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论文

2024-09-21

高校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论文(精选13篇)

1.高校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论文 篇一

构建我省高校生态校园体育文化的路径是要在生态体育视域下加强高校体育的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3.1在生态体育视域下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体育硬件建设是构建高校生态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保证。高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利用和维护,重视对体育器材的维修和定期的维护,保证学生体育课器材的使用安全。这是实现人和体育和谐发展的基础。此外,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不仅要满足高校体育课教学、训练和文化活动之用,还应该为社会体育发展提供便利,加大体育场地和场馆对社会的开放度,让高校体育场地和场馆成为社会体育运动场所的补充,避免过度建设及对自然的破坏。高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是生态体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

3.2在生态体育视域下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建设是校园生态体育文化发展的有效保证。高校领导要从生态体育出发,改善高校校园体育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加强或完善校园体育制度管理,使之更科学有效。高校教师要秉承生态体育理念,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创建生态校园体育课堂,将生态体育文化溶于日常教学中,避免纯粹的竞技活动或比赛,有计划的组织校园内外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制定相对完善的学生运动评价或量化标准,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度。

3.3在生态体育视域下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要加强生态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在校师生对生态校园体育文化有深刻认识,例如,在场馆内设立环境保护的温馨提示,组织开展以生态校园体育为主题的活动等。通过宣传,让校园生态体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到生态体育活动中,实现人,体育和校园的和谐发展。加强生态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增加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研究水平。

4结语

从生态体育的观点出发,以辽宁高校生态体育文化构建及其路径为研究对象,阐述发展高校生态体育文化的意义和现状,并提出构建路径。发展高校生态体育使学生形成自觉的体育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进行“绿色”体育运动,促进我省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跃宁.学校体育生态化与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30(5):89-91.

[2]刘竹青.学校生态体育的开发与教学模式构建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

[3]薛勇闯,郝好雷,葛小军.从生态哲学视角下探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16(1):94-98.

2.高校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论文 篇二

区域文化广义的是指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 导致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区域文化是区域人类群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含着区域活动中的一切事物和区域人的行为方式、心智状态等。高校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地方高校文化是其所处地域范围内文明程度较高的文化, 是地域文化中进步成分最集中的场所, 是地域范围内社会文明的标志。高校文化承担着引领区域文化发展及传播区域先进文化的重任, 是区域文化重要的传承者。二者的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对于文化素质工程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1.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有利于塑造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区域市民

市民是区域的主体, 是区域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 也是彰显区域文化的能动性载体。区域市民的文化素质的高低, 直接决定着一个区域的文化形象。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 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 增强市民健康的心态, 形成市民良好行为习惯, 才能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区域精神风貌的展现。

2.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有利于打造富有特色的区域品牌文化

在区域文化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不断创新过程中, 高校文化起到了提升文化品位和竞争力的作用。地方高校能用自身提供的人才、科研、文化生产及交流等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帮助, 从而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地方高校作为科研、教育和培训的基地, 是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思想库和支撑;通过校际合作、互邀讲学、国际交换访问学者、召开学术会议、发表科研成果等形式及组织的高层次文化交流, 可以扩大所在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增强所在区域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 向世界展示自身的文化艺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同时, 提升所在区域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因此, 许多区域领导与管理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地方高校的重要性, 这就成为当前我国各地纷纷打造大学城的直接动因—————大学城对一个区域文化功能的完善、层次的提升、经济的发展、人才的聚集具有极其显著的作用, 建设大学城是改变区域面貌、提升区域品位、增强区域文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凝造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区域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 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区域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 也是一个区域成为文化名区的文化优势。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发展有利于挖掘并凝练独特的实力文化, 从而为文化素质工程提升营造文化氛围, 积淀文化底蕴。

4.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有利于形成若干文化机构与团体

教育、科技、艺术是一个区域文化水平高低也是文化素质提升的关键性指标。作为创造和传播教育、科技、艺术的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艺术团体的发展状况及其文化功能的发挥, 直接影响了区域文化发展的层次和高度, 因而在文化素质提升工程中要充分重视区域文化与高校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5.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有利于培育发达繁荣的文化产业

所谓文化产业, 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新闻出版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产业等。文化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 也可以打造一个区域的文化品牌, 极大地提高区域文化品位。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发展有利于培育发达而繁荣的文化产业, 从而提升居民文化素质。

6.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有利于促进群众文化和谐发展

群众文化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区域市民之间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 它包括社区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企事业单位文化活动等等, 也包括一些节庆文化活动。地方高校是所在区域文化密集、文明程度较高的区域, 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师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 对外界社会能够产生示范作用, 引领区域文化和区域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促进区域精神文明的提升, 提高市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养成市民重教之风和向学之习, 形成榜样和文化航标, 促进区域文化的和谐发展。为此, 高校在文化构建和发展中要有效结合区域文化特质, 为区域文化找到自身发展方向提供可选择的依据。

7.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为文化素质工程提供平台

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发展中为文化素质工程建设与开展提供设施与平台。如高校将先进的文化设施:藏有大量图书的图书馆、设备齐全的体育馆、规模宏大的多功能礼堂等, 通过与区域资源的共享, 向区域成员开放, 为区域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载体和平台, 对于区域文化建设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高校利用其较好的教学和办学条件, 通过开放式校园等活动, 推进社会终身学习的制度化, 丰富和完善终身学习的多种功能, 充分满足区域民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文化素质工程提升的有效路径: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互动发展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地方高校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密, 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进一步强化。地方高校把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目标和转型的价值尺度, 促进了地方高校的发展和区域经济文化水平的提升, 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地方高校与区域之间互动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但在互动过程中由于地域的不平衡性、高等院校性质的差异性、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模式选择的偏颇, 使得我国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发展在内容、形式以及作用发挥等方面有待进一步丰富、完善和提高。怎样选取一个互动发展模式, 使其适应地方高校和区文化的发展, 是改变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发展现状, 并形成为国民素质提升的有效路径, 加深二者之间深层融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前述分析, 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的互动与文化素质工程的提升意义重大, 为实现地方高校和区域文化发展达到“互补”和“双赢”, 促进文化素质工程的提升, 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发展可以采取如下模式。

1. 校区合作模式

校区模式是指在文化构建和发展中, 地方高等院校与区域以联合的方式, 在各自文化发展现实的基础上, 设置文化发展目标、选择文化发展战略, 从而促进双方文化互动发展的合作体系。校区合作模式强调地方高校与区域各方的文化合作形式, 其主要途径:一是在高校设立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区域社会为打造自身文化品牌, 与高校合作, 共建区域文化研究中心, 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发展区域历史文化及地域文化;二是将地方高校纳入区域文化建设工程。鉴于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区域文化工程中高校文化建设应是重中之重, 高校应与区域各界密切合作, 在结合区域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有效构建自身文化, 从而推动区域文化建设目标的达成。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同处于社会文化大系统中, 二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思想基础、核心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区域文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为区域文化组成部分的高校文化, 是区域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通过校区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利共赢、和谐发展。

2. 功能主导模式

功能主导模式是指在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发展及互动影响中, 地方高校的文化功能发挥对区域文化构建中具有主导作用的高校与区域间文化互动发展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地方高校文化对区域社会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研究、文化创新、文化引领等功能的实现, 即区域文化发展要依托于地方高校文化功能的发挥。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发展之间的功能主导模式是一个动态和开放的系统, 虽然强调高校文化功能的主导地位, 但并不是完全忽视区域文化发展现实, 而是基于区域文化发展现状, 通过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功能而促进高校与区域文化的共同发展。

