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清华作文(精选13篇)
1.走进清华作文 篇一
走进清华
下午,我们到了北京,坐车去最高学府——清华大学。
学校里面绿叶成荫,小桥流水,真是学习的好地方!我边走边听爸爸讲解学校的历史,最后我们来到清华园门前,许多大哥哥大姐姐们身穿清华大学学士服,在拍毕业留影照,我想要是我也身穿学士服拍照那该多好啊,可惜我没有,爸爸说:“你自己只要认真努力学习,一定可以的!”我想:我一定要刻苦努力,考取清华!和她们一样在此留下我学习的足迹。要离开清华园了,爸爸给我在清华园门前拍了一张照片。
再见清华,十一年后我们会再见的!
2.让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作文 篇二
一、走进生活,学会观察
在作文课上,很多学生之所以会"谈作文色变",这跟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不仔细,对写作素材的不积累有很大关系。不管写啥文章,首先在心理上结了一个大疙瘩,好比没上战场先惧三分。导致产生写作恐惧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对作文认识不够和对自己缺少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首先使他们认识到写作文就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要说的话。作文没有什么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平时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启发他们思考,搜索写作素材。我们必须经常去训练我们的观察能力,用独特的眼光去“扫描”社会或自然。总之,观察是生活素材积累的前提条件,创作时,必须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
观察是作文的关键,观察的过程就是深入生活的过程,也是获得真知的过程。那么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呢?第一,观察社会,把握时代的脉搏,我们不但要了解改革开放,也要了解市场经济;不但了解下岗职工的忧虑与苦闷,也要了解上岗的探索与喜悦。第二,观察自然。我们不但要走进名山大川的雄伟与旷远,也要走进溪流如茵的清晰与雅致,满怀激情地拥抱那青春燕南北,长虹溢彩,金果飘香,白雪皑皑……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引发出一些自感自悟,使人文素养得到熏陶,良好个性得以形成,人格魅力不断升华……
只要我们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世界,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学生便会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尽情写作,激情满怀,童心焕发,自鸣天籁。
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人的本领再高,如果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难以写出好文章。许多著名作家大多经历了作品所描述的生活,能够历其境,经其事。所以写出来的作品能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作文所反映的生活面是十分广阔的,作文所能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为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学有所獲,应注意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我还发动学生,课下搜索整理古诗名句,精彩片断,在晨读之时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背。我还把学生中优秀的文章整理成册,相互传阅,然后再让他们把搜索到的有用的材料记录下来,整理成一本小册子,这不仅为他们现在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为以后的习作埋下伏笔。
三、走进生活,感情悟理
紧紧贴近生活,生活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文章。其实文章成功的关键在于贴近自我的心灵。很多学生的作文仅仅是“生活的复印件”,压根儿就没有惊喜、沮丧之类的情感因素,自然写作主体鲜活的生命力难以显现,作文也就索然无味。而这种情感因素的生成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感悟越深刻,情感越丰富,作文的生命力也就越强。
教师可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在丰富的生活中,让学生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还要用一颗敏锐善感的心去感受生活:当你帮助了别人时,不要把一个笑容、一句“谢谢”,当作很平常的东西,其实这里包含着一颗感恩的心;当你受到了挫折,不要自怨自艾,这是生活给你的馈赠,细细品味你会明白很多;看到别人吵架,不要当作一场闹剧,你仔细聆听一下他们的“言论”,考察一下他们的心理、动作神态,你会更深入地了解某个人或某件事……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
四、走进生活,走进作文
