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jia

2024-12-07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jia(精选6篇)

1.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jia 篇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

2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4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荆轲刺秦王》

1秦国大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领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直到燕国的南部边界。

2(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教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想经常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荆轲说:“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那我就有机会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3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现在听说购买将军的头,赏格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荆轲说:“现在有一句话,既可解除燕国的祸患,又可报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头用来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愿意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胸部。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斯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左手握住右腕,走进一步说:“这是我日夜为之咬牙痛心的事,而今日才得听到您的指教!”于是就割颈自杀死了。

4太子听到这个消息,急速驾车赶去,伏在(樊将军的)尸体上痛哭,非常悲哀。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起樊於期的头,装在匣子里封好它。

5于是太子预先寻求天下锋利的匕首,得到了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买下,让工匠用药水加工。于是打点行装派荆轲上路。

6燕国有个勇士叫秦武阳,十二岁时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对他正眼相看。就派秦武阳做副手。7荆轲等待另一个朋友,想同他一起去,那人居住的远,还未到来,为此而留下等待他。8过了一阵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晚了,怀疑他改变主意后悔了,就又请他,说:“时间已经快到了,荆卿难道不想去了吗?请允许我先派秦武阳去!”荆轲生气了,呵斥太子说:“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现在只提着一把匕首深入不可预测的强暴的秦国,我所以停留,是在等待我一个朋友同他一起去。现在太子嫌动身晚了,我就辞别了。”于是出发了。

9太子和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冠来给荆轲送行。到了易水边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随着拍节唱歌,发出了声调悲凉的声音,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荆轲)又向前唱道:“风潇潇啊易水寒,壮士一去啊不再还!”筑声又发出激愤的声调,送行的人听了,都怒目睁眼,头发都竖了起来。于是荆轲就上车走了,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10到了秦国后,(荆轲)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11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道:“燕王真的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起兵抗拒大王,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象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税赋,只要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按时祭祀就行了。(燕王)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恭敬地砍下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用匣子封好,燕王亲自拜送庭前,派使者来报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的吩咐。”

12秦王听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在朝堂上安排最隆重的“九宾”大典的礼节,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13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的匣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前进。走到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变得很恐惧,群臣感到很奇怪,荆轲回头对秦武阳笑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过武阳所拿的地图!”

14荆轲取过地图奉送给秦王,展开地图,地图全展开时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着刺他。还没有刺到秦王身上,秦王大惊,自己挣着站起来,袖子断了。(秦王)拔剑,剑太长,握住剑鞘。当时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15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并且秦国的法令,群臣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的侍卫拿着兵器的,都排列在殿下,没有皇上的命令不能上殿。正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殿下的侍卫,因此荆轲追逐秦王,而仓猝间惊慌失措,大家没有东西来打荆轲,于是用手一齐同荆轲搏斗。

16这时,随从的医官夏无且用他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正绕柱跑,仓猝间恐惧慌忙不知所措。两旁的人就喊:“大王快把剑推到背后!推到背后!”于是(秦王)拔出剑来击杀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伤残倒地,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投中,投在柱上。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17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两脚伸开象箕的样子坐在地上。骂道:“事情所以没有成功,因为想劫制你订立盟约,一定要得到盟约来报答太子啊。”

18(秦王的)待臣上前,杀死荆轲。(事后)秦王头晕目眩了好长时间。

《鸿门宴》

1沛公(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能跟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去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占领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相所有的)珍珠宝器都归为自己所有。”项羽(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打败刘邦的军队。”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图财物,爱好美女。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表现)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去看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你)赶快功打(他),不要失掉时机!”

2楚国的左君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叔你,平时和留候张良友好。张良这时候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详细把事情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说:“不跟(我走)将会一被杀。”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沛公现在有急难,(我)逃跑离开是不讲道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怎样应付这件事呢?”张良说:“谁替大王献出这个计策的?”(刘邦)回答说:“浅陋无知的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刘邦沉默(一会儿)说:“本来不如人家,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的?”张良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把他)请进来,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立即进来见刘邦。刘邦就奉上一杯酒为项伯祝福,(并)约定为亲家,说:“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你(对 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项伯答应了,跟刘邦说:“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开,回到(项羽)军营里,详细地把刘邦的话报告项王。就趁机说:“刘邦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来呢?现在人家有大功(你)却要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不如就趁机友好地款待他。”项王答应了。

3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饮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你面向南坐──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对项庄说:“君王的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下手。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项庄就进去祝酒。祝酒完了,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请让我舞剑助兴吧。”项羽说:“好。”项庄就拔出剑

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终于)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

