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2024-07-30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共16篇)

1.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篇一

建设能源生态体系促进能源生态文明

文章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具体阐述了生态系统的`四个特点,提出要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程度,必须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科学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安全发展,促进我国能源事业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作 者:徐锭明  作者单位: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北京,100058 刊 名:中国科技成果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年,卷(期):2008 “”(16) 分类号:X3 关键词:建设   能源生态体系   能源生态文明  

2.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篇二

1 生态文明矿区评价体系构建

1. 1 生态文明矿区概念界定

有关生态文明的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关其概念的研究。叶谦吉 ( 1987) [8]提出,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 又还利于自然, 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刘思华 ( 2008) [9]提出狭义和广义生态文明, 狭义生态文明是指人们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果; 广义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实现四大和谐发展的成果。陈士勋, 李利人 ( 2012) [10]认为生态文明是指在现有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以循环经济为主的人性与生态性全面进步和谐统一的社会文化理想状态。此外, 还有张旭平 ( 2001) [11]、俞可平 ( 2005) [12]、田军、倪钢 ( 2010) [13]等众多学者分别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认为生态文明矿区是指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煤炭矿区。

1. 2 生态文明矿区评价理论依据

以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企业绩效为主要内容的SCP分析, 认为结构、行为和绩效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14]。平衡记分卡建立的衡量体系包括财务、业务管理、客户、人员培养和开发四个方面, 其考核指标包括对过去和未来业绩的考核[15]。循环经济的3R原则体现了系统性、预防性和长远战略性。清洁生产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

依据SCP分析框架、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和循环经济3R原则。本文认为, 矿区管理制度等影响矿区行为, 矿区行为又影响矿区环境等绩效; 生态文明矿区不仅要关注绩效的衡量, 也要关注影响绩效的行为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评价; 生态文明评价应体现系统性、预防性和长远战略性。

1. 3 生态文明矿区评价体系框架

本文以生态文明矿区概念为基础, 以上述理论为依据, 构建生态文明矿区的评价体系。该体系既要包括对过去绩效的考核指标, 也要包括对影响未来绩效的企业行为和环境的考核。因此, 本文构建的生态文明矿区评价体系包括 “驱动力—行为—绩效”3 个环节。驱动力指标表现的是生态文明矿区发展的动力源泉; 行为指标表现的是生态文明矿区在生态保护等方面所做出的行为绩效指标表现的是生态文明矿区在经济、资源和环境方面的输出结果。“驱动力—行为—绩效”3 个环节评价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矿区评价体系。

从产品全生命周期来考虑生态文明矿区指标评价体系设计。绩效主要包括经济绩效、资源绩效、生态绩效和环境绩效等4 个方面; 行为主要包括开采加工、综合利用和设施运行等3 个方面; 驱动力指标主要包括管理和技术2 个方面。

经济绩效方面采用 “净资产收益率”和 “销售利润率”两个指标来衡量; 资源绩效方面采用 “采区回采率”、“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吨原煤生产水耗”、“选煤电力单耗”、“选煤补水量”等指标来衡量; 环境绩效方面采用 “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噪声”等指标来衡量; 生态绩效采用 “采煤塌陷地治理率”、 “工业广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衡量; 煤炭开采与加工采用 “综合机械化采煤比例”、“原煤入洗率”、“贮煤设备工艺及装备”等指标来衡量;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采用 “矿井水重复利用率”、“煤矸石利用率”、“抽采瓦斯利用率”等方面来衡量; 环保设施运行采用 “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放射源和辐射装置使用”等指标来衡量; 管理方面采用“环保管理机构和制度”、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环保培训和宣传” 等指标来衡量; 技术方面采用 “环保项目占科研投资比重”、“大专及以上人员比重”等指标来衡量。这些指数如表1 所示。

注: * 1: 设定的标准值以达到国家标准为基准或者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视为60 分;* 2: 设定的满意值以达到国家领先水平为基准, 视为100 分;*3、*4: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噪声两个指标的满意值为低于相应标准或限制的20%;*5:定性指标不设置标准值和满意值, 采用专家打分法获得指标得分;*6:大专及以上人员比重指占环保从业人员的比重。

1. 4 生态文明矿区指数等级界定

查阅各类文献中关于综合指数的最终评判原则, 本文以生态文明指数来表征生态文明矿区发展水平, 并设计出生态文明矿区指数的分级标准[16], 见表2。

2 生态文明矿区评价方法选择

总结生态文明评价主要研究成果, 其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熵权法等。层次分析法把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 用于解决层次多、目标多的复杂系统评价。本文构建的生态文明矿区评价体系中, 包含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有的指标通过标准计算即可得到分值, 有的指标需要专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得到分值。另外, 本文构建的生态文明矿区评价体系不仅可用于对多个矿区进行相对评价, 也可对一个矿区若干年的指标进行评价。本文生态文明矿区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将指标权重与无量纲化的指标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得出生态文明矿区的各级指标得分。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 S表示目标层 ( 即生态文明矿区评价指数) ; i表示准则层; j表示指标层; l表示策略层; αijl表示策略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 Cijl表示策略层的具体分值。

αijl权重数值由层次分析法获取, Cijl数值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取得定性指标得分, 即邀请环境保护、生产技术等专业不少于5 位专家进行打分, 取平均分为该指标最终得分; 通过监测或者核实后的企业有关数据直接计算获得定量指标得分。

为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判断矩阵, 可引入1 ~ 9 级标度。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人们区分信息等级的极限能力为7 ± 2, 因此, 判断矩阵A的元素aij一般用Santy的1 ~ 9 标度方法给出。但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多准则下的排序问题, 建议使用指数标度e0 /5~ e8 /5或e0 /4~ e8/4[17]。本研究使用YAAHP软件进行计算, 因此使用指数标度e0 /5~ e8 /5。

对于重要性判断不一致的判断矩阵A, 对应于判断矩阵A最大特征根 λmax的特征向量记为w。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 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层次单排序是否有效通过一致性检验来判断。一致性检验是为了检验同一层次各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是否合理, 避免因个人判断失误导致甲比乙重要, 乙比丙重要, 而丙又比甲重要的矛盾情况。

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I为:

n表示两两比较的指标个数。

当 λmax= n, CI = 0, 为完全一致; CI值越大, 判断矩阵的完全一致性越差。一般只要CI < 0. 1, 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否则需重新进行因素的两两比较判断, 重新构建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的维数n越大, 判断的一致性将越差, 因此应放宽对高维判断矩阵一致性的要求。于是引入修正值RI, 并选更为合理的一致性比率CR为衡量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指标。

