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2024-07-28

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共17篇)(共17篇)

1.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能仿照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

3、会背诵课文。

4、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5、指导学生怎样朗读诗歌,从读中悟:语言美、科普知识。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1、方老师不但会用嘴说话,还会用眼睛、脸部表情、手等身体各部位说话,你们相信吗?

2、仔细观察老师:现在老师看到同学们坐得那么好,第四节课还那么有精神,很想说一句话。现在我“说话”了:点头、微笑。请说说,方老师“说”了什么话?

3、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其实,只要大家认真观察、思考,就会发现,不仅人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聆听吧。

4、出示课题: 大自然的语言

二、引导学生初读诗歌。

1、想不想听老师读一下?一个要求:仔细听、仔细体会方老师是怎么读的。如果老师读得好,请来点掌声。

2、师范读。之后提问:有趣吗?不仅有趣,通过读,老师还懂得了不少科学知识呢。相信同学们通过多读、多思,一定也能读好,也会掌握许多科学知识。想不想读?想不想超过方老师?

3、生第一遍读(初读)。要求: 板书:初 读

(1)、自由读,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

(2)、想一想哪几节写大自然的语言(2---6节)

4、指名读。(3――4人)

5、指名回答:哪几节写大自然的语言?

三、引导学生第二遍精读诗歌,从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及诗歌包含的科学知识。

1、第二遍读诗歌(精读)。读2――6节。 板书:精 读

要求:

(1)、哪几句是写大自然的语言?请划出来。

(2)、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请划出来。

2、生精读。

3、指名逐节读并回答。师板书:

白云高飘 准是晴天

蚂蚁搬家 要下雨了

大自然的语言 蝌蚪游泳 春天来了

大雁南飞 秋天已到

大树年轮 树的年龄

4、穿插理解:准是、编队、年轮的意思

5、看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大自然的语言。(用关联词连接起来)

6、齐读2――6节。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很会读书。这节课咱们通过初读、精读,不仅读得流利,还了解了这么多的科学知识,真是收获不小呀!但这还不够,下节课咱们还要细细研读。可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呢!

板书:研 读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1)、5题

第 二 课 时

一、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精读,读懂了许多大自然的语言。谁来说说你知道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这节课,我们还要细细研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该怎么读?

二、生逐节研读诗歌。

要求:读一遍后,四人小组讨论:

1、想想每节诗写得好不好?你认为好在哪里?(写出了什么)

2、该用什么语气读?

师巡回指导。

三、指名逐节读,并分析。

四、全文朗读。(指名读、齐读)

五、全文背诵。(指名背、自由背)

六、你能说出大自然还有哪些语言吗?

七、师小结:这就是科学知识。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看书、多观察、多思考,一定能了解更多的知识,也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很大的帮助。

八、课堂作业。

2.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篇二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本文的分析, 深入领悟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也完成组内教研专题———如何进行阅读到写作的迁移。为了体现新理念, 我竭力做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分析课文中我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 而且还安排学生进行探索。在这样灵活互动的教学方式中, 学生完成了对课文的学习。最后一个环节是写作训练, 要求向别人介绍一种动物或一本书。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15分钟过去了, 200字的片段完成者屈指可数, 而且质量不高。无奈之下只能把课上练习转为家庭作业了, 就这样这节课就草草收场了。后来经反馈, 课外作文也没太大起色。

课后的教研中, 所有听课教师一致认为:教学方式的选择虽然多样化, 但并没有紧紧地围绕教学重点进行, 写作训练与课文分析之间跨越太大, 而且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生活观察、搜集和积累的局限。那么, 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呢?同事们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网上北师大教授刘儒德的一篇关于构建主义的论文使大家眼睛一亮, 文中指出:“教师不仅要让学习者知道什么, 更可贵的是要让学习者感受到什么;知识的意义不能直接传递。”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曾说过:“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 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的写作技巧是理论 (也是间接经验) , 作文训练是实践, 生活是素材。如果我们用生活中的语文素材去试着生发课文中的题材, 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反复感悟、体验、构建, 那么就会缩短语文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反复的代入代出中品味课文, 审视习作。如同导演在剧本的跳入跳出中领悟才更深刻一样。若能做到这一点, 阅读与写作之间就不会存在断裂区。为验证这一假设, 大家决定由我再在另一个班重上这节课。

基于以上的分析并根据教材和农村学生的实际我决定采用调查、讨论、练习法进行教学。同时精心设计了三大板块:一是搜集材料;二是课文点拨与改写;三是写作训练。课前, 要求学生向周围的人搜集物候方面的农谚、俗语、诗词、歌谣等。上课伊始, 先由学生自学课文, 深入领悟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特点等知识后, 我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改写课文一、二自然段。这可谓石破天惊, 学生先是惊讶, 接着是兴奋, 最后进入了冷静的思考中。这时课前的搜集派上了用场。有用《二十四节气歌》开头的, 并用农谚解释为:打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分地皮干……小寒大寒又一年;有用飞禽走兽与物候的关系开头的, 如, 燕子低飞蛇盘道, 乌龟背潮雨天到……有用日月星辰的特殊现象开头的, 如, 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银河东西要穿棉衣, 银河南北要喝凉水等。可谓异彩纷呈, 学生也是兴致高涨。一番比较、对照、品评后, 学生的感悟越发得理性化了, 我便因势利导, 让学生自选文段进行大胆改写, 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而且富有创意。课堂小结中, 我请学生以“我发现……”开头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学生积极发言, 我时而点拨, 时而质疑, 在与课文的比照中轻松完成了有理论技巧向写作实践的过渡。而且有很多收获是预设以外的新生成。

3.大自然的语言 篇三

阳春三月,气候宜人,正是播种的好季节。我们班的种植角也开始行动了。自然角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活动区之一,它不仅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观察自然的窗口,还能给幼儿提供一片实践操作的园地。可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我班以前的自然角基本以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观赏植物为主,看着生机盎然绿意可爱,却缺乏让孩子动手参与的可能性。

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并能学会简单的种植管理。更重要的是,大班孩子已经有了较强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在绘画和记录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于是,我决定,今年的自然角就做成种植角,和孩子们一起共同种植一些易于种植、生活中常见、或者常用到的植物。同时,我将事先准备好的记录本——“小种子的秘密”,放置到了自然角中,让孩子随时做好记录,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与变化规律,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和种子顽强的生命力,习得种植中的第一手资料。

二、这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想要创设好自然角,就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参与到种植的全过程中来。我从网上订购了包括观花植物、观草植物、药用植物、水培植物等多种花苗花种,准备和孩子们一起分区种植。可是,不巧的是,包裹在运输途中遭遇了破坏,分层包裹的花种袋子破了,所有的种子和订购的花泥都混到了一起。看着黑灰夹杂的一团,我和孩子们懵了,这该怎么办呢?

1.分层筛选

正在纠结时,保育老师的一句话提醒了我,“花泥这么细,种子大小又都不一样,这下哪分得出来呢?”对啊,花泥和种子粗细不一,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将花泥和种子进行分筛。

说干就干,我和孩子们找到一些细格小篮子,将混有种子的花泥放入,再把报纸铺在地上,轻轻摇晃篮子,细碎的花泥纷纷掉落到报纸上。“花泥和种子都分开啦。”妍妍兴奋的说。

“那么,我们还能用这种方法筛选种子吗?”听到这个问题,孩子们很是困惑,莎莎迟疑的说,“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试试吗?”当然可以。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开始动手操作。并在经过两次晒选后,将种子根据大小分成了两份。

2.看图分择

现在,种子应该如何再次分类呢?发现分层筛选已经无法进一步分类后,孩子们似乎颇感为难,一个个看着种子不说话。突然,细心的天天喊了起来:“看!这上面有图片!”他手里拿着的正是种子包装袋上的实物图。种子的照片、名字都写得非常清楚。有了图片的帮助,孩子们的难题迎刃而解。因为有过数学活动中集体分类活动的经验,孩子们的种子分类活动井然有序。几个孩子自由成组,随手拿起一张种子图片就按图分择。不一会功夫,原本混成一团的种子都规规整整的分类放置在了小纸袋里。

三、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种子很快就播种了下去。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参与到这个区域中,真正发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我们采用了“认养”与“放手”原则。每个孩子认领一盆植物,孩子们可选择在入园时、午餐后、离园前三个时段进行观察和照管。同时,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安全无毒的各种花肥、营养液、喷水壶、小花锄、刻度尺等工具,让孩子们自由选用。并为每盆花配备了一本记录本,让孩子们记录下每天的管理行为与植物的成长过程。

在孩子们的悉心照料下,植物们一天天开始萌芽长大。孩子们也在看似平凡无奇的浇水、施肥、洗刷器皿等举动中,渗透出个人能力的逐步提高。就拿晨晨来说吧。由于家人过度的包办代替,晨晨一向不爱参与有动手操作的活动,可这次他却一反常态。在认领到一盆紫苏后,他每天坚持浇水、松土、施肥,还经常琢磨着哪个角落能够晒到太阳,哪块空地有雨露滋养,然后给花盆四处挪位置,以便植物更好的成长。在许多个晨晨的行动下,我们班的自然角欣欣向荣,二十多种观花、观叶植物长势喜人,俨然成了一个微型的自然界。虽然只是方寸之地,却不乏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出了诸如爱劳动、懂责任的意识,为他们良好个性的塑造过程增添了助力。

