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汇报材料(12篇)
1.申论汇报材料 篇一
申论高分技巧:申论材料阅读“三遍法”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落下帷幕,地方公务员考试将随继展开。如何在申论考试中得高分?申论材料阅读要按照浏览试卷、通读材料和重点研读“三遍法”来进行。
考生真正读懂给定材料,是答好申论题目的前提,但很多考生忽视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命题人的意图基本上都隐藏在给定材料中,如果在没有真正读懂材料的情况下就作答,很难得高分。读懂申论给定材料,要按照浏览试卷、通读材料和重点研读“三遍法”来进行。第一遍:浏览试卷
俯瞰整片森林: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考生拿到试卷后,首先要总览试卷,而不要去读具体材料。浏览试卷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了解材料涉及的主题。通过浏览答题要求,基本就能判断出来。比如,2012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的作文题:“‘给定材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从题干就可以判断出,材料是围绕“社会公德”的主题展开。
二是了解问题的类型,初步了解是哪几种题型,所涉及的问题是什么,这样就有个预判,比如;2006年国考申论的“作答要求”:“
1、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批。
2、在线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
3、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篇文章,说出自己的看法。”从“作答要求”中考生可以了解到,本次考试共有概括、分析和写作三大题型,而且主题是关于“政府应对公共事件”的,主题也预先知道了。
浏览试卷时,能够对材料的大致篇幅和结构有所了解,这样考生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第二遍:通读材料
扫描所有树木:粗细有度,疏而不漏。
(一)通读技巧
是否要带着“作答要求”中的问题去阅读呢?不同的考生阅读习惯不一样。有一类考生习惯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能够抓住主要材料,对于问题涉及到的材料,就重点阅读,要更加仔细看;与问题没有直接关系的材料,可以一带而过,这样就节省大量时间。另一类考生不习惯带着问题去阅读,因为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难以深入了解材料,而且影响阅读速度。所以,要暂时忘掉问题,抛开“问题”,轻装上阵,在真正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再针对所涉及的问题来注意材料。
通读是“快读”还是“慢读”?很多考生有一个误解,就是细嚼慢咽的读,纠缠一些细节,从而浪费很多时间。其实,真正高效的通读方法是快速阅读。通读材料是对全篇材料整体的把握,如果读得慢了,考生就很难整体把握材料,往往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现象。快速阅读法,要求在通读材料时,要避免三种不科学的阅读法:小声阅读、心理默读和指读方式,都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
(二)筛选材料
在国考申论材料中,经常都会有一些“多余”材料,对答题没有直接帮助,甚至跟题目没有关联,但并非无用,其作用是对阅读造成干扰,常见的“多余”材料有以下几种:
背景性的材料。这样的材料空洞无物,是没有任何内容的材料,既不说明问题,也不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类材料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出现。
重复的材料。这类材料在被删除的材料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尤其是在材料非常多的时候,经常都会出现一些重复性材料。对于重复的材料,只要留一段信息点集中、代表性强就可以了。
错误的材料。这类材料从数量上来说比较少,如果没有改错之类的题,删除这类材料很重要,这样的材料内容是错误的,不仅不能帮助你答题,反而会误导你,影响你的得分。2009年国考申论第11则材料有这样一段:
今年9月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考察后,网上有作者发表了一篇谈粮价的文章。其中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要鼓励粮食生产,基本政策取向是提高粮价和补贴,降低农资成本。但种粮补贴受制于财政状况,不可能无限扩大。所以,粮价才是粮食政策的关键。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而言,粮价上涨比增加补scsgk.com贴实惠有效。按2007年的粮食产量,中央财政1028亿元种粮补贴摊到每公斤上0.2元。也就是说,粮价每公斤再上涨两毛,农民兄弟就能把从中央财政获得的种粮补贴挣回来。这两毛钱的涨幅,按照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75.92公斤粮食来算,人均支出仅增加15.2元。如果每公斤涨五毛,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2570亿元,而这换成财政补贴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实现。因此,只要粮价上去了,农资价格涨一点没关系,补贴低一点也没关系。
该网友的意见,看起来是有道理的,但是考生必须要具备一定政治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因为“给定资料1”中有这样一段内容:“„„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焦作市农村考察„„他指出,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可见,解决粮食问题不是提价格,而是靠政策和科技。
“多余”的材料,毕竟还是有限的,考生只有通过多次练习,才能够拿捏有度,否则容易弄巧成拙。
(三)泛读和精读
筛选出“多余”材料后,剩下的材料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不重要的材料不是说没有用,而是用处不大,这部分材料完全可以泛读。重要的材料往往是问题答案的来源,或者体现文章的主旨,所以,这部分材料必须精读。
泛读。不重要的材料主要是指事实性材料,是对客观事物的现状表述,比如大量罗列数据和表格的材料,对某件事情的细节进行描述等。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资料分析中和判断推理时,数据和表格是重要的,而这些事实性材料在申论中显得不是很重要,考生只要能判断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就可以,不需要详细阅读其过程,否则浪费时间。
精读。重要的材料,往往是指观点性较强的材料,是对某个问题高度、抽象的概括。比如,重要人物的观点,包括专家、内部人士、两会代表、官员等;再比如,一些总结性的内容,表示原因、影响、结果的地方,作说明、评论和提出建议和对策的地方。这一步只需要把这些地方标示出来就可以了,不需要去仔细分析。这遍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对材料的总体把握,而不是对细节的把握。例如,2011年地市级申论给定资料7有这样一段内容:
乡村文化的衰落,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担忧和焦虑。„„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与崩溃。„„生态环境的恶化,家庭邻里关系的淡漠和紧张,社会安全感的丧失,使乡村生活已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内涵。赌博、暴力犯罪,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乡村社会文化精神缺失的表征。„„而乡村作为文化存在的虚化,直接导致了乡村少年成长中本土资源的缺失,如今的乡村少年,他们生活在乡村,却根本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合力、归依感,然而,城市文化对他们又是那样遥远。
这段内容对乡村文化衰落进行了深刻描述,也隐含了命题人的出题意图。考生必须细嚼慢咽,仔细研读,要从中找出乡村文化衰落的表现、危害、原因及对策,才能把大作文写好。第三遍:重点研读
锁住目标树木:有的放矢,命中靶心。
通读材料之后,就进入重点研读阶段。重点研读是根据“作答要求”中的问题来有针对性的阅读。第一遍阅读已经看过问题的题干,在针对问题阅读的时候,要把所有的问题结合起来。根据这些问题,再从头开始,找出与问题相对应的材料,重点研读,并做标记。通读材料是对材料的总体把握,其原则是“欲慢则不达”,而重点研读材料是针对问题的阅,其原则是“欲速则不达”,考生要细嚼慢咽。具体做法是:
先找出目标材料。通读材料时清除了“多余”的材料,在答题阅读时,要根据具体问题,排除那些和题目无关的材料。换句话说,只研读与问题有关系的材料,没有关系或者没有直接关系的就不读。比如,答对策题时,就把相关的建议、已有的做法等材料重点研读,确定答案。把材料选出来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一定是奠定在对材料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没有浏览材料时对材料的全面梳理,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
再将材料分类组合。有些题目,其相关的答案散见于材料之中,在多个地方都出现了,而且还是重复的信息点。这时候,考生必须把所有的信息点都用特殊的符号标出来,然后再分类组合,答题时才能做到要点全面、逻辑清晰。
2.申论汇报材料 篇二
一、感性认知层次侧重直观
感性认知阅读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读或感知。通过对事物的直观认知, 能够了解相关词汇、句子、段落、篇章等字面意义, 或是简单地对资料的主要细节、过程、结论等主要内容进行复述, 知道事物的本质、特点, 知道事物的组织构成等。感性认知是阅读中最基础的层次。
在感性认知层面运用思维导图, 重点放在对事物的直观认知上。通过以材料中的相关词汇、句子、段落等字面意义或符号为节点, 用一个“点”发散出去, 以色彩描摹, 形成树状的形式, 去了解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结果, 或事物的本质、特点, 事物的组织构成等。例如关于奢靡之风的问题, 应以奢靡之风为节点, 由此发散出去:什么是奢靡之风?奢靡之风的特点是什么?奢靡之风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奢靡之风的危害是什么?等等, 以点串联, 无限传导。这样阅读, 很快就知道材料要讲些什么。
二、理解层次侧重把握材料的逻辑关系
分析概括阅读是指对文章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 正确理解材料或现象的阅读。文章篇幅无论长短, 内容无论深浅, 总会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作者对事物的分析方法、立场或观点, 阅读者要想把握其中要义, 一般会利用积累的相关知识或经验, 根据文章里提供的各种线索, 在精确的感性认知基础上, 剖析材料内容、结构, 捕捉其字里行间所透露的信息, 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 从而分析作者的态度、立场、意图。分析概括阅读比感性认知阅读进了一步。
在分析概括层面运用思维导图, 重点放在对材料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上。以材料反映的问题、材料表达的要旨、或倾向为出发点, 用发散思维和逻辑推理思维, 找寻材料的主要脉络, 剖析材料内容、结构, 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 从而分析作者的态度、立场、意图。例如关于酒驾危害的问题, 只要沿着酒驾带来的后果、抓酒驾的意义、酒驾抓什么 (内容) 、如何抓 (方法) 、应注意什么 (要求) 等发散阅读, 材料的主要脉络很快就会抓到。与此同时, 思考主旨是用什么材料来佐证的、围绕主旨如何展开结构的、层次之间是如何衔接的问题等等。
三、评判层次侧重质疑
评判阅读是在深入理解资料基础上,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 对阅读的材料所引用知识的精确性、论述的逻辑性、完整性、结论的可靠性或建议的可行性等方面提出质疑或评价。评判阅读是建立在对材料精确认知和深入理解之上, 也是超越已往知识经验, 进而形成自己观点的起点, 它可以为下一步阅读中的创新升华环节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评判层面运用思维导图, 重点放在质疑或评价上。以在对材料精确认知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为起点, 用质疑的思维审视所阅读的材料, 阅读的全过程都问“为什么”, 这样可以有效检验认知和理解的效果, 进而形成自己的判断。在阅读中, 一要弄清楚材料中的真假。如:定义或术语表达是否准确, 材料是第一手, 还是第二手;二要识别信息中隐蔽的细节。有的材料作者只呈现对他的观点有利的资料, 或让你无法发现其论断的漏洞, 故意绕来绕去等等, 面对这样的问题, 不必纠缠于其中, 迅速跳出, 到别处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四、创造性理解层次以解决问题为核心
