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2024-11-27

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精选5篇)

1.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篇一

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càniànyúhuíqiànkuǎnzīxún

rónghuàbícǐtiānyárèchén

二、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兴国安邦(xīngxìng)两卷(juànjuǎn)

受益匪浅(lìyì)装载(zāizǎizài)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带点的字。(6分)

高不可---------盛气()人--------滔滔不()--------

翠色()-----------各()已见--------应接不()--------

四、给下列词语中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1、之:①的;②它;③往、到

置之不理()无价之宝()

2、益:①增加;②利;③有好处;更加

日益密切()受益匪浅()

3、负:①背;②败;③担任

担负职责()不分胜负()

五、选词填空。(6分)

1、果然偶然居然

我()得了一个满分,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傍晚,四周()静寂下来了,大树的枝条又都直起来。

2、激烈猛烈热烈

这场辩论可真(),双方都争得面红耳赤。

一场()的炮火,摧毁了敌人无数暗堡。

3、如果……就……只有……才……既然……就……

我()说了,()要坚决去做。

()没有太阳,()没有我们这个光明可爱的世界。

2.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篇二

1. 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汉字。

呐喊(nà là) 聪颖(yǐng yǐn)

吮吸(yǔn shǔn) 混沌(hùn hún)

造(形 型) 金(碧 壁)辉煌

2. 认真读拼音,将字、词端正匀称地写在括号里。

二、积累运用新天地。(32分)

1. 词语过关卡。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字义,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严阵以待()①对待②等待③招待 B.应怜屐齿印苍苔()①可怜②爱惜 C.乌江天险重飞渡()①又一次②重量③重要

(2)选择正确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内。

感叹 叹息 挺立 屹立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①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傲对碧空。

②万恶的旧社会使阿炳饱受折磨,无尽的()伴随着他度日如年。

③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沟通了人们的心灵,()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3)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

①新学期,班里来了一位年轻帅气的老师,你准备用哪些四字词语来描写他的仪表和神态?______、______

形容一个人的口才很好,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这样的成语。

②“今天晚会来的都是娱乐圈的大腕!”这句话中______是新词。我还知道的新词有:______、______。

③请你写出几个含有“看”的意思,但不含有“看”字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欢乐谷。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礼到人心暖,______。

②______,屈指行程二万。

(2)人们都说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______

(3)请你为“校园读书节”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______

(4)仿写句子。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______,我将______。

3. 趣味标点。

(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中国儿童报 少年报 语文报 小主人报 等都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报纸

(2)试给下句加上不同的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A.表示一个人说:______

B.表示两个人都说:______

4. 课文传真室。

(1)《二泉映月》是一首用______演奏的乐曲。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______,他爱______,他爱______,他爱______……

(2)水是珍贵的。课文《水》中写道:“水,成了______。”看到水,我们想到的成语有:______、______。水是美丽的。你看,“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水也能显现英雄本色:“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大江保卫战》中“哪里有洪水,哪里就______,哪里有______,哪里就有军徽闪耀。”

(3)《上下五千年》记录了中华民族近5000年的漫长岁月里发生的许多曲折动人的故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_____、______。我国自古以来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如:何绍基、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与感悟。(20分)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跟我来到城里。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不能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的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没有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的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每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感悟到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也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目染中,7岁的女儿也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贺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啊,感恩之习竟如此神奇!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不善言谈:______

耳濡目染:______

2.“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这句话中加点的字读音是:______,用这个字的另外两个读音分别组词: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A.亲人之间,也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而不感恩。

B.亲人之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不必感恩。

4.短文写了侄儿向______感恩,“我”向______和______感恩,______向______感恩。

四、习作百花园。(30分)

题目:那次,我很______

3.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篇三

(澎(pénɡ)湃(pài))(机(jī)械(xiè))(忙(mánɡ)碌(lù))(幕(mù)天(tiān)席(xí)地(dì))

(蹒(pán)跚(shān))(碗(wǎn)筷(kuài))(愚(yú)昧(mèi))(秉(bǐnɡ)烛(zhú)夜(yè)游(yóu))

2、下列字词全对的一项(B)。(2分)

A.闪烁(shu)瞥见(pi)循环(xún)昼夜(zhu)

B.骄傲(ào)昙花(tán)解剖(pōu)垛口(du)

C.朦胧(méng)菊秧(yāng)关隘(yì)妩媚(mèi)

D.昼夜(zhu)因为(wéi)莲藕(u)缝隙(xì)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1)别:A.不要。B.另外。C.绷住或卡住。D.区分。E.差别,类别。

