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整合

2024-09-10

教学方法整合(精选11篇)

1.教学方法整合 篇一

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整合之路-质性与量化之整合

质的研究方法目前是与量的研究方法相提并论,交相辉映的一种研究方法,在现代社会科学中受到与日俱增的重视.本文初步探讨了质的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及与量的`研究的区别与结合等方面,讨论了质的研究方法发展方向与前景及心理学研究方法整合之势.

作 者:陈晶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广东广州,510006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7)分类号:B84关键词:心理学 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

2.教学方法整合 篇二

《荷花》这篇课文是叶圣陶的作品, 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以及作者看荷花时的感受。我们设想, 通过对一篇课文不同的解剖, 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过程中, 把握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轨迹, 从而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对整合的认识, 自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合理的整合, 力争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所突破和创新。

●设计与实施

我们按照传统教学与现在的整合创新教学模式, 对第一课时分别设计了教案, 在两个水平相当的平行班中分别试教。

1. 教学设计A

教学目标:会认读生字, 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 理清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挨挨挤挤”“莲蓬”“饱胀”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学思路 (简记)

(1) 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

(2) 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3) 检查初读效果:

(1) 出示生字, 指名读, 齐读。

(2) 出示词语, 指名读, 齐读。

(3) 分小节读课文, 随课文讲解生字词语的意思。

(4) 齐读课文。

(5) 思考:课文主要写荷花的什么?

(6) 学写生字。

2.教学设计B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会认读生字, 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 理清课文的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看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 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看图, 读文, 去欣赏荷花的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机整合语文教学, 将课文中难理解的文字形象化、音效化, 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自主、个性化的阅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路 (简记)

(1) 谈话导入, 多媒体展示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和精彩的画面。

(2) 学生模仿电脑老师大声地初读课文。

(3) 师生互相交流读书中遇到的困难, 随后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借助多媒体课件随课文学习生字, 理解生字词语。

(4) 学生自由读全文, 指名分小节配乐读课文。

(5) 思考:课文主要写荷花的什么?

(6) 在电脑老师的帮助下学写生字。

●效果与讨论

1.两种教学行动产生的效果对比, 如下表:

2. 讨论

这两种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其实是异曲同工, 唯一不同的就是在教学B中加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主要整合点有:

(1) 有声有色的课文情境朗读。

(2) 随课文出示的精致图片, 如“挨挨挤挤的荷叶”“两种形态的莲蓬”“多种多样的花骨朵”等, 与课文相配的旋律。

(3) 生字词典。

就这些整合点, 使一节课产生了以下优势:

(1) 多媒体的课文范读以美丽的画面和精彩的朗读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情境, 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为学生读好课文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

(2)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 教师巧妙地借用媒体随文出示生字、图片、音乐等, 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挨挨挤挤”、“莲蓬”、“饱胀”等词语的意思。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习形式活泼多样, 如:上台指一指, 表演“翩翩起舞”, 配乐朗诵等, 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要求, 学生学得激情高涨, 效果明显。

(3) 教学生字时, 电脑老师的出现, 激起了学生求学的欲望。电脑清晰的叙述, 完整优美的书写, 使学生学得轻松, 还记忆深刻。

由此可见, 在语文第一课时教学中, 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整合教学, 有利于学生发展和进步。一个好的界面, 一个有趣的动画, 一段动听的音乐, 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可能。在语文第一课时教学中, 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整合教学, 也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如饱胀、义务等等, 学生在领会时, 很难重现客观存在。然而有了多媒体技术, 就可直接把现实世界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 为学生的认知过程提供有利支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通过巧妙地整合, 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 以各种形式、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儿童诗歌教学的整合性方法 篇三

对教师的要求

将活动内容进行整合,首先应把语言活动作为基础,在进行儿歌教学时,将科学知识、情感体会、动作模仿等融汇在其中。要做到这些,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以小班儿童诗歌《刨个坑儿种西瓜》为例,介绍整合性教育的方法。

把这首儿童诗歌学会并背下 文学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决定了学习活动是系列的、网络状的活动。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习作品;二是理解体验作品;三是迁移作品经验。知识指的是对于信息的回忆。教师可以提问幼儿“西瓜是先长叶子还是先开花?”理解这个水平反映了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教师可以提问“开花以后会怎么样?”应用是指在尽可能最少指导的情况下,在新情境中使用学习材料的能力。教师可以提问“种西瓜需要搭架子吗?”“为什么种黄瓜要搭架子?”分析是将材料分解为不同组成部分,以理解材料结构的能力。教师可以提问“黄瓜是瓜,西瓜也是瓜,那黄瓜是水果吗?”评价所关心的是基于特定标准判断材料价值的能力。教师可以提问“西瓜给谁吃了?应该给他们吃吗?”创造是指将不同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新计划的能力。处在这个水平时,幼儿需要使用发散性思维来获得惊喜。教师可以请幼儿想一想“除了种西瓜,还可以种什么?除了给爹妈吃,还可以给谁吃?”或者,教师可以请幼儿自己为儿童诗歌创编一些动作。在这些阶段中,教师需要一步步引导幼儿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作品,自己对作品有充分的感知体验,并且已经经历这几个阶段,达到最高的水平。这样才可以指导幼儿在各个阶段里扎实的学习,最终达到最高水平。

用模仿的方法教幼儿 教师可以为儿童诗歌设计动作,不用太复杂,能简单明了的表达内容即可。动作难度要考虑幼儿发展水平,动作幅度不要过大,以免让幼儿相互之间产生影响。在教师第一遍念儿童诗歌的时候,就可以加上动作,幼儿可以跟着做,但不要念,认真倾听。

鼓励幼儿听儿童诗歌 倾听在语言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不少教师总是会着急让幼儿跟着念,学着念,但当幼儿还没听清诗歌的内容时,他只是在咿呀学声而已。一定要强调“老师念得时候你们不要念,等老师念完了,你们再念。”幼儿念的时候,教师同样要倾听,不要一味帮助幼儿一起念。认真倾听才会发现幼儿哪里念得不好,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

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儿童诗歌的内容 教师可以采取问他们不同的问题这个方式来引导幼儿理解儿童诗歌的内容。组织幼儿讨论,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倾向,尤其是注意用联系幼儿个人经验的问题或假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想象。例如可以提问“西瓜种在哪里的?”幼儿有生活经验,会知道是种在地上的,因此教师就顺势可以告诉幼儿“所以我们要‘刨个坑儿种西瓜呀。”不断的提问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不断教授幼儿新知识。

整合性方法包含的内容

科学知识 大多数的儿童诗歌中都会涉及科学知识内容。因此与其有时大费周章的专门开设一个活动让幼儿去了解一些科学知识,不如在提及它的时候,就将它教授给幼儿,这样的学习更加自然也印象深刻。记忆是相互关联的,有关联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诗歌内容与科学知识相辅相成,在幼儿头脑中可以呈现一幅完整的记忆拼图。

模仿动作 幼儿园有专门的律动课程,其实儿童诗歌教学中设计的一些动作也是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肢体动作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发展幼儿身体某个部分的动作,例如“开花”这个动作需要幼儿双手并拢,手指向内弯曲,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到幼儿手指小肌肉的。

