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教学设计

2024-07-26

必修一教学设计(共12篇)(共12篇)

1.必修一教学设计 篇一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第五讲)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 3(上)

二、教学要求:

1.学会谈论健康、锻炼,描述问题。

2.学习e-mail的写作。

3.语法: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反意疑问句。

【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

重要单词:

stay(系动词:保持), slim, figure, weight, ashamed, recover, failure, contain, chemical, seldom, damage, attractive, touching, embarrassed, pressure, overweight, diet, properly, skinny, consider, fit(强健的), pill, appearance, especially, amazed, archery, squash, aerobics(有氧运动), triathlon(铁人三项), category, partial(部分的), response, purpose, confirmation, actually, recognize.

二、重点词组:

work out锻炼、训练, go on diets/a diet实行节食, in secret私自, side effect副作用, put on weight体重增加, lose weight减肥, be ashamed of对….感到羞耻, an exact match for和….完全匹配的…, follow one’s advice听从某人的建议, sound fun听起来象是件有趣的事, team sport团队运动, build up增强, regret doing sth后悔做了某事, risk doing sth冒做某事的风险.

三、【语法术语】

non-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question tag反意疑问句, positive statement肯定的陈述句, negative statement否定的陈述句, personal pronoun人称代词, auxiliary verb助动词, model verb情态动词, imperative clause祈使句.

【难点讲解】

1. What do you do to keep yourself looking good and feeling good?

你是怎样保持自己良好的外在形象和健康的身体状况的?

询问别人怎样做某事的可以用“how do you…..?”也可以用“what do you do to….?”。例如:

How did you make the baby stop crying?

What did you do to make the baby stop crying?

Keep yourself looking good and feeling good是一个“动+宾语+补语”结构,现在分词短语looking good and feeling good作宾补。

2. Dying to be thin….

这是个双关语,既可以理解成“差一点为瘦身而死”,也可以理解为“迫切希望瘦身”。课文主人公Amy因为急切希望保持苗条的身材服用了一种减肥药造成肝功能衰竭,差点丢了性命。用这个双关语作课文的标题非常巧妙。

Dying 的本意是“快要死去的,而dying to do/be+adj或dying for+n则表示“迫切希望…..”。例如:

He is dying to see his homeland again.

I’m dying for a drink of rum.

She is dying for a chance to be back on the stage.

3. I know the pressure to stay slim is a problem, especially for an actress.

我知道保持苗条的压力是一个,对于一位女演员来说更是如此。

I’m taking weight-loss pills called Fat-Less, which are quite popular among young women here.

我在服用一种叫“”的减肥药,这种药在年轻女性中很流行。

medicine 泛指药物,尤指内服药,表示“治疗…的药”时后面跟介词for: the medicine for cold。 Pill药片、药丸, ,表示“治疗…的药”时前面加定语:sleeping pills 。drug药剂、麻醉药、毒品,drug(s) 表示“治疗…的药”时和for/to treat连用。

4. She says health is priceless, and I agree, but then I look so slim at the moment.

她说健康是无价的,我同意她的说法,但是我现在看起来非常苗条。

后缀less加在名词之后表示“没有、缺乏”例如:hopeless, helpless, careless, homeless.注意, priceless和worthless, valueless的意思不同。Price指价格,加less表示“无法估价的”;worth, value指价值,加less则表示“没有价值的。

Then和but连用,起到增强语气的作用。

5. They contain a harmful chemical that caused my liver to fail.

那些药里含有一种有害的化学成分,导致我肝功能衰竭。

6. I think you look great as you are.

我认为你现在这样保持自然本色看起来就很棒。

As you are是状语从句意思是“以你本来的面目”

As作连词的用法较复杂,可以表示“当….时候、因为、既然、相比、虽然,按照…做、象…一样、当做,还可以用来指代上文中提到的事情以避免重复。其中作“虽然、用来指代上文中提到的事情”两种用法比较特殊,请看例句:

Alone as he is, he does not feel lonely.

Try as you would, you could not make him change his mind.

Harry is unusually tall, as are his brothers.

7. Remember to take it slowly at first and you will build your strength up quickly.

记住刚开始锻炼时要慢些,你的体力很快就会增强。

Take 在这里意思是“从事…活动”it 指代sport/exercise。

Build up增强、增加,名词build-up,例如:

The build-up of Japanese forces makes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very uneasy.

8. Some sports are usually done indoors, while others are done outdoors.

一些体育活动通常是在室内进行的,另一些则是在室外。

Indoor、outdoor是形容词,只能作定语使用; indoors/outdoors是副词,作地点状语。例如:

It is an indoor sport.

We can play the game indoors.

【语法】

一、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1) 定语从句有限制性和非限制性两种。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先行词不可缺少的部分,去掉它主句意思往往不明确;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先行词的附加说明,去掉了也不会影响主句的意思,它与主句之间通常用逗号分开,例如:This is the house which we bought last month.这是我们上个月买的那幢房子。(限制性)The house, which we bought last month, is very nice.这幢房子很漂亮,是我们上个月买的。(非限制性)2) 当先行词是专有名词或物主代词和指示代词所修饰时,其后的定语从句通常是非限制性的,例如:Charles Smith, who was my former teacher, retired last year. 查理史密斯去年退休了,他曾经是我的老师。My house, which I bought last year, has got a lovely garden. 我去年买的的那幢房子带着个漂亮的花园。This novel, which I have read three times, is very touching. 这本小说很动人,我已经读了三遍。3)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还能将整个主句作为先行词, 对其进行修饰, 这时从句谓语动词要用第三人称单数,例如:He seems not to have grasped what I meant, which greatly upsets me. 他似乎没抓住我的意思,这使我心烦。Liquid water changes to vapor, which is called evaporation. 液态水变为蒸汽,这就叫做蒸发。说明:关系代词that和关系副词why不能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二、反意疑问句:

反意疑问句是由陈述句以及其后面的简略疑问句构成,前一部分为陈述句,后一部分由助动词或情态动词 + 主语(人称代词)构成,可表示真实的疑问。也可以表示说话者的某种倾向,强调或反问

It’s raining , isn’t it?

