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2024-10-19

共同富裕社会和谐(12篇)

1.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篇一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3)保障与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2、能力目标

(1)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

(2)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教育,通过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促进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解读材料透视:民生焦点——食品安全

1、教师提出问题:

(1)谈谈你所知道的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实例。

(2)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搜集后全班交流讨论。

2、学生交流讨论。

3、教师总结:我国现阶段,社会建设相对滞后,我们要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

二、讲授新课

(一)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4、合作探究:仔细观察,分析图片,指出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符不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并指出其符合或违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什么特征。

5、学生举例:社会上仍存在着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相关资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这次全会立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相关时政:

2013年初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7亿农民迎来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的新机遇。春节前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直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确立了“收入倍增”、“差距缩小”的目标。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这“三个公平”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经验总结和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二)小结(由学生小结,教师板书)小结: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三)阅读与感悟 《在不丹感受幸福》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教师开门见山提问: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二、小组讨论:如何改善民生?

师生总结:(1)建设和谐社会,党和国家要怎样做? ①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②积极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③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具体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十个更好”)

(2)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要怎样做?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增强主人翁意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和谐社会作出一份力,添一分彩。

三、小结(由学生小结,教师板书)

三、随堂训练

五、课后作业

“社区建设小调查”主题调查。

2.实现共同享有 促进社会和谐 篇二

关键词:共同享有;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01-04

“享有”是人的内在的本能需求和外在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共享”作为一种不断与时俱进的价值观理念,它与“和谐”密不可分、相互促进,是“和谐”得以形成的基础性前提。社会成员“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达到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平等与融洽。

一、”共同享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共建”与“共享”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衡量指标和本质特征。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的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

1、共同享有是社会和谐的本质特征。

“共同享有”体现的是对公众正当权益的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是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共同享有”强调的就是社会的建设者享有文明发展成果的应然性,建设者创造性劳动和主人翁地位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正当权益应得到切实保证,个人发展应得到社会的支持,合理需求应该得到社会的满足与尊重。简而言之,社会建设的所有参与者应当且必须平等地享有成就感、被尊敬感、和幸福愉悦感,这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性体现。缺乏共同享有,多数民众则会被疏离和被边缘化,产生被剥夺感、落寞失败感或痛苦无望感,社会结构就不能合理有序运行,社会系统也达不到协调、一致、共识和稳定,社会关系也就充斥着紧张、纷争,其结果可能是社会秩序颠覆、社会结构的解体和社会系统的全面崩溃。

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看,唯有“共同享有”成为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和谐社会才能赢得最广泛的阶层基础,才能唤起全体社会成员的创造性、主动性,社会结构才能协调有序运行,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和睦,社会安宁和谐才得以真正实现。同时,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把人的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当成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统一于社会发展的始终,这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共同享有”与“共同建设”体现了在现代社会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共同建设”是公众应该具有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义务和责任,它为“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基础;“共同享有”则是应该享有的权利,体现社会公平分配的原则。如果说“共同建设”是手段,那么“共同享有”就是目的,二者是工具与目标的统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相依赖、互相促进。没有共建,就没有社会和谐发展的丰硕果实;没有共享,就没有共同建设的强大动力。

共享社会公正,就是共享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它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本质特点。有了社会公正,共同享有就有了制度化保证,社会成员精神才能畅快,社会生活环境才能优化,社会机制才能良性运转。在和谐发展进程中构建公平氛围,就等于为社会利益群体之间注入润滑油而减少了阶层摩擦,有利于形成流动畅通的橄榄形社会结构;社会不公则会阻碍社会进步,降低发展效率,制造矛盾与冲突。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1]和谐社会必当是追求公平正义、能够维护最大多数劳动者共同享有的社会,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性的本质性的特征。许多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分化悬殊、社会腐败、群体冲突与骚乱等,都是“共同享有”这个社会和谐的本质特征得不到体现的结果。

2、共同享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衡量尺度。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社会成员共同过上舒心畅意的生活,“幸福指数”就是这种生活的直观体现。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让全体社会成员真正具有幸福感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同享有”的基本衡量尺度。“幸福指数”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综合考量,从社会成员能直接感受到的微观角度而言,具体应当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共同享有社会发展的成就感、喜悦感和自豪感。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建设要发展,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这就是让社会的建设者要成为社会和谐运行的促进者及社会发展成果享受者,既让他们为社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成就而感到自豪和喜悦,又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发展的活力。社会成员通过辛勤劳动在社会分配中得了实惠,他们的建设成就得到社会认可并在利益的共享中得到了尊重和体现,也就提升了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的信心指数,从而也就增进了社会团结与和睦。

(2)共同享有社会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公正感。社会公平正义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司法的公正、机会和发展过程的均等和分配的合理,没有共享的公平正义社会秩序便难以维持。英国学者肯·宾默尔曾指出,在存在道德规范的博弈中,社会契约必须同时满足道德博弈均衡和现实利益均衡(生存均衡)的条件,否则便不可行。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首先要求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社会和谐的核心环节在于利益的和谐,这就要求把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突出利益分配的公平--要全面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除了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使人民群众享受基本的经济公平,还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比较平等地享有教育的权利、医疗的权利、福利的权利、工作就业的权利、劳动创造的权利、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和接受法律保护的权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享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和谐的重要尺度。

(3)共同享有生存与生活的安全感。安全问题一直与人类社会共生,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其外延性不断扩大,出现职业安全、医疗卫生安全以及传统的生命财产安全等等,其重要性及人们对它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凸显。安全的满足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性条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安全需求是人的五个基本需求动机之一,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需求。在现代社会,安全需求表现为有稳定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及社会救助等,此外,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和谐也是共享安全感的重要内容。只有实现了“天人和谐”,人们才能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得到更完整的共同享有。

(4)共同享有人际交往的平等感和愉悦感。社会交往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包括与周围社会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与转化。整个社会是由各种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每一个人与群体都被交织在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从冲突论的视角看,矛盾和差异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合作和冲突、吸引与排斥是人们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和谐的关系并不掩盖冲突,而是容许冲突适当地表现出来,从而避免冲突的积累,这样使得相互间的关系和秩序得以维持并更趋和谐[2](P335-3)。为了营建和谐有序、公正合理的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环境,应当建立畅通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和平等对话共同协商机制,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和冲突,增加阶层之间的信任感和相互尊重与协调。

(5)共同享有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自然要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进入感知幸福的更高层次。人本身得到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是实现了最根本的“共同享有”,造就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公民也是社会和谐最本质的标志和要求。达伦多夫认为,凡是有社会生活的地方就存在着冲突,冲突现象虽然无法彻底消除,但是可以暂时被压制,也可以加以疏导和控制。[3](P274)如果一个社会因矛盾的存在得不到有效解决而失却共同目标期待,缺乏共同的价值共识和追求,就会终日陷于争执纷扰之中,那肯定是一个没有方向、缺乏动力的动荡不安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极具针对性的战略选择,讲和谐实际上就是讲团结、讲平等、讲合作、讲互补、讲对话。异中求同,共同建设,共同发展,齐心协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不同社会角色的“共同享有”权益才能得以实现。

