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24-10-01

高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篇)

1.高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篇一

一、语言基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创伤(chuāng)弄堂(nòng) 皮辊(gǔn)刀俎(zǔ)

B.漫溯(sù) 瞋目(chēn) 骨髓(suǐ)长篙(gāo)

C.颓圮(bǐ) 参乘(shèng)目眦(zì) 翌年(yì)

D.团箕(jī) 鲰生(zhōu) 租赁(lìn)彘肩(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谦逊 浸渍 莅校 陨身不恤

B.喋血 桀骜 做揖 篱笆

C.忤视 笙萧 锭壳 纳粹

D.激亢 绯红 攒射 菲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物理学家费曼的生活中没有神圣的目的,科学对他来说只是一场好玩的游戏而已,他似乎就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

B. 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自己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C. 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可谓是老练稳重的央行行长之一了,但面对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公布的经济中期预测报告,即使是这位前法国银行家,昨天也表现得忸怩不安起来。

D. 母亲去世的那天,他长歌当哭,涕泗交流,在场的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作者戴望舒也因此成名,被人们称之为“雨巷诗人”。

B.在《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一诗中,诗人艾青倾吐了对大堰河无比真挚的爱,这种爱是与对黑暗社会的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C.80%以上读过《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的人和听说过这个故事的人,在讨论其人其事时,都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是感人的。

D.查尔斯.狄更斯出身寒微,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早在清末就被译成中文,是一百多年来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家。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从古希腊人立下塞基洛斯墓志铭甚至更早的时候起,人们写作、歌唱与演奏音乐的目的就是为了赞颂神的荣光与人世的美好。

②但即便如此,对丑与恶的表现也仅仅是停留在艺术层面上的,从未有人鼓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也如此操作。

③当音乐史的长河逐渐流淌至近现代,作曲家们发现对暴力、扭曲、阴暗的描写同样是艺术美的一种。

④古典音乐一定不会是助长人性中“恶”的一面的催化剂。

⑤将艺术与生活区分开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什么难度。

⑥听过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人不会真去搞这么一场献祭仪式,热爱马勒交响曲的乐迷们也不会因为受其中悲观厌世情绪的影响而真去做什么轻生之举。

A.④①③②⑥⑤ B.⑤⑥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⑤⑥ D.③②④①⑤⑥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都有活用,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④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⑤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⑥范增数目项王

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⑧道芷阳间行

A.①③④/②⑥/⑤⑦/⑧ B.①④/②⑥⑧/③/⑤⑦

C.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D.①④/②③/⑦/⑤⑥⑧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夫秦王有虎狼之心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为之奈何 吾属今为之虏也

D.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8、选出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 )

例:客何为者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C. 大王来何操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①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②,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③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 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俛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

[注] ①曩者:从前,之前。②争道:争夺棋局上的格道。③嘿:同“默”。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B.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C.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D.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击剑,用剑相击刺的运动和技法。

B.支属,亲属、宗支。“支”指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

C.筑,古代弦乐器,形似琴,有十三弦。

D.太子,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嫡长子。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文字交代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

B.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对 他怒目而视;与鲁句践博棋,鲁句践发怒呵斥,都反衬了他的隐忍。

C.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D.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就推荐了他。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分)

译文: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艳丽,但秾丽中又有清新之感。

B.第一、二句正面点题,时间、地点都十分明确,特别是重点突出了初晴,具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C.颔联中的“乱”和“残”字写出边塞风光的“萧瑟残败”之景,暗含诗人对战争的痛恶之情。

D.诗歌的前两联写景层次井然,色彩浓淡得当,绘形绘声、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描绘一幅边塞的风景图。

E.颈联是作者在看到这一派大好风光时的感叹,是全诗的主干。“南牧”实含有侵略的意味,“汉将”即指唐将。

(2)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试作简要赏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述而》中的话:“ , 。”

⑵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 ”是对“古仁人”超越客观环境和个人荣辱的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⑶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 长沙》)

⑷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 !”(《荆轲刺秦王》)

⑸《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特点的句子是:“ , 。”

⑹《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 ?”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木鱼馄饨

林清玄

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

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

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浑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传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

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

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下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讯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至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木鱼总是木鱼,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

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在他只是云淡风轻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小小的摊返身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15.(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开始对木鱼声产生了“魔障”是“抑”,明白了木鱼“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是“扬” 。

B、文章前面写自己冬日雨天读《金刚经》颇有感悟,结尾说“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意在表明现实生活可以改变人的思想。

C、本文写一个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境界,充满了人性美的温情和馨香,更充满了生活的哲思和厚重感。

D、本文作者由对木鱼声的误会和探究,引出了卖馄饨老人的故事,从而表达了对人生的领悟,构思巧妙到不着痕迹的程度。

E、“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卖馄饨老人的崇敬,也使前后文形成自然的照应,使全篇浑然一体。

(2)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一个卖馄饨的老人描写得生动感人的。(4分)

(3) 林清玄曾说过 “所有美的感受都要穿过心灵,就好像海岸溪边的卵石,一切杂质都已流去,只剩下最坚实、纯净、浑圆的石心”。结合本文探究这一思想的内涵。 (6分)

四、语言运用题(11分)

16.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补写出第一副对联的上联并写出第二副对联的上、下联。(3分)

芝兰绕阶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新春对联: 上联

下联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联

下联

17. 提取下面一篇新闻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三个关键词。(3分)

去年在南极上空陨落过程中粉碎的一颗流星已经引发了一种理论,即流星尘埃可能在我们的气候系统中发挥了一种隐秘的作用。

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这块岩石估计有1000吨,去年9月3日进入南极上空的高层大气,成为美国国防部卫星红外线眼观察到的一个火球。同空气分子的摩擦使得这块岩石损耗殆尽,变成一片从56公里高空延伸到18公里高空的尘埃云。利用南极地面站的仪器对这片尘埃进行的近距离观察表明,其直径为20微米,比原先估计的流星碎片的体积大了将近1000倍。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火山喷发产生的直径超过1微米的颗粒能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

1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是理论自信之根。传统文人常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显示自信。从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关系看,①______,“气自华”是自信的结果和表现。文化范围像大海那样宽广,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等。中国人爱喝茶,俄国人喜饮酒,美国人放不下枪,诸如此类,统属文化。按文化大逻辑,理论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种类;②____________,再有理论,如同先有根,再有树;文化体量大,资源足,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文化之根伸得广、扎得深,③_____。

五、作 文(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朋友们,岁月如诗,人生如歌,年轻的你,留下成长中的一个个精彩。

镜头:生活中一次次磨练,学习中一次次探索,辩论赛上一次次交锋,绿茵场上一次次拼搏,与师长、同学一次次心灵碰撞……于是,意志坚强了,知识增多了,能力提高了,青春精彩了……而那美丽的一幕幕就构成了你成长中的一块块绿地。

请选择自己成长过程中一个精彩镜头,以“我成长中的一块绿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等信息。

高一年语文科参考答案

一、语言基础(24分,每小题3分)

1.B 【解析】A 弄(lòng); C圮(pǐ);D鲰(zōu)

2.D 【解析】A陨-殒; B做-作 ; C萧-箫

3.B【解析】 A“桀骜不驯”:形容性情倔强。应为“玩世不恭”。 C“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应为“局促不安”。D“长歌当哭”指以写文章来代替哭泣,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句子说的是母亲的去世使他很伤心,用在此处不恰当;

4. B 【解析】选项A,结构混乱,因“被人们”和“人们称 之”杂糅,造成结构混乱,去掉“被”或“之”; 选项C项有歧义,“80%以上”修饰对象不明确;选项D偷换主语,《大卫•科波菲尔》是小说家,表达有误。故答案选B。

5.A 【解析】本段文字介绍的是古典音乐对人的影响。④表明作者的观点:古典音乐不会催生人性中的“恶”。①追溯音乐的起源。③②是对音乐中“丑与恶”的解读。⑥具体解释②。⑤总结,要将艺术和生活区别开。

