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10-27

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0篇)

1.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天水市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畜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市政协常委会的安排,4月23日至30日,市政协副主席杨发元带领市农业局、市畜牧局负责同志及部分市政协委员,就全市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品牌做响、质量做优、链条做长、防疫做实、服务做好”的总体思路,全面实施“13111”草畜富民工程,积极推广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为推动全市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养殖数量逐年增加

截止2009年底,全市各类畜禽饲养量达1610.08万头(只),与上年同比增长9.7%,其中,生猪存栏121.72万头、出栏148.49万头,牛存栏44.98万头、出栏17.72万头,羊存栏46.18万只、出栏21.65万只,家禽存栏653.38万只、出栏532.96万只。肉、蛋、奶、鱼总产量18.144万吨,同比增长10.0%,其中,肉类产量13.5987万吨,禽蛋产量3.3562万吨,奶类产量1.0891万吨,鲜鱼产量0.1万吨。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

(二)良种繁育和科技推广初见成效

全市已建成清水秦源种鸡场、甘谷丰裕公司种猪场、天水嘉信公司奶牛场等104个种畜禽繁育场,其中省级重点种畜禽场3个、市级重点种畜禽场46个,年提供良种畜禽385.12万头(只)。牛、羊、猪、鸡良种率分别达到78%、73%、94%、95%,畜禽良种覆盖率明显提高。通过举办畜牧技术培训班以及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送科技下乡活动和“千百万”畜牧科技承包下乡活动,重点推广人工受精、标准化养殖、疫病防治、青贮氨化和生态养殖等实用技术,农牧民科学养殖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我市畜牧业得到健康发展。天水九龙山蛋鸡养殖场是我市2008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该场采用先进的密闭式圈舍养殖,实现了微电脑环境控制、全自动化分拣包装,对我市畜禽养殖起到了很好的科技示范作用。

(三)产业调整和规模化养殖步伐加快

全市初步形成了张家川、清水县以肉牛、肉羊为主,甘谷、武山、秦安县以瘦肉型猪为主,秦州、麦积区以禽蛋奶和特种养殖为主,渭北浅山干旱山区以种植紫花苜蓿为主的生产格局,规模养殖已占全市畜禽总量的50%以上。甘谷县磐安联谊养猪小区由当地48家养猪农户组建,经过5年的发展,已建成标准化猪舍24栋,年销售商品猪1.2万头、户均销售收入30余万元,并通过“协会+市场+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200多农户实现了养猪致富。

目前,全市已累计发展养殖小区337个、规模养殖场1091个、规模养殖村660个、规模养殖户9.41万户、畜牧龙头企业77家、养殖专业合作组织58个,建立无公害畜产品示范基地28个,申报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16个,注册品牌5个,涌现出“伊味思”清真肉制品、“秦源”粉壳蛋、“西联蜂蜜”、“白娃娃”牛奶等一批名优产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畜牧业虽然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看,还处于转型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制约发展的因素,与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一)畜牧养殖总量小

我市多数农户仍满足于“养鸡为吃蛋,养猪为过年”的自给自足式养殖,畜牧业商品化程度低,标准化养殖小区(场)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按照我市“13111”草畜富民工程的目标要求,到今年年底,全市家禽饲养量要达到1000万只,猪饲养量要达到300万头,肉牛饲养量要达到100万头,肉羊饲养量要达到100万只,人工牧草种植面积要实现100万亩,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比较艰巨。

(二)草食畜业发展缓慢

饲草料发展滞后,天然草场乱垦滥牧现象严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产草量持续下降,秸秆青贮利用率不足30%,资源浪费严重。牛羊养殖仍以分户散养和放牧为主,养殖规模小,基础母畜比例低,成产繁育能力弱,个别养殖小区圈舍闲置率高。

(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在全市77家畜牧业龙头企业中,畜产品加工企业只有 5 家,饲料加工企业只有一家,饲草料供给和畜产品加工转化严重滞后。现有加工企业也多因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开拓市场能力不强,影响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发展。大多标准化养殖小区和龙头企业也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对周边农户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未能显现。

(四)企业融资困难

我市畜牧业发展虽已初步形成财政引导、农民投入、项目扶持、社会参与的投资机制,但发展资金短缺仍是困扰养殖户和企业主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是相应机制尚不完善,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手段和渠道。金融机构发放的畜牧业贷款相对集中于抵押贷款,而畜牧业的资产分布状况又使得养殖户难以提供符合贷款需求的抵押物。同时,分散经营的管理模式和畜牧保险覆盖率低的现状加深了金融机构的“慎贷”心理,加大了畜牧业主获得贷款的难度。

(五)防疫体系不健全

我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还未完成,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和检测监督机构不健全,管理、服务和执法力量比较薄弱,加之分散养殖比例高,饲养环境差异大,养殖户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畜禽防疫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势严峻。乡镇兽医站现有人员结构不合理,青黄不接,且工资待遇低,对村级防疫员工资补助不能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禽防疫和养殖新技术的推广。

(六)产供销一体化尚未形成一方面养殖户由于市场开拓能力弱,产品销路不畅,另一方面一些加工企业原料不足,长期“吃不饱”,产业链条严重脱节,供需矛盾凸显。天水市康晟食品有限公司是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年生猪屠宰能力在60万头以上,但现代化的屠宰、分割肉生产线每日仅能开工运行一个多小时,远远不能满足其设计生产能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部分农户养殖效益下降。以生猪养殖为例,自去年四月以来,猪粮价格比长期低于国家6:1的预警点,出现了较大范围亏损,据部分养殖户反映,目前一头商品猪的净亏在80—120元之间,严重挫伤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

三、意见和建议

(一)科学制定产业规划,积极引导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应充分认识畜牧业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重要地位,组织力量对我市畜牧业发展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在深入剖析我市畜牧业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基础上,尽早制定全市畜牧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同时,应将规模养殖小区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采用土地流转等方式妥善解决新建养殖小区和企业用地难的问题,保障畜牧业用地享受农业用地同等政策。

(二)提高草食畜养殖规模,合理调整畜牧产业结构

在落实能繁母猪、奶牛良种补贴的同时,应结合我市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合理的地方性补贴和奖励办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经费支持。

通过发展人工种草和推广“三贮一化”(青贮、黄贮、微贮、氨化)秸秆养畜综合配套技术,解决养殖业饲料供给矛盾。应进一步扩大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加大对天然草场的培育和保护力度,积极推进禁牧休牧轮牧,发展舍饲圈养,促进草原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在玉米主产区,积极推行订单生产,推广种植专用青贮玉米,鼓励农业协会牵头组建青贮服务队和秸秆加工企业。

认真实施好清水、张家川县全省肉牛产业大县建设,其他县区也应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切实抓好牛羊品种改良,采取“分户增群抓繁育,集中规模抓育肥”的办

法,着力扩大基础母畜群,提高草食畜在养殖结构中的比例和产品的商品化率。对仍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的养殖小区,应积极组织养殖大户或企业承包经营,实现产销对接,恢复正常运转。

(三)转变发展方式,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之路

一是认真贯彻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因地制宜,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群和示范基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畜牧业生产网络。对畜禽养殖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养殖专业乡村正确引导,优先发展。要把规模养殖小区和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首要任务,鼓励并扶持一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基地、树立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实施名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以质量和信誉抢占市场。鼓励企业采取“龙头联基地带农户”的模式,推动龙头企业和养殖基地对接,引导企业和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体,实现养殖业真正的增产增收。

三是坚持科学养畜、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加大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配套建设沼气池、沉淀池,着力实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综合示范,推进畜牧业节能减排。加强基地和产品认证监管,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

(四)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市、县(区)两级政府应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财政预算投资,重点用于良种良法推广、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和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监测机构建设以及“三免一补一奖”等。积极上报一批发展前景好的畜牧业项目,争取中央和省上的专项资金,以项目带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要运用贴息等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畜牧业的贷款,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现代畜牧业建设。通过创新和完善市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相互衔接、配套运行的工作机制,建成涉及畜禽品种全面、资金充足的畜牧业融资担保体系。

积极协调农业银行落实《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加大对龙头企业发展和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的贷款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支持广大农户发展畜禽养殖。引导、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大力开发畜牧业保险市场,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禽保险,加快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畜禽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完善防疫和技术培训机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进一步深化兽医体制改革,健全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寄生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能力。切实解决基层防疫技术人员生活待遇问题,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和培训力度,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饲料配制、种草养畜和集约化饲养等技术的推广。做好牲畜二维码标佩戴和畜禽养殖建档工作,实现饲养、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全程有效监督,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畜牧业信息网络,做好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

(六)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在全市已有的58个畜牧业合作社中,对服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要给予奖励、补助,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与城镇超市产销对接,将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拉长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应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为农民进入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继续加大初级市场的建设力度,重点发展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发挥市场对生产的拉动作用。鼓励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方式,拓宽畜禽产品流通渠道。

2.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的, 以加快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 认真实施“168”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 促进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2 总体目标

通过调研, 全面了解和总结卓尼县畜牧产业化发展情况, 进一步规范卓尼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及畜牧产业化经营管理工作, 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

3 调查对象

主要包括牦牛、藏羊、奶牛 (犏雌牛) 、生猪、家禽、乳品等畜产品加工和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的数量及产品产量等, 牦牛、犏牛、奶牛 (犏雌牛) 养殖场 (小区) 、专业合作社繁殖母牛100头以上或年出栏育肥牛500头以上, 藏羊养殖场 (小区) 专业合作社存栏繁殖母羊3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育肥羊1 000只以上, 养猪场存栏基础母猪300头以上或年出栏育肥猪3 000头以上, 养鸡场饲养蛋鸡1万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用鸡2万只以上。

