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论文(精选3篇)
1.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论文 篇一
浅谈我国建文化强国的内外背景
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意义深远,建文化强国终于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实际上是跟国际、国内的大背景是相契合的,一是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一是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二者都需要加强文化建设。
即通过文化建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综合国力竞争力、经济社会发展力,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从历史上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以优先发展经济为主,反过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会进一步推动文化的进步和繁荣。欧洲文艺复兴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发展,但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很少有优先发展文化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30多年来,文化建设确实是落后于经济发展,英国撒切尔夫人曾妖化诬蔑我国为“只生产物品、不生产思想”的国家,美国人则将我国讽刺为“美中国”。目前世界的主流文化还是被西方文化所支配,这与中国的经济地位不相符,也与中国的文化地位不相符!
如果没有文化的软实力不能确立和渗透,经济地位的巩固也是不扎实的,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没有文化做支撑的经济,附加值不高,技术品牌不强,扩散面和辐射力都不深,很难扎下去,经济发展到这个份上,单一靠劳动密集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的竞争,甚至文明的冲突就是文化,如果中国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强势的话语权,世界性强国仍然是一个边缘之梦。
很多文化届的认识都谈到东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认同问题,觉得西方主流社会对东方文化有偏见,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看看我们周边的日本和印度就知道,他们的文化也是典型的东方文化,虽然经历过西方文化的洗礼,但主流仍是东方的基因,日本有15个次获得过诺贝尔奖,印度有6次获得过诺贝尔奖,说明在文明的融合过程中,我们是断层的,骨子里面又很清高,所以总是处于游离状态,形成不了对世界的冲击力量,给人感觉总是很神秘而又不可捉摸,神秘说白了就是不了解,没有沟通,也没有融合,不融合自然也没法凌驾,又想拥有心理优势,这是不可能的,朝鲜战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最微妙、最关键的时刻,相互传递的信息不是一个语境,思想错位,于是沟通不畅,成本无限大。
实际上建文化强国,更重要的是,提升民族自信心,自信心提升了文化自觉也就提高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势在必然。
论文出处(作者):王永胜
2.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论文 篇二
那么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 地方高校如何改善这一现象, 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礼仪素养, 使大学生的礼仪行为带有内在情感的自觉性, 使守礼成为一种价值观、一种高尚的人格力量, 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呢?本文着重于从以下几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地方高校要更新理念, 将礼仪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学校整体教育体系。
1852年, 纽曼发表了著名论著《大学理念》, 其中论述了人文教育与礼仪修养的关系:“人文教育反映在人的礼节规范上, 言行举止温文尔雅, 至善至美。但不仅于此, 它使混乱的思维别致有形, 就如同孩童的身体, 从稚体长出形状并具有力量。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把幼稚凌乱的心理和肢体有条理地编织、整理, 建立结构、表征形貌, 赋予标识……”[1]当前地方高校应切实转换教育理念, 强调教育的育人功能, 改变片面强调科学素质教育, 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要深刻认识到“大学生礼仪教育是一个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的过程。它能使大学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成为知书达理、言行合一的人, 进而有利于大学生成才,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现顺利就业和创业成功。”[2]“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 提升学生礼仪修养是破解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难、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地方院校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打造学校品牌, 在当前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赢得优势, 提升大学精神的有力手段。”[3]
因而, 地方高校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 明确当前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把礼仪教育作为学科融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 “将礼仪教育作为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切入口’, 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4]。重建高校教育与以礼仪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的联系, 实现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平衡发展, 从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增强其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要加强认识, 将礼仪作为个人修身立业之根本。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据报载, 在人才招聘会上, 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大学生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讲究礼仪, 遵从礼仪规范, 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 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 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 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大学生良好的礼仪素养“有利于塑造大学生个人美好形象, 有利于大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 从而增进其软实力, 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成功”[5]。
