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20篇)
1.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 篇一
让学生爱上语文作业
让学生爱上语文作业
作者/ 林 菁
刚接手四年级这个班时,许多同学的作业字迹潦草,偷懒方式五花八门。
虽然我苦口婆心和学生进行了沟通,却没有什么效果。经过分析,我发现他们对作业应付了事的主要原因,一是语文学习热情不高,觉得语文作业枯燥无味;二是家长不重视孩子学习,使孩子养成了散漫的习惯。
这种窘况使我陷入了迷茫。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到底如何布置家庭作业才科学合理,并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地主动完成,而不是应付了事?
我对学校和班级情况作了仔细调查研究后,发现我校所在地――海阳郭城镇,恰好是作家峻青的故乡。峻青,是全国享有盛誉、作品屡屡入选中小学教材的大作家。身为同乡的这群孩子,却对这位著名作家一无所知。
我灵机一动,决定布置一项不一样的作业――让学生在当地调查搜集作家峻青在老家生活时的情况,这不正符合语文新课标中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吗?这项没有条条框框的作业,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课堂上,他们积极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有的介绍了峻青的个人资料,有的介绍了峻青的代表作品,就连平时从不认真对待作业的小枫也开心地告诉我:“老师,我打听到峻青的下落了,他以前和夫人在我们村里住了很长时间,后来才去了上海。”
这样的结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原来,孩子们为了完成这项作业,有的求爸爸央姐姐上网查资料,有的拜托亲戚在村子里四处打听。
现在他们都为自己和这样一位大作家生活在这同一片土地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原来作家离我们这样近!
借着孩子们完成这项作业的东风,我趁热打铁,在班级里开展了“学习峻青爷爷,人人争当小作家”的.活动。
我们一起欣赏峻青的散文集《秋色赋》,用其中的优美片段开展了朗诵比赛。孩子们无不被峻青笔下“瓜果遍地的秋色”所吸引,都积极展现自己的朗诵才华。
作为农村孩子,他们第一次在文字中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秋收的乐趣。在他们眼中,秋天的收获已经不仅仅是一篇文章,也不仅仅是赞美和歌颂的声音,更传递出了孩子们内心满满的喜悦!
活动总结上,我告诉同学们:“你们也要向峻青爷爷学习哦,运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将来成为像他一样的作家,让家乡的人民也为你们骄傲!”
随即,我布置了一篇描写秋天的作文,他们写作的热情空前高涨。
从那以后,孩子们似乎被注入了新的能量,学习语文的热情大大提高,爱上了语文课,所有语文课后作业几乎都能积极完成。
不得不提的是,家长们更在参与的过程中唤醒了心底“望子成龙”的欲望,对孩子的语文作业也变得非常重视了。
这次别样的作业收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当然,语文作业布置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不断改进和创新。实践证明,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作业,才是适合的,最好的!
(山东省海阳市郭城镇第一小学)
2.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 篇二
作业布置做到五彩纷呈, 因材施教, 学以致用, 海纳百川。
(一) 五彩纷呈:
指语文作业的布置可用多种形式, 动用多种感官, 尽可能有趣味。
传统语文作业, 总是以书面作业为主, 单调地抄写, 口头作业也是机械地读背, 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呈递减趋势。其实, 语文作业可以增加诗歌朗诵会、自编课本剧、合作出好专题手抄报等。学生在语文作业中, 做到动口、动手、动脑、用心, 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慢慢就会不再惧怕语文作业。此外, 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语文作业本身的趣味性。如学了《我的叔叔于勒》后, 给学生创设情境:菲利普全家回家途中遇到有钱人于勒。作业要求:学生发挥合理想象编个小故事, 开办一个小型故事会, 看看谁说得最好, 最能表现各个人物性格。这样, 既让学生再次深入理解了文中人物性格, 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种作业相信学生不会觉得单调讨厌。
(二) 因材施教:
在评讲作业中, 经常听到有老师这样说:“XXX, 你看XXX同学的作业, 字迹工整, 正确率又高, 你什么时候像他一样……”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 他们学习基础和能力有差异, 我们不能统一要求。那么作业的设计也需精心考虑分层设计, 使得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的训练。在预习新课时, 我把作业分为二种类型: (1) 必做题, 指必须做的基础知识题; (2) 选做题, 指根据自己能力选择自己做的题目。在新课结束时, 我也把作业分为二种类型: (1) 必做题:指必须完成的对文章重点知识的复习和巩固题; (2) 自设题:指根据课文重难点、结合自身学习能力和兴趣, 自己设计题目, 自己完成。这类作业能体现学生个性, 发展自学能力, 深受学生欢迎。例如在学了《愚公移山》后, 学生设计了以下题目:在现在社会中, 愚公精神又有了什么样的内涵?愚公到底是智还是愚?在我们的学习中, 如何体现愚公精神等。同样分层设计也体现在作文教学中,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求:基本完整地写清一件事, 中心较明确;对中等学生要求: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结构完整;对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求:中心明确, 记叙生动形象, 议论有独到见解, 语言通顺, 结构精当, 语言流畅。一学期下来, 很多学生都顺利完成作业, 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 学以致用:
常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如果一个人死读书, 读死书, 的确没有任何意义, 语文作业的布置也需要体现学以致用的精神。在我们苏教版初中语文书上有很多口语交际训练, 它指导学生说话要注意场合, 要注意对象, 要合理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等等。部分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学了有什么用?说话不是最简单的事吗?口语交际题做了很无聊……了解到学生这些想法, 我没有急着回应。只是在学了“当一回小记者”后, 我提出作业以后做。一直到学校要举办冬季田径运动会时, 我才布置作业:复习“当一回小记者”内容, 也来当回小记者。可采访参赛同学、裁判、大会负责人, 按指导要求列出采访提纲, 写好简短的报道。学生一听就有了兴趣, 热情高涨。会后, 有的学生展示了冠军人物风采;有的报道本届运动会的特色和具体情况;有的表示了对运动员的鼓励和对他们拼搏精神的喝彩。精彩作业迭出, 还评出了几位优秀小记者。这样, 学生容易掌握并巩固所学知识, 又乐于接受作业。
(四) 海纳百川: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作为语文学科自有它的独特性:既有基础性, 又有工具性。在布置语文作业时, 要体现综合性、整合性, 如在学了专题《叶》后, 要求学生进行语文小报的制作。学生自行分为5-6人一组, 完成一份电子小报和手绘小报。电子小报把语文和计算机学科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而手绘小报则把语文、书法、美术等学科整合在一起。专题《长城》中对长城资料的交流又把历史、语文、政治很好地结合了。作文可以容纳更多内容:可以描写自己感触最深的人或景;可以对身边小事作出评论;可以是对理化课上某个有趣实验的记录等等。学生觉得语文作业不再是单一而枯燥的, 它可以包容我们的学习、生活等等, 慢慢就会喜欢上语文作业。
此外, 我们也可用好作业的批改和讲评。作业的批改要及时, 要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批评, 自我修改。作业的评价也要因人而异, 给他们以鼓励, 让每个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拥有前进的动力。作业的讲评主体还可以是学生的同桌、组长、家长等, 让学生对每次的作业充满期待。
3.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篇三
一、放射个人激情,感染学生
情,指的是老师上课时把感情投入到其中,让自己所讲的内容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老师教学时要抓住这个特点,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我心。梁启超的学生,在提起他的老师时,动情地介绍道:讲到精彩处,梁先生“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转好又“涕泪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这样酣畅淋漓的语文课,老师一定能用自己的情绪带动学生登上一个情绪高峰。
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达成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要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与学共同发展。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就要执著追求着这样的课堂:情趣横溢,激发兴趣。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应在其指导下,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让语文课堂真正充满生命的活力。课堂语言热情洋溢,激情似火,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但是切忌矫揉造作,教师只有认真体悟课文,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学生。语文课有了感染力,学生身临老师创设的情境,就能够获取知识,开启智慧,陶冶性情,活跃思维,较好地感悟语言规律和理解文章意蕴,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二、师生互动,交流思想
动,指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实践的过程,是展示学生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动作演示”过程。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传统的教学活动,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但是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思维上的,并非是具体的行动。