3.“产学研”联合模式

产学研联合模式是指建立以高校为中心的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 形成高技术密集区, 使高校成为高新技术中心。产学研模式是高校以其教育文化、学术文化对社会文化起到引领作用, 实现高校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和共赢。

产学研联合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建立大学科技园与创新创业中心, 使高校的科研人员在科技园与创新创业中心中通过积极地进行科学研究、运用成果, 直接参与生产实践, 用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社会。积极参加与社会企业的合作, 通过企业与高校合作创办研究中心、校企联合办学和高校向企业转让技术等方式, 实现双方相互促进, 互惠互利。高校向所处区域社会企业提供教授咨询、学生咨询、业务咨询或高校直接派人员到政府或企业部门担任顾问等方式开展各类咨询服务活动, 为区域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促进高校和区域社会和谐的发展。

4. 协同创新模式

地方高校文化和区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两种文化有目的的、积极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 最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能够达到同步发展创新的状态。协同创新模式是指地方高校主动服务区域文化建设、区域社会积极呼应、支持的互动、良性循环的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发展形式。协同创新模式的重要特点强调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协调, 达成地方高校文化发展与区域文化的共同发展, 其核心是高校与区域之间在文化构建中的合作、协调、创新。

协同创新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 首先是地方高校要主动参与所在区域的文化发展。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优势, 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等智力支持, 有针对性研究和解决区域文化构建和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主动参与区域的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鼓励师生参与区域文化建设, 加强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建设的紧密联系并实现良性互动。其次是在文化构建中, 地方社会应积极与高校建立合作、协作平台和基地, 加强与高校沟通和联系, 通过切实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平台, 将高校先进、优秀的知识、思想、文化传播到区域社会, 引领区域文化发展方向, 创新区域文化内容与形式, 促进区域文化品质提升。

校区合作模式、功能主导模式、“产学研”联合模式和协同创新模式四种不同的互动发展模式, 具有不同的内容、特点和使用条件, 在与区域文化建设互动发展时, 需要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和区域社会的具体情况, 全面、统筹和合理的甄别和选择。在文化互动模式的运用中, 地方高校和区域之间要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的相互关系, 加强协调与沟通, 才能够建立地方高校文化和区域文化之间互利互补的良性关系, 才能成为社会文化素质工程提升的有效路径, 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J].高校理论战线, 2012 (3) .

[2]洪林, 胡维定.我国地方高校的文化危机及发展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 2012 (3) .

3.高校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论文 篇三

关键词: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高校;路径

从1987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确立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在此期间,我国一些高校分别办出了各自的特色,如清华大学的跳水队、北京大学的乒乓球队、武汉理工大学的篮球队等。这些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而且对这些高校软实力的整体提升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可见,对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及其对高校软实力提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不容小视。

一、软实力、高校软实力与竞技体育软实力

(一)软实力

软实力一词是由美国著名学者Joseph Nye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包括军事、科技、经济等硬实力,也包括了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等软实力。他认为软实力是能够左右他人意愿的能力,同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这些无形力量资源关系紧密。国内学者对软实力较具权威的界定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力、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基本路线和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1]。

(二)高校软实力

与国家综合实力一样,高校的综合实力也囊括了软实力和硬实力。对于高校软实力的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有:申小蓉认为一所学校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的品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文化[2]。彭凤仪认为大学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精神、文化、制度等要素相互作用所体现出来的综合力量[3]。胡凯认为它是指每一所高校整体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维护本校利益、实现本校战略目标、推动学校进步和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包括:根植于民众心中的大学精神、独具匠心的办学理念、丰富精彩的校园文化、独具魅力的自身特色、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卓有成效的育人氛围。

(三)竞技体育软实力

竞技体育软实力是一种隐性的、强有力的能力。苗治文等人认为竞技体育的软实力是指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具备的竞技体育的思想与文化的吸引力、价值标准与政治制度的感召力以及人性修炼与精神文明的影响力等内在的、人化的综合竞争能力。由此可见,竞技体育软实力是一种精神力、一种凝聚力或是一种吸引力。高校竞技体育软实力集中体现在高校竞技体育文化和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以及高校竞技体育训练竞赛等方面。

二、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对高校软实力提升的积极效应———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武汉理工大学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带动效应。武汉理工大学篮球队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大学生参与篮球活动和比赛。第二,社会效应。武汉理工大学武术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武术比赛并多次夺得佳冠,且在中南地区也多次夺冠。第三,明星效应。武汉理工大学篮球队培养了一批校园篮球明星,如刘佳、刘久龙、代怀博等人,这些明星不仅是校园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物,而且吸引了广大球迷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第四,交流效应。武汉理工大学篮球队与台湾艺术大学、日本筑波大学展开了广泛的交流活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对提升高校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在高校软实力提升中开展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主要有三条:其一,树立品牌意识,打造高校独具特色竞技体育文化。每一所高校的竞技体育资源都是有限的,唯有集中力量办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形成品牌效应,才能更好地提升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影响力,使其能够更好服务于高校软实力的提升;其二,大胆创新,改革高校竞技體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畅业已成为高校竞技体育文化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改革现行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畅通运行机制是提升高校软实力的有效举措;其三,重视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与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只重视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而不注重宣传和推广,那么,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所产生的效果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要想提高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对高校软实力的积极影响作用就必须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既要抓好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还应抓好高校特色竞技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基金项目: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12027)

参考文献:

[1]苗治文,李伟,李勇勤等.中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及其提升路径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874-876.

[2]申小蓉.对高校软实力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6):209.

4.高校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论文 篇四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与体育文化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修身养性方面,茶文化与体育文化有很多相同之处,在倡导健身精神文明下,体育文化和茶文化效用巨大。茶文化和体育文化中蕴藏着很强的文化教育价值,通过引导社会公众学习体育文化、茶文化,让更多的青年体验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自豪感,也能够完善其人格品质。当前将体育文化、茶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深入凸显了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也推动了我国教育行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2.2都蕴藏了和谐文化

茶文化中以茶道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茶道不单单是一种饮茶活动,也是在继承和传播茶文化内涵。茶文化突出体现个体追求自我精神层面,要求人们从多方面上加强素养,如:性格、文化以及心态等。体育文化中的主体精神包括更强、更高以及更快等方面,倡导运动人员与他人和谐相处,也蕴含着和谐文化。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在精神层面上,茶文化与体育文化具备相似性,在发展形势上也有相同性。

2.3文化传媒价值都十分丰富

体育文化和茶文化都是随着历史文化发展而变化的,与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文化产业方面,体育文化、茶文化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推动经济事业、教育事业、文化事业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茶文化和体育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体现出通过深入挖掘体育文化、茶文化才能够充分发挥独特的文化传媒效用,才能够长久留住公众的目光。

3茶文化在构建和传播体育文化中起到的作用

3.1茶文化拓展了体育文化内涵

在人们平日生活中,饮茶必不可少。从精神层面上来讲,饮茶反映了我国人们的精神境界,也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在很早之前,我国茶文化就被传播到其他国家,具有商业化特性。在制作产业、贩卖茶叶、饮用茶叶中,深厚的茶文化应运而生。茶文化中的茶品有很多对于身体有益的元素,也是人们运动后饮用的佳品。运动员在运动或者比赛后,可结合自身需求选择需要饮用的茶品,享受茶品带来身体的快感和美感,获得内心的宁静。茶文化中有很多方面的内容,融合了很多个学派的思想,如:儒家、道家、墨家等,在构建体育文化中融入茶文化,既能够丰富体育文化内涵,也可以推进体育文化传播到更远、更长久。

3.2茶文化提高了体育文化发展能力

5.高校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论文 篇五

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实现路径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是一种社会存在,体育作为一项生产性的文化事业,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体育有效需求不足、体育投资无热点、体育消费不足以及体育产业成本约束等.为克服制约瓶颈,我们必须努力开拓二元结构空间,建立体育经济辐射网络,建立体育经济增长的序列支撑点.

