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情防范(共4篇)
1.新闻舆情防范 篇一
新闻舆情预控的几点思考
当今社会,媒体无处不在,新闻信息瞬间可通过电波、互联网乃至口头迅速传播,许多突发事件,往往在第一时间超越地域传播。将个别问题扩大化,单一问题、一般问题复杂化。一些突发事件和社会矛盾问题很容易交织扩散,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新闻炒作,损坏供电企业整体形象,甚至会引发乃至群体性事件。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滁州地区的地域特殊性,看到维护企业形象的复杂性,切实加强新闻舆论预控。
一、新闻舆情预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一是信息公开透明意识不强。有的单位担心媒体会把小事炒成大事,影响稳定,影响业绩,所以不敢与媒体打交道。对负面突发事件还习惯于“一捂二堵”,不愿接受媒体采访,不及时公开信息,不善于主动说、自己说。用堵、封、拒、赶等传统手段,随意用“无可奉告”来应对媒体,往往适得其反,丧失了舆论引导主动权。
二是信息沟通不够及时。对突发事件可能引起的社会影响也估计不足,有关部门出于担心害怕,上下级之间、相互之间不愿主动沟通、配合,导致正确信息的沟通不够及时、准确。与新闻媒体又没有及时取得联系,接受采访的材料准备不足、不全面,导致新闻报道的正面引导作用大大降低。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前期报道与本单位自身处臵工作缺乏同步联动,给工作造成被动。
三是少数媒体在报道中存在主观意识。一些媒体记者对正确的舆论监督与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应把握的分寸区分不清,不太考虑供电企业在处臵各类事件中所做的积极努力,不考虑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偏向于登载有关涉及负面的报道,有的甚至不按新闻报道纪律办事。面对个别媒体记者,特别是区外媒体记者,我们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是网络舆情防控应急处臵的难度大。在信息浩瀚无际的网络中区分善意和恶意、“有害”和“无害”,随时作出鉴别判断、封堵删除,很难。我们现在能够把握的可能就是在规定权限和范围内及时向公众传达准确的信息,通过正面宣传引导,有计划的控制论坛话题的发展方向,尽最大可能缩小负面舆论(流言谣言)在网络滋生蔓延的空间。
二、提升工作水平,切实加强舆情防控能力
一是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反应迅速灵敏。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加快建立健全舆情分析、舆论引导、应急处理的有效工作机制,高度关注涉及供电方面的社会舆情,做到反应迅速,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情况、第一时间正确处臵。
二是加强学习,增强抓宣传的本领。我们要善于学习,掌握多种多样的技能技巧,增强与媒体打交道的信心和本领。平时要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提高同媒体打交道、交朋友的能力,关健时刻发挥作用。对工作中的存在问题,也可以借助媒体策划宣传,把坏事变成好事。
三是要建立与媒体沟通的工作机制,抢抓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及时准确发布相关信息,是建立责任央企的重要内容。要牢牢把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以我为主”开展宣传。特别是在处理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突发性事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通过主流媒体强先发出正面声音,公布权威信息,加强权威舆论引导。同时要主动联络、配合主流媒体强化舆论引导,消除各类不良影响。我们应注意平时主动与有关媒体联络,有正面新闻事件的时候及时通知媒体,邀请媒体配合做好宣传推广。
包括:
1、遇到突发事件,要迅速将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处理措施告知上级单位、有关部门和人员,使他们清楚事件的基本情况,了解对外宣传的分寸和尺度,做到心中有数。
2、指定专门部门、专门人员(新闻发言人)负责回答记者提问。见到记者的第一个人有责任联系专门部门和人员接待记者。把握不准的要及时报告,不要随意怠慢、甚至赶走记者。
四是要积极正确应对舆论监督。与媒体打交道,令人头痛的问题是如何面对舆论监督。面对舆论监督,要保持稳定的心态,要以开放的姿态面对记者,敢干真坦陈自身面临的困境和难处,力争为自己赢得主动。敢于把媒体视做能够为自己申诉的平台,公开可以公开的事实真相有利于让受众有一个公平的判断,坦诚沟通会使负面效应减低
