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技术建议书

2024-10-07

市政道路技术建议书(精选7篇)

1.市政道路技术建议书 篇一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建议书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概况

(一)、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名称

(二)、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规模

二、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必要性

(一)、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必要性

三、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进度安排

四、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市政道路及农村公路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七、结论

2.市政道路技术建议书 篇二

1 市政建设中的沥青道路施工技术

市政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发展性任务,始终被谨慎、妥善的实施着,同时也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之一,道路建设尤为艰巨,只有对市政建设的道路施工技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掌握,才能更加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进而推动和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平稳地增长。

1.1 市政建设概述

市政在大家的理解下一般指的是国家机关从事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服务部门之一,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其实市政的真正含义是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及其过程的统称。市政建设是市政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城市政府根据市政规划的总体部署所主办的各种公共性设施和事业的建设,如道路、排水、桥梁等,目的在于繁荣城市经济、方便市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市政建设的内容范围是动态发展的,市政工程建设只是市政建设的传统概念,属于其重要内容。

1.2 道路施工对市政建设的影响

道路施工始终作为市政部门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多方的关注和重视,因此道路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道路施工建设在浅层面讲是在使得交通变得更加便利、畅通,使大家出行时的必备条件得到强有力的交通保障,深层次讲,道路施工是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不但在交通上给予了解决,更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建设的最有力的基础保障,只有保证道路施工正确、有序实行,才能使得城市建设得到发展和提高。

1.3 市政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叙述,可得知道路施工对市政工程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然而要想市政道路施工发挥其作用,还要从根本入手,将基础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为道路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可谓是基础工作中的重点,直接决定着道路施工的质量以及道路施工起到的成效,同时更加影响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因此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关键,只有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瑕疵进行及时改进和处理,才使得道路施工在城市建设中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展现。

2 沥青道路搅拌与运输

2.1 沥青混合料的配制

沥青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粘合物质,主要用于道路施工中。在进行沥青铺设施工时,尽量选择聚集施工现场比较近的地点作为沥青混合搅拌站,选择这样的地点可以使搅拌好的混合料方便就近使用。在受到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限制,无法在附近建设搅拌站时,需要依据施工现场周围的交通和道路情况选择适合的位置建设搅拌站,尽可能避免在混合料运输时受到环境因素和道路状况的影响。搅拌站内一定要满足原材料充足、随时有运输车辆待命、存储环境良好的条件,在搅拌站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马上装车并向施工现场运输,快速完成铺设,避免沥青冷却后硬化,对施工造成影响。在对混合料进行运输时,必须要保证车辆稳定行驶,防止混合料产生离析。

混合料有两种搅拌方式,连续式和间歇式,较为常用的是间歇式搅拌。间歇式搅拌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在高速公路和市政道路的施工上。连续式搅拌法工艺复杂,并且受限于进料方式,搅拌过程中存在骨料进料不稳定、搅拌困难、难以掌握混合料质量的缺点。搅拌混合料的过程中,必须对搅拌温度和加热温度进行良好的控制,才能得到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机械搅拌要进行合理的时间控制,在骨料被沥青均匀的覆盖时是最好的搅拌结束时间。必须检查搅拌好的混合料的质量,保证混合料均匀时才能向施工现场运送,一旦存在粗、细骨料分离或是凝结成块的情况,必须重新搅拌或者放弃使用。

2.2 沥青混合料运输

在运输沥青混合料时,尽可能选择大载重量的专业混合料运输车辆。运输时,需要掌握合适的车速,车速太快导致量下降。车速太慢的话,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已经冷却,无法使用。想要保障施工有序进展,需全面掌握运输距离与材料需求量,合理设置一至两台备用车辆,保证在出现车辆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

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与碾压

3.1 路基处理

铺设沥青混合料的前提是路基的处理,这样才能确保路面可长时间被汽车碾压而不产生变形。路基处理的方式是使用压路机压实,如存在路基较厚情况,需分层压实。路基上如果存在大型植物根系等异物,必须清除,避免产生路基不实的情况。还要注意一定要清除掉路基上松软的腐殖土。

针对水泥路面的道路进行维修改造时,必须补强处理以前的路面。混凝土路面在经历了长期的使用过程后,面板里产生一定量的缝隙,使混凝土板产生不均匀弯沉。在处理路基的过程中,需对存在明显裂痕的混凝土板用深层注浆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老路存在的原混凝土路面纵横缝等情况要粘贴防裂贴。

在需要的情况下,应在路基上喷洒透层与铺设下封层。

3.2 混合料摊铺

混合材料的摊铺分为两种形式,即机械摊铺法和人工摊铺法。目前的道路施工中普遍采用机械摊铺法。

3.2.1 机械摊铺法

采用机械摊铺法时需根据道路的等级和路面具体结构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摊铺机械。在进行混合料摊铺的施工中,需在摊铺机械的进料漏斗处抹一道粘结剂或者隔离剂,用来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在摊铺机的进料口上。在施工进行时,为提高施工效率,通常会采取多台摊铺设备同时作业的方法。在使用多台设备一起进行施工时,摊铺机械应排列成梯形队形进行施工,各个摊铺机械应纵向错位布置。邻近的两台机械铺设区域需留有搭接宽度,通常是40~70mm。每一层沥青混合料之间需留有超过200mm的搭接宽度。

在进行摊铺设备的使用之前,需提前对机械进行预热工作,通常进行1h左右的预热,大概预热到100℃。摊铺机械在施工时,摊铺要速度缓慢且连贯,速度一定不能过快,并且要匀速进行,不能时慢时快,如不满足以上要求就会导致摊铺的质量受到影响。在摊铺的同时需要将摊铺完成的混合料振捣密实。

3.2.2 人工摊铺

一些等级不高的或不能使用机械的公路需使用人工摊铺法进行施工。摊铺使用工具必须加热或者涂隔离剂。摊铺进行同时要进行刮板操作,刮板操作时一定保持力度均匀、频率合适,当刮板作业必须停止时要同时停止摊铺。

3.3 沥青混合物碾压

碾压需使用压路机进行,一般分为3个步骤。首先是初次碾压,使沥青混合料的稳定,达到初步压实。然后进行二次碾压,经过这个步骤路面已经较为平整,但是还会存在一些小的瑕疵。最后经过第三次的碾压,路面就会满足规范规定。

在路面形成当天,须保证路面上无车辆及矿料、油料等杂物,待其表面温度降低到50℃以下时才能开放。

4 结束语

作为城市的血管和门面,市政道路需要良好的品质和形象,施工人员需要通过对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四个方面进行控制,来提高道路的施工的质量,把握每一个细节,才能最终做出完美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彭亮.市政道路建设施工沥青铺设常见问题[J].现代物业,2012(8):100-101.

