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07-14

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10篇)

1.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一

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调研报告

近些年来,农村外出务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环境及待遇均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当代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民工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新生人群”,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是农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则为工,入则为农,生活于城市之中,落户于乡村之内,游离在城市与农村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许多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通过调查,在农村外出务工人潮中男性是占大多数的,男女比例大致是2: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农村及县镇女性的独立意识不强,可能是中国千百年来的男人养家糊口的历史痕迹。年龄在18—30岁之间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力军,超过了六成,接着是三十至四十岁之间的,很多人初中高中毕业之后就选择了外出打工,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提早挣钱补贴家用,另外赚一些积蓄为了娶妻生子等等。由于青壮年都出去务工,使得家里的老人孩子没有得到很好地照顾,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学历低是农村外出人员的特征,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家里无力承担高额的学习费用,是他们提前结束学业奔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外出务工人员的薪资水平、工作待遇、受尊重情况等等问题。由于小学初中高中所占绝大比例,他们在城市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都不高。所以说想加快农村发展,必须重视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

虽然农村外出务工要比在家强得多,但是付出辛苦劳动所得到收入远远低于其他收入人群,是名符其实的低收入人群,他们工资水平虽比以往几年要稍高一些,但总体水平偏低,不能跟国家的工资水平增长幅度相一致。现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物价水平一直高位运行,这意味着他们的工资水平一直没涨,还可能降了,这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水平。由于近年来我国劳动法的普及宣传力度加大,对拖欠工资打击力度大,人民的维权意识加强,拖欠工资的情况相较于以前好多了。虽有改观,但仍不太乐观,老板能做到从不拖欠工资的只有56%,剩下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欠工资情况。在这方面仍需要政府及各方面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我们的农名工能够劳有所得,及时得利。通过调查他们之间有固定工作的只有大约30%,农村外出务工的工作稳定性还是不好,及大多是零时工,今年干完了,下年就没有去处了,还得重新找。这样就会浪费他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生活也就没有什么保障了。就我看来,一是要政府等方面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是他们拥有一定的技能,能够胜任某一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农民朋友不应只认

为自己只能干那些零时工,做苦力活,有机会多充实一下自己,人自己能有更好的工作。农民工外出打工还是很容易满足的,只要给他们提供一份说得过去的工作,就很容易满足。他们为了求一份工作养家已经把自己的要求将到极致了。虽然他们干的大多是苦力活,但还是无怨无悔,因为有份工作也是很不容易的,是来之不易的。

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一直都不太好,他们一般都进工厂,或是在工地上打零时工。当遇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伤害时,仍有大约8%的农民工选择忍气吞声,能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只有六成。这一点还需我们共同去努力改变。

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打工,各种苦恼和不适应会接踵而来,这主要原因是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依靠,接着是找不到合适的活干,接着是想家又不能回。这些都深深影响着我们农民工的生活,而改变这些,还他们一个舒适平等的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仍需要我们所有人集体去努力。

对于自己以后的打算,农民工有的想继续打工,有的想回家务农,用挣来的钱经商的人也有不少,各种打算相差不大。有继续想打工的想法的略多一些,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这也说明“农民工二代”的问题已经凸显。他们对城市已经产生了依赖,这对城市建设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对农村家庭却有不利影响,对老人孩子的照顾不是很方便。

小结:通过对农民工务工状况的调查,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需解决的问题,我们需全面解决农业、农民、农村的状况,农村外出务工状况牵扯到三农的根本问题。通过此次调查,我深刻认识到了解我国农村外出务工情况是一个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三农问题、城市发展问题等等,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二

务工者的归宿

邱双赞是紫阳县蒿坪镇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外出务工,经过几年的打拼,取得了巨大成功,到近年来已拥有资产数百万元。从2002年起,他先是在蒿坪集镇投资修建了农贸市场主体大楼,接着又逐步收购了蒿坪境内大部分石碳企业。目前他所投资的企业均运行良好,投资都陆续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目前,在紫阳县共有像邱双赞这种外出务工回乡投资人员近50人,他们中个人投资多者累计近400万元。对于回乡投资创业,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持积极态度,认为这是他们这些外出务工人员的最好归宿,是每个外出务工人员的梦想。调查显示,该县外出务工人员近年来已累计回乡投资3000余万元,发展企业63个,年产值4000余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720个,成为了该县一条新的重要的资本来源途径,为该县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调查发现,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带富一个村甚至带动一个产业的事例正逐年增多,显示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正逐渐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高潮难以形成尽管序幕已经拉开,但调查显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在目前来看还只是零星的、个别的,仍处在自发阶段,还没有形成普遍现象,且将在今后较短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现状。其原因有三:

第一、投资信心还不够强。其主要原因是投资环境不够理想。多数外出务工人员认为输出地政府多存在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意识差、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交通等硬环境不完善等现象,对回乡投资缺乏信心。即使已回乡投资的人也采用两手战术,在外地的投资继续进行,回乡投资实验着进行,显得十分谨慎。

第二、投资能力仍然不足。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很大程度上受投资人在外务工收入所决定。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务收入只够用于养家糊口,其中一部分人的收入只够用于维持自身生计,只有一少部分人的收入除维持生计外有一定的盈余能够形成存款,而能形成投资能力的还不足1%。且这种状况在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

第三、投资意识十分淡薄。对于绝大多数依靠外出务工保有一定数量存款的人来讲,受文化素质、经济头脑、风险意识的限制,根本就无意去投资创业,只想通过继续外出务工,进一步增加户头上的存款。他们的存款最终多数用于家庭建设,不能形成创业投资。

期待政府支持

调查显示,输出地各级政府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均持期盼态度,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各级政府要尽早介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鼓励和引导,争取早日形成热潮,使侯鸟不再南飞。为此,政府需要做好三件事:第一、建设投资环境。要通过强化投资环境建设,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务工者回乡创业。一是要强化政府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杜绝不正之风。二是要做好硬件建设,进一步搞好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投资硬环境。三是强化金融机构改革,增强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增强金融支持能力。四是做好投资项目的开发、储备工作。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要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增强有投资能力务工人员的投资愿望、投资意识。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优惠机制,制定出具体的优惠措施,给他们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优惠。二是加大扶持力度,要把各类创业扶持资金捆绑使用,给回乡人员以最大扶持。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创业人员的荣誉感,营造浓厚的回乡投资氛围。四是大打亲情牌,利用外出务工人员的恋乡情结去感召他们回乡投资。

3.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 篇三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9:15:4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2)

2009年4月初至5月上旬,根据团市委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方案的安排,团市委调研组一行先后赴迎江区、桐城市、怀宁县三个区县就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总体情况

团市委调研组由团市委党组成员童宏葵同志带队,团市委农青部主任科员陈付青、团市委城青部副主任科员程亮两位同志随同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深入机关、区县、乡镇等详细了解了我市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有益探索。分别在迎江区、怀宁县、桐城市召开了服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工作座谈会,重点围绕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现状及如何引导服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就业创业与基层各级团干部、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代表进行了工作座谈和深入探讨。

二、现状及原因

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现有劳动力300多万人,每年有110万外出务工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40%。去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沿海发达地区企业深受影响,许多中小私营企业纷纷倒闭或停产裁员。导致了农民工就业面临了越来越大的困难,部分提前回乡。我市作为劳务输出农民工的提前返乡加大了我市的就业压力并带来了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外出务工青年主要分布在沿海,广东的东莞、深圳人数最多,行业多,大多在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或餐饮业;在