当一致性比例CR < 0. 1 时, 认为A不一致程度可以接受, 检验通过。可用其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

在构造出判断矩阵并求出层次的单排序后, 我们还需要进行从最高层向最低层逐渐进行的层次总排序, 计算出同一层所有的元素相对于最高层重要性的排序权重。

3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3. 1 传统的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无量纲化处理法包括直线型、折线型和曲线型等[18]。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一般用下面公式表示:

正向指标表示该指标值越大越好, 负向指标表示该指标值越小越好。采用极值化方法对变量数据无量纲化是通过利用变量取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原始数据转换为介于某一特定范围内 ( 如 “0 ~ 1”) 的数据, 从而消除量纲和数量级影响。

折线型和曲线型无量纲化方法是考虑指标值和评价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选择的方法。当然, 无量纲化方法在使用时, 应尽可能选择适合于讨论对象性质的方法。本文构建的指标值与评价值之间不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可选用简单、直观的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考虑本文构建的生态文明矿区评价的最好与最坏有一定的阈值, 而且能用于各矿区之间的比较, 因此选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中的阈值法。

3. 2 本研究设定的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本文的生态文明矿区评价指标经过处理后, 得分均为0 ~ 100 分。为了能够更准确表示矿区是否达到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和满意标准, 本文设定了视同为100 分的满意值和视同为60 分的标准值, 依据正向和负向的不同指标类型, 设定双限型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 1) 正向指标无量纲化方法

表示无量纲化后的指标值, x表示该指标的原始值, x100表示该指标设定的最大值, x60表示该指标设定的视同60 分的标准值。 ( 2) 负向指标无量纲化方法

4 生态文明矿区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运用AHP法确定权重。邀请20 位专家 ( 每个单位各5 位) 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的相对重要性打分。使用YAAHP软件, 在专家群决策结果中, 判断矩阵用加权几何平均法得出权重, 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表3 列出了三级指标相对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二级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权重、一级指标相对目标层权重。

从表3 可以看出, 一级指标层的绩效 ( A1) 、行为 ( A2) 和驱动力 ( A3) 相对于目标层S的权重分别为0. 27、0. 29 和0. 44。表明生态文明矿区建设不能只注重结果, 要从驱动力源头抓起, 并注重行为控制。二级指标层中, 在绩效类、行为类、驱动力类三类指标中, 各自权重最高的指标分别是生态绩效 ( B4) 、设施运行 ( B7) 、技术 ( B9) 。三级指标相对于目标层来讲, 大专及以上人员比重 ( C24) 权重最高, 为0. 1480。各级指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见表4。从表4 可以看出,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均小于0. 1, 表明判断矩阵可以接受。

5 生态文明矿区评价体系应用研究

采集某矿区2009 - 2012 年数据, 研究生态文明矿区指数的动态变化。各指标的数据采用二手资料调研和企业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由于某矿区属于低瓦斯矿井, 因此需要对抽采瓦斯利用率指标进行取舍。取舍后, 对隶属于综合利用 ( B6) 的其余指标权重进行再分配。依据各指标的权重和指标的无量纲化数值, 运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得到某矿区2009 - 2012 年间的三级指标表现和生态文明矿区指数水平。表5 和表6 分别列出了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无量纲化后的动态表现结果。

表6 说明, 驱动力和行为在该矿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彰显的潜力持续向好, 表明该矿的生态文明矿区建设前景较好。绩效指标在2010 年达到最大值后出现下滑, 主要是受国际国内大经济环境影响和能源企业面临的危机所致。

表7 数据显示, 某矿区在生态文明矿区建设方面总体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 尤其是2010 年比2009 年有较大改善。依据本文设定的生态文明矿区分级标准, 该矿区在2009 年至2011 年间属于先进生态文明矿区等级, 2012 年达到了近卓越生态文明矿区等级。

6 结语

3.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篇三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主体功能区

[中图分类号]F291.1;X2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19

我国在过去的城镇化发展历程中,为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付出了相当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与此同时,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其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了严峻挑战。因此,增强节约意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实现生态现代化、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可持续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发展过程,釆用多维度、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兼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口集聚、生态环境、技术进步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级指标体系,求解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将其作为衡量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依据,以期有助于全面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减少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负面问题,为科学考评地方政府绩效,为政府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内涵

1.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据《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统计,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城镇化是指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也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城镇人口集聚度、提高整体国民收入,而且适度、合理的城镇化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通过修建水利设施、平整土地、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但不合理的、盲目的城镇化也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尤其对生态环境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诸如城市绿地不足、生物多样性减少;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地面下沉;空气污染严重;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等问题。

为了推进城镇化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明确了新型城镇的科学定位,以及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乡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核是要素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基本要求是速度适中、水平适当、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可持续。[1]

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价值取向、发展内涵、发展侧重、城乡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价值取向。在价值选择上,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公正为导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在发展内涵上,新型城镇化赋予“发展”以丰富的内涵:高效利用资源,使工业、农业、信息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内涵;城乡互促共进的社会内涵;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的生态内涵;兼具多样性、紧凑性、集约性、复合性、共生性的空间内涵;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效益内涵。在发展侧重上,新型城镇化是要由过去注重追求城市的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人口增加,转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追求发展质量。在城乡关系上,新型城镇化要改变以往“城乡分治”“重城轻乡”的做法,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指针,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新型城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年第6期方永丽:生态文明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析发达国家实现城镇化的进程表明,就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城镇化具有积极作用和正面效应,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若处理不好其发展进程中的诸多关系,也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和负面效应,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城镇化的速度、强度、规模控制在生态环境阈值范围内,以尽可能地发挥其正面作用和积极效应,有效抑制其负面作用和消极效应。

2.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致力于保持地球上生命活力与环境稳定,并以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作为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前提的文明类型[2]。生态文明是与工业“黑色文明”相对应的生态“绿色文明”,是人类迄今最高级的文明形态,具有和谐共生性,目标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秩序。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健康、高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强大动力。