6.C【解析】①④形容词意动用法②③动词使动用法⑤⑦名词活用作状语⑥⑧名词活用作动词

7.D【解析】D均为介词,因为。A项,结构助词,的;动词,到,往。B项,介词,于是,就;介词,趁机。C项,动词,对待;介词,被。

8.C【解析】A被动句;B省略句;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句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9、D“乎”做语气词,其后必然停顿,由此排除A、C两项;根据语法习惯,“燕之处士”前明显需要停顿,据此排除B项。

10、D“太子”指封建时代被确定继承君位的君主的儿子,但也不一定是嫡长子。

11、C“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于文中无依据。

12、翻译:

(1)不这样,你们都将要被他所俘虏。(“若属”,你们; “为所”,被动句;各1分。句意1分)

(2) 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之前我用眼睛威吓了他。”(“去”,离开;“目”,用眼睛;“摄”通“慑”,恐惧、威胁;各1分,句意1分)

(3) 过了不久,适逢在秦国作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会”,适逢;“质”,作人质 各1分,句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3. (1)(5分,选对一项3分)答案:CD C项,“萧瑟残败”错误,颔联景物描写的效果是旖旎中又有北国的雄浑.D项,“虚实相生”错误 ,没有虚景,都是实写。

(2)(6分)答案:诗歌在颔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用“侵”和“傍”字,将“新水”“残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黄昏时,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地向低洼处流淌,袅袅的炊烟还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的情景。 (3分)展示了一幅雨后塞外草原雄浑壮观的图景。(2分)

(三)14. 名篇名句默写(10分)

⑴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⑵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⑶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⑷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⑸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⑹何陋之有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15.(1)(5分,选对一项3分)(1)A B (A项,本文使用的手法有:倒叙手法;以小见大;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B项,前面读经是为了净化心灵,后面说“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是因为作者从老人那里感受到了人情美、生活美,同样净化了心灵。)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答案示例:①作者运用外貌、语言描写“一袭布衣”“馄饨完全是用精肉做成”表现老人平凡、朴实、真诚。②通过叙述老人的“不有失尊严的大声嚷,而用木鱼做讯号不搅扰他人”表现他心灵高贵。③通过写“每天凌晨木鱼声总是响进窗口”从侧面表现他勤劳。④作者运用描写、叙述相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使卖馄饨老人的形象生动而感人。(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方法1分,结合内容 1分,满分4分)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应该结合全文内容去找,找一些能反映人物性格的语句来作答,然后加以归纳概括。

考点: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层次为C 。

(3)这一思想的内涵有:①真正的美具有淳朴、本真、自然的特点,感受美要用心体会平凡的生活美、人情美。②老人生活在社会底层,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深夜卖馄饨谋生,但却不愿有失人格尊严地大声叫唤,于是选择了木鱼,以便“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呼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过着平淡朴实而又保持自己尊严的生活,显示着大美。③透过现实生活,作者感悟到了老人平凡的生活美、人情美,领悟了人生真谛。明白了感受生活中真正的美同样可以净化人的灵魂的道理。 (开放性题目,意思方向对即可,每答对一点得2分,满分6分)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从全文内容、作品主题、人物品德、题目句子等方面入手。

考点:探究题,要审清题目要求,从文本出发提出自己的见解,感悟。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语言运用题(11分)

16. (3分)【参考答案】 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教师办公室——桃李满园春绣绵 芝兰绕阶座凝香

17. (3分)【参考答案】流星尘埃 影响 气候

【解析】 本篇新闻主要报道流星尘埃可能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找关键词的意思就是要找出能概括这篇新闻的三个主要词语或短语。

18. 【答案】 (1). ①“腹有诗书”是基础 (2). ②先有文化 (3). ③理论之树就会枝繁叶茂(对1处1分,对2处3分,对3处5分)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语言文字的运用的一道题目,要对文段进行总体的分析,答题时注意分析前后句的关系。本题第一空根据前面的“从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关系看”和“‘气自华’是自信的结果和表现”得出“‘腹有诗书’是基础”;第二空由后面的“再有理论”得出“先有文化”;第三空根据“文化之根伸得广、扎得深”得出 “理论之树就会枝繁叶茂”。

五、19.作文

作文评分参考标准

1.作文60分,立意符合题意,语言通顺,结构清晰,切入分为43分;

2.偏离题意(30—35分);

3.离题、文体四不像(30分以下);

4.字数不够,600—700字(35—38分;每少50字扣1分);

5.字数少于600字(完篇30—34分;不完篇29分以下);

6.题目漏写,扣2分;

7.卷面不清,字迹潦草,扣2分;

8.错别字(一字扣1分,5分封顶)。

附:【文言文译文】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移到卫国,卫国人称呼他庆卿。到燕国后,燕国人称呼他荆卿。

荆卿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 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此 后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把卫元君的旁支亲属迁移到野王。

荆轲漫游曾路经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对他怒目而视。荆轲出去以后,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派使者到荆轲住处询问房东,荆轲已乘车离开榆次了。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之前我用眼睛(瞪他)威吓了他。”

荆轲漫游邯郸,鲁句践跟荆轲博棋,争执棋路,鲁句践发怒呵斥他,荆轲却默无声息地逃走了,于是不再见面。

荆轲到燕国以后,喜欢燕国一个以宰狗为业的人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半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节拍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可是他为人却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游历诸侯各国,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重的人相结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过了不久,适逢在秦国作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和荆卿结交,可以吗?”田光说:“遵命。”于是立即起身,急忙出去了。太子送到门口,告诫说:“我所讲的,先生所说的,是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下身去笑着说:“是。”田光弯腰驼背地走着去见荆卿,说:“我和您彼此要好,燕国没有谁不知道。如今太子听说我盛壮之年时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力不从心了,我荣幸地听他教诲说‘燕国、秦国不能并存,希望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用心考虑’。我私下和您不见外,已经把您推荐给太子,希望您前往宫中拜访太子。”荆轲说:“谨遵教诲。”

2.高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篇二

1. 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是().

A. -22B. 0

C. D. (-4)2

2.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这个数是().

A. 9B. 3

C. 23D.

3. 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①8的立方根是2;

②的立方根是与-;

③-27无立方根;

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互为相反数.

A. ①④B. ①②

C. ①③D. ②④

4. 实数3.14,,π,- ,0.121 121 112…,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A. 2B. 3

C. 4D. 5

5.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分解因式的是().

A. (x-4)(x+4)=x2-16

B. x2-y2+2=(x+y)(x-y)+2

C. 2ab+2ac=2a(b+c)

D. (x-1)(x-2)=(x-2)(x-1)

6.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b)2=a2+2ab+b2

B. (a-b)2=a2-2ab+b2

C. (-a+b)2=a2+b2

D. (-a+b)2=a2-b2

7. 如图1,在水塔O的东北方向32 m处有一抽水站A,在水塔的东南方向24 m处有一建筑工地B,在AB间建一条直水管,则水管的长为().

A. 45 m B. 40 m

C. 50 mD. 56 m

8. 下列多项式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A. a2 -(-b)2 B. (-a)2-(-b)2

C.-a2-b2D.-a2+b2

9. 下面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其中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 8,15,17 B. 5,6,8

C. 8,12,15 D.10,15,20

10. 计算结果为a2-3a-18 的是().

A. (a-2)(a+9)

B. (a-9)(a+2)

C. (a-6)(a+3)

D. (a+6)(a-3)

1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Rt△ABC中,已知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5;

②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若a2+c2=b2,则∠C=90°;

③若△ABC中,∠A∶∠B ∶∠C=1 ∶ 5 ∶ 6,则这个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④若(x - y)2+M=(x+y)2成立,则M=4xy.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12. (ambn)3 = a9b15,则m、n的值分别为().

A. 9、5B. 3、5C. 5、3D. 6、12

二、仔仔细细填,记录自信!(每空3分,共24分)

13. -27的立方根是.

14. 比较大小:7 .

15. 如图2,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表示整数的点有个.

16. 若(x+1)(2x-3)=2x2+mx+n,则m=

,n=.

17. 因式分解:2a2b+ab2 =.

18. 一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其对角线长是cm,那么它的长是cm,面积是cm2.

