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2024-10-11

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精选8篇)

1.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篇一

关注学生语言实践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在2017年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义乌会议上的报告

吴忠豪 上海师范大学

参加2017年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的教学观摩活动,听了十来节名师联盟成员的展示课,又听了多位名师高水平的评课,有不少学习体会。我们联盟组织的这次活动学术含量很高,不仅上的课有水平,课后的沙龙点评充分反映出活动的学术水准。台上展示的课都经过千锤百炼,都经过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集体打磨,多次试教,反复修改,因此每堂课都很多亮点、很多思想,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学习。但是好课是无止境的,每堂课都有提高的空间,因此对这些课进行深入的反思和解剖,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也能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更好的发展,这次联盟活动研究的主题是: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这个主题包含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两个热词,一是‚核心素养‛,二是‚语言实践‛。去年联盟召开的福州会议,研究主题也是这个主题,语文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语言实践中提升的。所以这两个关键词是有密切联系的。去年福州会议对这个专题研究开了个头,本次会议是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展示大家对这个主题的认识和研究成果。

从这次活动所展示的课可以看出,执教教师对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在认识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语文课不是教课文内容,课文只是例子,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对这个问题,老师在认识上迷雾基本廓清,对语文课程性质任务的把握基本正确。

我说‚有很大的进步‛,是有充分理由的。比如《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很容易纠缠在故事思想内容的讨论上,感悟天鹅的精神——老天鹅奋不顾身,众天鹅齐心协力,像这样的讨论,主要不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堂课老师重点是在学讲故事,讲故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小时候必须培养好。还有教《恐龙》这篇说明文,教师重点不是教恐龙的外形,恐龙的种类,恐龙的习性等有关恐龙的知识,这些当然也要学生认识,但是语文课如果单是把认识恐龙的特点作为语文课的主要目标,那就会异化成科学课、常识课。这堂课老师重在学说明文的写法,让学生模仿课文中说明的方法去描写恐龙的外形。还比如教学古诗,教学重点不仅仅是读懂理解古诗,而是了解古诗的读法——读古诗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还要去体会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中的情感,教的是一种古诗阅读的方法。

这次祝禧老师上了一堂文化语文课。课后我和祝老师讨论,‚文化语文‛的主词是语文,无论是语文游戏课也,语文活动课也好,都是语文课的一种变式,它首先是语文课。你上的这节文化语文课里渗透着浅显的哲理,让孩子了解这些哲理有必要,但所用的还是语文学习的方式,文化理解是渗透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的。祝老师这堂课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着力把课文读通、读顺、读熟,在读‚熟‛上花了很大功夫。如果仅仅是读懂课文,那么读两遍三遍就可以了;但是要读熟,非八遍十遍甚至十遍二十遍才能读熟。读熟了才能把课文的语言读到学生的语言仓库里,读熟了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汉语的语感,感悟诗里面包含的很多汉语知识,比如说语言的优美,诗歌的节奏、诗歌的押韵等等,反复朗读,读熟了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感染,这是语感的培养,非常重要。朗读过程也是认读技能的训练过程。读正确、读流利必须具备熟练的阅读技能,必须是一行一行地扫读,看到文字符号脑子里可以即时转换成意义理解,这个转换时间只有几毫秒。学生要达到熟练阅读的程度,只有靠大量、反复地朗读。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学生拿起一篇课文就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需要200小时的朗读练习。如果每天有20分钟甚至是30分钟的朗读练习,那么训练两年大概可以完成。熟练的阅读技能是养成读书习惯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每个孩子必须过关,否则就会给今后的语文学习留下隐患。我和祝禧老师说,文化语文既是文化课又是语文课,可是这堂课的目标表述中只有文化目标,没有语文学习的目标。其实这堂课主要是训练朗读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堂课读了四首诗,还让学生听一个故事,读一个绘本,激发了学生课外读书的兴趣,这是可圈可点的;可惜目标里边没有明确语文的目标,这是这堂课的缺憾。

整个活动中大部分老师基本上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进步,值得肯定。为什么说是‚基本‛?因为还有一些课在这方面还存在问题,还需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但是对语文课怎样突出实践性的特点,如何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我认为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去研究。从本次活动所上的课来看,不管是获一等奖的课还是获特等奖的课,在这方面都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去讨论,去研究。

一、切入语言内核,提高语文素养

当下语文教师比较重视写作方法规律的指导,记事写人的方法,写景状物的方法,这些方法要不要指导?当然要!但是对小学生来说,如何用好词语,如何写好句子,这些基本功的指导其实更加重要。参加这次活动我有一个新的认识和体会,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要非常重视遣词造句等语文基本功的指导。

我很欣赏范建健老师上的《赶海》这堂课。他的教学重点指向语言基本功训练:怎么用好词,怎么写好句子。其实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学习语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经验,具体说就是学习怎么用好词,怎么把句子写通顺,写得富有表现力,这是小学语文课的教学重点。范老师上的《赶海》这篇课文,先是让学生画出赶海时做了哪些事情:追浪花、捉螃蟹、捞海鱼、捡贝壳、抓海星、抓大虾。把赶海的这些游戏板书在黑板上,可圈可点的是接下来让学生去辨析这些动词怎么用好:

‚捞海鱼、捡贝壳、抓海星、抓大虾‛,这样概括是不错的,但是这里用了两个‚抓‛字,可以换一个什么词,生:改成‚捏大虾‛,生:还可以把‚抓海星‛,改为‚捞海星‛;

师:‚捞海星‛也可以用,但是又和前面的‚捞海鱼‛重复了,那么前面的‚捞海鱼‛用什么呢?

生:可以改成‚摸海鱼‛。

师:对,用词要错开来,要有变化。用词有变化,这是一个层次。接下来他又让学生去体会,动词如何运用准确。

师:我们再来看,课文中写‚捡贝壳‛,如果改成‚捡海鱼‛可以吗?

生:也可以,但是这个鱼是什么样的鱼啊?死鱼!

师:捡死鱼,那就不有趣了。还有‚捉螃蟹‛,改成‚摸螃蟹‛可以吗?

生:到洞里去摸螃蟹要被螃蟹咬的,所以这里用个捉螃蟹更合适。师:运用动词不但要有变化,更应该考虑的是运用准确。教学中语文老师往往要求学生把动词画出来,学生画出动词只是认识‚动词‛,这并不是教学动词的目的,范老师从如何运用动词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认识怎么用好动词,这才是教学动词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

这堂课还有一个教学重点是学会使用叹词。他是怎么教的呢?先是出示这段话,把叹词全部去掉了,然后再把叹词加上后让学生比较朗读,发现文章中加上叹词后有什么变化?‚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这样文章写得很有趣。加‚嘿‛和没有‚嘿‛,表达的情感就有差异,叹词在这里面增加了文章的趣味。‚那里一个小伙伴正低头寻找什么。‛‚哎,那里一个小伙伴正低头寻找什么。‛加上这个‚哎‛字,表达了一种惊讶一种好奇的心情,情感表达出来了。通过这样的比较、鉴别,学生非常感性地体会了叹词的作用。教到这里,学生认识了叹词,还知道了运用叹词可以增加文章的情趣,叹词的功能理解了,但是会不会用呢?不一定会。所以范老师接下来设计了运用叹词的练习:

()!我获得了亚军。(表示喜悦、惊讶、失落)表示喜悦的:哇,我得了亚军。表示惊讶的:哦(第二声)我得了亚军。表示失落的:哎,我的了亚军。

这个练习设计的巧妙之处,就是怎么让孩子去体会不同的叹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层次的练习,接下来还设计一个叹词运用的练习:

地上是什么东西?我急忙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钱包。捡起来一翻,里面居然有这么多钱!谁丢的呢?他一定很着急吧!

