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报告(精选11篇)
1.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报告 篇一
地质灾害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关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同样仍然存在进步的空间,该课题是直接影响人类生存安全感的重要课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不可忽略的价值,以下将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
一、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地质灾害的产生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产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都有着严重性的损害,其中泥石流、山体滑坡都是比较常见的与地质有关的灾害,在我国境内的发生频率较高,尤其是在贵州地区,区域内山体众多、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更是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高频地区,其对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在我国,对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的关注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科研力量的投入,对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关于灾情报告方面,各种量化的科学模型的开发让灾情报告的科学性不断提升,也对于灾情的预判有了更加精确的依据,让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更有保障。但同样不可忽略的是,地质灾害的发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甚至有一些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影响,这就导致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难度极大,潜在因素过多影响最终的判断准确性,对科技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中,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课题,仍然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包括地质灾害的多种成因、风险评估、防治手段等。
二、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
首先,地质灾害发生的必然性。从地质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来看,其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灾害,并且其分布的范围较广、灾害的种类形式较多,注定了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形式和程度,这也导致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难度加大;其次,地质灾害发生具有不均衡的特征。由于地壳运动本身具有不均衡的特征,进而导致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呈现不同的周期性,并且受到各种突发因素影响,此种特征导致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制约较大,极大地降低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效率和效用;再者,地质灾害发生的随机性特征。在地质灾害发生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极其强烈的突发性和随机性,尤其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部分受到外力作用影响的灾害发生,其本身就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对其发生地点、时间以及破坏程度的预测将成为防治工作的一大重点和难点。还有,地质灾害表现的模糊性。地质灾害在发生过程中的表现较为复杂,进而导致人们在本质上对于地质灾害的认知具有模糊性的特征,对地质材料的取材还不够全面,对整个地质灾害的产生过程研究也具有局限性;最后,地质灾害对经济具有双面性影响。在早期发展阶段,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形成一定的`恐慌,不利于市场经济的长久发展,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建筑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各种抗震建筑、抗震材料被研发和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焦躁和人们的不安全感,也正是需求的产生促使科技水平持续高速发展和进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起到促进的积极作用。因此,地质灾害对于社会经济来说具有双面性影响。
三、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方面来说,对风险认知不够全面。地质灾害本身发展就具有极强的突发特征,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也是非常复杂,很难用一套简单的模型进行全面的概括,并且在外力作用下,地质环境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在防治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地质灾害发生的成因,并且提前做好准备,关注不同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计算不同因素之间影响可能带来的后果,让地质灾害发生的所有可能都在掌握之中,另外,在防治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分析各种因素时,需要与地质灾害进行紧密地连接,不能仅仅关注目前已知的对地质灾害造成影响的因素,只有善于观察分析,并且进行积极地探索才能够让所有不安全因素在监控之中。因此,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认知要不断趋于全面,积极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让所有影响因素无所遁形。另一方面,关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中风险管理的研究还不足。目前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中的风险管理研究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也是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一个短板,在风险管理中包括风险的识别、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我国仍然还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经验相对不足,从近年来发生的大型地质灾害情况来看,对风险的提前预估能力较弱,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定性分析还较为薄弱,关于定量研究的体系也有待完善。因此,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关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风险管理,还需要切实结合历史事件和经验,并且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已经成型的理论框架和计算模型,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总而言之,关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中的风险管理研究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并且随着地质环境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其他目前不可预测因素的干扰制约,其可能会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对其风险管理的研究也需要积极结合环境,不可盲目停留在过去的认知上进行研究,只有准确把握方向才能够在该领域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四、总结地质灾害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甚至可能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恐慌,针对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价值,希望该领域的研究能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也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给予关心这一话题的人们以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枫.关于现代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发展,,07:21-23.031
2.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报告 篇二
临夏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黄土高原交界的地貌梯级带上,大地构造属祁连山褶皱系中祁连隆起带东段。区内早期构造活动比较强烈。周边区域地形切割强烈,河流阶地发育,断裂活动明显,表明其新构造活动十分强烈。区内及周边地区受拉脊山北缘断裂带和西秦岭北塬断裂带下乍—太子山段的影响,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历史上对临夏市有影响的破坏性地震共有13次。其中,1920年海原Ms8.5级地震造成市区内损毁民房242间,四周山体崩裂,滑坡分布,其中东、北部受灾较重,北山万寿冠乾元塔1-3层震裂;1927年古浪Ms8.0级地震造成南山崖崩裂,邓家村后、苏孟村陡崖滑塌落土;1936年康乐南63/4地震和兰州—临夏5级地震均造成市区民房倒塌。
2 试样、试验方法及结果
通过现场调查,选取了5个场地取备土样进行室内试验。试验中按照SL 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进行了土的主要物性指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对LX-1试样进行静强度试验。试验前首先将土样加工成直径为39.1 mm、高度为80 mm的圆柱体试样。试验方法为CU。试验时围压分别为100 k Pa,150 k Pa和200 k Pa。在上述各级围压作用下,对试样施加轴向压力进行剪切直至破坏。试验结果见表2。
对LX-2组的4个原状黄土试样进行震陷试验。试样均在σ1c=200 k Pa,σ3c=118 k Pa的固结压力下进行固结,待固结变形稳定后,向不同的试样的轴向施加不同幅值、频率为1 Hz的等幅正弦荷载,测定试样的残余变形εP。震陷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分别对LX-1,LX-2组原状黄土试样和LX-4,LX-5组砂土试样进行液化试验。试验采用反压饱和和等压固结,固结压力分别按照取样实际地层的固结压力选取。循环剪切动荷载为频率为1 Hz的正弦波。饱和砂土的液化标准采用Ud/σ0=1.0;而饱和原状黄土的液化破坏标准为动应变εd=3%,且动孔隙水压力系数Ud/σ0>0.2。根据试验结果整理得到不同振动破坏次数对应的液化应力比值,如表3所示。
3 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3.1 地震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运用ABAQUS软件对LX-1场地斜坡建模,通过调整折减系数对斜坡的静力稳定性进行分析,求得斜坡的静力稳定性安全系数Fs。为了考虑斜坡在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通过采用在模型底部输入水平向地震波的方法,计算了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Fsd。结果表明,Fsd=0.646。由此可知,该边坡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破坏。
根据试验和计算分析结果,对研究区未来地震中的滑坡灾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7度地震作用下,区内北部、东部斜坡、陡崖处可产生零星的小规模滑坡,滑体可能压埋房屋或堵塞道路;2)8度地震作用下,区内北部、东部斜坡、陡崖处易产生中等规模的滑坡,陡崖处黄土极易崩滑,斜坡、陡崖下部的民居被压埋破坏的风险较大,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较大;区内南部山区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区易产生小规模的滑坡;3)9度地震作用下,区内北部、东部可能出现较大范围的滑坡,不少滑体规模较大,距离滑坡较近的民居被压埋、破坏的风险性较高,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滑坡易造成大规模的道路堵塞,局部公路可能被摧毁,危害十分严重;区内南部山区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区也易产生中等规模的滑坡。
3.2 黄土震陷灾害风险评价
研究表明,黄土震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基土的天然含水率、干密度以及动力荷载的类型等。土的天然含水率对土的震陷性有着决定性作用,震陷量随天然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干密度对震陷系数有较大的影响,在动应力相同时,震陷系数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此外,动荷载类型对黄土的震陷也有一定影响:冲击型荷载作用下土的残余应变主要发生在最大峰值处;而对等幅循环荷载,残余应变则发生在有效持时的整个震动过程中。
根据LX-2组原状黄土试样的震陷试验结果,对该黄土场地的震陷量进行了计算,计算预测结果如表4所示。
震陷量预测结果表明,在目前含水率状态下,在地震烈度7度的作用下,该场地地基土基本不存在震陷问题;在地震烈度8度的作用下,场地将产生严重破坏的震害;在地震烈度9度的作用下,场地地基基础将产生严重—失稳破坏的震害。因黄土的震陷性与湿度变化有密切关系。如果上述场地上因上下水等管理不当,使黄土湿度增大时,在地震烈度7度的作用下场地可能产生震陷灾害。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结合临夏市区地形地貌特征及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对研究区黄土地基不均匀震陷灾害进行了预测,结果如下:1)7度地震作用下,区内基本不存在震陷问题,但因上下水等管理不当使黄土湿度增大时,可能产生震陷灾害;2)8度及以上地震作用下,区内覆盖层厚度较大的场地将产生严重的震陷灾害,特别是在覆盖层厚度超过15 m的地区,未经过抗震陷处理的场地地基基础将产生失稳破坏。
3.3 地震液化灾害风险评价
研究表明,饱和黄土的抗液化强度受土的密度和塑性指数的影响较大。在其他指标相近的情况下,密度越大,抗液化强度越高;对于密度相近的黄土,塑性指数越大,表明黄土越偏粘性,抗液化强度相应增大。饱和砂土的抗液化强度主要受粒径和密实度的影响。细砂的粒径比粉砂的粒径大,其颗粒之间的咬合作用更强,内摩擦力更大,从而使其抗液化强度更高。对于粒径相近的饱和砂土,其抗液化强度主要受密度的影响,相比于密砂,松砂的抗液化强度更低,更易产生液化。
根据动三轴液化试验结果,计算不同等效地震烈度下土的抗液化剪应力τ和地震作用下的平均剪应力τe,并根据Seed-Idriss简化判别法判别其液化势,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表5可知,所取的土样饱和后,在烈度为7度的地震作用下,所有土样均不产生液化。在烈度为8度的地震作用下,LX-4细砂试样不液化,其余土样均产生液化。在烈度为9度的地震作用下,所有试样均产生液化。相对于砂土,黄土在饱和状态下由于起胶结作用的盐类溶解而使其物理力学性能发生了变化,胶结性变弱,所以更易产生液化。
