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世界情感美文

2024-09-16

一个人的世界情感美文(共15篇)

1.一个人的世界情感美文 篇一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缘起缘落。梦过一席,笑过一场。活要出息,死要无悔。活着需要立志,活着需要奋斗,活着需要追梦。梦是遥远的归宿,梦是缥缈的乐园。梦让心灵得到了鼓舞,梦让灵魂获得了升华。梦牵着人心,梦系着情怀。梦是早晨的阳光给我们以活力,梦是初春的雨露给我们以希望。梦因缘而起,梦需随缘而行。

梦长着一双翅膀,梦也拥有丰满的羽毛,而梦更需拥有展翅高飞的勇气。梦里咫尺,梦外天涯。梦像蒲公英一样飘忽,梦更像蒲公英一样执着。蒲公英有着随风飞扬的飘忽,蒲公英更有落地生根的执着。蒲公英因风而生,却为落地而梦。蒲公英不是懦弱,它将生命的价值献给了微风,它把生命的归宿留给了大地。蒲公英梦过,它梦到了那片肥沃的山坡上有它落下的色彩,它梦到了万千游人感叹不住的称赞。梦,蒲公英随风飞扬飘忽的梦;梦,蒲公英落地生根执着的梦。

有一种梦很离奇,它带着痛苦,它也系着欢乐。这种梦就是蜘蛛织网的梦,它里面充满着日复一日的痛苦,却又闪烁着孜孜不倦的欢乐。蜘蛛没有人世间万物聪明的大脑,而蜘蛛却用它与生俱来的身躯撑起了一张属于自己的捕食大网。蜘蛛它也失败过,它却没有松开为梦而生的双手,它用它的执着与毅力造就了自己的人生。梦没有脑袋,梦是一个无脑却撑着身躯强行的勇者。梦,它没有理由,它没有借口,它一如既往永不停歇。梦像蜘蛛一样离奇古怪,梦更像蜘蛛一样永不言败。

梦很大,大到无处不在;梦也很小,小到无法辨识。梦可以像宇宙一样广阔,梦也可以像沙子一样渺小。梦是百花丛中作乐的蜜蜂,它如蜜蜂一样渺小,却担负着无限的使命。蜜蜂是百花的使者,它采下了世间并不起眼的花蜜,却酝酿出了世间令人垂涎的蜜糖。蜜蜂没有征服万物的雄心壮志,它只是把自己的使命扛起在肩,它用它的执着与勤快造就了自己并不平凡的人生。梦不在乎大小,因梦本以大而无形。

梦需要勇气,梦需要执着。梦是生命的源泉,梦是灵魂的归宿。梦它充满挑战,梦它带着危险。梦是蓝天上翱翔的雄鹰,充满着无限的挑战,也带着随时落地的危险。雄鹰击长空,它需要勇气。雄鹰没有与生俱来翱翔的能力,但它有着展翅高飞的梦。它梦得很高,它战胜了自己,它将自己的位置放到了不可触摸的蓝天上。梦是一种态度,梦是一种执着,梦是一如既往的努力。梦是雄鹰的翅膀,它可以任凭展翅高飞。

梦承载着艰辛,梦凝聚着血泪。梦有时不经敲打,轻轻一击便碎落一地。梦需要忍耐,梦需要坚强。梦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它没有高傲的身躯,它低等的如奴隶。但是,它没有妥协,它不畏践踏,它也不怕焚烧。它用它的意志,它用它的坚强,给万物演绎了一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奇迹。小草梦得很荒唐,而这也是不平凡的梦,这更像一场生命永不言败的战斗。

梦是青春的歌,它带着豪壮,它藏着力量。梦是青春的白鸽,它携带着自由,它渴望着幸福。梦给了我们方向,梦给了我们力量。梦让一切困难束手无策,梦让一切磨难平淡无奇。梦需要追寻,梦需要放飞。梦是水乡幽香的清荷,梦是晚秋山林的归鸟。梦如手中的风筝,需要放飞,需要牵线。梦,梦得一回肝肠寸断,梦得一回淋漓尽致。梦回三千,一梦一世界。

(原创作者:来自网络)

2.一个人的世界情感美文 篇二

一、情感基调的探究利于“美文”内蕴的理解

1.“美文”的内蕴

指导学生阅读的散文应以选择适合高中生认知、思想情感特点, 遵循“形散神聚”的创作原则的作品为主。这类作品虽然取材范围广泛, 内容博杂, 写法不拘, 但都统一在“神”这个灵魂之下。因此无论作品风格怎样, 贯穿全文的感情总是鲜明可感的。而且无论是哪一种具体的散文体裁, 无论作者的感情如何复杂多变;是内倾还是外显, 是含蓄还是张扬;只要是散文精品, 作者那种既能尽情挥洒, 又能够将丰富的材料凝聚而形成的丰富的内在意蕴就是作品的魅力所在。对作品内蕴的感受就是读者围绕作品情感特征, 揣摩体会作者强大的驾驭情思和收放文字的能力的审美鉴赏过程。

“美文”是对散文的审美要求。“美文”作品具有文体鲜明、情感凝聚、一线贯穿、篇幅短小而又自由灵活的特点。“美”还体现在“意美”、“辞美”、“词美”, 体现以美文写真性情成大境界的散文价值。选择既有章法可循, 又不失经典、精美的散文, 有利于学生思想情感、生活意趣、文学素养、语言能力的培养。“美文”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作品内蕴的同时领会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而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蕴。

2.“美文”的审美表达

“美文”是一种情感内涵的审美表达, “美文”的意义在于其形神具备的“美”, 这种美以不同的品位感染着读者, 给人以审美享受。比如朱自清《背影》的深沉缠绵, 莫怀戚《散步》的欢愉深沉, 峻青《海滨仲夏夜》的幽美温馨, 老舍《小麻雀》的含蓄隽永, 茅盾《白杨礼赞》的含蓄奔放, 周瘦鹃《杜鹃枝上杜鹃啼》的冲淡委婉, 汪曾祺《胡同文化》的雅朴幽默……尽管不同的“美文”作品内涵呈现各自的不同特点, 是鉴赏的难点, 但遵循“形散神聚”创作原则的散文其内涵的表达流向却有规律可循, 一般来说主要指向生命与自然、人生与社会、人情与生活。因此在鉴赏中, 按照不同体裁散文的特点, 循着作品的情感线索, 理解文章的情感基调, 读者对作品内蕴的体会就能逐步深刻起来。

二、情感基调的探究可以作为推进研读的主线

1. 依据情感基调设计教学

情感基调的探究是指把握散文的情感特征, 运用整体思想, 层层推进的教学设计。以《陈情表》为例。贯穿全文的是“凄楚哀婉”的情感, 据此设计教学。

首先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深刻理解并体会作者将亡国之痛、名节之碍、逼迫之急、性命之忧融入悲苦身世述说之中而自然生发的凄楚哀婉的情感。

其次提出探究的问题:中国古代的有志之士, 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 往往选择尽忠。为什么李密却要在晋武帝征召他出任太子洗马之际呈上《陈情表》, 以供养祖母为由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呢?你认为供养祖母是他真正的唯一的原因吗?

然后以问题探究为研读的起点, 分三步研读。

读懂作品:理清文章脉络;理解作者:进入深度阅读;情感朗读:传达思想, 表现情感。通过问题探究, 理解作者在祖母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悲哀情感掩饰下, 深切的亡国之痛、名节之碍、逼迫之急、性命之忧的悲怆情感。

再深入探究:凭借弑杀谋取皇权, 以奸诈闻名的晋王朝统治者能看不破李密的真实意图吗?为什么晋武帝最终能同意李密供养祖母, 辞不赴命呢?该问题由对李密个人境遇的探究再联系到引发特定背景下相同遭遇的士人情感的共鸣。通过该问题的进一步探究, 既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情感基调, 又将研读推进一步, 引导学生领略李密的智慧和语言功力。体会作者抓住晋武帝孝治理念, 自设两难境地, 并巧妙地将皇帝置于进退两难境地暂得脱身。因为晋朝虽以弑君篡位闻名, 但要坐稳天下, 不得不权衡得失:对李密, 如果怒杀, 将失民心;如果逼任, 会失孝礼;那么顺情, 笼络士心, 能坐天下。再联系李密在给祖母养老送终后不得不出仕晋朝, 而又因被诬陷而死的结局, 学生会对这篇作品的情感有更深的理解。

2. 研诵结合探究情感基调

研读是诵读的基础, 诵读是研读的延续。以郁达夫《故都的秋》教学实践为例, 在研读中不但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情感基调, 还要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通过诵读表达出作品的情感基调, 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作品内蕴的体会和理解。

首先确立教学目标:通过问题探究, 借助诵读和点评促进作品研读, 深入体会作者融入在故都秋画面之中的落寞眷恋的情感。

其次设置教学问题:既然“北国的秋, 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为什么作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成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这是一种怎样的情?融入到清、静、悲凉的画面中形成怎样的情感?

