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澄城婚嫁习俗

2024-10-17

浅谈澄城婚嫁习俗(共6篇)(共6篇)

1.浅谈澄城婚嫁习俗 篇一

【摘要】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礼节,它深深地扎根于整个民族人民的心if, 俄罗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民族在长达千余年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 应该说.了解这些别具特色且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不仅是进一步认识俄罗斯的需要,也是学好俄语以适应日益扩大的中俄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必然条件 由于民间民俗和传统礼节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资料也十分浩繁庞繁.所以只介绍俄罗斯人的婚丧嫁娶习俗。俄罗斯人的婚丧嫁娶>-3俗是在历史长河中渐渐形成的.其中有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更多的则与其宗教信仰有关

[关键词]  俄罗斯:婚嫁:宗教信仰

婚嫁习俗:俄罗斯的传统婚俗是比较纷繁复杂的传统礼仪.需要经过说媒、相亲、订婚、婚礼等几个必要的步骤。

(1)说媒

俄罗斯的传统婚俗像中国的婚俗一样也是由说媒开始的 传统的说媒可以请专职的媒人来做,当然.也可以是男方的亲属去担任.甚至是自己父亲或教父教母。按照传统,说媒要选“吉日”.一般选在单日.13号除外,因为俄罗斯人非常不喜欢13这个数字.认为13这个数字不吉利 一般.媒人受到男方委托通常在晚上到女方家去求亲.为的是避开外人 媒人到女方家时.在敲门前.要用手或臂膀轻轻地碰下门框,然后再进屋.进屋后要先对着圣像画十字再开口。若女方双亲同意媒人提得这桩亲事就要同媒人~ 同绕着桌子三圈.再对圣像画十字.然后就能谈相亲的日期.?般被安排在七天之内举行f2)相亲传统相亲大多都是男方相女方 媒人要在相亲这天.把小伙子及其父母领到姑娘家.与姑娘及其双亲见面 男方见到女方后.小伙子及其父母要穿过大堂,在门廊里进行商议 女方母亲会端来杯蜜糖水给小伙子,如果小伙子接过后一饮而尽.说明相中姑娘;倘若他仅用嘴唇碰一下杯子就把杯子退回去,则没中意。若是相亲成功.双方要寒暄一番,并绕着桌子走3圈,然后双方会坐下来喝茶及商定彩礼适宜。彩礼主要包括家具、衣物、首饰、生活用品等 俄式炉子是富贵的象征,在相亲过程中.还有“看炉子”的习俗f3)订婚对于订婚,俄罗斯人是非常看重得 因地区不同订婚仪式还稍有差别 城市里,在法律上确定双方关系并决定结婚日期之前,男女双方要到结婚登记处办理订婚手续。登记后女方家里会举行晚会 餐桌上要摆置一束含苞待放的玫瑰.用以象征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冒着热气的俄式茶炊也要摆在桌上,来预示未来生活充满活力希望。酒宴的菜肴.由未婚妻烹制,来表现自己有操持家务的能力。在农村,庆贺仪式会在女方家门口进行 “面包和盐”会由男方父母向女方的父母奉上。女方父母要吻一下双手接过的面包,以表示诚心和感谢。接着,新娘走上台阶宣布自己已经订婚并向大家鞠躬行礼 按照传统习俗.订婚后的姑娘一般不再参加劳动 她开始缝制嫁妆以等待婚礼之日的来临(4)嫁妆俄罗斯很多地区仍然保留着送嫁妆的习俗 嫁妆一般由媒人或女方的姨母送.由五辆敞篷马车组成嫁妆队伍。第一辆车放圣像和茶炊.一个男孩端着由彩带装饰托盘,托盘里有糖果和茶叶。第二辆车,坐着女方教母.端着镀金的银盐碟:第三辆马车则装着男方的彩礼。第四辆车上装的一般是家具和毛毯;第五辆车搭乘着媒人及女方亲人等。男方的母亲或者已婚的姐姐来迎接车队 由媒人和女方的姨妈负责铺结婚新床.她们要在毛毯下放一个用来预祝新婚夫妇早日生儿育女的煮熟的彩蛋或木制的彩蛋(5)告别出嫁前夕.姑娘要举行告别少女时代的仪式.即新娘在家里举行告别晚会。新娘要请来自己的女友.跟她们唱有关结婚的民歌,一起沐浴并与家神告别。新娘为了告别少女时代.会将头上的彩带分别送给少女。