根据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临夏市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峰值加速度为0.1g),潜在地震危险性较高。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结果,近年来临夏市区的年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夏、秋季节降雨集中。降雨入渗导致的地层含水率瞬时增大以及农田灌溉、生活给排水渗漏等导致局部地层含水率过高使得未来该地区遭遇地震时的液化灾害风险性较大。
综合动三轴液化试验分析结果和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未来临夏市地震液化灾害预测结果如下:1)7度地震作用下,不考虑地震液化风险;2)8度地震作用下,塬边、山区和高阶地上的饱和黄土地层易产生液化,从而导致地震液化滑坡、泥流土流以及建筑地基沉降等地震地质灾害;大夏河河谷和一级阶地的粉砂层容易产生地震液化灾害,并导致喷水冒砂、地面竖向不均匀沉降和地层横向滑移等地震地质灾害,但对于粒径较粗、级配良好的砂土,可不考虑地震液化灾害风险;3)9度地震作用下,饱和土体均会产生液化,由地震液化导致的山体滑坡、泥流土流以及河谷地区喷水冒砂、竖向不均匀沉降和横向滑移区导致的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性高。
4 结语
本文基于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对临夏市主要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价。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地震作用下临夏市北部、东部斜坡、陡崖处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灾害危险性较高;高烈度地震作用下南部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山区可能发生地震滑坡灾害。
2)7度地震作用下临夏市内天然含水率较高的黄土阶地、台地可能产生震陷灾害;8度及以上地震作用下,区内覆盖层厚度较大的场地将产生严重的震陷灾害。
3)8度及以上地震作用下临夏市区潜在地震液化灾害风险较大,地震液化导致的山体滑坡、泥流土流以及河谷地区喷水冒砂、竖向不均匀沉降和横向滑移区导致的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性高。
4)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应进一步调查地震地质灾害危险区,加强地震滑坡监测预警,居民点和建设工程应当规避地震滑坡危险区;建设工程应做好震陷性和液化风险评估,并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对易产生震陷、液化灾害的场地地基进行处理;区内应坚持生态恢复和植被保护,减轻地震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邓龙胜,范文.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震陷的影响因素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9):1924-1931.
[2]Ishihara K,Okusa S,Oyagi N,et al.Liquefaction-induced flow slide in the collapsible loess deposit in soviet Tajik[J].Soils and Foundations,1990,30(4):73-89.
[3]孙军杰,王兰民,龙鹏伟,等.地震与降雨耦合作用下区域滑坡灾害评价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4):752-760.
[4]王峻,王兰民.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基震陷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7,23(4):44-47.
[5]王鼐,王兰民.河谷地区黄土地震滑坡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35(S1):434-438.
[6]郑颖人,赵尚毅.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土坡与岩坡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9):3381-3388.
3.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述评 篇三
摘要: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一项有力的防灾减灾非工程性措施,从点、面、区上评价、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针对性的采取预防、避让、治理为主或者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和部署相关工作,为国家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更加有利于对现在或未来城市规划和工程选址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对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地质灾害不仅给人类生命带来威胁,而且对环境、资源、财产等均具有破坏性。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性、突发性、分布广、频率高等主要特点,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
1.根据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和形成条件,选出了对地质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和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风险评价的主要因子。研究区的地形地貌明显地控制了地质灾害的形成,受控于工程地质的岩土组合类型,与活动构造和断裂关系密切,与河流水系的发育程度、降雨量和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资料程度和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分别选择10种因子作为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的因子(表1),风险评价则是危险性和易损性的综合反映。
2.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影响因子构建各自的分级标准和赋值标准。
(表1)
二、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是对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任务的综合诠释,依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系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实施包括以下5个流程,详细步骤如下:
1.建立基础空间数据库:包括研究区的地质灾害分布图、遥感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DEM)、地层岩性分布图、区域地形图、区域地质图、地质构造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建筑物结构分布图、土地利用图、已有防治工程布置图等各种基础图件。
2.危险性评价: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其评价工作思路和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第 2 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在基础数据库中选取敏感性控制因子,建立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体系,引入诱发因子(地震或降雨),最終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3.易损性评价:对影响易损性的各种致灾因素和抗灾因素进行分析,计算承灾体的承灾能力。首先建立易损性评价体系,开展易损性综合评价。鉴于致灾体和承灾体的致灾及易损性特征,对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地质灾害体的致灾特征;二是承载体的抗灾特征。
4.期望损失分析:在危险性、易损性及抗灾能力分析评价与区划的基础之上,对评价区所有资产进行期望损失分析。
5.风险决策、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在整体分析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风险评价和风险区划,从而进一步明确风险区的风险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针对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防灾减灾对策建议,实现风险决策、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为国家政府职能部门服务。
三、问题与展望
1.问题。近年,虽然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现有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评价理论方法方面。鉴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一个新的领域,且研究对象影响因素多元化,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不完善不成熟。针对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现状,主要问题梳理如下:一是我国地质灾害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国地质灾害类型多样复杂,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每种地质灾害类型具有不同的控制因子和属性结构,评价结果具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或上下阙值,总体决定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整合任务的艰巨性。二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的主观性和差异性。由于风险评价理论的不成熟,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多,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因人而异,因地区而不同,因类型而差异,不同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受到质疑。三是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协调性。由于自然条件、资源优势、生态系统、地质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我国存在着东、中、西 3 个带,经济的差异性决定减灾防灾工作差异性,常常地质灾害越发育的地区经济越落后,地质灾害风险工作越滞后,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极度不协调。同时,地质灾害的发育有一定的周期性、阶段性以及多发性和突发性等特点,更何况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尚不健全,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也不完善,我国地质灾害减灾任务十分艰巨。
2.展望。21世纪开始以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基于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和对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认识的提高,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一个多因子、多层次、多标度的动态和非线性系统,要重视该系统运作和发展规律。鉴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展望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工作的未来,总结如下:一是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基础,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体系,统一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标准,注重与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建设跨学科、跨领域的耦合交叉的综合研究体系。二是进一步丰富现有的研究手段和先进技术。GIS 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也将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所利用,新手段和新技术可有效解决地质灾害系统中的动态开放性、非线性叠加等复杂问题。三是进一步优化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引入承灾体的抗灾能力因子,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综合模型,力保评价模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四是进一步重视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过程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过程,但本质上又是一个地学问题。深入研究地质灾害的孕灾环境和孕灾机制,有利于克服致灾体分析的不确定性。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过程分析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制胜法宝和强力武器,是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五是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我国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任重而道远,深化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规划、防治工程及其它经济社会的结合度。加快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力保及时传送各种地质灾害信息,为政府职能部门决策提供服务,实现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的价值。
中国区域地质灾害评价和管理要走向真正意义的风险评价与管理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而滑坡易发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是实现滑坡灾害管理的基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一领域仍应更多地关注易发性评价和危险性区划。为此,要重视对区域地质条件的评价与分析,重视对灾害发生机理及其区域性规律的认识,重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借助先进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方法,从而为实现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11(1):38-41.
