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职工管理规章制度

2024-07-22

幼儿园教职工管理规章制度(精选19篇)

1.幼儿园教职工管理规章制度 篇一

为了加强校园环境管理,创建文明、整洁、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校园环境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管理制度。

环境卫生管理

总述

1、校园环境卫生应做到清洁、卫生、文明、有序,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师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2、保洁工作是为了维护校园道路和公共场所整洁而从事的清扫和环境卫生保持工作。

一、道路清扫与保洁

1、定时清扫,定时保洁。

2、废物箱美观、适用,完好。无抛散、存留垃圾。

3、路旁绿地、绿化带无积存垃圾。

二、主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

1、公共场所清扫和保洁应符合下列要求:

公共场所环境应整洁,无乱堆杂物、存留垃圾和污水;绿地、喷泉、水池,应保持整洁、美观,无垃圾、杂物。

2、室内地面应清洁;室内门窗、墙壁无积灰和蛛网;玻璃应光洁明亮;室内灯具、板凳等设备干净卫生,无积灰、污物。

3、公厕通风应良好,无明显臭味;门窗墙面无污迹、无乱涂乱画;地面光洁,无积水。大小便槽无污物、垃圾、管道保持畅通;蚊蝇繁生季节,应定时喷洒药物。

三、垃圾处理

垃圾收集容器应定位设置,摆放整齐,周围应整洁,无散落、垃圾和污水;垃圾收集容器应无破损,外体干净,定时对收集点、收集容器喷洒消毒、灭蚊蝇药物;生活垃圾应每日清除,无堆积,无积压,不腐烂发臭;垃圾收集容器应定时清洗。

四、检查与监督

1、物管公司每天一早对学院的道路及环境作一次全面清扫,保证校园的环境清洁卫生

2、主要公共区域定人、定岗认真清扫和保洁

3、对喷水池及鱼池的管理做到每半年清洗一次,每日对池内的杂物进行打捞,保证池水水质干净清泽,每日对池中的鱼做投食畏养,保证水池的干净、美观。

4、校园环境卫生工作由后勤处负责检查监督和落实。

5、后勤处定期对校园环境清洁进行巡查并评估。

校园绿化管理制度

总述

1、为了推动校园绿化工作的开展,加强校区绿化管理,保护和改善校园环境,结合校园实际情况,特作如下规定。

2、本规定所称校园绿化,是指校园范围内的庭院绿化。

3、校园绿化作为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绿化比例,投入绿化资金,注重绿化效果和管理美化工作。

4、加强校园绿化管理,提高校园绿化水平,全体教职员工人人有责。

2.幼儿园教职工管理规章制度 篇二

2002年, 学院由中专升格为高职院, 2004年, 由铁道部划归江苏省教育厅管理。隶属关系变了, 办学层次提升了, 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如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如何提升?勤学善思的南铁院人, 在“求真励行”校训的启迪下, 在沉思中形成共识:教代会是学校加强民主管理、凝心聚智的重要手段, 要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教代会制度, 积极发挥教代会的作用。

(一) 教代会是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需要

现代大学制度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来看, 主要包括“党委领导, 校长负责, 教授治学, 民主管理”。教代会制度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和制度保障, 可以使决策更民主、更科学, 决策执行、权力监督更有效。

(二) 教代会是推进学院改革发展的需要

学校办学必须依靠全体师生员工。教代会制度为教职工了解校情、建言献策、参与管理搭建了重要平台。作为桥梁和纽带, 教代会制度可以把个人发展与学院事业发展统一起来, 把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三) 教代会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坚持教代会制度, 就能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目标同向, 干群一心, 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四) 教代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教代会是集中民意、汇聚民智、解决民忧的重要载体。她从制度层面审视教职工切身利益, 使不同群体合法权益得到关注和维护, 不同意见和诉求得到充分尊重和表达, 有利于化解矛盾, 增进理解, 构建和谐校园。

教代会既是校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推进校内民主管理的重要抓手。学校认真把好代表选举、培训、履职三关, 围绕学院重大事项、中心工作、热点问题选择议题, 落实代表知情、审议、决定、监督四项权利, 贯通提案征集、处理、反馈三个环节, 形成我校教代会特色鲜明的“3343”运行模式。

(一) 把好代表选举关、培训关、履职关

教代会代表的能力和水平, 决定教代会召开的质量和效果。学校从源头抓起, 不断提高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一是把好代表选举关。按照《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和江苏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意见》, 认真推选代表。

二是把好代表培训关。教代会召开前, 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开展培训, 邀请资深代表介绍如何履职, 如何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三是把好代表履职关。开会期间, 积极建言献策, 充分行使权力;闭会期间, 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二) 围绕重大事项、中心工作、热点问题精选议题

选准议题是提高教代会质量的关键。学校十分重视议题的遴选, 教代会前召开专门会议, 专题布置, 研讨确定。

一是围绕重大事项选议题。2002年谋划升格高职院, 2004年由铁路划转地方管理, 2007年人才水平评估, 2008年南京、苏州两校融合发展, 2009年学院内涵建设与发展, 2010年争创省级示范和推进新校区建设等等......都列入当年教代会的议题。

二是围绕学院中心工作选议题。人才培养是学院的中心工作。围绕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确定议题。近年来把“双师素质培养”“人才梯队建设”和“职业教育能力提升”三大工程, 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议题。

三是围绕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选议题。收入分配、住房、医疗等制度改革一直为教职工所关注;学习条件、生活环境和毕业去向涉及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教代会把这些热点问题作为重要议题, 维护了师生的切身利益。

(三) 落实知情、审议、决定、监督权利

“四项职权”履行情况是衡量学院民主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是落实“知情建议权”。代表听取行政工作报告和经费预算执行情况, 全面了解学校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和经费使用, 增强了代表的主人翁意识。“十一五”学院事业发展规划, 确定“省内示范、行业一流”的目标, 经过教代会讨论通过, 不仅得到代表的认同, 而且激发起大家争创示范高职院的热情。

二是落实“审议通过权”。改革涉及每一位教职工利益, 不仅需要大家参与设计, 更需要大家支持拥护。为适应学院划转地方管理的新变化, 学院自2004年启动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数易其稿完成《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意见》。由于大家广泛参与, 代表讨论充分, 吸纳了30余条建设性意见, 这样的难事, 也顺利获得审议通过。

三是落实“讨论决定权”。住房制度改革, 政策性强, 群众关注度高。为此, 教代会专门成立住房货币化条例制订工作委员会, 起草《职工住房补贴实施办法》, 在充分吸取代表意见的基础上, 又更大范围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几经修订完善后, 提交教代会表决, 通过后才组织实施。年度奖金切块分配办法、工资福利等有关规定的出台, 也都提交教代会讨论决定, 使民意得到充分尊重, 教代会也在权力行使中显示出她的地位和权威。

四是落实“民主评议权”。民主评议学院中层以上干部, 是教代会代表履行权利的重要内容, 也是教代会代表主人翁地位的重要体现。自1992年实施民主评议干部至今, 民主评议对改进工作作风, 密切干群关系, 提高干部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 教代会代表参与部门 (单位) 以及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 教代会代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 抓好提案征集、处理和反馈工作

教代会提案是教代会代表对学校工作形成的意见或建议。做好提案的征集、处理和反馈工作, 有利于学院建设和发展, 也有利于师生问题的解决。

一是抓好提案征集工作。教代会召开前, 通过校园网等媒体向教代会代表征集提案, 强调提案的重点、涉及的范围和上交提案的程序。

二是抓好提案处理工作。及时调整充实提案工作委员会成员, 对提案认真审核。提案立项后及时送达学校领导批阅并分发职能部门处理, 规定承办部门必须在两个月内提出处理意见。多年来, 我院95%以上的提案得到及时处理和落实。

三是抓好提案反馈工作。提案工作委员会十分重视对提案处理工作的检查督促和反馈。相关职能部门处理教代会提案有时间要求, 必须在一周内将提案办理结果反馈给提案人。对于没有立案的提案, 及时向提案人说明理由。做到件件有交代, 事事有回音。

教代会“3343”运行模式, 是我校党组织高度重视教代会工作, 并在实践中不断实践和探索的结果, 凝结着教职工的智慧和汗水。学校民主管理工作推动了学院事业健康发展。

(一) 民主管理基础更加扎实

每年召开教代会的优良传统, 每次召开会议的规范操作, 提高了了教代会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 进一步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民主管理意识, 为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决策更加民主。学院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 进一步完善了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等制度, 并自觉贯彻执行。二是民主氛围更加浓厚。充分利用校园网、公示栏等积极推进党务公开, 以此带动校务公开。坚持学院领导接待日制度、二级院系联系点制度等, 及时采纳群众的意见, 教职工当家作主的地位得以提高。三是民主监督更加有力。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的落实, 有效地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 坚持勤政廉政。特别是加大了对新校区建设的民主监督, 通过制定工作制度, 落实一岗双责, 严格预算管理, 规范招标投标, 实现了工程质量优良和建设队伍优秀的“双优”目标。

(二) 事业发展平台更加稳固

进入新世纪, 学院经历的大事多, 面临的困难多、任务重。每次在事关学院生存与发展、前途和命运抉择的关键时刻, 学院总是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 让广大教职工知校情、参校事、议校政, 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 为学院事业发展搭建了坚实平台。2005年起, 在两年多的“迎评创建”过程中, 教代会一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广大教职工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拼搏精神, 团结一致, 攻坚克难, 在2007年12月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2008年, 学院被确定为“江苏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还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2008年, 2010年, 2012年连续三次评为江苏省就业工作先进高校。目前, 学院建有铁道通信信号、高速动车组检修技术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信号与控制、铁道机车车辆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铁道通信信号、铁道机车车辆2个省级品牌专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通信技术、会计3个省级特色专业。学院依托校企合作平台, 系统设计, 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创新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 注重校企优势互补, 建成高速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空调制冷设备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铁道运输信号综合、高速铁路机车车辆、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和地铁综合实训4个省级实训基地。

(三) 社会影响力更加增强

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 进一步激发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 和谐校园建设进一步得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的出台, 职工福利分配制度的建立, 住房货币化政策的执行和每年“十件”实事的落实等等, 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和谐的环境, 民主的氛围, 使学校充满发展活力, 赢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美誉:2009年, 学院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 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同年, 学院荣获省教育厅“2008-2009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荣誉称号, 以及“南京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单位) ”, 成为南京市教育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2012年荣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称号。新生录取分数线, 我校多年来一直名列江苏省同类院校前列, 2013年文理双科均名列全省第一。

我校教代会制度之所以能够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勇于探索中不断前行, 源于学院党委对教代会推进民主管理的高度重视, 源于学院党委对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自觉意识。依托教代会制度, 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还有许多课题有待深入研究。我们要不断总结, 不懈探索, 进一步调动教代会代表, 乃至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朝着“高水平, 有特色, 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轨道交通高职名校”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行。

摘要: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载体。发挥教代会代表作用, 对于加强学校民主管理,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代会,民主管理,现代大学制度

参考文献

[1]时君伟, 周永杰, 黄菲.关于高校教代会制度和民主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工会论坛, 2008, (01) .

