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

2024-10-01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9篇)

1.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 篇一

【关键词】学生,医科;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受关注的问题之一[1]。医学与其它学科不同之处,是其实践性更强,实践教学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只有根据专业的自身特点,结合培养目标,采用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在其它临床医学学科专业是这样,在医学影像学专业也如此。为提高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关教育工作者曾做过有益的探讨[2,3]。我院是一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级医学影像人才。因此,如何加强本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探索和思考。

1 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培养一个合格的应用型医学本科学生,使其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必不可少,也就是要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增强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医学实践性强,尤其是进入临床主要课程学习阶段后,临床实践成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一阶段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具体体现,医学影像学专业也不例外。需要加强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 篇二

一、本科会展专业开设实践类课程的意义

(一)有效达成专业培养目标,与会展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

本科会展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会展行业输送综合素质较高、熟练掌握会展实际运作,能够从事会展策划、会展组织与管理、会展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会展专业人才。该培养目标决定了本科会展专业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根据会展行业各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开设实践类课程,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会展专业基本理论的同时,具备适合会展行业各相关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实践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模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在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的同时促使学生熟练并最终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缩短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从而实现高效与会展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转化能力

与理论教学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本科会展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互动体验式教学,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动手操作的机会,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转化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增强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会展行业人才供需错位问题较为严重,很多会展行业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表明,绝大部分本科会展专业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不足”,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操作经验欠缺,只会纸上谈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这一情况导致高校毕业生从毕业走入社会到胜任本职工作要经历较长的职业适应期,而这期间企业所耗费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迫于强大的行业竞争压力,很多企业不得不放弃对于此类毕业生的选聘。如此带来的后续问题就是本科会展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停滞不前、就业压力大。因此,本科会展专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锻炼实践技能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大大缓解了会展行业的人才需求压力。

二、本科会展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类课程设置主观性和分散性强,缺乏系统性

目前,我国本科会展专业实践类课程设置的系统性较差,而主观性和分散性较为突出。各高校会展专业在开设实践类课程时往往脱离会展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而是根据自己对会展实践教学的理解,甚至是根据自身所拥有的专业师资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脱节。此外,虽然很多高校会展专业开设了会展礼仪、会展策划、会展文案设计、会展市场调查与分析等多门实践类课程,但课程教学中自成体系,仅围绕本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模拟演练,课程之间不能融会贯通。因此,学生刚刚从事具体会展工作时,往往感觉所学知识很零散,难以系统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更不知如何进行系统的安排和规划。

(二)校内实践课程教学有名无实,校外实践教学深入性差

实践教学基地是本科会展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物质载体,包括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校内实训室主要承担着会展专业实践课程的课内实训、实验任务和综合实训任务等。由于场地或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校校内会展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进程缓慢,有些会展高校有场地无配备,甚至还有个别高校根本就没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导致会展专业实践类课程有名无实,仍沿用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校内实践教学成效不佳,同时校外实践教学的开展也不容乐观。目前,本科会展专业学生校外实习以参加具体会展活动为主,而在诸多会展活动中主要承担的是一些简单的实习任务,难以深入了解会展调研、策划、营销、筹备等深层次的工作内容,因此,学生的实习兴趣不大,校外实践教学效果也不显著。

(三)评价主体和考核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馈实践教学效果

与理论课程不同,实践类课程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检验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对相关专业理论的应用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高低。目前,我国本科会展专业校内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与专业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区别不大,主要以期末卷面成绩为评价依据;校外实习成绩评定则主要参考学生实习报告的撰写情况。由此可见,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实践类课程,均缺乏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评价和考核,而且评价和考核的主体都是专业教师。评价主体和考核内容的单一性,使得实践类课程的考核结果难以全面、客观的反馈本科会展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实践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不高

本科会展专业开设实践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这一目的的实现要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施完备和资质良好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完善的评价考核系统、优秀高效的专业师资团队等一系列条件。其中,数量充足、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团队更是切实实现会展专业培养目标、提升会展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实践指导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其次,还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会展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灵活而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和进行实践指导。然而,目前在我国很多开设会展专业的本科院校,会展专业实践指导教师数量短缺,而且由于大多都不是会展专业出身,因此,实践经验不足、实训指导能力较弱,这一情况已经严重制约了本科会展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本科会展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进对策

(一)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需要系统设置实践课程

本科会展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会展行业输送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较高的各类会展专业人才。因此,在设置会展专业实践类课程时必须首先了解会展行业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及其应具备的专业技能,要坚决杜绝“因人设课”。为了实现与行业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不断优化实践教学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高校本科会展专业可以通过与会展企业、会展行业协会、相关政府主管单位及其他高校进行合作,多渠道、全方位了解会展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本科会展专业实践类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完成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应强调以应用能力为核心,针对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形成实践类课程教学的层次性。此外,还应注重各实践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可孤立各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做到融会贯通,通过更多的综合实践练习在强化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其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

实践基地建设可以说是本科会展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和基本保证,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会展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实践基地是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的,是高校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实践基地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大类:校内实训基地是指校内的各种专业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是指学校与会展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由会展企事业单位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顶岗实习岗位场所。

在进行校外会展实践基地建设时,首先应选取综合实力强、在业内有代表性的大型会展企业或组织作为会展实践教学基地,这种基地在信息、技术、师资等方面与高校要实现资源共享,并保证校企双方都有专人负责实践基地建设事宜。其次,为了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应注重会展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多样性,尽可能与会展场馆、会展企业或其他与会展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均建立合作关系。最后,经合同确认明确院校与校外实训基地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建立实训教学指导小组,成员由院校方指派的专业教研室领导及实训教学指导老师和会展单位方的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各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构成。同时,建立相应的实训教学管理条例,以便有章可循,保证实训教学的系统性和规范化。

此外,由于会展活动具有淡旺季之分,而学校的教学安排往往不容易与其保持同步,所以单靠校外展会项目是不能够完全满足会展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因此,在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同时,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还应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积极拓宽资金筹措的渠道,从创造自身效益、争取合作企业支持、联合社会力量办学等多个方面解决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加快校内实训平台的建设,与校外实践基地在实践内容及时间安排等方面形成互补。

(三)建立多维度、全方位的实践课程评价与考核系统

评价与考核系统是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构成要素之一,这一系统的科学、合理与否不仅影响着对学生实践类课程考核的公平性、真实性,而且还决定着是否能对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实践课程评价与考核系统包括考核与评价的内容、考核与评价的标准、考核与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在构建评价与考核系统时,不妨将本科会展实践教学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融合,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教学内容尽量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技能鉴定与专业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这样既可让教学考核保持职业性方向,又可以避免重复考核。此外,为了更好地把握会展实践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点和实习感受,以及企业对学生表现的满意度反馈等多方面的情况,还应坚持实施学生自评、教师考评、企业测评相结合的多维度、全过程的评价考核方法。

(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实践指导能力和教学水平

3.核心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 篇三

关键词: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一、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提出,大学应提供三种教育:第一,公民教育(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第二,良好生活教育(education for the good life),第三,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1]第一种教育是使学生了解和认同国家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成为负责任的好公民。第二种教育是使学生过一种积极、有品位、幸福的生活。第三种教育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提供帮助,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三种教育的具体内容可能很不相同,但科南特对大学三种教育的概括具有一定普遍意义。