然后设计教学过程:将诵读与研读贯穿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具体环节中。

教学准备阶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 比如泛读材料有《北平的四季》、郁达夫简介、《致郁达夫》《这个地方》、《感悟秋天》《悲秋的理由》。要求学生速读材料, 记录自读体会, 了解郁达夫思想、情感、性格、审美的特征。然后精读《故都的秋》, 体会作者情感, 选择一段阅读体验深刻的文字进行评点, 提出阅读问题, 有感情地朗读。

课堂教学阶段:提出探究的问题:既然“北国的秋, 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为什么作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成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

通过问题探究, 联系《致郁达夫》, 引导学生鉴赏画面特征, 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然后以落寞眷恋的情感基调为朗读的主旋律, 根据绘景画面特点读出清、静、悲凉的情感变化。学生可以从“清晨静观”、“落蕊清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秋日胜景”五个片断中自选一个片断进行朗读和鉴赏。教师进行诵读指导, 在技术层面指导学生处理好重音、停顿、语调、速度, 把握好基调:用忧郁、低沉、深情之中求变化读出落寞眷恋;控制好语速:中速、慢速之中求变化;处理好重点:选用重读或轻读强调, 突出特征。比如“唉, 天可真凉了……”, “凉”要用高音重读, “了”要用轻音重读, 这样才能突出悲凉之意。诵读指导还要重视声、韵、势、力的情势表达, 比如文首:“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 要从杭州赶上青岛, 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 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相对于文末“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 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在声音上以中低音起势, 用中稍高且强的音和力收尾。“北国的秋”要将秋的韵音通过重读和长音读出情感的眷恋和深沉, “却特别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清”, “静”, “悲凉”三个词用轻读, 一个词比一个词音更低, 但“悲凉”可稍带重读处理。“清”, “静”同韵母, 要用轻音弱力去读, 将韵母音延长至似有声而无声, 似无韵而余音犹存的状态。

三、情感基调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鉴赏的能力

1. 引导学生根据“美文”体裁特点鉴赏是教会学生自主鉴赏的前提

选文仍然是目前高中语文学习阶段的重要形式。无论是以文体作为选文组织形式的单元学习, 还是以人文主题为线索的专题学习, 选文都是重要的学习载体和学习凭借。选文为学习者提供了读写的真实语境、探究的具体情境, 并因选文的范文和“例子”的作用促进了学习者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 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态度、性格、价值观等也在与选文作者的心灵交汇甚至灵魂的碰撞中受到渐染, 发生变化。

为了让学生有规律可循, 提高“美文”读写水平, 可以按照抒情凭借物的特征进行微观分类, 分成写人类、叙事类、绘景类、写动植物类、表现文化类、表达哲理类六个类别选文, 并把握各种体裁的写法进行指导。譬如, 写人类, 即事写人, 描摹刻画法;叙事类, 写人叙事, 详略兼顾法;绘景类, 融情于景, 景随情迁法;写动植物类,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法;表达文化类, 意象寄托, 文化符号法;表达哲理类, 聚合抽象, 融情于理法。这些分类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自主鉴赏能力的培养。

2. 引导学生探究情感基调的学习过程是教会学生自主鉴赏的过程

选择依据情感基调设计研读的教学, 教学的思路围绕情感主题目标, 借助探究的问题, 既可以引导学生循着文章的脉络学习“美文”作品丰富的内容, 理解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又可以在指导审美鉴赏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加深对散文体裁的认识, 掌握散文鉴赏的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品质。

比如, 《项脊轩志》篇幅短小, 语言凝练, 结构精美, 状物、绘景、叙事、写人, 内容丰富, 容量大, 是一篇经典“美文”。以探究“凄婉惆怅”的情感基调贯穿教学, 需要介绍写作背景, 作为作品研读的教学铺垫, 教师可以整理出作者以考学和亲人逝去为两大鲜明特征的生活亲历作为文章主体内容学习的补充, 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作品, 理解作者情感, 体味文章意蕴。而理解作者凄婉惆怅之情的过程自然会涉及到作者用乐景写哀情, 用细节刻画人物等艺术手法。

3.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蕴的情感体验过程是教会学生自主鉴赏的关键

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认为, 抒情是“以作者的情感为灵魂而创造出来”, 巴尔扎克说“艺术起源于一个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呼唤这种感情, 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散文鉴赏是一种审美体验, 这个过程就是理解作品内蕴的情感体验过程, 是自主鉴赏的关键。

3.一个人的长衫世界 篇三

16岁,他突然闯入了一个传奇世界,从此如痴如醉

19岁,他穿上了一件象征着自己毕生追求的衣服,上下求索

他说,古书古字里才能看到真感情

他说,国风离骚中才寻得见真美丽

有人说他是孔乙己,笑他食古不化,也有人骂他装蒜做秀

他却执着地着一袭长衫走自己的路,他就是19岁的谭庄

“中毒”

在重庆垫江县高安镇的一个小村庄,住着一对善良朴素的老夫妻。一年冬天,一个小婴儿在这个家庭出世了。老来得子的父母欣喜万分,为婴儿取名谭庄。小谭庄满一岁了,爸爸妈妈给他抓周玩,他悠悠地爬过去,毫不犹豫抓住了一杆毛笔,兴致勃勃地把玩起来。仿佛征兆一般,谭庄一天天长大,而他对看书写字的兴趣也日渐浓厚……

16岁那年,谭庄升入高中。第一次住校的他起初不太习惯高中生活,便去集市凑热闹。各式物品琳琅满目,谭庄却独独钟情那家书摊。他并不计划买书,因为他的生活费只够填饱肚子。可这天老板异常客气,一看到谭庄就笑脸相迎,还向他介绍新书。看了会书,谭庄准备起身走了。谁知老板一把抓住他,神秘地从书堆中找出一本纸片发黄的书:“小后生,看你文质彬彬,这本书送你了!呵呵。”谭庄一下愣住了,接过突如其来的礼物,忙喊:“谢谢!谢谢!”他揣着“宝贝”回到学校,仔细看清了书名——夏成焘编《唐宋词选注》1981年版,繁体竖写排版。他后来才得知,原来夏成焘先生是浙江大学的国学大师。

意外的惊喜往往给平淡的生活增添无限活力,也常常令年轻人打开心扉,动力十足。想当年张良因黄石老人一句“孺子可教”而爱上了兵法,成为刘邦的军师。而谭庄也就此发现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敦煌曲子词的简明通俗,李清照词的婉约、李煜词的感伤,深深唤醒了谭庄长埋心中的诗词情怀。那真切的情思和纯粹的意境带谭庄回到了唐朝宋代,他仿佛看到了杜甫在扁舟上吟诗,李清照正挑灯作词。 

渐渐地,谭庄越来越觉得繁体文字、文言语句、竖排本是那么魅力十足。他开始去图书馆借古书阅读,《李煜集》、《纳兰性德词》、《论语》、《老子》、《庄子》一部接着一部,而其他的一切都被忽略了。用谭庄自己的话说便是:“我已中毒太深。” 

为中华国学之崛起而读书

诗词为谭庄打开了一扇窗,他从中望见了真正巨大的文化宝库,那就是中华国学。国学是一国固有的学问,中国特色就分布在那些经史子集之中。而当真懂国学者,举国又有几人?

在谭庄看来,中国吸引世界的正是我国的古文化、古文明。这些年,国外出现了许多汉学家, 他们在某些领域的研究甚至超过了具有本土研究优势的我们。文化无国界的口号虽然响亮,但这样的现实真叫炎黄子孙惭愧。

奋斗在国学事业一线的往往都是些老学者,年轻有为的屈指可数;在高校中有志于古汉语研究的更是寥寥。难道中华文化的精华就这样随着一批老学者的仙逝而慢慢离我们远去?国学就该被人称为“黄昏学”吗?

谭庄说:“周总理年轻时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之志,而我要为中华国学而读书。每个年轻人都应问问自己的骨子里还有多少是‘中国的’。国学代表的是一种民族精神、爱国情怀,代表你对人生、社会的价值标准。它会告诉你用什么态度来面对生活、面对世界、面对祖国、面对人民,这正是复兴国学的意义。”

2006年是周总理逝世30周年纪念,谭庄如约般来到家乡的总理故居,默默地注视着总理的铜像,心中也多了几分坚定。我们仿佛看到谭庄一人在教学楼顶楼大声诵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场景。

朦胧的青苹果

每一个憨厚老实的男孩身边,总会有几个特“铁”的女孩,担心老实的他被人欺负,总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谭庄的朋友中,也有一位特别的女生,她似乎格外理解谭庄的行为,平日他们在一起欢声笑语,畅聊诗词,有时还互相补习功课,渐渐成了彼此的知音。

时光飞逝,三年的高中生活即将结束。谭庄内心深藏的青涩也越积越多。高考结束后,班级组织了最后一次聚会。谭庄托人带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给她。这就是谭庄花了三天三夜推敲出来的——《别情赋》。

“甲申暮,余恋一女。蹙眉如柳,垂发似绦;天真可怜,荡人魂魄。余对凝许久,不觉心动怦怦。至于课中,偷瞟暗窥,隐瞥秘视,惟在女身也。至此余情已深。……女忽回澈目,一瞥匆匆。似有意,似无意;似有情,似无情;余费煞猜疑。夜不成眠,辗转悠思。……忍泪吞声兮,单厢独眷恋;……纸短情长兮,思何能已;路远意浅兮,缘莫可求?”

