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之感悟

2024-10-27

外出学习之感悟(精选11篇)

1.外出学习之感悟 篇一

清华大学学习之感悟

——新时期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沟门地区中心校李 彧

一所优质的学校,要有优质的服务,更应具备优质的师资,教师的价值存在于学生的成长之中,教师队伍管理好了,学生就如“雏鹰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素质教育呼唤大批科研型教师。但是,科研型教师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造就的,它需要内外形成合力,不断磨砺。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实现农村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有力保证。因此,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战斗力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就目前农村师资队伍来看,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恰恰限制了教师队伍的成长、成熟。只有将这些问题一一击破,才能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战斗力,打造一支素质精湛的师资队伍,实现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一、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丰富教师的专业内涵,提供“外交”机会,不断“充电”。

就知识结构而言,农村教师相比城区学校教师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学历水平低。虽然97%的教师取得合格学历,但文凭含金量不高,这直接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兼之农村学校信息闭塞,经费紧张,无力改善教学设施,为教师教学提供优越条件,教师仅凭自己原有的经验,仍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单调、枯燥、无愉悦感,因此,为农村教师继续学习创

造条件已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怎样保证教师的学习呢?首先,每年要购买一定量的图书,订阅一定量的教育杂志,如果有条件,应开通因特网,使教师不断获取新信息、新养料;其次,建立学习制度,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讲究实效,使教师的学习落到实处,丰富教师的专业内涵;再次,就是要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听课、观摩、学习、交流经验,通过帮扶结对等方式进行督导,汲取新鲜养料,使课堂教学新颖、有趣,以此促进教师不断充实自己,逐步实现农村教师学习的规范化、个人学习的自觉化。

二、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消除持续疲劳,激活内在动力。

农村学校的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扮演多种角色,工作压力大,而导致教师身心疲惫。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负担过重导致肤浅”。个人时间精力有限,像这样的工作节奏,身体承受能力已达到极限,根本无心投入教研。

这是一位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清单:1、班主任工作:负责全班学生的常规检查和各种事务。组织学生的早自习学习,监督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设计和组织每周一次的班团会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每周一次的大扫除;进行不定期的“家访”,住宿生安全访查;每学期召开一到二次“家长会”。2、教育教学工作:每周上14节课,每天批改60—70本作业、练习册,每两周批改1次学生作文,要全文全部批改。按规定格式写教案,所有项目必须齐全;每学期完成6000字左右的政治学习笔记;每学期至少要听5节课,准备一次公开课,并且进行评课、议课;不定期安排学生考试,考后改卷;参加每周不少于1小时的例会,参加教研组活动;每学期上20节左右的晚自习,每节时间不少于2个半小时。3、其它:(1)开学时,教师扮演“收费员”的角色。收本班的学费,错了少了收到假钞都由教师自己负责。如果有一些不明内容的收费,还要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工作的政治责任。(2)“安全责任者”。现在,学生和家长的“法制意识”和“谁权”意识越来越强,有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如果他心情不好,不管他犯什么错误,都不能去批评,否则就采取什么极端措施,教师就有10张嘴也说不清,如果有学生以“不读书”相威胁,教师还得求学生读书。教师对学生真是惹不起,宁可书教得次一点儿,也不能“出事儿”,一旦“出事儿”就意味着教师要从此“下课”。(3)“制假员”。现在的检查评估细到教师一学期要交20多种材料,细到教师的教案等都有统一规定,所以教师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时间来专门“制假”,以求规范。

生源大战引发的恐惶,对学生教育难度的增大,对学生成绩的追求,教师不必要的名目烦多的“拿证”,教师之间的各种竞争,繁琐杂乱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师即使有崇高的教育理想,也会逐步变得麻木、倦怠、力不从心,激情减退,合作、和谐、奋进更无从谈起。

“行为要规范,思想要解放”。“统”得过多过死,教学的“创新含量”会受到制约,因此,在规范教学常规的基础上,管理中适度的“放”是必要的。给优秀教师以更大的教学自主权,对具有高超教学

艺术、责任心强、教育教学质量高的教师的教学常规实行免检,让这些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得到良好发展,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优化教育研究环境,进一步营造宽松、民主、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

对教师队伍的规范与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使用和使其得到良好发展。要打造一支素质精湛的师资队伍,创一流的学校,就要有一流的教育研究环境,一流的机制和一流的薪酬制度作保障。而就农村学校目前的状况而言,经费不足,教学设备的短缺,教育环境的落后,教师待遇低,评优评先的争夺,工作量的不均衡,日常工作的琐碎繁杂„„,都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在农村学校中,人们关注的还是学生成绩,学生成绩依然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是学校之间开展“生源大战”的法宝。于是,在轰轰烈烈开展素质教育的口号下,我们还得冒着受“专家学者”批评的危险,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只有在轻松的心态下,教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突出岗位,淡化身份,优质优酬,多关心、理解、支持他们的工作,构建一套“师德优质,能力优秀,业绩优异”的三位一体的激励型教师管理机制,从而保障教师队伍快速、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为教师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是知识分子,有着较高的荣誉感和精神追求,评先评优是教师工作中的大事,它不仅是对教师价值的肯定,也关系到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评职称,晋升工资等,都与此相关。学校要尽力创造条件,充分运用各种机制,满足教师成熟事业,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为教师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鼓励教师创新、拔尖、成长。

