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诗歌鉴赏(精选7篇)
1.抉择诗歌鉴赏 篇一
一、读懂诗人
文学鉴赏讲究“知人论世”,用于古诗词鉴赏,就是指要了解诗词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和艺术风格;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同时代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分析诗中作者的态度,要尽量注意联系诗人的生平事迹和创作风格,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做细致、全面的分析。
以杜甫的《春望》为例,我们了解了杜甫其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就有助于读懂诗歌。杜甫具有治国安天下的理想,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表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其诗往往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有“诗史”之美誉,诗歌的总体风格是沉郁顿挫。《春望》作于安史之乱中,诗人住在安禄山叛军统治之下的长安城。了解了诗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连本无感情的花也会“溅泪”,鸟也会“惊心”;为何“家书”如此珍贵,能“抵万金”;为何诗人年仅四十余岁就已成“白头”,而且“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一切都是“安史之乱”所致。
对于诗歌鉴赏而言,知人论世非常重要,但一定要注意具体诗歌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我们知道杜甫是忧国忧民的大诗人,鉴赏时是不能用这把“刀子”套他的一切诗歌。对于陌生的作家,学生可以借助题干、标题、注解等信息解读。因此,要因人论诗,还要因事论诗,因诗论诗,防止想当然地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对诗歌的解读似是而非、言不及义,应认真体味,仔细分析,依据特定的诗、特定的作者、特定的时代作出特定的分析。
二、读懂语言
诗的语言,古人称为“诗家语”。诗词的语言文字是凝练而生动的,其凝练主要体现在对篇、章、句、字的锤炼上。作者炼句、炼字的目的是炼意,是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表达更深广的思想。读懂“诗家语”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1. 读懂诗句。
即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读懂古代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想象空间大,隐含意义多,要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首先读懂诗歌的字面意思。诗歌语言不但会有词类活用、倒装语序的特点,而且会涉及到古代人名、地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此外,诗歌省略成分较多,需要适当补充才能理解,有时会出现名词铺排的现象,形式简洁但寓意丰富。学生必须了解古人作诗的语言习惯和古代文化文学识,学会借助题目、注释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图画并准确理解其整体的意境。诗词中名词铺排的如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词类活用的如王维《过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语序倒装的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叠词、拟声词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这些语言现象都需要我们合理想象,整体把握。
2. 读懂“空白”。
作为“诗家语”的诗歌语言,与一般语言的不同就在于“跳脱”:或突兀而起,或省却联络。不把“跳脱”之处连贯起来,达到“通解”,就无法进入鉴赏的阶段。诗词中多用省略、倒装与跳跃手法,造成许多“空白”,需要分析句与句之间或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补出“空白”处的内容。如《扬州慢》中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从字面看,写的是“废池、乔木”这些没有知觉的东西都“厌兵”,由此,我们可以展开联想:连没知觉的东西都“厌言兵”,何况是人呢?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深深刻印在人们心中,人们怎能不痛恨侵略战争呢?