4 基本情况

2012年各类牲畜饲养量达84.66万头 (只) , 年底存栏达53.48万头 (匹、只) , 其中, 牛存栏13.3万头, 羊26.8万只, 猪6.7万头, 鸡6.68只。总增、出栏、商品三率分别达33.82%、45.52%、36.02%, 肉产量达9 800 t以上, 奶产量达5 160 t以上, 蛋产量达372.9 t, 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0.068万hm2, 一年生优质牧草 (青燕麦) 0.016万hm2, 产草量达4 800 t, 畜牧业增加值达11 465.7万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 268元。

5 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

近年来,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 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投入、扩大内需和支持甘肃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坚持“保护、发展、稳定”并重的原则, 以建设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为首要任务, 继续深化“农牧互补、一特四化”, 大力支持发展以五大示范区为主的战略主导产业和五大产业为主的区域性特色产业, 提升畜牧产业化水平, 增加产业值, 增强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发展后劲。

发展成立畜产品加工企业2个, 注册成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77个, 其中, 适度规模经营54个, 资产总额达6 671万元, 年产值达3 262万元, 占全县牧业总产值的28.5%, 年饲养牛4.18万元, 羊8.38万只, 猪2.8万头, 带动农户达1 446户。

6 主要措施

6.1 强化政府引导, 职能部门配合协作

近年来,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 “三农”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 全县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化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认真组织安排, 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 实现龙头企业的规范化、体系化建设, 促进卓尼县龙头企业的良性发展。

6.2 充分发挥项目拉动战略, 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近年来, 全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藏区发展建设的大好时机, 充分利用扶贫开发、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扶持发展具有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生产优势的企业和组织。并积极帮助企业搞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 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达到示范带动的目标。

6.3 发挥资源优势, 提升市场推动作用

近年来, 随着强农惠农政策和农牧业重点项目的深入实施, 龙头企业和组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而且具有生产加工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的资源优势。为确保大量农畜产品可以便捷地通过各种形式上市交易, 卓尼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由政府引导, 通过订单合作、合同收购, 以及集贸市场、农贸市场自由交易等多种形式都有效的解决了农畜产品的销售问题, 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及时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二是通过农产品订单合同销售等利益联结机制, 解决了销路问题;三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为企业减少了运费开支, 降低了生产成本, 确保了农牧民和企业双增收。

6.4 加大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围绕五大示范区为主的战略主导产业和五大产业为主的区域性特色产业, 结合农牧业重点项目, 以打造技术成果推广平台为重点, 以科技人才培训为补充, 推广和转化了一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并不断加大良种引进、选育, 扩大产业规模, 增强科技服务能力, 实现科学化管理, 规模化生产, 增加农畜产品科技含量, 提高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6.5 多层次培训农牧业科技人才

首先是结合事业单位公开招考招录了一批学历高、专业性强、业务水平高的农牧业科技人才。其次是以阳光工程为主, 充分利用卓尼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有利条件, 通过课堂教学、远程教育、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农牧民进行农牧业技术培训及涉农职业技能培训, 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村人才的技术技能。三是通过政府引导和体制机制创新, 每年将由县、乡、村技术人员, 组成“三位一体”科技服务指导组, 确定科技示范点、科技服务内容、形式和人员, 深入基层, 进村入户、包棚蹲点、全面开展定向、挂牌科技服务和实用技能培训, 提高农牧业从业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

7 存在的问题

农牧民思想观念比较陈旧, 对发展现代农牧业认识不够, 靠天吃饭, 传统、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观念还未彻底改变;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 草场超载放牧依然严重, 生态保护工作任务艰巨;良种化程度低, 技术推广不够深入, 生产能力差, 种养效益不明显、产量低;农牧民培训和科技服务力度不够, 内容单一, 农畜产品科技含量低, 产业值增长缓慢;农牧业发展基础还很薄弱, 加上自然条件较差,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 效益差, 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农牧业发展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

8 意见建议

3.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1;F426.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01

2015年1月,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将马铃薯与水稻、小麦、玉米并列为中国四大主粮。2016年是《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的启动之年,按照全省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好我省的资源优势,提高马铃薯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年初以来,省农委组织人员对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马铃薯主产区是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2016年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14个省列入农业部马铃薯产业推进试点省。据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提供数据:2014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9000万亩,总产量1840万吨(折原粮)。按照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10点次试验示范县测产估算数据,2015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236.3万亩,鲜薯总产量602万吨(折原粮120万吨),分别占全国规模的2.7%和5.9%。如果按照统计部门数据,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100.2万亩,总产量278.5万吨(折原粮55.7万吨),分别占全国规模的1.1%和3.1%。我省马铃薯单产水平较高,位居全国第三位左右,鲜重亩均产量2200~2300公斤,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亩均2800公斤以上。

全国马铃薯种薯品种390多个,包括鲜薯食用型、淀粉加工型、油炸食品、全粉加工型和特色型等品种类型。我省具有繁种能力的企事业单位13家,其中骨干力量3家。审定的马铃薯种薯品种21个,绝大多数是鲜薯食用和淀粉品种,主要有鲜食延薯4号,尤金、富金、夏波蒂、大西洋等引进的加工专用型品种也有少量种植。没有油炸食品和全粉加工型品种。目前我国也只有少数马铃薯品种能用于加工全粉。

从2009年起,国家开始实施马铃薯原种补贴试点政策, 2010~2013年吉林省有两家单位纳入国家马铃薯微型薯生产补贴试点单位,即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补贴金额540万元。2011~2015年我省积极抓好农业部马铃薯良种扩繁试点项目实施工作,每年争取补贴资金500万元,落实试点面积5万亩。全省有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能力的企业主要有:敦化富农种业、延边原种场、吉农高新、雁鸣湖种业、吉林吉科生物等。随着专业化生产企业的出现,种薯生产正从主产区分散农户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的生产方式。

东部山区的延边、白山、通化等地气候冷凉,适合种薯繁育,是天然的优良种薯繁育基地。重点大县包括:磐石(2.8万亩)、敦化(2.5万亩)、舒兰(2.1万亩)、安图(1.9万亩)、柳河(1.7万亩)、汪清(0.85万亩)等县(市、区)。主要基地有敦化市沙河沿镇、和龙市南坪镇、汪清县汪清镇及百草沟镇、柳河县孤家子镇及姜家店乡、长白县马鹿沟镇等。

我省的中西部具有适于马铃薯商品薯生产的砂壤土和气候条件,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薯块腐烂率和虫食率低,是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基地。重点大县包括:长岭(15万亩)、公主岭(10.5万亩)、农安(8.5万亩)、扶余(7.7万亩)、德惠(5.6万亩)、九台(4.9万亩)、洮北(4.6万亩)等县(市、区)。主要基地有榆树市五棵树镇、九台市纪家镇、公主岭市怀德镇、梨树县万发镇、长岭县三青山镇、扶余市肖家镇、洮南市万宝镇等,种植品种为春薯3、4、5号,延薯4、6号。

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原有的育种目标已经不适应主粮化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育种以高产、抗病、鲜食为主要目标,适合油炸食品和全粉加工的专用型品种严重缺乏。适应马铃薯主粮化的新要求,亟需对原有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培育市场需要的专用型、特色型品种,马铃薯育种需要从头开始。二是种植品种结构不合理。早熟品种供不应求,中晚熟品种供过于求。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集中上市,主产区常常出现“卖难”,种植户效益不高。三是脱毒种薯的推广面积小。全省脱毒马铃薯种薯普及率接近30%,而且三分之二用省外品种。全省脱毒种薯年生产量2万吨左右,推广面积只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0%左右,很大一部分农户仍沿用自留种薯的习惯,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单产水平(使用种薯能增产60%以上)和质量。山东省脱毒种薯普及率近100%。四是种薯市场监管难度大。马铃薯行业标准和法规不健全。即使有标准也没有专门的法定质量监督和控制部门来执行相应的标准,监管缺失。由于马铃薯商品薯与脱毒种薯外形没有太大的区别,农民对脱毒种薯真假难辨,一些商贩将商品薯或劣质种薯代替脱毒种薯来销售,导致马铃薯种薯市场非常混乱。五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近年来我省马铃薯机械化种植面积不断加大,但距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黑龙江及内蒙等地区仍有很大差距。种植者缺乏技术培训,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生产上缺乏农机农艺融合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栽培管理粗放,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六是商品薯市场处于无序自发的状态。虽然种植马铃薯平均收益较高,但因缺少规划,发展以中小散户居多,生产与市场不接轨,年际间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七是加工企业大多是中、小型或家庭作坊式企业。全省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320家左右,主要加工产品为粉条(丝、皮)。一般加工型马铃薯淀粉含量17%~18%、约5~6斤薯出1斤粉,而普通马铃薯淀粉含量为12%~15%、约7~8斤薯出1斤粉。由于原料基地建设滞后,一些加工企业只能从市场上收购非加工品种、鲜食淘汰品种,这些品种淀粉率低、质量差,经常出现面包比面粉便宜的怪现象,企业加工利润微薄。

2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与邻近省份相比,我省马铃薯产业的优势明显:一是技术优势。科研育种能力强。全省有脱毒种薯繁育科研院校和企业13家,先后培育出具有不同熟期和用途的马铃薯品种21个,其中延薯4号和春薯3、4号通过国家级审定。技术体系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承担着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和吉林省马铃薯技术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工作,拥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一流的硬件设施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是自然环境优势。吉林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地域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东部山区夏季低温冷凉,不易发生病虫害,山高水清,是天然的防御屏障,十分有利于种薯生产。广袤的松辽大平原,土壤疏松,土质肥沃,早春温度回升快,六、七月份雨量充足, 昼夜温差大,气候、土壤特点非常适合商品薯的生长。与黑龙江相比,我省无霜期长,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品质较好。与内蒙古相比,地势平坦,易于机械化操作。与辽宁相比,气候适宜。气温超过25℃马铃薯不再生长。黑龙江水灾严重,内蒙古较为干旱,辽宁温度偏高,都需要较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需要多次喷洒农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三是有一些工作基础。虽然这一优势并不明显,却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先决条件。我省原有马铃薯贮藏能力110万吨,实施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新建标准化储藏窖527座,增加贮藏能力1.91万吨。同时,马铃薯种植品种较为成熟稳定,脱毒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与其他主粮相比,马铃薯具有全价营养、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效益好等特点。为什么马铃薯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我省又具备马铃薯生长的天然优势,而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相邻省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难点:

2.1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从马铃薯加工产品上看,主要产品为精淀粉、低聚糖、膳食纤维、植物蛋白粉和各类粉条。油炸食品薯片和薯条以及全粉加工等尚属空白。我省只有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吉林省三青山银河粉业有限公司”。原来全省建了4个较大的淀粉厂,因受原料薯来源时间、贮藏能力、环保等限制已陆续停产。马铃薯没有大型加工企业的原因:一是当地政府重视不够。重视工业及服务业项目招商,忽视甚至就没有意识发展马铃薯产业。二是产业发展和工商资本不对接。懂产业的没有融资能力,拥有资本的不懂产业。三是没有专用型品种。马铃薯以鲜食为主,加工原料种植很少,我省至今也没有适合油炸食品薯片、薯条和全粉的品种,自然也不会有相应的加工企业。四是加工原料薯保障能力差。由于我省土地流转困难,价格又高,企业出于成本压力,大多采取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的方式购买马铃薯,但是,因企业无法制约农户,当市场行情好时,企业收不到,当市场走低时,企业又不得不高价回收,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系约束乏力,订单不稳,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及效益。五是贮藏能力不足。马铃薯收获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由于企业本身没有贮藏能力,开工时间也集中在这三个月,其他季节不得不停产,加工企业常年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2.2 缺少产业链条的相互配套

马铃薯生产是一个多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包括种薯病毒脱除、组织培养、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田间繁殖、质量检测和控制、商品薯生产、储藏、加工等环节。目前缺少权威部门的组织规划、管理、协调和系统的质量监控,各环节间缺乏纵向联系和衔接,现有投资大多在组织培养和原原种生产环节,对田间种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冷链物流等环节的缺乏足够的重视,结果是导致微型薯产能较大,而真正用于商品薯生产的种薯生产能力不足,整个体系不配套,限制了最终效应的发挥。马铃薯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格局尚未形成。

2.3 缺少政府的引导扶持

虽然确立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但在政策扶持上与其他主粮还有很大差距。没有原种生产扶持和良种推广补贴,没有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农机具没有纳入补贴范围,生产所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项目少、额度低。

2.4 缺少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马铃薯产业发展没有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各地缺乏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处于无序状态。二是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机制尚未开始建立。三是马铃薯产业管理机构不明确。四是管理部门服务不到位。马铃薯产业涉及多个部门,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对马铃薯产业不熟悉,监管得多,疏导得少,主动服务就更谈不上。五是底数不清。全省马铃薯产业实际情况不完全清楚,统计数据不全面,播种面积、产量等常规指标也不在统计科目之列。多套统计数据之间差距较大。六是环保要求高,缺乏相应的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基础设施。

3 下步发展对策

《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农农发〔2016〕1号)对东北地区马铃薯的发展定位是:“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种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强晚疫病防控,提高脱毒种薯生产能力,建设贮藏设施。”

根据农业部的区域规划、市场需求和我省自然资源优势,确立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种薯走出去、品种引进来、加工储藏跟上来。具体讲就是,加强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建设,鼓励加工专用型、早熟品种引进、选育和示范推广。在东部山区重点县(市)建设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在满足省内种薯供应的前提下,为中原二季作区和南方冬作区供应优质种薯。在中西部平原区重点县(市、区)建设商品薯生产基地,满足食品消费和加工企业原料需求。

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万亩,鲜薯总产量达到450万吨以上。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50%,加工专用型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加工龙头企业至少发展到5家。

按照上述思路,下一步重点任务是:

(一)加快专用型品种研发繁育、重点是引进新品种和改良原有品种。推动马铃薯主粮化,良种研发要先行。要进一步支持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建设,形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以品种选育、茎尖剥离组织培养、病毒检测、种苗快繁、原原种生产、原种扩繁基地相配套的马铃薯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充分利用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承担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任务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支持,加快推进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工作,全面推广脱毒马铃薯商品化生产,大幅度提高马铃薯单产和效益。根据市场和加工需求情况,重点依托省农科院、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延边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抓紧开展适宜制作薯条、薯片、淀粉等不同用途的主食加工及精深加工的专用型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加快选育一批优质、高产、抗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食加工的专用型品种。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周期漫长,育成1个新品种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在加快专用型品种研发繁育的同时,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引进新品种和改良原有品种上,争取用2~3年的时间,培育出适合我省种植,性状比较稳定、品质比较优良的专用型品种。

(二)加强良种和商品薯基地建设。引导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种植。一是规模化种植。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要途径,统一种植品种。二是标准化生产。建立马铃薯投入、田间管理、加工及销售等标准体系,实施行规管理。三是产业化经营。只有产品档次提升、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形成有市场、有竞争的自主品牌。继续巩固东部山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成果,扩大种薯种植面积。大力支持商品薯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在中西部平原地区,按照轮作和便于大型机械化耕作的要求,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以300公顷为基数实行规模经营,建设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基地。

(三)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一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包括鲜食品种、早熟品种和加工品种。二是研发、推广新型种植技术,重点是推广宽垄、覆膜、喷灌和汁水还田等新技术。三是推广农技农艺相结合新技术,实施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建设高标准马铃薯种薯综合配套增产增效技术示范工程。四是大力推广环保新技术。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马铃薯加工后的废液、废渣等副产品进行再加工,生产多种化工原料、高蛋白饲料、高效液体肥料等。尤其是加工淀粉后的分离液成分富含氮、磷、钾及各种有机物,极适合农田灌溉、改良土壤、增强地力,是一种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技术措施。这项新技术可以彻底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达到零排放,可解决土地板结、腐植酸降低等问题,已经被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内蒙古、甘肃、宁夏乃至黑龙江等地部分企业也采取了这样的工艺。五是定期举办科技培训活动,帮助农民学习科技知识,引导农民科学种植。

(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一是鼓励原有停产的企业重新开业。我省原有的一些马铃薯加工企业,生产线和加工设备比较齐全,比如:吉林省天丰集团(梨树县)具备年生产8万吨高功能淀粉、2万吨功能性低聚糖、1万吨膳食纤维、500吨蛋白活性肽等生产能力;吉林省三高淀粉公司(原长春金源集团)具备年产1万吨马铃薯淀粉(全粉)的加工能力。各级政府特别是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搞好银企对接、企业与农户对接等。充分利用好我省新组建的农业发展基金、农业信用担保公司等,积极做好项目推荐工作,尽快推进这些企业恢复生产。下一步重点支持吉林省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年加工马铃薯15万吨产业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该项目经省发改委备案,整套加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提供,今年重点完成马铃薯全粉生产线、蛋白粉生产线和果胶生产线建设;积极支持长春学龙淀粉公司进行精制淀粉、变性淀粉、手拍粉、方便粉丝等生产项目扩建和设备工艺改造升级;支持长白永旭保健食品公司(光源马铃薯专业合作社)1000吨以各类粉条为重点的薯产品加工扩建项目;进一步支持长岭县三青山镇马铃薯加工园区完善设施,吸引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增强带户能力,促进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和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宣传我省在马铃薯产业方面的技术和生产优势,大力宣传马铃薯产业的效益优势,吸引工商资本投资那厂。

(五)积极推进多元化产品开发。抓住马铃薯主粮化和国家即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的机遇,以主食化为切入点,丰富马铃薯的产品应用范围,促进马铃薯加工多样化,由原字号农产品向加工食品转变。以马铃薯加工企业为主体,依托省内科研单位,抓紧开展马铃薯面粉等主食产品配方研究,加快马铃薯食品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重点推进马铃薯全粉、变性淀粉、油炸薯条、薯片及膨化食品等主食产品多元开发,同时推进薯泥、薯饼、速冻薯条等休闲食品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

(六)集中财力建设大型马铃薯贮藏。由于马铃薯含水量高、不耐储藏,上市时间又较集中,亟须加快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延长供应周期,实现贮藏增值。一般情况下,马铃薯贮藏后能增值1~3倍。从2012年开始,我省利用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共建成马铃薯及果蔬贮藏窖(库)4217座,增加马铃薯及果蔬贮藏保鲜能力17.8万吨。但这些贮藏窖(库)规模偏小,发挥的作用有限。今后马铃薯窖藏建设项目补助应主要针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和种薯生产企业,向标准化基地倾斜。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建设5~10个大型或超大型贮藏窖(库)建设,实现马铃薯均衡上市、价格稳定、促进增收的目标。

4 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

尽管马铃薯产业发展应当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但在产业发展不成熟、不具规模的初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破解产业发展的一些关键难题还必须依靠政府。一是明确主管机关,适应国家实施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战略。增设管理部门,确定马铃薯为主粮的产业定位,二是各级科研单位增设马铃薯研究部门,各级农业推广部门增加马铃薯推广工作职能,各级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增加龙头企业指数,科技厅增设马铃薯研究项目,统计部门重设科目统计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建立产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4.2 出台马铃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积极争取国家对马铃薯主产区的政策支持。农机补贴、高产创建、农民合作社等项目扶持政策向马铃薯重点大县倾斜,省内出台支持马铃薯发展政策。一是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品种研发引育、基地建设、主粮化开发、贮藏窖建设、龙头企业。二是在省级龙头企业评定时把马铃薯加工企业视同特色企业对待,降低门槛,重点扶持。三是把马铃薯生产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