管理说到底就是用人。让人有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归属感、成就感,有追求的乐趣,能实现其自我价值。只有管理、使用、建设好这支队伍,形成尊重人才的大环境,形成体现人才价值的有效大环境,才能极大可能挖掘教师的潜力,发挥教师的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有这样一部分优秀的教师,有这样科学化的管理,就会带动整个师资队伍的发展,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2.感悟数学之美 提高学习之效 篇二

[关键词]感悟 参与 提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61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我认为数学教学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创设美的教学情境,将数学活动变为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综合审美活动,从而使学生热爱数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感悟数学内容的和谐美,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学内容按知识体系划分成若干章节,形成各个知识系统,在数学结构这个庞大的网络内,各个知识方法块之间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又依一定的逻辑关系相互贯通、相互派生,表现为高度的和谐统一。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可以用这样一幅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机地归纳、整理,让学生感悟其和谐、统一,那么学生就能由此及彼,从局部到整体,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二、感悟数学语言的精练美,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

数学概念的语言是非常严谨、科学、言简意赅的,其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义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感悟其语言的精练美。如“倒数”概念的教学,可分几个步骤进行:(1)体验—获得感性认识。要求学生写出两个数乘积是1的算式,分成这样几组形式:1×1=1、2 / 2×2 / 2=1、3 / 3×3 / 3=1…;2×0.5=1、20×0.05=1、0.25×4=1、0.025×40=1…;2 / 3×3 / 2=1、4 / 5×5 / 4=1、17 / 9×9 / 17=1…8×1 / 8=1、10×1 / 10=1、27×1 / 27=1…。(2)观察发现。这些算式中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分子、分母互相颠倒,可以把这四组数的形式都转化成类似第三组的形式)(3)取名,下定义。学生大多定义为分子、分母互相颠倒的两个数叫做倒数。(4)看书质疑。书上定义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不直接定义为“分子、分母相互颠倒的两个数叫做倒数”?(5)理解、感悟。学生对这个概念中的“乘积、两个、互为”关键词体会深刻,把握实质。最后再思考谁比较特殊。(1的倒数还是1;0没有倒数)

学生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熟悉了语言表述方式,加深了理解,不再受死记硬背之苦,也不再把学习概念当成负担,而且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感悟数学规律的魅力美,积极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

数学中的许多定律、结论极具魅力。如乘法分配律:a(b+c+d+e+…)=ab+ac+ad+ae+…;a(b-c-d-e-…)=ab-ac-ad-ae-…排列工整,对应巧妙。它不仅应用在计算中,而且在应用题中也有一席之地。因而,从低年级开始就已在应用题中逐步渗透,然后到四年级进行探究、归纳和应用。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发现、猜想、验证,不完全归纳,经历整个过程。这样,学生在应用时,才会得心应手,同时做到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悟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感悟数学思维的活力美,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

数学知识是广博的,数学方法也是多样的,数学中真正公式化或程序化的问题是较少的。显然,雄厚的解题基础和较好的主观因素只能给解题成功提供可能,而一个数学问题的成功解决,需要依靠数学思维对问题进行解剖和识别,在众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中进行扫描,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组装,进而构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过程。如教学“和倍”问题的分数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题:饲养小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其中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1 / 5。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将问题全面抛开,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再小组交流、分析,得出:(1)1 / 5=1∶5 18÷(1+5)=3(只) 黑兔:3×1=3(只);白兔:3×5=15(只)。(2)黑兔:18×1 / 6=3(只);白兔:18×5 / 6=15(只)。(3)解:设白兔有x只。x+1 / 5x=18;黑兔:1 / 5x。(4)解:设黑兔有x只。x+5x=18;白兔:5x。(5)白兔:18÷(1+1 / 5)=15(只);黑兔:15×1 / 5=3(只)……从上述解答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用了归一法、按比例分配法、方程(包括转化为“和倍”问题)、求单位“1”……这充分显示了数学思维的活力美。学生在积极参与解决未知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数学思维的这种美感,增强了学习信心,培养了创新精神。

五、感悟解题途径的简洁美,积极参与解决策略的优化过程

简洁美是解题者悉心追求的美感。人们看到或者得到一道题目的复杂解法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在内心问一句:还有没有简单的解法呢?简洁的解题过程与明快的思维程序会令人赏心悦目和心旷神怡,在心里激发出愉快的情感体验。如“一条公路长600米,甲工程队单独修需12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修需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需几天完成?”常规解法:先求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分别是600÷12=50米,600÷15=40米;再求合修的时间,600÷(40+50)=60 / 9天。如用“工程问题”的解法来解,则简洁得多,1÷(1 / 12+1 / 15)=60 / 9天。如果这条公路的总长不断发生变化1000米、1200米、2800米……其余条件不变,那么最后答案却不会发生变化,第二种解法都适用。其奥妙就在于“商不变的规律”。在这么多种解法中,哪种方法最简洁也就不言而喻了。

追求数学解法的简洁美,不仅是“适合我们心灵的需要”,而且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墨守成规,善于创新,寻求解决策略的最优化。

