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疚的日记

2024-06-09

内疚的日记(精选15篇)

1.内疚的日记 篇一

关于自责内疚的句子

1、我感到难为情,脸涨得通红,心里像烧开的水一样上下翻腾。

2、一个人短暂的生命里,总会有那么一些事是难以释怀的,魂牵梦萦,成为心中永远的痛。

3、她那双泪汪汪的眼睛更是让我这颗内疚的心不能平静。

4、我不能放弃,也无法放弃,因为所有人的给予,虽会使我愧疚,但也是鞭策我不断地向上攀爬,才能对得起这些沉甸甸的.托付。

5、他的脸上异样地悲戚、沉痛,像严冰一样冻结,像岩石一样冷峻,漠然中似有无限懊悔。

6、愧疚教会人们重新面对错误。有时,愧疚可以唤醒人们内心深埋的良知。

7、我的脸火辣辣地发烧,一肚子的懊悔、伤心,话不知从何议起。

8、我觉得脸上热辣辣的,手心冒出一片冷汗,心头像是有千万只蚂蚁爬过。

9、我真后悔,怎么当时没有站出来承认我的错误?这几天我一直心神不宁,他们还能原谅我吗?

10、老师,我真对不起您,我是多么后悔呀,您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再重新开始吗?

2.荒诞的内疚 篇二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随和的人。正常情况的话,我会将下铺调换给她。可是那天,我却将她拒绝。

因为前几天我的腰扭伤了,很痛。

我对那女人说,我的腰扭了,爬不了上铺,让她去找别人试试。女人看看我,看看上铺,再看看我,说:“那算了。”似乎她隔着衣服看我的腰,就能像X光那样看透我的骨头,看穿我的想法。她的表情告诉我,她坚信我在撒谎。

不是怀疑,是坚信。

明明说了实话,却像被人揭穿谎言一样难堪,我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我没给一位老年人让出自己的铺位?

火车上,整整一天一夜,我心神不宁,无比内疚。就连去方便,也会避开女人和她母亲的铺位,去另外方向的那个洗手间解决。每当她们母女俩谈话,我也会侧耳细听,认为她们在说我甚至在骂我。这件事一直将我折磨到郑州,好几次,我甚至有了主动过去跟她把铺位换了的想法——大不了,腰再抻扭一下,再难受一段时间,却赚了个心里舒坦。可是又觉得这样做有些太难为情,说不定还会把自己贴上“小气”、“自私”、“没有公德”的标签:这是不是等于告诉她们母女,之前我说的腰扭伤,完全是在撒谎?

本来挺简单挺自然的一件事情,怎么突然间就变别扭变复杂了呢?

再想,生活里类似的荒诞的内疚,比比皆是。

比如朋友喊我小聚,手头正忙着事,便拒绝了,又加一句,改天我请。为什么要像请罪一样“改天我请”?因为内疚。其实不过一顿饭而已,若我有空,就去;若我无空,就不去。可是我却总是觉得愧欠了朋友,似乎拒绝了朋友的邀请,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

比如朋友向我借钱,我手头正紧,跟他说了,怕他不信,又不好过多解释,也会内疚很多天。再见到朋友,总觉得不像没有借钱给他,而是借了他的钱又想赖了他的账。其实有必要这样吗?朋友相信我的话,正常;朋友不相信我的话,错在他。我有什么错呢?

比如我升职了,同事却仍然待在原来的职位,我也会因此内疚很长时间。似乎我升职不是因为我的才华和勤奋,而是我抢了本该属于同事的东西。但其实,那本就应该属于我,与同事一点关系也没有。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却仍然内疚,这就不是同事的错,而是我的錯了。

细想,这些内疚之所以来得突然并且莫名其妙,既非我们善良,也非我们成熟,而是我们复杂——毫无意义的复杂。换句话说,正因为我们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所以我们都活得像个伪绅士一样累。

3.永远的内疚初中作文 篇三

“哗啦啦,哗啦啦……”一阵洗衣服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这是怎么了呢?不知道我在认真学习准备作文比赛吗?我气冲冲的打开门,走到洗衣间,发现洗衣间里没人,只有洗衣机在转动,洗的衣服竟然是我最喜欢的。

我想起了:早上7点多,妈妈来到我的房间,问我要不要洗衣服,我睡得正香,迷迷糊糊地就答应了。

我赶紧挽起袖子,手伸进水里,又连忙缩了回来,水真冷呀!(这是在冬天),妈妈走进来,我注意到妈妈的手,通红通红的,她问我干什么呢?我回答说:“没干什么,听见这边有声音救过来了,原来你在洗衣服呀!”我出来了,在回忆着:小时候妈妈拉着我的小手去逛街,手是那么柔软,那么漂亮,可是,现在……我现在开始怀疑妈妈的手还是可以像以前那样?