自然角的语言,同样妙不可言。只是它需要老师的细心发现、耐心教导与精心规划,才能真正“让孩子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直接与周围事物、环境对话,有效的支持孩子的观察、思考、探究活动,在探索中获得成果,使之往更高水平提升。”

4.语文 -大自然的语言 篇四

1、学会8个生字,掌握“语言、以为、说话、发现、已经、古老、化石、告诉、学习、人们、永远”等词语。认识“察、逗、间、如、粗、意”6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5、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6、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

难点

理解“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的意思。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5.《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五

1.视听结合,获得动植物所传递的季节气候变化的信息。

2.能留意身边常见事物与现象,喜欢思考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3.在交流与分享中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收获.愿意向同伴学习。

活动准备

1.有关“电闪雷鸣、蚂蚁搬家、桃花盛开”的视频,“砸金蛋”课件。

2.自制绘本的材料:7张65cm×50cm的铅画纸(6张为背景:淡绿一春,深绿一夏,金色一秋,白色一冬,粉红一晴,淡蓝一雨,供孩子分类张贴景色画;1张为封面“大自然的语言”)。半张A4纸大小的彩色风景画,分别是:春的语言(桃花盛开,柳树发芽,蝌蚪欢游);夏的语言(荷花满塘,知了欢叫,彩虹高挂),秋的语言(稻穗金黄,桔子红了,树叶飘落);冬的语言(雪花飘飘,腊梅花开,青蛙冬眠),晴天的语言(云淡风轻,晚霞满天);雨天的语言(电闪雷鸣,蚂蚁搬家,蜻蜓低飞),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唤起经验

师:小朋友们好(嘴说),起立、坐下(做手势)。

提问:刚才,我用嘴说什么?用手“说”什么?

小结:我用手和嘴跟你们打招呼的话,就是“我的语言”。

过渡:世界上不仅人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它说什么呢?

播放有关“电闪雷鸣、蚂蚁搬家、桃花盛开”的视频,引导幼儿边看边说,并模仿教师练习句式,比如“电闪雷鸣,这就是大自然在说:要下雨啦”。

小结:大自然用自己的方式,让雷电、蚂蚁告诉我们:要下雨啦;托桃花告诉我们:春天到啦!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共制绘本,丰富经验

1.自主阅读风景画。

幼儿人手一张画,先自己读,再交换读或相互说说。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在“读对画、读准意、能表达、有句式”上的差异。

2.交流互学。

(1)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交流。选的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幼儿,是自主阅读中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孩子。

(2)提问:有没读懂的吗?

鼓励幼儿呈现问题。此处解决的策略是:先让孩子说说读懂什么、不懂什么,再让会的幼儿答题。教师要做的是从会的孩子身上提取他们观察、思考的方法,帮助有困难的孩子学到读懂的技巧。

(3)师幼共制绘本。

A.出示6张背景图(事先贴在两块磁性黑板上),先让幼儿看明白每张图的意思.再提出操作要求:把手中的风景画贴到相应的背景图上。

B.幼儿分类贴画,然后逐类检查,集体纠错并总结。最后,加上封面“大自然的语言”,共同完成自制的绘本《大自然的语言》。

三、砸蛋游戏,追问经验

过渡:大自然的语言,真有趣。怎么读才能懂得更多呢?

1.打开课件,展示虚拟的“砸金蛋”场景:四个金蛋,单击其上部,会弹出用意不同的四道题:树木发芽图――这是什么季节?(会看细节)哪些图片说的是我们幼儿园的春天?(善于在身边寻找)先局部再全图呈现题:哪张是晴天?(必要时必须扩大看的范围)大树年轮图:大树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大自然的语言是很丰富的)

2.幼儿选号答题。答对,金花四溅;答错“啊哦”告知(点击金蛋下部即可)。

四、视听结合,提升经验

过渡语:读懂了大自然的语言,对我们有用吗?

师:10岁的英国女孩蒂莉,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泰国普吉的海滩上玩耍,突然她发觉海面上起了很多的泡泡.潮水也突然退了下去。她立马想到这就是地理老师讲过的海啸将要来临的情形,并且她记得,从海水起泡到海啸来袭,这中间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蒂莉告诉了妈妈,然后在几分钟内和几百个游客迅速离开沙滩。当他们跑到安全地带时,身后传来了巨大的海浪声。人们在激动和惊恐中争相拥抱和亲吻他们的救命恩人蒂莉。

6.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篇六

【教学重点】

一、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二、学习写读书摘要。

三、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一起读读课文中这几个字词。

[利用课文“预习提示”内的5组字词,让学生个别读,齐读。]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1.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用5分钟时间快读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练习题中的4个小题,填写段的序号。

[学生读、练后简要讨论。]各小题后括号内应填的序号为:

第1题(一至三);第2题(四至五);

第3题(六至十);第4题(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

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第1大段(一至三段):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再进一步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后归纳]

说明应有条理,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顺序逐项说明。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学习编写读书摘要。

同学们通过几次通读课文和讨论内容、层次,对课文已经大致理解。在阅读实践中,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点,或是为了记录资料,以备日后使用,我们常常会在大致理解内容之后,做一些读书摘要。摘要,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要把文章的要点或主要的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摘录的形式,可以是分条的提纲,也可以是浓缩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今天我们先练习最简单的读书摘要;从课文中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分条抄录在笔记本上,构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围绕课文第一道练习中的4个小题,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曲线。第二步,把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有时可适当调整语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词语,使表达完整。

[学生练习,完成后相互交换阅看,订正、补充,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再将预先准备的写有“摘要”的小黑板挂出,供学生参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师做的“摘要”。]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它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4.物候学研究,首先是为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利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读书摘要,加深对课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归纳,鼓励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经常自觉地做读书摘要〕

(二)继续研讨写法。

这篇课文的写法,除了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这个特点外,还有一个写法特点也值得理解和学习。说明事物的时候,常常要用举例子的方法,举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这篇课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学生读课文]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说明文中例子举多举少是有讲究的。读者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举两个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连举了“大连——北京”和“烟台——济南”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三)理解语言的生动性。

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生动。生动的说明才能让人爱读易懂。先请同学们把第一、二段仔仔细细地轻声读两遍。

[同学们自读后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挂上预先准备的小黑板]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回暖。

2.再过两个月,燕子飞来了。

3.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掉到地上。

4.杏花开了,就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该及时耕作。

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指出上述语句同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了解;两者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课文的语句要生动得多

[讨论后归纳。]

第1句没有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一句生动。“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

第2句没有课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句生动。“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第3句没有课文中“……在秋风中籁籁的落下来”这一句生动,“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电影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第4句没有课文第二段中几个原句生动。那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

《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复习

说明文的种类:

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可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说明,是为了让读者能够认识、了解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清楚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使读者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在语言上是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

【文本赏析】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③。”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⑤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大自然的语言》教后反思

1、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借助字、词典自学字词,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本节课的学生答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远远超乎教师的预计,可以说是几乎提前完成了教学任务。

2、精心的构思,充分的备课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课堂语言的衔接上,只要舍得下功夫,也定有收获。而教材的处理,教学法的运用以及创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时间,哪怕有一点收获,也是值得庆贺的。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能做到。

3、课件的制作、下载要及早着手,要勤于动手,要勤于动口,外因会促进内因。

(二)需要反思的地方

1、驾驭课堂的能力急待加强。

2、时间分配的还不够好,没有做到从容,镇定。应该少量的设计一点反馈性的练习题,以备课堂需要。同时,这样既重视了能力训练,又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考察,这不正好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了吗?

其实,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应的灵活性,我们的课堂应该努力实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尊重学生的个体化体验。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欣赏他人对文本的见解,也能自由开放发表自己的见解的素质,把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7.追求品德课语言评价的“自然美” 篇七

一、追求课堂语言评价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帮助他们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尤其是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 我们更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

因此, 我们许多教师在评价目标上关注了学生的知、情、意、行诸方面。在评价方法上把师评生、生自评、生互评、生评师等结合起来, 改变了传统教育静态的、功利性的评价观, 树立起动态的、发展性的评价观, 建立了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但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值得我们反思。

[现象]:《学会赞美》五下

师:孩子们, 想一想该用什么话来赞美你的老师呢?

生1:品德老师, 我想赞美你。您上课从头到尾都面带着微笑。

师:谢谢你的赞美!我都脸红了!

生2:老师您工作总是那么认真, 起早带晚地备课批改作业。

师:谢谢你的赞美!这是我应该做的!

生3:老师您的字总是写得那么端正, 说话声音非常好听,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师:是吗?谢谢你的赞美!我都脸红了!