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背景下,作文教学应当力除陈弊,让作文进入生活,让生活进入作文,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努力激励学生真实地展示经过心灵流程的自己的思想,在真诚拥抱生活的基础上抒发心灵深处的真实情愫,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这也体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
3.走进清华作文 篇三
就读学校: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高考成绩:684分
高中毕业学校:云南丽江市第一中学
★分科备考方法
英 语
学英语,首先要制订一个学习计划,包括一个可实现的目标。一个简单办法是:每天学习英语一个半小时,这一个半小时用来做三件事:
第一,多识字。词汇是英语的基础,高考前的寒假中至少要将这些词汇默写两遍。
第二,抓大头。阅读和完型填空是英语试卷中分数比例最高的项目。每天做一点,比如3篇阅读理解、1篇完型填空等。但必须限时做,和考试一样。
第三,勤背诵。最好能背诵3至5篇经典范文,每天还要朗读20分钟。朗读和背诵可以增强语感,有时候能凭语感迅速找到要填写的词汇,或者能迅速抓到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思。
此外,休息放松时适当看一些英语原版电影或CCTV9的电视节目,就更好了。这和朗读、背诵英语课文的道理一样。
语 文
每天进行一定量的阅读,可以对语感进行保鲜。
首先,每天自选一篇现当代作家的散文、杂文进行阅读。
其次,要多背古诗文,但这个背诵工作不能拖到高考后期,要在高考前期最好是在上学期就来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因为熟背古文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而且也会提高对文言文语感的把握能力。最后,针对高考中的客观题,需要进行错题收集,这也是将知识点进行整理和积累的一种方法。由于语文高考题中的主观题占分越来越多,所以要通过训练来掌握一些答题规范,在老师平时的讲解中,寻找解答此类试题的方法。
★备考心态
知识扎实安心 考前放松必须
周昱瑶一直没给自己定太高的目标,所以整个应考过程都非常平静。她跟着学校的规划,并执行着自己的计划,因为需要背的科目在上学期已经全部背熟了,下学期就只需要抽小块的时间去巩固,大块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讲究方法的科目。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时间很充裕,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应考心态平稳了,不会整天操心哪门课还没背熟了。
一般中学里,到高考前最后一周都会给同学们放假,周昱瑶的学校也给他们放了七天假。虽说压力小,但高考毕竟不是件简单的事。为了让周昱瑶放轻松,她的妈妈整天拉着女儿散步、逛街,还鼓动她买了一大堆零食,虽然这些零食周昱瑶未必能吃,但妈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女儿宣泄紧张的情绪。
★生活作息
睡觉前放松自己 周末真正的休息
周昱瑶有个绰号叫“睡神一号”,这是因为她特别爱睡觉,但她的觉就像猫打盹一样,课间10分钟都能被她充分利用。晚上休息前,周昱瑶会听会儿音乐或者看会儿武侠小说,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事情,却
让她紧绷了一天的神经得到了缓冲。周末,爸爸还会带着她打篮球,运动完再看会儿漫画,周昱瑶的星期天,是真正意义上的休息天。
周昱瑶备考成功,顺利进入清华,她最需要感谢的就是父母。周昱瑶进入高三后,因为要在学校上晚自习,需要在校吃饭,她不喜欢吃食堂,妈妈便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专门为周昱瑶做晚饭。晚自习回家,还有妈妈准备的宵夜。
妈妈操心营养,爸爸就当起了保镖。周昱瑶上晚自习,每天要11点以后才放学,为了确保女儿的安全,同时又能了解女儿的动态,周昱瑶的爸爸每天晚上都会去校门口接女儿。父女俩晚上骑着自行车穿越丽江古城,讨论问题、探讨理想,周昱瑶说,那种感觉很享受。
★志愿填报
挑学校看专业 挑专业看内容
许多高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只注重院校,有的为了确保能考上,甚至不挑选专业,周昱瑶认为这样非常不科学。高考分数没出来前,她一直的目标是北航,分数出来后,有希望能上清华,周昱瑶的父母和老师,经过多方面分析后,让周昱瑶报清华。
确定报清华后,为了能学习自己喜欢的空气动力学,周昱瑶决定选报清华航院,但经过查找,她发现航院要学近90门课,这令一向好动、爱玩的她打了退堂鼓,她不想让自己太累,于是就放弃了航院,报了自动化系。
周昱瑶说,如果她事先没有去查相关的院系资料以及所学内容,科目安排,她可能就去了航院,但这样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实在太累了。所以她认为,要参加高考的同学们,一定不要盲目选院校和专业,一定要事先了解一下自己想报的专业都学什么课程,不要简单地从院系或专业的名称来下判断。
★网校资源
网校是调节器 题型新贴高考
四中网校是周昱瑶的妈妈帮她定的。在压力最大的时候,上四中网校做做自测题,就成了周昱瑶平时的调节器。网校的在线测评、错题本,都可以有针对性的帮助复习,可以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除了做题,她还会上论班级坛转转,看看别人都在干什么,学什么。
当然对周昱瑶帮助比较大的,还是四中网校上总结的知识点,对高三最后冲刺很有用。周昱瑶做题做累了,或者看书看累了,就会在网校里听课件,也算作暂时的放松。
4.游清华作文 篇四
在夏令营的活动中,我终于看到了我最渴望的大学——清华,我看着清华的景色,我忍不住地啧啧赞叹。这让我更有追求清华的信心
就这样,我每天都这么的努力,但为什么还是怕考试呢。其实考试也不难,考试就像游戏一样:基础题是小兵,但这并难不倒我,但是老大(就是作文)非常的困难,每次都“打”不赢他,总是“输”。
