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诞辰思想汇报

2024-06-26

马克思诞辰思想汇报(15篇)

1.马克思诞辰思想汇报 篇一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正如总书记所言:“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

在坚定理想中读懂马克思。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之钙。向马克思致敬,就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在坚守真理中读懂马克思。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

在伟大奋斗中读懂马克思。总书记指出,马克思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解放而奋斗。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他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马克思身上,革命家和思想家达到了完美结合,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实践性与思想性的兼顾,熔铸成为马克思独特的品格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崇高理想。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今天,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就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继续推向前进,继续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关键是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新的实践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并取得实际的成效,使马克思主义永远常新常青,造福于人类。

2.马克思诞辰思想汇报 篇二

一、司法实体公正———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在马克思看来,法典是我们追求公平、获得自由的可靠依据。对于老百姓来说,公平公正的法律才能维护和保障人民的正当权益不受到侵害,才能被人民所赞扬与歌颂。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对德国审议作出了强烈的抨击与批判,捡拾枯木原本是当地农民的一种习惯,而德国审议却把这种习惯当成是一种偷盗的罪行,那就等同于“把许多不是存心犯罪的人从活生生的道德之树上砍下来,把他们当成枯树抛入犯罪、耻辱和贫困的地狱。”[1](P137)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当时的法律制度是不合理的,是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而马克思坚定地站在人民群众一边,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做了强烈的辩护,马克思认为法律应服务于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而不是仅仅服务于某一个特权阶级。

(一)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

法律是为了维护我们每个人的正当权益不受到侵害所设定的,然而在设定法律制度时,法律必须建立在合法的、公正的基础之上,必须满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总是打着法律的幌子光明正大地剥削广大人民群众。这样的法律制度本身就存在问题,法官在此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案件作出判决时,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所以说司法实体公正是司法程序公正的前提。马克思指出:“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性质。”[1](P85)法律不会随着某个人的主观臆断而改变,它必须遵守事物的客观依据,法律是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它具有权威性。法律不应该含糊不清,法律必须明确、清晰地规定每一种罪刑。

(二)法律成为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

马克思认为法律是人民追求自由及全面发展的一种表达及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呈现。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指出法律是为资本家所服务的,资本家通过各项法律制度以便能更好地压榨和奴役工人阶级,那些不公正的法律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压迫。马克思、恩格斯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指出:法国公民在享受新闻出版、人身、集会等自由时,只有在不受“他人的同等权利和公共安全”或“法律”时才不受到限制,但资产阶级在享受这些自由时可不受其他阶级的同等权利的任何限制。[1](P681-682)在资本主义社会,宪法表面上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其实质并不然,它只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而设定的,以便资产阶级能更好地统治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带着法律的面具来剥削、压榨劳动人民,人民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利益没有获得真正的保护。马克思的司法公正思想是对底层无产阶级的利益所做的维护,不能让人民的思想禁锢于过去不公正的法律制度,而应该把他们的思想从腐朽的法律制度中解救出来,让他们意识到什么样的法律制度是公正的、合理的。马克思指出只有真正公正的法律才能使人民自觉地去遵守与维护,才能成为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

二、司法程序公正———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马克思指出法官的上司只有法律,法官在作出判决时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不偏向于任何个人或组织的利益。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法官应尊重法律,并正确地理解法律、解释法律。马克思认为法官只有在公正合理的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也就是说司法公正必须满足于两个条件:司法实体公正和司法程序公正。在审判棘手的案件时,法官需要在公正的法律指引下作出正确合理的判定。

(一)任何人都不能交由依法成立的法庭以外的法庭去审理

在马克思看来,任何人或事都应交由依法成立的法庭去审理,依法成立的法庭会受到各项制度的制约,它建立在人民意愿的基础之上。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只有在依法成立的法庭上才能作出公正的审判结果。马克思指出司法制度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司法制度必须满足于人民大众的意愿。在保证司法实体公正的前提下,法庭应以公正的法律制度为依据,对案件作出公正合理的审判,在审理案件时需遵守法律的规定,而不能任凭主观臆断,也就是说法庭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法律,必须以法律为准绳。

(二)独立的法官既不属于我,也不属于政府

法律面前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无论是贵族阶级还是贫民阶级在法律面前法官都应该对他们一视同仁,他们合法的权益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马克思指出法官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是独立的,他既不属于个人,也不属于某个组织,他不应受任何事、任何人干扰。在马克思看来法官要做到就事论事,对原告和被告当事人作出公正的审判,以使原告和被告都能维护自己正当的权益,防止司法给双方的任何一方带来的不公。追求公正、自由是我们人人都向往与追求的,在当今社会主义社会中更是如此,要想获得司法的公正,法官作出公正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法官应不偏不倚地站在中立的位置,而不应偏向任何一方,他不代表任何一方。

(三)法官“应该不偏不倚地作出有利原告或被告的判决”

马克思指出在审判的过程中法官不仅要维护原告的正当权益,同时必须维护被告的正当权益,法官应不偏不倚地站在中立位置作出正确的判决。在审判的过程中,法官要就是论事,在法律的指导下作出公正的审判。在审判案件时,必须做到司法程序的公正,只有做到司法程序的公正,才能使人信服,同时法律才能有效地实现,才能显示其权威性,以使更多的人去维护和遵守所制定出的法律。马克思指出法官不应歧视穷苦人民、维护有权势力,应平等地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诉讼权益得以实现,不能偏向任何一方,不能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同时,法官在审判的过程中,要正确区分犯罪和过失,因为审判结果直接关系到被告的一生,所以法官在审理的过程中必须加以正确地区分。