反意疑问句的前半部分陈述句是肯定的,则疑问部分为否定形式;反意疑问句的前半部分陈述句中若为否定,则疑问部分为肯定形式。

前半部分陈述句含有hardly, never, seldom, few, little等词时,疑问部分为肯定形式。

We hardly know each other, do we?

There is little left for us to do, there is?

反意疑问句的前半部分陈述句中若使用了助动词,情态动词或 be 动词,后半部分先重复这些动词,然后 + not +主语,构成简略句

You can read this , can’t you?

She should have a rest , shouldn’t she?

如果反意疑问句前半部分肯定句中谓语动词是实意动词,后半部分一般由 didn’t / doesn’t 和didn’t + 主语构成

We need some salad too , don’t we?

He looks like his father , doesn’t he?

祈使句后面的反意疑问句是will you/shall we?

Let’s stop quarreling and get down to business, shall we?

Come over to my house, will you?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

2.必修一教学设计 篇二

本文以高中物理“静摩擦力”为例, 探讨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解。静摩擦力是一种常见力, 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又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对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探究, 非常适合采用理论探究的方式。而对力大小的探究, 则适合采用实验探究。在学生对静摩擦力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后, 概念自动生成, 水到渠成。

一、新课引入

基于已有对静摩擦力的了解,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产生静摩擦力的例子。并将这些情景归类抽象成几个典型的物理模型 (如:水平面模型、斜面模型, 竖直面模型、传送带模型等) 。

以往教学常以某一个情景引入, 这种做法容易禁锢学生的想象力, 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新课教学

(一) 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引导学生对四种模型中摩擦力产生过程进行逐一分析、对比、讨论, 从而归纳出静摩擦力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其中, 竖直面模型可帮助学生突破“有正压力”这个难点;传送带模型则有助于学生体会“相对运动趋势”与“运动趋势”的区别。在分析过程中, 教师帮助学生提炼出“相对运动趋势”的概念, 并总结出判断“相对运动趋势”的方法——假设法。

学生易从某个或某几个模型中归纳出错误的产生条件 (例如, 静止) , 而笔者列出的四种模型恰好互补, 从而促使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结论, 最终找到产生摩擦力的必备条件。在这样的锻炼中, 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条理、严谨, 看问题不片面。

以往教学, 教师常常会创设一些物理情景或实验, 让学生总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但由于物理情景单一, 学生难免会得出片面结论。这时教师再创设另一个物理情景, 意在反驳学生的片面结论, 学生修正结论。若结论又出现问题, 则教师再引入另一情景, 直至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设计看似通过制造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思考, 但实际上很容易让学生迷失方向, 陷入逻辑混乱, 搞不清研究目标, 且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 静摩擦力的方向

通过对摩擦力产生过程的分析, 学生不难归纳出静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阻碍相对运动趋势。这也正是静摩擦力的方向。

为让学生直观看到静摩擦的方向, 很多教师会采用“毛刷”这一道具。笔者认为, 学生对“静摩擦力方向”的认识过程, 正好能锻炼其抽象思维能力。过早地使用“毛刷”, 会造成学生对实物的过分依赖, 中断了抽象思维过程。实际上,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力的平衡的物理知识, 完全可以在不借助外物的情况下推断出一般生活情境中静摩擦力的方向。只有在较复杂情形中 (例如, 传送带传送货物时突然加速) , 学生可能很难判断力的方向, 此时教师再借助于“毛刷”或“果冻”等实物, 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 静摩擦力的大小

关于静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可引导学生根据物理研究的一般步骤进行。首先可以设置一个体验活动, 让学生用手掌在桌面上推但不推动, 感受手的受力;改变手推的方向和力的大小, 再次感受, 并由此提出猜想——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会随外力变化。然后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用力传感器拉物体直至将物体拉动, 观察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此得出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 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新课改指出, 课程改革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笔者采用DIS实验设备完成学生实验, 正是响应这一号召, 对传统实验进行的改造和优化。力传感器的高灵敏度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F-t图象则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力变化的全过程, 有利于学生发现规律, 得出正确结论。

另外, 提出问题——合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符合物理研究的一般步骤, 是对学生的一种熏陶和指引。

(四) 最大静摩擦力

在得到静摩擦力大小的规律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在生产生活中怎样增大/减小最大静摩擦力?这里可以让学生自己猜想, 并自主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经过探究之后, 学生不难发现, 改变正压力或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可以改变最大静摩擦力。还可以引导学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增大或减小最大静摩擦力的实例, 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特点。

(五) 静摩擦力的定义

在学生对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大小有了全面认识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用物理语言描述“静摩擦力”, 从而自然得到静摩擦力的定义。学生给出的定义只要能全面、正确描述“静摩擦力”这一概念即可, 不必拘泥于课本定义。

物理概念是一类自然界客体和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 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往往要经过人类漫长而艰难的智力活动历程, 并非朝夕之功。同样, 教师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概念, 也应遵循人的认识规律, 循序渐进, 不断渗透, 让概念在学生的认知过程自然生成, 并不断深化。基于这一理念, 笔者没有将静摩擦力的定义在课堂一开始就给出, 而是放到本堂课的最后, 在学生对摩擦力的性质特征有了一定认识后意在让学生明白, 物理概念的形成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后的必然结果, 不是僵化的教条, 更不需死记硬背。

(六) 课堂小结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 但也同时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如果说实验事实是物理学的基础, 那么逻辑关系无疑构成了它的理论框架。而高中生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因此, 高中物理课堂必须肩负起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任。对于许多将来不会从事科学工作的学生, 也许物理知识会逐渐忘记, 但一次又一次的逻辑训练会在其成长中留下痕迹, 成为他们的潜意识和价值观。

3.对必修一“集合”单元教学的思考 篇三

摘要:集合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起始内容,是因为集合是高中数学的基础,与其他高中数学内容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在梳理集合与其他数学内容关联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高中“集合”的定位,并提出了对集合单元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集合;高中数学;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65-2

一、集合与其他数学内容的关联性

1.在上高中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实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字母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运算法则与运算律,代数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运算法则与运算律。虽然字母和代数式有点抽象,但都是在实数的基础上推广和扩展得来的,学生还能迁移和理解,而高中阶段将要学习的很多数学对象,比如说,集合、函数、指数、对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简易逻辑、矩阵等等,不能完全从实数及实数的运算中迁移,需要重新构建。苏教版教材处理这些数学对象手法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然后研究数学对象相关概念及之间的关系,最后研究它们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及性质等内容。集合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个数学对象,它的学习路径将给其他高中数学对象(数列、复数、平面向量和矩阵等等)的学习提供基本范式。