在我国,1950年代“院系调整”以后,高等教育被当作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主要服务于学生毕业后的社会职业,所以,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受到特别重视,教师、学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学校的主要资源,集中投入职业教育。而科南特所谓的公民教育和良好生活教育,很长一段时间,重视不够,投入不足。19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高等教育仅重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缺陷,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2],这两种教育主要与公民教育和良好生活教育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要求高等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条),而不限于开展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两根支柱。

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培养方案中都有通识教育部分,学校也多声称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通识教育。而在实践中,由于专业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学生就业压力大,学校、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能与专业教育相提并论。至今,我国高校尚未形成稳定和有影响力的通识教育模式,部分原因也应归结为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较短的历史。

我国各高校通识教育没有统一的做法。不过,在多数高校,通识教育被当作专业教育的补充,学生通过自由选修或按一定要求选修规定数量的学分和课程,完成通识教育。很少学校通过认真、广泛的调查研究,经过严格、规范的程序,制定适合本校特点、具有本校特色的通识教育目标。尽管一般都对通识课程进行分类,但对课程开设,学校和教师都比较随意,经常以教师兴趣和工作量需要为据,造成课程分散,没有结构,缺少标准,与通识教育目标脱节等问题。通识课程教学方法陈旧,对教育效果缺少必要的评估。这样的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很难保证质量,很难完成通识教育培养优秀公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

三、通识教育目标

作为选修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不少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心目中,不过是让文科学生学点自然科学常识,让理工科学生学点人文知识,“通识”就是什么知识都知道一点。对通识教育目标的这种理解显然很肤浅。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单纯为学生提供知识的通识教育,其价值已经大打折扣,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任何知识,在任何一个知识点上,他们甚至都可以与教师一较高下。通识教育不是风花雪月,不是为培养巧舌如簧的学生增加谈资,它有严肃的目标。

我们将通识教育理解为现代社会公民素质教育,为社会未来公民提供共同基础课程。我们强调“现代”,是说学生应具备适应现代生活的知识、价值、思维和能力。我们强调“社会”,是说学生不仅要成为国家政治事务的积极参与者,而且要成为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成为作为社会细胞的积极的个人。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将通识教育的主要任务确定为,促进学生一般发展,为他们未来的社会和个人生活做准备;在提升其个人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进步和提升社会公共生活的品质。对于现代社会公民的具体素质,我们将其确定为:清晰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并能使用可靠知识和正确价值观认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积极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两根支柱,而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综合使用不用领域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核心。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将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三个领域:(1)公民: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现代社会,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感。(2)文化: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核心部分,培养文化素养和积极价值观。(3)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使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以分部选修方式,要求学生在每个领域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在组织和设置三个领域的课程时,我们努力使各门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与通识教育目标相一致。

四、核心课程

在认真研究通识教育目标基础上,组织和建设高质量、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课程,是做好通识教育工作的关键。

首先确定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课程形式需要适应通识教育目标的要求。主要的课程形式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名著课程等。学科课程是教育实践中最为常见的课程形式,它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线索组织课程内容,适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这种课程具有简约性,效率高,课程编制相对容易,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也易于评价学习结果。然而,由于我们确定的通识教育目标主要不是增加学生知识,所以学科课程并不十分合适。活动课程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组织课程内容,这种课程密切联系学生的实践,但效率低,比较适合知识基础薄弱的低年级学生。名著课程具有综合性,也适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名著讨论的问题一般具有时代局限性和情景性,经常脱离当前社会实践,与我们确定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不一致。这些课程形式都不是很适合于通识教育目标。

有鉴于此,我们倾向于主要采用核心课程实施通识教育。对于核心课程,人们经常望文生义,理解成课程计划中最重要的课程。在教育学中,核心课程具有特定含义,是指以具体问题为核心组织的课程。核心课程的问题可能来自社会实践,比如“能源”、“转基因”、“环境”、“人口”等问题,也可能来自科学和理论领域,比如,“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细胞”、“生态系统”、“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等。核心课程的内容通常是跨学科的,例如能源问题涉及科学、技术、经济和地缘政治等不同领域知识。核心课程很适合训练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不同领域的知识,需要考虑价值和伦理问题,需要采用科学、系统的思维方法。在学习和研究像“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这样的课程过程中,可以通过考察物理学知识范式的变化,加深学生对科学思考方式的理解。

明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具体的核心课程标准、与任课教师的细致沟通,是建设核心课程体系的关键因素。

在对通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任务和目标认真研究、广泛深入讨论,并在校内达成基本共识基础上,我们组成一个小规模的核心课程专家组,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对于通识教育的基本共识,研究和制定核心课程的具有标准;审核面向全校征集的核心课程,并与任课教师就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认真沟通,保证课程质量并符合通识教育目标;对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效果进行评价。

关于核心课程的具体标准,专家组提出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说核心课程要有思想、有原理、有方法,要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仅仅提供肤浅、零碎、拾遗补缺的知识。所谓“立地”,是说核心课程内容要结合具体问题,要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不能空讲理论、原理、方法。比如,我们不赞成单纯讲科学方法论,而应该将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史结合起来;离开科学史,科学方法论是空洞的;离开科学方法论,科学史是没有灵魂的。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知识、原理、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是我们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特色。

根据核心课程标准,专家组严格审核老师们提交的备选课程。少数课程直接获得通过,一些课程需要修改,另一些课程未获通过。对于需要修改的课程,专家组会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并与任课老师认真讨论课程内容及其编排方式、教学方法、参考文献、作业、学生学习量、考核方式等具体问题。

我们已经开出60余门核心课程,基本可以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为了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视,“批判性思维”课程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我们也开设了全校学生必修的“公益课程”。这些课程成为学校通识教育的特色。按照我们的理解,对于实现通识教育目标,核心课程不在门数多,而在质量高,一些重要的、体现学校特色,又有质量保障的课程,可以作为必修课开设。

五、问题、经验与教训

在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高校具有一定普遍性。突出问题有两个:

(1)高水平核心课程建设受到师资条件限制。“顶天立地”对于课程编制来说,是一个很高要求。要深入浅出,教师要对课程内容和相关问题有深入研究,梳理其中的逻辑联系,并结合对具体实际问题分析,展示给学生。学术水平不高的教师无法做到“深入”,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也未必能做到“浅出”,唯有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能熟练使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才可能做到深入浅出。就像“大手笔写小文章”,看似容易,实则需要很深的功底。而且,核心课程围绕具体问题跨学科组织知识,编制课程的教师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挑战。顺便指出,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合作开设核心课程,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共同讲授一门课程,容易把课程讲得七零八落。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合作编制课程,在深入和充分交流基础上,由一两名教师完成一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可能是更好的做法,但这需要学校的精心组织。不仅核心课程编制需要深厚学术功底,教学实践也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像鼓励学生实质性参与教学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等等教学环节,都是很需要技巧的。