三、司法公正实质: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司法公正的实质是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自由是每个普通的社会成员所向往与追求的,享受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所在,马克思曾指出:“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本质,连自由的反对者在反对自由的实现的同时也实现着自由”。[3](P167)马克思认为,法律是对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的一种保障,同时真正的法律必须符合“事物的法理本质”,即符合“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马克思指出,法律不应随着个人意志的转变而转变,它应符合事物的客观事实依据,任凭意志来决定的法律不是真正的法律,而只是形式上的法律。马克思指出人都不是孤立而存在的,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法律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人是自由的个体,同时也离不开其他群体,他与社会必然存在联系,在这样的社会群体之下,人们就必须遵守各项规章(法律)制度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自由。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每一个普通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获得人的社会本质的最大限度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司法公正是人类获得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司法公正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司法的公正,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

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的价值目的,马克思的司法公正思想对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深远的影响,为我国实现公平正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法治理论基础,因此在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把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作为指路明灯,引领我们一步一步前进。

摘要: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同时满足于司法实体公正和司法程序公正两个条件,他的司法公正思想满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其实质是使人类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司法公正思想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因此在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把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作为指路明灯。

关键词:马克思,司法公正,法典,自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异化思想分析 篇三

关键词:异化思想;异化劳动;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35-02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思想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客观的社会经济事实出发,运用“异化劳动”这一经济范畴,深刻剖析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果实的社会现象,揭示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手稿》中,马克思以分析异化劳动的方式集中论述了他的异化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劳动就表现为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主要是指以下四个方面的异化。

第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从当时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巧妙地发现“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也就是说,劳动的结果反而成为一种异己的、统治着劳动者的力量。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劳动者除去自身劳动力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能够实现自己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第二,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强制劳动。”工人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变成了一种异己的、不属于他的活动,劳动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了对抗性的关系。

第三,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沿用了费尔巴哈关于类本质、类存在物的说法,他认为人的类本质正是人能够自由自觉地活动。但是,在异化劳动状态下,“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因此,人丢掉了自己的类本质,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

第四,人与人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对劳动生疏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即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劳动的主人起个什么别的名字——对这个劳动的关系。”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或者说是人与人相异化的事实。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思想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他摒弃了费尔巴哈关于“类本质”的概念,将异化的涵义理解为人的活动及其产物与人本身相对立。“但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马克思把人和他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使异化从劳动领域扩展到整个人类活动,其中包括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首先,经济生活的异化。人类在从事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只有当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按照一定方式结合,才能产生出现实的生产力。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生产商品的物质手段变成了剥削工人的利器。“只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由于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而是自发形成的,因此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权力。关于这种权力的起源和发展趋向,他们一点也不了解;因而他们就不再能驾驭这种力量,相反地,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以人们的意志和行为转移,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因此,劳动者所创造的生产力已经不是某种个人的力量,而是所谓资本和财富的力量。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变成了一种人们无法驾驭的社会力量,变成了一种与人们自身相对立的现实的物质手段,并且反过来压迫、奴役着人们。

其次,政治生活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摆脱了共同体,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的并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实际上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因此,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裂也标志着国家与从事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个人相分裂,国家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与人相异化。不仅如此,某些政治制度和政治机构也成为一种与社会相异的力量而存在。

再次,精神生活的异化。人们的精神活动即人们的观念、思维、意识。“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因此,意识就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影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然而,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存在,人们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交往关系都发生了异化,成为与人类相对立的存在物。因此,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和物质交往关系的反映。意识本身也变成了一种独立的、与人类相排斥的,异己的力量。这样的意识不再受人的支配,并反过来支配人。这种精神生活的异化完全可以用宗教来证明。

三、《资本论》中的异化思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并没有抛弃中对异化问题的论述,而是立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根据新的经济事实和哲学分析,进一步深化了《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资本论》不仅批判地继承了《手稿》的基本思想,而且还对其加以创新和发展,使异化劳动理论更加完备和系统化,成为了阐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经典著作。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剩余价值理论,进一步解释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现象。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产品表现为他人的财产,表现为独立地同活劳动相对立的存在方式”。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异化,不但表现在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自身,物质财富的增加与工人贫困化的加剧形成鲜明对比,而且表现在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变成了与工人相对立的存在物,变成了资本家借以剥削、奴役工人的现实手段。“活劳动的贫穷的主体,同已经创造出来的价值即创造价值的现实条件相比较,形成越来越鲜明的对照.劳动本身越是客体化,作为他人的世界——为他人的财产——而同劳动相对立的客观的价值世界就越是增大。”

其次,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入细致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揭示了劳动者同劳动活动之间是一种异己的、对抗性的关系。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工人在进行资本主义生产之前,资本家就已经用货币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并且占有了全部生产资料。工人劳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自身的幸福,而是为了让资本家获得足够的剩余价值,以此来不断地压榨和剥削自己。劳动者不再能自由自在地进行劳动,而是成为“自动的机器体系的有意识的肢体”。因此,劳动就变成了一种异己的、被强迫的生命活动。

再次,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异化条件下的各种经济事实的分析,深刻得出造成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的经济根源。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下,人的智力因素与劳动者相异化。这种智力因素包括科学、技能、管理等诸多方面。智力因素的出现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巧妙地变成了资本家用来控制和剥削工人的有利武器。科技的进步和智力因素的发展不断使劳动者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科技与劳动的关系也变成了一种异己的,敌对的关系。

最后,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依据,深刻地揭示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社会关系同个人相疏远、相异化的事实。由于私有制和分工的存在,“个人同自己同别人相异化的普遍性”必然存在,“各个人让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对象同他们自己相异化”。

纵观马克思早期和晚期的重要著作,我们不难发现一以贯之的异化思想。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晚年的马克思并没有因为没有完全沿用早期《手稿》中关于异化概念的阐述而抛弃了对异化问题的研究。相反,他正是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具体深入地对异化范畴进行了新的诠释,再次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人道主义内容和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因此,马克思早晚期的异化思想不仅具有实质性的联系,而且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熊子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王东,林峰.《资本论》异化观新探——与《1844年手稿》异化观的比较研究[J].江海学刊,2007,(3).

