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工作规划

2024-09-28

劳动力转移工作规划(共8篇)(共8篇)

1.劳动力转移工作规划 篇一

龙山中学2010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

移培训工作总结

2010年,龙山中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培训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提高我县广大农民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科技水平开展培训。经全体人员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2010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现将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

1、“三进村”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具体要求,围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培训、“科技入户工程”等方面,积极开展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和人才培养进村。切实把“三进村”工作扎实有效地抓紧、抓好,达到尽快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目的。

2、农民实用技术下乡集中活动。我校下村进行宣传,特作横幅15幅,参加活动的农业技术教师3人,接受咨询1.8万人次,发放法律、技术和农资产品等资料1万份,其中包括《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城务工指南》等。目前,在全镇共举办培训班10场次,培训人数2000人次。

3、进一步搞好农村“大喇叭进村”下乡进村试点工作

“大喇叭进村”工程是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进行传播,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科学技术和信息传送到农民家中,让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方便的形式,学到农业科技、法律和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掌握致富本

领,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具有低成本、大容量、广覆盖的优势,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和为农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我校以整合资源和创新机制为突破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服务的新机制。把农业政策法规、生产经营管理、市场信息及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利用广播迅速送进千家万户。现已配备各类科技图书200册,每个试点村赠送各类农业科技知识录音磁带,及时组织收听“大喇叭”广播,深受广大农民和乡镇党委、政府的欢迎。结合产业开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本镇下坛村突出反季节蔬菜和特种养殖、区域特色产业,播放以温室特菜、瓜、果、食用菌等无公害栽培技术及畜牧养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广播节目。主要组织播放实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知识及农事指导等内容,播报市场信息与行情,介绍致富经验及典型。运用科技录音带下乡播放等形式,使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进村入户,及时将新技术、市场信息传授给农民,并利用农村冬闲季节,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行政村为基本培训单位,采取进村入户的培训方式,根据行政村优势及产业发展要求,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实施整村推进、打造一村一品”的原则,开展现代农业技术、经营管理与法律知识等综合素质培训,切实提升培训层次,提高实践技能,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农民身份的能工巧匠、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能人,有效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科技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1、培训内容:重点是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相关知识。

2、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三种形式。把教育培训、科学普及、技术推广、信息传播有机衔接起来,大力推进培训进村、科技入户,通过采取进村

入户、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讲授、现场示范、播放VCD光盘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做到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阶段性教育与长期教育结合,普及性培训与基础性、系统性培训结合,理论教学与农民增收致富结合。

目前,我校共举办培训班10场次,培训人数2000余人次。通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增强了“双带”本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方法;是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们把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摆上首要位置重点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半年共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30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208人,在过程中我校与贵州省六枝技术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在我校学习一年的理论课,由六技学佼派专业教师来我校上课。并开设了三个特色专业。现对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1、实施阳光操作,增加工作透明度

对参加培训的学员一律实行“三免”,即免培训费、实习费、住宿费。还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还实行了“三个一工程”,即:学员人手一本务工手册,一张明白纸,一张入学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上写上学员身份证号参训学员还要在通知书上按上手印)。

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确保整个工作过程有章可循;对培训机构、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招生办法、培训券发放名单进行公示。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确保家喻户晓

为使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支持“劳动力转移”,给农民兄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我校开展了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深入全镇33个村庄进行了集中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

份,张贴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简章100余份。

为促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发布招生简章,做到了统一招生简章;统一招生时间;统一补助标准;统一报名办法。

3、整合培训资源,实行多样化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按照“政府推动、培训机构主办、培训管理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一是整合培训资源,营造培训环境。筛选确定了贵州省机械技工学校、马岭职业学校、县职业中学、承担我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任务。二是引导性培训与技能性培训相结合促进技能培训的开展。

4、加强项目管理,督促规范操作

相关培训机构首先进行项目申请,培训办在项目申请的基础上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双方职责。培训办有关人员到培训机构给学员上第一节课,讲解劳动力转移的有关知识及意义、操作办法,同时还给学员提出了搞好培训、实现就业的有关要求,在培训结业后达到稳定转移就业。

5、精心组织 搞好转移

培训办通过精心组织,转移输出了二批外出务工人员,共组织输出人员208余人。并为学员举行了欢送仪式,欢送会上学校校长就外出务工要掌握的基本常识等内容对学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讲解,培训办教师还为外出务工人员发放了务工手册,最后祝愿大家好好工作,勿忘龙山,宣传龙山,为龙山的明天多做贡献。

四、存在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们的培训还只是一种短期的培训,农民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也都是很肤浅的。

2、经费不足。配套投入一定的资金,更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强化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对各乡镇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仍然纳入目标考核,与其他经济工作和主要工作统一布置、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质,增强其自主择业的能力,确保目标圆满完成。

2、加强宣传,扩大影响。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快捷有效地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方针、政策和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导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积极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先进经验和经过培训、外出务工、回乡创业取得显著成效的劳务典型,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

3、以返乡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者和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

4、发挥学员作用,大力开展科教兴农活动。

2.劳动力转移工作规划 篇二

1 胶州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本状况

胶州市辖18处镇、街道办事处, 811个行政村。总人口76.5万人, 劳动力总量为40.3万人, 农村劳动力16.8万人, 其中农村失地劳动力1.7万人, 农村富余劳动力8.1万人, 拟转移农村劳动力4.55万人。从性别构成上看, 男2.63万人, 女1.92万人;从年龄结构上看, 20~30岁的有21738人, 31~40岁的有13922人, 41~45岁的有6306人, 45岁以上的3534人;按文化程度分, 小学及以下13382人, 初中24973人, 高中及中专7052人, 大专及以上93人。从调查情况看, 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且不具备一定技能, 难以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势在必然。

2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做法

根据当地的财政状况, 按照“计划管理、定量补助”的原则, 胶州市自2005年起开始组织有规模、分批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截至目前, 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27604人, 占拟转移农村劳动力的61%, 其中, 职业资格培训15807人, 专项技能培训11797人, 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到93.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取得阶段性成果。

(1) 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长效机制。

自2005年以来, 胶州市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 对农村力培训做出专门安排, 要求各镇、办事处将其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加大培训力度, 以培训促就业,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 将其纳入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层层安排任务, 加强督察与考核, 形成了长效的工作机制。

(2) 整合培训资源, 健全培训体系。

为整合各类培训资源, 指导各类实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胶州市近年来加强对职业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工作, 对培训机构的认定、职责任务、培训制度、质量管理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市劳动培训中心和市职业中心校进行资源整合, 配备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实习场所, 同时拥有多媒体、电子、电工、自动控制多个高标准实验室。每个专业都选聘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优秀教师, 主要侧重机械制造、电子电器、商品营销、物流管理等行业的培训, 收到很好的培训效果。