通篇无一个“爱”字,却是满纸相思。看来,谭庄的情思属于婉约派。古典暗恋,文言情书,只可惜无果而终。最后他傻傻一笑,自嘲道:“估计,可能,她没看懂……” 一个可爱的谭庄,眉宇间露出些许郁闷。

穿起长衫拜师父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刚上大学的谭庄知道了长衫教授李里的事迹,大受鼓舞,并决心拜他为师。他激动地跑到学校附近的服装店毫不吝惜地花100元买了一件合身的长衫,从此衣身不离。当一袭飘逸长衫、着圆口黑布鞋的谭庄出现在教学大楼时,真可谓万众瞩目。他和他的长衫也成了校园里的“TOP10”。有人说爱好国学何必拘泥于形式,穿长衫不外乎做秀。他说:“军人军装,警人警服,国学研习者亦然。真正的文化人就是被文所化了,我们学习知识,不能为知识而学,要能转化成人格。一个和尚拿着手机开着轿车总是不协调的。”

2005年11月26日,谭庄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只身一人赶往成都,拜见李里。从未出过重庆的谭庄,心里少了些第一次远行的新奇和兴奋,反而多了一份挂念和期盼,因为他是怀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而去的。在火车上他题了一首《题蓉城图》:“菊室兰居修德士,布衫竹管读书人。与君共论经纬事,从此应怀涅磐心。”

他终于见到了倾慕已久的李里,果然长衫飘逸,风采奕奕。谭庄迫不及待地将自己最得意的文言文作品--《别情赋》,交到老师手中。这篇文言情书与其另作《旧雨赋》,都曾获得中国作家世纪论坛征文比赛一等奖哦。

老师阅读后微笑赞许:"如有志国学,需先读四书,而后文章自然可得造化。"谭庄似乎意识到了这是拜师需过的第一关----读“四书”。暂时放下拜师的念头,两人开始畅谈起古文今学,顿时谈笑风生,两件长衫在这个成都的小屋里飞舞起来,着实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谭庄拜师虽未成,却得到了准师父的指点。离别前,李里赠与谭庄《安士全书白话解(上下)》、《经典颂读》等三本书,并题词:谭庄贤友,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这实在是极高的褒扬和鼓励。 

真实的谭庄

也许是好古的关系,谭庄看起来要比一般同学成熟,室友们也亲切地称他“老庄”、“庄哥”、“庄爷”,听谭庄讲国学是寝室的保留节目。平时,他也上网聊天,网上有一个FANS们为他建立的BBS论坛,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谭庄,讨论国学。但还是会有人骂他“孔乙己,装腔作势"。面对这些他写道:“他人嗤我,怪诞无俦生寂寞,痴性痴狂,海角天涯任我遨”。他的床头挂着一副对联——味淡声稀识人生真谛,风恬浪静得心体本然,这就是谭庄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他还为自己设立了人生目标,要“学贯古今中外,才通佛儒道人”。也许他很狂,但他决不是信口开河。

当同龄人对网络小说、网络游戏如痴如醉的时候,谭庄正用一种另类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梦想。这在许多人眼里或许有些奇怪,但这种心平气和的生存状态,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感受,对于很多匆匆赶路而没有时间观赏人生风景的人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传统文化需要得到传承。谭庄说,这是他的选择,“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一个人的事情感美文 篇四

我们虽在同一座城市,却是不相见,无论我怎么寻找你的身影,出现的永远的是相似的背影或是自己的晃神,看到与你相似的背影我的眼睛都会不禁的停留在那个人身上好久好久,之后便是搜索过去的记忆暗自伤怀。

因为,我找了一年,希望有一点缘分可以让我们偶然相遇,可是终究还是一场梦一场空。每一次看到情侣们相互的依偎,彼此的依靠,都会想到你我,都会投去羡慕不已的眼神,多希望那对情侣是你和我啊!每一次的羡慕之后便是为那对陌生的情侣祈祷他们的长长久久,不要像我们一样,分手都是糊糊涂涂。

过去,悄无深吸的袭击着我的现在与未来,在两座熟悉的城市穿梭着,走到哪里都有你我的回忆,有时,害怕终有一日会忘记所有,边回归原地,重新走一段我们牵手走过的路,即便是含着泪也想走完这段路。

我们相遇在昌吉一个不起眼的联通营业厅里,牵着你的手去见你的朋友,我们一起吃过饭,一起和你的朋友,哥们儿喝过酒,唱过歌。情人节你送花给我,带我和朋友去吃饭,陪着我们过情人节,那是我第一个情人节,那种开心你知道吗?你的失误造成被公司上级训斥,我迫不及待从学校来看你,那是我第一次的疯狂,第一次的违背学校的规则,为自己写了假假条,尽管心惊胆战,但就是想去找你,我知道自己帮不上你什么忙,就只想这样陪着你,看着你就很安心。我的好朋友生病住院,和你一起去看了她,当为她们介绍你是我男朋友是我是何等的幸福与骄傲;你知道吗?你陪着我和韩雪去逛街,我知道你并不喜欢逛街,去看电影,都是因为我们,我心里的感谢与感激是满满的,你又知道吗?当你的弟弟来你家时,他的到来使我们相见的时间又短了,我有多么的舍不得你离开,当你上车的那一瞬间我就想和你一起走,你知道吗?当你晚上12点从别的城市来到我身边抱着我的那一刻,我有多么感激与感动,抱着你我害怕失去你的恐惧,你又何曾知道?你的渐渐冷漠,才不过数十天而已,似乎一切都变得陌生,我的心慢慢靠近你,而你的心似乎离我越来越远,让我感觉到惶恐与害怕,却始终战战兢兢的维持着一段看似摇摇欲坠的感情惶惶不得终日,当身边的朋友劝我放弃你,说了多少你的不好,我承认对她们的话我动摇,是啊!趁着我还没有多爱你的时候放弃你,也许这对自己才是最好的;日日想,夜夜想,到最后我都没有放弃你,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我们之间不咸不淡的关系,可是,到最后,我还是错了,失去的东西再得回来也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所以我放弃了我们短暂的“爱情”。我离开,还我们自由。

5.一个人的天荒地老情感美文 篇五

你走的那天,我说,送我去车站吧,你说怕赶不上火车,我说好吧,于是你陪我吃完最后一顿午饭,送我上了公交车就独自拖着行李走了。当时在公交车上,我心里很难过,眼泪一直在眼睛里打转,但我忍住没哭,因为你说3个月后你一定会回来,3个月而已,我等你,一定等你。

对于你的话我信了,并深信不疑。

可是你食言了,你离开后对我的忽视,对我的冷漠,让我好几个夜晚睁着眼睡不着觉,我们不断的争吵,不断的冷战,因为你,我经常在半夜哭醒,我知道你在我心里有多么重要,我舍不得你,真的舍不得啊。

每次争吵后,晚上你都会给我打电话,我依旧改不了我的倔强。在争吵了无数次后,我累了,给你发了一条几百字的短信,说出了我这么久的感受,那时心是真的累了,没想到这次分手就成真的了,你再也没有找过我了。

分手后的那几天,自己变得好狼狈,我以为我是真的想开了,没想到还是放不下你,我不断地自责当初不该那么轻易的说分手。

分手后,我们没有了任何联系,可是我每天都会想你好几遍,有时候一个人在大街上走着走着就开始哭,我好想你,好想你。

分手后一个月我加了你好友,你问我最近怎样,你说,来我这边吧,立马结婚。对不起,原谅我没那样的勇气,那个关于你的城市,没有我的一个亲人和朋友,我多怕有一天我们吵架,你又让我一个人跑出去,一个那么陌生的城市,我一定会手足无措的。

在视频里看见你,我真的好心酸,一直忍不住的哭,多么熟悉的一个人啊,陪在我身边快2年的人了,再也不属于我了。

你说你对不起我,家里的一切都让你无法脱身,让你无法再来找我。如果一句对不起能换回我2年的感情,3个月的等待,那我能不能用10句对不起换来当初的不相识?

那天去参加一个姐姐的婚礼,在婚礼上,司仪让他们双方互许承诺,当时看着看着自己就哭了,我最深爱的人啊,你以后会对着别的人说这些话,我心里痛,真的好痛,你说,我们家这边没那风俗,我回答,那还好。其实一点都不好,我只想你属于我,所有的情话都对我说,对你,我真的很自私。

你说,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我知道,我不是那个能让你甘心放弃所有的人,我知道我不是那个可以让你死心塌地爱着的人,我知道我不是你的全部。。

我不甘心呐,真的不甘心,我那么爱你,你为什么要欺骗我?

朋友说体谅他吧,一个没有根基的年轻人在Y这样的大城市怎么才能养活妻子孩子,怎么买房买车,一切都太难,相比于后面几十年的生活,为什么不放弃对我的承诺。不要怪他,人生在世,都是现实的。

好吧,我不恨你了,真的不恨了,只能怪自己那么爱你,那么轻易的相信了你的话。自己傻,怪不得别人。

我开始不断的参加各种相亲,想让自己忘掉你,但那些人我都看不上,我老是用你的模子去套别人,别人对我再好,我始终觉得没有你好,你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我时常想如果当初我执意不让你走,你能再为我留一个月;如果当初我脾气能好一点,你能多包容我一点;如果当初我冲动跟着你去了X城,我们还会不会在一起。。

唉,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如果了

你不属于我,我认了。

我给自己半年的时间去成长,去接受认识新事物,就让你这个人永远的烂在我心里吧。

X先生,祝你幸福。

6.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错情感美文 篇六

——彼岸烟花

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错。两个人拉锯的寂寞航程,越驶越远,已经远得看不到海岸线了。在茫茫无航标的大海里,如一叶小舟任由大海的波涛汹涌里颠覆,不知道是否到达哪里,正因航线已经错综复杂。出行的时候,每叶小舟的航标都是清晰可见的,但是越驶越模糊了视线,迷糊了双眼。

人生只可遇见,不可预见。我不知道自我是不是那叶迷茫的小舟,可我知道自我的世界里被孤独充斥满了,已经分不清自我的突破口在哪里了。多少次梦里的徘徊,还是让我把自我困惑在人生的关口处,无力前行。一向觉得自我的世界里很精彩,最后发现自我还是孤独的,还是把自我困在了孤独的千山万水里。孤独这条道上,已经有我太多洒下的痕迹,再也无法抹去。

以前勇敢的一篙撑开了记忆的狭长,把自我带离了千山万水的过往。以为自我所有的洒脱能挥手和所有的尘事道声别,然后点头微笑着离开。不料,时刻的记忆还是带着阶段性的,有的过往已经写进了性命,无法从性命里剥离,就这样注定了岁月的篇章就得这样的抒写。人生的道路也狭长,狭长的让人分不清岁月的纹理。寂寞谱写的曲,越唱越孤独,越唱越无趣。性命的交响乐一向唱不尽人生的悲欢离合,在所有的寂寥里写下生生世世孤独的歌。轮回的记忆,已经翻不尽岁月的篇章了。多年以后,还不知道会不会这样一遍又一遍的去重复岁月,一遍又一遍的去追忆过往。

