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来料检验报告(精选4篇)
1.电子产品来料检验报告 篇一
来料不良会导致检验负担、产品返工、车间与客户的抱怨等问题。来料检验是质量检验的重要关卡,犹如明之山海关,一旦清兵入关,则朝廷不保!那么,来料检验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01过程验证
针对来料质量,在物料到达企业之前,必须先行对供应商的过程进行验证。这个过程,包括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样品过程,以及量产前准备的验证。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①选择愿意合作的供应商; ②符合质量要求的供应商; ③有同类产品经验的供应商。
样品过程是充分暴露供应商工艺等内部问题的机会,借助这个过程,要求供应商建立起相应自身物料、工艺、检测基准。
量产前准备,要求供应商处理完待解决问题,建立相应工艺、作业、检验标准、过程控制计划,完成人员培训、工装夹具制作,制定生产计划甘特图等。“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02资料审核
物料质量的责任主体是供应商。
供应商提供物料时,必须让企业信任,物料是经过严格质量控制与检验的。这种信任的一个要点就是,供应商提供恰当且必要的控制与检验文件。这些文件包括:材质证明、尺寸报告、性能测试等检验报告。
资料审查,需要关注:报告是否造假?与批次产品能否对应?报告中的数据超差是否标识出来? 03抽样检验
有了前面的两个步骤“过程验证”“资料审查”,企业再做抽样检验就相对轻松。抽样检验应遵循三个要点:
①靶向化,即针对关键参数(如装配尺寸、密封尺寸等)、不良历史,对物料进行重点检验。②抽样数尽量少,抽样数过多,占用过多检验时间,也会导致检验员未认真检验就往报告上填数据。③不依赖主观,所谓主观,就是依赖于员工目测,且目测的标准不细致。这样导致检验结果无法追溯,且人为失误过多。所以,依赖于员工目测的项目应尽可能少,且应该将目测内容细化。04三方补充
一家企业一般很少具备检验所有物料的手段。这时,就需要借助于第三方的检测手段。比如,将物料送到第三方进行检测,来验证供应商的材质证明是否真实。
当然,也可借助于供应商或客户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比如企业没有三坐标的设备,可将物料送至其他供应商处进行关键尺寸的检验。
将第三方(以及供应商及客户)检测作为补充,可以大大节约企业购买检测设备的成本,同时,这种验证不仅能强化物料质量控制,同时给供应商以一定的震慑力。
2.来料检验操作指导书 篇二
1、目的
为有效控制来料品质,确保验收作业流畅,保证生产正常,为产出优良产品提供先决条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因订单采购物料、外发加工物料、客供物料等。
3、职责
3.1 采购:负责物料采购、信息传递和相关资料提供。3.2 仓库:负责来料点收,发放和存储。
3.3 品管:负责来料检验和不良品的处理追踪。
4、工作程序
4.1 仓管员负责核对送货单、实物与本厂采购单要求符合,方可暂收。4.2 仓库检验员负责将来料放置到指定区域(待检区),并填写“进料检验报告”之单号、物料种类、数量并提请检验员进行检验。4.3 检验要求
4.3.1 所有检验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进行独立检验工作。
4.3.2 检验量具必须保证精确。
4.3.3 检验结果须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中,若进料为允收,经品管主管审批即可。若进料为拒收,同时填写《品质异常处理报告》,经品管组长确认无误后,要求仓管员将物料移至待处理区。《品质异常处理报告》经相关人员评审制定处理方案,相关部门案处理要求进行相应处理。
4.4 检验报告
依《抽样标准书》、产品图纸、样品、客户提供标准等相关资料进行检验。
4.5 检验标准以及质量水平判定
依据《检验标准书》进行检验。
4.6 特殊检验
4.6.1 品管部必须配合仓库对于库存超过6个月的物料发料前进行重检
4.6.2 对于因紧急生产二来不及检验的物料,经生产部经理提交申请,品管部主管确认,生
产副总批准后方可直接落入生产,同时品管部对物料质量进行监控,当不良率超过标准时需报品检主管进行处理。
4.7 检验状态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进行标示。
4.8 检验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9 《进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处理报告》、《品检报告表》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保存。
5、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
6、相关记录
6.1《进料检验报告》
6.2《品质异常处理报告》
3.电子产品来料检验报告 篇三
1.对产品进行首件确认。
2.对进料,出货进行检验并做相关报告,并对制程检验进行控制及时完成相关表单。3.作业中品管等问题的控制和品管异常进行处理并追踪确认 4.对月产品的品管检验标准书及相关规范书 5.完成上司所要求的其他各项工作。