创造性理解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阅读, 是阅读的最高层次。比如, 在问题研究以及论文的写作时, 创造性理解阅读有助于我们围绕某一特定的专题所引出的一系列问题, 广泛地搜集大量相关资料, 通过与原有知识经验相作用, 将其“内化”于自身知识体系之中, 进而产生一种新颖独特的领悟或见解, 并整合梳理、归纳总结出具体可行、逻辑严密的对策。
在创造性理解层面运用思维导图, 重点则放在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上。以材料提出的问题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入手, 通过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 进而产生一种和多种新的领悟或见解。
摘要:阅读材料是申论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阅读, 以及提高阅读的质量, 方法很多, 本文从阅读的层次出发, 提出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阅读应注意的侧重点。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材料,申论
参考文献
3.非常“申论”之县级范本 篇三
去年,各地送评最高检的年度报告有52篇分别摘得不同奖项的十佳,另有118篇入围优秀奖。《正刊》2015年第一期,以“首届惩防年度报告评选获奖作品系列观察”为选题,发表了“非常‘申论’之省级范本”。应读者要求,本次发布继续以专家评委为视角,通过荣获县级院十佳年度报告的前三甲样本,解读基层检察机关如何立足当地,就一个时期职务犯罪的发生特点、发案规律、犯罪原因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并有效提出体制机制改革、政策调整、制度健全、法律完善等具有大局意义的防治对策。
年度报告之怀柔版“申论”
原标题为“2012年度怀柔区人民检察院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全文约6630字,2013年1月1日呈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纪委、区委政法委,先于北京市怀柔区人代会时间(2013年1月11日)。报告得到时任区委书记张建东批示。
【报告结构】由五部分组成。一、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体情况: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基本情况;积极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查办工作;预防职务犯罪情况。二、2012年怀柔区职务犯罪特点:主要特点(贪污罪突出,窝案、串案明显,案件以涉农工程建设领域和医疗系统工作人员为主、贪污贿赂案件大案较多、渎职侵权犯罪损害结果严重);基本特点(发案主要集中在农村工程建设领域和医疗系统,发案主要集中在重点岗位、重点人群,发案主体相对集中,作案手段更加隐蔽)。三、2012年怀柔区职务犯罪原因分析:法制观念淡薄,价值观不正确;制度不健全,管理上有漏洞;基层权力过于集中,监管机制存在缺陷。四、怀柔区职务犯罪发展趋势总体预测:职务犯罪立案数会持续增长;贪污犯罪仍会居高,贿赂犯罪将会凸显;窝案、串案会持续高位运行;“农惠民”领域仍会呈现高发态势;单位“一把手”及主要部门负责人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仍会是高发人群。五、预防对策:加强廉政教育,构筑思想防线;加强风险防控,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严格监管专项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形成合力惩防并举,营造“大预防”良好氛围。
【文本加分】报告综合运用量化分析、图表分析、实证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12年惩治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通过发送检察建议、开展法律咨询、廉政法制课宣讲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并跟踪、督促反馈,得到各方高度重视及认真落实。
考量:落实与运用情况
“区检察院在预防职务犯罪、开展重点工程领域专项查办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时任区委书记的张建东评价,年度报告对辖区职务犯罪特点、原因、预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对策,值得借鉴。获领导批示后,怀柔版“申论”引起区纪委、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等区内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认真给予落实。
评审:推荐理由和特点
由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撰写的这份报告,对辖区2012年立案侦查的11件12人贪污贿赂职务犯罪案件和立案侦查的1件1人渎职侵权案件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调查分析,引用数据真实可靠。同时,通过总结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突出了对“涉农惠民”、“工程建设”等专项查办预防工作的详细介绍。整个报告呈现以下特点:一、善于提炼和总结,对该院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特别是农村工程建设领域及医疗系统窝串案,紧扣案件特点、发案原因等进行总结,分析透彻、切合实际;二、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对辖区职务犯罪发展趋势进行了具有前瞻性的预测,即职务犯罪立案数会持续增长、贪污犯罪仍会居高、贿赂犯罪将会凸显、窝案串案会持续高位运行、涉农惠民领域仍会是高发态势、单位一把手及主要部门负责人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仍会是高发人群;三、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职务犯罪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廉政教育、构筑思想防线,加强风险防控,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等四项举措,对策建议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四、注重报告落实和成果转化,服务怀柔区中心工作,为怀柔区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
权重:加分情况及影响
文本撰写之所以获评委专家肯定,这与“综合运用量化分析、圖表分析、实证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12年惩治及预防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密不可分。但是,通过“发送检察建议、开展法律咨询、廉政法制课宣讲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并跟踪、督促反馈,得到各方高度重视及认真落实”,这也是获取高分的重要保证。毕竟,年度报告从形式上看虽仍有作文大赛的技术技巧可言,但就司法实践来说,它更注重的是实战实效和社会评价。
据悉,该年度报告获区委书记张建东肯定后,还得到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萧有茂的批示。怀柔区纪委、区委宣传部、区检察院和区委党校联合成立了怀柔区“廉政长城”廉政宣讲团,深入全区进行巡回宣讲。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筹备工作指挥部随即出台了《关于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意见》等文件。
北京怀柔:职务犯罪发展趋势预测
1.职务犯罪立案数会持续增长
从2012年怀柔区举报职务犯罪动向看,我院受理首次举报职务犯罪线索共35件,全年共受理职务犯罪线索23件24人,与上年受理19件20人相比,案件数上升21%,人数上升20%;立案12件13人,与上年10件11人相比,案件数上升20%,人数上升18%。党的十八大对反腐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由网民参与的网络反腐热潮,进一步拓展了反腐的领域和渠道,随着查办力度不断加大,举报会明显增多,今后我区职务犯罪立案数可能会持续增长。
nlc202309031232
2.贪污犯罪仍会居高,贿赂犯罪将会凸显
2012年共查办贪污罪6件6人,受贿罪3件3人,行贿2件3人。这表明,怀柔区反腐任重道远,贪污犯罪仍然会占据怀柔区职务犯罪主导地位,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随着近些年不断加大懲处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不断采取有效举措进行廉政风险防控,贪腐行为得到一定遏制。而一对一的行贿受贿行为不易察觉,钱权交易型贿赂犯罪在今后会凸显,查办贿赂犯罪案件可能会增加。
3.窝案、串案会持续高位运行
由于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一人贪污的可能性逐渐降低,主管领导与财会人员合谋贪污频发,特别是贿赂犯罪存在“一人向多人行贿”、“一人从多人处受贿”的固有特征,犯罪会呈现由单人向群体蔓延的态势。加之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同流合污情形也屡有发生,窝案、串案将会进一步增多。
4.“涉农惠民”领域仍会呈现高发态势
2012年我院受理14起职务犯罪案件,其中涉农案件11件,查处5件6人。案件主要涉及征地拆迁、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等环节。2013年,随着“两委”换届工作不断深入,会引发更多此类环节内容的举报。其中,修路、护坡坝、挖沟、改水等农村小额工程,由于管理松散、缺乏监督,存在诸多职务犯罪隐患,所以“涉农惠民”领域仍会呈现高发态势。
5.单位“一把手”及主要部门负责人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仍会是高发人群
2012年查处职务犯罪13人,其中单位“一把手”3人,占23%,农村基层组织人员3人,占23%。由于部门权力配置过于集中,权力程序化运行透明度不高,监督时效性不强等问题,使得单位“一把手”及主要部门负责人仍是职务犯罪高发人群。农村基层组织由于自身监督流于形式,个别干部之间分工扯皮,财务公开制度得不到落实,加上监管不力,相关制约机制缺失,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也会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人群。
年度报告之新城版“申论”
原标题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检察院2013年度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综合报告”,全文约5300字,2013年11月21日呈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新城区委、人大、纪委、政法委,先于新城区人代会时间(2014年1月6日)。报告得到党委、人大、政府和纪委、政法委等主要领导批示。
【报告结构】由五部分组成。一、2013年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情况:贪污贿赂案件查处情况;渎职侵权案件查处情况。二、职务犯罪发生的特点及发展态势:涉农领域案件突出;重大案件突出。三、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分析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研究报告和对策,加强预防调查;分析研究典型职务犯罪的原因,向发案单位提出改进、防范建议;认真开展警示宣传教育,积极接受职务犯罪预防咨询;认真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受理社会查询。四、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存在问题及2014年工作设想。五、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建议:加强我区预防队伍建设,提高预防队伍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预防工作成效;建立全社会预防的系统工程,形成齐抓共管、共建的预防机制;加大打击力度,震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建立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机制。