就是它,害得我我考试减了几十分,而且“基础小兵”也不是这么简单的,至少也会减我几分。所以我最多只能得八十五分。最后,我决定要考好,可是后来,我失败了,我的分数越来越下降,这让我非常的难过,让我几天都睡不着觉。“为什么,一个追求梦想的人,却追求不了自己的梦想。”我大声的喊道。这可惊动了爸妈,爸爸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大声喊”是因为我没有能力考上清华大学,“不管你考上了什么大学,只要尽力了就行。这让我感动了
5.让作文走进生活 篇五
关键词:作文生活化;教学方法;多媒体;2016年高考作文;社会热点
曹雪芹先生曾经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正如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高中作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习作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立足于学生生活,从生活中为学生供应作文内容的新鲜血液。
一、教学过程生活化
传统作文课堂,教师给出一个话题,立刻安排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习作。学生没有准备时间,对于所给话题没有独特的感悟,写出来的文章犹如空中楼阁,一点不接地气。让作文走进生活,就是转变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教师要在课上给学生体验、酝酿的时间,让学生将目光集中在所要解决的话题上。
例如,在《奖惩之后》(2016年全国卷1作文题目)课堂写作过程中,按照以往的教学过程,教师可能给学生找几篇范文,分析模板,安排学生当堂写作。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关注学生的写作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与话题之间的互动,教师没有正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事实上,《奖惩之后》是最适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讨论的,考试成绩难道不是时时牵动着学生的神经?教师可在习作之前,组织班级学生对漫画内容进行一次讨论:你如何看待漫画中家长的做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
高中生写了这么多年作文,已习惯于正襟危坐、埋头苦写的课堂教学流程,却忘记了将笔尖点入生活,因此,习作时常常脱离实际,空泛无味。安排学生习作前进行简单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同时也能在“头脑风暴”中升华写作情感,加深对习作话题的理解。教师要有生活化教学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学会将这些真情实感体现在字里行间。
二、教学手段生活化
现在的高中生是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传统“粉笔+黑板”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起了逆反心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校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再现生活情境,将作文教学延伸到现实
生活。
例如,在《“老腔”何以令人震撼》(2016年北京卷作文题目)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段《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谭维维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的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你有没有关注华阴老腔这个节目?听了谭维维的演唱之后,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老腔有什么样的音乐魅力,你是否体会到了老腔给人带来的震撼?
作文生活化,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在走形式,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现实情况所决定的。大部分高考作文题都是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但是最致命的问题在于,很多学生却没有这些生活体验。试想,根本没有听过华阴老腔,学生能写好文章吗?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熟悉、不熟悉的东西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反映出来,能帮助学生唤起生活体验,激发写作兴趣,将学生的习作行为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大千世界。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写真话,表真情”是作文训练的基本理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但是,仔细翻阅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全然不见个“真”字,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空洞编造、脱离生活等问题全都集中在高中生的习作里。写作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将习作当作生活的延续,这样才会喷薄出无穷的创作动力。