19. 有两棵树,一棵树高8 m,另一棵树高2 m,两树相距8 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m.

20. 若x + y = 2,xy = - 2,则(1 + x)(1 + y)的值为.

三、平心静气做,展示智慧!(共60分)

21. (每题3分,共12分)计算:

(1)2x2y·(-3xy) ÷ (xy)2.

(2)(-2a)·(3a2-a+3).

(3)(x+3)(x+4)-(x-1)2.

(4)2a3x2·(a-2x)-a2x2÷(-ax)2.

22. (5分)已知x + y 的算术平方根是3,x-y的立方根是3,求2x-5y的平方根.

23.(每题4分,共8分)因式分解:

(1)4x2+4xy+y2. (2)4a2-16b2.

24. (10分)阅读理解:

(1)计算后填空:(x+1)(x+2)=;(x+3)(x-1)= .

(2)归纳、猜想后填空:(x+a)(x+b)=x2+()x+().

(3)运用(2)的猜想结论,直接写出计算结果:(x+2)(x+m)=.

(4)根据你的理解,分解下列因式:x2-3x-10=()().

25. (8分)如图3,已知∠C=90°,BC=3 cm,BD=12 cm,AD=13 cm.△ABC的面积是6 cm2.

(1)求AB的长度.

(2)求△ABD的面积.

26. (9分)已知a、b、c是△ABC的三条边.

(1)判断(a - c)2 - b的值的正负.

(2)若a、b、c满足a2 + c2 + 2bc(b - a - c) = 0,判断△ABC的形状.

27. (8分 )如图4,将长方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F处,已知CE=3,AB=8,计算:(1)BC的长.(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高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篇三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参差cī

熨帖yù

未雨绸缪móu

横波回澜lán B.湍流tuān

编纂zuǎn

载笑载言zǎi

亘古不变gân C.福祉zhǐ

悖理bâi

街谈巷议xiàng

相形见绌chù D.罹难lí

夙昔sù

一沓贺卡dá

前合后偃yǎn

2、下列选项中两个短语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爱而不见

贻我彤管 B.匪女之为美

夙兴夜寐 C.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D.士贰其行

隰则有泮

3、下列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此时几乎万人空巷,大马路虽宽,也有人满为患之虞。

B.安居工程实施的消息传来,小羊圈的老住户弹冠相庆,这下他们能有新房住了。C.新的班主任对我们的关心无所不至,从学习到生活,到娱乐处处关怀着我们。D.如果我们为了突出政绩而把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掩盖起来,那无异于饮鸩止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B.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主题,使得金庸的小说具有大气、深沉。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D.学生集体到科学宫参观学习,对科学就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有了更深的体会。

二、古诗文阅读(共38分)

阅读文段回答第5—12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一)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赠送)

夫唯捷径以窘步(困迫)B.否泰如天地(坏运气)

榆柳荫后檐(遮盖)C.渠会永无缘(他)

脉脉不得语(含情相视的样子)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说出来)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通“悦”,喜爱)6.下列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言”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B.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C.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7.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C.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D.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8.与“桑之未落”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B.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C.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不能舍也 D.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二)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写太守家操办喜事的豪华排场,是为了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

B.面对兄长逼婚,她允婚,表现了她对自己处境、对未来的清醒认识、估计和对兄长淫威的蔑视;同时也表现了她的顺从性格。C.“阿母”的话,表现了刘母并不理解兰芝的真实想法,没有站在女儿的立场考虑,却在为儿子的逼婚推波助澜。D.“六合”是指迷信的人所认为的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都相合的意思。10.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是 A.“婀娜”是“轻轻飘动的样子”,“赍钱”是“赠送钱财”。B.“杂彩”是“各种颜色的绸缎”,“流苏”是“用五彩羽毛做的下垂的缨子”。C.“登即”是“立即”,“踯躅”是“缓慢不进的样子”。D.“交语”是“交相传话”,“交广”是“交往的人多”。

11.下面各句的“适”与“处分适兄意”的“适”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B.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12. 与“登即相许和”的“相”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C.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D.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13.翻译下面句子(6分)

(1)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3分)

(2)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3分)

(三)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是写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只用“地白”二字点出清美的意境。

B.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丝丝寒意,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此句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C.诗的前两句写景,却不提一个“月”字,第三句也只是写他人望月,诗人并没有由月宫的凄凉而引出自己入骨的相思。D.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2)你认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妙在哪里?(4分)15.默写(10分)

(1)静女其娈。,说怿女美。

(2)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3),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4)纤纤擢素手。终日不成章。(5)曾子曰:“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本大题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小题。人 生 的 艺 术 化 朱光潜

①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②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③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④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⑤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

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变迁而生长发展。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⑥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⑦朱晦庵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

⑧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欣赏,生活也是如此。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班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一笔一划也不肯苟且。善于生活者对于生活也是这样认真。曾子临死时记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门人把它换过才瞑目。吴季札心里已经暗许赠剑给徐君,没有实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郑重地把剑挂在徐君墓旁树上,以见“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风谊。像这一类的言行看来虽似小节,而善于生活者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犹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小节如此,大节更不消说。董狐宁愿断头不肯掩盖史实,夷齐饿死不愿降周,这种风度是道德的也是艺术的。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

⑨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朋友,在告别之前,我采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在中国人告别习用语之下加上三个字奉赠:“慢慢走,欣赏啊!”(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6-17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6.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6分)A.人生不能离开艺术,创造和欣赏既是艺术的,也是人生的。B.完美的生活中的小节如果错过了,也不会与全人格相冲突。

C.由变动不居的物与我交感共鸣产生的情趣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造化。D.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这样的生活不是艺术的生活。E.艺术家在艺术范围之内是最严肃不过的,但是在生活上最为随便。

17.对文中所举事例或引用诗文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事例,说明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B.把西施和东施进行对比,突出生活的妙处在于自然真实。

C.引用朱晦庵的诗,说明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D.举曾子和吴季札的事例,说明艺术家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18.联系文意,理解作者在文中结尾处的赠语的含义。(4分)

19.根据文意,我们该如何生活才能实现“人生的艺术化”?(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文学类),回答问题(15分)

①40年代初期,我在重庆郊外歌乐山闲居的时候,曾在英文《读者文摘》上,看到一个很使我惊心的句子,是: ②May there be enough clouds in your life to make a beautiful sunset.③我在一篇短文里曾把它译成:“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④其实,这个sunset应当译成“落照”或“落霞”。

⑤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边、在山上,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说“早上好”或“明天见”。但我直到几十年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⑥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⑦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⑧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自转。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 1985年4月26日清晨

20.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到四十年代读到过“很使我惊心的句子”。第五自然段中写到自己几十年后的体会“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6分)

(1)使作者心惊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0字)(3分)

(2)作者体会里的“云彩”实质上是指什么?(不超过12字)(3分)

21.第五自然段中作者用拟人手法写“霞”,对表现作者的性格心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请用概括的语言,表述这段中拟人手法的好处和作用。(6分)

采用拟人的手法的好处是□□□□□□□□□□□□□□□□□□□□□□□□□□□□□,利于表现作者幼年时□□□□□□□□□□□□□□□□□□□□□□□□□□□□□□。(不超过30字)22.作者最后一句说:“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走去„„”,这句话是要表明什么的?(不超过12字)(4分)

五、语言运用(12分)

23、调整下面画线部分的语序,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删减)(6分)

你的奔放决定你的豪爽干练,你的精细严密决定你的内秀,你的开朗决定你的热情奔放,你的耐得寂寞决定你的忍性,总之,你的性格决定你的生活作风和态度。

24、苹果公司的徽标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图案引发了人们各种各样的联想。请在线相应横线上填上适当话语,从三个不同角度解读苹果公司的徽标创意。内容要切合画面,表达要有韵味。(6分)

五、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继“中国式过马路”之后,“中国式接孩子”又成网络热门话题。每到下午放学时间,全国各地小学门口,便会上演“中国式接孩子”,家长们开着二轮、三轮、四轮等各式交通工具,早早就在翘首以待,人群之众、秩序之嘈杂彷如集贸市场。与之相对照,在国外多数地方的小学门前,几乎不可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你也许每天都会见到年长的亲人或者邻居接送小孩的情形,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用书信体的方式,给你同学写一封信,说说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要求:

1、观点鲜明;

2、有自己的思考;

3、800字左右。

中大附中2013届高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6 17 答案 D D B B A D D C D D A B C

BE D(1)不久我会回家,回来后必定接你回来。为此,你就受些委屈吧,千万不要违背我的话。(记分点:归还、相、下心意、慎各1分)

(2)那些结党营私的人苟且偷安贪图享乐,(致使)国家前途黑暗、险恶。(记分点:党人、偷乐、幽暗各1分)

21(6分)

思路解析: 答好处的时候,要答出两种修辞手法的共性,同时也要答出在此处的特殊作用。答案:

好处:生动活泼,亲切感人,把云霞写得有活力,有一定的灵性。(3分)表现内容: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乐观,积极向上的天性。(3分)22(4分)

思路解析:这句话的含义比较难理解,但读文章时要抓住作者的思路,前后句子一定联系起来,因为写文章或说话,其思路是连贯的。用这样的思路来思考,前后联系一下,答案还是能够得出来的。答案: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23(6分)

你的奔放决定你的豪爽干练,你的开朗决定你的热情奔放,你的内秀决定你的精细严密,你的忍性决定你的耐得寂寞。24(6分)

4.高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篇四

12、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

⑵、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⑶、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

13、补写下列名篇句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⑴但我不能放歌,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⑵ 大礼不辞小让。 ,我为鱼肉,何辞为?

⑶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至易水上, ,取道。

⑷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 。(《雨巷》)

⑸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14、诗文的阅读和欣赏(9分)

(1)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完成①—④题。(7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①、从表达方式看,词的上半阕着重于 ,下半阕着重于 。(2分)

②“看”字领起的七句,所描绘的深秋图有什么特点?(2分)答: 。

③、词的下阕,抒发了什么感情?(3分)答: 。

(2)阅读狄金森的《篱笆那边》,完成⑤题。(2分)

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意/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④、写出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1)草莓:______(1分) (2)篱笆:_______(1分)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荆轲塔断想

柴福善

荆轲塔,在河北易县荆轲山上,后人为纪念荆轲而建。

当初,周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都于蓟,即今北京房山琉璃河,世称燕上都。后迁都易水之滨,为燕下都,都城长达十几里,居战国都城之首,世事沧桑,今也只存断壁残垣,任凭野草掩映,风雨剥蚀,荒台下落日,山水有余情了。想燕昭王励精图治,招贤纳士,修筑黄金台,从而使燕国由弱而强,终于战败齐国。千年来,李白来此凭吊,特作《古

风》:“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谁知笔锋一转:“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不免以古思己,有些哀怨了。

其时,秦统一天下,已大势所趋,太子丹凭借荆轲一介武夫,刺杀秦王,就想保住江山社稷,太异想天开了。而荆轲带秦舞阳赴咸阳,舞阳色变震恐,荆轲展图现匕,行刺未果,命丧殿上。读《史记》刺客列传,总觉司马迁笔下有些演绎。难怪,史书本身就是断简残篇,过去的历史是无法原本再现的。

荆轲未刺死秦王,即使真刺死了,马上就会有另个秦王站出来,区区燕国依然要亡的,天下依然要统一的。这么说,我无意否定荆轲的英雄壮举,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可以荆轲为代表。而这一壮举,令后人景仰,尤其在易水河边,太子及宾客皆以白衣冠送,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歌流传至今,当地人谈此,竟念出续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易县今有白虹村,传说因荆轲仰天呵气,直贯夕阳,化成一道白虹,见者称异而得此村名。

我们常吟咏英雄壮举,其实还有个尾声:那击筑相送的高渐离,后变名姓为人庸保,因善击筑受秦始皇召见,识出,秦惜其技艺,赦免一死,乃矐其目(即用马粪熏炙使其失明)。后在演奏时,以铅置筑中,举筑扑击秦皇不中被诛。荆轲一样的英雄,历史不应该忘记。

我来时,天蒙蒙细雨,怎奈山路湿滑,不便车行,只得在车中远远地凭窗而望:塔高十三层,每层八隅悬有风铎,微风摇动,清脆悦耳,声传四野。幽幽地,耳畔似有所闻。

15、文章第一段以一句成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2分)

16、请你想象一下,当年李白作《古风》时的心情是怎样的?(6分)

17、作者是否赞同太子丹让荆轲刺秦王?你从哪几句原文看出来的?作者赞同什么?(5分)

18、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围绕荆轲塔进行了哪些断想。(5分)

六、语言表达(9分)

19、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和句式,补写两句话,得出一个结论。(可用烛之武、毛遂、姜子牙)千里马若不长鸣,就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可能要一辈子困于常马;

结论:

20. 11月1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将正式开始。此前,某地准备在人民广场举行一次宣传大会,需要在高大的充气拱门的门柱上贴一副对联,请你撰写出来,字数在14—20个之间。(4分)

七、作文(60分)

21、⑴站在橘子洲头的毛泽东⑵雨巷中的戴望舒⑶康桥的徐志摩⑷刺秦王的荆轲⑸鸿门宴上的刘邦

5.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篇五

一、(24分)积累与运用

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混沌(dùn) 无餍(yàn) 攫来(jué) 如法炮制(páo)

B.消翳(yì) 羸马(léi) 冻馁(něi) 汗流浃背(jiā)

C.不啻(chì) 干瘪(biě) 颟顸(hān) 玲珑剔透(tī)

D.掠取(lüè) 嵯峨(cuó) 横亘(gèng) 未雨绸缪(moú)

2.(2分)下列 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一碧万顷 霓裳羽衣 莫明其妙 分道扬镳

B.陈腔滥调 坐无虚席 欺世盗名 振耳欲聋

C.回光返照 惊魂慑魄 潜心入腑 刻骨铭心

D.星罗祺布 喋喋不休 神工鬼斧 夜以继日

3.(2分)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 一项是

A. 这些斑驳陆离的古铜器的出土,将大大有利于我们对春秋时期历史的研究。

B. 看到黄山的奇妙景色,我真的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C. 看到地震后灾区土崩瓦解的镜头,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D. 自习课上,个别同学经常说笑、打闹,对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大家都很气愤。

4.(2分)下面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日出》选自《巴黎的鳞爪》,作者徐志摩,文章通过对泰山日出诗化的想象,展现了对古老的东方文明的倾情歌颂,借以表明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渴望。

B.《日历》是当代作家冯骥才的一篇散文,文章通篇以记叙和抒情为主,通过“日历”这个具体的事物来谈时间和生命,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创造生活每一天。

C.《蚂蚁》作者南帆,本文通过写一只蚂蚁在“我”的注视下爬上书桌,发现一粒饼干屑并把它运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怜悯,对自足于眼前幸福的反思,对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意义的冷静思考。

D.《黄果树瀑布》的作者是当代诗人朱自清,这篇游记散文采用了先扬后抑和移步换景的写法把黄果树瀑布的美完全展现出来,同时写出了自己用生命获得的真切体验。

5. (2分)下列句子使用的修 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排比)

B.这只蚂蚁在桌面上发现了我丢下的一粒饼干屑,它惊 奇地停了下来,快乐得就要晕过去了。(拟人、夸张)

C.我喜欢用日历,而不喜欢用月历,为什么?(设问)

D.这里是瀑布的声带,唯一的发言者是瀑布。(比喻)

口语与交际。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7题。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为此,你们班将于下周举办“《朝花夕拾》我来讲”读书交流会,请你结合《朝花夕拾》一书的内容,为本次读书交流会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并为本次活动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6.(4分)开场白:

7.(2分)宣传标语:

8.(每空1分,共8分)默写填空。

⑴玫瑰汁,葡萄浆, , ,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泰山日出》)

⑵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天上的街市》)

⑶杨柳尚未抽条, ,临水坐枯柳下小饮。(《游高梁桥记》)