……

后面发言的孩子都选择了赞美这位老师。而该老师的评价语言都在“这是我应该做的。”、“我都脸红了”这两句话之间交换。接下来孩子之间互相赞美, 有意思的是, 一个孩子受到另一个孩子赞美后, 说的都是“这是我应该做的”、“我都脸红了”。

反思: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语言如钥匙, 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 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教师只有用自己富有魅力的语言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 才能给孩子们以鲜活的课堂生命力。案例中学生1赞美后, 老师可以用诗意般的语言说,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亲切的语言,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动人的乐章, 微笑是生活里永远明亮的阳光。老师希望你们不管是在快乐面前, 还是困难面前都要学会用微笑面对!”学生2赞美后, 老师可以用陶醉的神情说, “我的工作能得到你的肯定, 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学生3赞美后, 老师可以带着无比向往的神情说, “不管今后计算机多么盛行, 汉字都是我们中国一种无比灿烂的文化。老师希望你们能继承祖国优良的文化传统, 不求人人成为书法家, 但愿你们能工工整整写字, 堂堂正正做人!”

总之, 课堂语言评价应多一些让学生倍感“珍惜”的“价值”, 避免无效的吹捧。

二、追求课堂语言评价的“味道”

“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奖品常能让低年级学生引起兴趣。因此, 在低年级教学中, 教师多以小红花、小红旗、五角星、笑脸等图片来作为评价学生的实物。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所得奖品的增多, 他们发现所获这类东西并没有多少“用途”———“你有、我有、大家有, 已不稀奇;东有、西有、满桌有, 已呈富余”。单一的评价形式逐渐让他们失去了乐趣, 原来的“甜蜜”变成了“习以为常”。如何再次激起学生的兴趣, 让“甜味”恢复, 并长久保鲜呢?

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旧瓶装新酒”———变换实物形态。

用色彩鲜艳、美丽有趣的其他图案或一些玩具、学习用品来替换小红花、小红旗, 不断地变换品种, 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例如用节日卡片或书签作为奖品, 可以在卡片或书签的反面写上评语, 既受用又实用。评价的语言要幽默、灵活、丰富, 才能使学生如沐春风, 课堂内生机勃勃。如在《我就是我》这一课的“自画像”环节中, 有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在自画像上写着:我是一个小美女, 我爱体育, 喜欢练字。简单的几句话却有5个错别字。于是教师评价时说:“小美女可千万不能写错别字, 不然别人会说, 这个美女有美貌没智慧。”幽默的语言令学生捧腹大笑, 课堂的一个小亮点由此诞生。学生们跃跃欲试, 教师幽默风趣, 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2.“新瓶装旧酒”———发展实物形态。

当学生拥有多个相同奖品后, 我们可以用其他奖品换给学生。可以换给学生漂亮的彩纸, 让学生在彩纸上写上自己的姓名、爱好, 来“打扮”教室, 多给学生展示奖品的机会、展示个人的舞台;还可以把学生所获奖品“换”成奖项, 记入成长记录袋或成长档案, 让学生每次都能获得“长大”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

总之, 课堂语言评价应多一些让学生倍感“新鲜”的“味道”, 让保质期长些。

三、追求课堂语言评价的“神秘”

常听一些高年级的老师抱怨, 这些学生真难教!表扬他, 面无表情;批评他, 麻木不仁。是啊!学习年级越高, 学生年龄越大, 教师当众评价的效果就越差。原因是什么呢?心理学研究曾表明, 学生对第一次的表扬或批评, 触动是最大的, 随着表扬或批评次数的增多, 刺激的程度就会逐渐减弱, 其价值也就越来越低。尤其是当众评价, 其厉害度更高。第一次当众批评学生, 很有可能使他一蹶不振。而多次的当众批评又可能使他麻木, 批评已失去意义, 不成为批评。第一次当众表扬学生, 很可能使被表扬的学生兴奋不已, 又有可能在无形的对比中伤害了其他学生。多次的当众表扬也可能使学生麻木, 甚至会成为压力 (为了维护被表扬的形象) , 表扬已失去意义, 不成为表扬。因此, 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应适当减少当众评价的频率, 积极寻求其他合适的评价方法来代替, 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不同的发展。

1. 用书信或日记来交流。

2. 卡片评语和成长袋记录。

教师要把握好评语的功能, 让其从“鉴定”走向“交流”, 从单向走向多向;让其成为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 成为“一弘流动的清泉”。把一些不宜当众评价的语言写成信装入信封, “送”给学生, 或在学生的日记上留下富有个性的对话, 可以是抒情、幽默的, 也可以是善意的批评、指正的, 我想学生都会乐意接受的。学生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与教师交流。因为信或日记的接受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而且信或日记的内容属表扬还是批评之辞对于其他学生而言是个未知的“谜”, 这样也就避免了其他学生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可能引起的消极影响, 还让师生的交往从“失落”走向“新生”, 由“信”的交流走向“心”的交流。

笔者平时常用书信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 现摘录几条如下。

杨天琪:大班长, 你的责任心很强, 热心班级事务, 为老师排忧解难, 我在此, 真诚地说声“谢谢”。当然, 你偶尔也会意气用事, 耍些小性子, 要是能多与同学交流, 你将会有更多的朋友。

你的学习成绩一直比较稳定, 属于优秀一类的学生。你的爸爸妈妈每次见到我总是关心你进步了没有, 千万别让大家失望噢!

杨天琪的回信:“朱老师您好!感谢您的提醒, 我会努力学习的, 更会以身作则, 正确处理好班级事情的。请您放心, 我会把小性子藏起来, 让您和同学都找不着的。”

王鹤强:呵呵, 王鹤强同学, 请你观察下面一组数据, 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好吗?

数学课举手发言的次数≤4次, 做广播操不到位的地方≥5处, 主动找老师交流或反映问题的次数≤1次……

希望你能发现问题, 敞开心扉与老师、同学多交流, 让大家帮帮你, OK?

……

用书面语言评价代替口头语言评价, 注重的是学生的纵向评价, 给了学生一种相互交流的选择权, 给了学生一种阅读评语的渴望欲, 给了学生一种学习存盘的足迹感。

总之, 课堂语言评价应多一些让学生更具“诱惑”的“神秘”, 让老师真正“走进”学生。

四、追求课堂语言评价的“真实”

任何一种形式的评价都应该以不伤害学生为底线, 给他们一种真实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教育不应只是一种技巧和方法, 否则它可能将丢掉教育的灵魂。教育应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生……”笔者认为, 教师要让学生学做“真人”, 首先要让自己学会做“真人”。因此, 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应做到:

1.“真情”———课堂语言评价的前提。

教师要用真情去对待学生、评价学生, 这样的评价才会打动学生, 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只是为了表扬而表扬, 缺乏真情, 只会造成“皮笑肉不笑”式的尴尬, “微笑的和被微笑的都将是一种痛苦”。缺乏真情的批评只会造成“电闪雷鸣”式的打击, “气愤的和被气愤的都将是一种伤害”。

2.“真给”———课堂语言评价的结果。

教师应增强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的评价, 像摸摸头、微微笑等方法。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附着于学习内容中, 使它们浑然一体, 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 这种评价将会是潜移默化的。教师要言行一致, 不能给学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不能让学生对教师持有怀疑的态度, 对教师产生不信任。

[现象]:有位教师上《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课,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寻宝摘星”———即让孩子们找一找自己的优点。汇报时, 有个孩子找到了8个优点。教师一边高兴地说“祝贺你找到这么多优点, 我真为你高兴”, 一边伸出双手与学生热情相握。学生此时相当激动, 很郑重地与老师握手。接着, 又有一个孩子汇报说她找到了10个优点。这时教师先也是笑容满面, 然后却出人意料地说“怎么样, 来个拥抱, 祝贺一下”。而后师生亲切拥抱。顿时, 教室里掌声、笑声汇成一片。不知不觉中, 一个课堂高潮就这样生成了。

反思:课上教师既然鼓励学生多发言、多提问, 那么就应真正给学生发言、提问的权利和自由, 不应该“说三道四”地进行插话, 过多地限制学生;即使出现一些意外的或荒唐的回答或做法, 也应该去宽容他, 不应该视之为“大逆不道”。我们应该把上课看作真实的“生活”, 而不能把上课当成虚假的“演戏”。

8.百合花般清新自然的语言培养 篇八

朱自清先生曾说:“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活着,其基本生活除了做事就是说话,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际的范围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高,口语素质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于是这种口语交际的能力成为我们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培养素质之一。认真落实新大纲的精神,大面积提高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试想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素质的形成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潜移默化的、清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口语素质的培养。

一、教师语言优美,营造口语训练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敢说

尊重学生个性,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是搞好口语训练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相信人人能把成功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作为一名听众、一位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力求达到优美可亲。只有运用优美的语言教学才能使学生更易接受知识,更易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同时也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口语交际氛围。国外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要使人们相信你,首先必须让他们喜欢你。”同样如果教师对学生有感情,学生则对教师有好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情感的语言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但使学生感受深刻,并能引起感情共鸣,学生自然敢说。

二、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想说

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并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交际情境。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

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在教学中,教师

通过各种方法设法设计交际话题,创设交际情境,铺设交际路径,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促进交际任务达成。

1.首先,我们可以电教创设情境

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可以表演创设情境

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主动、人物形象鲜明的课文,如寓言故事、动物故事等,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三、采用多种训练形式,让学生乐说

1.让学生参与讨论

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好形式。只有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过程的讨论,学生的说才能得到充分的训练。特别在生与生、师与生互说互评的开放性讨论中,不仅能提高学生说的胆量,说的欲望,说有能力,说准确、说流利、说生动,而且能提高学生说的思维品质,使思维变得灵活、敏捷、流畅与独特。这样的说,能使学生享受无尽的快乐。

2.让学生创说

所谓创说,就是指导学生以教材为凭借,抓词抓句,抓段抓篇,并充分利用课文空白、课文特点等,创造性地练说。

(1)抓重点词语说。在教学中,灵活地、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当时的情境,用教材中的重点词语说一句、几句或一段,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累词语,提高口语能力,而且对准确理解词语,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也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抓文中空白处想象说。课文中有不少空白处,教师可据此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插说或续说。通过插说、续说,不仅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抓住内容变式说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知识的好范例。除此

之外,课文还应成为学生说话的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的好“教材”。

今天,我们的社会是信息时代的社会,一个人口语水平的高低,势必影响到他跟外界交际能力的强弱,甚而影响到他事业的成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口语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只要教师在思想

上树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观念,立足课堂,深入发掘教材,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切入点,创造各种社会,让学生创造性地说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9.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九

1、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准确运用语言和清晰的条理性说明。

2、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前半部分,这部分以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和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作者是如何深入地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二、深入学习

1、快速阅读课文后半部分,明确下面问题:

⑴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讨论并归纳:

① 纬度的差异。

② 经度的差异。

③ 高下的差异。

④ 古今的差异。

⑵ 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用了哪些词语来说明?