4.马克思诞辰思想汇报 篇四

2018年3月10日,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重庆代表团讨论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总书记的讲话阐明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应该秉持的政德观,再次告诫党员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把政德放在重要位置,立身先立德,从政德为先。“大德、公德、私德”是一个整体,不可偏废,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辩证统一。其中大德是高线、是灵魂,公德是基线、是关键,私德是底线、是基础,有机统一于为政实践之中。

“政德”,分而为政事和德行,合而为从政者应具有的端正德行。为政以德,一直是秉持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政治思想。《孔子家语·入官》中说:“政德贯乎心,藏乎志,形乎色,发乎声。”《论语》为政篇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正所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事实证明,从政者的德行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令的实施效果。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早在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中讲:“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政绩。”2006年2月,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讲,“多读书修政德”,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今年3月两会期间,总书记到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从政者常修为政之德,社会才会风清气正,事业才会兴旺发达,人民才会幸福安康。领导干部的政德如何,直接关系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总书记所强调的政德观,就是共产党人应该不懈追求和共同守护的精神高地。

明大德——

涵养的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检验的是对党是否忠诚的政治立场。

大德就是个人对于国家、民族的情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明大德体现的是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共产党人明大德,就要铸牢理想信念。崇高信仰,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共产党人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始终以理想信念立根铸魂,既要坚持党的纪律和规矩的底线不逾矩,又要坚持追求理想信念的高标准不松懈。共产党人明大德,就要始终对党忠诚。具体讲就是对党的事业忠诚,对履行的政治任务忠诚,对岗位职责忠诚。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政治定力和政治站位,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共产党人明大德,就要坚决反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守公德——

涵养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检验的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人民立场。

守公德,就是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守公德,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古人云:“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共产党人讲公道正派,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搞特权,让权力回归到为人民服务的本位。党员领导干部要永葆公仆本色,洞悉民心、遵循规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敢于负责、积极工作,为民谋利、为国尽责、为党分忧,不断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贡献。共产党人守公德,就是要严守一切规章。严守党章党纪、法规法律,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特别是强化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永葆共产党员的光辉本色。共产党人守公德,就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加强政德修养,严格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严私德——

涵养的是慎独、慎初、慎微、慎欲、慎友的品格操守,检验的是如何处理义利关系的伦理立场。

严私德是指对个人操守和行为的严格约束。共产党人严私德,就要“吾日三省吾身”。修炼道德品行,要时刻反躬自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洁身自好,存正祛邪,注重修身养德,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共产党人严私德,就要“多积尺寸之功”。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要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品德,抓小节就是立大德。共产党人严私德,就要“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慎独、慎初、慎微、慎欲”。要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净化朋友圈、生活圈、工作圈,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5.马克思诞辰思想汇报 篇五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前,在马克思伟大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千疮百孔的旧中国大地上诞生,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一波又一波革命浪潮席卷神州,给这片热土带来了新生,给处于水深火热的劳苦大众带来了光明。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在伟大的人民军队的浴血奋战下、在全体中国人民的支援下,我们打败日本侵略者,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各种阴谋,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40年前,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吹起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这“风”一吹就是40年。就是这样一阵“风”把中国从迷茫、彷徨的困境中拉脱出来。40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伟大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伟大思想的指引。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我们的党诞生了;正是伟大先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运用,才有了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时代的新中国。

6.马克思诞辰思想汇报 篇六

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服务的 。他满腔热血,坚韧不拔。他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解放而奋斗,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他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坚持不懈的真理。

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经过100多年发展和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对于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世界上是无法否认的,他的思想在传入中国后,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感谢马克思为革命的理论所创建的丰功伟绩。中国进入新时代,依然需要进一步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断丰富和弘扬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至今仍然是世界人民心中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思想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就是要深刻铭记马克思解放全人类的毕生志向和价值情怀,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深刻领会和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特质,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篇章,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从19五四运动到俄国革命成功传入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着长达几十年的奋斗,他们的奋斗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中国实行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中共一大,13位代表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虽然他们代表的仅仅是全国50多个党员,但是他们深信,日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无产者共同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为之努力奋斗。李大钊一句简短而又铿锵有力的话语终于在中国成为了现实:环眼中国,必将是赤旗的天下!今天,当我们站在五星红旗下,方才深知守常先生话语之真谛。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不断结合,充满了生机活力。在此期间,我们抗日成功,打败了反动派的专制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百年来得第一次独立,那一刻,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了中国走上繁荣富强的指路明灯。

7.马克思诞辰思想汇报 篇七

马克思有其不同凡响的人学思想。

一、关于人的本质

马克思从两个层面来看人的本质。第一层面是物种层面, 就是看人和动物的区别。关于人和动物的区别, 有多种多样的观点, 有的用理性、有的用宗教、有的用道德来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并不否认这些都是人的特点, 但是, 他认为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乃是人能劳动, 他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和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 (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 , 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正因为马克思把劳动看作是人区别动物的最基本的本质, 所以他把人的劳动能力称为人的本质力量。这个观点跟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

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历史层面, 这是为了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仅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 本质有这明显的差别, 即使同一社会内不同阶级的人, 本质也并不一致。诚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所说:“工人比起资产阶级来, 说的是另一种习惯语, 有另一套思想和观念, 另一套思想和观念, 另一套习惯和道德原则, 另一种宗教和政治。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 他们彼此是这样地不相同, 就好像他们是属于不同的种族一样。”[2]为什么会是这样, 马克思提供了答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 如果说人与动物区别的本质主要在于生命表现的方式, 那么人与人相区别的本质主要是人的意识、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意识的不同, 乃是由他们分别所处地不同社会形式和社会关系之中。