晚上,我怀着疑问吃完了饭,饭后抢着帮妈妈洗碗,我又无意间碰到妈妈的手,不再像原来那样,而是一块硬木,硬邦邦的,一点儿也不柔软,我的泪用上来了,但还是被我压下去了,我快速洗好碗,因为我不想让妈妈看到我流泪,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不愿意对外流露,在房间里,我哭了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哭,也许是妈妈那硬邦邦的手,也许是我心中的那份内疚。

4.以内疚为话题的作文 篇四

我并不怎么懂养猫,根本没有时间遛猫,除了提供一日三餐,睡觉的的窝之外,我忘了给它自由。但我每天都将自己的爱心给一些给她,陪它玩,让快乐的时间不断流淌。但笼子和关爱是困不住猫向往自由的心得。当它到了三岁——相当于人类15岁时,它便整日坐在窗前,对我也越来越冷漠。我害怕精神上的断离,我是柏拉图主义者,我养猫是为精神上的守护和依存。

我做了一件让我内疚不已的事——想要抱住坐在窗前的它,但这一举动却激使它跳出窗户,从五楼摔下去,接着便传来凄惨的哀号。我害怕了,没有下楼去找它,躲在房间内,到了晚上又在恐惧中陷入睡眠。据说,那哀号也持续了一晚上。第二天,它消失了,如做梦一样。好像它不曾存在过。从那以后,我如同变了一个人,不敢接近动物,对别人也越来越冷漠,开始远离人群。我以前的朋友也渐渐离我远去,我却只是冷眼地看着,陷入无尽的沉沦,

我是一只猫,曾经是一只家猫,现在是一只瘸了一条后退的流浪猫,自从我被伤了一条腿后,便离开了那个家,一个猫追求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虽然被他长期娇惯,但也很快融入了流浪猫的集体,不过我也会不由自主地偷偷回去看看他,也许是内心生出的报复感吧!但看到他独自一人落魄的状态,我却没有一丝快感,反而有一层不安和辛酸。我拖着不全的.腿在暗处观察了他三年——相当于人类的。从前热情温柔的他消失了,如同雨水冲刷过彩绘的陶器,露出了那脆弱黯淡的内心。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这种不安和辛酸是什么?对于一只猫的脑子来说,这是个千古谜题。

5.不会感恩的人也不会内疚 篇五

感恩不同于对别人说“谢谢”。感恩是说不出口。是在心里藏一辈子的债务。

感恩的人无论居于城乡、财富多寡,他们懂得生活之艰难,活下来本身是一串链条乃至多串链条串起来没有断裂的结果,没有人能象孙悟空那样无因无果、无牵无挂。

通俗的说,感恩的人懂得因果关系。懂得自己哪怕能活一分钟都仰仗无数的因缘和资源的支持。这些因缘关系到父母、朋友、发明疫苗和注射疫苗的人....单子可以长长的拉下去。他们是上端的链条,是没有抛弃你使你顺生的人。而旁边的链条包括无数社会系统,环境系统和文化系统的福佑。

感恩,第一要感恩粮食。是粮食让人们活下来并活下去。尽管进饭局的人久已不进粒米,尽管减肥的人声称与粮食结仇,但从人的属性观察,所有的人都是粮食的受益者。对粮食感恩的人,尽量不剩饭,扔半个馒头手会哆嗦,吃饭认真看到粒米心生欢喜。这样的人多是本分人,面色清净安详。如果对粮食——这种朴素而根本的果实心存敬意,由此而想,这人不会暴殄天物,也不会荼毒众生。

感恩第二项要感恩水、草、木、鲜花、小鸟、晴空、土地和干净的空气。他们的存在固然不是为了人们的享受,但享受了,要象过客一样怀着敬意默默退出,不在打扰它们更不伤害他们。取我一份,已经足够。蜜蜂采蜜也没有把花朵变成垃圾堆。

以上两项感谢的对象不是有名有姓的人,是大因果。在小因果的感恩链条里面牵连着父母和所有帮助我们的人。

对父母不孝,相当对自己判刑,剥夺信任权利终身。对这种人,发现一个远离一个,永不与之结为朋党。而帮助我们的人,无论他现时贵贱、愚贤,我们都要感激不以时过境迁而轻慢。