明确: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前三者都是空间顺序;后一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空间到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词语:“首先”、“对于”、“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

⑶ 在说明这四个因素中,文章举了哪些例子?

纬度:南京桃花和南京刺槐开花的早晚。

经度: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和济南苹果的花开早晚。

高下:秋冬之交山地与山脚,还有山腰的温差。

古今:英国南部物候记录。

⑷ 文章是如何结尾的?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并提出希望。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也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等。

三、知识拓展

1、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

2、小组派代表反馈信息。

例:下雨前蚂蚁搬家,蚯蚓钻出地面,乌云密布等现象;枫叶变红、大多树木的落叶等预示秋天的来临……

四、课外延伸

1、小组讨论: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意:人间四月花已开尽,春去夏来。山寺中的桃花四月才盛开,春意盎然。经常责怪春去无处觅春影,不晓得春开转入到高山中。)注:大林寺,庐山寺名,庐山海拔1474米)

⑴ 影响物候的高下差异:植物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⑵ 春季爬山,山上的树木比平地的树木发芽晚。

2、回顾课文,物候来临的决定性因素当中有说到古今的差异,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古今的差异呢?(可提示学生从环境方面去考虑)

⑴ 小组讨论。

⑵ 信息反馈(各抒己见、重点在“关注”这个话题上,勿过于强调正确与否)

⑶ 教师介绍相关的世界环境现状,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五、小结

说明文除了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外,还要注意说明事物的条理性,运用语言的准确、生动性。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向人们暗示着,认识大自然就是更好地认识我们人类本身。希望大家今后在学习生活中多多去留意、去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同时更需要同学们去关注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地球,去爱护、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六、作业布置

1、收集的一些农事谚语,并简单解说一下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设计一到两条环保的标语。

【附板书】

大自然的语言

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说明

高下的差异。(条理性)

古今的差异。

10.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篇十

铜 石 中 学马勤

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生动、准确、科学的语言。

2、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3、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做比较等。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 欣赏短片《四季风光》,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现象在告诉人们什么? 同学们,以上都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都能发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她们的语言。

新课讲授:

一.学生介绍竺可桢,教师补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二.自主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纬()度连翘()萌()发 孕()育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销声匿()迹

2、解释下列词语:销声匿迹周而复始草长莺飞风雪载途

三、狼吞虎咽:本文是一篇介绍知识的说明文,说明的对象就是物候,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有关物候的相关的知识,学生带问题快速朗读课文

自由交流: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1.2.3段)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4.5段)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6.7.8.9.10)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11.12段)

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展示

四.细嚼慢咽:朗读1、2段,品味语言。

语言的生动性仔细阅读第一、二两个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欢哪些好词,好句,请用下面的模式来说:句子(词语)写得好,它好在。

语言的准确性这篇文章在语言方面除了生动形象它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准确,这主要体现在作者对多种说明方法又及相关词语的的运用上,请找出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试着谈谈它们的作用。请用下面的模式去说。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

用是。

五、饭后品茗

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中国横断山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这一现象的原因。

六、牛刀小试:回顾本课所学习的知识结构。其实许多科学现象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稍加注意,我们也会从中受益匪浅,在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独特的大自然语言吗?为人类敲响了哪些警钟?沙尘暴、海啸、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等。

因此,我们大家也应该养成多观察、勤动脑的习惯,时刻留意身边出现的现象,并加以联系总结,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也一定会成为一个物候方面的小专家。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古人也给我们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这就是农谚。(多媒体展示)学生补充。

七、当堂达标学生做“达标练习”

1、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草长鹰飞 衰草连天 农谚 灵敏

B.北雁南飞 冰雪溶化 显著 物候

C.鸟语花香 籁籁下落 山脚 丘陵

D.割麦插禾 草木萌发 内陆 孕育

2、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2)鸟语花香,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1.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篇十一

關键词:自然元素;农特产品包装;视觉语言;形式;材料;肌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阶段的产品包装早已不只是满足基本功能,良好的包装设计可以带动产品销售产生很好的市场效果,已经是大众认同的基本观点。但随着众多商品的同质化现象产生,如何利用包装凸显商品自身的优势及特征,是各行业竞争激烈却日趋成熟的商业时代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给21世纪的人们带来的最显著的日常变化莫过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此同时,信息和服务转变为主要商业竞争力,在这种非物质社会环境中,设计也经历着质的变化——非物质化设计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产品包装的侧重点发生了转移,它不再局限于具象或抽象的物质形态语言,其设计内容也发生巨大的趋势性变化。

近几年,原生态产品成为人们的消费热点,农特产品更是以食为天的民众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但是受产品自身原材料以及加工方式的局限,其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尤为严重。如何利用包装提升农特产品的竞争实力,避免产品同质化带来不良效应成为其包装设计新的侧重点。另一方面,利用非物质化元素的设计理念对农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也成为一种广泛趋势。其中,将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运用到农特产品的包装设计中正是非物质化设计理念的部分体现。

围绕产品自身商品特征进行包装理念的确立是包装设计的初步构思,针对农特产品特征进行挖掘可以发现,在其生产、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中,自然、生态及绿色化正是农特产品的重要特征。可见,针对这一类特征进行深度现代视觉元素的再设计,是农特产品包装设计的准确定位及思考方向。并且在市场中,产品同质化的现实状况,更使得对农特产品包装中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的探索和分析成为一种必然。当然,在非物质化设计趋势下,现阶段的农特产品包装中自然元素视觉语言的探索,更不应简单拘泥于自然或生态的物化形式的设计分析,针对自然元素非物质化理念的探索以及自然元素视觉语言的创新,才能充分提升农特产品包装在销售过程的实际商业效果。

1 自然元素视觉语言的要素分析

1.1 自然元素的涵义

形态一般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其中自然形态通常指自然状态下的形态,它始终客观存在,如山、石、水、木及各类生物形态等。在包装设计领域中的自然元素通常指由自然形态中提炼出来的具有某种形态象征或属性的视觉要素。自然元素的形式由于源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其设计形态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形态也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在包装设计中,自然元素的涵义主要通过包装的设计语言和视觉语言进行外延性表达。

1.2 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

在实际包装设计过程中,自然元素的理念可以通过包装的设计语言传递给消费者,与此同时,也就转化成了自然元素的包装视觉语言。自然元素的包装视觉语言主要包括自然形态元素、自然色彩元素、自然材质元素与自然肌理元素等。自然形态元素是从形态的角度对自然元素进行概括,可以依据自然形态的种类分为生物形态和非生物形态。自然色彩元素主要来源于指自然界的色彩,包括自然界的色彩搭配规律与色彩样式。自然材质与肌理元素主要是针对自然界各类物质或生物的材料与质感进行概括。这些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通过与包装的图形、文字、色彩及材质、肌理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展现自然元素的天然特征。

2 农特产品包装的特点

由于农特产品的自身特征,其产品通常具有相应的天然属性以及地域特征,通过包装中的图形元素树立其形象上的自然气质和审美特征,更有利于凸显农特产品的自身特征。农特产品大多是依据自然环境生长的相应产品,使用同样具有自然特质的形态元素表现农特产品有着独特的自身优势,也更符合农特产品包装的审美需求。

3 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在农特产品包装中的应用

3.1 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在农特产品包装中的形式应用

农特产品大多是来源于自然中的物质,在其包装设计中首先可以通过实物产品写实的手法,如直接通过在设计过程中对自然形态,包括对相关实物色彩及图案等信息的直观再现,让消费者在接触到包装的第一时间能够根据视觉信息传递,迅速地将形态与产品联系起来,达到直接的视觉语言作用,突出包装产品的真实感。同时,也可以利用自然元素丰富的视觉语言,利用某一具体农特产品本身生产过程中的相关物质进行形态延伸,丰富某一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中图形的构思素材来源。