结合乐器 不要认为儿童诗歌是语言活动就不能与音乐相关,在诗歌教学中乐器也可以为活动增光添彩。教师可以根据诗歌内容,设计加入身体敲击、不同材质的敲击器(无音高乐器)以及不同材质的固定音高乐器。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两种不同材质的乐器,一种金属材质,一种木头材质。提问幼儿“‘刨个坑儿的工具是什么做的?”因为工具是金属做的,幼儿就可以判断出金属材质的乐器更加适合在此处敲击。给大年龄班的幼儿上课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利用嘴巴和手指发出声效的部分,让活动变得更有意思。只要设计合理,控制得当,乐器的加入不仅不会影响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还会让他们更加集中精神的学习。乐器可以让幼儿的学习有听觉的刺激,真正做到利用身体各个感官去学习。

当寻找到适合的儿童诗歌后,教师们就需要根据儿童诗歌的具体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合理的将各个领域的内容整合在儿童诗歌的教学中,让幼儿的学习不再割裂开来,而是更加的系统和完整。

4.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科教学 篇四

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科教学

人类社会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去撞响二十世纪信息时代的大钟,信息技术的发展正迅速地影响著各行行业,而且对它们来说都是一种机遇和挑战,能够及时引进信息技术,就能使企业处于 先地位,不及时接受新的知识就会落后于人。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事业更加如此,一个国家的强盛取决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而我们怎样把信息技术引进来,怎样才能把信息技术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有机地结合起来呢?这是一个信息技术,能否有效地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服务的一个关键。在下面我提出几点看法:

一、信息技术要和各科整合起来,要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因为这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以计算机知识为主,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才能有效地服务于整个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例如学生学习怎么样从网上获取信息时,最起码学生要懂得windows是如何操作的,所以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应包括计算机应用技能,如果有一个好的技术基础,能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开展,为信息技术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反之就会制约信息技术的发展。另外,学生学习时应具有主动性,这样就要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学起来有动力、有积极性,从而达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最终目标。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哪些信息是健康的`对我们有用的,哪些是不健康的。除此之外,学科的活动在信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过程中,各科不是孤立的,应该彼此联系促成各科间的融洽,因为在信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各科都是以计算机知识为基础,但是各科又不能混在一起都有自己的教学线索,这样能更好地实现学科课程目标。

二、整合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组织形式

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整合信息技术课的开展,也就是说,整合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成败取决于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因为准备这样一节课,要准备的内容比较多,涉及知识面也比较广。如果由一个教师来完成,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准备的时间也比较长,而传统教学的组织形式对这种信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并不能提供良好的支持,所以客观上要求整合性的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要有专职的技术教师,即专职的技术教师同各科教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任务,总的来说,也就是要进行合作制的组织形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去共同展开教学,例如技术教师可根据各科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去制作各学科的课件,并协助学科教师操作和使用。

三、教材的选用

我认为要使一个学科开得有价值,不至于使学生学过时的知识或所学的知识没有用,教材的选用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我要们要知道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如果教材不合适是完成不

5.教学方法整合 篇五

现代教育思想已愈来愈多的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发展。本文就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们商讨。

一、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1.利用实验及增设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钠时,除了做教材上的有关实验外,还可增设在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投入钠的实验,并且使用投影,既直观,又好看。看到有趣的实验现象,学生的探究动机油然而生,疑问自然形成并想办法解决,实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得出归律。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某些内容,直接的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再如,在做完浓稀HNO3与Cu反应实验后,如果教师仅提出反应中的还原产物,分别为NO、NO2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同时思维易形成定势,是否可以进一步讨论一下硝酸浓度与还原产物之间的关系,设问学生是否可以得到N2O、NH4+等等,从而使学生得出其规律,这样避免了思维的定势。如在讲到氨的制备时,因为此前已制备过多种气体,也见过多种制备装置,所以我在这儿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制备氨气的装置和制备哪种气体的装置相同?

2、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应用什么方法收集氨气?

3、如何验证氨气已经收集满了?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就会得出结论,老师最后只需总结就好了。

3.二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学习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化学是一门应用应用科学,化学技术的成果将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应该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

化学教学应该综合:

(1)环境保护知识:如水质分析、食品检验、温室效应、层空洞,酸雨、汽车尾气、金属腐蚀与防护,土壤改良、三废利用等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的现代意识。

(2)工农业生产:如三大合成材料、冶金、石油、煤、化工、氯碱工业、电镀、化学电源、农药化肥、造纸、涂料、印染、粘合剂、食品工程、医药卫生、新物质、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利用等问题。揭示化学原理、生产过程、工业规范、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益,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耗、介绍新工艺、新技术、展示未来世界化学科学的前景。如:评价一种工艺,可从下列观点中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①工艺先进吗?②生产条件,设备要求低,能耗低吗?③有无毒害污染,易防治吗?④考虑了变废为宝,资源的综合利用吗?⑤原料来源广吗?可再生吗?⑥工艺最短吗?⑦有副反应,转化率高,速度快吗?前四项主要是技术经济问题,后三者主要是化学原理因素。设置此类习题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化学的现实意义。挖掘象“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性的牛姨岛素”、“侯氏制碱法”等素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象“山东假白酒案”等杜会现象,来烙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总之,化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化学材料的特点:在实现本学科“双基”目标的同时,加强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其它学科的教法也应如此),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各学科教学所追求的共同目标——综合素质,从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由追求„分数‟目标转向追求素质目标。

4.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采激发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种方法尤其对于化学基础较差的同学适用。5.采用符合教材内容的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是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的主要源泉。不断变换教法,使兴趣产生迁移,形成新的兴趣,把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例如:在讲授《硬水的软化》这—节时,我们首先向学生发问:1.什么是硬水、软水?2.硬水对人类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危害何在?3.怎样进行硬水软化?然后再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读书,分析教材内容。事实证明采用此法本节课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知识掌握得相当好。讲《硅》时,让学生像学语文那样地阅读。讲《摩尔》时让学生像学数学那样地严密推理。讲《核外电子的运动》时让学生发挥想象。知识不仅相互渗透,而且学法也相互渗透,最重要是使学生感到不同的学习内容,具有不同的体味,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源泉。

二、创设愤悱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1.创设提问环境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的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升学的教育,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使学生愤悱的情境,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教学中巧问善诱是营造这种

氛围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善于问,更要会问,更要指导学生多问善问。要问得恰当,问在知识关键处;问还应掌握坡度,问在难易适中处:问更应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造成学生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促使联想,对比思考,设想种种解决方案,从而使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大脑中展开,学生形成开放式探索性思维。

除巧设疑问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并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以激其情,奋其志,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及探究能力都能不断提高。首先,上课时,可用提问的手段,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氯化氢的物理性质时,我先做了氯化氢的喷泉实验,然后问学生:压缩滴管的胶头,挤出几滴水,有什么现象发生,喷入烧瓶里的石蕊试液的颜色是否有变化,为什么?这一下,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因为学生观察到了这有趣的实验现象,就急于知道为什么,对于给出的问题就会积极的思考。当然对于氯化氢的物理性质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了。其次教师对于自己的设问在最后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解答。