3、共同享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社会成员拥有“共同享有”的权利,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动,社会成员的地位、观念和关系模式都急剧变化,不同阶层、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也出现急剧的分化。在此情况下,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含义是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4](P4-5)目前我国公平、正义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市场经济秩序规则还未完善,贫富差距继续拉大,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也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在监督机制缺失和制度漏洞下,腐败加剧了资源占有和经济分配的不合理,严重损害公众应当共同享有的利益,导致仇视和破坏心理或行为的产生。这些阻碍“共同享有”实现的问题没有解决,会挫伤共同建设主体的创造活力和主观能动性,还会使不同社会角色对彼此的角色期待和角色认知产生分歧和混乱,甚至是相互对立,由此会造成社会失范甚至威胁社会团结与和谐。

市场经济优势在于个人创造幸福的热情和潜能得以激发出来,但在分散化决策的市场体制下,如果没有合法有效的内在协调机制,就会出现人与人作战的“霍布斯丛林”。公正合理市场秩序才能界定好个人行为选择的空间与范围,从而创造出整个社会经济的效率与和谐。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有效的市场,如果能够确保每个人公平地创造财富和增加个人福利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各尽所能、适得其所,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就会不断地达到均衡,社会也就容易趋向和谐了。

二、实现共同享有,促进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

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与社会和谐,并在社会的科学发展中不断提高生活幸福指数,与“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一起已经构成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那么如何保证和实现所提出的“共同享有”呢?

1、推进改革创新,促进社会公平,为实现“共同享有”提供制度性保证。

建设和谐共享社会,最关键的是搭建一个共同接受的公正的制度性平台,提高民众的政治认同。社会系统论和功能论者都强调,共同享有一套被广泛认同和信仰的制度规范对和谐秩序的至关重要。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能够维护最大多数劳动者共同享有的社会。制度上的不公平,导致广大民众把造成共建而不能共享的不公平利益关系的根源归咎于社会,以致出现各阶层之间、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严重对立甚至仇视。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提出要加快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引导民众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只有“共同享有”被制度规范保驾护航,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充分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才可化作美好的现实。具体地说,维护和保证“共同享有”的文化制度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防范和抑制“特殊利益集团”。“特殊利益集团”是趁社会正在转型、体制和制度尚未完善之机,通过贿赂、腐蚀政府官员的钱权交易的非法途径,形成的损害公共利益的非法权威结构。它们是鲸吞正义的社会暗流,也是形成冲突团体的终极原因。目前社会上存在诸多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许多利益关系的确立与调整,并非是以市场竞争的方式、以个人努力的方式来获得,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规则确立的方式,或一些市场的强势者以非法的方式来获得。[4](P271-2)譬如垄断企业的高福利、房地产开发商的暴利、国有企业管理者轻而易举地暴富等,财富的积聚取决于个人所掌握的公权力大小,或者个人与公权力拥有者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远近、亲疏、强弱与多寡。

第二,依靠政府权威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社会和谐的核心环节在于利益的和谐,这就要求把公平正义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突出抓好利益分配的公平。在改革中要妥善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保障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例如对企业改制的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农民工等这些社会底层特殊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在未来发展的进程中,应当进一步突出民本为先、民生为重,既要实现好合理的初次分配,也要解决好再次分配体制不健全及保障性收入分配错位的问题,切实做好“提低、扩中、调高”的工作,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努力营造新型和谐的利益格局。这些都必须依靠政府伸出有形的手来促进公平与公正的实现。

第三,推进文化思想建设,强化和统一社会成员的文明共享价值观。当前,加强社会成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充实社会成员的精神生活,实现精神层面的共同享有。因此,首先要倡导健康向上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提升社会成员文明素质,明是非知荣辱,做人守信、对人宽容、与人为善,人人争做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分子”;其次是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让艰苦创业的人有作为,让大胆创新的人有地位,让劳动致富的人有舞台,让无私奉献的人有荣誉,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四,促进和落实民主管理,让社会成员共同享有公平参与的主人翁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共同享有赖以实现的必要前提。在目前“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的社会发展的“高风险”阶段,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和生活的幸福感,应当着力构建安全防范管理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以良性互动关系化解矛盾和冲突,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4](P221-2)。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普遍增强,对参与社会管理的要求也日益强烈。所以今天人们对“幸福”感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社会事务中享有民主参与的权利,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享有主人翁感。

2、关注民本民生,让普通民众享有建设者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安居乐业是民心所盼,就业、教育、医疗等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本民生问题,是“共同享有”的基点。如果这些基本的民生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广大普通民众就会拥有主人翁的积极主动性和满足感,否则,老百姓就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难以摆脱弱势感、紧张感和自卑心理。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扎实推进“富民、安民、济民”政策。

“富民”就是要把走向共同富裕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价值取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安民”就是要了解民意、关注民生、安定民心、化解民怨、排解民忧,协调各种矛盾和冲突,切实维护整个社会成员享有的合法权益。“济民”就是要关爱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救助和支持机制,完善保障的“托底”机制。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事业是确保公平享有和社会和谐的两个重要支柱,是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的一个具体体现。构建社会和谐,必须建立“安全阀”制度和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六中全会已经把就业和保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可以有效保证“贫有所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有了充分的就业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与救助制度,保证了基本民生,从而支撑起社会和谐的大厦。

3、完善阶层之间的协调机制,共同享有人际交往的平等感和愉悦感。

在社会学意义上说,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人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换过程中,社会阶层表现出“分而未划”的多元化趋势,社会关系前所未有地复杂化。传统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概念正在发生剧烈分化,新的职业、身份、声望、阶层还在不断产生和变化,尚未尘埃落定。和谐共享的一个重要保证是要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构建平等、宽容、互信、互利互惠和互尊互爱的人际关系。和睦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团结的润滑剂,可以让人在普遍联系中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达到心情愉悦、身心和谐。

二元结构、分配不公、人与环境紧张、腐败现象、社会规范失效问题是和谐社会的大道上的五只“拦路虎”。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无型的 “拦路虎”就是改革开放之前数十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斗争至上”的思想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当今社会所存在治法无度、公德失范、仁爱寡淡等阴暗面与忽视“和谐共享”的观念和习惯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着[点、立足点、行为目的全都放在斗争上,就不可能有善待和亲和可言。因此,如果不从“斗争至上”的思想观念和处事逻辑的羁绊中解脱出来,构建“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之路是不可能畅通。

构建共同享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而人民群众则是共同享有的利益主体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力量之源。为此,《中共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同时抓紧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实现“共建”与“共享”,就净化了社会环境,全社会在共享的规范下崇尚公平和利他主义价值观,人人有扶助弱者和关怀社会的良知。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4]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篇三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要加快缩小地区差距,最根本有效的办法途径就是“扬己之长补己之短”。应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为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的重要抓手,将“生态蛋糕”和“经济蛋糕”的分配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和地区协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利于实现“生态蛋糕”和“经济蛋糕”的合理公平分配

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服务业产品一样,都是人类生存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产品。理论和实践表明,只有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使“生态蛋糕”和“经济蛋糕”分配有机结合起来,让生态产品与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一样具有可核算、可实现的价值,让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中受益,才能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共同富裕打开新通道。

同时,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推力。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之一,且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农村、农业、农民有着天然联系。可通过实施生态补偿、生态产业、生态环保等措施,发挥乡村生态优势,把绿水青山转换为乡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还可以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一载体,引导社会资源向乡村汇聚。同时,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统领,将机制探索与国家公园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工作有机衔接,为乡村振兴释放源源不断的生态红利。

二、我国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有不足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并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2021年4月26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强调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机制设置,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总基调。中央有关部门加快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建设和试点示范,各地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实践,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制度供给体系。