所以, 大学生应纠正对礼仪的认识偏差, 正确、深刻地认识礼仪的重要意义, 强化礼仪意识, 自觉习礼、用礼, 形成良好的礼仪品质, 从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功地走向社会。
三、增设礼仪课程, 将礼仪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引进课堂。
尽管礼仪的研究和教育在国内已经有所发展, 特别是职业与礼仪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可是礼仪教育, 还未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 大多数高校还未开设礼仪课程。
大学生求知欲高、可塑性强, 在这个成才的重要阶段, 地方高校应该从社会责任出发, 从民族大义出发, 将礼仪教育引入课堂。在教学计划中专门开设礼仪课程, 规定为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的公共必修课程, 严格学习周期和学时保证, 并将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纳入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规划。从而利用课堂这一礼仪教育的前沿阵地, 对学生进行标准的礼仪训练, 规范大学生的言谈举止, 矫正粗俗、丑陋行为, 以培养大学生良好形象,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成为知书达理、言行合一的人。
四、加强礼仪专业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 就是教育的一切。”[6]强调教师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熏陶、启迪受教育者, 是古今中外学者一致践行的传统。陈平原先生说:“大学精神之所寄不止是钻研高深学术之研究院, 更在于教师之树立楷模与学子之自谋修养。”[7]礼仪教育是养成教育, 教师的行为表率是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养成教育的有效方式, 教师的模范行为是推进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和行为仿效的榜样。
古语云:“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一定意义上说, 礼仪教育就是礼仪教师以自身良好的外在形象, 高尚的人格魅力, 广博的礼仪知识去教育学生, 影响学生。因此, 地方高校首先要加强礼仪专任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礼仪教师的社会使命感和专业能力, 提升礼仪教师真诚和谐、言行一致的人格魅力,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 增强礼仪课堂教育的实效。其次, 地方高校也要注重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礼仪修养。通过教师礼仪培训, 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 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使教师认识到其内在的人品、情操和心理品质, 外在的仪表、语言和举止风度不仅是教师个人私事, 而且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示范作用。从而增强教师礼仪意识, 注重个人仪表。在品格上, 要求教师讲求严谨笃学、自尊自律;在教学中, 要求教师能将日常礼仪教育贯穿其中, 适时向学生渗透礼仪的理念, 注重言传身教, 率先垂范。
五、注重在实践中进行礼仪教育, 创新礼仪教育实践形式。
地方高校学生礼仪教育不应仅满足于礼仪知识的传授, 更应追求大学生对于文明礼仪的践行, 达到知行合一, 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的使用程度, 所以必须加强礼仪教育的实践。
第一, 加强礼仪模拟训练。礼仪教学任务不仅要让学生知礼、懂礼, 清楚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行礼、用礼, 使学生掌握并能准确地运用这些规则和规范。如最简单的站姿、坐姿、行姿等都需要反复的示范、演练才能让学生逐渐改掉生活中长期积累下来的不良习惯, 也只有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礼仪实训, 才能实现礼仪教育的教学目标。
第二, 加强礼仪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礼仪知识竞赛, 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理解;注重学生社团作用,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功效;将礼仪教育与生活德育糅合, 在生活中提升礼仪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 学以致用, 展示礼仪的文化魅力和大学生知书达理的风范。
WENJIAOZILIAO
第三, 不断创新礼仪教育实践形式。将礼仪教育与先进性教育相结合;礼仪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礼仪教育与党、团员的民主评议相结合;礼仪教育与青年志愿者行动相结合;礼仪教育与重大节日活动相结合;礼仪教育与辅导员的工作相结合;礼仪实践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知识灌输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使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中不断提升礼仪素养, 保证礼仪教育取得实效。
六、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首先, 地方高校要修订和完善大学生礼仪行为规范, 创造和谐校园。教育大学生从最基本的仪容、仪表、仪态、言谈举止做起, 从日常生活、身边小事做起, 树立强烈的礼仪意识, 养成礼仪习惯;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成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体现自己的文化层次、道德水准、审美品位。在此也强烈呼吁,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制订专门的《大学生礼仪规范》, 并在全国高校发布推行。
其次, 地方高校要充分运用校园媒介, 多途径渲染文明礼仪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校报、宣传栏、校园网等多种载体, 介绍文明礼仪知识, 报道文明礼仪活动, 宣传文明礼仪典型;拓宽礼仪知识传播渠道, 丰富礼仪教育形式, 通过举办礼仪讲座、社团活动、文化活动、课外阅读等弘扬文明礼貌之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文化活动, 拓展礼仪教育平台, 通过评选校内不文明现象、讨论、演讲、礼仪大赛、青年文明岗等活动, 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作用, 营造人人重礼仪, 事事讲礼仪, 处处现文明的礼仪教育氛围。
总之,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但我们也需清楚地认识到, 学生的成长与家庭、社会、媒体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协同配合的大学生礼仪教育立体网络, 为大学生礼仪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时东陆.大学教育的目的[J].科学, 2006, (03) :29.