(3) 科学设置专业, 技能促进就业。

一是开展“订单教育”和“委托培养”。鼓励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主动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 定向培训, 扩大培训规模。市职业中心校主动与海尔集团“联姻”,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按照企业用工需求, 调整专业设置, 使培训和就业紧密结合, 累计为企业输送劳动力2300余人次, 实现培训就业双赢。

二是针对农村特点, 灵活安排培训时间。根据劳动力市场发展形势, 及时组织培训机构走出去, 广泛收集用工信息, 搞好用工预测, 掌握用工动向, 设置对应专业。不少培训机构抓住农闲季节开展“短平快”实用技术培训, 受到农民欢迎。

三是认真实施岗前培训。以企业为主体普遍对录用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 提高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开设“职业道德”、安全生产等科目, 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

四是大力开展岗位培训。近年来, 胶州市坚持以企业职工学校、农民工夜校为主体, 指导企业以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为重点, 制订职工中、长期培训计划, 组织搞好农民工在岗培训, 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 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先后有6人次获得“青岛市有突出贡献技师”称号, 胶州建设集团宋德强荣获“青岛市2011年度首席技师”称号。

(4) 资金投入有所加大。

为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 胶州市通过不同方式和渠道, 积极加大人、财、物投入, 改善培训条件, 提高培训质量。市财政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 根据培训工种、时间长短、难易程度, 每人按200~500元给予补贴。2005年以来, 市财政共投入资金800余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调动了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 当前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部分企业存在短期行为。

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培训的投资和收益不对称, 一些企业或用人单位急功近利行为十分严重, 只顾眼前利益, 连按政策应该享受的医保、工伤、社会保险的权利都不能保障, 更不用说投资于技能培训, 国家规定的企业培训费用不能落实, 而且, 由于农民工的高流动性, 企业与农民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较短, 企业培训的积极性差。

(2) 观念陈旧,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招生难。

一方面, 随着农村各项税费的减免和惠农政策的实施, 农民增收的渠道不断增多, 部分农民对技能开发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认识不足, 不愿接受较高层次的技能培训, 不愿接受严格的企业管理, 即使参加培训, 中途共享流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另一方面, 部分人员认为培训没有实际价值, 学不到有用的东西, 或者认为培训耽误时间, 不如直接就业收益大, 给培训招生工作带来很大的缺口。

(3) 培训场地建设滞后, 设备设施老化, 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吸引力差。

近几年来, 尽管政府部门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但受资金困扰的影响, 培训场地软、硬件建设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 培训的设备设施很难按时更新换代, 培训专业不能及时拓展, 培训师资水平提高缓慢, 专业技术滞后, 影响了培训的实际效果。

(4) 供需矛盾突出, 培训后转移就业率低。

从劳动力供需总量来看, 供大于求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 就业竞争压力加大, 导致部分农民培训后没有就业岗位, 培训后转移就业率低已成为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5) 缺乏完整通畅的协调运行机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涉及多个行业、部门,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往往形成谁主管, 谁牵头的尴尬局面,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整合力差, 社会效益难以凸显。

4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深入发展的主要建议

一是要制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划。坚持离土离乡的转移培训和离土不离乡的产业培训并重, 加强政府协调, 确定劳动保障、教育、财政、农业等有关部门和镇、街道办事处、各培训教育机构在转移培训中的职责和任务, 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统筹规划、协调运作、纵向贯通, 横向联合的组织管理体系, 面向城乡, 广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步伐。

二是面向市场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力度。一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 采取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 灵活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水平。二是搞活培训形式, 从方便劳动者参训和保证培训效果出发, 多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 同时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同当地的企业用工结合起来, 采取定向培训、订单培训等形式, 为企业培训急需人才, 努力提高培训后转移就业率。三要确保培训质量, 凭过硬的培训质量吸引人, 留住人, 形成培训过程的良性循环, 增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生命力。

三是加强培训场地建设, 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能开发体系。要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 加强政府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扩充培训规模和数量。同时鼓励和引导有培训能力的民办培训机构发挥作用, 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 增加项目, 扩大规模, 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 形成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合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 在做好转移培训机构认定管理的同时, 要对教材、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更新, 开发编写规范统一、立足于农民工实际和岗位要求的简明培训教材, 提升培训吸引力和培训质量。

四是全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职业等级与工资薪金挂钩的考核制度办法, 使职业等级参与分配, 让更多人了解职业技能培训, 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以提高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 形成齐抓共管、相互促进、多方共赢的培训格局。

五是保障培训补贴投入。要保证培训经费以及补贴的投入, 增加财政拨款, 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资金投入和对农民的补贴。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兑现工作, 对培训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技能证书的, 及时按政策规定兑现培训补贴, 让参加培训人员得到实惠, 真正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办成群众满意的“阳光工程”和“民心工程”。

摘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增强就业能力, 促进就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就业靠培训, 岗位凭技能”的企业用人机制不断成熟, 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大, 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为此, 本文对山东省胶州市近几年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对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转移,培训,调查

参考文献

[1]曹阳.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3.劳动力转移工作规划 篇三

一、加强组织领导

武宣县党委、政府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一项中心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各部门和各乡镇“一把手”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各乡镇人民政府每年均与县人民政府签订责任状,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列入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经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自治区下达就业专项资金的5%作为该统筹城乡就业

打造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县就业工作经费,争取了工作主动性,确保了工作正常开展。

二、建立就业再就业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形成关心、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局面。该县定期组织召开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工作情况,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工作思路,有效调动部门的工作积级性。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在现有的劳动保障平台基础上,经村委、社区推荐、个人自荐,由乡镇党委政府审核把关,每村聘请了两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并将其纳入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同时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人员管理体系,形成衔接密切、工作高效的县乡村三级就业工作体系。

三、认真落实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就业,实现稳定就业

武宣县立足于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采取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就业扶持、创业扶持等不同方式对城乡富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等群体实施就业创业援助。