2.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许多数学对象有多种表示形式,比如说,集合、函数、数列、复数和平面向量等等。但数学对象的表示形式基本上是从“数”与“形”两个角度给出的,集合是高中数学阶段第一个被表示的数学对象,因此,集合表示方法的切入方式对其他数学对象的表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斯托利亚这样表述:“集合论概念”这个术语在这里指的是朴素集合论的最简单的概念,它是在“类的逻辑”的名称下首先发展起来的。“类的对象”具体准确地揭示了集合的本质,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很多类的对象,譬如说,我们把0,1,2,……这类数称为自然数集,所有的正方形是一类数学对象,一次函数是一类数学对象等等。在立体几何中,我们也学习了很多类的对象,比如说: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从这些数学对象的定义可以看出来,后面的集合都是在前一个集合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条件得到的,这里还蕴含了集合的真包含关系。

4.集合的含义反映了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也就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集合的关系、集合的运算都是从元素的角度予以定义的,因此,抓住集合中元素的特征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基本途径。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具有个体与整体关系的数学对象还有函数值与值域、项与数列、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与二项式展开式,以及矩阵元素与矩阵等等。比如说,函数值与函数的值域就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只有把握了函数值的特征,才能正确描述函数的值域。

5.“集合”单元涉及很多数学符号,有些集合符号是用其的英文(或德文等)首字母表示的,比如说,N,Q,R都是由英文的头一个字母来的,Z是由德文zahlen(整数)的头一个字母来的;有些集合符号(比如说,∈,,∪,∩)已无法知晓其意义,但有些集合符号可以与数的关系进行类比,比如说,“”与“≤”、“”与“<”、“”与“0”等等。

6.集合是一种数学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用集合表述的数学内容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下面笔者梳理一下苏教版必修教材中用集合语言描述的数学知识。

在必修一函数章节中,“集合与对应关系”重新刻画了函数的概念,进而得到了定义域、值域、单调区间等用集合语言描述的数学概念;在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章节中,用集合语言来描述空间中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在必修二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章节中,用集合语言给出了圆的定义;在必修三概率章节中,用集合与集合运算,精确地描述了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空间、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及对立事件等;在必修四三角函数章节中,三角函数中的单调区间,三角函数图像的对称轴等都是用集合语言描述的;在必修五中,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线性规划中目标函数的可行域、数列的定义域等。

7.在高中数学阶段中,我们将会学习许多数学语言,比如说,集合语言、立体几何语言、算法语言和简易逻辑语言等等,它们基本上都是三种语言形式: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而集合语言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个数学语言,其三种语言形式的学习对高中阶段其他数学语言的学习起到了导向作用。

8.集合与简易逻辑中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要条件以及含特称量词的“存在性”问题都联系紧密,用集合观点解释简易逻辑中的有关问题可以使问题变得浅显易懂,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有关逻辑问题的理解。

二、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定位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内容。高中数学课程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在高中数学课程中,一般从“数”与“形”两个角度描述数学对象,具有“数集”意义的数学对象有: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集、方程(或方程组)的解集等;用集合语言描述具有“图形”意义的数学对象有: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可行域等等。

2.“类的对象”具体准确地揭示了集合的本质,对“类”的对象的研究和刻画也成为中学集合问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研究的对象进行适当的“分类”是集合的功能。因而,在教学中让学生感知集合是关于“类”的概念非常必要。

3.集合不仅是一种数学语言,而且还是一种思想方法。集合单元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的思想、子集思想、交集思想、并集思想、补集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化归思想等。集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我们可以用子集思想解释充要条件,用补集思想处理从正面求解较困难或较繁的问题等等。在集合的教学中教师若能及时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认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还将复杂的问题变得条理清楚,起到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作用。

4.集合语言的学习和其他语言的学习一样,需要一个过程。作为高中数学阶段第一个数学语言,首先要掌握集合语言的表述方式和规则,其次要学会准确转换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再次需要利用集合语言表述其他数学问题,最后要能利用集合思想方法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当然,熟练地运用集合语言来揭示数学问题有一个理解与掌握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集合语言复习、梳理已有知识,另一方面,随着学习深入,我们可以用新知识巩固集合语言,还可以用集合语言、思想方法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

5.集合,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个数学对象。应通过集合单元的教学,让学生总结提炼出学习一个新数学对象的路线图:定义→表示方法→关注特殊对象→数学对象间的关系及分类(尤其是相等)→构造运算及性质→应用,为以后其他数学对象的学习提供一个范式,起到示范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发展元认知。

三、单元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集合语言的学习主要在“用”的过程中实现,对此,我们倡导从“读得懂”、“会翻译”和“活运用”多方入手。由此可见,教师在集合的教学中应十分重视集合语言,一切的教学选材、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应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增强学生对集合语言的理解、翻译和运用的能力。

2.初学“集合”时,一定要用学生己有的知识作为学习集合的载体,如:用集合表述自然数、整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方程和方程组的解等;不要用学生不熟悉的知识增加学生学习“集合”的难度,如尽量不要在这里出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等等。

3.众所周知,集合可以看成是由某些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全体,其中的每一个确定的对象称为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的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运算等等都是从元素的角度予以定义的。集合的表示,运用的是集合元素的列举和描述;集合间的关系,运用的是两个集合间元素的存在关系;集合的运算,运用的是公共元素、所有元素、剩余元素等概念。因此,求解集合问题时,要善于抓住元素的特征进行分析,就相当于牵牛抓住了牛鼻子。抓住了这个关键因素,解决问题就会事半功倍。

4.掌握集合语言不能一步到位。在整个高中数学学习中,有很多内容是提高学生掌握集合语言的载体,如:解析几何、线性规划、立体几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图像、概率、统计,等等,这些都是进一步掌握集合语言的载体。

5.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数学符号常是教学的一个盲点,很少人关注它的源与流。其原因是应试教育的观点作祟,一切从考试出发,认为集合内容高考很简单只要会做几个简单的题目就行了,很少重视集合内容的本质。学习集合语言,首先要弄懂各种符号的意义和用法。熟悉了这些符号后就可以比较方便地表达集合的一些性质。运用数学符号来表达可以体现形式上的简洁性和结构上的完美性。

6.在教学中,教师要对集合单元中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时总结、归纳,同时结合后续教学内容及时渗透与强化,引导学生领悟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数学能力。

7.将“集合”一章作为高中数学(甚至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进行数学研究、数学理论建构的范例来整体认识,也是本章的重要教学价值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金文.把集合作为一种语言与工具使用[J].数学教学,2007(04).