4.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四

根据会议安排,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下称畜牧法)的情况,请予以审议,并请参加会议的其他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自《畜牧法》实施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的畜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现将近三年来我县贯彻实施《畜牧

法》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畜牧业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我县积极贯彻落实《畜牧法》,大力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畜牧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产品质量也明显提高,畜牧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与优化。针对去年生猪等副食品生产下滑、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和中央、省、市“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县加大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县的政策和项目投入。一是发放能繁母猪补贴和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全县共对7460头能繁母猪进行了补贴,发放能繁母猪补贴补助资金74.6万元;能繁母猪保险共投保7460头。二是合理安排规模养殖场项目资金和奖励资金。2007年国家、省安排我县畜牧规模养猪场项目资金90万元,其中国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国家补助经费50万元;省生态规模猪场建设项目,省补助经费20万元;省级欠发达地区山羊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省补助经费20万元。

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推进了全县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据统计,2007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1.75万头,出栏17.4万头;家禽存栏185.01万羽,出栏338.99万羽;牛存栏1.29万头,出栏0.23万头;羊存栏4.04万只,出栏3.18万只。肉类总产量19838吨,禽蛋产量3620吨。同2005年比较,生猪出栏率提高17.8%,家禽出栏率提高7.2%,肉类总产量提高7%,禽蛋产量提高15%,猪肉占肉类总量的比重下降1.1%。全县畜牧业产值达3.39亿元,比2005年增长21.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7%,比2005年提高2%。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畜牧法》贯彻落实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于2005年12月29日经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7月1日起实施。此法律颁布实施以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集中培训,广泛宣传发动。

为了做好《畜牧法》的宣传贯彻工作,2006年5月份,农业局成立了《畜牧法》宣传贯彻领导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贯彻活动。2006年5月-7月和2007年10月-12月,全县集中举办了两期培训班,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全县畜牧干部和规模养殖场负责人集中进行培训,共培训260人次。同时,采取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向广大农民深入宣传畜牧法的内容,让广大畜牧业生产经营者自觉做到知法、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认真履行应尽的义务,形成全社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两年来,共张贴宣传标语1400余条,悬挂横幅180条。发放《畜牧法》单行本2800余本,宣传资料5500余份,免费发给广大农民和养殖户学习。

(二)落实政策,发展规模养殖。

按照《畜牧法》的规定,我县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展畜禽规模养殖,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

1.落实养殖政策。受前几年生猪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和部分地区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下滑,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稳定市场供应,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启动生猪政策性保险,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控体系等。我县积极贯彻上级有关政策,及时召开了全县动物疫病防控暨生猪生产促进会,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的防控和生猪生产的促进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积极做好全县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政策性保险、品种改良、标准化和生态化规模猪场建设等工作,并及时落实配套资金。今年5月份,县农业局和国土资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畜禽养殖用地管理的通知》,在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尚未修编的情况下,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实行一事一议,保障畜禽养殖用地需求。

2.发展规模养殖。畜禽规模化生产是畜牧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几年我县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全县规模养猪比重快速上升。2008年,县政府对扶持农业产业化基地补助政策进行了调整,并完善了扶持畜禽规模养殖的有关条款:对平原每户常年存栏生猪600头以上、山区300头以上,常年存栏奶牛10头以上,山羊100只以上,兔1000只

以上,菜牛30头以上,肉鸡10000羽以上,蛋鸭5000羽以上,肉鸽3000对以上的,经验收合格的,县财政在其品种改良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一次性补助4000至30000元。同时,认真做好有关畜牧业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有关扶持资金。2006年以来,共争取省部级和市级标准化、生态猪场建设项目7个、山羊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4个、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无公害獭兔标准化生产推广示范项目1个,欠发达项目1个,共计扶持资金460万元。据统计,全县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有318个,其中100头以上的猪场189个,300头以上的猪71个,500头以上的猪场32个,畜牧小区1个,列入市级生猪基地场的有24个,占全市生猪基地总数的49%。

3.注重生态养殖。为解决畜牧业养殖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我县遵循“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公众参与”的方针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结合生态县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和终端整治三管齐下,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进行综合治理。2005年至2007年,根据省政府“xxx”环境污染治理要求,我县已完成28个存栏生猪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的排泄物治理任务。今年共有16个存栏生猪3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排泄物治理和一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建设任务,除1个养猪场因所租用的场地已被主人卖掉而将关闭以外,其余的均能按时完成。共争取省市补助资金500多万元。

(三)严格执法,组织联合督查。

1.加强检查。我县根据畜牧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生产源头、流通领域、屠宰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三年来,共出动520人次,对全县的畜禽饲养场及兽药、饲料经营站(户)的防疫和投入品经营使用情况进行了定期、不定期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维护畜牧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近两年对128个生猪规模饲养场抽取的384份生猪尿样进行了快速检测瘦肉精,结果全部为阴性(合格)。

2.加强检疫。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我县规范畜禽养殖生产行为和加强流通监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畜禽产地检疫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办证工作,进一步加强屠宰检疫,规范检疫操作规程,做到决不让一头病(死)动物出售、转运、屠宰、食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为了杜绝病死牲畜流入市场,县政府出台了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凡是在乡镇政府监督下处理的病死生猪每头补助100至200元,处理的病死耕牛每头补助800至1200元。三年来,全县共屠宰检疫生猪52万头,产地检疫生猪12万头,产地检疫家禽420万羽;检出病猪1023头,检出不合格猪内脏23吨,并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同时,为加强对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的净化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普查工作,三年共查出结核病奶牛14头,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保障了奶牛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强化督查。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动物防疫法》,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严肃工作纪律,实行责任追究。出台了《xx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管理办法》,落实了行政村及相关场所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并将动物防疫工作列入乡镇工作综合考核。对任务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从严追究领导责任。全县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部门保免疫质量”的防疫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动物防疫防控联合督查制度。为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到位,连续三年每年春秋两季集中防疫结束后,县政府成立联合督查组,对全县38个乡镇的防疫工作进行明查暗访,对免疫密度达不到要求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据统计,三年来,共免疫猪瘟110万头次,牲畜口蹄疫120万头次,鸡新城疫900万羽次,家禽禽流感1100万羽次,畜禽免疫密度达到95%以上。

(四)改革体制,加强基层建设。

为了保障我县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动物及其产品卫生安全,建立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动物防疫体系,增强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x政发〔2005〕31号)文件精神,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于2006年3月批复同意组建县畜牧兽医局,并增挂xx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牌子,机构规格为相似于副科级的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1名,内设畜牧科、动物防疫科、监督管理科,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中层干部6名。县畜牧兽医局已于2007年11月份挂牌运行。同年12月,县编委发文明确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用于配备畜牧兽医人员的岗位职数为53名。到2007年底,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在岗在编的共44人。今年,我县有7个乡镇招聘了7名畜牧兽医干部,目前乡镇畜牧兽医干部总数已达51名。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我县畜牧业生产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要实现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还需要解决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受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频发、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等影响,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防控工作任务繁重,现有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我县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的养殖条件处于“低、散、小”的状态没有改变,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将对畜牧业生产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二)受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日益加剧。我县土地资源紧缺,随着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畜牧业的用地空间越来越小,畜牧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同时,部分地区畜禽养殖总量超过周边环境承载能力,畜禽粪便等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较薄弱。由于投入相对不足,高效、生态、集约型生产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受到比较大的制约,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全县还有6个乡镇无专职畜牧兽医干部,特别是村级兽医人员少,文化素质较低,年龄老化,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

(四)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的组织形式和大的龙头企业还比较少。畜牧企业中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仅2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也只有18家,在全县1000多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户)中所占的比例很低。畜牧业加工、流通明显落后,农户家庭养殖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目前我县仅有27个畜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运作很不规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还未真正形成。县级生猪基地尚未建成,还没有落实相应的配套扶持措施,乡镇一级对畜牧发展的投入廖廖无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产业化水平。

(五)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近些年来,由于农药、兽药、饲料及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畜牧投入品的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方法不当,用量过多、过乱等原因,导致了畜产品的严重污染,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仍然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为中心,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强化动物防疫为保障,引导发展健康、生态的养殖方式,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实现畜牧业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推进畜牧业从家庭副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提倡工厂化养殖,大力开发饲料资源,扶持优势畜牧产业,形成区域产业带,逐步实观不同类型的畜牧产业格局。争取形成沿江乡镇的生猪现代园区、山区乡镇的草食型动物的绿色基地,乡镇的蛋鸭连片基地、景区乡镇的现代畜牧观光园区的新布局。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一稳定、二加快、三突出”。即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加快发展家禽,加快发展草食动物;突出规模经营,突出特色养殖,突出产后加工。大力发展特色畜禽养殖,不断扩大畜牧业内涵。进一步调整畜产品品质结构,在稳定养殖业生产总量的同时,提高畜产品的质量档次。

(二)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一是大力发展生态规模养殖。继续扶持规模化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引导中小养殖场(户)扩大生产规模或合作生产经营。按照畜禽排泄物与周边环境消纳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推进农牧结合和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二是广泛推行标准化生产。引导畜牧养殖、加工和经营单位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畜禽养殖档案及标识制度,逐步建立畜产品从产地环境、投入品、饲养过程到市场销售的全程监控系统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在规模养殖场推行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不断提高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力扶持发展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一体化的大型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形式,大力支持发展订单畜牧业,不断健全龙头企业与畜禽专业合作社或养殖基地农户利益联结、风险分担的运行机制。鼓励发展畜禽专业合作社,引导其开展标准化服务、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技能化社员建设,进一步增强发展带动能力。四是加强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健全品牌畜产品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依托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和骨干龙头企业,推进品牌建设。