工作指南:
A..每天早上和采购及跟单员确认今天的项目来料,到文控那找到项目相关图纸和检验工具在来料后按照图纸相关的尺寸和公差《有注公差按有注公差检验,未注公差按国家机械加工公差标准来检验》及外表图纸要求进行检验,检验完成后OK品标识号入仓库签收,不良品和相关负责工程师及领导确认后,在影响产品性能结构的重缺陷后开立不良品退货单标识好联系跟单员和采购进行供应商退货。如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结构及一些表面轻微缺陷在经得公司领导的认可下采取特采使用。并用8D报告开立来料品质异常联络单。并做好相关来料检验记录表以便追溯。
B,完成整个项目的来料检验OK后通知相关生产和项目负责人以便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对相应的工位及员工作业手法和部件进行制程巡检,发现手法异常时知会作业员改正,生产异常时通知相关生产和部门项目负责人《重大异常开品质会议》协助他们一起处理异常并整改。并及时上报领导并用8D报告开立制程品质异常联络单,以便防止后续发生。C,在生产组装和巡检后对成品出货的相应前后紧急对成品进行检验,含结构性能,通电测试,各种安规测试,电气电路测试,如防静电测试等。及外观检验。可以模仿生产作业员操作来检验,标准严格按照华为的成品Checklist检验报告来检验。检验完成如有异常标识好及时开立成品品质异常联络单并知会相关负责人整改。严重问题和多次问题开重大异常品质会议。OK品后做好成品Checklist检验报告并标识号知会相关负责人开立成品出货。在出货前照成品重要相应角度及成品整体照片以便追溯。
质检标准
A.来料结构件钣金标准按照图纸尺寸和公差标准来检验。有注公差按有注公差检验,未注公差按国家机械钣金加工公差标准来检验。详见国家机械钣金加工公差标准和图纸。B.来料结构件机加标准按照图纸尺寸和公差标准来检验。有注公差按有注公差检验,未注公差按国家机械机加加工公差标准来检验。详见国家机械机加加工公差标准和图纸。C.成品检验严格按照华为的成品Checklist检验报告来检验,我们公司生产三大类产品,老化车和柜,工装,夹治具。相对应的华为的成品Checklist检验报告三大类。详见华为的成品Checklist检验单。
异常处理指南
A.来料异常处理。来料结构件钣金件和机加件及PCB板在检验完成后,如有不合格品对不合格品的标识和隔离。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1.退回供应商重新来料 2.特采《轻微缺陷如一些外观等不影响使用》 3.供应商来人返修。然后用5W3H思维模式和8D报告方式开立异常处理联络单,通知供应商相关担当来厂分析原因和处理对策以及永久防范对策。
B.制程异常处理。在工程部门生产组装过程中对相应的工序和作业手法进行过程巡检,发现异常通知相关负责人和担当马上整改,并相应开立8D报告异常处理联络单由相关负责担当分析原因和处理对策以及永久防范对策,重大异常开品质异常会议。
C.成品验收异常处理,对工程部门组装完的成品进行严格检验。发现异常对成品贴异常标识。并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和担当马上整改,并相应开立8D报告异常处理联络单由相关负责担当分析原因和处理对策以及永久防范对策,重大异常开品质异常会议。
4.电子产品来料检验报告 篇四
助推器”。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来料加工业更好更快发展,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发展经验,分析面临困难,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对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一、基本情况
我县来料加工业起步较早,基础较好,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主要是加工仿古工艺品;80年代初期,逐步接纳上海、台州等地出口商的绣花来料加工;90年代中期,家庭来料加工业也随之全面发展,有彩灯、毛线鞋、珍珠领带、竹席、竹垫、箱包、披肩等。近年来,我县来料加工业迅速发展,不断壮大,一直位居全市之首,来料加工工作连续两年(2005年、2006年)获全市一等奖。到2006年底,全县共有来料加工经纪人218名(其中一级经纪人83名),加工人员24569人,发放加工费5032万元,市级特色基地2个(白竹村、姓潘村),县级特色基地7个。今年1-7月份,全县共实现加工费收入4035万元。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县来料加工业出现了六大可喜变化:一是渠道不断拓展。从原来的台州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以义乌为主兼顾温州、台州、东阳、绍兴等地,货源不断扩大。其中50%来自义乌市场,15%来自温州市场,10%来自台州市场。二是地域分层推进。从原来的以盘溪片为主,逐步向全县的各个乡镇拓展覆盖,遍布70%的行政村,呈现出20多个乡镇分层推进、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加工人数较多、村数分布较广的有五云、新建、东渡、白竹、双溪口、壶镇、舒洪、溶江、胡源、前路等16个乡镇。三是品种比较全面。