[2]罗幼芝.运用集合思想解题[J].数学教学通讯,2001(03).

[3]钱军先.突出一种方法·渗透两种思想·掌握三种语言[J].数学通讯,2005(18).

4.化学必修一 引言 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有初步认识,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了解化学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化学对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体验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初步认识化学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与社会联系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的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化学的重要性;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化学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阐述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对化学的评价——人类进步的关键。

提出学好高中化学所必须知道的“3W”,即:what,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where,化学在哪里;how,怎样学习化学。

【讨论】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和你在生活中的所见,请你谈谈你对化学的认识,它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化学到底研究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自己对化学的认识

一、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What is Chemistry

1、定义:化学(chemistry)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投影并讲述】

2、化学学科的发展历史

(1)古代化学——始于对火的使用,来源于冶金、火药、造纸等实用技术,也为近代化学奠定基础

(2)近代化学——道尔顿原子学说、阿伏伽德罗分子学说、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

(3)现代化学——多元化发展(组成、结构、合成和测试)【思考与交流】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分小组讨论(3分钟),请同学们尽可能的联想,之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讨论结果(1分钟)。

(1)请你尽可能地说出:你身边甚至是你的面前、你的手中与化学有关的事物?

(2)通过以上问题的思考,你觉得化学学科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投影】图片展示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等的联系 【思考】纯净水和矿泉水有什么不同?喝什么水更健康? 【释疑与归纳】纯净水可以补充人体所需水分,矿泉水不仅能补充人体所需水分,还能提供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所以每天喝适量矿泉水更健康。

不管你喝的是什么,它们都是化学物质,人每天都摄入大量化学物质。可见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化学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关键!

二、化学的重要性-化学和我们有联系吗 Where is Chemistry ? 化学一门中心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层面都联系紧密

三、高中化学学什么,怎么学?——How to study Chemistry? 【讲述】

1、高中化学学什么

【反思】根据你初中学习一年化学的经历,你觉得学习化学该用什么方法呢?

【归纳】

2、高中化学怎么学-观、动、记、思、练 • “观”即观察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观察方法 •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动笔记录现象

• “记”即记忆:化零为整、利用理科的思维学会理解性记忆 • “思”即透过现象思本质,多想、深想、独立想,只有会想,才能想会

• “练”即应用中巩固知识、排查知识、掌握知识

5.必修一教学反思1.0 篇五

------郑琳凤

1.本节课改变了以往常见的函数研究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函数,对函数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仅是通过对比总结得到指数函数的性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对函数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教师可以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2.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可以很容易的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本课使用几何画板可以动态地演示出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直观观察底数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影响。

3.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部分学生还能自觉得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思考问题。

函数图象及其应用

1.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对于数学教师来说,他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去挖掘数学,不仅要能“做”、“会理解”,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去“理解”,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辨证等方面去展开。

从逻辑的角度看,函数概念主要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三要素,以及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特殊函数,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但不是函数的全部。

从关系的角度来看,不仅函数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函数与其他中学数学内容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就包括方程的根与函数的图象之间的等价转化问题。

2.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反思:

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和主动的参与才可能是有效的,更为进一步的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才可能是成功的。为此,本节课在教学中着力于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让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索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水平,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3.对数学教学活动的反思:

教学设计的难点在于教师把学术形态的知识转化为适合学生探究的认知形态的知识。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个性化特点,教学内容具有普遍性要求。如何在一节课中把二者较好地结合起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本节课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其二,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其三,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其四,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其五,关注学生,及时鼓励,其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七,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其八,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用不一样的标准衡量学生,尽量做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本设计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步来展开这部分的内容。第一步,从学生认为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入手,由具体到一般,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第二步,在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中,通过函数图象和性质研究方程的解,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第三步,在函数模型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更全面地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本节只是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建立的第一步,教学中忌面面具到,延展太深。

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本节的教学中应当充分使用信息技术。实际上,一些内容因为涉及大数字运算、大量的数据处理、超越方程求解以及复杂的函数作图,因此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是不容易展开的。因此,教学中会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合理使用多媒体和计算器。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这节课既是一堂新课又是一堂探究课.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教学出发点,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去取得成功,顺应合理的逻辑结构和认知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重视思维训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溶入渗透,满足学生渴望的奖励结构.整个教学设计中,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6.必修一《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篇六

必修一《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必修1,§3《函数的单调性》新授课的微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掌握其图象特征;

2.能够根据函数的图象,读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3.会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4.能够判断抽象函数的单调性.教学重点:

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及单调函数的图象特征。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第1个环节:复习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一个区间A上:

如果对于属于A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如果对于属于A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给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强调定义中的“任意”二字,指出函数的单调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给定的区间内的所有的 均要满足单调性的数学表达式。

【设计意图】对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进行学习,特别是要领会定义中的“任意”二字。

第2个环节:单调函数的图象特征。

给出3个具体的例子,剖析函数单调性的图象特征。

然后给出一个函数的图象,读出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区间,将抽象的定义具体化。

在本环节,要重点突出的两个问题:

(1)单调区间区间端点的“开”和“闭”的问题;

因为函数的单调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区间端点讨论单调性是毫无意义的。但是要注意,如果函数在区间端点处没有定义,则区间端点必须是“开”的,有定义则“可开可闭”。

(2)单调区间不能写成并集的形式。

两个集合的并集相当于是进行集合的运算,结果是一个集合,而显然函数在[0,4]∪[14,24]图象不是一直下降的,所以不能写成并集的形式。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提升学生对函数单调性的认识,会根据图象读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第3个环节: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给出一个具体的例题,讲解单调性证明的步骤。

例:证明函数f(x)=3x+2在R上是增函数.步骤:

(1)任取定义域内某区间上的两变量x1,x2,设x1<

(2)判断f(x2)– f(x1)的正、负情况;