[2]王仁.现代大学制度中的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J].学术纵横, 2008, (03) .

[3]张爱华.进一步完善高校教代会制度的几点思考[J].工会论坛, 2007, (04) .

[4]韩立新.坚持教代会制度促进高校政治文明[J].中国冶金教育, 2006, (05) .

3.试析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制度

前言

作为在电力企业中工作了半辈子,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奉献了一辈子的人,离退休职工可以说是电力企业发展历史的创造者和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功臣。在工作的过程中,这些离退休人员一直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工作和付出,所以,当这些人离开岗位,面临着退休这一局面的时候,也应该受到电力企业管理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尊重。因此,发掘当前电力企业在管理离退休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好对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

1.当前离退休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1离退休人员生活的经济压力

一直以来,关心和关爱离退休人员是电力行业管理离退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电力职工在退休之后,其薪资待遇就会随之减少。然而,在物价迅速上涨、子女已经成家、身体健康程度不断下降等情况的出现,使得离退休人员的精神和经济压力也在逐渐增加。此外,由于当前我国的养老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还不是十分的完善,使得一些身体情况较差的离退休人员受到了医疗困难的影响。

1.2群体性文化活动数量的有限性

就目前来看,离退休人员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的单一,与之相应的设施建设不是十分的健全,这使得离退休职工的精神生活水平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与此同时,部分电力企业组织的离退休文化活动内容形式单一、档次差、缺乏广泛性且形式也十分的陈旧,这使得参与此类文化活动的离退休人员数量相对较少,无法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

1.3离退休人员的认识误区

电力企业中的职工在离职退休之后,其自身的活动范围不断的缩小、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也随之不断的降低,在这段时间内,如果离退休人员不能够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做好自身心态的调整,那么就会对自己离退休之后的生活和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这种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工在离退休之前从事电力相关的工作,而退休之后,这些人员或者是赋闲在家,或者是从事一些家务劳动,这使得部分退休人员因为无法在一时之间适应这种身份的转变,从而导致自己出现心里抑郁的情况。二是部分离退休人员在离退休之后由于自身缺乏上进心,当他们在退休之后,就会存在一种“无用武之地”的想法,使得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一直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从而导致自己养成了懒散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2.完善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制度的措施

2.1转变思想观念

首先,电力企业领导者需要提高对管理离退休人员工作的重视程度,转变自己的管理思路和心态,加强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加强相关理念和宣传教育工作,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致使企业更多的员工了解到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积极意义[1]。其次,完善离退休职工档案记录的管理制度,保证这些记录中不仅包含有关离退休职工的基本信息,还拥有每个离退休职工家庭关系、身体情况以及个人爱好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做好针对性的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提升管理制度的质量。

2.1重视离退休职工的精神需求

自我国施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也在随之不断的提升,这使得我国电力企业中离退休职工在物质层面的待遇也随之不断的提升。这样一来,就使得离退休职工的精神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例如,得到社会认可、被家人需要以及被企业重视等方面的感觉[2]。因此,在对离退休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一定要加强同离退休职工的沟通和交流,保证交流渠道的通达性,以便使与离退休人员有关的信息都可以及时的传达给企业和国家。对此,企业管理者可以将定期沟通和不定期交流相结合、定期走访和联系同随机性的沟通相结合、为离退休人员营造一个可以同社会通畅性连接的渠道,以便在国家和企业提出有关离退休人员的重大政策和管理制度时,可以第一时间被离退休人员知晓。

2.3完善离退休职工的薪酬管理制度

就目前来看,电力企业中离退休和在职职工在薪酬收入上存在的差别相对较大,这使得其中部分的离退休人员内心会产生极大的不平衡感和落差感,这使得该类型人员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管理者应该要完善离退休人员的薪酬管理制度,密切关注离退休职工日常生活,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需要及时的给予充分的帮助。

2.4健全离退休职工的保障制度

就离退休职工这一群体来讲,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体力上,其状态都要比在岗时差很多,所以,他们十分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关怀。因此,电力企业管理者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需要借助社会上的力量,健全同离退休人员的相关的保险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为离退休职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切实的制度保障。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三集五大”这一体系建设要求的提出,使得关心和关爱离退休人员成为当前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为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和政治待遇提供有效的保障,也是电力企业管理离退休职工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对此,电力企业管理者应该要细致分析其管理离退休人员制度中的问题,结合当前相关政策要求和企业发展战略,提出有效的改革和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汪小洁.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浅析[J].办公室业务,2012(17):25+28.

4.幼儿园教职工培训制度 篇四

1、教职工要积极进行自我培训、自我提高,形成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长。鼓励教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或学习。

2、制订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和培训的计划、鼓励在职教师自学进修。

3、教师进园工作五年内必须拿到学前教育大专文凭或其它师范类大专文凭。

4、幼儿园派出学习或短期培训的教师旅差费及培训费由幼儿园报销。

5、提倡互帮、互学,有经验的教职工要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有计划的对保教人员进行英语、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培训。

6、每学期组织一次外出参观学习活动,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并根据需要有计划的派送教师外出学习。

7、坚持业务学习制度,有计划的安排业务学习内容,使全体教职工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了解幼教发展动态。

5.幼儿园教职工考勤制度 篇五

2、 教职工请假分为病家、产假、节育假、哺乳假、婚假、工伤假、丧假、公假、事假、探亲假等十种,均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不论何种假期都应事先请假,遇特殊情况须及时补假。

3、 教职工必须持医院病假证明才能按病假给予考勤。

4、 教职工请假需向园领导办好请假手续,否则即按旷工处理。教职工一年可请假天数按上级规定执行。

5、 教职工请假期满须按时回工作岗位,未经续假核准而未到岗位者按旷工处理;工作时间内未按规定回园报到的,按旷工处理。

6、 园长应负责做好对教师及后勤人员的考核工作,填写考核表,存入个人业务档案,作日后调资、晋级、评奖的依据。

6.职工代表述职制度的构建思路 篇六

一、突出三个强化, 增强自觉性

1.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述职报告制度能否认真实行, 活动能否顺利开展, 首先取决于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要把包括职工代表述职内容在内的民主管理知识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 把职工代表述职等民主管理工作纳入基层单位经营业绩考核, 努力营造民主氛围, 使领导干部更加关注和重视职工代表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

2.基层工会干部的干事意识。工会作为职代会日常工作机构和民主管理的组织者, 在职工代表述职工作中负有重要职责。述职报告制度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取决于基层工会干部的工作态度。要克服部分基层工会干部中存在的“工作人员少、述职面积广、述职人员多、工作难度大”的畏难情绪, 可采取一对一重点帮扶和指导, 为他们提供模式参考, 并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传媒手段大力宣传成功单位的经验及取得的效果, 及时消除他们的顾虑, 帮助他们树立开展工作的信心。

3.职工代表的作为意识。职工代表是被评议的对象。他们的主动参与是述职报告制度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各级工会通过职工代表培训班和以会代训等形式, 积极宣传职工代表的权利、义务和开展述职报告制度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学习、宣传和发动, 使职工代表充分认识到参与述职报告制度是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重要手段, 是使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进一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信任自己的重要渠道, 以此强化职工代表的作为意识, 激发职工代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二、规范述职内容, 增强可操作性

1.规范代表述职内容。代表述职主要从八个方面进行:参加职工代表大会, 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重要规章制度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作用发挥情况;关心企业改革发展, 在提案和合理化建议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联系群众, 积极调查研究, 征求、反映职工群众意见和要求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效;参与代表巡视检查、专门委员会及其他管理机构组织的活动中所做的工作;传达贯彻职代会精神, 做好职代会交给的任务方面所做的工作;宣传民主管理、矿 (厂) 务公开和集体合同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经验和体会;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最后作出承诺并提出倡议。

2.规范车间级职工代表述职内容。考虑一线职工代表素质差异及现场实际状况, 各基层单位可为车间职工代表提供述职模板。述职模板通常采用表格和问答两种形式, 职工代表只需按表格要求和问答题内容对应填写自己的履职情况即可, 操作简单, 方便易行, 可以有效解决有的代表不愿写、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述职报告的难题。三是规范新当选职工代表述职内容。对换届职工代表或新补选的职工代表, 由于履职时间比较短, 着重谈当选职工代表后的感受以及今后如何发挥职工代表作用的打算。