六、感悟数学知识的应用美,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许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原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数学知识也有所体验。当我们把数学问题融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这些内容时,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求知欲,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问题。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1)欣赏、感知。大自然中树叶、花、蜻蜓、蝴蝶等的对称美;古今中外著名建筑的对称美;数字、字母、图标的对称美……(2)探求、发现。它们美在哪儿?有什么共同点?揭示“轴对称图形”概念。(3)猜想、理解。由图形的一半猜出完整图形,判断一些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学过的平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4)应用、创造。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创造一些美的图案,可以剪、贴、画等。整节课学生都兴趣盎然,在感悟自然界造物主的神奇、人类的聪明才智之时,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如,室内装修问题、彩票问题、出租车问题、旅游问题……这些都是数学知识的应用,在引导学生调查、访问、计算、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实在、有趣,体会到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能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中获得充分释放,让课程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重庆学习之感 篇三

杨荣娣

作为老师,我是幸运的!让我有了一个这样的外出学习的机会。希望这项活动能永保青春,让每位教师都能受益.下面我就我个人学习谈一点心得体会:

此次学习我聆听了三位教育专家的讲座,听了十多节高水平的课,参观考察了三所名校……。这一丝一缕都让我记忆犹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曾用这句话来高度概括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通过些次学习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用自己一颗挚热的爱心去了解学生,公平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关心、爱护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去开启每一个学生心灵的窗户。让教师的爱心成为孩子学习、生活成功的原动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他们有一颗开朗豁达的心,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我觉得,特别是小班学生,心态决定他们的胜败,所以,鼓励他们,把快乐带给他们是非常有必要的。

2012年4月12日,听了来自大连市第24中学穆滢老师一节非常精彩的课。一节阅读课,一节真正锻炼了学生能力的阅读课,绝大部分都是学生在讲,学生在做,老师真真正正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就连真正的问题设置及答案都是学生自己以及通过小组合作弄出来的。我想这样的课堂,如果从高一到高三三年都是这样锻炼学生,相信他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偏题怪题都能够迎刃而解了。并且老师自身素质非常高,无论是教学方法的新颖,口语的流利及悦耳,课堂的风趣及快乐,知识的把握及学习,学生的学情等都恰到好处。我很惊叹:居然能上出这样的英语课!所以我学到了:阅读时也可以用这样的阅读方法,即在阅读前既不确定主题,也不提出问题,只给出阅读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阅读、去思考、去发现、去提自己的见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出色的老师能让学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感兴趣,这需要老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幽默的教学语言、丰富的表情;既要有艺术家的表演才能,又要有科学家的睿智头脑。在实际教学中,要用情感去感染学生,用心灵去打动学生,用知识去吸引学生。教师要欣赏自己的学生,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一点儿进步,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知识充满渴望,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我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老师你再有激情,学生不动,那只会变成一个老师自己在表演。所以在这方面,我需要再使劲再加油。

多让学生有说话动手的机会,多留时间给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主角!总之就是要给学生足够多的学习思考自由,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4.长坑小学学习之1 篇四

长坑小学学习心得

贵州凯里市炉山中学李春林

由凯里市教育局安排,我于2011年3月13日至27日参加了第四期“新乡村”西部骨干教师培训,主要考察、学习单位是浙江缙云县长坑小学。本期学员由从江教师12人凯里教师7人共19人组成,学习期间,组织方(第九世界爱心俱乐部)还组织我们参观了东渡镇初中、笕川村小学和碧川小学,安排了四次讲座。在长坑这十多天,所见所闻的东西有许多方面。从学校管理到课堂教学,从寄宿生管理到从少先队活动„„,整个考察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到深受鼓舞和启发,确实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解放了思想、增长了见识,找到了差距。长坑小学的成功经验,特别是长坑小学的精神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一代代长小人的不懈努力下,长坑小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浙江省首批“文明学校” 以及多次的地区级、县级各种表彰,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以万计。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认为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坑精神是长小成功的根本,也正是最值得我们要学习的东西。

长坑小学的发展历程是艰辛的,早期学校校舍简陋,管理松散,名声不好,连当地村民就巴不得拆了这所学校,以免误人子弟,十多年来学校三任校长一直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学校建成一所名校,有思路才有出路,给学校做了合理的定位,确立了根扎缙云,会开丽水,果结浙江,志在中华的学校发展目标。多少年来,长小人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从开展种植、养殖活动攒钱一点一滴改善办学条件(新校区操场还是教师们亲手建成的),学校从抓德育管理树校风,从课堂实效抓质量,从抓特长教育树特色,不断推进学校发展,不断取得进步获得社会的认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长小人始终不等不靠,积极进取,不会就学,一不怕苦,二不怕难,三不怕强,一如既往地坚持,靠着要做事就

要做好的认真劲,靠着这股无怨无悔的执着,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精神,长坑小学形成了自己的学校精神文化。每一位新加入的教师都会被这一精神文化所感染,教师队伍就是一个与学校思想统一的奋斗团队,正是这一精神文化的不断传承才真正促成了学校的成功。

二、德育工作是长小成功的关键

万事德为先,在长小,学校对师生德育教育无处不在,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是长坑小学的德育工作理念。利用寄宿制学校特点,从学生的生活起居到日常行为规范,从两操到班队活动,从课堂教学到学生课余活动的指导管理,从开展种养劳动教育到文体汇演活动的开展„等等,长坑小学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处处有人管,长小的德育做到了 “全员参与,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达到了学生文明守纪,乐学上进,教师敬业并精业、乐观并乐于奉献的良好局面。