(一)整合培训资金和培训师资,建立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基地。自2007年以来,武宣县全面实施“能力促进就业计划”,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县委党校、乡镇党校、县职校和县就业训练中心、企业等培训基地,根据农村劳动力特点和市场需求,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同时将培训基地开设到村屯,并根据情况灵活利用白天和晚上的时间进行培训,增强了培训效果。截至2010年底,全县共建立技能培训学校7所,创建培训基地17个、实习基地5个,近3年来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300多期,培训人数2万多人,提高了该县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二)培育“武宣电子设备装接工”、“武宣缝纫工”两大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自2008年以来,武宣县将培训劳务品牌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断完善县乡村屯四级培训基地,向区内外用人单位输送了大批的优秀技术人才,“武宣电子设备装接工”和“武宣缝纫工”逐渐走俏市场。该县将培训劳务品牌作为打造武宣人才品牌的重要手段,以“武宣缝纫工”、“武宣电子设备装接工”为龙头的“技岗对接”的订单式培训输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以来,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03人,转移就业17173人,许多员工成为东莞冠元灯饰制品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深圳富士康等知名企业的技术骨干,带动了该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截至2010年底,该县外出务工人员近10万人,劳务经济收入6亿多元。2010年10月,武宣县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三)实施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实施就业扶持、实施创业扶持和开展就业创业跟踪服务。1、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服务。利用每年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数多的时机开展就业援助“春风行动”、举办企业用工招聘会,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援助服务。2007年以来,该县共举办各种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23场,其中大型现场招聘会3场,共计进场求职40000多人,提供就业政策咨询30000多人,达成意向12000多人,当场签订用工协议8600多人。2、提供就业扶持。一是为返乡农民工、计生户特别是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安排公益性岗位,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就业,2010年为返乡农民工、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安排公益性岗位136个。二是建立就业基地,扶持用工企业,稳定企业用工,解决企业项目运作中的困难,促进项目提供就业岗位,鼓励用工企业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如日新百货、华奇国际大酒店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户就业;武宣县锦兴制衣厂、敏诚矿业有限公司为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培训和就业岗位,成为该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三是输送外出就业。该县与广东省高要市、鹤山市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签订劳务协议,把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采取“培训—输出—成才—致富”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模式,先后推出计算机操作、服装缝纫、家用电器产品维修、摩修、电子装本、电工、中式烹调、餐饮服务等实用技能培训,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仅2010年通过订单培训向区内外输出农村劳动力3253人。3、实施创业扶持。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计划生育家庭创业。根据他们的需求开展创业培训,建立特色产业培训基地。该县注重整合社会资源,依托本地调整特色产业结构,建立食用菌、甘蔗、茶叶、哈蜜瓜、规模养殖等特色产业培训基地,带动周边广大农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有技术,走科技致富路;同时抓好创业基地示范建设,通过创业带动就业。4、实施就业创业跟踪服务。通过村级农民工工会组织,制作了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连心卡”,对一些特困户,县、乡镇挂点领导和计生、劳动保障部门干部职工实施结对子帮扶,建立了返乡农民工、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创业跟踪服务卡,结对子人员对帮扶对象定期回访、交流,及时收集信息,提供跟踪服务。

该县就业再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单一,整体素质较低,且期望值过高,就业、择业观念不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等问题。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求职难”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仍是影响该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定就业局势的一道难题。

四、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政府引导,创新工作方法,真正实现劳务工作由“输出型”向“开发型”转变。紧紧抓住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争取和筹措培训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培训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二)组织开展企业用工培训需求调查工作。根据该县招商引资发展的需要,对该县现有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新引进企业用工需求及培训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要摸清底数,了解和掌握动态,并进行短期或中长期预测,为制订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开展定单培训或创业培训。要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衔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需求制订全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各培训机构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各培训机构应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开展企业定单委托培训;要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培训专业和人数,为企业输送符合需要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员工,为该县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服务。要引导企业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创办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四)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要重视和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并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将培训工作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逐年增加资金数额,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加快建立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过硬、专业种类多的师资队伍。

(五)要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为该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和企业发展提供合格的技术工人。要了解和掌握该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并通过开展宣传工作和及时通过乡镇和外出务工人员所在家庭向他们提供企业招工信息,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同时,还应拓宽工作思路,加强与县外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和提高培训质量,为该县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服务。

(六)统筹兼顾当地企业发展和农民工权益维护。不断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加大企业发展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开发就业岗位,同时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篇四

一、强化领导意识,明确培训的“支撑点”

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惠工程。为把此项工作做实做好,我们始终把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放在培训工作的首位,把领导来校检查指导工作作为推动自身工作前进的内动力。学校培训中心领导对培训具体工作多次做出明确要求,要求必须用最好的人力,尽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搞好培训工作。学校设置的“一室三部”既要分工又要密切协作,在各自抓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一些交叉共同需要办理的工作,必须统筹安排,形成合力解决。一年来,我们迎接国家、省、市、区领导对我校转移培训工作检查、指导达20多次。2010年9月2日上午,巴州区人大党组书记、副主任刘青宁、副主任吴群传、区扶贫办主任陈永明到学校就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专题调研。2010年11月7日,由区扶贫办组织召开的全区转移培训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校负责人以中心发言人身份就培训工作作了专题发言,市扶贫办黄鹏主任作了总结讲话,对我校培训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0年10月30日,巴中市政协副主席何长洋等领导在巴州区副区长张洪祥等人陪同下,对我校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果进行了视察验收,市区领导充分肯定了我校劳动力转移培训业绩,高度赞扬了我校一流的教学实训设施,并勉励学校继续努力,当好巴中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带头人。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加规范有序,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一个领导重视、教师积极工作、学员踊跃参训的良好培训局面在我校全面形成。

二、细化订单培训,落实培训的“关键点”

“订单培训”是我校转移培训的主要形式,有较强的约定性,它既约定了人才的规格,又约定了培训学员输出的工种、地点和时间。此种培训能充分调动“教”、“学”、“用”三方面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培训、安置效率。一年来,我们先后多次派招生安置人员到广州、深圳、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深入厂矿、企业(公司)实地考察,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通过双方介绍、联系及深层次的会谈,不少企业与我校达成了长期培训安置意向性协议。在XX年年意向订单签约培训的基础上,2010年我校又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了更深入的合作,又有10多个单位与学校签订了培训、安置协议,为开辟培训安置门路找到了更好、更广的空间。

三、提升专业内涵,拓展培训的“增长点”

“适销对路”是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法则。这要求所设培训专业以及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必须做到“三合”,即:合时、合地、合人。也就是说,我们开设的专业、设置的课程应该与现有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要求同步。在这方面,我们通过分离、调整、加载等手段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一是将原有机械专业分离为车钳工、焊工两个培训发展方向,将原有电工电子专业分离为水电安装、家电维修、电力拖动三个培训发展方向。二是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力求规范、实用。计算机专业在原有汉字录入、word文字处理、excl电子表格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学简单的动画制作和一些网络常识;缝纫专业在原有服装识图、服装剪裁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设了现代服装设计等基础课程;家电专业侧重向学员传授常用家电维护、常见故障检修知识。三是整合教学内容,加载公共常识课程。各专业学员在学习本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还必须学习一些公共常识课程。在过去已开就业常识、法律法规、普通话、礼仪常识等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本学年又加开了常用应用文写作课程。通过以上办法,我校专业设置更具个性,课程设置更加全面、合理,广大培训学员受益更大,得到的实惠更多。

四、搭建招生网络,把握培训的“切入点”