【文本加分】报告分析方法创新,综合运用了量化分析、统计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内容全面,资料翔实。
考量:落实与运用情况
对策建议得到落实,推动了地方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人大制定规范性文件或地方性法规。
评审:推荐理由和特点
报告详细总结了2013年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情况,深刻剖析了职务犯罪发生的特点及发展态势,尤其是表现在涉农领域,重大案件突出、共同犯罪呈现多样化。在报告该年度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同时,结合实情,深入查找自身存在问题,具体翔实提出2014年工作设想,成为参评时的得分亮点。报告提交后,区委领导做出重要批示。
内蒙古新城:预防工作的问题与设想
1.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存在问题
缺乏专业的预防人才。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门科学,途径、形式之多,内容之广,需全面熟悉、掌握,才能有效地去运用。今年我院在开展预防工作时,存在目标任务重、材料多、工作量大、心有余力不足的现象。再者,预防对象因其业务性质的不同,所以呈现出的特点也千差万别。我们的预防部门由于人手不足,与有关单位的接触较少,加上个人知识水平的局限,对各单位、行业特点了解不多。
社会认识不到位。职务犯罪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管理的诸多层面,这就要求社会各界、各层次要普遍提高对预防工作的认识。然而,当前的状况是:有的感到预防无用,认为打击了那么多职务犯罪分子都没起作用,预防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起不了震慑作用;有的认为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甚至有些人对开展预防呈麻木状态。由于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导致社会缺乏广泛共识,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和效果都大打折扣。
预防立法滞后。从实践来看,对职务犯罪作事先防备,这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这就决定了预防职务犯罪活动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目前在我国宪法、法律和其他法规当中均难以找到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规定或措施,只有最高检几年前作出过《关于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意见》,但比较笼统。
2.2014年的工作设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重要精神,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开阔视野,开展我区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结合学习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提升综合业务素质。新《刑事诉讼法》的全面施行,给预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院将采取有效措施,“抓系统,系统抓”地深入调查分析行业系统案件,提高调查报告、案例分析及检察建议的质量,继续抓好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素质,积极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nlc202309031232
继续加强与各单位部门的联系,形成预防工作的合力。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公安和法院等部门的协作,对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全面分析,深挖发案根源,提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预防对策。加强联系,建立与各单位、各乡镇之间的职务犯罪预防网络。同时,加强向区委、区人大的请示汇报工作,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为服务我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年度报告之甘南版“申论”
原标题为“甘南县人民检察院2013年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全文约9200字,2014年1月6日呈送市检察院、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法委,抄送县纪委;先于甘南县人代会时间(2014年2月22日)。报告得到县政法委书记陈景春、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兴时批示。
【报告结构】由五部分组成。一、2013年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总体情况:查处职务犯罪案件情况;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主要做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情况(积极开展具有本地特点的专项预防和个案预防、充分运用检察技术软件系统开展预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贯彻落实高检“五进”专项预防活动、加强预防职务犯罪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二、2013年职务犯罪案件发生的特点:专项资金领域的案件多发;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频发;共同作案问题突出;渎职犯罪发案率上升,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巨大;司法工作人员涉案情况有抬头的趋势。三、职务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及职务犯罪发展趋势:职务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生职务犯罪的主观原因、职务犯罪发生的客观原因);职务犯罪发案的趋势。四、线索管理、涉检舆情和社会各界评价:职务犯罪线索来源和群众举报情况;开展社会满意度评价活动;涉检舆情监测。五、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对策:强化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进实践创新,着力抓好惩防体系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
【文本加分】通过运用大量的量化、图表、实证、统计等分析方法,对报告进行综合论证,文风朴素,报告案例丰富,内容详尽真实。该院对县政法委、县人大的批示,和县委办公室对该文件的转发通过地方电视台、政府网站、检察专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影响;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进行了座谈,介绍了年度报告的起草、内容、地方党委全文转发,以及各单位的积极响应;由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带队组成征求意见组,在人代会分组讨论时向各人大代表团征求意见和建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考量:落实与运用情况
县委办公室于1月21日对此报告进行了全文转发,要求全县各乡党委,县委各部委办局,县直各党委、党组、总支结合单位实际,认真学习借鉴。各单位对县委转发文件进行认真学习,并结合实际进行落实,邮政局、邮储银行、公安局作出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制度的决定。
评审:推荐理由和特点
通过真实的数据,全面、客观总结了职务犯罪查办和预防工作情况;职务犯罪规律特点把握准确到位;职务犯罪发生原因、发展趋势分析深刻、透彻;对策建议、预防措施既能立足点高,针对性广和可操作性强;本报告能达到语言流畅,表述规范。
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分别呈送了地方党委、人大、政府和纪委、政法委等部门,得到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县党委以文件形式对报告全文转发,要求各单位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人大、政法委主要领导对此年度报告给予充实,并寄予厚望,在批示中希望检察院此项工作要再接再厉;收到县委全文转发的年度报告后,各单位、各部门对此工作相当重视,积极组织学习和落实,部分单位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
黑龙江甘南:职务犯罪案发特点
对照2012年度所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2013年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主要是以下五点。
1.专项资金领域的案件多发
我院在涉农补贴资金管理领域查办职务犯罪案件9件12人,占立案人数的70.5%,涉及的款项主要有扶贫牛补贴、家电下乡补贴、“普九化债”专项资金等,反映出政府帮扶类专项资金在管理中还存在较大的腐败风险。如长山乡某家电下乡指定商店郑某以借用身份证,以非指定商品冒充指定商品,少卖多报等方式套取国家家电下乡补贴款5.7万元。
2.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频发
基层干部紧贴百姓群众,一言一行直接影响政府形象。全年查处涉及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件4人,占案件人数的23.5%,与上一年度相比,涉案人数略有下降。从案件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受政府委托依法从事公务环节,而非其本村事务管理活动中。如,宝山村会计杨某受乡政府的委托,在办理“普九化债”过程中,伪造村里欠自己账目的方式套取“普九化债”款5.1万元。
3.共同作案问题突出
我院查办13件17人中有9人属于与他人共同作案,占总数的58.8%,而上一年度共同犯罪的比例是50%。结伙作案的主要形式:一是单位内部人员相互串通。长山乡长红村原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会计3人相互勾结,在负责扶贫牛补贴核实发放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冒充贫困户套取国家扶贫牛补贴款6.6万元。二是内外勾结共同作案。原邮政储蓄银行信贷员张某挪用公款一案中,就是信贷员张某与农民李某合伙套取农民贴息贷款的犯罪案件。
4.渎职犯罪发案率上升,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巨大
我院查处的吳某滥用职权一案中,查哈阳农场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主任吴某指使工作人员虚列保险项目套取国家农业保险补贴款1600万元。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国家遭受经济损失特别巨大,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更加严重。
5.司法工作人员涉案情况有抬头的趋势
2010至2012年,我院查处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案件为0,2013年我院查处司法工作人员犯罪案件2件2人。其中甘南县看守所公安助理韩某在独自看管出所就医人员时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人员安某逃脱,表现出公安机关人员少,领导不重视新录入人员的培训,对出所就医人员看管制度执行不严等缺陷。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副县级审判员石某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将法院查封款110万元挪为己用,时间长达一年。表现出了司法队伍内部执法者法制观念淡漠,监督机制的虚置和监督主体缺位的弊端。