除了以具象的自然形态元素作为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图形来源,我们也可以通过自然形态元素来表现农特产品的内涵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对自然形态元素进行抽象再设计来挖掘农特产品包装中所需要的特质。包装设计过程中可以针对某一农特产品的形态特质或区域特性,利用具有相关特质的自然形态元素进行指代,以其抽象整合后的特殊语义描绘出相应的形象,从而间接地描述产品的信息、特征甚至意境,使农特产品的包装展现出独特的视觉表现力和创意张力,强化其包装设计的助力性能,也可以增强农特产品包装的文化性、情感性等非物质性特质,更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树立品牌形象。

3.2 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在农特产品包装中的材料与肌理应用

自然界有很多天然材料,如木、石、棉麻等。虽然天然材料外表普通,但其独特的材料效果具有鲜明的特征,也更多地传递出自然而质朴的特质。同样,农特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契合于自然特质,因此利用材料这一自然元素的视觉语言对农特产品进行包装,正符合农特产品包装形象的气质。

根据具体的农特产品关联出相应的包装材料是农特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常常加以运用的设计手段。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不同农特产品的生产地域和地域特征匹配出相应的包装材料,从包装材料的层面定位出农特产品的具体产品特质,从而提升商品识别度,更进一步增强品牌效果。农特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强调长期性、安全性,但这一点与工业社会大批量生产的现状是有冲突的,强化农特产品的绿色包装特性也要求农特产品在包装设计过程中需要抓住包装材料的自然属性多做文章。对自然材料的改造利用,有利于强化农特产品的自然属性,进一步增强包装设计的市场营销效果。

所谓肌理,是指物体的表面纹理。“肌”指皮肤,“理”是一种纹理、质感或质地。通常肌理主要分为自然形态的肌理和人工形态的肌理。农特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通过对自然肌理的再现和抽象提炼,可以使消费者产生合理的联想,形成农特产品的非物质文化特质,为其品牌及其商品特征化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在农特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以自然元素视觉语言作为构思的源泉,为现阶段同质化产品的个体特质建立提供了思考方向。它既有利于强调农特产品的生产过程与商品属性,宣传农特产品的地域特色和自然属性,又可以强化农特产品的非物质化特性,从而更好地进行商品定位。深度挖掘农特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的非物质化因素,也为农特产品的销售与推广提出一种新的引导方向。

参考文献:

[1]侯明勇.自然元素在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中的生态呈现[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2).

12.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篇十二

关键词:电视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

电视谈话类节目按照节目形态来分有叙事型、辩论型、 专题讨论型等等,而《锵锵三人行》的节目类型也是该形态中的一种,即清谈型谈话节目。清谈型谈话是电视谈话节目中一种较为特别的谈话形态,它追求谈话本身的乐趣,是在电视这一大众媒体上对日常生活中的“闲聊”、“侃大山” 等随意性很强的谈话方式进行模仿的一种节目形态。

一、谈话氛围的营造

看过《锵锵三人行》节目的观众都不会怀疑这个节目的娱乐性, 比如嘉宾和主持人之间插科打诨的时候比较多, 有时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会被观众诟病。很多观众在看过节目常常会感觉,三个人锵锵聊天的过程中,节目涉及的话题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种“跑题”也给这类节目增添了他自身的很多独特的优势,因为这种谈话节目就有很多的即兴色彩, 主持人和嘉宾的交谈并没有很多拘谨而是更多你的信马由缰的漫谈,在这过程中能够产生思想的撞击,不仅使得主持人和嘉宾越聊越兴奋,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

虽然节目的乐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生动诙谐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表达, 但也不能把节目的娱乐性简单地等同于主持人和嘉宾语言的风趣俏皮,该节目的真实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锵锵三人行》节目的娱乐和真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由于节目本身独特的节目类型定位,该节目的谈话氛围一向是“不求深度只求广度和温度”。参与节目的嘉宾都是来自两岸三地的高学历知识分子,比相对比较一般的嘉宾更具有使命感,比普通人的视野更为宽阔,这样就给予了观众极大的思考空间,增加了话题的广度。而主持人与嘉宾之间“老友记”式的聊天氛围,观众处于一种较为放松的环境里,创造了“家”的温度。

二、谈话主题的选择

电视谈话节目大多会选择当下最热门最受关注的话题进行节目制作,这体现了媒介传播的即时性和实效性。但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人们关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热点事件和话题往往存在时间不过几天就被大众所淡忘。而《锵锵三人行》节目在注重传播即时性的同时,也比较注重节目话题的沉淀。

《锵锵三人行》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收视率,除了主持人与嘉宾之间肆无忌惮的调笑,使得节目本身具有强烈的即兴色彩以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节目中被邀请的嘉宾都是“精英”。他们具有比一般人对于栏目所涉及的一些话题往往有更深一层次的见解,更能够在谈论的过程中抓住问题的要害,使观众在节目短短的25分钟对栏目涉及的话题获得最精辟且独到的读解,使得该节目“即兴而并不肤浅”。

三、主持人风格明显

电视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的节目主持人——窦文涛, 他作为科班出身的媒体人,在广东电台工作了7年之久,后加入凤凰卫视开始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道路,成为凤凰卫视最受欢迎主持人之一;到目前他已在凤凰卫视工作了十多年了,主持了众多优秀的电视节目。

对于谈话类节目来说,主持人起着核心和灵魂的作用。 窦文涛在引导节目顺利进行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化风格,这种个性化的主持风格也成为吸引观众去看节目的一个重要因素。窦文涛的独特视角是用趣味性的眼光看待严肃的事情,从而体现他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主持人窦文涛总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正是这种态度,十分适合聊天的状态,有些严肃甚至会引起愤怒的话题,在这种似笑非笑中被消解,这种做法也使得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到真实生活中的幽默。当然他对于节目话题也很有自己的看法,当嘉宾讲完各自的看法后,他也会将自己的观点顺势带出来。如果嘉宾之间出现了争论,他会处于一个平衡者的角色,将话题带到其他角度去讨论,一旦嘉宾就某一话题开始夸夸其谈,越跑越远,他会非常礼貌的打断,并将话题引入正规,他游刃有余地驾驭着各种话题和人物,这种强烈的风格被很多人定义为“窦氏脱口秀”。

四、节目制作简单

13.语文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简析 篇十三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以清新的笔法,生动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一门方兴未艾的新兴的科学──物候学。“物候学”对许多青少年读者来说,该是陌生而神秘的;要用很短小的篇幅讲清这门科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又是多么的不容易!而《大自然的语言》在这方面却有其独到之处,它言简意赅地、饶有趣味地把物候学介绍给青少年读者,使他们不但对这门新兴科学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同时也可使之在学习语言方面受到启示,吸取营养。从这个意义上看,《大自然的语言》作为语文教材,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一)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的标题:

这篇文章,是要向读者介绍有关物候学的知识。如果简单地用“物候学知识”一类的标题,对初中学生来说,会有生疏深奥的感觉,不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改写时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既与科学小品文的特色相合,又十分新颖别致。它的妙处在于含蓄生动、引人入胜。“人有人言、兽有兽语”,那只不过是流传于街巷市井中的一句俗话而已,事实上只有人才有语言。而标题中却让“语言”出自“大自然”之“口”,真是与众不同,引人寻味了。这个标题,切合了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和渴求知识的欲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对小读者们无疑是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的。

(二)眉目清晰、自然精巧的结构:

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精巧自然。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文章开头,就把“冬去春来”“入夏趋秋”的四季变化和花木虫鸟的百态千姿生动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从这些“周而复始”的变化中,这些百态千姿的差异中,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原来他们把“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现象看成了大自然的“语言”──这就是“物候”;而“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这就是物候学。

这一部分从描绘大自然的现象开始,自然而不雕琢地提出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知道了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之后,紧接着就要介绍研究物候学的用途,这当然是顺理成章的。文章先指出:观测物候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这些“活的仪器”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应用在农事活动中也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对其重要性做了说明,然后又以北京一九六二年春初种花生因为没有注意物候资料而受到损失为例,具体地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这一部分里,一段说明,一个实例,就把问题谈得清清楚楚,有理有据。

在讲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之后,文章更深入一层,着重分析物候现象来临的复杂的情况和原因。文章进入了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在这部分中,作者分别从“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等几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说明时条目清晰,例证具体。

全文的最后部分(第11~12自然段),在前文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物候学研究的多方面的意义。作者以此总结全文,并展示了这门新兴科学的光辉前景,使读者深受启发和鼓舞。

总之,这篇文章从大自然千姿百态的变化开始,顺序地介绍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物候学的作用→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物候学研究的多方面意义。全文眉目清晰,结构自然精巧。

(三)准确洗练、精彩传神的语:

准确鲜明、洗练清新是本文运用语言的一大特点,反映了极强的语言功力。例如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把四季的变化,花木虫鸟的活动,做了简洁生动而富于特色的描绘。文章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恰到好处地点染了季节的`特征、万物的态势:“立春过后”的大地复苏、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的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的燕子归来,布谷露面;“转入夏季”的植物果实的孕育;“到了秋天”的果实成熟、落叶飘摇、昆虫的销声匿迹;而衰草连天的景象将迎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这短短的百几十言中,春夏秋冬,特征鲜明;花木虫鸟,各具姿态;金风冰雪,应节而行。真是字句生辉,形神俱备。段末处又以“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做结,点出了大自然的规律,具体而不繁冗,生动而又准确,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再如文中“各种花次第开放”中的“次第”一词的运用,写出了花的开放有前后之别,有其固有规律;“在地球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一必要的交代,又对第一自然段中所述的自然现象的变化给予严格的地域性的限制(地球上其他地域可能会有别样的情况);在“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这句话里,作者选用词语时,用“注意”而没有用“研究”,这正是如实反映了劳动人民开始只是凭经验,只是有着感性的认识,而真正创建物候学,系统地进行研究还是近代的事。从上面的几个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本文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精彩传神是本文运用语言的又一特点。为了使青少年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易于接受本文所阐述的科学知识,作者在使本文语言富于感染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1、尽量使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如用“翩然归来”描绘燕子的轻捷、洒脱,身姿优美,用“簌簌地”写出树叶纷纷飘落的动态,用“衰草连天”写出深秋景象的荒凉,用“风雪载途”写出严冬的酷寒,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反映了自然现象同气候变化的关系……所有这些语言,无不逼真、形象、生动、自然。

2、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人格化,达到生动传神,引人入胜的效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往往把贴切的比喻和巧妙的拟人融为一体。例如:“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段话把拟人和比喻有机地结合起来,杏花在“传语”,桃花在“暗示”,布谷鸟用歌声向人们提醒,给人以无限亲切之感,大自然是多么关心劳动人民的耕耘播种呀!这些语言在此处运用,比专业性的术语更富于表现力。此外,文中把活生生的生物比喻为“活的仪器”,还说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这个比喻也是非常精彩的,它把生物的变化作为一种征兆,在物候观测中的重要的作用与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显得十分有力。

3、本文还采用了“例释”的方法,即举出具体例证说明问题的方法,把比较抽象的道理,做了深入浅出的说明,使读者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比如写纬度的差异影响物候来临,作者就举“北京──南京”物候现象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来说明。又如写高下的差异影响物候来临,作者就以华南丘陵地区引种热带作物的事例说明。至于写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来临,则用了“大连──北京”、“济南──烟台”两个事例来说明。作者在这里不仅分析了一般情况,还指出“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不但条理清晰,分析全面,而且能通过人们熟知的具体的事物,使读者便于比较、联想,从而获得或理解了新的知识。

4、注意语式的变化,使读者没有重复雷同的感觉。例如在谈“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的时候,对这些“因素”作者不是第一第二地呆板地排列,而是用下列不同的句式提出:

“首先是纬度。”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用这样略有变化的句式把四种因素分别地提出来,显得灵活生动,错落有致。

总之,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语言,不但能使他们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内容,也可作表情达意时的借鉴,是十分有意义的。

【附录】

注释:

次第──按先后顺序。

14.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篇十四

自课改以来我们语文组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力求将“339”教学模式能熟练的运用到语文课堂之中,使课堂达到高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九种模式。《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我在探索中上的一堂公开课。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学生不太熟悉、也不太感兴趣的物候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通过“摘、理、品”的教学操作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课文字词学习、主要信息的筛选、说明顺序的梳理、生动语言的品味。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一)满意的地方

1、课前我认真研读了课文,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我精心制作了导学案,让孩子在预习的时候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导学案中同时还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这样孩子在课堂上听课就有目标,从而达到高效听课的能力。

2、课堂上,我设计了三个环节:预习检测、探究学习、拓展延伸。每个环节我都提出了相应的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抢答、自己思考后回答、同桌合作、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点评,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二)存在的不足:

1、1、驾驭课堂的能力急待加强。上课过程中,当学生说出有关描绘春天特色的词语时,我没有给以肯定,因为当时我的脑海里只有一系列的秋冬两季的词语,课后我又仔细琢磨了一下,其实那些词语也是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句子中的词语,学生的回答是对的,是我没有处理好。

2、时间分配的还不够好,没有做到从容,镇定。由于借班上课,对学情了解欠深入,而学生在整堂课上回答问题太顺利,远远超乎教师原本的预计。因此,还应该少量的设计一点反馈性的练习题,以备课堂需要。同时,这样既重视了能力训练,又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考察,这不正好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了吗?

以上是本人对《大自然的语言》这堂公开课的反思。不管怎么说,这只是一节课,我不能就此来论成败。我只想把它写出来,作为课改进程中的一个靶子,指导我前进:继承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2

这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的科普知识性儿童小诗。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诗歌文字浅显,文笔优美。

教完本课,我觉得自己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闪光点是:

1、转换语言文字的叙述形式。小诗中是以第三人称来写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文字更加充满童真童趣,更加接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我则调动孩子们一起将小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改编。如小诗的第七小节“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圆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我示范给孩子们可以这样改编文字:“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金鱼身体上的鱼鳞,你们知道我还有什么作用吗,那就是我可以告诉你我的主人金鱼有几岁了呢!我有几个圈圈,就说明金鱼有几岁了。怎么样小朋友们,今天知道这个小秘密感觉很开心吧?”这样一来,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这让孩子们对于这篇诗文的每一个小节更有了进行改编的乐趣,让每节小诗更加充满童话的色彩,将学习知识与创作语言故事紧密地融为了一体。后来孩子们又对其它几个小节,如:小蝌蚪、大树年轮、大雁、三叶虫等小节都做了语言文字的改编,从而改变了一种原有的教学方式,更让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妙。特别是小诗的第四和第五小节,讲的是蝌蚪和大雁带给我们的关于大自然的语言。对于蝌蚪和大雁孩子们并不陌生,蝌蚪像黑色的“逗点”,大雁像省略号一串,此时,我便会引导孩子们在脑海里进行充分想象,同时借助书中提供的画面,感受两种小动物不同的可爱之处,最后再让孩子们进行感情朗读。这两个小节中分别有两句反问的语气,更加使文字充满了童趣,但孩子们的语气还不是很到位,后来经过我的范读和转换句子形式来提醒孩子们去读,最终能让孩子们达到了有感情去读。

3、诗歌的创编。课后我布置孩子们回去搜集整合资料:“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写一写,如果能写成诗歌就更好了。”班级多数孩子,特别是普通组和提高组的孩子们几乎都去搜集有关大自然的语言了,有的是关于谚语的,如“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等等类似的天气方面的谚语;有的则是将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3

一、教学设计介绍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也是一篇科普文。我通过认真研读教材,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首先扣住“语言”导入;明确学习内容;接着围绕“语言”,依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设置了三个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

1认识“语言”(物候)

此环节预设了三个问题:

①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用文中的一个句子解释什么是物候。

③本文介绍了关于物候的哪些知识?最重要的知识是什么?理由何在?从而,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梳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2解读语言

本环节我先鼓励学生自主品味文章的一、二自然段中生动典雅的词语;然后,借助两幅对比鲜明的图画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品读;紧接着,我出示了有关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句子,放手让学生从词语的准确严谨上体会这四个因素的排列顺序和内在联系。这个环节最主要目的是品味文章生动典雅、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

3辨识“语言”(信息)

最后一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尝试着从出示的农谚中辨识物候信息。

二、教学过程反思

1教材研读应深入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说明文,教学备课时要关注它的文体特点。可是,它也是一篇科普文,研读教材时,也要注意科普文科学性和通俗性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引导。只有深入研读了教材,才能在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明白文章的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也不只是让学生了解有关物候的科学知识,而应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内容中品读语言,从语言中学习表达。总之,通过深入研读教材,要让说明文教学也有语文味。

2学生研读应深入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再好的课堂设计如果脱离了学生,也只能是空中的楼阁。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深入研读学生。教师只有事先研读学生,在预习时有的放矢地进行交流,上课时才能有效地引导。

我在预习课的时候,发现学生不大配合,尝试着交流了几次,都碰了壁。此时,我没有积极想办法,进行疏通和引导,却急于求成,只想快点完成自己的预习任务,丧失了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最好时机。以致学生在课堂上未能很好地展现自己,课堂上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这是这节课我最遗憾的地方。

今后,我还需要多学习如何与学生进行交流,深入研读各种各样的学生,在备课中关注他们,在教学中引导他们,鼓励各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3课堂调控应灵活

课堂是多变的,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教师要灵活地进行课堂调控。面对沉闷的语文课堂,面对学生的散乱,我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疏导,也没有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化解,反而,任由不良的学习情绪蔓延。同时,自己的上课状态也受到了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极其焦灼不安,却又有点“无可奈何”。真正懂得教学艺术的教师,课堂调控更应灵活机智,彰显自己的教学智慧。

这节教学比武课,让我获益匪浅,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值得我深思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研读教材,多研读学生,讲究课堂的教学艺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4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诗歌,共有五节,第二、三、四节以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为例,说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的科普性较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不是很近,许多字、词、句学生难于朗读、难于理解。理解这三种大自然的语言,知道“大自然的语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像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使人联想到事物的发生和变化。让学生学会在读中发现,在读中学会质疑,培养探究意识,初步学生合作,在朗读、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这一节课主要教学过程分五步:第一步,听写生字词,课件演示“大自然的景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阅读的兴趣。第二步,上机打开主题网站进行课文朗读,为理解大自然的语言铺路。第三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阅读中学会发现,鼓励学生提问,在质疑中初步学会探究。第四步,根据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第五步,拓展延伸。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5