所以,开设高水平核心课程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核心课程更适合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高职称教师开设,并在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中,对青年教师进行悉心指导。但一所学校有多少教师能开出高水平核心课程,他们愿不愿意开设核心课程,都是很大疑问。我们在实践中遇到了高水平教师不足,且一些高水平教师不愿意或其所在院系不同意其开设作为公共课程的核心课程的困难。高水平、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稀缺资源,而他们不愿意或其所在院系不同意其开设核心课程,则是认识问题,是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和资源分配问题。具体包括: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对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内部管理和资源分配制度导致校内各院系不愿其资源在全校共享等。

为了解决核心课程的师资问题,我们从国内著名高校邀请著名学者为学生开设高水平核心课程,举办通识教育讲座,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且可持续性也是问题。核心课程还得主要依靠校内教师。

(2)学生喜选“水课”,学习任务较重的核心课程不受学生欢迎。选课时,那些课程内容相对容易、学习任务轻、容易得高分的公共课程(即所谓“水课”),似乎更受学生青睐。而我们邀请著名学者开设的核心课程,由于课程有一定难度,学生得分不高,经常要面临学生选课不足的窘境,校内教师开设的示范性核心课也常遭遇同样尴尬。高质量的核心课程,学习过程都不会太轻松。我国高校学生学习任务总体上较世界著名高校轻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自然不是迁就学生不恰当的喜好,若所有通识课程都不“水”,学生便无“水课”可选。在核心课程专家组审核老师们提交的核心课程时,课程要求的学生学习量,是一个重要观测点,若专家组认为学生学习量不足,会与任课教师沟通。我们也邀集核心课程任课教师召开主题为“核心课程不是‘水课”的座谈会,与老师们讨论提高核心课程对学生的要求的问题。

相对于核心课程师资问题,学生喜选“水课”较为容易解决,但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先解决第一个问题。高水平师资是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开展通识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的主要经验是:(1)要有清晰的理念;(2)要与全校师生尤其是任课教师分享改革理念;(3)在每一个环节上,工作要细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主要教训是:(1)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能太过理想化;(2)教学改革需要校内管理制度尤其是人事制度和资源分配制度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黄坤锦.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9.

[2] 马凤岐. 变革时代大学的核心价值[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3-96.

[本文基于汕头大学核心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写成。汕头大学核心课程改革得到学校多方面支持,核心课程专家组设计和筹划了此项工作。核心课程专家组成员包括刘西瑞教授、怀效峰教授、尹业高教授、黄燕教授、魏炽炬教授、蔡映辉教授、杨庆杰教授和我本人(黄燕教授已离世,我们深表怀念)。核心课程要“顶天立地”是尹业高教授的总结]

4.工程造价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篇四

●建筑经济

基本内容——建筑业、建筑企业、建筑市场、建筑产品。

基本要求——了解建筑业、建筑企业、建筑市场之间的关系,熟悉建筑产品价格的形成理论,了解建筑市场的运作过程。

●建筑与装饰材料

基本内容——材料基本性质,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及砂浆、建筑钢材、木材、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

基本要求——掌握常用建筑材料及制品的名称、规格、性能、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储运保管和使用方面的技术知识。

●建筑构造与识图

基本内容——建筑制图基本知识,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识读。工业与民用建筑构造,建筑装修、装饰构造

基本要求——了解制图原理,掌握制图标准和施工图绘制方法,能识读建筑施工图。掌握民用、公共和工业建筑的一般构造;掌握建筑装修、装饰的一般构造。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基本内容——静力学基本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石结构,建筑结构图绘制。

基本要求——了解建筑力学和结构的基本原理,理解建筑结构几何稳定性、内力和刚度的简单知识,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建筑施工工艺

基本内容——土方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

基本要求——理解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各重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程序、工艺、方法、质量标准和施工要求。

●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

基本内容——室内给排水、采暖、电气照明、电话、电视、宽带网、建筑防雷。

基本要求——了解室内给排水、采暖、电气照明、电话、电视、宽带网工程主要设备及配件的性能、工作原理和施工要求,掌握一般建筑的水、暖、电施工图的识图方法。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

基本内容——施工过程及其划分,工作时间及其划分,技术测定法,人工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企业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编制。

基本要求——熟悉施工过程及其划分、工作时间及其划分的方法,掌握技术测定法,掌握人工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企业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编制方法。

●建筑工程预算

基本内容——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定额,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

基本要求——了解建筑工程造价基本原理,掌握预算定额的使用方法,掌握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根据有关资料熟练地编制建筑工程预算;企业定额的应用,能熟练应用企业定额控制工程造价及编制工程投标报价。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

基本内容——装饰工程预算定额,装饰工程量计算,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基本要求——熟练使用装饰工程预算定额,掌握装饰工程量计算方法,掌握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预算

基本内容——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水暖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通风空调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

基本要求——熟练使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掌握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水暖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通风空调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基本内容——投标报价,施工组织及计划,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收。

基本要求——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掌握一般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与步骤,能从事项目的经济管理工作。

●工程量清单计价

基本内容——工程量清单内容,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清单项目内容,综合单价确定等。基本要求——熟悉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掌握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熟悉清单项目确定方法,掌握综合单价编制方法,掌握工程量清单报价编制方法。

●工程造价控制

基本内容——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实施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竣工验收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5.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 篇五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英语

(二)(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附大纲), 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汪星明、周山芙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5.现代管理学(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现代管理学》,刘熙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6.劳动关系学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劳动力市场越发展,劳动关系问题越重要。劳动关系学是研究劳动关系理论、制度和历史发展的学问。劳动关系学这门课程主要讲述了劳动关系的理论、历史发展,劳动关系的主体以及运行制度,如劳动合同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三方协商机制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本书对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比较,概括了西方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学派、制度模式和理念,总结了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一般规律。尤其是分析了我国劳动

关系问题的立法、政策和经验,介绍了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制度,探索了在加入WTO背景下劳动关系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方向。

本课程使用教材:《劳动关系》,程延园编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7.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分析质量对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课程主要包括工作分析概述、工作分析流程、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工作分析的应用、工作设计、职位评价指标体系及职位评价的方法等。该课程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力图帮助考生形成一个对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的总体认识,进而指导在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对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的应用。

本课程使用教材:《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高艳主编,靳连冬副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8.招聘管理

招聘管理从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出发,从招聘规划、招聘实施、招聘效果分析这一系统流程来阐述如何做好招聘管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招聘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含义、原则、作用、职能与发展趋势和管理环境;招聘管理流程和策划、招聘渠道设计,以及招聘流程、招聘对象、招聘规划等内容;招聘过程中笔试与面试技术、心理测验与评价中心技术;人员甄选与录用和招聘评估,包括人员甄选与录

用一般操作步骤、招聘面试工作结束后的总结与评估方法、公职人员的招聘管理及招聘管理制度规范等。

本课程使用教材:《招聘管理》,李中斌、卢冰、郑文智等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9.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主要研究人才测评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它既是一门理论课程,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人员素质测评与方法是在对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历史行为表现的全面了解与概括的基础上,判断人员职业素质的特征和倾向,从而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某种预测,并辅之以规划指导,为企业系统地开发和选拔人才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历史与现状,素质测评的基础假设和基本原理内容、人员素质测评类型与测评系统内容、人员素质测评的量化与方法、人员测评内容标准化方法、人员测评内容效果分析方法—项目分析、人员素质测评的结果分析等内容。通过人员素质测评概述,以及历史与现状,提供一个人员素质测评的体系构建。