(6)婚礼

俄罗斯的婚嫁习俗中,最有特色、最热闹的场面莫过于婚礼。按照举行仪式.婚礼可分为传统和新式两种。

大多数传统婚礼都在教堂举行.古典又隆重.有数不清的礼仪贯穿始终。结婚当天,新娘要与女友们一起沐浴。女友们一边给新娘梳洗打扮一带花环、编辫子.一边唱告别的歌曲.等候新郎来迎接新娘和亲l02戚好友,新郎本人则要在伴郎、好友、媒人和婚礼主持人的陪同下去迎接新娘 按照传统、新郎夏天会乘i匹马的大车来迎亲.冬天则乘三匹马的雪橇。要用彩带、鲜花、花环装饰车身.从车身到车辕还要系上车铃铛 新郎的男友们一路上弹着吉他.拉着手风琴,在欢乐愉悦的乐曲声下.迎亲车队载歌载舞。向新娘家出发 在迎亲路上.新娘家会在预定路线上设鼍一些小障碍等。每遇到一处障碍.车上的伴郎就要用葡萄酒或各种各样的小礼物来为这些小障碍“买单”.以买通行路 到达新娘家门外时.赎买道路的热闹场面会再次出现 作为一种民间的风俗习惯.新郎进人后,还有赎买新郎座位的活动 在双方的父母向新人献上祝福之后.就要去教堂举行正式婚礼仪式 在迎亲车队去教堂举行婚礼前.新娘及其家人、亲戚朋友要按照传统习惯嚎啕大哭,象征着姑娘从此离开娘家.表现亲人对其恋恋不舍的心情 这是婚礼的转折点 因为传统习俗规定.姑娘只能在离开娘家去教堂举行婚礼时才能哭泣.此后不能再有悲痛哭泣的声音.而只能有欢声笑语 家庭富裕的新郎新娘如果在春秋举行婚礼还要踏着鲜花步入教堂。新郎挽着新娘来到教堂经台前时.神甫开始诵读祷告文.唱教堂赞美歌.并喝三杯淡葡萄酒向新婚夫妇表示祝福.然后把婚冠带到他们的头上。最后,新郎新娘相互交换结婚戒指后.婚典宣告结束 从教堂出来后.新郎和新娘同乘一辆车回新郎家 此时.新郎的父母在家门前迎接等侯从教堂回来的新婚夫妇.手里捧着“面包和盐”并为他们献上祝福。照例,新人们要吻双亲三次以示敬意.然后举行婚宴 传统的婚宴.要摆成“Ⅱ”字形进行.正中间坐着新婚夫妇,若新娘有长兄.首先就由他为新郎新娘祝酒 此时新娘头上披着一块方巾.大多不参加大家的娱乐活动.而宾客们则会在宴席间一次又一次的高喊“苦啊!’’“苦啊!”这是来宾要求新郎新娘亲吻的专用语.新郎新娘在宾客们的喊叫声中频频接吻。对于过去来说.姑娘结婚是痛苦生活的开始.而现在喊“苦啊”是反语相祝,希望新人婚后生活得幸福甜蜜 端上各种甜食或饼干时,来宾们就会起身跳舞.舞会通常在子夜结束.甚至是通宵达旦俄罗斯人现代的婚礼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废除了不少繁琐的陈规陋俗.增加了不少新的礼仪内容 在结婚那一天新婚夫妇都要买上一大束鲜花.穿上新婚礼服.乘坐小轿车。

在莫斯科和其他城市,每逢节假El都能看见结婚彩车 在很多农村.彩车旁边往往还有摩托车队护送举行婚礼时.女伴娘们身穿拖地长裙颜色十分艳丽.紧紧跟在身穿白色礼服、手持鲜花的新娘后面。莫斯科的现代婚礼多在“结婚宫”,已经很少去教堂举行 婚礼仪式开始后,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新郎新娘手挽手走在前面。随后的是双方父母、证婚人、伴郎伴娘和来宾等。他们沿着铺有红地毯的阶梯缓缓进入结婚宫大厅.举行隆重的登记仪式。仪式的内容包括:回答主持人问题,表白自愿结婚的心愿,在结婚证书上签字,主持人正式宣布男女双方结为夫妻等 然后新郎新娘要相互交换戒指,接过结婚证书和贺信.绕场一圈.接受大家的祝贺,并与来宾相互拥抱亲吻 随后新婚夫妇在傧相的陪同下.双双来到胜利广场或麻雀山(原列宁山).饱览莫斯科秀丽的风景。有的还去烈士墓,献上他们新婚后的第一束鲜花 按照习惯.结婚当天晚上还要举行庆祝晚会。

虽然传统的婚嫁礼仪与现在的婚嫁习俗大有不同,但是传统的婚嫁习俗以其最古老的方式,传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人类文明沿袭的链条得以加固,是一笔不可遗失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王仰正主编.俄罗斯国情文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2]王迎正,赵爱国,周民权编著.俄罗斯概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张焕文.俄罗斯.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4]王英佳.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如东的婚嫁习俗 篇二

相亲

旧时如东人的婚嫁必须要“明媒正娶”,不能缺少“媒人”。媒人一般为两人或四人,也有多至六人的。媒人提亲后,双方家庭如果大体同意这门亲事,便要相亲。相亲一般是男方先到女方家去。男方到女方家去,主要是看女方的长相。而女方到男方家去主要是看男方的经济实力,看男方的房屋、家具、陈设等等。女方到男方看人家,男方必须预先准备酒菜款待来客,还要准备水果、点心,并为女方泡上一杯茶。如果女方同意这门亲事,便会喝下这杯茶,因而“喝茶”成了定亲的代名词。因此,姑娘到人家相亲时,茶是不能随便喝的。

