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四合院随笔(共5篇)(共5篇)
1.印象四合院随笔 篇一
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要去塔城,但以前去一趟塔城,就需要下不小的决心,那时候交通不方便,路途实在遥远,沿途的景色也是比较单调和枯燥,好多时候还思考老风口和玛依塔斯大风和的威胁。
但到了塔城,呆上几天,你却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这座小城,离开的时候也总是让人有些不舍,你总会觉得那里许多东西值得留恋和回味。
不舍,不仅仅仅是那里大街小巷里各具特色的农家乐里的美食。不舍也不仅仅仅因为塔城四季宜人的气侯,冬天不是很冷,夏天不是很热,空气新鲜,天空很蓝,生态保护的好。[由整理]
许多去过塔城的人都说,那里有着一种异国他乡的情调。而我早就感受到小小边城的一些独特地方,许多塔城人喜欢吃面包,奶制品,喜欢唱歌和跳舞,隐约有些俄罗斯的痕迹。古老的树木显示着小城历史的悠久,不紧不慢的行人享受着悠闲的生活。
塔城有亲戚、同学和朋友,可到那里,一般不敢轻易和他们联系,因为你可能承受不了他们的热情。记得许多年前第一次来塔城走亲戚时,把亲戚家的亲戚挨个一遍才能离开,硬是吃了半个月,才明白塔城是多么的热情好客,热情的让自我都过意不去,以至于我再去塔城都再不敢轻易联系他们了。半个多月的时光,足以让外地人感受到塔城纯朴的民风和那种天生的与豁达。
到塔城不敢轻易和亲朋好友联系,还有一个原因是怕喝酒。塔城人酒量一般都不差,在塔城人豪爽的性格影响下,很少有人能够把持得住,结果就是无论你是多么的能喝还是一次次喝醉。也许在他们心里,客人喝醉才是喝好了吧。当然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此刻塔城人喝酒已经不是这样了。
在我的印象里,老塔城人都有一种质朴的气质,自然、不造作,豪爽的性格,很好交往。单是那塔城话,就汇集了很多全国各地的方言词汇,塔城人说话的语调也有个性之处,仔细听来,带着不一样民族语调的韵味。
每一次到塔城,都能够感觉到边城的变化。如同红楼和双塔依然保存在许多人的记忆里,塔城古朴的韵味还在,越来越多的高楼让边城多了一份现代的气息。
塔城是个遥远的地方,那里有我的亲戚、同学和朋友,还有我一齐工作过的同事,难忘你们的热情,难忘你们以前给予我的帮忙,难忘你们带给我的记忆。
2.游记随笔:云南的印象 篇二
很喜欢云南,尽管没有去过。说实话,我还蛮像个书呆子的,连自家乡里地方也难认全。估计哪天出门逛街都有可能被人拐卖。别说我夸张了,可现实本来就是这样,我想我大概算得上一个顶级的“路痴”了。因此,即使我有条件去云南的话,似乎是十分需要一个向导的。
对云南的印象,我大多是从电视或书上得到的。我是一个小馋猫,贪恋那云南的小吃。我喜欢山水,所以也贪恋云南的`美景。喜欢云南,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喜欢白族的服饰,白族的服饰高雅清新,是我所爱的那一种类型。我总幻想着那一天到云南,我会去茶园里看白族姑娘边采茶叶边唱山歌,这应该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云南真的很美,让人有一种想去了解她的冲动。真希望到云南浏览一番啊!
3.他,令我印象深刻随笔 篇三
“我可是全宇宙最帅的。”他总说。
确实,不算太难看。
一张椭圆形的脸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时而左转右转,眼睛十分机灵地打转;时而闪闪发光,不停地放射电波;有时一动不动,眼珠子水晶晶的。高挺的鼻子下面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月牙似的.眉毛配上又黑又亮的头发,帅气极了。自称腿长两米,瘦得跟竹竿似的。大家能猜到他是谁吗?没错,他就是我们班的自恋大王——黄雄熊。
他的自恋,就是装酷。其实他长得一般,却觉得自己最帅,衣服领子竖起来,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看人都是昂着头斜着眼,我真忍不住想把他的脖子扶正。他也喜歡学那些明星唱歌,驼着背,一抖一抖的,唱得好听也就算了,那歌声啊,调都跑到十万八千里了。所以只要他一开口唱歌,同学们不管手里拿着是书,是雨伞,还是什么都没拿,都往他身上拍,拍到他不发出那“动人”的声音才罢休。
有一次,我向他借笔,他不但不借,还把笔袋藏在身后,嬉皮笑脸地问我:“我帅不帅?”我急于借笔,忙说了三个“帅”!他笑得可开心了,又问我:“我是不是最帅的?”“是,是,是!”这下他笑得把牙露了出来,又准备问我,可我抢先一步说:“你要是再不借我,你就是我见过最衰的!”他马上做出要哭的表情,说:“好好好,我借你,那我可是最帅的呐!”说着把一支笔放在我手里。最后还不忘说一句:“你记住了啊,我是最帅的!”