首先,核算和评价机制不断推进。一些地区借鉴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标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例如,浙江丽水破解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市场化交易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了一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和应用体系,并继续在生态产品功能拓展、标准创设、机制创新、路径开发等方面继续探索,其目标在于建成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2020年9月浙江省发布了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将生态系统的供给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都将纳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对象。

其次,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多元化。如中央财政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提高生态功能重要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并发挥奖补资金作用,推动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长效化、制度化。同时,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培育、生态产品质量认证、绿色金融服务等多元化补偿机制有所推进,促进生态保护者利益从财税、金融、产业等不同方面得到有效补偿。

最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模式的多样化。目前,指标交易、生态保护补偿、产业化经营、品牌等增值溢价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如浙江丽水以产业为载体,以优越生态环境提升产品生态溢价、提高市场竞争力,品牌建设成效明显;江西抚州市积极探索破解生态产品确权、核算、评估、交易等方面的方法,着力推动绿色金融创新。

可见,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合力,其中,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显得尤为必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探索,可显著增强生态脆弱地区产业方向选择的科学性,提升地区原住居民的获得感和生态保护积极性。

尽管我国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取得积极成效,但相关体制机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不少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展并不顺利。例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生态产品交易规则、交易平台等不明确;地区间产业协作单一、协同联动不畅等问题广泛存在,跨区域、跨流域的市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理念、战略、规划、体制和评价等层面统筹不足,尚未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区域公平分配与共同富裕之间形成有效协同。

三、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分配公平,推动共同富裕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生态蛋糕”和“经济蛋糕”的合理公平分配,推动共同富裕,需要从各地的生态产品和资源状况出发,统筹考虑区域利益分配格局,推动制度创新,为市场机制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挥重要作用创造条件。

一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评价机制,破解“生态蛋糕”和“经济蛋糕”合理公平分配的难题。

推进生态产品及其价值核算的理论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价框架,以充分体现生态效益,以及生态系统的价值。

二是以政府引导、管控创造需求,培育交易市场。

耕地占补平衡和森林覆盖率等指标交易、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等配额交易、林权等产权交易,都是通过政府管控与市场交易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其价值。可通过培育市场、明晰产权,实现生态产品外部性的内部化。

三是清晰界定产权,消除产权流转的障碍。

虽然目前已经开展的生态产品确权在实操中遇到一些难题,但自然资源、生态产权明晰和制度创新,是极为关键的基础工作。许多生态产品具有连续分布、互为影响、不可分割的属性,部分地区推行的“权益共享”“权益到户”无疑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四是加强区域协同与合作,探索利益分享模式。

从单个地区看,地方政府可在生态产品供需对接、经营开发、品牌建设、生态修复和价值提升等方面深入探索,但需加强地区协同发展,避免个体过度开发经营生态产品。跨区域看,要推动在补偿地和受偿地之间进行全方位的绿色经济合作。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共同组建公司管理园区等多种方式共建“飞地”,健全“飞地经济”园区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跨流域看,需统筹政策,上下游协同打造绿色产业链,着力强化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支撑保障,做好关联性产业项目的挖掘、谋划与投融资创新。

4.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反思 篇四

1、备课时备“学生”,是这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共同富裕”的理解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一定难度,他们知识背景过于单薄,需要提一些学生身边的问题,突破教材的局限,使课本学习与课外拓展有机渗透,能使学生较全面的认识“共同富裕”。重视学情,备好学情,用好学情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2、充分挖掘教材才能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是仅仅把教材完成,还是以教材为依托完成课程目标?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与过去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所以我们必须站在新课标的角度挖掘教材,利用好教材中的辅助材料(名人名言、插图及小字部分材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预期

效果。

3、在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避免以往因教案设计的主观性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通过提问,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不盲目备课,正确处

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4、成功地进行了师生的角色转换,使老师真正成为了学生构建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合作者。同时,也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通过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高认识,指导学生的今后行为。在老师的牵引点拨下,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取得了

满意的效果。

5、讲练结合,利用做练习理解新知识,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些

解题的技巧。

6、本课中存在的不足是:老师还是讲得太多了,学生的讨论交

5.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优质课教案 篇五

班级:三(1)班

课时:1课时

执教人:杨琴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共同富裕的含义,理解共富与先富的关系;识记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特点,理解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理解“三步走”战略,识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对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有一个全面和理性的认识;通过学生的讨论与自主探究,使学生能客观全面的看待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认同社会主旋律,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各自的特点 2.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 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

①多媒体展示华西村图片,在学生第一单元讲集体经济时所了解的华西村的基础上,从另一个侧面来进一步探寻华西村的传奇之处。②从华西村的大手笔投资入手,展现华西村的风采,得出华西村富起来的结论。

③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后,分析华西村的致富观,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课题。

2.新课学习:

①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②共同富裕的含义,理解先富与后富的关系。举例说明先富帮带后富,如华西村援建省外华西村,西部大开发等。

③ “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温饱;第二步,到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④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目前的小康水平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即总体小康的特点)⑤全面小康的特点:6个更加

⑥全面建设小康最关键的目标: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3.时事连线:本月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十八大的召开,根据十八大的相关内容,加深对本课学习的理解。

四. 课堂小结: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的含义;“三步走”战略;总体小康的特点;全面小康的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