谈到人的本质, 就会碰到一个疑难问题, 那就是关于人的一般本性或一般本质。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一般本性是存在的, 只是人的一般本性是不断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的。因此, 研究人的本性, “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 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4]我们说到人性, 总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具体的人性, 而人类一般本性乃是对一切时代的人性的共同点的一个合理的抽象。人的一般本性是指作为禀赋、潜能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人类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关于人的一般本性, 费尔巴哈的理解倒是不错的:“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心。一个完善的人, 必须具备思考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 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 心力是爱。理性、爱、意志力, 这就是完善性, 这就是最高的力, 这就是作为人的人类绝对本质。”[[5]但是, 费尔巴哈停留在人的一般本性上而看不到现实的人性和人性的历史变化, 恰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 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6]对于人的一般本性因什么和怎么样改变的问题, 普列汉诺夫有很好的说明:“人的本性使人能够有一定的概念 (或是趣味, 或是倾向) , 而他四周的条件决定着这个可能性转化为现实;这些条件使他正好有着这些而非其他的概念 (或是趣味, 或是倾向) 。”[7]所谓“四周的条件”就是围绕着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把人当作原则

马克思主张“把人当作原则”[8]就是一切为了人, 一切为了社会活动都要把人当作目的, 而不仅仅是把人当作工具。正是从这个观念出发, 马克思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因为在私有制下, 广大劳动人民事实上沦为活的生产工具。同时, 马克思以其深邃的历史眼光看出, 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 虽然不把工人当作人, 但是, 他却把人当作原则的社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写道:“他狂热地追求价值的增值, 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 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 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 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9]

人究竟是目的还是工具,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有两种明显对立的观点, 分别是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康德高举着“人是他自己的最终目标”的旗帜, 人“就是目的本身, 那就是说, 没有人 (甚至于神) 可以把他单单干脆利落作手段。他自己总永远是一个目的。”[10]黑格尔则把人看作是现实自己的目的而需要的一个工具。他认为, 理念是“自己的绝对的最后的目标”。历史不过是理念在精神宇宙中的展开的现实。在历史过程中, 理念要“以人为手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11], 个别人不过是世界精神的实体性事业的活的工具”[12]。显而易见, 马克思接过了康德的旗帜, 并且继续往前走, 最终超越了康德, 而对黑格尔的观点则明确表示了不能赞同, 他写道:“‘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3]

三、人的终极追求———人本身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被作为目的看待的人, 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类本身能力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马克思的一贯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向世人宣告:“分别工协作那存在这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社会的, 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当卡·内帕请求恩格斯为将要出版的名为《新纪元》的社会主义周刊写一条题辞来说明社会主义新纪元的主旨, 以区别与但丁说的“一些人统治, 一些人受难”的旧纪元时, 恩格斯就选中了这一段话[15], 这足以说明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马克思告诉我们, 人类能力的发展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实现, 这途径就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首先是劳动。人通过劳动创造了财富。财富固然是人类的生活资料, 而就其实质来说, 它乃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16]。因此, 马克思把财富的丰富和多样看作为生产者的人的能力的发展程度的标志。马克思深刻地洞见了私有财产的本质,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 尽管“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 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 然而, “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 那么, 财富岂不是在普遍交换中造成的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吗?财富岂不是人对自然力———既是通常所谓的‘自然’力, 又是人本身的自然力———统治的充分发展吗?财富岂不正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吗?这种发挥, 除了先前的历史发展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前提, 而先前的历史发展使这种全面发展, 即不以旧尺度来衡量的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的本身。”[17]

要使“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 这只有到了“自由王国”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把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而必须进行的生产劳动, 称为“自然必然性的王国”, 共产主义也在这个必然王国的范围之内。“自由琵琶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固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本性来说, 他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便。”[18]“但是这个自由琵琶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的王国的基础上, 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那么到底什么是自由王国呢?马克思写道:“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19]自由王国的宗旨, 就是把人的能力的发展当作目的。关于社会形态, 马克思还有一个提法, 叫做“自由人类社会”[20], 其意义与自由王国相近或相同。

关于自由王国的思想,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有萌芽。在那里, 马克思谈到了共产主义与“人的社会的形式”的关系, 他写道,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21], 因此, “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说来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但是, 这样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 并不是人的社会的形式。”[22]“人的社会的形式”以共产主义的发展为目标, 这样的社会形式岂不就是自由王国。

8.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初探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技术批判;技术异化

引言

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来看,都有理由相信,历史为马克思研究科技问题提供了较好的客观条件。尽管19世纪的科技发展不能同今天的水平相比,但那种推进发明和生产的狂热程度,恐怕比今天有过之而无不及。瓦特蒸汽机投入大规模生产,蒸汽机车和轮船已经满世界奔驰,电力技术革命在悄然兴起,电话开始在欧洲普及。19世纪在科技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也正是因为科技的刚刚蓬勃兴起,使马克思也更为敏锐地捕捉到科技对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影响。马克思曾先后在德国、法国和英国居住,而这几个国家正是当时科技发展最为汹涌澎湃的国度,特别是他定居的英国,在19世纪初期的科技革命更是展现出科学技术无与伦比的巨大力量。