东北的主要是建筑业;在北京的主要是建筑业和饮食业;在浙江和西安主要为服装业;手机配件业分布零散而且边远。外出务工青年返乡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1、因金融风暴返乡。这是调研的重点,按比例推算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75%左右。

2、因季节性等因素返乡。因为气候原因如在东北等从事建筑行业的提前返乡,按比例推算,因季节返乡的占15%左右。

3、受中央惠农政策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青年返乡具有吸引力。因此返乡的约占2%。

4、回乡创业。外出务工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资金的积累,很多都想回乡创业。改革开放30年,但真正大量外出务工是90年代中后期,资金的积累并没完成,所以很多人想,真正创业的大约只占3%左右。

5、自身技能。有些务工青年因文化素质过低,不能适应岗位技能要求;还有些人因为结婚、盖房,或赡养老人、照顾子女,或解决夫妻分居,或不习惯外地生活、思念亲人、心理成本大等原因而选择回乡,约占5%。

三、机遇和挑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因为金融危机,工厂倒闭或裁员返乡的青年只占15%,但另一方面受访者很多都表示企业减薪了,自行创业的收入也有影响。当问及来年的打算,很多青年表示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家更好,这与当前的惠农政策和国家的扶持政策有关,也与**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提速有关。

更多的返乡青年或不愿在外务工的青年,他们经过城市工作与生活的“洗礼”,学到了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掌握了熟练的技能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机遇;他们带回了或多或少的资金,是家乡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他们不再两地分居,孩子不再留守,这是和谐家庭的机

遇。

但挑战远大于机遇,更多的青年在当地就业,这对**的经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开发并提供更多的岗位;而新农村建设也不是青年农民重新回到一亩三分地那样的简单;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又何来和谐。

四、对策及建议

综合各种因素,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返乡青年是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生力军,如何加以正确引导,是当前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团组织要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认真贯彻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后备军的作用,积极应对,主动解决青年返乡问题,努力把各种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地增长做出贡献。

1、引导服务。各级团组织要对当前大部分务工返乡青年现象和情况必须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一是要按照党的

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创新工作,履行好职能,宣传政策法规;二是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改水改厕宣传力度,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三是推动农村青年健身活动,举办娱乐活动,丰富返乡青年的精神生活;四是结合扶贫慰问工作、志愿服务工作、三下乡工作真情服务返乡青年;五是尽自身所能,努力为返乡青年排忧解难,把他们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使用好,为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4.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四

当前,农民外出务工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市农村农民外出务工也极为普遍,全市约47万多名,年收入大约在20亿元以上,外出务工劳动力人均5000元以上,这已成为我市多数农民增加经济收入,改善贫穷面貌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预料,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民离乡进城务工的状况还将继续下去。由于各种原因,外出务工的农民不可能全家进城,家中未成年的尚在读书的子女,只能留在农村,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朋好友代为照看,稍大一点的孩子,干脆让他们自己打点自己的生活,甚至还要照看年幼的弟妹。

这些农村“留守孩子”,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其教育和身心健康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并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已经开始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我市农村“留守孩子”的现状如何?有何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到我市固镇县农村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的时间、地点及方法

按照民盟省委、市委要求,由民盟市委妇女委员会组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研小组”,我们一行七人于 05年6月17日前往固镇县石湖中学和石湖小学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采取听取校方介绍有关情况,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召集政教处、团委、班主任及部分教师参加座谈会,还深入班级与部分留守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调查,我们对两校留守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等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我们认为,两校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市农村“留守孩子”的现状。

二、石湖中学的基本情况

石湖中学是固镇县的一所市级示范中学,现有初中和高中学生3000多名,教师135名。学校为配合调研做了材料准备,由校方提供的数据反映,全校五个年级中(初中三个年级,高中二个年级,高三已离校),单亲外出务工的学生为295人,双亲外出务工的为159人,二者占学生总数的15.1%。另外还有10%的高、初中学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干脆辍学放弃了上学。

但据校方介绍,石湖中学的“留守孩子”现象还不算最严重的,有些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孩子”的比例高达 40%以上,给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下表为石湖中学在校学生家长外出务工的情况表

年 级

总人数

单亲外出

双亲外出

占年级人数的比例(%)

初 一

749

2151

3初 二

670

539

初 三

535

13.6

高 一

480

13.5

高 二

389

416

7.7

由此表可见,初一的学生年龄最小,而父母外出务工的比例却最高。在此年龄段的学生自控能力最差,是最需要父母双亲呵护和家庭温暖的,而恰恰此时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家庭温暖,这将给孩子们带来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

三、调查问卷的情况

为了方便调查,针对需要了解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张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列出了30个问题,它们涵盖了年龄、性别、父母外出情况、父母联系情况、个人学习、生活、思想及课外活动情况,以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及希望等。

在校方的协助下,在石湖中学我们发放了180份调查问卷,收回了180份。石湖小学,我们发放了50份,收回了50份。

事后,我们对

这230份调查问卷逐项进行了认真地统计和分析、归类。

我们认为,两校接受调查的学生们的回答是认真的,实事求是的,它们基本上可反映“留守孩子”的当前生活学习及思想心理等有关情况。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农村“留守孩子”的问题可以大致归纳为四个方面:生活行为失范、心理健康障碍、学习课业困难、违纪违规行为趋多。其中,以下列问题尤为普遍和严重。

四、“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

1、普遍“不同意”,产生孤独、寂寞感

在石湖小学,从问卷中反映出,在11-14岁的学生中44人有43人不同意父母外出务工,15-18岁的学生中6人全部表示不同意父母外出。

在石湖中学,180人中有129人不同意父母外出,同意的为32人,其余19人无所谓。

大多数“留守孩子”都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外出务工。父母的外出,使他们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和抚慰,因此,非常想念在外的父母亲,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为伴,自己就有一种寂寞和孤独感。

很明显,父母外出务工违背了大多数孩子们的心愿,使他们从小就被迫生活在无奈、无助和无望之中。调查显示,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渴望同父母在一起,父母外出务工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从小就蒙上了孤独的阴影,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留守孩子”大多表现为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人交往和沟通。

2、失去了家,普遍缺乏安全感

父母不在家,“留守孩子”放学归来,没有家的感觉,他们失去了家,产生失落感,普遍感到安全没有保障,尤其女孩子更是如此。

石湖中学,180个被调查的学生中,有95人表示没有安全感,其中女孩子为64人,她们经常处在担惊受怕与戒备之中。多数“留守孩子”对他人缺乏信任,为了安全,自我封闭,为人处事一般都显得胆小谨慎,以致心理不健全,从而影响到他们正确的认识社会及正常的人际交往,因而也影响到他们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3、打工能挣钱,让学习受到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有些外出务工者在长期的打工生涯中或多或少形成了一种“读不读书都无关紧要”,“只要能打工,照样能挣钱”的思想。在教育孩子上也往往流露出“上不了学,大一点跟爸妈一起打工去”的倾向。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助长了一些“留守孩子”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的思想。这样,在学校里,这些孩子往往不能接受学校和老师的严格要求,学习上没有目标和动力,缺乏刻苦认真的劲头,学习成绩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程度。由于没有父母的督促,一些成绩本来很好的孩子,也会日渐退步,甚至沦为“问题学生”。在我们的调查中,石湖小学49人中,学习成绩堪称优秀的仅1人,多数为中等偏下。在石湖中学,辍学的或现学习成绩排名偏后的学生,不少原来都是班级的前几名的学生,后因父母外出打工影响,迅速退步所致。学习成绩不好,又进一步加大了“留守孩子”的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和学校的关心和帮助,极易“破罐子破摔”,引发出一些更为严重的问题。