让每个孩子动笔运用叹词,学生有各种不同的用法,只要感情对就可以。听课时学生在填,我也在填。

咦,(同学都是填‚咦‛)地上是什么东西。我急忙走过去,一看,哦,原来是一个钱包。捡起来一翻,呀!(一个同学填‚哇‛,感情表达更加强烈,比我填的好。)里面居然有这么多钱!哎,到底是谁丢的?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运用语言的练习。特别是练习设计得真巧,梯度很清楚,学生兴趣很高。语文课上的品词品句较多的是讨论文章里的这个词语用得有什么好,这个句子好在哪里,光是体会其实价值不大,学生不会运用。运用的难度远远超过理解的难度,所以重点应该放在运用上。这堂课的叹词教学最值得肯定的就是教师通过两次实际的操练,检验学生是否真的学会了叹词。如果这堂课再增加一个语境,让学生有再次运用叹词的练习,那么学生的认识可能会更深。学生运用叹词的经验越多,这个知识点学得越牢靠。

这堂课教师还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情趣。课文写‚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如果改成‚我在海水里摸到一只小海星!‛意思差不多。但是一比较,就会发现课文中的句子表达得更有味道,‚摸呀摸呀‛,比一个‚摸呀‛有味道,更有趣味,后面加了一个‚嘿‛字,把当时的惊喜、开心都写出来了。通过这样的用词写句比较,学生就能体会到语言表达的情味,一杯是白开水,一杯是浓浓的香茶。语文课应该去探求课文语言和学生语言之间的差异,凸显这样的差异让学生去体会,让学生去品评,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提高语言表达质量。

再看课文中抓螃蟹这段:‚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心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呦’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如果简单地叙述这件事情就是‚小伙伴正在抓螃蟹,不小心被螃蟹抓住‛,这样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作者是怎么写有味道的?比较:

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原来是一只螃蟹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写了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按理说,咬痛手了,血咬出来了,这是不开心的事情,但作者特意写了小伙伴夹住手时的声音,这就写出了抓螃蟹的乐趣。

然后再加上‚我走过去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把‚我‛写入其中,写出的我的好奇心,这样让读者身临其境,写出了抓螃蟹的味道。

其实对孩子来说,写作文最难的是什么?一是没有语言,没有丰富的词语句子,写出来的大多是简单的句子;二是简单地叙述,不会展开,学生习惯于单线条思维,写抓螃蟹就写抓螃蟹,不会想到去写螃蟹的表现,更不会将‚我‛写进去,这样写出的文字当然是干巴巴的。什么叫会写?就像写抓螃蟹这么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作者能够铺陈展开来写:学生写小伙伴抓螃蟹,作者将螃蟹和‚我‛展开一并写进去;学生一句话就写完了,作者写了五句,而且写得很有情趣,那就叫会写。这里面就包含着怎么把一个简单事件铺陈展开来写这样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表达经验。后面写抓大虾也是如此:‚脚痒痒的,发现脚上有一只大虾,伸手抓住大虾‛,这是简单的写法,课文中写‚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描写的大虾有趣的样子,再加上‚咦,哦‛这样的叹词,最后再交代一句‚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样一展开,就将抓大虾的趣味写的惟妙惟肖。其实学生的语言表达就是不会展开,也不知道如何展开,如果读课文让学生切入语言表达的内涵,体会出课文语言表达的奥妙,那么学生把文章写具体就会不在话下。这是什么方法,我觉得这很难说得清道得明,我把它概括成是一种语言表达经验,语文课要不断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经验的积累。当下语文教师比较重视的是一些概念化的写作方法的指导。比如‚低头一看‛是动作描写,‚摇摆着两条长须‛外貌描写,‚伸手捏过去‛是动作描写。教师抓的是神态、外貌、动作描写这些概念性的知识,其实学生写作最痛苦的是缺乏语言材料,写的都是简单的大白话;都是简单的叙述,不会把有关内容展开描写。因此如何指导学生用丰富的词语、句型去高质量、文雅地表达,如何将简单的叙述铺陈展开来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指导比一些抽象的写作方法的指导更加重要。

所以我非常慎重地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基础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应该是丰富学生的词汇,丰富语言表达经验,学会遣词造句的策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三百多课文,学习这些课文的最大价值不是理解内容,也不是课文里隐含的一些表达方法,而是课文里丰富的语言材料,以及作者语言运用的经验,这是语文课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这个观点我今天第一次提出来,其实是思考了很长时间。我和大家分享这个观点,希望和各位名师一起来探讨。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二、实践经验的积累比方法规律的指导更重要

当下许多教师已经从过去‚教课文‛这个陷阱中跳出来了,但是不少教师似乎陷入了另外一个陷阱:就是把语文的方法规律指导视作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其实这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儿童学习语言主要不是学习语言知识或语言规则,而是学习语言运用。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的运作规则,与学会如何运用语言,这不是一回事。我们举计算机学习为例,理解计算机,懂得计算机的原理,与学会计算机操作完全是两码事,我们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主要不是理解计算机的原理,而是要会操作,因此不必在计算机原理的学习上花费太多功夫。小学生主要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不能将重点放在语言方法规律的学习上。语文课所教的语文知识和方法,比如写人的方法,写景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等阅读策略,都是成人在大量语文实践基础上总结、归纳、梳理出来的。学习理解这些语文知识和方法策略,也必须以一定的读写经验为基础,经验积累越多越丰富,对这些知识和方法策略理解越深、越正确。如果缺少实践经验的积累,那么教师教得再正确,学生不一定理解。就像我今天讲的这些语文教学原理,在座各位老师听了会有很多的感受,认识比较深刻,因为你有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的支持。如果把这些内容讲给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听,他们听得懂吗?即使听懂,理解也肯定不如在坐各位教师深刻。儿童学习语文,正处于语文经验积累的初期,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语文经验积累。怎么去积累语文经验,必须靠大量的读写实践,在实践当中去体会、去感悟,领悟那些读写的方法和策略。其实学习语文的方法策略大量是说不清道不明、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默会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可以体会到一些阅读、写作的方法策略,心理学称其为‚内隐学习‛。所以心理学研究认为,小学生学习母语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教规则性的语文知识,而是用习得的方式进行默会知识的内隐学习。在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在讲故事过程当中学习讲故事,这是儿童学习语文最有效的途径。对成人学习语文来说,方法规律的直接指导可能有效,而对儿童来说不一定有效。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儿童语文学习的规律,这是个基本的教学原理。