2.开放性探索——自主探索

传统的教育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缺陷即缺少独创性。经验告诉我们,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学过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在未知领域与新领域的知识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设联系的桥梁,诸多认识问题是可以突破的,这正是探索性实验培养的关键。

自主探索实验关键是自主提出问题,有强烈的探索动机,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这一动机蕴藏着强大的内驱力和求知欲,教师的职责是创设情境、帮助引导。启发积极思维、帮助设计分析方案,查阅文献资料、补充设问和反问,以增加思维的深广度,使学生对新问题的探索能顺利完成。因此自主探索实验的特点是:提出问题,限制方法,自定方案,实验探索,自寻结论。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上的重大进展与成就并不是由解决问题的人促成的,而是由提出问题的人在平常中看出异常而促成的,即“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因而深化自主探索的特点是:正确提出问题,自主选定方法,独立创新实验,自主寻求结论。

例如我在演示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时,有学生曾提出,烧瓶内的残留物为什么变黑,是否有新的黑色物质生成?此时就顺势启发:肯定有新物质生成,大家在课后思考一下会是什么物质,为什么有这种物质生成,此外是否会产生影响乙烯纯度的物质,怎样用实验论证。请设计方案,若方案合理,可提供实验条件供大家验证。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有效探索,得到满意的结论。

三、创设模型,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

要通过化学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应该加强化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的联系,另一方面要全盘了解化学教材中的多学科因素,化学概念与原理可以利用学生相关学科知识来类比、同化、理解、接收以至应用。

1、结构示意图或直观模型,建立空间概念

结构示意图或直观模型是客观实物的模拟品,也是对微观事物想象的类似品。通过对模型或结构示意图的“形似”,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力求达到“神似”,这样就能准确的判断和定位。如氯化钠晶体内钠离子和氯离子是空间交替排列一句中,有人对“空间交替排列”不理解,对其中的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之比为6:6或1:1就更难以理解了。对此,我们观察氯化钠晶体结构后,再去观察氯化铯晶体结构,两者相比较很快就会得出结论,虽然两者化学式相同,但是晶体的内部结构不同。从而,通过直观模型,纠正了平面的结构错觉,这样经过数次的观察,感性认识不断加强,大脑中就会逐渐建立起正确的、完整的、清晰的立体构象,为增强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基础,也为以后学习结构化学奠定基础。

2、寻找原型,进行类比迁移

中学化学对乙烯、乙炔、苯、白磷等的分子的空间结构作了详细的介绍,在近几年的考试题中常出现这些典型分子间或形变而成的较为复杂的空间结构问题,解题时就充分利用典型物质原型进行类比迁移,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单键可以旋转,而双键不能旋转的基本原理解题。

3、抓住空间形象特点,分析空间结构问题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一些根据一定的空间形象和信息解答一定的结构有关问题,解答这类问题,应认真审题,由平面思维定势,进行创造迁移,灵活的将信息和空间构形及性质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建立完整的立体形象。由此可见,只有把握住物质的空间结构及有关参数,才会从“形似”思维中解脱出来,建立准确的空间立体的“神似”的空间思维。

4、切割单元平均计算

在晶体结构中切割出一个基本结构单元弄清该单元中的点边面为多个基本单元所共有,则这一个点,一条边,一个基本单元的贡献只能是它的1/m(m为基本结构单元数)。这是“平均值原理”在晶体结构中的运用。在晶体的有关计算中利用这一原理可使问题迎刃而解,忽略这一原理将使所有计算误入歧途。例如NaCl晶体的一个单元中,顶点上的离子被8个单元所共有,每个单元实际拥有该离子的1/8;棱上的离子被4个单元所共有,每个单元拥有该离子的1/4;面上的离子被两个单元所共有,每个单元实际拥有该离子的1/2;体内的离子被该单元拥有。这样使学生更加清楚一个基本结构单元中原子离子个数,从而得到正确 的化学式。

四、指导检查,引导讨论,及时小结,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即本节知识的生长点,但这些知识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凑,可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以成为本节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做学生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解决有争议的、有难度的问题,并能在这样的探究中找到乐趣。

化学学习中会有许多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出现,这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答,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人地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等。讨论,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很好手段,由于我们上课前不强调预习,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时,不会造成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不会受课本的限制,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奉想办法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其探究积极性。

6.绿色建筑整合设计方法 篇六

1 绿色建筑与整合设计

1.1 绿色建筑

2006年, 中国建设部出台了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1年又出台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绿色建筑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所谓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2 整合设计

绿色建筑项目从提出到拆除全寿命周期内都应贯穿绿色的理念。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各个阶段全过程的配合完成, 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绿色建筑。本文仅探讨设计阶段绿色建筑整合设计方法。

整合设计是一种设计方法和理念, 通过整合设计能够对建筑进行系统性研究, 通过建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通过整体性、时序性、关联性等特征, 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整合设计在设计理念、设计技术、设计创作方面都融入了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 拓展了建筑设计的范围。

2 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2.1 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的提出

绿色建筑整合经历了整合的多个层次, 从学科到社会系统整合, 从小到大整合, 本文主要从整个的三个理论方面进行分析, 即整合的专业性、技术性和整合的方法, 并对此进行论述。

(1) 专业整合。1981年, 美国建筑师西姆.范.德.莱恩 (Sim Vaii D-er Ryn) 在其著作《整合设计》一书中对“整合设计”的概念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他认为整合设计是指在建筑过程中, 要根据建筑环境, 因地制宜的设计和建设房屋, 要体现建筑同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且在他一生的研究中, 侧重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将建筑同自然和谐统一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 在研究过程中, 他注重实地研究地形以及当地气候特征, 能够根据地形及地理气候设计舒适和谐的建筑, 在处理问题中, 他也多从生态自然学方面进行思考, 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如何处理生活垃圾, 建筑废弃物等。

(2) 技术整合。美国建筑师伦纳德.R.贝奇曼 (Bach man.L.R) 在其著作《整合设计—建筑学的系统要素》一书中提到, 整合是一种理念, 是一种思维方法, 建筑师都需要具备这种思维方式, 在建设过程中, 要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建筑选择和组合, 强调设计的互补性和技术性, 他认为整合就是技术和设计的有效结合, 在整合中将主观和感官进行和谐统一, 他将整合分为软件整合和硬件整合两个部分。

(3) 整合工作方法。德国著名的建筑师托马斯将整合设计作为一种科学的设计方法来看待, 他将建筑研究视为一种诱因, 通过研究建筑找到设计方法。托马斯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需要对事物充满好奇心, 建筑师也要具备科学家的思维模式, 对建筑充满想象和创新, 并从深层次对建筑进行剖析和研究, 找到建筑整合的有效方法。

2.2 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的应用

阿莫里.B.罗文斯在《东西方观念的融合: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整体设计》一文中指出:绿色建筑包含面极其广泛, 不但指物质方面, 还包括文化、经济以及精神层次上的需求。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 不仅需要考虑自然采光, 太阳能发电, 污水循环利用等因素, 还需要涉及到整合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自然融合, 关系到人与自然等许多方面。结合绿色建筑规范GB/T50378-2006的设计要求, 将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的应用总结为以下几点:满足控制项;因地制宜选择一般项;尽可能采用优先项。

