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论语》发言稿

2024-07-02

我读《论语》发言稿(精选3篇)

1.我读《论语》发言稿 篇一

从近代开始对孔学的批判,究其实质来说并不是针对孔学本身,特别是不是针对《论语》等汉代以前的孔学著作本身的批判。他们的批判实质是对宋代的程朱理学、明代的东林党人以及从清代开始封建农奴主义思想等封建思想的批判,因为孔学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等经历过不同朝代的统治阶级的修改,早已经面目全非,根本不是孔子本人的意思了,加上原来的古籍本身并不断句,今人早已是句读之不知了,历经几千年后,本意确实真假难辨。

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根据基本词义和说话的习惯,特对论语做一下自注,标点符号都是我在参考众多译文的基础上根据句意自己略加修改而成的。

(一)学而篇

这篇其实应该叫做德育篇,讲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德育思想,即一个人应该如何接受教育,成为一个道德上高尚的人。其突出主题就是孝悌忠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仁义道德。孔子生活在奴隶制社会,当时中国社会尚处于农耕文明时代,他能有这样的德育思想是很不容易的,他的思想并不全是封建主义思想,也不是只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比如他的关于边学习边实践、言行一致等思想,即使在当代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⑴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自注:

孔子说,学习完东西后时常在实践中使用所学到的东西,是让人高兴的事,这就像遇到朋友从远方到来让人高兴一样。当别人不理解自己的时候,不觉得恼火、不去抱怨甚至怨恨别人,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

⑵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自注:

有子说,如果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尊重兄长,但是却喜欢不尊重上级,不执行上级的命令,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一个人尊重上级却喜欢做违法乱纪、扰乱社会的事情,这样的人还没有见过。君子要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业的长足发展,孝敬父母、尊重兄长,难道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吗?

⑶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自注:

孔子说,满口甜言蜜语,善于察言观色,能说会道,巧舌如簧,面目多变,阳奉阴违,这样的人很少是仁慈、仁义的,这不应该是一个君子的行为,君子应当言行一致。

⑷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自注:

曾子说,我每天都从三个方面反省我自己,一是帮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实实在在地为他人着想,忠于自己的职责;二是和朋友交往的时候有没有不守自己的信用、承诺;三是有没有同别人高谈阔论、空谈大道而不去认真的践行。

⑸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自注:

在断句上,有人这样断: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我个人认为是不恰当的,不大符合人说话的习惯,有些让人觉得一句话没有说完被打断了。

这样断句之后,应该是这个意思:千乘之国的治理策略,在于统治阶层兢兢业业的做事,倡导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统治阶层内部要团结一致,互相尊重,按照时令节气,气候变化指导老百姓进行生产。

⑹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自注:

在断句上,有人这样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个人认为这么断句是不恰当的,这段话讲的是一个学生应当具备的品行,即在家里、在社会上应该怎样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质等等,主要是谈论如何做人做事。

原话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做学生的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尊重长辈,做事谨慎而且守信用,关爱他人而且要学习做好事、善事,见到别人做好事、善事要多鼓励,有多余的精力的时候,应该学习一些文化知识。

⑺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自注:

子夏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尊重有贤德的人,做事稳重牢靠不轻浮(易当做移之义,色是泛指,指做事轻浮,流于表面,不深入了解事物的规律),侍奉父母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工作能全身心的投入,和朋友交往时,说话做事守信用。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没有上过学堂,我也要说他已经学的很透彻了。

后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对这句话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知识的来源的总结,即知识来源于自己的实践和前人对实践的总结(书本知识)。

⑻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自注:

孔子说,一个人要懂得自尊自重,自强自立,对自己自信心,否则就会失去个人尊严,学到的知识也不能牢固掌握;为人处世忠诚守信,和与自己有相同道德品质的君子交朋友,如果自己有了错误就立即改正。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本人熟读周易,这里的“重”一字恐怕就是自强的意思。后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中国佛家禅语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些恐怕都是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引申。

⑼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自注:

曾子说,如果人们都按照《礼记》的要求,父母离世时合理地安排好他们的葬礼,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哀思,祭祀祖先时恰当地安排好祭祀的仪式,赞扬他们给自己带来的荣光与自豪,那么民风就会越来越质朴、淳厚。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诸侯并起、社会动荡,周王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自周朝开始制定的各种制度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在孔子眼中,那时的社会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所以在《论语》问政篇,对待丧葬问题的解答,孔子都是一个字“礼”。所以,曾子这句话也是对《礼记》的推崇,人为要按照《礼记》的要求安排好丧葬,不能越制。

⑽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自注:

子禽问子贡,我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去官府旁观他们如何处理政务,这种事情是老师向别人请求来做的还是别人邀请来做的呢?子贡说,我们老师的性格温和,亲和力很强,学识渊博,待人接物有礼有节,生活简朴而且为人谦虚,不争名夺利,所以他才能得到这样的听政资格,老师以这样的方法来求取听政的资格,是不是和别人求的方法不一样啊?

一些译文中,将“良”译作善良,我觉得是不确切的,也许孔子很善良,但别人不会因为他善良而请他来听政的,应该是指他学识渊博,懂很多治国的道理。恭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恭敬,拍马屁的人才更招人喜欢,这里的恭应理解为懂礼貌,在现代人的概念词里就是懂交际的意思,在那个时代就是懂得《礼记》,孔子是很懂得周礼的人。

⑾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自注:

孔子说,当他的父亲在的时候,看他是否树立远大的理想;当他的父亲不在的时候,看他是否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仍然为理想而奋斗;如果他的一生都遵从父亲的教导,为理想而奋斗,没有改变,那就是真的孝顺!

三年不可机械的理解为三年的时间,在中国古代,三代表的是所有,万物,比如道家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虽不是道家思想的领军人物,但在遣词造句上是一样的,所以我把这个三年理解为一生。道,也不应当简单的理解为规章制度、方式方法,在孔子的时代,汉语的词汇还不是很丰富,没有现代这么多的汉字,这里的道应该同“导”字,是教导、指导的意思。

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要遵从父辈的教导,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这才是真正的孝。即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孝,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而且是长期观察!

⑿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自注:

有子说,运用《礼记》来处理各种事情,是为了促进社会融合、和谐的目的,古代的那些圣贤的君主们的治国之道,也是以此为目的。当社会矛盾出现的时候,任它由小到大的发展是不行的,如果仅仅知道和谐,而不知道按照《礼记》的要求来达到和谐,也是不行的。

有的译文断句为“„„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这样断和我那样断的句义不变,但是不如我那样断看起来意义明了。这里的礼是《礼记》的意思,在这一段,孔子讲的是治理国家的时候《礼记》和和谐的辩证关系,即建立国家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必须以《礼记》为依据。

⒀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自注:

有子说,如果承诺符合社会道德法律的要求,我们就应该去履行自己的诺言;按照《礼记》的标准对待他人就会远离耻辱;不因为建立自己的家庭而抛弃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才可以做一家之主。

这里的“因”字应同“姻”字,指的是一个人结婚,建立自己的家庭,亲指的是父母双亲。“宗”字我的理解应该是一家之主的意思,有的解释为可靠,有的解释为尊敬。我觉得不应那么理解,那样上下文就不连贯了,而且也没有突出孔子“孝”的思想。最后一句应该是说一个人不因为结婚而抛弃自己的父母,那么这个人就是孝顺的,能够将家族的荣耀发扬光大,可以作为一家族的宗主继承父辈的事业。

⒁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自注:

孔子说,君子不追求吃的很饱,也不追求住的安逸,勤于做事而且说话谨慎,根据高尚的道德标准来匡正自己的思想,这才是真正的热爱学习啊。

⒂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自注:

子贡问孔子:“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横,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答:“这样的人还可以啊,但他们不如贫穷而以追求高尚的道德为乐,富贵而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为荣的人。”子贡说:“《诗经》上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说的这种做人的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我跟你说了过去的事情,你就知道将来的事情了,我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

在这段话里,孔子认为人不论贫富,都应当遵守国家法律、追求高尚的道德,对子贡能够举一反三的理解他说的话很是赞赏。⒃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自注: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担心自己不理解别人。