我这里举两节课:一节是张祖庆工作室一位老师上的《女娲补天》,这堂课评委和现场教师评价很高,为什么?因为这节课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讲故事。讲故事的能力是怎么形成的,就是在讲故事的实践中形成的;课堂里怎么指导学生学会讲故事,关键是让孩子多讲多练。要把故事正确流利连贯通顺地讲出来,必须经过反复操练。所以课堂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学生讲故事的实践上。《女娲补天》这堂课就是一步一步在引导学生讲故事:板块一,出示神话的特点;板块二,教师示范讲故事,;板块三:把故事的框架理清楚,学生练习讲故事,把故事细节讲出来;第四板块:用方言来讲故事。还有一节《天鹅的故事》重点也是学讲故事,这节课教师化了30多分钟时间讨论讲故事的方法,应该说老师指导的方法有效,问题是学生理解了讲故事的方法,是否就会讲故事了呢?当然还是不会。学生要学会讲故事,必须反复练习,一遍一遍讲,才能流利地讲故事。就像钢琴老师指导学生弹一首曲子,第一步是示范这首曲子怎么弹,学生懂了,明白了,那么是否会弹了吗?肯定不会。所以接下来是让学生自己弹这个曲子,必须花费五倍十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去练习,这样学生才能学会。这就是儿童学习规律。

再看《小嘎子和胖墩摔跤》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这节课教的是一种写作方法,怎么把人物的动作描写具体。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讨论课文的写作方法,课文写出了小嘎子什么特点?小胖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课文中这两个人物的特点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都是指向写作的讨论。最好教师总结出课文的写作方法,用板书做了清晰明的总结。这时候差不多要下课了。所以教师说接下来用3分钟时间写一写小嘎子与胖墩第二次摔跤的情形,然后匆匆交流,草草收兵。这个设计教学过程,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是非常有限。学习写作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学生要学会运用,必须花两倍甚至三倍的时间才能真正学会。这节课的问题就出在方法指导和实践操练所花的时间不成比例。其实这节课可以先让学生写,你看小胖墩和嘎子两个人摔跤课文写得很精彩,我们也来模仿写一段第二次摔跤;学生写完以后再来交流,你的这段话和课文当中的描写差异在哪里,师生共同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有过写作实践,对怎么把动作描写具体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因为他有经验的支持。所以有人说语文教学应该是举三反一,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举三反一,让学生在大量实践经验积累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归纳去梳理方法规律,这样教学可能会更加有效。

现在不少语文课把学习重点放在方法指导上,以为方法指导是关键,是第一位要紧的事,其实这个认识也是不正确的。小学生学会写作的关键不在理解方法,关键在写作实践,学生实践比方法规律指导更重要,这是硬道理。那么语文课上教师无需指导方法规律了?当然也不是。学生实践与方法规律指导的关系应该是‚实践为先、实践为重、实践为主,方法在后,方法为辅‛。学生学讲故事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教师针对问题花点时间进行点拨,有针对性地指导一些方法规律,这样的指导更节省时间,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我们的语文课现在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每堂课里教师一定要教方法规律,教师不指导方法规律好像就不成语文课,教师就没有尽到指导责任。其实这是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一个原因。老师一直在教语文知识和指导学习方法,好像是在教语文,但是没有教会学生,学生只是理解了概念,理解概念和学会运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母语学习的规律就是这样,实践经验积累比方法规律的指导更重要。

其实小学生学习语文,真正成熟的阅读方法、成熟的写作方法并不多。人教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教材,三年级开始每个学期3个阅读例话,3个写作例话,也就是说每个学期指导6个读写方法。现在有些教师一篇课文就要教2、3个,甚至4、5个读写方法,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指导成碎片化状态。知识只有在体系中才有价值,零打碎敲的教学语文知识是无效的。为什么一个比喻句从一年级开始教到六年级,中学还在教,因为教师只是教到理解,‚这是什么句?‛‚比喻句‛,‚懂了没有?‛‚懂了!‛这样教学是没用的。教的目的是运用,要会运用必须反复操练。所以一堂课里,一个学期里到底应该教学哪些语文知识和读写方法,老师们应该好好梳理一下,这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

我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四十年,我有这样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小学生学习母语,不是先学读写方法规律,再去学阅读学写文章的。方法规律是在读写实践中自己体会到、感悟到的。课程标准有这样一句话: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人文的熏陶,感悟语文学习的方法规律。这句话的意思和我表达的观点完全一致。

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千万不能从原来的强调内容分析又滑入到强调方法规律指导这样的一个泥坑,这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正道。如果我们听课时发现教师重视方法规律教学,但是学生没有实践的时间,那么这一定不是好课。这个倾向大家一定要警惕。必须牢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这是我讲的第二点。

三、强化一个基础两项实践

于永正老师他去年在江苏教育上发表一篇文章,他在退休以后对语文教育进行了大反思:‚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讲,真的作用有限。如果再让我教语文,小学语文,怎么教?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不但读,多读多背,多读多写‛。这是于老师四十年语文教学的切身体会。我完全赞同于老师的观点。

现代语文课采用的是讲读课文的方法,它的核心就是老师讲,这样一种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其实违反学生语文学习规律。在座各位老师大家反思一下,你的语文能力是不是老师讲出来的,不是!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作文能力、说话能力是在实践当中形成的,这是规律。而我们的语文课强调的不是学生实践,重视的是老师的讲解,这是个很大的误区。北京的中学语文名师顾德希退休之时也总结了儿童学习母语规律:母语到底怎么学,一靠积累,二靠实践,语文教学决不能无视母语学习的这些规律。这些都是经验之谈呀老师们!在座各位老师可能还没体会到,因为你没到那个年龄,你的经验积累没到没到那种境界。这是两位已经退休的名师对儿童学习语文的精辟总结,是非常深刻的。在座各位还有机会、还有时间,好好地去认识语文到底应该怎么教。

我认为语文课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抓好一个基础,强化两项实践。

一个基础是以语言经验积累为基础。

传统语文教学留下的最宝贵经验就是多读多背,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解释,强调的是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小学阶段以积累为重点。语言经验的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词语积累、句型积累;还包括运用语言经验的积累。语言积累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今天我讲的第一条‚切入语言的内核‛,强调的也是这个意思。现代语文教学基本抛弃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对注重语言积累的宝贵经验持批判态度,强调的是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语文知识规律的传授,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是错误的!任何一种语言学习都必须积累,学英语可以不积累吗?不积累怎么学习好英语呢?北大中文系的陆俭明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老师辈,不管是文科、理科、工科的老师,语文程度都相当高,语文能力都相当强,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大多在私塾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私塾里怎么打语文基础?就是多读多背啊!先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识字以后再背四书五经。我们的前辈为什么能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就是大量的积累材料。这样的方法培养出一批国学大师。