以前以为用三年的时刻,锁住了层层的孤独,从此欢乐拉开了序幕。但是,一切终究在最后回到了记忆的起点,一切还是回到了比原来更深的寂寞牢笼。在重复的岁月里,在重复的孤独里,不知道是对着天空抿嘴对着所有不屑的微笑,还是跄然转身找个地方安静的哭泣。正因,自我已经找不到自我说服自我的所有理由,一切不再是经久的模样。变质的一切牵动了岁月的棱角也在褪变,一切不再是有棱有角。

以前,在阳光下笑着奔跑,在烟雨里哭着逃亡,这一画面已经成为了永恒的经典,深深地烙进了记忆的长廊,不再重复,不再绽现。岁月里,记忆下,那份完美的忆念再也走不出我的世界,永远深深地扎根在了那里。正因那份忆念,我放下了追随时光而前行的脚步,我宁可停留在那段岁月里,不让自我有新的旅程。为的就是独自在那段独走的岁月里,歌唱一个人的岁月繁华。

泛黄的牛皮纸上写下了很多岁月的痕迹,惟独抹不去的就是那页印着咱们笑脸的篇章。我告诫自我,用你钟爱的方式陪你走完所有有你的.日子。我不再惊鸿骇世的叫嚣,我只想用自我的方式陪你走完你最孤独的行程。懂你非我莫属,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出此刻我的性命里,我只让自我做个傻子,只看透所有,不再点透所有。正因,我自我知道我缺不了你的陪伴,我需要你的所有陪伴,缺了你的这份陪伴,我的日子会孤独到灰暗。

一句言辞,一个带有你惯有的口头语都已经出卖了你。或许,你也就想这样安静的停留在我的性命里,彼此需要这样的温暖。你的一句挺美,已经深深地烙进了我的脑海,百变都是不离其中的。很多时候,我就想看着你紧张愤怒的叫嚣,虽然我看不到,但是我想得到,就想这样的气气你,然后自我带着自我的那份幸灾乐祸在穷乐。一个人的寂寞,已经是两个人的错了。

沿着长长的海岸线,慢慢的走着,总有走尽寂寞的时光的时候,到时让所有的错在岁月里沉淀,让所有的味道在时空里酝酿。一个人的寂寞,当哪天不是两个人的错时,一切都是新的篇章。坚持着所有该坚持的信念,爱着心中最原始的感觉,这就应是性命的本真,岁月的纯然吧?所有的自欺欺人,最终还是会在岁月里自我给自我解下所有自身上锁的桎梏,还自身一份清晰的脉络。

7.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 篇七

关键词:语文,情感,导语,背景,范读,联系生活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 它蕴含在课文之中, 必须经过教师的准确把握、正确引导和启发, 才能使学生受到审美情感的陶冶。只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 才能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

那么,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 领略课文中所蕴含的那种波澜壮阔抑或含蓄深沉的情感呢?

一.精心地设计导语

导入是授课的第一步, 教师一开始就要牢牢地扣住学生的感情脉络, 使学生在情感的内驱力作用之下, 产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例如, 笔者在讲授《背影》时是这样导入的:

师:以前, 我们曾学过孟郊的《游子吟》, 同学们能背诵一下这首诗吗?

生: (齐答) 能!

师:好, 大家一齐背诵一遍。

生: (齐声)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子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师:大家背诵得很熟。知道这首诗是写什么的吗?

生:表达母子之间感情的。

师:对, 这首诗通过游子行前母亲为他缝衣服这一细节, 表现了母亲对游子伟大而深厚的爱。今天, 我们来学一篇表现父子之间的美好感情的文章, 这篇文章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以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入亲情氛围。学生带着感情学习《背影》, 就容易和课文饱含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二.恰当地分析背景

好多课文的写作时间已远离了现在学生所处的时代, 学生对当时的情况了解甚少, 所以课文的情感把握起来就很难了。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拉回到课文的时代, 让学生身处当时的环境氛围之中, 去切身地感受一下。因此, 恰当地分析一下背景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 讲解《最后一次讲演》, 教师可以用慷慨激昂而又悲愤深沉的情感语调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1946年7月11日, 国民党特务暗杀了著名人士李公朴。7月15日上午10时, 闻一多在云南大学亲自主持“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 由李的夫人张曼筠报告李的殉难经过。报告时张泣不成声, 而场内特务抽烟说笑, 无理取闹, 极为嚣张。闻一多先生见此情景, 怒不可遏, 拍案而起, 即席作了这篇讲演。当日傍晚, 闻先生参加《民主周刊》记者招待会后, 在回家的路上, 遭到特务的暗杀。经过这样一介绍, 这篇距今近70年的讲演那鲜明的立场, 爱憎的感情, 一泻千里的气势, 便会深深地叩击着学生的心弦, 使学生的感情世界泛起波澜。

三.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范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师在把握了课文的感情之后, 通过范读, 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打动学生, 使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才会随着课文感情的起伏, 喜怒哀乐皆表露无遗, 从而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一位老师在介绍其教学经验时说:“我在讲解《老王》一文时, 当我以悲伤的语调讲到老王死去时, 有的女生抽泣地流泪了;当我以无比愤怒的情感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 有的男生愤然拍桌子;当我在范读《变色龙》一文时, 对奥楚蔑洛夫对狗的两种不同态度的语言, 采用了变换腔调的读法, 时而用盛气凌人的腔调, 时而用阿谀谄媚的腔调, 学生们听起来趣味盎然, 笑声迭起。”这样教师的情感直接感染了学生, 学生怎能不全神贯注、饶有兴趣地听课呢?当然, 在课堂上, 我们老师的范读要适可而止, 要多让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读, 学生毕竟是课堂的主人, 我们老师只是课堂的主导。

四.密切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和体验过的情感, 很容易被学生记忆和理解, 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讲解课文时, 可以依据课文内容,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唤醒学生的情感世界, 然后移情到课文中。例如, 《社戏》一文重在表达作者对少年时代美好生活的怀念, 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间诚挚情谊的眷恋。教师在讲解时, 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 然后引导学生将产生的情感移入课文中, 使两种情感在共同感情的基础上融为一体, 这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课文的情感世界。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这虽是刘勰用来阐述艺术构思的特点和作用的, 但从中我们亦可悟出情境对情感巨大的诱发作用。而若要渲染情境, 音乐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孔于就曾“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在教学中, 我们不妨试一试。

8.情感:追一个人要多厚的脸皮 篇八

萱萱问题的产生,来源于自己切身的遗憾,这遗憾叫起真来,真的有些痛彻骨髓。

萱萱从上小学起,就喜欢一个男孩子,那喜欢是属于一照眼就进到心里的。但是那个年纪,在大人的教诲下,她很自然地把它当作一件不好的事情,因此从没有敢向任何人流露过。升入初中分班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子与萱萱重名,当念到这同一个名字的时候,老师没有特别指出来是哪位同学,就在那个女孩犹疑的空挡,素来胆小的萱萱立刻站了出去,因为那男孩子在那个队列。

到了高考报志愿时,萱萱实在猜不出他向往哪所大学,因为整个高中时代,男女生几乎是不说话的,而萱萱的心事,也成了每日的习惯,根本没有想着哪一天是可以说出来的。因此最终两个人,在互不通气的情况下,一个去了广州,一个去了哈尔滨,真正的天各一方。

也曾经在大学暑假的时候碰到过,可是每次萱萱都是红一红脸,低两次头,最终逃跑似的,赶紧走开了。而那个男孩,似乎也总是就那样看着萱萱走远。因而萱萱以为,他是不喜欢她的。

毕业后两个人分别去了不同的城市,并且不通音信。

而今,萱萱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

就在萱萱过着平静的日子,对先生无所谓满不满意的时候,她在一个出差的机会,遇到了那个男孩。男孩要了萱萱的电话,忽然有一天,告诉萱萱让她看一个特别为她申请的邮箱,那里面,是男孩从中学到大学的许多日记照片,有些字迹画了红道,写的全是如何喜欢思念萱萱的语言。

这些日记,让萱萱傻了很多天。原来她曾经有的一切暗恋,在他那里,也是同等的。可是,两个人之间,却真的竟没有一点可记忆的共同故事。

男孩子还没有结婚,身边有个似有似无的女朋友,可是萱萱,已经是人母人妻。

怎么办呢?想象当初,假如任何一个人,有一点明确的表示,也不至于出现今天无可如何的局面。

“追一个人要多厚的脸皮?”

直到今天,萱萱还是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活中,象萱萱这样的情况,一点都不少,很多人,大家都知道他们彼此是喜欢的,可是当事的两个,却谁也没有勇气真的走到对方面前去,说一声:“我喜欢你。”或者更直接为:“我爱你。”

于是那份喜欢就尘封进了心底。如若身边朋友察觉,或许会设个小局,促成此事,而很多时候,两个人就在身边错失,就此有了别样的人生。

但凡喜欢一个人,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自卑情绪,眼睛死死盯住自身的缺点,在紧张和担心中,把那些缺点放大到整个的自己,于是总觉得自己实在不足够好,难以站到对方面前去,更别提期望对方能接纳自己了。

许多人就这样严防死守着感情的流露,最终的理由是:万一被回绝,那连在他身边偷偷喜欢的余地都没有了。这样的得失衡量可能不止千万次,而一个问题衡量上千万次,那一定是没有结果。而在这千万次的衡量中,时光流逝。

有心理学家说,一个人的恋爱过程也是一个疗伤过程。男女之间的相互吸引,很可能是因为对方身上具有人们成长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的特征。人们彼此相爱,是因为可以借着与对方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去医治过去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小时候未被满足的需要。

可见,喜欢一个人,并不是对方多么地优秀与出色,而是他可以给你你一直想要而没有得到的肯定。而你自已,由于一直陷在从小就积累起来的被忽视的阴影里,突破它去得到全新的认同,自然需要很大的勇气。