3.市政道路节能技术措施 篇三

【关键词】市政道路;节能措施

1、道路设计细节上的节能措施

市政道路应以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地面控制标高等作为设计的依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运用合理的技术标准,做到道路设计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正确体现道路的定位和功能,从而创造良好的行车条件,保证车辆持续稳定的运行。

市政道路设计节能就是在设计规范允许范围以内,在设计细节上从节能方面来加强对道路的布置,充分发挥道路运输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营的质量和效率,在源头上实现节能降耗的可能。一般可从如下几方面重点考虑。

1.1完善公共交通设施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机动化车辆迅速发展,交通量急剧增加,拥挤、塞车等出行条件恶化和汽车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城市交通节能减排问题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二五”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率。”优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最终目的是优化改善城市出行结构,它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同时它将支持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功能布局优化调整,并将极大地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道路设计时应将公共交通作为一个重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通过合理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公交车站、自行车道、人行道以及提高非机动车出行条件,来达到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鼓励使用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的目的。

1.2改善道路线性条件

道路平面线形必须与当地地形、景观、周围环境等相协调,同时注意线形的连续性与均衡性,并且应与道路的纵断面相互配合,使平纵线形舒顺流畅、设计合理,以达到汽车行驶时节能的目的。道路设计的线性条件对燃油消耗的影响直接由平曲线半径、纵坡、路面状况、侧向净空和道路横坡等所决定。从平面看,当车辆由直线驶入曲线时,车辆的燃油消耗就要增加,故市政道路线形设计时尽可能设置为直线,必须设置曲线时也设置为较大半径的曲线。从纵向看,纵坡对燃油消耗影响很大,在上坡时燃油消耗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下坡时相应的燃油节约比较有限。故在道路纵坡设计时须充分考虑大坡度对燃油的消耗,根据地形需要设置合理的道路纵坡。

1.3采用高等级路面

路面的好坏直接影响道路车辆的行车速度、运输成本、行车安全和舒适。如将沥青路面同砂石路面相比,行车速度一般可以从30 km/h提高到50km/h~60km/h,轮胎行驶里程增加约20%,运输成本下降约18%~20%,同一类型路面,因施工和養护质量的优劣,也会使运输效率与成本以及服务质量产生很大差异。可见高等级路面在提高行车速度,增强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运输成本和延长道路使用年限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此外,路面特性对于车辆油耗也有直接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路面平整度,在高级及次高级路面上行驶要比在非高级路面上行驶节约燃油20%~30%,因为非高级路面要克服较大滚动阻力。因此市政道路设计时路面应尽量采用高等级路面,以减少阻力、节省燃油。高等级路面虽然前期投资较大,但着眼于长期,其节能产生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1.4设置合理的交通组织

当前很多市政道路平面交叉设计不够完善,规模小,难以适应交通需求。由于绝大多数未做渠化设计,使得司机无行迹可循,也不知他人动向,因而不是抢道、占道行驶,便是彷徨择道或犹豫等待,且频现交通事故。设置合理的交通组织不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改善行车条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良好的交通状况( 指道路服务水平,包括机动车流量、交通组成、行车速度、非机动车流量、行人及横向干扰程度、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等)有利于节约耗油,而复杂的交通状况,非机动车及行人的横向干扰很大,致使车辆频繁地加速、减速和停车,其燃油消耗将大得多。因此道路设计时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机动车、非机动车分道行驶,减少横向干扰,保证车辆运行状态稳定均衡,而达到节约燃油的目的。

1.5合理设计道路照明

照明是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照明设计节能就是以合理的布灯方法,用最小的能源消耗达到最优质的照明效果。就道路照明设计而言,单位公里的功率消耗是进行设计时须考虑的重要概念和指标。即在满足照度标准的同时选用高效照明器件,以降低道路照明的功率密度,降低能源的消耗。当然道路照明设计,除了要考虑这个因素之外,还要考虑均匀度,眩光和环境系数等指标,以确保交通的安全性及道路环境的舒适性。一般在照明设计时,需对道路进行充分地调研,正确对道路性质进行定位,从而依据道路等级确定合理的照明标准,选取合适的节能灯具,还可选用一些低能耗高质量的镇流器等措施来提高道路的照明效果并有效的降低维护成本,从而避免盲从的选取高标准的照明设施造成能源浪费。

2、道路施工的节能措施

道路施工时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减少水、砂、石、混凝土等材料的运转周期,以节减人员和油耗; 此外,还需采用先进、科学、节能的施工工艺与方法。具体施工节能措施主要体现在施工机械、施工人员两个方面,要求机械设备和设备使用者共同努力,节能效果才能实现。

2.1选用先进的机械设备

施工工地负责人应该综合评价目前使用的工程机械,对其的机械整体状况、耗油量、燃油的燃烧率进行评估检测,把那些机械状况差、耗油量严重超标、燃油燃烧率低及没有修理价值的机械进行报废处理,更换一些目前比较先进的设备,以做到施工机械的节能减排。

2.2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保养

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保养水平低也是目前影响节能减排的重要原因,使企业的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使设备在工作时安全可靠,为设备操作人员提供先决条件。随着机械运行时间的延长和里程的增加,设备的动力、传动、制动等工作性能逐步老化、下降及配合失调,导致动力下降、能耗增加和污染排放超标,无法长期稳定的维持标准要求的能耗和排放。可见,解决机械的健康管理与维护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

2.3加强人员培训,增强节能观念

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水平的现状,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原因造成的。对此可定制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它是保证机械正常运转,实现机械节能减排的关键。具体操作中将制度和条文尽最大努力进行量化,依据车辆技术状况、燃油消耗定额,制定节油和超耗的奖罚制度; 经常教育和培训员工牢记和树立节能减排的思想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节能的经验和信息交流,树立节能意识,调动各方面节能的积极性,为节能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3、结语

市政道路节能要从各个环节做起,在设计和施工中合理的运用好各种节能措施,科学合理提高节能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市政道路技术建议书 篇四

工程名称: 钟林路(钟山村段)市政工程 项目经理: 安全生产方面:

1、项目部应认真学习贯彻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等。

2、项目部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并落实到位,成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领导小组,义务消防队,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3、项目部应严格按与公司签署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将制定的安全管理目标根据各岗位职责情况分解到人,并定期对安全管理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罚。

4、所有施工项目在编定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要针对工程特点、施工工艺、作业条件以及队伍素质等,按施工部位列出施工的危险点,对照各危险点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和安全作业注意事项。

5、对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要求执行。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6、各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必须按规定履行审批签章手续。严禁以未通过审批的方案指导现场作业。

7、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后,必须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变更的,应由编制人出具变更通知单、审批人签发后方可实施。

8、项目部应严格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要向施工班组做文字书面交底,填写《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同时交底记录必须严格实行本人签名,不得代签。交底执行情况必须由现场安全员根据日常检查情况综合评定填入“执行情况”栏内。

9、项目部必须认真执行安全设施验收制度,严禁未经验收合格的安全技术设施投入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完成搭设、各类设备安装好后,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专项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检测表应附施工现场防护用品及机械设备、电气产品合格证等有关证明。

10、施工现场应根据作业危险性,设置相应的安全生产警示标志,并经常对其进行检查,保证设施的长期有效性。

1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部应注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严格执行新工人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教育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岗前教育、防事故教育、定期安全活动日、安全知识竞赛等,安全教育旨在提高从业人员的防患意识。

12、项目部应做好特种作业人持证上岗工作。施工现场应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花名册》要求对本项目工程内所有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分工种登记造册,并收集相应的上岗证复印件到施工现场安全资料中存档。

13、项目部应根据本项目工程施工特点编制相应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送公司审核审批,同时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进行事故应急演练,保证编制的预案有效可行。

14、项目部必须按规范要求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合格的各类个人防护用品,并教育、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使用。

15、项目部应注意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坚持日常巡检、旬检,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生产,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文明施工部分:

1、创建良好的场容场貌,树立企业新形象,施工现场出入口应设置大门,大门上标有醒目的企业标志及名称,大门两边设有现场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消防保卫牌、安全计时牌、施工总平面图等“六牌一图”。现场应布设安全宣传标语、安全标志,机械设备挂设安全操作规程牌;

2、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分类堆放整齐,并标明名称、品牌、规格;

3、现场应设置宣传栏、黑板报,并及时更新出版内容,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4、改善工地卫生状况,保障广大职工身心健康。施工工地按照规定设置符合要求的“五小设施”: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浴室、厕所。食堂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有防蚊蝇灭鼠、消毒措施。工地卫生有专人负责;

5、现场应设置娱乐、学习场所;

6、现场设立安全防火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消防责任制、防火规章制度,建立义务消防队,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7、在建工程不得兼作宿舍,施工作业区与办公、生活区明显划分;

8、做好治安综合治理,医疗保健急救、社区服务工作,做到施工不扰民;

9、推行标准化施工,努力创建文明标化工地。参照公司《在建工程管理办法》中文明工地实施细则及公司《创建文明工地标准化范本》执行。

交底补充内容:

5.市政道路水泥稳定土基层技术论文 篇五

【摘 要】市政道路的路面破坏严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路基基层的问题,为此,水泥稳定性土基层已经广泛应用到市政工程中。本文对水泥稳定土基层的特性以及影响其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关键词】水泥稳定土;含水量;接缝;养生

1.水泥稳定土基层的特性

水泥稳定土是用水泥做结合料所得混合料的一个广义的名称,它既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细粒土,也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中粒土和粗粒土。水泥稳定土属半刚性基层,其特点是力学强度,稳定性和板体性较高。但因水泥和各种粒料土(粗细土和中粒土)经水拌和压实后,由于蒸发和混合料内部发生水化作用,混合料的水分会不断减少,而发生了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力的作用、材料矿物晶体或胶凝体层间水的作用和碳化收缩作用等引起水泥稳定材料产生收缩而产生裂缝,当上面的沥青层较薄时,这些裂缝会反射到面层上来。

2.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的组成

2.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土。但宜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标号又较低应为(325#)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2.2 土。凡能经粉碎的土,一般都可用水泥进行稳定。含有机质较多、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以及胀缩性粘土等,均不宜用水泥稳定。

3.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3.1 混合料的含水量和干容重。水泥稳定土混合料中要有足够的水分,以满足水泥水化的需要和压实的需要。混合料中是否有足够的水供水泥水化用,对其强度有很大影响。如果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水泥不能充分水化,就会大大影响所能达到的强度,即达不到使用水泥稳定土的效果。水泥稳定土的干容重对强度有很大影响,水泥稳定土的强度随其混合料干容重增大而增大。

3.2 施工因素对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影响。水泥稳定土常用的施工方法有厂拌

法和路拌法两种。要使水泥在稳定土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必须使水泥在土中均匀分布,且严把从拌和到压实、养生等质量关。一般情况下,对强度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泥撒铺均匀程度直接影响着水泥在混合料中分布的均匀性。如果水泥撒铺得不均匀,无论采用何种机具拌和,均不易得到水泥分布均匀的混合料。(2)拌和机具类型对混合料拌和的均匀程度有很大影响。(3)每个施工段施工作业时间,即从加水拌和到完成压实的延续时间,称为水泥稳定土的延迟时间。此时间的长短对混合料所达到的密度和强度有很大影响。对同一种水泥稳定土混合料延迟时间越长,所能达到的干容重越小,混合料的强度降低的越多。(4)拌和深度、宽度以及接缝处理直接影响着水泥稳定土的整体强度。拌和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检查拌和深度,则易在底部留有“素土”夹层,或过多破坏下承层的表面,影响结合料的剂量及底部的压实。同时,接缝处理不当,易造成局部强度不够的现象。施工中如不严格控制拌和深度和宽度,接缝处理不当,均会使水泥稳定土的整体强度达不到要求标准。

4.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4.1 由于水泥稳定土的凝固与强度形成期较短,要求各工序紧密衔接,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配备必需的机械设备、人力和运输工具,确保混合料从加水拌和到碾压完毕的延迟时间,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

4.2 路拌法由于拌合混合料均匀性较差,产量不高,因此要想提高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质量,应采用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并在拌合场内设立试验室,随时对水泥剂量、含水量、材料级配及拌合的均匀性进行试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合要求的混合料不许出场。

4.3 施工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弥补碾压过程中水分的损失。含水量过大,既会影响混合料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又会明显增大混合料的干缩性,使结构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含水量过小,也会影响混合料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

4.4 水泥稳定土的碾压,宜先用两轮压路机随摊铺机及时碾压,后用重型振动路机继续碾压密实。碾压过程中,水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份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撒少量水,但严禁洒大量水碾压,如有弹簧土,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

(加适量的水)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4.5 接缝的处理。当天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来压部分,要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第二段一起碾压。当天其余各段的接缝都可这样处理。接缝一定要垂直对接,不能斜接,否则,接缝处就会成为一条薄弱带,带上沥青面层很快龟裂。

4.6 水泥稳定土基层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不应延误。但如水泥稳定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水泥稳定土碾压完后,过一天就可以铺筑上层水泥稳定土,不需经过7d养生期。但在铺筑土层稳定土之前,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为增加上下层之间的粘结性,在铺筑上层稳定土时,宜在下层表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水泥稳定土基层养生方法:(1)用不透水薄膜或湿砂进行养生;(2)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3)无上述条件时,可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应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土层表面潮湿,不应时干时湿。洒水后,应注意表层情况,必要时,用两轮压路机压实。

5.结语

5.1 水泥稳定土的施工质量受众多因素影响,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施工过程中应抓住主要环节,严格控制关键因素。

5.2 颗粒级配组成对水泥稳定土的强度、收缩等特性有显著影响,原材料选择中应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控制,可以有效保证混合料的质量,提高使用性能。

5.3 水泥稳定土施工宜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和、机械摊铺,既可以提高平整度,又可以保证混合料配合比;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合料施工含水量。

5.4 水泥稳定土碾压成型后应及时保湿养生,有利于混合的料强度形成,避免早期干缩裂缝的产生;同时,应尽量封闭交通,控制车辆通行,尽量避免成型混合料的早期损伤。

浅析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工程概况

某市顶管工程总投资为人民币1000多万元。由于工程属于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施工,因而当年此工程没有进行招投标,程采用施工任务下达的方式,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位进行项目前期完善,并组织进行施工。工程全线长为2.5km,用施工工艺为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工艺。该工程始建于2006年1月,于2008年8月竣工。该排水管道施工工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1.1 管道位置偏移和积水。

由于该工程在施工测量时没有控制精度,误差过大,导致测量出现差错。同时,施工过程没有按照规范操作,比如管座浇筑时,某一侧的灌注高度过大而导致管道移位;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等。由于某些管材没有按照标准生产,管壁厚度不一,管道内径偏差过大,从而造成施工时管道的位移和积水。

1.2 管道渗漏水。

a.该工程在施工中由于基础不均匀下沉,从而造成管道局部积水,严重时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导致管道渗水。b.由于管材质量差,导致管道存在裂缝或局部混凝土松散,抗渗能力差,从而产生漏水。c.管道接口施工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引起管道渗水。d.管道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从而导致管道产生漏水现象。