所以语文课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丰富学生的词语,丰富他的句型,最大程度积累语言表达的经验。比如《小嘎子》这篇文章,里面很多词语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的词语。比如说‚塌着腰,合了裆‛,学生语言仓库里没有的。‚三抓两挠‛,这个动作到底怎么样的,很难说得清楚,让孩子去读,读了以后意会,在脑子里再现当时的情境就可以了,这个情境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三抓两挠,多生动呀。还有小嘎子怎么跟胖墩打的,‚推拉拽顶‛这个词语用得多好?现在老师关注的是把动词划出来,其实动词划出来是极次要的,更有价值的内容是让孩子体会这样的动作可以用怎么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课文中的语汇、句子,比学生已有的语汇要丰富的多,这是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所以每一篇课文老师更应该关注的是课文的语言,关注课文语言和学生语言的差异,通过这些差异的认识比较,去提高学生语言质量,去丰富他的语汇,包括词语和句型,去学会高质量的表达,这是我们小学语文的一个重点。小学阶段学生记忆力最旺盛,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语言材料积累越多,语言表达经验越多,那么他的语文能力发展的空间越大。

现在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忽视规范语言习惯培养。一个人文章写得通写不通,决定期在什么时候?在小学。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高峰期在中学,而规范的语言习惯形成一定是在小学,这是心理学研究的定论。语言说到底是一种习惯,规范的语言习惯是从小形成的。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一生的语言规范负主要责任。规范的语言习惯怎么培养?这是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命题。学生写文章有病句,教师采用的是改病句的方法。这是一种消极的治标的办法,因为每个孩子的病句病得不一样。造成孩子病句的主要原因是他内部语言不规范,因此写出来句子是病句。怎么矫正学生不规范的语言习惯呢?最好的办法是大量的规范语言的输入。这是治本的办法,也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老师们去观察班级里那些朗读读不好读不流利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病句最多。为什么文章读不好、读不流畅,因为课文的语言和他不规范的内部语言差异太大,因此读起来就不顺口,一读就读破句了,读倒了,读不下去了。怎么培养这些孩子规范的语言习惯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大量地去读,把课文语言读通顺流畅了,读成自己的语言了,那么他的语言就规范了。所以朱熹说‚朗读要字字响亮,不能漏一字,不能倒一字,不能添一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了添了,漏了,倒了,语言就不规范了。

我很肯定上《荷花》这课的老师,引导学生一遍一遍地读书,读熟以后再练习背诵。这样教学的重点不是读懂课文,而是读熟语言,把课文的规范语言读到学生的语言仓库里,能够烂熟于心、脱口而出。只有到这样一种境界,孩子的规范语言习惯培养才能落到实处。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必须承担起一个重要的责任:儿童规范语言习惯的养成。如果学生语言不规范,应该追究小学语文老师的责任。

强化两项实践,一项是表达实践,一项是读书实践。

我初步统计一下这次活动中所听的语文课,三分之二以上的课都有说话、写话的练习,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一种好的现象。现代语文课程在结构上读写严重失衡。阅读占了三分之二,习作只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时间难以支持学生表达能力过关。(还有教师说阅读占四分之三,表达占四分之一)。这仅有的三分之一的表达时间,我们老师还大量地在教写作方法,真正用于学生表达实践的时间少得可怜,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怎么提高的?丁有宽老师一个学期学生动笔实践68次,一个乡村小学,学生作文能力超过县中心校的学生,为什么?因为丁老师他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学生的表达实践上,而县中心校的老师大概是将大量时间用于讲解课文内容上,方法指导上。方法指导当然也要,但必须适当,更多时间应该是学生的表达实践。学生作文实践的价值远远超过方法指导的价值。

常州金玉老师上的《恐龙》这一课,整个设计思路就是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讨论说明的方法用了12分钟,然后介绍恐龙的资料用了6分钟,然后学生练习写一种恐龙3分钟,最后交流点评5分钟。这堂课教学重点非常明确,教学设计也相当完整,印象特别深的是第一段教学,教师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将课文介绍的恐龙知识按内容分类,分别放进哪个展厅,这对学生阅读兴趣激发,思维能力培养都非常有利的。但是这节课在时间分配上还是倾向于方法的指导。课后我给金老师提了这样的建议:学生实践部分加强,方法指导部分压缩;还有提出了另外一种设计思路,先让学生分小组设计一个恐龙博物馆,根据课文内容构思这个恐龙博物馆可以分为哪几个厅,这对学生来说更有挑战性,他更有真实感,让他当展厅设计师了;接下去每个厅可以取什么名字,这就是列小标题。小组讨论,完了再交流,哪几个小组设计最好,取的展厅名字最夺人眼球,最有情趣,就用谁的。接下让每个学生写一两段恐龙的介绍,或者介绍恐龙的种类,或者介绍恐龙的习性,每个同学动笔,再小组分头交流,这就是说明文写作训练啊!学生写作不是先想好用什么方法再去写的,即使成人写作也不是这样的。先让学生写,写出来以后再讲评总结:哪个同学好,好在什么地方?因为他用了什么方法。让孩子理解因为他加了这个数字,所以恐龙介绍得非常具体;他因为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因此他这个恐龙介绍的非常具体;他用了对比的办法,所以把这个恐龙的习性写得非常清楚。三言两语点拨一下,这是锦上添花,但是为辅的。如果还有时间,交流完了以后可以让学生去修改,这是第二次动笔去写。这样学生对怎么写说明文一定会领会得更加深刻,因为这是他在实践中的切身体验,这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不是那种外加的,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学习。

还有就是语文课的读写结合设计,教师往往是从写作方法规律这方面寻找切入点。比如按空间变化写一处景物,按时间顺序写一样动物,先概括后具体写人物的特点等等。当然这样寻找读写结合的切入点也是不错的。但我更提倡另外一种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就是利用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孩子进行说和写的表达实践。这样的表达练习里可能也有方法,但是老师是不一定有意识地去强调用什么方法,比如就是介绍一种恐龙,写出恐龙的特点。这样的表达实践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更加有效。他可以有效地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表达实践中熟练表达的技能,语文课上这样的实践越多,学生的表达技能越熟练,并且可以在大量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表达经验,获得更多策略性的知识。

还有一项就是加强读书实践。

我这里说的是读书,和阅读课讲课文是两码事。读书就是学生他自主阅读整本书的行为。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读书习惯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一个人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书多少,这是成正比的。一个人的读书习惯从小养成的,有了读书习惯,那么不管社会风气如何,终身喜欢读书;反之,无论你怎么提倡,他一辈子都不喜欢读书。读书习惯养成的关键年龄是几岁,朱永新教授说是十二岁之前,我看到美国的一个阅读学家的研究说是十五岁之前。无论是十二岁还是十五岁,总之小学年龄段是学生读书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个大家都能够认同。那么当下国民不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小时候没有养成读书习惯。那么小时候没养成读书习惯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在读书习惯的养成上没有作为。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程对学生的读书习惯的养成其实负有重要责任。我在那篇文章里写了这样一句话:现阶段国民不喜欢读书,中小学语文课程难辞其咎的。这句话会得罪我们语文老师,其实我说的是语文课程,不是语文老师。教师固然也有责任,但根源在语文课程构建的失误。

其一是读书在语文课程中的定位,我们把读书称为课外阅读,当成是语文课的补充和延伸,错!读书毫无疑问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啊!