研究近些年的高考作文题,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作文题目都在考查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身边问题的能力。2016年浙江卷《虚拟与现实》、2016年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2016年全国卷3《小羽的创业故事》等作文题目,无一不是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热点话题,谈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语文高考现在是越来越接地气了,学生如果能学会关注生活中的语文,高考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大部分学生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很多语文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语文现象。给学生任意一个话题,学生能写出非常“伟光正”的文章,但是却少了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只剩下仰望星空的长篇大论。习作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没有将生活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是当前语文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生活,使学生想写、愿意写,将写作变成学生多彩生活的一部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留心学生的生活,留心身边的热点话题,让学生从广阔的生活中积累素材,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
参考文献:
6.游清华作文600字 篇六
伴着清新舒缓的音乐,我小心翼翼地踏上崭新的柏油路,仿佛走向树林深处,浓碧的树冠轻轻举过头顶,好似身心在舒缓地绽放。学生们从我身旁匆匆走过,谈笑声不绝于耳。天上不断有鹅黄色的花蕊和着散落的细碎花瓣儿缓缓落下。空气中充溢着淡淡的香气。几只小雀在碧绿宽敞的草坪上呢喃细语。
操场很大,红路绿草。大礼堂前那四根雪白的柱子,大大方方,端端正正。草坪上飘满了花香,天空在大树的遮挡下,害羞地笑了又笑。蝶儿轻舞,只留下散落在地上的影儿。用心走过的每一步轻响,都那么悦耳动听。我轻叹道,世间有那么多不曾被注意的美,原来都散落在这里。
教学楼的墙,是红砖砌成的。缝隙之间沉满了历史的沧桑。我仿佛听见了古老清华园的呼吸。古墙之间镶着厚玻璃,中间有又粗又厚的金属框架,白云和蓝天映照其中。楼前停着一辆辆自行车,里面有无数学子正在奋力拼搏。这些古老的教学楼,乍看觉得旧,却又感觉新。墙壁是旧的,但散发出一种古朴的美。
眼前出现一条林荫小路。太阳都被遮住了,小路很幽僻。我三两步跳过小路,却被树丛挡住了。拨开树,迎着扑面而来的清风,看清楚那是一片荷塘。微风吹着荷叶,一起一伏。叶边的露珠儿轻轻滑下,荷叶就像那慈爱的母亲,把孩子慈爱地揽入怀中。云间透过一丝悄然而至的阳光,像个天使,让水面闪耀出粼粼的圣光。荷叶一大片一大片,一片刚刚还被遮住的荷叶,现在又和另一片拥在一起。湖面悄悄泛起层层的涟漪。相拥,退下。难道它们忘了芬芳的白莲?不,它们只不过想让莲的芬芳传得更远……
风携着清香,淡淡的,飘远了。我默默起身,轻轻离开。
7.让时尚走进作文课堂 篇七
关键词:作文;课堂;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111-01
提起写作文,学生怕学,老师怕教,家长怕辅导。作文课,给大多数学生的印象都是单调、刻板、困难而枯燥的。在常规教学中,同行们都有所体会,作文教学的课型一般是“写”与“评”两线并行,学生写作老师讲评,单调无味且周而复始。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提高缓慢,更多的孩子甚至把作文当成任务来完成。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切的体会到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型不但教会学生作文方法,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作文的课堂滋润起来,可以进行如下课型的尝试:现在学生生活在多元文化互相冲击的时代,为什么不尝试探索时尚而受欢迎的作文课呢?时尚包含的元素很多:有影视媒体、网络文化、动漫、古典现代音乐、甚至潮人潮语。将这些元素融入作文教学中,很好的加以利用,一定会受到学生欢迎。
一、题目内容时尚化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源于教师的讲授,起于教师的“限题” “限体”甚至“限旨”,止于教师的作文批改,整个过程就是教师控制下的写作技能的迁移训练,完全漠视了学生活生生的主体性特征。
小学阶段语文教材安排学生习作内容的基本围绕写人、记事、写景几大方面,并通过不同年级螺旋上升式的进行要求和训练。学生写人的题目都局限在“你敬佩的一个人”“你喜欢的一位老师”“我的好朋友”写事的就是“有趣的一件事”“有意义的一次活动”,写景的则是“春游”“风景名胜游记”。其实很多时候,时尚的元素一旦加入其中,就会让呆板的作文题目,如浴春风,焕然一新,让学生从题目就开始有兴趣。而且觉得有话可说。“我是 ——的fans”、“《宫心记》中我喜欢的——”“我的qq好友”“一次玩游戏机的通关经历”“剥瓜子比赛”“听《忐忑》有感”“小队悠悠球pk大赛”。诸如此类的时尚题目可以从生活中源源不断的挖掘出来。