现在还很少有人切实地意识到,一个人对另一半的需求,是来自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缺憾,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在父母或身边重要的人那里曾经有什么缺失,那么日后他在选择什么样的人去喜欢的过程,就是弥补这个缺失的过程。

而缺少勇气去向喜欢的人表白,那也是由自父母或身边重要的人带来的缺憾。可能是身为父母或身边重要的人,在孩子心中太过严厉或是太难沟通,以至让孩子失去可能彼此交流的信心。换句话讲,就是,孩子的脸皮薄厚,有一半,是父母或是影响其成长的人给的。

脸皮薄不自信的孩子,心内空虚,容易依赖对方,希望由对方支撑起其脆弱的价值感。而正是这种依赖倚重,让人越发顾虑落空后的毁灭,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因而,建立自信,正确评价自己,是恋爱成功的基礎。 当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点,并自信这些优点能给对方的生活带来哪些有益的改良,那一定会大大增强站到对方面前去的勇气。

而这正是“脸皮厚”的内容。究到底,追一个人的脸皮,一定是喜欢加上足够的信心,这信心就是,对方会因为有你,而生活更美好。确信了这一点,你为了对方好,也就没有理由再回避了。

9.一个人的世界情感美文 篇九

现在状态很差,我总一副忧郁的表情,还有32天,2012就结束了,想想这一年的时光,除了收获这份令人心痛的爱情,什么也没有!为什么会是心痛,心里充满着纠结,我不知道是否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可是我爱上了,爱上一个小二岁城府很深的男生,开始这一段令人纠结的恋情。

一个人静下来的时侯,我总会回忆他所说过的每句话,他说他喜欢我,后来我们就好上了,他说他爱我,于是我们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后来……没有了后来,他的态度开始变了,事情像是一场戏,女主角进入了角色,他却抽身出来成了导演,主控情节发展,这样的转换让我觉得很受伤,怀疑他的真心,可心里仍然怀抱希望,我不相信爱情会存在有欺骗。多可笑的借口,其实是我爱上他了,不知觉中爱上了,从来没承认这样的事实,是因为怕自己受伤,无法抽身出来,开始是很幼稚想过,如果他不是真心对我,那OK,大不了一拍二散,可是后来我发现自己没这样洒脱,哪怕故意忽视他,下定决心对他死心,连分手理由都想好的时候,他一个难过表情,一句话,就把我所有的决心都见鬼去了,觉得自己无可救药地纠结在这份感情里,其实真的累,很累!想过无数次想逃,可是舍不得,放不下这份感情,我怕他会伤心,会难过,或许他从来没在乎过,可是我还是怕!

11月19号,我们之间一直存在的矛盾爆发了,他说我冷漠,瞧不起他,我也抱怨了他的冷淡,多可笑的一对情侣,原来我们之间那么的冷,当他说出一刀二断时候,心突然痛得直掉眼泪,这样的情景心里想过千万遍,我知道我们的关系一定走不远,就看谁开口先,突然成为事实时候,真的好难接受,心里好难过!哭着给他打电话,我知道自己当时一定很狼狈,说了很多、很多,情节又回到往常一样,我轻易原谅他对我的伤害,我们又回到那种不咸不淡的关系中……

10.精神病人的世界的情感美文 篇十

我的人生就像是一滩粘稠的墨水,我慢慢滑了下去,我挣扎着,我说着那些可怕的话警告自己,却还是忍不住的坠入,再也爬不起来…

6月30日,医生说我得了妄想症,那个她是我幻想出来的,可我知道,她是真的。她就是我,我爱上了我!

8月11日,眼睛里的灰色似乎更加浓重。我喘息着,不断摸索,紧靠着墙壁慢慢滑下来。墙角镜子里的自己如此让我着迷……我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小双。第二个自己的寓意……

9月7日,我泪眼摩挲……我梦见自己的世界只有黑色。我害怕,我向前跑着,可我逃不掉了!然后我醒了。我看见前面的镜子,抚摸了上去……哭泣着描述那个轮廓,自己的轮廓!

10月5日,我只能看见那模模糊糊的黑影,那闪耀着太阳的夏天不复存在……我还是穿着厚厚的风衣,一点一点的裹紧自己。

12月30日……我终于还是陷入黑暗,没有想象中的崩溃,因为她来了。

“小双……你真的在对不对?”我开心的抱着她

“因为你相信我的存在啊!”她说着,我可以感觉到她在抚摸着我眼睛上的绷带。

“小双,我看不见了……”我又想哭泣了,可是眼腺已经枯萎,再流不出一滴泪水。

“你记得我就行了……”她抚摸我头发的动作我渐渐的感觉如此清晰……

我看着自己的尸体渐渐腐烂,变为白骨。最后才被路过的路人发现,自始至终,小双一直在我的身边陪着我。

11.一个人周游世界 篇十一

只要我想。

我叫布达,我的同桌叫佩斯,尽管我们有着如此相契的名字,但我从来都明白,我们所间隔的,远远不止一条多瑙河。

当年我走了狗屎运考进了k中,却有如误闯高速公路的自行车,为自己的一时痛快付出了血肉模糊的代价。在一次次考试过后,我惶恐地发现,我的同桌竟是高速路上飚得最猛的法拉利。

佩斯是那种和谁关系都很好,不腹黑不冰山的快乐男生,有着这个年纪该有的阳光灿烂。 他会在做出数学难题时,露出一副得瑟的欠扁表情,他会眯起眼睛傻笑着说“小爷我是什么人”。明明那样耀眼,却愿意轻轻关掉灯刹住车,让自己不至于灼伤人眼,让法拉利不至于和自行车追尾。

多好。

于是我喜欢上了他。

没错,布达喜欢佩斯,尽管中间隔了一条小约翰·施特劳斯指尖的蓝色多瑙河。

这事谁也不知道,我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感情,不敢写下他的名字,画下他的侧脸,以免被那个秉着“存天理灭人欲”信条的班主任看出端倪。我们仍然嬉笑打闹,依然争论不休,但我心里明白,他是有着童话般建筑的佩斯城,我却不曾有资格与他隔河相望,我甚至都不是布达城上一块被风鼓起的素色窗帘,顶多算是一只匆匆路过的水鸟,不小心被佩斯城迷了双眼,失了自己南下迁徙的道路。

我记得在运动会上,我在教室里狂补落下的40多页重难点,而佩斯却报了1500米,我听见他们疯狂的叫嚣与欢呼,听见《运动员进行曲》单曲循环永无止尽,我觉得他离我那么近,仿佛他温热的呼吸还在耳边,却又那么远,离了一个操场的距离,我看不清他轮廓分明的脸庞。

后来我才明白,佩斯这样的人总会有人陪伴,总会有人喜爱,而我却只能在那逼仄的空间里,看他渐行渐远。

某日中午,佩斯午睡刚醒,脸上还留着红印子,他问我:“布达,你以后想干什么?”

我一滞,然后笃定地回答:“桥梁建筑师。”

我看见他脸上不可思议的表情,想着他等会儿贱贱的嘲笑,我嘴角轻轻上扬。

没错,就算我数学从未上过120分,物理压轴题从未解出过,我却仍然想要如此回答。尽管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有九座桥连接,我却只想造一座桥,跨过法拉利与自行车,跨过1500米和重难点,连接学弱与学霸,通到他的心里去。

管它拱桥吊桥斜拉桥,我只要一座就够了。

真的,一座,就够了。

我的巴塞罗那

如果说我是高速公路上的自行车,那么伊比就是在公路上不要命的徒步者。如果说我是那种数学课上还强打精神撑着眼皮垂死挣扎的人,那么伊比就干脆在数学课上睡死过去,被老师叫起来时眼神涣散,不知所云。

我从未觉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多有道理,但自从遇到了伊比,我觉得老祖宗真智慧,这么玄妙的关系竟被他们参透。同学说我们难兄难弟,狐朋狗友,近墨者黑,看我们的眼神有着优等生特有的优越与不屑,我们却从未觉得自己除了成绩差哪里还低人一等。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生活,尽管我们也受着重难点的压迫排列组合的摧残,被化学各粒子的浓度比较搞得精神崩溃,我们却仍然逆水行舟,不气馁,有理想,爱自由。

没错,我就是矫情,但好在周围的人都包容我的矫情,忙进忙出的父母也好,整天和我插科打诨的同学也好。没有他们,我撑不过去。

没有伊比有点发油的皮肤,没有她“青春痘说明我正青春着呢”这样的歪理,没有她在班主任撕掉梅西海报后大叫“你敢撕老娘男人”的霸气……我怎么撑得过去。

我们都喜欢西班牙的漂亮足球,喜欢稳健的哈维、秃头的小白、高富帅的皮克。我们热爱巴塞罗那这支队伍,我们会熬夜起来看西甲,看着满场飘着的红蓝旗帜,心中有着大大的满足。燥热的夏夜,空气中氤氲着洗发露的气息,我说她不懂战术是个伪球迷,她提起我在看欧洲杯时睡过去错过小白进球的糗事,我们打闹着抱成一团,躺在她家窄窄的床上。我们说要一起去巴塞罗那,用西班牙语吼出我们对巴萨的祝福,伊比说她要带个西班牙帅哥回家,让那些看不起她的书呆子羡慕死,我说我要去看那个造了200多年还没造好的圣家族大教堂。然后我们安然入睡,夜风潜入我们彩色的梦境……

其实我觉得以伊比那连指数函数都理解不了的智商,肯定不能明白我去圣家族大教堂的意图。我要看的,并不是那冷冷的教堂,并不是那密密的十字架,而是它流淌了200多年、至今还在流淌的绵长生命。

我可以想象它完毕时的堂皇,竣工时的美轮美奂,但我却不想看到,因为一旦完成,就意味着死去。

伊比你知道么,进行的才是永恒的,牛顿再牛,也只能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冰凉的地板下安眠。在他上面的是一对对的新人,他们光鲜动人,他们交换戒指,他们十指相扣,他们互相拥吻,他们才是永恒。至少现在,他们才是永恒。