三、采取灵活方式, 增强有效性

1.述职范围分级进行。矿 (厂) 级职工代表原则上在矿 (厂) 职工 (代表) 大会上述职, 区队级职工代表在车间职工 (代表) 大会上述职;还可结合实际情况, 召开专题述职大会进行述职。领导干部是职工代表的, 在向职代会作年度述职时, 报告其履行职工代表职责的有关内容, 不再专门述职。

2.述职形式因地制宜。针对基层单位抽调人员困难、会议时间短、任务重的实际情况, 各单位因时因人而异开展述职报告制度。会议时间比较紧的, 职工代表采取书面述职形式, 并提前下发书面述职报告, 给职工群众充分审议的时间, 保证述职评议效果;时间充裕的, 采取口头述职。换届时职工代表因履职时间短, 可每人述职, 也可由所在选区被评议的职工代表中推选一名代表作典型发言, 所有被评议的职工代表在述职报告上签字认可, 共同接受评议。

四、细化述职措施, 增强制度性

1.实行互动沟通。为了使职工对职工代表的评议更加客观、公正、全面、准确, 各级工会可把被评议职工代表的相关资料及联系电话, 通过局域网等形式进行公示, 方便职工群众的监督, 加深选区职工对职工代表的了解。

2.搞好群众测评。职工代表坚持每年一次向所在选区职工述职。选区职工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格次对职工代表进行无记名评定表决。评议结果在职工 (代表) 大会上直接公布。述职人员根据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方案, 改进情况书面报告上级工会, 并在下一次职工 (代表) 大会上报告整改情况, 接受审议。对连续两年满意率在95%以上的, 评为优秀职工代表;对连续两年基本满意率低于70%的职工代表, 劝其自动辞去代表职务。

3.总结经验, 树立、推广先进典型, 加强工作指导。在对职工代表进行评议的基础上, 组织职工开展评选最佳述职报告制度;评选最佳提案活动;请职工代表介绍当好代表的经验;组织职工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同时, 对评选出来的优秀职工代表进行表彰奖励, 激励职工代表主人翁责任感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4.纳入刚性考核。把职工代表述职报告制度工作纳入基层单位经营业绩考核、民主管理、矿务公开考核和工会重点工作考核, 并将其作为工会评先的重要条件。

五、实行职工代表述职制度的“四个有利于”

1.有利于促进企业民主管理。开展职工代表述职活动, 可以增强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提高职工代表参政议政能力, 提升企业民主管理水平。形成企业上下共谋发展、共建共享和谐企业的良好局面。

2.有利于提升职工代表的整体素质。代表述职评议的过程, 也是代表接受法律教育、职责教育和宗旨教育, 增强代表使命意识和荣辱意识的过程。有利于激发职工代表努力学习, 提高素质, 与时俱进, 自觉履职, 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3.有利于对职工代表行为的有效监督。职工代表述职活动的开展, 可改变过去职工代表只监督别人、自己无人监督的局面, 使职工代表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 时刻提醒自己作为职工代表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去做?如何做得更好?对职工代表的行为起到自我约束和外在制约的双重功效, 改变过去职工代表在群众心目中的“会前握握手、会中举举手、会后挥挥手”的“三手”形象。

7.幼儿园教职工管理规章制度 篇七

【关键词】幼儿园 园长 幼师 专业发展 管理制度

幼师的专业发展指的是对幼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方面的提高,并强调幼师在幼儿教学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尽管幼师的专业发展存在个体化特征,但这一行为却应当是一个团体性的行为,需要幼师之间互动学习。一般情况下,幼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幼儿园园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给予支持,比如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又比如邀请幼教专家进行相关专业讲座等,进而对幼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实现有效促进。而幼儿园的园长也应当就本园中幼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从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培训制度的构建、评价机制的完善、幼教工作的宣传、管理理念的强化、良好教学环境的构建等方面来帮助本园中的幼师发展其专业能力。

一、幼儿园园长自身管理理念的强化为幼师专业发展提供平臺

作为幼儿园的园长,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园内幼师团队的建设,并做园内幼师的引导者和领路人,通过促进园内幼师的专业发展来推动幼儿园的整体发展。无论是在哪一类型的学校中,师德高尚、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都是能有效促进学校发展的榜样。因此作为幼儿园的园长就必须要认识到幼师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正因如此,幼儿园的园长首先就必须对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行强化,要有促进幼师和幼儿园共同发展的管理意识,并要将传统管理中注重学校和幼儿发展而忽视幼师专业发展的管理理念摒弃。在经济和科技均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而幼师作为幼儿园的主要人力资源则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学校的发展还是幼儿的发展都对幼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幼儿园园长在工作中就应当给予园内幼师的工作更多的支持,通过促进幼师的专业发展来实现学校、幼师、幼儿三方面的共同发展。

二、对幼儿园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为幼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通过对幼儿园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不仅能有效完善园内的工作管理,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幼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幼儿园的园长就应当根据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对园内相关的幼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比如在幼师的聘用方面,应当制定严格的聘用制度以保证幼师师资的高质化;或是在幼师的日常工作方面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以保证对幼师的行为进行约束;或者是在薪资发放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实现分配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从而提高幼师的工作积极性。

作为幼儿园的园长,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应当对幼师的个性发展予以充分的尊重,并可以以此为基础实施相关的层级化管理方式。所谓层级化的管理方式指的是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对园内各幼师的个性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对他们的专业发展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支持,以实现对各幼师内在潜能的激发。比如,笔者在工作中会根据园内幼师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进行有效规划,并依据他们自身所具备的专业能力进行层级化的管理。一方面,针对专业能力已见成熟的幼师,我们会定期开展相应的名师评比活动,从校外聘请幼教方面的专家,结合家长以及其他幼师的评语,通过名师的评比来调动这类型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专业能力有待发展的教师,我们会在管理中采取相应的带动计划,让专业能力较强的幼师在工作中给予专业能力较弱的幼师充分的帮助,以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同时,在园内幼师个性化的发展中我也会依据幼师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培训,或者是定期邀请专家进行相关讲座的开展,进而实现对园内幼师专业发展的促进。

三、构建完善的幼师培训制度以实现对幼师专业发展的推动

要促进幼师的专业发展,各类型的培训也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幼儿园园长的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培训方式。

第一种是园本培训。这种培训方式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依据园内幼师工作的真实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首先,可以与其他幼儿园之间构建合作学习关系,组织园内幼师进行学习观摩,也可邀请幼教专家来校对园内幼师实施相关培训;其次,作为幼儿园园长的我们应当在丰富自身知识层次的同时定期为园内的幼师推荐相关的书籍,让园内的幼师通过不断的阅读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内涵;再次,从制度化、效率化、系统化三个角度考虑实现原本培训的合理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最后,定期在幼儿园内开展园内幼师之间的交流活动,让园内幼师之间就教学经验、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之间进行探讨与交流,以促进园内幼师之间的共同发展。

第二种是带动型培训。在现代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不论是企业还是幼儿园都需要以自身的发展为目标在人力资源方面汲取“新鲜的血液”。然而,尽管幼儿园年轻的幼师在思想意识和教学方法方面都有着先进的理念,但这些年轻幼师毕竟仍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因此在专业发展中仍然会存在能力不足等问题。而针对这一问题,作为幼儿园园长,在管理工作中除了需要采取上述的园本培训,还应当在院内开展相应的带动培训活动,在幼师双方自愿的原则下让园内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以“一对一”的带徒形式来传授年轻幼师的工作经验。也可以让经验丰富的幼师在自愿的原则下共同组成教学团队,每周对园内新进的青年幼师加以辅导,在提高他们专业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进而促进他们专业的发展。

四、对幼儿园的评价机制进行完善是推动幼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评价能有效调动幼师工作积极性的内动力,而要实现幼师的专业发展,幼儿园园长也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来实现对园内原有评价机制的完善,进而促进幼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评价的机制要坚持开放性原则。所谓开放性指的是在评价时要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民主性,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比如,可以通过幼师之间的互相评价来体现评价机制的民主性,并且通过幼师之间的互相评价也能有效调动幼师工作的积极性,并使幼儿教师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更有效的工作目标。其次,可以针对园内幼师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的运用,是建立在促进幼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所采用的一种以激发幼师的积极性为主要目的评价方式。由于该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师的发展而不是奖励或者惩罚,因此这种方式并不具备功利性,它能在促进幼师的专业发展中起到极为有效的作用。作为幼儿园园长,在管理工作中对这种发展性评价机制的运用还应当注意几个问题:第一点是要促进幼师自身知识、能力以及经验的增长;第二是要促进幼儿教师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第三是要培养幼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自主意识;第四是要充分发挥幼师自身价值,并让园内幼师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最后,从自主性的角度出发,针对园内幼师构建相应的自我评价机制。比如可以定期开展相应的自我评价活动,让园内的幼师就自己的工作情况、职业能力、出现问题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帮助园内幼师进行工作教学反思,同时也能让幼师依据自我的评价制定下一时间段内自己工作的目标。

五、强化幼儿园工作的宣传力度,以家园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幼师工作质量

通过强化幼儿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通过幼儿教育工作重要性的宣传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并理解幼儿的教育工作,并为幼儿园资金的筹集等各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幼儿园建设中资金不足,或是幼师能力提高职业培训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得到缓解,进而使幼师得到更充足的培训,从而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也能提高幼师對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在通常情况下,幼师职业能力的评定也包括幼师与幼儿家长之间关系的构建。而幼师与幼儿家长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的构建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师的工作教学质量。因此,幼儿园的园长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也应当重视幼儿教育工作对学生家长的宣传,一方面帮助幼儿家长提高幼儿教育方面的意识,强化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加强家长与幼师之间的良好沟通,进而促进家园之间的有效合作,共同促进幼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幼儿园的园长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也需要努力帮助幼师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满足幼师在教学资源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需求。一方面,幼儿园的园长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首先必须要给予园内幼师充足的人文关怀,以此来提高幼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对幼儿园的归属感,同时也要根据幼师自身的真实情况为他们提供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培训支持,还要能主动地与园内幼师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以了解他们在工作方面遇到问题,了解他们对工作的需求,以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作为幼儿园的园长,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也应当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让园内幼师充分地参与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并让园内幼师根据各项工作决策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便在管理工作中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园内幼师的要求。同时,要在幼儿园中构建院内幼师之间团结互助的良好工作氛围,让幼师之间对自己的工作经验、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分享和探讨,以实现幼师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发展,进而实现园内幼师正确的教学观念的形成,并促进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七、结语

在时代科技进步发展的当今社会,幼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对幼儿进行教育,同时也需要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而作为幼儿园的园长,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就应当从这一目标出发,将促进幼师的专业发展作为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完善、管理理念的转变、培训方式的构建等等方式来促进幼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邦勇,傅淳.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园内管理制度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06).