二、表达形式时尚化
很多学生的作文表达形式中规中矩,四段式,起因、经过、高潮、结果。岂不知创新与表达的欲望因此而灰飞湮灭。这里的时尚化不是让学生语句不通,文法不对,而是指语言的表达不要受太多框框条条的限制,要在通顺流畅的语言中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见解。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定所要达到的写作目标,如文体的选择、表现手法的运用等。不搞统一要求,也不提统一标准。只要围绕一个意思把事情说清楚就好,这样也达到作文训练的根本目的:我手写我心。
比如学生要求与同桌调换座位,我就会让他完成“调换座位说明书”,不论用什么形式,说服我为目的。而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则写“事情发生缘由”。这样自由的空间里,学生的表达有理有据,很清楚。
三、思想内容时尚化
一直以来,作文的内容都要求正面引导,歌颂赞扬为主,所以学生的作文都是假、大、空,缺乏真情实感。“一件有意义的事”为题,就有一半的学生捡到钱交给老师。“一个让你尊敬的人”作文中,就有很多学生写老师在台灯下彻夜不眠。为什么就不能将人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呢?我主张的思想内容时尚化就是指将人性融入思想内容中。可以赞扬人,也可以批评人;可以写快乐,也可以写烦恼;可以谈进步,也可以说落后;可以讲荣誉,也可以谈私利。实际无论流露出什么情绪和思想,只要是真实的而不违反原则的,都可以接受。“一个让你尊敬的人”为什么老师就不能喜欢淘宝?为什么老师不能喜欢穿漂亮衣服?为什么老师不能做事有效率,从不把工作留到家里做?实际上这些真实的时尚元素反而让一个新世纪的老师更生动、更形象,当然也更真实。
四、批改交流时尚化
现在咨讯很发达,学生能够上网聊天、能用手机交流、有班级个人博客、有空间宠物。所以能给学生搭建的交流平台越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提高批改作文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更多的锻炼学生的修改能力。许多语文课堂,老师更多的注重教学生写作文,只要成篇后,修改字词病句错词、锤炼语句、充实内容都变成老师的事情。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所以我每次在学生完成作文后采取的方法就是先同桌互批,解决的是错别字词的问题,找出错别字较多的同学均可以获得奖励。然后四人小组阅读后,将小组中最好的一篇文章推荐展览在班级作文排行榜上。最后同学们投票选出最受欢迎前十名,进入班级博客“足迹”板块中交流,让老师、家长、同学再“踩一踩”。这样反复的进行评选其实是一个修改的过程,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8.游清华大学作文 篇八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北京旅游。到北京的第一天,我先跟着妈妈一起去了北京城市学院,因为她在那里有工作要处理。紧接着,我们就去了清华大学参观。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在学堂路上我们看到有很多大哥哥大姐姐一起骑着自行车来来往往,真羡慕呀!清华大学的校园可美了,长满了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了著名的二校门,上面写着“清华园”三个字,是清华大学的象征。我看见很多人在这里排队拍照,我也拍了留作纪念。我们还路过了一座很古老的教学楼,名叫“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我很喜欢它的建筑风格。最后我们来到了紫荆操场,我拿出随身带着的绳子在操场上跳了起来,身边还有正在跑步锻炼的哥哥姐姐们,这感觉真好!
这天天气很炎热,太阳火辣辣的,我们走了一天,衣服都湿透了,可我一点也不觉得累。这所大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应该好好学习,争取长大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加油!
9.清华荷香初三作文 篇九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微微荡漾......”清华,我的梦!
荷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粉得似霞的荷花随波荡漾,清澈的池水奏着欢乐的歌。荷塘静静地等着我,我的梦在清华!
清华美丽如梦,却遥远。清华园是多少学子的梦中殿堂,又有多少学子能真的跨入清华大学的校门。求学路,一路艰辛,一路追寻。清华园载着悠悠书香,梦回牵绕。曾几何时,我坐在书香悠悠的荷塘边。信手几偶,便是我如期的渴望。踏着岁月的.阶梯,坚信我的梦想。每个满分,每个第一,都是我谦诚地靠近你。你是那么神圣,对着我微笑,“加油,加油,再加油!”清华梦,我的梦!
暮春如夏,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我捧着书,细细品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憧憬着我就是清华园那田田的叶,与层层的叶子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在脉脉的流水之上,宛然成了一碧波痕。清华荷香四溢。
秋去冬来,一次奥数考试,不想,我偏离了预定的轨迹。试卷在手里握着,鲜红的85分分外刺眼,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告诉自己:别泄气,难道你忘记了你的梦想吗?荷花谢了,但荷塘依然美丽,那依然是我苦苦追寻的清华梦。秋去冬来,春不再遥远。振作起来,勤勉刻苦,做最棒的自己!