五. 板书设计:共同富裕的含义:三方面

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6.共同富裕新时代 篇六

要素禀赋以及分配的变化是理解当前政府目标、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表现的核心。未来的中国是人变少了,钱变多了,所以公平或者说共同富裕成为首要目标。人变少了,所以工资趋于上升,适合发展服务业;钱变多了,所以资本回报率或者说利率长期趋于下降,适合发展直接融资。改革的核心是顺应人口老龄化以及要素禀赋的变化,增加居民收入,降低资本回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中国的经济增长往下走,已有七年时间,目前一个很大的困惑来自现实情况与政府的目标。现实情况是工业化到了后期,而且大家也不愿意再走老路。北京的朋友一定很清楚,我们发明了一个词叫“APEC蓝”,连空气都成了稀缺品,可见目前的工业化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与此同时,政府提出GDP到2020年要翻一番,这样每年增速就要达到6.7%,要求较高,与工业化受到的制约存在矛盾。 政府怎样去平衡呢?我们需要认真审视:到底政府的初衷是什么。仔细回顾历史发现,其实政府最初的目标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党的十八大的目标,除了GDP翻番以外,还有人均收入要翻一番。 如果从收入的视角来看经济,可以发现问题要简单得多。过去几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速在9%-10%,超过了GDP,若想收入翻一番的话,未来只要每年保持5.6%的速度就够了,增长压力大大降低。原因是目前我们的人口变少了,所以劳动力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趋于扩大。此外,为什么要保就业?其实也就是保收入,只要老百姓都有钱赚、安居乐业,难道政府还真怕增长速度下来吗? 所以说,收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视角,从这个视角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建设“丝绸之路”,这已经不再是建设中国,是要去建设世界了。GDP是本地生产总值,建设世界跟中国的GDP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但会带来收入的增加,将过剩产能转化为中国的国民经济财富。马歇尔计划就是很好的榜样,它是一个双赢的政策,成功把美国二战后过剩的产能转化成对欧洲的援助,大家各得其所。 在未来的政府战略里,收入将被放到更高的位置。为什么2013年政府突然开始公布基尼系数?虽然公布的数据很高,但说明新政府对这个问题很重视,很高的贫富差距会使经济增长不稳定、不能持续,拉美国家就是重要的教训。 从收入角度出发,公平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四中全会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是“共同富裕”,而曾经在我们学生时代学习的是“首先让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走向共同富裕”。目前中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如果未来能让增长福利惠及更多的低收入阶层,就完全可以降低对经济增速的要求。我们判断中国未来将从允许部分先富转入到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 而公平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改革的核心是保障各种公平,以化解中国经济的泡沫。我们总结认为,政府提出的改革包括三大公平:机会公平、权利公平和规则公平,分别对应到市场的公平竞争、要素的公平交易和收入的公平分配。根据这三部分可以把改革做一个系统的梳理。 第一部分的市场公平竞争,此举会重新定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小政府与大市场。首先,所有人都是公平竞争的,这可以通过司法改革去实现;政府内部的关系需要通过财税改革去定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需要通过行政改革去定位,而国企改革的核心是重新定位市场之内国企和民企的边界。 司法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去地方化和去行政化来保证公平。而行政改革方面,政府称下放了很多权力,体现在哪里?其主要体现为注册企业数量的大幅增加,新的公司法在2014年实施,以前注册公司很困难,现在很容易,因为实行认缴登记制度,这也是新三板的源泉。 国企改革,包括央企改革和地方国企改革,其核心内容有两个,一个是混合所有制,一个是分类监管,其实本质是一件事,就是把国有企业所垄断的服务业向民营企业放开。当前国有企业在哪里?在服务业里。几乎所有的重要服务业都被国有企业把持。最近我们做的比较分析显示,从2011年到2013年,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投资占比在持续下降。几个行业尤为明显,比如体育行业,有恒大的足球可以看了;比如电信服务,有了移动转售;包括目前资本市场火热的券商、银行,以及2013年的传媒行业,都是国有企业投资占比在显著下降的行业,分别对应着券商牌照、民营银行的放开,网络新媒体的壮大等等。所以说,要么是通过分类监管让国有企业退出,要么是通过混合所有制实现和民营资本分享,核心是把这些垄断的服务业放开,而这也是中国未来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所以,尽管经济往下走,服务业的占比和增速是比较稳定的。 政府之间关系的定位是通过财税改革来实现的。1994年财税改革之后,地方政府没有钱,但又要追求GDP目标,没办法只好去卖地,走上了土地经济、投资驱动的不归路。那么2014年为什么投资增速一直往下走?这是由目标的变化决定的。2013年年底地方政府考核标准发生了重大改变,GDP不再是唯一目标,所以在2014年年初地方政府都把GDP目标大幅下调,投资增速顺理成章地降了下来。 第二部分是要素公平交易和收入的公平分配。过去30年中国经历了工业化,背景是劳动力充裕而资本稀缺,所以要对外开放,引入国外投资,资本稀缺所以其回报丰厚,而劳动力充裕导致工资偏低。而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出现拐点,劳动力变得稀缺,工业化步入后期意味着资本过剩,因而未来要素分配必将向劳动力倾斜,资本品的回报面临长期下降。 生产有四大要素—资源、土地、资金和劳动力。过去我们的分配是向资源、土地、资金倾斜的,这三部分收入占比很大,而劳动力一直不值钱,劳动力收入占比很小。但是未来,关系会扭转,资源、土地、资金的价格会下降,只有劳动力的分配占比是上升的。 沿着这个线索我们可以把要素改革梳理一遍。比如价格改革,油价、煤价等改了很多,其结果是更进一步反映供需关系,反映经济往下走,所以油价、煤价都是下降的。 而金融改革,通过利率和汇率市场化,通过沪港通和RQFII引入了海外的资金。引入之后有什么结果?从我们自身的工作情况看,目前我们的客户已经是来自于全球,笔者有1/4的时间要为海外客户服务。2014年去了两次欧洲,第一次是6月,当时踌躇满志,路演时我们说“赶快来中国吧,我们的国债收益率5%可以随便买”;而到了11月的时候,收益率已经降了100-200个基点,只有4%不到了,但是对方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不好意思,我们这边是负利率,把钱存到银行要向银行交钱!”在海外客户眼中,只要中国的国债收益率是正值就值得投资,核心是汇率要稳定。而所有其他高利率的新兴市场,例如印度和俄罗斯,汇率都是大幅贬值的,在这一点上和人民币完全无法竞争。 所以说,如果资本项目放开的话,不是中国把全球的利率拉上去,而是全球的廉价资金进来,把中国的利率降下来。中国的国开债和美国的国债还有200个基点的利差,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边际,而资本项目开放的话,会把中国的利率降下来。 那么怎么去理解土地改革?首先是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工业化是把农业用地变成了工业用地,未来将是服务业转型,要把工业用地变成服务业用地,所以有了自贸区等各种制度设计,把金融等各种服务业注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抑制房价泡沫。中国缺的不是土地,而是商住、服务业用地。假如能把底层农业、工业的大量土地释放出来,是可以将上面的商住用地价格降下来,并最终抑制房价泡沫的产生。观察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其房价涨幅基本上和CPI差不多,所以增长可以持续。 至于户籍改革,其带来的直接结果之一便是,过去几年最低工资上涨的幅度开始超过GDP的增速。GDP名义增速只有9%左右,而全国最低工资平均上调幅度在13%左右。劳动力变少了,导致工资上涨,居民是受益的。所以整个要素分配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要素禀赋以及分配的变化是理解当前政府目标、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表现的核心。过去的30年,中国人多钱少,发展是首要目标,所以要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要建设GDP。因为人多所以工资低,适合发展工业;因为钱少所以资本回报率高,所以银行业蓬勃发展。而未来的中国是人变少了,钱变多了,所以公平或者说共同富裕成为首要目标,我们不再强求GDP,甚至可以帮别人建设GDP,只要能够带来收入就行。人变少了,所以工资趋于上升,适合发展服务业;而钱变多了,所以资本回报率或者说利率长期趋于下降,适合发展直接融资。 因此,整个改革的核心是顺应人口老龄化以及要素禀赋的变化,增加居民收入,降低资本回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nlc202309032018

7.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学设计 篇七

博山区第六中学 李晶 2011年8月3日 11:04 孙燕于11-8-3 11:13推荐设计实用、高效,尤其是对教学中体现出的可取之处和不足的反思,难能可贵。张巍于11-8-3 21:49推荐这堂课,理论性强,学生接受起来困难比较大,要想上好不太容易,李老师敢于拿这块“蛋糕”开刀,需要有很大的勇气。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切好“蛋糕”,共同富裕》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分配制度,诚实劳动,合法致富。

2、能力:正确认识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知识、技术、资本、劳动、管理等活力,创造丰富的社会财富,实现共同富裕。

3、知识:知道我国的分配制度,了解现行的分配制度的好处,清楚致富的好方法和全民怎样共同致富。

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幅有趣的图片:图中画了一只很大的蛋糕,蛋糕上写着“国民收入总量”,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喜气洋洋地切蛋糕。画外音:收入分配,蛋糕切大切小、切多切少,怎样分配,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那么我们国家怎样才能切好“蛋糕”,实现全民共同致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

第二课第二课时 切好“蛋糕”,共同富裕

环节二:你我共参与:

阅读课本服装厂的材料,回答文中的两个问题:

① 该企业都有哪些分配方式?(学生依据材料内容即可回答。)