(1) 节地设计。建筑本身就是一种商品, 而绿色建筑则是一种优良的商品, 能够为自身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节约生产生活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绿色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 项目的选址应该本着节地的原则, 项目选址应该结合具体的城市和地域规划, 满足居住建筑的人均居住用地指标, 并充分考虑合理开发利用楼顶与地下空间。

(2) 节能、节水、节材设计。绿色建筑倡导进行绿色、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 因此应该注重建筑的整体性能与传统建筑相比有提升, 充分的注重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相结合。例如, 坐落于上海市的上海建科院莘庄综合楼 (如图3-2) , 这个建筑物包括办公楼、科研楼以及配套用房、地下车库等。一共七层, 主楼用于办公以及商务使用。附楼为四层, 包括声学实验室以及节能实验研究室。这个建筑体, 主要以经济实用绿色环保为主, 在环保节能的基础上, 通过绿色建筑技术提升了项目的内在含量, 打造成了一个具有节能环保的绿色环保办公室, 尤其是在照明、温度设计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 为整个大楼的日常办公节省了大量费用。

(3) 室内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是衡量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项目, 室内环境设计与建筑内居住者的舒适程度息息相关, 因此,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 应该从各个细节考虑设计的合理性, 包括:建筑和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场地内噪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场地内风环境应该舒适自然等。实现在具有普通建筑居住水平的条件下, 能够减少日常生活开支, 减少运营维护成本, 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 提供优雅舒适的室内环境。

3 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的问题

3.1 受到传统设计模式的限制

就目前状况来看, 我国的设计公司或者设计院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设计模式, 人员划分较明显, 不同的设计人员负责的区域比较独立, 一般来说, 主要有规划、建筑、结构、设备等专业的人员构成, 每位设计人员各司其职负责自己区域的工作。并且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沟通较少, 以至于涉及周期较长。这种传统模式因为其自身的弊端使其不能较好地适应绿色建筑的发展。

3.2“协同决策”工作模式

通过对目前现有的建筑设计模式进行实质内容分析以及以往经验借鉴, 包括杨柳博士提倡的被动式设计模式、加拿大C-2000中的建筑模式、清华大学工作团所提倡的绿色建筑模式以及美国建筑学会的建筑模型, 同时采用协同设计方案以及并行设计方案对绿色建筑进行了整合设计, 对其进行设计过程的重构, 对绿色建筑的寿命周期和其他方面覆盖范围较广, 所包含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建筑设计师在整个团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心作用。规划、建筑、结构、设备等专业建筑信息沟通必须通畅。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按专业顺序传递;一种是按逆专业顺序的反馈。在整个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传递和反馈更加及时, 有矛盾时及时协调解决。例如, 砖的选择:建筑师按绿色建筑理念, 确定类型规格后交给其他专业设计师。这个砖也必须满足其他专业的各类要求。其他专业设计师如有不同意见及时反馈建筑师。会协商、调整并最终确定能满足各方要求的最优方案。

设计师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 各个专业的工作不单单是在信息完全传递之后进行的, 即便是在信息传递不完全的状况下也可以通过相关信息展开自己的工作, 这就大大节省了产品的生命周期, 节省了较多的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4 结语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建设理念的必然选择。绿色建筑整合设计方法是设计阶段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最佳保证!

参考文献

[1]易军.2010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序[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1.

[2]江步.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2.

7.整合资源优化教学 篇七

一、走进自然风光,引导学生爱家乡

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是品德教学的重点之一。孩子从小爱自己的家乡,长大才会爱自己的祖国。因此,我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结合相关课文内容进行教学。如学习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时。本文主要是通过“看看我的家乡景——尝尝我的家乡菜——带点家乡土特产”这三大版块,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教育。教学中,根据我们家乡东山有很多风景名胜。结合家乡正在争创5A级景旅游区,我设计活动,通过课件呈现家乡的风景名胜,“让学生做一回小导游”为来家乡游玩的客人制定“一日游行程安排”,并配上解说词。然后各组推荐“小导游”代表,带领大家游览各景点,为大家做解说,学生扮演游客。通过此活动,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认识到了家乡的美。临近尾声,全班齐唱《谁不说俺家乡好》,使学生觉得课虽尽但意未穷。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的情感。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了家乡的自然环境美不胜收,从而为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很自然地萌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感受家乡变化,激发学生爱祖国

教学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变化》这一课。本文主要通过向学生介绍近些年家乡发生的重大变化,从而感受祖国的发展和变化。课前,我让学生利用休息天分组调查,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了解家乡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并填好调查表。课堂上,通过分组交流,学生知道了:近些年家乡的将军街建了几座连环桥,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学校北大门的路面由以前的乡间小路改造成了现在宽阔的柏油马路;家乡近年来新建了雨花胜境公园;有很多大型超市落户我们小镇,给家乡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便捷;家乡小镇还建起了一排排崭新的别墅,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生活的越来越幸福了。课堂上学生发言踊跃,高潮迭起。因为讲得是自己身边的真实事、感人事,所以大家激动不已、心潮澎湃!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使家乡发生这翻天覆地地变化,让农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是改革开放给我们祖国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拥护改革开放,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最后播放《春天的故事》歌曲,鼓励孩子们一起跟着唱一唱。在歌声中结束新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寻找名人足迹,教育学生爱人民

在二年级下册《可爱的家乡人》一课,课文是通过“谁是我的家乡人——夸夸我的家乡人——美丽的传说”这几方面,来对学生进行爱人民教育。上课伊始,我出示古诗《回乡偶书》让学生诵读,读完让学生说说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通过品味,学生明白了“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的情愫。接着我引导学生进入“夸夸我的家乡人”环节。课前我带领学生去参观家乡的《方志名人馆》,让学生带好纸笔,把印象最深的家乡名人事迹记录下来。课堂上,我让学生介绍自己记录的家乡名人。有的介绍了宰相王鳌,有的介绍了宋户部尚书叶梦得,还有的介绍了……我再引导学生说说:你为什么要介绍这些人。通过交流,使学生为家乡的名人感到自豪!接着,我引导学生,这些都是家乡过去的名人,谁知道家乡现在的名人?学生又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有的讲奥运冠军陈艳青,有的讲著名影星韩雪,有的讲捐资助学的朱恩馀先生,还有的讲起碧螺春炒茶大王等。

这样,通过回顾家乡以前的名人,到走近身边现在的名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家乡景美物美,人更美。最后我启发学生,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一赞家乡人吗?我鼓励学生编快板、顺口溜等上台来表演,起到了很好地教学效果如此,循序渐进,引发了学生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之情。