合婚

相亲之后,如果男女双方及家长同意,就进入合婚阶段。女方将姑娘的“生辰八字”(又叫年庚、庚帖)送到男方,由男方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先看男女双方的年、月、日、时的干支八字,推算男女命运是否相合,判断属相是否相冲。倘若两者相配,算命先生则谓之“相合”,反之,则谓之“相冲”。如果“相冲”,就要将姑娘的“八字”连同一条糕送还女方,请姑娘另谋“高亲”。如果是“相合”,男方家要把课算过的庚帖压在家中“圣柜”的香炉底下,连压三天。如果这三天家中没有发生诸如打碎碗盘餐具、家畜突然生病死亡,没有出现蛇,也无口角是非等其它不吉祥的事件,就说明家中的列祖列宗认可了这门亲事。其间如果发生了意外,则认为列祖列宗不同意,那么这桩亲事也就告吹了。

订婚

如果男女双方相合的,男方就要向女方送去庚帖,男方在庚帖里填上自己的生辰八字,然后双方约定日子定亲。定亲在如东又叫“订婚”。在农村,订婚的同时就是“押帖”。订婚是要送礼的,礼物包括鱼、肉、礼包。鱼一般是成对鲢鱼,肉是肋条肉,均为双份。如东西部地区大多是两块带蹄爪的后腿肉。礼包通常是八个,四样礼各两个礼包,其中必定要有茶叶。男方的礼物送到后,女方也要回礼。通常是把男方的礼物适当退回一些,或者另备一份回礼,表示礼尚往来。订婚当天,女方中午置办酒席,男方晚上备设酒宴,款待媒人和亲朋好友。订婚中重要的是聘礼。聘礼主要是聘金、金银首饰等。首饰一般是戒指、耳环、项链(包括吊坠)、手镯,以黄金为主,数量由双方约定。聘金也是双方约定的,数量多少一般由媒人来撮合,双方家长不直接接触。如果男女双方的意见不一,媒人往往要来回奔走调解,直到双方各自让步取得一致。在女方看来,“礼金”意味着姑娘的“身价”,一般都是多要些。

订婚是双方确定婚姻关系的重要环节,标志着双方婚姻关系的确立与向社会公开,从此亲朋好友都知道两家的关系。订婚之后,“毛脚女婿”逢端午、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都要往丈母娘家送礼,还要带女方到男方家过节。男方家平时举行的一些喜庆活动,没有完婚的女方也要到男方家参加。

请期

婚姻关系明确后,男方选定吉日请媒人到女方家送年庚以确定婚期,这就是“请期”,如东人称之为“送日子”。在如东农村,除了“送日子”,过去还有“换帖”的习俗,即男女双方交换年庚帖子。换帖也是要男方送礼金的,数目有时是订婚的两倍,同时还要宴请亲朋好友。对男方的“请期”,女方往往推三阻四,一再推辞,编造出各种理由来“搪塞”。要等男方三请四邀,女方才“勉强”答应,否则要被人家笑话。请期后不久,男方就要请算命先生推定完婚的吉日良辰。这个日子一般在订婚后的第二年。如东人的习惯是一年不做两桩喜事,哪怕订婚在腊月,结婚在次年正月也无所谓,但不能放在同一年。

嫁妆

女方一旦答应婚期,就要着手准备嫁妆了。一般来讲,父母要为女儿打造家具作嫁妆。有的远在喜日前约半年就择吉日开工。匠人知道是作嫁妆也很精心。特别是制作脚盆和马桶,简称“盆桶”,是一定要精工制作的。盆桶油漆也很讲究,要漆成酱红色,马桶上还要描金粉漆,俗称“描金马桶”。陪嫁的床上用品中最多的是棉被,掘东地区有的多达十余条。被面、棉絮、被里三层全新。嫁衣和喜被的缝制要请“女红”手艺好、家中父母双亲健在、儿女齐全的妇女。缝制嫁衣的针线要一根线儿缝到头,不能打结,也不能倒针,更不能中途续接;喜被的被里、被面要用整幅,不能破缝;被面有真丝的或者全棉的,但忌用缎子的,也不能用格子花布。缝被要用红线,缝到头后也不能打结,只能两头拖着等等。嫁妆中凡可以放进物品的器物,都要放进一些相应合适的东西,如肥皂盒子里放肥皂,鞋子里放袜子,帽筒里放毛刷,茶壶里放茶叶,马桶里则放枣儿(早)、花生(生)、桂圆(贵)、莲子(子)。嫁妆中必须有新鞋。娘家再穷,嫁妆中新鞋是绝对不可少的。掘东地区的女家在赶嫁时,还要派人到男家索要长辈及新郎的鞋样,俗称“请鞋样”。新娘根据鞋样缝制新鞋,作为新媳妇的见面礼。嫁妆的多少视女方的财力而定,不过多数人家都是尽其所能,力争丰厚。按照如东的风俗,女子的陪嫁要多于男方的彩礼钱。备好的嫁妆,女方是不主动提出运送的。总是男方请媒人上女方的门商请接嫁妆事宜。接嫁妆一般在喜期的前一天。嫁妆用船载或用车装,通常车船也需成双。每件嫁妆上都贴有红双喜或红纸。嫁妆送到男方后,要一一展示给男方的亲朋好友观赏,并交给男方的家长,俗称“点嫁妆”。男方设宴款待媒人和女方的来人,并向媒人和女方代表赠送喜钱红包,运送的人也有赏赐。