1.3 检查井变形、下沉。

该工程中检查井的构配件质量较差,砂浆和砌筑砂浆质量差,造成空缝而影响整体强度;且安装质量差,检查井基础施工不到位,其整体承受能力差,进而造成井墙断裂;圆井收口不均造成表面不平,最终导致井盖坍塌。

1.4 回填土沉陷。

该工程中由于检查井周边回填不密实,没有按要求分层夯实,填料质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从而影响了压实效果,给工后造成过大的沉降。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管材的质量控制。

要求施工单位所用管材要有出厂合格证和送检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进场后,工程材料员应对管材外观进行检查,管材不得有破损、脱皮、蜂窝露骨、裂纹等现象,对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管材不得使用。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有质量疑问的应弃之不用或经有效处理后方可使用。

2.2 测量放线的质量控制。

放线前利用电脑软件CAD标绘出中线图,提高速度,得到较为精确的数据。打桩撒灰放线时,要考虑中心线、边坡系数加宽厚等,因开挖受限制,开挖沟槽非变窄不可就要考虑沟槽内设置支撑保证安全施工,以免塌方伤人。测量员定出管道中心线及检查井位置后,要进行复测,其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允许进行下步施工。同时,施工中如意

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要求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商,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2.3 沟槽开挖的质量控制。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项目中,土方的工作量占整个工程的很大比重,在安排上采用轮胎式挖掘机、推土机配合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在需土方运输的地方配备一些自卸汽车。开挖过程质量控制应把握以下几点:

2.3.1 边坡塌方控制:首先,沟槽开挖前按施工图样上的管道位置在现场进行放线,开挖方法有人工开挖(用手工工具开挖)、机械开挖(挖土机开挖)、遇有岩石地段还应采用爆破法开挖。根据土壤类别、土的力学性质确定适当的槽帮坡度。注意沟槽底宽和上宽尺寸,还要注意开挖沟槽的深度。开挖沟槽深时,若槽底土较松软,一般比安装的管底深度小一些;若槽底土较坚硬甚至有岩石,其开挖沟槽深比安装的管底深度大一些。其次,开挖时尽量使开挖的土堆放在沟槽的一侧,而另一侧可以摆放运来待安装的排水管,切不可让沟上侧摆放的排水管被开挖出的土埋没。

2.3.2 沟槽断面的控制:开槽断面由槽底宽、挖深、槽底、各层边坡坡度以及层间留台宽度等因素确定。槽底宽度,应为管道结构宽度加两侧工作宽度,应便于管道铺设和安装,应考虑夯实以便于操作和地下水的排出。同时,特别注意沟内不得超挖,对于超挖部分仔细回填夯实,严禁低洼进水积水,严禁夯填中使用腐殖土,垃圾土,淤泥土等。

2.3.3 槽底泡水控制:施工时应掌握天气变化,严禁基槽泡水。当地

下水位较高或雨季施工时,在地下水位以下或有浅层滞水地段挖槽,应要求施工单位设排水沟、集水井,用水泵进行抽水,保证水位低于工作面2m,防止沟槽内长时间积水,造成浮管现象。当遇到沟槽底部为岩石基础时,应增加开挖深度30cm。当遇到软弱基础或有其他埋置物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处理。

2.4 管道安装质量控制。

施工前准备好施工机具、工具、吊运设备、承插管、橡胶圈、润滑剂等材料。复核沟槽中心线和基础标高,然后清除承口内表面和插口外表面的油污、杂物。按管径选用相应的橡胶圈,并检查橡胶圈外观应无气泡、裂缝及碰伤等缺陷。并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做好交接桩复测与保护,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测量误差,精心测设全井段的中线和高程的控制点。然后,根据测放的中心线,用细绳控制好管道的一侧边线。宜采用吊车下管,吊车应沿沟槽开行,且距沟边缘应大于1m,以避免沟壁坍塌,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下管时从下游排向上游,插口向下游,承口向上游。以吊车系下第一节管,将管头放在已弹好线的检查井井墙内壁处,按照井中测桩找好中心线及两端高程后,才能松吊回臂。继续系稳第二、第三节管并随稳随测后端中线和高程直到另一检查井。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缝宽应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管座混凝土应捣实,与管壁紧密结合。最后,砌检查井。挖沟槽时,可使检查井中心桩,依井基圆圈尺寸挖好井基,待管材放稳后,调节直管线管口,预留井筒位置即可介入砌检查井的工序中。砌井时,既要使砂浆饱满、流槽通

顺,也要使井壁尺寸符合要求。

2.5 管道接口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抹带的施工质量。水泥砂浆要按配合比下料,计量要准确,搅拌要均匀,要保证砂浆的强度及和易性。抹带前先将要抹带的部分管壁外凿毛,洗刷干净,刷水泥浆一道。同时,控制内管缝和管内壁间的平整度。对600mm以上的管材,可采用人工钻入管内的办法将接口挤出的砂浆抹平,将不严实的接缝部位填满砂浆,使其饱满不漏水,清除管内杂物,特别注意管道内决不允许有漏水、积水和倒流水的现象发生。

2.6 闭水试验质量控制。

由于闭水段封口在井内,所以施工时很容易被忽视,一般采用砌砖墙封堵。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建议在检查井砌筑之前就进行封砌。砌砖墙封堵前,把管口一定范围内的管内壁清洗干净后,涂刷一层水泥原浆;封堵前所有的砖块必须润湿处理过,保证其密封性。为了避免出现不合格现象,完成封口后,可进行闭水试验,对管道施工和材料质量进行全面的检验。仔细检查每根管材是否沙眼裂缝,管口接口处是否严密,若不符合质量要求可用细砂浆修补,有渗水部位可调水泥浆刷补填死。对闭水不合格的管段,则应采取补救措施或尽快返工。

2.7 回填土质量控制。

管槽回填时必须根据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夯)实机具。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砖、石块、混凝土碎块及大于10cm的硬土块;填土含水量以接近最佳含水量为宜。由槽底至管顶以上

0.5m范围内要求采用细粒土回填,目的在于保护管道。无压管道的沟槽应在闭水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合格后,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0.5m,水压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其余部分。同时,管沟回填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并对每层填土的密实度按规范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继续回填;要求管道两侧同时进行填土,两侧高差不大于30cm。

结语

市政排水管道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涉及较广,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努力克服各种通病,确保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良,严把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关,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论文

1、市政道路建设中目前存在的常见问题

道路工程是市政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地方政府管辖,其中,市政道路的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的投资,具体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事实上,建设资金来自于当地市民,是纳税人的钱。市政道路工程主要位于市区的范围内,作为一项服务性与公益性工程,它的建设受到交通与环境两方面的制约,具有短、平、快的特点。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市政工程通常情况下,反映了政府政绩、承诺以及民心等多方面的因素。道路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过度重视政治,忽视技术质量,重视工期、忽略监管的不良现象。与城市房屋建筑物的建设以及监管现状相比,政府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更为严重,道路工程无论从工程建设质量,还是从工程承包者的认真程度来看,都与房屋建筑物的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由于政府监管部门的忽视,为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目前,市政道路工程的监理部门只是徒有虚名,工作也只是应付了事,只要还是听命于业主,有的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认为,对于道路工程,不能没有监理,但是如果有了监理,更麻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增多,逐步健全,其中,基础设施的质量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监理工作也从可有可无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监理部门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可