建立有效的招生网络,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万贫困户家庭的桥梁和纽带,是把转移培训的招生信息及时传达到千万贫困户家中的重要手段,是完成培训任务的基础性工作。为做好这一工作,一年来,我们进一步强化“三到位”工作。一是领导到位。学校培训中心主任和分管副校长面对招生问题总是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召开专门会议,研讨解决办法。同时,成立招生小组,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鼓励工作责任心强且具有招生能力的教师经常深入乡镇、农村宣传招生工作。二是宣传到位。在市区扶贫办、劳务办的主导下,学校首先在市广播电视媒体开辟“培训之窗”栏目,定期及时宣传招生培训信息。其次,在区教育主管部门成教科的支持下,聘请各乡镇成教专干为地方招生宣传联络员,通过召开群众会、发放资料、办墙报等多种途径,使政策宣传覆盖千家万户。再则,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常带领招生组成员开上宣传车,深入农村乡镇流动宣传。一年来,招生组成员行程15000多里,奔赴200多个乡镇作政策宣传,发宣传资料56000多份。三是学员组织到位。按政策要求,采取农户自愿申请、村组推荐、乡村公示、乡(镇)审核、扶贫办审定的程序招生组织学员。学员入学培训严格按“一表、一卡、一券、一单、两证、两合同、两台帐”的管理机制运行。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招生网络已全面形成。本年度不仅迎来了一些偏远乡镇的许多农民工前来参训,还迎来了不少陕西、苍溪、仪陇等外县籍贫困农民来校学习。

五、加强培训管理,抓牢培训的“着力点”

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效益的关键在于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培训、管理等关键环节,切实做到“两个规范”、“八个结合”。一是规范培训内容。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要求,对同工种坚持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培训课程、统一结业鉴定,以此规范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安置。二是规范培训管理。主要做到“四个统一”。统一建立台帐。根据承担的培训任务,学校规范地建立了农民工培训台帐和就业安置台帐;统一报告制度。学校每月定期向项目主管部门区扶贫办报告培训情况,并将有关信息及时编发在学校主办的《基地信息》上,随时接受监督管理;统一责任追究。学校实行法人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培训安置部门具体承办的管理体制,领导到位,责任到人,谁出问题,谁负责任;统一检查验收。学员培训结束后,学校按培训计划认真组织人员检查验收,对培训内容不合要求、不落实的地方,要重新补课,对不合格学员,适当延长培训时间,以此确保培训质量。

在培训方式上,努力做好“八个结合”。一是立足市场和用工单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做到订单培训与定向输出相结合;二是中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三是引导性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确保培训一期,学到一技;四是培训与创建劳务品牌相结合,打造出了具有巴山特色的劳务品牌——巴山汉(妹)子,以品牌拓宽了劳务市场;五是自费培训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六是普通教育与转移培训相结合,在初

三、高三农村学生中实行分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七是学校培训与务工地再培训相结合;八是校本培训与送培训下乡相结合,为推进劳务扶贫新村建设创造条件。多种培训方式的运用,大大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学技增能的要求。目前,结业学员紧俏,每天向学校咨询联系的单位络绎不绝。

六、抓好安置服务,站稳培训的“落脚点”

安置就业是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根本目的。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依靠”:一是依靠订单促进就业。在农民工培训中,我们始终“围绕市场需求转,按照企业要求办”,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委托培训,今年以来,与深圳、广州、江苏、成都等地的10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就业安置合同,主渠道解决了培训学员安置就业,按市场需求,年内已向社会培养输送技能型、操作型人才1500多人。二是依靠就业维权服务中心促进就业。学校以驻外机构为窗口,在深圳、江苏、宁波、广州等地建立了安置就业维权服务中心,通过中心对学员安置作辐射宣传,这样,使安置有组织、成建制地进行,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今年我校的安置工作呈上升态势,进展十分顺利。三是依靠能人促进就业。充分利用外出时间长、务工技能强、联系渠道广的农民工能人,采取亲连亲、戚连戚,邻帮邻等方式,形成地域输出、家庭输出的良性模式,开辟了有效的、牢固的就业渠道。至今,已有40多位就业能人,协助学校安置培训结业学员300多人。

但在培训的工作中,我们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更有一些殷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一是学校在招生、培训、就业安置各个环节上还需进一步周密安排,做到环环紧扣,步步落实;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以便更适合广大贫困农民工参训学习的需要;三是希望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增加培训任务,以满足贫困农民日益增长的参训需求;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希望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将各乡镇农民参训情况纳入乡级目标考核;五是安排专项工作经费,解决行政管理、业务指导、招生组织、就业安置、维权服务等工作中必须的工作经费;六是由于农民工来校学习是陆陆续续的,因此结业安置时间不能整齐划一,希望主管部门在签发培训券时以实际培训为准,特事特办。七是出台对转移培训工作更优惠的系列政策,整合部门力量,降低结业农民工办证收费标准,形成共同关注农民工的合力。

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经验介绍 篇五

化措施入手,通过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宣传带动,使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逐步向有序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市共组织培训劳动力3.3万人,有组织的向市内外输出劳动力2.2万人,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103。劳务输出已逐步成为我市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推动,部门联动

全市成立了市县(区)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领导小组,由政府领导亲自挂帅,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等14个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原则,加强协调和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农业部门具体负责统筹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的组织和管理,并从劳动和社会保障、共青团、科协抽调人员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全市召开了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会议,具体研究部署劳务输出工作,市政府分别与各县和市直有关部门签定了2004年劳务输出工作目标责任书,把劳务输出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目标。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分管领导具体抓劳动力培训输出的长效机制,形成了政府调控,农业部门牵头,市直相关部门参与,各县各部门具体实施的“劳务经济”产业链条,建立了“上下互动、责任共负、合力攻坚、风险共担、各记其功”的运行机制。改变了过去外出务工主要靠“亲带亲,邻带邻”或者是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的打工方式,使外出务工由零星松散型向有序化、规模化输出转变。

二、抓创新,建基地

全市各县(区)创新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优势,主动出击,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加大省市间的劳务对接,巩固和扩大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不断向市外、省外延伸。主动到输入地考察,邀请省外用工企业到我市考察,通过考察、洽谈和建立办事机构,有选择的与用工单位建立劳务合作协议,拓展拓宽输出领域,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输出工作。

耿马、云县、镇康、永德等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用工需求量较多的上海、大连、深圳、广州、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与相关部门达成长期的劳务合作协议,与劳务对接的方式开展劳务输出。市劳动力培训输出领导小组办公室把用工单位请到市内搞对接,与广东省广州市德和弘鑫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商谈,就长期开展劳务输出合作达成了协议,输出地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及广东省内的各类用工企业或机构。