到最小限度。对有些事件,如果不等记者找上门来,而是抢先发布被关注事件的真相及处理意见和过程,主动与媒体打交道,就有可能引导舆论监督方向,更加有利于工作。
五是高度重视网上舆情预控。各单位要高度关注网上宣传动态,建立网上舆情收集与反馈机制,安排专人加强对主要网站(网页)新闻及论坛的关注、分析,及时掌握网上动态和问题;要积极应对网上相关错误舆论,针对各种偏离事实的、偏激的言论,及时报告,按照规定要求,有理有节、有策划的做好应对。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能够不断提高公司系统新闻舆论预控与应对的能力水平,推动正面声音,引导中间声音,化解负面声音,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公司平稳、和谐、又好又快发展。
2.新闻舆情防范 篇二
关键词:新媒体,供电舆情,认识,危机化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高科技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 人们进入了新媒体时代, 互联网已成为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放大器。人们对政治改革、经济发展、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关注度、参与度、期盼度越来越高, 利益诉求多样, 各种矛盾交织出现。由于供电企业行使着国家赋予的供电经营管理权, 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 供电舆情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如何做好防范, 正确应对和化解舆情危机, 是值得供电企业思考的重要课题。
1 正确认识新媒体时代供电舆情
在网络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要正确认识供电舆情, 既需要对当前供电企业内、外部的舆论环境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还需要对诱发供电舆情的根源进行仔细的分析, 从而掌握供电舆情主要特点, 把握住供电舆情处置的主动权。
1.1 当前供电企业内外部舆论形势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 要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必须重视自己品牌的传播与维护, 精心营造好内外部舆论环境。
(1) 供电企业内部舆论环境。顾名思义, 供电企业内部舆论环境是指在供电企业内部形成的舆论氛围。企业内部舆论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如果供电企业内部有一个好的舆论环境, 那么这就意味着内部员工对该企业的认可, 自然也就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员工也更愿意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 供电企业外部舆论环境。供电企业外部舆论环境指的是社会大众对于供电系统的整体看法和意见。随着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仇官仇富仇央企现象已成公众舆论意识, 网络、论坛、微博等新媒体对涉电突发新闻舆情快速交互传播, 社会大众关注强烈, 供电企业外部舆论环境严峻。因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用电客户对电力改革、优质服务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 重大负面舆情可能随时发生。
1.2 准确把握供电舆情的主要特点
(1) 舆情的传播性快。目前, 微博和微信等即时工具已成为信息传播主要渠道之一, 人们只需通过手机点击一下就可以迅速的将涉电信息发布出去。 (2) 舆情的突发性强。借助新兴媒体来传播信息具有简单性、直接性和身份的隐蔽性, 一旦涉电事件引起社会关注, 便会快速形成舆论热点。 (3) 舆情的影响力大。尤其是恶意制造虚假信息通过网络炒作放大, 民众不能明辨真相, 对供电企业的信任发生动摇, 有时甚至会引发矛盾冲突。 (4) 舆情的风险性高。舆情发生时, 供电企业必须快速作出正确研判, 在第一时间紧急处理, 以防止事态扩大, 减少损失。
1.3 分析掌握诱发供电舆情的根源