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推动城镇化发展,首先要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而是要在实现工业文明中以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可承载为前提,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高水平的现代化,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文明、和谐社会。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交互耦合的关系(见图1):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定会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效应;另一方面,恶化了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会抑制城镇化的发展,对城镇化发展产生约束效应。姚士谋等[3]指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关系可以用图1描述。只有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使城镇化与生态化融为一体,才能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发展进程,就是要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运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实现城镇化的绿色、集约、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发展全过程的模式包括: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产业结构生态化、空间结构集约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生活方式低碳化等环节实现过程调控;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绩效评判机制。[4]

图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二、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可见,构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以对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为基础,依据一定的原则,设定科学合理的、能准确反映生态城镇化本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国际上关于城镇化质量的测度指标主要是联合国人居中心开发的城镇发展指数(CDI)和城镇指标准则(UIG),前者涵盖基础设施、废弃物处理、生产、教育、健康5个方面,后者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居住、环境治理、管制5项指标。

近年来,我国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完善中。

牛文元[5]指出,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科学度量包括3个有机统一的本质元素,即城乡发展的动力表征、质量表征和公平表征,并依据指标体系的完备性、精简性、普遍适用性等标准,构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CNUIS)。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5个层级,由城乡发展动力系统、城乡发展质量系统、城乡发展公平系统3大系统,城乡基础实力、城乡统筹能力、城乡竞争能力、城乡自然质量、城乡人文质量、城乡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水平、城乡制度建设8个方面,以及21个变量和50个要素构成。

曾志伟[6]以环长沙、株州、湘潭城市群为例,构建了包括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建设3个一级指标,43个二级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而且3项一级指标所占比重依次为0.250、0339和0411,社会建设指标首次成为最重要的指标。

沈清基[3]在对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等相关概念、特征阐释的基础上,提出应基于生命活力度、生态环境稳定度、生态环境改善度3个指标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基于价值观新型度、要素新型度、关系新型度3个指标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并对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度及其协调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但并未提出构建评价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耦合度的综合指标体系的方法。

孙长青[7]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城镇水平、民生改善、集约协调、生态宜居5个子系统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涵盖28个分类指标。

吕丹等[8]系统梳理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沿革,针对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提出了由经济发展指数、人口城镇化指数、城乡统筹指数、生态环境支持指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5个一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其下包括了17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并利用改进的熵值法为各个指标赋权。

戚晓旭等[9]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其所构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了许多测度空气质量、污水排放、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方面的新指标,更加全面地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影响,不足的是其没有给出各个指标的权重。

曹飞[10]从社会发展、经济绩效、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空间集约、城乡统筹7个方面,选取41个指标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并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对中国2004—2012年的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仿真,综合评价城镇化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活、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

薛文碧等[11]在阐述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包括资源节约、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生态损害、集约高效、功能完善、城乡一体、社会和谐8个一级指标和48个二级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的熵值法为各项指标赋权重。

李晓燕[12]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框架,该体系由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生态城镇化4个准则层及27个指标层构成,并应用该评价体系分析得出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4个层次,针对处在城镇化发展不同层次的城市,分别给出了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对策。

陈田田[13]根据生态城镇化内涵,从经济发展生态化、社会生活生态化和人居环境生态化3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评价了各行政单元的生态城镇化水平,并将区域生态城镇化水平划分为了高、中高、中、中低、低5个等级,分析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及其系统层的分布特点,探讨了提升区域生态城镇化水平的策略。

综合以上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城镇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正在不断完善。从指标设置来看,涉及经济、社会、人口、空间、生态等方面,而且对生态环境指标的重视度在不断加强,表现为生态环境指标增加、比重加大。从评价方法上来看,所采取的方法有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主观赋值法、熵值评价法、改进的熵值法、目标值比较法等,熵值法因其具有客观性、全面性、无需先验结果等优点,更为常用。从研究的范围来看,上述研究有从国家层面上作整体分析的,也有从省市级层面上作局部分析的。

三、生态文明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总体来看,目前对生态文明城镇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虽已比较完善,但是在实践应用中,现有评价指标体系还存在一刀切、灵活性差、缺乏针对性的问题。鉴于在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可能都追求一个速度和水平,对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对地方政府绩效进行考核不可能机械地套用一个指标体系,各类指标的权重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1.指标选取原则

生态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由经济、社会、人口、生态等方面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为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可信度,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城镇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因子及其相互联系。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综合性原则。新型城镇化是涉及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多因素的综合转化过程,因此,选择指标构建评价体系时,应兼顾经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以确保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地表现新型城镇化的多领域的特点,这就是指标选取的综合性原则。当然,讲综合性并非是将各个领域所涉及的指标全部纳入,而是要根据各个领域的本质特点,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能够突出反映发展特色的指标,避免指标过多过乱,影响评价结果。

二是科学性原则。在选择指标构建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之前,要全面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把握其所涉及的领域及其演化规律,以确保所选取的指标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能够综合反映其真实的状况能够准确反映各子系统的变化规律。

三是可获得性原则。新型城镇化是多维度、多层次的转变过程,既包括可观测的、物化的转变,也包括不可量化的、无形的变化,因此在设计综合评价体系时,必须依据现实情况和详实的统计资料,选择含义明确、可以量化、易获取的指标。

四是可比性原则。为了科学准确地反映、比较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各项指标选择的标准与度量方法应保持统一,而且计算方法也应简单易懂,以便于查漏补缺和推广运用。

2.评价指标

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选取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除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口集聚等情况的传统城镇化指标外,还应加入反映环境损害、资源消耗、生态保护情况的生态指标。另外,在城镇化过程中,要转变增长方式,治理环境污染,发展低碳、环保、绿色、循环经济,实现集约高效、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离不开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支持。然而,在目前的文献中很少有将技术进步指标列入评价体系的,为弥补这一不足,突出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加全面地评价生态文明城镇化的质量,本文增加了“技术进步”这一指标(见表1)。

表1生态文明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经济发展人均GDP,GDP增速,三次产业贡献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生活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人均住房面积资源环境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平均每万元GDP能源消费量,工业污水排放量,大气污染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生态保护城市人均绿化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人口集聚城镇人口比重,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市区人口密度技术进步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专利授权量

3.指标权重

在因果关系中,影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指标的,且各指标的权重不同。目前,指标赋权的方法有多种,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等。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属于主观赋权法,赋权人的主观随意性比较大;主成分分析法清晰度较低。因此,可选择常采用的因子分析法或熵值法。笔者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应用中,各项指标的权重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地区主体功能的不同定位而有所区别。