本课程使用教材06090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第二版)肖鸣政等编著 0609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2010年10月考试用书)

10.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完善的薪酬系统才能吸引人才并且留住人才。因此,薪酬管理已经与企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薪酬系统设计的原理;薪酬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战略导向;薪酬系统的基本模式选择;薪

酬系统设计的程序;企业薪酬系统设计的方法;奖金管理;福利管理;薪酬系统的实施;薪酬制度;六大类典型行业薪酬管理特点。

本课程使用教材:《企业薪酬系统设计与制定》,姚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绩效管理概述;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建立高效率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计划与绩效实施;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传统及现代绩效评估方法及其绩效评估方法发展的新趋势等内容。

本课程使用教材:《绩效管理》,胡君辰、宋源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重视并规划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组织,在提高其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积极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也是组织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重要基础。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专题企业内部培训辅导,帮助企业有关人员有效规划职业生涯,从而帮助企业组织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并且帮助员工融入到公司团队中。这对于新员工的入职尤为重要。

本课程主要涉及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主要理论、理论演进和研究方法,个人在职业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系统等内容。

本课程使用教材:《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徐笑君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本课程主要介绍有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阐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主要环节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其主要内容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人力资源计划;人员招聘;人员使用与调配;人事风险;绩效考核管理;员工培训;职业管理;组织文化建设;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等。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晓本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6.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 篇六

第一部分 前 言

《美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美术》课程一直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已制订了《美术》课程的教学大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也应该看到,与其他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相比,我们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仍有一些需要改革和完善的地方。

制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其目的是使这门课程更加规范,便于检查、监督。同时,通过实践、研究,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的体系,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与专业院校的美术课程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既要学习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把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在以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中,发挥起一定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能帮助学生实现以下的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位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人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位等方面,具有其他专业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陶冶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品位。

(二)抒发个人情感,获得个性发展

美术创作与欣赏是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创作与欣赏的表达过程中,来抒 发个人的情感。美术创作强调想象力与创造力,作品的独特性与独创性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美术创作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会起很好的作用。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抒发个人情感,获得个性发展。

(三)掌握必备技艺,形成职业素养

美术是一门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与技巧。因此,技能技巧的学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由于我们培养的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与美术专业院校所要求的技能技巧不同。我们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要求是尽量广一些,浅一些,主要能为他们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一些必备的基本技艺。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掌握必备的技艺,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体现时代性与基础性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既要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如增加学习现代设计艺术等内容;又要注重学科的基础性,如绘画中的素描、色彩的学习等。

(二)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如敏锐的洞察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绘制的能力等。

(三)提升未来教师的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通过美术学习,一方面使其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使其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为学生将来从事学前教育职业提高艺术素养。

三、课程设计思路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一、二、三年级的必修课中一、二年级每周为4课时;三年级每周为2课时。以每学期18周计算,总学时数为360课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必修课程设置了以下四个内容系列:

系列1:简笔画 系列2:设计与工艺 系列3:中外美术作品欣赏 系列4:幼儿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 系列5:纸 艺

以上四个内容系列中,“简笔画”系列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内完成,以每周4课时,每学期9计算;“设计与工艺”系列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内完成,以每周4课时,每学期18周计算,“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系列安排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内完成,以每周2课时,每学期18周计算,“幼儿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系列安排在二级第二学期内完成,以每周2课时,每学期18周计算。“纸艺”系列安排在一年级级第一学期内完成,以每周4时,每学期9周计算。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一、掌握简笔画、设计与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艺术实践中,学会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艺术作品,美化生活与环境。能够熟练掌握简笔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更好的服务好自己的幼儿园美术教学。

二、知道中外美术发展史的大体脉络。在欣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中,拓展艺术理解能力,并学习如何评价和解释艺术作品,交流各种见解和观点。

三、了解儿童美术发展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在学习中掌握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为今后从事幼儿美术教学工作奠定一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必修课程五个系列的内容标准:

(一)简笔画

“简笔画”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课程。通过绘画学习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表现艺术的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1、学习内容

简笔画的理论知识、笔画创作的基本规律、物简笔画练习(常见走兽、飞禽、家畜、昆虫、海洋动物、水中生物)、人物简笔画的基本规律、人物头像练习(儿童头像、少数民族儿童头像、儿童面部表情、神话人物头像、现代人物头像、外国人物头像)人物动态画法(1课时)、同年龄人物画法、物的画法及图例、瓜果、风景、常见的静物工具(常见工具、交通工具)、简笔画的线条要求以及构图要求、常见物体、动物、人物、风景简笔画的创作、简单的场景简笔画创作。

2、成就标准

通过“简笔画”的内容学习,学生能够:

(1)画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掌握常见的简笔画的基本画法,能够进行最基础的场景简笔画创作。

使学生掌握常见的简笔画的基本画法,能够进行最基础的场景简笔画创作。

(2掌握简笔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更好的服务好自己的幼儿园美术教学

(二)设计与工艺

“设计与工艺”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环境布置、玩具制作,以及幼儿手工教学奠定 一定的基础。通过“设计与工艺”学习,能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各种材料,认识不同材料的功能与作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1、学习内容

平面设计基础知识、平面设计的应用(包括:美术字的书写、海报、贺卡设计等)、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包括:幼儿园教室布置、校园布置、活动或会议场所布置等)、工艺制作(包括:纸艺制作、泥塑制作、玩具制作等)。

2、成就标准

通过“设计与工艺”的内容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平面设计基础知识。

(2)掌握黑体、宋体、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以及海报、贺卡等平面设计的应用。

(3)利用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进行幼儿园教室、校园环境的布置。(4)会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些简单的玩具。(5)掌握一些泥塑、纸艺等方面的制作方法。

(三)中外美术作品欣赏

“中外美术作品欣赏”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了解中外美术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内容系列。通过“中外美术作品欣赏”学习,学生在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体验、联想、分析与判断中,提高审美能力。

1、学习内容

“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的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中国美术作品欣赏和外国美术作品欣赏两大部分。

中国美术作品主要有:彩陶艺术、青铜艺术、画像石和画像砖艺术、壁画 5 艺术、石窟雕塑艺术;唐、宋、元、明、清以及近代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

外国美术作品主要有:古代埃及艺术、古代希腊艺术、古代罗马艺术、中世纪艺术、欧洲文艺复兴艺术;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艺术、十九世纪欧洲艺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等

2、成就标准

通过“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的内容学习,学生能够: 知道中国美术发展史的大体脉络。知道外国美术发展史的大体脉络。

(3)在参与各种讨论、交流和研究中,以及在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和描述中,提高审美判断的能力。

(四)幼儿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

“幼儿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 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美术教学和环境布置打下基础。通过“幼儿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容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儿童美术的发展过程,掌握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能运用教育教学的原理,进行教学。