感恩不是一本花名册,而是一种心态。

一个人如果只感激帮过自己的人,依然叫小气,也叫冷漠。他把人分成助己和未助己

两类。以青白眼待人,仍然叫势力眼。对天地无感恩之心,对人的感激就必定短暂感恩是世界观。把自己看的很轻,把别人的帮助看的很重,觉得意外,因而难忘,长存报答之心。

感恩是无分别心。不仅高官世富能帮助人,比你卑下的人照样能帮助你。感是感动,恩是众生之恩账记错了,往后的路就越走越窄。感恩是自爱。感人的人一定会对别人的帮助感到不安,不是别人欠你的,是你欠别人的。这个“欠”不是欠情。欠情是负担。

感恩是报答,两者不一样。感恩的人即使没有机会报答施主,也会帮助其他人。这就是还债和报恩的区别。

感恩的人不讲迷信。迷信的人把人分出贵贱,并四处寻找贵人,他们认为贵人是天上烙馅饼并往下扔馅饼的人,他们获助之后,自认为是命里该得,并以生辰八字破解,当然不会感激帮他的人。

不感恩的人是什么人呢?攫取者,傲慢者,总之是离混蛋很近的人。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特征:冷漠。冷漠的人对人对物都没有感情,他们认为不值得付诸感情。

最后说,感恩的人同时也会是负责的人,会为做错一件事寝食不安。而从不负疚的人也不会感恩。用一味中药称之,他们“独活”。

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血是凉的,心是冷的,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这样的人如果多了,社会就会变成冷酷而毫无希望的沙漠。我们鄙视他们,不屑于与他们为伍。一直以来,“感恩”在我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概念。“恩人”者,乃于己有大恩大德者。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所以,我们生活在感恩的社会里。

一个感恩的微笑,一条感恩的手机短信……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囿于这种“不如意”之中,终日惴惴不安,那生活就会索然无趣。相反,如果我们像这些孩子一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几何,中华民族也是一个讲礼仪、重情义、懂感恩的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佛道两教根深蒂固,勤劳的人民从来崇尚孔孟之道,忠孝仁义传统道德观念至高无上。在古代,不但学校有专门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如《孝经》、《二十四孝》等),甚至还把感恩之首的孝道当作官场规则加以规范,如官员必须守“丁忧”。而经过多年的破旧立新之后,这些优良传统也被“大义灭亲”灭得差不多了。以至到了今天,许多人感恩的功能已经严重退化。

有的人帮了人

有的人没谢人

我们的心

不知是死是活

有时已近似于凝结了

似乎已麻木了

何时全是有血有肉呢

无人知晓罢了

只是无语的等待

面对拂脸的春风

只是渴望

面对迷恋的夏雨

还是渴望

面对缤纷的秋叶

依是渴望

面对洁白的冬雪

任是渴望

渴望唤醒感恩的心

这漫长的等待何时才能了结!?

我们的感恩这恼人但富有哲理的感恩……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成功时,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许多;失败时,不感恩的借口却只需一个。殊不知,失败或不幸时更应该感恩生活。

感恩,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就像罗斯福那样,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对生活时时怀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

“感恩”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应该是从我们的心灵里的一种认同。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给与我们的恩赐太多。没有大自然谁也活不下去,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对太阳的“感恩”,那是对温暖的领悟,对蓝天的“感恩”,那是我们对蓝得一无所有的纯净的一种认可。对草原的“感恩”那是我们对“野火烧不尽,春风

吹又生”的叹服。对大海的“感恩”,那是我们对兼收并蓄的一种倾听。

“感恩”是一种回报。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希望她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都会把她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

“感恩”是一种钦佩。这种钦佩应该是从我们血管里喷涌出的一种钦佩。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

“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待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譬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在道德价值的坐标体系中,坐标的原点是“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一切的关系都是由主体“我”而发射。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尊重他人、社会、自然、知识,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相互尊重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展现、发展自己独立人格。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感恩让我们如此美丽!

6.不必要的内疚感 篇六

有一天早饭的时候,儿子要看卡通片。通常吃饭的时候是不允许看电视的。但是这天起晚了,我上班就快要迟到了,于是没有坚持原则,为了让他快一点吃饭,就让他看电视了。

吃完饭该上学了,儿子却不让关电视,大哭大闹。可是他要上学,我要上班,不走不行啊,所以我就强行把电视关了。

把孩子抱上车之后,我问儿子:“是不是不能看电视,你不高兴了?”儿子板着脸说:“是。”本来他每天下车的时候都要抱一下我,今天却直接进学校去了。

这件事让我觉得非常内疚,对管教孩子也变得不自信了。我很困惑:我这么管孩子,孩子都和我不亲了,他会不会以后就不爱我了?我以后还该不该这样管他?