[2]刘娅凤.大学生礼仪教育内涵厘定[J].文教资料, 2011, (08) :230.
[3][4][5]刘娅凤.从就业视角解读地方院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当代价值[J].佳木斯大学学报, 2011 (08) :132-133.
[6]吴本佳, 蒋从明.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54.
3.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论文 篇三
2004年8月30日,国内的权威体育媒体《体坛周报》在为雅典奥运会做盘点时,兴奋地列出以下的论断,“第一次夺得32枚金牌,第一次跻身金牌榜前两名,第一次将获金牌的项目拓展至13项,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实现的三大历史性飞跃,标志着中国体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人可以堂堂正正地宣布:我们,已经是体育强国!”
转眼,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只剩下不到2个月,东道主的优势、民众的超高期望值,让“体育强国梦”变得越发高涨。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却在参加2008年“两会”期间泼了一盆降温的冷水:“基本上来说,我们还不是一个体育强国,我们应该现实、理性一些。”
被路透社称之为“理性、现实”的崔大林讲话,如果倒退二十四五年,也许会被扣上“右派”“阶级斗争”“资产阶级自由化”等大帽子。
1983年,《国务院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下发,“本世纪(20世纪)内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获得中央首肯。次年10月5日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则这样表述:最近,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3届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它标志着我国已开始全面登上世界体育舞台,踏上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新里程。
一个学术思想的批判
sport不是体育,在中国体育界很少有人赞成
尽管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熊斗寅第一次听到physical education(体育)与sport(运动)不是一回事的说法时,仍然感到很新鲜。
当时是1979年中,时年53岁的熊斗寅在饭桌上听到自己的朋友、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林笑峰的上述说法,觉得有必要“请大家都听听”。 在自我封闭了十数年的体育理论界,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体育运动)一直是一个不可分的词汇。
熊斗寅把林笑峰请到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上的体科所礼堂,台下坐着百余名体育界的官员和学者。林笑峰上来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sport不是体育(体育教育)——这敲打了每一位与会者的神经——在这之前,中国体育界还没有人这么说过。
讲演中,林笑峰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学校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和竞技体育(sport)要完全分开。事后看来,体育界很少有人赞成他,包括熊斗寅也表示反对;但在教育界,林的理论颇具市场。
接近30年之后,熊斗寅在崇文区的家中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回忆:我当时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中国的体育理论界一直没有学派,也没有不同的观点。如果林先生另创一派,百家争鸣,一定会促进中国体育理论乃至中国体育的发展。
在林笑峰做这个讲演的同时,体育界的举国体制已经踏上了“文革”之后的新征程。
1979年2月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体育业务工作上来,并确定了“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的方针政策,初步形成了奥运战略。1980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对此进行了完善,竞技体育为工作中心的战略正式形成。林笑峰的理论,显然在和这种体制唱反调。
到了1982年,体育科学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烟台召开。林笑峰在会上再次阐述了自己的理论。时至今日,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卢元镇依然记得当时的场景:林先生上来就说,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是两回事,把学校的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混为一谈是说不通的。
时任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主任贾世谊则在发言中帮了林笑峰的忙:“中国体育概念不清、思想混乱、实践盲目。”
反对者迅速发表不同意见。据卢元镇回忆,就在林笑峰发言之后的第二天,广州体育学院的一位教授在国家体委一位官员的支持下,登台发言,指责林笑峰的思想“右倾”。