白天发了嫁妆,晚上新娘家要办“别亲酒”。新娘坐在首席,母亲要告诉女儿在结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尤其是第二天迎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些人家在姑娘吃过“别亲酒”后,还在家中的圣柜前向列祖列宗拜别。

3.安康婚嫁习俗礼仪 篇三

旧时的婚嫁,在程序上遵循“六礼”之规,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几千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六礼”的表现形式在安康地区虽然发生了某些变化,但基本内涵没有大的改变。安康婚俗基本上沿袭此制。

订亲 又称订婚、订媳妇,是婚姻程序的第一步。订亲分为请媒人、拿八字、过门三道程序。

请媒人是男方有意某家女子时,便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备礼前去求婚。旧时,安康各地的早婚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在边远山区和农村,一般当男孩长到十三四岁时,父亲便开始操心其婚事。现在大多是20岁左右。当地称媒人为“红爷”或“红娘”、“媒婆”。

拿八字是旧时“六礼”中的“问名”。求婚后男方托媒人前往女方询问姑娘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即出生的年、月、日、时。这一程序在安康叫“放八字”,也称“放口”。女方将姑娘的生辰八字庚贴,写在红纸上交给媒人,转交对方。男方拿到“庚贴”后,连同儿子的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卜算,看男女生辰和属相是相生还是相克,叫“合八字”,也称“合相”或“合婚”。若相克,则不能“合婚”。

过门是提亲后,八字又相合,由媒人引导,父母、兄妹和亲族叔伯等陪同姑娘前往男方“看家”,当地叫“过门”、“踩门户”。实际是女方对男方家庭状况,如住房、家具、家境、贫富程度等的实地考察。“过门”之后,女方走时,男方要送一些礼物。如果女方接受,表明女方对男方家庭较为满意;如女方推辞不受礼,则表明女方对男家不中意,婚事也就不便再提了。“过门”这一程序在有些地方是男方到女方家去,由媒人引导,带上“合婚礼”到女家去,女家以礼招待之后,姑娘与男方相见。见后,若男女双方满意,便让姑娘给男方来的客人,一一敬茶,谓之“端茶”。之后,由男方母亲亲自给姑娘带上耳环,临走再送给姑娘红包和礼物。如男方看不中,便不给女方什么礼物。旧时,不少地方保持古老的“纳吉”习俗,男女双方不直接见面,姑娘只能躲在屋内从门缝看女婿的长相;男子只能根据女方兄弟姐妹来推测姑娘的容貌。即所谓:“穿衣裳看袖子,说媳妇看舅子。”

认亲是男女双方同意之后,举行订婚仪式,然后男方带礼物,在媒人的带领下,去女方家拜认直系亲属,为“认亲”。

接亲 又称接媳妇、娶亲。是婚姻程序中极为重要的程序之一。它包括“过报日”、“过礼”、“迎亲”、“发亲”、“办喜事”、“闹房”、“拜客”、“回门”等程序。

报日,也称“送日子”。正式订婚之后,双方便为儿女婚嫁做积极准备。婚期一经择日决定,经女方同意后,便由男方以“喜贴”形式将结婚日期及彩礼,请媒人或亲朋送往女家通报。彩礼旧时包括姑娘结婚时用的衣料、被褥、布料及四色水礼之类。“报日”在“六礼”中叫“请期”。“报日”一般在婚期前一月左右通报对方。

过礼是临近婚期时,男方要在完婚前一天,即女方“花宴酒”之日向女方家送礼物。这种“过礼”,除送两块肉(俗称“礼吊”),两瓶酒、四色水礼而外,还有衣服、床单、首饰、化妆品和离娘帕子(一匹丝织黑帕,现在叫离娘布)等,装入专供“过礼”用的“抬盒”内,用红纸垫入盒底并用红纸条封盒,一边在红纸上写上“封盒大吉”,另一边写“开盒大吉”,由两人将盒抬上,再由媒人和下书先生(选识字、懂礼、能说会道、熟悉民俗礼节的人担任,也是男方的全权代表)带上婚书、请贴以及红包礼(开盒礼、填庚礼、餐厨礼等)前往女家。下书先生将写有“满门请”的请帖和红包礼等交给女方家长,并请女方开盒(给开盒礼),摆出彩礼请女方亲友过目。女方要找一位能言善辩的己亲与下书先生“舌战”,若女方的一些要求男方在“过礼”时未能满足,缺这少那,第二天就不能按时发亲,下书先生代表男方作一些让步,并答应立即弥补。如果下书先生能言善辩,许多问题也就代解了。女方招待男方“过礼”之客,并由女方填写婚书的“庚书”(交填庚礼),由下书先生带回男方。女方要将“过礼”的两瓶酒留下一瓶,换上一瓶水,放入抬盒返回男方。

婚期前几日,新郎带厚礼(启媒礼)到媒人家请媒人来男家款待,帮办喜事,并由下书先生作陪,谓之“启媒”。迎亲前一日,宴请帮办喜事的人员和己亲厚友,名为“支客”。婚期这天,男方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由下书先生携红包(迎亲礼、祝神礼、梳妆礼、上轿礼等)和四色水礼,带领抬嫁妆和迎亲人员一同到女方家接亲。