天壤之别(E)别有用心(B)分门别类(D)胸前别了奖章(C)

(2)故:A.故意 B.原因。C.朋友。D.事故。E.死亡。

故作镇静(A)病故(E)缘故(B)沾亲带故(C)

(3)端:A.东西的头。B.事情的开头。C.用手很平的拿着。D.正。E.项目。

良好的开端(B)坐端正(D)端着水(C)棍子有两端(A)

4、根据意思写成语。(8分)

(1)能弯曲也能伸展,形容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能忍耐,在得志的时候能施展抱负。(能屈能伸)

(2)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特别高兴。(喜出望外)

(3)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出乎意料)

(4)放在一边不去理睬。(置之不理)

(5)突然死去。(溘然长逝)

(6)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前俯后仰)

选择上面的成语填空。

(7)爸爸讲了一个笑话,我们全家笑得(前俯后仰)。

(8)看到随手丢垃圾的现象,我们不能(置之不理)。

二、句子天地。(20分)

1、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马温驯地磨动它的松软的大口和齐整的大牙。(缩写句子)

马磨动口和牙。

(2)同学们下了决心,非要登上山顶不可。(改为肯定句)

同学们下了决心,一定要登上山顶。

(3)鱼汤里没有任何作料。鱼汤很鲜美。(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虽然鱼汤里没有任何作料,但是很鲜美。

(4)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修改病句)

尽管天气不好,我们还是按时到校。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2)我国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1260里,故称“万里长城”。

(3)《金色的鱼钩》的主人公是老班长,“金色的鱼钩”中的“金色”象征老班长忠于革党、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3、综合实践活动。(4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矛盾,请你根据已有的化解矛盾的经验,说说你会如何化解下面的矛盾。

(1)你看电视正在兴头上,妈妈催促你去学习。

(2)爸爸和妈妈因为让你上不上辅导班意见不统一而吵嘴。

三、开心阅读。

(一)课内阅读。(15分)

《山中杂记》节选

而且是怎样有趣的事,你看小鸟破壳出来,很黄的小口,毛羽也很稀疏,觉得很丑。它们又极其贪吃,终日张口在巢里啾啾的叫!累得它母亲飞去飞回的忙碌。渐渐的长大了,它母亲领它们飞到地上。它们的毛羽很蓬松,两只小腿蹒跚的走,看去比它们的母亲还肥大。它们很傻的样子,茫然的跟着母亲乱跳。母亲偶然啄得了一条小虫,它们便纷然的过去,啾啾的争着吃。早起母亲教给它们歌唱,母亲的声音极婉转,它们的声音,却很憨涩。这几天来,它们已完全的会飞了,会唱了,也知道自己觅食,不再累它们的母亲了。前天我去探望它们时,这些雏鸟已不在巢里,它们已筑起新的巢了,在离它们的父母的巢不远的枝上,它们常常来看它们的父母的。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3分)

蓬松(péng)(sōng)觅食(mìì)雏鸟(chú)憨涩(hān)(sè)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3分)

稀疏——(稠密)丑——(美)偶然——(必然)

3、用“——”画出对刚出壳的小鸟进行外貌描写的句子。(2分)

答案:很黄的小口,毛羽也很稀疏。

4、从短文来看,小鸟是怎样慢慢长大的?(2分)

小鸟是在母亲的照顾下慢慢长大的。

5、读文中画“ ”的句子,能让人想起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两句诗。(2分)

6、你觉得你长大了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母亲?(3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语文老师的帽子

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有趣。他,大约四五十岁,身穿一(yí yì)套洗得发白的工作服,慈(详 祥)的脸上强装着严肃的样子。最叫人好笑的是,这么热的天,他却戴着一顶黄军帽。

这一天,第二节课的铃声一响,教室里静得出奇。语文老师诧异地看了我们一眼,走上讲台,一低头,这才发现讲台上放着一幅画。这时,我们都哄堂大笑起来,那画上内容我们早知道了:一个光头的人,正拿着帽子往头上戴,旁边写着:请老师拿下帽子。语文老师低头看着画。我们笑了一阵都停下来,屏住气等待他大发雷霆,然后拂袖而去。可是 他看了画竟笑起来 既然大家都想看看我的头 那我就(遵 尊)命了 可看了以后 你们须用文字把我的头描写下来 说完 他真的脱下帽子

呀,这叫什么头啊!一个疤挨着一个疤,像癞蛤蟆的疙瘩一样……大家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后来,我们的班主任替我们解了心中的谜。