记得在教学《清兵卫与葫芦》时,学生认为作者写清兵卫买到一个好葫芦这个细节特别逼真。于是老师提议让一个同学起来把这个细节朗读一下。结果这个学生在读的过程特地撇着嘴去模仿老婆婆的语气,弄得同学哈哈大笑。这一次活动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同学也只是哄笑了一阵。绝不会从人物对话中体会到清兵卫发现好葫芦时的激动,兴奋与珍惜。所以所谓的互动应该主要是思维的交流而非主要的行为动作演示过程。
那么,怎样的互动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呢?教师在课堂中要成为一个重要的参加者,同时他又鼓励包括所有的成员来回交往,调动绝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以教材为依据和学生进行思想,知识,能力交往。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去发现,为认识以前未知的东西感到高兴和满足。如教《娜塔莎》一文。老师问:当娜塔莎被安德来公爵邀请跳华尔兹舞时,她是如何表现的?同学很快能找到文中这样描写:“娜塔莎对于失望和狂喜都有所准备的焦急的面色,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感激、小孩般的笑容。”那么老师再问:这些句子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征?下面的同学开始议论了。有人说娜塔莎直率,有人说娜塔莎天真,还有人说娜塔莎爱慕虚荣。对于前两种意见大家基本是认同的,也是大多数同学的意见。而对于爱慕虚荣,就很少有人同意了。那么老师适当加入其中。问:“娜塔莎为什么感激安德来公爵的到来,如果安德来公爵此时不邀请她跳舞,她会怎样呢?”同学们很快想到这样的一个细节“娜塔莎望着他们,几乎要哭了”,这是少女的虚荣心受到打击的直接表现。那么答案也就清晰了。
由此可见,只有思维上的交流才能达到师生互动,较高境界的思维互动应该是如下的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探索、发现、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
三、大胆取舍,加深理解
取,指的是选取。一篇课文可教的内容的确很多。选入教材的课文,不论是颇受赞誉的时文,还是经典名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作为阅历尚浅的高中生,不可能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全方位理解接受,语文也就成了一门遗憾的学科。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舍弃很多内容。但反过来,正是因为这种遗憾,留下较大的空间,才可能让学生觉得“盛宴散而意无穷”,才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继续钻研。比如教《炮兽》一文,第二个场景描写人与兽惊心动魄斗争,同学们大多十分喜欢。所以老师可以不惜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同学诵读、体会炮队队长的英勇,老人的有勇有谋。笔者感到:在一堂课上,如果什么都讲,往往就如同什么都没讲。在学生的脑海中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老师应对所教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取那些更能触发学生情感,更能震撼学生心灵,更能让学生浮想联翩,更能让学生欲罢不能的文字,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妙处。
总之,上好语文课,使课堂充满魅力,是每一个语文老师所追求的梦想。只有凭着智慧、热情,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思维这只“小鸟”,才能让它唱出美妙的动听的歌声。
4.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篇四
很多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性活泼又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等特点,加上缺少生活的经验,导致了他们阅读量少,阅读的主动性不高的事实。那么,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爱阅读课外书呢?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老师本身有着大量的阅读,视野较为开阔,比较容易由课内引向课外,以课外的故事来吸引学生将视野伸向课外。学生爱听讲故事,当他们不满足时,就会自己找书去读。
如果这本书是科普类的,老师也可以放一些相关视频给学生,动画面往往比纸质文字更吸引人,如果学生感兴趣了的话,就会继续阅读相关书籍。
二、不要逼迫学生去阅读
小孩子一般都有逆反心理,他们自己不想做的一件事,如果被逼着去做的话,就会很讨厌这件事。所以,老师最好要有个度,不要强迫学生去阅读,相反地,你可以跟学生说阅读课外书的好处,“利诱”他们去阅读。比如说,告诉他们多阅读课外书,可以让作文写得好,整个人都很有文化底蕴等等。
当然,好处也不能太遥远,太遥远的话,学生就会有一种不可能实现了,看了等于白看的心理作用。
三、老师自己阅读
想要让学生喜欢阅读,老师自己首先也要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人。这对学生有着无形的影响,因为老师对阅读的这种“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种热爱读书影响。
比如,语文老师常常手里拿着书,自习课时,学生学习,老师拿出书来阅读,读书的状态是极具吸引力的。
四、共读一本书
5.如何让初中的学生爱上学习 篇五
二是兴趣需要慢慢培养。刚出生的孩子是没有兴趣的,只有好奇,兴趣需要慢慢培养。培养兴趣的关键是让孩子得到充分的认可和鼓励。如:孩子一接近放在桌角的书,就马上给予肯定:“这么小就对书产生了兴趣,真不简单啊!”经过多次强化认识,孩子就会对读书感兴趣。
三是多强化优点淡化缺点。父母在谈论孩子的时候应多谈孩子的优点,能让孩子听到最好,孩子的心肯定能得到满足,也一定会继续往好的方面发展。人在哪有成就感,就在哪有兴趣,教孩子要契机,更要契理。
6.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 篇六
你喜欢吃肯德基吗?我相信不只是孩子对那些香香脆脆的鸡肉、汉堡、饮料感兴趣,很多数的大人也和我一样,即便是知道那些是快餐食品,对人体没有好处,都是一些垃圾食品,但还是禁受不住他的感觉起来齿颊留香的美味诱惑,一次次的推开那扇干净的两重门,一次次的与那个和蔼可亲、笑容可掬的`老头相逢……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快餐生活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样的,文化也被相应的称之为快餐文化。我们孩子的阅读也加入了这个快的行列。漫画书、电视、网络这些媒介充斥的社会里,阅读是不是跟不上读图时代的步伐,要退出这个舞台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我们的阅读,应该给孩子提供怎样的营养?是五谷杂粮,还是美味快餐?是满足于一时的,还是热衷于?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实质上却有着种种不简单的答案。
阅读,不应该只看作是一种语文的学习能力,更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存能力。不应该只是语文这门学科中或是课堂上应该重视的教育任务,更应该成为家庭、社会所努力的教育目标。让我们的孩子学会阅读、爱上阅读,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
作为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母亲,我觉得,阅读首先应该给孩子快乐,也就是阅读的娱乐性。孩子如果在阅读中感受不到快乐,那么,我们怎样期待他会爱上阅读呢?但是,孩子的这种爱如果仅仅停留在一时的高兴上,那么,我们的阅读指导的起点就太低了。首先应该引导我们的孩子进行高起点的、高品位的阅读,指导我们的孩子进行有兴趣地阅读,而不是我们去指点一本书给他阅读。其次,作为老师,作为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阅读,即所谓的亲子阅读,而不是让孩子或学生自己在那里读书。
7.如何让小学生爱上语文课 篇七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中有这样一节课, 就是趣味语文, 题目为《有趣的标点》。在该节课中, 引用了一首家喻户晓的唐诗《清明》, 这首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绝句。原文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的意境是这样的:一个阴雨绵绵的天气, 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 泥泞难行的小路上, 总有三五成群顶着纷纷细雨, 寂寥萦怀, 来来往往的扫墓人, 他们对逝者无限哀思。想要祭奠先人, 碑前洒上一杯酒, 环顾四周, 唯见一片烟雨茫茫, 不见人家与炊烟, 何处沽得一壶酒呢?茫然间, 忽见一牧童骑在青牛背上, 吹着一支短笛, 悠然而来。上前打听, 牧童遥指着远方的杏花村酒肆。全诗至此戛然而止, 凝固成了一幅静止的图面, 给人留下无限遐思……
老师将这首诗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诵一遍, 并要求学生一同朗诵这首诗。然后, 像讲故事一样, 娓娓地把这首诗中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传达给学生。此时, 老师要把自己置身于诗中的情景当中, 然后通过语言、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表达方式向学生传递诗词大意, 慢慢地将学生也带入这样一个情景中来。画面是这样的, 清明的时候, 又下起了纷纷的春雨。奔走旅行在外的人, 心里更加增添了一分愁苦, 简直失魂落魄了。他向别人询问, 附近哪家小酒馆可以歇歇脚, 放牧的孩子伸手指了指远方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诗的前两句, 读者可以看做是一幅清明烟雨图。清明本是春暖花开的好季节, 人们多出来祭祖踏青。诗篇中第一句就讲述一位孤独旅行在外的人, 遇到了“雨纷纷”的天气。小雨下的不急也不大, 这自然是春雨特色。清明节原本是全家人扫墓的日子, 是亲情色彩浓郁的日子, 但他独身赶路, 又被雨淋湿, 无处可藏, 心情自然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欲断魂”三字, 将行人心中的愁苦描写得淋漓尽致。能不能找个酒馆, 喝点酒, 避避雨, 暖暖身子?于是读者可以想象, 他急匆匆向一个牧童询问, 牧童招手一指, 用比答话还要明确的手势, 指向远方的“酒家”。在春雨中或开放的飘落的杏花林的后面, 隐隐约约是个小村庄, 就从那里, 似乎已经飘出了酒香……
让学生也充分地感到身临其境, 这样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这首诗的喜爱, 对诗中情景的向往。
等到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 并理解诗中要表达的意境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慢慢地脱离书本, 记住并背熟诗句。