(三)大力推动畜牧业科技进步。深入实施畜禽种苗工程。积极支持畜禽新品种引进和培育,建立健全家畜人工授精网络,不断提高供种能力和改良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积极组织和鼓励龙头企业、畜牧业合作组织开展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广泛开展农民养殖技能培训,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水平。

(四)优化畜牧业管理和服务。一是加强畜牧兽医工作体系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健全工作责任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快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和财政补贴政策,切实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加快推行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不断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建设,完善动物疫情测报网络。加快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县级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和乡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三是严密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坚持依法、科学防控和群防群控,狠抓动物免疫,突出抓好动物流通领域防疫监管和动物检疫工作。切实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不断完善突发疫情应急反应处置机制,提升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四是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完善调入畜禽及其产品的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坚决取消任何限制畜产品跨区域流通的做法,加强对畜产品、畜牧投入品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经营使用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非法销售应检疫而未经检疫的畜产品等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五是优化信息服务。建立健全畜牧业信息预警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发布、反馈畜产品市场信息,掌握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产销信息,指导农民科学发展生产。

5.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五

一、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畜牧业是我县的一项基础产业,是农民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我县立足实际,以种草养畜为突破口,以科学改良为手段,以有效的免疫防疫为保障,以扩张总量、提高质量、增强效益、集约化经营为目的,全力推动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建成肉羊养殖示范场56个,纯种繁育户13户,示范大户511户,小尾寒羊中心养殖户203户,大型肉羊舍饲育肥场2处,中型育肥场3处,大型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1个,建成小畜人工授精站21处,累计完成改良配种79.3万只,示范带动了全县肉羊业的发展。

在大抓养羊业的同时,2008年还发展了特种养殖业。建成年出栏5000只生态肉杂鸡林地散养场4个,建成饲养能繁母猪30只以上且配套齐全的高标准养猪示范场4个,建成银狐繁育中心并发展养狐大户5户。

今年,按照《2009年全县生态畜牧业建设实施方案》的安排,大力开展了生态畜牧业项目建设。在上秃亥乡续建一处舍饲示范养殖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场,现已建成,建有标准化暖棚圈面积达到3000㎡以上,饲养优质纯种小尾寒羊基础母羊1100只,年培育出栏种羊及育肥羊5000只以上,建成青贮窖500m³,有贮草棚、饲草料加工车间及加工机具,有人工授精室及配种器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万元以上。

在哈乐镇新建万博源大型肉羊养殖示范场一处,该场实行完全舍饲,建有标准化暖棚舍3000㎡以上,饲养基础母羊300只,贮草棚、饲草料加工车间及加工机具等配套设施齐全,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万元以上。

续建了四海通、九龙泉两个大型肉羊养殖示范场,建有标准化暖棚舍2000㎡以上,饲养基础母羊500多只,年出栏育肥羊3000多只,建有青贮窖200 m³,配套设施完善,布局合理,饲养科学,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多万元。

在上秃亥乡良群繁育场东面建寒羊养殖小区一处,12个单元,现正在建设中。

建成小畜人工授精站10处,目前已完成人工授精8.5万只。

引进优质种公绵羊510只,种公山羊80只。

县种羊场胚胎移植已完成200只。

上秃亥乡西后水泉村2:2:5试点工程已按县批方案执行,建起羊舍26户,购基础母羊资金已到位。

老促会“一村一品”建设项目,养羊项目7个,养鸡项目5个,养猪项目2个,现正在验收中。

二、存在的问题

1、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比较落后。近几年,我县加大了对肉羊养殖为主的示范场、育肥场、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对我县畜牧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但是大多数养殖户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多数养殖户管理粗放,不同品种、不同年龄段的羊,基础母羊

和育肥羊都混群饲养,靠山养畜的观念根深蒂固,重数量、轻质量、低投入的经营模式难以改变,思想认识滞后,科学养畜推行缓慢。

2、畜草矛盾突出,生态破坏严重。由于超载过牧和近几年连续的旱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草场退化较快,禁牧政策实施以来,县森林公安、乡护林大队和林场对偷牧行为不断进行处罚,但是成效不明显,除一些生态项目区和有林地得到保护外,其余草坡草地破坏比较严重。同时,政府在种草方面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大部分养殖户种草积极性不高,种草规模小,加上没有有效利用退耕地还林还草地,饲草与养殖数量失调,畜草矛盾日益突出。

3、品种改良程度低,养殖成本大。目前,我县肉羊养殖品种混杂,种群质量差,基础母畜还比较落后,优良母畜更新慢。由于优质种公羊价格较高,养殖户对良种公畜心存疑虑,不敢轻易投入,主动购买的少。人工授精是畜种改良的一项有效途径,但是养殖户对人工授精的认识不高,此项工作推行有一定难度。目前肉羊养殖的人工投入大,养殖周期长,出栏慢,效益低。

4、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自然环境和气侯条件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防灾、抗灾能力是确保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县灾害频发,干旱、风雪尤为严重,每年因灾死亡牲畜数量很大,尤其是今年旱情严重,饲草短缺,牲畜体质弱,如何确保牲畜安全越冬已是摆在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5、企业加工能力不足,生产链条短。目前,我县还没有真正的肉羊加工企业,只有几家小型屠宰场,其产品主要是以出售整羊为主,深加工落后,产品单一,没有形成产品的高附加值,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夯实发展的思想基础。我县经济还比较落后,群众传统思想观念较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足,相当一部分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商品意识淡薄,粗放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科学养畜、建设养畜已成为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切实转变群众的生产生活观念,要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教育、典型带动、重点扶持等多种方式,帮助和引导农民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畜牧业转变,向科技要效益、从生态出效益,摆正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畜牧业转型。一是要不断优化养殖业结构,调整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进行规划,重点发展以肉羊养殖为主的“育肥羊工程”和“良种繁育工程”,扶持中小型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建设,加大棚圈建设力度,利用好原有的棚圈设施,要引导农民将资金投入到生产领域,按照结构合理、经济实惠的原则,把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好,走舍饲、半舍饲的集约化经营之路。二是要坚持以草定畜,着力发展草产业。要充分利用我县人均耕地多的优势,鼓励和扶持农民大力种草,把种草作为一种农业产业来发展,要积极推广农作物秸杆科学调制技术,引导农民运用“两贮一化”技术,提高饲草适口性和营养成份。要协助企业、养殖大户搞好种草订单,推动草产业发展。要有效利用好我县的退耕地、还草地种植多年生牧草,使牲畜饲养量与种草量比例协调,彻底解决畜草矛盾,理顺农牧关系。

3、认真执行禁牧政策,推动畜牧业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县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就是放牧行为还在继续,生态是一边在建设一边又在破坏,禁牧工作存在着重处罚、轻管理的现象。因此必须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要树立不破坏就是保护的意识,严格执行禁牧政策,加大生态管护力度,形成生态畜牧业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管和处罚资金的管理使用。对于有放牧条件的地方,应适当采取围封放牧和轮封轮牧的措施,同时必须要限定载畜量,并在春季设定休牧期,使草坡草地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4.加强畜牧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要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良种繁育工程”,积极引进区内外优良种畜,对现有牲畜进行改良,同时要大力扶持和培养以良种繁育为主的专业村、户的建设。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实行以户养为主,适度规模,分片推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管理科学、品质优良的良种繁育户,提高畜产品质量,推进畜种改良。二是要抓好畜禽疫病防治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畜禽疫病监测、诊断、报告等制度,强化对饲养、流通、屠宰等环

节的防疫检疫工作,防止畜禽疫病的发生。同时要加强防疫队伍建设,提高防疫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建议在每个村设立一个疫病监测信息员,搞好疫病防控工作。三是要抓好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对畜牧业运行状况的监测,搞好畜牧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宣传,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生产,防止畜牧业生产大起大落。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强对科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增强养殖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6.诸暨市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篇六

为充分了解诸暨市畜牧生产和动物防疫情况,对当地畜牧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开展了诸暨市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在走访几个大型畜牧生产企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浙江省畜牧局组织召开的畜牧生产研讨会和在宁波召开全国饲料和畜牧机械博览会,并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后,形成调查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地域和经济情况:

诸暨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部偏北、钱塘江流域中段。处于中北亚热带季风区,四季明显,气候适中,雨量充沛,光、热、水基本同步,农业气候条件优越。2006年平均气温约16.4℃,常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401.8毫米。诸暨现有27个镇(乡)、街道办事处,467个行政村、67个城镇社区(居委会),城镇化率为45.1%,地域面积231 1平方公里,人口106万,其中农业人口95万,是一个农业大市。块状经济明显,袜业、珍珠、铜加工等块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6.76亿元,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4位,实现财政总收入33.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40亿元。农业产值38.30亿元,畜牧业产值6.77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050元。