作 者:陈晓春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工会,江苏,南通,226007刊 名:经济问题探索 PKU CSSCI英文刊名:INQUIRY INTO ECONOMIC PROBLEMS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体育经济 制约因素 实现路径

6.高校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论文 篇六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之大,远远超出了上几代人的需求。社会竞争的激烈,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压力,也有源于身心上的倦怠。体育教育,作为国内教育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体育教学;拓展训练;整合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哪一种课程,它最终发展的规律和模式都是相似的。它们中间最大的差别,在于所依赖的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个体化差异。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课程思想和课程模式,但绝对不能实行所谓的“拿来”主义。

1我国体育教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1.1不同批次院校体育教师教育资源差异化

在学生成长阶段,国人以学习成绩论成败的思维,很大程度上,已经使不少学生接触到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一点,不光体现在对于学术环境氛围上,也包括在身体素质体能训练的氛围上。整体来说,就是生源越好的学府,其各方面配置越优越;生源越差的学院,其各方面配置越马虎。自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我国发展的不少事物,都是由外“舶来”的。可惜的是,我们“舶来”了它们的物质,却没有“舶来”我们应该真正学习到的思想上的内涵。在国外,大到知名大学小到社区学院,所匹配的教学力量与资源,并没有客观意义上的区别,只是规模大小的不同,无论你在那里学习,都可以感受到学习的氛围和你想要的资源支持。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普及这种教育平等观念,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权利享受到应得的教育资料。就体育教育来说,每一个学生将来不管从事什么样的行业,都应当先拥有一个健全的体魄,教育教师资源的差异化,无疑为它们身心的健康造成极大的隐患。

1.2同批次学校体育教学规模不尽人意

还是以北大清华等一批著名高校为例,也只有占50%左右的教学场地勉强足够学生使用,课程设置上的选择更是比较单一,在体育课程模式上,拥有三项以上具有相关老师指导的院校仅占本样本比例的14.37%。很明显,这一数据是足以让我们尴尬与心慌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抽样调查中,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在素质教育摇旗呐喊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由于“三自主”教学模式的出现,导致的师资缺失。从另一方面来讲,即便是专业体育学校走出来的老师,也因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陈旧,面临着学生不选课、老师无法开班的尴尬局面。我们政策的中总思路是好的,关键在于怎样使场地用起来更有余力,课程怎样安排更有弹性。

1.3体育教师质量的担忧

我国体育教师的产生是随着近代学制的诞生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而那个时期教育教学制度的产生,无非是为了响应当时形式上的完善,但是下聘的体育教师大多是上面派来的下级军官和士兵,条件上的限制,使它们大多数人并不懂得基本的体育知识,体育教学更是无从谈起。到了后期,即洋务时期,人们虽然开始重视体育老师的培育,最终,还是碍于时代格局的限制,政府在这方面的真正支持并没有做全,所以,依旧很难满足体育及教学课程的需要。这种长期的不足延伸到了现在,虽然现在的体育教师大多经过相对专业的培训,但是还是由于国家制度的不完善与教材内容的统一,导致了教学模式的僵化。特别是现在的体育老师,大多数出身于艺体生行列,它们的文化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现在的学习风气,也依然以学为主,导致了体育教师地位的低下,体育教育的极不重视现象。最终引发体育教师资源稀缺,教育资源得不到补充。

2在新形势下引进“外货”的得与失

2.1大背景下新一轮的改造

为了进一步提升体育教育,各大高校与国际各大高校纷纷建立了合作与对话交流,正在逐步摆脱陈旧观念中的“填鸭式”教育,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不再单一的以传授体育技能为主,开始去尝试以指导者的身份,起到对学生的引导辅导推手作用,吸收借鉴别国经验后,学会融入到自己国家的真实国情中来。建立“终身锻炼,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推动学生有选择地进行锻炼,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督促学生去切实的关注体育知识的学习,更多地学习如何欣赏体育竞技与参与大众性体育运动,弘扬体育精神。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亦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倘若学会利用网络,达到体育学习的.良好效果,就是网络时代赠予我们的最好的回馈。教师培训制度的终身制,体育老师的地位低下,不仅来源于社会因素,更来自予自身各方面水平的不完善,要做到多元化方向发展的目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师资源的培优拔高。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切实有效的实践性教育,我国在1995年起引入了“拓展训练”(取义开拓发展简义)系列运动,其主旨在于强化人的体魄和团结意识,磨练人的心智。它在中国的缘起始于国内各大企业内部,由于其的确可以提升人的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甚至对克服社会焦虑起到良好作用,从而迈入了学校的大门。在左右首先由北京部分高校开始引入这一系列项目。

2.2推崇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拓展训练原为早期海员求生和意志力的培训,除了用户外动作一词表明它的可直观行为外,更多的是对于人内在潜能意识的激发,作为一种人数众多的社会性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助力。其中的众多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伙伴间的信任感,进一步增强人的行为组织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创造者、生力军,在这方面的的积极参与不仅能得到体能上的锻炼,还能促进人格发展。从教育角度来看,也增加了教学课程的灵活度,不再拘泥于单一传统的体育类项目,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从不同层面激发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热爱。

2.3拓展训练与当代体育教学的融合

拓展训练的现有模式无论是在企业里还是在国外,它的教学姿态都不能完全的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的体制,我们不但要把它拿过来,还要让它们为我们自己所用,遵循体育教学的原则方法,突出体育教学的的特点。各高校老师应经过自身的活动体验,再一次进行相对的反思与计划,从而实现与最终教育教学目标相契合。

3结语

为实现2022年全面小康目标,体育教育对于人本身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衡量准则。高校的体育教学更不应当“走形式主义”,而是要克服本身的错误,努力推进与拓展训练相关的体育活动,切实转型体育课堂秩序,努力向活跃式与实践性并重的教学模式看齐。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王娟.[J].武汉体育学院..(06)

[2]我国高等院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闫闯.[J].北京体育大学.2012.(06)

7.创建高校体育品牌文化路径探析 篇七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教师和学生高等学校的教学环境下, 通过体育活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的一种表现, 并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它既能够使学生得到身体上的锻炼, 还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和价值取向的改变。现代大学间的竞争与发展不仅是学科、专业实力和水平的竞争, 更是全方位、多领域的综合较量。竞技体育也更是各高校实力强弱的良好名片。学校体育文化是营造学校文化氛围不可缺少的内容, 是推动学校文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催化剂。

任何高校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积淀, 文化决定了这所高校的制度和行为。体育品牌文化作为高校文化的一部分, 必须与高校内部文化的内涵相一致, 要服务于高校的发展。

实践证明, 一流的大学, 需要具备一流的体育;一流的体育, 其背后必然有自身独特的品牌文化。品牌的形成需要积累, 需要各种内外条件的有机融合。高校体育应该根据自身的特色打造适合自己的发展理念和体育品牌。