4、心理失调,行为极易失控

“留守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无法和父母交流、沟通。苦恼时得不到安慰,高兴时得不到赞同,进步时得不到表扬,失败时得不到鼓励,彷徨时得不到指引。当“留守孩子”出现某些异常苗头时,学校老师也难以及时与家长沟通。尤其在放学离校之后的时间内,“留守孩子”多数处在无人监控的状况中,因此对自控、辨别能力不强的尚未成年的孩子,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往往会行为失控。吸烟、打架、迷恋上网,甚至出现欺诈、行窃、校园暴力等不良行为。

在我们调查的两所学校中,虽然尚未发现严重犯罪的极端事例,但一些苗头还是存在的。如有些“留守孩子”乱花父母给他们的钱,无节制的上网,不恰当地消费,钱花完后互相乱借,从而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甚至打架、斗殴,想歪门邪道等现象时有发生。校方对此也深感忧虑。

五、我们的思考和建议

“留守孩子”是当今我国青少年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呵护和关爱的群体。现有的种种迹象都已表明,他们的身心健康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对我们要将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宏伟目标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也是新形势下,青少年教育中的一个新问题。对此,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而应给以高度关注。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为使留守孩子同全国青少年一样能健康茁壮的成长,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我们建议:

1、各级政府要高度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成长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兴衰,不仅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更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来协调、统筹多方面的力量,上下联动,共同做好这件事情。

2、尽快建立我市“留守孩子”的资料库

由教育、共青团、妇委、关工委等部门组织,学校具体操办,全面摸清我市农村“留守孩子”的有关情况,尽快建立起相应的档案资料,并注意经常更新。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各类“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更加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3、关注“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孩子”远离父母,没有爱的呵护,失去家庭温暖,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困

惑、情绪和行为失控及心理上的障碍。问卷中明显反映出部分“留守孩子”已经出现心理问题。他们感到孤独、寂寞,出现社交行为上的自闭。因学习困难、考试压力而导致学习障碍。心理上恐惧和焦虑,又进而产生厌学和逃学。因此对中小学生,尤其是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是非常必要的。在座谈会上石湖中学的校长,德育主任和老师也提出在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辅导、咨询的想法。鉴于目前心理学专业人才,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学校可采取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利用电视专栏节目,学校校园网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教育。(我们还有一种希望,学校老师不要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处理)。

4、开通“留守孩子”的电话热线

为了使“留守孩子”能够有人、有地方倾诉自己的苦闷和渲泄自己的情绪,学校和有关部门可考虑开通专供“留守孩子”免费使用的电话热线,安排专人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要让每个“留守孩子”都清楚,他们并不是孤立无援的,老师和全社会都会随时随地地聆听他们的心声,并伸出援助之手。

5、帮助“留守孩子”和父母交流沟通

“留守孩子”和自己父母的交流沟通是必需的,不可取代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些“留守孩子”却很难与在外的父母交流。因此应帮助这部分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建立起正常畅通的交流渠道。

学校应督促外出家长定期给自己的孩子联系、交流,也应督促“留守孩子”采取电话或书信方式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在校的情况。

调查中我们得知石湖中学为“留守孩子”和他们父母之间建立了电话联系制度,从而有力的促进了留守孩子和父母之间互相了解、交流和沟通。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借鉴。

6、帮助学习困难生,树立信心

因为种种原因,“留守孩子”中不少学生已成为学习困难生,课堂不能安心听课,作业不能独立完成,考试成绩下降,渐渐地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厌学。学校应想法设法帮助他们,石湖中学有的班级采取老师分人包干,学生成立课外互学帮困小组,已经初见成效。

7、尽可能的丰富“留守孩子”的课外活动

“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尽管各异,但总的特点都是在课外时间倍感孤独、寂寞,缺乏交流对象,此时特别渴望父母关爱。对“留守孩子”来说,如何度过每天的课外时间就特别关键。因此,学校或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做好这个时间段的工作。比如,学校可以成立、组织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吸收组织“留守孩子”参与,并配有专门的辅导老师,和他们一起活动,使“留守孩子”的课外时间充实起来,以转移和减轻由于对父母的思念而产生的各种思想情绪,把思想和兴趣集中到健康有趣的课外活动中来。

8、“留守孩子”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解决“留守孩子”的问题,许多事关“留守孩子”的工作,对学校来说是责无旁贷的。但应该看到“留守孩子”问题决不是学校一方努力就能完全解决的。学校存在着一些仅靠自身难以完全解决的问题:如财力、人力的问题。我们调查中知,象石湖中学为给“留守孩子”提供同他们父母通电话的机会,负担了不少的长途电话费用,长期下去恐难以维持。还有,若全面担负起“留守孩子”课外时间的监管工作,学校的人力也明显不足,如此等等。因此解决“留守孩子”的问题应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承担的工作。学校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都来支持,都来贡献自己的一份爱,问题才会有效的解决。如经费问题,就可以多方筹集,政府,学校及家长各方都出一点,集中保管,专款专用;制定相关政策,使外出务工的子女与当地子女可以平等就学,尽量不造成孩子“留守”;大力发展当地经济,优先照顾未成年孩子的农民父母就近务工,尽量减少外出务工等等。

5.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五

系部名称: 专业: _

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 至

实践目的: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锻炼个人才干,从社会实践中不断地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态度。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了解关于外出工人子女的状况,深入社会基层。

一、实践内容: 随着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市场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进城务工农民的规模,并产生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民工子女的生活与教育之的广泛关注。针对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日渐增多,留守的孩子的生活状况,以及学习方面的情况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展开了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状况的调查。

(一)、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状况的调查

1、调研采取普遍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当地教育局、妇联等有关部门配合下,通过走访、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发送调研函等形式,走访儿童、监护人、教师、村干部,发放调查问卷。

2、成长方面的状况,交友问题,衣食住行的问题

3、学习的情况,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对学习的热情

(二)、对父母的外出行为的看法,心里方面的问题的调查

二、实践结果:

(一)、针对留守儿童问题,临沭镇政府采取了比较人性化的措施,临沭街道为留守儿童建档立案全方位呵护成长临沭街道为辖区内12处中小学近200名留守儿童建档立案,纳入正规化管理。

据悉,该街道有中小学生近万名,由于是驻城街道,物流、信息比较广泛,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较多,农村留守儿童很少得到家长的直接管理、监护,加上替代管护难以维系,机制不健全,造成了一部分留守儿童成为管护的盲区和空白。因此,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从实际出发,为全街道近200名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委派专人负责留守儿童的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生活学习和人身安全等各方面予以全方位监督照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目前,全街道已建成留守儿童工作室20余处。3处街道中心少年宫免费为留守儿童

开放,配备专门兼职留守儿童工作人员30余名,为留守儿童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浓厚氛围。

(二)、继1996年国家颁布了《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到2003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虽然农民工子女的社会生活得到了改善,但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的频频出现,不得不使我们重新重视农民工子女的问题。

(三)、1、虽然离开了父母的照顾家里还有爷爷奶奶等亲人的照顾,二前国家对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问题也相当的关怀,但是无论国家的政策如何改变,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这是不容置疑的,在这次的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孩子们不说但是他们对父母的想念是显而易见的。

2、相对于有父母陪伴的孩子这些留守儿童,在衣食住行方面也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在成长方面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关怀,而且有时候会感到自卑。