[2]殷坤龙,张桂荣.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10(1):32-35.
4.煤矿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篇四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二0一七年八月三十日
贵州万峰矿业有限公司纳雍县化作乡焦硐煤矿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为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县近期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部署以及相关灾害防治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及贯彻落实纳雍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要求,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煤矿安全工作,有效防范、杜绝地质灾害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我矿于2017年8月29日对煤矿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排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排查范围及内容
1.排查地质灾害防治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2.排查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值班值守的落实情况; 3.排查汛期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及贯彻学习情况,应急物资准备情况;
4.排查矿区范围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针对灾害隐患点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5.排查矿区范围内是否有因汛期暴雨诱发易滑坡不稳定的山体、崩塌、泥石流等不安全因数;
6.排查矿区范围的护坡、挡墙、围墙堡坎等情况;7.排查范围:矿区内工业广场、矸石场、煤坪、变电所、主要通风机房、井口、办公楼、宿舍楼、瓦斯抽放泵房、民用爆炸物品库房。
二、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排查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煤矿成立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矿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排查和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黄刚
副组长:胡大红、谢南江、王飞 成 员:井下管理人员、地面管理人员。
三、排查工时间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检查自查工作排查时间:2017年8月29日。
四、排查的分工及检查路线
1、一组;牵头黄刚、参加王飞及地面管理人员对矿区范围内所有会受威胁点进行排查。
2、二组检查路线:办公楼→宿舍楼→变电所→矸石场→煤坪→工业广场→主斜井→主要通风机房→物资库房→民用爆炸物品库房→瓦斯抽放泵房。
3、三组:牵头胡大红,参加井下管理人员对井下全面排查。
五、检查情况
1.煤矿成立防地质灾害应急事故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开展工作。
2.煤矿落实地质灾害值班人员值班、巡视检查地质灾害等不安全因数。
3.煤矿编制有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组织职工进行学习。4.排查时,未发现目前有矿区范围内有因汛期暴雨诱发易滑坡不稳定的山体、崩塌、泥石流等不安全因数。
5.排查时,矿区范围的护坡、挡墙、围墙、堡坎牢固完好,无裂隙、裂缝、沉降、隆起。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区范围内全部是山丘地带,山丘上全部是森林覆盖,不会受到滑坡等灾害影响。
2、对矿区范围内安大垮、罗家寨、大坪子、蒙家寨等地排查,无地灾等任何地质灾害。
3、对矿区内工业广场、矸石场、煤坪、变电所、主要通风机房、井口、办公楼、宿舍楼、瓦斯抽放泵房、民用爆炸物品库房排查不受任何地质灾害的影响。
七、防范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我矿充分认识到当前防范地质灾害对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职工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加强预警预报,以防为主,落实责任人,切实把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每一个部门,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
(二)突出重点,加强排查。要求我矿点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做好煤矿的防灾部署工作。加强重点部位的查巡,切实抓好村庄、职工宿舍的安全防范工作,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及时整改,排除险情。
(三)加强监测,严加防范。加强监测地质环境,密切关注矿区及周边地质情况的变化,特别是因汛期暴雨可能诱发易滑坡不稳定的山体,可能受灾的地点要及时划出警戒区域,防止村民、职工伤亡。进一步做好煤矿的护坡、挡土墙、围墙等建筑物的排查工作。
(四)加强值班,畅通信息。加强值班,明确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确保责任到位。要坚持汛期全天值班和昼夜巡查制度,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要24小时开机,保证信息畅通。如遇恶劣天气,情况严重的,立即报告政府、通知村民、停止煤矿井下作业,撤出人员。
5.地质灾害隐患查处防治报告 篇五
进入以来,因我街道山体较多,土质较酥松,近期辖区内频发地质灾害。特别是年2月17日早6时许,辖区内社区周边山体发生小面积滑坡,自山坡滑落的黄土三十方左右,直接落入居民住房和山坡的结合通道,未造成任何房屋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当天上午街道接到电话后,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1、街道班子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同时向西口电信局下发督办通知书,要求其单位负责人到现场督促租住房屋人员及时搬离,并向其余4户居民下发了地质灾害隐患通知书。
2、立即请区国土局出面对塌方现场进行现场估测。
3、街道为租住户现场发放编织袋,帮助住户将其重要物品转移,由社区帮住户暂时保存。由于措施到位,监管得力,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此项工作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金祥明书记亲自作出重要批示,区委常委、副区长王胜太同志亲赴街道进行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现场调研,我街道对此也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领会区委、区政府以及各级领导的批示、指示精神,同时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方案,为进一步加大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检测、排查和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街道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立足一个”早”字,积极采取五项措施,扎实抓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有关落实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在汛期来临前,健全完善了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主任为副组长,各社区书记、派出所所长、辖区主要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街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监测点监测人员的职责任务,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确保各项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是健全预案,提前防范。年初编制下发了《街道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建立健全了街道、社区汛期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人员,严格实行24小时监测、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地质灾害点的动向,掌握险情,提前做好防范监测。
三是广泛宣传,增强意识。街道通过会议、印发宣传材料、召开户主会议、上门宣传等方式,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抢险、治理等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发放宣传材料1000份。
四是突出重点,全面排查。坚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将汛期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时段,加强对地质灾害点、临灾撤离路线、特别将社区、和平新村社区作为重点的地质灾害隐患检查;对排查出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隐患户,逐一落实了监控责任,密切关注隐患点的动态,确保一旦有异常变化,能及时发现,及早疏散群众,确保受灾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6.地质灾害情况调查报告 篇六
今年汛期以来,尤其是九月份以来,因受持续强降雨影响,XX市XX区社棠镇、麦积镇、马跑泉镇、道北街道办事处等乡镇多处发生地质灾害灾情及险情。XX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国土、水务、交通、民政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部署抢险救灾工作。
一、发生的主要地质灾害及其受灾程度及特点
近期发生的主要地质灾害包括滑坡4处,具体分布为:新阳镇赵庄村1处,社棠镇半山村1处(险情),麦积镇贾河村1处(险情),马跑泉镇什字坪村1处(险情),崩塌2处,具体分布为:东岔镇码头村1处和道北办事处1处。
以上地质灾害已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大部分灾害以损毁房屋、阻断道路交通、中断电力设施、破坏耕地为主要表现形式,并已严重威胁到村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受灾较重的包括新阳镇赵庄村滑坡,损毁耕地208亩,直接经济损失234万元,灾情等级属中型;东岔镇码头村药王庙崩塌,造成1人轻伤,毁坏小卖部1户及山顶药王庙,并阻断了通往g310高速公路口的一段道路,威胁周围10户村民及崩塌所在山体上的3座供电铁塔,造成东岔镇部分区域停电,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灾情等级属小型。其余灾害点虽没发生灾情,但已出现险情,如马跑泉镇什字坪村滑坡险情已威胁人数超过100人以上,险性等级属大型,道北办事处吕家村滑坡、社棠镇半山不稳定边坡和麦积镇闫家沟滑坡威胁人数在10~100人之间,险性等级属中型。
二、灾害形成原因
近期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主要与地形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和降水等因素关系比较密切。其中持续较强程度降水为最主要原因。
(一)地形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形成的内部因素。相同构造、同一种地层条件下,沟谷切割越深,坡度越陡,滑坡、崩塌越是发育。除坡高和坡度外,沟谷的切割深度大、密度高、易汇水地形,也是促成滑坡发生的重要条件。
XX区地处秦岭地槽、陇陆地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的交错地带,区内第四系黄土、第三系砾层覆盖广厚,黄土中垂直节理及裂隙节理发育,具强湿陷性,遇水易崩解,产生地裂缝、落水洞等,有利于雨水渗入,致使其底部软化易形成滑面。泥岩是黄土丘陵区分布最广的基底,具有较强的隔水性,干燥状态下,该岩组强度较高,致密坚硬;遇水后则呈可塑-软塑状,强度极剧下降,形成软弱面或软弱带,使上部黄土沿泥岩顶面产生滑动,砂砾岩在河流侧蚀作用强烈的地段,因其本身裂隙发育,容易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滑坡及崩塌。变质岩系及花岗岩分布区,岩石强度高,不易形成大型滑坡,但断裂带附近及有软弱夹层的岩层分布区,也易形成滑坡及崩塌。
(二)人类工程活动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合理的开挖坡脚,造成坡度过陡,相对高差大,如社棠镇半山不稳定边坡的引发与此有关;二是农灌渠道、引水渠等,无严格的防渗设施,致使地表水体渗入,造成土体重量增加,强度降低,易引起了滑坡,如象九十年代初发生的锻压厂滑坡;三是建筑加载或不合理的回填方也易引发滑坡,如麦积镇贾河村的闫家沟滑坡;四是陡坡耕植,破坏植被防护体系,从而引发滑坡,如新阳镇的赵庄村滑坡。