⑷稍近,则隐隐露白, , 。(《白洋潮》)

⑸写出两句关于时间或生命的格言、警句: 。

二、(16分)比较阅读“瀑、潭、桥”组文,完成9—13题

【甲】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乙】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丙】

游高梁桥记(节选) 袁宏道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9.(3分)解释加点的词。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4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11.(3分)仿照下面示例,请赏析【乙】文“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中“鱼影”的侧面描写的妙处。

示例:【丙】文中“浪纹树影以为侑……”,不直接写春游之乐,而是从“树影”等景物的可人温馨来侧面烘托,尤其是赋予“树影”以人的性情,成了劝食劝酒的人,起到了情景交融、意趣盎然的艺术效果。

我的赏析:【乙】文中

12.(3分)按要求,任选一题作答。

①请从修辞的角度,简析【甲】 诗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②请从听觉的角度,简析【乙】文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③请从炼字的角度,简析【丙】文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我选择第 题,简析:

13.(3分)袁宏道对“堤上游人”发出了“山情水意,了不相属”的遗憾;那么,面对大自然的山水美景,三诗文作者的“山情水意”又分别是什么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甲】文:

【乙】文:

【丙】文:

三、(15分) 比较阅读“日、水、云”组文,完成14—17题

【甲】

泰山日出(节选) 刘白羽

①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

②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如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可是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 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 赏。

③海涅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象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 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

④善于观察大自然风貌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却作过精辟的描绘:

……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象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亮得象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日。……

⑤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的头上,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

⑥一次是在印度。我们从德里经孟买、海德拉巴、帮格罗、科钦,到翠泛顿。然后沿着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时汽车,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象在为我们惋惜。

⑦还有一次是登黄山。这里也确实是一个看日出的优胜之地。因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则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这种地势,只要看看黄山泉水,怎样象一条无羁的白龙,直泄新安江、富春江,而经钱塘入海,就很显然了。我到了黄山,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收听气象广播,也说二三日内无变化,谁知结果却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遇:“深雾弥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了一夜风场雨声,至于日出当然没有看成。

⑧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乙】

绿(节选) 朱自清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丙】

云海(节选) 唐敏

云是天空的吉普赛人,它们一群群来去匆匆。偶尔有走错路的一团云,慌慌张张一头撞到山上。“轰”地一下,胖乎乎的云变成晕头晕脑的丝缕状,随后拖长了身体,又瘦又薄地从山头上漫过。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巨大的身躯已经损失了许多,万分懊悔地向远方溜走。

这样有趣的云总是常常见到的,但是把整个大地盖住的“茫茫云海”却不是常见到的。有云海的日子便成为节日。

到纯白的云海中去洗澡那是十分有趣的。云海汩汩地围着山头,大有海中孤岛的虚幻感。从房屋走出来不远,双脚就踏进了云海。弯下身去用纯白的云潮来洗手洗脚,又走到云潮没胸处做双臂划水的动作。有人在潜水,脑袋一忽而这,一忽而那地冒出来。有人只在云海上露出两只手不停地乱招,笑声从云海里传上来:

14.(4分)【甲】文题目为“泰山日出”,而②—⑦段却笔锋一转,写了“落日”“海涅的日出”“屠格涅夫的日出”“印度的日出”和“黄山的日出”,到第⑧段才回笔写“泰山日出”。请从衬托的角度,赏析作者这样安排文章的用意。

15.(4分)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谈谈【乙】选文的感情为什么显得更加强烈?

16.(4分)请从拟人手法的角度,赏析【丙】选文第一段的语言之美。

17.(3分)唐敏说“没有当年的心情,云很难那么潜心入腑地感动我。”比较三选文,谈谈作者特别的心情怎样影响作者的感觉。

四、(15分) 阅读散文《都市精灵》,完成18—21题

都市精灵

舒乙

⑴我工作的地方以前是清朝太后的行宫,里面有一个古树参天的大院子,幽雅得很。由于游人稀少,常有鸟儿飞来栖息,最多的是喜鹊和灰喜鹊。喜鹊多是成双成对,而灰喜鹊则成帮成伙,一来就是一大群,它们高高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非常活跃,为这座学府式的大庭院带来了一派 生机和欢快。我常常带领国内外参观者丫在树下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瞧,这是我们的一景!”

⑵碰巧了,还能看见一只小松鼠。在北京,在喧闹繁忙的三环路旁边,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它是打哪儿来的呢?太奇怪了。我常常感叹生物界生命力之顽强,于是我又又常常说:“现代文学馆还有一宝,一只小松鼠。“听者无不惊讶,点头称赞,都觉得小松鼠长在北京城里真不容易。

⑶其实,仔细观察,能发现,一年四季,有许多品种的鸟会轮流光顾我们这个大院子,不过多半只是一只或一双;它们中有啄木鸟、百灵鸟、小黄雀、黄鹂,还有一种体型特别小巧的鸟只及小麻雀的一半大,歌可是唱得很好听。一听见它歌唱,我会立刻扔下笔,跑到院中去看它,听它那动人的鸣叫,以为是难逢的幸事。

⑷冬天,在院中,在很高很高的枯枝上,常蹲着一对硕大的乌鸦,连大嘴都是漆黑的。它们并不叫,呆呆地蹲着,居高临下地瞧着这忙碌的大城市,像两个孤独而寂寞的旁观者。

⑸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几十年前,我小的时候,老鸹是北京一景。清晨,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在城里类似万寿寺这种多树少人的深宫大院里过夜。数量之多,达到遮天的地步,一飞就是乌压压一大片,总有几百上千只,叫着闹着,给清冷的天际增添了一点无序的伴奏。它们很准时,人们按着它们飞出飞进的钟点劳作休息,倒真能起到生物钟的作用。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回的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无所事事,而且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

⑹其实,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

⑺以鸟 来说,麻雀、老鸹、燕子,是北京的最大众化的鸟类,多少年来,它们都陪伴着北京人生活,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如今,老鸹和燕子在北京已经很稀有了,麻雀经过大围剿也元气大伤,都构不成北京的景致了,实在是非常的可惜。

⑻我很羡慕春城昆明,近年来那里每年春节前后都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由西伯利亚飞来过冬,成了昆明人的一大骄傲,年年都有电视报道。

⑼我佩服上海人,他们开始在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多可爱!

⑽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现代大都市都有自己的都市动物,从这 个意义上说,美国的许多城市可以称得上是小松鼠王国,或者野鸭子王国,或者鹿的王国。旧金山是最有代表性的,简直是个海兽鸟城。在它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居然卧着上百头野生的大海狮,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抢地盘,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赏。海滨饭馆都把临海的座位当成一等雅座来招待顾客,甚至搭起高高的木板大看台,可以登高检阅。靠近金门大桥则有一处观海鸟的胜地,太平洋海湾中有三个小岩石孤岛,栖息着上万只大嘴鹈鹕、鱼鹰、海鸥。只要鱼群一到,这上万只大海鸟便一起腾空,作低空滑翔,然后,一抿翅膀,像炸 弹一样,射入水中,百发百中,钻出水面时,嘴中必有活蹦鲜灵的鱼。这个地方每逢节假日,能引来成千上万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他们一看就是好几个钟点。看海兽,看海鸟,便成了旧金山人的传统节目和一大享受,位置排得很靠前,和上博物馆有着差不多同等的崇高地位。

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因为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这么看来,城市里无鸟无鱼未必是好事。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⑿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了,习以为常了,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18.(4分)“托物言志”是诗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本文借“都市精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9.(4分)请结合上下文内容,具体谈谈第⑹段的作用。

20.(4分)⑾⑿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1.(3分)读完此文,你是愿意做“孤城寡人”,还是喜欢“与狼共舞”?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感慨。

五、写作(50分)

2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都市精灵》一文中,舒乙说“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其实,家乡的一花一草,一物一事,也都是标志和象征,珍藏着我们美好的梦想,让我们时时由衷地怀恋追寻……

请以“家乡,一个寻梦的地方”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温馨提示:

①尝试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②字体美观,书面整洁。

6.高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篇六

一、名句名篇默写(15分)

1.《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形容桃花林优美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中写山高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说》中描写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雎》中写美丽女子是青年男子追求的好对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爱莲说》中描写莲的清高风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不敢轻侮的清高。

二、课内文言文知识。(12分)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进兵北略地 ②函封之 ③箕踞以骂曰 ④樊於期乃前曰 ....⑤其人居远 ⑥使使以闻大王 ⑦太子迟之 ⑧发尽上指冠 ....⑨群臣怪之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⑧⑨/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⑧/④/⑤/⑥/⑦⑨ D.①②③/④⑥⑦⑨/⑤⑧

9、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若属皆且为所虏 ⑤敢以烦执事 ⑥大王来何操 ⑦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A.①⑤/②④/③⑤/⑦ B.①④/②⑤/③⑥/⑦ C.①⑤/②/④/③⑥/⑦ D.①④/②/③/⑤/⑥⑦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居山东时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财物无所取 ....