四、了解家乡习俗,激励学生爱生活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这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的教育的好题材。教学中,我从本地实际出发,引导孩子说说我们的家乡东山都有哪些民风民俗?教师有目的的加以引导,如在春节、元宵节、端午、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期间,家乡的人们会做些什么?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一下,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学中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家乡过春节时做年糕做蛋饺、寺庙里抬猛将菩萨;有的说元宵节除了吃汤圆,还可以去虎丘古城区看灯会;有的说腊八节有的吃腊八粥;重阳节爷爷奶奶会去登高喝茶……在大家七嘴八舌的交流中,学生深深感受到原来生活这样有滋有味,丰富多彩,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教师只要仔细去发现,大胆地加以开发和利用,就可以使我们每个人的家乡成为丰富学生的道德生活,丰满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真、善、美的道德品性的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用好家乡资源,进行品德教学,从孩子生活实际出发,从孩子身边事物着手,就可以使品德课变为一泓活水,滋润孩子的心灵,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从而使品德课堂高效。

8.整合,让语文教学更高效 篇八

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如何走出传统备课与教学的局限?怎样以整体的思想整合文本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指导思想?今年寒假期间,学校组织每个教师研读《小学语文单元整体课程实施与评价》这本书,读完这本书之后,顿感春风拂面,满园飘香。

一、初探,拂开面纱。

单元整体课程更强调“整体”的概念,从“整体”的角度关注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联系,有比较明确的整体教学目标。把小学六年的语文教学看成一个整体,关注小学语文学习目标和每学期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语文能力系统”,把语文能力分成不同的层级,把课程目标分化到每个学期,在适当的阶段培养适当的能力。

这种单元整体教学分为7个模块:预习,理解内容,领悟表达,口语与习作,读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检测。每个模块大概为2课时,基本用14个课时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包括“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三部分。

这7个模块都有具体的内容和目标。比如理解内容模块,一是理解内容,二是体会感情。低年级学生能够知道文章讲了什么。中年级学生不但要知道讲了什么,而且要对某些细节进行解释。高年级学生要知道讲了什么,能够对文字中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推理论证得到问题的答案。

“读整本书”是7个模块中的亮点和特色。书目的选择和教科书中的单元有密切的联系,有的是主题相似,有的是体裁相似,有的是内容相似,有的是阅读策略相似,从这些相似点入手寻求结合点,然后确定应该读哪本书。选好书以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阅读。低年级学生读整本书,由教师讲给学生听。中年级,教师先进行导读,激起读书兴趣,学生在阅读期待中阅读。高年级,让学生自由阅读,提出问题,自由阅读以后,进行读书交流。

最后一项内容是语文实践活动。根据单元主题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自己编写剧本,分小组设计表演,学生再通过表演加深对剧本的理解,边排练边修改。最后,在全班进行表演。

每个年段,在7个模块中的操作重点不同。无论7个模块怎样设置,都服从于单元的总体目标。整个过程都试图把学生放在学习者的位置上,让他们经历学习的过程,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二、细品,明白差异。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以教科书教学为起点,以读整本书为桥梁,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路径,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教科书教学以能力点整合教科书课文,改变传统的“内容分析”模式,变为学生讨论探究,把课文学习落脚在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因此,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模块后,增加了“领悟表达、欣赏评价”模块。

三、研读,习得方法。

“单元整体课程”以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能力为基本的整合点,把“教科书”“读整本书”“学科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既包含课程内容的选择,又包含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单元整体课程”以能力为核心进行统筹设计,确定了“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基本结构。

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对一线教师而言,能够更清楚地把握目标。能够弄清楚年段特点。目标的细化,既突出了阶段性,也突出了整体性。让所有教师都能够看到小学阶段的最终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就能够准确定位某个单元,某个课时的教学,不至于千篇一律,也不至于偏离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定,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学习能力,二是学习习惯,三是学习策略,四是学习量。课程实施部分,以一学期的某个单元为例,进行了教科书教学设计、读整本书教学设计,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课程评价部分,设计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多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包括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种形式。学生个人评价放在第一位,强调学生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学习都要有个人对自己学习过程、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养成反思的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评价内容以学科能力和学习习惯为指标,这些学科能力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自己能够测量的。把可检测可操作的内容放在这里,增加学习评价的有效性。

终结性评价以“样题”的形式出现。实施过程中,终结性评价以“现场测试”和“纸笔测试”结合的方式。

对单元整体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深度和广度。一线教师和家长的关注焦点本就是学生成绩,如果单元整体课程不能解决相关问题,势必在学生、家长、教师层面遇到阻力,最终是美好的梦想而永远不能变为可喜的现实。所以,单元整体课程需要发挥家长会与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建立以学科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考试体系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四、回味,加强学习。

从单篇教学到“单元整组教学”,再到“单元整体教学”,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跨越。许多教师认为,这么短的时间完成教科书一个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会不会太“粗糙”了,忽略掉很多知识点,但如果太细致又会耽误教学进度。这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比如在备课时,就要有全局意识,改变过去一课一备的习惯,至少要备好一个单元,只有我们对单元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训练重点放到每一课中分散训练,加以突破。”

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将是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完成一个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过去,我们在单元整体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一带三’,一篇课文精讲,习得方法,另外3篇或4篇课文自学、汇报、交流,这样不会有很大突破。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整合的‘点’,没有抓住单元的‘共同点’。”即便抓住了整合的“点”,但如果没有进一步细致分析,还是会导致学生的讨论泛化,不够深入,无法真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语文老师要能够深入地挖掘教材,打通教材,找到单元整合的共同点与细致点,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学习几篇甚至更多文章的难题。

单元整合课程要以学生为突破口,不同的单元,整合的点也不一样,这种情况下,探究式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每节课中,学生对整合的点进行探究,也许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也许老师只是一个主持人的角色,但是探究的主体是学生,只有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突破语文学习由点到面的难题。

五、思考,尝试方法

如何把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打造得更高效、更完美呢?下面就此谈一点粗浅的心得。

一、优化教学设计,高效课堂的前提

(一)备课中的“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

首先,教师应该把自己当作一名读者,对文本潜心阅读、反复揣摩,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然后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单元目标。有了单元目标,设计就能把握一定高度,做到“高瞻远瞩”,课堂交流时也便有了心中的航标。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备课时教师还要“脚踏实地”,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甚至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单元语言训练的内容及教学重难点,以便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

(二)精心设计预习单

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是学习的必要基础。也是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如果预习成了学生的一种持久的自主学习行为,那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对于单元整体教学而言,预习单是实现高效预习的一个重要载体。

1.预习单要富有趣味性和人文性

郭沫若说:“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们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对于学生亦是如此。所以预习单的设计务必要激起学生自主预习的热情。教师可从问题设计的趣味、形式的多样、图画的插入等方面开动脑筋,诱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另外,预习单的表述要凸显人文色彩,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出现,比如,“我用喜欢的符号标出了不懂的问题”“我想画一画”等。这样可以赋予学生主人翁的身份,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预习单。

2.预习单要体现年段能力的培养

预习单的设计要科学、有效,就必须紧扣学生的年段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年段能力。以中年级为例,预习单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初步培养学生粗知文章大意、复述、提取信息、质疑解疑等方面的能力。

3.预习单可以进行学法的渗透

预习是为学生的“学” 铺路架桥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教案设计中找准探究点 1.探究问题的设计要关注预习单的反馈

《新课标》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的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预习交流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其中简单的、常识性的问题及时合作释疑。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需归类板书,提醒学生在深入学习中进一步关注。这些“留”下的问题,通常是课堂交流的重点话题或相关问题。