② 这些分配方式都是依据哪些生产要素分配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技术;管理等。)

分析课本小明爸爸这一材料,想一想:小明爸爸的收入有哪些?分别来自于何种分配方式?(小明爸爸的收入有:工资、奖金、利息、股息;分别按劳动、技术、资金的贡献分配。)

教师: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这就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则,同时,同学们还可以看出:在各种各样的分配方式中,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占据主体地位,离开了劳动,很多收入都无法得到。因此,按劳分配是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主体。另外,大家也可以看出:我国的分配方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学生: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师:这样的分配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略。多媒体显示: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决定 ↑↓ 适应

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师:“蛋糕”做出来了,能不能采取“排排坐,分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式的平均主义做法,如果这样做会有什么弊端?你认为怎样分配才算合理?其理由是什么?(学生讨论,自由发挥,教师点评。)

教师:提问现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学生: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环节四:共同富裕大家谈

多媒体显示:

*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邓小平

教师: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宏伟目标?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甲方观点:在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那就必须是全体人民同时、同步、同等富裕,否则就不是共同富裕,而是贫富分化。

乙方观点: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要实现共同富裕只能通过一部分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请1、2小组的同学华表甲方,3、4小组的同学代表乙方进行辩论。

教师:同学们,共富与先富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如果离开“先富”谈“共富”,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只能回到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离开“共富”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目标。诚然,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收入上的差异,为了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国家采取了保护合法收入、取缔打击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政策。同时,我国的分配制度还在不断地改革和加以完善。

教师:过上富裕的日子是每个人的愿望,但财富的取得要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要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请同学们为我们农民致富出些金点子。

环节五:随堂小结,寄予希望

教师:我国坚持„„一定能够实现(课本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教学中体现出的可取之处和不足。

1、教学效果:学生已能认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理解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课堂应用及学生活动环节上,仍有较大不足,课前所设计的情感目标也未很好达成。

2、教学手段和途径:在教学中,我从胡主席喜气洋洋的切蛋糕和课本中的两个案例导入新课,使学生形象、生动的了解了我国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又让学生讨论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合作、探究体现的比较明显,也比较有实效。

3、教学过程:整节课设计线索比较明确,教学环节前后相扣,但遗憾的是在上课时环节设计虽然紧凑,但仍不够合理。如在解释“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时,出于对教学内容应细致到位的心理,额外增加了部分教学内容,却显得这一环节比较突兀,无法连贯。对教学语句的设计也未多作准备,从而出现许多有待斟酌的小问题。

知识的拓展:这一课,重新进行了知识的整合,把不法侵害融入到了一起,便于学生从事例和实践中总结问题,升华主题。所以这一节课既有理论知识的总结,也有实践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内容比较丰富,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立体思维的空间,做到了一堂一得。

4、学生主体性:虽然初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理论化,但这一内容其实仍可通过设计学生活动达成理解、应用的目的,通过我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讨论中使知识得到了升华和理解,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经过反思,我以为,这节课的线索、环节都可以保留,但在活动、评价、细节、新理念呈现中存在的问题我会进行相应的修改与补充,以求得到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高。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改革的学习,在自己的课堂上充分发挥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意识。让学生有序的动起来。对知识的讲解要接近学生的实际和生活,让学生在兴趣和感悟中提高能力。完善自己,多学习,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

8.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思考 篇八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中国有着13亿的人口,人多地广,而共同富裕并不是全中国人民同时富裕起来,而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由先富帮助后富,然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为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在1992年进行了南方谈话,邓小平认为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要先解放生产力,必须进行改革开放。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的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从此,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从一个边陲小镇一步步发展成为了一座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比较发达、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海滨城市。深圳的巨大变化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也实现了一部分人民先富起来的愿望。

过去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也就是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在5000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这样具有共同富裕思想的理念,但这样的理念却是非常空泛的,这只是一个理想中的社会,它并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只有当人们都真正富起来,这样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1985年9月,邓小平着重指出,“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之后邓小平就大刀阔斧地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他提出中国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中就包括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思想突破了传统观念,也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把计划经济体制作为共同富裕最佳体制,邓小平找到了一条有效配置资源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径,使得共同富裕思想不再是一座空中楼阁,不再是所谓的空想社会主义理念,而成为了具有现实操作性的理念。

如今,东部地区已经逐步从小康向富裕迈进,尤其是江浙沪地区和东部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日趋加快。在东部地区,随处可见的大型超市,名品商场,高档的娱乐场所,尤其,现在在东部地区,可以说是人手一部iphone手机,人们都愿意花几千块钱买一部手机,恩格尔系数越降越低,可见,当今东部地区的人们生活条件已经越来越好。

虽然东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脚步却迈的很小,有些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可谓是穷山尽水。在目前的状况下来看,我国的贫富状况似乎有种越拉越大的嫌疑。我国现在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然而这样的收入差距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是打破平均主义分配和强调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必定会遇到贫富差距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从总体上看,收入差距现象只是由“高度平均”向比较合理的方向过渡。如今,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只有保持一定的收入差距,才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才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才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美国、欧洲和日本,已经属于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看似很富裕,但在这种富裕的外表下,还是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这是现阶段所有的国家都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现今贫富差距还是比较合理的。然而,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长期实行吃“大锅饭”的分配制度,这种极度平均制度只能一步一步地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长期下去,我国并不能实现所谓的共同富裕,而会变成共同贫穷。

然而对于先富怎样带动后富,邓小平也有他的论述:“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对于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

小平也提出了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的观点就是允许贫富差距的存在,当贫富差距在社会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先富起来的人们和地区具备了支援贫困人民和地区的时候,才需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如今,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了中国的飞速发展,让世界人民见证了中国从一个贫困的国家变成了现今一个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的言论具有洞穿历史的睿智和远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质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区别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不再只是一种理想,而是现阶段我们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任务,现今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制止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要使贫富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有越来越多的慈善捐款捐往中西部的贫困地区,使得那些本来读不起书的孩子能有书读,让那些极度贫困的家庭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虽然那些捐款只能解决那些贫困地区的燃眉之急,但长此以往,必定能逐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缩小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多的慈善行为,也反映出了东部地区的人们不仅富裕了,而且在精神文明和思想文明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这说明了中国的发展并不是那种单纯的“暴发户”,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我国也相当重视。

二十一世纪以前中国共产党寻求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道路还处在为实现共同富裕准备条件和奠定基础的阶段,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了邓小平所设想的“突出地提出和解决两极分化问题”的时候,发展到共同富裕由理想向现实转化的关键阶段。

中共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共十五大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已经2012年了,正朝着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一步一步地接近,等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再由小康社会逐步实现为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和生产力落后的现实条件下找到了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即“先富—后富—共富”战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正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如今我国的经济成就已经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证明了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可行性。

虽然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阻碍,例如为追求经济的发展使环境遭到了破坏,社会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日趋严重的趋势等。经济发展决不是单一的追求经济速度的加快,它必须以可持续为前提,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也必须保持协调,因此我国必须强调科学发展观。然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困于时间局限未能对共同富裕道路深入展开的深化和完善,有效

9.依靠权力的分配实现不了共同富裕 篇九

把如此严重的两极分化归咎于市场经济,是一种常见的错误归因。为什么在一些奉行自由市场的发达国家,贫富差距也没有中国这么大?追问两极分化的祸源,就不得不追溯到中国作为转型国家这一“特殊国情”。