三、长坑人工作求细,求实,求效果并善于坚持

在长坑从学生每天列队入场定位吃三餐,每天列队到三个校区整齐规范做课间操,每周衣服的换洗,学生课余玩的活动的安排,从早上的起床到晚上熄灯,都安排得井然有序,甚至周末学生回家要按片区整队点名听指令依次离校,处处细致入微,就象电脑按程序工作一样精细;所参观的几所学校值日教师的岗位具体、职责明确,督查细致认真,情况统计反馈及时,是谁在什么地方犯什么错扣多少分都清清楚楚,头一天的学生违纪扣分情况政教处在早上第一节课前以书面材料发到班主任手中,并做好存档,天天如一日地进行学生德育教育和班级量化管理;在长小老师们的教风严谨,讲究专业水平,注重教学研究,突出课堂实效,从镇级学科教研员深入课堂听课、课后评课议课以及当地培养年轻教师成长的管理模式和取得的成绩,我们充分领略了长坑人乃至缙云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事事抓落实,抓深入,件件要效果,抓一件要成一件。举个例子,长坑小学学生寝室长期保持洁净,学生物品摆放整齐划一,走过每张床铺前可以看到每床被子却叠得方方整整,被褥也是排成一线。各个寝室里面,脸盆、毛巾、牙杯等统一排成一条线。这些东西,在很多学校也曾经做过,整齐程度并不比长坑差。有所区别的是,长坑师生一如既往地做,而且天天都是

那么整齐。这一点,很多学校就没有做到。还是长小校长那句话“事情都很简单,大家都会做,长坑的办学不是我们有多好的方法,可贵的是求真务实,善于坚持”。

四、教学质量评比考核长效机制是高质量办学的推动器

从长坑小学了解到,缙云县教育局每学期、每学年都要对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进行评比排名,考核表彰,教师的学年绩效工资主要依据教学质量考核发放,教师间悬殊较大,多时相差七八千元,广大家长就是看质量选学校选老师,金杯银杯赶不上口碑,每一位教师、每一所学校都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真正体现了“有作为才有地位”。在缙云我们看到教师间你追我赶,注重互帮互学和自我提高,学校间争先恐后,许多学校实行周周清、月月清考试,教学抓得很紧。教学质量评比考核长效机制改变了吃大锅饭现象,刨除了拖拉懒散、不求上进思想赖以生存的土壤,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坑小学的老师精业而且敬业,何愁没有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呢。

5.《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篇五

有效的标准有两条:

1、能够快速入门。

2、能快速打破一个又一个天花板,不让水平停留在一个高度上不去。

怎么做到的呢?我觉得主要有三条:

1、画小圈。先深刻研究一个东西最基础的规律和原则。多对照各种情况下这些基本规律的变化和潜力,在这些规律上充分优化和挖掘它们的潜力。

2、打包。把这些基本规律组合起来,打成一个个小包,然后熟练运用这些流程化的东西。

6.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篇六

新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

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好基础。历史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教学方式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老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新的观念、新的角色,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教材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我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而且将“合作”观念引进课堂教学,开始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对于合作教学的理解是:

1、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这是它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以小组合作为核心:教师的精讲是为了提供活动的知识背景,小组奖励的实施为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2、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

3、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已所能,得到最大的程度的发展。

4、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主体的目标设置来保障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各组组内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共同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5、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同时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以前传统班级教学中各种棘手的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从学校应满足学生主体需要的基本假设出发,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6、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以自然座位进行组合。前后桌四人位一小组。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互助合作。有助于老师的管理,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7、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结构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合作学习目标结构能够激发团体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成员都更大程度地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员所接纳,因此,完成任务更为积极、主动,成就动机也更为强烈。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要采用全班集体教学,在奖励与评价方面以全班或个人为奖励对象。只能有少数人获胜,结果使大多数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对学习缺乏动机和兴趣,甚至逃避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班级教学的竞争型目标结构为主转变为合作型目标结构为主。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改变了单纯的“输——赢”关系,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他们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8、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主体性发展有积极影响。在生生互动中,学生通过组内质疑、探索、练习,逐渐培养起沟通、理解和合作的、态度、能力和观点,促进了他们社会适应性的发展。生生互动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把学生由传统班级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更加丰富和全面,使学生个体从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决不仅仅是教师通过书本形式的教材将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而是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性活动的体系。学生在与教师的教学交往中不是被动地复制或承受外界影响,而是有选择地接受教师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形成与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应确立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观,把学生主体性发展放在一切发展之首。在教学中创设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整个教学过程的启动、进行都必需由师生双方共同决定。在传统的集体教学中,教师通常扮演着领导、权威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操纵者、控制者。相应地,学生在大部分时间里是服从者,自主程度较低。小组合作学习则不然。他密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相互关系,利用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领导力度减弱,教师由传统集体教学的“权威”角色向“顾问”、“同伴”角色转化。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作用得到增强,由对教师的被动服从向配合、协同转化,学生的自主程度得以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平等、合作和民主的关系。通过教学交往,学生感受到教师或同学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自尊、自信,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通过教学交往,学生与教师、同学等不同交往对象发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交往与沟通,合群性、利他性、社交意识和社交技能等社会知识适应性都得以发展;通过教学交往,学生得以参与教学过程,并在与他人的竞争与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提高了成就期望,激发并增强了学习动机,促进了学习主动性的发展;教学交往还为学生提供展示与表现自己能力、个性的机会与场所,促进了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增强,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与集体教学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提倡充分开发课堂中的人际交往资源,建立全面完整的教学交往结构,利用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教学交往来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个体社会化。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交往结构上存在着互补。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教学交往全面、充分地开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必须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因人施教,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与进步。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对小组合作学习概念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①它创造了学生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学会了把自我融于群体之中,小组的成员成了他或她的几个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活动。②培养了学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好品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到要想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小组之间的每一个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了小组成员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提高的好品质。(3)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