开展好基地建设。为做好输入地劳务用工信息审查,把好劳务人员思想关、技术关和健康关,协同用人单位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我市的云县县委、政府在务工人员较多且相对集中的输入地深圳市,采取以派驻的方式,选派科级干部进驻深圳市华发电子厂,协助企业做好劳务人员的管理工作。永德县政府在输出劳务人员较集中的广东省东莞市设立劳务工作办事处,长期开展劳务输出信息采集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服务。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领导小组与广东省广州市德和弘鑫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起了输入地的培训基地。同时全市在8县(区)建立输出基地,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的配套管理服务体系,农业、劳动保障、妇联、科协等部门建立起了由市统筹,以县为中心,辐射乡村的劳务输出和培训基地,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三、摸底数,抓宣传

为了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全市农村劳动力基数,更好地做好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我们通过走出去发展战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加大信息采集力度,保证用工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同时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输出摸底调查工作,各县(区)利用已搭建起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在各乡镇和社区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工作。对富余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技能状况、性别、文化程度、求职意向等进行登记建档。做到了富余劳动力情况清、底数明,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正确引导外出务工人员有序流动,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提供依据。有的县还派人深入到各村寨,利用会议、广播、张贴标语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多渠道进行宣传动员,向农村广泛宣传和讲解劳务输出的相关政策和意义。使劳务输出工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发布用工信息,为广大的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快捷信息服务。

四、抓培训、促就业

6.&&镇劳动力转移工作调查报告 篇六

一、&&镇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1、劳动力分布现状:

从总体数量上看:2003年&&镇有农村劳动力21133人,除了已经进入乡镇企业、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打工的15033人外,还有6100劳动力在农闲季节处于相对失业状态。

从地区分布上看:由于各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虽带有普遍性,但在各村的数量分布不均衡。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村,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率较高,而&&村、缫舍村、磻溪村等中心村及一些企业较多的村,由于第三产业和企业发展比较迅速,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较低,村与村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

从受教育程度上看:据统计,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0.1%,小学程度的占31%,初中程度的占49%,高中程度的占9%,中专程度的占1%,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1%。其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79.4%。由此可见,&&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2、劳动力转移现状:

2003,原&&、&&、&&三个乡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本乡镇实际,因地制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截止2003年底,全镇累计转移劳动力15033人,占劳动力总数21133人的71%,其中2003年转移劳动力5780人。2003年外出务工人员劳务性工资收入达450 0万元,占全镇农民人均收入的31%,劳务性工资收入已经成为&&镇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

(二)、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居多。据调查,2003年在外打工人员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社会服务等行业的从事人数占整个务工人员的78%。

2、外出务工以自发为主,政府和经纪人组织的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异地转移中,主要以自发转出为主。

3、季节性转移的较多。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和传统的风俗习惯,决定了&&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季节性很强的特点。2003年底,全镇转移超过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占转移量的38%,而62%的转移劳动力则不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劳动,基本上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经商、跑运输,往往是春节后出 夏收前回,夏种后出 秋收前回,秋种后出 春节前回的“候鸟式”转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4、群体性外出的多,而单枪匹马外出闯世界的少。输出的劳动力一般都按照血缘、人缘关系,或三五成群,或数十结队,集体外出,互相照应,互有联络。

二、&&镇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些农民知道靠有限的土地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也不敢转移。

从主观原因分析主要表现在:一是安于现状,怕打破宁静的生活。尽管改革开放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两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二是胆小怕事,怕带来麻烦。在农村,由于教育、文化、技术、信息落后,使一些农民自卑心理严重,怕跑出去找不到活干,怕干了活又要不来钱,怕外出打工挨欺负。特别是老年人心疼子女,宁可不挣钱,也不让他们出去闯荡。三是缺少手艺,怕自己干不好。在农村,多数人文化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外出打工只能干那些苦脏累、挣钱少的活。这显然已经不适应城市产业多样化、技术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的风险。农民进城因找不到工作返乡的屡见不鲜,也使一些没有走出去的农民不再往外走。

从客观原因分析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不灵,怕找不到挣钱的门路。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在家创收,不知干什么挣钱;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二是渠道不畅,怕没有人帮助。就内部环境而言,虽然在镇、村组织中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但还没有很好的发挥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的作用;就外部环境而言,农民外出打工,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三、&&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对策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做到上下统一,转变思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广阔的道路。

1.破除陈旧观念,变要我转移为我要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要从农业以外去想办法,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农民必须破除安于现状、守摊吃饭的观念,要有创新意识,盯住市场,走向市场,从自身实际出发,自觉地寻找适于自己发展的空间。

2.加大教育力度,变盲目转移为特长转移

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是加大农村教育的力度,搞好农民教育。

第一,搞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不仅在保就学率上下功夫,也应该狠抓教育质量,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收到理想的成效。

第二,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教育,为农民走出土地重新就业创造条件。在农村,应为“下岗”或半下岗农民举办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班,使之具有一技之长,不但为农民在农村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创造条件,也为农民到城市创业、就业创造条件。这就不仅要靠政府去办,也要由政府引导、扶持大企业、教育单位去办,根据农民个人特长,培训他们相应的技术,使他们取得必要的技术资格证书。

3.创造优良环境,变无序转移为有序转移

农民的思想解放了,素质提高了,想要转移,但向哪里转移,怎么转移,又成了摆在农民面前的一道难题。政府要为劳动力转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一是要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机构,安排专人搞协调服务,宣传引导。二是通过发展民营企业,鼓励扶持私营企业,加速小城镇建设,来拉动和吸引剩余劳动力转移。

4.敢于投资创业,变守摊式转移为创业式转移

在劳动力转移中,对于有条件的农户,拿出一笔资金搞投入,其效益大多高于单纯靠出力气打工的收入。在劳动力转移中,首先应考虑如何投资、如何增值的问题。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不敢投资是不会挣到大钱的。但投资一定要看准;盲目投资则损失更惨。

5.练就一身本领,变不敢转移为大胆转移

一要有“手艺”。现在很多农民外出打工,不愿从事那些挣钱少、粗重的体力劳动。他们也想干点挣钱多、出力少的“巧”活,而这种活收入高,科技含量也高,也就是人们说的“手艺活”。因此,要想办法提高自己,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占领一席之地,开创一片新天地。

二要有“心计”。就是在外出打工时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注意的是:要了解对方,知道用人方的实情;找工作要通过正规的职业介绍中心,不要急于求成;要签订合同,发生纠纷时有依据;要遇事多想一想,有问题向专业机构寻求帮助;要学习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用以保护自己。

四、&&镇劳动力转移工作建议及体会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个重要课题,如何实现劳动力快速、合理、有序的转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根据前文分析及对策,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总体目标:

截止2003年底,&&镇共有未转移劳动力6100人。在今后五年中,要在稳定已转移劳动力总数的基础上,力争每年新增转移劳动力1500-2000人,到2008年,全镇劳动力转移总数达到19500人,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91%(以2003年人口为基数),非农产业收入达8000万元,其中外出务工收入达2000万元,人均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5%以上。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合力。把推进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列入&&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工作体系。成立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及劳动力转移办公室,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农办、工办、民政、司法、城建、教育、成教等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建立目标考核制度,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宣传导向作用,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使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关心农村剩余劳动力。

2、做好劳动力转移的动态管理和调研工作,及时掌握劳动力转移动向。一是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实行劳动力资源电脑化管理。二是每年对劳动力转移工作进行1次到2次的专题调研,及时掌握劳动力转移动向,积极探索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为制定工作计划、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提供依据。

3、积极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和空间。

城建等部门根据&&实际,做好城镇建设规划,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进程,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提高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使建筑业、运输业、饮食餐饮业、娱乐业等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工办等部门加快发展&&镇民营经济,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解除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大做强民营企业,使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

农办等部门要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外国资本和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畜牧业、水产业,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

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瞄准国际劳务市场,充分利用大集团、大公司的国外承包工程和劳务项目,组织农村劳动力跨出国门,提高对外劳务输出水平。

4、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素质培训。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首先,落实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狠抓该镇各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镇中、小学学生升学率,从而普及高中教育,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基础教育和掌握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技能的新型劳动者。

其次,充分发挥该镇成教中心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再次,成立&&镇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输出专门培训,建立农村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注重培训质量,讲求培训效果,根据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的需要,合理确定培训专业和培训规模,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培养输出。

最后,司法等部门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在该镇用工单位和农村劳动力中开展《劳动法》等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培训,增强用工单位和劳动力的法律素质,提高转移劳动力的自我保护能力。

5、成立&&镇农村劳务中介机构,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网络。由各涉农服务部门、各类经济实体、群众团体联合成立集劳力培训、信息搜集、职业介绍、劳务输出于一体的&&镇农村劳务中介机构,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镇、村二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库,畅通劳动力资源调蓄和信息共享渠道。

7.劳动力转移工作规划 篇七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人口迁移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其中一支最主要的力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今发展中国家提高全社会生产率, 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 是国际化大都市, 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而北京市农村具有地域人口规模扩大, 户均规模缩小, 户籍结构复杂等特点,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那么, 北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什么特点, 北京何时可以完全实现人口在城乡之间的首次资源分配?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一、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

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指农村住户常住人口中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根据相关资料统计, 2010年, 北京市人口数量为1622万人, 其中劳动力人口数量171万人, 由于外来人口的涌入, 15~64岁人口占比最高, 达到82.7%。北京市城镇新增就业44.6万人, 比上年增加2.2万人。年末全市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7.73万人, 比上年末减少0.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7%, 比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与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相比, 北京农村地区呈现出从业人员规模扩大、产业分布趋于合理、人员构成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从全国各地区的情况来看,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学历程度的人口数量方面, 共有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等13个地区超过国家平均水平, 其中, 北京每10万人中常住人口具有大学学历程度的有3.15万人, 相当于每3人就有1个大学生, 常住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非农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不断扩大。

2010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77.9亿元, 比上年增长10.2%。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24.3亿元, 下降1.6%;第二产业增加值3323.1亿元, 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10330.5亿元, 增长9.1%。全市财政收入达到2353.9亿元, 北京农民人均纯收入13262元, 比上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后, 实际增长8.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9%, 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推动力, 从经济规模上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北京是首都, 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面, 有着更强的实力和更为优越的条件。

二、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直接表现为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根据《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办法》,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指具有本市农业户籍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 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员。

从目前北京市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处于农村劳动力加速进城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高峰期。研究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走向, 对于探索转移农民就业的有效渠道, 提高总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成效显著, 转移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提高, 而外出务工获得的收入则占工资性收入的一半以上。2006年, 北京市从业人员中有191.8万人为本市户籍, 占60.5%, 农业户籍的从业人员有155.74万人, 占81.19%, 实现劳动力转移99.31万人。

由此可见, 北京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采取了有利措施,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更加合理的配置劳动力资源, 从而促进全市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一)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特点

北京市第一、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 北京农村劳动力从转移地点看, 以本地转移为主, 表现为从业人员外出从业“离土不离乡”, 只有1%流向市外。其中以乡外县内所占的比重最多, 达到52.49%, 其次是县外市内, 占46.46%。而外省所占的比重仅为1.01%。

从转移的产业分布看, 以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居多。2010年转移到第二产业劳动力为35.34万人, 比重35.59%, 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为63.97万人, 比重64.41%。据分析,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高, 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劳动力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二)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文化层次特点

从两次农普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农村转移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转移劳动力中仍然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北京市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总量在两次农普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50.70%和59.08。然而, 与1999年相比, 2009年北京市转移的劳动力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比重在上升。其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比重比十年前提高23.58%;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所占比重比十年前提高7.76%。

(三)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年龄与性别特点

年龄与性别这两个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前中国农村就业类型的性别分布与就业结构的年龄分布。

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年龄特点。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20岁以下和31~40岁这两个年龄阶段占所有劳动力比例相差不大, 均稍低于全国水平。但是41~50岁年龄阶段北京市农村劳动力所占比例额远远高于全国水平, 而50岁以上年龄阶段北京市农村劳动力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全国水平。这说明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老龄化现象可能会较全国更晚出现。同时因为21~30岁以及31~40岁年龄阶段为劳动力青壮年时期, 属于劳动力流动性比较频繁的年龄阶段。所以北京市关于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有序转移的工作更加艰巨。

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性别特点。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以男性为主。2009年转移的男性农村劳动力占总转移量的65.21%;1996年转移的男性农村劳动力为51.34万人, 占总量的41.79%。在以男性劳动力转移为主的背景下, 女性劳动力转移构成有上升趋势。

(四)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式

2009年末, 北京市农村常住从业劳动力按就业方式分为家庭户从业劳动力和集体户从业劳动力。其中家庭户从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79.98%。其中从事务工的劳动力数量居多, 其次为自营劳动力, 而集体户从业劳动力最少。

(五)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时间特点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迁移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要素之一, 农村劳动力外出会使外出者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增进技能、积累经验, 从而带来人力资本的增加。本文应用外出就业时间这一变量来反映就业者的非农经验、技能方面的人力资本状况, 我们认为外出就业时间对劳动力的月工资收入有正向影响。普查结果表明, 北京市九成以上外出从业人员在外从业半年以上, 外出半年以下的不足一成。2006年, 有82.7%的北京户籍外出从业人员外出时间在10个月以上, 8.9%的外出时间在7~9个月之间, 6.9%的从业人员外出时间在4~6个月之间, 其余1.5%的从业人员外出时间在3个月以下。这表明绝大部分外出从业人员在本乡镇以外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 或在外择业的意愿较为稳定。