2.探究问题的设计要体现整合的理念

目的是建立知识结构化体系,从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所以探究问题的设计一定体现单元的主线,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思考。

3.探究问题的设计要富有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有趣味的话题,可以诱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效果往往事半功倍。这样,通过巧妙的话题设置,有效地升华了文本的主题,给了学生更大的交流空间,有效培养了学生感悟想像、推断、伸展、评价欣赏等阅读能力。

二、将合作探究落实到位

课改的总目标提出:“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保证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提供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主角。”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如果落实到位,不仅使学生优势互补、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还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

1.选择时机,注重实效

小组讨论旨在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有效的合作学习应选择恰当的任务和时机。

首先,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无法独自完成时,采用小组合作可以有效地突破难点。这个疑难问题可能是生成的,也可能是老师潜在的一个“预设”。其次,学生出现较大的意见分歧时,探究的期待更为强烈,教师可及时抓住契机展开进一步的合作交流。当学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时,及时展开合作探究,便有了精彩的生成。

另外,学习任务较多时,可把任务分割,每人完成其中一部分,再交流汇合。这样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价值,增强了以后合作的自觉性。

2.调控引导,传授技巧

有序高效的合作离不开教师的调控引导。在学生合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有知识上的,也有合作技能方面的。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合作进程带来影响。教师可根据问题难度,合理调控合作时间,保证学生充分交流、充分思考,必要时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同时还需教授学生一些合作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如何发表不同意见,如何向别人提出改进建议,如何处理矛盾、争议等。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暗示、认可、奖励等手段及时引导学生的合作,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合作热情。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是很大裨益的。

三、提高教师素养,高效课堂的长远保障

(一)教师的单元整体意识

科学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所有教学手段使用的标准,是一切教学工作的指导。作为一名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者,我们应该努力地钻研相关的理论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在实际教学中树立单元整体意识,整体吃透教材、使用教材,并能在更宽广的知识天地里整合、调用语文资源,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为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服务。

(二)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要在课堂上牢牢把握动态生成,引起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使语文课堂充盈生机和活力。

预设是教师教学理念和经验的体现,而生成则是学生的一种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往往会和教师的预设相左,充满不确定性。如前面所言,教师备课时只有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考虑其生活和学习背景,猜测他们可能会有的困难或问题。当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的反馈时,教师才能迅速判断应从哪个角度去引导,以及如何把它整合进单元教学目标,从而把原先可能忽略的盲点转化成教学的亮点。当然,高超的导学能力还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

(三)教师要善于反思

反思是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是对过去的经验反馈,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中,更应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积累经验教训,努力提升自己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课堂把控能力,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使其精炼、形象、有序。总之,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将是我们构建单元整体下高效课堂的长远保障。

9.运用信息技术 整合生物教学 篇九

整合生物教学

刘涛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

726412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教学,可以超越时空限制。不仅能为教学提供一系列生动、具体与真实、形象的多维化、立体式的教学情境,而且可以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这无疑能为生物学的教学和实践带来巨大的帮助。特别是对教学和实验条件相对来说较差的农村中学带来许多助益,对于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公平也能在一定的层次上大大改善。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生物教学

生物学科是研究生物的一门自然科学,在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领域里,一切对象和现象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感知,而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来间接地感知到他们所学习的对象或现象,从而获得感性知识,以此对所学内容进行准确把握、深化理解记忆。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形、声、色的变化来获取知识,来发现事物内在联系,从而主动地、感兴趣地去学习生物学知识。

个人认为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主要能在以下四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

1.感知宏观世界

在生物学授课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将整个生物生活的大背景展示给学生,以便学生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感知。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信息技术来整个生物生存的环境,以便学生对所授知识进行深刻地理解记忆。例如我们在讲授《种群和群落》章节知识时可以运用幻灯片和三维动画的形式来展现几种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将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等的场景展现给同学们;还可以在给出的图片、画面上添加声音和动态效果,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以便同学们进行准确地把握、加深理解记忆。另外,将一些美好的图片展现给同学们,让他们感知美好的世界,以便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

2.展现微观事物

虽然高倍显微镜的发明为我们研究微观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对于农村中学来说,在平时的实验和教学过程中我们没有昂贵的实验仪器、教学模具和模型也十分稀少,那么我们来认知奇妙的微观世界,仅靠课堂上死板枯燥的说教很显然是无法将奇妙的微观世界准确完整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我们认知奇妙的微观世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较真实完整地把奇妙的微观世界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例如在《DNA的分子结构》以及后续章节学习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将DNA的双螺旋结构展现给学生,以便他们能很好的把握知识;另外在学习细胞及其内细胞器的内容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其内部的结构展示出来,从而使同学们深切体会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决定了其具有怎样的功能。

3.动态效果

生物体进行生长发育的过程是瞬息万变的,通常我们只能将其杀死制成装片,观察其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或者观察小个体活体的运动变化情况,受实验器材等一系列条件的限制,以至于简单的观察都不能如常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地运用大大地改进了这一弊端,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生物教学中,通过flash等科学手段把生物体生命活动以及非生物的环境科学地、动态地展现到同学们面前,使他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能加深理解记忆。例如《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节的教学重点是减数分裂的概念和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情况。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该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出现等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都属于微观的动态变化,简单的语言和图片讲解,学生很难理解。然而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微观的生理过程跃然眼前,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观察、思考并理解这一动态过程,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统一发展。另外,可以用动态的flash为同学们演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DNA的复制、物质的跨膜运输等复杂的、难以观察的生命活动过程。

4.缩短实验观察时间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从观察、实验中产生的,许多科学结论的获得都有赖于科学家反复多次的实验。因此,在现行的生物教材中都比较重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就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使学生从感知开始,形成正确的概念,加深、加速对教材的理解及对知识的巩固应用,更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压力重、课堂学习及实验教学时间短的实际困难,无疑制约了我们做一些耗时较长实验的机会和条件。现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大大缩短了观察实验所需时间,使一些当前所有仪器设备无法正常观察的实验成为可能。例如在做《植物的激素调节》实验时,观察所需时间较长,在正常的教学实验过程中无法全程观察,对于当前条件也无法去做,现在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全程展现这一过程。另外,观察生物个体从受精卵发育成生物个体这一过程时,根本就不能在日常生物教学过程中来实验,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这一切成为了可能。

总之,信息技术手段在当前的生物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对生物教学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充份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工具性切入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相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展现给学生精彩纷呈地生物课。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 北京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编

华夏出版社

2003年

10.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整合教学实践 篇十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开口说话

教师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想开口说”的欲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也就产生了兴趣,可见兴趣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若能在口语交际真正开始之前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了。所以,教师的开场引导,课前激趣尤为重要。例如,在口语交际课《说说我自己》时,上课前我与全班学生交流时说:“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吗?”这时学生的兴趣来了,都抢着说自己的想法。我说:“那好,谁先来说说孙悟空有哪些特点?”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活跃了气氛。此时,我马上把话题一转:“今天我们上什么课?”同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口语交际”。这样自然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从而引入课题《说说我自己》。