类似的事情在每个父母身上都曾经发生过。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觉得很内疚,原因很简单:孩子不高兴了!似乎这就是当父母最见不得的事。这种内疚感往往会改变我们的行为,让我们变得对孩子“更好”一点。

我们的责任仅仅是为了让孩子高兴吗?

关于孩子高不高兴这个问题,吉诺特博士讲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他说:“认真想一想,作为父母,我们的责任仅仅是为了让孩子高兴吗?不是,我们的责任是让孩子更好地长大成人。”我看到这句话,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确实,我们为人父母,并不应该一直要求自己没有原则地满足孩子,让孩子高兴,而是要培养他们成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该管束的时候就必须

要管。

关于孩子会不会因为妈妈管他而不再爱妈妈的问题,《从出生到3岁》的作者波顿 · 怀特认为,父母认为爱和管教不能并存的想法是不对的。他建议,父母应该从孩子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始终如一地设立界限,并且这种界限反映了父母和孩子之间合理的权利分配,当孩子学习到自己不能为所欲为时,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全部的爱。

感受和行为是两回事

儿子因为妈妈关电视不高兴了,妈妈可以理解、接纳他的感受,但是不能接纳他的行为。不需要内疚,妈妈要把感受和行为这两码事分开。妈妈可以跟孩子说:“你是不是还想看电视?不能看电视你很失望吧?(理解孩子的感受)可是,现在是上学时间,你必须去上学。妈妈也要去上班,不然我们都要迟到了。”(不接纳孩子继续看电视的行为)这就是在让孩子明白,规矩就是规矩,不管你高兴不高兴,都必须遵守规矩。

所以,父母必须克服自己的内疚感,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孩子情绪的控制。这件事说起来很有道理,很容易,但是大多数父母做起来却非常难。这和我们传统的观念有关,我们会认为:作为关心孩子的父母,孩子高兴的时候和他们一起高兴;孩子难过的时候和他们一起难过。我们常常觉得在孩子不高兴的时候,自己微笑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我们觉得这是自己不关心孩子的一种表现。现在,我要向父母传达一个新观念:父母可以接受和理解孩子的感受,但不一定要受他们的影响。这不妨碍我们成为好父母。

爱,不会因为正确的管束而减少

早上,爸爸在看报纸。他放下报纸去拿牛奶,一转身,报纸被12个月大的孩子撕破了。这个时候,爸爸要不要管他?而如果他要用手指去捅电插座呢?

我想,在第二种情况下,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去制止。然而报纸的问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撕报纸不危险,还锻炼小肌肉呢,不管也没什么吧?

不,两件事都要管。

一岁多的孩子都爱撕纸,但是我们得让他明白,哪些可以撕,哪些不可以撕。宝宝撕坏了爸爸看的报纸,是侵犯了爸爸的权利。如果这些小事不制止,宝宝就会慢慢无视他人的权利,只关注自己的权利,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比任何人都重要。这样的宝宝不愿意配合父母,会常常发脾气,很容易变得不可爱。而习惯遵守基本平等规则的孩子,更愿意和父母合作,他们知道爱的意义,他们所感受到的爱并不会因为受到管教而减少。

做一次详细的心理分析……

一个2岁的孩子闹着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妈妈就怕看见孩子哭,心一软,允许了。

——规则是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但是妈妈的内疚感作祟,允许了孩子看电视。这就开始了“犯错”的第一步。如果立好了规则而不执行的话,会让孩子觉得妈妈的规则只是说说的。

当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坐得越来越近。妈妈一次又一次温柔地提醒:“孩子,坐远一点。”“坐远一点,你这样眼睛会坏掉了。”

——这个妈妈自认为自己是个好妈妈:你看,我一点也不暴力,我跟他讲道理。但是,只有提醒而没有行动,你说孩子会怎么想?孩子会继续蔑视妈妈的规则。

经过好几次提醒无效,妈妈有点生气了,走过去把孩子拉到沙发上。

——虽然妈妈在内疚感的驱使下,努力对孩子“好”一点,但是每个人耐心都是有限度的。当一次次提醒无效的时候,妈妈的忍耐已经快要到顶了。

孩子反抗了,踢腿,尖叫,拉妈妈头发。妈妈终于很生气,把电视关了。这一下,孩子爆发了,大哭不止。妈妈顿感内疚,赶紧安慰他,又把电视开了,心里却在犯嘀咕:“这孩子可怎么教啊?我可是束手无策了。”