恭维,他们对设计图纸存在着较多的漏洞与错误都不能发现,就谈不上有效监管,并且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此外,由于业主方面的人为因素,设计方案经常发生一定的变动,这些变动通常不会得到设计单位的认可与赞同。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各类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水平、方法不高:当前在施工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注重招投标,轻视施工管理,而参与施工管理人员缺乏现代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出现了质量管理意识不强,管理的目的不够明确,重方法手段单一简单,管理水平与当前的市场脱节,个别施工现场有时存在偷工减料等问题:而在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不高,有点刚从学习毕业,缺乏实践经验,存在疏忽大意的工作态度,影响了施工监理的效果。作为业主方面,政府行为明显,一切服从上级,前期工作不充分,后期要求赶工期。几方面的原因,造成质量问题普遍。

2.2 对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缺乏及时有效的处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业主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将市政道路工程以合同的形式交给承包人进行修建,向承包人购买合格的建筑产品:工程监理受业主的委托,对施工的质量、施工的费用、施工的进度进行监督管理。业主、监理单位、承包施工单位及勘察、设计作为五方主体参与工程建设,有序分工合作构成了市政道路工程管理系统。但是个别的工程承包者没有严格的根据前期设计、施工规范来进行,对施工的质量没有进行认真的自检,在工程建设出现问题之后,没有提出及

时的问题处理措施。个别的施工监理没有严格的根据工程合同的规定,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承包人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监督,部分监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高,责任性不强,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程序的检查力度不够,试验抽检的频率达不到要求,在进行关键工程等重要的监理工作不到位等,造成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混乱,最终导致整个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2.3 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而当前部分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不到位,施工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不够高,施工经验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甚至于个别的业主将工程指定分包给没有施工技术的承包人,产生了层层转分包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给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甚至造成管理的失控。

2.4 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不到位,个别工程资料的造假严重:施工单位对技术资料管理不到位,也是工程承包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工程承包单位的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或者没有及时的进行技术资料的整理存档,造成了施工技术资料的缺失或者遗漏,使得完整性较差,另外部分技术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外聘人员过多的问题,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自己不做资料,任由资料员在办公室内意想实际施工情况,出现造假的资料经常发生。

3、解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措施

3.1 强化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效果:市政道路

施工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据工程招投标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和落实施工市场的准入制度、工程项目法人制、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工程招标投标制度、施工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强化政府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监督与管理。严格根据工程合同执行,工程的监理、工程承包人、业主等几方面必须认真履行各方合同规定义务。对于分包、转包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其发包单位不仅应报建设单位进行审核,还要报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审查与批准、备案,禁止通过联营、挂靠等形式,把市政道路工程肢解或者层层进行分包。

3.2 公开施工企业及相关人员的信息制度;通过构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企业与技术人员的信用档案,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配套的资源数据库,在市政道路工程产生质量问题、安全事故以及违反施工法规的时候,能够快速准确的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在招标、投标过程中,严格控制,提高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对不良企业拒止于门外。

3.3 施工企业要进行全面质量认证管理和认证:施工企业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并要求达标认证,对于没能够进行认证的企业,禁止进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对已经达到质量达标认证的施工企业,在工程承包后要及时的进行动态管理,对出现严重违反施工规定的单位,可以取消其质量达标认证。施工单位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并认真的负责其应该承担自检。政府部门、监理单位要通过有力的监控手段,强化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

3.4 全面提高监理人员和业主的管理水平和技术素质:市政道路工程看似简单,实质上作为与广大市民密切相关交通手段,一旦质量出现问题,修补、整改往往造成对城市建设的不良影响,作为监理和业主参与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管理,是一项技术性、经济性以及社会性很强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市政道路工程监理要求监理者要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经验。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责任意识等,从而提高监理水平,创建优质工程。作为业主,要改变政府机关的作风,切实为施工现场服务,与城市交通管理、园林绿化管理、供电、供水、供气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创造好施工条件,防止出现影响工程质量的非技术因素,主动协调设计、监理、勘察、施工等各方面的工作,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从而保证工程和质量和安全。

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

内容提要:在我国的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施工中掌握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切实控制施工质量,进而促进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对结构物的安全和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主题词:混凝土 质量 控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而混凝土作为一种主要建筑材料,它的质量好坏,既影响结构物的安全,也影响结构物的造价,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是关系到每个工程成败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1.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细骨料、化学外加剂、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

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2.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从此推定,抽样检查的几组试件的混凝土平均确定一定大于等于混凝土设计标号。通过公式计算可以看出,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确定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确定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

了工程造价。

3.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原材料控制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细骨料、化学外加剂、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在这几种组成成份中,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工程师应着重在工程资料和实物检查两方面。目前,一些地区实行的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值得肯定。

3.1.1水泥

水泥有多种品种、标号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择高标号水泥进行试配。

3.1.2砂

细骨料砂,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细度模数应在3.7~1.6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害物用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

3.1.3石子

粗骨料石子,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量泥量及最大粒径。一般采用1cm~3cm的碎石,卵石一般能用于结构受力部位,严禁混有煅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

3.1.4水

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样着重控制。

3.1.5外加剂

首先,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关设计要求指示(如坑渗标号等)。另外,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的有效日期、防止过期失效的外加剂用于工程。同时,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应大力推广使用新型的复合型混凝土外加剂,以适应先进的施工工艺的多种要求。

3.2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在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定了各种原材料之后,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情况下,进行现场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单。关交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度验室出具的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能够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后,方可允许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

3.3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原材料计量控制。搅拌机应配备水表,禁止单纯凭经验靠感觉调整用水量的做法;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禁止拿铁锹随意填加;对砂石料,应坚持要求每次过磅称量,不提倡小车划线做记号的体积法。另外,还应对每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否离析等进行抽查。在较大的工程中,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拌站,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使配合比得到可靠的保证。

3.4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质控制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振捣器的类型、规格、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度件模具及数量是否合适;浇筑期间的气候、气温,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针对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墙、薄壁型构件应要求采用不同类型的振捣器;当混凝土浇筑超过2m应采用串筒式溜槽。应审查确认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是否合适,使施工单位安排好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保证分区、分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搭接。

在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若有问题,应及时对混凝土配合比作合理调整;督促施工单位控制好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捣器的插点是否均匀,移动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对钢筋交叉密集的梁柱节点是否振捣到位,以防出现蜂窝、麻面。对大体积混凝土或厚度较大的部件,应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并加强保温养护措施。

结束语:混凝土是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等多组成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维护条件等有关。要在设计方法、施工技术以及维护要求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以促进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工程建设项目过程管理与实施

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点。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项目经理必须抓好项目初始、中间实施和结束阶段的重点工作。

一、项目初始阶段的重点工作

项目初始阶段是指从合同签订生效后到正式开展设计这一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组织、计划,创造开展项目工作的条件。项目初始阶段的工作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组主要人员参加完成。项目初始阶段的工作对整个项目的实施具有宏观控制作用,成功的筹划是项目成功的一半,它的工作范围、质量、深度和合理性对以后项目实施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项目经理在项目初始阶段必须投入相当的精力和时间。

项目经理在项目初始阶段的主要工作如下:

1.研究熟悉合同文件

项目经理组织已明确的项目班子成员仔细核阅合同文件、协议、补充协议等各项有关合同文件,深入消化了解,据此来开展项目工作。主要包括:了解合同谈判背景、中标条件及合同主要条款,研究、熟悉合同的主要内容,研究制定执行合同的策略、重点及注意事项。

2.确定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和编码

根据合同项目的具体内容确定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和编码,将项目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详细的工作单元,给每个单元规定各自的账目编码,这是进行费用/进度综合控制的基础。

3.确定项目的组织分解结构和编码

根据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和编码,进一步确定项目的组织分解结构和编码。使项目的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公司的一个部、室的一个专业组织,不能遗漏,也不能把一项工作重复委派给一个以上的专业组。项目组实行动态管理,根据项目规模大小、复杂程度、专业协作条件关系,决定采取集中或分散的组织形式。

4.组织业主(用户)开工会议

一般在合同生效后3-4周内,项目经理要组织召开业主(用户)开工会议。这是项目成立后与业主的第一次正式重要会议。在会上要进一步明确承发包双方的职责和范围,工程公司的工作内容和基础条件,进一步确认合同项目采用的标准及相关事项,确定双方的联系渠道和协调事项,讨论项目计划的有关工作。

5.编制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是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总体构思和安排。项目计划中要明确项目目标、工作原则、工作重点、工作程序和方法。项目经理首先编一个计划方案,提出对合同的研究意见,在技术和商务方面的可靠性和风险以及掌握项目进度、费用、质量和材料控制的原则和方法等,并经公司有关部门审查同意。接着再编制详细实施计划,并在项目开工会议上发布。这是项目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6.组织项目开工会议

一般在合同生效后4—5周内,项目经理要组织召开项目组的开工会议。这是在项目组织机构已经建立、项目的任务已基本明确、项目计划已拟定并经批准后由项目经理主持召开的会议,它标志着项目实施工作的正式开始。会上由销售部代表介绍合同内容和情况,并由项目经理作项目开工报告,说明项目的任务、内容、目标、实施原则和规划,项目近期工作计划等,并进行工作动员。

7.组织编制项目设计数据

根据业主提供的项目基础资料,由项目经理或设计经理组织编制项目设计数据,并经业主确认后成为工程设计的基础。项目设计数据主要包括:设计基础数据,技术要求,设计采用的标准、规程、规范,随即进行工艺设计。

8.开展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是整个工程设计和采购工作的基础。工艺设计的进度是决定工程总进度的重要因素。一般在合同签订后,与其他初始工作同时进行,而且必须尽早进行。

9.审核、批准控制估价

审核确定项目初期控制估算或批准的控制估算。

10.发表、审核有关计划

发表初步的项目进度计划,审核确定设计计划、采购计划、施工计划、开车计划、质量计划、财务计划等。

二、项目实施阶段的重点工作

项目实施阶段是指初始阶段结束到工程机械竣工之前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工程设计、设备材料采购供应、建筑安装施工等。此阶段投入人力最多,延续时间最长,资金和物资消耗最大,要完成的工作量很大,要管理和控制的面很宽,是项目建设的主体阶段。项目经理在这阶段除了自己要重视和加强管理和控制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各级负责人组织项目组全体人员各尽其职且协调配合好完成合同项目任务。项目经理要全面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指导、检查、协调各项工作,处理解决重大问题,使项目建设协调顺利进行。

1.抓好五大管理

(1)合同管理工程承包合同是承发包双方用以明确工程承包的内容和范围、工程进度、质量、造价、双方权利、义务、规范双方行为准则的契约,是双方协商一致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是完成项目建设的依据,也是项目经理工作的主要依据。任何超越合同条款范围的内容,均要通过重新谈判,签订补充协议后执行。所以项目经理必须加强项目的合同管理,领导项目组人员认真履行合同条款。

合同管理包括总承包合同管理和分包合同管理。总承包合同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首先项目经理要组织学习合同文件,熟悉

合同内容,以便全面掌握合同情况,认真地贯彻执行;其次根据总承包合同的内容,研究确定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对争端和违约的处理,首先双方要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时,提交合同规定的机构仲裁,要及时进行合同的补充修改和变更。分包合同要保证总包合同的完成,对分包合同的管理,项目经理首先要督促做好对分包合同的准备工作,然后组织研究与审定重大的分包合同,并做好争端和违约的处理,及时进行分包合同的补充、修改和变更。

(2)项目协调程序管理项目协调程序是指在承发包合同的基础上,为完成建设任务,双方在工作上需要协商联系、审查确认的程序和内容。为了做好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项目经理经常要与业主及分包单位协调和配合,在正确处理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抓好项目协调程序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矛盾,为创造良好的合作气氛打下基础。

(3)项目重大变更管理在工程建设周期中,业主方的变更及内部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既要为业主服务,让其满意,同时还要使合同的执行不受大的影响,以保证公司的经济利益。首先,要在合同或协调程序中明确规定处理各种变更的程序,使其有章可循,减少或避免矛盾和争议。同时,项目经理要控制尽量减少重大变更,对必须要变更的情况认真计算其对项目进度、费用、质量等综合影响,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控制,尽量避免打乱项目的正常工作秩序。另外,对于因业主方变更所需要的合理延长工期的费用补偿应

及时核算出来,以书面报告业主代表请求批准。要使业主知道,变更是要花时间和费用的。

(4)计划管理项目的建设周期是项目合同的主要目标之一,对此,项目经理要努力实现,并消除误期赔偿风险。项目的进度计划一般分为五级,第一级是项目总进度计划;第二级是装置总进度计划、项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第三级是组码进度计划;第四级是记账码进度计划;第五级是工作包计划。计划管理是重要管理目标之一,要注意计划的层层约束,下级计划一般应绝对保证上级计划的实现并略留有余地。要使各类计划密切配合、互相衔接、合理交叉形成完整的计划系统。

(5)信息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有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产生,需要收集、传输和处理。项目的基础资料、设计数据、设计输入输出、文件图纸、各种记录统计都是信息。在项目管理中如果信息不准确,必然给项目实施效果带来损失,信息的准确、及时和统一,对于控制和决策是很重要的。所以信息管理是项目经理要抓好的五大管理之一。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建立项目信息数据库,各种信息输入到处理中心,计算机就系统地高速地输出处理过的信息,并作出各种报告供项目经理及时作出准确的决策和命令,从而使项目建设实现现代化管理。

2.抓好四大控制

(1)进度控制项目经理在管理好项目计划的同时,要对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关键目标进行严格控制。为了保证总计划的按时完成,要合理调整资源配制,合理安排资金、工时、材料的投入。在进度控制上除了满足完成计划的目的外还应通过进度控制寻找综合效益。

(2)质量控制项目的质量是业主非常重视的合同目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进度、费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不仅影响到业主的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决定着工程公司的信誉和发展。因此,项目经理必须严格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手册,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督促项目部有关人员重视质量并严格把关,尤其要对分包施工安装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若工程某部分一旦返工或发生质量安全事故问题,不仅对工期、资金产生影响和损失,而且在公司信誉、施工人员情绪诸多方面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3)费用控制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方面既相互关联又渗透,项目中各种管理和控制的优劣最后都会全面综合地反映到费用上来,费用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各个环节。因此,费用控制是四大控制中的重要内容,项目经理必须安排相当的精力和时间重视费用控制,尽量获得合理的、最佳的经济效益。做好费用控制,首先要审定、发表项目估算基础资料,抓好各阶段费用估算和费用分解指标,同时在施工中要不断检查计划费用执行情况,不断检查分析BCWS、BCWP和ACWP三曲线间关系。在工程项目实施中,要尽量避免窝工、停工、返工,减少浪费,降低风险。