大自然的语言是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出现,蕴含着一些科学常识。我在处理这篇课文的时候,努力上成一篇语文课,而不是常识课。课文中“准是”一词的处理,通过换字(一定、肯定)处理,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往”这个词的词义理解,则是通过表演的形式。此外,“妙不可言”这个词,则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管齐下,收到了实效。此外,以读代讲,是一种极好的语言文字的训练。采用了各种形式读。小班教学、小组围坐,便于讨论,互助、互帮精神的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答疑,组长带领下的自主学习,较为全面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那就是面向全体。

在学生读文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逗点”、“年轮”、“鱼鳞”、“三叶虫”、“漂砾”,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加入了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视频资料。不仅让学生明白自然现象,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句子的内容,还能令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理解“妙不可言”的意思,从而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规律,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课堂始终呈现活跃、和谐的气氛。其中李政霖同学大胆质疑、善于观察给听课的领导、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读到“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他问道:“那如果看不到白云,明天就一定不是晴天吗?”当一个小组表演秋天大雁编队飞行时,他敏锐地观察到这几个同学是从北往南飞了。到最后一个仿写环节:“结合你平时观察到的、积累到的或搜集到的资料模仿本课也写一节描写大自然语言的诗歌吧!”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6

《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是多元识字教材第二册第九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教学过程我是按照定向导入一一教学新课一一巩固练习这个思路设计的,教学新课这一环节又分为熟读文,感受课文,背诵课文,识记生字四步。本节课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引导预习,求自主。

新课程实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这节课上,在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及识记生字时,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发现规律,鼓励同学间互合作,互相补充,纠正,建立师生间,生生间课堂立体结构,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熟读成诵,求积累理

读书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阶梯,积累是文学创造的源泉。因而课堂上要注意多读书。熟读课文环节就是我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堂上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好朋友读,同桌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分小节读〉多次朗读,以此提高学生读的技巧。同时我也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共同读,共同背诵,共同表演,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使他们充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延伸课本,求拓展

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提到:要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7

《大自然的语言》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主题单元下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一首文字浅显,文笔优美的知识性诗歌,从一些最为常见的现象入手为我们介绍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诗歌具体介绍了7种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高飘预示晴天,蚂蚁搬家要下雨;蝌蚪游泳春天到,大雁南飞秋天到,鱼鳞的圆圈,树的年轮都是“一圈一岁”,“三叶虫”推测地质,又可分为表示天气变化、季度变换、推测年龄、推测地质四个板块。其中表示“三叶虫”这个小节是学生难于理解的,是本诗歌的难点。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为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利用课件演示:公打鸣、电闪雷鸣、小溪奔流的景象,师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师叙: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也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在大自然中,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很自然的把学生带进大自然的课堂,吸引学生主动地去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二、充分朗读,注重感悟。

课上,我毫不吝啬的在课堂上给了学生15分钟的自由朗读时间,并按照我的预设教学程序和学生进行了心灵的对话与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感悟大自然语言的神奇,采用分板块教学的方法。我把2—8小节分成三个板块,第一步:通过读、说、议学习2、3小节,了解学习方法。第二步:通过默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大家一起学习4、5小节。第三步:自己学习6—8小节,再交流收获。学生的知识生成都来源于在读懂课文,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读书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三、利用课件,解决难点。

第八小节“三叶虫”化石推测地质是难点,这种漫长的地壳演变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我采用让学生先自读全节,再质疑。然后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生动的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对地壳的演变有感性认识,从而达到产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四、整合资料,仿写诗歌。

15.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篇十五

关键词:自然语言处理,基于实例学习,相似度比较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基于规则、基于统计和与机器学习方法结合的三个阶段。传统基于规则的方法很难适用于存在大量“例外”现象的自然语言处理;而基于统计方法对问题描述的不易理解性以及数据稀疏等也限制了它的应用。

近年来, 机器学习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在众多机器学习方法中, 基于实例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学习过程只是简单的存储已知实例[1]。分类的过程才是相似度比较的过程。这一特性使得问题描述和分类过程大大简化, 避免了前两种方法泛化过强或过弱的缺陷。

1 基于实例的学习的基本算法

基于实例学习是基于智能行为可以通过相似推理来达到假设建立的一种学习方法。其算法机理是:在遇到一系列训练样例时, 基于实例学习仅将它存储起来。等遇到新实例时, 再计算新实例与存储实例之间的距离, 找到与新实例距离最近的类别, 并赋予相应的函数值, 完成分类[1]。

1.1相似度比较机制

相似度比较是基于实例学习中两实例通过计算特征间的距离来进行比较。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基于实例学习可以通过调整权重和特征值距离来调整分类效果。下面的I B 1和I B 1-I G采用的是调整权重的方法, 而M V D M是一种调整特征值距离的方法。

(1) IB1方法。

IB1算法[2]由Aha等人在1991年提出, 各权重的值都为1。实例间的距离即为特征值间距离的加和。此法较简单, 针对某些分类问题, 效果也很理想。但是正因为过于简单而存在着维度灾难的缺陷, 在有多个特征值的情况下会使得相关特征值一致的实例可能在这个n维的实例空间中相距很远, 而误导分类。

(2) IB1-IG方法。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 利用信息增益来确定每个特征的贡献量是十分必要的[3]。这种方法就被称之为I B 1-I G。它通过检测特征值的重要性来对特征值分配权重, 总的来说, I B 1-I G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维度灾难, 而且也具有了针对数据稀疏问题的平滑能力[7]。

(3) M V D M方法。

在前两种方法中, 无法充分估计异形相关词语相似性的情况。为此, 学者们提出了M V D M方法。此法是通过比较每个特征值的类条件分布情况来构造两特征值间分布距离矩阵来计算特征值间的距离。

M V D M方法可以说是在基于相似性推理的基础上, 采用统计方法学习了一个特定分类问题。同所有统计方法一样, 它对中等以上概率的词识别效果好, 对概率低的识别效果则差。

2 基于实例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

基于实例学习是一种针对分类的有监督的学习方法, 而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许多应用问题都可以被看作是分类问题。例如语法形态分析、词性标注、浅层句法分析等等。基于实例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基于实例学习方法在训练时不做任何归纳而直接存储这一特点, 具有较为客观的归纳偏置, 既保证了特征信息不减少, 又保证了例外情况的正确处理。避免了以往方法泛化过强或过弱的缺陷。

(2) 相比之于统计方法, 避免了统计方法中平滑数据稀疏中参数估计的诸多困难, 减少计算复杂性, 同时增加了分类精度。

但是也不证明它是全无缺点的, 由于基于实例学习牺牲泛化而保存所有的实例, 造成了冗余, 占据存储空间。语料库越大, 包含实例越多, 计算次数就越多, 分类的效率也就变低, 针对这一问题, I G T R E E是一个提高搜索速度的方法。它是一种带有静态有序特征的决策树算法, 它忽略那些与重要特征不匹配的实例[2]。相关的研究及实验证明, I G T R E E在效率上较高但在精度上略低于I B 1-I G, 数据量越大越复杂则这两点越为明显。

3 基于实例学习方法在浅层句法分析中的应用

作为该方法的一个应用, 本文对实例学习在浅层句法分析中的分类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

浅层句法分析是一种新的语言处理策略, 它是对语句的短语级句法分析, 而不是完全句法分析[4]。它规避了句法分析存在歧义的困难[8], 同时也利于句法分析技术在大规模真实文本处理系统中的快速利用。

本文使用I B 1-I G方法, 采用通用的《华尔街日报》语料[5]。我们将得出的精度计算结果与使用同一语料的基于规则的结果、基于统计的结果以及Baseline值做比较。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 精度、召回率及F值都是浅层句法分析系统的通用衡量指标。由表1可以看出, 这三个值都远远高于Baseline值, 说明它作为一种处理该问题的手段是有存在必要的。同时较基于规则方法的结果提高了4.6%, 较基于统计的结果提高了2.2%, 改进效果良好。可以得出, 基于实例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中较基于规则和基于统计方法确是有其明显优势的。

4 结语

本文就基于实例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论述, 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针对性比较, 其类比推理机制给自然语言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仍然存在问题。虽然它可以规避基于规则和统计方法的缺陷, 但是完全抛弃规则, 放弃归纳事物的规律同样是不合理的。如何在二者之间取一个均衡点是至关重要的, 也是我们将来要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Tom M.Mitchell.机器学习[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鲁松, 孙红梅, 白硕.自然语言处理中记忆学习方法的改进[M].第六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2000.

[3]王浩.基于语料库的自然语言句法分析技术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4]孙宏林, 俞士汶.浅层句法分析方法概述[M].当代语言学, 2000.

[5]宗成庆, 高庆狮.中国语言技术进展[J].中国计算机学会, 2008, 8:34~39.

[6]王珏, 周志华, 周傲英.机器学习及其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7]陆汝钤.人工智能[M].科学出版社, 1996:45~52.