另外, 老师和学生做一个小游戏, 就是给这首诗随意添加或更改标点符号, 看看诗中的大意是不是也随着标点符号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
例如有这样一个例子: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 遥指杏花村。经过改动, 一首诗被改成了一首小令。
为了加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力, 老师还可以将其改变成情景剧, 如:
时间:清明时节
【布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人物:行人、牧童、酒家店小二】
【情绪:行人欲断魂】
【情景: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 遥指】
【远方布景:杏花村口的酒家】
一开始, 可以尝试着在教室上演一出情景剧, 老师找到柔和且优美动听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乐, 把学生分成4组或5组, 每个组自己选择教室的一角作为情景剧的排练场所, 选出组长, 组长负责组织安排角色, 有人饰演杜牧 (诗人) ;有人饰演扫墓人;路人甲、路人乙……还有人饰演牧童;另外的人饰演酒家, 这样参演人员齐备大家就可以在音乐声中模仿诗中的情节和意境进行表演了。
表演者, 通过自身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 自己编写台词,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
类似这种情景剧的教学方式, 老师不妨多尝试一下。小学生天性好动, 注意力不够集中, 想要让他们长时间认真地坐在教室里集中精力学习很难, 即便达到了这一要求, 也会对学生的情志发育和创新思维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在课堂上利用15~20分钟时间, 带领学生开展利用情景剧学习古文或诗词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们通过声情并茂的表演, 能够记住文中作者要传达的意境;能够通过身临其境的表演, 感受诗人的心情并加上自己对当时状况的理解;能够从理解中学习并记牢原文。
一个课时, 反复演上两三回, 学生在背诵、背熟诗词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很多学生都是在表演过程中不经意间就会背全文了。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尝试通过这样一堂静动结合的趣味教学, 开拓思想, 启发心智, 使学生能够熟读、背熟文章, 学会生僻字和一些标点符号用法和语法知识, 轻松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在玩中学, 在学中找乐趣是对小学生学习采取的最好方法。
摘要:古典诗词, 如今已成为儿童学习语文的一门启蒙课。在小学语文六年级的课本中, 就设计了运用古典诗词的学习来促使让学生喜爱上语文的趣味教学方案。
8.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篇八
关键词:兴趣;语文素质;各种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1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96
语文学习在学生时期奠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很多底色。小学语文学习,尤其重要,如何引导学生爱上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语文素质涵盖面广,有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我们要让学生在浓厚的语文文化氛围中实现各方面的齐头并进,全面提高。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1.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就能在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轻松的音乐氛围中,爱上语文课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要重视人文性。如教学《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我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上的精美插图,学生在这样的熏陶中,既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又升华了情感。针对小学生的美文也有很多,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广泛阅读,学生认识了丰富崇高的艺术形象,就会细心研读,感受到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炼出生动的优美语句。
2.让学生完成课前学习和课后学习,多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接触。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事物总是感到新鲜。常言说:小疑者小进,大疑者大进。在教学《贺年片》时,我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贺年片的来历、贺年片的意义。“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人以渔,惠其一世。”我让学生搜集如何制作精美的贺年片的资料,这样做,一方面激发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多种能力。
二、启动听觉冲击,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办法
1.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听,也是读;是用耳朵读。”听了之后,发现语言文字的奥妙,感悟到中华语言文字的精华,可以有效提升语言文字的审美素养。如教学《妈妈的爱》时,我先给学生讲小故事,接着播放了课文朗读录音,这一段范读普通话标准,能让人很容易地感受到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学生后面的学习也特别顺利。许多课文朗读,都是在朗读过程中对文本有了深一层的理解,借助绘声绘色的朗读一次又一次诠释了课文所包含的内涵。时间久了,学生听说表达的能力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2.创设教学情境,专注教学时机。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将不易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在情境中表现出来,这样将更有吸引力,更有启发性。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感觉到的思维障碍就会土崩瓦解,心理压力也随之烟消云散了。反而,在这种亮点纷呈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会意外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种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犹如和教师进行了一次不一样的旅程,语文素养在信息技术的保驾护航中,乘着科技的翅膀,翱翔在了无边的知识海洋中。
三、分层教学,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一个班集体中,产生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现象屡屡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围绕“探”字展开教学,让好、中、差各段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让他们的语文素养都有不同梯次的提升。
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制作课件时,可以分三个层次提出一些问题,引导每个学生都投入到思考问题的大流中去。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由浅入深,分基础题,提高题,挑战题布置。课后作业的布置也要有的放矢,从生字、词语、比喻句、拟人句、写作手法等几个层面入手。课前教师要多做功课,做足功课,课后教师还要多做反思,查漏补缺,让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真的达到了有效的分层教学,自然也就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互助合作,共同提高
语文教师精心地磨课,就会在过程中吸取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经验。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精心打磨课堂,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工程,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可以说任重而道远。我们知道,反复的磨课,不是某一个教师的独角戏,它是需要依靠一个学校全体语文教师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来完成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受益者,每一位教师都是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准备好相应的内容,确定好每一次上课的主题,制定好工作计划。后面的工作都是根据计划来做的,而在计划中尤其要制定好需要研究问题和达到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师的语文课堂才会非常有内容,也会非常精彩,学生自然也会爱上语文课。这一点仅是一个前提,还需要教师研读教材,掌握学情以及学段目标。教师在充分熟悉了教材,了解了学生以及学段要求后,还应该进行有效的备课,制定好教学目标,但是一定要懂得取舍,做到少而精。通过这样的磨课,教师的课堂比以前精彩了许多,尤其是年轻教师进步特别大,这也是学生更加喜欢年轻教师授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上课者有收获,听课者也有收获,整个团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团队的力量是我们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的能源。
这个艰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意义重大,只有这样,课堂上教师支配的时间少了,学生支配的时间才会明显增多。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被激发出来了,积极性才会提高,学习的热情、进取的信念都会增加。难道这样的课堂,学生会不喜欢吗?