以《三国鼎立》一课为例谈谈教学过程。

1、启发引导,教给学生合作学习方法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重在提出预习的问题、教给合作的方法,提供给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桥梁,学生则重在独立学习思考,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2、师生共同确定训练目标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依据书后课后目标,共同制定每节课的训练目标。在共同确定训练目标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本课的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例如:老师提出预习课文18课《三国鼎立》:三国鼎立这段历史可谓家入户晓,老幼解知。可查找的资料很多,三国演义、上下五千年、网络及电视剧中。来源多需要梳理,同学课分头,分人物,分历史阶段整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要侧重于让学生体验自己探讨、发现历史新知识,引导他们产生问题,进而主动去探究。

1、阅读《三国演义》或历史片断

2、三国鼎立局面是怎形成的局?

3、曹操、刘备、孙权与课文重点的联系。

4、你喜欢那一位历史人物,为什么?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老师总结归纳,完成课标。通过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提出问题,教师加以指导说明,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巩固。教师在这里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明,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这个知识点。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相互展示资料。学生通过小组展示资料。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发言,最后各小组代表作总结发言。这一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完成的,学生对理解与解决一个问题有了一定认识。在小组讨论阶段,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好,课堂气氛热烈。l、教师在小组讨论、学习前提出要求:

1、在组内交流之前,每人学生先独立思考、自学(有的还要求学生写出知识要点)。

2、组内交流方式要多样化,主要方式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组内自由发言。总之,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全班交流这个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各小组汇报情况后,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或者是学生进一步看书学习,从课本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总之,全班交流就是让学生相互检查,彼此互补,从同伴那里迅速得到高质量的矫正帮助,而教师则针对各小组的目标掌握情况、互助情况等作出鼓励性评价。

4、复习巩固阶段以确认目标的达成。这一阶段,学生将对照课堂开始时师生共同制定的训练目标,看一看是否完成目标。同时通过练习,检测自己是否完成目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的讲解与学生读书相结合要求学生逐字逐句认真阅读课本,按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边看一边参与讨论;教师紧扣重点、难点进行适当拓展,并简洁的总结。教师的工作就是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对他们的答案进行概括、升华,使学生每学习一个问题时能真正有所得。

2、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搜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重视信息反馈。

3、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质疑问难相结合改变传统的问答式教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点。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在讨论中大胆质疑。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的求知欲更为强烈,他们迫切希望能从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从被动的去学转变为主动地去学。

4、传授知识与教给方法相结合在学生看书、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划出重要内容,在不解之处标上记号;看结论组织讨论,寻找依据,对讨论中产生的正确与错误的想法与结论多问个为什么,让学生逐步掌握认真看书的方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打破以往单纯注重班级整体教学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教无定法”,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使这种方法逐步完善。,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交流思想感情。通过教师中介学习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意识,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重视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应共同协作,取长补短,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5)激发竞赛: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中,多采用竞赛方式,对于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有促进作用。而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更能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团结,使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出来。

7.团队复制学习之我见 篇七

心得报告大纲:

第一部份:自述团队与团伙区别

第二部份:简述课程章节内容

第三部份:总结学习及实现PK终级目标过程失败原因及问题点

第四部份:学习收获及未来提升

团伙为利益目标而战

团队为一个信仰共存

团伙在得失中较劲

团队在失败中总结

团队在困难中找机会

团伙在机会中找困难

只要远期价值在,团队人散心不散

只要短期利益亡,团伙人在心已散

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比尔〃盖茨

真正有头脑的人懂得,要成功地做好每一件事,就要与其他个体合作,就需具有团队精神。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个人再完美,也只是一滴水,而一个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大海。同样,一个人也只有融入团队,才能更快地提高与成长。

一个真正的团队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并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其成员之间的行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抑长避短,并且能很好合作,追求集体的成功。是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习惯改变以适应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

此次培训讲授内容不是很多,更多的是让人融入氛围,参于各式各样的引导性活动或话题认知课程重点。课程主要分为几大模块:

1、团队体验:

打造团队其实就是在打造道场,道场形成就有了气场,才更有凝聚力。然而形成凝聚力的五要素就显得至

关重要了:放下,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放开,肢体放松放开;放松,内心的释放;放手,授权、放手;放心,做到以上几个放,自然宁静致远,柔然而生!