二、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无拘束交流

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教师巧妙地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能有效地调动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这种感觉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带出自己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那么口语交际就有进一步深化的效果。这一环节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适当的策略,活用教材,努力实现话题与学生的零距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小伙伴进行交流时,无拘无束,而在课堂上的口语交际中,一些学生有时往往有所顾忌,欲言又止。针对这一点,我在口语交流时始终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畅所欲言,积极而愉快地进行交流。平时我就要求自己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活动,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委婉地提出自已的建议,发自内心地为他们出色的表现而喝彩。这样,学生才能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教师要设好“说话的情境”,重视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自主性,关注师生互动,关注表演者的互动,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要有自己不同的表现、想法。在交际的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励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对口语交际产生更大的兴趣。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直接到生活中去与周围的人面对面地进行口语交际,在提高口语交际水平的同时,提高生活交际能力,提炼出作文素材,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口语交际时的快乐交流。

三、实现双向互动,激发学生交流热情

新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比单纯的听话说话要求更高,除了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外,还要敏锐地觉察对方的意图,根据对象和场合适时接话,恰如其分地说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口语交际课堂训练中,让学生参与交流互动,引起学生的交际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流的热情是十分必要的。在实践中我总结出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有以下几点。

1.师生互动。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是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而不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下被动地做出反应。在双方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享受到表达见解、提出意见的欢乐。例如,在口语交际课《教你学一招》时,我带来了自己在家做的水果沙拉,请全班学生品尝。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有位学生竟然吃得高兴到忘记是在课堂上,对我说:“妈,真好吃!”学生顿时哈哈大笑,笑声让我们放松心情,拉近了师生间的友谊。

2.生生互动。生生互动主要有竞争与合作,学生从合作中获得自尊,提高社交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没有课堂上的合作,学生很难形成社会所要求的合作性。口语交际课上,我组织同桌之间、前后座位之间、小组同学之间,用说、问、评、议、比、演等方法,进行讨论、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在小组交流后,还可以让部分学生上台汇报交流;也可创设表演情境,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进行角色体验,灵活得体地使用语言技巧完成交际任务,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交流互动、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在《神话、传说故事会》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所学过的神话传说等课文来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小组内合作表演。尤其表演《西门豹》一课时,通过上台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展现故事中的情节,创设故事情境,学生加进了很多自己的语言和想法。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又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同时提高了写作素材,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四、评价恰如其分,重在激励学生提高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评价,看看学生眼中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并让他们介绍自己在此次口语交际过程中的体会、感悟等。只有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多交流,我们才能观察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贴近学生心灵,作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口语交际课上,我尽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说的机会、演的机会、示范的机会。只要是学生有大胆的想法,哪怕怪异可笑的想法,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保持较高的热情,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无论哪类学生,都需要教师以激励的方式进行评价。当然,表扬和赞许并不是无原则的,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激励技巧,使表扬和赞许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进步的有效方法。比如,评价时可以采用一些较为感性的语言,“棒极了!”“你说得真好!”“老师都听入迷了!”“听了你的介绍,老师好像也来到了那个迷人的地方!”等。比较具体的评价,可以强化学生的有意注意,使说者和听者都能获益。这样评价不仅具有针对性,而且正确、准确,使评价更具实在意义。

总之,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实践口语交际双向互动,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口语交际。事实证明:语文学习必先由动口开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1.阅读教学的内容整合与方法指导 篇十一

一、阅读内容的整合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课程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从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建设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转变。简单地说, 就是要求教师对现有的教材内容和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重构, 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师从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上实现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并非易事。为了尽快实现这一转变, 有效的办法就是提供给教师一个基本行为和目标框架 (新课程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范围) 。先把框架内的工作做好后, 再设法摆脱框架的束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目前许多教师对框架是什么, 该如何进行还不清楚。阅读教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材选文的阅读;二是课外整册书的阅读。两者如何有机整合, 是阅读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 教材中选文的阅读。

小学语文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读本, 小学语文课程的读物采用的是选文, 以选文内容和形式分类编制而成教材。选文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 占着时间的大部分, 应该好好地加以利用。但每学期所学选文数量有限, 至多不过二十几篇。占着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 如果一学期之中仅就二十几篇文字本身, 掌握了其内容和形式, 虽然考试能通过, 但究竟得益太少, 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所以还必须进而由此出发, 做种种有关系的探究, 以扩张其知识。即对选文做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和二度开发。如, 对作者人生经历的了解, 对作者写作的社会背景和生活背景的了解, 对作者思想根源的追究, 对作者其他作品等相关内容的阅读, 全方位熟悉作者, 了解其作品, 给学生留下一个了解作者形象和作品的空间。这不仅对养成学生究根问底的学习习惯有利, 也对学生增加阅历, 促进思想成长有利。同时, 选文中, 有些是几个世纪前的作品, 有些是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作品, 有些已有编入教材几十年的历史等等。这些选自古今中外、东西南北的作品,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量多地涉及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思想、不同情感的作品。这个出发点是很好的, 也很有必要。但这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就是如何处理尊重原著和新要求的关系。这将依赖于教师对教材二度开发能力的发挥。做到新时代、新解读、新教法、新收获。只要对时代有利, 对学生成长有利, 应该大胆地鼓励师生的多元解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课外整册书的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年段量和阅读内容最低指标要求。目的是为了确保学生课外阅读的底线。因为谁都明白阅读教学没有课外阅读的补充与保证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课外阅读的最大困难是阅读过程与阅读质量的难以监控评价, 阅读方法指导的也难以到位。就目前, 儿童的课外阅读还没有真正提到日程上来。重庆一项调查表明, 65%的中小学课外阅读几乎为零, 35%的学生偶尔读一点课外书。问题的关键还是一个读什么的首要问题没有解决好。小学生有小学生阅读的特点, 过深过浅都难以激发兴趣, 阅读方法的指导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上我国幅员辽阔, 地区差异大, 不能搞一刀切。于是教师要从本地区学生实际和基础出发制定校本、班本课外阅读范围和要求。从三个基本原则出发: (1) 因选文而旁及。如因读《草船借箭》而去读《三国演义》与“草船借箭”相关的章节, 甚至阅读《三国演义》全册。因读《静夜诗》而搜索思念故乡的古诗词进行阅读与背诵等。 (2) 中国普通人该知道的, 如, “四大名著”著名, 唐人的诗, 宋人的词, 元人的曲, 著名的旧小说, 时下的名著, 科普科幻类, 政治、历史、文化类等读物。 (3) 全世界所认为常识的, 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中外现当代童话, 《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和中国古今寓言等, 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说到学生的课外阅读, 除了前面提及的还没有提上日程外, “高”“偏”“空”现象也相当严重。“高”主要是不顾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在内容上, 数量上和要求上提出脱离学生实际能力的要求。如, 要求小学生读完“四大名著”, 读外国名著, 读古典文学等。事实上, 像《红楼梦》《三国演义》中的许多内容是小学生不宜读或是没有办法读懂的。类似这样的阅读要求只会抹杀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过早地造成对学生的阅读伤害。所谓“偏”, 主要是指抓住一点不是全面, 而没有遵循课标的要求通盘考虑。如, 有些学校大提特提“经典阅读”“古诗阅读”“现代名著阅读”而放弃了其他阅读内容和要求。其主要目的是举着“特色教育”的旗帜单道独进, 追求“政绩”, 提高学校知名度。只要仔细想一想, 这样做严重违反学生课外阅读面广、量多、质高的大阅读要求, 对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极为不利。“空”主要是没有把学生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做了一些表面文章。如, 有丰厚的藏书, 有舒适的阅览环境, 但没有丰富的学生阅读源, “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喊得震天响, 同时又在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严重挤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标榜自己的教育理念, 为了追求宣传效应。套用全国小语会崔峦理事长的一句话“语文就是语文, 在语文前面加上任何一个修饰语, 只能窄化语文”。也可以这样说“课外阅读就是课外阅读, 在课外阅读前面加上任何一个修饰语, 只能窄化课外阅读”, 这是要不得的。小学生阅读是阅读中基础的基础, 任何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和抱有个人目的和喜好的做法都有损于学生基础阅读修养的形成。