(3)得出结论.证明:

在R上任取x1,x2,设x1<

△y= f(x2)– f(x1)

=(3x2+2)-(3x1+2)

=3(x2-x1)0

∴ f(x)=3x+2在R上是增函数.强调符号的判断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要将最终的式子化简成因式相乘和相除的形式,然后逐一判断符号。

【设计意图】强调单调性判断或证明的步骤。结合具体的证明步骤学习如何用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第4个环节:抽象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

研究两个问题:

(1)函数y=f(x)与y=f(x)+c(c为常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借助一个函数的图象进行学习,深化理解。

举例:

如:函数y=x2 与y=x2-1具有相同的单调性.(2)函数y=f(x)与y=c f(x)(c为常数)的单调性之间的关系。

举例:

如:函数y=x2与y=-x2的单调性.分析:在(-∞,0)单调性相反,(0,+ ∞)单调性相反.如:函数y=x2与y=2x2的单调性.分析:在(-∞,0)单调性相同,(0,+ ∞)单调性相同.对这两个问题,只要求借助于具体的函数单调性归纳得出,不要求给出严格的证明。对学生的要求是记住结论,能够使用这两个结论进行简单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即可。

【设计意图】将许多函数单调性的判断简单化,克服每题从定义出发,进行证明的弊端,从而提升能力。

第5个环节:课堂小结。

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是什么?

2.单调函数的图象特征是什么?

3.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有哪两种方法?

4.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本节课学过的知识。

评价设计:

本微课程的设计具有以下特色:

(1)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微课程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等环节得到提升,因此特别注重举例,例子虽然简单,却能激发学生思考。

(2)注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培养。

对函数单调性的学习,定义是抽象的,如果仅从定义出发,学生会“照葫芦画瓢”,而结合图象学习,学生对单调性的认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3)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

7.必修一教学设计 篇七

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材编排及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思路“体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不提倡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分离和割裂, 但从知识内容的比重看, “地理一”主要是自然地理, 重点是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内容。 [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列为课程的基本理念,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能力培养与知识教育三者有机统一。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该教材在强调地理思想, 使之有“魂”;注重问题探究, 使之有“理”;联系现实生活, 使之有“用”;尝试多种表达, 使之有“趣”的基础上构建了教材的体系。同时选取了一些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等, 而这些恰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

二、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法分析

地理教学方法类型多样, 哪些方法与目前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最适宜, 哪些问题适合选择某种教学方法解决, 这些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 而且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十分具体。 [2]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和组合对增强地理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知识分类为基础, 将自然地理知识分为地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四部分, 在此前提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 [3]

1.地理基本概念———谐音巧记+“图”、“例”并举。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 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应用不同方法学习。

记忆层次的地理概念借谐音巧记。借谐音记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变死记硬背为巧记乐记, 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理解层次的地理基本概念, 用图表与举例加深理解,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地 理事物演变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缩短地理事物间的时空距离, 增强形象的真实感化枯燥为生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优化教学过程, 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突破难点, 取得常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现代教学多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地展示事物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教师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刺激学生, 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地理知识形成过程一步一步地演示出来, 不仅降低知识难度, 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乐于接受, 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4]

3.地 理基本原理 ———模 拟实验法 。

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和规律。地理必修一中基本原理部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欠缺, 掌握起来难度大, 甚至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探究过程中, 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当然离不开观察, 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 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 有时可用模型做实验, 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 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 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以热力环流为例加以说明。

实验用品的准备:长方形的玻璃缸 (长100cm, 宽30cm, 高40cm左右 ) 、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 、火柴等。

活动步骤:

(1) 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

(2) 用平整的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3) 在塑料薄膜的一侧 (装冰块的盆上方 ) 开一个小洞。

(4) 将一束香点燃 , 放进小洞内。

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引导学生提炼此实验过程和结论, 从中抽象出一般规律。 )

(学生观察 ) :香的烟雾先下沉 , 从装冰块的盆向装有热水的盆飘动, 然后在装有热水的盆向上升起, 最后飘向装冰块的盆的上方, 形成一个循环。

(得出结论 ) :地面冷热不均带来空气环流。

(教师引导 ) :非常好 , 请大家看课件动画。 ( 引导学生分析, 完成热力环流形成的简图。 )

4.地理空间分布 ———情 境教学法+“图”中 探索 。

以洋流的分布规律为例:

情境设置:展示北太平洋局部地图, 1941年12月, 日本突袭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

问题设计:其舰队航线没有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的南航线。而是选用冬季自然条件恶劣的北航线。这是为什么?

教师:这些都与洋流有关。那么什么叫“洋流”? 它空间分布有何规律?是怎样形成的? 下面我们就共同学习探讨这些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 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明学生所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体会学习知识和生活紧密相关, 同时为最后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埋下伏笔, 通过问题的解决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开展有效教学。 [5]

通过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读图观察并思考: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在南半球也是这样吗? 在印度洋冬季、夏季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 给足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

教师可结合世界轮廓简图版图, 表示相应的洋流流向。

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采用求同法, 即按同一类地理事物分布的相同性或者相似性, 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在此基础上建立世界洋流分布的空间图像模型, 这种直接归纳的方法, 使规律明晰, 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既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讲解, 又能有效帮助学生探索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 掌握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通过充分应用图像, 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图文分析的综合能力, 培养基本的地理素养。

摘要:本文阐述了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并在分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编排的基础上, 根据自然地理知识的类型针对具体课程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 以期对一线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自然地理,多媒体教学,教材,教法

参考文献

[1]陈澄, 樊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8.

[2]李晴.论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和组合[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9, 9.

[3]郭秀更.高中地理会考知识分类复习教学法[J].飞 (素质教育版) , 2013 (3) .

[4]段敏, 蒋春富.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自然地理教学难点[J].探索与实践, 2012.