(三)降水因素
降水与滑坡关系十分密切,几乎所有的滑坡过程都离不开降水的作用,统计表明,降水是滑坡的最主要诱发因素,其所占比例为97%以上,降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边坡的自重并软化滑带土,从而坡坏土体或岩体的抗剪强度;二是降雨的强度和时间,控制着滑坡的变形或复活。
9月份我区降水明显增大,据气象部门统计,截止9月20日,月降水量为95.3~160.5mm,比历年偏多6成~1.2倍。其中,中旬偏多1.8~3倍,均达异常偏多值。由于降水的影响,我区很多地区土壤水分饱和、土质疏松,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已发生的灾情和险情均与降水有直接关系。
三、防治措施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防治工作责任制
XX区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严格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甘肃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真正作到了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防治工作。
(二)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各项制度,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提高应急反应和生产自救能力。
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灾情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等相关制度,认真开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要制定每个隐患点的应急方案,明确预报预警方式、躲灾避险路线和自救互救方法,并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住户,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要建立完善应急工作机制,保证一旦发生灾情或险情,能及时有效进行判断,迅速做好应急处置,及时开展生产自救,避免使较小灾情发展扩大。
(三)落实经费,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
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应急和治理工作。有计划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治理工作,彻底消除灾害隐患,对治理难度大的危险点,应采取搬迁避让等措施。
(四)因地治宜,科学制定治理措施。
治理措施包括搬迁避让、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监测预警等,在选择过程中,应遵循有计划、有步骤、科学、经济的原则。
1、防水措施
7.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范思考 篇七
1 地质灾害的种类和特点
地质灾害是危害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 具有危害性大、破坏性强、难预测等特点。当前, 地质灾害的种类多样化, 其中最为主要的地质灾害有:火山、地震、山体滑坡、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崩塌等, 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 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而且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图1所示, 是我国2008年至2014年间, 因崩塌滑坡所造成的死亡人数。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 到玉树地震, 表明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 每年因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
纵观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有着显著的特点:1) 地质灾害的诱因是多方面, 其发生、发展及治理, 主要随着人类活动、地理环境利用等的开展而出现。也就是说, 人类在矿产开发、森林利用、大型水库建设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 对自然环境形成了一定影响, 这也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2) 地质灾害防治具有地域性、公益性等特点。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 所面临的地质灾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 在我国南方, 雨水季节, 则特别需要防范山体滑坡、洪涝等地质灾害;而在我国西南方, 是地震较为活跃的地带, 地震防治工作是重点。3) 地质灾害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安全。并且表现为:估损难、续发性强等特点, 这也就强调狠抓落实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重要性。
2 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必要性
在改革开放深化推进的背景下, 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大环境,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全前行的重要支撑。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大、影响面广, 且难于防治。如何在自然资源开发的过程中,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最大能力范围内防治地质灾害, 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地质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首先, 地质灾害爆发具有突发性、持续性, 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 是人类活动与自然作用的结果, 人类日益频繁的工程活动, 对地质环境形成了较大影响。为更好地维护自然环境, 稳步推进文明社会进程, 应狠抓落实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将各方工作落到实处, 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 (除地震) 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多达300-600亿元, 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显然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表现出显著的必要性。
其次, 地质灾害可预报、可监测, 这也就强调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当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类在地质灾害防范上, 已取得了诸多的科技成果,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但是, 地质灾害防治关乎一个国家、地区的稳定发展, 关系到人民百姓的生产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需要逐步强化并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体制, 强化地质灾害预测及应急处理能力, 最大程度地降低地质灾害对社会发展、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威胁。
3 地质灾害有效防范的工作策略
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强调工作稳步推进, 扎实开展, 全面落实各方工作。在笔者看来, 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重点, 在于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 在法制上、监管上和制度上, 全面深化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维护社会稳定发展。那么, 具体而言, 地质灾害有效防范的工作构建, 应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 进一步夯实政府的主导地位, 强化职能部门的防治效力
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大、防治难度大, 这都强调防范工作思的推进, 应强化政府为主导下的工作开展。首先, 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 在防范工作中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切勿出现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工作现状;其次, 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到各级政府的工作序列之中, 明确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 应做到“统筹规划、统一组织”, 无论是在人员配置, 还是在资金支持方面, 应做到应保尽保, 并建立地方主要领导直接领导制度, 确保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有效开展。
3.2 推进法制建设, 强化监督管理力度
当前, 我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这很大原因在于法制建设进程缓慢, 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特别是在依法治灾等方面, 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因此, 在深化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之下, 我国要积极推进法制建设工作, 通过完备的法律依据, 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在地质灾害监管方面, 应做到统一部署、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 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要进行信息监测, 做到监测全天候、责任不落空。
3.3 逐步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保险制度, 推行分级管理模式
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危害性是巨大的, 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强调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当前, 我国在制度建设方面, 应强化制度在预灾、保灾、补灾和监灾等方面的功能。首先, 为配合当前的制度建设需求, 应建立各种制度和措施, 确保制度的有效实行;其次, 要在科学合理的原则之下, 对地质灾害进行“等级”划分, 并推行分级管理模式, 确地质灾害保险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4 结论
我国在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构建中, 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很多工作要做。从当前来看, 我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重点应在于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通过责任落实到人、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保险制度逐步完善, 夯实我国地质灾害防范事业的建设, 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摘要:本文立足于对地震灾害的认识, 分析了地质灾害的种类、特点, 阐述了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必要性, 并在此基础之上, 从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灾害保险制度和强化法制建设三个方面, 论述了新时期地质灾害有效防范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范,可持续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杰.浅谈矿山地质勘查与勘查灾害防治[J].科技与企业, 2014 (03) .