一、马克思科学技术批判思想的主要内容

1.科学技术控制下人的异化与个性丧失

在那个科学技术方兴未艾的时代,由于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惊人改变,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人都对科学技术抱着近乎疯狂的崇拜和盲目乐观,认为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时候到来了。马克思的伟大之处正是在于他的与众不同,当人们为科学技术的到来而狂喜时,恰恰是马克思在对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肯定的同时,也敏锐地看到了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并对其作了无情的、尖锐的批判,这无疑是非常具有远见卓识的。他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为有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愈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下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马克思在早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无论是劳动产品还是劳动本身,都与其本质分离从而造成了对劳动者的异化,同时也造就了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关系的异化。科学技术是因人的智慧和劳动而产生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随着技术和机器的发展,这种由人的本质创造出来的东西却造成了人的异化,使人的各种机能得到退化,不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由于劳动被逐渐地理性化和机械化,随着人在这个过程中活动力的减少,他丧失的热情也越来越多,他的意志的沦丧日益加重。理性、技术成为压迫人的魔鬼,科学、工业成为工人异化之源,劳动的对象化过程已成为人异化的过程,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也成为人个性丧失的过程。

2.技术和资本的结合是人的奴役之源

那么,为什么技术和机器会对个体产生异化,在寻求答案的进一步追问中,马克思的思想逐渐趋于成熟。马克思在后来的《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继续深入地分析了科技对个体产生异化的原因,“文明的一切进步,或者换句话说,社会生产力的任何增长,——例如科学、发明、劳动的分工和结合、交通工具的改善、世界市场的开辟、机器等等,——都不会使工人致富,而只会使资本致富,也就是只会使支配劳动的权利更加增大,只会使资本的生产力增长。因为资本是工人的对立面,所以文明的进步只会增大支配劳动的客观权力。”生产力进步的诸多因素,包括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分工合作的发展、市场领域的开拓等等,这些“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并没有对缓解异化劳动产生丝毫的作用。无论是科技进步还是分工合作,都无疑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但是财富的积累并没有以普通人的生活和自我发展为目的,而是重新变成了资本,再产生新的财富。这样,在财富和资本的相互推动作用中,支配劳动的客观权力变得越来越大,工人也越来越成为资本的手段和工具。因此,不是人的本质,而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与工人相独立,相异化。(资本主义的控制)控制之下的技术之所以成为贫困的根源,是因为资本家的私欲永远无法满足,而这种资本家永远不法满足的私欲,造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也造成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两个矛盾对立体,也造成了无产阶级的生活状态每况愈下。科技与资本的结合使得无产阶级连用罢工来争取自己生活状态的改善也不太可能,“机器用不熟练的工人代替熟练工人,用女工代替男工,用童工代替成年工,因为在最先使用机器的地方,机器就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向街头,而在机器日益完善、改进成为生产效率更高的机器所替换的地方,机器又把一批一批的工人排挤出去。”科学技术与资本相结合所带来的异化,是马克思对《手稿》中劳动异化理论的深入挖掘。在晚期的《资本论》中,马克思不仅深刻分析了机器对异化劳动的推动作用,还指出了这种作用对人的精神上的贬损。马克思认为,在以往的工场手工业中,工人利用工具,这是劳动资料的运动从人出发;而在现代工厂中,工人服侍机器,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运动。工人由工场中活的机构肢体变成了附属物被并入工厂的死机构。而它的直接结果就是机器侵吞了人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它所带来的毫无内容的劳动成为折磨人的手段,使异化劳动深入发展,而这种异化劳动必然会引起人在精神和心理上的异化状态,把人所固有的矛盾的本性在人的心理层面上显现出来。因此,由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前存在着必然的矛盾:一方面,资本关系促进了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市场一体化,从而导致人们生活交往的世界性趋向;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又必然存在资本利润率下降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内在趋势。这种危机乃是导致资本主义私有制崩溃与瓦解的内在根据。这样,马克思既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科技的批判中引发出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进而在综合的意义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性和它灭亡的必然性。

二、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特点

1.技术中性论

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本质上只是一种中立性的工具,“火药无论是用来伤害一个人,或是用来给这个人医治创伤,它终究还是火药。”科技异化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和科学自身的缺陷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文化还有社会制度与体制的设计会对它的发展方向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为科学技术这种以自然属性为基础的工具是人们为了让它服务于社会而产生的,这就说明它必定受到思维、观念、意识形态等种种因素的影响。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也不能直接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他透过科学技术对人的统治,进一步揭示了人对人的统治,从而把科学技术负面性产生的原因引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本身。因此,他提出,在分析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异化时,不能够忽视导致这种结果产生的社会因素,不能将批判的矛头仅仅指向科学技术自身。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导致各种危机的原因,马克思强调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被资本家视为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和工具,凡是对此目的有用的科学技术就采纳,否则就拒绝,因而才造成了危机。因此,科技人才的误用和滥用,才是造成科技异化的根本原因。

2.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

在马克思之前,尽管人们对科学技术有过各种各样的解释和思考,但谁也没有把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生产力范畴联系起来,没有在理论上系统地论证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意义。马克思在创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洞察到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变革作用,最早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发现科学技术是历史进步的杠杆,是最高的革命力量,从理论上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机器正象拖犁的牛一样,并不是一个经济范畴。机器只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当代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发展和生存,就是因为它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从而不断调整生产关系革命的结果。

3.人如何摆脱奴役

马克思认为科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导致了人的异化。探究科技危机解决的途径,减弱以至消除科技异化,就要注重实现科技人化,把科技完全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始终围绕人的个性自由、现实生存、未来发展进行,使科技复归于人的生活世界,并真正成为人的科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清楚地指明,克服异化现象,首先必须消灭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达到自己最高形式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关系对人的奴役。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影响社会的作用机制是这样的:科技革命一生产力革命一社会革命。或者说,科学、技术和生产日益相互结合,使得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经济革命和社会革命形成一个互相联结的链条。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他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因此,马克思把技术对人的奴役归之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认为消除科技异化的出路在于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即通过社会制度的改变带来的生产关系的改变,而进行社会制度的改变就必须要通过革命的实践活动。

三、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社会意义

科学技术本身,在马克思的视野里,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始终是使人不断获得解放,使国家繁荣富强的强大推动力。

首先,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而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回顾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我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世界的制造业中心,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之所以能够普遍改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所以技术发展和创新是达到富国裕民的重要途径。同时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和多元,并对政治民主和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正如很多对“现代性”进行质疑的思想家所指出的,工具理性和科学主义的盛行造成了人文价值的日益衰落,人类改造自然力量增强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资本与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渗透到各个地区,成为资本新一轮增殖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也要对技术保持警惕,从现实的、具体的环境出发审视技术对于社会和个人生活发展的意义,保持对技术异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也要看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超越技术自身困境的主要路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5,277,360—361,775.