孔子这么说的意思是要加强和他人的沟通,先让自己了解他人,沟通的渠道通畅了,别人也就能了解自己了。这种先人后己的思想影响了两千多年来许多文人墨客的思想。

(二)为政篇 为政篇主要讲述孔子的治国思想,孔子的治国思想主要体现一个“德、礼”的运用,他常常忽视法的运用,认为治国不能全靠法纪。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讲,德、礼本身也是一种法纪,是一种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上的法纪,他的出发点就是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即使后来变坏了,也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变好。

但“德、礼”本身只是一种对个人言行进行约束的建议,没有惩戒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孔子游学多年,其思想却不被大多数君王接受的原因。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状态下,仅仅靠“德、礼”是不能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的,要改变当时社会**,必须建立一套新的完整的社会法制,即新的“德、礼”,并以之来约束整个社会,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这也是商鞅变法后秦国得以发展强大的最重要的原因。

毛泽东在给郭沫若《封建论》的评论诗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多行秦政治,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也是一个反对以德治国,主张以法治国的人。从他在建国后发起的种种运动看,他是一个以法治国的实践者。

(1)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自注:

孔子说,要以道德为核心制定法律制度、管理国家,就像北极星居于中心而其他星星围绕着他运行一样。

之所以这句话被放在第一句,就是因为这句话是孔子执政思想的核心。在孔子的执政思想里,道德是第一位的,是最基本的元素。

(2)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自注:

孔子说,《诗经》有三百篇,但通篇的意思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原文中的邪字,应通今天的“斜”,意为偏,不全面,不正直,不高尚。

(3)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自注:

如果仅仅以法律引导、规范老百姓的行为,以刑罚来惩罚违反法律的行为,那么老百姓违反法律后为了免于刑罚的惩罚就会投机取巧钻法律的空子,人就会变得没有没有羞耻之心。如果以道德来规范、引导老百姓的行为,以《礼记》的方法惩处不遵守道德的人,那么老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恪守《记礼》的要求。

原文中的“格”应作“恪”义,这样句义才完整,同时在最后一句开头省略了一个“民”字,最有一句应为“民有耻且格”。在这句话里孔子强调了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教育、引导老百姓时不能仅仅强调法律,简单的运用刑罚,要宣扬高尚的道德行为,要用《礼记》的要求来规范处理人与人之间事务的方法。

(4)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自注: 孔子说,我15岁立志做学问;30岁我就有了自己独立的理论、主张;40岁时我完全坚定我的理论、主张,不被现实所迷惑;50岁时我洞悉了上天赋予我的使命,坚定了自己的人生追求;60岁时我还能够博采百家之言,而不断地充实自己;70岁时我就能够随心所欲的做事情却不逾越《礼记》的要求。

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我认为六十而耳顺指的是他能够博采百家之言,向别人学习。“钜”指的是规矩、要求,孔子极端推崇《礼记》,所以这里的钜应该是指《礼记》对人的要求。

(5)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自注:

孟懿子问,怎样才算孝?孔子说,不违背《礼记》的要求就算是孝。樊迟驾车的时候,孔子对他说,孟懿子问我怎么做才算孝,我告诉他不违背《礼记》的要求就是孝。樊迟说,怎样做才算是不违背《礼记》的要求?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按照《礼记》的要求来侍奉他们,他们去世的时候按照《礼记》的要求安葬他们,节日祭祀的时候按照《礼记》的要求来祭祀他们,这就是不违背《礼记》的要求。

总的来说,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遵从《礼记》的要求,按照《礼记》要求对待自己父母的生前和身后事,才算是真正的孝。

(6)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自注:

孟武伯问怎样才算孝?孔子说,经常关心、照顾父母就是孝。唯通“为”,在早期的汉语中,唯不是唯一的意思,如成语唯唯诺诺,唯马首是瞻等词语中,唯都不是唯一的意思。疾是多,经常,总是的意思,代表频率比较高,不是生病的意思。忧是关心、操心、担心的意思,也可理解为忧虑,结合上下文,这里的忧还有照顾、服侍的意思。

(7)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自注:

子游问怎样才算孝?孔子说,现在有很多人认为,能给父母提供衣食就是孝了。想想看,家里养的狗、马也都有充足的食物。如果不知道尊敬父母,而仅仅给他们提供衣食,这和在家里养狗、养马有什么分别哪?