其次是阅读教学的目标,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现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主要是学习怎样分析课文,如何深入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老师们注意,分析课文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决不是小学生能学会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应该学的是熟练的阅读技能。按照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人从不会阅读到能熟练的阅读,也就是读书到达自动化,能一行一行扫读,毫不费劲,一般需要8-10年的阅读实践;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统计,学生达到阅读半自动化需要2000小时的阅读。我们教材提供的阅读量其实不满60小时,和2000小时比差得远了。

再次是阅读教学的方法,主要是听老师讲课,其实最好的阅读方法是学生自己的自己读书,是大量的读书实践。读书的兴趣是读出来的,读书习惯也是学生在读书实践中形成的。

最后还有阅读评价。我们一定要把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作为阅读评价的主要指标,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硬任务。学生读书习惯如何评价,很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去研究。

最后用这样一段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什么意思,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规律,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理念,但是无论哪一种教学流派,哪一种主张,你必须符合儿童语文学习的规律。感谢各位名师和工作室学员为我们上的这些研究课,也感谢各位名师所作精彩的评课!谢谢大家!(全文将《小学教学设计》2017年第7期、第8期连载刊发,敬请关注)

2.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篇二

关键词: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 如何才能顺利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明确的指示。 十八大报告指出, 我国最新的教育方针是,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因此, 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人”应成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 培育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 “核心素养体系” 这个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成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工作的 “关键”因素。

因此,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 培育核心素养, 既是对党的教育方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素质教育、 立德树人等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思想的具体化、 明确化与深化, 同时也吹响了整个课程、 教学和评价从 “学科本位” 到 “学生发展” 本位转型的号角。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 培育核心素养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价值追求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作为一门以育人为主旨的学科, 尤其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初中生的三维能力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整合, 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学习过程表现出来。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政治认同、 理性精神、 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立场、 有理想的中国公民。 政治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的国家在情感上和理智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以及 “情为祖国动、 情随祖国动” 的自觉行为。 具体来说, 就是初中学生作为一个中国公民, 要热爱祖国, 忠于祖国, 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要有中国立场、 中国情怀, 能以中国公民的身份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了解中国的国情, 理解和自觉拥护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拥护中国共产党及领导, 热爱社会主义, 能关注和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变化, 为中国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确立为中国的发展承担责任和做出贡献的志向, 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增强民族自尊心、 民族危机感和民族责任感。“政治认同” 核心素养对于国家、 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有政治上的认同, 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 才会有行动上的自觉, 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才能维护国家统一, 增强民族团结,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培育 “理性精神” 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思想、 有理智的中国公民。 21 世纪, 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 信息化的速度也逐渐加快,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让我们时刻处于一个多元文化、 多种思潮、 多种价值观的漩涡之中。 初中学生要成为一个具有 “理性精神” 的中国公民, 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分清善恶、 是非、 美丑,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坚持原则, 坚守底线; 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政治事件, 看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要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 自觉抵制腐朽思想、 落后思想的侵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弘扬正能量。 “理性精神” 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国家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育 “法治意识” 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自尊、 守规则的中国公民。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近几年来我国中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 犯罪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中学生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学生的法治观念在一定意义上决定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 因此, 培育学生的 “法治意识” 核心素养, 对初中学生加强纪律教育和法治教育,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自觉树立法治观念, 强化规则意识和秩序意识, 积极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 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能够促进初中生依法自律, 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预防和减少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育 “公共参与” 核心素养, 就是要培养有担当、 有情怀的中国公民。 一个积极的社会参与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如: 诚信友善, 自律自强, 言行一致, 孝亲敬长, 富有同情心, 对人对事负责等, 需要处理好个体与个体、 个体与群体、 个体与社会、 国家乃至国际等多种社会关系, 需要有家国情怀, 能心怀天下, 具有责任担当意识和包容精神。 作为一个社会人,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虚拟世界里, 我们时刻都在享受着国家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发展的成果, 关注着国家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发展的动态, 有着积极参与国家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建设的迫切心情。因此, 培育 “公共参与” 核心素养, 是促使初中生个体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保证。

政治认同、 理性精神、 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这四个核心素养在内容上相互交融, 在逻辑上相互依存、 紧密联系、 相互促进, 构成一个严谨且具有前瞻性的有机整体, 对促进和推动学生发展发挥整体作用。 其中, “政治认同”是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灵魂, 是 “ 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的共同标识, 决定学生成长的方向。“理性精神” 是达成 “政治认同”、 形成 “法治意识”、实现 “公共参与” 的主观条件。“法治意识” 是 “公共参与” 的必要条件, “公共参与” 是 “法治意识” 的必然表现, 是 “政治认同” 和 “理性精神” 的必然结果。

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导渠道, 对学生进行本学科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 和 “公共参与” 核心素养的培养, 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 对于指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健全人格修养具有关键作用。 因此, 思想品德核心素养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 也是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应有的价值追求。

三、 思品教师在培育核心素养中的应对与担当

思品教师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 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培育者的重要角色。 思品教师要积极应对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 在改革中勇立潮头、 有所担当, 在专业发展中需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做终身学习的学习者。 做一辈子教师, 就要做一辈子学生。 教师职业注定要 “活到老, 学到老”。 思想品德教师应把终身的学习 “内化” 为自觉的行动, 在学习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增强教育的慧心。 教师应积极学习党中央文件和重大会议精神, 树立立德育人理念; 主动学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理念, 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和课程观; 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细心观察学生学情,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

做创新行动的学习者。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果不付诸于实践, 势必出现教育教学中 “穿新鞋走老路”, 说一套、 做一套的 “两张皮” 现象。 唯有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变成实际的教学行为,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勇于尝试、 大胆创新、 积极探索, 才能在实践中锤炼自身的教学技能, 提升自身的教学品味和教学品质, 炼就教育的智慧, 使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为此, 教师不仅要研究课程标准、教材、 教法, 更要关注学情、 师情、 班情、 校情, 还要通过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的课堂观察技能、 群体合作技能、 情感交流技能、 课堂纪律组织管理技能、 组织学生活动技能、跨学科互动素养、 媒介素养等等。

做反思研究的学习者。 俗话说,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新形势下, 思想品德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要走出原有的惯性和禁锢, 有所突破进, 推陈出新, 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 更应有永不停步的反思和持续研究探索。 学习 ———行动———研究, 再学习 ———再行动———再研究, 唯有这样, 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享受教育的快乐, 提升自身的教育境界和核心素养, 丰富教育的智慧。 而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或教育教学细节的追问、 审视、 推敲、 质疑、 批判、 解剖, 对课堂问题的追根溯源、 剖析思考、 改进完善, 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3.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篇三

一、目标精准,清楚地知道要教什么

王老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跟扫路人学做人,和章武学作文,与同伴学识人。第一个目标属于情感体验、精神感悟的目标,对一篇写人散文来说,扣住“情”就扣住了重点,学生通过与扫路人对话,感悟老人豁达开朗的性格,受到情感的陶冶;第二个目标指向表达,重点学习作者是怎么写的,很显然,这篇文章体现在写作策略上的侧面描写、外貌分层描写等都是学生表达能力的增长点,学生可以通过与作者对话,习得写作方法;第三个目标指向阅读策略,会读一篇写人散文,是六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这三个目标,基于六年级的学情,定位散文的文体,聚焦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教学效果来看,目标也得到了有效达成。

二、学情清晰,准确地把握了教的“度”