[2]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2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2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93,123,12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1.

[6]曾国屏.来自科学技术的哲学诉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44(06):14—18.

[7]李桂花.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06):18—22.

9.马克思诞辰思想汇报 篇九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带头学习,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推动我区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下面,我就围绕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谈一些个人的想法和体会。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习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还是将来,我们党永远都要做群众工作,丢掉了群众工作,也就丢掉了群众路线,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立党根本。信访工作就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做好信访工作,我们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倾听群众的呼声,把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摆在重要位置,带着沉甸甸的责任办实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满意。当前,我区信访总量高位运行,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突出,在一定程序上也影响了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为此,针对信访重访、积案问题,我们要及时梳理《东河区重点积案化解台账》,按照“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召集包联领导、化解领导、责任单位及相关部门,逐案进行会商研判,明确推进措施和时限,攻坚克难,跟踪督办,推动积案取得实质性进展。对无理诉求的,要加快推动案件完成三级终结程序,— 1 — 对于缠访、闹访等行为依法打击,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切实维护我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当代中国现实国情和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做出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我区虽然贫困人口总量不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聚焦“准、实”二字,下足绣花功夫,认真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清”工作要求,推进“三到村三到户”,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医疗扶贫救助资金”医疗综合保障体系,完善“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更加扎实地做好产业扶贫、医疗扶贫、企业扶贫、社会扶贫、政策兜底等各项工作,保证贫困户长期稳定收益,确保2020年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切实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政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源泉。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政党建设上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今年是基层党建“集中攻坚年”,我们要按照基层党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安排部署,落实好基层党建“强基固本”28条具体举措,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持战斗保垒。

习总书记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永远在路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将——

10.马克思诞辰思想汇报 篇十

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以“四个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深入总结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总结我们党创造性利用马克思主义带领人民所创造的奇迹,以“三个飞跃”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阔历程;

以“九个思想”系统地指明新时代的我们该如何继续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立意深远,内容丰富,是一篇闪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

全体党员要把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深刻领会讲话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必修课,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开放性和时代性;

要求把学习讲话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

11.浅析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 篇十一

关键词:马克思 主体性 现实的人 价值

一、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直接理论渊源

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指出:“近代哲学的出发点,是从现实自我意识的立场出发,是以呈现在自己面前的精神为原则的。近代哲学把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东西与实存宇宙的差异发展成为对立,并且以消除这一对立作为自己的任务。”[1]不难看出,“自我意识” 即是近代哲学的开端。

在笛卡尔看来,思想可以怀疑外在对象,也可以怀疑思想内的东西,唯有不能怀疑自身。“我”作为怀疑活动的主体,必须是存在的,因此,笛卡尔得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结论。“我思”和“我在”是同一个主体,尽管这样,笛卡尔却是以认识的形式来表达人的主体性特征的。主体的内涵由世界之外的人转向意识内在性,成为自我意识。

康德在其先验感性论中,将感性直观即感性接受的表象分成了质料和形式两部分,在他看来,感性直观的质料是后天的,而其形式却是先天的,它不依赖于感觉,且存在于感觉之先,感觉之所以能够被认识,就是因为它们的作用,最终得以成为感性经验。他认为,主体只是自我意识的活动。

黑格尔发展了康德对主体认识的思想,在他看来,认识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意识主体认识现实世界,即客体向主体运动;二是主体凭借自身的力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则改造现实世界,即主体向客体运动。

二、马克思对主体性的理解

1、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人

在对人的理解的探索中,马克思认为“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2]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其他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又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人的现实生产活动构成了一切社会存在的基础,并且是所有观念的根源所在。

2、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是社会的、历史的人

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室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活动,人们进行物质生产是在前人的物质生产水平上进行的,现代人的物质生产水平同时又是后代人进行物质生产的基础,他们是不能孤立存在的。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3]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不能将他从社会关系中脱离出来。社会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也就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他应当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而人是历史的。

3、用马克思哲学的价值观把握主体性的主客关系的内容和尺度

马克思哲学的价值观进行评价时,总是按照主体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价。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这一充分体现出了主体性内容在价值本身上的显示,即作为主体的人总是从自身的需要、能力、尺度出发去把握和改造客体与主体的特性。

三、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意义

1、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超越了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找到了科学、合理的途径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结束了通过人的认识来论述人的主体性思想的唯心主义谬论,实现了主体性原则与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这是唯物史观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这样,主体性思想不仅有了人性的基础,也有了现实的根基,主体性思想与人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连,要想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这样不仅说明了作为主体的人对外部世界的积极能动作用,同时也肯定了外部世界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制约作用。

2、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是我国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南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然包括了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创造各种符合主体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满足主体的各种需求,以此来帮助主体的完善;另一方面,要提高人的认识水平,使主观的需要能和客观相符合,从而有效的提高实践效率。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特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客体满足主体的发展要求。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而,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符合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是我国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南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近代哲学高扬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主体与客体分离,忽视了它们的内在联系。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紧紧依附着社会实践,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实现了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的交融,在避免了唯心主义抽象的主体性的同时,也摆脱了旧唯物主义经验层面的主体性,所以说,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應是价值的主体性和实践的主体性,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6