[2]高延.西沙群岛海域海洋地质灾害现状与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 (09) .
8.小流域地质灾害链分析 篇八
关键词:小流域;灾害链;堰塞湖;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断链;综合防治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常常会诱发出一连串彼此关联的次生灾害。尤其是强震和台风过后,各种次生灾害频繁发生。
如1933年8月25日四川叠溪7.5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崩塌和滑坡,其中叠溪台地和教场坝滑坡阻塞岷江后,形成了4个大的堰塞湖,溃坝后60m高的水头倾泻而下,抵达灌县时水头依然高达12m。地震直接造成6800人死亡,而滑坡又夺去了2523人的生命,其中叠溪一处滑坡压埋全镇577人,仅15人幸免于难(照片1、照片2)。
西藏易贡2000年4月9日在超量冰雪融水的诱发下,花岗岩体内孔隙水压力剧增,引起山体崩塌,一次性崩塌体积达3.0×107m3,崩塌岩体垂直下落高度约2580m,尔后激发具有崩塌-滑坡一体化特征的巨型超高速远程滑坡(图1)。滑坡最大水平位移为6.7~7.0km,体积达3.0×108m3。
滑坡体堵塞易贡藏布河,形成天然坝体及堰塞湖,淹没周边大范围农田、茶场、草场、房舍及森林,6月10日堰塞湖溃坝后,冲毁易贡藏布、帕隆藏布、雅鲁藏布江两岸的所有桥梁、交通及通信设施(照片3、照片4),并使下游沿江地区长达450km范围的居民受害;大峡谷下游的印度境内有30人死亡,100多人失踪,5万人无家可归,20多座桥梁被毁。此次灾害是近期全世界较为严重的灾害之一,在世界上也较为罕见。
此外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Ms8.0级特大地震,激发了一系列崩塌、滑坡等山地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台风登陆可引起近海区的风暴潮灾害,深入内陆可转化为暴雨。暴雨在平原地区会引起洪涝灾害,在山区会引起山洪爆发,诱发滑坡、泥石流。
因而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继而提出了灾害链的概念,并对其展开了研究。
1.灾害链的基本特征及分布
灾害链,就是由于受外界影响而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而启动另外一种或多种地质灾害损失的链式过程。这个过程中包括物质、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所以灾害链是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的载体。灾害的发生都是其所处环境内部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程度差异,致使灾害具有不同的规律和发生机制。
参与灾害链的地质灾害可能成因上相似并呈线性分布,也可能形成时间有先后,在空间上彼此相依,在成因上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呈连锁反应依次出现。
全球范围内存在两条大的地质灾害链,如环太平洋地质灾害链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质灾害链(图2)。这两条地质灾害链是全球最重要的两条灾害链,这个地区的自然灾害占全球自然灾害的60%~70%。其地震、崩滑流等内、外动力地质灾害都非常发育,并且具有规模大、频率高、灾害严重的特点,也是地震、火山的强发育带。
依据地质灾害链的规模不同,依次可以分为四级。
(1)一级地质灾害链:
全球级别的地质灾害链,像环太平洋地质灾害链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质灾害链。其特点是分布范围广、灾害类型多,造成的灾害严重。
(2)二级地质灾害链:
区域地质灾害链,如四川盆地崩滑流区域性地质灾害链和黄土高原崩滑流地质灾害链。
(3) 三级地质灾害链:
流域地质灾害链,是指沿大江大河展布的地质灾害链,像长江流域地质灾害链。
(4)四级地质灾害链:
单条冲沟地质灾害链,是指沿一条冲沟展布的地质灾害链。以下叙述的二郎沟小流域灾害链属于三级地质灾害链。
2.二郎沟小流域地质灾害链成灾特点
2.1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1)地形地貌
二郎沟小流域位于康定县北部三合乡,地貌上属于东部深切割高山、极高山峡谷区,最高海拔为5360m,最低海拔为1800m,相对高差3560m(图3、照片5)。区内山高、坡陡、谷深,为地质灾害的孕育提供了适宜的地形条件。
2)研究区气象水文
康定县年均降水量803.8mm,多集中于5~9月,多暴雨和连绵雨。最大日降雨量达65.9mm,最长连绵雨长达58天,雨量达542.9mm。这种特定的高原气候条件,是激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外因,也是促使泥石流、滑坡暴发的主要动力条件,易引发群发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3)研究区地层岩性
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新生界的第四系,中生界的三叠系以及古生界的二叠系、泥盆系、志留系、奥陶系,岩性主要为较坚硬的白云岩、灰岩、花岗岩等,以及较软的泥灰岩、千枚岩,其中较破碎的白云岩、灰岩易形成崩塌(照片6),泥灰岩 、千枚岩易风化形成潜在滑移带,引发滑坡(照片7)。
4)研究区地质构造
康定县地质构造处于巨型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中部与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接合部位,故构造形迹较为复杂。受区域构造应力影响,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土体的完整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2.2小流域分区特征
1)沟床比降特征
二郎溝流域形态好似芭蕉叶,主沟长20.3km,流域面积约154.9km2,水系发育呈树枝状(图4),发育2条较大的支沟。主沟上游纵坡为175‰,中游纵坡约90‰,下游纵坡约84‰,整体坡降较小,但局部呈现陡缓相间的空间变化特征。
其中二级支沟昌须沟为泥石流沟。昌须沟流域形态呈叶片状,主沟长1.9km,流域面积约1.59km2,相对高差1140m,水系发育呈叶脉状,主要发育2条支沟,主沟中上游沟纵坡约392‰,下游纵坡约520‰,整体纵坡降较大。沟谷较平直,断面形态主要以“V”字形为主。
2)物源特征
由于流域内地形陡峻,两侧岸坡存在松散堆积物源和崩滑物源,主要为4个滑坡、1个崩塌,物源类型以崩滑物源为主,坡面侵蚀物源次之。
3)泥石流活动特征
该沟年年发生小规模泥石流,曾经堵塞主沟,引起主沟短暂的断流。
