流动舞台车到过很多的乡镇,乡镇文化建设相对落后的现象比比皆是,经济较差的乡镇如此,很多经济较好的乡镇也如此。绝大多数农村缺乏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匮乏,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减弱。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加之各种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致使农村人们的道德滑坡。

B.由于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足,造成群众的道德观念下滑

由于文化建设开展相对迟滞,开展文化活动的硬件设施缺乏,照成很多能够利用文化活动宣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中华传统美德的文艺活动无法开展,正面的宣传无法展开,照成了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似乎除了金钱和享乐外再没有什么可值得追求的了。有的只求实惠,不讲理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歪曲,伦理道德观念蜕变。农村社会环境受到污染,许多格调低下和渲染色情暴力犯罪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农村文化市场,恶化了农村社会精神环境。宗教活动频繁,封建迷信抬头,修庙宇、看阴阳宅风水盛行,神汉巫婆仍在活动,不少地方买码赌博等现象突出。由于这些负面的、阴暗的社会思想现状的存在,照成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同时,也由于一些农民沉迷于赌博、六合彩、迷信活动等等,无心进行农业生产,使之离致富道路越来越远。因此,提高农村的文化建设水平,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对提高农民的收入具有较高的意义。

C.文化活动落后,农民的文化素质落后

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反映我国农民整体水平的基本素质,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和文化水平,也就没有新型农民,随着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党的教育方针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使得广大农民文化素质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6%)、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比较低下,已经不能适应建设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需要。[1]而且,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文化设施相对落后,农村思想解放的步伐缓慢,小农经济意识、计划经济观念和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农村发展的理念、办法、措施以及精神风貌比较陈旧。[2]这些因素必然导致农村文化活动的宣传、推广、普及工作的滞后,从而抑制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D.农村文化带头人缺乏。农村文化活动难以开展

农村文化站的文化员是组织、指导农民进行健康向上娱乐活动的的骨干力量,也是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在农村,文化活动组织机构缺失,文化活动指导员匮乏的现象较为突出。同时,在农村村民居住较为分散,耕作时间和耕作时间和作息时间安排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人召集和组织,文化活动就很难开展起来,同时,文化员专业知识的匮乏,组织上缺乏为文化员搭建进步的舞台,也造成了农村文化员组织的文化活动群众的参与度不高,热情不高。

2.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有效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措施

A.依托流动舞台车,搭建农村文化建设平台

几年来,笔者跟随着流动舞台车送文化、送科技下乡,发现通过流动舞台车的演出活动,能够较好的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流动舞台车,在名词的层面上就是装在汽车上的舞台,引申的意思就是流动的艺术演出小分队。流动舞台车工程是为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解决长期以来剧团下乡难、搭台难、转点难等问题,由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作为新时期文化工作的创新,为剧团配送流动舞台车,资助剧团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对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明是一个农业大市,其中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大多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文化生活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文化部门的首要职责。从三明市歌舞团配备流动舞台车开始,每年坚持下农村演出100场,至今共下乡演出400多场,足迹遍布三明的每个乡村。在农村题材电影节目少,拷贝投入严重不足,电影市场极不景气的广大农村,三明市歌舞团流动舞台车的演出已成为三明农民群众文化消费主要形式,也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新的道德风尚的重要方式,其独特作用是电视等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我们通过快板书、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以生动、活泼紧扣三明农村实际的表演形式,加以融合进各地的方言,极好的宣传了党的政策,搭建了一条农村了解党的政策的畅通的桥梁,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通过流动舞台车的演出,结合弘扬正气的节目形式,宣传好人好事、揭示一些负面行为带来的恶果,从一定程度上弘扬了正气、抵制了歪门邪气的滋长,取得的良好的效果。

B.依托流动舞台车,搭建培养农村文化骨干舞台

以往在农村演出搭建一个简易舞台,十几个人要忙活一两天时间才能搭成,而且实用性、安全性和观赏性差。而流动舞台车,展开迅速,而且美观大方、安全耐用,舞台灯光、音响设备安装方便快捷,十分适合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演出。有了流动舞台车后,可以更方便地把丰富的文化生活送到农村的每个角落,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质量的文艺节目。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素质为目标,以夯实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巩固农村文化队伍、完善农村文化体制机制为重点,以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权益为核心,通过流动舞台车文化下乡的形式,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通过“送文化”带动“种文化”,提高农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着眼于培养农村的文艺骨干、加强农村文化站建设,通过培养部分文化专干的业务水平,使他们文艺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改变向政府“等、靠、要”的观念,较好的将弘扬先进文化与传承乡土文化相结合,不断增加农村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C.依托流动舞台车,搭建科技兴农的舞台

依托流动舞台车,同时伴随着移动通信、农业科技等宣传先进科学技术的形式,使流动舞台车的文艺演出有了纵深的效果,能够让农民在观看文艺演出的同时,了解到更多、更好、更新的科技知识,切切实实获得实惠,为农民走上富裕之路插上科技的翅膀。农民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的讲解对农作物的栽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动物的养殖技术、动物病疫的防治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通过宣传现代通信技术,使广大的农民使用现代的通信设施、了解现代的通信设施,从而获得种植、养殖的信息、市场销路的信息、气象预备的信息,从而一定程度上通过科技指导种植、养殖、销售,使农民切切实实的富裕起来。利用流动舞台车衍生出来的效果,提高了农村生产建设的科技化水平,使农村文化建设中科技兴农的含量进一步提升。

D.依托流动舞台车,搭建弘扬正气的舞台

流动舞台车对于创建和谐社会、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巩固社会主义文艺阵地、保存国有院团实力、发挥其宣传主渠道作用有着重大意义。实施流动舞台车工程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剧团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流动舞台车灵活机动的表演形式,将身边的效老爱亲、见义勇为、爱岗敬业、模范致富的好人好事,利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诗朗诵等表演形式,宣传他们诚心待人、一诺千金的重诚守诺精神,忠心敬业、顽强拼搏的建功立业精神,孝心护老、无怨无悔的大孝至爱精神,热心助人、勇担重任的无私奉献精神,比如,我们在清流县李家乡鲜水村演出时,就将鲜水村李彬同志的事迹编成歌曲、诗朗诵、快板等表演形式,较好的宣传了李彬同志的精神,使在场的群众受到很好的事迹教育。我们依托流动舞台车大力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社会主义新风尚,旨在通过这些节目,使群众在观看节目之余,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使群众有了对好人好事好风气学、比、赶超的标杆,形成了浓郁的"学好人、做好事、当好人"的文明道德风尚。

流动舞台车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和省委、省政府为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丰富广大农村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几年来,充分利用流动舞台车,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为农民群众送去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有效解决了艺术院团下乡演出交通难、转点难、搭台难的实际困难,有效缓解了农村群众看戏难的问题,对促进基层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依托流动舞台车这种灵活多变、贴近生活、宣传政策、倡导科学、弘扬正气的表演形式,变“等、靠、要”的依赖性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自觉性,变被动性为主动性,能够有效的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服务于农村致富。同时,能够较好的培育农村文化骨干,以点带面,形成农村文化建设网格化,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从而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上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晓虹.中国社会和中国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上一篇:供电企业形象定位及企业文化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