(8)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自注:

子夏问怎样才算孝?孔子说,当长辈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做晚辈的替他去做;吃饭的时候,让长辈先吃,这些不都是孝的行为吗?

这里的色应通涩,色难有事是是一个倒装句,是有事涩难的倒装,即做事情遇到困难。

(9)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自注:

孔子说,我跟颜回说话的时候,他从来没有反驳、否定过我,像个愚蠢的人一样;他离开我后,我从侧面了解他的言行,发现他对我的话都理解的很透彻,还能把我的想法做进一步的发挥,颜回不愚蠢啊!

(10)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自注:

孔子说,看到一个人当前的言行,回想他以前的所作所为,然后探究他做事的规律,谁还能在你的面前伪装哪?

察通查,是查找、探寻、探究的意思,安通按,即指做事的目的、出发点、立场、规律等意。

(11)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自注: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对以前的经验、知识进行总结、综合、推理、提高,从而创造出新的经验、知识,那么我们就可以以这个人为老师,向他学习。

温是总结、综合、推理、提高的意思,不是温习,更不是复习的意思,温本身并没有习的意思。后边一句应当少了一个之字,应为“可以之为师矣”,这是因为古人写书的时候是不说“可以”的,“可”字,就已经代表了“可以”的意思,因为古代写书不容易,不说没有纸的时代,即使在有纸的时代,纸也是奢侈品,所以古人写书时都言简意赅,惜字如金,能用一个字来表达的意思绝不用两个字,而且经常省略“之”之类的代称。

(12)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自注:

孔子说,君子做事不像青铜铸造的器物一样顽固、呆板。

器,在当时指的应当是祭祀说生活中使用的青铜制品,特别是那些礼器。在战国时代,中国尚处于青铜时代,铁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普及,器字本身从象形字的角度看,指的是刻有图案而且多口的容器,在那个时代主要指鼎之类的祭祀礼器,特点就是坚固、造型单一。孔子用器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行,应当是指人做事顽固、僵化、呆板的意思。

(13)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自注: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自己要宣扬、主张的事情自己先做,然后再向别人宣扬,让别人跟随自己去做。

(14)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自注:

2.我读《论语》 篇二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包括了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等,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及《诗经》并称“四书五经”。其实,笔者首次接触《论语》是于初中二年级时。当初阅读《论语》中些许家喻户晓的名言,包括“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当时并没多大感触或是感想,因为只想着应付考试,就仓促地看过而已,并没将它真正的读到心坎里。直到高中一年级,经过了著名作家傅佩荣所撰《嗨!孔子》的洗礼后,才真正有所领会,对《论语》有着更深一层认识,多了份兴趣。