3. 读懂典故。
诗词中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叫“用典”。因为诗词要“寓万于一”,以简括体现丰富,用一个典故则可以省去一大段文字。作为读者,如果不懂得这些典故,自然无法理解作品,更谈不上去鉴赏作品。理解典故有两个层次:一是典故本身的内容,二是作者用典的意图。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要理解这首词,当然也离不开对那个时代和辛弃疾的了解,但这里一个又一个的典故也是不可不扫除的拦路虎。学生应尽可能多读书,了解一些历史故事,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典故和所包含的感情。
三、读懂语境
欣赏诗歌时,只有抓住语言所提供的具体语境,方能深入、准确地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如杜甫的七绝《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对这里的“落花时节”一语怎么理解呢?有人联系第三句“江南好风景”,说杜甫又遇到李龟年的时间当是春天,当时春光正好,百花早已盛开,有的已经开始凋落。有人联系第一、二句,认为李龟年过去是岐王、崔九等王公大臣宠幸的歌手,如今流落江南,说明他的极盛时期已过,到了他的“落花时节”了。又有人从杜甫这面联系,说杜甫少年得名,十四五岁就出入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满怀抱负却始终无法施展,辗转漂泊,垂垂老矣,这“落花时节”实在是对自身不幸的感叹。还有人认为,仅从李、杜身世上着眼还不够,尽管他们都是飘零异地、景况凄凉,但唐皇朝经过了安史之乱,开元时代的歌舞升平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落花时节”还包含对国家残破、民生凋敝的无限感慨。更有人主张把以上几种理解结合起来,说这里写李、杜穷途相逢,彼此身世之悲、国家兴亡之叹难以言喻,而只在大好春光中点出“落花”一语,更让人体会到感慨万端、无从说起的悲凉。上述理解都不错,但深浅大不相同,原因是对语境的体会和挖掘不同。有的人理解得窄,有的人理解得宽。由此可见,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四、读懂景物
抒情性是古诗词最大的特点。《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其实,不论是“言志说”还是“缘情说”,诗歌都是表达情感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的思想情感无不是借助景物描写来表达的,情与景虽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写景抒情是古代诗歌最普遍的一种内容,只有读懂诗歌中的景物,方能参悟作者的命意。那么,诗歌中的景物又是怎样呈现的呢?
1. 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王维的《鸟鸣涧》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又如,他的《山居秋暝》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泉水清冽、流泻山石,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2. 虚实相间。
诗歌中的“实”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虚”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所感。写实时,以实带虚;写虚时,以虚传实,这样虚实相间,相辅相成,就避免了表述的刻板平直,往往更能传情达意,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等就是用想象中美好的仙境来表达自己的追求,反衬现实的黑暗。
2.诗歌鉴赏中的动词鉴赏 篇二
诗歌中动词,对诗歌的表现,可分为三个层次:首为表现动态,第二为体现并强调变化过程,第三为深刻反映思想内容。
先说表现动态。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十分传神,即“拳”和“退”。“拳”字形象地表现出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写出了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特别的是,若非天空之“阔”,便形不成飞鸿“退”姿。飞鸿言“退”,所表现的不是飞鸿之“飞”,而是天空之“阔”。一“拳”一“退”,则构成了江畔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动词而表现动态,本为题中应有之事。然而诗词中动词之功效非特为表现动态而已,它还能表现变化过程,把一个平面的画面变成一个立体的动态过程。
以蒋捷《一剪梅》中的“红”“绿”为例。
一剪梅 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里的“红”“绿”本为颜色类形容词,妙就妙在此处,其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是活用为形容词的动词。用使动用法的翻译方式,则可翻译为“使樱桃红了,使芭蕉绿了”。此番意思,则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形容词作动词用的妙处则在既有形容词的鲜明形态特征,同时又有动态的变化过程。读到这一句话时,眼前出现的是一个渐变的影视画面,樱桃的绿色渐渐洇散开去,遂出现一点淡红,淡红由渐次凝聚,最终聚焦为鲜红。芭蕉叶则由鹅黄的细小芽尖渐渐粗肥宽大,而至成为深绿的大伞。时光,就在颜色路径踮着脚尖轻悄溜走。
而这,不过两个“着色的动词”!
平面图画,立体动态,也都还不足以说尽动词在诗歌中的功效,一个动词最高的效果是,不仅要有图有态,还要有情。
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欲别频啼四五声”中一“啼”字,不仅写出黄莺啼叫之声,啼叫之态,同时也写出黄莺依依不舍之情,而这还仅仅是表象!最终作者要表现的是啼叫声中作者闻声黯然凄然之情。
闻宇文判官西使还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中“飘”的不仅是边塞飞雪,同时出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近乎漫画效果的旅人眼泪横飞的夸张画面。而“挂”的不仅仅是柳枝柳絮,同时还有欲说还休的悠悠乡思。乡思如柳枝柳絮挂在柳树上,那飘摇无依之态,平添几许苍凉!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全诗前三联,分别写月乱、梦乱、时乱,尾联着一“乱”字点睛,已乃神笔。然出彩非仅为此,诗人并不直接心乱,而写鸣蝉“声”乱!声乱,将本已乱纷纷的心更搅扰尽尽。真可谓——这次第,怎一个“乱”字了得!