[2]杨文,张传燧.园本课程背景下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8(04).

8.1、幼儿园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篇八

一、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按照规定程序行使职权,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使各项工作达到规范、有序、优化的要求。

二、审议建议权:

听取讨论园长工作报告,对园长的工作报告、幼儿园的章程、发展规划、重要改革措施、财务工作报告、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报告、教职工培训情况以及与幼儿园其它有关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审议通过权:

审议通过幼儿园提出的园内教职工聘任制度或方案、奖惩制度、教职工工资分配方案以及其它与教职工权益有关的重要的规章制度。审议通过后,由园长颁布实施。

四、审议决定权:

审议决定教职工福利费使用的原则和办法以及其它有关教职工的福利事项。

五、民主评议监督权:

按照教育党委的安排,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每年进行民主评议党政领导干部。

六、教职工代表:

1、因我园教职工人数未超过30人,幼儿园园建立的是全体教职工民主管理大会制度,其性质、职权、工作程序与教代会相同。

2、代表的条件: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

(2)掌握一定的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和参政议政的能力,愿意参加幼儿园的民主管理活动;

(3)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4)热心为教工办事,作风正派,公正公道;

(5)密切联系群众,正确代表群众利益,如实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6)遵章守纪,胜任并做好本职工作。

3、代表的权利和义务:(1)代表的权利:

*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对大会的议程发表意见,按照规定的程序提出议案和提案。*对幼儿园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闭会期间有工会组织参加对幼儿园有关工作的检查活动。(2)代表的义务:

*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参加民主管理大会活动,执行大会的决议,完成大会交给的任务。*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协助做好群众的工作

*提升自身素质,遵守职业道德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4、代表的培训:

工会将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教育,并则重于民主管理的有关基础知识,不断提升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素质。

七、组织制度:

1、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2、教职工代表大会三年为一届,按期换届。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每次大会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教职工参加。

3、教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遇有重大事项,经三分之二以上教职工的提议或经行政、工会共同研究决定,可临时召开会议。

4、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的方案需提前十天发给全体教职工。

5、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选举和表决采用无记名投票或举手表决。其中,凡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制度或方案的表决均必须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和表决必须获得应到人数半数以上同意方为有效。

6、经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决定的方案,如需修改,必须提请大会按程序重新审议表决通过,方可有效。

7、建立大会的提案制度:

大会设立有工会委员会委员组成的提案工作小组,受理提案的征集、处理和提案的落实。提案的处理和落实情况应当及时公布,并向下一次大会报告。*建立健全提案征集处理制度。

*提案表按时发给教职工,征集提案的起讫时间由提案组决定,并告知全体教职工。*提案内容应围绕大会中心议题和教职工最关心的话题。

9.学校教职工管理规章制度 篇九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依法执教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严谨治学 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团结协作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6、尊重家长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7、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8、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教职工请假制度

为加强管理,提高教职工素质,根据《劳动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请假制度如下:

1、教职工必须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为人师表,占用工作时间办理私事的,应向学校领导请假。请假时间于1天内的,后勤人员由校长批准,其他人员由教导处主任批准,2天以上的由学校校长批准。

2、计勤时间以每周5天计算,集中会议列入出勤另行计算。请假1天或1天以上应填写《请假单》,并注明请假时间内的上课节数。有关领导审批后,《请假单》交到学校办公室存档,作为考勤的依据

3、无故不上课或未参加升旗集会以及请假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超过批准假期未办理补假手续的,按旷工处理。

6、请病假超过两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

7、经法定程序办理了结婚手续的,可休结婚假,婚假时间为5天。按法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推迟3年以上初婚为晚婚,晚婚者增加婚假10天。婚假期间各项奖金、补贴照发。

8、教职工的配偶及直系亲属死亡时,可给予处理丧事假5天。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后,经校长批准,也可给予5天的丧假。外省教职工因客观因素,可增加丧假时间2天。

教师值日、行政领导值班制度

1、教师值日与行政领导值班全天同步进行。

2、负责处理当天偶发事件,小事情自行处理解决。重大事情及时向校长汇报共同解决。

3、负责接待外来人员询问,并作解答。

4、检查全校上课、各项活动和清洁卫生情况。

10.幼儿园教职工管理规章制度 篇十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园内;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087-02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强调幼儿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实践的改进,尤其强调幼儿教师个体职业生命质量的成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虽然是一个高度个体化的学习过程,但它又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教师个体与情景交互作用的结果。幼儿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需要各种支持和保障,如学术团队、学术活动、专家引领等,以此促成幼儿教师专业更好的发展。对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和保障而言,本文主要从园内方面加以阐述,笔者认为,幼儿园管理者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促进幼儿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管理制度。通过这些有效的管理措施和长效的管理机制,激发幼儿教师内在的专业发展动机,为其创造各种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一、园内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幼儿教师培训方面

传统模式的幼儿教师培训存在很大问题,其培训的效果不容乐观。一是它采用由上而下的培训,有一系列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评价系统,以培训者授课为主;二是教与学采用的是:培训者讲课、举例、提出要求和建议,受训者听课、做笔记,幼儿教师仍然只是被动接受培训者的灌输,缺乏平等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不仅不能有效地转变幼儿教师的观念,反而会成为强化幼儿教师原有的错误观念的“榜样”,导致幼儿教师对培训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影响到培训效果;三是强调受训者认知发展和他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四是往往是一次性的培训课程,在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内开始和完成。没有后续的跟踪与反馈。

(二)幼儿教师评价问题

在我国传统的幼儿园教师评价中。教师历来只是一个“失语”的被评价者。传统幼儿教师评价的不足之处有:一是评价目标片面,只重视幼儿教育的短期外部需要:二是评价目的过于功利和现实,主要是为幼儿园教师划分等级,依此作为对教师进行解聘、晋级、加薪等奖励或惩罚的依据;三是评价途径偏窄,只通过教育活动过程的终结状态去评价;四是评价方法单一,无论是学期末的总结性评价,还是每周每月对幼儿教师的考核几乎都是由管理者对教师进行打分,最后按分数给幼儿园教师排名次、分配奖金;五是评价主体单一,幼儿教师参与评价的成分低,评价标准过于统一、硬性、评价内容单一,过于注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量的增加。忽视了幼儿教师发展中的教师自主性和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这必然使得幼儿教师失去对教学分析、反思的动机和热情,也就很难从这种评价中获得专业发展。

二、建立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园内管理制度探究

(一)有效教师培训制度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1园本培训

园本培训是一种由幼儿园领导者根据本园实际情况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自行考核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园本培训能有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促进其专业发展。

为搞好园本培训,园长及其主要管理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幼儿园应组织教师到其他知名的幼儿园进行考察学习。同时,幼儿园还应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进园授课,为幼儿教师拓宽他们的视野;二是幼儿园坚持每学期向每位教师推荐几本必读书籍,让幼儿教师在业余的时间里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养成读书、思考、研究的习惯,从而构建一种“书香园地”的学术氛围。同时,为了给幼儿教师搭建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幼儿园可以为教师创办自己的科研刊物,让教师在不断的写作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三是加大园本培训力度。其核心在于做到“三化”:制度化,即幼儿教师定期写一篇理论文章,做好业务笔记。“实效化”是指其学习内容必须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迫切需要的理论。“系统化”是指学习要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四是定期举办沙龙。让幼儿教师在思想的碰撞中得以启迪,在交流的对话中观念得以改变,在思想在创新中得以提升,這种以“对话、发展、生成、创造”为论坛主题的培训模式,让广大幼儿教师在对话中,在理念的碰撞中建构出新的教育思想。

2“师徒型”培训

针对部分幼儿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不足的问题,幼儿园除了有计划地通过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参与观摩、园际交流、讨论和学习等形式帮助教师开阔眼界、增广视听以外,幼儿园还可以在双方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建立师徒结对制度,要求“徒弟”结合自己的需求制定计划,而“师傅”则根据“徒弟”的需求制定辅导计划。并且这种指导过程要有记录和反馈。同时,幼儿园还可以自荐的方式将有经验、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的幼儿教师组成一个“讲师团”。他们定期分主题向幼儿园的教师传授一些保育、教学经验,如讲述如何捕捉孩子的兴趣点,怎样在一日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如何为幼儿创建个性化活动区等等。另外,这种“师徒式”的培训模式还可以在日常的带班中得以体现,如一个班之中,可以在教师配备方面采取“一对一”配对模式,即一名保教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一名新教师相互搭配,这会使新教师在幼儿保育、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得以迅速提升和发展。

(二)完善的评价机制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教师评价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方向和程度,合理的评价制度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导向、诊断和激励作用。不合理的评价制度则会阻碍教师专业的发展。因此,建立完善、合理的评价机制尤其显得重要。