虽然《论语》已是两千五百年前的语录,但,其中之道理并没因时代的变迁而遭淘汰。《论语》的核心思想为“仁”“礼”及“义”。据笔者了解,此典籍概括了学习与教育、待人处事、君子品格及治国为政的主张。此外,笔者也从中悟出了许多道理,就如被什么东西敲响似的。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可谓现今社会中的一项热门话题啊!我们常常能从报章或新闻上看到有某位老人遭子女弃捐、虐待,或子女骗取年老父母财产等令人困惑的消息。有时候,走在夜市里,也能看见茫茫人海中身形佝偻、双目浑浊、黯然神伤的老人有家归不得,蹲坐在漆黑的路旁,卑微地向路人们乞讨,那无助的眼神真叫人心寒啊!不说成年人,说说小孩吧。我们往往也能看见小孩对着父母大吼大叫,甚至以极为不敬的话语顶撞父母,和父母顶心顶肺。说他们还小不懂事吗?可不能总拿这理由作为“挡箭牌”啊!小孩就如同一张白纸,父母画了什么上去,就会看见什么样的效果。所以说,这“孝”啊,可得从小就灌输给孩童们啊!当然,有的人认为给父母吃好的,穿好的,每个月给他们丰厚的“零用钱”也就称得上是“孝”了。可事实可并非如此啊!就如同孔子所言,让父母不愁吃不愁穿,却对他们不敬,那和供养犬马牛羊有何差别?有的人让父母亲三餐温饱,但,对他们的态度却是冷淡、忽视,甚至有的人还把父母当佣人般使唤,让他们包办家中的大小事务,那也称得上“孝”吗?笔者认为,“孝”不仅是对于父母们物质上的满足,也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柱。其实,父母要的并不多,他们奢望的不是物质上的享受,不是什么豪华大宅、鱼翅燕窝,而是希望儿孙们能够陪在身边,偶尔和他们撒撒娇、聊聊天,有人关心他们那就足够了。从前,最值得我们中华民族骄傲的就是我们对父母的敬爱,是父母比天还高,但非常遗憾的是,如今,现代人对“孝”的观念却不断褪色。笔者想说,大家应该将“孝”的品德犹如屹立不倒的丰碑,永远竖立在大家心中,源远流长。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遇到不明白的事物,不明白的问题时,应该竭力将他弄懂。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人踏遍世界各地,但真问起有关某地的些许问题,他未必都能回答。有时候我们只会炫耀自己去过何地,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曾真正去了解该地区的文化、礼仪……我们就只是“去过”而已。笔者认为,真正的旅行、观光应该像孔子那样,去了解和自己生活的地方文化的不同、风俗习惯的差异,不懂的就问个明白,不必在意或是害怕被人耻笑。唯有真心求知,才会有所收获。

此外,孔子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初中二年级那年初读时还似懂非懂,现在总算悟出其中道理了。是啊!学习也是一项非常值得深思的课题。令人遗憾的是,现今的教育越来越倾向于表面,即校誉、排行榜、成绩单上的数字……在这样的制度下,培育出的学生往往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笔者认为,读书嘛,或换个字眼吧,学习,应该充满着热忱,要有了解新事物、探索新事物的欲望,而且要对事物有好奇心。学习不该只是将老师口中的字字句句硬塞进脑里,盲目地背,应该要懂得思考,通过思考将所看、所闻、所学的消化成为知识。或许一字不漏的背完了会让你考获佳绩,名列前茅,但,你真的了解它了吗?还是应付完考试后就把一切都抛到九霄云外?这样你根本什么都没学到吧!而且,现今社会需要的并不是会啃书的机器,而是懂得思考变通的人。当然,也不是完全只思考而不读书学习,凭空想,到头老来也只是一场空。思考,是需要我们读书学习所积累起来的基础知识来辅助的。

再者,教育者在培育人才这项神圣的任务中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不让学校变成生产机器的工厂,教育者们应该鼓励学生们多动动脑筋,多拨些思考的空间给学生们。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负也。”不久前,某位老师曾与我们开了个玩笑,老师说我们都是“贝多芬”。当时听了还懵懵懂懂的,过后老师把那字在黑板上,才顿时恍然大悟。对啊!我们就是“背多分”,背完就有分数了。如今常见的现象,老师们在与同学们讨论练习题的答案时多半都并非在“讨论”,而是直接写得黑板满满的,供学生们参考。说好听点是“参考”,事实上就是在“抄答案”!笔者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极为不妥的。就算给了同学们标准答案,让他们背完,考试时把脑里那一大堆“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一字不漏的塞满试卷,然后个个考满分也毫无意义。因为同学们无论如何都错过了一个关键过程,那就是思考。身为教育者,应该让学生们多思考而不是盲目地背答案,看见题目就拼命地写,可能有时候学生们连自己在写什么都不晓得呢!所以说,应该以孔子的教育方式作为典范,让学生们独立思考,若真没头绪,才去开导他们。此外,笔者认为,实践也是学习中一项举足轻重的过程。读了,思考了,懂了,不运用,那也只是把知识摆在脑子里,等着时间慢慢地把它侵蚀殆尽。endprint