8.必修一第一单元训练(三) 篇八

1. “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郡国并行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宗法制

2. 《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

A. 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人性

B. 以礼乐制来巩固宗法分封制

C. 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D. 实施仁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3.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有下列哪些权利( )

①任免辖区的官吏 ②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③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④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4.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

A. 君主专制 B. 王位世袭制

C. 中央集权制 D. 郡县制

5.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到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对宋代的官职描述正确的是( )

A. 知州是管理地方军事的官员

B. 朝廷用知州来牵制通判

C. 参知政事行使中央监察权

D. 通判是地方监察官员

6. 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上承两汉时的察举制度,下启隋唐时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察举制是一种由上至下选拔人才的制度

B. 在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并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C. 在九品中正制下,真正有才学、但出身卑微的人不可能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D. 隋文帝设进士科,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方法取代了九品中正制

7.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利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权利的不断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

A. 明朝的内阁制

B. 宋代设置的通判

C.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

D. 清雍正帝建立军机处

8.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从秦到清两千年,我们对以往的传统政治,至少不能很简单地说它是专制政治了。”下列能够支持该论点的是( )

A. 西周分封制 B. 隋唐三省制

C. 清军机处 D. 明内阁制

9. 蔡邕《蔡中郎集》: “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此材料可以反映出( )

①汉承秦制 ②君权神授 ③皇帝独尊 ④皇权至上 ⑤君主专制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0. 钱穆曾说过:“在当时,全国各地地方长官一切活动他都知道, 全国各地,都有他私派的特务人员的。因此许多人的私生活,连家人父子亲戚的琐碎事,都瞒不过他。”此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清朝 B. 宋代

C. 汉朝 D. 元代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9.化学必修一2015教学计划 篇九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工作,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高一年级七班,这个班的学生全部是学校录取进校的普高新生和部分扩招生,基础差、底子薄,想让他们对化学有兴趣并学好化学,以及明年选择理科,任务相当艰巨。因这个班为高一年级新生,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对化学的兴趣。对教师的亲近,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2、教学情况分析

对于高一新班,任科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他们明确知晓化学教师对他们的基本要求,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规定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是没有预习时是不允许进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的,没有理由是不能不交作业的,上课有问题只要举手示意就可以提问的等。要求学生准备好听课笔记。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必修1内容,既有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容,也有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把握,更应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本期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审美情趣;通过化学绪言中化学史及第一章化学新能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创新意识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针对高一新生求知欲望强烈的特点,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祖国化学化工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等量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辩证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碱金属、卤素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化学实验技能。

3、知识传授目标

本学期通过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元素基础知识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这一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其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用语的使用。要通过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碱金属和卤素性质的实验深化对有关元素化合物及化合物性质的理解。

四、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基本理论的重点是氧化还反应、离子反应及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特别是物质的量),要注重化学用语的应用,化学计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是钠、过氧化钠及氯气的相关性质,氯气的制备,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验技能为一定量物质的量浓溶液的配制

2、教学难点

(1)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2)物质的量概念的建立及计算。

3、相互联系

本学期是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教师要协助班主任逐渐让学生从过分关怀的初中阶段改变过来,以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较快解决高中课时容量与难度比初中大,教师的教学节奏比初中会快,作业比初中多的现状,以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坚持听课,按教学计划授课,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不随意拓宽教学内容。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突出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要尽量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活动来寻求问题的解决。

2、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多与学生谈话,多了解学生对化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实验作为探究知识、验证知识的重要手段,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作为科任教师可协助实验员开展对学生进行实验辅导。

4、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以延伸课堂教学空间。每周安排两次进教室答疑,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0.高一历史必修一教学计划 篇十

一、明确目标

我们作为2017届新生的历史教师团队,必须首要做好明确目标。所以,教学中首先确立以高考为核心的教学步骤,更要在保证成绩的同时,发挥历史学科的特点,从而有利于学生们高中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授课时间为2017年9月-2018年1月,教材主要是历史必修一,即政治史。历史必修一共分为9个专题,按照先古后今、先中后外的顺序排列,将中外一系列历史事件阐述出来。

人类的政治发展史是极为复杂的,教科书也是贯通古今,将各类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而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陈述教材知识,更要做的是将破碎的历史知识点连成线,将各条历史线络连接成面,从而让学生形成全面的历史观,能够顺利的从今天的角度去审视历史。如此,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也是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文科班共8个班级,每班人数68-75人不等。历史教师共6位,主教文科的教师共5位。总体上看,班容量较大,学生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教学难度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巩固提高。针对成绩好的学生,又要布置一些较难的习题任务和试卷。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是不能忽视,要进行单独的补课,让其能够慢慢学习,从而不至于丧失学习积极性。不过教师资源较为充分,因故调整课程也有一定的缓冲余地。

四、尖子生分析29、30班两个文科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优势学生,该班的任课老师需要日常发现学生,对于一些其他科目优、历史科目差的学生,需要特别关心。对于综合能力较强学生,也应该对其有特殊要求,从而能够促使学生深入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对于今后的高考考学名校,也是有更大的帮助!

五、教学计划日程安排 2017年9月

学习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 2017年10月

学习历史必修一专题三、四、五 2017年11月

学习历史必修一专题六、七 2017年12月

学习历史必修一专题八、九 2018年1月

11.必修一教学设计 篇十一

一、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1教学内容多,时间紧

“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张”这个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一直困扰着我们。特别是在高一学生刚进校,还不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模式,矛盾就尤为突出,以致在教学中出现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

如必修一第四专题第二板块《赤壁赋》和《始得西山宴游记》两篇古文,学科指导意见上课时的分配是5课时,但是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古文字词的理解、文意的疏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排除一些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典故的障碍的话,课时明显不够,但如果不讲解透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云里雾里,根本没有办法落实教学目标,造成尴尬局面,使教师和学生都异常郁闷。

2课后练习多,落实难

高一两本教材提供了很多的“文本研习”“积累与应用”“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课后练习。但课堂时间紧,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它置于教学末尾环节,甚至是漠视,更无法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讨论。有的教师直接把教参的答案说给学生;有的教师不忍心,干脆把课后练习作为书面作业,课堂上不讲,让学生课后完成。无论教师采取哪种方式,都造成课后练习的完成过程过于简单甚至流于形式。这样一来,教材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不仅起不到对课堂知识接受程度的检测回馈的作用,同时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比如必修一第三专题第三板块“月是故乡明”第70页的“文本研习”。这样的问题如果放在新课后来讨论,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因为这需要在文本的具体理解中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学生的深入感知来体会。很多教师跳过学生的情感体验,自己简单地表述一下答案,这样的练习讲解缺乏实际意义。