原来,我们的语文老师年轻时也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乌黑乌黑的还带着自然弯曲呢。一次家属区失火,为救出邻居家的孩子,他冲进熊熊大火。当他抱出孩子时,一头昏倒在地。头上乌黑的头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鸡蛋大小的燎泡……以后,语文老师就长年累月地戴着帽子。

听了班主任的话后,我们都低下了头,隐隐感到不(bú bù)安和内疚,上次那幅画的作者刘东抽泣起来……

1、给第二自然段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分)

答案:,:“,。”。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2分)

(1)取而代之:某物、某人取代了某人、某物原先的位置。

(2)面面相觑(“觑”qù的意思是看,瞧): 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3、用斜线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或拼音。(2分)

答案:划掉第二个 划掉“详” 划掉“尊” 划掉第一个

4、刚读到短文的题目时你有那些疑问?(1分)

为什么语文老师要戴帽子?

5、刘东画的那幅画,内容是什么?(1分)

刘东画的画的内容是一个秃顶的人,正拿着帽子往头上戴。

6、同学们“心中的谜”是指什么?(3分)

答案: 同学们心中的迷有两个:一个是为什么这么热的天,语文老师却带着一顶黄军帽?二是语文老师头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疤?

7、假如你也是这个班的学生,听了班主任的话后,你会怎么想?(3分)

答案:听了班主任的话后,我会想:语文老师是因为救人,头上长出燎泡,才带着个黄军帽的,而我们还嘲笑语文老师,叫老师脱掉帽子,我们真是不应该。

四、妙笔生花。(25分)

题目:《那件事,我总忘不了》

要求:要有具体内容,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注意前后照应,语句通顺,字体工整,会用学过的标点符号。字数在450字左右。

附加题

写出相对的字词。(10分)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4.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篇四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填空

1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__中心__的一点上,这就是消失点。

2、三原色是指_红_____、____黄__、___蓝___。三间色有__橙____、_____绿_、___紫___。

4画中国画的基本工具材料有__笔___、__墨____、___纸___、__砚____,即“文房四宝”。

5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称为_文物_____。

6中国画有 _工笔_____ 与 _写意_____画法,表现内容主要有_人物____、__山水____、__花鸟____。

7中国画画家常将_诗____、____书__、__画____、____印__融为一体,扩展画面的艺术境界。

二、绘画

5.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篇五

rùn cān zàn mào ké héng

红()早()()时礼()()嗽平()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检()陪()悼()跤()娇()

捡()倍()掉()校()矫()

(三)、补充词语。(8分)

()飘带()五()四()

同()()尽 雪中()()

二、按课文原文填空。(11分,每空1分)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 ,河道,小艇成了,等于。

2.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 ;既愿,又想坐下。在这境界里,连,好像。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12分,每空2分)

()的湖面()的工作()的麦田

一望无际的()情不自禁地()全神贯注地()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2分)

1.透:A穿通,通过; B极度;C显露;D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

(1)阳光透过树梢,在地上留下了斑驳的影子。()

(2)一阵雷雨过后,干渴了很久的禾苗吃透雨水,显得格外得绿。()

(3)窗户纸刚刚透亮,焦裕禄就把县委的同志叫来开会。()

2.缺:A缺乏,短少;B残破,残缺;C该到而未到。

(1)我没事从不缺席每周六晚上的英语讲座。()

(2)以前的商人,经常做缺斤少两的不法之事。()

(3)一不小心,我的碗掉在了地上,碰了一个缺口。()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分)

1.因为他学习十分刻苦,但是总是取得好成绩。

2.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迎接澳门回归活动。

六、阅读。(16分)

今天在座的同学中,有教授、法官、军人、经济师,有本市颇有名气的大厨师、电脑公司的总经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您的谆谆教诲一直激励着我们。您可记得?有一次放学,您要求全班同学留下,说:“早上,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为了帮助邻居老人看病迟到了,我错怪了他,非常抱歉。希望这位同学能够原谅我。”您的坦诚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同学。过了许多日子,大家谈起这件事,心里仍是热乎乎的。

1、写出上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教诲()激励()

2、照样子写词语。(4分)

热乎乎:冷 暖

谆谆教诲: 不绝 不舍

3、这段话主要是“我们”回忆一件什么事?(2分)

4、听了老师的话,大家的心里为什么“热乎乎”的?请在回答时用上“因为……所以……”(2分)

5、文中有两句话直接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是哪两句?请抄在下面。(4分)

(1)

(2)

七:作文(25分)

上一篇:令人寻思的理想小学六年级作文下一篇:畅言教学通使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