1建立开放性的幼儿教师评价制度

开放性的幼儿教师评价制度强调评价是一种民主、协调、共建的过程,通过采取幼儿教师之间互评的方式,进行参与方式的评价。它激发幼儿教师自愿地参与评价标准与程序的编制过程,依此作为提高和改进自己教育教学的目标。

2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幼儿园开发和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发展性评价制度强调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它不以奖惩为目的,超越功利,着眼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使得评价的矫正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指标,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量的增加。如幼儿教师专业知识、活动组织能力、教学经验的积累;二是质的提高,如幼儿教师由新手阶段到向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发展;三是自主发展,如幼儿教师具有自觉、自信、自理、自立的教育教学态度与能力。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主动性;

四是个体价值的实现。如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具有强烈的职业情感、职业期望和职业承诺。

3建立幼儿教师自我评价制度

幼儿园要定期举行一次教师个人述职,对教师自己近一段时间来的师德表现、保育教学工作进行自我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将促进幼儿教师的自我反思,使幼儿教师在总结中进行自我评价,在和其他教师的对比中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从而为以后的发展确定新的目标。

(三)创建一种科学有效的园本教研体制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

園本教研是立足本园展开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主要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m幼儿园组织开展园本教研,应该建立以下相关制度来保障。一是理论学习制度,幼儿园有计划地组织幼儿教师学习现代的幼儿教育理论,引导幼儿教师学习相关的保育及活动组织知识;二是对话交流制度,幼儿园定期邀请园外专家、优秀幼儿教师与本园教师就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研讨,相互对话,从而实现经验的有效共享;三是课题研究制度,幼儿园教研须普于将本园在保教工作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升为园本课题,有条件的可以申报区级课题或省级课题,从而获得科研经费的支持。四是评价制度,幼儿团制定优秀活动课的评估办法和教研或课题的认定制度,并将其纳入职称评价制度。

园本教研的核心是以园本教研带动幼儿园课程资源全面开发,有效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以园本教研为引领,积极开发课程教育资源,使广大幼儿教师步入专业发展的良性轨道。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积极探讨的教研氛围,才能切实解决幼儿教育实践过程中随时发生的问题。从而使教研活动由事务型、应付型向学术型转变,就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环。

(四)建立以强化回报和奖励为杠杆的幼儿教师进修制度

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管理者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比如,将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与加薪、职称晋级、职务提升等多种奖励挂钩。另外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支持教师带薪进修、休假进修及长期进修、中期进修和短期进修的制度,从时间上、经费上给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保障。同时,幼儿园应尝试建立教师努力能够得到回报的评价机制,这将为教师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11.职工副班制度的探索与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研究

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强化现代职工素质, 始终是党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 金陵石化立足企业实际, 从职工的思想状况出发,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现代职工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副班制度, 力求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到班组人头, 做到职工的心窝里。

一、职工副班制度的探索

在新形势下, 造就和培养一支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型职工队伍显得尤为迫切。金陵石化党委注意研究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形式破解职工思想教育的难题。

1、开展基层职工思想调查活动, 把握职工思想脉搏

为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做好职工思想教育工作, 公司每两年开展一次职工思想状况大调查活动, 每次走访群众上千人次, 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100多个, 发放调查问卷6500份, 经过汇总、梳理、分析, 大体掌握了职工思想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打好了基础。

2、适应形势、以人为本, 积极探索职工教育的新路子

近年来, 有些基层单位思想工作不到位, 有些基层干部对开展职工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有的干部说:“大道理一框、不如大团结一张”。企业个别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呈逐级弱化趋势。

公司党委认为前几年的职工教育工作, 没有把握住企业和职工的脉搏, 没有抓住职工“兴奋点”, 教育内容与企业的现实情况和职工的现实思想不合拍。在反思的基础上, 公司认真开展理性思考,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工教育工作的新途径。精心设计了以职工副班为载体的教育形式, 紧贴企业实际、紧贴职工需求, 始终以“关心职工、教育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为宗旨, 以帮助职工懂政策、知法律、强素质、促安全为副班的目标, 把工作的着力点集中到激发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副班学习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上来;把工作的着眼点集中到因人施教、因需施教, 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上来;把工作的着重点集中到职工副班学习的实际成效上来。

3、培植典型, 搞好副班试点工作

培植典型、以点带面, 论证副班制度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去年2月始进入实际操作层面。一是选好点。为便于指导, 确保试点成功, 选定了工作基础比较好、职工积极性比较高的炼油运行一部一工区作为开展职工教育、实施副班制度的试验基地。二是育好点。副班制度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课题, 首先要将干部培养成职工副班的熟练“操作手”。一开始我们面对面、手把手地培训干部, 讲方案、提内容、教方法、出主意, 直接指导帮助支部开展了3次职工副班活动。通过实际尝试和锻炼, 党支部干部逐渐摸索了一套经验, 在以后几次的职工副班中完全成了“主角”, 俨然是现代职工教育的“土专家”。三是提升好点上经验。10次职工副班, 积累了丰富的现代职工教育的经验。然后组织专人帮助总结提炼, 总结出副班活动的要求:找职工的一个兴奋点, 定适应职工需求的一个中心议题, 有职工广泛认同、热情参与的一种形式。

二、职工副班制度的成效

通过一年来的试行和推广职工副班, 在听职工意见、与职工交友、为职工服务、帮职工解决问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

1、改进了干部作风,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过去, 企业干部虽然身在基层, 但平时深入职工少、了解民情少、沟通感情少、政策宣讲少、提供信息少的“五少”问题依然突出, 群众批评一些干部是“平时不上门、有事才上门”, 非常反感。现在通过职工副班, 会前党支部要及时了解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会中干群围坐在一起, 谈心说事、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共商管理大计;会后干部要抓落实、深入群众做工作。职工亲切地称职工副班是干群连心会。而且这种会议的推广搭建了干部与职工直接对话的平台, 维护了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 解决了职工提出的问题, 得到职工支持。

2、开通了思想学习平台, 解决了基层职工的教育问题

不少地方都为“文山会海”头疼, 而在企业, 职工参加会议的机会很少。有些生产单位工作忙, 一年内职工大会难得召开, 也很难开。贯彻党的政策、传达上级精神, 往往比较难, 思想工作断层严重。推行职工副班, 干部职工通过讲、听、问、答, 宣传政策、通报信息, 解答疑难、集思广益。

3、提高了职工素质, 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

通过推行职工副班, 点评好人好事、完善规章制度, 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 法制观念、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工作效率明显改观, 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近年来, 公司无一起职工上访事件, 无一人违纪违法, 无一打架斗殴现象, 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非常顺利。

4、丰富安全活动内容, 增强了职工安全意识

副班活动也可以是安全活动, 对企业强化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落实班组安全工作是搞好安全的关键, 公司在副班中规定了安全活动内容, 针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求班组安全做到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活动中, 可以组织观看安全事故案例, 总结分析安全生产工作的情况, 表扬先进班组和遵章守纪的先进个人, 针对不安全因素, 发动职工提出改进措施, 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举一反三, 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三、职工副班制度的思考

职工问题是企业稳定问题的核心和首要问题, 职工是企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 而职工教育相对于发展迅速的干部教育而言相当滞后。造就和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关键在于加强教育和引导。必须贴近实际、贴近企业、贴近职工, 创新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在指导思想上, 要理清思路、准确定位, 加强职工教育的针对性

职工教育工作必须把关心职工、教育职工、引导职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既是职工教育的主导方向, 也是职工教育的目的所在。要根据职工各个层面的不同要求, 制定教育计划, 确立施教方案, 明确教育内容, 优选教育方法, 适时地开展教育。做到职工需要什么内容我们就提供什么内容, 职工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就分析什么问题, 直至职工化解疑难。同时, 宣传公司政策, 讲解各种知识, 传授各类专业技能, 使职工教育全方位地贴近实际、贴近企业、贴紧职工, 做到实事实办、实学实用, 把广大职工真正培养成为学习型、知识型、创业型、守法型、奉献型的一代新型职工。

2、在教育内容安排上, 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因事组织, 加强职工教育的时效性

在开展职工副班、加强职工教育上, 必须紧密结合广大职工最关注、最关心的问题, 想职工之所想、议职工之所盼, 与职工的思想脉搏同频共振, 只有这样, 才能化虚为实, 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 原则上要注意八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一是与宣传党和企业各项方针政策相结合, 使职工副班开成政策发布会;二是与企业普法教育、增强职工民主法制观念相结合, 使职工副班开成法律法规学习会;三是与帮助职工学习操作技术、促进降本增效相结合, 使职工副班开成技术操作知识培训会;四是与推动基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相结合, 使职工副班开成职工议事会;五是与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相结合, 使职工副班开成安全点评会;六是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相结合, 使职工副班开成精神文明交流会;七是与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相结合, 使职工副班开成职工思想舆情调查会;八是与实践“三个代表”、坚持为职工办实事相结合, 使职工副班开成干部职工连心会。

3、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 要灵活多样、创新载体, 加强职工教育的生动性

针对职工一方面“会荒”, 一方面又对一般说教性会议不感兴趣、不愿参加的实际情况, 为确保职工参会, 必须在副班的活动形式上创新有效载体, 增强其吸引力。

一是利用多媒体形式吸引职工

召开职工副班, 吸引职工参与首推投影形式。现在, 各个工区都可以利用运行部的“职工之家”, 放映录像资料、教育片等, 潜移默化地开展教育。

二是利用现场观摩的形式吸引职工

现场观摩既形象又直观, 为职工学习经验提供交流的平台。一定要根据副班内容需要, 分类型组织现场观摩。通过现场分析, 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 从身边的典型中受到启发, 激发比学的冲动。