(4)材料控制项目材料是项目建设的物质基础,占项目建设费用的50%-60%.它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周期和质量,是项目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项目经理主要是审查批准控制程序和控制计划,检查督促材料控制的实施情况,以及审查确定项目剩余材料的处理方案,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适时地组织材料供应,按照实际需要准确地组织采购数量,加强对材料的综合管理和监测,提高效率、减少损耗、降低风险,保证工程项目以最少的资源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四大控制之间是互相联系互为影响的,其中某一项的变更必然影响其它各项,所以项目经理不能孤立地进行单项管理和控制,必须采用费用/进度综合控制,以追求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项目经理在费用/进度综合控制工作中,最主要的是建立和批准执行效果测量基准,然后审查费用/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实行费用/进度综合控制,必要的时候调整制定新的执行效果测量基准,进行有效控制。

三、项目结束阶段的主要工作

项目结束阶段是指工程机械竣工后到项目考核验收并完成各项收尾工作的阶段。它是全面检查、考核合同项目实施工作成果的重要阶段。项目经理除指导、组织做好工程交工、试车考核和业主验收外,还要做好项目总结和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为公司积累有益经验。

1.组织验收,办理移交

工程施工达到工程竣工时,应及时办理工程移交,这标志着工程管理权及风险的转移。虽然试车及考核的领导、组织工作是以业主为主,但为了试车考核的顺利进行,并尽早办理合同项目的业主验收,项目经理应建立健全现场开车服务组织,监督检查并做好开车各阶段工作,最后组织办理合同项目的业主验收。

2.项目总结

项目总结是项目结束阶段的重要工作,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组主要成员认真总结承包工作实绩,包括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要注意事项,并在集体总结的基础上提出项目完工报告,为公司积累经验、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3.文件、资料整理归档

项目经理在项目工作结束后三个月内组织有关人员做好项目的全部重要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为以后的工程报价、项目管理及设计、采购、施工、开车业务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和资料。

四、加强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6.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篇六

1.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基本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强度、压实度、平整度、渗水系数、抗滑能力、厚度、宽度、横坡应满足规范要求。沥青路面的 (强度) 、压实度、厚度为沥青路面质量的衡量标准。因为道路的使用年限长, 要求沥青路面必须拥有一个较好的 (强度) 压实度、厚度和平整度。沥青路面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沥青材料, 要求使用的沥青材料和矿质骨料之间必须拥有一定的嵌挤力和摩阻力。与此同时, 还要求使用的沥青与矿料之间具有一定粘结力。所以, 在沥青路面的选材上一定要严格把关。只有控制好材料才能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采用的材料一般要求为质地坚硬并且表面粗糙的石料, 同时, 还应该注意材料的形状, 应该大小均匀呈方块状的碱性石料。

2.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和抗滑性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使用过程中, 水对于沥青的影响很大, 也是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破坏性因素。在使用中, 经常会接触到水, 因为沥青路面的结构较为疏散, 这些水分通常会透过沥青路面的表层, 同时在道路的使用过程中, 路面受到道路上行车的挤压作用使得那些透过表层的水分进一步的渗透, 逐渐导致沥青路面由内而外的出现龟裂和形变, 从而严重影响到了道路的正常使用。与此同时, 沥青本身还存在一些酸性物质, 使其与选用的碱性材料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一层不利于渗水的保护膜, 但是这层保护膜自身极容易破坏, 沥青路面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防滞水性。只有通过多方面的优化设计和优质选材, 才能保障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另一方面, 人们要求沥青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平整度和水稳定性以外, 还要求具有较好的抗滑性。为了在不影响沥青路面平整性, 选取的材料需要掺和一定的硬质有棱角的集料, 并且严格控制集料级配, 保证构造深度, 同时所选沥青自身性能也对路面抗滑能力有较大的影响。

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准备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铺设之前, 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施工的准备工作主要分为两方面, 即原材料的控制及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准备。所谓原材料的控制和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 顾名思义就是在施工之前, 选取合适的施工材料。从材料的采购开始就要严格把关, 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检查。在施工之前还应该对材料进行二次检查, 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抽样检查的方法对材料的硬度, 形状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检查, 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在沥青的采购中也应该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采购, 并且使用专门的车辆对沥青进行运输。两种主要的材料选取采购完成过后还应该对施工路段等周围环境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考量, 经过试验路段的验证, 从而得出沥青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使得沥青道路的质量得到保证。保证沥青路面材料选取的同时还应该保障道路基层的施工准备。这主要指的是铺筑面, 因为基层强度的高低和平整程度影响着整个路面质量。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基层上撒上透层油, 通过检测, 保证施工路面的质量。

三、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道路施工技术

1. 市政道路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和运输

市政道路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和运输是沥青路面施工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市政道路沥青混合料的拌合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通常情况下, 为获取更好地路面摊铺质量, 应有效控制混合料级配、拌和温度等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 在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提前对运输工具进行预处理, 也就是在运输工具中提前进行油水混合物的涂抹, 并且在整个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遮盖处理, 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进场后还应该再认真检测混合料的温度, 只有确保其质量满足施工规范时才能允许入场施工。

2. 市政道路沥青混合材料的摊铺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过程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过程, 在沥青混合料摊铺之前需要提前对施工地区的天气情况进行考量。在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环境中基底不能过于潮湿, 避免在施工过程中, 因为空气湿度较大造成沥青混合料温度降低较大, 路面压实度难以保证等现象, 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在摊铺过程中对运输车辆数量, 摊铺速度要控制好, 以确保整个摊铺过程顺利, 摊铺的质量达到要求。

3. 市政道路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所在。必须对施工的路面进行充分的碾压, 采用初压-复压-终压制, 在碾压时还应该严格控制碾压的温度, 首先压路机采用2~3台双轮双振压路机及2~3台重量不小于16 t的胶轮压路机组成。初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遍。正常施工情况下, 温度不低于110℃并紧跟摊铺机进行;复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和双轮双振压路机碾压等综合碾压4~6遍, 碾压温度多控制在80℃~100℃;终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遍, 碾压温度应不低于65℃。边角部分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 使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顺纵向由低边向高边按规定要求的碾压速度均匀进行。相邻碾压重叠宽度大于30 cm。碾压中要随时对温度进行观测, 使其能够在最佳温度下充分的碾压。

4.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处理

(1) 梯队作业采用热接缝, 施工时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20~30 cm宽暂不碾压, 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 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 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 以消除缝隙。 (2) 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 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 (3) 横接缝的处理方法:首先用3 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 垂直于路中线切齐清除。清理干净后再端部涂粘层沥青接着摊铺。 (4) 纵向冷接缝上、下层的缝错开15 cm以上, 横向接缝错开1 m以上。

参考文献

[1]李静.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裂缝防控技术探讨[J].建筑知识.2016 (02)

7.探讨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篇七

【关键词】城市道路;市政排水管道;给排水;施工

0.引言

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具有两大特点:①管线长、占线长、占地面宽;②常出现排水管线与城市道路、绿化带及水渠交叉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交通,给行人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保证工程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既快速又经济地完成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及环境等的干扰,显得尤为重要。下文主要对城市道路排水管道建设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分析,可观大家技术交流!