2、团队文化:

文化的传承靠形式,形式可以使人养成习惯,习惯沉淀后自然形成文化。然而,形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时背后所沉淀的文化。

形式文化中关键问题之所在——执行力。

分析企业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总结在于,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充分、未达到人人参与、制度本身威摄性

不足、很多时候不能达到人人平等、未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人的行为有两大极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两者对比,痛苦的动力大于快乐。所以,想要执行力到位更多在于制造痛苦。

而聚成,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公众承诺”。当下定决心时,世界会为你让步……

3、会议运作:

原以为开会就是把要安排的、该汇报的工作说完。通过这两天学习认识到,会议是让各个团队更好的发展

有效的沟通,传达政令和资讯,协调矛盾,取得共识,达成协议,解决问题,资源共享,开发创意,激励士气,教育训练和培养人才,会议开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公司的发展和一个团队的业绩。

课堂互动:通过肢体语言传达信息,证明信息传达过程中,传递人不自然的将信息注入自我元素,进而使

信息扭曲。从而认知到,会议指令传达覆盖面易广,指令要直接。

4、招聘培训:

以往提起招聘工作,更多的时候是头痛,招聘工作不到位,责任也是老往头上堆。其实,招聘工作是全员

参于的事情,而HR只起到了组织推动作用。

人,是被吸引起来了。于是,我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招聘难,更难的在于留人。如何留人成为最关键的问题之所在。留人,快乐的工作氛围、学习成长的机会、发展空间平台、良好的企业文化、合理的薪酬等等……

5、绩效管控:

战略决定命运,系统决定规模;执行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利润。利润=产值-成本。而最大的成本浪费莫过

于内耗。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绩效的重要性。

然而从人性的行事过程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利益相关,效率根本无法体现。老师现场举例:鼓掌的过程—

—期望/要求/检查/奖罚/喜欢。所以,绩效管理实际就是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方式。

确认战略发展的整体目标,实现绩效利益分配所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舍才有得。

目标确认,分配指标。然而,指标是必须达成的,目标则是用来超越的。

6、情景沟通:

不通则痛,痛则不通。确确实实,人类没有了沟通将会毁灭,人与人的隔阂并不是什么深仇大恨,往往是

一张纸加一张纸加一张纸再加一张纸……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堵墙。如果当初把第一张纸捅破了就什么都解开了,因此,沟通至关重要。老师现场设定,要求以特定的流程进行现场误会消除。于是,各组间沟通开始……

在这中间,开始恩考:首先团队内部要进行有效的平等的沟通,沟通中要让各种观点相互碰撞,在交流中

化解各种误会,使团队成员在沟通中意见一致,行动一致最终价值观一致。

由于,人性本质的两大极端其中之一就是追求快乐。而此次课程,形式丰富多彩,所以记忆里就是对团队活动过程、同参于、共“放”的印象。但,更多的是对体验的项目的实际感悟,将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共享,也便于自己经常回顾。

两天时间内,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单位的学友们临时组成的一个个团队相互比赛。为了给自己的团队多争得成绩和荣誉,大家仿佛是认识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都出乎意料地统一,一呼即应,短短2天时间,除去紧张的上课时间,我们利用午餐和晚餐后的一点点空闲,迅速地统一了服装,排练了队列和才艺,并在舞台上进行了各自团队的士气展示和才艺展示。

最终的结局虽然是失败的,但我并不失望,因为我坚信:行动不一定带来成功,但没有行动一定不会成功。我们的团队也许不是第一,但我们一直相信他是唯一!

虽然,我们认为只要参与了我们就是快乐的,并如此的坚定我们的立场。但客观的分析我们的失败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组本次士气展示总结失败的原因:

1、相信别人就是相信自己:

由于中国人的劣根性驱使,我们的团队并不团结。对于领导人物,时常抱有怀疑态度。于是,更多的时候,虽然口头上说我们服从你的决定,但内心深处必竟是有些不服气的,于是,由心支配行动自然就有所不足。

所以:制胜的根本在于对团队领导的尊重和信任,不要有任何怀疑和不满,团队里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

声音使团队成员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才能最大范围的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对领导的能力和指挥的怀疑会导致团队停滞不前。

即使领导果然有错,也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沟通模式来消除误会,使团队能够步调统一,共同向前。

2、明确目标,恪守己责:

在确定目标明确之后,我们的队员更多的时候是指责队友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对。应该是如何如何,各述已见……

然而,作为团队的成员最需要的是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去挑剔和指责别人。每个人停下来

挑剔和指责别人的时候,就忘记了自己的工作职责。

3、放:

团队配合中每个成员必须要能提得起、放得下,该提起的时候提不起,工作没有好的开始;该放得下时候

放不下那么工作的关键就得不到落实。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明白团队精神就是要互相配合,相互关爱,永不放弃,其实每个人都是很坚强的,每个人在平时学习、工作、生活中都有潜在的能力未曾发挥出来,只要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本次培训的收获也是不小的:

1、责任: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让我认识到什么是责任。作为领导者,给团队指引方向、分配任务、提升技能和提升

士气是最基本的责任。作为领导者,就要担当团队的成果,失败是第一责任人,成功时要与团队成员共享劳动果实。作为团队的成员,就是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工作效率,维持工作成果,不折不扣地执行。

2、士气:

团队的士气决定了团队的战斗力,决定了团队能不能走向胜利。我们可以输给对手,但不能输给我们自

己。我们很多时候输了,不是因为我们真的技不如人,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斗志,没有重视或者不严谨,自己把胜利拱手让人。

然而如何提高团队士气,这就值得我们思考。

我认为,一个优先的管理者带领团队所必备的条件之一在于:他必须积极向上的心态,以教练式的引导、指正、教育来正面的激励员工朝着目标迈进。课堂中,老师举例毛主席的红军长征让我感触彼深:其实长征从本质来讲,就是打了败仗,要逃跑。但主席必竟不是一般人,将这次的失败美其名曰“战略转移”。

结合实际工作中,我们的管理者在管理团体过程中,当发生公司组织变革,目标转变的过程里是否有对

员工起到正确的、正面的激劢作用呢?如果,每位管理者都能够认识到这点,那么,士气高昂又有何愁?