他还有另一面。
在美术课上,他和他同桌正在聊天,我准备记他名。他知道后,马上停嘴,转过身来,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半晌,他用能把“铁心”融化的声音说:“我萌吗?我可爱吗?”好吧,我服了!……接着他又缓缓地眨了眨眼,射出一股电,我被电得鸡皮疙瘩全起立,好吧好吧,我被打败了。
4.广西名医刘力红博士印象杂文随笔 篇四
父亲因身体不舒服,被查出肝癌中晚期,在南宁一附院住院,主治大夫正是刘力红博士。我赶到医院的时候,看到病床上的父亲脸色蜡黄,骨瘦如柴,但是腹部却高高隆起。我听家里人说医院都已经给下过两次病危通知书了。
医院强烈要求父亲用西医方式治疗,动手术去腹水。另外,保守的中医治疗于医院并没有多大的利润。但是,刘力红博士顶住了医院的压力,坚持用中医方案给我父亲治疗。这大概是因为开过刀再用中医中药来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刘博士的高贵医德。
刘博士在给病人针灸
那时候,满耳朵里听到的都是刘博士,他在我们全家人的眼里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我也因此心生敬仰,盼望一睹真容。
第二天,刘博士过来看我父亲,身后跟着一帮身穿白大褂的弟子。只见他大约四十多岁,中等身材,面容清瘦,双目不大却炯炯有神,与我想象中的名老中医形象相去甚远。这么年轻医术却已然如此精湛,医德又是如此之高,确实是凤毛麟角!
刘博士看完我父亲后,就带着弟子们离开了。我站着父亲病房的门口,目送刘博士和众弟子离去的身影,像一朵飘动在地面的白云。走在中间的刘博士昂首阔步,何等的意气风发。对的,他就应该是这样的状态,以他高超的医术去拯救更多的病人。
家里人都说:“你们好容易回来一次,让刘博士给看看吧,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我和老公欣然听从,准备也让他看看。那时候刘博士一个星期只出诊一次,一次只看二十个人。为了能挂上他的号,我们在他出诊前一天下午就开始排队。从下午七点一直排到第二天早上八点。
刘博士和邓铁涛大师
不看不知道,原来名医真是一号难求。排队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病号,有的提前从外地坐飞机过来,有的花钱雇人排队。我和老公两个人轮流排队,第二天总算是挂到了刘博士的号。
刘博士的诊室前专门有一个护士叫号。走廊里排了一大帮人都是慕名前来看刘博士的,周边的诊室却鲜有人进去,这就是马太效应吧?
好容易到我了,进到诊室,只见刘博士端坐中间,旁边围坐了不少年轻的弟子。刘博士亲切的问我哪里不舒服,然后仔细的把脉,看舌头,连眼睛都很认真的看了,才给我开了方子。
不久,父亲出院,之后就没有再去过医院,只是在家服用刘博士开的中药,病情竟然慢慢好转,气色也一天天变得红润。
那时候的父亲看起来根本就不像一个癌症病患者,除了按时服用中药,每天吃完饭就出去散散心,饿了就去买点菜回家自己做饭吃,亲戚朋友们都惊奇不已。
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得了癌症的人一般熬不了几个月就去世。我想,要不是父亲有幸遇到了刘博士,而是选择开刀化疗,他也不会活那么久。
刘博士和冼建春医生
只是有一次,父亲突然内动脉破裂大吐血,吐了都有一个大洗脸盆那么多。全家人都吓坏了,以为无力回天,赶紧通知亲戚朋友们备好棺木,准备后事。
哥哥马上联系刘博士,开了几副中药赶紧给父亲灌进去。第二天,父亲竟然慢慢好转,吃了点饭后又可以起床了,大家都暗暗称奇。父亲大难不死之后,又悠哉的活了几年,后因意外去世。
就因为父亲的这件事,从此我对中医顶礼膜拜,但凡看病,只看中医。有空的时候,自己也看看中医方面的书,受益匪浅。
2008年,我再次因睡眠不好从广州飞南宁找刘博士看病。第二次看刘博士的时候,他的医术就又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
以前他给病人看病,更多的只是就病论病,开对症的药,病人的病很快就好了,但是过不久又因同样的病去找他,这令刘博士颇为费解。
直到后来,刘博士偶然的机会接触了民间性理疗病大师王凤仪的书以后,才如醍醐灌顶。
“我接触了王凤仪先生的书以后,才发现自己以前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 刘博士如是说。
五台山义诊
原来,人的很多疾病都是因自身性情引起的,如果医生看病不先去关注了解病人的性情,病是没有办法根除的。不同的心里疾病会引发不同的生理疾病,所以,给病人治病的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因此,再次看刘博士的时候,他都免费给病人们发一本王凤仪先生的《化性谈》,以此希望病人们看淡物质名利,关注内心健康。同时另附一张A4纸,上有胆经和心包经的图片说明,教病人每天敲胆经和心包经,增强体质。
拿到那本书的时候,我被深深的感动,医者父母心啊!这良苦的用心,有几个医者可以做到呢?