1、学习内容

儿童美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儿童美术教学的原则、儿童美术教学的过程、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原则等。

2、成就标准

通过“幼儿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容学习,学生能够: 了解儿童绘画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

了解儿童美术教学的原则与过程。知道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原则。

(五)纸 艺

“纸艺” 是学前教育课程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拓宽今后从事幼儿园手工教学而打下基础。通过“纸艺”的内容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纸质的材料来制作不同艺术作品,发展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1、学习内容

纸艺的基本制作方法(如折、刻、剪等技术)、做纸花卉、动物等。

2、成就标准

通过“纸艺”的内容学习,学生能够:(1)学会用纸来制作花卉、动物等纸艺作品。(2)在制作过程中,发展动手、动脑的能力。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为了更好地实施本《课程标准》,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美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尤其在欣赏教学中,更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描述、叙述、解释、比较和各种的判断能力。要改变以往欣赏教学中,单纯传授式的教学方式。

2、美术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要改变以往教学中,单纯强调技能学习或放任自流的教学方式。

3、美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可通过创作或共同来完成一个项目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在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期间,应鼓励学生积极为幼儿园做一些有关环境布置的工作,或者指导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展各种美术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录像、电视等,或利用黑板、画纸以及其他材料进行示范、演示,使学生有一直观的感受。

二、评价建议

美术课程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们对学生作业的评价,采用平时作业占70%,期末作业占30%的评价方式。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学习档案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作评价,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三、教材编写建议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应编写一套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材。编写的原则

(1)应体现上海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2)教材内容应强调基础性的原则。

(3)教材要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要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教材的呈现方式(1)图文并茂

7.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 篇七

1 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根据调查所反映出来的情况, 造成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出现问题和不足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1 中职教育现状的复杂性对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1.1 学生来源的多渠道, 带来思想观念的多样化

中职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的高等教育。它的生源类别形形色色, 既有应届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 也有普通高中毕业生, 还有曾经在社会上工作过的青年。由于生活环境、文化水平、社会阅历的不同, 相对普通高校生而言, 其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生活习惯、辨别能力、思想观念等更为复杂。

1.1.2 招生规模迅速扩大, 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降

在中职院校, 学生的心理品质诸如学习的自觉性、刻苦程度、目标追求、自我意识、自我约束力等存在不少问题, 这给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都带来了不少困难。

1.1.3 中职教育发展迅速, 导致中职教育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普通院校办中职教育, 在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没有足够的经验。加之培养时间和培养目标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处理德育和智育问题上, 有重新出现德育和智育孰重孰轻的倾斜。对于独立设置的中职院校, 因其大都从中专、成教院校、民办办学机构的基础上升格组建, 无论从教育管理的理念上, 还是措施方法和组织体系上, 都存在一个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问题。

1.2 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2.1 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存在严重的偏差,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育严重脱节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完整的、发展的, 不能脱离其它诸育而独立存在, 而应以诸育为载体, 在大学尤其要以学科专业教育为载体。中职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从完整的生活中抽离, 更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生的专业学习、技能学习、实习实训中分离出来, 限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范围。而长期以来中职院校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个严重误区, 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是单独的教育, 可以脱离其它诸育和学生的整体生活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甚至在相对封闭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德性, 功利性的突击组织专门的活动, 设置单独的课程, 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在一个集中的时段、‘特定的空间里进行的事情,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思想政治问题。

1.2.2 对中职教育目标理解不到位, 重“技能”轻“德育”现象严重

中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类, 与普通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等方面有诸多共同点, 但也有其特殊性。中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学制一般为2年至3年, 且实习、实训的课时占有较大的比重。能力本位教学体系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的政策定位, 已得到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但在挑战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同时, 又走入了这样的认识误区, 即中职教育是着重传授职业技术和技能的教育。因而, 有些职业教育的管理者则仅偏重“职业人”的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的培养, 忽视他们整体职业素质的提高。一些教师只管传授知识, 只当经师, 不管学生的思想发展、道德品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不当人师。

1.2.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 主渠道作用没有很好发挥。

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但长期以来, 存在着教学效果不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师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缺乏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 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中职院校生源层次多、来源广、文化素质偏低, 心理困惑较多, 缺乏刻苦学习的动力, 人生追求模糊多变, 不良习惯较多, 对中职教学内容、方式的适应与接受有不同的难度, 思想不稳定, 兴趣广泛而不专。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特点和需要, 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引导。

(2) 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不彻底, 不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沿袭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不能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普遍教学任务比较繁重, 导致一些教师疲于应付, 缺乏钻研教学的时间和精力, 不少教师知识陈旧, 教学内容不鲜活, 教学方法落后, 多采取“填鸭式”的单向灌输, 形式单一, 不能很好地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帮助学生获取、分析、’贮存、处理思想信息,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3) 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 班级学生人数多, 教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位学生的需求, 组织教学有一定难度,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 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比较薄弱, 重视不足, 缺乏系统指导和监督, 没有形成有效机制, 从形式到内容上有很大的随意性。

1.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和工作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着其工作的成败。当前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不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不能做到爱岗敬业

大多数青年教师, 有较深厚的知识理论功底, 比较成熟和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思想活跃, 思维敏捷, 易于接受新事物, 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但是, 受外界物质利益等的诱惑, 一部分工作者的思想不稳定, 不能安心于本职工作, 极大地影响了整个队伍的稳定性;一些工作者缺乏学生所学专业常识的了解, 难以与学生沟通:也有一些工作者对所从事的工作前景缺乏信心, 认为学、生基础差, 行为习惯不好, 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从而对工作敷衍, 影响到工作的深入开展。

1.3.2 社会阅历有限, 应变能力欠缺

中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既懂理论教学, 又懂技能培训。而实际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多是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 他们从学校到学校, 对工厂车间、企事业单位、农村劳动者的思想实际了解不多, 对基层现状认识得不够深入, 没有得到相关技术岗位职业意识的锻炼和熏陶, 思想观念和意识与社会现实脱节。特别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 不少思想政治工作者不知所措, 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和应变能力。

1.3.3 教育观念和方法相对滞后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大多接受的是正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 习惯于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在现实工作中反映出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相对滞后。在不少中职院校中还存在着聘用一些不能担任教学任务的人员临时充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现象。这些人员无论是在理论修养上还是在业务素质、精力上都达不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要求。

1.3.4 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职院校所招学生的基础素质较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所以中职学生的思想问题较之普通高校学生的思想问题要多。不少中职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对待工作中的得失, 在付出了大量的劳动而效果不佳时一, 就怀疑自己的能力, 打退堂鼓, 想方设法改行, 对工作的热情不高, 业务不专不精, 缺少真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2 提高中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法与对策

2.1 重视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

当前, 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 归根到底就是中职学生缺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科学、正确、辩证的观点去看待, 加之自身的原因导致思想道德素质低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耍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育, 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 向学生讲授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要求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

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建设, 对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们,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意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 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即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说服教育、案例分析等方法向学生讲授知识, 同时应该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 即多媒体和网络的方式来丰富教学的形式, 来加强教学的效果。中职院校的政治教师们还应该指导学生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抵制社会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商职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提高自身对待事物的辨别能力, 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一些实践活动, 结合理论学习, 进而提高白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2.2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交流是学生和教师间形成的共同思考和相互沟通的过程。如果要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素质, 思想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部分中职学生由于受社会及自身因素的影响, 其思想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时很关键的。在开展思想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和学生相互配合, 教师应从学生的人生基础和思想实际出发, 以平等祥和的姿态和学生进行双向交流, 师生间相互林重, 切忌居高临下地说教和训导。在交流的过程中, 还要尊重和及时吸收对方思想的合理成分, 补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还应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着重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努力在思想情感的交流中形成共振, 以实现提高中职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教师还应该通过网络等新兴媒体与学生思想展开交流, 以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方式, 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思想交流。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职院校的兴起和发展, 各个中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可喜可贺的成绩, 但面临新形势、新的时代要求,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解决。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小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曹士东.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

[3]金筱萍.论道德他律与白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8, 4.