(四)、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而心理问题最为严重。

1、由于缺少家人的陪伴,在成长方面,这些留守儿童面临着的最大的问题确是心理

上的,相对于那些有父母陪伴这的孩子,“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问题更多的暴露出性格上的缺陷,如自制力差、自我中心、金钱主义、自私、自卑、孤僻、任性、暴躁、逆反等。

2、追根溯源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是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2)学校的不当评价、教师的不当教育,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3)社会的不良环境、成人的不良影响,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大诱因。

(五)学校教育管理较难。

1、一是农民工子女就学流动性较大。农民工子女往往随着父母工作地点的变换而流动,有的甚至中途转学,“来无信,去无踪”给学校师资、设施的配备造成被动。

2、二是学校与家长沟通困难。从学校反映中我们得知,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打工,许多人没有固定的地址和电话,学校遇到问题不能及时与家长联系。

3、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生活自理能力差、临时监护不到位,凡是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学校,都要尽量解决留守儿童的住校寄宿问题,名级财政要加大投入。留守儿童每年需要的生活费用可采取以家长为主、各级财政适当补贴的方式解决。

五、经验体会

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几天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但是也充满着欢声和笑语。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 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因为这毕竟不是简简单单的玩,这是我们深入深灰的一向认真的调查,从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也了解了外出务工子女的现实状况,让我们知道了社会上不光有光鲜亮丽幸福生活的一面,还有许多个没有父母陪伴孤独的留守在家里的孩子的艰辛的生活,以及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也让我们学会了要好好关心这些歌孤单无助的孩子,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亦或是心理上我们都应该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生变得人感受的社会的温暖。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 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六、思考

调查结束了,却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思考,赚钱确实比较重要对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来说,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孤单的生活也并不是父母所乐意做的,但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至少家长们应该更加关心这些孩子,不能为了金钱就忽略了孩子的成长,毕竟家才是能给孩子温暖的地方,因为家是温馨的港湾。

也许是社会发展的还不够全面,也许是生活所迫,也许是·······这些问题导致了外出务工人员日渐增多,相应的留守儿童也日渐增多。这些问题我想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努力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也会相应的逐渐消失。

总之 以上分析尽管不尽全面,但应引起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视,儿童本身是一个弱势

6.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六

关于做好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企业用工

摸底调查的通知

各乡镇(园区)劳动保障事务所:

根据“全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会议”精神,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掌握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当地工业园区企业缺岗等情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做好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摸底调查

1、设立重点监测点。本县设立重点监测点为罗田镇、马埠镇,对以上两乡镇农民工返乡就业进行全面监控。其余乡镇内设二个行政村为村级监测点为重点监测。村级重点监测点由乡镇劳动保障所确定并上报到县就业局。按照“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农民工返乡较集中的乡镇、村进行监控,防止群体失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乡镇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劳动保障协管员要采取上门入户的办法、每周核实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情况,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登记工作,做到返乡一人登记一人,不遗漏一户一人,摸清返乡人员的底数、技能状况、培训和就业愿望要求等,建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台帐。

3、充分发挥建立起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作用,按照做实和动态管理的“三个台帐”的要求,全面、及时掌握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情况并做好登记资料更新。

二、做好当地企业稳定就业工作

各乡镇劳动保障所要积极发挥其职能,对本辖区内企业的数量、用工人数及经营规模和用工情况等进行重点监测,工业园劳动保障所着重对工业园区企业进行重点监测。

1、加强本地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监测,将当地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纳入监测范围,及时了解本地工业园区出现的用工需求下降、规模裁员、就业岗位减少、企业员工待岗等情况。

2、及时了解掌握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和工业园区新投产、扩建项目形式建设带来的就业岗位增加情况,组织开展用工对接,帮助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当地失业下岗人员实现就业。

3、组织开展走访工业园区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就业岗位变化情况,确定需要帮扶的困难企业,落实有针对性的扶持服务措施,为困难企业“降压减负”。

三、具体要求

1、深入学习吴省长“二降三促一优先”有关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把做好金融危机对我县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就业、当地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的工作为今年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

2、及时提供职业培训,对我县外出务工返乡和当地工业园区企业裁员、减员的人员,要提供及时有效的职业培训,帮助劳动者提高技能水平,尽快促进这类人员就业,并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3、为使调查数据真实、客观、全面,建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企业用工摸底调查的报告制度。各乡镇(园区)劳动保障所汇总情况后,填好《全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企业用工变化情况表》、《江西省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情况统计表》及《近期形势变化企业用工变化情况表》于每周四上午10点前准时报送县就业局。

联系人:李永红电话和传真:3695228。

二00八年十二月五日

关于做好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情况调查的通知

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及时了解金融危机对我县外出务工人员所造成的影响,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情况大调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调查,及时掌握本地返乡人员的人数、原因、转移愿望等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稳定返乡人员情绪,引导返乡人员到本地工业园区就业,以解决本地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难题,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调查的范围和对象为全县所有乡镇街道的城镇和农村外出务工的返乡人员。

三、调查方法和内容

调查采取全面调查的方法,以行政村为单位,对本村的返

乡人员造册登记,调查数据实时更新,以周为单位,每周更新一次。

调查的主要统计指标有本地外出务工人员总数、返乡人员总数等,调查的内容包括返乡人员数量、返乡原因、转移愿望等。

四、调查的组织

为把此次调查工作做好,成立县返乡人员调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陈刚

副组长:肖建刚

成员:就业局全体干部

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全部工作人员

各行政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

调查所需资料、业务指导、数据整理工作由县就业局负责,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组织劳动保障协管员对本辖区内返乡人员进行调查,并整理有关数据和材料上报县就业局,劳动保障协管员主要负责调查收集本村(社区)返乡人员基本信息。

五、工作要求

1、各劳动保障事务所务必高度重视此次调查工作,接到本通知后,请及时向乡镇主要领导汇报好,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并认真组织本辖区的调查工作。

2、各所要指派专人负责整理调查资料,按要求填报报表,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3、调查工作从文件下发之日开始,本周完成第一次调查数据采集工作,请各劳动保障事务所按要求在本周四上午十点前将报表传真至县就业局,以后每周四例行上报报表。

4、我局将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和抽查,对任务完成较好的将给予奖励。

联系人:李永红电话:3695228传真:3695228 附件:

1、《全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企业用工变化情况表》

2、《峡江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员花名册》

7.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七

一、基本情况

作为山区农业大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上下紧贴新农村建设工作实际,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坚持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与经济示范户培养有机结合,紧紧抓住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等环节,初步建立了整体联动、选育结合、政策激励的农村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支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建设新农村人才队伍,他们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较有成效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总量14924名,占农村人口的3.3%,占农村从业人员的8.2%。其中,乡镇机关人才783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892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4805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2247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6197人,分别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总数的5.2%、6%、32.2%、15.1%和41.5%。

在8727名农村基层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中,从学历上看:本科239人,大专以上2181人,中专2818人,高中及以下3489人,分别占2.7%、25%、32.3%和40%;从职称上看:高级68人,中级2020人,初级3135人,分别占0.8%、23.1%、和35.9%;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2716人,31至40岁2600人,41至55岁3086人,55岁以上325人,分别占31.1%、29.8%、35.4%和3.7%。

在6197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中,从学历上看:中专以上1277人,高中1636人,初中及以下3284人,分别占20.6%、26.4%和53%;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4338人,41岁以上1859人,分别占70%和30%;从行业分布上看:种植类552人,养殖类254人,打工类2138人,加工类469人,建筑建材类507人,营销类1813人,其他464人。已表彰命名各级各类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62名,其中:省级4名、市级28名、县级30名。