2.3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1)灾害分布特征
昌须沟流域附近的滑坡、崩塌存在成群分布、相对而生的特点(图5),其中中上游分布1个滑坡群(老滑坡、新滑坡及变形体),主要因降雨、流水冲刷坡脚引起,总方量约130万方(照片8)。
老滑坡和新滑坡所在斜坡剖面形态为上缓下陡的凸形坡,整体坡度为28°~35°,地形坡度较大,滑坡剪出口临近昌须沟沟道。而滑坡对岸为50°~70°的陡坡。
滑体主要由含碎石粉质粘土、碎石土组成,滑带主要由软塑的灰黑色含角砾粉质粘土组成。
此外沟口分布1个滑坡以及数个崩塌灾害点(照片9),正对沟口的滑坡曾经发生滑动,迫使一级支沟丁家沟向东南侧(昌须沟沟口)凸出。沿岸崩塌常有发生,堆积体崩落至河沟中,曾将主河阻断。
2)灾害变形特征及发展趋势
上游的滑坡群目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
老滑坡后缘因滑动形成2~3m高的陡坎,侧边界出现滑塌变形,并伴随出水点。受滑坡推移影响,滑坡前缘民房开裂。新滑坡后缘发育拉裂缝,宽15~30cm,延伸长10~25m,左侧边界因剪切作用形成滑塌,前缘出现线状出水点(照片10)。
变形体后缘见有拉裂缝,并形成多级下错陡坎,前缘坡脚多处垮塌,长期渗水,雨后颜色变浑。
目前老滑坡存在局部复活现象,新滑坡处于蠕滑变形阶段,变形体则由局部滑移变形向整体滑动阶段发展。随着汛期的到来,降雨通过松散层的孔隙入渗、运移,使得坡体饱水,静水压力加大,土体自重增加,滑动带抗剪强度下降,滑坡的稳定性持续降低,最终发生整体滑动,形成灾害链的链源。
2.4研究区地质灾害链发育进程分析
根据研究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灾害发育特征,灾害链发育进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降雨诱发滑坡、加剧崩塌,随之转化为碎屑流-泥石流
因康定存在多暴雨和连绵雨,在长期降雨和坡脚遭受流水冲刷作用下,崩塌活动加剧,滑坡饱水快速滑下,并与沟谷对岸山脊正面碰撞,使物質进一步解体和碎屑化。加上雨水的混合,形成了碎屑流-泥石流。
2)气垫效应、超孔隙水压力和陡峻沟形维持了碎屑流的高速运动
因特定的地形地貌,滑坡对岸的山脊与平面之间的“V” 形深沟形成了封闭气体,为碎屑流-泥石流的运动提供气垫效应,碎屑流与空气进一步充分混合,同时碎屑流受到的地面摩擦阻力急剧降低。
较为平直的“V”形沟谷为其运动提供了良好的通道,较大的纵坡降使之能够持续高速运动,这期间局部地段的超孔隙水压力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来势汹汹的半固态流体对沟底及两岸形成刮铲、侧蚀,像滚雪球一般,逐渐聚集起更多的固体物源,当抵达沟口遇小桥涵阻挡后淤积爬高漫出沟道,对岸坡的昌须村构成次生危害。
3)沟口的滑坡复活连同崩滑流堆积体堵沟,形成堰塞湖
在长期降雨作用下沟口的滑坡复活,沟岸的崩塌活动加剧,泥石流堆积体、滑坡堆积体及崩塌堆积体将一级支沟阻断,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上游回水淹没沿岸交通要道,威胁交通生命线。
4)堰塞湖溃坝后形成超大洪峰,将沟床的松散物源启动,灾害链形成
溃坝后形成的超大洪峰易将下游沟床的松散物源启动(照片11),最终形成完整的暴雨-崩塌-滑坡-碎屑流、泥石流-堰塞湖-泥石流灾害链,继续对下游的河坝村及沿岸的交通要道构成严重威胁。
整个链式过程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上的转换或传递(耦合)的演化灾变过程,如崩塌、滑坡体转化为碎屑流-泥石流就是由固态、液态转换为流态,由势能转化为动能、冲击能的过程,这期间通过地表开裂、局部沉陷、建筑物变形、地下水异常、树木歪斜、坡体滑动、沟道断流等完成信息传递,最终形成直接破坏力,其中能量转换对灾害破坏力构成了耦合与嵌套关系,形成典型的崩滑流灾害链。
一旦链式过程形成,将按照自身规律运行,持续形成灾害。要终止灾害的发生,善于发现灾害链,并尽早断链是关键。
3.综合防治措施
对于上述地质灾害链的防治,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尽早实施前期断链,同时规划后期断链预案。
1)前期断链:对中上游有直接威胁对象的滑坡进行治理,减少物源,在碎屑流-泥石流可能爬高、淤积地段设单边防护堤,并增大公路下穿涵洞断面,疏通行洪通道,加强主沟排洪能力和输砂能力;
2)在昌须沟泥石流山脊附近布置自动雨量监测仪1台,上游滑坡后缘拉裂缝处布置自动裂缝监测预警仪2台,同时完善群测群防网络系统,做好预报提前撤离,并在河坝村村委会设置应急避险场所;
3)后期断链:如果前期工程失效,仍然形成了堰塞湖,针对堰塞湖溃决问题,利用“虹吸原理”,修建排水设备(管道) ,可有效地防止堆积坝溃决,避免灾害进一步衍化扩大。
4.前景展望
因自然界的地质灾害链具有突然性、爆发性,目前还难以做到有效预报和超前预报,尤其是复合型灾害链就更为困难。地质灾害链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例如岩石力学、土力学、空气动力学、热物理学、声波学、气象学、天文学以及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新学科如颗粒流理论、非连续介质力学和边界层理论等。为加强灾害链危险性预估和预测预报,有效控制灾害的发生、扩展,减少损失,需要加强多学科的联合,在灾害链领域开展更深入、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门可佩,高建国.重大灾害链及其防御.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1):270-276.
[2]李明,唐红梅,叶四桥. 典型地质灾害链式机理研究. 灾害学, 2008.
[3]韩金良,吴树仁,汪华斌. 地质灾害链.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2007: 11-22.
[4]郭付三,袁巧红,殷坤龙,周春梅. 矿山小流域地质环境灾害链及系统治理技术研究. 金属矿山, 2010:146—152.
[5]肖盛燮. 生态环境灾变链式理论原创结构梗概.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
[6]崔云,孔纪名,吴文平.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成灾特点与防治对策. 自然灾害学报,2012.
[7]史培军. 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自然灾害学报,2009.
[8]张卫星,周洪建. 灾害链风险评估的概念模型. 地理科学进展,2013:130-138.
[9]门可佩. 重大地震灾害链的时空有序性及其预测研究.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645-651.
[10]刘文方,肖盛燮,隋严春等. 自然灾害链及其断链减灾模式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675-2681.