洞房铺床,一般是婚期前两天夜里,选一名儿女双全、聪明能干、有福气的中年妇女铺床,边铺边念词:“铺床,铺床,枕头鸳鸯;先生贵子,后生姑娘;今年生一个,明年生一双;打开红罗帐,一股桂花香;自从今年起,地久又天长。”床铺好之后,在婚期的前一天晚上,还要选两个有福、全命的人(指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儿女的人)在新房睡觉,谓之“烘床”或“暖床”,象征新人有福、全命。

酬客,又叫办喜事。结婚酬客叫过红喜事,又称办酒席。结婚这天称“正日子”,要设宴款待亲朋和女方送亲的上亲。酬客多有讲究,全过程由总管、支客(又叫执客)张罗安排。

安康旧俗结婚三天喜事,结婚头天请“支客”,为招待帮忙的和男方己亲,不做席,饭菜比平时丰盛;结婚这天为“正日子”,即酬客,上亲、己亲厚友、朋客(朋亲),酒席筵请,十分隆重;第三天为“圆饭席”,和正日子一样丰盛,只招待上亲、己亲。一般朋客不再招待。现在城镇婚礼从简,一般是一天喜事,不搞“圆饭席”。但在山区农村,仍还有三天喜事办“圆饭席”的。现时,城镇多在饭馆、宾馆包席,发请帖请客赴宴。农村仍请厨师在家里备办酒席。

拜客,又叫“开拜”。旧时多在结婚的当天晚上进行,在堂屋正中设一香案,焚香燃烛,地上铺一红毯,由新郎新娘立于屋中,叩头拜客。此礼由支客主持,受拜者是己亲内戚。受拜者坐于上方椅子上,除首受拜父母、祖父母之外,其余受拜的人要送给新郎新娘礼钱,名曰“受拜礼”,但新娘必须送给事前准备好的受拜者一件回礼,如鞋子、袜子之类。每拜一个,端盘子的就上前接礼,也用盘子将回敬礼端给受拜者。

娶亲礼仪

秦巴山区的老户人家十分重视嫁娶之道。男女联姻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礼中礼数复杂。安康各地婚俗中,从提亲到迎娶一般要经过请媒、合相、订婚、认亲、报日、迎娶等多道程序。

一为请媒:男方需提四色礼到媒人家请求,一般媒人都是跟男女双方很熟悉的人,便于说和。二为合相:请算命先生根据男女属相、生辰八字,算一下两人在一起生活能否相合,有无禁忌相克。三为订婚:男方需选择吉日,备好肉、糖、酒、米、面等共记八色礼,每样礼物净重数量需为双数,陪送到女方。四为认亲:男方会根据女方提供的日期,同女方一起带上礼物(双数)到女方的重要亲戚家拜访。五为报日:男方选择好吉日后,备礼请媒人到女方家送去结婚日期,一般送报日的时间都在婚期的半年前左右。六为迎娶:男方备厚礼到女方家里,放鞭炮迎接新娘,抬女方嫁妆。新娘由其兄长背出门槛,若无兄长,可穿一双旧鞋出门,不能回头地走出一段路后才可换新鞋,并且有数人送亲(人数为双数,一般是哥嫂或其他男女长辈,有着父母、姨不送以及姑不接的风俗)一同到男方家里。七为闹房:男方家里热热闹闹,招待宾客,到晚上洞房夜灯火辉煌,亲朋云集,无长幼之别。欢索酒果,通宵达旦。八为送房:夜深时闹房者仍兴犹未尽,主家便请一高寿老太,排开众人,就床沿坐下了,宣布“请新人上新床”,将大伙赶出门外,便算送房成功了。

订婚礼节

订婚

请介绍人。求婚之家,欲择某户女子为婚,先请介绍人到家招待一番。说明求婚之意,于是介绍人奔走双方,发挥媒介作用。

见面

经介绍人媒介同意联姻者约定时间两对象在男方或其亲戚家见面,经谈话同意,即订婚约。负面时,男方要简单招待,双方主要亲戚要参加,参与意见,谈话后,两人要互赠礼品(男给女一身衣服和四样礼,女给男方礼品稍轻)。如对方收礼,就表示同意,否则就有问题。

看屋

近年来兴起了女方到男方家年看屋的规矩。看屋时,女方的主要亲属要陪同,男方要设像样的宴席,要给女方比见面时更重的礼物,至少一身好衣料。如男方不同意看屋,需将看屋的花费折成现金给女主,纯属一种礼之举。

扯衣服

看屋之后,介绍人即与双方协定给女方扯衣服的数量、花色、时间、地点、以及动什么人行。这天,男方主婚人与介绍人同女方去的人进县城,一般扯四至六身(每身2件。每件7-9尺)的衣料,十身、八身不等,至少要花二三百元,多者千二八百。解放初多买布料,现在以毛料、绸料为主。除衣料外,还的鞋、袜、围巾、毛线、提包等。扯衣服完毕,一行人还要到饭馆进餐,叫上十个八个菜,花上百元。农村人常为扯衣服犯难。