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总量不足。全县现有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总人口和农村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3.3%和8.2%。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军人才的数量就更少,远远适应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二是文化层次低。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53%左右,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占总数的27.7%,高、中级职称人员分别仅占0.8%和21.3%,加之视野狭窄,很难适应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三是分布不平衡。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多集中在经济较强的乡镇,交通便利的城区,偏远地区农村的实用人才相对较少;在7052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事业单位占68.1%,且教育卫生系统占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58.5%,企业一线人员仅占31.9%。

四是人才外流严重。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都想到外地发展,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一般都不甘心留在农村。同时,绝大多有所专长的农村人才数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首先考虑的是到大城市发展,即使是农村出来的也很少愿意再回到农村。

(二)存在问题原因

1、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村实用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模效益不明显。

农村实用人才出自农村,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在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尽管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掌握了一技之长,但他们很多人除了想到用自己技能来满足温饱外,很少会看到自己技能潜在的市场效益,更不言其特殊能力的充分发挥。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滞后”:一是思想观念滞后于经济发展。缺乏改革的意识,习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模式,思想解放力度不够,无远大理想和追求,沉浸于“小富即安、满于现状、固步自封”的状况;二是致富方法滞后于经济发展。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影响,不顾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只图眼前,不求发展。三是道德法律意识滞后于经济发展。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自制能力不强,不仅不能为确定的“领头雁”鼓劲撑腰,反而不时暴露出“怕自己穷,怕别人富”的阴暗心态,打击了农村基层人才带头致富带动一方致富的热情和信心。

2、受农村科技普及和推广环境的制约,农村实用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还显得较低。

农村实用人才的专长和技能大多是在后天的劳动实践中学习或摸索出来的。一方面有特有的乡土气息,另一方面因缺乏牢固的科学基础和系统的理论培训而显得底气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够”:一是培训阵地作用发挥不够。培训网络功能不全,科技培训基地未能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二是培训突出重点不够。农民在筛选致富项目,把握致富信息上目标不准、方向不明、手足无措,要加大对农村各类产业大户、致富能人、农民经纪人的培训,通过他们发挥典型引导、示范推动、整体联动作用;三是培养方式和方法不够。农村实用人才的文化结构参差不齐,在培训方式和方法上,注重了理论培训,忽视了实践操作培训;注重了普通号召,忽视了因势利导;注重了项目开发,典型引路显得不力,造成农村基层人才后继乏人的状况。

3、受农村落后的发展环境制约,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不够。

农村实用人才的价值在于他们有科技和市场头脑、发展眼光、致富专长,但落后的发展环境制约其能力的发挥和事业的发展。首先受交通、地理、信息、自然资源等诸多方面影响,农民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缺乏主心骨。其次受资金、设备的影响,追求的事业成了无翅之鸟、无水之舟。再者,受技术信息的影响,他们生产的产品很难走出市场,走向社会。如农村的剪纸、烧窑、编织等民间艺人很多,却未集中优势创品牌走出本地,走向广阔市场。

4、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局限,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进程缓慢。

现阶段,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总的来看尚处于尝试性开发的起步阶段。随着新时期农村“打工热潮”的出现,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纷纷闯入大中型城市创业,使农村这个大市场人去楼空,人才匮乏。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是部门服务不配套。个别单位和部门不是及时、准确地去帮助农民解决资金投入、税费过重、财产安全等问题,而是一味追求和强调部门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地位和作用,致使他们生产、生活陷入困境、自生自灭。五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村实用人才的待遇和优惠政策落实不够。目前,针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方面的政策还比较少,培养、利用农村实用人才的相关配套政策也不健全,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农村人才是农业产业化与科技融合的直接实践者,他们在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加快“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目标的实施,全面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把开发农村实用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要采取不同形式,从多方面入手,广泛宣传,不断提高人们对开发、利用实用人才重要意义的认识。一是强化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开发的意义和成果,不断扩大影响,使人们意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能带动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能带动实用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富裕,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思想认识。二是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要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推广典型经验上狠下功夫。要善于及时捕捉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的“土专家”、“田秀才”的典型事例,专门召开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典型经验交流会,由先进乡镇介绍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取得的经验,“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典型事例及其取得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工作,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以科技促致富。三是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是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加强教育,注重培养,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一是要改革农村教育,加强和搞好农村成人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改革现行农村教育体制,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兴办与农村经济紧密联系的各类职业学校,使广大农村青少年接受农村实用技术教育,让他们带着技术回家参加劳动,从而进一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使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二是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培养急需实用人才。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必须按需施教,本着“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可以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等不同的形式,针对当地存在的问题,请专家教授讲农业科技知识,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促进本地区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三)积极支持,热情帮助,使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

农村实用人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劳动在农村,和当地群众结合最紧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具有示范作用,更具有感染力和辐射力。为充分调动实用人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放手发展,并更好地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在政策和待遇上要给予农村实用人才充分的倾斜,并通过评审农民职称,选拔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参加乡镇、村委重点项目决策的可行性论证工作等各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使农村人才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一是要支持实用人才兴办企业。大胆启用农村实用人才担任厂长、经理兴办个体、私营企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成果、经营管理方法运用到生产上去,直接创造效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富一方人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是要通过大户辐射的方式推广技术成果。就是选用部分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政治素质过硬的大户作为专业示范户,并把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交给专业户、示范户,由他们先搞起来。当地农民看到用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带来的利益,就会自发地跟着用起来,一项新的技术或新的品种就得以推广,一项新的产业就可以形成。三是要鼓励实用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对周围农民进行“传帮带”。主要通过结对子,以师带徒、科技赶集等方式进行传、帮、带,把自己的知识、技术、经验等活的东西扎扎实实地传授给周围群众,让更多的农民掌握新技术,使用新品种,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四)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抓好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

1、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人才的激励机制。一是鼓励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科研开发、咨询服务、技术推广。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兴办民办科研实体和开发型经济实体,扶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税费优惠、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各有关部门要按国家政策规定给予优惠和支持。改革和完善分配办法。二是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开发、科技承包或服务中,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要给予重奖,并保护其知识产权与合法收入。对分配到县以下农业一线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可提前定级,其定级工资标准可高于同类人员;三是改进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办法。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学历、论文、外语等方面继续给予倾斜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鉴定制度,对取得技术职称和高技能等级的实用人才应优先提供培训机会,并可作为申报评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条件之一。四是建立定期表彰制度。对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要给予表彰奖励。

2、要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机制。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一靠培训,二靠引进。培训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是促使农村劳动力成长的主要方法。我们不但要通过建立农民培训体系,搞好农村实用性人才的开发培训。还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一是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班或农业知识讲座,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组织村干部和优秀实用人才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三是兴办农业科技示范户,让农业科技带头人引路示范。四是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进行科技推广、农业知识普及。五是选送青年农民到高校进修深造,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不管采取哪一种形式,关键是要形成制度,坚持下去,做到有章可循。人才引进也是壮大农业人才队伍,优化农村结构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将成为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要积极适应形势,抓住有利时机,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工作,切实壮大农村人才队伍,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素质。

3、要健全农村实用人才选拔机制。根据农村实用人才现状,要建立健全“加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农村乡土拔尖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按照“有素养,有影响,有贡献,有效益,有创新”的标准,搞好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工作。加强考核工作,实行动态管理,鼓励更多的农民群众成长成才,促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8.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八