4于是张良到军门外去见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样?”张良说:“非常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请让我进去,和他们拼命。”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入军门。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士兵想要阻止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揭开帷幕面向西站立,瞪眼看着项羽,头发直坚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立起,站着(一口气)把酒渴了。项羽说:“赏给他一只猪腿。”(左右的人)就给了他一只半生的猪腿。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切着吃起来。项羽说:“壮士!能再喝吗?”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怀王曾经和诸将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一丝一毫都不敢占有动用,封闭了官室,退军驻扎在霸上,以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出入和发生意外的事变。象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要杀有功劳的人,这是灭亡的秦国的后续者啊!我自己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项羽无话可答,说:“坐吧。”樊哙使挨着张良坐下。

5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顺便招呼樊哙(一道)出去。刘邦已经出去,项羽派都尉陈平去召呼刘邦(回来)。刘邦(对樊哙)说:“刚才出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樊哙说:“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于是就走了。就叫张良留下(向项羽)辞谢。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些什么(礼物)?”(刘邦)说:“我拿一对白玉璧,准备献给项王,一对玉酒杯,要送给范增。正赶上他们发怒,不敢献上去,你替我献给吧。”张良说:“遵命。”在这个时候,项羽的军队驻扎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相隔四十里。刘邦丢下随从的车输、人马,离开这儿,独自一人骑马,同持剑拿盾徒步跑着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一起,顺着骊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逃走。刘邦(行前)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

6刘邦已经走了,(估计)抄小道(已经)回到军中,张良进去辞谢,说:“沛公不能多喝酒,已经醉了,不能(前来)告辞。谨叫我奉上白玉璧一对,敬献给大王;玉杯一对,敬献给大将军。”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脱身独自离开(—鸿门),已经回到了军中。”项羽就接受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范增接受玉杯,丢在地上,拔出剑砍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7刘邦回到军营,立即杀掉曹无伤。

2.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jia 篇二

从学情考察来看,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点主要存在几个方面:1.背景陌生。文言文产生的时代久远, “批文入情”、“知人论世”的阅读原则要求读者必须熟知作品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志趣等。2.言语障碍。文言文遣词造句的习惯和现代文有着很大的不同, 许多词语的意思古今差别极大, 存在着通假、异体、活用等诸多语言现象, 给学生的理解带来极大的不便。3.心理排斥。由于以上两种原因, 当代学生热衷于相对易懂的现代白话文, 排斥“枯燥费解”的文言文, 造成学习动机缺乏。那么, 针对以上问题, 教师如何突破呢?

一、动机驱动

学生迫于考试升学的压力, 不得不学习文言文, 但这并不能深度唤醒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生应从文化认知、继承和运用的角度去看待文言文, 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去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言文的巨大魅力, 从而使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文言文的学习中。

1.写作驱动。“学生腔”的作品在高考试卷中屡见不鲜, 其肤浅和做作令阅卷老师心生厌烦, 而熟知文言遣词造句之法、轻车熟路地引用文言名句、故事等, 或仿写, 或化用, 则能提升作文的文化含量, 丰富作品的内容。比如考生模仿《三国演义》写的高考作文《赤兔马之死》, 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恰当使用古文的典型例子, 坊间仿写的时评杂文《史记·××列传》等, 让学生真实感受古文的魅力, 这在高中低年级尤为重要。

2.故事驱动。每一个文本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人生故事, 折射出人生的意义, 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教师整合这些宝贵的资源, 将作家曲折而辉煌的人生故事推荐给学生, 或者搭建交流平台, 能够使他们增强阅读的兴趣, 发挥“爱屋及乌”的心理连锁效应。

二、自主疏通

文言文的教学, 教师首先是要带领学生突破文意疏通的瓶颈, 但如果采取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 既枯燥无味, 又不能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对于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而言都不公平, 自然也削弱了教学效果。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反对逐字逐句讲解, 主张“零敲碎打式”的文言文教学方式, 让学生自主学习。

我以前教授《报任安书》时, 也采用了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 不仅我自己感觉口干舌燥、疲倦不堪, 而且学生亦步亦趋、跟着盲动, 对于仍然困惑不解的地方来不及探究, 致使教学效果欠佳。后来, 我放手让学生借助工具书, 自主疏通, 捕捉重要词汇, 探究、求证难词难句的理解, 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 这样学生可以个性化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灵活地掌握关注点, 而且教师也从繁琐的讲解中解脱出来, 只需帮助学生总结本课的古今异义、通假、活用、一词多义以及重要句式等现象, 以逸待劳, 两全其美。