二、阅读方法的指导

明确阅读的内容和范围, 还只是完成阅读教学的第一步, 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把阅读教学分类细化后有多种多样的提法, 目前新的提法确实也不少。其实, 还是那句话“阅读就是阅读”, 其根本是万变不离其宗。阅读的方法最终可以归结为两种:一种是理解, 另一种是鉴赏。

1. 理解。

阅读的理解包括两方面: (1) 关于词句的理解; (2) 关于全文的理解。关于词句的理解, 不外乎从词义解释入手, 其次是语法知识的运用。“词义”指的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意义, 包括词的意义和语法意义。词义的解释如不正确, 不但读不通眼前的文字, 结果还会在写作时露出毛病。因为如果在阅读时学习的词义, 不彻底明白, 作业或写作时就不知不觉的使用, 闹出笑话来。文句不通的原因, 不是语法不合就是用词与意思不符的原因。调查发现中小学生词汇量下降, 社会各界批评大、中、小学生写字惨不忍睹、作业试卷错别字比比皆是, 便是学生对词语掌握、理解不到位的例证。一些词语的误用, 可以证明当词语装入脑中的时候, 并未得到正当的解释。特别是每逢见到新词新语, 务必求得正确的解释, 多翻字词典, 请教他人, 切不可任其含糊。

词义的解释正确了, 逐词逐句的理解也就畅通了, 那么是否就能理解全文呢?未必是这样。文字的理解, 要紧的是捕捉大意或要旨, 即通常所说的, 联系上下文及全文整体把握的能力。否则逐词逐句理解, 对全文仍难免有不得要领之弊。一篇文章, 整体有一个中心思想, 每节每段也一定有一个要旨。文字虽有几千字或几万字, 其中全文中心思想与每节每段的要旨, 却是可以用一句或几个字来包括的。如《落花生》最终要让学生领会“藏而不露”的为人品质;《窃读记》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知趣”的情感。阅读的人如不能抽出这潜藏在文字背后的真意, 只对每句的文字表面支离求解, 结果每句是懂了, 而全文的真意所在仍是茫然。这也是词义的语法意义所要完成的任务。

曾经有人主张, 对小学生阅读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不作过高要求。阅读后哪怕就是记住一个场景, 感受一段文字, 经受一次体验, 记住一个句子也是值得肯定的。可我却不这么认为, 因为小学教材中的选文肯定考虑到符合小学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要求, 只要经过耐心的深层的阅读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把握的, 何必人为地降低要求呢?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可能主要是出于渲染情感、营造气氛等需要, 为了迎合“偏向人文性”, 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的需要。用全文理解的方法, 必然把握各节各段的要旨及全文的真意所在, 把长长的文字归纳于简单的一个概念之中, 容易记忆, 装在脑子里也避免杂乱。只要阅读透彻, 概念不是教师强加的, 回忆起课文内容来也是条理分明, 情景感人, 好处深刻。

2. 鉴赏。

了解某文句、段、文的旨趣所在, 还属于理解的范畴。想知道每句每段或全文的好处所在, 这就属于鉴赏的范围。阅读了好文章, 只能理解其意义, 而不能知道其好处, 显然是很不够的。鉴赏因程度差异而不同, 如低年级读过的好文章, 到中年级再读时, 会感到会所处不同, 到毕业后再读, 就会更觉得不同了。从前认为好的地方, 到后来又觉得不好了, 觉得别处更好, 有的竟觉得比以前可爱。鉴赏能力因人、因时而异, 要想说出一个“放置四海皆准”的方法来也确实不容易, 但基本的步骤和方法还是早已存在的。

(1) 把“我”放入所鉴赏的对象中去, 两相比较。一是细心读, 再是自问, “如果叫我来说, 将怎样”?对全文的布局, 这样问;对于句与句间关系, 这样问;对于每句的字词, 也这样问。经这样一问, 会有三种答案。 (1) 与我的说法相符或差不多, 我也能说。觉得并没有什么。 (2) 我心中早有此意向与感受, 可是说不出来, 现在却由作者替我说出, 觉得一种愉悦。 (3) 说法和我全不同, 觉得格格不入。属于第一种的, 是平常文字, 放过了;属于第二种的, 是好文字, 及时回味;属于第三种的怎么办?因为鉴赏“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如果遇到的是一般作品, 是毛病就挑出来, 为尚不可。倘若定论是名作, 那就应该虚心反省, 暂且认为未达到此境界, 供探究。鉴赏的重点应放在后两种情况。

(2) 鉴赏过程中要有冷静的心态。鉴赏有时也被称为“玩赏”。含有游戏的态度, 就是“无所为而为”, 如果急于知道全体概况, 热心地“要知后事如何, 且看下回分解”就是有好文字, 恐怕也无从玩味, 看不出来。但第二次第三次再读, 就不同了。好的作品至少要读二遍以上, “好书不厌百回读”。最初读时不妨了解概况、了解大意为主, 再读时就须留心鉴赏。用“玩”的心态, 冷静地去对付作品, 不可以囫囵吞枣, 要仔细咀嚼。诗要反复地吟, 词要低低地诵, 文要周回地默读, 小说要耐心地细看。

(3) 要善于借鉴前人鉴赏的成果。小学生鉴赏的能力有限, 涉及的经典作品不多会产生浓厚兴趣也是可能性不大。如, 对诗词不感兴趣, 教师不妨介绍一些诗话、词话给学生读读;对小说不感兴趣, 不妨提供有人批注的本子等。诗话、词话、文评、小说评等, 是前人或他人鉴赏的记录, 能提示我们诗词文或小说等好在哪里, 对激发鉴赏兴趣, 提高鉴赏能力很有益处。但要注意前人和他人的诗话词话文评小说评, 是前人和他人鉴赏的结果。用以帮助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是可以的, 但必须由此为起点, 用自己的眼光和观点去鉴赏, 绝不可囿于他人的结果, 重复他人的观点。再说前人和他人的鉴赏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既有积极因素的一面, 也有消极因素的一面。

理解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接受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进行语言的积累。鉴赏主要是便于激发学生的领会、模仿、享受与创作的激情,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职场顺风的小窍门下一篇:渊泉小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