哪些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已经具备的?哪些内容是学生想知道、应该知道的?只有基于学情的学习,才是真正发生的学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天游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游人和作者在天游峰上是什么样的表现?”上课伊始,一个问题便唤起了学生的回忆,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也了解了学情,为后面教学作了铺垫。“你们平时写人,通常用哪些方法?作者笔下的扫路人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来的呢?”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通过事例表现人物个性是学生常用的方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出“同样是外貌描写,作者与我们平时的写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老人引作者进了屋,还沏了一壶茶,应该说了很长时间的话……为什么作者只选这三句对话呢?”这种贴近学生的问题,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活跃起来。“一般散文的结尾都是别有意蕴的,这篇散文的结尾你读懂了吗?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样开放的问题,使教学内容从学生的阅读中来,再通过阅读去解决,教学的度得到了有效的把握。

三、方法巧妙,有效地落实了怎么学

“联系比较”是王老师这节课引导学生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

“扫路人真的不累吗?那为什么作者认为他累呢?”通过联系天游峰的高、险、陡,联系游人在天游峰上“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的表现,联系作者上了峰顶的“好不得意”,再联系老人自在悠闲的语言“不累,不累”,这些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对老人不累背后的豁达开朗的理解水到渠成,使其情感朗读得到了升华,难点得到了突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王老师带领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剥开这层外壳,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从文字背后读出了老人的内心世界。

将《天游峰的扫路人》和四年级学过的《黄河的主人》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两篇文章都从环境描写、旁人表现、作者感受这些角度进行了侧面烘托,至此,写作的密码得到了破解。而王老师并没有就此止步,接着,他让学生运用今天发现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身边的普通人,实现了读与写的迁移。

整节课的教学,教师沉稳大气,收放自如,语言充满智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投入,课堂氛围轻松而又热烈。当然,教学永远是一件遗憾的艺术,因为课堂前半段投入的时间过多,后面比较两篇文章时在时间上就显得仓促,没能淋漓尽致地实现教师的意图。

4.设计有效作业 提升核心素养 篇四

提升核心素养

双阳区太平镇沃土小学 马文超

时下,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热门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也被很多人替换成“有了六大素养,走遍天下都不怕”。教育实践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有效性作业的设计又是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设计怎样的作业更具实效呢?经过数年来教学一线的实际体验,我总结了如下几种最具时效性的作业类型。

一、基础性作业

“双基”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设计时应充分关注教学重难点的训练,例如,计量单位的换算是学生的易错点,尤其是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互化。3.05kg=()kg()g与3kg50g=()kg=()g这两道题型以对比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发现异同,找到错误的根源。基础题型的设计,要考虑到呈现形式的不同,这样便于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细节。基础性作业,也可将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予以列举呈现或穿插呈现,学生在辨析中自然就加成了烙印。

二、生活性作业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论的重要观点,也是数学课标理念的重要体现,设计作业时要广泛联系日常生活,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如在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时,用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用两种不同大小的瓷砖给家里铺地,哪种用的块数多?哪种用的块数少?用同样大小的方砖铺在客厅和厨房。哪个位置用的块数多?哪个位置用的块数少?这两种铺砖问题里什么量变化了?什么量没有变?这样在比较中学生深化了对正反比例的理性认识。

又如学习完比例尺的知识之后,我让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这样的作业设计,把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让作业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了学有所用,体现了数学的生命活力。

三、探究性作业

这种作业的设计形式,是以单元知识点为依托,通过实验,操作,总结一系列活动,去发现结论的作业类型。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之前,我给学生提供了三种不同大小的圆,让学生分别测量每个圆的直径与周长的长度,并列表进行比较每一组的倍数关系。这种探究型的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获得了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更使学生获得了数学学习的方法。

四、实践性作业

几何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带有浓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特征。在学习完体积与容积的知识之后,我布置了实践性作业:我给学生准备了量杯、长方体水槽、直尺和土豆。我想求出土豆的体积,你们有什么方法吗?怎么办呢?这种实践性作业,既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又是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既是对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学习方法的渗透。

5.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培训心得体会1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近日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专家表示,时代变化了,要求变了,呼唤核心素养的出现。讨论中国的核心素养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要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校情。哪些素养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我们的学生和国民所需要的。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核心素养将为北京学校带来六大变化。”有关专家表示,六大变化包括:

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

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

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

刻育部基础刻育质量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在论坛演讲中表示,“我国基础刻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

对于这一国家版“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同时提供了多个方面的建议。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刻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xx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刻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表示,项目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不过,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培训心得体会2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发展”是近日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含的三大板块之一,而“学会学习”又是自主发展的基本前提。

“学会学习”一直以来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共同期望,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学会钓鱼,而非只享受现成的鱼。具体到基础刻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呢?在我看来,在教学中可以分三分走。

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有些知识点的跨度比较大,前后联系相隔的时间也比较长。以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为例,小学四年级开始教授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要求简单应用;初中八年级要求简单说明原理,广泛应用;九年级要求进行推理证明和灵活应用。在如此长时间的跨度内,如果学生不会总结和梳理,那么必然会形成知识的“交通堵塞”。

随着年级的升高,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应当经常整理、复习、归纳和总结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逐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简单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这也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如果学生不会归纳总结,在六年级复习时,可能还要翻看三、四、五年级的书本;在九年级中考复习时,可能就无法将七、八、九年级的知识系统归纳梳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高考复习时,可能也不会把初、高中的知识建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最后复习阶段学生的负担不知要增加多少倍,更不用说触类旁通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完善“几多几少”,会对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大有裨益。作业少一点,学生看书的时间多一点;重复抄写少一些,学生自己整理的时间多一些;共性的作业少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多一些;老师讲得少一些,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一些。这种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当学生逐渐能够熟练地进行归纳总结时,就会逐步学会华罗庚所言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学习方法,其学习能力也会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逐渐得以提高。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当处于主动、积极的知识构建状态。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有的个体学习经验与知识结构,而新学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衔接问题,可通过同化和顺应等思维过程得到迁移和解决。

在同化过程中,新知识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所解释,并被纳入到结构之中。如初中数学中的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运算,可纳入到小学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体系之中。在顺应过程中,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按照新知识的生成过程重新组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又产生新的变化空间。如较小数减去较大数在小学数学中是不成立的,而在初中有理数范围内相关计算是可以成立的。

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复习准备篇。这个设计就是为了小学、初中英语的衔接,兼顾了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因为农村和城市学生的英语起始教学时间有很大不同,所以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把握进程。这样的课程设计,就是为了特定学段学生知识的衔接与迁移。

还有,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工程设计、技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初高中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学科知识的迁移。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仅仅是照本宣科,没有引领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基本思想要领,到初中开始学习生物、物理、化学时,就不会把这些学科看作崭新的学科,产生畏难情绪。