编辑:刘雁君 nina_lyj@sina.com
4.申论汇报材料 篇四
在政法干警申论考试中,申论材料是申论考试的载体,是申论得分的王道。材料如此重要,因此,对材料做一个详细的剖析就显得更为重要,接下来,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材料,希望通过文章表述,对材料的解析,能够带领大家驾驭申论材料,并且在今后的政法干警复习和备考中不再做迷途的羔羊。
首先,材料的来源。材料从内容上讲,主要有几类,第一类,政府的主要政策,水价调整、山西省煤矿改革、都是政府的重大政策。第二类,较比较重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可能和政府有直接的关系,也可能没有直接关系。
其次,材料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政府政策和社会现象都会成为申论材料,成为申论材料必须符合几个标准,第一,非敏感性,原则上敏感材料不考。比如钓鱼岛事件,绝对是不可能考的,里面涉及到了太多的敏感因素,直接涉及到了政府相关决策;甚至,在2009年山东考试考查了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和云南丽江群体性事件,2010年直接被取消了单独命题资格,这就是敏感性。第二,申论材料一般情况都具有消极性,主要用来反映不足和缺陷。比如说山西省煤炭资源改革,山西省煤炭资源有多、小、散、乱等情况,小煤窑到处都是,发生很多事件,这肯定属于坏现象对吧。再比如说,水价调整,外资企业进入以后,推动了我国水价上涨,影响了低收入者生活水平,这几种都是反映社会坏现象的,申论材料中就会出现。第三个特点呢,就是辩证性特点。各位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申论材料主要用来反映坏现象,所以他一定具有辩证性的特点。比如2011年试卷,材料既描述了黄河是地上悬河,威胁着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提到政府植树造林治理黄河,提到王景治理黄河的成功案例。
再次,材料的内容类别。关于申论材料的内容划分,申论材料大体分三种,第一种,数据性的材料。这种材料一般都是在罗列数据,这叫数据性材料。第二种类型叫案例型材料,他讲一个故事,反映一种现象。第三种叫观点型材料,就是对某种现象进行分析、评论或发表观点,观点型材料的表现形式有A、领导讲话,代表政府观点。B专家讲话,代表学界的独立思考 C名流讲话,代表了各自的立场,D群众讲话,代表了人民的呼声。F政府的文件,代表了政府的权威看法。G法律条文。申论考试一般情况就是这三种类型,可以覆盖申论材料的90%以上。如果我们在考试时碰到非上述材料,我们要特殊处理。
第四,给定材料总体逻辑无论给定材料有多少字,他背后的总体逻辑一般情况下来讲就是几种,第一,叫争议性逻辑。争议性逻辑就是材料中围绕一个主要问题,重点讲了讲正反两方面都反映什么观点。2006年,浙江考试,公平与效率问题就是争议性材料。第二种,叫非争议性,也叫常规型。为什么叫常规性,因为他出现的概率是最大的,95%以上的材料逻辑都是非争议性的,也就是常规性的。那常规性怎么组织逻辑,很简单,同样是围绕问题,它的重点不是讲正反双方的观点和理由,它的重点是讲影响、原因、对策。个别情况下还有第三种,就是混合型的,就是既有一部分讲的是争议,另一部分讲的是影响、原因和对策,比如2007年考试,考的是北京市政府2006年颁发的烟花爆竹限制燃放政策,前半部分在争论,要不要由禁改限,后半部分就是讲政策实施后面临的很多问题,北京市政府采取的很多措施。这就是典型的混合型逻辑。第四种,是并列型逻辑,材料是按照并列关系安排材料。
5.申论材料1倡议书 篇五
亲爱的的工友们:
近几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努力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而这一切离不开你们的创新。在此号召全厂工友,要爱岗敬业,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共同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大家要立足本职岗位搞创新。坚持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的创新体制,为企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自主研发专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树立爱岗敬业和积极创新的意识。坚持关心产品合格率,降低产品废品率,节约成本的工作原则;进行自主创新实现个人价值,不做流水线上的生产工具。最后是协同创新。要坚持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机制。五要利用激励机制,鼓励自身创新。
爱岗敬业、自主创新需要工友转变价值观,将自主创新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实现对自我的重新定位;需要工友不断在岗位中学习,在一线中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不断开拓创新,为企业创造效益;需要工友带头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发挥团体的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的协同机制;需要全厂上下尊重工友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我们会不断完善体制,将创新融入到我们的企业文化之中,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6.申论应用文写作:宣传材料 篇六
宣传材料是常用的一种应用公文,属宣传类文书,中公教育以2010年春季联考所考查到的应用公文的写作为例,为大家详细讲一讲。试题如下:
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请参考给定资料,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宣传栏拟一份节水宣传材料。(20分)要求:1.体现国家节约水资源的有关精神,说明为什么要节水;2.简明、通俗,利于老百姓理解;3.不超过400字。
这道试题设定了身份要求——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也明示了特定对象与特定目的,即该宣传材料面向的是当地居民,目的在于宣传节约用水。因而,此宣传材料的写作需要满足相关公文写作的要求。
宣传材料其格式与宣传稿基本相似,即包括标题、主体内容、落款,若能从题目中明确看出宣传对象,也需要写上称谓。具体地讲,宣传材料的标题应当引人注目,具有较强的宣传性。主体内容部分,首先要交代宣传的背景,可阐述其缘由或重要性,然后重点表达所要宣传的主要内容,比如通过多种具体方式实现节约用水,结尾处一般需要提出宣传的目标,或发出倡议与号召。落款部分即包括发文单位与发文日期。
7.申论汇报材料 篇七
一、时政背景
2011年2月27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新华网访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针对该问题,温总理给出四点指示。
2011年3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控物价 稳民生》的文章,再次就百姓牵肠挂肚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问题,提出期望。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了2011年政府重点要做的工作。
因此,物价上涨已是民众切肤之痛,已是社会无法回避的热点,已是申论不得不全面透视的社会问题。
二、综合分析
持续走高的物价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政策操控的因素,既有供给推动因素,又有需求拉动因素,还有供求混合因素。
(一)客观原因
首先就是由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耕地资源减少,加上靠天吃饭的“弱质农业”,无力承载日益庞大的城市人口带来的粮食和农副产品消费需求,进而供给不足是根本原因。而去冬今春大面积干旱可能造成粮食减产的预期,也必然驱动粮食及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
其次是由于全球性的食品和能源资源短缺导致粮食和能源资源价格上升,必然产生输入性成本影响,进而推动中国国内的产品价格上涨。
其三是由于劳动力供不应求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而推动的消费品价格上涨。近年来,“用工荒”从东南沿海向部分中西部地区蔓延,特别是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比重长期偏低已经成为制约国内需求扩大和诱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因此,适度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提高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二)主观原因
主要归结为过去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增长而采取的“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各地政府为“十二五”开好局和追求GDP竞赛而过分上项目、铺摊子等因素。4万亿“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的积极作用是率先把中国经济从低谷拉起,实现了这两年保增长的政策目标,消极作用则是埋下了造成这一轮物价上涨的“流动性过剩”的隐患。米尔顿?弗里德曼有句名言,“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目前物价上涨的最主要的原因仍是前两年过量的货币供给,以及由此诱致的游资和“热钱”流入所致。再加上各级政府都想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有一个好彩头,不仅定了较高增长目标,而且都选择了上项目、铺摊子的这种轻车熟路的发展方式。由此带来能源资源和生产资料的供不应求,进而使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三、提出对策
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针对解决物价问题给出了如下对策,即: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
一是: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把握好政府管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
二是: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把握好国家储备吞吐调控时机,搞好进出口调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四是: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特别要强化价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
五是: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2011年广东公务员申论热点二:收入分配改革
一、时政背景
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对此,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2010年,中国拉响了收入分配改革的“集结号”。国家相关部委就收入分配改革紧锣密鼓展开调研;全国近30个省市纷纷调高最低工资标准。
随着“十二五”的临近,备受关注的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再次升温。收入分配改革是“十二五”规划中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当前,收入分配问题引起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如何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缓解目前过大的收入差距?广大群众充满期待。
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哪些不公?
1、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7.5%,比1992年下降10.8个百分点,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却呈快速上升趋势。