坐喝

渭河北人叫“吃酒席”,渭河南人叫“过礼”,民间人贬之为“抄,抄,抄”,意谓“吃,吃,吃”,坐喝之礼仪非常隆重。这天,男方要杀猪、宰羊,备齐鸡、鸭、鱼、肉,请厨做菜,搭棚待客,房上架高音喇叭等搞得排排场场,以示富有。男方亲属应邀带礼品赴宴,女方通知族门、乡党、亲戚扶老携幼来坐吃媒席,以表示赞同,普通坐喝,待客七八桌,多者竟达二十多桌,上菜二三十道,其程序是:

1、进门先喝茶,佐以糕点,干果,有四碟九盘者,亦有十一花(九大盘上架四小碟)。

2、吃先饭,以吃臊子面居多数,专请村中巧妇操作,要达到:“溥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臊子有猪肉、羊肉、鸡丝等。

3、两顿饭:先喝酒,再吃饭。喝酒时,开始出盘摆八个或四个菜,然后边饮酒边上菜,山珍海味、五花八门。饮中,男对象由女家一人领上女方客人逐一敬酒,叫认女婿,女对象则由男方一人领上给男家人敬酒,让其认媳妇。酒过三巡。介绍人将男方为媳妇所备衣物和客人所赠之礼品,入在大盘内,呈于女家主婚人面前(包括事先约定的婚礼现金,用红纸封好)当面交付,如无意见,即完成订婚(过礼)任务,酒后吃饭,一般是一盘端,九个菜带馍。现行订婚礼,大体分为“仁义亲”240元,“ 普通亲”360元,多于以上者为“高价亲、。过礼后,每逢四时八节,末婚男女要互送礼,男方之礼重于女方,女方来男家送节礼叫回门,男家盛情接待。

择吉

即选择吉期结婚,乡下叫合日子。男方欲娶,经媒人说通女方后,请先生推算吉期。首先看男、女属相的“利月”、“败月”,有一首合婚“利月”谣:“ 五、七迎鸡免,二、八虎与猴,三、九蛇共猪,四、七龙与狗。牛羊五、十、一,六、腊鼠马走。”其次,选择吉日、吉时,除一述讲究之外,还忌讳择吉时寡妇和四只眼(孕妇)的人接近,怕冲了“喜”等。今天此种陋习逐渐减少了。

完婚

也叫嫁娶,乡下人称娶媳妇,旧的婚礼很复杂、很讲究,其主要项目有:

迎新准备请执事:即请主持婚社仪式的人。

请礼笔:即请收礼先生,于前一日书写喜联(在门、洞房门),结婚之是收写礼品名单。

请“宾相”:乡下人叫请相客。男方请宾相,女家请扶女(或称侍女)。“宾相”要选年龄与新郎相当,关系好,且家庭条件好(谓有福的人)的已婚者2人提任,任务是陪伴新郎参加婚礼仪式。

请厨师(包括做菜的红案师傅和蒸馍的白案师傅)。

请跑乱:即请族人、亲友专司勤杂工作,如借家具、搭棚、买东西、烧水、招待等。请乐人;即叫“龟子”(民间乐队),有三口、五口、八口之分。

4.沈阳的婚嫁礼仪习俗 篇四

1.吃定亲饭的时候一般都是双方的父母和介绍人,介绍人一般在你婚礼的时候是证婚人.一般的程序是男的先带父母到女的家去拜访,然后再带女的和女方的父母到男方的家认门,然后到饭店吃饭,期间,介绍人全程陪同.

2.关于钱的问题,一般都是吃到一半的时候拿出来的一般是男方家给女方家拿2万或以上,也有可能多,根据个人的具体的经济能力,这时候男方家会说一下大概的要求,一般都会说用这个钱来买点结婚用品什么的,然后你再和男朋友一碰头就知道具体的要求了,如果给的多如10万一般就包括,照婚纱照,买戒指,装修房子,婚礼宴席,什么的.一般这个钱会直接给到女孩的手上.女方家这时候要给男孩5000元左右,就是买衣服的钱,要不结婚那天会被人笑的,其实就是身行头钱.至于结婚那天给的是改口钱,一般是一家给1000,一个包给也可以,分2个包给也可以.

3.女方要买的东西包括,时钟,窗帘等日常用品,再有就是家电了,一般是冰箱,洗衣机,电视,音响挑两样,记住,结婚那天看新房的时候女方家买的电器才帖喜字,男方家的都不贴,所以要是新房里没有贴喜字的电器那新娘也很没面子的

4.三金就看个人爱好了,有喜欢白的有喜欢黄的,一般是男方给女方在吃定亲饭的时候就直接给女方了,也有结婚当天老婆婆给儿媳妇带上的,这个没有一定的,有那个东西就可以了,没有具体的办法一切都是看着来,也有可能是给你的钱里就包括三金的钱了,怕买的样子你不喜欢