诱发供电舆情的根源主要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1) 从全国发生的供电舆情案例来看, 外部电力用户和社会公众是主要关涉群体, 当前外部利益群体的诉求通过网络发泄已成为供电负面舆情的重要源头。由于外部舆论环境日趋复杂, 伴随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 涉电小事件会引发大话题, 供电企业时常陷入舆论中心。分析原因, 主要涉及六个方面: (1) 停电突发事件引发。夏天用电高峰时段供电设施突发故障抢修, 电力设施被外力破坏紧急停电修复, 正常检修遭遇特殊原因造成延迟送电等情况极易引发广大用电客户的不满和抱怨。 (2) 供电优质服务引发。办理业务程序不严格, 用电分类把握不准, 对用电客户解释不周到, 用语不文明, 业扩报装没有做到公平、公正, 办事推诿等引发用电客户群体质疑和投诉。 (3) 用电执法工作触发。供电企业对用电客户未按规定缴费或查处偷窃电采取强制执行停电措施时, 客户情绪容易激发, 诱发语言和肢体冲突等后果。 (4) 法律纠纷事件引发。意外触电伤亡、交通事故、输电通道树竹砍伐赔偿、其他涉电赔偿等事件导致社会个体与供电企业对簿公堂。 (5) 行风建设事件引发。社会公众一直对供电企业及管理人员以电谋私, 吃、拿、卡、要, 乱收费、乱罚款, 公款消费, 公车私用等行风问题非常关注。 (6) 阻挡电网建设引发。由于对电磁辐射没有科学认识, 听信传言, 城市居民区变电站和重要输电线路征地和建设经常遭到阻拦和漫天要价, 形成民众舆论热点。
(2) 内部方面诱发舆情的主要因素有: (1) 用工性质不同带来身份、工资、福利待遇的要求; (2) 涉及人事调整、工程项目、大额资金安排等重大事项的决策; (3) 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作风; (4) 经营管理中的“发热点”、“出血点”; (5) 干部职工纪律处分。
2 清醒认识供电舆情面临的现状
目前, 供电企业面临的舆情的现状主要有: (1) 思想不重视, 认识不到位。基层供电企业及管理人员对涉电舆情的危害性和重要性, 不同程度还存在认识不高、重视不够现象, 没有危机来临的前兆防范意识, 没有高度关注民生民意, 对可能引发舆情的风险点问题缺乏敏感性。 (2) 关口不前移, 监控不到位。由于基层单位收集信息缺乏先进科技手段, 整理、分析、判断工作不可避免的存在滞后性, 造成应对舆情时处于被动地位。 (3) 预案不完备, 处置不到位。预案准备简单, 细节不完善, 不能实际指导应急, 采取回避、遮掩事实简单的应付措施, 错过黄金处理时机, 不能正面引导舆论, 反而成为舆论攻击对象。 (4) 经验不总结, 闭环不到位。不管舆情最后成功处置与否, 既没有按照“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发出预警→应对处置→总结考核”五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梳理不足、总结经验, 也没有实施结果考核, 实现闭环管理。
3 新媒体时代供电舆情防范与危机化解的思考
3.1 切实提高对供电舆情防范重要性的认识
在认清供电舆情的基础上, 我们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 提高认识, 切实做好舆情防范工作。供电舆情不仅可以变成公民有效监督供电企业的一个有力武器之一, 同时它也可以变成一些利益冲突者去制造极端事端的一个工具。不可否认, 舆情影响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 在事件刚开始发生时如不去及时制止, 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调节, 势必会扩散开来, 导致一些后果比较严重的局面。如果供电舆情处置不恰当的话, 就可能使一些比较简单问题变得复杂化, 小问题就会扩大化, 而局部的问题就会全局化, 严重影响企业品牌形象。若是防范得当, 妥善处置, 就可以转危为安, 使企业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努力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供电企业的公信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增强。
3.2 健全供电舆情防范与危机化解的管理机制
3.2.1 建立舆情风险防范分析制度
最好的舆情应急管理是“事前风险管理”。要争取将舆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首先要制定出供电企业的舆情风险防范分析制度, 以社会关切、媒体关注、公众关心为切入点, 对企业可能存在的舆情风险点进行评估、排查和开展相应工作。针对热点问题, 形成上下统一的对外答问口径, 做好敏感事件的舆情应对预案, 最大限度降低舆论风险。如对供电高峰期, 分析出可能会因负荷过大而导致供电不足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导致供电中断时, 应该启用怎样的应急预案;在计划检修对用户停电时要以怎么的形式告知大众, 提前多久发布停送电信息等。
3.2.2 建立舆情监测研判与预警机制