此其为一个动词道尽诗中情意!
如此例子,不胜枚举: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一个“绿”字,道出春回江南欣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归园田居》)一个“见”字,显人心自在悠然。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一个“闹”字,写尽春意蓬勃。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一个“弄”字,画花枝轻舞飞扬。
我们要怎样才能准确把握诗歌中的动词含义,笔者则简而言之为三步:
第一步:该字使用了什么技巧,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画面、动态。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抉择诗歌鉴赏 篇三
其实只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就可以了,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首先就是分析技巧,但我们要赏析一句诗词时,我要先翻译它的意思,让后从它的修辞等写作技巧分析,这句诗在整首诗歌中的作用,还有诗歌的写作风格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方向、特别要注意词语的性格色彩和语体色彩。
4.诗歌人生 诗歌鉴赏 篇四
这些方方正正的字块
我用它们堵在岁月的伤口
风,让猛烈的疼痛缓缓通过
雨,是你柔情的到来
让那细密的步伐更清晰一些
是的`,也许我不再渴望抒情
宁愿厮守岁月的平静,如一片原野
如一汪不生不灭的湖水
我的心是一片自给自足的田园
世人,我不是在蔑视你
因为没有人敢于与我争夺这宁静
我的平静如此辽阔,如此完备
亲情,时光会拿去
爱情,会在厮守与耕作中结子
喧嚣在我欣赏的浮尘
只是呈现多少不同,一些数字
一些简单的幻化而已
我还有什么企求于世
这些方方正正的字块
正好做我的知己,一面镜子
映照我与日夜生存的镜像
他们如我不朽的亲情
在丧失亲情之后堵住亲情撕破的漏洞
如我无穷尽的音乐,一曲结束
另一曲在不请自来,响起
我只有张开怀抱拥抱,接纳,聆听
5.抉择诗歌鉴赏 篇五
(二):表达技巧鉴赏
学习目标
初步掌握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双关、排比、对比、反问等
一、修辞手法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2、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反问)
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借代)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偶)
5、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比喻)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运用了拟人手法,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有灵性,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运用谐音双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二、表达方式
1、记叙、2、议论、3、抒情、4、描写 : 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3、抒情1)、直接抒情: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表现手法)、借古喻今 A.借景抒情和B托物言志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动物或其它事物,常含有的象征意义;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____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 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画菊
郑思肖(宋末诗人)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坚守民族大义的高尚气节。C、借用典故抒情: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的思想性紧密相连。D、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台 城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分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分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
三、其他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烘托反衬、抑扬结合、细节描写
①虚实结合(虚实相生)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容量增大
a眼前之景为实,b想象虚构之景为虚;c景物为实,情感为虚;d形象为实,抽象为虚;e有限为实,无限为虚;f正面为实,侧面为虚。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答: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象出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于是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便油然而生。
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诗人的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将这种虚表现出来,就得化情思为景物、化虚为实。而读者则须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诗句化情思为景物。欣赏时要抓住景物特征,融入所营造的气氛,体会其情感。
化虚为实,以实写虚
蛙声十里出山泉 踏花归去马蹄香 间关莺语花底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无限之境是在有限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宋代诗人梅尧臣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乃是作诗功夫之至。“不尽之意”则为无限。宋代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就是诗画中的空白艺术。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通过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复杂难言的情感