人行××县支行:

一、专项央行票据认购后的基础工作进展情况

我们认购专项央行票据后,**万元呆账贷款和**万元历年挂账亏损共**万元被等额置换给人民银行。××县农村信用社受县人行委托对呆账贷款进行保全清收和处置。目前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两项认购后的基础工作。一是对专项票据所置换的呆账贷款进行了逐笔统计,列出了清单。据统计,**个基层社呆账贷款共**笔**万元。二是目前已把核定的数额将专项票据分解到了各法人信用社,并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了反映。下步我们将指导各法人社设立单独账户,记录处置委托呆账贷款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同时妥善完整保存所置换的原始档案,以及保全、处置、清收的原始记录。

二、降低不良贷款工作实施进展情况

(一)降低不良贷款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截至3月底,不考虑置换因素,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万元,其中逾期贷款**万元,呆滞贷款**万元,呆账贷款**万元。第一季度下降**万元,其中呆滞贷款下降**万元,逾期贷款下降**万元,分别完成计划数**万元、**万元和**万元的**%、***%和**%。不良贷款占比为**%,比计划数**%多下降了**个百分点,较底不良贷款占比**%下降了**个百分点,降幅达**%。考虑置换因素,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万元,其中逾期贷款**万元,呆滞贷款**万元,呆账贷款**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较20底不良贷款占比**%下降了**个百分点,降幅达**%。

(二)第一季度降低不良贷款措施

1、抓住春节期间亲戚子女团聚、打工贷户携款返乡的时机和他们爱面子的心理,走村串户发送催收贷款通知书,同时动员其亲戚朋友或家人做贷户的思想工作,加大了催收力度。

2、于第一季度大张旗鼓地在全辖内展开了收贷百日竞赛活动,逐级分解目标到社到人。各社内外结合,灵活施策,多管齐下,多法并举,合力攻坚,使不良贷款“双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3、各社充分利用信贷微机管理系统,每日对各个不良贷款户的贷款及结息情况进行查阅,由会计开出结息预算数据单,交信贷员通知贷户及时组织贷款本息回笼。

4、实行日报、旬报制度进行强化清收。每名信贷员每天上班前将昨天的收贷收息情况和遇到的难点、问题如实向社主任汇报,共同研究清欠方案;各社每旬把工作进度上报到联社业务科,并定出下旬计划,做到了天天有进度,旬旬有数字。

5、继续开展了贷款清收“十元工程”建设活动,消灭百元内贷款合同,不良贷款每笔每月清收一次,每次最少收十元钱,较好保全了债权时效。

(三)所置换的不良贷款情况

所置换的呆账贷款第一季度未盘活。下步我们拟加大对呆账贷款的盘活力度。一是把呆账贷款目标重新分解,落实到社到人,并开展清收呆账贷款竞赛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盘活的积极性。二是继续同政府做好汇报,依靠行政力量进行清收,要求资产管理部做好配合。三是定期考核,适时通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四是班子成员分片包社,深入清收第一线,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具体解决清收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清收工作的稳步顺利推进,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五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贷款造成损失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损失较大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六是组织专门力量对农村信用社历年贷款诉讼案件进行全面清理,对有资产、有经济来源的欠债户,加大追索力度,强力进行清收。

三、增资扩股实施进展情况和资本充足变化情况

(一)增资扩股计划完成情况

20第一季度,全县信用社共增资扩股**万元,其中自然人股**万元,全部为资格股,法人股**万元,分别完成计划**万元、*万元的**%和**%。考虑置换因素,资本充足率达到了**%,比计划数*%多完成了**个百分点。

截至年3月底,全县信用社股本金余额为**万元(不含入股省联社资金**万元),其中自然人股(含职工股)**万元、法人股**万元,分别占股本总额的**%和***%。在自然人股中,职工股为**万元,占股本总额的**%;在这**万元的股本金中,均为资格股,其中自然人(含职工)资格股**万元,法人资格股**万元,分别占股本总额的**%和**%。在自然人资格股中,职工资格股为**万元,占股本总额的**%。最大单个法人股为**万元,占股本总额**万元的**%,未超过股本总额的*%;最大单个自然人股为*万元,占股本总额**万元的**%,未超过比例(我县选择的是二级法人体制);自然人持股总额**万元,占总股本的**%,高于总股本的**%,其中,职工持股总额**万元,占总股本的**%,低于股本总额**%。

(二)第一季度增资扩股措施

2005年元至二月份,全县信用社共退股**笔**元。针对股金不稳定的现状,我们一是拓宽了宣传面。我们在加强宣传过程中,强化正确的舆论导向,完善信息披露,既向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经济实体把入股的好处讲清、讲准、讲透,同时,也如实向入股者提示风险,让每个股民都熟悉股东的权利、义务及可能承担的风险,使社员“明明白白”入股。同时充分宣传农村信用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发展前景及同农村基金会的区别,打消入股群众的疑虑,从而调动起他们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及向农村信用社入股的积极性。二是建立了资本金补充机制,使扩股工作达到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如二月底考虑置换因素,我社的资本充足率仅为**%,是全省六个达不到**%的单位之一。为此,我们迅速启动资本金补充机制,通过广泛动员、改进服务等措施及时补充了股本金***万元,使得资本充足率达到了**%(考虑置换因素)。三是加大管理规范力度,规定对以存化股、以贷求股、以贷入股、花钱买股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予以查处,确保农信社增资扩股工作的合法合规,提高股本金来源的真实性,切实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

(三)资本充足率变化情况

底,考虑置换因素,资本充足率为**%。2005年3月底,考虑置换因素,通过第一季度增资扩股**万元、盘活不良贷款***万元,使资本充足率达到了**%。

(四)下步增资扩股计划

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动员、鼓励信用社内部员工积极入股,提高员工入股份额,从而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参资。二是在保证社员所入股金不足以干涉和影响信用社管理和经营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动员辖内有经济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联(私)营企业法人和农村种养大户等经济实体入股,改善目前信用社股金结构较单一的局面,充实资本金,增强抗风险能力,为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运用多策吸收投资股。四是继续加大股金规范力度。从而使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在任何时点不低于兑付央行票据的条件。

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展情况

我们初步建立了理事长、监事长、主任分设框架和约束制度,初步确定了理事长、理事、监事长、监事、经营班子的职责,强化了内部监督和约束机制。在新的领导体制运作中,联社理事长主持理事会的工作,是法定代表人,任党支部书记,不参与业务经营,主要决策、定向、监督、引导和负责党建工作。联社主任全面负责全辖信用社的业务经营,组织实施工作方案,保证辖内信用社顺利开展业务。在具体操作中,理事会是农村信用社的决策机构,全面领导农村信用社工作,研究决定选举更换理事会,制定联社经营方针、业务经营计划,聘任和解聘联社主任、副主任等。理事长授权主任组织实施理事会各项经营决策,并负责主持社员代表大会,主持召集理事会会议;听取联社主任前阶段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及计划安排,提出工作建议;检查理事会议的实施情况,对联社业务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在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这一新体制下,联社主任根据理事会授权,依法大胆开展日常的经营管理,通过主任办公会行使章程规定的各项职权,主任不再分管信贷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贷款和费用列支有一票否决权,无一票通过权。主任通过召集主任办公会和社务会,提出工作方案和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拟定发展规划、经营计划草案和财务预决算方案及提出人员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等。下步我们将以制度形式将三会以及对高管人员的审计、授权经营、信息制度等予以固定,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五、内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况