四、生态文明城镇化绩效的考核

生态文明城镇化是有别于传统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对其绩效的考核要注意以下方面。

1.将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城镇化发展考核范围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14],对城镇化绩效的评价考核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不能仅用人口城镇化率、经济增长率等传统指标的提高来评价城镇化,应该在对人与自然关系准确把握的前提下,从生态文明视角,对城镇化的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对城镇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将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城镇化发展考核范围,构建反映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可以纠正地方政府过于重视GDP增长、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而盲目追求工业化与城镇化速度的行为,从源头上扭转当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可以避免地方政府在城镇化中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应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府干部绩效考核挂钩,将“绿色GDP”“生态城镇化”等绿色绩效标准,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让“绿色”“生态”元素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综合绩效考评,可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

2.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优化城镇规划体系

一是在城镇化规划建设中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城镇化规划建设中要研究并解决以往生态导向薄弱、城市无序发展、对公共资源在空间和部门合理配置上引导不足的问题,应重新认识城市功能,综合考虑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强化城镇化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导向作用,减少盲目扩张,注重土地节约利用,建设紧凑型城市。此外,还应树立动态规划的理念,保证城市规划对变化的形势和环境因素的灵活适应。

二是在主体功能区战略指导下优化城镇规划体系。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要明确哪些地区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哪些地区需要控制城镇化规模和速度。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兼顾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发展的一项制度保证,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保障。应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从全局出发,注重地区差异,发挥地区优势,制定与地区生态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城镇化规划,形成功能定位准确、生态良好、产业布局合理的城镇化格局。

主体功能区规划理念是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针对我国国土利用效率低下、区域空间开发秩序失衡问题提出的。2011年6月初,《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该规划坚持以人为本、集约开发、尊重自然、城乡统筹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以及是否适宜或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确定主体功能定位。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应该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其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即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尽管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从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必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另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即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3.依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分类考评城镇化绩效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绩效考评体系,从而根据各区域在更大范围内承担的职能,选择差异化发展方向。在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格局下,各类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现有开发密度、未来发展潜力不尽相同,若采取一样的绩效考评指标,可能难以有效发挥指导作用。有效地评判生态城镇化建设绩效,应该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进行差别化考核、分类指导。

优化开发区现有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而且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因此要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公共服务覆盖面、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环境保护技术研发、生态恢复与治理投入等方面的考评,弱化对经济增长方面的考评。

重点开发区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仍较强、人口与经济集聚条件较好、仍具备大规模承载产业和人口能力的区域。对于此类区域,可以实行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综合评价经济增长、吸纳人口、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内容,弱化对投资增长速度等方面的评价。

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的战略定位是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其首要任务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故对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加以限制。因此,在这类区域,应强化对农产品保障能力的评价,考核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收入等,弱化对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等方面的评价。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其生态系统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因此应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评价。

4.坚持显性绩效与潜在绿色绩效相结合

在考核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城镇化建设方面的绩效时,既要考察当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显性绩效,还要考虑当前政策会对未来生态环境、社会进步等可能产生的潜在绿色绩效,要重视对未来潜在绿色绩效的预期估计,对未来几年以至几十年内生态文明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并将对未来的评估预期在当前绩效考核结果中体现出来。通过生态文明城镇化建设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可以激发地方政府决策者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重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传统城镇化可能带来的城镇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所导致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张占斌.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沈基清.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29.

[3]姚士谋,冯长春,王成新,等.中国城镇化及其资源环境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52.

[4]郝华勇.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模式建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6):41.

[5]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62-270.

[6]曾志伟,汤放华,易纯.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3):11.

[7]孙长青.经济学视角下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13(11):56.

[8]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72.

[9]戚晓旭,杨雅维,杨智尤.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4(2):51.

[10]曹飞.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仿真与提升[J].财经科学,2014(12):69.

[11]薛文碧,杨茂盛.生态文明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5(7):512.

[12]李晓燕.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评价研究——基于生态文明视角[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9.

[13]陈田田.我国省域生态城镇化水平评价分析[C].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5(6):14.

4.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篇四

摘要: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浙江特色科学发展之路的`重要实践,对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刻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努力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努力形成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作 者:吴顺江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 期 刊:今日浙江   Journal:ZHEJIANG TODAY 年,卷(期):2010, “”(13) 分类号: 

★ 司法公正论文

★ 司法公正的几个基本问题

★ 我们离司法公正还有多远?

★ 应尽快完善人民陪审制度

★ 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思考

★ 如何健全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论文

★ 台账不健全整改报告

★ 健康促进范文

★ 公司健全会议制度的通知

5.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篇五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6.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篇六

近年来,邹平县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按照省市的决策部署,从邹平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按照“高效生态农业抓提升、宜居优美环境抓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抓配套、文明生活习惯抓培育、基层基础工作抓规范”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建设文明乡村,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具体工作中,一是科学制定村庄规划,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努力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农村增收致富。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民生事业,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五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做好农村管理工作,全面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下一步,邹平县还将在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

督导组一行对邹平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邹平县在该项工作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围绕全省提出各项任务、目标,结合当地实际,在责任、资金等方面制定详细措施并加以推进和落实,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督导组希望邹平县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搞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发展规划,建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亮点,以此推动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抓好农村基层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职能部门要把工作职责向基层延伸。积极做好偏远农村的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经营化发展工作。同时,要利用多种宣传途径,抓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促进农民传统观念的改变,实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全面和谐发展。(

7.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篇七

一、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内涵

(一)体现结果与过程的统一

绩效(performance)通常被定义为“执行、履行、表现、成绩”[1]。可见,绩效就是工作结果;绩效就是行为;绩效就是结果与过程(行为)的统一体。从广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一种高级的文明形态,确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结果。但从实践的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是分阶段、分层次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每个阶段又有不同的目标,实现了一个阶段的目标,生态文明进程就推进了一步。因此,考核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考核应当贯穿全过程管理,而不是阶段性工作,必须将考核纳入全过程管理,坚持结果与过程并重。

(二)体现建设主体的努力过程

客观上,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历史等原因,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各不相同。生态文明考核要看到地方的进步,有的地方基础比较差,指标完成的绝对量可能不大,但是进步比较大,也要综合考虑,力争科学合理。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使基础好的地方感到压力,使基础相对差的地方有奔头,让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在最公平的条件下实现最大程度的推进。