三、资源支持

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 掌握的资源有限, 教师就应当留足够的时间来合理地安排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 为学生了解作品背景、作家身世、作品思想等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教授《报任安书》时, 我甄选了一套资料, 散发给学生供其选择阅读。这些资源包括:司马迁传记 (简缩本) ;《史记》的前世今生;《报任安书·典故集锦》 (钟子期与伯牙、许由和伯夷、汉武帝东巡泰山、商鞅列传译本、李凌之死、西伯受拘等;宫刑、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等) ;《报任安书》的研究文章。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到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搜集到的资源, 自然极大地方便了学习, 学生借助这些资源能够破解他们在阅读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 了解了作品的背景, 能够更好地深入司马迁的灵魂世界, 探察《报任安书》一文所传达出的对人生、时事的理解及态度, 体悟作者溢满胸腔的悲愤和立志著述的悲壮, 这样学生就会将本文的学习上升到濡染文化、反省生命的高度上。

四、先学后教

“翻转课堂”之所以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受到关注, 就是因为它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 这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同样重要, 有利于执教者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 避免灌输式的讲解所带来的食而不化的弊端。如果学生不能充分疏通文言文的文意, 就直接进入文本含义的学习, 这难免有不顾客观学情而揠苗助长之嫌了, 自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我以题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帮助他们梳理文言词语、句式, 一方面督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一方面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然后围绕教学目标, 提出交流的问题 (预设问题在课前已下发给学生, 学生自发提出的问题) , 引导探究, 这样就会带领学生逐步抵近文本内核。比如: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你是否赞赏司马迁的生死观, 为什么?此文的艺术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三个问题从背景、观点到艺术等方面引导学生把握此文最闪亮之处, 也就是说在突破了言语瓶颈后, 带领学生抵近高难度的文学鉴赏。

无论文言文教学的难度有多大, 只要教师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多管齐下, 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领略古文化的无限美景, 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jia 篇三

摘  要: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注释的研究是课程改革过程中多版教材出现后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考证对勘的方法,以《四部丛刊》《十三经注疏》等作为版本校对的主要依据,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进行选文注释方面的校对工作。在选文校勘的基础上,具体采取比较的方法比较选文校对前后的优、缺点,指出教材中文言文选文中值得商榷的地方,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苏教版  语文必修教材  文言文注释  校对  商榷

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经过精心选择与精心编排的课程资源。文言文选文作为语文教材的核心部分,对语文教材以及通过教材对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历几次漫长的发展改革之后,现行的苏教版普通语文教科书(必修)一共五册,在课文的选编上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比起以前的教材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文言文选文也存在着较明显的问题。

一、当注不注

例1 喻 必修四·4·《寡人之于国也》:“王好战,请以战喻。”

《寡人之于国也》:“王好战,请以战喻。” “喻”字没有注释,但在一般参考书中将“喻”理解为“比喻、打比方”。

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喻”字在先秦时绝无比喻的意思。“喻”和“谕”古是一字。《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皇甫疏:“喻,晓也。”

综上所述,“喻”是指把事情说明白。在这里,孟子是想用打仗的事例来把梁惠王心中的疑问说明白。

例2 泉 必修三·93·《谏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谏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课文对“泉源”的“泉”字没有注释,这样就很容易误解为“泉源”就是“泉水的源头”。

其实,“泉源”“根本”属对文,都是复语。“泉”也是“源”的意思,本当作“渊”,因避高祖李渊的讳而改。“泉源”,即“渊源”,二字并列同义。[1](P221)

例3 慕 必修一·85·《赤壁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赤壁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课文没有对“慕”字进行解释,而多数教材辅导大多把它解释为“爱慕”“倾慕”。

而事实上从前后文来看,整段文字的感情色彩是“悲伤”的。考证一下发现“慕”确有“悲伤”的意思。如:沈括《登台王秋月》:“居人临此笑此歌,别客对之伤且慕。”刘孝仪《行过康王故第苑》:“送禽悲不去,过客慕难穷。”后两者的“慕”字,都是“悲”“伤”之义。

综上所述,联系《赤壁赋》这一段的感情色彩,这里的“慕”字解释为“悲”更恰当些。

例4 用 必修一·36·《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课文没有对“用”进行注释。

而较多的参考书对“用心一也”的解释是“(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高中《语文》第二册)或者“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这样的话,就把“用”字当做动词“使用”来翻译,但实际上将“用”当做连词“因为”来讲更好些。

今按,《辞海》:用,犹以也。《古书虚字集释》:用,以也。《孟子·万章篇》:“用下敬上”。“用”犹“而”也。《墨子·节用篇》:“死者既丧,生者毋久丧用哀。”《广释词》:“用,犹以,以犹困,故用亦犹困。”

这也就是说,“用”和“以”可以互训。“用”和“以”一样,可以做介词,也可以做连词。例如《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句话可以翻译成:“晋文公和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无礼,并且分心倾向楚国。”这里“以”就是“因为”的意思。《史记·外戚世家》:“平阳公曰:‘用无子故废耳。”这句话可以翻译成“平阳公说:‘因为(陈氏)没有儿子,所以被废黜。”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用”和“以”可以互训。