6.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篇六

助推核心素养迅猛提升

--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方法和措施的一点思考

繁花似锦,绿意盎然,馥郁的花香和滴翠的嫩叶渲染着晚春最迷人的魅力。在这阳光灿烂的晚春时节,怀揣着振兴我区教育的伟大梦想,本人有幸参加了在北师大举行的“校长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为期一周的培训过程中,我先后听取了北师大教育专家们的精彩专题讲座,到北京中关村第二小学、北京市赵登禹学校等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在座教育同仁们进行了激烈而深入的探讨。通过学习、感悟、交流与反思,使我的教育生活因收获而丰润,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名校在内涵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学教育改革进程中彰显出来的独特魅力,分享了他们的办学思想、高效管理、质量提升、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成功体验。特别是聆听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付宜红教授的精彩讲座后,让我如醍醐灌顶,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更新理念、增强信心的学习,同时,也让我对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什么是学生核心素养?如何解读、培养、实践?结合平时阅读与思考,现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抛砖引玉,旨在让教育回归本真,为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可持续发展服务。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校“育什么人”,为学校教育指明了方向。随着教育考试改革的推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从过去单一的以分数评价逐步转变为品行、能力、素质的多元评价,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建构也成为每位校长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几年来,本人通过查阅资料、认真研读、深刻反思,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表现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并先后在担任校长期间的初中、高中学校,以社团活动为抓手,就“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做了有益的尝试与研究,现向专家同行汇报如下: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学生核心素养即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文化基础包括: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自主发展包括:

1、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2、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社会参与包括:

1、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2、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二、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包括的要点

(一)文化基础类的人文底蕴又包括: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基础类的科学精神又包括:

1、理性思维

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二)自主发展类的学会学习又包括:

1、乐学善学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

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

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自主发展类的健康生活又包括:

1、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

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三)社会参与类的责任担当又包括:

1、社会责任

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 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

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社会参与类的实践创新又包括:

1、劳动意识

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2、问题解决

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

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三、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和重大意义 发展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背景和意义: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四、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方法和措施的一点思考:

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明确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近三年来,无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我都致力于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助推孩子核心素养提升,以达到“让每位老师都拥有幸福与自豪,让每位孩子都拥有快乐和阳光,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目标。

我先后在两所学校,成立了“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书法、戏剧、舞蹈、足球宝贝啦啦操、文学社、动漫、播音主持”等10多个学生社团。每个社团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不同,但又相互交叉,互促互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倡导学生要建构知识经济时代的读书观——科学读书观。按照拉卡托斯的观点,一种新理论之比旧理论“科学”,应满足三个方面的边界条件:其一,能够包容和解释旧理论中一切未受反驳的成分;其二,能够解释旧理论未能实验的反常事实;其三,能在本领域内有更大的预见力。倡导科学读书观,打造书香校园无疑对学生 “文化基础”这一核心素养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初一学生进校之初,我们就根据他们的兴趣成立文学社团,同时在全校大力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创建。我们一是开放图书室,各班级安排学生随时到图书室借阅图书。二是拓展图书来源,建立“班级图书角”,各班级定期在班级内进行图书阅读与交流。三是学校的橱窗经常展示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四是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展示“书香学生”读书事迹和图片,黑板报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读书方法;五是实行“三读”(晨诵、午读、晚读),设置“阅读课”,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阅读课”每周二课时,由文学社语文老师每周确立一主题,并加以指导。六是每学期举办一次古诗词背诵竞赛和一次大型经典诵读活动。文学社团和书香校园活动夯实了学生“文化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办学实力的迅猛提升。我校多名学生文学作品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书香文明号”。

在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核心素养方面,我们一是大力实施课改教改,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等诸多举措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二是通过引导全校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分别加入“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书法、戏剧、舞蹈、足球宝贝啦啦操、动漫、播音”等社团,提供平台、激发兴趣、挖掘潜能、展示自我,从而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成立“学生发展中心”,推出“班级全员自主管理”模式和学校学生会干部竞聘上岗制度,进一步扩大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平台,通过推行班级、学校全员自主管理模式,把管理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每个人都成为校园管理者,使每个学生都是自我成长的主人,从而丰富了学生成就感和自我体验,强化了学生自立自强的信心,强化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核心素养方面,学校注重通过系列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和主题教育促进学生“社会参与”核心素养的提升,如近几年来,学校10多个学生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并经常性组织系列大型实践活动,如组织舞蹈社团参加社区才艺展示;组织书画社同学参与各级书法大赛;组织青年志愿者上街义务洁城、交通文明劝导、到福利院服务孤寡老人、祭扫陵园缅怀先烈、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动漫社同学参市区科技发明大赛;组织文学社同学代表我区参加我市汉字书写大赛获最佳表现奖;组织足球宝贝啦啦操为我市首届马拉松加油,绽放青春靓丽风采;组织足球社团参加我市中学生首届足球锦标赛并一举夺得亚军、、、、、、学校社团活动蓬勃发展,功能日渐完善,已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茁壮成长,“社会参与”核心素养得到最大限度激发,我校姜某同学曾评中央电视台评为全国孝心少年。这些社团实践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学校办学实力的迅猛提升,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平安校园、教育部国防教育先进校、湖北省禁毒示范校等系列殊荣。

7.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篇七

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就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体现的:最基础的就是双基指向,主要就是将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作为主要的内容;中间的就是问题解决指向,也就是在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基本的方法进行获得为主要的目的;最上层的就是科学思维指向,也就是说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体验、认识等过程形成较为稳定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 在对中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提高核心素养教学的相关内容.

二、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思想进行融合

为了使得素质教育在我国得到较快的发展,我国的教育部门进行了相关政策的制定,也就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 在这个文件中最为核心的词语就是核心素养.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核心素养被称为是DNA, 可见其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与教学系统之外的社会需求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国际教育所进行的改革相互适应,使得我国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这也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将数学思想与核心素养进行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就是产生了抽象、推理以及模型思想,这三种不同的思想分别对应不同的三种能力,也就是抽象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这三种能力对于人的成长与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仅仅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其他的学科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抽象,也都是通过不同的形式从个别到一般,或者是从一般到个别进行不同类型的推理. 同时对于数学模型也是, 不同的学科也是都有自己本学科的模型的,例如物理模型、化学模型等,所以也可以说,抽象、推理以及模型是不同的学科都可能具有的共同素养特征. 但是这些特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下面就将对这三个特征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与体现进行阐述.

1. 抽象

在数学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 抽象是最为基础的特征,而抽象主要就是为推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只有进行了抽象才能够进行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数学虽然不是对事物的本质进行研究,但是认识事物都是具备量与形的, 所以在生活中数学也是无处不在的. 所以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数学中的抽象学习,不仅仅体现数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也就是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在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从形与量的角度进行出发,这也是对客观的世界进行认识的主要方式之一, 对于从事任何职业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数学中的抽象是具有层次性、理想化和符号化特征的,这对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都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能够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事物中进行形或者是量的提取,并且对其的本质意义进行分析, 将非本质属性中的干扰信息进行排除.综上所述,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其的抽象能力进行提高,对于学习研究领域内的问题,同时对于社会中的各种场合以及在面对多种不同的因素时,能够将次要的因素进行舍去,通过主要的信息对活动进行分析,这在其他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都是无法达到的.