又是一个冰天雪地的冬日,曲曲折折的荷塘覆着莹莹的雪白。期末考试临近,我们穿着厚棉衣,紧张地学习,有些兴奋和不安。考场上,我奋笔疾书。试卷被风轻轻吹皱,手一松,在空中飞舞。我笑了,鲜红的“100”在白雪的映衬下光彩夺目。那幽香的荷塘,开放着凌傲不屈的花,一池灿烂。那悠远的荷塘,舒展着青翠欲滴的叶,满池碧绿。
10.让作文走进微时代 篇十
【关键词】微作文;创作平台;扎根生活;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又称大作,对于选材、立意、字数、表达等等均有较高的要求。提到写大作,学生怕写,老师也怕批,但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水平的一杆标尺,中考语文120分,作文便占据了半壁江山,可见其重要性。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微博、微信、微课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并且为很多人所熟练地使用,那么让大作也与时俱进地转为微作文就是大势所趋了。其实,只要微作文训练得当,同样能够有大收获。
一、创设微作文的创作平台
“微作文”,顾名思义,突出一个“微”字,那就是字数少、花时少。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现在很多孩子都申请了自己的QQ和微博,班级也有QQ群、微信群,这为微作文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平台。一条微博的字数限制是140字,QQ空间、说说的字数可以更加多一些。在一百多字中,记录平时发生的一件趣事,或是发表对某件事的看法,或是评论一条时事新闻已经足够。不需要强调有正式的开头结尾,也不在乎使用多少修辞手法,强调的是随时、随地、随意;多思、多练、多写。而且微作文还可以配上图片、表情,增添新鲜感,吸引读者。
我曾经利用当班主任的有利条件,一是让学生在每天的作业记录本上简单写几句,可以是当天印象最深刻的事,也可以是吐露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二是让学生轮流担任值日班长,在班级日志上记载班级大事,并适当点评。语文老师还可以利用好“课前3分钟”,每天安排一个学生走上讲台,读一读自己写的“微作文”,并且把写得好的微作文在板报、墙报上展示出来。这样,微作文不再局限于专门的写作课,创作地点也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变得“处处是创作之所,人人是创作之人”。
二、寻找微作文的创作话题
微作文创作平台的多元,并不意味着创作话题的完全随意。时下,一些在微博、QQ空间随意吐槽,用词不文明,甚至炮制虚假信息,传播负能量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进行正确引导。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微作文需要扎根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生活,及时记载生活,用手中的笔去记录下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比如一次班会课,一场运动会,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都能成为很好的写作话题。微作文的“微”很像“微言大义”中的“微”,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内容集中。“微”中见精神,“微”中见个性。
另外,微作文贵真,我们有时候会有一种创作的冲动,评论的渴望,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中学生为表达思想而写作,为自己需要而写作,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写作,作品自然能够彰显个性,表达学生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流淌出的文字也是最为鲜活、原汁原味的,稍加修改,便可以成为一篇优秀大作文的素材。
三、评价微作文的创作成果
学生不论写作水平高低,他们认认真真写出一篇文章之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及时反馈与肯定,但是一来批改大作需要较多的时间,而老师大多课务繁忙,往往来不及在学生写完作文后及时反馈,有时甚至要一周时间才能改好,那时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对于成绩的期待早已冷却。二来,我们老师常常习惯于给学生“挑毛病”,评语中批评多于鼓励,这样容易打击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而微作文创作平台的多元化,使得评价方式也可以更为及时和多元。
首先,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老师不再是微作文唯一的评价者,同学、家长、甚至陌生人都可以来参与点评。我曾经让学生将自己的微作文上传到学校建立的网站平台上,然后要求每位同学阅读他人的文章后简要跟贴点评,或者用为心中的佳作点赞的方式,评选出最具人气的作文。这样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便上来了,而且相比较于老师的评语,学生对于同学的评语可能更为在意。同时老师也减轻了自己批改作文的负担。
其次,老师要转变观念,以鼓励为主,多挖掘闪光点,重点是让学生坚持写、有兴趣写。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水平的提高,而是写作兴趣的培养。微作文的评价不必非常正式,哪怕是画一张笑脸,发一个表情,都是对于学生的肯定。