综上所述,在《劝学》中,“用”在这里可以译成“因为、由于”。

例5 分、崩、离 必修四·4·《季氏将伐颛臾》:“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季氏将伐颛臾》:“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课文没有对“分、崩、离”进行注释。

今按,《四部丛刊·论语·何晏集解》:“孔安国曰:民有异心曰分,欲去曰崩,不可会聚曰离析也。”

例6 五亩之宅 必修四·5·《寡人之于国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对“五亩之宅”没有进行注释。

今按:《四部丛刊·孟子》中引赵岐注:“庐井邑居各二亩半以为宅,各入保城二亩半,故为五亩也。树桑墙下,古者年五十乃衣帛矣。”

例7 竟 必修三·37·《指南录后序》:“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竟使遇哨。”

《指南录后序》:“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竟使遇哨。”课文对“竟使遇哨”的注解为:“假使碰上敌人的哨兵”。这个注解对“使”进行了解释,但没有对“竟”解释。

今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竟”有以下几个义项:①完毕,终了。例如:王充《论衡·正说》:“义穷理竟,文辞备足。”②究竟,终究。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人问抚军:‘殷浩谈竟何如?”③从头至尾。曹操《善哉行》:“轻舟竟川。”④竟然,居然。《史记·伯夷列传》:“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⑤边境,国境。《商君书·徕民》:“竟内不失须臾之时。”⑥追究。《汉书·霍光传》:“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那么在这六个义项中,符合《指南录后序》中的语境的义项,只有 “从头至尾”这个义项,而且这个义项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并不多见。因此,课文有必要将“竟”注解出来。endprint

例8 毋从俱死 必修三·104·《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毋从俱死”,课文没有注释。

今按,王念孙《读书杂志·读,<史记>志》“毋从俱死”:“从,当作徒。项伯以张良不去,则徒与沛公俱死,故曰:‘毋从俱死也。《汉书·高祖记》作‘毋特俱死,苏林曰:‘特,但也。师古曰:‘但,空也。空死而无成名也。但、徒一声之转,其义一也。隶书从字作徒,形与徒相似,故徒误为从。”

综上所述,“毋从俱死”的意思为“别空与沛公一起死”。

例9 那堪 必修四·67·《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课文没有对“那堪”进行注释,在一般的教辅中,“那堪”被解释为“不堪”。

今按,《诗词曲语辞汇释》:“那堪”,“兼之”的意思。这个解释和教辅所解释的“不堪”意思上就有所差异了。把“兼之”的意思放在整首词里面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兼在冷落清秋节”,这样词中所要表达的离别之苦就更加合情合理,而同时读者也更能够体会这种离别之苦了。

例10 危 必修三·95·《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俱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深思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谏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俱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深思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课文对“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一句的解释为:“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束。冲,谦虚。牧,约束,修养。”这个解释对“危”没有作单独解释,在整句话的翻译中将其解释为“险”。这样的解释不妥当。联系上下文来看,“念高危”和下文的“俱满溢”“乐盘游”“忧懈怠”“虑壅蔽”等应该是并举,这些短语的结构都为动宾结构,而动词所带的宾语又是同义的,“满”“溢”都为“满”的意思。

今按,《说文》:“满,盈溢也。溢,器满也。”“盘”,意为娱乐;“游”,意为游逸。因此,“盘”“逸”二字同义。“懈、怠”,《说文》解释为“懈,怠也”。因此,“懈、怠”二字词义相同。“壅”“蔽”,《广雅·释诂二》中这样解释:“壅,障也。” “障”就是阻断的意思;“蔽”,蒙蔽。因此,“壅”、“蔽”二字词义相近。按照这样的结构,“念高危”中“高”和“危”二字的词义也相近或相同。“危”在这个语境中就是“高”的意思。“危”有“高”的意思,我们还可以在李白《夜宿山寺》一诗中得到印证。该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句中的“危楼”解释为“高楼,这里指建筑在山顶的寺庙”。

例11 征 必修五·95·《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课文没有对“而”进行注释。一般的教辅将“而”作为一个表示并列的连词来处理。其实,“而”可以作为通假字来讲,和“耐”相通,意思为“能,才能,能力”。前面几句“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都是主谓宾结构的短语,因此“而征一国”的“而”应为名词性质的词,因此,将之翻译为“才能,能力”更妥当些。

例12 暂 必修四·63·《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课文没有对“暂”进行注释。一般的教辅将这个“暂”解释为“暂时、渐渐”。但是,“暂”除了“暂时、渐渐”这个今义之外,还有“忽然、突然”的意思。[2](P193)

二、有注但不确切,孤立解释

例13 趣 必修五·96·《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其所遇,暂得于己,不知老之将至。”