3、感恩与爱

我们以前的教育,缺少了一课,那就是“感恩与爱”。我们很多时候不会爱自己,不会爱父母,不会爱

朋友,不会爱领导,不会爱同事,经常在做着让“亲者痛”的事情。我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我会把这份感恩的心投入的工作去,带着爱和尊重去工作,去影响一个团队,去影响更多的人。

4、学会欣赏

如果不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事物和人,那么看到的世界是残缺的世界。这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现美的眼睛。所以要建立卓越的团队,一定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懂得去看到每个成员的优点,这样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团队的优势。

然而,在参于了体验式培训活动,学习了课程内容并且对得失做了总结后的我们,如何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如何激发团队的合作精神,这就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事情了。

团队复制,我们可复制的也只是各式系统而已,然而更重要的是团队精神如何建立!

阿里巴巴的马云曾说过:任何企业和个人可以复制阿里巴巴的操作模式,但无法复制的是阿里人所经历过的苦难。

所以,要想激发团队的合作精神,要先组织一个好的团队。好的团队决不是随随便便凑合在一起的乌合之众,而是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按照必备的条件,经过严格的挑选而组织起来的精干的团队。所以,确定团队成员的特征,组织一个好的团队,乃是激发团队合作精神的关键和起点。

团队成员的特征主要应考虑忠诚、能力、积极地态度、多做一点点的精神、信心等方面。

组织一个好的团队后,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信任团队的所有其他成员,彼此之间要开诚布公,互相交心,做到心心相印,毫无保留。每个人都要与团队的成员紧密合作,直到整个团体都能紧密合作为止。

2、分析每一个成员完成工作的动机,研究他们的迫切需要,针对他们的动机和需要,付给他们应得的利益,在不

影响团队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让他们多得一点。

3、制订出明确的集会时间和地点,讨论计划,执行计划,否则就注定会失败。

4、做好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使整个团队像一台机器一样,有条不紊地的运转。

共同的价值观是团队行动的灵魂

团队精神是组织成功的要诀之一,它体现着组织的凝聚力,这种精神对于组织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我们必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真正在工作中发挥团队精神,为组织的团队建设出力。好的团队源于勤奋。敬业塑造团队精神。忠诚是团队持续前进的动力。

8.学习之道读后感 篇八

前言:

Josh Waitzkin,一个13岁就获得国际象棋大师,一个只用了几年时间就获得了太极拳世界推手冠军,在这本书里,主要是对他自己学习象棋和太极的过程描述。

必须要意识到这样一点:我们的学习方法是可以一直改进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属于“整体理论”类型的孩子,即受父母和老师影响而采取这种思维方式的小孩子,倾向于用这样的语言:“我在这方面很聪明”,并将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他们把自己的综合智力或技能水平看成是一个固定的、无法继续演变的“整体”。 对他们来说,失败永远是一场危机,而不是一个成长的机遇。因为获胜所以成了赢家,但新的失败会让他们成为败将。

而“渐进理论”则是一种全然不同的学习模式,权且将其称作“学习理论”,该理论更倾向于用这样的句子描述结果:“我之所以做到了是因为我非常刻苦”,或者“我应该更努力一点才是”。采取“学习理论”的小孩子倾向于这种想法,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这本书在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

所以,看到这里,我告诉自己: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我要做的,先是承认这次失败,同时明白我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败就变成了一个失败的人,然后去思考,我为什么失败,最后慢慢的去修正。

“软区域”:

我逐渐认识到,对这类状况的解决方案不应是否定自己的情绪,而是将其为我所用。不去压抑自己的情感,而是将其导向高度专注。犯了第一个错误并不会导致什么可怕的后果,但是接踵而来的就像湍急旋涡一样的第二个错误,第三个错误,甚至第四个错误却会导致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在错误发生了以后,人会习惯性地呆在之前的情感舒适区域,可是也会产生一种令人不安的预感,事情已经变得越来越糟糕了。

当周围环境不是最舒适的时候,先是承认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后再做决定。

“划小圈”:

我认为这个过程就是要挖掘技能的实质所在,然后有效地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同时又紧紧围绕技能的内在实质。一段时间之后,广度就会慢慢缩小而力量则会逐渐增加。

9.志愿者服务学习之体会 篇九

英语(国际新闻)专业

10119班

张亚丽

很快一学期就这样接近尾声,回想起这一学期上课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收获颇多。还记得当初选这门课的时候,还是在误打误撞,被其他课挤下后,无奈的随便选了这个课,开始了志愿者服务的学习,然而这个选择却让我倍感幸运,让我有机会慢慢的深入地了结了志愿者服务的真正含义。