五、教会学生经常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
俗语说,积沙成塔,积石成山。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对于语文教学也一样。渊博的知识就像无边无垠的海洋,课本里有限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当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简单地做一些笔记,教会学生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学生的思想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知识,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外面的学习中会习得更多的语文知识,这样学习语文就会轻松一些,如此一来,成绩也会提高,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更加热爱语文,愿意与语文课堂交朋友。
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必须不断积累经验,围绕语文的味道,努力探索新的方法,并时时要求自己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有语文的真谛,力求让语文课堂达到一种最佳状态,让语文教学以其直观性、灵活性,开阔学生狭小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切实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正能量,让语文的世界更加美丽灿烂。
参考文献:
[1] 何艳.品中华经典,做诗意少年[J].小学教学研究,2011(9).
[2] 祁慧琴.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J].甘肃职业与成人教育, 2014(5).
9.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 篇九
(一)理性的两个层面
1、显性理性:课程大纲,课程小节或细节,课件上的内容或课程的原始理论结构。
创业课程大纲决定课程的格局与方向;课程小节决定课程的宽度与信息总量;细节决定深度,保证实用性。
2隐性理性:隐性决定讲师的级别差。直接指导人干活的内容。
(二)产生理性的两种途径
1对理性内容延伸。进入到四级或五级深度。
2对感性素材升华。对感性的总结能力,由其情怀、思想境界、总结能力、想象力、社会责任感、大局观等决定的。如讲一个故事之后的总结。
10.如何让孩子爱上写作 篇十
我们应该注意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是不是当初最喜欢的学科学得最好。
讲究从易到难
我们应该注意,学习作文是有一个过程的,是有简单到难的,如果孩子的能力达不到,很可能会产生厌倦。
从看图作文开始
我们应该让孩子从一些简单的看图作文开始,因为这种看图作文能够让孩子产生乐趣,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文原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必须鼓励孩子
11.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 篇十一
【关键词】语文;阅读;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尽我们的本分能做的只有——把握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至少不排斥阅读,对读书要求没有抵触心理,那就足够了。但这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对我们老师的素养,课堂驾驭能力等都是极大的挑战,每堂课都是新的实践,堂堂都不同,都有新的要求,新的知识。
必要性:只有把握课堂,让课堂有效、高效,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如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需求,日积月累形成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他将受益
终身。
一、什么是课堂有效教学
“低效教学”课堂,老师教得很辛苦,由于非顺学而教,教师走的是教案,虽然完成了教学诸环节,但课堂往往死气沉沉,学生被动接受,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课后大练“题海”,需要弥补不足。
“高效教学”就是低耗高效,可理解为教师用尽可能少地投入时间,精力的教学或教学所耗,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进行了思维以及其他多种能力的训练,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达成有效课堂要求。
二、如何把握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如何让性格各异、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爱上课堂,专心听课,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毋庸置疑,只有教师采用各种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使课堂像磁石一样牢牢地抓住学生,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课堂,才能使短短的40分钟里出现高效率的教学效果。我校两个市级课题都在此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并且有效。
(一)教学理念:个性化阅读教学,其实是亘古不变的话题
1.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学生个性,孔子思想给我的启发: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漫长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孔子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好学敏求”“学思结合”等宝贵的教育主张和教学原则。这些经验和主张,不仅对过去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就是对于今天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放在今天仍不过时。
2.《语文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的教学理念。
我们传承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它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
(二)策略的运用
第一是加强自身专业修养:
语文教师必然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如果教师应厚积大量的文章。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赏心悦目。语文教师文学艺术修养功底深,灵活运用教法,在教学中若注重朗读、设置情境,让学生去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走入书本,与读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入情入境,那么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喜欢上语文课,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语文教师,除了重视自己的语文修养来修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以外,还必须积极参加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研究说课的方法,听课的技巧,评课的科学性,不断向同行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修正自己的缺陷,不断提高教学技艺水平。写一点随笔、杂感、教学反思等。语文课的综合性强,内容覆盖面广,所以语文教师应成为一个“杂”家广泛涉猎。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到科技最新成就,从流行歌曲到流行服装……引入时代的活水,才能激活课文中蕴含的艺术生命力。
第二是不断学习教法、指导学法,有效把握时机运用教学策略,练就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引导点拨、阅读感悟策略:立足课堂,激发兴趣,平等对话中引导,把握时机,阅读感悟。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感悟、自主思考,能让学生提出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阅读的理解也不再仅仅依靠老师讲授,教师不再依据教参程式化解读、肢解课文,教学“走教案”。因此,学生的阅读入情、入境、入文,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丰富了体验。
让语文姓“语”,由阅读到积累再到运用,演绎这三部曲,使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得到统一,不让语文学习成为负担,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把握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让阅读、积累与运用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常态,伴随着孩子成长。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使读书与做人和谐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魏生莲,女,1970年生,党员,青海省平安县人,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现任青海省大通县园林小学语文教师,一级教师。
12.如何让高中生爱上语文学习 篇十二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句话指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是让学生喜欢某一学科的重要因素。
第一, 以师爱感染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往往会由对老师的喜爱而喜欢上他所任教的学科, 会以一种积极的情感与愉悦的心态去学习。因此, 我们要放下知识权威者的架子, 以良师益友的身份走进学生的世界, 把爱送给每一位学生, 用甜美的微笑、亲切的话语、和蔼的态度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以教师的爱赢得学生的爱与信任。