总之,实境乃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乃是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从前文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可生实,实可生虚,想象则是其桥梁,正是读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诗歌更为饱满,充满灵气,充满诗情画意。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 等等。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
三、四句以实写虚,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因为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问: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侧面描写能化实为虚,以虚写实,从而造成含蓄蕴藉的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是虚实结合的典范。“天门中断楚江开”,看似写天门山,实则写水;“碧水东流至此回”,看似写水,实则写山。这首诗也正是诗人李白的象征,李白是水,他无坚不摧、一往无前;李白是山,巍然屹立、坚强不屈。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以“花”之闲反衬人之忙
(2)以景衬情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托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①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 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
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形成鲜明对照,用以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一,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二,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三,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欲扬先抑(先扬后抑)闺
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提问: 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采用了___________的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3)细节描写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小结:诗歌的表达技巧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双关、对比、设问、反问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虚实相生、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烘托反衬、欲抑先扬、细节描写等)迁移训练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提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 霜钟:《山海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6.诗歌语言的鉴赏 篇六
一、大胆推想,小心求证,前后勾连,准确理解
要鉴赏一首诗歌的语言,首先得能理解诗歌的语言,要能准确理解诗歌的语言,首先得把握整首诗歌的思想和情感。笔者认为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就是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推测,不断印证的过程。诗歌按照内容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怀人思乡诗、赠友送别诗、边塞征战诗、田园山水诗、咏史怀古诗等类别。每一种类别的诗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也有一个大致可以把握的范围。如“咏史怀古”诗主要表现三个方面的内容,借古伤怀、借古明理和借古讽今,表达的感情主要是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等。我们在阅读一首诗歌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诗歌所属的类型,根据诗歌的作者、标题、背景大胆推测诗歌可能写作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然后在后面的逐字逐句的鉴赏中去印证自己的推想。
下面我们以2014年高考四川卷诗歌鉴赏题为例来分析鉴赏诗歌语言的思维过程。诗歌内容和考题如下:
阅读下面 的宋诗 , 回答问题 。(8分)
秋暮吟望/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
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
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
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
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释]“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 简要赏析 颔联中“ 常”““偏”两字的妙处。 (3分)
根据诗歌标题我们可以得知此诗内容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色夕阳,诗人在秋季傍晚夕阳中赏观自然景象发人生感慨。此诗可能属于即景抒情类诗歌。在秋季傍晚夕阳中易感时伤怀,抒发低沉感伤的情感,根据注释我们了解到诗中包含有终老山林之意,我们可以猜想诗人可能借所见秋景抒发人生失意、官场不顺、希望退隐山林或退隐山林的无奈等情感。这是由标题和注释我们作出的合理推想,当然对诗意的准确把握还需进一步研读诗句作具体印证。