一、创建高校体育文化品牌的意义

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缺乏创新, 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主要依靠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 缺乏改革的热情, 体育事业发展滞后, 根本谈不上体育事业或体育文化, 没有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更没有深层次挖掘体育的内在文化和动力, 也无从谈起体育品牌的创建。大学品牌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创建高校体育文化品牌有重要的意义。体现在:

1、可以有效推进大学品牌化建设进程

大学品牌是高校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通过教学、科研和产业活动所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体育活动扩大学校影响, 增强高校体育文化是进行学校品牌宣传的重要环节。如:清华大学的田径、跳水和赛艇、上海交通大学的乒乓球、太原理工大学的男子篮球等等。体育运动明星不同于影视明星, 体育明星在竞技体育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更能产生有效的品牌效应, 在倡导健康为第一前提的现代社会更值得人们尊重, 而这种感染力和体育精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体育, 所以体育活动开展好的大学就更容易为公众所吸引, 体育品牌更能有效推动大学品牌化的建设进程。

2、有助于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大学体育品牌主要是高校在发展中所形成的自身特色的优势项目。他往往是一个学校对外的形象代言, 可以有效带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品牌宣传。美国把能奥运会冠军分别放在不同的高校培养, 借此来提升他们所在高校的知名度, 在中国很多优秀的国家运动员也开始在功成名就后选择高校继续进修, 比如孙雯选择北京大学、伏明霞被清华大学招收等。而这些世界冠军就是对高校体育文化进行宣传和建设的重要力量, 他们的加入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3、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我国有很多重要的民俗体育活动, 他们是中华民族代代延续下来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 我国有很多独特的体育项目比如舞龙、划龙舟、武术、太极拳。他们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象征, 体现了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 一定要加强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激发自身学习的热情。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之优势, 通过传统的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 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获得身心健康。

二、创建高校体育文化品牌的主要途径

1、加大体育资金的投入, 完善体育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是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条件。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是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硬件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 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也有助于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训练。

2、完善和深化体育课程体系改革, 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和师资水平。

体育课程是实现大学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完善的体育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高校竞技体育应在实践操作方面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文学科优势, 加强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辅导, 充分利用学科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训练的科学性。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者, 通过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执教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3、通过媒体宣传, 加强学校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和信息交流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快速流通的社会, 体育文化也依靠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传播手段进行扩散传播。学校体育文化也要通过其自身渠道进行有效宣传。通过宣传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高校体育文化的需求, 还能及时地将有关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信息和建议分享给大家, 使得高校体育文化资源的公开化、透明化, 实现知识的共享, 同时也让体育文化深入人心。不仅使校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还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

三、结语

高校体育文化品牌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这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体育文化品牌的塑造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运动知识,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品德, 增强团结意识, 为高校教育、社会、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摘要:高校体育引领着社会体育的发展方向。如何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探索一条适合我国高校体育健康发展的道路, 走出一条品牌化的道路, 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体育品牌文化的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出发, 结合我国高校体育的基本状况, 在推动体育品牌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体育,品牌文化

参考文献

[1]史冬博:《当议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品牌的基本要素》,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2 (2) :102-104。

[2]张建雄:《更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进高校的战略思考》, 《武汉体院学报》, 2004, (6) :44。

8.略谈高校体育教学路径的论文 篇八

网络技术的进步,使信息的来源空前的扩大,相关的书籍、视频等等,都可以免费并且十分便捷的从网络中获得,应该说学生已经和教师具备了近乎同样的信息渠道,加之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已经达到了自主学习的层次,加之对网络技术的熟练程度,学生的知识获取比例已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应该是体育教学的一大进步,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变化,并在教学中利用这种变化,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具有效率。

1教师职能的改变——过滤器原则。

过滤器是一种网络技术,在网络中帮助人们在浩瀚的资源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筛选和引导两个方面。在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同时也是体育课程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主体之一。体育课程资源相对匮乏的时期,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传授体育技能,讲授系统的体育知识。但是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体育课课时量极少,在这有限的课时量内完成系统的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网络的发展给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转化为课堂上的实际教学,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提问者。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所在。

(2)引导者。帮助学生用适当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统筹者。帮助学生对“生产“出的新知识加以整合、归类,最终把零碎的所得,变成有序的理论。

2学生职能的转变——新的生产者。

熟悉天文学的都知道,超新星的发现是一位半专业的退学研究生和两名天文爱好者的杰作。这一发现开创了“半专业——半业余”时代的来临,专家们开始和业余者们并肩“战斗”。实际上,体育领域中的“半专业——半业余”时代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时至今日,体育界的学者们已经不再怀疑体育强国的强大动力是运动项目的群众基础,在强大的群众基础当中,“隐藏”的是众多的民间高手。从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和体育需求,可以把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定位到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制定简易的运动处方;

(2)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3)掌握2种以上的体育技能以及对应的锻炼方法;

(4)自觉的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的锻炼当中,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形成稳定的体育价值观和健康意识。

重新审视我们的5项教学目标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还是健康意识的产生,归结起来,自觉性是最重要的`,也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目标当中的总纲性思想,而培养自觉性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进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求。具体的执行办法:

(1)以课堂提问或者BBS、QQ群的方式发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的讨论;

(2)以专栏的形式,登载学生的新观点和新看法;

(3)体育杂志和体育频道的非体育专业的名牌博主和主持人让我们看到。

“业余”也能成为专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向学生传达这样的思想“你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运动经历,你所做的就是把你的思想表达出来,你可以做错,但那不是重点,唯一重要的是——你有话要说。”

3新的教学参与机制。

9.太极文化与高校体育的相关论文 篇九

2太极文化的功能决定其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价值主体

2.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太极拳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优秀拳种。太极拳是一种意气运动,通过外在的形体和内在的意气鼓荡运动,对人体内的阴阳平衡能够起到很好协调作用。研究表明,习练太极拳能够增强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加强大脑方面的调节作用,从而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关节、体内物质代谢等产生良好影响达到百毒不侵的效果。正是太极拳的这种功能,使之成为全民健身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校园内学生习练太极拳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疲劳,还可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课余时间,几个人打打太极拳,在切磋技艺的同时达到相互交流,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效果。通过太极拳所传达出的太极文化正在为改善着校园师生的健康状况,缓解职业病的发生,陶冶师生情操,起着积极地作用,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它已成为提高师生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的积极有效手段。

2.2教育性

太极拳讲求“礼”、“仁”、“德”,是要求每个习练太极拳的人,首先要尊敬师长,相互尊重,练拳是为修身,要谦恭有礼,虚怀若谷,不好勇斗狠,要“言必行,行必果”。这也恰恰符合了我国封建社会伦理学的原则,促使太极拳成为忍者之艺。随着时代的变迁,哲学渗透到太极拳理,使其每招每式都成为太极文化的哲学依据,每一拳论的哲学含义在动作中有了落实,太极拳与哲学的结合也就上升为了太极文化。当今社会人们习练太极拳越发淡化其技击,强调其健身功能,当下太极拳更是一种以身体活动形式表达出来自我调整、修养和强身延年的文化过程,更是一种太极文化的修炼。这种文化的修炼蕴藏着中国人所特有的体育文化精神,彰显了中国人的健身意识和竞技观;这种文化的修炼蕴藏着许多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其“尊师重道、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开拓进取”的人格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2.3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和谐校园