三是组织参观的方式吸引职工

在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知识, 教育职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等方面, 一方面可以发些宣传资料, 展示宣传板面;一方面可以组织职工参观, 让职工从专题展览、纪念馆等场所中受教育, 加强职工传统教育, 提高职工的民主法制意识。

4、在协调配合、健全机制上, 要明确责任、齐抓共管, 加强职工教育的经常性

开展职工副班工作不仅仅是工区里的事, 更是运行部和公司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共同的责任。为此两级党组织必须统筹兼顾、加强协调。

一要建立领导机制

各运行部要把开展职工教育, 实施职工副班制度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职责范围, 成立专门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组织并参与活动, 加强对活动的具体指导和帮助, 思想政治工作一条线的干部要以我为主、不等不靠、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场地安排难、工作开展难的问题。

二要建立责任机制。要实施目标管理, 分工明确到人

各个运行部可以根据情况委派职工副班工作指导员。公司有关部门要从机关和部门中抽调有一定企业工作经验的同志为职工副班工作指导员。帮助结合工区认真研究职工素质教育工作, 指导拟定好职工副班工作方案, 指导开展职工教育工作有关事宜。各个职工副班工作指导员要认真当好民意的调研员, 政策法规的宣传员, 群众信访的调解员, 解决问题的服务员, 制度落实的监督员, 组织建设的督导员。

12.教职工考核管理制度 篇十二

一、干部考核

为了促进学校行政干部基本素质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建设一支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理论水平较高、管理能力较强、作风民主正派、熟悉教育教学及行政管理业务,勤政务实、精诚团结、开拓创新、为广大教职工所信赖的干部队伍,学校建立每年对全体中层以上干部进行考评的制度。(一)考核对象:学校副主任以上行政干部。(二)考核内容:

1.政治思想品德方面:能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工作能力方面: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正确决策能力、思想工作能力、正确指导和评价下属工作的能力以及较强的表达(口头和书面)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利用或创造条件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能够很好的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3.出勤和工作效率方面:具有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认真执行学校的决议,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能保质保量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务。

4.业绩方面:分管的工作要受到学校教职工的认可和好评。满意率在90%以上为优秀,70-89%为称职,69-60%为基本称职。(三)考核时间:每年6月份

(四)考核办法:通过召开教代会,由教代会代表对全校副主任以上干部进行民主考核。

1.副主任以上干部个人写出书面总结。2.主任以上干部在教代会上述职。

3.教代会代表对全体干部的工作满意程度打分。4.校长将教代会代表的意见反馈给每个干部。

二、教师考核

1.教师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学考核,平时考核由学校教育教学处随时进行,并记录在档,学考核在学年末进行。以学考核为主,平时考核为辅。

2.根据我校制定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对教师进行考核,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工作积极主动,努力进行教

育教学改革,业绩突出。

称职: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工作认真负责,较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业绩显著。

基本称职:政治业务素质一般,基本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但在某些方面有欠缺,需要在今后一个时期改进提高。

不称职:政治业务素质较差,不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事故。

3.考核结果优秀等第占15%。

考核结果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第占5%。

其他为称职。4.考核程序:

(1)教师于学年初提交个人学教学工作计划。

(2)教师于考核前做个人学年工作总结及自我评定等次,并在教研室内述职。(3)由教研室主任对被考核人写出考核评语,并上报学校考核小组。(4)学校考核小组根据个人及教研室意见,综合评价出教师的考核等次(5)校长审批后由办公室填人个人考核表。

(6)将考核结果通知被考核人,并由被考核人签署意见。(7)向全校公布考核结果。

(8)教师如果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可以暂不签字,并在接到考核结果十天内以书面形式向考核小组申请复核。考核小组在接到申请后十日内提出复核意见,经校长批准后以书面形式通知教师本人。如教师仍对复核结果有异议,可以向楚州区教育局提出申诉。5.考核结果的使用

(1)教师在学的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等次的,具有晋职、晋升工资、受聘任、评选先进的资格。

(2)教师学考核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具有受聘任教的资格,并在年终发给履职绩效奖。

(3)新分配的大学毕业生在见习一年期满,考核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方能转正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和进行工资定级。

(4)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是评选区、市级先进个人的基本条件之一。6.教师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按以下办法处理:(1)可以继续受聘上岗,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需要低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安排转岗工作。待遇随岗而定。(2)在年终不得享受履职绩效奖。

(3)不影响国家规定的正常工资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

(4)教师连续两个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学校不予聘任教师岗位,安排转岗工作,待遇随岗而定。

7.教师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解聘,年终奖金不予发放。8.病、事假累计满一个学期及以上者,一般不参加考核。

三、职员、工人的考核

为了促进学校职员工人基本素质和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热心为师生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职工队伍,制订学校职员和工人的考核方案。(一)考核内容

1.政治思想品德方面: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事业心、责任感,树立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不犯自由主义。

2.工作能力方面: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根据本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目标,能制定工作计划和可行性措施和方案,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现代技术设施、设备的操作、保养与维修,协调好局部与整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工作中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利用或创造条件完成本职工作。

3.出勤和工作效率:具有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出满勤,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认真执行学校的决议和领导的工作安排,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科学、合理、有计划的安排工作,做到保质保量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务。

13.学校教职工管理制度 篇十三

二、上班、下班时间规定

上班:上午和下午上班,必须在第一节预备铃打响前到岗。

下班:按作息时间表第四节课、第八节课毕时间为下班时间,第四节、第八节无课的教师或教辅人员可提前15分钟下班。

早晚辅导:凡有辅导任务的教师必须提前5分钟到岗。

三、严格请假制度,坚持做到有事先请假,请假后再离岗。

四、严格加强出勤管理,加大查岗力度。学校办公室全面负责教职工的出勤管理,教务处分管教师和教辅人员的出勤,政教处分管生活教师、清洁工、校医、门卫的出勤、总务处分管食堂职工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出勤。门卫将对教职工上下班不按时进出校门的情况以及白天工作时间私自走出校门的情况进行详细记载,以作为在岗考核的重要依据。教职工在白天工作时间内非因公出校门,一律以离岗论处。

14.幼儿园教职工管理规章制度 篇十四

自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开始改革传统的退休制度, 并自1998年起, 全国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规范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的运作方式。2005年10月19日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原有的运作方式加以改革和完善。2004年5月颁布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为建立中国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和运行中国养老金市场奠定了法律基础和制度基础。

退休养老金应主要来自于国家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金, 以及一些其他渠道的养老金。

1.1 基本养老保险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是现收现付与社会统筹并用, 资金来源于财政支付、雇主和员工缴费, 通常由公共机构管理, 对个人权益不记录或者建立名义帐户, 仅记录权益而不对个人帐户资产进行实帐运营, 实际上是用在职人员的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在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需要。由于缴费单纯表现为成本和负担, 企业的积极性很难得到充分调动, 而部分积累型的养老制度, 则会使企业将

般和个别的有机融合。企业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然后适当借鉴成功企业文化的合理元素, 努力打造个性鲜明的优秀企业文化。比如日本的索尼公司和尼桑公司, 虽然都同属于日本文化, 但它们的企业文化又是截然不同的, 索尼的企业文化是开拓创新, 而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则是强调顾客至上。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在共性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有的优秀企业文化。

2.3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把握工作的核心和灵魂, 突出重点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指出, 在诸多的矛盾中一定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同时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必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一哲学原理运用到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就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诸要素中, 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把握工作的核心和灵魂, 突出重点, 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建设好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的内容虽然非常的丰富, 包含了企业哲学、企业道德、企业形象和企业精神等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这些方面又是有重点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是多个方面都重点抓的, 必须要有个重点, 这个重点也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在这些企业文化构成要素中, 企业精神可以说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内驱力, 更是企业员工在长时期自觉形成的特有的精神理念, 所以企业其养老金政策与人力资源政策统一起来, 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服务。从2006年1月1日起《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实施, 表明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到部分积累型的现代养老制度的转变, 有利于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积累养老基金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养老基金规模的快速发展。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1997]26号) 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 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 缴费每满1年发给1%。从2006年1月1日起, 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 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 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 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 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是既定退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1.2 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一种属于企业雇主自愿建立的员工福利计划, 其实质是以延期支付方式存在的职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或者是职工分享企业利润的一部分。企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 文化建设必须狠抓企业的精神建设, 这就是工作的核心和灵魂, 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工作的重点。

2.4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 所以说任何一种企业文化都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一种成功的企业文化虽然在形成的初期是正确反映了企业成员的动机和价值取向才形成的, 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 这种文化就会也随之表现出不适应, 这个时候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及时加以发展和完善, 扬弃旧的企业文化的同时逐步创造出新的企业文化, 只有这样, 才能建设好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吴长庚.用哲学的观点指导企业文化建设[J].当代矿工, 2009, (6) .

[2]张冠男.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9, (5) .[3]周婷.科学发展观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J].现代商业, 2007, (7) .[4]唐征友.儒家人本哲学思想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J].商场

现代化, 2007, (14) .