2、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据统计,从1997-2007年的10年间,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尽管这里面有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我国劳动报酬占比是呈逐年下降趋势。有学者认为,当前初次分配中“强资本、弱劳动”趋势不断强化,劳动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3、垄断行业收入畸高。一些行业凭借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轻而易举获取高额利润,并将其转化为员工的收入和福利。而这些过高收入与员工的劳动贡献和企业的真实业绩并不相符。
4、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如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巧立名目滥发津贴补贴、非货币性福利等;一些行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涨价;一些行业人员收受红包、回扣、出场费等。这些被称之为“灰色收入”、“隐性收入”的部分,往往难以统计,也难以纳入收入调节范围。
5、违反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地方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不及时,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不相符。一些企业不执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不按规定给工人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随意压低、克扣工人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久治不绝。
三、收入分配改革如何促公平?
1、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
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主要形式,提高工资收入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的主要途径。要完善和落实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平均工资水平。健全最低工资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就应改变工资由企业单方决定的现状,增加工人的发言权。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农民增收仍然困难,要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财政支出、国债资金、土地出让收入都要向农业农村倾斜。提高粮食及其他主要农产品价格,扩大涉农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继续抓好农村扶贫工作,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收入分配的调节器”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应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
2、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步伐,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领域,引入竞争。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使国家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在垄断行业的权益得到保障。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
加大税收的调节作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降低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力度。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减少税收流失。
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建立健全鼓励和引导社会捐赠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对公益事业的捐赠款项实行全额税前列支或抵扣。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促进民间自愿捐赠活动,吸纳社会资金帮助困难群体,推动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广大群众对收入差距拉大有意见,其实并不是对合理、合法的收入有意见,而主要是对通过违规、违法行为获得巨额财富而造成的收入差距强烈不满,对这些非法收入要坚决取缔和打击。应堵住国企改制、土地出让、矿产开发等领域的漏洞,深入治理商业贿赂。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偷税漏税、内幕交易、操纵股市、制假售假、骗贷骗汇等经济犯罪活动,切断违法违规收入渠道。
3、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加快推进城镇化。制约我国中等收入者阶层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收入长期偏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十分重要的就是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加强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流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问题,稳步推进进城农民逐步融入城镇,让更多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
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积极引导人们自主创业,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培育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渠道。应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工商管理等政策,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为更多社会成员提供创业的机会和平台。认真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研究表明,一个人接受教育水平与其收入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受教育时间越长,预期收益也就越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更多的人通过攀登“知识的阶梯”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加强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把低知识水平、低技能的劳动者提升到高技能的劳动岗位上,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衡量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比重只有2.3%,且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要规范和发展房地产、股票、债券、期货、黄金、外汇、保险市场,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投资理财渠道。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力度,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
2011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时政背景
社会保障关系着社会里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是切实关系民生的大问题,在今年也依然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除了城镇就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实现顺畅转移接续,今年,多个地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涨也体现了政府对于社会保障的重视。
2010年1月份,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为当时正在起草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改进政府工作的目的进行考察。考察中,温总理在认真听取了残疾群众的意见之后说,“关于完善《工伤保险条例》,我们要认真加以研究、修订和补充”。李克强副总理今年3月份考察新疆时,切实强调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稳定,“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辅相成,要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民生工程,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二、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7亿人。农村社会保障也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人数达到4291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农民达到8.14亿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主要问题有: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严重滞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保障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反映在社会群体上,则表现为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
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少保障制度刚刚起步,覆盖率不高。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障的人口大概在3亿人左右,目前参保人数为1.18亿,参保率只有39.3%。此外在养老保障方面,还有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还未覆盖全民。
2、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水平有一定差距。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只有12%左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造成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偏低,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只有30%左右,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偏低等。
3、社保制度不健全。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该建立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比如,我国尚无一部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保障领域的很多工作因没有法律规范而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该统一的制度也未完全统一。比如,受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存在着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各地都分别制定仅适用于本地的政策、标准、措施,导致社会保障关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接续、转移阻碍重重。这与市场经济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使得大量流动就业人员难以正常享受养老和医疗待遇。
三、怎样促进社会保障?