二、畜牧产业概况

诸暨畜牧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以生猪的数量和质量名列全省前茅而被列为供港猪基地,八十年代中期又被国家列入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市。到现在为止已向香港市场提供生猪220多万头,向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提供活大猪70多万头,2004年又提出了“双十万”工程,即供港10万、供沪、杭10万。曾被外经贸部、铁道部授予供港鲜活冷库先进集体称号,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商品瘦肉猪型猪基地先进县及生猪品改先进单位。2006年供港活大猪8.31万头,占浙江省供港总数的47%,供沪、杭等大中城市13.1万头。在生猪生产这一龙头的带领下,促进了家禽、草食动物和特种经济动物等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2006年生猪年未存栏18.22万头,出栏37.1万头。家禽年末存栏295.29万羽,出栏536.18万羽,其中鸡存栏66.06万羽,鸭存栏224.3万羽。食草动物牛、羊、兔存栏共2.54万只。特种经济动物鹌鹑、鸽子等45.25万只。蜜蜂存栏2.65万箱,蜂蜜产量16696吨,蜂皇浆产量7.685吨,蜂花粉产量7.208吨,蜂胶3975公斤。畜牧生产规模化程度高,现有万头猪场5个,千头猪场38个,百头猪场627个,还有二个种猪场,其中省一级种猪场1个,是绍兴地区惟一的一个省一级种猪场。绍兴鸭种鸭场36个,其中一个国家级祖代种鸭场,种鸭场个数名列浙江省第一。千只以上的养禽场525家,尤为突出的是有一批像浙江天利实业有限公司、浙江金大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诸暨双马禽蛋有限公司、诸暨国伟禽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规模大、实力强、效益佳、前景好的畜牧企业,为当地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柱和导向作用。还有生猪行业协会、养鸭协会、禽蛋专业合作社等30多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组织,采用相同的饲养管理模式和质量保证措施,实行行业自律,风险共担,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牧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养殖户的产品有人收购和加工,无销售之虞,增加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也为广大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中专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当地各级政府对畜牧业非常支持,出台政策和资金扶持,光2006年各镇乡(街道)就拨出防疫经费120万元用于防疫工作的开展。省市还对核实的479家规模养禽场、畜禽产品加工经销企业、种禽企业、孵坊等给予资金补贴560余万元。为搞好畜禽排泄物治理,通过省“811"环境污染整治工程建设和畜牧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争取到省财政以奖代补资金188万元,对规模猪场进行了排泄物治理,30多家畜禽养殖企业实行了“猪…沼…果”或“猪…沼…茶”的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达到了畜禽排泄物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大量资金的投入,扶持了畜牧生产。2003年完成了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通过搞基地、上项目、抓品改、促推广、强执法,畜牧生产基本实现了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饲养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效益为中心、安全为保证的产加销、农工贸一条龙牧业生产经营模式。从所调查的几个生猪饲养场发现,一些高档的生产设施(如湿帘系统、高床、换气设施)和排泄物减量化生产技术充分得到应用,防疫、饲养管理水平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到目前全市拥有牧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家,省级骨干牧业龙头企业一家,绍兴市级四家,无公害畜产品产地省级一家,绍兴市级五家,绿色农产品省级一家,绍兴市级三家,放心肉基地一家。

三、动物防疫机构

诸暨市动物防疫体系健全,在2006午8月兽医体制改革以前市级是诸暨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是市农业局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挂诸暨市动物防疫监督所牌子,一副班子二块牌子。全市27个镇乡(街道)各设一个畜牧兽医站,共有防、检疫人员147人,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各镇乡(街道)畜牧兽医站由当地镇乡(街道)领导,业务上受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的指导。2004年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开始进行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出台了兽医体制改革方案,于2006年8月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更名为诸暨市畜牧兽医局,挂诸暨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牌子,仍隶属于诸暨农业局,内设有办公室、防疫监督科、畜牧产业发展科、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个职能科室。镇乡(街道)兽医站分为动物卫生监督站和畜牧兽医诊疗服务站,根据人口数量、动物饲养量和耕地面积配备,经考核符合条件的66名人员进入镇乡(街道)动物卫生监督站,成为全额拨款的全民事业人员,主要承担当地的动物检疫工作、防疫监督工作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组建的畜牧兽医诊疗服务站为企业形式,主要负责本地区的免疫工作、诊疗服务工作。这次兽医体制改革,诸暨市财政和镇乡(街道)共拿出了563万元资金,用于身份置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要的经费,为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创造了条件,兽医体制改革的完成,稳定了防疫队伍,理顺了工作关系,职能明确,加强了基层防疫队伍,也解决了多年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四、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一直来,诸暨市确立了“加强检疫为根本、管理生产为基础、防检结合为重点、严格执法为手段、监督检查为保障”动物防疫工作运行机制,针对当前国内外动物疫情相当复杂的严峻形势,结合当地规模饲养为主的畜牧生产实际,创建了“分片负责、分组巡查、户籍化管理、规范化监督”的监督管理模式。分片负责,将防疫工作任务落实到了具体人员,职责更加明确,监管更有责任性;分组巡查,落实了日常的监管人员和机制,监管更有操作性;户籍化管理与联场带户责任制相结合,监管更有针对性;规范化监督以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来保证和约束,监管更有权威性。该管理模式的施行,取得了很大成效,使得该市的动物防疫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无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工作连续三年荣获绍兴市二等奖、浙江省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综合优胜奖。这个管理模式在2005年《中国牧业通讯》上发表交流,得到了浙江省畜牧局领导的好评,在绍兴市全面推广。在动物疫病的预防上,他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是抓“五关”,一是免疫关。全市开展大面积、高密度的疫苗免疫注射,认真做好春秋二防和不时的注射工作,猪瘟常年免疫密度达96%以上,W苗做到生猪规模饲养场户及牛等大家畜饲养场户的注射密度达100%,供港、供沪猪生产基地W苗要求注射四次;二是抓好检疫关。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全市43家生猪定点屠宰场派驻检疫员,做好屠宰场的检疫工作,屠宰检疫率达100%;三是抓好调运关。因为诸暨每年有20多万头生猪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调入,他们在进行风险评估和产销联防的基础上,确定了22家外来生猪调运户,实行定点、定向、定人和到点报检的外来动物及其产品调运制度。对每个调运点配备了专职查验员,并和每个调运单位和个人签订了防疫责任状,做好外堵工作;四是严格疫情报告制度,抓好扑疫关;五是抓好消毒关。其次是抓队伍建设。诸暨市的兽医体制改革是走在浙江省前列的,改革方案也是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体制改革后,解决了动物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一心扑在工作上,使得各项动物防疫工作有人干,各项防疫措施有人落实。第三是制度建设。为保障各项工作的规范开展,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有行政执法制度、联场带户责任制度、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等20多个,使动物防检疫工作“行有准则、动有规范’’。第四是以《动物防疫法》为武器,证照管理为手段,加强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经营户的监督管理,加大牧业执法力度。第五是确保各项防疫经费的落实,做到有钱好办事和有钱能办事。

五、今后畜牧发展方向

7.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七

一、区位优势

马营镇位于通渭县西北部, 距通渭县城23 km, 总耕地面积1.29万hm2, 辖区35个行政村、234个村民小组、8 828户, 总人口41 636人。人均耕地面积0.3hm2, 辖区群山起伏, 沟壑纵横, 地势西高东低, 平均海拔2 121 m;马陇公路、华双公路从辖区经过, 牛谷河自西向东蜿蜒27 km穿境而过, 沿河形成较开阔的川台地, 形成天然牧场, 土壤以黑炉土和黄绵土为主;干旱少雨, 多风多雾, 无霜期120天左右, 年降雨量400mm左右, 年平均气温3.3℃, 属典型的内陆性半干旱半冷凉气候, 由于地理因素, 各种自然灾害频繁, 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 辖区内牧草比例相对优势, 紫花苜蓿、红豆草生长茂盛, 年产5 000 t, 加上全膜玉米秸秆年产4 600多t, 因此, 特别适宜草食畜牧产业发展, 继续把草食畜牧产业开发做为富民强镇的重要产业来抓, 是顺应民意之举, 符合区域发展优势。

二、调研情况

㈠全镇畜禽饲养总量牛5 417头, 其中能繁母牛2 372头;羊9 561只, 其中能繁母羊5 949只;猪3 832头, 其中能繁母猪674头;鸡25 779只;马属动物4218匹;鸵鸟46只 (甘肃欣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其中, 涧滩村养牛最多312头;结元村养牛最少, 以马属动物为主;长川村养羊最多, 979只;东关村养羊最少, 32只;陈坪村马属动物最多, 365匹;油坊村无马属动物。

㈡畜禽规模养殖场 (小区、专业合作社) 其中养羊场5个, 养牛场2个, 养猪场1个, 鸵鸟场1个, 养羊合作社2个, 共11户。

㈢村级兽医防疫、协检服务人员全镇共有村级兽医防疫、协检服务人员46名。

㈣畜禽交易市场全镇共有畜禽交易市场4个。

㈤乡 (镇) 级畜牧兽医站全镇共设有1个畜牧兽医站, 下辖锦屏、黑燕两个分站, 专业技术人员12名, 中级职称5名。

㈥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全镇共设有1个动物卫生监督分所, 检疫申报点38个, 检疫执法人员7名, 官方兽医4名, 协检员38名。

㈦动物贩运户据统计, 全镇共有动物贩运户21名。

㈧调研方式调查问卷, 走访群众2 840余户, 村委干部70名, 驻村乡镇干部35名, 乡镇领导2名。民意主要以发展牛羊养殖为主, 建议在优质牧草种植、加工、畜禽品种改良、养殖资金、疫病防治、畜禽及其产品销售加工等关键环节在政策、资金等给予支持。

三、存在问题

㈠养殖的用途由于马营镇由原锦屏乡、黑燕乡、马营镇三个乡镇合并而成, 所辖地域较大, 发展不平衡。加之地理条件、自然因素、群众农耕意识等方面影响, 养殖业发展以耕畜为主。如陈坪村以饲养马属动物为主, 方便役用。

㈡畜禽品种改良滞后部分群众对人工授精改良技术持观望态度, 引进优良品种资金不足。

㈢生产方式落后辖区内大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劳务输出, 闲置土地增加, 畜牧养殖大多为家庭散养 (养殖人员以老弱妇女为主) , 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模式, 不适宜现代畜牧业发展。

㈣饲草利用率低玉米秸秆等牧草过剩, 没有及时的青贮氨化, 草畜转化效率低。

㈤活畜交易市场混乱活畜交易市场设置不规范, 管理不到位, 养殖户不愿到市场进行动物交易, 贩运户则走村串户购销各类动物, 时有引发动物疫情的危险, 又扰乱了市场秩序。