——这个孩子不讲规矩,可以说大部分原因是妈妈造成的。她的第一个错误是自己立了规矩,却没有很好地执行;第二个错误是内疚,害怕孩子不高兴,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不够坚定。

只要换一换方式,问题也许可以很好地解决……

如果你之前跟孩子约定过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那么,请一定遵守自己的规定。当他不遵守的时候,跟孩子重申一遍规矩,然后把电视关掉。任他哭好了。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怕孩子哭。这样坚持了两三次以后,孩子就会知道,妈妈是讲原则的,以后也就不会再闹了。

事先要向孩子申明,看电视不要离得太近。以后,如果孩子离得太近,妈妈需要重申规则,然后把电视关掉。可以手握遥控器,一旦孩子离近了,就关掉电视;当他坐得远一些的时候,就称赞他,并打开电视。两三岁的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懂道理的,但是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看电视时不知不觉地靠近,有的时候并不是他们故意的,而是控制不好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候,特别需要父母的帮助。除此以外,如果孩子眯着眼睛看电视,还应该关注孩子的视力是不是有损伤,要及时带孩子去看

医生。

7.一件让我内疚的事作文 篇七

看着窗外瑟瑟发抖的草木,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不禁绞尽脑汁想逃避做操。一个点子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成了形。曾经有位同学生病了,可以在教室里休息,我是不是也可以用”生病“这个借口呢?我坐在凳子上,捂着肚子直喊疼。这时,老师走了过来,说:”你别去做操了,先休息一下。“我透过窗户,看到同学们在冷酷的寒风中颤抖,心里没有一点愧疚,反而幸灾乐祸起来,终于逃过了一劫。

同学们顶着寒风回到教室后,许多人都问我:”你好点没有啊?要不要帮你倒点水?“我不好意思地说:”不……不用了,现……现在我……好多了。“放学后,老师还在无微不至地关心我,她陪我站在大风中,等待着我的家长。我的心里五味杂交,老师多么伟大啊!我感到惭愧万分,老师如此关心我,我还为了不去做操而欺骗她。过了一会儿,家长来了。老师亲切地说:”你的儿子今天在学校怎么一直肚子疼?你快带他去医院看看吧。“我再也忍不住了,心里一阵酸楚,感动的泪水立即流了下来,为了不让他们发现,我转身决然走开了。

8.内疚作文800字 篇八

今天我就要上学去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我不想上学!

摩托车疾驰在柏油路上,为什么?回家时的路那么远,而上学时的路那么近。没多长时间,我们就到了新华书店。

唉,真是天公不作美,早上还是乌云密布,大风四起,灰尘乱飞,而现在却晴空万里,阳光和煦。我站在书店门口不愿进去,我宁愿晒‘日光浴’,因为我知道爸爸一定会给我买书。

我真的没有猜错,不一会儿,妹妹就来找我了。

“姐姐,爸爸找你。”

我回答之后赶忙进去,但我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可能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我心里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七上八下。虽然路很短,但我却用了很长时间,我的每一步几乎是挪进去的。

“你看这本碟子好不好,我听了之后犹如晴天霹雳,我就知道会这样。实话说我并不喜欢这样的东西,买一本教材全解就好了,干嘛花那冤枉钱,但我不想让爸爸知道,勉强接受了。

我看了一眼标价,98元,虽然对其它家庭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我来说却犹如一块大石头压在我的心上。让我喘不过气来。

我抬头看看爸爸的脸,他的额头上渗出细细的汗珠,显然他已经在这里选了很长时间,我看了心里挺难过的。虽然那确实很浪费但是爸爸的确是对我好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那对没一个人都不公平。

我又看了看爸爸,我发现他也在看着我,眼里充满了期待,因为那可能真的对我有帮助但我一口否定了爸爸的希望,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不能买。

这时爸爸又开口了‘这VCD不错,买三盒吧。’如果在平时我会很感动,但现在却如一根针扎在我心里。

我终于忍不住了,冲出了书店,站在书店门口哭了起来。爸爸没有喊住我,可能是不想再伤害我。不知不觉泪水模糊了视线,虽然流下的是泪,但在心里流下的是血。

‘不要哭了,爸看了会伤心的’听了爸爸的话,我抹干眼泪,我不能伤害爸爸。过了一会儿,爸爸出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塑料带,里面装的是VCD。他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我看出了他眼里的伤感。我从中读出了父爱。