(一)关于做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温家宝总理在今年4月发表文章指出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明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有大有小、保障水平有高有低,这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有关,也与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有关。但就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保障项目而言,却是大同小异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12个字,即“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也可以说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浩大的民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第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快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劳动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努力加快扩大覆盖面。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并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快制度整合,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个人终身社会保障号,并尽快实现全国联网。
第三、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要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要重点向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倾斜。社会保障投入是用人单位、职工和政府的共同责任,要合理划分三方责任,形成科学的分担机制。要加快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增加缴费收入,强化基金监管。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8.申论汇报材料 篇八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国家录取人才尤其是应届毕业生、为民服务的重要考试类型,录取人数、职位均非常多。对于很多愿意参加此类型的考试的同学而言,国考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考试类型。可是对于申论部分,很多人认为申论部分太难了,都是文字性的东西,文科生肯定占优。尤其是申论的材料一直是很多人非常头疼的地方,因为申论材料篇幅很大,一般都在8000字左右,读起来非常的吃力。那么如何才能读好呢?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指点。
其实申论材料只要大家认真研究,就会发现一点都不难。首先,申论考试一般会有5道左右的题,而每道题的题干基本都会有这么一句话,叫请参考给定资料回答。也就是说,答案一般都在材料里。我们经过研究就发现,申论考试的答案绝大部分都在材料中。而且每套试卷,都是围绕一个核心话题(或者问题)展开的,所以,要想读懂材料,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
一、分清材料类型,研究要点。
对于申论材料而言,8000字的材料看似非常多,但是只要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实材料是可以分类的。而每一类型的材料又会存在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说,有很多的材料往往含有很多数字,那么这么多的数字用来干什么呢?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展,数字往往是用来说明问题或者事情的,而这些问题或者事情往往又是用数字段落前后的文字表达的,所以,数字类型段落中的文字句,就是段落的核心,也往往是答案所在。
二、宏观研究材料,总结要点。
每年的申论材料虽然篇幅较大,但是往往都是有若干小材料组合而成的,这些小材料少则5、6则,多则12、13则。每篇都1000字上下,有长有短。而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篇幅的材料的内容往往是互相不重叠的。也就是说,都是围绕主题,讲述的主题内容的一部分,那么您在读材料的时候,只需要分清每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加以整合即可。
三、找寻关键词汇,发现要点。
按照我国民众的写作习惯,其实很多答案往往会有很明显的迹象。如,我们往往会把这一段话的重点放在句首或者句尾,我们还会习惯性的用一些但是、然而、与此同时、并且、虽然等转折词和并列词汇,而这些词汇之后,又往往是答案要点的所在。类似的词汇还有问题词、原因词、对策词、影响词、总结词等等词汇。这些词汇又往往是答案要点所在。所以,认真总结研究各类型的要点词汇,答案重点往往就会很容易出来。
四、关注网络信息,增强积累。
其实网络上也会有很多的网站,专门供网友交流讨论学习的。例如中公教育官方网站往往就会有很多交流群或者平台,大家可以加群进群讨论学习,我们也会提供一些学习帮助,希望大家积极进群讨论。
9.申论汇报材料 篇九
湖南育政公务员考试课程新鲜上线!8-18人内超级小班!授课效果更好,学习质量更高!考上机会更大!更多最新备考资料搜索:育政公考!
什么是所谓的概括能力,其实最直白来说,就是概括题这类题型大概需要大家掌握的基本能力,反应在我们的大纲上,就是阅读理解能力了,我们先来看看申论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仔细推敲大家可以发现,这种能力其实是让我们对材料有一定的解读和总结能力,可以把材料的东西加以加工和整合,其实就是去材料当中“拿”东西,我们不妨称之为“拿来主义”。
我们知道,申论材料的大概内容可以分成政策性,向好和向坏大概三种,在这三种构成中,有些是我们在做题时可以直接往卷子上抄的,有些则是我们需要自己加工和整合,然后再写到卷子上,但是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从给定资料里“拿”。那么怎么拿,我们分情况来看看。
一种是可以直接“拿”。在我们的给定资料中,很多是政策性的资料,大家会发现,这些资料用词精炼,观点全面且辩证,而且大多还出自专家和高层领导之口,这些话具有很强的官方语言特点,大家明眼一看就觉得说的不错,那么这种材料,大家一般经过大概的分析和判断,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直接拿来当答案。其实说的到这里大家也许就明白了,一般权威性和官方性的资料,都可以直接拿来用,因为它们一般都比较权威和行文正规。
第二种就是比较麻烦了,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说的形象一点,我们去田里找东西,有些是可以直接挖出来吃的,像甘蔗、花生,但是像芋头这种,恐怕直接吃就要闹肚子了。我们看看什么样的材料是“芋头”类的。第一,就是不权威的,这和第一种正好相对。百姓的诉求和一些对问题的报道,我们要从中学会提炼发生了什么,需要注意什么,也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些要素。另外一种是事例的罗列。给定资料罗列了大量的事例,那么一定是想说明某个问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从中提取共性,共性就是这些资料想让我们看见的。
10.申论汇报材料 篇十
国考掌握阅读材料方法赢时间攻申论
一、阅读理解的原则
申论阅读的核心是“读透材料”,为保证真正“读透”给定材料,老师告诉考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时间原则
申论考试最初一般提供1500字左右的材料。2003年、2004年、2005年中央申论考试的材料字数在2000~3000字,2006年材料字数在8000字以上,2007年、2008年、2009年材料所给定的字数也均在6000字以上。花多少时间去读这么多材料便成了一个首要的问题。一般来讲,30~40分钟为最佳,因为申论考试看似时间宽裕,实则也很紧张,而且考虑到每次作答前都要草拟提纲,这实际上是二次阅读,完全可以补充一次阅读中没弄清楚的地方。
(二)多角度原则
运用“发散性思维”,分析原材料,列出2~5个观点,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最有利的角度去写。这个角度是扣紧原材料的,但不一定是扣紧原材料中心的。就是说,只要扣紧了原材料,写哪个角度对自己有利,使自己的文章发挥得更好,就写哪个角度。
(三)筛选性原则
申论考试的材料虽然庞大杂乱,但并不是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信息都是有用的,这其中可能包含着许多迷惑信息、多余信息。因此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材料的信息进行筛选,否则很容易陷入误区。
(四)把握主题、主线的原则
无论读什么材料,都要从大处着眼,首先致力于把握整份材料的大概,判定是什么题材和专题,反映的是什么主题和问题,有一条什么样的主线和脉络。
(五)沉稳应对、机动的原则
无论给定材料在题材、篇幅等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没有必要惊慌失措,而要在明确第一原则的基础上提醒自己沉着应战,从容解读,抓住主题;不要纠缠于或者受限于一些泡沫信息。
(六)注重整体、全面的原则
要着眼于整体上看全文,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结合形式,把握总的内容,注意弄清和记牢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和应有作用,前后联系起来综合体悟、判断,有效促成对主要问题和主要内容的全面把握。
人事考试教育网
(七)兼顾详略、快慢的原则
要熟悉阅读理解的技巧,知道关键词一般在什么位置,而有主次、轻重、缓急地进行阅读,不要在非重要部分过细地、甚至是逐字逐句地阅读。
二、阅读理解的“四步骤”
知鸟教育辅导专家提醒广大考生掌握了原则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清楚了解阅读理解的步骤,这样才能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不会慌乱了手脚。
第一步,先看作答要求找主题
考生拿到卷子以后,除了写姓名、考号以外,第一步看申论里边的题目要求,看完题目就应知道考试的主题是什么。先看申论题目要求,再来看申论材料。
现在申论会区分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知鸟教育辅导专家许铭桂老师建议考生做一个工作,因为几问在一起,可能是五问,每一问都要看,比如说综合管理类看完了,如果有行政执法类也要看,行政执法类里的一些要求可能就是综合管理类里的答案。