记得第一节课,见到了熟悉的身影,那个深受我们喜爱的老师——杨翊,他居然是我们的老师,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很幸运,他知识渊博,幽默生动,亲近友好,于是我相信我肯定会有所收获。我们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我们对志愿者服务的学习。我们的课程丰富多样,乐趣无穷,同时又意义非凡,我们一块做游戏,我们组成一个团队,有了自己的口号,我们怀着无比的热情和激动造桥比赛,展示我们的风采,我们一起唱歌,唱给自己,唱给那些残疾的朋友,唱出我们的爱和关怀,我们激烈讨论,我们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积极的投入志愿者服务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深切的体会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光荣和责任,同时学会了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去帮助别人,去积极投身与志愿者活动,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成为一名志愿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我们还了结了礼仪与文化,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完善自我,同时我们了结我们身边的那些需要帮助的残疾朋友,对它们有了更好的认识,对自己也有了准确的定位,我们都一样,都是一体,没有歧视,没有不平等,只有关爱和理解。我们学会了如何脱离危险,如何让自己处于安全的状态,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志愿者服务学习的课,而是一个让我们收益终身的课程,学会了让我们享用一生的道理和知识。

除此之外,不光是学到的知识让我们感慨,更是这一路收获的感动和温暖。杨翊老师带给我很多感动,他没有其他老师的架子和严厉,对我们总是那么宽容,我们就像朋友一样,聊天,欢笑,不用感到有任何的拘束,他总是那样的帮助我们,在我们有疑惑的时候。他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他的认真感动着我们,他的渊博让我们敬佩,有这样的一个老师,有这样快乐的课,逃课显然没有动力和理由。

我珍惜这一学期的每一节志愿者服务学习课,通过理论和实践,我的内心充实了,学会了成为一名志愿着,虽然很累,很幸苦,在服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最后的那种成就感是什么都代替不了的,还记得那次学校的志愿者活动,接待东盟十国的记者团,那天很冷,呼呼的大风吹者,我们从中午就去布置会场,花了好大力气终于符合要求完工,站在外面冻了两个小时才等到了记者团,一开始的拘谨和紧张,让我有点不知所措,但是我努力的用学过的知识应对各种情况,后来慢慢的适应了,情绪缓和了,和他们用流利的英文交流者,那时的成就感和喜悦把什么都代替了,我们玩的很开心,虽然有时候有语言上的障碍,但是我们用肢体语言沟通着,外边多冷,心里热乎乎的,终于亲身感受到了作为志愿者的光荣和自豪。

10.个人继续教育阶段学习之 篇十

总结

教师:杨胜华

初中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提高初中教师 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本人在 2011-2015 年的五年时间里,参加了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在培训期间我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考试。通过培训,使我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一、思想认识的提高

在培训中,我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培训,使我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德信心和决心。

二、具体收获

1、通过“初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训”和“中小学教师新课程通识培训”,使我对教育科研和新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不断提高了自己的科研水平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2、通过《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专业发展导引》、《用特色吸引学生---名师最受欢迎特色教学艺术》的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了教师职业修养所涵盖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事业认识,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通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使我对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和当今国外先进教育思想都有了进 一步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管理能力。

三、校本培训学习,更新教育观验

通过学习,使我们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办学理验和办学特色,进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积极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

每周坚持政治业务学习,认真笔记。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及各项教育法规。

11.英语强化学习之英语语法 篇十一

一谈到语法,很多人头就大,如果不是因为英语考试要考,几乎没有人会喜欢它。语法这东西学了真的有用吗?举个最极端的例子,一个没有读过书的英国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语法,但日常讲话的句子里,也会经常出现虚拟语气,现在进行时等语法现象,看来知不知道语法真的一点也不影响他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语法不用去学了呢? 我的回答是:俺们都是文化人,一点都不学,那跟文盲有什么区别?必须要学,但没有必要去钻。中国的应试教育将本应简简单单的英语语法变成了一个人见人恨的怪物。其实,我们只需要简单掌握一些基本语法就可以。为什么说要学呢?因为掌握了语法,就掌握了语言规则,掌握了语言规则,你就能举一反十反百,彻底驾驭语言。比如,你要表达你现在正在做某一件事,就用“系动词+动词-ing”这样的基本语法规则,掌握了这个规则,你就可以正确表达出你现在正在做任何事的句子。

怎样掌握基本的语法呢?有一次我去逛南京外文书店,发现好多语法参考书都很厚,甚至有多达上千页的。不禁感叹,“你的读者只是想学英语,又不是做语言学研究,语法本身就枯燥,为什么还要整成厚厚的书吓唬人?”。我对学习语法的建议是:如果你语法不好但语感很好,那么简单了解下各种语法现象是怎么回事;如果你语法不好语感也差,那就系统地学习一套简明语法教程,但不要急,坚持每天学一个语法知识,然后在日常阅读中体会各种语法的运用。

如果你想学系统地学习基本语法知识,请浏览中级美国英语(含课程讲义和配套MP3课程录音)。

下面是希望你能够掌握或了解的基本语法知识:

1、掌握主语,谓语,宾语的概念;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概念(如果不掌握这些,那英语字典都没法用了);

2、掌握动词不定式/过去式/现在完成时态/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进行时/被动语态用法;

3、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用法;

4、掌握助动词can/may/must/should/will/would用法;

5、掌握如何用who/where/when/what/构建疑问句;

6、了解that/which/those引导定语从句(定语从句:相当于形容词,不过这个形容词是由一个句子组成的);

上一篇:手机游戏市场调查报告下一篇:培训班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