本诗首联写到高高地在小阁居住,自甘终老山林,闲时吟诗作赋也丝毫不为秋天到来而悲怆。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与我们在鉴赏开始阶段推想的人生失意之感基本吻合。颔联写诗人远眺寒山已被夕阳染上昏黄黯淡的颜色,而昏黄的上弦月偏偏照临在疏林之上,颈联写到湖上月夜景色浩渺无边笼罩着一层烟雾有孤鸿掠空投影水中,菊花都被卷地而来的霜风所凋残全无姿态。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都透露着悲苦的冷色调,和我们开始推想的感情基调也是吻合的。从尾联抒情主人公深夜还无法入睡,喝闷酒,对北斗七星也懒得看可以明确诗人想表达的是对退隐山林的无奈惆怅甚至有些苦闷。
通过大胆的推想假设,结合诗句的具体印证,我们整体把握了诗歌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为后面具体炼字炼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鉴赏一个词语的妙用,我们先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诗词具体情境中的含义,然后理解这个词语对具体情境的形成或特殊效果的表达的作用,最后鉴赏这个词语对全诗内容情感表达上的作用。鉴赏句子的妙用先要明确这个句子用了什么特殊手法创设了怎样的情境,表达了什么含义,然后鉴赏这个句子对全诗内容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我们还是以2014年四川卷诗歌鉴赏真题为例来具体分析炼字炼句题的解题思维过程。
7.诗歌意境鉴赏三法 篇七
【关键词】诗歌鉴赏 意境 阅读教学
古诗以抒情为主,无论是重视音韵、词彩也好,讲求词序、修辞技巧也好,其目的都是为了抒发情意,表达题旨。它们共同构成一种蕴含丰富的语言境界,古人称之为境界或意境。所以,体会诗歌妙处的关键在于意境的领会。意境具有含蓄性、暗示性的特点,并非能轻易把握,如何才能体会诗歌的意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诗眼,体会意境
诗人讲究炼字,“吟安一个字,捋断数茎须”,这种表现力强,意蕴丰富生动,韵味十足的字是诗中语言的精华所在。古人把在关键处锤炼出的好字称为“诗眼”,“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这些字使全句气蕴灵动,最能翻出新意开拓情趣,它也是洞察诗中旨趣的窗口。“着一字而境界(意境)全出”,“炼字”即是“炼意”。一字之微,有关于境界全局,抓住了这些字、词,就好像找到了开启境界的钥匙。
如齐己的《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叹服,拜郑谷为“一字之师”。“一枝”之所以胜于“数枝”,并不在于数量多少的表层含义,而在于这一枝傲雪先开的梅花,最早宣告春天的消息,最先在严寒中带来暖意,春光就从这一枝上开始,这一枝变成了春色的最初象征。由于一枝,而显得更集中而有典型性,诗人对他的惊喜赞叹之情也显得更强烈而深挚。找到了“一”这个“诗眼”,便能体会整首诗歌的意境。
二、展开联想,领悟意境
联想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现象就是读者、鉴赏者发挥了其联想与想象力的结果。
诗之境界的产生,一靠“见”,即通过艺术形象的“直觉”把握而获得;二靠“悟”,即读诗需经过艰苦思索,引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越深刻;联想越丰富,诗的境界越完美。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司马光《续诗话》对《春望》意境的理解,所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从“实”联想到“虚”,眼前景和胸中情融为一体,从所见景联想到浓烈的国忧和家愁。又比如,读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佳节又重阳”、“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就要穿越时空,想象以前重阳节和丈夫把酒吟诗的欢乐场面,就能反衬出诗人如今的孤寂。
诗是以形象说话的,形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主旨的寄托。因此,读诗要首先抓住能展现所有信息,即景物、人物、场面等描写的关键词句。由于诗歌的语言讲求精练含蓄,语意的跳跃性很大,读诗就必须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诗中的景、物、人、事组合起来,通过“再造想象”,在我们头脑中加工形成“画境”。我们可以用描述画境的形式进行训练。
三、以象入画,再创意境
将诗词文字转化为画面,诱导学生通过诗词所述的情、景、事等形象入境,从而探求意境,自古以来,诗画一家,许多优秀诗词其实就是一幅幅秀美的图画,古代许多诗人又是画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东坡曾为惠崇的《春江晚景》题诗,可见,以画入诗,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画面,把生动活泼的画面和词的内容结合起来,使单调枯燥的讲解趣味横生,可见可感可触.这一方法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符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需要。为诗词意境作画,是意象的重组,意境的再造,是从直觉质变为体验的过程。鉴赏者通过诵读后,诗中的意象一一浮现在脑际,可能有些杂乱和模糊,鉴赏者用简笔画一一勾勒出,经过调整后,形成一幅分明而有序的图画,并反复沉吟这幅幅画面,他必定会参照自己平时的生活和感性体验,甚至化身为诗人来感受诗中意境的况味,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我们可以绘一幅色彩斑斓的“渔翁垂钓图”,再如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先找出其中的意象:鸡鸣、桑树、桃李、草屋、田地等,然后绘一幅“田园风光图”,看着图画,自然而然地更进一步进入诗境。
【抉择诗歌鉴赏】推荐阅读:
感觉逆境抉择诗歌06-26
抉择命运范文10-03
抉择优秀作文09-07
抉择优秀作文750字08-11
正确的抉择作文700字10-06
高考成绩出炉后:抉择11-07
抉择席慕蓉原文及赏析11-08
诗歌鉴赏知识梳理(诗歌鉴赏技巧)07-12
(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_人生的抉择11-01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专题复习_教案范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