因为进行,所以永恒,正如我们的友谊。

尼亚加拉的妥协

地理小记: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常年冲蚀,使得石灰岩崖壁不断坍塌,致使尼亚加拉瀑布逐步向上游方向后退。美加两国政府耗费巨资采取了控制水流、用混凝土加固崖壁等措施,才使瀑布后退速度得到控制。

一直觉得,考试是成绩的检验,而考后则是人心的测试。

有人明明考得很好却捶胸顿足,一边抱怨数学题的陷阱却又露出“这种题难得到大爷?”这种不屑却又庆幸的神情。有人故意报出验算了很多遍的答案,看着周围的人哀号四起,然后假惺惺地回应“哎呀,我只算了一遍说不定是错的”这样干瘪无趣的话。

你一定会遇见这样的人,或者说,你已经遇见了。

我感到聒噪,厌烦,却无能为力。

在人心的测试中有人得A,有人勉强及格,而大多数人却挂起红灯,但这却无人在乎,我们在乎的只是纸上鲜红的审判。

我不是刺头,亦不是愤青,不会站起来破口大骂“你们都闭嘴”,我甚至都不能表现出对他们行为的厌恶,因为这样的后果是他们用一种怜悯的眼神传达着“考得不好真可怜”的信息。我能做的只是捂住耳朵,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盯着白花花的作业,出神。

尼亚加拉大瀑布无力反抗流水的侵蚀,于是节节败退。

我无力改变虚伪的人心,于是我偃旗息鼓。有人名之以“犬儒主义”,我觉得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就这么做。我无比惶恐地发现,我在妥协,在后退,有如大瀑布每年以1.02米的速度在退缩,我仿佛看见那个曾与世界为敌的布达,变得圆滑世故、渐无棱角。

尼亚加拉大瀑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的雷霆之声,我不能像它一样响彻云霄,但也想要发出我的明朗之声,在浑浊的世界里铿锵作响,然而我从来都明白,喜怒形于色是需要资本的。

那么,我是不是要像尼亚加拉大瀑布般加固自己,使自己后退速度控制在每年不到3厘米。我是不是要变得更强大,直到那时,我才可以说出“我好讨厌你们”这般的心声。

只是,我不知道那时,回眸望见来时的自己,该说些什么。

12.解读《雷雨》中周朴园的情感世界 篇十二

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主要人物, 他专制、自私、虚伪、狡诈、阴险、冷酷, 这是许多读过《雷雨》的人的共识, 围绕着周朴园这一人物的评论都是负面的评价。

记得以前在我们上中学时, 老师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把周朴园定位为一个资本家, 鲁侍萍是劳动人民的代表,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是阶级斗争。长期以来, 我们在这种以阶级论分析人物的思维定式下, 一般都先给人物贴一个标签, 这个人是好人, 这个人是坏人。难怪我们在看电影看电视的时候, 总习惯先给人物扣一顶帽子, 用好人或坏人的简单思维方式来评判剧中的人物。这种方式简单粗暴, 往往先入为主, 忽略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在我们今天日益开放、注重人性化的社会, 学会全面公正地看待一个人, 需要深入人物心灵, 深入探讨, 这样才能领略到丰富而立体, 真实而丰满的艺术形象。

其实, 周朴园是《雷雨》中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关于对周朴园的负面评价,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是可以总结出来的, 许多学生对周朴园从前在哈尔滨犯下的罪恶疾恶如仇, 对最近矿上制造出的血案也是义愤填膺, 这都表现出学生的一种正义感。但周朴园这一人物远非这么简单, 他的内心世界就有容易被人忽视的一面。周朴园本来是煤矿公司的董事长, 社会上的好人物, 名利双收, 家里有一个年轻的太太, 比他整整小20岁, 膝下有两个儿子, 有地位、有钱财, 在别人的眼里他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本可以活得潇洒自在.然而他三十年来, 却偏偏守着过去的旧家具, 保留着旧衬衣、旧雨衣, 留存着一个人的照片, 保留着一些奇怪的习惯, 对三十年的旧情人念念不忘。在他的感情世界里的一些“谜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研究中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一个空白。

从文学欣赏的角度, 要充分认识周朴园, 理清思路, 还得从周朴园的感情心路历程上来一番探讨。

首先, 我们从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感情起点来看, 周鲁二人当年的感情还是非常真挚的。传统观点认为是始乱终弃, 只是注重了结果, 而忽略了一个过程。从文本得知, 周朴园三十年来保留着旧家具、旧衣物、旧习惯, 还清楚地记得鲁侍萍的生日, 都说明两个人曾经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如果周朴园是一个花花公子, 玩弄感情, 那么他绝不会把三十年前的下人放在心上。看来, 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感情是真真切切的。

其次, 从周朴园面对爱情与婚姻的矛盾抉择来看, 抛弃鲁侍萍的主要是当时的封建家长所代表的宗法制度、门第观念。在清末光绪20年左右, 男女自由恋爱不为社会所容。虽然周朴园在年青的时候留学过德国, 接受了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 对爱情有大胆的追求, 作为周公馆的少爷爱上了自己家的侍女侍萍。本来周鲁两人的爱情是一场惊世骇俗、追求自由恋爱的伟大爱情, 但那时青年男女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在爱情与地位的十字路口, 周朴园最终选择了自己出身的家庭, 背叛了侍萍, 背叛了爱情。周朴园在性格上显现出怯懦的一面。虽然门第观念扼杀了这一场真切的爱情, 但在抛弃鲁侍萍的过程中, 周朴园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周朴园的懦弱与巴金笔下《家》中的觉新委曲求全、懦弱顺从有相似之处。

再次, 从周朴园三十年来在结婚后家庭生活情况来看, 周朴园的感情在婚姻上是矛盾复杂的。周朴园当年抛弃侍萍后娶了一个有钱有门第的贵族小姐;后来前妻病故又娶了繁漪, 两人年龄相差太大, 婚后感情并不和谐。周朴园处处压制繁漪, 导致夫妻关系很紧张。周朴园当年就是封建婚姻制度下的受害者, 他成家立业之后又用他自己遭受过的一套来压制别人。周朴园对过去的爱情非常怀念, 又无法解决目前婚姻中出现的矛盾, 因此便将这种感情转移到对侍萍的怀念之中, 这多少带有自虐的味道。

最后, 从三十年后周鲁再度重逢来看, 周朴园的情感世界具有多面性的特征。本来是三十年的思念, 今朝邂逅重逢, 按理说, 如此深切的怀念, 再度相遇后应相见恨晚, 然而周朴园认出旧情人之后, 态度却大变。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这与二人的地位、身份不同有关, 周朴园此时已是社会上的好人物, 是当地有头有脸的贤达名流, 生怕自己的家庭、地位、名誉受到威胁, 冲击他的家庭秩序。同时, 几十年的磨练已让周朴园变得精明世故、沉着老练, 从戏剧中他镇压工人的手段就可以看出周朴园三十年来已变得心狠起来, 出于本能保护, 担心鲁侍萍敲诈, 他变得翻脸不认人。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去理解, 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如果知道了内幕后将无法接受这一现实, 父亲美好的形象将会荡然无存, 周朴园也将无法面对他的大儿子周萍。同时还有鲁侍萍三十年后出现在周朴园面前, 周朴园心中实在接受不了, 在他心目中所爱的是那个年方十八、含苞欲放、温柔体贴的梅姑娘, 而不是眼前这个普通土气的乡下老妇人。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 周朴园震惊了, 恼怒了。此时周朴园的感情世界里理性占了上风, 这一点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特征, 写出了人物的灵魂世界, 符合周朴园的人性。

然而周朴园的情感世界还并非如此简单, 在戏剧矛盾趋向高潮时, 周朴园让账房预备好一笔钱汇到济南一个姓鲁的, 而这笔钱的数目很大, 总共有2万元。戏剧第一幕中我们知道当时鲁侍萍在外打工每月赚8块钱, 周朴园选择用金钱弥补自己的罪过, 这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可以接受的方式。第一笔补偿的5000元支票对月薪8元来说, 相当于52年的收入, 那么2万元的数目就更为巨大了。可见,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偿还还有其真诚的一面, 不是富人对穷人的施舍, 是真的想让鲁侍萍安度晚年。

通过对周朴园的感情世界的心路历程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的形象比较复杂, 有明显的否定成分, 也有浓厚的人性的成分, 周朴园的形象是善恶并存、好坏兼备, 美丑都有, 我们不能用好人或坏人这种脸谱化简单的标准来评判。《雷雨》中周朴园有残忍狡诈自私冷酷的一面, 也有人性中善良的一面, 这也是我们以往教学常常忽视的一个地方。

成功的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往往都是复杂的, 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一个公式去界定一个人, 而是要重视人性, 才能感受到有血有肉、形象丰满的人物形象。《项链》中玛蒂尔德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她有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一面, 也有诚信坚强、勇敢乐观的一面。作家海岩就说过:“作家不应该简单化地解释生活。”海岩认为自己笔下最典型的复杂人物是《玉观音》中的毛杰, 年轻人可能会喜欢毛杰的善解人意和对爱情的执著, 但同时毛杰又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罪犯。

13.我在你的世界徘徊了好久情感美文 篇十三

那个时候,记得我还是沉浸在失恋的痛苦当中,但是也渐渐的学会了解脱。我不善于排除自己的痛苦,不糊会运用旅游散步听音乐看书写作运动与人倾谈更勤奋的工作等办法来分散注意力,自我解脱。

那是一个星期日,与往日不同的是,我与她在同一辆公交车上,也竟然没有想到过,从那以后,从那次以后,每次与我同行的都是她,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风和日丽,似乎都已成为习惯。渐渐的,也成为彼此间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有些时候,有的人会悄悄的对我说:“你和那个女孩是不是谈恋爱了?”但是我每次都只是笑笑,用十分惊讶的表情看着他,“怎么可能?只是朋友。”