11、下列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23群使用最多,其次是25岁以下人群。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对共享单车的认知与其使用呈现“倒挂”趋势。年轻人对共享单车的积极评价不如老年市民,中老年市民对共享单车的利与弊有着更为清晰的认知。在针对“违规停车扰乱秩序”的认识上,年龄越大,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比例也越高,60岁以上人群为39.3%,30岁以下仅为21.6%。

这也反映出年轻人更关注共享单车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而中老年人更关注由共享单车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

(摘编自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17年“上海民主民意”共享单车专题调查报告》)材料三:

2015—2019中国单车租赁用户规模及预测

注:左侧纵轴表示用户规模,右侧纵轴表示增长率,“E”表示预测。

(摘编自《2017—2022年中国自行车租赁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材料四:

从7月10日杭州率先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投放开始,两个月之间,上海、深圳、北京等12个城市,先后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

随着2016与2017年之交共享单车风口骤起,共享单车教量激增,北京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160万辆共享单车。

可是并非所有入局者都会享受市场红利,3Vbike的沉船案例,也再次证明了共享单车市场并不是谁都能玩转的。至于快速“沉船”的原因,3Vbike的负责人表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运营中出现了共享单车大量被盗的问题。投入的1000多辆车中,现在我们只找回了几十辆,接近100%的单车消失。车辆丢失的原因,一是用户素质比较低;二是防盗措施方面,考虑到成本问题,没有用智能锁和GPS定位。

(摘编自新浪财经领道《多地对共享单车新增投放按下暂停键》)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2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当前的共享单车发展模式不会是其发展的终点,这意味着它的盈利模式必将重新梳理和建构。B.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共享单车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和中老年市民相比,年轻人对共享单车有着更积极的评价。C.据材料三可知,中国单车租赁市场用户规模预计2019年将继续增长,超过千万,但用户增长速度将减缓。D.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看出,2015年到2016年,中国单车租货市场用户增长率最高,新增用户人数也最多。E.资本疯狂追逐市场热点,共享单车随着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12城市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已经给市场敲响警钟。

21.如何让“共享单车”获得更好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风景树 朱道能

当二货提着两瓶好酒,去看几年没有来往的幺爷时,一村人都把脖子抻得像大白鹅似的。“砰——砰”,幺爷院里突然传来两声玻璃的爆响。不一会儿,二货跑出门,脸紫得像茄子:“你个老东西,就跟树过一辈子吧!”一村人都明白,爷俩一定是为卖银杏树的事杠上了。据幺爷讲,这棵银杏树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栽下的。只听这银杏湾的名字,就知道它早已是一村人的风景了。

夏日,郁郁葱葱的树冠,犹如一把绿色大伞,撑起一片阴凉。一村老少,便惬意地坐在反穿着鞋跑过来,嘴里直嚷:“卖多少钱?卖多少钱啊?”来人笑了:“多少钱?无价之宝!我们是文物局的,专门来登记保护这棵活化石的„„”气喘吁吁赶来的大军,张着嘴巴,半天没换过一口气来。幺爷走的时候,正是深秋。村医像往常一样,背着药箱,过来给幺爷挂药水。因为化工厂刺鼻的怪味,幺爷一直咳嗽不止,远远就能听见。今天却异常安静,安静得让人心慌。村医喊着幺爷,急急地推开院门„„当二货老婆打着哈欠过来时,村医拿出一张纸,是幺爷提前交给他的遗嘱:死后遗体火化,骨灰撒在银杏树下„安葬骨灰的那天,来了许多人,有领导,有记者。因为幺爷是全县第一个自愿火化并树葬的农民。银杏树下,面对镜头,大军侃侃而谈,谈在自己的带领下,银杏湾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涌现出了田有根(幺爷的大名)这样的村民典型„„最后,领导把装有奖金的红包,递给死者家属。就在二货还在发愣的当儿,二货老婆从后面伸手抢过来,捏了捏,嘴角不由往上一翘。当发现镜头正在对准自己时,便用手捂着脸,大声悲号:“我的亲爹啊,您咋舍得抛下我们走了啊„„”树葬的小坑挖好了,装骨灰的布包缓缓打开。大军抢在镜头前捧起一把骨灰,边撒边念叨:“幺爷啊,咱银杏湾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您老就安心地去吧„„”“噼噼啪啪„„”为幺爷送行的爆竹,在银杏树下,骤然响起。一树的银杏叶,簌簌而下,如同漫天的纸钱,飘撒在幺爷的骨灰上„”

22.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野鸡惊飞,山兔乱窜”生动形象地呈现了野生动物们受到惊扰慌乱逃窜的景象,以小见大,表现了“卖风景树”这一项目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B.村医是小说中的次要角色,但作用不可小视,他在幺爷生病期间对幺爷的悉心照料,与二货夫妇对待幺爷的无情无义形成了鲜明对比。C.在幺爷的葬礼上,二货老婆“捏了捏”奖金红包,“嘴角不由往上一翘”,看到镜头对着自己,马上又“悲号”起来,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她的见钱眼开、冷漠虚伪。D.病重的幺爷独自一人生活,死在家里也没人知道,生前寂寞,临终凄凉,葬礼上却热闹非凡,这种对比有力地讽刺了与会领导和记者的作秀行为。E.小说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从二货游说幺爷卖树,到大军利诱、威胁幺爷卖树,到幺爷找来文物局保下银杏树,到幺爷去世、大军表功等,事件繁多却有条不紊。

23.小说中幺爷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D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28.下面的挽联是当年刘和珍的未婚夫方其道写的,请从备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将序号填到横线上。

上联:生未同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外抗强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①疆场空有约 ②死难同穴 ③劳燕惜分飞 ④六载订婚成一梦 ⑤白宫溅血泣黄泉 ⑥内除国贼

29.请根据荆轲、樊哙的事迹,续写下面的话。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事迹;②所写句子和画波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

翻开厚重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勇敢的人。烛之武是勇敢的人,秦晋围郑,兵临城下,他无所畏惧,迎难而上,以智慧化解了郑国的危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50分)(注意:还有10分卷面分哦!)30、高一语文期中试题答案

(默写一格1分,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双项选择题每题4分。总卷面10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C(北,名词作状语,向北;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闻,动词使动用法,0贯穿于小说始终,是各方矛盾的焦点。②银杏树是小说抒情的载体。小说五六七三段对银杏树的描写,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突出了银杏树在村人生活中的意义;小说最后一段描写银杏树叶如漫天纸钱飘撒在幺爷骨灰上的动人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达了对幺爷的哀思。③银杏树衬托了幺爷的形象。银杏树古老而充满生机,用自己的阴凉和金黄的树叶给村人以庇护,就像幺爷年高而睿智,为守护银杏树、守护乡村的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而斗争不止。④银杏树是乡村传统文明的象征。银杏树历史悠久,是先人给予后人的荫庇,也是质朴、和谐、宁静的乡村文明的象征。