8.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 篇八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问题;分析

一、课程模式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

目前,职业教育在办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但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培养的人才达不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样一个既定培养目标。那么,造成这种结果的最本质原因是什么?是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还是课程模式?

1.课程模式是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

笔者认为,造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达不到既定目标的最根本原因是职业教育课程问题。因为,在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和人才培养质量关系最密切的是课程因素。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质量的影响最终落脚点还在课程上。那么究竟职业教育课程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课程观?课程模式?还是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知道,课程模式涉及课程开发技术、课程结构形式、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实施体系等诸多方面,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所以,职业教育课程问题的根本是课程模式的问题。课程模式是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

2.课程模式制约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科技进步导致职业演变速度加快,新的职业不断诞生。传统职业的内涵也在加速变化。职业变化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多样性、地方性和发展性等特点。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着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是职业院校的经常性工作。而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主要的一种教育类型,目前却没有一个相对成熟和稳定的课程模式,这就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了专业开发、课程开发处于迷茫的状态。一方面大家都认识到现有课程模式的不足,想打破原有的学科性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另一方面,新的课程模式又很难建立起来。课程模式制约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二、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主要问题

(1)先进的课程观没有在课程模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课程观决定和支配着课程模式。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观主要有学科本位、能力本位、素质本位三种课程观。先进的课程观没有在课程模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首先,这表现在学科本位课程观主导着现行课程模式。虽然我们对学科本位的课程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有一定的认识。在批评职业教育学科本位的课程观的同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局部的变革。比如说,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增加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等实践性环节;实行“双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但从本质上来看,课程开发过程、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部结构和教学模式等还是重点在于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以知识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课程模式还是学科本位课程观主导下的课程模式。这种局部的变革对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也是有限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率等没有显著的提高。

其次,表现在能力本位课程观局限了现行课程模式。能力本位课程观对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指导下,一些职业院校借鉴CBE模式等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人手,开展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内部结构改革。采用项目课程或学习领域课程等课程形式及其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虽然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有所下降,与我们既定的“高素质”有较大的差距。可见,能力本位的课程观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偏离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轨道。

再次,表现在素质本位课程观影响现行课程模式。针对上述两种情况,一些专家们提出一种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又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素质本位课程观。这种课程观一经提出就被职业教育界研究人员广泛关注。在素质本位课程观的影响下,我们不仅像能力本位课程观那样,开展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内部结构改革,同时还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增加素质教育课程,或者将素质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实行“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素质本位课程观是对能力本位课程观的超越。是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但是素质本位课程观还没有得到职教界广泛认可和落实。

从学科本位课程观到能力本位课程观,再到素质本位课程观,说明我们逐步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确立了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但是仅仅有正确的课程观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在这些课程观的指导下,我们采用什么样的课程模式,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课程结构形式、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实施体系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从而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进一步扩大课程模式的辐射能力。

(2)课程模式改革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

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存在的又一个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模式理论框架不明确。一般来说,“模式”即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研究框架,是介于理论和经验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课程模式的研究既是理论研究,又是实践研究。既涉及课程理论基础、开发技术,又涉及课程模式的实施体系。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还没有一个相对完整和成熟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理论框架,从而让课程模式改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第二,课程开发技术不完善。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主要是在实践导向和行动导向的两大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的。不少职业院校都在探索打破传统的学科性课程体系,开发新的课程体系。但是,由于没有相对完整和成熟的课程模式理论,导致开发技术本身不完善。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课程门类重新划分、课程排序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技术路径。一些学校传统的课程体系打破了。新的课程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从而造成了教学上的混乱。

第三,课程结构研究不深入。课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如何教”的问题,关系到教学组织策略、教学效率等,其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们在批判学科性课程结构的同时,提出了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等新的课程形式,但在课程内部结构设计、任务选择、知识分配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

第四,课程实施体系不完善。课程实施体系不完善表现在缺乏对新课程模式下的课程实施平台、课程管理和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对新课程体系的支撑条件进行研究,从

而导致虽然付出较大的财力和物力,但是新课程模式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预想的高,课程实施的效率没有预想的好。

2.原因分析

职业教育先进的课程观没有在课程模式改革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课程模式改革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其主要原因是:

(1)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滞后实践需求

第一,研究团队问题。课程模式的研究是一个跨度很大的研究领域,需要一个由政府部门、课程理论专家、课程开发专家、一线教师、企业专家组成研究团队,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在我国虽然有一些松散的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组织。但研究目标、分工等都不明确。在课程模式研究方面成效不明显,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还是以学校为主体,在学校的层面进行。具体来讲是由学校的若干教师承担。这直接导致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且各职业院校之间的课程研究处于一种低水平的重复状态。从国际比较来看。教师并不在课程模式研究中承担主要的角色。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课程包的开发是由专门的机构进行。由行业根据全国统一的职业框架体系负责制订本行业的职业标准和相应的培训标准,集成培训包,作为各TAFE学院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依据。

第二,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脱节问题。课程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脱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课程理论研究人员与实践研究人员之间脱节。课程理论研究人员是专门从事职业教育课程基础理论研究。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起着引领作用的:教师则主要从事实践研究。理论是否能应用于实践有赖于教师在实践研究中所采用理论的广度与深度。在课程理论研究人员和实践研究人员之间应该有个桥梁,这个桥梁应该是既从事课程应用研究,也从事教学实践研究的课程开发和实施专家。但是,我国课程理论专家由有关高等院校培养,一线教师由职业教育院校来培养,而课程开发专家的培养是断层,目前我国课程开发与实施专家很少。其次,理论研究内容和实践研究内容的脱节。目前,到国外学习课程理论的人员主要是课程理论专家和一线的教师。课程理论专家主要关注国外职业教育理论,一线教师主要关注专业发展,很少有人关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虽然,我们不断地安排人员到国外学习职业教育经验,但由于理论研究内容和实践研究内容的脱节。很少能从国外学习并掌握完整的课程开发技术路径。带来课程模式改革完整的可借鉴的经验。