[5]肖宁.基于哲学视角下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J].消费导刊, 2009, (06) .可以弥补基本养老金的不足, 被称为养老体系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作为基础养老金的重要补充, 在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 不同于一般的福利计划, 因此政府应该极力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在未来拥有企业年金的客户可能分为两类:一类是随着国内企业年金市场的启动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个人;另一类是某些效益好的企业员工可能拥有各类补充养老保险。

1.3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养老体系的第三支柱。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 2010年底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0.8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77%。目前个人储蓄虽然可以部分的缓解国家在养老问题上的压力, 但从长期看, 并不能实现养老的目的, 反而巨额的银行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长期投资, 严重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与竞争力的提高。

2 退休计划的建立

退休计划, 即所谓的筹集养老金的计划, 需要在对特定人的养老债务精算的基础上, 筹集资金、投资运营和支付养老金, 做到收支平衡。从养老金的积累和消耗的角度来说, 一个完整的个人退休计划, 应当包括养老金积累阶段的职业生涯设计与收入分析、养老金消耗阶段的退休生活设计与确定养老金缺口的养老需求分析以及补足缺口所需资金部分储蓄投资设计, 个人的财务规划越早开始对养老金的累积越有利。

2.1 职业生涯与收入分析

职业状况对退休计划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它决定了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多少, 决定了养老金积累能力的高低, 不同的职业会有很大的差异, 我们可以根据其所处的行业的薪酬水平, 社会平均的薪酬增长的情况, 估算其目前的收入水平以及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的水平:

月领取的基础养老金= (地方上年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缴费年限%

所谓“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指: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缴费指数;“本人缴费指数”为“本人当月缴费工资”除以“当月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后的历年算术平均值。根据国家规定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最低为社会平均工资的60%, 最高为社会平均工资的300%, 则本人缴费指数最小值为0.6, 最大值为3。经由以上公式计算可推知, 如果没有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 企业员工退休后其收入水平将会出现大幅降低的局面。

2.2 退休生活的设计

退休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结束, 意味着养老金开始由积累阶段转变为消耗阶段。每个退休人员可能都会有一个退休后的生活计划, 我们可以根据其目前的生活消费支出水平, 综合考虑通货膨胀和费用增长情况, 预算退休后第一年的生活成本, 并根据其预期寿命以及支出项目的调整, 推算出个人退休时点所需要的养老金的现值, 从而确定养老金的需求量。

2.3 养老需求的分析

个人的职业状况及其相应的薪酬成长率决定了其退休后可以领取的退休金的数量, 而个人的退休后的生活状况及社会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决定了退休生活的总需求, 两者之间的差距, 就是个人该自己筹备的退休资金, 即所谓的个人储蓄养老金。

2.4 个人储蓄性投资

在国家基本养老金与企业年金不足的情况下, 个人养老金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该资金的性质决定了投资必须遵循“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基本原则, 通过构建投资组合, 合理地配置资产, 达到分散风险, 稳定收益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个人养老金的投资范围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储蓄存款, 虽然部分的解决的养老问题, 但是却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也将成为必然, 金融产品将曾出不穷, 建立类似于美国IRAs的个人退休帐户, 对于个人养老金的积累和资本市场壮大发展很有意义。

2.5 退休计划的影响因素

退休规划的理论基础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决定了以下因素对规划的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薪酬成长率。 (2) 投资回报率。 (3) 通货膨胀率。 (4) 退休金积累时间。 (5) 退休后生活时间。通过职业生涯的规划提高薪酬的成长率, 通过合理的配置资产提高投资回报率或者通过延后退休的时间, 都可以减轻筹备养老金的压力。

2.6 退休计划的其他风险

在建立退休规划的过程中, 很多因素是基于对于未来的一种预测或者假设, 而未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预测或假设与实际情况之间产生的偏差, 将会影响到整个退休计划的精确性, 从而形成了风险,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际寿命超过平均预期寿命而产生的养老费用的来源问题。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以及物质水平的提高, 人的平均寿命在不断的延长, 由此可能产生因活的过长而造成养老金不足的风险。 (2) 医疗费用支出。个人到退休生活晚期, 由于身体素质的下降, 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疾病, 由此产生大量的医疗费用, 造成养老金被过多占用导致不足。 (3) 通货膨胀水平超出预期, 引起物价的大幅上涨, 导致养老金不足风险。 (4) 有其他意外事件引发的大笔支出, 造成的养老金不足的风险。

因此退休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 适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该退休计划按照原来的规划进行。总的来说,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下, “退休计划”就是为了将来有一个舒适而有保障的退休生活, 为了避免退休后陷入困境, 退休计划越早开始越好。

参考文献

[1]刘鸿儒.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监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2]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中信出版社, 2004.

[3]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15.幼儿园教职工管理规章制度 篇十五

关键词:职工参与;法律内涵;制度保障

职工的民主参与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内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这一制度不仅能够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还能体现人民当家做主、民主管理的法治理念,使得职工能够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同时还有利于民主政治以及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下文笔者将对职工民主参与的法律内涵及制度保障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解读职工民主参与的法律内涵

关于职工民主参与的含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职工民主参与也被称作是民主管理、劳动参与,是针对企业、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等)的职工在内的所有劳动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参与企业事业单位管理活动的一项权利。

职工的民主参与具有以下几点特点:①其是一项法定权利,受到宪法、劳动法、公司法以及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②职工的民主参与规定了职工有权参与到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当中,而并非代替管理者行使管理权力;③职工进行民主参与的过程中,是以职工的身份参与的,并不是以股东的身份或者其他身份参与到管理权实施工作中;④职工的民主参与,包括职工的福利、职工的相关劳动保护还有职工的工资待遇等等,其涵盖的面较广,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各个层面,不局限以上列举的内容。

职工的民主参与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职工的民主参与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体现的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理念,是行使民主权利的一项重要途径;②职工的民主参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国家的性质和制度决定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③职工的民主参与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化解劳资之间的矛盾,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因劳动矛盾引发的纠纷问题;④职工的民主参与还可以提高职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职工民主参与的制度保障探究

职工的民主参与不仅仅是民主管理层面的问题,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具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法规,一旦违反了其中的规定,那就是违法的行为,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职工民主参与的制度保障。

1.职工民主参与的立法历程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国职工民主参与立法的发展历程:我国一直都很重视职工的民主参与的立法工作,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民主革命中,在《中华苏维埃劳动法》《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等都有关于职工民主参与的相关内容规定。1949年8月10日,华北人民政府就有一项实施条例中,涉及到职工民主参与的规定:凡是国营、公营工厂都应该由厂长、副厂长等其他主要负责人或者与以上数量相等的职工人员共同组成管委会,同时对管委会的主要工作、职工民主参与的形式等进行规定。在往后的时间里,不断有关于职工民主参与的法律法规、实施条例出现,并且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的制度在不断的建立,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职工的民主参与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从规章制度到法律规范,最终在宪法中有所体现,为职工的民主参与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下面我们对职工民主参与的制度保障进行详细的阐述。

2.职工民主参与的具体制度保障

关于职工民主参与的制度保障,不仅包括以宪法为基础的制度保障,同时还包括企业法、工会法、劳动法等一系列的法律保障,这些法律共同构成完整而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同时还规定了人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管理国家的事务、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事务,同时还可以管理社会方面的事务。这些法律为职工的民主参与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同时作为职工民主参与的宪法学基础。

另一方面,职工的民主参与具有明确的公司、企业提供的法律保障,是公司法、企业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知道企业在实行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来实现,企业的工会代表可以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切实的维护职工的自身利益。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内容,我们也得到明确的规定:劳动者按照法律规定,在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下,参与到民主管理中,另外还可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的协商工作。以上就是职工民主参与在《劳动法》中的有效保障。

还有一项制度保障就是来自《工会法》的保障,《工会法》可以为工会工作提供基本的法律规范,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保障职工的民主参与。在《工会法》中,明确的规定了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工会还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组织员工参与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活动中去;《工会法》中也曾明确的指出:国有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是对职工进行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一项重要机构。

职工民主参与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行业,在《教育法》中,规定学校以及其他教学机构应该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通过构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其他组织形式,有效地保障教職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在《教师法》中也同样规定了教师可以向学校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以及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还要参与到教职工代表大会中,落实学校民主管理方面的工作。

通过以上我们举例说明的一些法律法规,我们不难发现职工的民主参与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一套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法规体系,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三、提高职工民主参与的有效途径

我们对职工的民主参与在法律内涵和制度保障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后,我们发现职工的民主参与虽然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在职工民主参与中的认识层次、立法工作以及具体的落实工作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的努力,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提高职工民主参与的有效途径。

首先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要提高对职工民主参与的认识情况,通过对法律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对法律的应用,有效的提高职工民主参与的法定性认识,这样一来,职工能够在发挥自身的主人翁意识,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其次,国家和社会要不断的完善职工民主参与的相关法律,对一些分散性的法律和操作性较弱的法律条文进行修订工作;其三,加强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在民主参与中的规范性和制度化,使得职工在民主参与中有章可循,而不是简单的形式化;其四,落实好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抓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地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重要作用,将民主参与进行到底;最后一点就是,能够与时俱进,不断的进行发展创新,加强职工民主参与的改革工作,完善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以及民主监督的内容和形式,希望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职工的民主参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本文对职工的民主参与的法律内涵和制度保障工作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课题研究,能够在法律、法规层面以及职工的主观意识层面有效地促进职工民主参与的发展,在当前社会的发展条件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制建设的完善,职工的民主参与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并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原朝阳. 职工民主参与法律内涵与制度保障[J]. 人民论坛,2014,20:126-128.

[2]陈昌举,王添翼. 职工民主参与制度:目标·依据·模式[J]. 宁夏社会科学,2011,06:13-21.

[3]尹珊珊. 论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兼论对高校教师参与治理制度完善启示[J]. 山东工会论坛,2015,01:33-36.