至今我都没有向爸爸说一声:爸爸对不起。

‘别在回头,擦干眼泪,昨天的就让它过去,激情人生才是生命的真谛……’

9.快乐与内疚 篇九

首先,从利他角度考量,把快乐确定为人生目标总是给人不够“高大上”的感觉,似乎真正的“高大上”必须是利他的、牺牲的、奉献的,自身的享乐只能是“低小下”的。可是如果他人的快乐可以成为目标,自身的快乐为什么就不可以成为目标呢?每一个自身对于他人来说不都是他人吗?王小波批评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你专门利我,我专门利你,最终得到的还是两个人全都被利,全都享受到快乐,那何必要那么麻烦呢?每个人都追求到自己的快乐,效果在客观上不是一样的吗?

其次,从建立功勋角度考量,只追求快乐似乎是胸无大志的表现,这样的人生目标一点也不励志。中国古代讲究三立,成功的人生要“立德、立功、立言”;西方社会学讲社会分层的指标是权力、财富和名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追求快乐不是不往高处走,反往低处流吗?但是追求名利是有条件限制的:天赋、努力和运气,缺一不可,缺了一样,追求的过程就变成痛苦。只有当追求的过程也是快乐的过程的时候,才应当追求,而如果这一过程确实是快乐的,那么它与追求快乐的人生目标也就不矛盾了。

第三,快乐有高下之分。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存和安全需求的满足只带来少量的快乐;归属和尊敬的满足带来中等程度的快乐;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则带来高尚的快乐,甚至是他所谓的“高峰体验”。所以,把人生的目标确定为精神的愉悦也不是一个很低的目标。

最后,无论是否快乐,一个人的生命从宏观角度看是无意义的。既然无意义,那么怎么过也是一辈子。与其在痛苦中煎熬一辈子,不如选择一个快乐的人生。

10.内疚 篇十

那天是星期二,正好是我扫地,我早早地来到学校,但我并没有去扫地,而是四处游荡。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把扫地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

“铃!铃!”上课了,我快速回到座位上,老师很快便来到教室,他四处看了看,顿了一下!脸拉了下来,淡淡的说了一句:今天谁扫地?当老师问了一遍无人应答后,便发怒了,他气冲冲地增到讲台上冷冷地说了一句:“今天谁扫地?哑了,还是聋了,听不见吗?”

我即无奈,又怕,只是随便地站了起来!说了一句“我扫地!”老师冷笑了一下,说“为什么没有扫干净”,我撒了谎说:“我扫了的。”

老师生气地说:“那为什么这两组那么脏?”我停了一下,然后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扫的那两组。”老师用疑惑的眼神看了看我,便说:“是吗?”我没敢看,“不是你,那就是你了?”老师用手指着另外一个同学说(注:我们是两人一组打扫教室),同学看了看我,并没有说出实情,而是当‘哑巴’!我内疚地看了看他,扫地扫下学期,罚写50篇小字。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还是很内疚!她现在已经转学了,不再这里读书了!走到了很远的地方去了……

11.内疚作文600字 篇十一

接待我的是一场考试,我眼中,这不单单是一次平凡的考试,还是一次友情的分裂。本来的友情,被无情、残忍地摧毁,一个人并没有做出一些过分的事情,却被无辜地责备了。这难道不令人伤感吗?友情变得有些脆弱,像是玻璃的碎片,被一击便碎了。碎裂时的声音很刺耳,像是有一块无比尖利的碎片扎在我身上,刺进我心里,可能,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这更令人悲痛欲绝。

考试之前,他坚决让我考试的时候往后传纸条给他,我脸上只是随意一笑,并不代表会给他抄,可他像是已经认为我一定会给他抄,一脸的兴高采烈。开始考试,半小时过去了,他递过来一张纸条,我二话不说悄悄还给他,他不明白,以为我不知道怎么写,便打了括号再次给我。我照样一句话也不说就还给他,他又以为我还是不够明白,就标注了写的地方再给我,我已经忍无可忍了,并带上纸条跟试卷一起走上讲台,把纸条给胡老师。胡老师大发雷霆,下课后他当然就得承受一顿批评,他出来时还用那红色的眼睛白我,我也没放在心上。

有一次,上美功课的时候,因为我和他是同桌,必须要两个人一起刻两幅画。因为那个时候是我带两把刻刀,他就带两张红纸,可今天,我带了两把刻刀,他却只带了一张红纸。我问他为什么只有一张,他说从家里出来忘带了一张,我就信了,只能找老师要了一张。而我在刻的时候,他老是要么多刻一刀,要么刻歪一刀,老师说刻好一点,我刚刻的时候,他就说我那么粗鲁,老刻不好,我忍不住说:“你干嘛老针对我?我怎么了?”他说:“你做了什么,自己清楚!”