接下来,谈谈治国之道吧!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笔者非常认同孔子所言,要让人民服从政府,爱这片国土,唯有提拔、录用公正无私者,并将不正直人置于一旁。此外,执政者应该以民为本,套一句古仁人范仲淹所撰《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身为执政者,应凡事以民利为首要顾虑,了解人民真正需要,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倒回来提一提有关官员受贿的问题。其实,笔者认为人们的态度与公务员受贿的问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举个最普遍的例子,有许多人在被交警开罚单前都会塞点“咖啡钱”给他们,这就是问题的根源了。有谁能对着闪闪发光的钞票不动心呢?就是人民那贪图方便,违规却不愿意负责任的态度才会导致官员受贿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奇怪的是,人们还在那抱怨官员们受贿贪污呢!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要人们安守本分,官员坚守本职,国家自然就会清明起来。

此外,正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为人处世应以他人的德行作为榜样,以他人的恶行作为借鉴。孔夫子也曾说过“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我们应该多多了解自己的缺点,进而改进自己。当你遇见比你更优秀卓越者时,你是抱着怎样的心理呢?是嫉妒?羡慕?还是钦佩呢?遇见有人做出不当行为时,你又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呢?是在一旁等着看好戏,不当作一回事?还是反省自己?笔者认为,他人的言行,无论是好是坏,就像一面镜子,它能反映出你的优点及缺点。看见值得学习的榜样时,你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这时你应该放下嫉妒之心,向他看齐;遇见败坏风俗的不善之人时,应该以他作为借鉴,时时警惕自己,切勿重蹈他人覆辙。当然,人嘛,往往都拿着放大镜对着别人,若要你说出别人的缺点,肯定就噼里啪啦一大串,但要你说出自身的缺点,你又了解多少?是啊!就如同孔子所说,在这世上,很难看见能够发现自身错误,而在心中责备自己、扪心忏悔的人。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学习曾参的生活态度,每天对自己多次反省,反省自己今日是否有疏失之处,待人不善之处等,进而改之,不再重犯。

笔者想说,许多学生,包括笔者本身,可能在阅读《论语》前都觉得它枯燥无味,既是文言文,又有那么多生词,肯定需要消耗多时才能明白其文。但一旦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其实它并没想象中那么难而且还挺有趣的。此外,原来觉得孔子距离我们很遥远,印象中是个学问渊博的读书人,但,事实上孔子并不只是博学多闻,他还拥有许多的才艺,最奇妙的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问题时的答案往往都出乎意料,明明认为很简单,但,孔子却总能带出许多哲理启发我们。《论语》啊,这两千多年前的语录迄今无人能驳,且真实受用,可视为经典中的经典!其中能启发你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理、学习的态度、执政的根本等的精华可谓数不胜数,笔者实在无法一一详述,唯有你亲身去理解、探索,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领悟出不凡的道理!

3.我读论语作文700字 篇三

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侄,谄也。”爱国是任何人的责任,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这么强大了,是因为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浓浓的爱国心。在抗日期间,大批日军进攻中国,他们以为有着精良装备,就可以占领中国,但是他们错了,中国人的爱国情令他们没有投降,而是与日军展开了搏斗,虽然有些汉奸投靠日军,而且我军的装备极差,但是我们中国人有着前赴后继的精神,倒下一批,又冲上一批,终于那狂妄的日军被我们那“爱国情“打败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让我懂得了时光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的流去。我们要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是永不停留的,如果你每浪费一分钟,你的生命就会减少一分钟,因为生命是用时间组成的,珍惜时间就相当于珍惜生命,浪费时间就相当于浪费生命。我在一本书上读了这样一个科幻故事,它讲的是在一个小村庄,来了一个人,开了一个时光屋,在里面可以用时光来换钱,村子里的人都换钱,有的用了换了30万,有的用换了50万,有的人甚至用50年换了180万。不到几个月的时间村子里的年轻人都没有了,只有一个青年没有变自己的时间,不到几年的时间,就拥有了几百万元的家产,而那些变卖自己时间的人悔也来不及了。我知道了背叛时间的人,时间也会背叛他。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令我懂得了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不要总说别人的不是,我有时候就犯这样的错误。一次,我弟弟抄了一篇作文,我没在意,妈妈发现后说了我,为什么不制止弟弟。我说他的事我为啥管,事后我很后悔,我是哥哥要帮助弟弟的。

上一篇:老年大学计划下一篇:汽车站2010年度行风建设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