太极拳是人们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练拳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增加交往、扩大感情交流,从而增进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和谐氛围。太极文化已从多方面渗透到人们的思想、道德、美学、风俗、艺术、生活等意识形态中去,它不仅发挥强身健体、娱乐功能,还在提升人们精神境界方面发挥着引导作用,潜移默化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提升学生道德素质水平,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对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建设精神文明校园,巩固和谐校园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前提。看来了解太极文化的内涵,接受太极文化的熏陶,对于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总之,太极文化所产生的效应,会使学校成员自觉地与学校融为一整体,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产生激励、进取、振奋人心、催人向上的整体合力,把校园建设的更加和谐美好。

3结语

10.高校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论文 篇十

关键词:休闲体育,价值,创新发展,路径选择

休闲体育活动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 是人的精神生活需求的必然产物, 同时也是人类现代文明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休闲体育是当代大学校园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体育课程的拓展和延伸, 是大学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高校师生实现快乐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1 休闲与休闲体育

“时下, 休闲成为现代人生活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需要, 这已经是社会发展到今天所存在的一个不争的事实”[1]。美国学者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状态, 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的喜好、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 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 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在休闲中, 人与自然的接触, 铸造人的坚韧、豁达、开朗、坦荡、虚怀若谷的品格。人与人的交往会变得真诚、友善、和谐、美好。休闲, 还会促进人的理性的进步。可见, 从某种角度来说, 休闲并不仅仅指享有大量的休闲时间和广阔的休闲空间, 而是一种个体参与活动的心理体验, 是个体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 或者说是人类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

休闲体育也因其倡导的科学、文明、健康的休闲理念, 成为公众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 以满足自身发展和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 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体育活动[2]。休闲体育是体育活动与休闲娱乐的有机结合, 又有学者称之为余暇体育、体育休闲、运动休闲、休闲运动等。休闲体育的具体活动内容包括郊游、远足、钓鱼、武术、下棋、荡秋千、放风筝等。这些休闲体育活动显示出回归自然、走入自然的趋势, 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从人性的深层本质上看, 休闲体育活动其实就是“人性系统”的和谐发展状态。这些和谐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的和谐、人的社会属性的和谐、人的意识属性的和谐以及这些和谐之境界不断提升的状态。

2 高校休闲体育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

休闲体育的价值和意义不再局限于人的身体健康、心情舒畅, 而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休闲体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上, 具体说来, 高校休闲体育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校休闲体育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现代生物科学和体育科学研究告诉我们, 人的生命健康依赖于身体各器官的和谐与平衡, “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也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以刺激和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增强体质。休闲体育主要是以娱乐、健康为主的体育活动, 由于没有竞技体育那样的激烈对抗, 又可以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影响, 使人容易进入快乐、享受的状态中。经常参加休闲体育活动, 对人体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结构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休闲体育, 使学生懂得休闲体育是有氧运动, 积极参与可以促进心血管活力, 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可以提高肺活量, 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改善酶的活性, 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可以优化人的生理机能, 强化免疫系统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通过休闲体育, 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 增加身体活动量, 促使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积极变化, 增强视觉、听觉和本体感觉的敏锐性, 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转移大脑的紧张兴奋点, 加速身体疲劳的恢复, 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提高身体素质。

2.2 高校休闲体育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和实验证明,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 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对大学生的心理调查发现, 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都与缺乏正常的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发展休闲体育,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研究表明, 没有开展休闲体育, 没有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大学生, 常常表现出压抑、焦虑、敏感、自我评价低、羞怯等特点, 从而妨碍了他们的正常交往。而通过休闲体育, 绝大多数大学生变得阳光、积极、自尊、自信, 社会适应能力也明显增强。

社会激烈竞争的残酷性对高校大学生的触动和冲击极大, 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有学习压力, 而且有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当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后, 专业学习任务重, 技能学习要求高, 社会活动能力也要加强, 这会使他们过度紧张, 而过度的紧张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大学生毕业后择业难、就业风险大, 这也对在校大学生形成了无形的压力。当这种紧张和压力过频、过强或持续过久, 就必然伤害他们的身心健康。通过休闲体育,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休闲体育活动, 帮助他们松弛身心、舒缓压力、宣泄情感、转移伤痛、打消精神上的胜负成败观念, 忘却学习、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痛苦, 有效地实现心理调适。

2.3 高校休闲体育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转型, 人们不再把物质享受作为第一选择, 而把健康、文明、快乐生活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发展高校休闲体育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发展需要, 倡导着社会文明的新观念。这些观念也包括休闲体育不仅是人们锻炼身体的一般形式, 更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法, 也是人们乐观进取的生活方式。

高校休闲体育本质上是一种美育。按照美学原理来理解, 通过休闲体育可以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性之美, 激发他们追求美的情感, 挖掘他们捕捉美的能力, 点拨他们创造美的灵气, 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境界, 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和习惯。休闲研究学者揭示, 体闲给人带来灵感、顿悟, 许多睿智的哲学思想的产生, 人类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发明都与休闲体育紧密相连。休闲体育让人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 锻炼了体魄, 激发了创新的灵感, 丰富了自身的情感世界, 坚定了人追求真善美的信念。在休闲体育活动中, 通过人与自然的接触, 有利于铸造人的坚韧、豁达、开朗、坦荡、虚怀若谷的品格。通过休闲体育, 可以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 感受自然的魅力, 体验交往中的真诚、友善、和谐、美好, 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休闲体育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遵守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模拟和演练, 让他们明确遵纪守法的意义和价值, 树立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人生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养成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好习惯, 从而完善理想道德人格。

3 高校休闲体育发展的路径

休闲体育具有新颖性、休闲性、趣味性, 非常适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也正因为这种吻合, 就能通过发展休闲体育,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体育兴趣, 激发其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 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体育教学活动中, 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展示才艺, 促进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具体说来, 发展高校的休闲体育,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重视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

重视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 就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应是高校休闲体育发展的根本原则。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 崇尚个性, 喜欢自由, 不愿意受约束, 这些个性心理特征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重视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 做到以人为本, 才能使休闲体育真正成为促进大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发展的“美丽家园”。

以人为本的休闲体育, 要求当代大学生有相对自由的体育活动时间, 有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愿望, 而且具备自由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间和方式的条件。作为大学生, 体力上基本不受约束、精神上不存在压力的情感体验教育, 可以使大学生得到闲适、愉悦、宁静、安详、健康、积极的感受, 促进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同时, 休闲体育内容丰富多彩, 方式灵活多样, 富有多样化和个性化, 既可群体参与也可以是自娱自乐, 既是体育教学活动, 但又没有严格的课堂教学纪律约束, 每个个体自愿参与, 每一项目都引人入胜, 大家在休闲体育活动中欣赏大自然的秀美, 体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高雅, 在寓教于乐中放松心境、平衡心态、消融压力、陶冶情操, 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2 重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休闲体育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形式之一。休闲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应使得体育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 方式更为灵活多样。具体说来, 一方面, 休闲体育课程的设置应最大限度地得到大学生的热爱。休闲体育项目一开始就应最大限度地释放出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与冲动, 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的运动激情和自我表现欲望,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潜力的开发, 增强社会群体认同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形成持久稳定的终身体育思想。另一方面, 发展高校休闲体育, 应把快乐体育和快乐教育理念引入高校体育教学, 不断丰富和充实体育教学内容, 创新体育教学形式与方法, 改变过去体育教学所带有的浓厚的强制性的特点, 促进封闭的体育向开放的体育过渡, 实现教师主导的体育向学生主导的体育的转型, 这样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3.3 重视高校休闲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休闲体育要成为大众的、科学的、自觉的体育健身方式, 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休闲体育教师队伍。这是因为, 休闲体育往往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 这区别于传统的体育教学, 需要有专业的休闲体育教师队伍, 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亲切友好的休闲体育的交际环境, 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增强学生彼此间心理的相容, 让学生在休闲体育中学会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平等交流、友好合作、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其团队精神。