《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其所遇,暂得于己,不知老之将至。”课文注释说:“趣舍万殊:意思各有各的爱好。趣,通‘取。舍,舍弃。”

今按,《汉书·司马迁传》:“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颜师古注:“趣,谓志趣也。”联系课文上下语境,此处的“趣舍”应是爱好、志向之义,而并非“取舍”之义。

例14 必 必修三·99·《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课文没有对“必”进行注释。而样“必”很容易被误以为“一定,实在”的意思。其实,这里应该将“必”解释为“倘若,假使”。因为这句话是在强秦的威逼下,赵国商议对策时,蔺相如说假如实在没有合适的使者人选的话,蔺相如愿意去。“必”作“假使,果真”之义可以从大型工具书中找到例证。

今按,《辞海》这样解释“必”:“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必,果真,假使。”[3](P258)并且还用杜甫《丹青引》“将军尽善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作例证。《词源》注为:“必,如果。”[4](P594)同样也举出《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作为例证。

综上所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中的“必”应该解释为“果真、如果、假使、倘若”比较恰当些。

例15 得 必修二·70·10·《六国论》:“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六国论》:“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课文注释“此言得之”为“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endprint

如果把“得”解释为“适宜、得当、正确”,那就是形容词,不应该带“之”作其宾语。既然认为“之”是“指上面说的道理”,即“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欲急”等语,那“得”就应该解释为动词,否则不合语法。其实“得”就是“得到”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将“得”翻译为“说中”“说出”等。[5](P6)

例16 去来 必修四·63·27·《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课文注释说:“去来,去了以后。来,语气助词,无义。”这条注释有误。“去来”,应该和“妻子”“兄弟”等词一样,都属于偏义复词。在此句中,“去来”偏重“去”字。词句意思是说琵琶女的丈夫“买茶去”后,琵琶女乘船离开江口来到江心,一个人独守空船。

例17 思 必修四·62·15·《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注释说:“思,思绪,名词,这里指愁思。”其实,“思”就是“愁”,用不着特别去说明“这里是愁思”。此句“声声思”的意思为“一声声的哀愁”。郭在贻先生也曾作如此解释。[6](P23-24)

例18 行李 必修三·94·3·《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课文对“行李”的注解是:“也作‘行理,外交使节。”“行李”,除了官方的使节的意思之外,还包括行走于路上的行人。

今按,《十三经注疏》中:“正义曰:襄八年传云一介行李。杜云:行李,行人也。昭十三年传云行理之命。杜云:行理使人。李、理字异,为注则同,都不解理字。周语行理以节逆之。贾逵云:理,吏也,小行人也。孔晁注国语:其本亦作‘李字。注云:行李,行人之官也。然则两字通用。本多作‘理训之,为吏,故为‘行人,使人也。”按照这一注释,“行李”,除了官方的使节的意思之外,也还应该包括行走于路上的行人。而且,两个国家之间的交往沟通,除了外交使节的相互往来,也还应该有两国平民百姓的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等。

例19 填 必修四·4·15·《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教材中对“填然”的注解为“填,象声词。鼓,击鼓。”

今按,《四部丛刊》中则解释地较为具体:“填,鼓音也,出兵以鼓进,以金退。”

例20 览 必修三·54·5·《离骚(节选)》:“皇览揆余初度兮。”

《离骚(节选)》:“皇览揆余初度兮。”课文对“览”的注释为“观察”。这样的话整句意为“我的父亲观察思量我初生的时节,我的父亲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这样的翻译也可以。但是如果把“览”解释为“鉴”的话就更合适了,“鉴于我初生的时节,我的父亲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

今按,《楚辞补注》:“览,观也。一作鉴。五臣曰:我父鉴度我初生之法度。”[7](P4)

例21  灵 均 必修三·54·6·《离骚(节选)》:“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离骚(节选)》:“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课文注为“灵,好,善。均,平。”这个解释太泛,太过笼统。

今按,《楚辞补注》,除了“灵,好,善。均,平。”这一解释外,还补注为“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则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8](P4)

例22 凭 必修二·76·1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课文注释为“有谁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今按,“凭”的意思,和这首词有关的,一般辞书列了以下几个义项:

《古汉语常用字典》:①靠着。《尚书·顾命》:“相被冕服凭玉几。”②依靠,依据。《南史·梁武帝纪》:“凭险作守,兵食兼资。”

在“凭”的众多义项中,没有“有”这个义项。而联系《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来看,将“凭”解释为“靠着”比较好。廉颇英勇无比,胸怀抱负,老当益壮。但是赵王却不信任他,最终他被奸人所害。在这样环境下,要靠谁启用英才啊?所以,在这里,辛弃疾以廉颇来自况,抒发自己老当益壮,想为国效力而不得的那种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悲愤。