二、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二维”评价模型构建

(一)模型构建思路

第一,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和目的,采用专家咨询和经验选取相互补充的方法,挑选和建立指标体系,再根据其各自在生态文明建设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赋予不同的权数。

第二,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应从建设的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衡量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测定由两个分指数差距指数和进步指数复合成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进行。其中,差距指数衡量各指标现状与规划目标的差距,表征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有助于决策者根据目标实现情况制订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安排,明确示意今后努力的方向;进步指数衡量同一城市不同时间各指标与自身历史水平相比的进步程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程度。

(二)评价体系框架

本文选取和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子系统。

1. 经济子系统

经济发展指标3个: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乡收入比。

产业结构指标3个: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

2. 社会子系统

可持续性指标2个:科技投入占GDP比重、环境投入占GDP比重。

城市文明指标2个:人均公共藏书、万人拥有病床数。

基础设施指标2个: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道路面积。

3. 生态子系统

资源利用指标2个: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

生态环境指标4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空气优良天数。

恢复与建设指标2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覆盖率。

(三)模型构建过程

参考研究成果[2,3],整个模型构建过程分3步。

1. 原始指标数值的标准化。

原始指标数值(yi)是该指标评价体系的最小分析要素,各指标之间是异量纲或异质性,需要先对指标做无量纲化处理。

根据不同分指数含义采用不同算法。差距指数测算采用目标值法,标准化公式为:对于正向指标,对于逆向指标,yi=ai/xi,式中xi为原始指标的现状值,ai为目标值。无量纲化后的数值可以直观地反映目前的状态离设定的目标差距有多大。进步指数测算采用基期法,标准化公式为:yi=xi/max(xi,xi-1),式中xi为当年指标值,xi-1为上年指标值。可以得出当年指标相对上一年值的进步程度。

2. 分指数的测算。

计算公式为其中:Ii为i年差距(进步)指数值,yij为第i年j指标的无量纲化值,wj为j指标的权重,m为指标数目。

3. 综合指数的测算。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是建设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进步指数与差距指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都会影响区域综合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水平。把这两者进行综合就可计算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因此对它们的综合需要采用乘法法则,计算公式为。

(四)评价等级划分

为了更明确地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本研究参照了已有的研究资料[4],建立了分级评价标准。分值在0—1之间,分值越高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越高。以0.6为基本标准,低于0.6表示还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准备阶段,0.6以上表示已经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阶段。其中,0.6—0.8表示生态文明建设初级阶段,0.8—0.9表示生态文明建设中级阶段,0.9—1.0表示生态文明建设高级阶段。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其目标是规范人类发展行为,以协同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发展。本研究设计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二维”评价模型,从过程与结果两方面界定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内涵,通过进步指数与差距指数综合测定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水平,为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的绩效考核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系统化的设计框架。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模式也才刚刚开始,指标体系、考核方法等研究是下一步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深对指标体系的研究,以提高其科学性、合理性,引导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完善、提升和拓展。对考核方法的研究应集中在持续激励机制的建立上,以使得考核工作能在真正意义上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内涵,从建设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二维”评价模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测定应由两个分指数差距指数和进步指数复合成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进行,以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得考核工作能在真正意义上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张芳杰.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845.

[2]高珊,黄贤金.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5(30):823-827.

[3]周江梅,翁伯琦.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与其体系构建的探讨[J].农学学报,2012,2(10):19-25.

8.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篇八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优先;生态基本法;环境保护法

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地位在我国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特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现状、全社会对“天、地、人”和谐关系重要性认识的深化、执政党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定位决定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想长期和扎实地推进并取得预期成效,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而我国现有的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但就整体上来看则呈现出明显地不适应。因此,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对法律保障体系的需求,并以此构筑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实乃当务之急。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点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主要有:渐进性、实践性、综合性。

渐进性。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是渐进的、不断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专利,东、中、西部都应该立足本地实际,科学规划,明确步骤,坚持不懈地推动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基于科学规划之上的战略步骤,根据实际,合理划分实现阶段,设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在每个地区或城市制定规划时,不能简单使用一套固定程式的指标体系来指导和规范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突出地方特色,突出实效性。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估力度,实现以评估促建设。

实践性。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将美好的愿景落實到具体步骤之中。设计和实施一系列的项目和措施,在组织领导、科技发展、资金投入、法律保障和社会发动等方面予以保障,使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可落实、措施可操作、效果看得见、老百姓感受得到。

综合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涉及政治、文化、环境、经济等方方面面,是一个需要全社会自上而下、广泛参与、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

二、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其一,生态文明代表了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是关于自然的价值观的根本转变。这种价值观的转变必然导致对原有立法目的、原则、制度的反思和更新,从而带来整个法律体系的转变和更新,生态文明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就成为应有之义。

其二,生态文明也体现了人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重新认识,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离不开法律的规制、调整和推进。

其三,作为全球普遍化的难题,生态危机的治理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努力和协同发展,其中必然要求各个国家按照国际环境条约和全球环境宣言等软法性文件,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

其四,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对旧的发展模式和社会制度的一种扬弃和超越,同样也对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和法学方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巨大影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改变,需要在实在法体系中得到体现。构建一种能够更好地体现主客一体化(心物一体化和人与自然一体化)等生态思想,并能够更好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法律体系就成为一种必要。

其五,生态文明所包含的制度文明本身对法律保障提出了内在需求。如前所述,生态文明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还包括制度文明。没有以法制的健全和完善来保障的文明,其文明是不完整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现有法律保障体系的创新

无论我们过去是否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但环境和资源保护立法的发展在实际上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促进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都在促使我们的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迈进。然而,由于这些法律不是在明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的,山、水、林、田、湖缺乏一体性的规制系统,条块分割、左右掣肘、上下脱节,立法不全,执法不严、监督不力,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要下决心扭转这种状况,就必须根据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现实的需要,创新法律保障体系、原则、制度和措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框架的构成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其法律保障体系需要建立在生态文明理念、生态规律、生态道德的基础之上。其法律体系框架起码应当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生态保护法、能源法、气候变化法、专项环境管理制度法等七大部分。

1.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在我国的现有环境法律体系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存在一个“环境保护基本法”,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但在实际上,该法缺乏环境基本法的品格,许多管理部门都将其视作污染防治的牵头法律。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建设五大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应当考虑制定通过程序更高、涵括范围更广、适应性更强的“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

2.污染防治法。从现实层面看,土壤污染防治法、核污染防治法、电磁污染防治法、化学品管理法、光污染防治法等亟待起草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亟需修订与完善。