第二, 以尊重与信任实现师生间的心灵互动与情感沟通。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与生俱来的需要, 尤其对待一个个正在发展成长的中学生, 充分尊重与信任他们, 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 我们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信任, 以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尤其对待中差生, 我们要以表扬的话语、鼓励的眼神来激起学生的上进心, 让他们满怀信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第三, 以宽容的心态拉近与学生的关系。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智谋的宽容, 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对待学生的优点与长处, 我们要给予表扬与赞赏, 更要理性对待学生的缺点与不足, 要学会以宽容的心态来处理。对待学生的反复错误更要有耐心, 更要宽容, 正如魏书生所说的:“学生反复100次, 教师要做101次转化工作。”
教师作为最光辉的职业, 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与师爱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 创造出充满情感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设计巧妙新颖的导入,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 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 能给学生以启迪, 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由此可见, 好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与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生各方面素质与能力均有较大的发展, 我们要深入研究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新颖别致、富有趣味性与艺术的导入, 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我经常利用图片、问题、多媒体、音乐等导入新课的学习,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此简述图片导入法和问题导入法。
1. 图片导入法。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图文并茂, 每一篇课文都配有插图,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 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教学《雷雨》一课时, 我们可以利用鲁侍萍和周朴园三十年后在周公馆见面情景的图片来导入, 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来讲述两人之间曾经发生的故事与现在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表情。这样的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 问题导入法。
问题是学习的动力, 探索的基础。运用问题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产生想解决的强烈意愿, 从而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时, 我提出了以下问题:柯瓦连科与她的姐姐瓦莲卡代表了哪类人?试分析她们的人物形象。这样学生会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使学生学习时更积极、更主动, 会主动动脑, 积极思考以解决心中的疑问。
三、以新理念来指导教学, 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
1. 竞赛法。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与求胜心理,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高中生的这一特点, 将竞赛引入我们的课堂教学, 以此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学习中来, 这样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将更牢固、更全面。
2. 倡导个性化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阅读, 用形象的话来说, 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 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没有阅读, 就既没有帆, 也没有风。”新课程改革提倡进行个性化阅读, 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在教学中我们应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让个性化阅读成为语文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 注重作文的自我修改。
修改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提升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 我们应让学生认识到修改的重要性。正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都非常注重作品的自我修改, 其作品都是经过反复修改才完成的。其次, 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我们应教给学生从词语的锤炼、语病的修改、文章结构的完整性、立意的准确等方面进行修改。实践表明:自我修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方面。
13.如何让宝宝爱上刷牙 篇十三
从宝宝5-6个月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父母就要用干净的纱布包着自己的食指并蘸干净的水清洗宝宝的牙齿,洗去牙床、口腔内奶块及其他添加的辅食品附着物,每天坚持擦洗直到2岁半左右。千万不要等宝宝能自己刷牙时才开始培养刷牙的习惯。
2、让宝宝了解刷牙的重要性
妈妈可以想些小策略来帮助孩子认识刷牙的重要性。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唱《刷牙歌》,不仅拉近了宝宝与刷牙习惯的距离,让宝宝认识刷牙的重要性,也教会了宝宝简单正确的刷牙方法;除了唱儿歌,还可以讲与刷牙有关的故事,告诉宝宝坚持刷牙带来的好处;此外,还可以给宝宝进行反面教育,告诉他如果不好好刷牙,牙齿就会变黑变丑,还会长小虫子,让他意识到不刷牙的后果很不好。
3、循序渐进地引导
教宝宝自己刷牙,不要指望一步到位,马上全部学会。刚开始可以让宝宝用牙刷和杯子,模仿成人的动作,让宝宝对刷牙感兴趣。几周后,让宝宝逐渐掌握上下转动刷的动作要领,用清水刷。最后,再挤上牙膏,用牙刷从外到里,有顺序地刷。
4、让刷牙变成一种乐趣
14.冬季如何让宝宝爱上洗澡? 篇十四
即使在冬季,也要每天让宝宝洗澡,因为洗澡能让宝宝彻底清洁,可是,在冬季,宝宝不喜欢洗澡或者不适合洗澡该怎么办呢?该如何让宝宝爱上洗澡呢?1、小手先洗净,宝宝的小手是仰慕者的最爱,谁都喜欢握住柔软的小手,传递无限的爱意,可是,此时不受欢迎的细菌也随着抚摸传递了,然后,宝宝又用小手去揉眼睛,或者吮手指,这样一来,就容易引发眼睛的炎症或者腹部不适。
这样做:用洁净的细软毛巾或纱布,蘸湿后清洁宝宝的手指和手心、手背,特别是手指缝都要细细擦过,因为那里最容易藏匿脏东西,然后擦干。
2、别忘了腋窝
腋窝很少能暴露在空气中,宝宝出汗时,这个部位就会变得潮湿,皮肤紧紧贴在一起,如果不注意清洁,时间长了,可能还会疼痛。
这样做:用柔软的湿毛巾擦干净后,尽量让宝宝的小胳膊裸露着晾一会,这样他就能挥动手臂,让空气在腋窝处循环流通,保持这个部位的干燥。
3、娇贵的耳朵
耳朵虽然容易存留分泌物和灰尘等脏东西,但这又是一个极其脆弱的器官,所以,不要用棉棒探入耳内清洁,只要保持耳廓内外清洁就可以了,以免造成严重的中耳损伤。
这样做:让耳朵内的脏东西随着身体活动自行脱落,这不会有任何损害。
4、头部的清洁
除了一般性地清洁头发外,新生儿头皮上的胎垢可以用婴儿油软化,然后再用香波清洗。
这样做:晚上临睡前将婴儿油(或橄榄油)轻轻抹在头皮上,第二天早上用婴儿香波洗头,清洁头部。注意不要碰压孩子的前囟门,那个部位很脆弱。
5、擦掉眼周分泌物
如果孩子的眼睛里流出黄色的分泌物,可能是得了结膜炎,这种眼病会因为婴儿的泪管狭窄,排泪不畅而严重。
这样做:用柔软的棉纱布在凉开水里浸湿,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轻擦拭,擦过一只眼后换一块新的纱布擦另一只眼睛。
6、提前想到牙齿
在婴儿的牙齿长出之前,你可做的事情没什么,主要的工作从宝宝长牙开始。
这样做: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牙齿卫生习惯,不要给他含糖的饮料喝。
7、多折的脖子
宝宝的口水和嘴角溢出的奶顺着下巴流到了脖子,就会停留在皮肤的折皱里。同时这个部位也不容易保持空气流通,经常性的潮湿可能导致疼痛。
这样做:用柔软的`棉布蘸湿后擦拭颈部的折皱,如果你觉得不干净,也可以用兑了婴儿浴液的水先擦,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
8、保持脐部干燥
新生儿的脐带残端一般在几天内枯干,通常在两周内脱落。
这样做:在脐端脱落之前,尽可能让脐部保持干燥,不要沾水。
9、照顾小脚丫
即使是多汗的小脚丫,也不能常用香皂清洁,因为香皂会使皮肤丢失水分,对宝宝娇嫩的皮肤不利。
这样做:用温水洗净脚心脚面,然后用棉棒蘸温水清洁宝宝的脚趾缝。
10、小屁股的讲究
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虽然婴儿用湿纸巾非常方便,但要确保它不含有酒精、香料等有害新生儿皮肤的成分。
15.如何让学生爱上书籍 篇十五
一、收集人类与书的故事, 展示给学生看, 使学生认识书籍的甘甜
犹太人和书的故事:犹太人一天必读三次书。首先, 清晨他们会早早起床, 一家人围在火炉旁, 大声阅读书籍, 阅读过后, 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与精髓, 讨论重点。午饭过后, 一家几口会再次围在饭桌旁读书, 然后睡午觉。晚上睡前, 每人各读各的书, 然后休息。
犹太人从不焚书, 即便那是一本侮辱他们民族的书。如果家里发生不测, 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把书带走, 而不是钱包或者纪念品。
犹太人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 就是书架一定要放在床头或者显眼的地方。决不能把书架放在床尾或者角落里, 那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亵渎, 会被视为异类, 赶出家门。把书架放在床的侧面也会被视为亵渎书籍, 可见他们对书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另一名人和书的故事:凿壁偷光。