1.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1.1施工准备

首先必须了解图纸、熟悉图纸,以免施工过程中忙中出错。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1)会同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施工方进行四方图纸会审及交底。(2)结合图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本工程的基本全貌,如管线总长度、管线走向、管材直径、检查井数量等,还有与工作面开挖有关的地形、地貌、地物等,特别要注意查明煤气、电力等交叉管线的位置,做好标志及保护措施。(3)依照图纸确定的桩号走向水准测量复测一遍,避免出错。因为图纸设计前所提供地形资料存在时间差的问题,有可能因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地形变化,从而影响到工程预算造价问题,对此千万不可忽视。(4)每100m左右应设置一个水准高程参照点,建立准确的水准高程控制网,便于对管道施工进行实地测量。但水准高程控制网必须经闭合检验测量准确无误且符合国标方可使用。控制网点桩点的设置应以不易丢失和不易遭受埋没、破坏的位置为宜。

1.2现场情况的调查与故障排除

开工前,除保证三通外,还要结合管线走向及施工开挖工作面和堆土堆料所占场地与地形地貌、地物、交通问题等。任何妨碍施工的因素都要笔录;呈请有关单位或部门协助排除。另外,管线有时与城市道路交叉等,这些都是丝毫不可忽视的障碍因素,开工前就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解决。施工中应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可因抛土和拉运材料而影响环境道路的清洁。

1.3施工过程的放线

地面可见障碍排除后,即可进入测量放线的准备工作,施工放线是整个排水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指导着整个后序工程的施工,放线前必须做好严密的准备工作,如我们排水工程的工期较紧,道路施工方交出一段排水施工作业而后,我方在未交出道路中桩的情况下立即组织进场施工,放线前利用电脑标绘出中线图,提高速度,又能得到较为精确的数据。

1.4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贯穿整个工程始终,必须设置专人专项,保证及时准确无差错地完成。为保证每道工序完成后经检测数字无差错。在自检自测的工序中我们对测量的精确度要更严谨。

2.管道铺设及施工工艺

2.1城市道路的拆除

市区管道施工时,往往会有部分路面要破除。为保證施工安全和路基质量,首先,应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计算出开口宽度,并用臼漆标注出开挖线,然后用切割机将路面切断,由挖掘机开挖表层的破碎沥青面层及路基渣层。

2.2地下、地上公用设施的保护

管道沟槽开挖时,应根据地质土层情况及时采用支撑,以免造成滑坡、塌方。开挖边坡及支撑形式要交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得到认可后方能施工。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及电线杆、灯杆附近开挖时应上报防止其下沉或变形的措施、加固工程计算书及图纸,并交项目监理机构审批。

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及电线杆、灯杆附近开挖,采用铜板桩加固。在公路上开挖沟槽,在靠近公路一侧设立安全和警告标志,如护栏、警告牌,在夜晚悬挂红灯。开挖过程中,遇有电缆、管道或其他构筑物时,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会同处理地下管线和各种构筑物,尽量临时迁移。

2.3沟槽开挖与支护

沟槽开挖时,根据开挖上质的差异以及图纸设计要求,计算出开挖宽度,用漆标注出开挖线,用切割机将路面沥青面层和混凝路面切断,既要注意边坡放坡的科学合理性又要安全和经济,保证施工交全和路基畅通。在开挖过程中,表层的破碎沥青面层及路基渣层由山挖掘机开挖,每开挖一定的距离都要对榴底高进行严格测量控制,持别注意槽底上方不得超挖,对超挖部分要仔细回填穷实,严禁槽底低注处进水积水,严禁夯填中使用腐植上,垃圾上,淤泥等。个别因放线受限制开挖而较小或上质很差的部位,要考虑、设置支撑。

在确定沟槽断面时,既考虑管道结构施工的方便,又要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也应考虑尽量少挖方、少占地。

2.4管道安装

根据测量放的中心线,用细绳控制好管道的 一侧边线。下管时用专用吊钩或柔性吊索,严禁用钢丝绳穿入管内起吊。同时由专人指挥,套管子应找好重心,平吊、轻放,避免基地管道相互碰撞。在施工现场狭窄不便机械下管地段,采用人工压绳下管。有架空线路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管节下入沟槽时,避免与槽壁支撑及槽下的管道碰撞,严格控制水平与方向。管道的安装一定要符合质量要求: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管道安装对口时,保持两管同心插入,胶圈不扭曲。

2.5管道闭水试验

管道回填土前应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

(1)闭水试验前的检查工作。检查管道及井外观质量合格:管道未回填且沟槽内无积水;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全部预留孔洞均封堵且不渗水;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并大于水压力的合力。

(2)闭水试验的方法。排水管道作闭水试验,直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段试验完毕,可往下游段倒水,以节约用水。试验营段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每3个井段由监理工程师任指定一段进行。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己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工程完工后,迅速复原所有施工地面,使之恢复施工前的状态,达到监理认可的程度,并维护上述地面直至缺陷责任期结束。

3.管沟回填

管道安装完毕并经水压试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及时进行管沟回填,沟槽回填质量将直接影响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功能。检查井回填前先将盖板坐浆盖好,并通过测量保证标高准确后,井墙和井筒周围同时回填。管沟回填前清除槽内遗留的木板、草帘、砖头、钢材等杂物,且槽内不能积水。管道两侧同时进行回填土,混凝土管管顶上500mm内回填素土,采用电动轻夯机分层夯实,以外采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填回填时每层虚铺土层控制在250mm以内。每层夯填完成时,专职实验人员采用核子密度仪测量其密实度,以保证压实率达到95%以上。路面恢复。路基应坚实、稳定,压实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石灰基层应做到土块粉碎,石灰合格、配料准确,拌合均匀,控制最佳含水量,碾压密实。砂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粗中砂;碎石应质地坚硬并应符合规定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模板必须支立牢固,板面边角应整齐;混合料从出料到运至铺筑地点进行摊铺,振捣直至成型最长的允许时间工地根据使用的水泥,施工气候等条件确定,混合料在运输及施工中不漏浆,不变干、不离析,卸料高度不超过1.5m,如现场有明显离析现象,应在摊铺前重新拌均。混凝土摊铺虚厚一般高出模板2-2.5cm,经平板振捣器振捣均匀,振后模板顶面遗留砂浆等物,须立即清除干净;拉杠推拉找平推搓至表面平整、浆匀,符合要求为止,随后用抹子找平;一般将施工缝放在伸缝处;混凝土浇筑后,经养护达到设计强度的20%-30%以上时,按照缩缝位置用切缝机切割,切割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根据现场气温情况,适宜掌握切割时机。为使路面有一定的摩擦度,对路面进行拉毛,以利安全行车。

4.结束语

排水系统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市政道路的质量。在城市道路排水施工中,必须将其作为一次性的工程来实施。因为地下工程的改造会耗费更多的成本,更关键的是它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不利。提高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应从管道质地,施工工艺,管道接口等多个环节入手,保证城市排水系统长时间正常高效的运转。

【参考文献】

[1]朱前文.道路排水设计的重要性[J].科学之友.2009(6).

上一篇:三年级数学下册说教材下一篇:编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