(一)完善激励机制

我们实行了“三定三联”为基准的“工效挂钩”分配方式,即外勤定收贷、收息目标,内勤定收储目标,社主任定收贷、收息、收储目标,一个年度中有三次完成比在**%(含)以下的,免去社主任职务。工资联系目标,工资联系效益,取消了档案工资,以效益定收入,按贡献取报酬,每月考核兑现。此举形成了人人关心经营,人人参与经营的良好氛围,使经营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全县**个独立核算单位中,有**个信用社盈余,盈余金额**万元,比上年同期多盈**万元。盈亏轧差后亏损**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万元,减幅**%。

(二)完善风险控制和应急机制

通过对新发放贷款实行贷款风险责任制、赔偿制和AB制管理,规范了信贷员的经营行为,使信贷质量逐步得到提高。通过信贷管理预警程序的应用及双降活动的开展,遏制了不良贷款发生的源头。同时制定了《××县农村信用社支付风险应急预案》,并成立了防范和化解信用社支付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处置支付风险值班和重大事项快速上报制度,有效防止了风险的发生。

(三)完善内部核算、费用控制制度

对费用实行限额控制管理,按业务量、存贷款规模、管理区域大小等核定各社费用额,不得超支。同时在财务开支上,既坚持“一支笔”审批,又搞民主监督,对限额以上的开支集体研究,防止了虚假开支和“一支笔”下的腐败发生。严格的财务管理机制,使信用社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第一季度综合费用率为**%,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各项财务支出为**万元,较上年同期少支出**万元。

(四)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由稽核科负责每季分项对联社业务、财务、会计、出纳、信贷、计划执行等内容,采取专项审计和全面审计相结合,现场检查稽核与非现场检查稽核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发出纠正事项通知书,令其限期纠正,反馈整改信息,从而达到了强化内部管理,杜绝违章违纪现象。

下步我们将健全信用社内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简洁高效的运行机制,继续完善机构控制、岗位控制、程序控制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布局机构网点,撤并业务规模小、经营亏损的营业网点,建立科学的授权授信、信息披露、内审等配套制度,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9.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九

xxx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响应党和国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所以,我们认真落实xxx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发〔XX〕36号和国发〔XX〕5号文件,做到建设现代农业,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我们对全乡x个村xxxx个村民作了深入调查。

我们的调查采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表、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座谈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工种、就业收入等作了详细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的**个村共有**人,其中劳动力**人(劳动力系指男16周岁至60周岁、女16周岁至55周岁的农村人员,下同)占总人口的**%。经过各种职业培训和参加过正规职业学校培训几乎没有。

二、劳动力在本乡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其中农业生产达**人,高居**%;从事专业养殖**人,仅占**%;从事农产品经营**人,占**%;从事专业农产品加工**人,仅占**%。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省外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人,占**%)、广东、福建(**人,占**%)、其他地区(**人,约占**%)等。

四、被调查劳动力的就业方式以“亲帮亲”、“邻帮邻”和自谋职业为主,有少量劳动力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就业。

五、被调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劳动力就业工程主要是制造、建筑业,采矿、其他服务业,另有少量人员就业工种不固定。xxx元至xxx元,有的低至月均工资xxx元,仅有少量劳动力月均工资可达近xxxx元。

综上分析,我们建议如下:

一、解决资金缺口,抓好培训技术关,为农民工撑起一片蔚蓝的天。我们在调查中得知,不少农民不是不想培训,而是担心培训费过高、技术不过硬等问题。鉴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政府部门应从解决“三农”问题,切实贯彻党的“三农”政策的高度,投入资金,补充职业培训的资金缺口,并督促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把好培训质量关,真正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二、职业教育机构应拓展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时段,鼓励对青年农民进行长期培训的同时,加强对中年农民短期培训。青年农民,特别是初中或高中毕业不久的农民,应大力鼓励他们进行长期职业培训,学到今后工作的技能的职业培训。中年农民民,应提倡进行短期培训,诸如外出务工的必知法律法规,一般行业技能的培训。对于这批农民工,我们应重点加强建筑业的培训等等。

三、抓住地方经济特点,加强引导与培训,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之路。比如,某村土地肥沃,宜大力发展种养业。但从以上调查分析来看,从事种养业的劳动力却很少,而且效益并不高。这就说明,我们的技术还很落后,还不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加强引导与培训,从种植养殖入手,用先进技术培训种养能手,致富一个,带动一片。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送农技下乡”活动,不要把农业技术作为某些人谋利的手段,而应成为我们农民共同

占有的致富金钥匙,以此才能走出一条致富的小康大道。也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才能真见成效。

四、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农村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偏少,同时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偏低。在家务农村民多为老弱病残等农民,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缺乏先进的理念,以至于许多学生初中毕业,甚至初中尚未毕业就随父母外出打工,失去了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特别是失去了正规职业学校培训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业技能等有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农民工素质越来越低,不能从事带有技术性的工作,使就业矛盾愈加突出。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快农村基本实施建设,给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以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给予必要的政策,鼓励农民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参加学以致用、用以致富的就业培训,并保证就业培训的时间和培训的质量,从而将传统的“亲帮亲”、“邻帮邻”就业方式转变为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结合政府有关部门成批输出。这不但能增强农民工素质,更能为农民工解决许多就业咨询、就业法律等相关问题,节约就业成本,最大限度地节约支出,确保农民工待遇的提高。

五、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并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转移”(我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解是:由农村人口变成非农人口,要在城镇定居下来,并且有就业场所,下岗、退休后应享受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所以,我们认为,在我县大力推进“兴工富县”的新时期,政府部门应广开门路,引进资金技术,开办不同规模的乡镇企业,最大限度地吸收农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真正转移。这才叫“离土不离乡,挣钱最荣光”!在吸纳农民工的政策上,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奖励,并鼓励农民工先培训后上岗,让企业与农村劳动力实现“双赢”。对于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政府也应组织相应部门专门引导。要从职业培训、就业渠道的拓展上下功夫,要真正地响应党的号召,帮助农民富起来,而不是把职业培训、拓展就业渠道作为我们培训机构、政府部门盈利的机会和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我们的工作是求真务实的,我们是真正做到了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的好干部、好党员、好公民!

10.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十

文章标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

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前景堪忧——关于对XX乡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占用了农民群众的大部分土地,农村涌现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非农劳动力的比重,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近日,笔者对XX特区XX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调研,务工经济的确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生机活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减少,企业对技术工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形成农民工相对过剩,失地后进入城镇就业又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前景令人堪忧。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工现状2016年,XX乡总人口12510人,农村劳动力694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5.5,劳动力供给总量5528人,从事农业生产人数533人,全乡农村富余劳动力4995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72,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2036人,占全乡富余劳动力人口的40.8。外出劳动力中16—35岁的有1546人,36—45岁的有407人,46岁及以上的83人;外出务工人口中有男性1058人,女性978人;小学及以下文化1380人,初中文化的有612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的有44人。外出务工主要的原因一是可以直接增加收入;二是可以学习有关专业技术;三是因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用地、铁路建设征地、学校、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占地、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后农村出现大量闲散剩余劳动力。按就业流向分:外出务工人员流向大部分是省外,小部分流向本省其它地州市、本市其它县、区,本县其它乡镇,其中省外1689人,本省其它地州市219人,本市其它县、区94人,本县其它乡镇34人;按就业分:外出务工时间在5年及以上的有231人,3—5年的有915人,1—3年的有510人,1年以下的有380人;按收入水平分(平均月收入):1001元及以上的有347人,801—1000元的有610人,501—800元的有774人,500元及以下的有305人;按就业行业分:从事采矿业的有101人,从事制造业的有1018人,从事建筑业的有427人,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政业的有143人,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有40人,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有102人,从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有80人,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25人。返乡农民工有37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规模看,增长较快。1996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50人,到2016年达1866人(其中:常年打工的约800人,季节性打工1066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全乡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4,占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65。