毫无疑问, 休闲体育是一种消费性的休闲活动, 它的发展必然要借助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实现, 但是, 我们不能为了单纯的经济目标, 为了资本的流转和增值而不顾休闲体育的本质, 在为休闲体育活动主体带来暂时的肉体或感官快乐的同时, 也为主体的身心健康和道德人格或者生态环境埋下长期受损的隐患。在休闲体育发展的任何物质形式之中都应首先关照人的存在状况, 休闲体育活动主体是否获得了闲适、愉悦、宁静、安详、健康、积极的感受?比如让人得到了和谐、欢畅、自然、美满或者是让他享受到了身心和谐的快意、精神健康的力量、关爱他人和自然的陶醉以及其他积极的人生乐趣。笔者认为, 这些正是一切休闲体育实业的组织经营者所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任何一种休闲体育项目, 必须首先考虑它对人———休闲体育活动主体的各种影响:好的或坏的, 好或坏到什么程度, 如何最大限度地增进好处并消除坏处, 至少有利于人的身心和谐、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友爱互助, 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些都是休闲体育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11.高校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论文 篇十一

摘要:为了贯彻国家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响应国家提倡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许多高校纷纷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探索与改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几个角度阐述了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果显示:(1)武汉工商学院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2)教学模式落后、评价方式单一;(3)学生积极性不够、教师专业度不高;(4)体育设施短缺、体育文化活动不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身体健康作为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高校学生体质逐渐下降是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同时,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生接受体育课程的最后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制约着学生未来能否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因此,本文力究目前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和策略,以期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发

根据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笔者查阅了有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量图书资料,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关的期刊、论文,全面了解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这些都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

1.2.2、访谈法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师进行了交流,听取了他们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与建议。

1.2.3、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对比,为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1.2.4、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论文需要的信息,设计关于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抽取部分学生发放问卷。

2、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2.1、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条件和基础,教学目标的模糊势必会造成预定教学效果的偏差。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教学目标不应该只限于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更应该放在如何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养成终身进行体育运动的习惯和意识,达到生理、心理、技能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发展。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同样造成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武汉工商学院开设的体育课程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和武术等项目,以学生自己选修为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每个项目都有人数限制,一部分学生被迫调到其他体育项目,相应地限制了这一部分学生上课的兴趣。经过调查得知,武汉工商学院只有大一和大二学生才有体育课,每周一节,由此可见,体育课程设置的不仅年限短,而且课时少,不能有力促进学生大学四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以及运动技能的掌握,不利于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2.2、教学模式落后,评价方式单一

国家实行新课改以来,许多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只是在表面上进行了泛泛之谈,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和剖析,导致教学模式维持没变,依旧以老师讲解示范,学生自我练习为主,缺少许多师生之间必要的交流和讨论,难免造成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丧失,不利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仍然以传统的学生体育技能达标情况考核为主,只注重学生最后考试结果,忽视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合作、情感、努力程度、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评定。调查过程中发现,体育课程选修之前,部分学生从小受过一定程度上的体育兴趣培训或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致使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掌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参差不齐,虽然一部分学生上课积极努力,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这部分有基础的学生相比,依旧还有一定差距,如果采用传统的技能达标考核标准进行考试,很容易磨灭这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2.3、学生积极性不够,教师专业度不高

中学阶段,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没有养成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进入高校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学生自由度的提高,电子产品进入了学生生活,手机和游戏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使得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逐渐降低,另一方面,学校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势必会减轻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部分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欠缺,不能将自身专业知识很好用到体育教学中,例如有些教师从小运动员出身,在体育教学时,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往往以较高标准要求学生,没有理清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学校没有开设游泳、体操、体育舞蹈等诸多项目,学校有不少这类项目的教师,他们不得不进行跨项目教学,这种跨项目教学不但影响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发挥,而且不利于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和运动习惯的养成。

2.4、体育设施短缺,体育文化活动不足

场馆设施是保障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具备充足的场馆、完善的器材,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尽可能的实现。武汉工商学院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体育选修课中,存在许多学生共用一片场地情况,造成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大打折扣。同时,足球、篮球、网球等体育课程在室外进行,难免遭受下雨等恶劣天气影响,严重影响课程目标设计和进行。体育文化是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驱动力,同时也是一个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活动是宣传体育知识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来看,武汉工商学院每年在体育文化宣传和体育活动举办上少之又少,加上各种体育社团没有得到学校和学生应有的支持,不能发挥其真实的作用,也相应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3、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明确教学目标,科学设置课程

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学工作的进行,合理的教学目标应当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身体是工作或学习的条件和基础,高校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肩负着祖国繁荣发展的重任,因此,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学生现阶段技能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工作、学习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课程设置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课程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满足学生在课程上的第一选择。同时,应当增加体育课程的年限和每周体育课程的次数,合理分配体育理论课程和体育实践课程的比重,有助于学生深刻地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和系统地掌握运动技能,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程度,也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3.2、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新体育课程要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逐渐由控制者向引导者过渡,引领学生由灌输式向合作式和探索式的学习方法迈进。比如:教学前,教师可以挑选有运动经验的学生进行讲解、示范,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最后老师再对此进行评价,对错误的地方进行讲解,不但迎合了学生的需求,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易犯错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从古至今,我国一直沿用考核评价体系,考试虽然是展示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但也存在许多偏颇。评价时,应采取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不仅注意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学生因认真的学习态度取得的技能、心理、思想品质等多方面的进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3.3、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师专业度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表现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一味追求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更要注重体育运动竞技性和娱乐性的结合,引入新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体育教师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改革的成败。目前,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学校领导应该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派遣年轻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聘请高水平的教师进行任教,调整好师资结构,院校领导加强对教师上课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教师做好自评和反馈工作,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3.4、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体育文化活动宣传

体育场地设施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完善的体育设施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参与积极性。武汉工商学院目前场地设施较为短缺,学校领导应该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力度,增加体育场馆设施数量,同时延长体育场馆的免费开放时间,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定期安排管理人员对场馆进行维修,确保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率。

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健康观念的另一种方式是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和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拉动学校及周边商家对体育活动的支持和赞助,利用校园广播、学报、宣传栏等媒介对武汉工商学院近期体育活动举办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开展体育文化知识讲座和举办体育知识技能大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体育有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最后,学校领导要对学生体育社团进行大力支持,不仅能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更能锻炼学生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7(01):94-99.

[2]曹冲,刘德军.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4,28(02):157-160.

[3]孙成林,杨甲睿.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36(05):88-96.

[4]韩冰.终身体育视域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探讨[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7.

[5]刘星.泰山医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6]陈龙.对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探究[D].华中科技大学,.