9.校园及周边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篇九
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有效防范、杜绝地质灾害引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我校对学校周边地质环境进行全面排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排查内容
1.学校地质灾害隐患点;
2.因汛期暴雨诱发易滑坡不稳定的西围墙; 3.学校的护坡、挡土墙、围墙等; 4.校园校舍危房;
5.学校周边地质存在的易坍塌地段;
二、排查情况
接通知后,我校立即召开学校地质安全防范会议,安排部署地质安全排查工作。
1.值班领导增加学校及周边地质灾害防范,目前未发现有危险地段。2.对学校危校舍进行排查,禁止学生在危房下接受教育和居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所处位置,西围墙墙基,土质疏松。可能导致滑坡。2.若遇大暴雨,洪水流经校园,出口有堵填现象。3.西边校墙出现小的裂缝。
四、整改措施
做好暑期值班安排,对于容易出现险情的部位要求值班教师至少一日三查。
市第中学
年7月15日
10.地质灾害防治结课报告 篇十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课程结业报告
系部:地质工程系专业:姓名:1
基础工程 林飞举
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
一、地质灾害的简要介绍
1.1 地质灾害的定义
地质灾害简称地灾,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1.2 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
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我国疆域辽阔,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自然地质条件复杂多样,人为工程活动的性质及强度差异大。
广义上的地质灾害有数十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可以罗列如下: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沙漠化、水土流失、水土污染、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煤与瓦斯突出、矿坑突水、岩(煤)爆、顶板冒落、地下热害、煤层燃烧、边岸再造、泥沙淤积、库区侵没、洪涝、海岸侵蚀、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等等。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按地质作用,分为内生地质灾害、外生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
根据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
按灾害发生及持续时间,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前者如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地面沉降、水土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现状
我国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较为严重。据统计,1996年至 2010年的15年中,平均每年因突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死亡和失 踪1090人,年均经济损失约 120亿元 ~150亿元。特别是 2010年,全国因地质灾害造成2246人死亡、669人失踪、534人受伤,其中仅舟曲“8· 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就造成1501人死亡、264人失踪。缓变性地面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据1999年以来以县(市)为单元的地质灾害调查,全国除上海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截至2010年年底,已记录编目的灾害隐患点约24万处,直接威胁人口达1359万人,受影响人口预计6795万人。其中,西南、西北、山陕等地最为严重,灾害隐患点约占全国总数的75%。
地面塌陷灾害主要包括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岩溶塌陷灾害1万多处分布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个县(市),塌陷坑总数达4.5万多个,中南、西南地区最多,约占总数的70%。全国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采空塌陷,面积超过1200平方千米,以黑龙江、山西、安徽和山东等省最为严重。另外,黄土分布地区局部出现湿陷性塌陷灾害。地面沉降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平原和山间盆地内,主要涉及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天津、北京、沧州、西安、太原、阜阳、亳州等。地裂缝灾害主要分布在汾渭盆地、河北平原、大别山东北麓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中北部地区。
三、当前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
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预报预警难度大,防范难度大,社会影响大。
当前我国的防灾工作仍然面临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我国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地质灾害呈长期高发态势,我国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具有极易发生地质灾害的环境基础。据预测,本世纪前期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致使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区域分布变得更加复杂,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孕育暴雨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局地突发性强降水和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地震趋于活跃,强降雨过程和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加大,造成地质灾害的总体形势可能更加严重,未来数年内仍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
⑵、山地丘陵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干扰破坏地质环境,难免导致或加剧地质灾害,使之呈不断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剧烈,劈山修路、切坡建房、造库蓄水等人为活动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东部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都市圈逐渐形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和油气造成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仍将呈上升趋势。全国各地采矿挖掘形成了许多地质灾害隐患,采矿活动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在矿区和矿业城市普遍存在。⑶、我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国家重大工程与城镇安全,防治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已发现的约 23万处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电东送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山区铁路干线、国家公路主干线工程区和400多个城镇、100余个大型工厂、几百座大型矿山和上万个村庄所在地,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国家重大工程的安全。其中,需要治理的滑坡泥石流28万处,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800多个。
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仍然缺乏全面系统的基础调查资料,调查数据得不到及时更新。②地质灾害监测体系薄弱,只有103个县(市)进行了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试点,绝大部分地区仍主要局限于较低水平的群测群防。③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长期以来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账多,许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亟待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④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意识需要进一步普及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管理队伍人员数量、水平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⑤地质灾害防治的信息化程度低,未能充分利用各种防灾信息。
⑸、经济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的基本要求。这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也是提高地质灾害多发区人民群众生存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下空间和地下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大,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对城市和基础设施的危害日益增大。近年来,一线城市频繁出现地面塌陷,造成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和房屋的破坏,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地面塌陷的危害在二、三线城市也呈现增多的趋势。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对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也构成极大的隐患。二是地震灾区、三峡库区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防治重点。汶川和玉树地震造成山体松动、岩石破碎,极易诱发地质灾害。根据国内外普遍规律,新建大中型水库蓄水至高水位初期将集中产生大量新生滑坡和塌岸,每年库水位周期性大幅度升降条件下的地质灾害防治是世界性的难题,今后一段时间内,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⑺、科学技术水平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支撑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重庆鸡尾山、贵州关岭、甘肃舟曲等重大地质灾害的形成与运动过程 4 极具复杂性,充分暴露了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不足问题,如地质安全隐患识别探测、影响因素与成因机制分析、破坏模式和灾害风险判别等方面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和防治工程理论方法尚不成熟,更没有形成体系,急需加强地质灾害孕育过程、运动规律、成灾机理、监测预警与防治技术等的系统研究,全面提升防灾减灾科学技术水平。
四、地质灾害的防治意义
所谓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现象,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是:城市、农村和其他人口集中居住区、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重点工程设施、主要河流、交通干线、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
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应该明确两点:
(1)和其它自然灾害一样,地质灾害也是以人为中心而论的,离开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危害、威胁,灾害便无从谈起。
(2)地质灾害的动力来源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含人类活动的营力作用)。