婚嫁风俗

一、聘礼

在沈阳男方给女方的聘礼精细美好“三金一银”即男方给女方的金饰蕴含项链,耳环,戒指,手镯一共四样在聘金方面,就要本人筹议,瞅瞅要给几何。

二、提亲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儿子大了(旧时不到成年),父母即张罗爲其说媳妇。男女两方选择亲事多以门当户马糊、勤恳俭朴、人格端正之家爲范例。选定某女后,即托能在女家说上话的人爲媒提亲,女家多以“等归话”爲由,在暗地里里观测以及多方探询,视品德德、容颜、家庭景象而定。50年代男女找器材格外极度望重家庭身世、以贫农爲佳。近以有一无缺点能挣钱者满意。两方请“算命大师”据生辰八字加以“合婚”,瞅八字能否合,旧时的沈阳地区关于合婚民间有“白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金鸡囚犯犬,羊虎不到头,狗猴婚断头,虎蛇如仇割,龙兔泪交流”以及“蛇盘兔”、“猴骑羊”、“虎犬金”之说。进入新时期后,宽敞青年人马糊此心服口服,以同船共济而结佳偶爲幸福家庭。

三、谢亲

即爲订婚。两方满意,择双日举谢亲礼。这天,女方亲戚冤家会合到女家。媒人领男方及随人多少好多,携文定衣服、钱及红头绳多少好多至女家。因此,谢亲又称“接红头绳”。然后由女方晚辈相陪退席,同时,女方煮面条,以碗盛各送左邻右舍,晓于女儿文定。县境有中心称“谢亲”爲“结事”,次第颇简,男方媒人相伴送文定衣及钱至女方,示意把事已经定。

结婚流程

一、敲门

新郎敲门并且喊妈开门、爸开门(娘家人在屋内可难郎一下,不给开门,但时间不宜过长)。

二、认亲

新娘父母站在门口迎接男方人员,由新郎向岳父岳母介绍亲属(从长辈开始),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座,由新娘父母及娘家亲属招待男方人员吃点东西(俗称;不空嘴或甜甜嘴)。

三、堵门

是由伴娘团来完成,将新娘的闺房门堵住,出一些难题让新郎完成。不让新郎轻而易举的将新娘带走,并以此来换取新郎的红包,沾沾喜气。

四、求婚

新郎向新娘单腿跪地献花求婚并说几句能打动新娘的浪漫话语,新娘可为难新郎一下,但时间不宜过长。

五、互戴胸花

新郎新娘互戴新郎新娘胸花,并合影留念。

六、新郎改口

新娘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郎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郎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郎改口钱(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女婿),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郎向岳父岳母保证善待新娘,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留念。

七、吃面条

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新郎新娘相互夹给对方吃,注意的是必要将面条咬断。

八、换踩堂鞋

一般由新娘妹妹完成(没有妹妹也可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代替),新郎将新娘抱上车,新鞋下面铺一块红布,妹妹给新娘穿完鞋后把旧鞋收起新郎赏妹妹换鞋钱。

九、上喜车

双方亲属上喜车,娘家亲属先上车,男方亲属后上,不许空车。(四彩礼除离娘肉外,其他物品带回一半)。

5.关于水上婚嫁习俗的调查报告 篇五

西语系西班牙语专业11级1140107119郑晶晴 调查时间2012年4月29日至5月1日 调查地点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在放五一假期期间我参加了珠海市斗门区的水上婚嫁习俗的调查活动,在调查期间让我真切感受到莫名的新鲜感和婚嫁的喜悦,在实践期间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首先我上网搜查了有关斗门水上婚嫁的资料。“斗门是著名的水乡,水上婚嫁已有数百年历史。据记载,广东当时有“陆上人家”、“山上人家”和“水上人家”。“陆上人家”从中原迁徙而来,“山上人家”即如今的客家人,而“水上人家”以船为家,被陆地人鄙视,不得上岸。直到雍正七年,官府才允许他们上岸务农,与陆人混居,于是,在斗门形成了独特的水上婚嫁。”——摘自百度百科。而这个习俗在2008年6月7日通过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后在4月30日我亲身参加了在斗门区白蕉镇灯笼沙举办一场传统的“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那天我早早就起床并且准备好了相机出门去了,到达灯笼沙的时就看到5艘花船蓄势待发了。在大约9:30,首先传来了一阵咿咿呀呀的歌声,这又是一习俗——咸水歌。然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我眺望过去,看到一身红的披霞戴金的新娘在姐妹们的簇拥下盈盈走出了闺门。在一声礼炮响后,那5艘大约十米长的花船缓缓驶来,船头挂着两个大大的红灯笼,上面写有“迎亲”字样,而船尾则有黄底红边的旗子迎风招展。船上站满了密密麻麻麻的人,簇拥着春风得意的新郎。等船靠岸的时候,男方的亲属先跳下花船,手中捧着红枣、莲子、椰子等寓意“早生贵子”和“甜甜蜜蜜”的物品。兄弟姐妹们迅速热闹成一团,然后新郎再下船去接新娘,这时,鞭炮声响得更加密集。长辈们不停地往新郎新娘花伞上洒喜米。终于,5对新郎新娘双双步入各自的花船。花船在水乡上缓缓前行,沿途的群众纷纷停住脚步,拍起手来,为这5对新人叫好。桥头上的像我一样专门来观看这一场水上婚嫁的人则纷纷按下手中相机的快门,把这美好的一幕永远地定格下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路交通的重要性正渐渐弱化,而水上婚嫁这一嫁娶形式也面临这消失的危机,而且很多年轻人认为传统的婚嫁礼仪太过繁琐,把婚礼礼仪逐渐简化。真正懂得操办这些礼仪的都是那些五、六十岁的老人,而懂那些礼仪的年青人更是屈指可数。斗门区政府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个水上婚嫁的习俗,专门建立传承人保护制度和表演基地,编纂《斗门水上婚嫁志》等。在斗门区的中小学普遍开设沙田民歌、水乡民歌艺术培训班,挖掘并培育一些年轻歌手,以此为传统习俗注入一些新血液。而在斗门区职校更是成立了“斗门水上婚嫁表演艺术团”,会定期到城乡巡回演出。此外,利用去年建成的斗门区民俗博物馆,集中展示全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山西的民族婚嫁禁忌等习俗 篇六