四、北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前景

2000—2020年是我国从建设总体小康向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发展时期, 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发展阶段。为此, 本文以2020年作为预测的目标期, 采用城乡人口比重预测法对北京市2000—20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进行估计, 从而预测北京市人口城乡迁移的规模。

城乡人口比重预测方法是基于这样一个思路:根据预测期城乡关系的比例, 即人口城市化水平, 计算出北京城市和乡村人口的总量, 结合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在预测期城市人口的总量减去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量, 剩余的将是需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预测的第一步是对北京城市化进行预测。这里采用联合国通用的城市化计算方法进行预测, 即联合国法, 其优点在于该方法所模拟出的曲线符合正常城市化过程的S型曲线原理。应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的两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 求取城乡人口增长率差, 并假设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在预测期内保持不变, 则外推可以求得预测期末的城镇人口比重。

其中Ui代表i时的城镇人口;R (i) 代表i时的乡村人口;t代表时间;K代表城乡人口增长率差。

其次, 对上式求解微分方程, 经过转换, 可以得到城乡人口增长率差K的求解方程:K=

其中, PU (1) 前一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 PU (2) 后一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 n两次普查间的年数。

最后, 假设K是一个常数, 可以由以下公式得到预测期的城市化率。

式中PU (t) 代表t年城镇人口比重;PU (1) 代表前一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t代表距离第一次人口普查的年数。

这里, 选取2006年第二次人口普查资料作为所需年份的数据。根据对普查资料的计算, 北京市2006年城镇人口比重为68.32%, 1996年为59.94%, 代入 (2) 可得K=0.036555。再代入 (3) , 得到预测期城市化水平, 见下表。

根据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未来人口和人力资本多区域预测成果, 对北京市2000年至2030年人口变化的规模、年龄结构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在2020年前后, 北京人口有可能达到2000万。若2026年北京人口按2000万计算, 城市化率为81.75%, 则意味着将有1635万人口居住在城市。如果以2006年北京市人口1581万为基数, 以1.39‰作为北京市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 则到2026年城市本身自然增加的人口仅达到1626万左右, 那么还需要从乡村转移约374万人口到城市中, 这意味着每年需从农村转移19万左右人口。显然, 这里以1.39‰作为未来20年北京年均自然增长率是比较高的预测, 因为随着城市生育观念的转变,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下降, 因此未来20年北京市乡村人口迁移的规模必定要比目前预测的大一些, 年际迁移规模也会大一些。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运用城乡人口比重预测法对北京未来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在未来20年内北京市大概需要向城市转移3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 但以目前北京市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看远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就业的需求, 因此,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前提。北京市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充分挖掘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 争取转移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鉴于此, 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从安排就业的角度,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重点产业的选择都是一个必须谨慎对待的问题。研究表明, 北京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远远高于第二产业, 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的主要就业领域。

北京的产业发展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按照产业发展本身的规律, 在这一时期产业的空间布局开始由集聚向分散转变, 中心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大量的传统工业开始由城区向郊区转移, 新的产业园区在城市周边蓬勃兴起。

在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中, 首先要做好城区和郊区的产业转移。根据北京市政府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的规划, 在首都功能核心区, 重点建设金融街, 进一步强化首都的国际化金融中心功能, 努力将其发展为国家级金融决策与监管中心、金融政策发布中心、金融信息汇聚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城市功能拓展区, 重点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 (CBD) 、奥林匹克中心区等三个重点功能区, 以满足城市功能拓展区承载的国家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国际交往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以及现代体育文化中心的职能;在城市发展新区, 结合重点新城建设, 发展顺义临空经济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重点功能区, 以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新区的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和人口承载功能, 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这些规划既是避免产业雷同、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也体现了产业合理分工的客观规律。通过产业的合理分工, 能间接实现不同产业充分利用各自区域的优势条件, 较好实现不同区县间的产业转移。

2.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有限, 城乡差别大。土地成为农民安身立命的基本保障。这种福利制度极大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同时也阻碍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 不利于农业发展。应尽快建立城乡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为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今后北京市还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走社会化和家庭化养老方式相结合的道路。以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为主, 辅之以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化养老措施。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收入家庭、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 鼓励农民参加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 如:特殊职业的养老保险、农民个人的储蓄养老保险、商业保险以及传统的家庭保险, 尽可能在有效的范围内实现养老共济。对农村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 实行养老保险, 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的道路, 实现养老的社会化。针对农村“三无”老人, 实行农村“五保”制度, 并对其加以完善;对那些有义务而不愿赡养老人的农民, 政府除在农村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和道德宣传, 要制定规章制度, 到期组织赡养的双方签订赡养协议, 明确赡养协议的范围、约束, 并予以监督。

其次, 为了做好农村社会保险与城镇社会保险的衔接, 促进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和融入城镇社会, 在北京市政府148号令相关规定的基础上, 拓宽保障面和提高保障水平。对于被征地劳动力, 由征地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城镇保障标准为失地农民一次性交纳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一次性补缴费用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算, 不能按照现行标准计算代补缴的社会保险费, 由征地单位从征地补偿费中直接拨付到其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于征地前农民所积累的“正式”农村社保基金应折算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费, 扣减一次性缴费费用;在被征地前已经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 可将其已缴纳的养老保障费直接进入个人账户, 在征地后就业的按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规定, 继续缴纳养老保障费, 从而逐渐实现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

3.大力实施农村城镇化建设,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城市化的一种途径选择, 是以小城镇发展为基础, 以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特征的社会综合发展趋势。在城乡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既定条件下, 相对于庞大的仅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 大中城市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仍是极为有限的;而且当前城市的部分失业下岗人员需要向郊区转移, 这也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存在矛盾。因此, 要大力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北京农村小城镇的发展需要以卫星城和试点小城镇建设为龙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地区繁荣为目的, 以小城镇建设拉动二、三产业快速崛起, 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形成, 逐步建立蕴含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首先, 各县区应在北京总体发展基础上, 各自找准自己的位置, 进一步对发展优势、机遇、产业定位、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与建设布局进行充分论证, 做好小城镇建设的总体和单体详细规划。在规划中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小城镇人地关系的优化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区和生态型城镇。其次, 以特色农业为主导,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近郊以都市型农业为主导, 推进农业产业化, 主要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种植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四种类型。远郊推进山区开发型农业产业化, 发展籽种农业和花林果副业, 成为北京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地和旅游基地。第三, 大力发展工业, 培育小城镇支柱产业。工业发展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生产是需要协作的产业, 这种协作包括工艺协作、零配件协作、基础设施协作、生产性服务协作和生活性服务协作, 大部分工业采取组团布局形式。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等新兴高科技产业增值快, 设备更新周期短, 需要密集的技术和知识, 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规模较大的小城镇及其邻近地区发展较快。针对郊区的实际情况, 工业地域结构往往以工业点和工业小区的形式出现, 其发展方式有两种, 其一是本着因地制宜, 立足于自己的资源, 发展果品、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 其二是根据需要与可能, 发展原料来自市外的加工业。最后, 以三产为龙头, 快速提高经济总量, 金融、贸易、科技、文化、信息等第三产业部门对集聚的要求更加强烈。小城镇应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旅游业、教育培训业和商品贸易、仓储批发业。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十五”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划