加工品种从原来的以小商品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涵盖小商品、服装、节日灯、圣诞礼品、竹制品、电子、钩针、钉片等10多个门类。其中,编织类(钩针、手工编织、机器编织等)、串珠类(钉片、挂件、饰品等)各占30%,流苏类、竹制品类各占10%,圣诞礼品、服装、节日灯、雨伞等占20%。四是形式灵活多样。加工形式从原来单一的农户零散加工向现在的固定场所加工、农户领料加工、乡村专业加工转变,并逐渐向专业化、工厂化、块状化方向发展。五是队伍日益扩大。目前,全县从事来料加工的行政村共452个,是1999年的4.1倍;经纪人达218人,加工人员达24569人,分别是1999年的3倍和2.5倍,覆盖面和惠及面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促进了乡风文明、社会和谐。六是收入稳步增长。加工费发放从1999年的不足650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5000多万元,年均增幅35%;人均加工费收入从1999年的633元,提高到2006年的2048元,年均增幅18%,较好解决了农村妇女“务工”与“务农”、“钱袋”与“后代”兼顾的问题。
总结我县来料加工业的发展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条:
(一)党政推动,领导重视是前提。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议听取专题汇报,提出了“发展来料加工、促进妇女就业”的工作思路,成立了来料加工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抓全县的来料加工工作。今年4月,又专门召开全县来料加工工作会议,提出了打造“浙江绿谷**来料加工基地”的发展目标。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落实专人负责。
(二)各方联动,合力推进是保证。县妇联(县来料加工工作办公室)按照“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来料加工业,并把这项工作列入对各乡镇妇联工作考核内容,制定了来料加工专项工作考核方案。农业、人劳社保、经贸、工商、财税、信用社等县来料加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主动服务经纪人和加工者,合力推进来料加工业发展。
(三)宣传发动,氛围营造是基础。利用乡镇妇联和妇代会等基层组织优势,开展优秀来料加工经纪人评选、来料加工技能展示等活动,专门制作来料加工技能光碟和专题片,免费发放到各基层妇女组织。同时,还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来料加工业,形成了各地竞相发展、全民普遍参与的生动局面。
(四)龙头带动,队伍建设是根本。多种形式举办来料加工经纪人和加工人员培训班,培养出一批“用心用力、守时守信、保质保量”的优秀来料加工经纪人和加工者。2006年,全县共举办来料加工培训班123期,培训9204人次,其中经纪人136人次。一级经纪人又在乡镇(村)、社区培养二级经纪人,从而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加工网络,已有不少加工点人数超过1000人。
二、面临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县
来料加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竞争更为激烈。从周边看,面临着江西、安徽、甘肃、河南以及苏北等地区劳动力价格更为低廉的竞争对手,货源外流现象日趋严重。金华、衢州、台州等地发展势头强劲,区位优势更明显,运输成本更低,产业扶持力度也更大,金华婺城、金东、兰溪等地的年加工费发放均达2亿多。从丽
水看,各县(市、区)行动积极,庆元、龙泉、景宁、遂昌等地扶持力度加大,势头强劲。2006年,我县来料加工的经纪人数、加工人数、发放加工费,总量虽位居各县(市、区)之首,但由于基数较大、空间较小,加之园区工业的持续较快发展,增幅已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形势十分严峻。从自身看,县内各乡镇之间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一些干部群众“大事干不了,小事不爱干”、“大钱赚不来,小钱不想赚”的认识偏差还不同程度存在。
(二)加工能力薄弱。一是经纪人素质不高。很大一部分还是二手经纪人,质量意识、创业意识不够,业务能力、管理水平较低,依赖心理较重,自主开拓市场的主动性不强,承接来单加工的能力不够;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较弱,与企业、厂商之间的合作方式简单,口头协议的多、订合同的少,纠纷时有发生;经纪人之间互助共赢合作较少,有的甚至竞相压价,争抢业务,恶性竞争。二是加工者技术不精。普遍存在技术不熟练、不全面,习惯于承接加工工艺简单的产品等问题,对加工工艺复杂的产品,观望等待、不愿尝试。我县除编织、钩针、钉片、串珠、竹制品、彩灯等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外,其余点钻、胶枪、烧焊等几大类加工技术不成熟,加工点相对较小,尚未形成特色,直接影响着与各类客户的全面合作。三是队伍稳定性不够。作为农业大县,我县传统农业产业较多,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既是来料加工的主要力量,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每年春夏采茶、蚕桑养殖、秋收冬种等产业需要较多季节性劳动力,直接影响着来料加工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进度。