[7]王国亮.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12.高校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论文 篇十二

1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方法

1.1 研究对象

湖南省十二所普通高校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吉首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学院、怀化学院、湖南商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怀化医专) 文、理、工、农、医、林各类专业的中年女性教师365名 (平均年龄43.8岁, 全部为在职任课教师, 文化程度均为本科以上) 。

1.2 研究方法

1.2.1 专家访谈法

走访了部分普通高校负责体育的校领导, 工会领导, 校医务专家和体育社会方面的专家。

1.2.2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检索和查阅有关中年知识女性研究的各类文献、专著、查阅了大量有关中年知识女性, 科研人员体育锻炼及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资料。

1.2.3 问卷调查法

采用Berogatis.L.R的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以及体育锻炼问卷调查表, 共发放问卷730份。收回716份, 剔除无效问卷后, 有效问卷数为705份, 有效率为96.6%, , 在怀化学院、中南林学院进行了预调查, 进一步修改后投入正式测试。

1.2.4 数理统计法

将所测试的数据用SPSS FOR WINDOW 11.5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出各分量表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各变量均数比较的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高校中年女性教师身心健康现状分析

2.1.1 高校中年女性教师健康现状分析

健康对其个人和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 湖南省十二所普通高校中年女性教师有72.2%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 其中妇科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最高, 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22.6%、16.2%和14.8% (见表1) , 据有关资料显示, 云南高校知识分子近十年死亡者中有49.18%死于中年, 中年知识分子身心疾病的患病率也远高于中年工人及教工总人数, 知识分子死者的平均年龄比工人提前3.56岁, 中年知识分子死亡率男性为1.88%, 女性为3.07%, 中年工人死亡率男性1.13%, 女性为1.6%, 提示在高校内部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相对低下[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校中年女性教师由于肩负着家庭、事业、子女的多重压力, 她们的身体健康是不容乐观的。

2.1.2 高校中年女性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2.1.2.1 高校中年女性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成人常模的比较

湖南省高校进行的一项心理需求调查, 不仅展示了高校中年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奉献精神, 同时也客观地反映了他们的困扰, 忧虑, 及各种负担, 高校中年女性教师也不例外地置身的特定环境, 既是教学, 科研单位, 又是学术交流的主要场所, 她们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强烈的进取心和荣誉感 , 在教学, 科研, 更新知识, 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等方面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家庭与负担造成的苦恼, 一些中年女性教师心理上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形成焦虑、抑郁烦躁或心理变态, 罹患心身疾病, 有的则舍命拼搏, 不计昼夜, 以至积劳成疾, 事业未竞而中年早丧, 令人痛心!这与他们心理需求带来的心理不平衡, 长期精神紧张等不无关系, 同时,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也显示了中年女性教师在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忧郁, 偏执等方面的异常高于普通中年女性, 所以重视中年女性教师的心理保健就显得更为急切与必要了。此外高校中年女性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以及其他教师的心理和行为, 对于教育的成败也有极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给大学生传授知识, 更在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格, 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校中年女性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比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更重要, 而现实情况是中年女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单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 (表2) 普通高校中年女性教师SCL-90分量表的九项因子 (含附加) 平均值都高于全国成人常模, 且P <0.001, P〈0.05, 说明普通高校中年女性教师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组正常水平,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 提示普通高校中年女性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她们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类心理健康不稳定状态;也进一步地说明了心理健康问题在普通高校中年女性教师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而且, 形成差异的另一个原因是全国成人常模建立得较早[2] (金华等1986) ,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编制出最新的SCL-90量表常模指数, 因此就导致了九项因子出现了差异, 可以说常模反映的总体与现代高校中年女性教师相比较是两代不同的中年人, 她们成长的文化氛围, 经历的教育过程, 所处的工作环境, 面对的社会发展和变革等各个方面截然不同, 这些因素的差别自然会造成不同年代中年人的心理过程差异, 同时在高校中年女性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也显示在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忧郁、偏执等方面的异常高于普通中年女性, 所以重视高校中年女性教师的心理保健就显得更为急切与必要了[3]。

2.1.2.2 高校中年女性教师不同年龄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普通高校中年女性教师心理健康存在年龄主效应, 从 (表3) 中可以看出, 中青年组 (36-45岁) 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中年组 (46-55岁) 女性教师, 高校中年组女性教师SCL-90分量表的九项因子 (含附加) 平均值都高于中青年组女性教师, 其中躯体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都呈显著差异, (且P<0.05或P<0.01) 说明高校中年组女性教师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青年组女性教师,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二个原因, 第一:这一阶段的中年女性面临来自生理、家庭与事业, 子女教育, 夫妻感情以及社会习俗方面的种种压力更大。所以产生更多的困扰, 同时又是中年向老年过渡的时期, 是人生最艰难的阶段, 对女性而言, 体形发胖, 智能和记忆力减退已是不争的事实[4]。第二对高校中年女性而言又属于事业高峰期, 大部分中年女性都是部门的骨干和核心, 具有副教授以上的职称 还有部分女性在领导岗位上, 所以心理承受的压力就更大出现的心理问题就更多, 如忧虑、抑郁、易疲劳, 多愁善感, 情绪波动, 悸动不安, 失眠多疑多虑等反常行为交替出现, 因此, 这一年龄阶段的中年女性, 更多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对消烦解闷, 稳定性情, 平安渡过更年期, 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1.2.3 高校中年女性教师不同专业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对普通高校文、理科不同专业36-45岁中青年女性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 (表4) :高校文科专业的中青年女性教师SCL-90分量表的四项因子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精神病性的平均值呈显著差异 (P〈0.05〉, 说明文科专业的中青年女性教师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低于理科专业。但在躯体化症状、抑郁、敌对、恐怖、偏执性 (含附加) 五个因子平均值无明显差异 (P>0.05) , 但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 文、理科专业的中青年女性教师SCL-90分量表的九项因子平均值都高于全国成人常模水平, 这又说明不同专业的中青年女性教师在扮演双重角色时, 她们也常常都是顾此失彼, 相互冲突, 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因此。情绪不良、敏感多疑、头晕失眠、烦躁、易疲劳, 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疲劳症状也随之出现。

2.2 高校中年女性教师参加锻炼与不参加锻炼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在本次调查中有占总调查人数的20.8%的人在过去的一年中从未参加过体育锻炼, 在79.2%的锻炼人群中每周参加三次或三次以上体育锻炼的占24.1%, 每周1-2次的占55.1%, 每次活动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的占25.8%, 统计结果是高校中年女性教师体育人口为18.63%, 并从每周参加三次或三次以上体育锻炼者中抽出与不经常锻炼的相同人数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高校中年女性教师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SCL-90分量表的九项因子 (含附加) 平均值大部分都高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 其中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性、精神病性都呈显著差异 (P <0.05或P <0.001) , 说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 但在强迫症状, 敌对性、恐怖性 (含附加) 等因子的平均值无显著差异 (P >0.05) 。因此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增加社会交往, 丰富审美情趣, 排遣消极情绪, 磨炼意志、消除心理疲劳、经常锻炼还可降低抑郁, 产生积极的情绪。对中年女性还可以达到减轻体重保持体形, 延缓衰老的功效。

2.2.1 高校中年女性教师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分析

对中年女性教师不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原因调查中发现 (表5) 工作任务重、身心疲劳是主要原因占88.2%;说明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 中年女性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要求加大, 并且在各个领域同男教师竞争, 这无疑更加重了中年女性教师的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5]。另有61.8%的人认为家务负担重, 这说明中年女性教师在家庭中, 家务劳动主要靠她们来承担, 没有真正地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还有32.9%的人因缺乏余暇时间而不能参加体育锻炼。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即使是高校中年女性教师, 在家庭中承担的家务劳动相对男性较多[6]。这必然使得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 加上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和相夫教子, 使得她们余暇时间减少和在余暇时间里多以绝对休息方式恢复体力。