(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从结构上来看,小说的情节始终围绕银杏树展开,从银杏树写起,以银杏树结尾,银杏树在文中起到了线索作用。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看,写银杏树也是为了写幺爷,幺爷对银杏树的保护,表现出幺爷的刚直与睿智,银杏树的古老、顽强与无私也正是幺爷的写照。从环境描写的角度看,对银杏树的描写属于景物描写,有渲染气氛的作用。从表达主题的角度看,生长在乡村的银杏树古老悠久,给后人以荫庇,树下人们和睦的生活正是传统乡村和谐生活场景的再现,所以银杏树也是传统乡村文明的象征。B(A项“不孚众望”是指“不能使大家信服”,与句意相反。B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C项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也比喻迷途不返。望文生义。D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不符合句意,可改为“耳熟能详”)

26、A.(A项,“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榜样。符合语境。B项“豆蔻年华”称十三四岁的女子,用错对象。C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对象用错。D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细微悠长。用在句中形容广播声、叫卖声、哭泣声不当。)

27、C.(A项“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华美。B项“责无旁贷”指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C项,“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津津乐道”的意思是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后面不带宾语。此处“津津乐道”和“谈论”语义重复,所以错误。D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经过了曲折变化终于有了结局或结果。合乎语境。)

28、[答案示例](上联)②③④(下联)⑥①⑤

[解题思路] 对联可以寄情,可以寓志;可赞造化伟大,可叹人工精巧;或悼,或贺;或斥邪,或颂正。其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例句中的对联属于“悼”类。答题时主要注意上下联字数相同,结构相似,内容相对(相关)。

29、[答案示例]荆轲是勇敢的人,易水风寒,壮士难返,他义无反顾,视死如归,以生命报答了太子丹的青睐 樊哙是勇敢的人,人为刀俎,彼为鱼肉,他临危不惧,从容不迫,以气势挽救了刘邦的生命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明确题目的要求。首先,所写句子必须紧扣首句观点,其句式必须和画波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其次,要熟悉课文,对备选人物的关于“勇敢”的事迹有所了解,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参考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当初起兵反秦时,年纪二十四岁。他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大将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jiǎn)杀死的。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将领,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年轻时,学习文字知识没学成,放弃,去学剑,又没学成。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籍说:“学文字能够记写自己的名姓就行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对抗万人!”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很高兴,略微知道其中的意思,又没学完。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è)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í)县狱掾(yuàn)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吴中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巡游会稽,渡过浙江,项梁与项籍一起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乱说话!这是要灭族的!”项梁因为这件事认为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多,(以他的)力量能举起大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的子弟,也全都畏惧项籍了。

7.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后反思 篇七

通过期中考试,我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反思,能够使下一段工作更好地进行。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

从做题情况看,学生在积累与运用上出错较多。如:字音字形题,有的学生对字音字形似是而非,造成失分较多;还有古诗的填空题,因为有的学生没背熟,有的学生字不会写,所以造成失分较多。

阅读理解题,学生在回答问题及开放性问题上出现理解不到位,不能抓住关键词语回答语言表达不准确,造成大量的失分。

作文分数普遍不高。作文历来是语文成绩优异与否的最大制约因素,两个班级的学生作文书写质量较差,大部分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叙述表达不清。

二、努力方向

1、在生字字音、字形方面加强识记及加强书写训练。

2、加强对词语的理解,能正确运用词语。

3、加强对文言文翻译准确性的强化训练。

4、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审题水平。

5、加大练笔力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三、应对措施

今后教学中应对措施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注重积累,夯实基础。

要把握课标要求,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语文积累,尤其是对常见字词和古诗文的积累,重视常见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同时还要注意名著的阅读,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加强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同时注意对重点语段或重点词句的理解,及概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在重视对文本理解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思维的训练,也要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

3.加强检查督促和辅导力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课后的检查督促和辅导力度,特别是对优生的培优,对学困生的辅导,加大检查力度,督促学生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

4.重视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不是天生具来的,是靠后天不断的积累训练的,在让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还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不断训练中掌握基本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加强学生练字。

8.高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篇八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⑴ 一点点黄晕()的光

⑵ 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⑶ 热烈而又粗 ɡuǎnɡ()

⑷近处菜qí()里的油菜

⑸ 由chénɡ()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2.下面是《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叙述,先画出错误之处,然后在横线上改正。(2分)

⑴ 《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长妈妈是个纯朴、善良、热情且给幼年鲁迅以极大关爱的劳动妇女,作者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表达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作者也真实描述了长妈妈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说“我实在很佩服她”。

⑵ 《藤野先生》中的藤野严九郎是个生活随便、不拘小节的人,但是治学严谨,对留学日本的作者虽有一点民族偏见,照样给予真诚的帮助和指导,使作者终身难以忘怀。

3.请至少运用三个动词与一个比喻句描述校内的一处美丽风景,40字左右(写好后用横线标出运用的动词与比喻句)。(3分)

4.下面是某学生的习作片段,请你用学过的符号修改划线部分的不妥之处。(3分)蝉叫声就在眼前,火辣辣的阳光透过榆树叶在柏油马路上跳跃晃动,铺成闪烁的光影带。爷爷拄着根拐杖,缓缓地走在树荫下,一帮人簇拥着爷爷来到学校门口。“来来来,这门口给首长我拍一张!”他微笑着,倚靠在一棵大树上,目光深邃而又平静地注视着照相机。“咔嚓”一声,画面定格在那一瞬间。他又急急忙忙地坐到另一棵树下的躺椅上,眼睛眯成一条缝,说:“快再给我拍一张!给我拍得年轻一点啊!”一阵风凉爽地拂过他的几缕银发,阳光在他的脸上留下星星点点的光斑,异常耀眼。

5.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探究中学生在交友方面值得吸取的经验或教训。(4分)材料一: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材料二:王安石有个朋友叫孙少述,交情很深。王安石曾以诗相赠并引为知己。但当王安石当了宰相后,孙少述却一直不与他往来,大家议论纷纷,以为他们断交了,孙少述却自有想法。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丢掉了宰相职务,到地方上做小官,这时孙少述又对他热情相待。两人互相宽慰致意,彼此谈经学,乐而忘返,直到暮色苍茫,方才依依惜别。

材料三:歌德比席勒年长10岁,当席勒还是个小青年的时候,歌德已名扬天下。但席勒的才华并不亚于当年的歌德,21岁就以剧作《强盗》一举成名,接着又写了《阴谋与爱情》等三个风靡一时的悲剧,成为有名的青年悲剧诗人。这时,两人相处便不如从前那样自如,友情产生了距离。不过,歌德决心追上同时代的年轻人,五年之后与席勒重新相会,以诚挚之心进行深交。两人在写作上多次亲密合作,成为终身好友,死后还同葬在一起。

6.默写。(6分)⑴ 夕阳西下。⑵

,随君直到夜郎西。⑶ 逝者如斯夫。⑷

,落花时节又逢君。

⑸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示时序交替,赞美新生力量的两个名句是: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共12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⑴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

【乙】戴安道①既厉操②东山,而其兄欲建式遏③之功。谢太傅曰:“⑵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其兄曰:“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

《世说新语》

注释:①戴安道:人名,即戴逵。②厉操:磨练情操,使情操高尚,指隐居。③式遏:指阻止害民之事,保卫国家。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4分)

① 寒雪日内集()

② 撒盐空中差可拟()③ 既厉操东山()

④ 家弟不改其乐()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9.【甲】文中谢太傅为什么“大笑乐”?(2分)

10.【乙】文中“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表明了兄弟二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二)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选段(有删改),完成11~12题。(共6分)“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我没想到她已病成那样,也绝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要好好儿活……

11.选文通过感人的细节来刻画母亲,请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3分)

12.细读选文,末节中的“要好好儿活……”包含了哪些深意?(3分)

(三)阅读孙犁的《芦花荡》选段,完成13~15题。(共9分)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除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乡亲们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狠狠地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13.依据选文主要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2分)

上联:

下联: 小

命 14.举例分析文章主要运用哪两种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15.简要赏析结尾处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分)

(四)阅读《行走着阅读》一文,完成16~19题。(共13分)

那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终于攒够了钱,急急地去书店买一本心仪已久的书。走在路上,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渐渐地沉入情节的意境之中,浑然忘了身外的一切,只是保持着走路的状态。记得当时从书店回来常走的那条路极僻静,绝少人车,所以可放心地边走边看。