汉朝时, 少年时的匡衡, 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 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 挣钱糊口。只有晚上, 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 他又买不起蜡烛, 天一黑, 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 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 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 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 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 可买不起蜡烛, 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 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 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 不过他更下定决心, 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 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 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 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 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 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 有很多藏书。一天, 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 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要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 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 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故事永远是学生最喜欢的接受形式, 比起大道理的说教, 故事更具有说服力。所以点燃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讲故事入手, 但故事的选择需要加以甄别, 从学生乐意接受的人物入手, 除了悬梁刺股的烈性故事, 还要让学生多见识一些趣味性强、生活性强的故事, 而非纯粹的励志故事。如果说兴趣是一堆亟待燃烧的干柴, 我们必须做点燃它们的那根火柴。燃烧的火焰便是兴趣之光, 有了这浓烈的火焰, 阅读的运行与推进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势态了。
二、尝试以书为主题的家庭对话, 体味不同的愉悦感受
小时候, 父母与孩子的对话多是关心疼爱呵护的话题,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随着孩子进入求学阶段, 这样的对话就显得疲惫、老套、没有新意及敷衍了事。有时候, 觉得一天中不跟父母说句话是一种不敬;有时候, 无非觉得和父母每天有所交流是一种必需。可是, 不以书籍为主题的对话如同没有结果的秋天, 说完即完。那么, 改变谈话的内容, 就显得必要和必须了。可以想象:有一天你写完作业, 突然向父母提到了书籍, 父母该是何等的惊喜与欣慰!虽然书中自有千钟粟的时代已经过去, 可是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做一个痴书的人。有一天, 我把这个任务当作一项作业布置下去——写完作业后以书为主题和父母聊天, 次日汇报结果。如下是几个学生的汇报:
潇潇:哇塞, 老师, 我妈妈说我是个牛人, 说我将来一定不亚于周恩来呢!我听了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培亚:老师, 我爸妈什么也没说, 直接给了我个熊抱!哈哈!一串来自心底的笑声响亮流淌着。盛泽:老师, 简直神了啊!我老妈今晚破例给我读了很长时间的书, 让我极为享受。喜出望外啊!云鹤:老师, 我爸爸说, 只要我每天回来和他聊书籍, 他再不出去喝酒了!
……
五十六个学生, 个个都有故事, 个个都有新发现, 个个都有脱胎换骨的感觉。随着那兴奋的汇报, 随着那小脸由白转红, 我觉得书籍仿佛成了一盏灯, 照亮了很多黑暗的角落, 使无数事物生出了希望之光。
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展现个人的阅读魅力, 使学生在赞叹中效仿, 在效仿中产生阅读的兴趣
大文豪苏轼说: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虽然, 我达不到苏轼的那种境界, 然而, 每日不读书于我也是很难忍受的事情。我自身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晨四点半开始阅读古文、现代作品, 晚饭后继续阅读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的书籍, 从不间断、持之以恒。正是多年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使自己的工作如虎添翼, 课堂有了活色生香, 和孩子们的交流能够妙语连珠、智慧点拨。如《江南水乡——周庄》一课的课堂。抓住周庄桥的建筑特点、人文色彩、艺术成就;抓住周庄水的柔婉曼妙;抓住周庄建筑的古朴典雅与崭新华美, 充分运用曾经阅读过的各类知识进行糅合、升华, 进而谈到艺术的雕塑、绘画等形式, 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同时, 点出阅读的重要性, 告诉学生是阅读让我学识渊博, 让我妙语连珠, 让我能感悟到水乡独特的风韵。
常言道:“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在老师这面镜子面前, 学生才有了初始的模仿。”那么, 用阅读之光照亮学生的双眼, 点起学生兴趣的心灯, 会是双赢的教学模式。
摘要:“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在老师这面镜子面前, 学生才有了初始的模仿。”那么, 用阅读之光照亮学生的双眼, 点起学生兴趣的心灯, 会是双赢的教学模式。
16.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 篇十六
关键词:语文;情感;艺术;人格
学生一贯不喜欢语文,尤其是农村最明显。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在教师自己:出于应试的需要一味地机械训练、死记硬背,忽视了语文自身的特点、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使原本最容易引发情感共鸣、学得最轻松的科目变成了最枯燥无味的科目。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挖掘语文的情感美,让学生爱上语文
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作家情感的真实流露,都有着陶冶性情、启迪心智的作用,都有着无与伦比的美感。我们要深入地挖掘其中的每一个情感切入点,以其真善美去激发学生咀嚼品味、感悟欣赏,得到心灵净化的目的,从而爱上语文。优秀的古典诗文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的磅礴豪迈、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温婉细腻、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闲适等,学生往往最喜欢。我总是尽量让他们反复诵读、品鉴妙处、交流感受、比较优劣,在与名人的对话中反观现实、对照自己、引发共鸣、有所感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让学生爱上语文的最好办法。
二、改变教学方法,讲究授课的艺术美,让学生爱上语文
改变教法,使自己的教学充满艺术性,是让学生爱上语文的又一个选择。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师生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也选择了更多的富有艺术性的教学方式。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语文
答记者问可以加强学生与作者心灵的沟通,课本剧表演可以透彻的展示人物内心,新闻发布会可以提纲式的概括课文内容,配乐朗诵可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深层理解,故事新编可以促进学生以新的视角审视文章的构思……
2.开展研讨,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白语文
小组展示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学法,学生在自由平等、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究语文、开启智慧,既融洽了关系,又增强了效果互助。
3.加强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运用语文
走出课堂,深入生活,在自然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在体验中锻炼语文,在运用中检验语文,让语文学生成为成长的一部分。
三、加强文化修养,展示自身的人格美,让学生爱上语文
语文教师必须是文学爱好者,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素养,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语文教师必须是做人的导师,课堂所讲与自身展示浑然一体,才能信服学生、感化学生。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和文化修养,以真的品格、善的行为、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做学生知的导师、行的榜样。
17.家长应该如何让儿童爱上学习 篇十七
一位妈妈抱怨孩子放学回家就打游戏,也不写作业,真不知道游戏有什么好的。其实,游戏还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游戏里,如果玩家完成了某项任务或是通过了某个关卡,游戏就会给予玩家一定的奖励,让玩家升级,让他们带着积极的情绪和昂扬的斗志继续游戏。即使没有通过,游戏系统也不会指责抱怨,而是鼓励玩家再接再厉。
可是我们家长呢?当孩子没有取得好成绩时,我们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像游戏一样,不急不躁,还给孩子加油打气?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及时敏锐地发现,并夸奖赞赏他们?