学者对此有扎实研究。在《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报告里,王小鲁推算出2008 年全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为23.2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资金流量表”的住户可支配收入高5.4 万亿。这5.4万亿,约占当年国民总收入的15%,俗称灰色与黑色收入。工农大众没什么灰色收入,与黑色收入更不沾边。这笔藏在权贵阶层的壁橱里的巨款,主要围绕权力产生,极大地恶化了强弱群体之间的财富落差。

毋庸讳言,在三十多年改革过程中,始终有一条权力变现的潜流存在。通过对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强势支配,设置各种准入障碍来垄断重要行业,不受限的权力以此获得了巨额腐败租金,这才是中国贫富差距畸高的核心原因。权利缺失者,随之以物质贫乏,权力强大者,要积蓄财富则易如反掌,這已是社会共识,并成为很多人进退取舍的内在标准。

其实,不谈灰黑色收入,只看政府、企业与个人的收入比例,也能发现贫富日益悬殊的秘密所在。从1997年到2007 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46%,而且这几年继续下降,而政府与企业收入占比则一路上升。2011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万亿有余,继续保持近30%的增速。如此快速的财政增速,配之以极不相称的公共服务,使二次分配的矫正作用基本沦为空谈。

国强民弱,使追求共富不得不靠政府的自省与善心。但仅靠政府善心,显然并不足以实现共富。改革前,权力全面配置资源,无法形成灵敏的价格体系,中国人只好共同贫穷。现在虽然加入市场要素,权力改革却依然任重道远,国民财富分配还是得屈从于权力逻辑。主政者施仁政,则民众得实惠。运气不好时,遇上一个不靠谱的地方官,一方百姓就只能艰难度日。

政府也有利害计算,这本是常识。缺乏社会的异体监督,政府不可能做到利益完全中立。“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想走向共同富裕,初次分配要按市场规则,再分配则必须要由纳税人说了算。

所以对民众来说,追求自己的正当利益,一定要告别对父爱主义的幻想。惟有权利明确无误,并有法律保障,农民土地才会真正值钱,市民才不会连房带地被“无偿收回”。

为达成可持续的良治,政府则要深化改革,让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共富是财富分配向正义原则的回归,更是社会经济权利的落地,是民众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由之扩展,非如此不能真正避免国民分裂为对立阶层的悲剧。

10.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篇十

热点速览

从现阶段到“十三五”末,山西的扶贫攻坚将进入一个新时期新阶段,我省共有21个县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连片特困地区,这一轮扶贫攻坚内涵更深、标准更高、任务更重。新时期的扶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基础工程,是关系到全省人民能否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中考命题全方位走向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当前扶贫已进入新的攻坚期,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实行更科学更有效的扶贫。2014年,我国首次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继续打好扶贫攻坚战。

1.党和政府重视扶贫工作说明了什么?(国家设立扶贫日、重视棚户区改造表明了什么?党和政府重视扶贫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①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对人民群众的关爱,表明了对扶贫开发的坚强决心; ②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③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④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国家重视实现扶贫全覆盖的重要意义?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③有利于缩小贫困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⑤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维护社会长期稳定。

3.“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你认为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政府:①创新扶贫开发方式;②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③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④地方政府要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展开对口扶贫; 社会: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要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努力摆脱贫困。

材料二: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中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中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扶贫开发道路是怎样的?

中国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地位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中国的扶贫实践丰富了世界减贫模式

5.“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中发展中国家,为全球

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你认为创造“中国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⑥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创业、团结协作;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6.“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中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你认为党和政府怎样才能谱写扶贫工作的新篇章? 政府:①创新扶贫开发方式;②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③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④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地方: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干部的积极性,树立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决心; 贫困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苦干实干。

7.你打算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做出哪些贡献? 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②积极宣传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积极参加相关的扶贫开发活动; ③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为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献计献策; ④立志成才,报效祖国,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扶贫开发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8.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受益。这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传递了党政府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的坚强决心,致力于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9.我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扶贫任务依然艰巨。为消除贫困,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变问式:我国怎样才能打赢扶贫攻坚战?)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给贫困地区以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不断推进扶贫开发领域的改革创新; ③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存保障; ④坚持教育抚贫,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 ⑤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凝聚起抚贫开发的强大合力等。材料三:2016年是中国第三个扶贫日和第24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要努力实现教育抚贫全覆盖、不让一个贫困孩子掉队。目前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7000多万贫困人口,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在财力物力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教育扶贫当扶在关键处。

10.要实现教育扶贫,必须是是哪一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11.实现教育扶贫,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 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③加强教育投资力度,大力推行均衡教育

12.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的最好途径。国家为我们接受教育提供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做? ①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中途退学; ②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 ③自觉养成主动、持续学习的好习惯,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④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立志报效祖国; ⑤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增强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等。

13.请列举近年来我国采取的扶贫措施有哪些? ①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②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 ③建立廉住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 ④实施大病救助制度; ⑤完善城乡合作医疗保障体制; ⑥加快棚户区改造等。

11.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篇十一

一、区域共赢,注重分工协作,跳出县域发展经济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作为我们欠发达的西部“后富”县,应从单纯地靠资源发展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主动接受先富地区的辐射带动。

(一)找准区域分工 随着市场经济注重专业分工、联合协作的趋势,县域经济分工协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县域经济只有在周边市县中找准位置,经济才会有大的发展。为此,必须从更大的范围、更高的位置全面分析,使潜在资源优势变化现实的资源优势。南溪县充分认识到宜宾建设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的有利时机,紧紧围绕金沙江滚动开发,结合南溪地理位置和已初步形成的农业、教育、城建等优势,做好产业配套和生活后勤保障,大力发展食品饮料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优势制造业,构建综合型的发展区域,形成新的产业支撑。

(二)学习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学习模仿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轨迹,在技术上与发达地区接轨,甚至后来居上,使县域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多引导或组织全县相关部门和企业到沿海考察学习,在引导企业业主学习上狠下功夫、在提高学习针对性上狠下功夫、在学习成果转化上狠下功夫,真正做到学而不厌、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以加快推进南溪的“三个转变”。

(三)不断招商引资。注重引资、引技、引智、引管理并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拓展利用外资渠道,拓展引进的广度和深度,壮大引进外资规模。抓住沿海和发达地区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等机遇,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吸收先进地区的产业、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

二、城乡共融,放大互动效应,协调城乡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和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但农村生产力水平仍很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因此,应以“先富带后富”的原则,实现城乡互相融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互动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而实现全面小康。

(一)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大力加强城镇建设,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集镇为骨架,一般乡镇为依托的城镇网络。根据各地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及所处的区位,注重分工,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完善职能,大力发展特色城镇。运用经营城市理念,建立起以个人投资为主,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投资体制。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注重实效,发展地方优势产业,繁荣城镇经济。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从重视生产向更加重视市场、销售和加工转变。抓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抓流通,积极扶持农村专合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立畅通的农产品渠道。抓加工,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扶持、扩建、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一系列产业链。

(三)形成城乡要素流动机制。积极引导城市资本投资农业,使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强大的销售网络与农村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得以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民资投入的政策,鼓励有实力的群体投资创业,兴办二产、三产,扩大县域经济总量。努力消除城乡共融不合理机制、体制因素,逐步取消城乡歧视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安居、就业、创业,加快城乡融合过程。