第三,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脱节问题。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大陆相继引进双元制、CBE、MES等课程模式。双元制以职业实践活动为核心组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CBE以能力分析为依据组建模块,其本质在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决定于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MES以技能分解为框架构建模块及模块组合等等。从而引发了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热潮。课程模式研究也相继列为“八五”和“九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初步形成了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框架,带动了基层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涌现出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主要成果还是国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特点和优势,没有提炼出国外课程模式中本质的、先进的理念。同时,很少有将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转化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成果,也没有务实地对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和推广可行性研究,从而也使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成型失去很好的机遇,导致我国现在还没有成熟的、被大家认可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2)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缺乏有力的推进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与教育部2008年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都明确了“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大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研究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关键部分的“课程模式”决定着是否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否能实践“教、学、做”一体,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成效。课程模式研究不仅是实践研究。还是理论研究,而且涉及职业教育的诸多方面。如果仅仅以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为主体来开展研究,往往会出现低水平的重复现象。因此,课程模式研究和推动应该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样需要政府的有力推进。这样,才能建立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的课程模式,真正地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郝超,蒋庆斌,试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9.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与思考 篇九

我校自从2000年开始招收“3+2”学前教育专业,经过多年的探讨,我校“3+2”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计逐渐趋向于定型。现将我校在这方面的探讨和收获向大家介绍,敬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教。

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校逐渐形成了“3+2”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指导思想,即“以就业为导向,以幼儿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让学生在合格的基础上形成幼儿教育专业特长。”

二、培养目标逐渐回归现实基础

刚刚开始办大专班时,我们和全国许多幼师一样都认为,这将是从整体上提高幼儿园师资水平的一个极好机会。因此,我校最初定的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班培养目标是“专家型幼儿园教师”和“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特别是学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划出了许多课时。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发现培养“专家型幼儿园教师”和“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目标,一个普通的幼师生,要想成为专家型或研究型幼儿教师,这种可能性是不大的,专家型或研究型幼儿教师仅仅是幼儿园教师的千分之一,甚至更少,而幼儿园更加需要的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操作型的幼儿教师,并且科研并不是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幼儿,发展好幼儿。

因此,我们现在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有一定幼儿教育专长的学前教育大学专科水平的幼儿教师。

对这一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是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人才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幼儿教育人才,所有的课程都应该为此服务。如果说,我们幼师也能培养出其它方面的人才,如,为艺术院校输送新生,培养出了舞蹈家、书法家、作家、琴师等,但这都是我们教育的副产品,而不是我们教育所真正追求的目标。

2.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操作型的幼儿教育人才

我们给学生开了不少的学前教育理论课程,甚至还开设了与科研有关的课程,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培养的目标是理论家或专家型教师或研究型幼儿教师。我们开设这些课程很重 要的是为培养学生教育技能服务的,这些技能有:幼儿教育活动的设计技能、教育活动的组织技能、观察幼儿的技能、师幼互动的技能、总结反思能力等。能组织好幼儿园教育活动,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就是好的幼儿教师。

3.学校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成“人”然后成“师”

培养目标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所有课程都为学生成为“现代人”,成为“有幼儿教育才能的人”服务。所有课程都要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幼儿教育专业素质的提高服务。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活动、活动课程都是为学校教育总目标的实现服务,为促进学生幼儿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发展服务的。

我们认为,培养目标明确了,学校的教育就不会迷失方向;培养目标明确了,学校教育才可能高效地进行。

三、主动适应幼儿园教育发展对不同师资的需求

为了适应幼儿园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就业服务社会,我们将原来单一的学前教育专业细分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现代教育技术方向)、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方向)、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方向)、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方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方向)多个专业方向。保证学生在具备一般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幼儿园教育特长。

在实践中,我校坚持这样的幼儿园教育人才培养程序:成为现代人→一般幼儿教师→有特长的幼儿教师。

任何一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计,我们都考虑,如何在保证学生成为“现代人”的基础上,成为“一般幼儿教师”,然后,在成为“一般幼儿教师”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并且这些专业特长是幼儿教育专业特长,而不是纯美术/纯音乐/纯体育/纯英语/纯舞蹈技能技巧/纯电脑技术上的特长。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在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有较高技能技巧,而且在将美术、音乐、舞蹈等技能技巧传授给幼儿方面也具有较高水平,他们不仅能对幼儿进行美术、音乐、舞蹈、英语的专业教育教学,而且还能较好地完成作为一个普通幼儿园教师应该完成的其它任务。

我们在保证学生本体知识不影响其正常教育教学需要的同时,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幼儿园教育才能方面。研究表明,幼儿专业教育才能与教师专业技能不是永远成正比的,也就是说教师专业技能越高,不等于他的幼儿专业教育才能就越高。当教师专业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决定其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是其专业才能而是他的幼儿教育素养和技能。因此,我们在重视让学生专业才能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后,着重提高其幼儿教育才能。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许多幼儿园对我们学生的评价是:专业 技能不错,教育能力也比其它非幼师毕业生更懂得如何将相关的知识技能以有效的活动方式传授给幼儿。比如,我们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英语专业水平方面可能远远不如一些大学的英语本科或专科毕业生,但在幼儿英语教育教学效果方面却远超过其它院校的毕业生,因为我们的学生更加懂得幼儿的心理,更加懂得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来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四、课程特色

(一)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操作型的幼儿园教师。因此,如何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我们教育教学核心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幼儿园工作的适应能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将学生的见实习活动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进行实际保育能力和教育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进行活动设计和组织、教育反思能力的培养

第一学年,结合《学前卫生学》课程的开设,第二学期观察幼儿生理活动和生理发展情况,实习保育员工作2周。

第二学年,结合《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概论》课程的开设,每学期教育见习1周。

第三学年,结合《学前教育学概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学习,第一学期教育见习2周,第二学期安排学生进行4周教育见实习——强调对学生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培养。

第四学年,结合教育专业课程的开设,第一学期安排2周集中见实习;第二学期安排3周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实习工作——强调对学生设计和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的培养。

第五学年,结合教育专业课程的开设,第一学期安排4周的集中见实习——强调学生能全面胜任幼儿园教师所承担的各项保教工作,同时会对自己组织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第二学期安排16周的就业实习——强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一系列的五年的专业学习和见实习,使得学生的基本能胜任独立设计、组织幼儿园保教工作。

2.从制度上保证学生的见实习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地进行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让学生规范有序有效地进行见实习,我校制定了《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实习实施细则》、《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见实习手册》,明确规定了学生见实习的内容和具体的任务要求。学生在见实习过程中,不仅要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方案,而 且在组织完教育活动后还要写教育活动后反思,这样有利于学生能更快地从实践中得到真正的提高。学校还规定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要对本实习组同学的教育活动进行严格的“3+3”式评议,即对同学所上的课每人提出3个优点和3个改进的建议。

3.让学生向一线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领导者学习,及时了解幼儿园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现状

为了加深学生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了解,同时也为了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十分重视幼儿园教育见实习基地的建设——一般我们选择那些师资力量比较强的幼儿园作为学生的见实习基地,同时,我们还利用学校专业的优势加强对这些见实习基地的保教工作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我们经常派学前教育专业老师到见实习基地和幼儿园教师们进行相应的研讨活动。这样,保证学生在见实习基地看到的多是规范的先进幼儿园保教活动。