(三)要素制约明显。一是加工货源不足。基本上依赖于义乌市场提供,各品种季节性强,更新频率快,货源稳定性不够,且供货周期较短,部分经纪人时有断货现象。二是自有资金不足。大部分经纪人经济基础薄弱,自有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我县经纪人和加工户之间一般都是现金收货或者按月发放加工费,一旦客户延迟结算,就影响加工费按时支付。三是运输成本偏高。据调查,我县来料加工运费占加工费达3-15%,最高达30-40%,平均达到7%左右,比金华地区高出许多。比如,**至义乌100公里,需2个小时的车程,单件货物运费高达5-15元。另外,我县来料加工的主要加工方式还是分散加工,不少加工点山高路远,托运不便,也制约着来料加工在我县偏远农村的发展规模和延伸范围。
(四)政策激励不够。虽然出台了一些鼓励来料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是对来料加工业的促进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一是政策力度不大。我县属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一时难以安排较多的资金用于来料加工经纪人的奖励和扶持,影响了经纪人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培训力度不大。对加工队伍的培训仍显不够,加工农民技术成熟度低,既影响农民的加工费收入,又影响经纪人的接单能力。三是银行贷款较难。经纪人大多为农民,自身经济实力弱。银行贷款金额偏小,难度加大,制约较多。一旦在结算环节出现问题,极易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同时,无力承接新单子,影响来料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我县发展来料加工业条件较好,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三大优势明显:一是机遇优势。随着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成本上升,产业梯度转移和生产要素扩张越来越明显,许多产品加工不断陆续扩散到欠发达地区。二是区位优势。义乌具有“世界超市”之誉的市场辐射功能,据了解,每年支付来料加工费20多亿元。我县紧邻义乌、温州、台州等发达地区,330国道、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具有一定的区位交通优势。三是人力优势。我县农村人口比重达90%,富余劳动力相对充裕,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经纪人队伍和加工队伍相对稳定,加上**人吃苦耐劳、敢试敢闯、创新创业,这些都为抢占市场赢得更大的主动。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发展来料加工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业富民、增收惠民、服务利民为主题,以做大单子、做强产业、做优品牌为主线,围绕打造浙江绿谷**来料加工基地这一总目标,抓住外部联络、内部引导这两个关键,突出宣传发动、模式创新、队伍建设这三个重点,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继续走在全市前列,为构建“四型**”、全面建设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力争到2010年,全县来料加工费实现超亿元,并建立若干个来料加工示范乡镇、示范村和加工企业。
(一)突出市场拓展,打响基地知名度。来料加工是一项市场化很强的产业,要优化产业发展条件,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做大单子,做强产业,做优品牌。一是拓宽来料渠道。主动“走出去”,重点发展义乌、温州、台州等地的客户,从义乌小商品市场等国内知名市场获取来料加工货源、寻找客商业务。加强对外沟通联络,建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信息网络,建立积极探索在网上承接业务、发布信息,构建快捷灵敏、优质高效的来料加工信息收集网络。加大对扩散型企业的引进力度,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投资办厂、兴办加工点。此外,还要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盯住我县工业园区(功能区)企业,主动与之联姻,在县内完成加工协作。