本资源来自:山西生活门户 山西生活频道 http:// 欢迎山西以及全国朋友。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礼。它构成两性共同生活的社会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生活内容。这一礼仪的重要意义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说的那样:“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婚姻礼仪必然带有那一社会的深深烙印;而当社会发生变革时,其影响也必然反映到婚姻礼仪上来。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婚姻礼仪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婚姻礼仪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在演进过程中具有相当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好的合情合理的婚姻礼仪,会受到人们广泛的承认而历久不衰;一些恶风陋俗也会凭借旧的社会残余势力因袭衍留下来。

自古以来,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婚姻礼仪都遵循着周代即已确立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仪式和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六礼”的程序不断得到简化。尽管山西各地区之间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其总的演进趋势都是由繁到简。近、现代以来,山西各地的婚姻礼仪大致为以下几个阶段:

议婚

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如果女方家长答允考虑结亲,男方便再次托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合婚”,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合。山西长治一带称之为“取四柱”,雁北一带称之为“换婚单”。具体做法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写在绢帛或麻纸上,然后请人卜算,看双方相互间命相有无克异。民间一般认为,男女生肖犯“对冲”的不宜婚配。所谓犯“对冲”,是指子、午相冲,丑、末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戌相冲,卯、酉相冲,共“六冲”。各地历来都有“白马怕青牛,兔、龙泪交流,猪、狗不到头,蛇、虎如刀错,羊、鼠一旦休”之类的俗语。这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讲究了。这一程序相当了“六礼”中的“问名”。

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传换庚帖,晋北一带叫“送契”,重新写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时等事项。至此,亲事算初步定下。按照忻州、长治等地的说法,是女方“有主了”;在晋中一带,则说女方“问出去了”。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前一部分内容。由于现在不再时兴合婚,“过帖”这道手续自然而然也就免了。

在具备订婚条件的情况下,男女两家还要“相亲”,又叫“相门户”、“看屋里”,即男女两家约定时间见面,最后议定婚事成否。现在山西各地仍有这种习俗,不过“相亲”的主角已由双方家长变为男女双方当事人,“相亲”的意义已不在于认亲家,而是通过面对面的接触,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男女双方初次见面时,一般由媒人或介绍人引见,两人对面而坐,互相窥视对方的形貌举止,正所谓“对像”是也。

定婚

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郑重地送去聘礼,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后一部分内容和“纳征”,雁北一带称之为“下茶”,晋南一带则称之为“过大礼”。

男女双方订婚,一般选择夏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晋南襄汾等地,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讨财礼了;女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在翼城一带,“吃面”则仅限于女家,称为“吃许口面”。

定亲这一天,晋东南陵川等地,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夹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在晋南的闻喜,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除各色衣料、金银首饰、酒肉糖果外,还有90个花馍。女方的回礼,除衣装鞋帽,各种文具外,也有几十个花馍。男女双方把花馍切成薄片,分送亲友、乡邻,称为“散喜馍”。

晋南襄汾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晋中祁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

山西的许多地区,在定婚时还讲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求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愧乏玉田,仰祈舍诺。XXX鞠躬”。女方给男方的“凤帖”广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姻愚弟(兄)鞠躬”。“龙凤帖”一般以大红销金全柬制成,太原、大同等地要叠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长地久

(九)。祁县、平遥一带则为对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起。

在订婚之日,晋南一些地方,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情谊绵绵不断。

出嫁

定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筵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寿阳一带称为“会择”,大同等地则称为“择期”。早先一般要事先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由于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列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双方家长往来磋商,往往从定亲到成婚要迁延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迎娶的日子最后选定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雁北一带称为“通书”,晋南等地则称为“送好日”、“下知帖”。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吕梁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

山西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几天或头一天,也有的在迎娶当天早上,男方要打发人往女方送钗钏首饰、衣装、酒肉等礼物。这一仪式叫做“催妆”,意为催促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太谷等地把“催妆”称为“饷飧(sun孙);寿阳一带称为“送嫁妆”,同时把女方陪送的妆奁叫做“陪随”。在迎娶之前,大同一带,男方要送面粉和肉给女家,面粉叫做“离娘面”,肉叫做“离娘肉”。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忻州、雁北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晋南襄汾一带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

收到妆奁后,男方要回送女方一些礼物。太原一带,男方回送女方的是清酒、猪头和蒸卷,称为“上头盒”。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期中试卷下一篇:泸溪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