12.莫让内疚影响身心健康 篇十二

然而,我们也该知道,并非每种内疚情绪,都能产生良好的结果。当一个人有了内疚情绪,而又不能用积极心态去对待它时,其结果往往是有害的。因为,这种情绪会产生自责,使内心总是处于不安的状态,久而久之,必然会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严重时,内疚情绪还会激发人们去干一些蠢事:如用愚蠢的方法残害自己,以此来赎清自己的罪过。

例如,一个小偷,因为他的行为对个人、家庭造成了极大损害,从而引发了极严重的后果时,一旦当他认识到这些,就可能在心底产生强烈地内疚情绪,如果这时有关人员对其缺乏有效的疏导,小偷为了从重惩戒自己,就可能会用刀剁掉自己的部分手指。

那么,当我们陷入内疚情绪时,怎样才能正确对待它呢?笔者认为,以下做法才是正确的:首先,当听到有利于改变你处境的忠告时,你要认真倾听,并真心悔过。当自己思想上认识到位后,你还须迈出悔过的第二步,即用实际行动努力弥补自己的过失,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方的损失。这样,就能让自己尽快摆脱内疚情绪,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为了今后杜绝类似的错误或罪过发生,你还应该针对性地加强学习,明辨是非,让自己理智地生活在社会中。如此,你才算真正走出了内疚情绪的困扰。

13.内疚作文400字 篇十三

暑假的一天中午,我与几个同学商量要到水田地旁的池塘洗澡,“哥哥我也要去!”那弱小的声音让我烦透了,“你别去,在家。”我几乎是命令她。“我还是想去。”她几乎是哀求。

“跑!”我大叫一声,我们一口气跑了一里多地,实在跑不动了,累的气喘吁吁,她还是在后面坚持不懈拼命地追赶,我懒得理她,我们又继续向池塘行进,她在后面哭喊着,“哥哥等等我......”声音渐渐远了,心中暗喜,小包袱终于甩开了。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澡没洗尽兴,风雨将至,速速上岸往回赶,远远的看到有一个弱小的身影在等待。“那是你小妹吧!”小强边说,我们边加快了脚步。近到眼前,我看到:小妹的衣服湿漉漉的、脏兮兮的,满身野刺,鞋里带着些泥草。她正坐在稻梗上等我,

“哥,我脚扭了,我掉进了水田地,后来我费了好大劲才爬了上来,哥,咱们回家吧!”小妹好不容易才站在田梗上,她说脚疼,不敢走,我看到小妹眼中还含着泪花。我是多么的自私,只顾自己一时玩得痛快,不顾小妹的感受,我真后悔自己那么做。

14.对狗狗的内疚六年级作文 篇十四

翻开成长的诗篇,品位成长的点点滴滴。我始终忘不了小狗的那种眼神,那是一种孤独、无助、恐惧的眼神。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种内疚之情让我情不自禁地流泪。

那是一个温暖的傍晚,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边,微风轻轻地吹着小路旁边的柳枝,我伸开双臂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就在这时一声稚嫩的狗叫声传来了,我寻着声音看去,有一只很小很小的狗,在小路上向我蹒跚地跑来,我也向它走过去,当我看清它的时候觉得它很可爱,它小小的身子,一身黄色的毛,毛一点光泽都没有,而且很脏。它那不算湿润的鼻子闻了闻我,然后用头在我的脚上蹭,我俯身捧起它的脑袋,正好看见它的眼睛,它的眼神里充满了孤独、无助。我情不自禁地说:“你真可怜呀!是不是被抛弃了?你这么小,自己在路上跑多危险啊!”看着它那么弱小,有了一种很想保护它的冲动,我要养活它长大。夕阳隐藏了笑脸,我抱着它走向回家的路。