例23 息 必修五·93·15·《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课文将“去以六月息者也”解释为:“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止息于南冥。”这里,将“息”解释为“休息”是不正确的。

今按,《说文·心部》:“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息”的本义就是“喘息”。例如《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

《逍遥游》中“去以六月息者也”用的应该是“息”的本义,六月的气息,就是指六月的大风。“去以六月息者也”下面一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按王力先生《古代汉语》:“野马,指春日野外泽中的雾气,蒸腾如奔马,所以叫野马。”“野马、尘埃的动荡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9](P380-381)联系上下文,对比“野马”和“尘埃”这些小的事物,鲲鹏这样的大事物也要“以六月之息”,即依靠六月的大风。

综上所述,这一注释应该只为:“息,气息。这里指六月的大风。”

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建议

在中学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有着较高的认识功能[10](P6),它是广大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它使我们的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现行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1-5册)共收录了34篇文言文。那么,面对教材中有异议的文言文注释,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最好呢?endprint

(一) 加强科学研究,做到“深究、咀嚼”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一种“恢复原生态”的态度。段玉裁说:“照本改字,不讹不漏。”这就要求师生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深究、咀嚼”的态度,通过对古人语言系统、思想系统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把握,尽可能地还原文言字、词的原生态。因此,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文言文选文的质量,我们应该多借鉴古汉语、文学专家,语文教育行家们在古汉语方面的研究成果。诸如王力、饶杰腾、蒋传一等专家学者,他们以不同的文言语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对文言文常用词进行了精密统计和系统研究。他们对古汉语语言文化现象的深刻认识,对广大师生认知和准确把握文言文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采用训诂学的方法,考订文字、音韵、训诂三方面的真实价值,而且创通许多研究词义的方法,对汉语训诂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门径。

(二)增强版本选择意识,做到“择善本,归原本”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部分入选的文言文,在版本的选择、注释和对勘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应该增强版本的选择意识,在细致地版本校对的基础上,择善本而选,选择合适的版本注释。

这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且经常查对原文,也有利于增强教与学的效果。

总之,在对待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异文现象时,我们应该做一个勤劳的“浣衣妇”,像一个有洁癖嗜好的老太婆,将衣服洗了又洗,将有异议的文言文进行反复地咀嚼和探究。

注释:

[1]黄灵庚,张继定:《训诂学与语文教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4][宋]张炎:《词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李运富:《中学教材文言文注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

[6]郭在贻:《训诂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8][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版。

[9]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1999年版。

[10]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1980.

[3]高峰.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教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例析[J].文教资料,2004.

[4]王永明,张彦红.编好教材,用活教材,以大面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新语文学习,2012,(04).

4.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jia 篇四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⑵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⑶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⑷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二、找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作动词。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⑵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二)名词作状语。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三)形容词作名词 ⑴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⑵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四)意动用法。

⑴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⑵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⑶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三、明确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

⑴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

⑵金就砺则利。

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⑷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7、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8、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

9、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

四、辨析下列各句中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而

⑴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小学而大遗。

⑵连词,表修饰。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

⑸则群聚而笑之。

⑶连词,表递进。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⑷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

⑷择师而教之。

(二)焉

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⑵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⑶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

(三)之

⑴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代靛青)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⑶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

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代童子)

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

⑹郯子之徒。(代词,这)

⑺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⑻圣人之所以为圣。(指代这件事)

⑵助词。

⑴不如须臾之所学。(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⑵彼童子之师。(的)

⑶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⑷古之学者必有师。(的)

⑸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的)

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

⑻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⑼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⑽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⑾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

(四)于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⑵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

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

⑷而耻学于师。(向)

⑸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⑹其皆出于此乎?(从)

⑺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

(五)乎

⑴介词,相当于“于”。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

⑵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

⑵语气助词。

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⑵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译为“吧”、“呢”)

⑶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⑷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表感叹,与“呜”连用,译为“唉”)

(六)其

⑴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⑵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⑷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⑸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七)也

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⑵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⑶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⑷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五、找出并解释下列各句中一词多义的词语。

㈠师

⑴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⑶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⑷吾师道也。(学习)

㈡传

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⑶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文的著作)

㈢则

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

⑵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

㈣惑

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

⑵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㈤行

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走路)

⑵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

(㈥复

⑴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⑵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

㈦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⑵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㈧道

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传统)

六、明确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一)判断句

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⑵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⑷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⑸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省略句

⑴輮以(之)为轮。

⑵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⑷吾从(之)而师之。

(三)状语后置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⑶善假于物也。

⑷而耻学于师。

⑸师不必贤于弟子。

⑹学于余。

(四)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五)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六)被动句

⑴不拘于时。

七、翻译下列重点语句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海。)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一下就放下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而不停止,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是因为用心专一。)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8.吾师道业,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地位低贱,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些教育儿童的老师,教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学会停顿断句的,并非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的老师。)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地方学习,而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