对很多孩子来讲,表扬是他们进步的主要动力。如果孩子的进步和成就没有得到正面的鼓励,他们就不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就失去了动力,难以坚持下去。如果他们的失误没有得到包容,而是一味的批评指责,他们就会感到沮丧、泄气。
18.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 篇十八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教师实习心得体会:如何让学生爱上英语
教师实习心得体会:如何让学生爱上英语
从事英语教学两个月了,对于教师这份职业,我从岗位的青涩,到现在的沉稳,然而更多的,是思考。
如何让学生爱上英语、学好英语?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对此,我有三点感悟。
教师要严中有爱。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严格,而没有关爱,那在学生眼里,就成了冷血和严苛。没有任何学生,可以忍受教师长久无情的对待,很多师生矛盾的爆发,都是因为师生互相仇恨。作为一名教师,也曾因为年轻气盛而对学生的不听话而大发雷霆,但是后果却是这个学生渐渐疏远我,甚至厌倦我所教的英语。那一刻,我才真正领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在,在严格对待学生的同时,我也时刻告诉自己,要热爱自己的学生。有一次,我们班的一名学生英语一直都不是很好,总感觉学习非常吃力,尽管我时常督促她,她的成绩也没有起色,一天她生病了,而班主任却不在,她只得找我帮忙,我竭尽全力帮助她请假看病,后来,这个学生在周记中表示了对我深深的感谢,之后有一次我找她谈心,鼓励不要放弃学习,最后,这个学生对待英语更加认真,并且在期中考试中考到了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全班前几名,可见,只有师生互相热爱,才能成就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书要兢兢业业。曾几何时,只记得自己寒窗苦读数十年,竟忘记老师也呕心陪伴。当自己成为了一名教师,才领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自己也应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兢兢业业。早读时,教师不在,学生乱成一团;改作业时,教师不严,学生也散漫对待;备课若随意,上课效果也不佳——有一段时间,天气转冷,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我时常早读没有及时到位,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学生上课不愿意读英语甚至不会读,即使读了声音也特别小,英语成绩也有所退步。后来,我才发现学生因为教师没有坚持早读到位,而不认真早读,有的嬉笑打骂,有的走神发呆,有的甚至在抄前一天布置的作业!此后,我开始时刻以身作则,班上的学习情况也渐渐有了好转。几年的教学经历表明,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没有很多的经验,只有通过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才能取得进步,才能积累经验。
教学要掌握方法。做任何事情,如果掌握了好的方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也是一样的。英语是一门需要扎扎实实学习的学科,听说读写背是每天日常不可或缺的工作。那么,教师没有分身术,如何确保学生每天都完成这些任务呢?我认为教师要善于用人,充分发挥课代表的作用,对于英语课代表,我分四类。一类负责早读,一个带读,一个管纪律,而且在早读前一天我会布置好早读任。第二类负责作业,一个负责收发作业,一个负责作业的订正;第三类负责听写统计;第四类负责作业家长签字统计。每一类课代表都有一本记录本,详细记录着每天所分管的情况,然后交给我查阅,我会将他们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的记录情况统一登记在我的记录本上,然后在课堂或课间处理问题。当然,对于课代表的选择和管理,也是需要花心思的。总之,经过这种方法,我对班上的学习情况一清二楚,学生也十分重视这门学科,班上的英语成绩也一直保持在前列。
19.教育机智:让学生爱上语文 篇十九
教育机智涉及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 只有对其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 才能很好地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下面就如何合理地运用教育机智, 浅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外的机智:爱和尊重
我们不能把教育机智狭隘地定义为课堂内对学生各种活动所做出的反应, 而是应该明确, 教育机智的发生是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为前提的。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 他数学、科学、英语等各科成绩都特别好, 而且学习能力也比较强, 但语文成绩总是不好, 语文考试不及格也是家常便饭, 我对此感到特别不理解, 就多次找他谈心, 几次交流下来, 他居然风趣地说自己是患上了“语文恐惧症”。原来小学上语文课时, 老师让他们造句, 而他的一个自以为很有创意的造句被老师无情地否定了, 老师还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对他给予了略带嘲讽的批评, 他觉得自己颜面无存, 自尊心严重受挫, 从此就非常不喜欢这个语文老师, 不喜欢上语文课, 也拒绝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 久而久之就放弃了语文的学习。知道了这个学生的经历后, 我感触很深, 教师不经意的一个否定, 竟会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或许还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古语说 “亲其师, 信其道”, 可是“亲其师”的前提又是什么呢?我想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尊重。近年来, 随着师德学习的逐渐深入, 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师爱的重要性, 但大多停留在理论的阶段。可以说, 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桶没有装满的水, 由于学校、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 通常我们都只看到“一半是空的”, 却没有发现“一半是满的”, 所以我们对学生否定得多、肯定得少, 批评得多、赞扬得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 他学习的热情就会消失。”可见, 让孩子们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至关重要, 学生的热情源于欣赏和肯定, 源于教师对他们学习成果的尊重。
对于学生不够完美的答案, 教师如果能多用欣赏与尊重的眼光去审视, 学生是不是会表现得日趋完美呢?适当的时候, 教师可以试着反省自己, 努力接受新事物, 因为问题不一定仅仅出现在孩子身上。戴尔·卡耐基说:“人性最本质的愿望, 就是希望得到赞赏。”那么, 我们为何不做一个慷慨大方的施予者, 把欣赏与尊重给予这些翘首以盼的孩子们, 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爱上我们的语文课呢?