16.教职工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篇十六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建立教职工健康档案,教职工要有健康检查卡,每年检查一次。

二、新参加工作的教职工,事先应进行健康检查,患《教师资格条例》中所列疾病者(传染性疾病、精神病史),一律不能录用。

三、教职工要按防疫部门要求,及时预防接种。

四、教职工家人中如有麻疹、水肿、红热、流行性腮炎、小儿麻痹、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者时,必须报告校医或学校负责人,再酌情处理。

五、教职工要经常保持个人卫生,衣着整洁。

17.仲山乡中心幼儿园教职工考勤制度 篇十七

一. 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安排的教学时间内,要坚持工作岗位,不迟到、不早退。

二. 无重要事情不得请假,有事请假要先写请假条。经校长和有关领导批准后,调好课程,方可离开。

三. 请事假一天,由学校批准,一天以上要经教办分管领导批准。

四. 教职工本人婚假及直系亲属(仅限父母、配偶及子女)婚丧假期为7天。

五. 严禁教职工无故缺勤。

六. 有急事确无法事先请假的,事后要及时与学校联系补假。

七. 产假、病假按乡教办制定的请假制度执行。

八. 此考勤制度与教办不一致的,以教办考勤制度为准。

18.幼儿园教职工管理规章制度 篇十八

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基础—整合”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下一步的改革目标应该怎样确定呢?这就是:“可持续”——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潜力;“求适度”——适合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行得通”——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及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上个世纪末, 在深入分析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建设“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设计思路, 希望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念来重构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所谓“基础”:是把所有的社会保障制度都分成“基础”和“补充”两部分。政府的责任是用“社会统筹”, 亦即“现收现付”的方式来确保基本生活水平, 并用财政托底的手段来确保政府社会承诺的兑现。补充项目则以资产建设的理念, 按个人账户的方式进行准市场化的运营。在“基础”的涵义中还包括:社会保障体制要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 就业支持服务、健康医疗服务和社会福利服务要以社区服务为基础, 等等。所谓“整合”, 就是要将社会保障制度看成一个整体。所有的社会保障层次 (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 和社会保障项目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伤残、遗属) 之间, 基本保障和补充保障之间, 收入保障、资产保障和福利服务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二、社会保障通常被认为有三个最重要的功能

第一, 保障的功能, 即保障遭遇到与劳动及收入相关的风险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帮助, 使他们不至被社会发展的进程所抛弃。

第二, 互济的功能, 特别是社会保险这种形式, 通过按照同一比例缴纳保险费建立基金, 使个别社会成员遭遇或可能遭遇的严重风险被全体社会成员分担, 从而降低了风险程度。

第三, 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的功能, 无论是社会保险计划, 还是社会援助计划, 都是一种社会再分配形式, 实际存在着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 从而达到社会公正和稳定的目标。

三、社会保障体制是社会的稳定核心

一般来说,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与系统。市场经济则是指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本调节作用或起主要调节作用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认真研究并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条件,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 是促进企业改革的推动力社会保障, 可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

四、社会保障制度对人民群众的作用

一是“安全网”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功能就是保障人民群众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 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人民群众有生活来源, 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求,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安全网”。

二是“平衡器”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调节中高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 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 减少贫困, 适当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使其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

三是“助推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 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一定程度上激发我国经济的活力, 推动经济更快地发展, 又可以避免社会消费的过度膨胀, 引导消费结构更为合理, 平衡社会供需的总量, 有利于防止经济发展出现波动, 实现更好地发展。

四是“稳定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能为劳动者建立各种风险保障措施, 帮助他们消除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 避免因生活缺乏基本保障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 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策对职工利益的影响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还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职工所在的单位要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 逐年增加养老金积累, 建立健全福利集体协商机制。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 在社会救助、济贫帮困、慈善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家庭和个人要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 发挥好赡养、自助、互助等功能, 推动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也要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保障职工生活、能够满足职工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 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因而要大力发展保险, 完善人寿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险种, 为职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六、结论

19.幼儿园教职工管理规章制度 篇十九

一、广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践的主要成效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进一步完善,有力地维护了全区社会稳定。全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文件精神,不断深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保了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持续、高效运转。

(二)紧紧围绕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目标,确保当期不发生新的拖欠,基本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率保持在100%。改革创新调整办法,科学合理制定调整方案,顺利完成连续九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大幅提高。

(三)城镇企业在职参保人数快速增长,扩面工作取得稳步进展。加大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监督手段,以政策促扩面,实现无政策障碍参保,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稳步增长。按同口径统计,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四)强化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快速增长,极大提高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为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

(五)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全区实现统一政策、统一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统一计发办法和调整制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区统一预(决)算、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在业务经办上逐步统一经办机构建设、统一业务经办流程、统一信息建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自治区级统筹,养老保险关系在自治区内外实现顺畅、快速转移接续。

(六)原有企业年金按计划有步骤平稳移交,实现了企业年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逐步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体系,为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补充养老保险搭建政策平台,使之纳入市场化运营的轨道。

(七)稳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严格执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月调度制度和季调度通报制度,不断创新管理服务的方式和手段,加强督促检查,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加强。

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碎片化等有待改革完善。一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待遇的差距增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普遍偏低,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二是在待遇计发办法的改革中,新老办法不能做到平衡衔接,新老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出现倒挂;三是由于工龄政策上下不同,新旧不一,给工龄认定工作造成极大困难,导致相关人员对现行政策的不理解、不支持;四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利益平衡难以处理,在推进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二)基金征缴缺乏有效手段,部分企业瞒报漏报缴费基数,造成基金不能足额征收。仅2013年1—6月,广西实地稽核1458户参保单位,查出违规户数38户,查出少缴社保费并追回148.4万元。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情况有增无减。在2010年6月底,全区共有6927户企业欠费,累计欠费24.63亿元;而到2013年6月底,全区欠费企业共有14992户,累计欠费达31.90亿元。另外,个体参保人员因收入低而无力缴费,中断缴费的情况日益凸显。

(三)确保发放的压力不断增大。一些当期收支缺口大、基金支撑能力弱、财力有限的地方,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压力不断增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风险管理机制尚未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全区联网,未能实现对各地基金收支及管理情况的动态实时监控。

(四)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快,向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能力提出严峻的挑战。据有关资料测算,到2050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赡养比将达到1.5∶1,负担极为沉重。

三、统筹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思考

(一)制度建设的目标规划

到2020年,全区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全体从业人员,保障有力、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运行机制,并形成比较健全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二)制度建设的基本任务

主要内容有:

1.改革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探索建立可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3.制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制度互转衔接办法。

4.建立新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5.建立完善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为主要内容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6.实现基础养老金全自治区乃至全国统筹。

7.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属地化、标准化、规范化。

8.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的养老服务完全实现社会化。

(三)制度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顶层设计,深化改革。以现行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为基础,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到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劳动者和成年公民,消除影响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注重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起来。在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上,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特别是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体的生活,加快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同时,注重制度体系的完善;在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在推进各项制度改革的同时,注重法制、规划、信息网络、监管和服务体系等基础建设,促进养老保险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整体提升,重点突破。着眼于养老保险工作的整体性,在做好已有领域的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坚持典型引路、统筹协调,力促尚未完善的领域各项工作迅速赶上,努力开创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整体提升、相互协调的良好局面。同时,抓住机遇重点突破一些制度迫切需要、社会影响较大、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为养老保险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保证。

(四)制度建设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1.科学稳妥地构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框架。始终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研究制定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内的城镇其他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和办法,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不断完善广西多层次、多元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2.科学合理规划设计新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主要政策内容设想:

(1)制度覆盖范围为城乡全体从业人员。(2)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开征用人单位(雇主)社会养老保险税,参保人员个人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税收纳入统筹基金,个人缴费记入个人账户。(4)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绩效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由国家建立的统筹基金统一支付;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各自经济发展状况,依据参保者的实际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积累等制定“绩效养老金”计发办法,并制定鼓励参保人员继续缴费延缓退休的奖励办法;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现行办法计发。(5)新旧制度平稳衔接。一是新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参保的人员(新人)按新制度规定的办法计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二是新制度实施前参保、实施后退休领待遇的人员(中人),采取“基本加过渡办法”执行。即:按新计发办法计算,以就高不就低发放基本养老金。达不到新办法计算标准或低于原退休金标准的,可通过财政补贴分10年逐步补足。新制度实施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最多按15年计)。三是新制度实施前已退休领取待遇的人员(老人)原待遇保持不变,今后一并统一参加基本养老金的调整。(6)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3.补充养老保险。为保持公务员队伍稳定及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员工的利益,对这类参保人员可通过建立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制度加以补充解决,并积极鼓励参保人员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提高其养老待遇,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政策。

4.相关保障措施。主要有:

(1)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历史欠债(隐性债务)问题。国家通过发行社会保险基金彩票、特种长期国债,变现部分国有企业或其他国有资产、减持国有企业股权、开设社会保险新税源等措施筹措资金,解决过渡养老金的缺口以及政府应当承担的历史欠债(隐性债务)、做实个人账户、为城乡无保障老人出资等问题,尤其是解决新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的中人过渡及老人补贴的资金问题。另外,每年按一定比例从央企中征收社会保险税,纳入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统一管理。(2)确保社会基金保值增值。授权允许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按一定比例提取社会保险基金进行商业投资运营,以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和个人账户的保值增值。同时,研究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通过运营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增值。(3)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机关、事业、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实行时间、标准统一,在全国统一调整标准基础上,再适当根据各省市自治区物价上涨水平给予适当增加调整系数。(4)将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进行改革,将基本工资比重提高到80%左右,降低生活补贴标准占工资收入比重,严格控制各地自行出台津补贴标准;严格控制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差距,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收入水平。今后,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围绕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同步进行。(5)严格遵循“保基本”和“多缴多得”的原则。严格依法参保,努力营造用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自觉依法参保缴费(或纳税)的社会氛围,积极宣传“多缴多得”的理念,参保人员参保缴费达40年或以上的,年龄达到申领条件的,可按月计发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的基本养老金;实际缴费达到15年,年龄达到申领条件的,遵循“保基本”的原则,按月计发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5%的基本养老金或略高于统筹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高于50%左右)的基本养老金。

5.研究探索建立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警机制和抗风险机制。

上一篇:永昌小学学校田径队训练计划下一篇:《田家元日》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