供电企业一定要建立分级舆情研判与预警机制。要组织专门人员对涉电舆情进行监测, 实现日报、周报、通报、专报管理, 研究舆情的相关性、真实性、重要性、可读性、煽动性、危害性、反常性、参与度、覆盖度、持续度, 并从舆情隐患、舆情征兆、舆情风险、舆情事件、舆论危机、品牌危机进行分级判断, 若是负面舆情则马上发出预警。 (1) 按照舆情的影响程度, 设置出红、黄、蓝三个等级的预警; (2) 供电各单位需要安排一些专人去实时监测当地主流报刊媒体、门户网站、论坛、微博、空间等, 及时搜集相关涉电舆情, 认真分析和判断, 及时发出相应等级的舆情预警; (3) 坚持信息报告制度, 根据舆情等级, 及时将红、黄两级舆情向单位主管领导和上级汇报, 提出应对建议, 按照指导意见处理供电舆情。
3.2.3 制定舆情危机应对处置预案
在应对舆情危机的时候, 供电企业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横向协作、快速反应”的处置原则, 制定出从组织领导、职责分工、后勤保证、处理程序和方法等方面周密安排的舆情应对处置预案。同时, 要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 力争取得政府主管部门和媒体的支持, 整合内部资源, 协同开展好舆情应对处置工作。 (1) 日常注意加大对内部各级人员进行舆情危机应对处置的培训, 使其在面对舆情危机时可以做到临危不乱。 (2) 在如何与公众沟通, 获取公众的信任上, 尽早选择将真实信息在第一时间通过企业官方微博、当地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公开公布, 来影响广大受众对于此事件的认知, 获取主动地位。 (3) 实施横向联系、纵向联动的快速应对方案。如果是因为供电企业自身原因所造成的事件, 一定要积极的采取补救措施去处理。如调查属实, 要严格追究责任, 并以真诚的态度争取相关媒体的理解, 通过媒体实施正面性的舆论引导, 逐步消除公民心中的各种质疑, 使得舆情危机得到逐步化解。 (4) 对于供电企业内部的舆情, 各级部门要做好相应的疏导解释工作, 使得干部职工之间存在的误解得到及时的消除。
3.3 注重舆情应对发挥新媒体的引导作用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对供电舆情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供电企业要加大信息的公开力度, 不断创新信息的公开方式, 广泛寻找信息的公开载体, 特别是通过新媒体及时将一些供电政策、供电收费标准、优化服务措施等各种信息进行公开, 充分尊重并维护公众对于供电生产经营工作的参与权与知情权。 (1) 做好官方微博、网站、微信的使用与引导, 以此来疏导网络媒体和社会大众, 优化公共关系, 助力供电品牌建设。 (2) 在供电企业内部, 要办好自己企业的门户网站, 加强网络通讯员、评论员队伍建设, 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水平。 (3) 与当地主要新闻网站联办供电专栏, 搭建一个企业内外沟通的平台, 尽早抢占舆论制高点, 传播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强化供电为民服务相关举措以及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引导, 增强公众对供电企业的信任力度。
3.4 注意供电舆情防范与危机化解的误区
在防范和化解供电舆情危机时, 我们应理性应对, 切记不能进入“五大误区”: (1) 不言不语, 即面对舆情拖延、躲避、沉默反抗, 反而会激发媒体的兴趣, 追求真相; (2) 自言自语, 即自话自说, 回避事实, 避重就轻, 媒体会穷追不舍, 追踪报道; (3) 疾声厉语, 即反应过度激烈, 纠缠细节而忽略战略层面的科学应对, 成为媒体报道的亮点; (4) 胡言乱语, 即错误解释, 误导公众, 导致舆情进一步恶化, 变成报道热点, 媒体会争相传播; (5) 豪言壮语, 即过度承诺, 吊高胃口, 将企业置身于进退维谷, 无法下台的地步, 成为议论焦点, 媒体会连续报道, 步步进逼。
在新媒体时代, 应对舆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绝不能简单将舆情视为“洪水与猛兽”, 应该选择理性应对突发危机。特别是供电企业要认清当前涉电舆情中还存在着服务效能提升不到位、监控不到位、应对策略不到位、宣传不到位的危机。找到危机就应该真抓实干, 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举措、完善处置机制, 强化宣传引导, 提高应对能力, 消除负面影响, 维护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 提升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刘洪深.加强供电企业人员的优质服务意识[J].大众用电, 2007.
[2]赵晶晶, 刘婷.浅析电网企业对外舆情危机应对[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2) .