二、课堂内的机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掌握分寸
当然, 作为教师, 课堂才是我们一展所长的地方。所以, 用我们的教育机智去创设一个充满魅力的、对学生极具吸引力的课堂, 才是一个教师应该追求的。
语文教育的情境是不断变化的, 教师不断面临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来自外部, 也可能来自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可能是好奇却远离目的的提问, 也可能是非善意的挑剔, 或是中断教育活动的纪律事件等。总之, 这些挑战造成的干扰往往会形成尴尬局面, 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若能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动作或活动排解开, 就会变不利为有利, 取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正是这种在普通事件中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 以及将看似不重要的事情转换成有教育意义的事情的能力, 才能使教育机智得以实现。
1.随机应变:及时调整课堂气氛, 不拘泥于教案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 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质量, 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是写给老师看的, 里面的很多问题也是在老师一厢情愿的情况下设置的, 学生能不能适应要到上课时才知道。所以, 有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因为学生无法理解老师提问的目的而冷场的情况, 这时, 教师的教育机智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授《背影》一文时, 根据文中第6自然段一句对父亲外貌描写的句子, 我向学生提问:“谁知道他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父亲的外貌呢?”教室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于是, 我把问题进行了分解:“同学们, 请你们看一看这句话中作者对父亲的外貌描写主要写了哪个方面呀?”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衣服。”“那么他着重强调的是衣服的什么呢?”我接着问。“颜色和质地。”有部分学生回答。“很好, 那么我们在哪篇课文中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呀?”“我知道, 是《蜡烛》。”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说。通过把问题细分, 学生对文中为什么强调父亲衣服的颜色和质地有了自己的理解, 根据他们先前的学习经验, 颜色是为了说明当时家中有丧事, 为了表达一种哀悼;而质地是为了和下文中我的“皮大衣”进行对比, 从而突出父亲对我的爱。如此一来, 学生们用自己的知识积累解决了课本中的问题, 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更强烈。
2.因势利导:学生之间有分歧, 或许是课堂教学的转机
任何课堂都是一个需要互动的课堂, 但是我们不能控制学生的思维, 有时候他们给出的答案不是我们想要的, 但同时又是合情合理的, 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机智, 把问题顺利过渡到对教学有利的一面。
在教授《信客》这篇文章时, 在分析课文前, 我要求学生经过预习后, 用自己的话描述信客的形象, 并且让其他同学对他的描述进行评议。一开始, 学生A站起来回答:“我认为信客都具有诚实守信、任劳任怨、善良正直的特点。”我正准备加以肯定, 没想到学生B立刻站起来否定了A的观点:“我认为他说的不准确, 因为现实生活中也有很懒惰很狡猾的信客, 他们并不诚实善良。”学生B话音一落, 学生立刻讨论起来, 我也为之一怔, 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转念一想, 既然问题出现了, 我必须马上想到解决的办法。于是, 我微笑着让大家安静下来, 并用缓和的语气解释道:“A说信客是一个诚实守信、任劳任怨、善良正直的形象, 这是信客必须具备的特点, 应该给予肯定, 当然B说的现象也存在, 因为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有不负责任的人存在。针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 大家来综合补充一下, 给信客加上一个恰当的修饰语怎么样?”我的话说完, 学生们开始思考。很快有学生回答, 应该在“信客”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称职的”。于是, 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答案:“一个称职的信客是一个诚实守信、任劳任怨、善良正直的人。”这样一来, 学生们不仅在讨论的过程中寻求到了正确的答案,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掌握分寸:课堂之中, 教学才是真正的目的
在课堂上,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认真地听完45分钟, 所以, 经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学和教育的关系, 因此浪费了很多时间。
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讲空话、甚至课堂氛围不好等, 这是日常教学工作中难免的。学生也有疲倦和想要放松的时候。但有的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 想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学到知识, 所以一旦上课发生违纪情况, 就开始进行喋喋不休的教育, 甚至开始从一个学生延伸到所有的学生。可是他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课堂的重点是教学而不是教育。
20.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 篇二十
关键词 写作技巧 激发 灵感 欲望
兴趣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作文水平也得不到提高。传统作文教学强调“熟读唐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主张在模仿中掌握写作技巧。于是重视名家名篇对学生的影响,认为模仿是初学作文不可缺少的步骤,在今天课改新理念下只讲熏陶,只讲模仿是不行的,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书本、社会的理解能力探索学生学习作文的规律,启蒙作文应该引导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快乐的走进作文的大门。
一、引导学生巧妙学习文本,教给其写作技巧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充分的吸收,表达的才更有力。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例如教学课文《小虾》和《松鼠》时,教给学生学会写动物的方法,先建立作文框架,从外形和生活习性两个方面描写动物的特点,同时教给学生写作顺序,可以由整体到部分,也可以由上到下的顺序来进行描写。学习完文本之后及时将其运用,做到活学活用,学生写的小动物作文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如刘思琪同学写的《我的好朋友小猫》用幽默的语言写了小猫的来历,从绒毛、四脚、眼睛、尾巴等四个方面写出了小猫的外形特征,作文写道“小猫的两个小鼻孔像两个小门洞,眼睛像两个弹球一样圆,”其次写了小猫的生活习性及小猫的活动,通过两个例子表现了小猫的特点即淘气又可爱,小作者对猫的爱渗透在字里行间。作文条理清楚,结构完整。姬佳欣同学写的《小狗梦梦》先从小狗的外形着手,写道“小狗的尾巴总是向上翘着像一把扇子,眼睛圆圆的像一颗酸溜溜的葡萄。”其次写了小狗吃东西时专注的样子,接着写小狗睡觉时可爱的样子,最后写小狗给她带来的乐趣。本次习作学生掌握了写动物的技巧,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同时能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文本与作文对比教学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积累妙词佳句,点拨学生装饰文本
一篇好作文离不开妙词佳句的点缀,学生作文框架建立起来之后,如果作文中能出现一些妙词佳句那可是锦上添花了,平时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背诵好词好句及重点段落,让课文中语言文字尽可能吸收到学生的脑海里,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同时注重指导学生根据语境深刻理解词句,体会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用词语及句子进行说话练习,让其准确地调用词句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具有美感的话语来。例如在写“春天”一单元的作文时学生用“春回大地”、“欣欣向荣”、“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等词语来描写春天的景象,同时还渗透了拟人句,如刘捷同学写道“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鸟在电线杆上唱起了优美的歌,小草在向我们招手,大树对我们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朋友抓住春天的好时光,好好学习吧”。“花儿起床了揉揉惺忪的眼睛,和小朋友做起了早操,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靳卫兵同学写道“春天睡醒了很有礼貌地向我们打招呼,花儿在向我们点头,柳树跳起舞长长的辫子美丽极了。”好词佳名的积累,拟人手法的运用文章内容丰富有血有肉。
三、搭建想象的平台,激发学生的灵感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学课文时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秘示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例如教学《田忌赛马》时,学习了文本之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想象第二次赛马之后,田忌和孙膑见面的场面,学生写道“第二次赛马之后,田忌请孙膑吃饭,向孙膑讨教赛马成功的秘诀,田忌还要拜孙膑为师,要向孙膑学习。”通过幽默的语言写出了田忌和孙膑之间风趣的对话。学习《炮手》之后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写炮手回到家乡时的场景,有位学生写道“炮手蜷缩在火车座位上,越靠近自己的家乡,他的心里越矛盾。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扎了一样,痛得钻心,自己家唯一的财产被自己炸毁了,他的父母会不会怪罪他。”还有同学写道“家乡一个人夸奖炮手,‘好样的’炮手觉得这种语言评价比什么都重要。”学生通过对话形式写出了炮手内心真实细腻的活动,对话不多却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结尾耐人寻味。
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有了素材、有了想象的空间,便会浮想联翩,教师只要给学生开创了展示的平台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品读作文闪光点,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是成功的喜悦,教师应把奖励当作培养学生写作的催化剂,每次批改作文时我都全身心地投入,仔细寻找每本作文的亮点,对写的好的文章及时奖励,即使一句话或一段话,也让学生在班上朗读,让学生体验这种收获的滋味,把作文讲评改为欣赏习作,让每个学生都爱上作文课,爱写作文。产生作文教学的良性循环,在讲评作文时,引导学生从欣赏作者好词佳句开始发现每篇作文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激起学生放胆写作文,每次作文讲评之前看到同学们争着拿自己的作文本,争着翻阅作文本内老师的评价,那道不尽的喜悦在议论纷纷的语言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每当看到学生脸上灿烂的笑容时,我也品尝到了一种成功感。
【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推荐阅读:
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07-28
如何让学生爱上英语教师实习心得体会06-29
如何让孩子爱上写作文06-30
观《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讲座有感12-09
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08-02
让学生爱上日记07-10
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09-05
让学生爱上学习反思06-15
让学生爱上乐理课11-22
如何让学生大胆说英语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