只是,再次看到刘博士时我有点难过,两年多不见,他的头上已经多了很多白发,少了些许当年的意气风发,需要他操心的病人是太多了啊!
5.教师随笔:我印象中的张老师 篇五
近日在简书乐此不疲地码字,那些充满灵性的汉字在屏幕上欢快地跳跃舞动,让我感觉是那么惬意那么悠然。享受文字带给我无穷乐趣的每一个清晨和黄昏,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初中的一位老师——张良术先生。
一
三十年多前,我在老店乡中读书。升入初二那年,张老师开始担任我们班的语文课。在此之前,我就曾听张老师教过的学生说他对学生如何关心,课讲得如何生动,业余时间喜欢写作并时有作品发表等。那时我就想:如果能有幸成为张老师的学生,那该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一天,我在校园里注意到了他:瘦削的身材,不高的个头,微驼的背,黝黑的皮肤,小而有神的眼睛,朴素而整洁的衣着,俨然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张老师教课好。在教学中,他注重读写,尤其是写。他要求我们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报刊书籍,还经常给我们读全国获奖的高质量的散文、小说等,使我们大开眼界;同时,他还要求我们阅读时做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针对班里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这一现象,张老师如是引导:“将来你们不管是从理还是学文,到社会上以后,总要同别人交换意见接洽工作,彼此需要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觉和心情。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写信、互通信息,这都离不开写文章。因此,写文章不但能有效帮助我们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张老师不是从升学的角度而是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学生写作文,使我们写作的积极性得意持久。
“身教胜于言教”。张老师每次给我们布置作文,总是自己带头写,这无形中给了我们莫大的动力和鞭策。他常常随身带一个小小的笔记本,随时记录所闻所见所思所感,还要求我们多留心、多观察、多摘抄、多动笔。他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文章都是用稿纸堆出来的……在他的耐心指导下,全班学生语文成绩进步很快,尤其是作文水平明显提高。
张老师在教我们语文课的同时,自学了大学中文系的全部课程,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多篇,多次在县文艺创作会、新闻工作会议和作文研讨会上发言,他还是好几家报刊的特约通讯员。
张老师为人随和,脾气好。在学校,无论是谁,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无论是同事还是领导,他都一视同仁,都能谈得来。他常说,要想让人尊重,必先尊重别人。学生爱的是爱学生的老师。
二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年后,我们刚刚升入初三,张老师由于工作的需要调他家乡的一所中学——慈周寨一初中。这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张老师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全班学生是含着眼泪听完的,那节不同寻常的语文课,让我们了解到了以前所不知道的关于他的经历。
原来,张老师自幼喜欢舞文弄墨。1966年初中毕业,1969年开始在本村当民办教师,1978年经考试在老店高中当代课教师,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秀才教起了举人”。
张老师教高中语文的时候,为了上好一节课,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备课、查资料,有时累得一周吐几次血。一点不错,他是在拼着命干的。
张老师除了教课,还要写作、种田、照顾一家老小。他自嘲说:“我现在30多岁,离家30多里,每月工资30多块钱,上有七十多岁老母亲,下有四个年幼的儿女,爱人也是民办教师,又体弱多病。所以,我不得不离开老店回家。”我们能够理解张老师的难处,可以想象他平时的生活有多么不容易。“人穷志不短”,张老师硬是和生活中各种困难作较量,结果他成了赢家。在学校,他是好老师;在家里,他是孝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张老师劝诫我们:人贵有志气,要练真本事,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他还说,自己有本事,干啥都自在。在那节课的最后,张老师送给我们一首诗:
成功靠登攀,丰收靠流汗;
尽管小了脸盘大了衣衫;