1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

①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节选自《后汉书·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注】①乡啬夫:乡中小吏,掌管诉讼和收赋税。②方:法,这里指儒家正统学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造太学受业 受:同“授”,传授。.B.以父丧不行 以:认为,以为。.C.因自赞曰 赞:夸耀 .D.回、赐之徒不称官阀 之徒:这些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西入关 ②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 ..③乃召见于楼上 ④十余年乃归乡里 ..⑤绍乃举玄茂才 ⑥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 D.④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玄少为乡啬夫 ②不乐为吏 ..③进为设几杖 ④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 ..⑤公车征为大司农 ⑥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郑玄志于治学和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A.①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

②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 B.①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

②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 C.①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

②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D.①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

②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玄自幼好学,无意仕途,一心寻师问道,研究学问,先后从师于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等人,终于学有所成。

B.郑玄游学十多年后回家,因为家境贫穷,只好到东莱为别人佣耕,即便这样,追随他学习的学生也有成百上千了。

C.郑玄因为大将军何进是当权者的外戚,不敢违意,不得已应召,但他只是以普通儒生的身份拜见何进,且住了一夜就逃跑了。

②D.郑玄被袁绍举荐为茂才,并被上表推荐为左中郎将,他都没有就任;朝廷征召他为大司农,他却借口有病自请回家。

6.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3分)

(2)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3分)

(3)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4分)参考答案:1.D(A项为“接受”;B项为“因”;C项为“引荐”。)

2.B(①③⑤均为连词,于是,就;②为副词,只,仅仅;④为副词,才;⑥为连词,却。)3.B(①②④⑤均为动词,担任,做;③为介词,替;⑥为动词,成为)

4.B(A项,①②都表现郑玄志于治学。C项,①是说因郑玄才高而被袁绍请到上座,没表现志于治学。D项,①陈述的是袁绍宾客对郑玄的印象,不表现郑玄志于治学)5.C(“郑玄因为大将军何进是当权者的外戚,不敢违意”错,应为州郡长官因为不敢违背何进的意旨,就逼迫威胁郑玄,郑玄不得已前去应召)6.(1)郑玄认为在山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他往西入关。(3分。以:以为,认为,翻译成“因为”也可;无足:不值得;西:往西,向西。每处1分)

(2)郑玄趁机向马融请教各种疑难问题,问完之后就告辞回家。(3分。质:询问,请教;疑义:疑难问题;辞:告别。每处1分)

(3)郑玄依照儒家学说答辩应对,内容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大家都得到了闻所未闻的知识,没有人不慨叹佩服。(4分。辩对:答辩应对;出:超出;表:外,这里指比问题本身更深广的内容;嗟服:慨叹佩服。每处1分)【参考译文】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郑玄年轻时在乡里做掌管诉讼和收赋税的小吏,每逢休假回家,常常到学校里读书,不喜欢做官吏。父亲为此多次发火,也不能制止他。郑玄于是到京城太学去学习,拜京兆人第五元先为师,开始掌握《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后又跟从东郡人张恭祖学习《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等。因为在山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他往西入关。通过涿郡的卢植,拜扶风人马融为师。

马融有门徒四百余人,而能够进入厅堂听他亲自讲课的仅五十余人。马融平素骄傲自负,郑玄拜在他门下,三年都不能见他一面,马融只是让自己的高材生给郑玄授课。郑玄日夜探究、诵习,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厌倦。有一次遇上马融召集门生研讨图纬,听说郑玄善于计算,于是在楼上召见他。郑玄趁机向马融请教各种疑难问题,问完之后就告辞回家。马融很有感触地对学生们说:“郑玄现在离开了,我的学问到东方去了。”

郑玄独自出外游学,十多年才回到家乡。家境贫困,郑玄在东莱为人佣耕,这时跟随他学习的学生已经有成百上千了。等到党锢之祸发生,他就和同乡孙嵩等四十多人都被禁止做官从政。于是郑玄就埋头研习经学,闭门不出。

汉灵帝末年,党禁解除,大将军何进听说郑玄很有才能便征召他。州郡长官因为何进是当权的外戚,不敢违背他的意旨,于是逼迫威胁郑玄,郑玄不得已前去应召。何进为他准备了几案和手杖,礼遇十分优厚。郑玄没有接受朝服,只穿戴普通人服饰来拜见何进。住了一夜就逃走了。后来将军袁隗上表推荐他担任侍中,他因为父亲去世没有就任。国相孔融非常敬重郑玄,急急忙忙到他家拜访。

5.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jia 篇五

1.敢以烦执事..