2.2.2 不参加体育锻炼者恢复体育参与的倾向分析

在被调查的中年女性教师中有20.8%的人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参加体育锻炼, 其中92.1%的人表示今后打算或准备参加体育锻炼, 因此在今后吸引更多的中年女性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已具备较好的心理准备条件。对高校中年女性教师体育的发展也是有利的因素。

3 结论

1.高校中年女性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有74.8%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 但她们对自我身体健康感觉良好, 只有9.4%的人对自我身体健康感觉不好。

2.高校中年女性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成人组正常水平, 调查显示高校中年女性教师在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忧郁、偏执等方面的异常高于普通女性。

3.高校中年女性教师不同年龄时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差异, 中年组、 (46-55岁) 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中青年组 (36-45岁) 女性教师。

4.高校文科专业中青年女性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理科专业, 但都明显低于全国成人组正常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瞻予, 杨杰.浅析中年知识女性的心理困扰与调适[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118-120.

[2]袁存柱.海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体育教育干预方案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2004.

[3]李寿欣, 等.中西方关于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探讨及对我们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 2001, (3) .

[4]张力为, 任未多, 等.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3.高校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论文 篇十三

关键词:湘西地区,妇女,民族传统体育,女性视角,传承与发展

0前言

湘西地区包括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和怀化市三个地区, 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区, 少数民族聚居地域有1个自治州, 5个自治县, 境内有少数民族人口500多万人。境内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 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沅陵传统龙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武术 (苗家八合拳) 、傩技———上刀山、民间棋艺、苗族接龙、桑植白族仗鼓舞等。鉴于此, 本文将探讨湘西地区女性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现状并提出策略。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湘西地区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选择及其地域特色

不同的人群, 选择参与项目时会有差异, 具有选择简单易行、贴近生活的特点。农村妇女进行的体育项目, 所选比例最高的主要还是流行与当地的民族传统项目如:苗鼓、舞龙、舞狮、民族武术等, 这些项目不需要太多的器械, 便于开展。而像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在城市比较流行, 在农村由于熟悉的人少, 也没有专门的人进行指导练习, 所以传播并不广泛, 参与的妇女也相对较少。

太极以及健身气功等项目, 在当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社会价值, 所以加快太极、健康气功等这一类项目的普及, 有利于体育自身的发展, 也有利于文化交流, 更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当然也有利于农村妇女的健康。

1.2 湘西地区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府有关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宏观调控、综合协作的体育政策的制定和基础体育设施建设上, 对体育参与的直接控制与干预已经日渐弱化, 但目前以社会为主体的非行政手段的体育管理体制还未完善, 妇女参与民传体育活动的方式与形式都已经发生改变, 顺应时代的潮流, 逐步向自主化发展。

湘西地区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是节庆日参加, 主要原因是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地域宽广、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少数民族节日多, 节庆日活动开展得多, 政府和地方民众在节庆日组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个人锻炼、与家人一起锻炼、与同伴邻居一起锻练也是主要的参与方式。而参加村里组织的活动和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是有组织的参与形式 (见表1) 。

1.3 湘西地区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因素

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活动肯定会受到一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导致妇女不能长时间坚持参与。调查显示, 影响妇女参与锻炼的因素大部分都是外部因素。

影响湘西地区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是家务繁重和劳动太累, 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 家务劳动时间在逐渐减少, 但是从劳动分工来看, 家务劳动仍然主要由女性承担, 特别是在湘西地区生产力落后的农村, 家务劳动量仍然很繁重。她们不仅要做工务农, 还要操持家务, 目前农村并没有像城镇一样有着完善的社区服务, 能够提供家政服务, 一切都需要妇女们亲自动手料理, 她们的负担繁重, 从而导致她们用于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就相对于男性来说要少很多;场地器材的缺乏和经济条件差, 也是影响其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是:怕别人讥笑、不懂锻炼方法等。

2 传承与发展妇女民族传统体育的策略

2.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我国《全民健身条例》第2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 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2]。在促进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工作中, 政府行为无疑是风向标和指示灯。政府的参与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具体性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妇女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妇女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要依靠政府, 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 为女性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提供场地和器械, 提供物质基础;投入资金组织开展地方性民族体育活动, 为女性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改变女性自卑的心理, 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规划,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工作力度, 切实保护和继承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瑰宝。

2.2 推动经济发展

女性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湘西地区是老、少、边、穷地区, 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妇女传统体育发展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有助于消解社会对于女性家庭角色定位的刻板印象, 让女性从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让其获得精神发展的前提条件, 不再是男性的附属物, 也不再为了男性的审美观点而进行改变。让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 可以让女性逐渐摆脱依附性的角色, 在社会中努力展现自身的独特能力, 以便求得自我生存和发展, 让女性形成独立、自主、独特的个性。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湘西地区妇女受教育条件的改善, 妇女在农村的受教育条件依然受到经济收入的制约, 只有经济快速发展, 农民才会给妇女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 妇女才能够从根本的认知上改变自己的家庭以及社会地位。

2.3 结合地域特色开展地方性体育活动

在湘西地区的湘西自治州的苗区每逢农历正月都要举行百狮会, 富有群众基础, 便于开展。从几岁到70多岁的女性都会参与打苗鼓、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项目, 并且在每年秋收前的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当地苗族群众停止农活, 穿上盛装, 结伴成群, 欢聚在传统的秋坡上, 进行打秋千、舞狮子、打花鼓、打猴儿鼓、上刀梯、荡八人秋、歌舞等体育娱乐活动。

每年正月和秋收前湘西自治州许多乡镇、村寨都会举行类似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 值得湘西地区的其他地方学习借鉴。湘西地区其他县市地方也可以结合地域特色开展地方性体育活动。

2.4 正确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因旅游开发, 为了迎合游客而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厢情愿、异想天开式改造, 很多看似美化的保护性措施实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毁灭性伤害。这种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在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大潮流中的一种倒退, 而不是进步。我们要这种反对基于地方经济需要, 商业利益驱动和弘扬地方文化等狭隘片面思想为目的的开发, 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进一步加强规划,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工作力度, 切实保护和继承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瑰宝。

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 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载体, 保护。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认识要具有这个深度, 在具体的挖掘抢救过程中, 要按照“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继承发展”的方针,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始终坚持“整体性保护原则”, “最少干预性原则”, “就地保护原则”、“独特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等。

3 结语

妇女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妇女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要依靠政府行政干预的加大, 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出现一些媚俗性的做法反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偏离了我们的本意, 以及结合地域特色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 才能够从根本上, 基础上给女性更多的发展空间, 让女性在和谐体育的建设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民健身条例[R/CL].http://www.gov.cn/zwgk/2009-09/06/content.

[2]欧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性休闲体育[J].体育学刊, 2009, 5:32-36.

[3]潘丽霞.中国社会体育参与中的妇女与性别差异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7.

[4]马维平.甘肃省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传统体育现状剖析与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009, 5:90-94.

[5]董进霞, 张锐, 王东敏.女性·文化·体育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

[6]王金玲, 林维红.性别视角:文化与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基层治理进展情况汇报下一篇:寒假旅游日记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