有一次放假回到家玩QQ的时候,突然间她向我发起对话框聊了起来,并且命令我做她的小弟,事实上我要比她大岁!我也只是把她当作小女生,那就是一种哥哥对待妹妹的感觉,但是从此我便在私下里叫她“老姐”。那个时候的她正在和我的一个室友在谈恋爱,只是后来分手了。其实那个时候不论是在她还是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难熬的时期,面对失恋,是一个说不完的故事,而你而在我失恋的时分,就只你在你我的线上,我真的感动,这我关于来说,不能不能算缘了,固然我不信,可是明天,我无法不信了。与其说那个时候的她,还不如说那个时候的我其实已经看透了一些事情。莫名的追求,对爱的执着与信仰,在有的时候真爱情里面要是掺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那个时候的我看着老姐十分难过的样子,作为一个知心的好朋友,其实心里也有种莫名的伤感,因为那种感觉是我能够体会的到的,但是我却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她。只是对于她的一些要求,一些想法,我也只能尽量的去配合。然而或许是她自己的释然,又或许是真的无法坚持了,甚至更有可能是我影响了她。她终于在心里不再有那个梗了。然而,对于我来说,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我已深深爱上了她。

其实在我经历过一次失恋之后便暗下决心,在这个时候,我还是安安心心的学习吧!以后还有更加艰难的路要走。

我和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朋友,也还是经常有朋友问到:“你是不是和那个女孩子谈恋爱了?”我的依然是那样的坚定,“怎么可能,只是朋友”。每次我都不做过多的辩解,只是我知道有些事情是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的。还是想往常一样,早上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只是唯一不同的是在我的心里早已划定,永远都不要和她做的太近,其实到现在谁也没有发现,只是我后来才对她讲,那个时候我总是和她的座位有着三米以上的距离。好朋友要保持距离。这样的友谊才能长久。不知道是我太过敏感还是看透了一些东西,往往玩得太近总是会暴露出许许多多的缺点。对于我来说,我只是不想让自己爱的更深,或者说是让感情来的晚一点,甚至于在高中仅剩的一年多的时光里也来不及说出口。那样不管以后去往何方,你已不在我的身边,你的身边有是谁?都已与我无关。就像这样,也只是这样,只是我们的关系比不上情侣,却又高于朋友的那种,以至于你总是对你的闺蜜开玩笑,说如果我是一个女的,我绝对是你最好的闺蜜。其实你知道么?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我早已对你百依百顺,只要是你想要的,想知道的。我总是会默默的去寻找,给你想要的答案。后来我才知道这一切的渊源都是因为我爱你。

记得你以前问过我,是不是你对每个女孩子都这样。我已记不清自己的回答是怎样的,但是我知道,那时候心里想的肯定是:不,只是对你一个人而已。

那个时候,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以至于我去你家取回一只小狗,其实我并不是全是去取那只小狗,只是我对你充满了好奇,以至于你穿的衣服,你的教育,你的父母和家庭环境。你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探索的领域。有的时候我想过控制自己,所以后来你对我说为什么有时候我好像对你有意见,甚至不去理你。其实真的是这样。因为那个时候我明白自己的处境,不管事学习还是感情,甚至于后来的家庭。都不允许我那样做。我只能逼自己离你远一点,让你觉得我不是那么好,不是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只是后来我发现一旦习惯之后,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高中的时光也是转瞬即逝,也经常和同学们说起,曾经梦想过这个学校,如今已身在此地,却没有丝毫的感情。

只是到了最后一年的时候,或许是让我相信了缘分这个简单的词语。一直在躲着你的我,一直与你保持着三米的我,却被你补得天衣无缝。似乎一切的欠缺,终被你偿还。即使那个时候你不懂我。

果然,一切就像已经安排好的那样。爱上同桌的你。只是后来,我也随他去了,顺气自然,何必去扭曲必经之路呢?

爱总是相辅相成的。终于有一天,我让你闭上眼睛,我悄悄的在你的手掌心写上四个字“我喜欢你”。我想到的是你看了之后会笑笑。想不到你大骂我一声“滚”。那个时候突然条件反射似的,心里真的好难受,在回去的路上,与几个朋友一起,数我心情最低落。从来不压抑的我尽然抽掉那么多的烟,记得那晚,我躺在床上久久也不能入眠,只是在想,只是在自我安慰:这样也好,我要的不就是这样的结果么?好好复习罢。其实后来放不下的不是你对我的那种态度,而是我害怕,害怕有些事情就好像隔了一层薄薄的膜,一旦捅破,便会玉石俱焚。我真的是害怕我们会失去这般好的友谊。第二天早上,在走进教室之前,我反复的思索,该怎么去面对你,才能挽回这段友情。使其不受一点损伤。我故作镇定,看到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我轻轻的随你笑了笑。因为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只是不提昨晚的事情就是了。那时候真的没有想多少。该怎么样走就怎么样进行下去就好了。也许是经历了一些事情,对于所谓的感情,我依然是觉得要顺其自然,爱情来的时候,是挡也挡不住的。如若碰不到,也是强求不来的。只是遇到了就要紧紧握在手心,不要轻易的放开手。或许那个时候我只是觉得,我表达了我想表达的,我没有放弃这个机会,不想让自己在这个没有丝毫留念的地方还要留下一点遗憾而已。我是真的做到了。

后来,我们之间又是如何起步的,我却记不大清楚了。总之好像是你说,要是能在同一所大学,你就做我的女朋友。后来也忘记了是怎么样发展的了,在离高考还有三个多月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一起了。那个时候我的两个好兄弟曾把我叫出去,说了好多好多,其实就是一句话,叫我不要和你在一起。我后来也想了好久,为什么好像每个人都对你有着偏见,或者说是不喜欢你。我也有想过到底要不要和你在一起,甚至有时候觉得我的爱情总是来得那样的快,我只是害怕,它也会去的匆匆。

但是不管怎样,我和你一样,都是对爱情执着的人,不会轻易的把爱情说出口,但是一旦是说出口的爱,便一定会是真爱。我选择了爱你,必定会承担一切的责任去保护着你,守护着你。

从前的日子必定会成为日后的追求。高考之后的那段日子里,我时常怀念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哪怕隔着那三米的距离,或者你坐在我的身边,总之一毫一末,都很向往。尤其是查出你高考失利之后。那不仅是你,更是我最煎熬的时候。

其实那个时候我真的要比你难受的多,我是个敏感的人,知道为什么你要那样的不理我,我也害怕过,那晚你给我的短信是真的叫我心灰意冷。其实我早就明白你的意思,只是碍于一些东西才不忍心说出口,或者说是害怕伤害我。只是那个时候我想对你说,“其实爱我或者不爱我,都没有关系。要走下去,我陪你,要分开,我不怪你。”我想或许还是你的不舍,你骂自己太傻,不该说出分手那样的话。只记得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你,不管你懂还是不懂,我把选择交给你,其实就是我把我的心已经在那个时候交给了你,要么被伤的残缺不全,要么就从此不离不弃。总之我还是陪你走了下来。那时候我相信我们会一直这样下去,不离不弃。

还是走了该走的路,在填志愿的时候我徘徊了好久,到底应该怎样抉择,再那么多学校里面,我考虑了很多,一直想找一个你能够征集进去的学校,但是你没有。反而是我进去了一个不是很想进去的学校。而你也只能复读,我会依然等着你。

时间总是要比想象的快得多,这一年都来不及回忆,等我终于有时间回忆的时候,你已经在大学校园里面了。

能够记起来我来到大学的第一天夜里,你在电话里哭着说想我,那个时候我真的是很想飞到你的身边,我能明白你的失落感,身边的好朋友一个又一个的离开,这得是一种怎样的失落。后来,只是很想你,除了忙活自己或者班级的事情外,其他的时间真的是都在想你,也总是会飘过许许多多奇怪的想法,有时候辗转难眠,有时候睹物思人。都不知道是怎么挺过来了,这一切只是因为我爱你。

你高考完过后我偷偷的跑回去了,只是因为我放心不下你,不相信电话那头的你,想亲眼看到你的状态,才会使我放心,安心的回到学校继续复习,迎接最后的考试。

14.致离婚一年后的情感美文 篇十四

离婚一年后,习惯了独自生活,学会了在平凡的生活中,感悟真实的。今天,不再固执己见,凡事换位思考,不强求莫强留。今天,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再浮燥,淡定而平静,默然、寂静......!回忆虽然美好,但往事总令人感怀。历经太多,发现人生可悲亦可笑。世人哭到心碎,笑到流泪依然无法释怀,挣脱不了无形的枷锁和束缚。有多少,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执子之手,最后却不得不相忘于江湖的无奈。有多少,伪装在不同面孔下的谎言,堪比光彩夺目的华丽外衣,掩饰着丑陋的灵魂。事过境迁,心如止水,韶华逝,容颜改,青春不再,但它们却造就了今天的我、真正的我!终于,我用青春诠释了爱情、婚姻的真谛。

一首老歌、一个场景、几张旧照片,总能让笑容不经意嘎然而止,记忆的碎片慢慢拼凑上演,往事种种弥漫脑海,萦绕心间,于是回忆书写了墓铭志,只为祭奠逝去的青春与岁月!听,谁在前世今生低吟浅唱......!谁又在一盏灯熄灭之前,想起了谁、忘记了谁,最终谁又会是谁的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心如故、情依旧。雁子回时,春暖花开,心已哀、人已故......!