[2].李仙娥, 王春艳.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 2004 (4)

[3].潘文卿.中国就业结构偏差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前景[J].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动态, 2001 (56)

[4].王国霞.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4)

[5].喻德坚.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方法的数理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 2001 (1)

[6].张宏丽, 郭英.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34)

8.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 篇八

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 转移

1 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概念界定

1.1 劳动力

劳动力指的是从事某些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收入的劳动人员,也可以称为就业者。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劳动力的年龄最低位16岁,男性工作者的最高年龄限制为60岁,女性工作者的最高年龄限制为55岁,符合这一年龄条件的人员被称作劳动年龄人员。

1.2 农业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指的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并取得相应收入的劳动人员,换句话说就是以农业为主业的劳动人员。就农业而言,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而狭义的农业单单代表种植业。因此,广义的农业劳动力指的就是进行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活动的劳动力;狭义的农业劳动力特指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的含义与农业劳动力不同。第一,两者的划分标准不同。农业劳动力的划分标准是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在经济范畴和其属于同一分类标准的是非农业劳动力。而农村劳动力的划分标准是劳动人员所处的地域特征,在经济范畴和其属于同一分类标准的是城镇劳动力。第二,两者不属于同一量级。农村劳动力包含的统计项目要多于农业劳动力,其不单单包含农村劳动力,还包括在农村从事其他产业的劳动人员。

1.3 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与农村两者的剩余劳动力含义大不相同。农业的剩余劳动力有狭义上的农业的剩余劳动力与广义上的农业的剩余劳动力之分。狭义上,农村剩余劳动力指的是种植业中无法接纳而导致过剩的劳动力;广义上,农村剩余劳动力指的是农村的各项产业,如农业、畜牧业、工业渔业、林业等无法接纳的过剩劳动力。对于河南省的农村而言,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数都源自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本文对这两个概念不进行严格的区分。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劳动力会出现转移的现象,也正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自然转移,才更好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几层含义:首先,劳动力的职业发生了变化,农村的劳动力逐渐进入其它产业,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其次,劳动力居住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劳动力逐步由农村进入城镇,享有城镇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加优越的服务;再者,劳动力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发生了变化,逐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这三个含义层层递进,但在本文的研究中,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关注农村劳动力职业的转变,而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的变化是转移的必然结果和最终目标。

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1 刘易斯理论

1954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发表了一篇名为“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的著作,该文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劳动力过剩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首次提出二元经济模型。这一模型提到,在发展二元经济的情况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效率极其低下,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形成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推力”;另外,先进的工业生产方式生产效率极高,大量的吸引了农村的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拉力”。在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农村的劳动力开始脱离原先从事的农业转而进行工业生产,进入到工业生产的行列,并逐步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若是工业部门有充足的资金,就可以尽可能的吸引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以弥补自身劳动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农业生产部门由于劳动力的流失,使得留下的劳动力拥有更多的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进而大大增加生产的积极性,提升生产效率。这时,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工业和农业差距非常大的二元经济转变为工业与农业具有基本相当竞争力的一元经济,进而使经济走向良性发展的阶段。刘易斯基于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过剩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研究所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迁移原因,然而,其包含有两个隐含的假设:第一,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需要源源不断的劳动力。第二,工业部门给予的工资待遇高于农业收入。

2.2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费景汉与拉尼斯针对刘易斯所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进行了相应的修正,针对刘易斯模型中的两点不足进行了分析:首先,费景汉和拉尼斯指出二元经济模型缺乏对工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所起作用的重视。其次,指出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是形成农村劳动力剩余并促使其转移的因素之一。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应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边际生产率降到零。农业部门开始出现了大量无法创造边际效益的劳动力,因此,只要工业部门给予的薪资待遇能够在保障劳动力维持基本生活的基础之上使其有一定的盈余,这些原本从事农业活动的劳动力就会主动的向工业部门流动。第二阶段,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生产率高于零,但少于工业部门给予的薪资待遇。伴随工业的不断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逐步减少,使其边际产出不断提高,这部分具有较高边际产出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极大的影响了农业的生产,使农产品的总量下降,导致农产品的价格不断攀升,最终降低了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工业部门接纳农村劳动的能力下降。第三个阶段,从事农业活动的边际产出大于工业部门能够给予的薪资。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向工业生产部门,农村的经济进入了商业化的发展,实现了规模化的经营。此时,农村劳动力的工资由劳动力所创造的边际生产率来决定,市场决定了劳动力的分配机制。

2.3 托达罗模型

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托达罗着重于研究拉丁美洲国家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和拉丁美洲国家城市的就业状况。其最终发现,就业人口的增加和需求的缺乏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而且这一矛盾将会长期存在。为了能解决这一矛盾,托达罗通过研究人口迁移特征,迁移的动机等问题,提出了托达罗模型。这一模型基于农村劳动力的角度,认为农村劳动力将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来决定其从事行业,并确定是否进行迁移。这一决策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城市和农村之间预期的薪资差距,这一差距越大,越容易促使农村劳动力向省市迁移。第二,农村劳动力能否在城市就业,其开始关注自身的就业问题。故,劳动力是否进行迁移的决策主要是基于城乡之间的预期薪资差距,而不是实际的薪资差距,也就是“预期收入理论。”

2.4 劳动组合理论

20世纪80年代,“劳动组合理论”诞生并被用以解释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也就是说,这一理论可以用以解释城镇和乡村之间没有巨大的收入差异,农村的劳动力还会不会向城市流动。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而言,劳动力的流动不单单是个人的决定,其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决策结果。由于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的收入极其不稳定。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若所有的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那么其家庭的收入将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与其稳定的生活支出不相适应,为了降低收入的不确定性,家庭的劳动力需要从事不同的行业,以降低不确定性。若某些劳动力能进入城镇务工,取得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或者从事收入波动性与农业不同的行业,都能很好的降低家庭收入的不确定性。换而言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动机不完全是为了取得更高的薪资,还有基于规避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收入不确定性的考虑,以使家庭拥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参考文献:

[1]陈姗,琚晓星.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基于重庆市1996-2010年面板数据检验[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05).

[2]杨继军,马野青.农村剩余劳动力:理论阐释、数量匡算与经验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1(05).

[3]岳龙华.中国劳动力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05).

[4]唐环.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背景及转移方式[J]. 天府新论,2011(05).

上一篇:高校助学金申请书下一篇:使人进步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