2. 推理

在进行教学的理科设置的过程中,实验学科是最为重要的,而这些学科都是通过事实进行说明,主要就是通过实验对事实进行判断. 而数学主要就是通过推理对其的真伪进行判断,并通过结论进行证实,这也是其他的学科所无法实现的. 这也就是指推理,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数学中的推理进行感知,进而能够对无法通过实验所得到的新知识以及新结论进行体验. 但是进行数学推理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而是希望能通过数学教学使得学生不仅仅是相信眼见为实,而是通过推理对感官、经验以及常识中的局限性进行有效的突破,这是对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

3. 模型

模型所对应的就是应用能力,而应用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在生活或者在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而通过模型进行学习也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方式. 模型思想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教育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已经进行了明确的注明,指出模型思想是学生对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进行体会与理解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模型思想的有效应用, 能够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也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 对核心素养的内容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将核心素养与数学教学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得到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思想. 希望本文能够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参考,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核心素养进行充分利用,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裴新宁.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中国教育,2013(12).

[2]刘新阳.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4(4).

[3]辛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8.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篇八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整体发展 三维目标 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9-006-02

早在几年前,教育部就根据十八大精神,启动了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课标的修订工作,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这个理念;在2016年底即将颁布的《高中新课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重点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以及具体的质量评价标准。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于2016年底正式出台,学科素养即将从理念层面提升到了实践层面。本文主要围绕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传统三维目标的异同、实现策略等方面作出初步的探讨。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1.何为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主要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而核心素养就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学科核心素养则是指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明显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政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方面。

2.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

学科素养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和独特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立德树人”是所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总要求。而又因为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每个学段、不同学科的学科素养在具体内容上是不一样的。比如物理学科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的素养;而政治学科主要培养的是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方面的素养。

在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中,我们经过推敲,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具有共通性。就物理和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来看,物理学科通过对物质的研究,达到认识物质世界、指导人们合理地利用资源、正确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素养要求。从政治学科的视角上看,物理研究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过程,处理人与物质世界关系的准则和方式。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承,物理方法的习得和物理学科价值的认识过程,还是一个包含跨学科的知识、观念、思维方法、价值观和科学伦理观念的形成的过程。因此,虽然各个学科素养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但是我们不能把它们完全对立起来,而是要从统一的角度,使学科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从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3.学科素养提出的意义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中小学教育一直在尝试着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真正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央曾经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到了二十世纪初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开始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了新课程改革。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是这样概括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意义的: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今我们所提倡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深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而新课程的改革也需要更具有引导性和时代性的标准来衡量,使新课程的改革真正实现从知识走向素养、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虚化走向具体。

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与传统的三维目标有何异同

就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同中有异、求同存异。不管是学科核心素养还是三维目标,其目的都是让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师的教,从而使学生达到某种层次和水平。但是三维目标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教学需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更多的是对个体的发展而言;而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学科素养则不仅仅局限在个人的基本能力上,更多的是个人是否自觉实现自身价值,是否能够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从这一点来看,学科核心素养显然要高级很多,既要涉及到个体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实现,也要考虑到个体未来的整个人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三、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关注学生、以问引思、落地实践、内化素养

美国密歇根大学伊丽莎白·博·莫杰在《哈佛教育评论》第85期第2卷发表《青少年学习者学科素养的做和教——基于社会和文化项目》一文提出,教育者重构教学工作,增加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多素养语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和幸福感发生根本改变。因此,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老师使课堂成为学生感受体验成长、教师传道点燃提升的平台,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教师了解教学的对象,这是掌控课堂教学的前提。在对不同性别,不同素质基础、兴趣爱好,不同行为特点的学生采用“大一统”形式的课堂显然已经落伍。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学的对象基本情况,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特点。然后才可能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当然适当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们我们可以借鉴山东、江苏等经验丰富的省市鼓励提倡的“30+10”、“30+5+5”模式。但是在借鉴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照搬其形式——“老师只讲5分钟,剩下的学生讲”。不要忽略了它们的核心内容:学情调查、合作质疑、当堂纠错、展现拔高等。

其次,我们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达到更高的层次,更上一层楼。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上,即理念+基础,包括了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达成。比如我们的教学有四级要求:了解——理解——掌握——运用。了解即初步认识,通过记忆识别知识,直接运用知识;理解则要求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上升为理性认识,承认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达到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并能独立完成;掌握和运用则是要求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认识、理解内在系统和联系,能够进行知识间的转换、推断,形成分析、解决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学设计的目标应该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准确的定位,即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各个探究活动、问题的设计应该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在这条线索上要突出重难点内容,显露主干内容,减掉可有可无的举例、证明等侧枝旁叶。探究活动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泛,每一个探究活动的设计都有其相应要达到的效果。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作充分的考虑,力求探索地充分、准确,不会引发过多的其他疑问。学生在探究与活动的过程中,要真正实现身动、心动、脑动;而又因为探究在课堂上的不可控性,老师要把握好课堂收放的度,教师不是单纯的旁观者也不是最后的点评师,应该起到主持人、引导人的作用。教师可以单纯的讲授、可以环环相扣的引导、可以创造拓展的启发;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论的纠正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保证“学科素养能够落到实地”的重要一环。

比如必修二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在典型的素质教育课案例中往往会使用比如采访少数民族同学、收集各种少数民族与汉族融洽相处的事例、就某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谈自身感受等等形式。这些方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缺乏可操作性,除了民族地区的学校外,其他地方的学生缺少实践体验,一旦学生不积极配合,课堂教学就无法继续;如果再加上一味的说教,学生很快就是失去兴趣,更显得枯燥无味。我们在处理这一课时,何不把关于民族地区的正面新闻与负面事例相结合呢?何不把更多的着力点放在正确引导学生如何看待民族建设中存在的不足、问题等方面?何不把中国的民族关系与中东等地方的民族关系做一个对比,让学生思考原因?进而我们甚至还可以引导学生如何看待近期欧洲地区发生的民族恐怖事件、港澳台地区的发展趋势等。这比一味的说教更能够吸引学生,既能够真正地做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又能够使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国家政策的优越性,实现政治认同;能够理性分析国内外各种分裂我国的言行,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政治意识;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共同繁荣自然就会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行,自觉承担责任,实现政治参与。由此,“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完全贯穿在整个的教学中,既提高了知识能力,有培养了品格素养。

总之,一切“教学艺术”都应该服务于学生学的艺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更应该是有生命的课堂,更应该是充满人性光辉的课堂。

其实,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崇高而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大上”的东西,它就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在灵活的课堂上,学生受到了激励、鼓舞、指导和召唤,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丰富的情感体验,为自我的个性彰显、心态开放创设了良好的条件;教师也实现了一种有效的分享、成功的给予、自我成长与实现。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这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方式、师生关系显得更为重要,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在和谐的师生互动中,教会学生真正的素养是什么。这大概也就是我们要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而努力的方向。

(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有效学习相关性的研究(课题编号:120145157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广东省教科研规划重点课题(2014ZQJK002)暨广州市教科研协作基地(14XZ09)项目“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培育路径和测评设计的研究”的阶段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教育部2015年初稿.

[2]《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3]《哈佛教育评论》,美国密歇根大学伊丽莎白·博·莫杰第85期第2卷发表《青少年学习者学科素养的做和教——基于社会和文化项目》.

[4]《以学科核心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曹瑞,《滨海教研》2015年第3期.

[5]《学科核心素养的“通”与“同”》,李晓东,《中国教育报》2016年第9版.

上一篇:部队公司精细化管理下一篇:农村低保自查自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