三、产业共强,发展特色产业,狠抓龙头企业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地方特色,走出“大而全”的模式,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按照非均衡发展的原则,找准发展定位,突出重点,扬长避短,大力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龙头企业,从而促进整个县域经济的飞跃发展。

(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根据区域分工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比较成本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从科技、人才、物资、资金等各个方面,加快发展本县的优势产业,培植起本县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主抓重点产业开发来带动非重点产业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南溪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必须坚定不移地在农业上突出优质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南溪白鹅三大支柱,工业上突出轻工、化工两大主导产业,不断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上水平。

(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植龙头企业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价格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技术、设备、管理、产品等优势,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组织产品链和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发挥规模优势和整体效应。南溪应鼓励天蓝公司跨越式发展,带动南红化工等企业不断壮大,形成基础化工产业集群;支持红光化工医药公司等企业的扩能技改,发展壮大医药化工产业集群;扶持华徽等企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食品产业集群;引导南山公司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大力拓展市场,实现机械产业集群的恢复性增长。

(三)不断形成品牌产品。县域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最终要落实到产品上,只有产品联合会“名、优、特、新”的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符合质量要求,才能在竞争中经受住考验。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做大“蜀源”白鹅、“庶人坊”豆腐干、“沐春”蔬菜、“金竹”西瓜等品牌。

四、群众共富,发挥示范带动,不断形成能人经济

农民群众因为观念相对陈旧,思想较为保守,接受新事物总有一个过程,总要不断地观望。在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要尊重这一客观事实,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积极培养开发更多能人,发挥示范作用,形成能人经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一)转移产业能人。事实表明,一大批外出务工的农民通过科学技术和现代观念的武装,正逐步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要建立政府、部门、中介组织、企业、劳务市场“五位一体的”劳务输出平台,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将“培训、输出、维权”三轮同步趋动,大力拓展劳动经济空间。巩固现有天原、五粮液等劳务市场,不断开拓沿海及大中城市新的市场,稳定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

(二)激发创业能人。通过政策激励和宣传发动,激发国有、集体企业精经营、善于管理,并有一定资本积累的“实业型”能人、机关事业单位“下海型”能人,本地农民经纪人和种养大户的投资创业激情兴办私营个体企业。进一步创造条件,鼓励、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项目、技术回乡创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积极鼓励各类农村人才创办、领办各类企业和从事种养殖业开发,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中坚力量。

12.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篇十二

关键词:优先发展;共同富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变革

中图分类号:G8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1-0022-04

中国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统领下,经过30多年发展迅速成为奥运会金牌、奖牌大国,如此骄人成绩的背后隐含着未来发展的路径迷茫。要保证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重塑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并改革竞技体育事业管理体制机制,从而促进与群众体育的“共同富裕”。

1中国竞技体育转变发展路径的新命题:从“优先发展”到“共同富裕”

中国竞技体育自1993年国家制定和实施“奥运争光计划”以来,直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达到顶峰地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出成就。但是,如何让普通民众切实感受到竞技体育带来的实惠,则是需要下功夫解决的新命题。

1.1国民体质健康:中国竞技体育的基石

竞技体育与国民密切相关,但竞技体育水平与国民体质健康又可以完全区别对待。一般来说,国民体质健康是竞技体育的支撑条件,作为组成国家的最小单位——个人的体质健康水平普遍提高起来,这个国家才能真正称之为体育强国;反之,只有从事竞技体育的运动员在世界赛场上争金夺银,而大多数普通民众的体质没有获得相应的提高,或者还有下降的趋势,那么这个国家竞技体育发展不可持续。因此,国民体质和竞技体育的关系应该是:竞技体育运动员是国民体质健康的模范代表、国民体质健康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1.2国民体质下降与奥运金牌大国:中国社会发展新现象

自1984以来,中国仅用7届夏季奥运会完成了从首金到金牌榜首位的壮举,然而另外一种趋势也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2000-2010年全国成年人、老年人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身高增长幅度,呈现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1] ,还有连续25年青少年心肺功能下降、近视率和肥胖率增高等[2]。这些与中国今天的奥运金牌大国地位不相符,“民强”只是体现在极少数人身上,普通民众感触更多的是大众健身场馆缺乏、免费场馆稀少、社会宣传不到位、人们惰性生活方式、学生校内外体育活动时间大幅缩减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影响国民参与体育锻炼、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促使民众认为中国竞技体育与己无关、与教育无关,甚至相当多的人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或认为参与体育锻炼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1.3发展的幻象:金牌战略及其后果

首先,它会造成社会普通成员的恐慌。长期忽视群众体育工作使得社会所有成员感到自身健康不被政府重视,缺乏对主管部门的认同感、信任感。因为竞技体育金牌数量不仅仅意味为国争光、激发民族自豪感,还有官员的政绩和职位升迁;其次,它削弱了社会成员对未来生活质量的信心、降低国民的幸福指数。而一旦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弱化了,无论物质生活怎样丰富,都难以让人形成社会进步后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态度,试想疾病缠身的人纵然身价不菲又有何幸福可言?最后,从长远来说金牌战略不可持续。一方面,竞技体育“圈养”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弊端越来越被人们认清,结果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出现严重萎缩。另一方面,国家各行各业都在欣欣向荣地发展,与竞技体育人才退役出路狭窄和安置艰难形成鲜明对比。

总之,竞技体育金牌战略的“优先发展”,只不过是沃勒斯坦所说的“发展的幻象”[3],看似发展迅速,实际是以巨大的社会成本为代价。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国民的支持和参与,获得金牌多少代表不了国民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是在特殊时期情况下的特定产物,应随着国家的发展、时代的改变对其内涵进行扬弃。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对竞技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及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推进从发展理念到具体体制机制在内的全方位变革。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30卷第1期2014年2月 沈艳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路径变革:从“优先发展”到“共同富裕”No.1 20142重建竞技体育世界:以人为本和“共同富裕”

要走出竞技体育“优先发展”困境,首先必须突破旧的发展理念,重新确立竞技体育的社会地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与全民健身“共同富裕”。

2.1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竞技体育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源于对当代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反思,而它作为目标,其宗旨则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谋福利于当代和未来的人口。可持续发展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4]”中国1994年制定并实施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纲领性文件,至2001年3月中国基本上完成了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到开展深入广泛的实施行动这一历史性阶段[5]。

毋庸置疑,竞技体育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为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竞技体育需要走下高台、走入人们的生活中,不管是开始、过程、还是结果,都需要与民分享、与民共赢。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6]。此段表述,为中国竞技体育揭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竞技体育到了该帮助全民共同健身、分享运动的时刻。

2.2功利主义视野下的“优先发展”及其突破

“功利主义(最大幸福原理)将一切与快乐相连”[7]的观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竞技体育的存在内涵:“在功利主义理论中,作为行为是非标准的‘幸福这一概念,所指的并非是行为者自身的幸福,而是与行为有关的所有人的幸福”[7]。以往中国竞技体育由组成“国家”的机构人员和获得奖牌运动员(或者再加上赞助商)等少部分人成为最大受益者,身处其中没有获奖运动员和大多数作为国民的个体没有或较少体验到中国竞技体育与个人生活质量以及体质之间的链接,因此必然产生国家与个体追求目标的分歧。“人类社会,除去主人和奴隶的关系,将必定建立在顾及所有人利益的基础之上。而只有每个人的利益得到一视同仁,才能形成一个平等的社会”[7]。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已经发展到可以接纳、包容个体多元化的不同需求,由此转变为不同个体对竞技体育“最大幸福”的追求,组成中国竞技体育的“最大幸福”,进而成为国家各领域综合“最大幸福”的一部分。