12.马克思产权思想的存在性探讨 篇十二

1 马克思产权思想的萌芽

19世纪80年代为保证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完成, 地主阶级和新兴的资产阶级对森林、草地、土地大规模掠夺, 农民为了反抗到处砍伐树木, 双方纠纷不断。于是普鲁士政府提交一份议案, 拟将未经林木占有者许可捡拾枯枝的行为定为盗窃罪, 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中引发激烈争辩。1842年10月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 针对上述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性文章, 比较有名的是《第六届莱茵省会议的辩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旗帜鲜明的捍卫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 马克思与产权问题不期而遇。

普鲁士政府反对《莱茵报》所发表的观点, 派人查封了《莱茵报》。马克思辞去主编职务, 于1843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一针见血地指出私有财产才是法权的基础, 虽然马克思所说的私有财产仅限土地, 但这并不影响其唯物主义产权观的初步确立。

为了发掘私有财产的本质, 马克思开始从法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写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认识到产权本质上是生产关系, 研究产权必须从劳动和生产资料的关系入手。1845年-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巨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首次确立了产权研究的基本框架, 预测“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和交往的关系的基础, 并且破天荒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产生的前提看作是先前世世代代的创造, 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 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因此, 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 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 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对所有制与法的关系以及产权的本质进行剖析, 认为产权不单是法律上的归属关系, 能否实现才是关键。1847年马克思发表《哲学的贫困》, 进一步揭示了产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一本质特征, 产权不再局限于人与物之间, 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对产权本质的准确描述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产权观的形成, 并为以后产权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2 马克思产权思想的完善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 马克思对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古代的所有制形式、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做了详细阐述, 分析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产权运动的基本规律。最初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 靠劳动制造所需物品, 当物品数量增加超出需求范围时, 劳动者之间发生转让行为, 一方取得另一方劳动产品的产权。慢慢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开来, 劳动者不再占有生产资料, 他和生产资料都归资本家支配了。前者被称为产权运动的第一条规律, 后者则被称为产权运动的第二条规律, “第二条规律是由第一条规律转变来的, 并通过继承权等等而长期存在下去, 不受单个资本家的易逝性的影响;它同第一条规律一样被承认为规律。第一条是劳动和所有权的同一性;第二条是劳动表现为被否定的所有权, 或者说所有权表现为对他人劳动的异己性的否定。”至于第一条规律是如何转化为第二条规律的, 《资本论》有论述。

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从商品入手多层次的分析资本主义产权制度, 认为商品交换表面上看是物与物的交换, 实际上反映的是交换双方产权的让渡, “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 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 因此, 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 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 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 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 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法的关系, 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货币产生以后便固定的充当商品交换的等价物, 货币权利应运而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劳动力的使用权早已转让给资本家, 工人只拥有劳动力的所有权, 靠出卖劳动力获得报酬以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商品权利和货币权利都是资本权利,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恰恰是资本权利在经济上的实现过程。由于资本权利和生产力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制度最终会被共产主义共有产权制度取代。

马克思逝世后, 恩格斯晚年完成了著作《反杜林论》, 对马克思的诸多思想包括产权理论作了系统阐述, 客观分析了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 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 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 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 而应当到有关的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产权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矛盾, 预测到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及其他严重后果, “在危机中, 社会性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剧烈地爆发出来。商品流通暂时停顿下来;流通手段即货币成为流通障碍;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一切规律都颠倒过来了。经济的冲突达到顶点:生产方式起来反对交换方式, 生产力起来反对已经被它超过的生产方式。”科学概括了取代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公有制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包括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阶级矛盾消失, 劳动者独立, 劳动不再是人谋生的手段等等。恩格斯对马克思产权思想最大的贡献在于揭示了产权的阶级性。当资本主义私有产权阻碍生产力发展时, 需要有新的产权形式取而代之, 而社会化大生产又要求把全社会、全体社会成员作为一个统一体对待, “实现这一点, 只有由社会公开地和直接地占有已经发展到除了适于社会管理之外不适于任何其他管理的生产力。”同时恩格斯还找到了实现社会变革的力量———无产阶级, 一群丧失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无产阶级长期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反抗的欲望最强, 而且持续的斗争培养了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整体性, 无产阶级注定会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13.马克思诞辰思想汇报 篇十三

5月5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简称全国对外友协)与比利时一中国协会在布鲁塞尔成功举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研讨会。来自比利时、法国、瑞士和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中外人士100余人围绕这一重大命题发表演讲并展开对话交流。

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宋敬武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习近平同志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根本上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革命性成就、发生革命性变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新的伟大飞跃,必将指导中国人民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张弛在致辞中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7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谱写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宣言书。170年后,中国共产党人历经风雨而矢志不渝,始终将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中国人民正朝着‘中国梦’不断前行,也愿与世界人民共同筑造美好的‘世界梦’。”

比利时中国友好协会主席范汉思(Hans VAN DUYSEN)在致辞中表示,“尽管时代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西方要对自身的问题进行反思。中国开辟了一个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取得非凡成就。相信中模式将有能力帮助世界克服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

主题演讲环节,比利时中国友好协会前主席弗朗克?威廉姆斯(M.Frank WILLEMS)、瑞士比较法律学院教授胜雅律(M-Harro Von SENGER)、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罗克全以及贵州省委党校副教授焦玉石等中外专家围绕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在比利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功能及其对中国政治的影响、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与现实意义以及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等议题先后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在对话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和现场近100名参会代表围绕“中国梦”、“一带一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渊源关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14.马克思系统思想研究 篇十四

马克思系统思想研究

马克思著作中有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是:1.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2.社会生产力包括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特别是协作将产生新的生产力.3.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这些环节的互动构成生产关系的.实际内容.4.物和人的社会质的规定具有二重性.5.具体思维的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作 者:李文管 毛建儒 LI Wenguan MAO Jianru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系统科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年,卷(期): 14(4) 分类号:N941 B02 关键词:马克思   系统思想   社会有机体  