3.自然资源保护法。从现实层面看,土地资源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森林资源保护法、气候资源保护法等亟待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制定、修訂与完善。

4.生态保护法。从现实层面看,自然保护区法、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自然遗迹保护法、人文遗迹保护法、国家公园法、湿地保护法、生态红线划定和管理条例等亟待起草和制定,使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尽快健全起来。

5.能源法。能源法应当和必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法可以由能源基本法、节约能源法、石油法、煤炭法、天然气法、电力法、原子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所组成。目前我国最亟需的是出台能源基本法、原子能法、石油和天然气法。

6.气候变化法。将应对气候变化法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气候变化法作为调整在减缓和适应气候的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规范的总称,与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能源法、防灾减灾法等法律,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立法应当包括气候变化基本法、气候变化减缓法、气候变化适应法等。我国目前最亟需的是要制定气候变化基本法或者称为应对气候变化法。

7.专项环境管理制度法。这方面需要制定的法律法规很多,今后需要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环境教育法》、《环境信息公开条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条例》、《环境监测条例》、《环境标准条例》、《排污许可证条例》、《环境监察条例》、《环境税法》、《环境纠纷处理法》、《环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

(二)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基本制度构建

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必须以一系列较为成型且彼此联结的法律制度作为其基本立足点。这些法律制度可以大体上划分为预防性制度、管控性制度和救济性制度三大类别。

1.预防性法律制度。预防性法律制度是主要作用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预防领域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生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估、环境标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四项。

2.管控性法律制度。管控性法律制度是主要作用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管理和控制领域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生态权属与生态许可、生态总量控制、经济调控制度。

3.救济性法律制度。救济性法律制度是主要作用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救济领域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生态补偿、生态修复、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五、结束语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在探索前进之中,在法治保障方面存在问题并不可怕。我们必须要发现问题,正视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逐步加强生态文明相关立法、执法、司法等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这样才能更加有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荣馨,杨靖.《建设生态文明走科学发展之路》.河南科技,2011(08)

[2]李书领.《转变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河北企业,2011(12)

9.生态文明建设 篇九

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在《生物体普通形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的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生物学名词,生态指的是生物群

落的生存状态,包括一个生物群落与其他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

1935年,英国学者坦斯勒进而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生态环境。

1944年,日本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学者梅棹忠夫,多次在亚洲、非洲、欧洲各地从事民族学考察,是世界上最早用生态史观研究人类文明史的学者。1957年,他利用考察获得的资料,以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文明史的规律,发表了《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一文。1967年,《文明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集》出版,他提出的生态史观,重视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对文明史进程的重要作用。1988年3月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了王子今译的《文明的生态史观》中译本。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1962)可以说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是生态学新纪元的开始。

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等教授撰写《增长的极限》,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引发了增长的极限大讨论。

1972年,约瑟夫•密克尔(Joseph 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 Comedy of Survival: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主张“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要“细致并真诚地审视和发掘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格尔摩召开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

1978年,威廉•鲁克特(William Rueckert)在其论文《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实验》(“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中首先使用了“生态批评”这一批评术语,提出“把生态学以及和生态学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的观点。

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4年前苏联环境学家首先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第2期《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一文),但他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仅仅是人类进一步发展到重视我们生存的生态状况。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该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987年,我国生态学家叶谦吉在中国首次明确“生态文明”的概念,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刘思华提出“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内在统一”的观点。

1988年,刘宗超、刘粤生在“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一文中首次从天文地质对地球表层影响的角度提出要确立“全球生态意识和全球生态文明观”,此文发表在《自然杂志》1991年第6期;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

1992年,中国国家级《21世纪议程》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

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的概念,真正把生态文明看作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式。

1996年,“九五”计划(1996~2000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同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的两项基本战略,并以这两项战略来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存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997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刘宗超主持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生态文明丛书》第一册《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一书,首次提出“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先进的社会文明形态”。

1999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刘湘溶的《生态文明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蓝红主编的《生态文明论》,《当代生态农业》。

2000年第1期发表王如松的“论生态革命走向生态文明”,200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刘宗超等人的《生态文明观与全球资源共享》„„这些均对生态文明理论的不断完善起到了促进作用。

2000年12月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透过生态学的视野,运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就文学艺术与自然生态、文学艺术家的个体发育、文艺创作的能量和动力、文学艺术的地域色彩与艺术物种的赓续、文学艺术精神生态价值的开发、文艺批评的生态学内涵、文学艺术史的生态演替等问题进行阐述。

2002年中共十六大会议上强调:要走“生产发展、生态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将其确定为建没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

刘宗超在2002年8月10日出版的《中国财经报》发表了“生态文明——21世纪人类的选择”的宣言论文。在生态文明北京俱乐部的基础上,于2002年发起筹办、2003年经国家批准正式成立了“全球首家生态文明专门研究机构——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

2002年8月,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产生了《行动计划》和《政治宣言》两项重要成果

2003年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积极倡导建立一种宏阔的开拓建设的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他认为,生态美学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必将有助于我国当代美学学科的突破。

2003年6月25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全国生态文明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生态文明”。他指出,要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2007年4月,我国人学家张荣寰首次将生态文明定性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提出中国需要“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世界需要“生态文明进程”,理论模式为“全生态世界观”做为全逻辑的参照系,将人定位在全生态世界中最高全息的物种,提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概念和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文明环流体系作为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人格、生态、产业的不断上升,以实现文明及其幸福的目的,为生态文明奠定了哲学依据和理论体系,在新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上有了更切实的把握,为生态文明建设打开了逻辑思想与实践之门。

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被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2013年2月,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上,通过了宣传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被正式写入决定案文,这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在国际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同与支持。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同期中央批准“生态建设示范区”项目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10.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篇十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

土木1102班

学号:

11101140228

姓名:

余叙

系列问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为此,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列入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正是基于对生态持续优化和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2002年以来,中国不断加大重点流域、区域、城市、海域污染防治力度,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新进展。

党的十八大从人类发展的连续性出发,尊重并维护后代人所拥有的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用永恒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求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格局中,清晰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解决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决心和信念。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必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方式、发展成果的分配等方面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可以相信,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中国一定能够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目标,美丽中国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二、建设美丽中国,努力把青海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紧扣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这个主题,从青海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功能作用出发,提出了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战略部署,这是省委对省情认识质的提升,更是对未来发展更高层次上的谋划,符合党和国家对青海的殷切期望,体现了省委对发展大势和全省人民期盼的准确把握,凸显了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