学生都有表达情感的需要,“微作文”则给他们搭建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一篇篇语言新鲜、内容活泼的“微作文”,记载的是学生有滋有味的童年生活,流露的是他们的真情实感。有效的“微作文”训练,更为长篇幅的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蒋骏,女,1978年生,江苏省常州市人,研究生,中学一级,江苏省常州市同济中学任教,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11.游清华北大的作文800字 篇十一
早上,我们早早地集合,也许是想快点参观者两个高等学府吧,还没到规定的集合时间就已全员到齐了。我们坐上车,转眼便到了第一个目的地——清华大学。步入清华大学不久,我见到了满池的`荷叶,但荷花却无处可寻,只有碧绿碧绿的荷叶占据了整个池塘。这时的景色,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绿”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风里夹杂着荷叶的清香,和柔和温暖的晨风互相衬托,顿生诗意:清华七月池塘里,莲叶遍池花难寻。莲叶如衣盖清池,与日相映真叫绝。时间是紧迫的,当队伍走远时,便不得不跟上。进入清华园,在自清亭休整了一番后,便走到了清华校训碑旁,碑上刻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大字。参观完校训碑后,便返回了车上。
下午,吃完午饭后,车子开往北京大学。在车上,老师发了北大地图,又教我们标路线,准备就绪后,便走向北京大学。路上,我和刘子含、黎思悦结伴行走,我和刘子含自告奋勇担任导游,毕竟地图在手又会看,陌生地区不陌生嘛!先在参观完李大钊像后,竟在三角地走错路,害得我和刘导被唾沫机关枪扫射。算了,好男不和女斗,我忍了。之后,在礼品店shopping一圈后,又前往新老图书馆照了相。之后向东走,到了博雅塔,据说还有个来历呢!1924年,为了解决生活用水,在此打水井一口,由当时北大教授博晨光集资建造,故名博雅塔。未名湖就在博雅塔边,走上一段路,就能见到圆明园文物:翻尾石鱼,当时被八国联军抢走后变卖。由载涛买下,1930年毕业时,将石鱼送给母校,从此翻尾石鱼就在未名湖畔安了家。拍了照后,便要出大学,不想却在前一点又迷路了。当问人找到正确路线后,又开始说什么导游当得不好呀之类的话。拜托各位,有点同情心行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嘛。再说我和刘导导了那么长的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不过,两张嘴敌不过四张嘴,也罢,也罢!反正快出去了,就算我宰相肚里能撑船吧!之后,拍了麒麟和华表大门后,两座著名学府也参观完了。
12.游清华作文 篇十二
我来到了清华大学,首先看见的是中间那一圆坛的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有黄的,还有白的,鲜艳夺目,亮丽动人!那些花儿如同彩虹一般!什么颜色都有。
进入了清华大学的校园,一条平坦的绿荫小道近在眼前。道路两旁种植着一行树木,他们都很茂盛,分出了许许多多的枝丫来。绿叶碧绿碧绿的,还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叶片上滑滑的,充满了水分,中间那根茎富有了弹性。
继续走了下去,庞大的校舍一栋接着一栋,建筑风格与西方、古代的相融合为一体。远远的房顶,红红的瓦砖,又含有一丝西方建筑的风气,两种建筑风格相融合,做到了不互相排斥!
沿着湖边往下走,碧绿的湖水在绿色环绕的环境下流淌,岸的两边种着柳树,它们有着细细的长条形的枝条,真像书中说的,柳树的枝叶像少女的头发!
再走了下去,只见一个高高的像门一样的建筑,上面写了三个字:清華園。三个字的后面有着浅浅的框印,好像是安装时要将三个字在这里面规规矩矩似的。粗壮的字体,让人感觉沉稳而又厚实。
13.走进作文乐园 体验写作快乐 篇十三
一、给学生习作的源泉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必须把写作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活材料要靠学生不断观察和积累。写文章虽无定法,但文章是现实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的深度和独创性,主要取决于观察生活的深度和独创性。观察生活不但是写作材料的来源,而且是思想和技巧的来源。观察不能只限于眼睛看,观察应该是全方位的:是通过眼睛观察其形,用鼻子嗅气味,用嘴尝其味,用手摸其感,用耳听其声,这样对一件事才能全面的了解。例如:我们想认识西瓜这种东西,可以看它的形状和颜色;用手摸一摸它的外表;用手拍一拍,通过其发出的声音来了解其成熟情况;还可以尝一尝其味道,这样才能对西瓜全面的了解,再让学生写西瓜,学生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例如写校园的景色或校园一角,一定要让学生到校园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再体验。这样学生就觉得有话可写,就能够自觉地与不自觉表述出校园中感性、生动的生活画面,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
二、给学生选材的技巧