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管理,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地质灾害防治可以减轻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②地质灾害防治可减轻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③地质灾害防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于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防治地质灾害的紧迫性,党和国家高层是非常重视的,江泽民同志曾把包括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内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视为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重大建设项目建设成效,要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和各项制度和措施,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和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1.辽宁省地质灾害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篇十一
关键字:辽宁省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隐患点;影响因素
辽宁省地质灾害分布范围较广,分布在除盘锦市以外的其它13个市区,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植被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之下,灾害主要聚集在辽东和辽西山地丘陵地区和沿海低山丘陵地带分布较多,辽宁中部地质灾害不发育或相对较少。地质灾害的分布受时空影响明显,年内、年际分布明显不均。
1.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和规模构成了地形地貌的主控因素。从区域地貌条件看,崩塌、滑坡、泥石流均形成于低山丘陵区,地面塌陷、地裂缝主要于集中分布于山前平原的矿产资源开采区。崩塌、滑坡多分布于相对高差大于10米的区域,相对高差10-70米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高发地段。10-70米区域发育崩塌1056处,占已查明发育区相对高差点的84.89%;10-70米区域发育滑坡272处,占已查明发育区相对高差点的76.19%;流石流集中分布在相对高差100-500m之间的区域内,共919处,占已查明发育区相对高差灾害总数的92.09%。
2.地质灾害与地层岩性
2.1滑坡与地层岩性
辽宁省内滑坡主要分布于侏罗系及印支期侵入的花岗岩地层;震旦系、青白口系的石英砂岩、石英岩及辽河群的云母片岩、片岩地层中。除此之外,白垩系的安山岩;震旦系、青白口系、辽河群的板岩、大理岩、灰岩地层也有分布。
2.2崩塌与岩土体类型
辽宁省内崩塌主要分布于白垩系、侏罗系的安山岩、花岗岩及震旦系、青白口系的石英岩、石英砂岩、板岩、灰岩、白云岩地层中。此外,奥陶系、寒武系、辽河群的白云岩、大理岩、灰岩及鞍山群、建平群的片岩、片麻岩,第四系粘土、亚粘土、碎石土地层中也有零星分布。其中花岗岩体崩塌分布在全区;在绥中县中主要是安山岩崩塌的分布;在大连市区、普兰店及庄河地区灰主要是岩崩塌的分布;大连市区、庄河、瓦房店及东港地区主要是石英岩、石英砂岩崩塌的分布;在大石桥地区主要是大理岩崩塌的分布。
以上坡体是由岩层中岩浆岩、变质岩所构成的,这种岩体的抗风化能力是很弱的,并且往往节理、裂隙发育十分明显,往往会出现一些小型的崩塌。结晶岩、变质岩斜坡在工作区内占总数的48%。板岩、灰岩、白云岩及石英岩等岩体,这些岩体呈现出块状、厚层状的结构,并且形成的边坡也会很陡峭,如果还呈现节理发育,那么出现崩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3泥石流与岩土体类型
在辽宁省内,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是岩性以风化和节理发育的硬岩和软岩为主,占总数的96.69%。以上岩石风化破碎,易受侵蚀、冲刷,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松散因体物质来源。
3.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
3.1崩塌与地质构造
3.1.1断裂构造对边坡的控制作用。在斜坡的走向与区域性断裂呈现平行状态时,这个斜坡发生崩塌的概率是很高的;规模较大的崩塌还可能发生在断裂交汇的地方;一般如果某个区域的断层分布较多,那么由于岩石的破碎性,斜坡也容易出现崩塌。
3.1.2褶皱构造对边坡的控制作用。岩石在褶皱中分布的位置不同,其损坏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使得边坡失稳的情况是有所差异的。一般处在皱核部的岩层变形情况是最为严重的,并且会有大量垂直层面的张节理存在。再加上风化影响,会使得本已破碎的岩体发生位移,增大了岩体崩塌的概率。一旦遭遇到外力作用,那么出现崩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褶皱轴向垂直于坡面方向,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一些较小规模的崩塌。如果褶皱轴向与坡面平行,那么一些较陡的边坡则会出现大型的崩塌。如果岩石分布在褶皱的两翼部位,一旦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那么滑移式崩塌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
3.2滑坡与地质构造
节理和层理对区内滑坡构造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滑坡后壁、滑床等都是沿岩层的节理和层理发育而形成的。另外,如果存在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的情况,那么会十分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渗透,给滑坡的发生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节理裂隙极度发育的滑坡体共计182处。
节理发育和裂隙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软弱结构面与斜坡凌空,会极大的影响到边坡的稳定性,这主要取决于软弱结构面走向与斜坡面走向。当这个走向一致时,结构面倾角就会小于坡角,这个角度关系的边坡稳定性是最差的,滑坡发生的概率极大。
4.地质灾害与降水
降雨与地质灾害关系极为密切,是诱发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对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的统计,结果显示出,大部分滑坡、泥石流容易发生在汛期,均由降雨所引发的,尤其是持续强降雨,每次强降雨过程都会引发地质灾害;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从发生时间统计结果上看,时间分布与较分散,我们认为其为人类工程活动关系更为密切,其直接诱发因素多为矿山开采,降水为次要诱发因素。根据滑坡、泥石流灾害点密度,我们将年均降雨量700-1100mm区间为地质灾害频发区。
4.1滑坡、崩塌与降水
从滑坡的空间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东南部地区,共计252处,占总数的71%,该区域年均降雨量比西部多100-200mm;从滑坡的时间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6-9月,共计330处,占总数的92%,该时间段与雨季同步。因此,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就是降水。降雨对滑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水的入渗,会改变斜坡岩体水动力状况,从而降低斜坡稳定性;此外,大暴雨通常会使地下水补给的激增,造成地下水异常变动,因此导致滑坡的形成。而不同水动力学特征的斜坡,对降雨和暴雨的敏感度也有一定的差别。裂隙充水承压型斜坡失稳,多发生在暴雨峰值强度出现的时候,因为裂隙中充水达到异常高度;潜水型和承压型斜坡的失稳,往往稍滞后于降雨峰值期,因为水头梯度的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nlc202309080840
4.2泥石流与降水
从滑坡的空间分布上看,主要集中于我省东南部地区,共计345处,占总数的97%;从泥石流的时间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6-9月,共计978处,占总数的98%,在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相对较大的地方容易发生泥石流,泥石流频发区与我省山区的暴雨中心基本一致。
凤城市于1982年8月5日~9日,普降大雨-暴雨,降雨中心位于大兴镇,降雨量超过350㎜,引发泥石流160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50万元。1985年7月25日~26日,全市普降特大暴雨,累计降雨量325.2㎜,全市23个乡镇(含汤山城镇)共发生泥石流1.1万处,总损失达7369.4万元。1989年7月18日,全市降暴雨,凤城降雨量233.3㎜/d,其间鸡冠山、宝山、凤山、东汤等镇共发生泥石流916处,造成房屋倒塌,农田冲毁等损失。如1981年7月27日-28日老帽山区泥石流是由于高强度的特大暴雨所引起的。据资料显示,发生泥石流前后的三日降雨量达664.2mm,实测6小时雨量达395.0mm,一小时最大雨强为116.5mm,发生在27日23时至28日5时,而这场泥石流的暴发时间也恰在27日23时之后至28日5时之前,泥石流的暴发时间与特大暴雨的最大雨强发生时间两者是一致的,这就说明了降雨是泥石流暴发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
5.地质灾害与植被
植被有着护坡与防治水土流失的能力,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斜坡的稳定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水文地质效应这方面,树冠就可以起到遮挡降雨的作用,减少降水渗入量、通过根茎吸水、树叶蒸发而疏干土体和降低地下水位;还可以阻滞地表径流,既降低了水的面蚀能力,又增大了地面水的渗入量。在力学效应方面,根茎起着根固土壤,提高土体抗剪强度和搞沖刷能力的作用、嵌入基岩的根茎,还有着锚筋的作用,成为支撑坡体的拱座;而树木本身的重量增加了坡体的荷重,并向斜坡传递风的动力荷载。工作区内滑坡体有植被覆盖的289处,占总数的81%,且植被类型均为灌木,此类植被树根多未穿透土层,嵌入完整的基岩中,随着斜坡或潜在过面的坡度增大,其荷载而变得愈不利于斜坡的稳定。
6.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
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工作区内发育的地灾害点均与人类工程活动相关,其中由人类工程活动直接诱发的地质灾害1237个,占地质灾害总数的42%。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主要体现在矿山开采、人工切坡等方面。
6.1矿山开采
矿山开采导致地质灾害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1.由于非法采矿者对地质构造条件不清楚,盲目开采,很容易引发崩塌、地面塌陷;2.由于防灾意识薄弱,开采过程中发生违章作业,尤其是乡镇及个体矿山,露采矿山作业面过高、过陡,通常一壁到顶,坡面形态多呈线型,因此,加剧崩塌的发生;大规模下卧式露天开采,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仅抚顺西露天矿自开采以来引发的各类边坡地质灾害高达百余起。
开山采石现象在大连市分布广泛,遗留下来大量废弃石矿。在开采过程中,多采用一壁到顶的方式,从而形成高角度边坡及较大的临空面,在降雨、重力及爆破、振动的作用下,松动的岩体极易突然不平衡,垂直下坠造成崩塌灾害。具有突发性,所以即便规模小,但仍存在较大的危害。
6.2人工切坡
切坡筑路、建房,使自然边坡变陡,人为创造了许多陡坡、陡崖,从而产生临空面,破坏了原有的边坡平衡,造成了岩体节理裂隙不断加深加大,从而岩体的完整性与强度降低,最终导致卸荷裂隙,过坡失稳,从而诱发崩塌、滑坡灾害。
结论:经过本次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与复核,地质灾害及隐患发育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五种。共2946处,下降50.83%,其中滑坡357处、崩塌1244处、泥石流998处、地面塌陷303处和地裂缝44处,不同灾种均有下降。已发生地质灾害造成死亡219人,下降37.42%,直接经济损失89757.29万元,下降60.67%,;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人口近23.4万人,下降56.02%,潜在经济损失约68.8亿元,下降0.15%,辽宁省通过近几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不懈努力,地质灾害数量、已发生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威胁人口均显著下降,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潜在经济损失还维持高位,影响地质灾害因素比较复杂,说明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式仍十分严峻,为此应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辽宁省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与复核[R].2015
[2]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辽宁省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报告[R].2010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报告】推荐阅读:
学校及周边地质灾害排查报告06-17
地质灾害09-10
地质灾害业务培训09-10
地质灾害防治11-16
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7-31
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09-01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理教案07-07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教材07-30
山洪地质灾害抢险演练总结08-23
地质灾害搬迁工作总结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