3文言文多,学生畏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一学生比较头疼的事情。一是因为时隔遥远,学生缺少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二是因为初中升高中衔接的问题,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文言语法一点都不知道,特别是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学生根本弄不懂。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古文时兴趣不高,甚至有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古文很吃力,常有囫囵吞枣之感。

高一古文到底该怎样教学?例如必修一第四专题,集中了学生学习中畏难情绪表现最为突出的,也是教材中典型的难教篇目《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而剩下的古文虽说没有多少字词障碍,但是经过学习能够了解作者的立场并领悟情感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大多数学生就只停留在对字词的识记层面。

二、解决策略

1篇目有所侧重,为教学省时间

讲读篇目课上精讲,自读篇目指导学生课外自学,这是缓解课时紧张的一种理想方法。特别是在讲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有所侧重,注重单篇”。“有所侧重”是指教师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兼顾每个专题每个板块的教学要求,挖掘每一篇文章的亮点,而不必面面俱到。特别是新老教材都收录的一些篇目,适当增加学习时间。“注重单篇”是在树立板块意识、专题意识和整体意识的前提下,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单篇课文的教学。

新教材侧重于搭建展现知识的平台,侧重于启发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选择好符合要求的篇目并通过对所选篇目课文的解读,一来可以节省时间,二来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思维的阶梯,积累学习方法,以一带十、以十促百,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语文的状态。例如必修二专题精讲《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时可以围绕贝尔曼这一人物,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这一人物,不仅掌握了分析人物、概括小说情节和探究小说主题多元化的方法,又领悟了欧·亨利小说语言的特色。这样既理解了板块精神支柱这一主题,又可以掌握小说中人物形象、情节概括以及主题多元化探究的方法。这些方法又可以迁移到《祝福》《林黛玉进贾府》等小说篇目上。同时在读本中很多篇目的鉴赏中又能举一反三地使用。

2以活动为主线,为教学方式觅成效

新教材对知识的呈现方式做了重大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教材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视和培养。例如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问题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归纳总结,进而实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为解决“教学方式效果不佳”这一困惑,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实现师生平等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善提问,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多创设一些情景活动,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改变到主动地探求知识中来,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体会到在主动探究知识过程中得到的“好处”,然后学生会愿意思考且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第一专题第二板块“生命之歌”中的《鸟啼》这篇文章,很多教师都认为这篇文章很难讲好,学生很难理解向死而生的道理。教师如果采用下面的方式来解读文章,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方法如下:第一课时“让诵读做主”,第二课时“让问题引领研习”,主要是课后“文本研习3”的改编,在研习文本的过程中改编课后练习。

3加强整合,为课后练习找出路

教材中课后练习的安排设计蕴含了编者的良苦用心。“它或是点明了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或是提示了教学和教学训练的重点难点,或揭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或渗透了教法和学法。”总之,它与课文相辅相成,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课后练习多,难落实”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将课后练习巧妙地整合到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轻松地完成课后练习。

一是把课后练习用作课前预习的依据。课前预习是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条途径。我们可用课后练习作为预习的思考题。

二是把课后练习用作整体感知文本的纲领。例如必修二第二专题第51页第一题:两篇小说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的两个阵营,一个为了保家卫国而战,一个为了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他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以这道题目为纲领,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三是把课后练习用作课堂讨论的主线。例如必修二第四专题第123页课后练习“活动体验”中第一题:阅读全文,以“太不公平了”作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你初读作品的感受。

四是把课后练习用作课外写作的引子。例如必修二第四专题课后练习“活动体验”中第二题:阅读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很强的审美活动,他往往需要进行审美想象。

五是把课后练习用作语文实践活动的提示。在教材的课后练习中,也有一些和课堂有关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必修二第二专题课后练习“积累与应用”第三题:搜集“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图片或照片,班级举办“渴望和平图片展”。选一幅你认为最有震撼力的图片,向没见过这幅图片的人做口头介绍。这样的练习在教学中往往被我们忽视,但恰恰是这样的练习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4以活动强化知识,为古文教学寻突破

新课标特别强调将语文课堂的主体位置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和鉴赏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鉴于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上一言不发,而在其他尤其是他们喜欢的题材上表现活跃的现象,教师要解决“文言文多,学生畏难”的困惑,可以在文言文课堂上多让学生体会到一些成就感和胜利感,让他们乐于学习文言文,多一些学习的主动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把课堂由原来的灌输式变为生动活泼的形式,由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去寻找学习文言文的成就感,并借此通过一些活动来强化这种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文言文教学中,针对新课标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之一,即强调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者用法的落实,且注重在阅读实践中的运用,可采取这样的做法。高一文言文的学习重在语感的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规范是:要求研习的文本都在课前读十遍:第一遍读通文字(注音释字),第二遍读懂文字(尝试翻译),第三遍读疑文字(提出问题),第四至第十遍读到口熟。做好课前预习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古文的热爱,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词性来推敲词意的方法,让学生学有所成,打破以前学习文言文零碎、繁琐、耗时、死记硬背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以系统化、方法化、灵活化的教学方法,然后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尝到运用这些规律的好处,尝到解读文言文的甜头,乐意去学。

例如学习《师说》这篇古文,考虑到篇幅不是很长,文章不难,在落实字词方面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来找文中重点字词的活动,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你说几个,我说几个,为什么“圣人无常师”的“师”字应是特殊用法,为什么“则耻师焉,惑矣”的“惑”需要关注,讨论完字词后还可以讨论文章,比如韩愈为什么要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孩子写篇文章?你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会逐渐被调动起来,会联系到自己积累的有关文言知识,会思考哪些字词句在文言文中应该被关注,然后慢慢地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而这些规律对于寻找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点很有帮助。总之,要多为文言文教学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又不落入俗套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施行后,特别是面临第二次深化课程改革,语文课该怎样上,怎样教,按什么样的方式教,朝向哪个方向教,教到怎样的程度,这实在是语文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的要义所在。而语文教学本身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语文教师面对疑难问题“上下而求索”才是上策。

12.必修一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材从具体内容上看, 可以分为三部分: (1) 无机化学基础, 向学生介绍物质的构成、分类、性质、用途, 物质间的反应、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2) 有机化学基础, 向学生介绍常见有机物、有机物的性质、简单有机反应、有机物与生活; (3) 化学实验, 向学生介绍化学实验安全、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