15.一个人的世界情感美文 篇十五

在中国散文发展的过程中,女性作家拥有众多的群落和高质量的作品,同时新人叠出。在她们的作品中,自我经验及纯个人化的独语则成为首要的特征。她们甚至将写作方式与生存行为融合为一体,以她们自由鲜活的情感和语言,细腻、敏感的心理,构造完全属于自己的女性话语,尽情展示她们潇洒而饱有青春魅力的人生姿态,向人们敞开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神奇微妙的女性世界。

一、爱情是女性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纵观中国文学的创作历史,爱情无疑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涉入爱河的女作家们可谓很好的发挥了她们内在的才华。在她们的笔下,爱情是那般美好,充满诱惑力。在生活中,她们同异性的交往,总表现得那般纯真友好,“他远远地离我,坐在车后的暗处,偶尔回眸,只望见两片闪光的镜片,镜片后的眼睛也在望着一个遥远的光明么……” (梅洁《爱的履历》) 施雁冰《桂》中那个桂先生,“他年轻英俊,学问渊博,名字中带个桂字,他是我的老师。在上桂先生的课时,我感到不自然,眼睛不敢直视,又忍不住抬起头来,四目相触时,惊慌失措。”这种与异性之间朦胧的感情,表达得惟妙惟肖。叶梦《月之吻》,廖华歌《三角梅》,刘绪英《爱情三题》,都是对爱情的沉醉与向往。

当一个稚气未脱,洋溢着激情的青年人一旦坠入情网,便容易认为爱情就是自己的全部世界,“可是生活有时候会捉弄人,曾以为自己属于本人属于一种被未来首肯的类似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的光辉人格,睁开眼,才发现自己原不过在演小小一出两千年的老戏,我的魂儿早被偷换……”(于君《我的三次初恋》) 初恋是难忘的,但失恋的痛苦固执地留在人生道路上,印在心灵深处。在臧小平的《初恋》中,失恋的痛苦折磨了她,但也使她懂得了“没有果实的初恋之花纵然令人惋惜,但仍然是美丽的。因为它是青春绽放出的一朵纯洁的情感之花”。

女性散文作家抒写情爱的酸甜苦辣及其心灵世界的深邃幽微,她们在情感体验方面更细腻、更敏感、更真挚、更缠绵。女人在钟情的时候,那种细密无奈,那种百转千回,那种隐痛伤怀,连她自己都对自己毫无办法。在黄殿琴的《夏天落下的第一颗红豆》中,大胆而热情地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我一生都相信你,正如你相信我的生命。……那我会让你相信痛苦之后是何等的欢乐。”在情有所钟的散文里,她们敢于大爱大恨,大喜大恸,甚至大喊大叫;她们有感则发,有情则许,有泪则流,不袖掩,不躲闪。生活的际遇不同,各人的感受不同。有的则发出了《为了爱情去远方》 (英子)、《去播种自己心中的一亩田》 (陈萍)。作为善良而痴情的女性,她们从心底流露出了爱的苦吟和呼唤。女性散文作家把女性特有的为爱所困、为情所殇的复杂精神世界和曲折心路历程,勇敢、率直而又生动、细腻地袒露给读者,从而挖掘女性深层生命之光。

二、婚姻生活是女人渴望的一种结果

人生与婚姻有着不解之缘。女人经过了爱情之后,要做伟岸丈夫身边小鸟依人式的爱妻,她们对婚姻和家庭投入过多的感情和精力,希望夫妻之间平等互助,期待生命的平衡与快乐。

叶梦的《月之吻》《孤城不再拒绝》《今夜,我是你的新娘》《失血的灵肉苍白如纸》《不要碰我》等等,细腻真实大胆地描写了一个女人的初潮、初吻、新婚、怀孕、流产的全部体验,这是纯属于女人的一切生理的和心理的体验。叶梦的这些作品展示了一个当代女性在一定生命历程中的灵魂、心态,尤其写自身,充满了“女性意识”,不好把握。以这样“主于女性社会角色”题材取向构成的散文,在当今的中国女性散文中还不多见。

在作品中,女作家们毫不隐晦地流露出对丈夫的诚服、信赖和倾心,表达女性渴望得到男性的支持与理解,夫妻两人共筑爱巢。如唐敏的《“走西口”的长途电话》,它写夫妻情感的丰富、深厚和专一。文章抑扬起伏、曲直升降地将东方传统女性的情感心态,作了生动而有意义的展现,丈夫不愿意“我”离开他,一说出差,“脸上就多云转阴”。夫妻间因出差的短暂离别,竟如此挂念,足以表现其情感的深厚、绵密和忠贞。作品写“我”远在北京,“想到厦门,真是天好地好什么都好,唯有丈夫可气,居然断情绝义地声称不给我打电话!”远离家,对丈夫的思念加深了。

在杨妮《丈夫戒烟》中,她喜欢看丈夫盘腿坐在地毯上翻弄皮箱里那些香烟时的孩子般得意洋洋的神情。男人吸烟的嗜好,在她们眼里是潇洒的举止。但是当看到丈夫“整整一个晚上,一言不发,神情茫然地瞅着电视发愣。腿一会翘在茶几上,一会翘沙发扶手上;手一会摸摸鼻子,一会挠挠头,或者站起来无所事事地在屋里走一圈,东看看,西瞅瞅,话也懒得说,茶也懒得喝,万般无奈的难受”样子时,“我”的心里也很难受,也很心疼丈夫。即使丈夫戒烟后,也细心地保存着几条好烟,以预防丈夫哪天开戒时奉献在他的面前。

每一个追寻爱情的女性都会同时渴望一个结果,那就是婚姻。在女性散文中,这类描写婚姻家庭的作品可谓洋洋大观。

三、生儿育女是一个完整女人的标志

生儿育女作为爱情与婚姻的结晶,几乎每位进入家庭伊甸园的作家都有此方面带有感情的一笔。做母亲很苦很累,孩子的出现使女性特有的母性情感骤然回升,苦中更多的是甜,累中蕴含着乐。“有了孩子,自己失去了做姑娘时的苗条秀美,脸上的蝴蝶斑使自己的青春光泽跑得无影无踪;整日在尿布奶瓶之间忙碌穿梭,整日围着‘小太阳’转个不停”(珍尔的《不 要拒绝做 母亲》)。于是,自己就发现:一个女人做了母亲,心甘情愿地去自讨苦吃,自找受罪,似乎是经历了一次灵与肉的脱胎换骨的重新塑造,这是孩子的功劳,是孩子塑造了母亲。

王英琦在写自己的婚姻、家 庭时,特别写到儿子和对“女人”的认识上。“儿子犹如一部书,一部爱不释手、永读不倦的书;从刚诞生时的语不能谙,到五个月时的第一次喊‘妈妈’;从一岁半时会说‘尿地下妈妈打,尿痰盂妈妈不打’到二周岁时会背‘生 当作人杰 ’、‘千山 鸟飞绝’” (《生活的散文》)。在王英琦散文变化的母性时期,她细腻、沉静、骄傲、激动的体验着那份幸福。她真正体会到了母性角色的实际意义,多年沉积在心底的热情并未泯灭,这是生活给了她太多太多。

叶梦的《陌生的儿子》是写婚后“跳跃”为母亲的思绪情态。生了孩子,先是觉得那小生命于“我”很陌生,但由于我“忍不住伸出指尖轻轻地抚摸他芳香柔嫩的肉体,随着指尖温润的一触,便似有电流通过,儿子笔直地走到我心里了”。她没有一味疯狂地赞美所谓“伟大”的母爱,她强调的是一种沉浸于母性创造的生命体验。

细读这些散发女性气息的散文,会使人深切感受到生命创造的喜悦、温馨、庄严,完全发自一个女性自然本能的母爱,让我们看到的是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与生命意识。

四、独立自尊是女人生存价值的体现

女性散文注重女性深层生命的自我开掘,她们以独立自尊的姿态与洁美高雅的追求投入到社会、人生、文化的探求与反思中去,以承担生命分量与女性责任的散文写作,为女性寻找着通往实现自身价值之路,使女性散文更具时代意义。

筱敏在作品中尖锐地提出女人作为人的价值尊严标准:女人的独立与尊严,是作为知识女性精神上的自立自主,经济独立与否不是唯一或特别重要的标准。她在《下雨的时候》中有这样的描写:“在织就这个世界的时候,男人是经线,女人是纬线,我不能把自己变成一条软体长藤,攀缘着他们裸露的干子,陪同他们直刺天空。即使我这样做了,除了某种附生的累赘,我并没有以我的生命给予这个世界创 造的意义 。”于是 , 她在《血脉的回想》中直抒胸臆,为自己预设了一个真正超拔的起点:“在我窗外的废园中有一株野树,就是在一堵密不透风的高墙挤压之下生长的……这使我知道一个微妙的个体生命的力量,相信生活的空间可以由自己去开启。我要求自己抵抗世世代代对妇女的剥夺,依凭个人的选择,独立成株。”

张小娴借《透视爱情》发出了现代女性人格独立宣言与现代女性尊严倡议书。女性人生权力、价值尊严只有靠自己去奋力争取,于是她们以绝决勇敢的现代批判精神,自我否定,自我重塑:新好女人最大的特色不是贤良淑德,而是独立自主,自给自足;新好女人懂得赚钱也懂得花钱;新好女人不会给变心的男人三次机会;新好女人自己有应酬,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新好女人知道女人最大的成就不是找到归宿,而是不用求男人。

孙蕙芬在《生活中总有冰山》,马莉的《伤害》,申力雯的散文作品如《女人你输不起》《女人四十岁》《京城闲妇》《博士帽敌不过女人味儿》 《女性包装》等,始终在思谋女性的生存价值与尊严,显示了觉悟而敏慧的女性尊严观,通过丈夫事业成功、孩子学业有成,来衬托自身的价值。这是现在社会发展中女性跳出既有的社会形象、生活角色,完成的一次实质性的、现代意义的自我角色转型,独立而知性。现代女性除了为爱情而活着,还要有一份事业心,独立、知性、自信、宽怀、敏慧、热情、浪漫,要活出现代女性的万般风情,活出现代女性的价值尊严。

上一篇: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下一篇:质权合同工商局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