四、建议

8.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八

【关键词】县域经济 中小型工业企业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210-01

当前,以工业为主的中小企业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财税收入、增加社会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型工业企业“重要地位,弱势群体”的现状尚未改善,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为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笔者围绕辽中县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在问卷调查、实地视察、座谈走访的基础上,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辽中县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出台多项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辽中县中小型工业企业总体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劲头日益强劲,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12年末,全县拥有中小型工业企业(法人单位)3411户,从业人员52147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26.3亿元,销售收入579.7亿元,利润总额20.7亿元、上交税金4.1亿元,较2011年分别增长了49.1%、78.3%、12.8%和48.8070,其创造的增加值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070,较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

二、辽中县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辽中县中小型工业企业尽管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调整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目前,辽中县多数中小型工业企业是以传统的加工配套行业为主,在转机制、调结构等重大产业政策调整时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同时,受国际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家不断调高资源能源价格,无形中也推升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使得该县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正在经受严峻考验。

2.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近年来,辽中县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以及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对缓解融资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受县财力所限,专项资金规模小,无法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发展需求。该县大部分中小型工业企业不得不将民间借贷作为首选融资方式,致使信贷成本不断上升,资金压力不断加大,影响了企业健康发展。

3.产业结构不合理。受资源和传统发展模式影响,中小型工业企业结构不合理,多为农副产品初级加工(稻米、饲料加工和食品酿造等)和工业产品配套加工类企业,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采用先进生产工艺设备的制造类工业企业较少。科技型企业总量偏小,多数企业科技投入少,研发创新能力弱,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牌产品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不强。

4.产业集群的集聚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出来。规划建设的机泵阀、铸锻造与机加工业园,虽然为中小企业的孵化成长和集约利用公共资源创造了条件,但行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生产链条的拉动作用不强,众多中小型工业企业仍然立足于为域外企业做配套制造服务,还没有在本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分散独立发展的情况较为普遍。

5.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还不强。中小型工业企业多数是从乡镇、集体或个体私营经济创办发展起来的,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多数为家族式管理,在外聘高层次管理人员上很谨慎,在股权融资或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时也较为保守,缺乏对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多数企业经营者习惯于传统生产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企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意愿不强,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内部体制障碍,束缚了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

三、关于促进辽中县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辽中县县域经济发展中,中小型工业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中小型工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强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建议县委县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继续深入实施副县级领导包扶企业制度和县直部门对口联系企业制度,不断强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政策协调和督促检查,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辽中县现行的《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比较具体、实用,但是扶持标准还很低,建议县政府进一步研究分析该县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及时调高扶持标准,加大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进一步加大产业集群的建设力度。建议县政府把产业集群的服务平台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原则,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集群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快建立以集群内优势中小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支持世润重工、海泰泵业和艾克电缆等行业骨干企业做强技术创新平台,服务和辐射更多的中小企业,形成推动集群自主创新的基本构架。

4.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议县政府充分利用该县作为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和环保产业示范基地这一重要发展平台,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抢抓机遇期,按照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加快农副产品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变初加工为深加工,如白酒加工、肉牛加工等,打造品牌如寒富苹果、辽中鲫鱼等,努力提高企业效益;支持、鼓励制造加工类企业与大集团做好协作配套衔接,依托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中小企业提质增效;引导中小企业在调结构中,与“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相融合,与当前新城、新市镇建设相衔接。

5.努力改善投融资环境。建议县政府加快推进担保体系建设,适当扩充担保机构资本金,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积极协调各商业银行尽快在该县恢复和新建分支机构,并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出包括厂房抵押、库存抵押、订单抵押、应收款抵押、实行企业联保无限连带责任制度等多种灵活高效的贷款业务,为中小企业贷款松绑;统筹协调好银行、担保机构和企业三者权责利的关系,在提高支持力度、规避风险和创新服务中实现互利共赢;引导较成熟的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部分中小企业股权单一的现状,完善上市育成机制,支持中小企业直接上市融资;积极尝试和推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

9.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九

作为云南省唯一一个支援向家坝水电站建设而的整体搬迁县城昭通绥江,近几年来,随着新县城的建立。我县的经济产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深入了解移民后我县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这个寒假我特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向有关人员进行询问,走访了所在地区绥江新滩镇的各个村及相关的村级兽医人员。我将把这次走访我镇的畜牧业经济发展汇报如下:

一、我镇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一)畜牧业的生产情况。2013年年底,全镇的存栏猪1万多头,牛335头,羊2079只,禽类10万多只。由于传统的农耕经济,猪,鸡在我镇占了很大的比例,基本上每家农户都养殖了长白猪,荣昌猪及肉用土鸡。其中猪出栏率为每年的90%,牛200头,羊为1500只左右。随着新县城的建立,很多传统的散养户渐渐的转变为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其中中小型化的肉蛋鸡养殖场8个。改建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场已有7个。

(二)近几年我镇畜牧业生产形式的分析

1.随着二级扶贫公路的完工,对于我镇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我镇的产业结构有了明确的区域划分。由于地势海拔差异很高,山区比较多。我们镇提倡因地制宜,在沿江地区主要是种植的是硬头篁竹,海拔在500米到1500米的地区进行种植经济果林。在政府的指导和鼓励下,农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在是靠天吃饭的思想。在沿江地区或者在地理条件比较优裕的地方搞起林下养殖。近几年肉蛋鸡的发展也在我镇快速的发展起来,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效益显著。土鸡产业持续增长,肉鸡产品对猪的替代效应逐步增强。替代弹性大。随着临镇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补贴下,土鸡饲养数量也在扩大。目前,我镇的的土鸡养殖场就有6个。

2.近几年来,由于我县地区条件有限,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农村劳动力的减少。政府提倡的退耕还林还湖,农作物的不断减少,玉米麸皮等原料价格的上涨,使的生猪发展呈现下滑趋势。我镇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都易发病。使得养猪利润不高。生猪存栏数量呈现下滑趋势。3.作为经济发展缓慢的城市,牛羊养殖业发展趋于稳定,但后劲大。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很多中小型企业都是外来人的投资。人们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由于地理环境优势,对外销售渠道主要都是对外销售。所以在近几年,上级部门对我镇高寒山区的牛羊养殖比较重视。在政府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合理引导农户重点发展设施圈舍养殖,使我镇牛、羊养殖稳步发展,价格起伏也在稳中上升的趋势,但因农民的专业知识有限,好多都是零星散养户,对现代规模化饲养或者是机械化操作的东西不了解,没有走集约化的经济养殖。对废弃玉米梗,豆桔等也没有广泛的利用起来等都制约着我镇的牛、羊发展因素。在政府免费发放草种鼓励农民种植牧草,每亩补贴10元。农户饲养牛羊达到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给予农民相应补贴等的扶持政策的驱动下。我镇的牛羊数量未出现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就上分析我县的牛羊养殖业的后劲较大,有待我们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镇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技术落后是制约我镇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镇农民的素质普遍偏低,饲养、防疫等技术差,跟不上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步伐。规模化的养殖方面能力不足。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很多畜禽产品都是外销。我镇没有一个繁育基地。自繁自养程度低,发展缓慢,种苗或者仔禽都是从外地购买回来进行养殖。增加了养殖的成本,也给动物疫病防治增加了困难。

(二)在畜牧业现代发展方向意识也比较薄弱。虽然农民都是传统的畜牧养殖,但是很多饲养数量少,规模小,管理方式也比较粗放。大多数的农民思想都比较落后,看到别人家搞养殖赚钱了,自己也小规模的投资养殖,大多数农民都“小富即安”的心理。在家庭方面作为第二、第三产业来发展。大多数的养殖户都是依赖于传统养殖经验,对发展现代养殖业的认知度不高,依附心理严重,怕担风险,不敢决策。还有就是资金方面也比较短缺,现在我镇畜牧业还处于一个自发的发展状态,政府虽然有一定的补贴,但是额度也有限。由于我镇属于移民搬迁镇,在短期内的经济发展都不太乐观,有些农民收入也偏低。很多农户没有大量的资金来壮大自己的养殖。处于一个发展停滞阶段。

三、我镇畜牧业近期发展及未来发展新思维

(一)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以长远的发展思维来看待我镇的畜牧业在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的更快更远。做为正在一个学习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来讲,我更应该以专业知识为导向,以理论知识为框架,认真仔细的分析我镇的畜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新思路。

1.提高我镇的生产水平促进畜牧业的发展。随着我镇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向及支持水电站的建设,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市化,移民建设的深入推进。畜禽的禁养范围逐步扩大。因此我们要走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方式,正真的走上发家致富的好兆头。“以牧兴农,以禽致富”理念来建设兴旺我们的畜牧业。为了确保我镇在今后各类畜禽养殖场实现标准化的生产规模,以后在我们发展过程中注重数量的同时更要重视质量的标准化饲养方式。通过加快对现有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或散养户进行养殖培训来进行标准化改造来全面推进实现标准化生产方式。同时,在地理环境允许下,在村或者在乡镇成立农村合作社来引导农民畜禽饲养,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指导农民走“标准化,集约化”的饲养模式。

2.近几年来,畜牧业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显著。虽然在我镇没有明显的环境污染,但我镇应该要有车前之见的理念来处理好畜牧业的发展和治理环境污染紧密的结合起来,真正的变废为宝。将畜禽排泄物进行废物利用,养殖场畜禽粪便进行集中堆积发酵处理,废气作为燃料使用,废渣作为农家肥进行果木林的肥料使用。小型养殖场或者散养户的畜禽排泄物应进行无公害处理方法来进行处理。如建造沼气池,堆积处理等方法。特别在沿江地带不能将废物直接排放在江里。实行畜禽排泄物集中处理发酵利用,有效的减少随意排放的污染。