第一次在车上读书,还是十四岁那年。那是一个五月,我家从农村搬进县城。亲戚开 着大货车,车后装满了杂乱物什,我就蜷缩于其间。正是上午,汽车穿村过野,便渐渐看惯了不变的风景。忽见身后倚着的纸箱,知其中装着父亲的藏书,便打开,找到那本还未读完的,便于疾行的车后看了起来。直到车停下,才骤然而醒。现在想来,那时那刻,应多看看离乡的路,因为那一走,许多年后才重又回归。当故乡夜夜入梦的日子,回想当日的离别,正因为有了书,才使得年少的我,心中少了几许愁绪。

上大学时,也常常愿意去大操场上边散步边看书。有那么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像往常一样沿着跑道开始读书。在这样美丽的黄昏,别人都在过着精彩的生活,所以大操场上几乎少有人迹。天边云霞灿烂,长风流淌,缓缓地绽放我阅读的背景。正神游书中之时,便觉撞上一人,然后便听到一声低低的惊叫。急抬头,竟愣住,原来被撞的那个同学也正捧着本书,看来我们行为相同,只不过相对而行。更为惊奇的是,她所看的书与我的竟是同一本!于是我们便有了惊喜,开始讨论起书中的情节来。

十年之后的一个晚上,在网上遇见当年的同学,打过招呼,问她现在做什么,她回答在网上看书。然后她对我说:“真想念上大学时,行走在黄昏的大操场上,手捧一本书细细地看,周围是轻风流动……”刹那间,远去的岁月又重回眼前。便忽然想起,似乎已有很多年没有那样读过书了,缓慢的脚步踏动着每一分宁静,心却随书中的一切随喜随忧。那一份情怀已在岁月中沧桑遥远,只于回忆中重温一次又一次的静美。

有一次坐火车去西部,极遥远的路程,极漫长的过程,临窗而坐,幸好手中有书。在微微的颠簸颤动中,走进那些别人的故事。有时忽而从书中惊回,望向窗外,或浩浩江河,或巍巍山岭,皆在瞬间划过眼睛,飘摇远去。便有了一种浑不知书里书外的不真实感,别有一番情趣意蕴在心中。有时一本书读罢,而旅途未半,便于车厢中搜寻,找那同样读书之人交换阅读。枯燥的行程,因为有了书的存在而生动起来。

而现在的我,读书之时多是或坐或卧,不愿移动半分,虽身静,心却无复当年的恬然与灵动。便明白,有的时候,书依然是那些书,因为阅读方式的不同而感触迥异。是啊,多想在落日的余晖里,踩着一地的红霞,迎着清清的长风,再次走进书卷的清香里,陶醉了梦也陶醉了人生。

(出自《 人民日报 海外版 》,包利民)

16.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提到的四种“行走着阅读”。(4分)

17.简述文章最后一节在写法上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好处。(4分)

18.作者青少年时期“走进书的清香里”“陶醉了梦也陶醉了人生”,请你结合自身体会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3分)

19.选出对选文内容的解读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2分)-【

A.选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一段独特的人生经历,突出了阅读对作者的影响。

B.选文以“行走着阅读”为线索叙事抒怀,全文条理清晰,行文流畅。

C.文中 画线部分的朗读建议为:用高亢激昂的语调读出书里书外那惊心动魄之感。

D.依据前后文,推测出选文开头“浑然忘了身外的一切”的“浑然”是“完全”之意。

三、作文(40分)

20.请以“那个人,那件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 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② 要写出真情实感。

那个人,那件事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运用(20分)

1.(1)yùn(2)hè(3)犷(4)畦(5)澄。(2分。对2个得1分,对4~5个得2分)

2.(1)“我实在很佩服她”改为“我实在不大佩服她”;(2)“虽有一点民族偏见”改为“没有民族偏见”。(共2分。)

3.提示:语段完整连贯(1份);动词运用恰当(1分);比喻句使用恰当(1分);(共3分。)

4.①“蝉叫声就在眼前”改为“蝉叫声就在耳旁”;②删除“首长”;③“一阵风凉爽地”改为“凉爽的一阵风”。(共3分。改对1处得1分,其他改法只要合理也可得分)5.例:①要交志同道合、相互理解的朋友。②要交志趣高雅的朋友。③交友要纯粹,不掺杂世俗杂念,不考虑职位高低、地位尊卑。④交友有原则,保持个人独立,有尊严。⑤要诚挚,心胸开阔,能容纳对方。⑥要虚心并善于学习朋友的长处,从而提高自己。(共4分。意对即可,写满4点即满分。其它看法言之有理,也可得分)6. ⑴断肠人在天涯。⑵我寄愁心与明月。⑶不舍昼夜。⑷正是江南好风景。⑸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共6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7.①把家里人聚集起来。②大体可以相比。③已经。④舍弟,我弟弟。(共4分。意对即可)

8.(1)一会儿雪下得很急,谢太傅高兴地说。(2)你们兄弟二人的志向,为什么那么不同(悬殊)呢?(共4分。一句2分,意对即可)9.因为侄女将雪花比作随风起舞的柳絮,生动传神有艺术韵味,因而他开心“大笑”。(共2分,点明诗句艺术手法即可)

10.哥哥戴逯积极进取,渴望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弟弟戴逵洁身自好,追求个人身性修养。两种人生态度都值得肯定。(共2分。)

【译文】戴安道已经(戴逵)在东山隐居,而他的 哥哥戴逯却要建功立业。谢太傅(谢安)说:“你们兄弟二人的志向,为什么那么悬殊呢?” 戴安道的哥哥(戴逯)说:“我是受不了那种忧愁,我弟弟是改不了那种乐趣。”

11.例句1:“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分析:句中“挡在窗前”表明母亲极为细心地关注“我”的情绪,唯恐飘零的落叶勾起“我”的悲观之情,突显母亲的爱子深情。

例句2:“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絮絮叨叨地说着”。分析:句中“一会坐下”“一会站起”,表明母亲因为“我”平素封闭自我不愿出门,现在愿意出门散心而分外高兴的心情,突出了母亲关注、爱护儿子的深情。(共3分。举例1分,分析2分,意对即可。其它例子得当也可。)

12.寄予着母亲对“我”的爱与期望,即无论怎样都要珍爱生命,坚强勇敢地活下去;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深刻理解与深切怀念,也表达了自己内心深深的自责与愧疚。(共3分。写到其中一点得2分。意对即可。)

13.老头子机智诱敌。(共2分。对仗基本工整,意对即可)

14.外貌和动作描写(举例略);表现了老头子驾船技 术高超、憎恨侵略者、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共4分。描写方法2分,性格分析2分)

15.借助芦花飘撒的优美景象(自然景物描写),衬托了老头子痛打鬼子、报仇雪恨的痛快、豪迈之情。这样写既与开头的景物描写相呼应,也显得表意更形象生动。(共3分,答到前一点得2分。意对即可)

16.一是经常攒钱买书走僻静路边走边专注看书。二是14岁那年坐大货车读父亲的藏书。三是上大学时沿着跑道读书。四是坐火车去西部的途中阅读。(共4分。意对即可)

17.一是运用对比手法,将“现在的阅读”与“过去的阅读”进行比较,表达了作者对“行走着阅读”深切的怀念与期盼。二是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直接抒发对过往美好的读书生活的怀念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共4分,意对即可。)18.提示:抓住句意即作者的认知,如“走进书的世界,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体验,带给自己一段美好纯真的经历”;抓住自身体验或列举生活中例子,说出青少年时期阅读之于一生之美好、重要性即可。(共3分。立足句意展开、联系自身或生活,各1分;表达通顺流畅1分。)

19.C(共2分。画线部分的朗读建议为:用富有激情的语调读出书里书外那神奇的情趣意蕴。)

三、作文(40分)

20.一类卷36—40分;

二类卷31—35分;

三类卷26—30分;

四类卷25分以下(慎打)。

上一篇:人生,因理想而美丽下一篇:教室**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