可我感到无比充实、舒坦;
我在荒芜的处女地耕耘,
为了明天不再替今天羞惭,
也许没有收获,
也许果实又小又酸,
可我不羞愧,不哀怨,
奋斗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追求才能探索生活的内涵。
这首诗给了同学们极大的鼓舞和力量。现在想来,它正是张老师一生的真实写照。
三
张老师离开老店后,在慈周寨初中工作了一年,仍然教语文课。由于擅长写作,1987年11月经省、市劳动人事部门批准,张老师转为正式国家干部,并调入慈周寨乡党委工作,从此结束了他近十年的代课生涯。
张老师在慈周寨乡党委工作期间,工作尽职尽责,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尽了心,出了力,立了功。根据工作需要,1993年张老师又调到瓦岗寨乡主抓民政工作,兼任乡党委秘书。事多而杂,但他不怕苦,不喊累,工作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10月,他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张老师业余时间依旧笔耕不辍且成绩斐然。他先后被《安阳日报》《河南日报》《芳草文学》等报社聘为特约记者;先后陆续加入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5月被吸收为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并获(亚太地区)民间艺术家最高奖金飞鹰奖“终身成就”荣誉称号。
四
自张老师离开老店以后,我一直和他保持联系。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总爱向他求教,张老师总是不厌其烦,悉心指导。金秋,欣闻张老师把以前发表的作品整理成册,共分《新故事》《老故事》《新闻通讯》《小说散文》《杂乱无章》五本。我去信索书,张老师答应了。于是,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日,我和几个老同学前往瓦岗寨,师生共度了几个小时温馨美好的时光。
那天上午,我们一行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张老师工作的地方。民政所座落在乡政府后门的一个小院内,从临近田野的一条小径进入,大门上方的“敬老院”字样格外醒目。走进大门,幽静的小院内有美轮美奂的小巧雕塑,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不规则形状的莲花池溏……迈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但见几位老人在院中悠闲地散步。
张老师见我们来了,忙把我们让进他的办公室,热情地拿出糖果招待我们。随后从书柜里取出作品集一一递给我们,笑着说:“没有什么惊人之作,看了怕是要浪费你们的时间咯!”尔后,师生共叙工作,话家常,忆往昔。我拿出我们班的毕业合影让他看,他高兴地指指这个,说说那个,好不热闹!
我们本来说好不打扰张老师太多时间马上返回的,但他事先已经准备好了留我们共进午餐,还专门找了几位同事陪同,我们只能遵从师命了。
午餐地点就设在环境幽雅的敬老院里,从几位同事无拘无束的笑谈中,我觉察出张老师依然那么平易近人,且深得人心。原来这个设计独具匠心的敬老院,是张老师亲自参与设计和建设的,小桥亭榭的美工和题词也由他亲自书写,一草一木一椅一凳都倾注了张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张老师身为乡民政所所长,他希望瓦岗寨的孤寡老人在此安度晚年,这是怎样的博大的爱民情怀啊!
席间的氛围异常活跃,一姓田的同事戏称张老师为“刘锣锅”,我能感觉到他所知的古今“刘张”二人的相同之处;另一姓时的小伙子直言张老师有“三不一好”,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就好埋头苦干;又一个姓巫的退伍军人打趣道:“要我说,你们的张老师最爱吃,写作时爱吃糖,酒桌上爱吃菜,工作时爱吃苦。”……在座的无不为他们的话拍手称快。张老师听了只是冲他们淡淡一笑:“吃菜还堵不住你们的嘴?”继而一边给我们夹菜,一边笑着说:“别听他们胡咧咧,就会拿我开涮。”是啊,正直善良的张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了多少学生,又影响了多少周围的人,正如那绵绵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五
屈指一算,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和张老师联系了。现在他老人家已近古稀之年,他的身体还好吗?他退休之后会在哪里安度晚年呢?想必他现在一定戴着老花镜,在台灯下凝眉深思奋笔疾书,抒写自己平凡而多彩的人生吧。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了,重阳节是敬老节,仅写此文献给我最敬爱的张老师,以表达我对他老人家深切的怀念,心中默默祈愿:
心地善良的恩师年年康健
育人有术的恩师岁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