教材从知识类型上看, 可以分两大块: (1) 元素化合物知识, 向学生介绍原子的构成、物质的形成、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副族和Ⅷ族代表元素及其化合物、常见有机物; (2) 化学原理和理论, 向学生简单介绍化学反应的原理、类型、速率, 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与生活。

我把新老教材进行对比并结合近十年的教学体会, 从具体知识的承载对象:物质、化学反应、化学实验三个角度来阐述我对教材内容体系的一点感悟。

一从所研究的物质角度来看教材的内容体系

物质是客观存在, 作为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教材对物质的介绍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的:

1. 原子的构成

教材内容在承接初中内容的基础上, 引入玻尔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认识到构成不同原子的电子、质子、中子本身是完全相同的, 不同原子的结构不同是由于构成这些原子的电子、质子、中子的数目不同。教材中引入了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 与初中所学元素的概念相比较、融合, 就可以使学生明白: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 (或核外电子) 的数目不同而已;相同元素的原子虽然核内质子 (或核外电子) 的数目完全相同, 但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目可以不同, 一种元素可能会有多种原子。学生就能理解周期表中一百多种元素对应着几百种原子的事实。

教材中还引入了核外电子排布。在掌握了原子的构成后, 学生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原子构成的认识, 可以清楚感受到随着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增多, 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的规律性变化, 为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2. 物质的形成

把原子介绍清楚之后, 顺理成章地向学生介绍物质的形成。自然界中存在的宏观物质就是由原子通过各种方式形成的, 教材中引入了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物质的形成要结合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元素的种类进行考虑。已达稳定结构的原子, 一个原子就是一个分子, 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成宏观物质 (如稀有气体) 。未达稳定结构的原子, 由其原子种类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结合方式。一般情况下, 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之间以离子键 (也有特例) 结合成宏观物质;非金属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成分子 (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成宏观物质) , 或原子团 (原子团以离子间或共价键结合成宏观物质) , 或宏观物质;金属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结合成金属或合金。

教材中物质形成部分内容介绍得较浅, 但作为中学阶段已可以解释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形成原理, 而且这一部分知识的介绍对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性质非常重要。

3. 物质分类

教材中物质分类部分仅限于常见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与构成原子、化学键、物质种类多少等因素有关。教材上只介绍了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从生活实例入手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多少, 把常见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为了介绍清楚混合物, 教材引入了分散系的概念, 把混合物分为浊液、溶液、胶体。浊液和溶液初中已学过, 这里重点介绍胶体的概念、性质、制备等。为帮助学生认识清楚纯净物, 根据形成物质的元素种类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的分类是高中的重点, 从电离角度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从化学键角度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从性质上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 从得失电子角度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4. 物质的性质

必修一中介绍了钠、镁、铝、硅、氮、硫、氯、铁、铜等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初学时觉得这一部分知识有些凌乱, 但当把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学习过后, 就会发现前面所学是在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感性认识和后续学习的第一手材料。通过元素周期律的学习, 学生可以掌握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性。前面所学习的是每一主族、副族和第Ⅷ族的代表元素, 然后利用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就可以将前面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推而广之到其他元素及化合物。这样, 学生就会对周期表中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如氧气具有氧化性, 可作氧化剂, 根据周期律氟气、氯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 可作强氧化剂;氢氧化钠是强碱, 则氢氧化钾、氢氧化铷、氢氧化铯也是强碱, 且碱性依次增强。

5. 物质的用途

当学生掌握了物质的形成、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之后, 就能联想到它的用途。教材中物质的用途都是伴随着物质的性质和结构的介绍而展开的。重在向学生传递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决定用途这一学科思想。如金属钠原子半径较大, 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这样的结构特点决定其原子易失电子, 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所以金属钠一般做还原剂。

二从化学反应角度来看教材内容体系

化学反应作为物质结构性质的体现, 物质用途的依据, 化工生产的原理, 是中学化学的重中之重。教材对化学反应的介绍主要包含以下四部分:

1.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的过程, 那原子是如何实现重新排组合的呢?化学键理论认为任何化学反应都是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新键生成放出能量。用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可以解释化学反应进行的过程, 但没有解释清楚吸收和放出能量时旧键是怎样断裂, 新键是怎样生成的。无法从根本上解释化学反应过程, 于是教材引入了分子碰撞理论, 微粒间通过碰撞实现了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

本人认为教材对于化学反应原理的介绍, 分子碰撞理论是关键, 以分子碰撞理论结合化学键理论才可以较好地解释化学反应的原理。

2. 化学反应类型

教材始终是以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两大反应类型为主线来介绍化学反应的。离子反应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 概括出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的本质, 要求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实质,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对初中所学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整合、拓展、引申。向学生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 使学生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化学反应, 去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教材中为什么要重点介绍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本人的看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

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人类研究化学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物质和放出的能量, 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发展。教材中已用大篇幅介绍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一直没有系统介绍过, 教材中引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在应用的基础上介绍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同时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拓展。

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能量守恒定律、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能量守恒定律的介绍一方面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实现质的飞跃;另一方面有利于和物理、生物等学科实现交叉。

化学能与热能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原理, 帮助学生实现对化学键相关知识的复习和提升, 帮助学生理解反应条件和反应原理。化学能与电能向学生介绍了常见电池和发电厂的工作原理, 使学生学会原电池的设计, 这也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拓展和提升。

4. 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

这部分内容是把化学反应和化工生产进行对接, 让学生了解如何把一个化学反应转化为化工生产过程, 使其产生效益。教材在化学反应速率中主要向学生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量化办法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引导学生考虑如何控制反应进行的快慢。化学反应限度以可逆反应为例向学生介绍了化工生产中影响产率和反应物转化率的因素, 介绍了化学平衡原理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及影响因素有所了解。

三从化学实验角度来看教材内容的联系

中学化学实验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并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基础的实验技能, 具有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教材中只是在《从实验到化学》部分介绍了实验安全知识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实验技能的训练和设计实验探究的能力是在学习物质和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进行渗透的。这一部分内容在教学时, 应向学生介绍清楚常见仪器的使用、实验设计的原理, 并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

上一篇:余杭区渔业统计年报分析报告下一篇:商场服装索证索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