(二)从效益看,务工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16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寄带回务工收入93万元,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比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166元高出4834元。打工收入占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三)从分布看,沿海及大中城市居多。全乡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在沿海地区打工人员1352人,多为年龄在35岁以下且有一定文化和技能的青年,年人均收入在7000元以上。在省内打工人员347人,多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且缺乏技能的重体力劳动者,年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左右。

(四)从组织形式看,自发外出比重大。全乡农民工外出务工渠道主要有劳动部门组织输出、能人带动和自发外出三种类型。有组织输出每年在100人左右,占打工人数的5左右;能人带动占外务工人数的20;约有75的属自发外出务工,他们靠“亲带亲,友带友,邻带邻”的形式结伴外出务工,这种形式,组织松散,随意性大,且风险高,维权难。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务工经济在乡镇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明显。但是,无论是组织程度还是输出规模以及经济形式,都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输出无序,呈“松散”型。目前,全乡劳务输出仍处在初始阶段,对输出调控、引导不力,很难找到适合的岗位长期固定下来,这部分队伍难以发挥劳务输出的规模效应。

(二)信息不准,呈“盲流”型。县劳动力市场硬件虽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未能启用,加之县就业机构未建立,无相应人员上岗,缺乏对招工企业的实际考察。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不健全,辐射功能不强,未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市场信息联网,县、乡、村信息传递更是周期长、效率低,造成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因缺乏可靠的信息来源,信赖于道听途说和小道消息盲目外出,往往外出一、二个月返回,不仅给输入地造成了社会

压力,也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人在用完路费后靠乞讨回家。

(三)素质低下,呈“苦力”型。全乡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只有44人,占外出务工人总数的2.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有612人,占整个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0.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380人,占整个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67.7;拥有较高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比重较小,大多从事“苦、脏、累、险”且时间长、体能消耗大的重体力,劳务报酬每月只在500元—800元之间。

(四)维权意识淡,呈“法盲”型。外出务工农民工群体的法律知识欠缺是影响外出务工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原因,由此而引发的劳务纠纷逐年上升。为数不少的自发性外出务工人员签订生死合同,遇到工伤事故、领不到工资等问题时,因不懂法和缺乏中介机构支持而无法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五)资金、人才回归少,呈“外流”型。调查发现,部分人员通过打工积累资本后,在异地经商或办经济实体,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以女性居多)在外地嫁人。随着各地经济环境和资金的争夺将不可避免,也为今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如何实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参与家乡建设的增加了新的课题。

三、对策及建设务工型经济,强烈呼唤政府因势利导地推进劳动力的双向合理转移,实现输出组织化、基地化,流转有序化、合理化,产业主导化,把外出务工经济培育成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氛围,形成气候。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特别是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培育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重点宣传和表彰回乡创业和先进典型,着力解决县域就业机构人员编制、办公经费问题,高频率、多批次地发布劳务信息,关注外出务工人员的生存状态。

2、加强引导,促进循环,实现转移。一是要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和中介机构,延伸管理服务网络,统筹“输出”和“回引”。二是建立覆盖面广、信息反馈灵、管理科学化的劳动力市场,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容量大、反应快、全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服务,疏通劳动力转移渠道。规范劳动力市场,严厉打击制造虚假劳务信息和欺诈为工人员的行为。二是加强劳务协作,建立信息网络,同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根据需求输送合格的各类务工人员。四是改进服务模式,开展维权服务,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3、加快制度与机制创新,促进大创业,做大“面包”。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放低外出人员条件,把城镇建设与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城镇吸纳和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作用,让进城农民安居乐业。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农民就地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创造条件,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三是扶贫式培育务工经济。外出务工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依靠借钱外出打工。目前,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中有部分人属绝对贫困人口,虽有外出为工脱贫致富的愿望,但无外出为工需支付的车旅费,政府部门应在资金、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培训师资进行严格审查,对培训资金、培训方式实施全程监控,避免资金被挤占和分割。四是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鼓励他们担任村组干部,开办民营小型企业,推出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鼓励返乡人员承包、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鼓励返乡人员承包、建设和开发。建立创业服务联动机制,做到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增强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五是制定有利于民工流动的政策、地方法规,做到输出与回引双赢。(作者:陈开龙)__于2016年7月24日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Szd

压力,也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人在用完路费后靠乞讨回家。

(三)素质低下,呈“苦力”型。全乡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只有44人,占外出务工人总数的2.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有612人,占整个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0.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380人,占整个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67.7;拥有较高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比重较小,大多从事“苦、脏、累、险”且时间长、体能消耗大的重体力,劳务报酬每月只在500元—800元之间。

(四)维权意识淡,呈“法盲”型。外出务工农民工群体的法律知识欠缺是影响外出务工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原因,由此而引发的劳务纠纷逐年上升。为数不少的自发性外出务工人员签订生死合同,遇到工伤事故、领不到工资等问题时,因不懂法和缺乏中介机构支持而无法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五)资金、人才回归少,呈“外流”型。调查发现,部分人员通过打工积累资本后,在异地经商或办经济实体,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以女性居多)在外地嫁人。随着各地经济环境和资金的争夺将不可避免,也为今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如何实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参与家乡建设的增加了新的课题。

三、对策及建设务工型经济,强烈呼唤政府因势利导地推进劳动力的双向合理转移,实现输出组织化、基地化,流转有序化、合理化,产业主导化,把外出务工经济培育成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氛围,形成气候。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特别是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培育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重点宣传和表彰回乡创业和先进典型,着力解决县域就业机构人员编制、办公经费问题,高频率、多批次地发布劳务信息,关注外出务工人员的生存状态。

2、加强引导,促进循环,实现转移。一是要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和中介机构,延伸管理服务网络,统筹“输出”和“回引”。二是建立覆盖面广、信息反馈灵、管理科学化的劳动力市场,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容量大、反应快、全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服务,疏通劳动力转移渠道。规范劳动力市场,严厉打击制造虚假劳务信息和欺诈为工人员的行为。二是加强劳务协作,建立信息网络,同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根据需求输送合格的各类务工人员。四是改进服务模式,开展维权服务,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3、加快制度与机制创新,促进大创业,做大“面包”。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放低外出人员条件,把城镇建设与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城镇吸纳和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作用,让进城农民安居乐业。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农民就地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创造条件,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三是扶贫式培育务工经济。外出务工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依靠借钱外出打工。目前,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中有部分人属绝对贫困人口,虽有外出为工脱贫致富的愿望,但无外出为工需支付的车旅费,政府部门应在资金、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培训师资进行严格审查,对培训资金、培训方式实施全程监控,避免资金被挤占和分割。四是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鼓励他们担任村组干部,开办民营小型企业,推出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鼓励返乡人员承包、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鼓励返乡人员承包、建设和开发。建立创业服务联动机制,做到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增强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五是制定有利于民工流动的政策、地方法规,做到输出与回引双赢。(作者:陈开龙)__于2016年7月24日

上一篇:物价局贯彻落实全市物价工作会议精神汇报下一篇:工会知识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