3.在作物二次利用的技术应该尽早的推广,很多养殖户都没有废物再利用的理念,应在有关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废物利用。玉米秸秆。豆科植物都是我镇的主要农作物,所以我们应把青贮饲料的应用技术进行推广。利用废气秸秆,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介意养殖成本。实现了种养殖的有机结合。真正的实现变废为宝的宗旨。

(二)加大我镇的宣传力度,转变农民的传统养殖观念,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的养殖致富。加强技术培养,提高农民的养殖能力。在各个村,乡建立一个农村合作社,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者是兽医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培训,观看有关的畜牧业养殖技术视频。不定期的召集养殖户到外地大规模养殖场进行考察参观,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通过养殖大户来激发群众养殖积极性。

(三)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养殖户,我们不仅要会养会放会防治疾病的发生,还要在养殖过程中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我镇养殖规模不大的养殖场,优化产业结构,才会促进我镇的畜牧业发展。大力发展节约型的畜牧业,调整畜群内部结构。在粮食型饲料价格飞涨上涨的情况下,提高肉牛、羊等草食动物的比重,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粮食型畜禽在畜禽养殖行业中的比重。提升食草型动物所占的比例。以缓解玉米、豆饼等饲料原料价格对畜禽养殖发展的制约。在销售方面,我们不能继续走单一的销售路线,应该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多渠道的加工销售。有些畜禽可以经过特殊处理或者包装打造地方特色产品进行销售。

以上内容是我作为一名畜牧兽医系的学生,结合父亲给我的一些建议及自己走访的结果进行分析了畜牧业在我镇发展情况及自己一些见解。望老师给予一些好的意见。这次的走访让我成长不少。不管你是一名牧医、还是兽医的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不能只是埋头只学习理论上的知识,更多的时候你要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及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虽然在畜牧业这方面我们以后的发展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磨难,会吃很多苦。但要坚定自己的以后的发展方向,把握好自己的前途,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全面发展。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希望能谋求有份好的职业。

姓名:许正琴

10.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十

顺德区人大常委会 2011年5月

为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安排,4月7日至8日教科文卫华侨工委组织部分委员、区人大代表及区政府办、区文体旅游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对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视察了德胜创意产业园、区博物馆、区图书馆等文化企业和文化事业单位建设运营情况,召开了各镇(街道)和相关企业代表座谈会,听取了区职能部门的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客观总结了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成绩和经验,查找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区各级政府切实把文化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提高认识,多措并举,真抓实干,以顺德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为依托,积极引领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目前,我区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并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更是日益彰显,整个产业呈现蓄势待发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得到科学的规划引领。

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紧紧抓住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和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机遇,及时对我区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调研,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在2010年开创性地制定出台了《顺德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成为了我省第一个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区今后10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从发展战略、空间布局、重点产业、推进措施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前瞻性、全局性的部署规划和实践指导。

(二)我区文化产业趋向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结合我区产业提升、传统特色文化发展、群众文化需求等因素,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区文化企业1140家,从业人员约2.8万人,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约88.19亿元,比2009年增长20%,占GDP比重约4.5%。初步形成了创意设计、数字音像、美食文化、活化传统文化、园艺休闲等五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培育了孔雀廊娱乐唱片有限公司、广东工业设计城等文化龙头企业,打造了“广东流行音乐基地”、世界“美食之都”、“香云纱”等知名文化品牌。

(三)我区文化产业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显著。

随着我区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 — 2 —

越显著,对促进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满足群众多样化和多层次文化需求、传承和创新传统特色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顺德创意产业园,已入驻的工业设计、软件信息、科研机构等企业82家,引进“顺德国际广告创意智谷”、“中小企业网络文化营销研究实训中心”等优质项目,2010年产值达1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000多个;广东德胜创意园,通过整合市场、资金、创意人才、海内外企业等要素,为我区的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持,以及高层次和高附加值的服务。又如广东香云纱文化产业园、广绣文化创新中心、南国丝都博物馆等,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对顺德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香云纱、广绣、缫丝等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潜和提炼,有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产业化发展;“文化凤城”、“凤城食都”等文化品牌深入民心,通过举办社区文化节、美食节、粤曲大赛、交响乐演奏会等多元化、系统化的文化活动,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为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调研情况看,当前仍然存在着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三方面突出问题:

(一)产业发展观念和认识有待加强。

区镇(街道)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仍有不足。对文化产业的划分、内涵和特性界定不够清晰,甚至有个别

镇(街道)存在文化产业难界定、难管理、难协调等不正确的认识。由于观念和认识的滞后,我区的文化产业直至近两年才被提升到推动经济和城市转型升级的高度进行规划,产业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提升不明显,目前整个产业发展滞后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产业发展政策和服务有待加强。

一是扶持政策措施不足。虽然我区已在去年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但由于区镇(街道)对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科学系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未能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特性和实际、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专门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扶持措施。部分文化企业由于规模小、效益不高等原因,难以达到现行政府扶持企业的相关标准,享受不到政策倾斜和支持。去年全区入选龙腾计划的文化企业仅22家。因此,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瓶颈问题未能得到实质性解决。如民营投资建设的南国丝都博物馆因商业地产项目建设被迫提前交还所租赁地块,多次寻求政府协助解决土地问题,但因迟迟未能落实而面临闭馆。

二是政府提供的服务不够。由于对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引导,以及对文化企业的具体指导、服务工作,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而区镇(街道)主管文化产业发展的职能部门人员不足、专业水平有限,且兼顾的业务繁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以及对文化企业的信息指导、法律援助、技术培训等服务难以到位。

(三)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总体滞后于整个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区仍未真正建立起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产权交易、人力资源、法律、信息化等服务平台,企业发展普遍存在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技术落后等难题。全区文化企业规模参差,整个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和完善的产业链,文化产品附加值和文化服务水平不高。像孔雀廊这类既有规模又具品牌竞争力的企业屈指可数;规范的网吧、电影院及高质量的文艺演出等文化服务远远未能满足群众需求。

三、意见建议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将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区镇(街道)政府要因势利导,通过政治上鼓励、政策上支持、生产上扶持,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建议今后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

区镇(街道)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摆上重要位置,要像抓工业一样狠抓文化产业发展。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正确对待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客观处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共同发展、融合对接的关系,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区的战略产业来谋划发展。要成立文化产业的领导协调机构,统一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处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协调文化产业各行业间的有序发展,积极搭建平台、— 5 —

优化环境,发挥文化产业的双重效益作用。

(二)落实规划,科学引导文化产业发展。

区镇(街道)政府应抓紧落实我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议区政府建立定期调研视察和分析总结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制度,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产业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改变目前没有统计口径、没有数据收集和分析等现状,以全面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及时应对和解决存在问题。各镇(街道)要根据全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产业为依托,结合发展实际,制定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抓好具体项目的设计、配套和落实工作。区政府应明确提出文化产业年度发展的具体目标,并纳入绩效考核,确保规划中每项措施的落实,每项目标的完成。区政府各部门之间、区镇(街道)之间要加强协调联动,增强服务意识,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引导,鼓励文化产业园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引导中介组织发挥作用,使我区的文化从各自独力发展向产业集群带动发展转变;从低水平发展向高水平发展转变。

(三)抓住重点,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区政府应抓住文化产业发展中重点问题和困难的解决完善,重点项目和企业的推动扶持,从融资、市场开拓、科技创新、人才、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入手,尽快研究出台鼓励扶持政策,着重体现政府对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引导,以及推动阶段性发展的实质性和针对性扶持。建议借鉴上海、深圳、佛山等地区的经验和 — 6 —

做法,制定符合我区发展实际的扶持政策措施。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建议区政府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区镇(街道)财政年度预算。通过贴息贷款、技改补贴、购买服务、项目奖励等方式进行鼓励和扶持,迅速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2.制定鼓励扶持政策

一是扶持重点项目和企业发展。由相关部门对文化创意、影视演艺、文化会展、新闻出版、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领域,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园区,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等制定具体奖励标准,对年产值、带动就业人数、拉动其他产业发展等方面达到标准的给予奖励,以及优先安排用地、税收优惠、贴息贷款等方面的扶持。同时,区政府要加强项目用地、扶持资金等方面的统筹协调,确保我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一项一策”的落实,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二是鼓励扶持发展平台建设。政府要对管理完善、服务到位,在文化品牌打造、技术培训、投融资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科研、教育、金融、法律等服务机构给予表彰奖励,并通过经验推广,促进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建议着重抓好以下三方面:第一,融资平台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把文化产业全面纳入贷款范围,并积极开发适用于文化企业的金融产品和信用担保体系,探索推行以项目收费权或收益权为质押的

信贷模式,增强对文化企业的服务能力。第二,鼓励政产学研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文化产业的科技服务、中介服务机构和文化经纪人的发展,鼓励高校和科研单位向我区的文化企业开放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第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高校与文化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通过表彰奖励或资助的形式,培养引进和留住一批名家大师、一批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一批有文化懂经营的管理人才、一批高端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政府要切实加强文化产业干部队伍建设,增加人员配备,专门负责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研究落实和企业、项目的跟踪服务,通过在职培训、专业课程进修等形式,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鼓励多元投入和融合对接。政府要以降低文化产业类企业注册资本门槛、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等方式,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和事业建设;对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建立和资助的博物馆、美术馆、陈列馆等公共文化项目,要给予税费减免、用地政策和表彰奖励。区政府要在加强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等公共文体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办文化的形式和渠道,以及文化活动组织方式的社会化,为市民引入更多高质量、多元化的文艺演出、艺术展览、休闲娱乐服务等,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融合,更好满足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区政府要加强对各产业规划的统筹协调,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与工业、农业等基础性产业和传统特色文化的融 — 8 —

上一篇:总复习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下一篇:学校第二年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