学校从南宁市各幼儿园选聘四十多名优秀教师,作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导师,“手把手”地传授其在幼儿园工作的经验和技巧,指导学生设计和组织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迅速地使学生的幼儿园教育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学校每学期都从广西各地市邀请优秀园长、幼儿教师来校给学生讲幼儿园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和作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等专题报告,让学生更加明确在校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4.相关课程“幼教化”

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操作型学前教育人才。为达此目标,除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要努力外,我们还强调所有相关课程都要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幼儿教育专业素质的提高服务,强调学科教学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更紧密地结合: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数学》等学科教学,我们强调在相关的章节中增加“学科原理及其在幼儿园中的运用”的内容;《英语》教学,则强调增加“幼儿园教学常用口语”的教学内容。

这些相关学科的教学,强调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这些原理能在幼儿园开展哪些科学活动,开展这些活动应该注意些什么——从科学的角度而不一定是从教育技能角度提出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学生动手动力的培养,强调幼儿园教育教学所必需的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特别强调“幼教化”。比如我们强调每个班级要订一份《学前教育研究》和一份与实践联系比较密切的幼儿教育类杂志如《幼儿教育》或《幼教园地》或《早期教育》,教室、宿舍文化的布置要有童趣,班级娱乐活动要有童趣等等。

5.通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和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幼儿园教育专业技能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我们每年都举行一些能促进专业技能学习的竞赛活动。如,举行幼儿故事创编比赛,幼儿教育论文比赛,幼儿园教学课件制作比赛,幼儿舞蹈创编比赛,幼儿歌曲创作比赛,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比赛,幼儿园评课比赛,讲故事比赛,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小制作比赛,幼儿游戏创编比赛,幼儿园简易教玩具制作比赛,幼儿歌曲弹唱比赛,幼儿体操创编比赛,儿童剧创编比赛,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幼儿园教育技能技巧的积极性,他们的才能也在相应的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为了培养学生对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在学校倡议下,学生还成立了幼儿心理研究协会、幼儿园教育研究协会、幼儿园游戏研究协会、幼儿园艺术教育研究协会、幼儿剧团、幼儿园健康教育研究协会、幼儿园语言教育研究协会、幼儿园英语教育协会、幼儿文学创作协会、幼儿园科学教育协会、书法学会等社团。这些协会自行组织并聘请有相关研究特长的教师作顾问。这些协会每年都举行相关的学术讲座、研讨会,还到幼儿园去进行相应的观摩活动或展示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幼儿教育能力得到了提高。

6.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

从严格意义来讲,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技能的训练,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幼儿园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我们认为学生基本功强了,一是增加学生面试择业的“资本”;二是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幼儿园教育能力。

在加强学生的基本功方面,我们将基本功训练融合到相关学科的教学当中去。声乐、舞蹈、琴法、课件制作、美术、幼儿园常用口语、讲故事、教师口语、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等课程的基本技能的目标要具体化到每个学期,甚至具体化到每个月,并且以“月关” → “学期关” → “年关”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一关关地过,前面的关没过,就不能进入后续的学习。将基本功训练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内容,将其融全到相关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去,而不应仅仅是某一阶段的工作。基本功的训练,做到课堂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

对于基本功,每个学期都有过关的具体要求,一是教师考核学生,二是主管教学的教学科研处组织有关人员对学生相应的基本功进行抽查考核——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且还通过相应的比赛来促进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过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这些技能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底线。

(二)非核心科目的学分可以通过“激励学分”来获得过关

为了让课程更加有利于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我校实施了学年学分制。在我校的学年学分制中,最有创造性的做法是:学生通过在强项学科上刻苦用功获得高分或通过选修课、参加比赛获奖、研究成果等拿到一定数量的“激励学分”,以帮助其在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科通过“加分过关”的方式过关。在我们的学年学分制中规定,除《学前卫生与保育教程》、《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教材教法》、《教师口语》、《阅读与写作》、《音乐》或《美术》或《舞蹈》等核心课程(核心学科保证学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不能通过“加分过关”的方式过关外,其余的学科都可以通过“加分过关”的方式过关。这样,某些学生原来数学基础极差,按照原来严格的教学要求,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他的数学很难获得及格过关(由于近年来我校生源质量严重下降,这种类学生普遍地存在)。我们实施学年学分制后,这些学生则可以通过其它方面的努力获得一定数量的“激励学分”来弥补“数学的不足”,这样有利于有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同时还有利于维护学籍管理的严肃性。

学年学分制的实施改变了原有课程划

一、僵化和封闭的状况,为每个学生按自己的能力、爱好和志向来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构筑了平台,使每一个学生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可能。学年学分制真正改变了使学生适应课程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使课程适应学生;使课程在保证为学生打下扎实共同基础的基础上,充分注意发现和发展他们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培养他们的特长;有利于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具有创造力的幼儿教育人才。

(三)选修课程成为学生发展特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要求,在不同的年级分别开设了5-11课时/周的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或者争取自己毕业所需要的学分。

选修课程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占了很大的比例,相对地,必修课课时比原来有明显的减少,我们对必修课程的要求也相对降低要求,以便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自己的特长。

选修课程,不仅为学生的特长发展提供了可能,而且选修课程客观上也促进了学生特长的发展。

五、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共同性的教育教学目标

学生的特长发展是以共同性教育教学目标要求的相对下降为前提的,那么,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其最基本的素质有哪些?这些素质的度该如何定?其依据又有哪些?这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这些问题研究得不透,就会有严重的后果——幼儿教育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不清,基本素质的度不清(或高或低),都会造成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合幼儿园的要求,或者学生的特长发展将成一句空话。

2.艺术技能、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专业知识的底线 我们觉得现在的教师和课程管理者,都有有意无意地想拔高某一方面要求的倾向。所以我们必须弄清楚未来幼儿教师所需要的各科知识技能的底线是什么,否则,每个学科群的教师都强调,各自的学科是最重要的,或者至少是重要的,进而影响到教育总目标的实现。

3.倡导自主学习与学习者学习普遍比较被动的矛盾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生源质量普遍比以前差——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学习习惯、学习状态)、个人品性、综合素质都比以前差,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能自觉地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人的发展目标自觉地去学习,但事实上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因此,如何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学到更多的他们应该学习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4.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矛盾

适当减少必修课的课时和增加选修课的课时,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必修课是学生基本素质发展的保证,选修课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创造条件。但是学生的基本素质是什么——作为一个现代人,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其应该具体的基本素质是什么,这确实什么研究。

制定这方面的标准,一个要考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另一个还要考虑学生的素质基础。不能无限地拔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不能无限地拔高学生的某方面的素质。

适当降低一些文化课、技能课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专业素质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研究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主要有哪些,这些技能的“度”是多少,不要用对具有特殊潜质的学生的要求来要求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在艺术技能方面尤其如此。

实践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每个具有不同教育才能潜力的学生,都能将其教育才能方面的优势发扬光大,并形成自己在教育方面的特长——特别关注相貌平平的学生的教育专业能力成长,让他们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不一定是艺术方面的„„

上一篇:护士注销注册申请表下一篇:专项整治活动总结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