3.新闻舆情防范 篇三
2013年3月20日晚19::00整,工商系劳生部主办,保卫部承办的“工商系寝室长工作会议”于我院一教一阶一隆重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领导有学生会指导老师刘敏老师、十五届全体学生会干部以及全体寝室长和各班班长、劳生委员。会议主要分为五个议程,旨在提高各寝室防范意识,保护寝室安全,会议由李慧君主持。会议首先进行的是由劳生部部长通报近期查房情况,在报告中,就宿舍内务、在寝检查和安全用电三方面中,展开了详细的分析。然后是由保卫部部长就近期宿舍失窃情况进行通报,报告中他提到要时刻提高防范意识切记马虎大意。对于外来留宿人员要保持提高警惕,外出检查门窗、锁门等一系列注意事项。接着是学生会主席就本学期宿舍拟开展活动做布置,本学期以来,我系学生宿舍频繁出现各类失窃现象,严重影响我系被盗寝室安全稳定和全系声誉、学生情感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保护学生利益和安全,特别宣布在往后的时间里在原有的措施中加强值班整顿、楼栋巡逻并记录活动。紧接着是上学期“文明寝室”寝室长代表发言,我们的宿舍不仅仅是宿舍,更是一个家,家是什么家温暖,是快乐,是放松,只要大家都奉献出一份爱,那我们的家才是一个真正的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会议最后一项则是刘老师就“寝室长工作会议”总结,会上他就“什么是寝室”,“寝室长该怎么做”及“怎样建设,发展寝室”三个问题展开,寝室是我们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地方,首先我们要做的就
是注意寝室的个人内务,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良好环境,让自己过得舒适别人也安心的状态,其实就是处理好寝室成员间的关系,作为人肯定会有矛盾,但是,我们要时常保持一份宽容、大度的心理。作为寝室长,也是学生干部中的一员,将要纳入考核当中,作为干部的更要做到带头典范作用,做到学生中的干部,干部中的学生,对于周边室友的细微情绪变化要感知,就像家长般督促和引导作用。
4.新闻舆情防范 篇四
1 新媒体新闻传播溯源
新媒体新闻是指在不同于传统纸媒、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发布的新闻, 主要是在各种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平台上发布, 所以新媒体新闻在范畴上大致等同于网络新闻。谈及网络新闻的产生, 就要追溯到我国互联网技术演变的历史。互联网技术在20 世纪末传入我国, 并随着计算机硬件一起发展, 出现了网络社区、论坛以及各大门户网站, 这些网络平台成为了最初的网络新闻的发源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硬件条件的改善, 人们接触网络新闻的机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如今新兴的移动网络科技技术和越来越容易操作的移动设备端, 人们对网络新闻的接触更加频繁, 并且已经养成了一种互联网阅读习惯。互联网环境下, 新闻的传播讲究时效性和交互性。所以, 无论从新闻的内容还是传播的形式和手段上都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不同。网络新闻在近几年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了碎片化、速食化的特点, 为了迎合人们快速消费信息的阅读习惯, 网络新闻在编辑上也呈现出了短平快的特点。
1.1 新媒体赋予网络新闻的特质
简单来说, 新媒体的语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环境, 并且新媒体所制造的新闻无疑更贴合当下快节奏社会里人们的阅读习惯, 因而, 新媒体新闻对传统的媒体新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新媒体里, 新闻的制造几乎是不停歇的, 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场所的限制, 所以新媒体的新闻具有流动的特点, 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会有不同的新闻填充, 在互联网的时空里几乎没有留白。而这一操作模式, 是传统媒体所不能实现的。传统媒体的新闻有一个相对来说更漫长的生产周期, 包括素材的收集、撰写以及排版, 到最后的出版, 都受着时间的约束, 并且在每一个生产周期之间存在时间上的空白。比如对上一篇新闻进行后续报道, 就不能直接接着报道, 而是要进入到下一个生产周期才能实现。而新媒体则解决了时空上的空白的问题, 上一条新闻和下一条新闻的生产完全可以无缝衔接, 不留空白。同时, 这也是网络新闻之所以更加碎片化传播的原因之一, 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留给人们去收集完整的信息, 因而只能进行片段式的报道, 最后可能会形成完整的信息, 也可能没有完全报道。具体来说,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新闻报道的完整性方面。从本质上来说, 传统新闻和网络新闻都是以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资讯为目的的传播, 但从表达形式和传播效果上, 却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新闻媒体更加注重报道的完整性, 在编辑信息的时候更多的会从新闻要素是否齐备的角度出发, 因为在传统媒体的认知里, 编辑的任务是信息的输出, 而读者仅仅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所以, 对新闻报道的完整性的追求体现了这一点。而完整性和要素是否齐备在网络新闻中并不是最值得考虑的问题。在网络平台上, 信息泛滥, 如何在信息的海洋里抓住读者, 就要快速准确地出击, 对信息进行消化, 尽量选择读者感兴趣的角度来报道。所以造就了网络新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 网络新闻提高了新闻的扩展性。传统新闻的报道范围实际上是受到限制的, 比如报纸有版面大小的限制, 而电视节目则有时长的限制, 所以, 新闻报道都是节选之后的结果。但网络媒体则几乎没有这些方面的限制。没有所谓的版面, 它可以是无限延伸和扩展的。另外, 网络新闻的报道呈现出块状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这意味着一条现实中完整的新闻在网络媒体的报道则很可能不会一次性完整报道, 而是通过多次滚动报道的方式, 同时, 让读者和其他媒体参与, 最终, 在多种角度的报道的集合下才有可能获得事件的全部报道。