以国家之名主宰一切到个体成为国家主人的转变,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表现,封闭式制造竞技体育专门人才的体育管理部门到了该重新定位发展方向的时刻。中国竞技体育的“优先发展”为了什么?“优先发展”后如何提高整体国民体质?中国竞技体育怎样能更直接影响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融合?这些都是中国竞技体育应该深刻剖析及反思的问题。

3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变革:管理科学化和社会化

所谓竞技体育管理科学化和社会化,就是使竞技体育的管理更加以人为本、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更加实事求是,并转化为操作性强的体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最终成为可行性强的政策,从而保证竞技体育发展成果真正与全体国民共享。

3.1扩大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范围

中国竞技体育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引进外援、派运动员出国“留学”已经常见,但对于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显得过于慎重。“李娜单飞”“丁俊晖模式”“CBA联赛”等现象的并存,以及中国南北和东西地域、气候、经济等条件的不同,显示中国竞技体育需要不同的管理体制,但目前改革范围仅局限于个别项目的高水平选手,还没有触及全部高水平项目和广大二、三线队伍,因此有必要扩大改革范围。首先,国家角色由统管变为宏观调控,成为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其次,在不同地区的不同项目中大胆开展一、二、三线改革试点工作,鼓励各地区利用自身优势项目积极拓展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竞技体育管理经验。最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项目、不同地域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3.2政府主导下的竞技体育管理社会化

长期以来中国体育部门掌管国内绝大部分最好的体育资源,但同时也暴露出这一管理模式的弊端。以其中矛盾较为突出的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为例,大多数运动员从小开始集中食宿和训练,在保证训练的情况下参加文化课学习,使得文化课学习或者说文化教育始终让位于训练和比赛,因此“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中的问题,本质上是文化教育的问题”[8]。中国竞技体育需要继续加大同社会各界合作共办力度,由以国家包办为主的体制,逐渐过渡到国家、社会各界、个人共同承担风险、分享成果,最后到政府宏观调控和布局,社会拥有各种特色学校、俱乐部、职业队、联合办队等形式。每个成功背后都是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竞技体育需要社会多方支持,并主动对接文化、教育、旅游等部门的社会目标,将竞技体育融入社会的各领域,形成良性循环。在政府主导下的竞技体育管理社会化,发挥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从管理层拉近了竞技体育与社会的距离,使得竞技体育与社会结合的更紧密、更具有活力。

3.3竞技体育的管理重心下移

随着国家的发展,很多行业、领域都争先恐后获得为国争光的殊荣,如何通过竞技体育促进社会和谐、培养青少年、以及对人们公平竞争意识、意志品质、精神境界的提升才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而且这些不受人们工作种类、社会地位、年龄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完全凭借个人的兴趣和先天身体素质出发,因此可以被社会最广泛的人群所接受。管理重心下移指的是竞技体育的管理者还要把涵盖人数更多、除竞技体育运动员以外的其他人群也视为服务对象,最好的管理就是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这与原来竞技体育单一考虑运动成绩的管理体制完全不同,范围扩大到观众以及潜在参与人群的角度谈管理。这样的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创新,一定会被人们欢迎,因为管理的方式更贴心、服务的更到位、获得支持也将更多。

4群众体育工作机制变革:普惠民生与“共同富裕”

要改善广大国民体质健康水平,体育管理部门必须变革群众体育工作机制,使国民切身体会到中国竞技体育步入世界水平给自己身心生活带来品质的提高,这就是“共同富裕”。

4.1群众体育工作考核机制变革

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造就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考核机制,上级部门制定的目标对下级单位来说就是一个指挥棒。长期以来,金牌是硬性指标,非常直观地体现下级体育部门的工作成绩,是必须完成的目标,否则影响单位主管领导的工作业绩,而群众体育工作往往都是软指标。随着2011年国务院下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其中8个目标任务中的6个已经被数据量化表达,方便被考核单位的实际成果展示,如果政府将群众体育工作的部分考核权利分配给直接受益的广大民众评议、监督,各级体育部门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工作视为同等重要,并利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后的各种资源带动群众体育“共同富裕”,最终演变为竞技体育运动员是群众体育中的优秀代表。

4.2群众体育资源整合机制变革

“当代群众体育已不是传统意义群众体育,当代群众体育被赋予了更多时代内涵,被视为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政府应给予保障。[9]”中国竞技体育的“优先发展”积累了促进人体各项机能提高的丰富经验,每年退役的大量运动员以及体育院校的毕业生,经过全面培训后可以成为很好的社会健身指导员,为国民的健身活动提供指导。体育系统所属的场馆、设施也要打破行业垄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但单纯依靠体育部门一家难以承受中国每年递增、数量庞大的民众需求,特别是场地、设施等硬件条件具有受城市整体布局影响、建设周期长、使用人数受限等因素,因此必须与公园、学校、甚至土地规划部门、社区等联合起来共同保障群众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民众需求为导向,依托政府支持,建立以体育部门为龙头、其他部门以及社会力量配合解决全民健身资源问题,创造有利于民众接受的健身条件、环境,在居民区周边形成健身圈,使得民众参加健身运动越来越容易、方便。

4.3健身氛围培养机制变革

在当前多元化的中国社会里,国民的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等高度多样化,生活条件改善后的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达成相当一致的共识,因此社会急需主流声音引导人们正确的健身方法、习惯等,作为体育主管部门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这部分工作职责。与竞技体育的具体目标不同,群众体育更多体现的是个体自主、自愿和差异化倾向,涉及到的全社会成员没有办法用统一健康标准、兴趣习惯和消费能力衡量,因此也必然产生不同的健身氛围,主管部门难以用“运动式”的活动达到成效,必须改变以往工作机制,由统管变革为服务。首先,加强健身活动的吸引力,通过改善健身条件和环境、各种媒体宣传以及健身明星的模范带头作用等,使社会的注意力集中在健身活动获得的收益上,对人们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其次,指导健身群体规范化的自我组织和管理,民众加入其中后成为其中的主人,获得群体的感召力、亲和力,并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从而产生对健身需求的内在驱动力;最后,适当组织健身群体间的各种比赛、娱乐等活动,以友谊、交流、促进等为目标,搭建相同或不同健身群体间的人际交往平台。

总之,竞技体育从“优先发展”转向与群众体育“共同富裕”,是中国社会物质生活极大改善后面临的艰巨而迫切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将又是一次中国国民生活质量巨大转变的里程碑。它意味着中国正在实现从国富到民强,意味着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的崛起。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EB/OL].2011-09-02.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297454/2052709.html

[2]人民网.杨桦:青少年体质问题得不到根本改变将成民族之忧[EB/OL].2012-03-11.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2cppcc/GB/239427/17349148.html

[3]沃勒斯坦.发展是指路明灯还是幻象[C].黄燕堃,译.许宝强,汪晖.发展的幻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21.

[4]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8-62.

[5]刘江.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32.

[6]财新网.胡锦涛总书记报告全文[EB/OL].2012-11-08.http://china.caixin.com/2012-11-08/100458021_all.html

[7]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M].叶建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9-51.

[8]虞重干,刘炜,匡淑平,等.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08,28(7):26-36.

上一篇:参观科技博物馆作文450字下一篇:早教亲子课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