关于那一场争论,2007年,晚年健康状况不佳的林笑峰先生在接受《体育学刊》采访时亦做过一次较为详尽的回忆:我的发言惹起一些人的不满,连夜组织人力写批判的发言稿,广州体育学院的那位先生上台发言,指出我等的观点是全盘否定中国30年的伟大成就,重洋轻中,思想反动。北京体育学院赵斌副院长当场问到:这是谁搞的发言,何必这样上纲上线。台下很不平静,议论纷纷。
事情还没有完,当时与会的国家体委一位负责人表示:要注意体育界的阶级斗争新动向。会后,她直飞北京,向国家体委党组汇报此事。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黄中由于会议期间“立场不够坚定”,受到了党组的批评。
次年,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烟台会议的情况被写成通报,遍传全国。随后,林笑峰在东北师范大学被暂停授课资格。
或许是林笑峰在教育界的影响,教育部向相关部门反映体委搞学术思想上的大批判(当时已不许再搞大批判),相关部门就此检查体委。体委的答复是:我们搞的是学术讨论,不是大批判。
重压之下的林笑峰放弃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职、户口,南下广州与卢元镇成为同事,已是后话。
今年82岁的熊斗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场批判之后,我原先设想的不同体育学派百家争鸣的局面再也没有出现。他说这番话的时间,是烟台风波26年之后。
全民族的盛宴
“中华民族一定能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林”
1982年,印度新德里第9届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以61枚金牌的成绩压倒了昔日强者日本队的57枚金牌,一举成为亚洲竞技体育头号强国。1983~1984年间,上海籍运动员朱建华连续3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几乎成为民族英雄式的人物。而另一支具有民族英雄色彩的队伍中国女排,也在1981~1984年期间,实现了世界大赛的三连霸。
次年夏天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国家体委原预计可获6~8枚金牌,但因前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抵制美国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一举卷走15金,金牌数位居世界第4,“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熊斗寅说。
佳绩不断的背景下,竞技体育的胜利成为全民族的盛宴。
1984年8月4日,有“跳马王”之称中国体操名将楼云以19.950的高分获得男子体操跳马冠军。细心的美国《侨报》注意到这是中国代表团的第12枚金牌。次日,一篇社论出炉:南宋岳飞被12道金牌召回,宋高宗丧权辱国;今日楼云喜获第12枚金牌,为国增光。
当时在国家体委系统工作的卢元镇回忆,奥运会举行期间,来自华侨、驻外使领馆、留学生的贺电源源不绝,“因为出色的成绩让他们在海外扬眉吐气”。
奥运会后,霍英东先生设盛宴招待中国体育代表团。席间,霍英东突然站起来,用并不流利的普通话说了句简单的话:“我想拿出1亿港元,作为发展祖国体育事业的基金!”语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
面对如此热烈的气氛,同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下发,通知的最后一句话是:中央相信,在体育战线全体同志和全党、全男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一定能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
此前一年,也是五运会结束后不久,国务院下发《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两次提到体育强国的概念,通知认为,在20世纪内要成为世界体育强国,还需作出艰苦的努力。
1986年4月15日,国家体委做出《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提出体育改革要以社会化为突破口,以训练竞赛改革为重点。但在事后看来,这一次体改“雷声大、雨点小”,反倒是竞技体育的核心地位再次得到强化。
就在同一个文件中,“以革命化为灵魂,以社会化和科学化为两翼,实现体育腾飞”的口号提出,两个“超前发展”理论(体育可以超越于经济的发展,竞技体育可以超越于群众体育的发展)获得正式确立。
2008年3月30日晚,北京体育大学一位薛姓教师把一本编写于1985年,于2005再版年的《体育概论》交到《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手中。
【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况分析论文07-06
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等教育自考新闻学本科毕业生论文题目08-08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08-16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题分析)10-03
浅议基于3E原则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探析的论文06-13
多媒体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教育论文07-03
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10-08
教育公平视野下高等教育对策探讨论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