3) 新闻报道的原创性更可能引发争议和质疑。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的创作者的身份是比较容易确定的, 但在数字化的网络语境下, 新闻的来源很可能难以厘清。因为新闻报道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很容易复制和粘贴, 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经过多次传播, 加上如今缺乏对网络新闻报道的著作权的保护, 几经转发的新闻很可能无法判断源头的所在。这也是网络媒体常常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 因为欠缺对原创的保护, 造成了信息很容易被转发, 在模糊了原创作者身份的同时, 也不断制造者同质化严重的信息, 不仅导致网络信息的数量大量增加, 而且同质化严重的信息反而降低了阅读质量。另外, 在没有鼓励原创的创作环境下, 也容易形成浮夸的创作风气, 过度追求新闻是否有吸引力, 而不是新闻是否有价值。
1.2 新闻制作的网络化
以往的新闻按照传统的素材的收集和编辑的流程来完成创作, 如今借助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 创作新闻的效率更高, 同时也获得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新闻表达形式。网络媒体能够承载多媒体的表现, 因而, 新闻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的选择, 包括视频、音频、图画等手段。网络化制作的新闻相较于传统的新闻的表现形式, 更加简单直观地报道新闻, 同时, 网络化的表现形式也更贴合人们当下的信息接收的习惯, 更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另外, 网络化制作新闻还意味着新闻的来源可以是来自网络的, 大大扩展了新闻素材的收集范围。
1) 制作方式更加多样。传统媒体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通常需要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完成报道。而在网络时代里, 新闻的制造场所范围已经扩大, 现场第一手的素材可以不用亲身去收集, 在网络平台上通过数据的搜索既可获取。同时, 网络媒体不受版面和时间的限制, 能够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报道, 并且可以跟踪事件, 进行实时报道。从这角度来说, 网络媒体报道新闻更有优势[6]。
2) 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多角度的报道。网络世界的信息和资源非常丰富, 线下所获得资源则相对有限, 并且获得的成本也更高。当事件发生之后, 网络媒体可以及时做出反应, 并且可以快速检索出与事件相关的信息, 包括事件的历史背景、未来预测等。网络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就是可利用的资源异常丰富, 并且形式多样, 表达手段也更加丰富, 因而, 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出反应, 对事件进行专题报道。
3) 网络新闻表达舆情的能力更强。网络媒体的新闻可以通过分享链接地方式从而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进行传播。这种舆情表达的能力是传统的媒体所不具备的。这不仅是传播新闻, 而且也传播了新闻以外的信息, 比如对新闻的舆论倾向等。
4) 网络新闻可以借助数据库等技术进行制作。一方面, 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 数字化的信息在网络世界里存量巨大, 它所提供的素材的量是传统的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 网络新闻的制作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提高对素材的处理效率。比如通过办公软件对历年的数据进行整理, 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数字化的结果也能很快加以应用。最后, 利用计算机技术, 可以分析传播过程中的大数据, 判断用户对信息的偏好和兴趣, 从而为编辑提供角度。