当学生有了生活材料,并非把所有的生活材料都写进了文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材,选择能够有助于抒发情感的生活材料,并在尊重学生选材的基础上多引导学生。当学生的选材与众不同而又有新意,并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时,教师要给予肯定,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写作中,应该让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事物、选择事物,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例如,我班一个学生在习作“校园一角”时,她选材别具一格,竟以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常人不愿表述的厕所作为自己的赞美对象。她重点以厕所的内在精神和品质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这篇文章的片段,乍看文题“校园一角——厕所”有些好笑,但细细品味,该生选材角度新颖、构思尤为奇特,所表之情又是那么情真意切,能不算佳作吗?给了学生丰富的生活材料,使学生有话可写,更应该让学生想写。
三、给学生写作激情
在作文指导中要使学生有写作的激情,要让学生有动于衷,情动于衷。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心动,要能使学生心情不平静,一个人的情感一旦被触发,就会有许多话要说。假如你委屈一个哑巴硬说他偷了别人的东西时,他一定想把这件事澄清,力争证明自己没有这样。它虽然无法用口头语言表达,但他会用充满驳斥性的动作和表情来为自己辩护,甚至会用激情性的书面语言来表达内心的一切。
例如:在一次作文课中,我以“哑巴课堂”的形式来触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表达情感的愿望,使学生的心灵、情感受到激发。这节作文课虽然没有说话,但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星期五的第二节课,我抱着作文本走进课堂,当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和老师不说一句话,否则算犯规。于是我做出绕绳的动作,指派一个高大健壮的男生和一名瘦弱矮小的女生到讲台前,我把手中的“隐形绳”一头交给男生,另一头交给女生,同时在黑板上写上男方和女方,并用手势做出一、二、三的动作,于是男女双方就拼命拉着“隐形绳子”做出拔河的姿势。其实胜利在情理之中应该属于男同学,但这是一种隐形绳子,看不清胜负,最终我在黑板上的女方写上一个很大的“胜”字,在男方写上一个“败”字,同时为女生竖起大拇指,为男生竖起小拇指。第二局,选派八个身强力壮的男生和四个瘦小力弱的女生,结果我还是判女方获胜。在这样的比赛中,学生都能领会到老师形体语言的内在意义,充分展现了想象空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又激发了学生的表述欲望。当每一次比赛结果公布以后,男生都摩拳擦掌似乎满肚子有话想说,女生也是欣喜欲狂。但由于游戏的规则是哑巴课堂,不能直接用口头语言表达。当两局结束后,我做了一个想说的动作,让学生把看到、想到的和内心的感受用笔写出来,于是所有学生写作欲望极高。因为他们早就想说话,但又不能说,只好用笔来说。当时学生在拟题时都充满激情,如:《谁说女子不如男》《“不公平”的哑巴》《男同胞的悲惨》《一节令人难忘的作文课》《“魔绳”》等,由此看来,学生有了心动,又有了行动,还担心学生写不好文章吗?
四、给学生动、抒情的机会
要想把文章写好,离不开一个“情”字,在作文教学中,要动之以情,让学生为之动情。小学阶段的孩子,有着丰富的内心情感,他喜爱什么、厌恶什么往往溢于言表。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诱导学生由情到文,产生作文的欲望。动之以情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能为之动情,是想作文而作文,不是为作文而作文。作文教学还要巧设与写作内容相应的情境,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创设情境的关键在于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沿着作文行文的思路轨迹,入情入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领会作文的内容,体现情感,要求学生说心里话,写诚实语。
例如,我在一节作文课上,进行猜钱活动,把一百元钱装进两个信封的其中一个信封中,三次全猜对,这一百元钱就归谁。前两次我把钱分别装入其中一个信封中,并说明钱在“哪个”信封袋里,结果前两次全猜对的有六人。第三次我把钱放入讲桌中,我又提示:这次钱又放进“哪里”了,我用目光不时地瞅着两个信封。当时学生被我的目光误导了,因此全猜错了。这节课,学生上课激情很高,学生的心理变化很大,由惊奇到渴望再到期盼,最后到失望。正如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谁不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学生的心理跌宕起伏,一直到最后以失望而告终,所以学生写起作文来就能真实再现内心的情感变化。写出的文章也饱含着真情,使人读了心随文所动。写作时,文题就充满激情。例如:有的命题为《冲刺一百元》《希望与失望》《“狡猾”的陈老师》《煮熟的鸭子又飞了》《激动时刻》《一阵失望的惊喜》《笨蛋的我》《紧张的猜钱迷》《哎!100元》《为钱而激动》等。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打破传统,打破教条,打破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桎梏,努力为学生营造思维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多一点智慧,多一点灵气,并和学生手牵手走进作文的乐园!
【走进清华作文】推荐阅读:
游北京清华作文1000字10-28
走进初三作文500字,走进初三作文09-24
清华大学游记 感受清华10-31
走进海洋小学作文07-02
走进山村小学作文07-28
走进春天记叙作文09-14
走进乡村写景作文10-21
走进生活优秀作文06-12
作文 让感恩走进心灵08-08
走进三国作文850字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