青海具有重要的、无可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和巨大生态环境价值。青海位居我国内陆腹地,接近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是欧亚大陆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之源”。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全球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高原独特的生物源系,其基础性生态效益直接维系着国家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所以,青海被认为是对全国、全球大气、水量循环影响最大的生态调节区,全国和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及调节区、全球高海拔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因此,作为青藏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青海生态不仅关系到青海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着整个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甚至世界的生态平衡,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生态系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青海就本着保护和建设好美好家园的目标,实施了西宁市南北山绿化、植树造林、中小型水利、工业“三废”监测和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草原围栏建设等一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成立了孟达、青海湖、隆宝滩、可可西里、三江源、可鲁克湖等一批国家和省级的自然保护区。进入新世纪,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批准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经过全省上下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三江源草地系统退化趋势初步遏制,水源涵养能力整体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强,水土保持能力明显提升,荒漠化面积正在减少,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三江源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长远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为青海加快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体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一是要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三江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区系和植被类型,是全球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环青海湖地区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的基因库。祁连山冰川冰雪融化成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是甘肃河西走廊绿洲的水源基础,更是遏制中国沙尘暴策源地的关键所在。所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就是要形成以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为屏障、以青海湖草原湿地生态带、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带为骨架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

二是要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地。青海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我国重要水资源涵养区和产水区,是世界上湿地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海拔最高的地区。全省水资源总量629.3亿立方米,每年向下游地区输水量占水资源量的97.7%。保护好青海的水资源,稳定江河的基流,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对青海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而且对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等流域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所以,把青海建成全国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地,必将对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长远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三是要着力把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的示范区。2011年底,国务院批准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这是国家是对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又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此,必须先行先试、勇于创新,探索建立符合功能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和科学发展手段,完善有利于促进试验区建设的体制机制,统筹实施民生改善、生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财税、投资、金融、产业、人口、对口支援、人才等支持政策,研究制定三江源生态保护条例,推动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发展生态移民后续产业,推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上新台阶。

四是要着力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提高工业“三废”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确保新上工业项目能耗、技术、环保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推进重点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大湟水流域、青海湖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启动农村清洁工程,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切实守住耕地红线,为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天蓝、地绿、水净”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这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对于减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西姆•施泰纳说,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从自身做起。如今这种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如低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地球变暖的‚祸首‛,却也是受害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减少碳的排放量。然而我们每天都要呼吸、上网、用电、坐车,这些都能造成二氧化碳点的排放。如果减少碳的排放量会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要成为低碳一族,必须学会计算碳排放量。

消耗100度电=78.5公斤碳排放量=1棵树 消耗100公升汽油=270公斤碳排放量=3棵树......这是由一套精准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它反映‚公众日常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碳补偿‛的环保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引出了一个新词——碳足迹。它

标示者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的‚碳耗用量‛,是一种新的用来测量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环境影响的指标。碳耗用量越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就越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种树就是碳补偿,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也是碳补偿的唯一办法,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公斤二氧化碳,平均每天吸收1.27公斤的二氧化碳。

依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根据每天不同的耗电量、耗水量、汽油消耗量以及肉类食用量等来计算出碳足迹以及需要的相应的碳补偿

或许每个人的数据不同,但平均算下来需要的碳补偿所需每天的种树量去世不低于50棵。可见我们按照目前能源的消耗程度,碳补偿对于维持生态环境只是杯水车薪。那如何从身边做起,来减少我们碳排放呢。

11.积极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篇十一

经过努力,我国生態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全面、不系统、不落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多而不全。目前有关生态环保的政策法规比较多,但缺乏系统性,也不全面,特别是缺少综合决策制度、绩效考核制度、问责制度等,导致生态管理效果大打折扣。二是泛而不整。有关生态文明的规定条文涉及方方面面,但缺乏有机整合,难以发挥整体效应。单就生态环境资源开发而论,事前防范存在产权不明晰、用途规划不规范、用途管制不严格等问题;在开发过程中,生态价值未能纳入补偿制度,生态损害成本也没有完全进入有偿使用制度;在事后赔损时,追责制度与其他生态文明制度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惩治过度开发行为。三是落实不力。人们生态文明意识还不强,落实制度的自觉性不够;由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短期难以显现,一些地方仍存在重发展、轻环保问题;对落实生态文明制度的监管工作不到位,监管力量较为分散,行政效能偏低。因此,总体上看,生态文明建设还未能完全融入其他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运用宣传教育手段,强化社会成员生态文明意识。大力传播生态文明知识,使干部群众认清我国生态文明的严峻现状,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正确政绩观,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政府机关等应带头使用并推广环保产品,鼓励绿色发展,引导生态消费。科研机构应注重培养生态环保科研人才,加强生态环保技术研发。社会组织应积极发挥作用,动员群众参与生态文明活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保证生态文明制度落实。改革干部选任办法,明确各级各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权责。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纳入政府决策机制,把绿色GDP作为干部政绩考核依据,建立健全问责追责机制。完善奖惩制度,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合理局面。通过具体政策和实施方案约束和引导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主体,奖励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制度的行为,严惩破坏生态文明制度者,提高违规违法成本。丰富监督手段,畅通监督渠道,培养“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

12.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篇十二

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红线观念

生态保护红线, 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 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 它是保障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的生态用地和物种数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无法复制性, 很难实现占补平衡, 一旦失去就难以拯救。各地要根据主体功能区、资源特征、环境容量、已开发程度及可开发潜力等来划定生态红线。要精心研究和论证, 从制度上保障生态红线, 把良好生态系统尽可能保护起来。要从制度、体制和机制入手, 建立严格遵行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保障, 确保生态保护红线不被突破和逾越。对已突破生态底线的, 要加紧研究制定节能和减排指标, 通过确定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每年下降指标等刚性约束, 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要进一步优化发展方式, 倒逼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结构调整。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 也是城市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5月的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2013年9月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 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否可持续, 取决于能否转化为经济效益, 能否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即实现生态经济化。我们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 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 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 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 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 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满足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生活、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来提供, 下决心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 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 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要防治大气污染, 要建立区域流域环保联防联控机制, 让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要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和监督, 确保食品药品质量, 让群众吃上放心的食物。要加强生态林业建设, 打造宜居城市、绿色家园。要加大生态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力度, 把生态环境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建设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一旦发生生态事件就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把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让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