我做了各种思想来准备应对不喜欢小动物的奶奶,一回到家里奶奶的“暴风雨”就向我袭来。“这小狗多脏啊!你知道它身上有多少细菌吗?快扔了!这个狗这么小也不能看家,要它干什么……”我坚定地抱着小狗站在那里,低声地说:“它太可怜了,我想养它。”和奶奶这场“战争”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奶奶生气地走开了。我找了一个纸盒,把它放在里面,然后给它喂了一些牛奶和饼干。看着它安详的睡在那里,我心里忽然有一种自豪感,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可以保护小动物了。

我和它的缘分真的`就这么短吗?在第二天放学回家的时候,我发现它不见了,急忙出去找。想到它那种孤独、无助、恐惧的眼睛,我的心就在流泪。当快到天黑的时候,我还没有找到它,却听见它被一群不懂事的孩子给踢死了。我哭了起来,心里充满了内疚之情。

15.不要再为拖延症内疚了 篇十五

课业繁重固然是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但考前突击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由于一种叫作“拖延症”的东西。每个学期的课程结束后,学校会留给大家两周的复习时间,但我们总觉得两周的时间长着呢,先玩两天再说,两天复两天,两天何其多?结果,一晃就到了考试周。这个时候,一大批学子就成了当下最勤奋的学生。两周考试下来,一个个累得眼圈发黑,肤色无光,只想把床板睡穿。

拖延症真的很让人头痛——想去做某件事,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迟迟没有行动,直到最后一刻,才拿出拼命的精神,乱七八糟地做完。

很多人说,哪有什么拖延症,不就是懒吗?其实,懒和拖延还真不是一回事。懒的人,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愿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没有任何负罪感。而拖延症患者,有很多事需要做,也有很多事想要去做,却总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做,内心有强烈的负罪感,很想改变。懒人,是已经放弃治疗的人;拖延症患者,是还在试图治疗的人。对患有拖延症的人来说,想治而不得治,最痛苦。

现在假设你需要在放在地上的一块又长又宽的木板上走过,木板宽2米长10米厚0.5米,你肯定会走,甚至你还会唱着歌非常霸气地走过去。但如果场景变化一下,两栋5层楼高的房屋之间悬空放着这块木板,你可能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你需要做的任务没有变化,但失败的代价增大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开始拖延了,开始想,走还是不走,怎么走。

这时A楼突然着火了,不走你就会被烧死,这个时候你不会再有什么顾虑、犹豫,会马上拔腿向B楼走去。你还会想,我为什么不早点走呢?这就是大部分人拖延的心理过程了。一件并不是很难的事,因为大部分人把它想象得特别难,认为失败了就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就开始心里害怕、抵制,直到最后不得不去做的时候,才会视死如归地去完成。

回想我们小时候,哪里有什么拖延症。想吃就吃,想玩就玩,肆无忌惮。为什么长大了,拖延症就缠上了我们,不休不止呢?这是很多人内心的天问。

在我们不断长大的过程中,人开始变得不再纯粹,事也变得不再纯粹。这样一组等式出现了:XXX事=你的成绩/你的能力/你的表现……=你

我们把某一件事等同于自己的能力,等同于自我的价值。这就导致我们不断给自己压力,把自己变得物质化、标签化。一个自己说:我一定要表现得特别好,成绩特别好,工作特别棒才行。另一个自己却说:我可能做不到。两个自己开始打架,于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你,总是瞧不起那个在下面并不完美的你。两个你分离得越开,拖延症就会越明显。

知道了拖延症的原理,如何去克服呢?

首先,我们要改变和自己对话的方式。你会发现大部分有拖延症的人,经常会说,我不得不去,我必须得怎样怎样,没时间享受生活,真的非常痛苦。从今天开始,每次你想说我必须去做的时候,把它改成我想去做,我选择去做什么。一个简单的语言的变化,就会让你心里的那个自己有更好的自主权。

其次,我们可以一开始就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木板没办法像石桥一样牢固,就在它旁边建一个安全网,这样你从A楼走到B楼就不会特别害怕了,反正掉下去也不会特别惨。

现实工作中,你可以尝试想象下事情做不成最差的结果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把后果不断放大,才导致心理压力特别大。有时我录制《酷艾英语》,会担心万一我讲不好怎么办,万一我胖了怎么办,我的这些观众是不是就不喜欢我了。但后来我想,就算我胖了一些,就算录得不怎么好,还是会有一些人喜欢我的。就算这次不是最佳状态,但起码我迈出了第一步。所以下次,你也可以试着问一下自己,这项工作就算做不好,那又怎样。

编辑/天喵

上一篇:一年级科学真有趣下一篇:九年数学易错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