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符合我县产业发展特点、生态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逐步实现来料加工由“经纪型”向“生产型”再向“生产经营型”的更高层次转变。加工品种、门类要向高层次、关联度高的产品发展;加工形式要向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基地化发展;加工手段要向部分利用机器加工发展;承接业务方式要向来样、来单加工发展。鼓励有经济基础、竞争实力和强烈创业意识的经纪人到义乌等地创业或承接来单加工业务,直接从外贸公司或厂家接单,减少中间环节,赢取更多利润。鼓励条件成熟的经纪人以来料加工为载体,发展中小型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走产供销一条龙之路,进一步提高来料加工的规模效应。三是打造加工特色。围绕“浙江绿谷**来料加工基地”建设,拓展业务种类,提高加工技能,加快培育特色块状经济,重点建设编织加工、钩针加工、串珠加工、缝纫加工、饰品加工、彩灯加工、流苏加工、汽车座垫加工、圣诞礼品加工、鞋帮鞋花加工等10大特色基地,努力打造**来料加工“一流队伍、一流技术、一流速度、一流质量、一流信誉”的品牌特色,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积极引导各乡镇确立自身区域特色,在巩固已有优势项目的基础上,丰富加工品种,扩大加工总量,培育新的优势项目,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加工基地。
(二)完善政府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度。各级各部门要立足自身实际和职能要求,制定相应措施和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努力为经纪人、来料加工企业及加工者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营造合力发展氛围。在资金方面,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对信誉好的来料加工户、经纪人或者企业给予小额信贷等优惠政策。在运管方面,开辟来料加工“绿色通道”,对用于加工点之间的收运成品和原材料的自备运输车辆,在自货营运车运管费上给予适当优惠。在培训方面,对参加培训人员或者举办简单技能培训的专业经纪人、骨干加工户给予培训补助。在奖励方面,对于优秀经纪人、优秀合作厂商和先进乡镇(村)分别给予一定奖励,并逐步建立来料加工经纪人和加工者队伍专项培训资金和优秀经纪人、优秀加工户表彰奖励基金。在其他方面,对于残疾人、贫困妇女、移民妇女、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特困群众等特殊群体参与来料加工,给予提供就业机会的加工点和经纪人一定的补贴。另外,在用电、用地及部分税费等方面也要给予优惠。
(三)整合培训资源,增强队伍专业度。打造“浙江绿谷**来料加工基地”,关键靠经纪人队伍和加工队伍。县人事劳动保障局、县妇联和农业、科技等单位要继续把来料加工培训作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借助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平台,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分层次举办来料加工经纪人和加工人员培训班,不断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经纪人是做好来料加工的关键环节。定期举办各类经纪人培训班,重点加强对经纪人职业道德、市场营销、合同法、经济管理、诚信经营等知识的培训,提高经纪人捕捉信息、拓展市场、对接业务、防范风险以及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升经纪人整体素质;组建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强化经纪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引导经纪人之间加强协作配合、沟通信息、实现共赢,建设一支敢闯市场、勤劳守信、精明能干、特别能创业的经纪人队伍。加工队伍是来料加工的主体和基础。加强对加工者业务技术、市场观念、质量意识等从业素质的培训,大力开展来料加工技能大比武活动,提高加工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完善加工网络,提高来料加工队伍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加工人员和经纪人的紧密性和关联度,建设一支规模庞大、技术熟练、组织严密、特别能战斗的加工队伍。
【电子产品来料检验报告】推荐阅读:
产品最终检验报告07-11
电子检验人员述职报告10-17
卷烟产品鉴别检验知识11-08
电子产品产品责任书06-29
电子安防产品介绍08-25
产品经销合同(电子信息)10-12
动物及动物产品检验收费标准10-20
电子产品技术文件编制06-13
电子产品品质管理制度09-15
电子产品经销合同范本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