生态文明建设从本质上看, 是要调整过去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 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 切实把资源能源保障好, 把环境污染治理好, 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 必须积极探索一条生态文明建设新路。要发挥生态比较优势, 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 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入手, 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再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 努力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修复与治理, 着力构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良好生态环境。要加快发展生态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经济化,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要着力建设生态型城镇, 全力打造“城在山中、山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在景中”的山水园林小城镇。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 将生态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 努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努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13.《生态文明建设考题》 篇十三

1、系统的(机制化)动态均衡发展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2、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性(人文性)

3、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经济学)和生态学

4、“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属于下面(生产方式)层面

5、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6、生态旅游业根本性质是(经济性)

7、(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8、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两者都是)

9、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是(植物修复)

10、将(保护环境)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和政绩指标…..多项选择

1、现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哪项(ABCD)

2、我国已建立的国内环境、灾害、气象…基础主要有(把信息技术发达除外,全是)

3、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基本思路包括(ABCD)

4、国土资源包括(除天空外。都是)

5、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劳动密集型、资本

密集型)

6、以下哪些属于生态系统的特征(全是)

7、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8、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上的问题….如政府职能的(除倒位外,答案都对)

9、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主要是从(资源的循环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10、“环境财政”重点支持……,实现(生态治理、土地资源)

判断题

1、保护生态环境不必依靠制度。(x)

2、环境产品提供是政府的职责(对)

3、传统经济的生产观念是(x)

4、在十八大上,胡锦涛(x)

5、生态工业的发展理念(对)

6、十八大报告提出(x)

7、固体废弃物(x)

8、“绿色发展”被,,(x)

9、人类中心主义是(对)

14.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篇十四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贯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3、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

4、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

5、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

6、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重要内容。

7、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15.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篇十五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公民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必须从战略上来审视和谋划, 抓住根本、突出重点, 有的放矢、扎实推进。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其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 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可以说, 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和粗放是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近年来, 我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不够快,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按照这一要求, 以更大力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依靠和发挥科技的力量。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一方面可以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地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应通过大力开发和广泛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清洁能源、先进工艺设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尽量减少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 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问题。对于已经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应通过开发和应用净化、改造、恢复等技术进行治理、修复和补偿, 特别是着力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同时,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和工艺设备, 切实搞好废物和垃圾的分类处理、循环利用。

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生态文明制度同样涉及方方面面。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当务之急是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轨道。应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同时,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加快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要使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 就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人类自身利益为中心、不顾自然承载力而任意开发利用自然的观念和做法,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切实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 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到行动上和实践中。

二、让“生态文明”成为全民共识

生态文明建设要成为政府的自觉行动。生态环境是稀缺资源, 也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要创新顶层设计, 需要一系列有效措施、制度来支撑, 这其中, 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文明建设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全社会要健全“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的制度, 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要破除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路径依赖, 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探索一条生态低碳、统筹协调、永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要推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是一项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民参与。如果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全面、科学的生态文明意识, 不能形成健康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 再多的“红头文件”都形同虚设。要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一年又一年, 一代又一代人地抓, 使生态文明理念默化于心、潜化于行, 从而转化成为全民的道德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

16.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化先行 篇十六

秸秆焚烧曾经是陕西咸阳机场面临的极大挑战。麦收季节,航班屡屡因浓烟被迫取消。禁烧令不好使,警察到田里抓,也管不住。问题的最终解决大大出乎很多环保人的预料:一支环保文艺小分队!渭城环保局的公务员们把秸秆焚烧的政策化为文艺演出,从村头演到田间,从渭城演到咸阳,生生把一场演绎多年的秸秆焚烧大战成功化解。演出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件事,再一次生动诠释了文化的力量。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珍珠,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马克思说:“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化就是人类克服生态危机的新的文化选择,是人类生态智慧和文化积淀的结晶,是人类认知自然、感悟自然、 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共同成果。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其主要结构有3个层次:一是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包括伦理观的生态转型和价值观的生态转型;二是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转型和经济发展的生态转型;三是生态文化的制度层次,用法律法规来调节和规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关系,使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制 度化。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支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优秀成果。生态文明秉承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批判地吸收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从而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文明形态的转变与升级,是一次文化大变革,无论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都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化启蒙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意识渗入公众的心灵,即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微观上逐渐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型,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指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挖掘、培育、弘扬生态文化。

一是重视生态文化研究。生态文化的繁荣首先要搞好顶层设计。要把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加以研究,不断丰富其内涵。要扶持、支持有关生态文化的研究机构,组织相关专家加强生态理论研究,要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发扬光大,从保护环境的实践中汲取养分,把历史积淀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生态认知提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一批生态文化研究的成果和文化产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

要注重提高环境文化类单位的公共服务效能,推出反映环保工作、倡导生态文明的优秀影视作品和图书;加强对环境文化创作的引导,扶持社会环境文化作品的宣传推广,建立环境文化产品评估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境文化创作。

二是建设生态文化载体。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是信息化的人,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各种信息载体的效能来传播生态文化。要发挥各级环境教育基地以及社会上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主流媒体、网络、社会媒体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利用城市广场、机场、火车站、商业中心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大屏幕等,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管理区等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滋养、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

自然界是滋生文化的土壤,优美诗意的自然环境能够启发人的灵感,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审美感悟。要积极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结合生态省、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美丽乡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三是加强生态文化传播。加大生态文化传播力度,使其成为全社会主流文化。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把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上升到提高全民素质的战略高度,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财富观、生活观,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课程之中,融进党风政风和民风民俗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理论支撑、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

加强对大学生、中小学生的生态文化教育,编写一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通俗教材,把生态文明有关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企业、城乡社区等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积极组织开展环境日等节日纪念活动,强化纪念活动的文化色彩,增加公众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

四是推行生态生活方式。美国教育家康特曾经说过,“一切真正的学习,归根到底,是自我教育。”生态文化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的改变。要转变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转变人类生活的价值目标,树立以适度节制物质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的生活理念,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鼓励选购新能源、小排量汽车。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鼓励公众选购有绿色标志的无公害食品,践行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不因过度装饰而购买大量不可降解材料制成品,实践勤俭节约传统美德与低碳生活方式,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在全社会形成共谋良好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

上一篇:前台培训计划下一篇: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时间及报名时间完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