2 多媒体新闻的受众特质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技术的主要阵地已经出现了由电脑客户端向手机移动客户端转移的趋势。移动新媒体是当下的重要趋势。新媒体在近几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比如腾讯新闻客户端、新浪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了产生新闻的主要场所了。新媒体新闻在这种浪潮下正在经历自身的沉淀, 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链, 包括素材的来源、新闻的编辑、排版形式以及最后的发布, 环环相扣, 并且在内容、表达形式和特点上与传统媒介有相当大的区别。随着网络新闻的规模越来越大, 也成为了学术界重点研究的对象。可以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络新闻的大趋势也难以逆转了, 所以应当研究它的特点, 加以适应。在网络新闻的传播中, 人们的阅读习惯被改变。传统的读者是被动的信息的接受者, 有意见也无法直接表达, 在网络平台里, 读者和新闻发布者的身份是可以互换的, 读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同时, 二者的互动增加。网络新闻的阅读者可以及时反馈对新闻的看法, 甚至以原来的报道为素材发布自己的“新闻”。
交互性的特点也凸显了对读者的反馈的重视。在传统新闻的传播中, 阅读更多的目的是获得有价值的新闻。而在网络新闻的阅读中, 读者更多的是出于某种心理需求, 比如好奇的心理、求知的心理等等, 反而不一定要求新闻有很明显的价值。从心理需求层次来说, 读者最大的兴趣点是在生存信息, 其次是安全信息, 分别对应人们的生存需求和安全的需求。
新闻传播在交互的双方之间进行可谓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最开始的新闻就是在论坛、社区、门户网站上发布的, 用户通过相应的操作可以表达自己阅读后的看法。甚至在一些场所下, 很难判断读者和信息发布者的身份, 毕竟读者可以根据原来的报道进行再次创作, 而读者的意见反馈也可能为编者提供丰富的素材。
3 新媒体新闻的不同舆论表达
网络新闻的一大特点是交互性强, 在一种相对平等和开阔的语境下, 新闻的产生者和读者并没有稳定的关系, 不像传统新闻在编辑和读者之前存在既定的鸿沟, 读者也可以作为创作的主体, 发布新闻, 而编辑也需要从读者哪里获得素材, 并且也有以读者身份参与讨论的时候。这种颠覆的编辑和读者的关系更加适合当下的媒体语境。目前, 网络媒体和网络新闻已经是大势所趋, 学界对此的研究也不断增多, 在原来的新闻学的学科下增加了诸如网络新闻传播学等分支学科。这是理论和实践相互配合的过程。
反观传统的新闻媒介, 十分重视设置议程。当媒体对事件进行系列报道, 从多个角度进行报道, 这样的新闻的传播效果很大, 能对人们的观念产生影响。在信息泛滥的时代里, 人们面对信息缺乏足够的选择的能力, 同时, 也缺乏自主建构信息的能力, 所以, 通过网络媒体对信息进行筛选和重组, 构建一个完整的事件体系, 从而减轻人们阅读信息的难度。而在重构事实的过程中, 也会带入编辑者的主张和倾向, 这就是新闻的舆情表达。
在交互的网络媒体平台上, 舆情表达的主体可以是编辑者也可以是读者。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发言的权力。在传统媒体的世界, 发言权是被掌握在少部分社会精英的人群手中, 大多数人是没有表达主张的机会的。而网络媒体则为大众舆论的表达提供了机会。
在发言权更加分散的网络媒体中, 也有议程设置。因为网络媒体还是存在意见领袖, 它们在互联网中最具有发言权。同时, 政府和网站都有自己的主张要维持, 所以, 也会对网络新闻中的舆论导向件进行控制。所以当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公共事件的时候, 就会出现议程设置, 来引导舆论。在一些自由的语境下, 最有话语权的主体可能是多方的, 他们会处于自己的利益为自己发声, 并试图获得更多的舆论支持。不同的利益会出现不同的诉求, 而这些诉求的表达如果缺乏议程设置, 就会形成媒体报道的盲点, 用户难以获得信息的重点。而设置得偏激或不当, 也会导致错误的舆论导向。所以, 在群体事件中, 应当设置客观理性的议程, 尽量客观地从多个角度诠释事件的真相, 最符合大众的利益。
摘要:以新媒体为立足点, 主要对新媒体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单梳理, 并重点探讨了新媒体新闻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效果, 以及它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新媒体平台拥有传统媒体平台所不具备的时效性和交互性, 因而在传播效果和传播速度上是传统媒体所难以比拟的, 鉴于新媒体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也越来越有力量, 因而, 探讨它对社会舆情的影响和导向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网络新闻,新媒体,全媒体,社会舆情
参考文献
[1]张泽.企业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势与策略探究[J].科技传播, 2015, 7 (24) :12-13.
[2]李妮.网络新闻发展中的瓶颈与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1) .
[3]李星静.网络新闻真实性的把握[J].新媒体研究, 2016 (2) :82, 97.
[4]刘佳伟.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法制建设研究[J].新闻战线, 2016 (3) .
[5]张骋.论网络新闻的后现代性[J].编辑之友, 2016 (2) :54-57.
[6]朱树娥.从大众明星恋情公开新闻浅谈网络编辑素质要求[J].传播与版权, 2016 (1) :106-107.
[7]张洪雪.网络新闻标签在传播中的负面影响[J].新媒体研究, 2016 (3) :21, 34.
[8]陈瑞昌.网络新闻的特征及其发展[J].江苏教育通讯, 2004 (1) :38-42.
[9]高云.中国网络新闻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7)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