古义: 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

古义: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今义:生活困难,经济不宽裕

6.复为慷慨..羽声

古义: 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或不吝惜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8.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 今义:可能、能够

9.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 今义:年龄和辈分高的人

10.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11.终己不顾..

古义: 今义:不考虑、不照顾

12.诸郎中..执兵

古义: 今义:中医医生

13.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 今义:山东省

14.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婚姻关系

15.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1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今义:程度副词,十分,极

1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18.而听细说..

6.苏教版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整理 篇六

一、通假字。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8、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顺流而东。(东进)

5、卧而梦。(做梦)

6、故为之文以志。(写文章)

7、外与天际。(交会)

(二)名词作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5、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6、四望如一(名词用作状语,向四面;数词用作形容词,相同)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2、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4、自远而至。(远处)

5、穷山之高而止。(顶点)

(四)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2、穷回溪。(走到尽头)

3、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五)使动用法。

1、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3、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4、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5、始指异之。(以……为异。)

三、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2、金就砺则利。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4、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7、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8、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

9、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

10、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11、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1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13、于是饮酒乐甚。古义:在这个(时候)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1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15、颓然就醉。古义:倒塌,文中指身子倾倒的样子; 今义:精神萎靡不振

16、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四、虚词归纳

(一)而

1、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⑾而不知其所穷。

⑿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⒀小学而大遗。

2、连词,表修饰。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

⑸则群聚而笑之。

⑹倚歌而和之。

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⑻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⑼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连词,表递进。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⑶侣鱼虾而友麋鹿。

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

⑷择师而教之。

⑸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⑹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⑺卧而梦。

⑻觉而起,起而归。

⑼自远而至。

6、连词,表因果。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7、连词,表条件。穷山之高而止。

8、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如是而已。

(二)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

(三)之

1、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代靛青)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⑶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

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代童子)

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

⑹郯子之徒。(代词,这)

⑺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⑼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⑽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⑾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

⑿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⒀圣人之所以为圣。(指代这件事)

2、助词。

⑴不如须臾之所学。(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⑵彼童子之师。(的)

⑶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⑷古之学者必有师。(的)

⑸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的)

⑹月出于东山之上。(的)

⑺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的)

⑼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⑽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

⑾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的标志)

⑿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⒁苟非吾之所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⒂吾与子之所共适。(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⒅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⒆不知日之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⒇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

(四)于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

4、而耻学于师。(向)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6、其皆出于此乎?(从)

7、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

8、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9、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10、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11、于是饮酒乐甚。(在)

1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13、渔樵于江渚之上。(在)

14、寄蜉蝣于天地。(在)

15、托遗响于悲风。(给)

(五)乎

1、介词,相当于“于”。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

⑵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

⑶相与枕藉乎舟中。(在)

2、语气助词。

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⑵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译为“吧”、“呢”)⑶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⑷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表感叹,与“呜”连用,译为“唉”)

⑸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⑹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表反问,译为“吗”、“呢”)⑺而又何羡乎?(表疑问,译为“吗”、“呢”)

3、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⑵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⑶郁乎苍苍。

⑷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⑸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六)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七)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五、一词多义

(一)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3、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4、吾师道也。(学习)

(二)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文的著作)

(三)穷

1、穷回溪。(走到尽头)

2、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3、而不知其所穷。(尽头)

(四)绝

1、而绝江河。(横渡)

2、不绝如缕。(断)

(五)梦

1、卧而梦。(做梦)

2、梦亦同趣。(名词)

(六)始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曾经)

2、始指异之。(才)

3、游于是乎始。(开始)

(七)则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那么)

(八)惑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九)行

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走路)

2、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

(十)复

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

(十一)如

1、纵一苇之所如。(往)

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

(十二)东

1、东望武昌。(向东)

2、顺流而东也。(东下,东进)

(十三)然

1、凌万顷之茫然。(……的样子)

2、何为其然也?(这样)

(十四)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

2、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十五)异

1、始指异之。(以……为异)

2、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独特)

(十六)特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特别)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超出一般)

(十七)为

1、余自为僇人。(成为)

2、故为之文以志。(介词,表目的)

3、輮以为轮。(做)

(十八)夫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首语气助词)

2、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那)

(十九)道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传统)

六、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7、是岁,元和四年也。

(二)省略句

1、鞣以(之)为轮。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4、吾从(之)而师之。

5、始指(之)异之。

(三)状语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善假于物也。

4、而耻学于师。

5、师不必贤于弟子。

6、学于余。

7、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8、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0、相与枕藉乎舟中。

(四)定语后置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凌万顷之茫然。

(五)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为其然也?

3、而今安在哉

4、而又何羡乎?

(六)谓语前置。

1、渺渺兮予怀。

(七)被动句

1、不拘于时。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八)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而今安在哉?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上一篇:入团志愿书自我评价下一篇:安全教育演练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