16.生态的语文,自然的氧吧 篇十六

——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自2001年研制成稿,推行至今已经10年了。这期间,反复调研、反复修改,最终形成定稿,即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新课标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更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枝一叶总关情

新课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不仅关注学生的全面参与,更关注了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个性探究。这打破了以往教师的“满堂灌”和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这种模式,更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完全由学生自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然后师生合作解决问题,直至养成个体的语文素养。

例如执教《天上的街市》这一课,在以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导入之后,我们可以由学生解读题目,把学生生成的问题或者疑问作为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及任务。这样既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更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质疑问答中潜移默化的养成。既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在自主合作中兼顾了学生的个体特征。

这方面成功的案例是杜郎口中学的“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会说”、“说得精彩”,真正落实“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课堂改革目标。这三步依次是:(1)预习模块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2)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3)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能否达到三维目标。

正是这个自主学习模式的运行,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默契,造就了活跃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很好的解决了合作学习问题、学生主体问题以及面向全体共同发展的问题。“一枝一叶总关情”,学生在这样一个舒适的环境里自由的呼吸,快乐的成长。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新课标里,教师绝不是袖手旁观的看客,而是充当了“导游”的身份。导游大家不陌生,他是组织者、引导者;而且游客游览的质量好坏与他有着直接的联系。那么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吗?

很欣赏张伟忠老师的《自助餐里的教育学》这篇文章。他说去吃自助餐,往常都是现成的,已经做好的,所以每一回都感到索然寡味,毫无口味。然而这次让他印象深刻:素材、作料已经准备好,只等你选择好,然后立马下锅料理,这样就吃到了适合自己口味的料理了。那么我们当前的教育不也应该是这样的吗?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往往拿着现成做好的料理,在课堂上往学生口里硬塞。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会厌食,阻遏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提供给学生合口味的料理是当前每位教师必须做到的。这就是“问渠那得清如许”,必须“为有源头活水来”啊。

新课标如一阵春风袭面而来,最让我欣慰的是“训练”一词的回归。而且明确表示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感悟、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常常看到有的教师一味的放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而自己却“游手好闲”。“思而不学则殆”,学生没有必需的法宝,便日渐迷惘,厌食症者与日增多。为此,自己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

我常对学生说:“为什么语文各类题型的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呢?这就足以证明语文教学可以公式化、定理化。所以你们不要茫然,和老师一起把这其中的规律紧紧地拽在手中,认真铸造,变成你们手中的一把把宝剑吧。”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跃跃欲试,甚至想大展身手了。在调动了积极性和求知欲的前提下,我对自己也进行了近乎苛刻的要求。我抓住每一种文体的特点,仔细研究其内在规律,力求找到一种让学生能容易理解接受而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在这其中,我和学生惊喜的发现了其中的规律,然后我们对每一种文体进行了“几步阅读法”的归纳总结。如小说的阅读:无非是考查人物形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故事情节、小说中心、语言品析这几种,所以在阅读小说时,要先宏观把握初步理解其中心,然后结合每一种题型的答案套路,力求回答出其精髓;散文的阅读:先抓住文眼,进行宏观把握;然后找线索,理清内容结构,赏析语言;深入体会借景抒情及象征手法的运用,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达到阅读的目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对学生进行了填鸭式的公式定理的学习后,我就和学生们一起结合每一篇文章深入细致地进行文本解读的实战演练。在这其中,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我们研究审题技巧,我们揣摩出题意图,我们总结经验和教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以提高,写作能力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之上也得以提升,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们拿着这个魔法棒在语文的世界里像一只只鱼儿快乐的游来游去。

呼吸湖光穿九曲

新课标里这样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这里得到最好的体现。语文是一个综合学科,它有着极强的人文性、思想性,所以其外延是广阔的。学生仅有理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只挖掘学生的理性思维实际上是空中楼阁,是虚无缥缈的。所以语文学习必须有扎实的基础、广泛的积累,能吸收自古以来人文大师的思想,能接受中外优秀文化、革命传统等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从纳粹集中营逃脱的幸存者,战后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都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请你帮助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前提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啊。当然这是在一个特殊背景下发出的危言耸听,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与人文教育的必要。所以新课标里三令五申要“以人为本,要养成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运用能力,培育富有国家观念的公民,坚守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积极吸纳世界多元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新课标里强调要贯彻到语文的各个活动中,像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应有一个指导思想,这就是对学生的气质养成与情感教育。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新课标里得到彰显与深化。这是绿色的原始庄园般的语文,这是富有生态的语文:满目青翠,密林翘立,风起叶舞,动人心弦。唱一段清歌,谱一首心曲,情深处娓娓呢喃,意动时切切低吟。学生在这里会享受到自然氧吧散发出的一缕缕怡人心脾的空气。

亲爱的教师们,让我们放飞心情,奔向生态语文的自然氧吧。最美莫过于你——语文新课程标准,从此在语文的旅途上,我唯愿与你相约相伴了。

作者简介:董美丽(1977-),女,烟台莱州市郭家店中学语文教师,职称:二级教师。

17.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篇十七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课

1、小朋友,你知道公鸡告诉我们什么?

2、公鸡叫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在大自然中,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

齐读课题。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今天,我又带来了它们,看谁和它们是真正的朋友。

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4、看来上节课你们都和生字成了好朋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读懂它们的语言,好吗?

二、学习第一节

1、出示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真是聪明的孩子,这些其实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看到了什么,说明你在观察,知道了什么,说明你不但观察了,而且还进行了思考,所以说――

课件出示第一段内容,教师引读(师生合作)

3、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你愿意做一个仔细观察的孩子吗?

4、我们一起再读读这一小节。齐读。

5、接下来就让让我们用眼睛看,用脑筋想,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

三、范读诗歌

请小朋友听诗歌朗读,想一想,诗歌里讲了哪些自然现象?

出示课件,生听范读。

诗歌里讲了哪些自然现象?

板书:蝌蚪,鱼鳞,化石

四、学习第二小节

1、请小朋友打开书,看看哪一小数点节是蝌蚪在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语言?

2、谁来读第二节?

抽生读,指导。

3、出示蝌蚪在水中游动的课件。你发现了什么?

4、这些蝌蚪像什么?

5、当你看到小蝌蚪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时,就知道了什么?(春天来到人间)

板书:春天

6、春天来了,小蝌蚪在水里欢快地游着,多高兴啊!能读出这种语气吗?一起试试。

师生合作读。

齐读。

7、扩展:还有什么现象也说明春天到了呢?

五、自学三、四小节。

刚才我们通过仔细观察,读懂了大自然中蝌蚪的语言,那么鱼鳞和化石又告诉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语言呢?

接下来我们自学三四小节。小朋友可以和伙伴一起选学你喜欢的一小节。先读读诗歌,再打开电脑桌面上的》大自然的语言》,找到你喜欢的部分仔细观察,然后再读诗歌,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学。教师指导读书,看课件,读书)

(一) 汇报三小节

1、美丽的小河里除了有蝌蚪,还有大鱼,大鱼的身上藏着一个秘密。请学习三小节的小朋友来汇报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抽生回答。(一个个圈圈)

2、课件出示句子,比较。

鱼鳞上有一个个圈圈。

鱼鳞上有一个圈圈。

分组读,有区别吗?

3、这些圈圈告诉了我们什么?

板书:岁数

4、两圈就是一岁,这是怎么回事呢?请机器人给我们讲一讲吧!(课件出示)

5、你们觉得神奇吗?谁能读好这一节?

抽生读,指导语气,范读后齐读。

6、扩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课件出示大树的年轮图。一志数数大树有几岁了吧!

(二)汇报四小节

1、大自然的语言可真奇妙!下面我们请第四小节的小朋友带我们去喜马拉雅大雪山,寻找更为奇妙的大自然的语言!

2、抽生汇报。

(1) 你在喜马拉雅山巅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理解“古老”,“化石”

三亿年前的三叶虫被埋在泥土里,经过几亿年,变成了今天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就叫化石。

(2) 三叶虫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

板书:汪洋

课件出示,小结

我们居住的地球有陆地和海洋,它们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经过几千万年的时间,有的陆地变成海洋,有的海洋变成了高山。许多海洋生物经过漫长岁月的风吹雨打,就变成了化石。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这一节。

男女分读。齐读。

课间休息

六、学习第五节

1、刚才我们知道了大自然不但会说话,而且说得很巧妙。你看――

课件出示填空

小蝌蚪告诉我们( )

鱼鳞上的圈圈告诉我们( )

古老的三叶虫化石告诉我们( )

所以课文赞美它。

2、引读前两句

师:大自然的语言啊,

生:真是妙不可言。

“妙不可言”是什么意思?

3、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呢?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理解“永远”

4、小结

不爱学习,总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粗心大意永远也发现不了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语言,探索更多的奥秘。

七、齐读全诗。

这首诗写得很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配乐齐读。

八、拓展。

1、昨天老师布置小朋友收集自然现象,并画一幅画,愿意把你收集到的展示给大家吗?

2、能不能像诗歌中的句子那么说?

3、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现象,你能帮我介绍这些语言吗?

课件出示。

4、老师把一些自然现象模仿课文也写成了一首诗歌,想听听吗?

课件出示诗朗诵。

5、怎么样?写诗不难吧?想不想当小诗人?

把你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说的写下来,好吗?

6、交流展示。

7、小结

看来写诗也不是特别难的事,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我们班一定会出许多小诗人。

九、作业

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的,下课以后小朋友把你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说一说,画一画,

上一篇:大一政治学概论重点下一篇:期中表彰大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