比如,2006年主题是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007年是土地征用问题,2008年是水资源开发问题。有的考生总在思考怎样可以不写偏题?其实,看完作答要求就知道今年的材料考什么问题,第一步是要把主题定下来。
第二步,扫视材料概貌
用5分钟时间扫视一下给定材料的概貌,初步掌握给定材料的简要信息。申论每年出题的时候其实很清楚,从国家公务员角度来考虑,一般不会把这一段的主题第一句就讲出来。国家公务员考试会稍微复杂,把开头的部分去掉。现在很多人写东西的习惯是把主要意思放在第一句话,我们现在是把第一句话拿掉。但是不管怎么说,通篇阅读的五分钟时间,还是可以了解大概的内容。
首先,打开试卷之后,不要着急于看具体内容,而要迅速浏览整个给定材料,要用较短时间了解给定材料的篇幅及构成。
其次,迅速判别材料的性质、类型,准确进行判知它是关于哪一类公共问题或政务信息的题材。
再次,要注意找出关键性词语,如问题的“表现”、“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前提”、“性质”、“实质”、“标志”、“特点”、“特征”、“核心”等等
第三步,读透并标记材料
用20分钟左右,准确地判别材料所含问题或信息的性质、类型以及在公共事务上的特征,特别是要把握住相关的重要信息。
人事考试教育网
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读给定材料。其要点是:要集中注意力,体会到每段、每部分的大意,使每一步阅读都完整、深入而透彻,同时边读边形成对材料内涵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
第四步,准确判断材料所含信息的性质
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从给定材料中获取的概貌和初步体认与材料相结合进行琢磨。
首先,要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注意把材料问题与社会热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和推断,活跃思路,启发认知,使理解趋向深入。
其次,要从政府管理或国家治理的角度,准确把握住给定材料所含的问题、所显示的主要信息和其所关联的重要信息和价值。
再次,要准确领会命题意图。通过敲定给定材料的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迅速提炼出给定材料的中心内容。
第五步,准确把握材料内容与问题本质
用5分钟时间,把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和相关重要信息加以确切地归纳,以腹稿的形式完成对给定材料的阅读理解。
由此而来的信息将直接推论出该材料的价值和意义、本次考试的实际导向和用意,从而更方便于找准所要扮演的实际角色,也能更好地把握住答题的角度,更能够切中答题的总体要求。这一步很重要的操作要点包括:
首先,要根据对每一段落实际含义的推断、理解和记忆,迅速概括出该段落、该部分的实际主题或主要内容,或者迅速认识到图表数据所显示的含义和意义,并在脑子中初步形成文字化的内容汇集。
其次,要针对公务员工作特点、特别是申论考试特点,将那些已经认识到和把握住的主要问题和相关重要信息进行高速度、高质量的逻辑处理和文字处理。
再次,随机对每一句话中所包含的每一层内容,要根据记忆进行反观,看是否能够较好地覆盖前面已经认识到的、材料所反映主要问题的各层面和相关重要信息,在确认无误后,即完成概括材料、发现或提出问题的全部任务,亦即结束阅读理解这一考试环节,从而进入下一个环节即第一论了。
知鸟教育辅导专家许铭桂老师提醒考生其中第四步是整个阅读理解需要升华的地方,是有效地理解给定材料的关键所在,也是完成阅读理解与正式动笔考试直接对接的环节,因此是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一步。故在这里多花几分钟也是值得的。因为这里琢磨透了,就能真正顺利地进行后面所有的写作应试,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三、阅读理解的方法与技巧
人事考试教育网
有了原则,也知道了步骤,然而不知道方法更无技巧可言,仍然让许多考生拿到申论题后不知所云,在此,知鸟教育辅导专家为考生总结了几条在阅读理解中需要掌握的方法与技巧供考生参考:
(一)问题优先,兼顾材料
申论考试的审读材料与平时阅读不同,应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尽可能少用时间。提高审速度的方法之一,就是先不必急于读材料,而是先看后面各题的答题要求,弄清应该从材料中审读出什么?审读的重点是什么?这样,可以相对避免在额外信息上花费太多时间,把注意力更快地集中到答题所需的重点信息和有用信息上。
审读材料前,先看答题要求,形成问题意识和相应的阅读心理定势,这不仅决定了应该如何审读,审读的侧重点在哪里,而且还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分段总结,归纳材料
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要求“概括材料主要内容”这样的题型。在阅读材料过程中,略读后应对材料进行辨别和筛选,要从材料中略去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筛选出重要信息,这对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和以后的写作环节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要对材料进行科学的分类。申论考试所提供的材料,绝大部分无严格的逻辑分类与排序,往往是错落、杂糅在一起。在审读过程中,适当对之进行分类,这会大大有助于你分析、归纳、概括要点。材料分类按层次或按类型都可以,要把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问题区分开来,还应区分材料中的主次、轻重、缓急。
四、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将上述的方法、技巧、原则性的东西运用于实际的解题当中?我们都知道,申论测验不同于以往我们参加过的考试,反复强调它是一种能力的测验,那么在平时我们就需要培养自己阅读的能力。知鸟教育辅导专家表示:平时的积累与锻炼才是考试得到好成绩的不二法则。
(一)认读能力及其培养
认读能力是阅读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缺乏这种基本能力,阅读就无法进行,因为阅读是借助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而进行的。
如何培养认读能力呢?这就必须进行认识性阅读的基本训练。这种阅读从字词入手,扫清阅读中有关字词的障碍,通过对文字符号的感知和词义的理解,能读懂读通一篇文章,从而积累语言的感性材料,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认识性阅读,着重字词能力的训练,是阅读的积累和感性阶段,是整个阅读的基础。
(二)理解能力及其培养
理解能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核心部分。所谓理解能力就是培养阅读的悟意明理能力,是由认字识词的感性阶段到理解内容的理性阶段的变化。阅读中的理解消化能力,要求在了解
人事考试教育网
一字一词表面意思的基础上,进而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意义及内部联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理解是阅读的深化,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诸能力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因为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离开了思维,理解就无法进行。阅读中理解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阅读中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就以综合、分析而言,从分析到综合,既是阅读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消化过程,也是阅读中思维活动的整体性表现。通过分析与综合,我们才有可能达到对文章全部内容和精神实质的把握与理解。
如何培养理解能力呢?这就必须进行理解性阅读的基本训练。理解性阅读又叫分析性阅读,它是以理解文章全部内容为中心的一种阅读活动,是认识性阅读的必然延伸,是阅读的理性阶段。
(三)评论能力及其培养
评论能力是指对文章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品评的一种能力。评论能力,不仅是写作中十分重要、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能力,而且也是阅读的各种能力中较强的一种能力。
怎样培养评论能力呢?这就必须进行评论性阅读的基本训练。评论性阅读是对文章进行全面、深入的阅读;是对文章进行正确评论,提出自己见解的阅读。为达到此目的,就必须由理解性、鉴赏性阅读上升到评论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与评论性阅读的不同点在于:前二者多偏于形象的直觉,是以理解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进行鉴赏为目的的,其对象主要是文章本身,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和趣味;后者多侧重于理性的认识,主要在于识别文章的价值,对其进行全面、深入、正确的评价,要求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加以论述。
11.申论汇报材料 篇十一
第一品牌
中公教育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2013事业单位考试备考:申论材料的摘抄方法
申论考试,大多数考生可谓望而却步。面对大篇幅的文章材料,考生们往往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中公教育团队总结归纳出材料的摘抄方法,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申论材料主要分为理论型材料和事例型材料。一般来说,理论性材料是可以直接抄的。出现了事例型材料,在段落里可能会出现关键句,这个也是可以直接抄的。但是也会出现一种特殊性材料,就是整个信息都是以事例型材料,没有办法直接抄,出现了这样的材料也就说明考生的得分点到了,所以要停留下来,仔细阅读其中的主要内容,从中提炼和归纳关键信息。
如有些调查型材料中,几乎全部都是调查显示,其中有一些调查内容在上个材料中也有提及,在答案中就不需要二次叙述。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些材料是值得注意的,如在材料中一个调查结束之后,又出现了“调查同时显示”、“调查还显示”等标志性的信息,一个段落里出现了很多个调查,而调查前的这个标志性的信息其实是在为考生做提示,提示后面可能会出现新信息了。如:
调查同时显示,78名受访农民工表示,通过“朋友介绍”为孩子在城里联系学校;16人表示“从媒体报刊获悉”有关学校信息,5人表示“向城市教育部门咨询”,2人表示由“家乡教育部门推荐”,1人表示“学校主动上门”。
这后面的信息在前面是没有出现过的。考生在分析中需要理解这几个内容之间的共性。我们可以看到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给孩子联系学校,获知学校信息,并且主动去找信息的比较多,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得信息,但是家长在获取信息的时候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可以提炼出主要信息点:家长获取学校信息渠道窄。这属于间接地抄。
又如:调查还显示,77.6%的受访农民工表示,孩子“学习成绩一般”或“成绩不好”。88名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或“不一定”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占受访者总数的70.4%。
这个调查主要是在说农民工在对孩子上学的事情上不是很重视,而前文中没有对此的描述。所以从中提炼出主要信息点: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这同样属于间接地抄。
另外,还有另一种情况。在一段材料中,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个调查,可以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样的情况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
公考领袖
第一品牌
新加坡没有专门制定针对游客文明素质的行为准则,政府长期开展全民思想教育活动,宣传教导人民处世待人要讲究礼貌,针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举止,新加坡曾开展过长期的教育宣传活动。与此同时,新加坡将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针对日常生活中不文明行为进行立法,施以重罚,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和在地铁里抽烟等不良行为要被重罚1000新元(1美元约合1.5新元),在地铁里吃东西罚款500新元,新加坡禁止在饭食场所(如大排档、咖啡)等吸烟,若有违规,不仅吸烟人受罚,店老板也连带受罚。1993年,18岁的美国某青年在新加坡搞恶作剧,向汽车喷漆,破坏公物,被法庭判鞭刑6下。尽管美国舆论强烈反对,新加坡不为所动,后因美国总统克林顿求情,鞭刑减至4下。这个事例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外国人在新加坡旅游时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文明。
在后面突然出现了美国青年的例子,而上文都是在说具体的方法,其材料主要是以理论性材料为主,可以直接从中知道新加坡的做法是开展长期的思想教育活动、立法、重罚,这些都是直接抄的。但是在后面突然出现例子,这时候就要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在确定好惩处方式之后,是不为外界所干扰的,在执法的过程中非常严格。因此就可以从中提炼出信息点:新加坡的执法很严格。这同样是间接地抄。
除此之外,还有隐晦的抄。这主要体现在作文中。很多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找不到论据,就想去材料中摘抄。但是如果直接抄材料可能会被扣分,这时就可以隐晦的抄。主要方法是用自己的语言将材料中的例子复述下来,或者用排比、递进等表达方式将材料中的例子进行高度概括后作为论据使用,使整个行文风格接近,才能在作文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申论汇报材料 篇十二
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答好工作汇报题
申论热点:工作汇报类题型成为申论考试中常出现的题型之一,公务员工作汇报能力也是公务员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为各位考生奉上答好工作汇报题的方法。更多申论答题技巧,请点击北京公务员考试网。
工作汇报属于报告的一种。报告是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者意见,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公文文种。报告的特点是行文的单向性和表述的陈述性。所以在以后的题目中,我们要重点掌握报告的写作要领。
一、规范格式
有些考生回答任何题目都是一段文字,虽然简洁利落,可是内容空洞,这样一来造成采分点不突出,难得高分,二来也给阅卷老师一种社会经验欠缺,执行力差的印象。如果遇到那些对答题有格式要求的题目,损失更大,会直接扣除格式分。工作汇报类题就有自己的答题格式,一般有标题、引语、正文、结尾、落款。标题的格式有“关于„„的汇报”、“某市关于„„的汇报”,开头、正文、落款根据具体题目要求变动。如:
关于„„的汇报
××省政府:
来文(文件名和文号)已收悉。对于文中提到的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引语)正文(略)特此报告/特此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正。(结尾)
B市政府
××××年××月××日
二、角色定位
既然是汇报,当然就涉及到汇报的主体和汇报的对象。假如设定考生为政府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成功经验,取得成果等情况。这里考生一定明确自己的定位,要学会用政府工作人员的角度看问题,站在政府的立场办事情。观点要明确,用词要规范,多用陈述性的语气,文章布局上要更加合理搭配,注意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做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切不可说空话、套话,或夹杂其他的文风。
公务员行测技巧、行测题库、时事政治、申论热点尽在北京中公教育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三、审题
答题前先审题,明确题目中要汇报的内容,是问题答问题,是经验答经验,切不可主次不分,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如题目要求汇报的是取得哪些成果。有些考生却先不断介绍背景,最后想写成果时却因为字数限制写不全,导致汇报不全面;还有不规范填写落款或干脆不写等这些都是考生可以避免的丢分点。具体来说,反映某一方面情况的报告,应写明事情经过、原因和结果;侧重总结工作经验的报告,则要对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做情况报告,应该写明工作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经验和教训,也可简单地交代下一步工作的安排和打算;根据上级的询问作出的答复报告,一般按询问的内容作答即可。
【例一】给定资料提到了B市经济转型过程中重视解决民生问题。请你以B市政府的名义起草一份文件,向省政府汇报本市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做法和经验。(25分)要求:格式规范,概述准确,切合题意,结构清晰,不超过600字。【参考答案】
B市关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着重解决民生问题的汇报
××省政府:
我市是一座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民生问题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此,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就有关情况予以汇报。
一、过去存在的突出民生问题
我市过去存在的突出民生问题主要有:一是下岗人员增加,再就业能力差;二是城市布局不合理,居住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老化严重;三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
二、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措施
我市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已取得一些经验。
第一,引进非资源型工业项目。引进了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电子元器件、纺织等项目,增加了财税收入,有利于逐步摆脱资源依赖。
第二,推动住房改造和新建住宅建设。投入资金,实施对连片棚户区、深陷区的改造工程,做好居民回迁、子女入学等配套服务,推动新建住宅建设,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第三,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争取财政资金,建立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经济补偿金,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四,实施“就业倍增计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拓宽下岗职工就业渠道。
公务员行测技巧、行测题库、时事政治、申论热点尽在北京中公教育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今后一段时期,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就业问题仍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好各项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及时、充分地享受转型发展的现实成果。
B市政府
××××年××月××日
考生在平时的复习当中一定要多练习,对照给定答案分析自己的不足,只有不断练习在考试中才能下笔如有神,考出高分。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申论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申论试题工作汇报范文08-31
申论热点材料积累12-09
热点类案例分析答案以及小申论材料分析解读07-04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作答技巧:材料阅读的方法与技巧12-17
申论答题技巧:申论写作题型之讲话稿11-21
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方法:申论的性质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