15.试评马克思批判商业文明的思想 篇十五

一、马克思对商业文明的批判

1.商业文明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1) 商业文明的产生。

生产和交往的分离产生了同邻近地区以外的地区建立贸易联系的可能性, 并成为现实, 由此产生了商人。随着商人在各个城市之间的通商, 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个城市, 又促进了新的分工。分工与交往的扩大及乡村人口的不断集中和资本的不断积聚产生了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 各国尽可能通过关税、禁令和各种条约来进行贸易的竞争, “竞争很快迫使每一个不愿丧失自己的历史作用的国家为保护自己的工场手工业而采取新的关税措施, 并随即在保护关税之下兴办大工业。”①大工业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②生产力的发展, 分工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从以上推理可知, 商业文明必然产生。

(2) 商业文明的进步意义。

马克思对商业文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它第一个证明了, 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 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③在这种生产方式下, 人们的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这也是一个革命的社会。因为只有不断地改良生产工具, 才能生产出适合人们需求的各种产品, 得到更大的利润;只有斩断各种封建的枷锁, 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把人的尊严变成交换价值, 才能促进贸易自由。“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 从而对生产关系, 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 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④商业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 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 到处开发, 到处建立联系。”⑤原来的历史是民族的历史, 后来各个民族国家为了产品的销路互相交往, 这种交往成为了世界交往, 而历史就成为了世界的历史。

2.商业文明的发展并没有使人类得到真正的解放, 只是使人们从受自然的统治转为受劳动特别是资本的统治

马克思对商业文明的批判, 揭示了在市场经济当中人们身心受到了沉重的束缚。这是一种人文关怀, 特别表现了对弱者的关爱。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要素 (劳动、工资、私有财产、利润、需要、货币、分工等等) 都进行了批判, 提出了物化及异化的理论。

马克思批判了商业文明之中的物化思想。马克思认为生存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人的美好生活, 为了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的改善而工作才是重要的, 而不是仅仅在于增加财富。而在商业文明之中, 人被物化了。这种物化体现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就是“资本家和工人彼此诈取”。⑥资本家以利润作为最后目的, 工人为了得到工资而奋斗, 工人为了生存成为了劳动力的商品, 而“资本家则为他的死钱财的赢利而苦恼”。⑦双方都不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而是作为物而存在。而在资本家与工人的经济利益对立之中, 资本家处于有利的地位, 工人则处于劣势。“工人成了商品, 如果他能找到买主, 那是他的幸运了。工人的生活取决于需求, 而需求取决于富人和资本家的兴致。”⑧工人好象商品一样随市场供给情况一样待价而沽, 如果市场供给过剩, 那么工人可能会失业, 生活就没有着落。由于工人成了商品, 也就成为了生产上的一个零件, 成为了吃饱了就工作的机器, 而由于分工越来越细, 工作变得越来越简单, 工人越来越容易找, 工资也就完全信赖于市场价格。“随着工人在精神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 随着人变成抽象的活动和胃, 工人也越来越信赖于市场价格的一切波动, 依赖于资本的使用和富人的兴致。” ⑨

这种物化体现在买卖双方之中。在商业文明之中, 人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每个人都指望使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 以便迫使他作出新的牺牲。”⑩嗅觉灵敏、无孔不入的商家使尽一切方法使消费者对商品购买的欲望。并不厌其烦的反复承诺其将提供人们所预期的满足感, 最终实现人们自认为理性的投入的充满诱惑的消费潮流。形形色色的商品不断地刺激人们的需求欲望, 对货币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货币, 因为它具有购买一切东西的特性, 因为它具有占有一切对象的特性, 所以是最突出的对象。货币的特性的普遍性是货币的本质的万能;因此, 它被当成万能之物……” (11) , 为了得到更多的货币, 人与人互为工具, 每个人既是目的, 又是手段。商人把消费者看成了可以利用的物, 而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已的需求, 也成为了商人。

马克思批判了商业文明之下的异化思想。一是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产品不属于劳动者, 反而成为一种异已的力量与劳动者相对立。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 物的世界越升值, 而人的世界越贬值。人越来越受到物的统治。在对象化劳动中, 劳动结果表现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的确证;而在异化劳动中, 劳动结果表现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和消解。

二是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由于“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 也就是说, 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 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 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12) 因此, 劳动不属于劳动者, 劳动是被迫的, 是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被迫进行的, 劳动者在劳动之中感到不自在。劳动是人的本质, 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然而“人在运用动物的机能——吃、喝、生殖, 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 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 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 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 (13)

三是类与人相异化。在对待外部自然界的关系上, 人与动物一样靠自然界生活, 而且自然界属人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破坏了自然界, 等于破坏了自己的无机身体。而在商业活动中, 人们只看到自然界的商业价值, 通过劳动向自然界谋求商业价值, 自然界变成了与人相异化的东西。在对待人本身的关系上, 人们类生活变成了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 这种活动不再是自由的活动, “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的性质, 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14) 但在现实的生活当中, 人正因为有意识, 而更不自由。因此:“无论是自然界, 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_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已的本质, 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 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 使他的精神本质, 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15)

四是人同人相异化。人人都是自私的主体, 都是为了谋求自己需求的存在物。人不成其为人, 人人不以人相互对待。“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 每个人都是按照他自己作为工人所具有的那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他人。” (16) 他人只是作为可利用的对象而存在, 并不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整体。人意识到别人是同类的, 就应该尊重别人的需求, 尊重他人的思想感情, 尊重他人的劳动。然而, 在商业文明之中, 人成为了可以花钱使用的商品, 人与劳动产品、与劳动本身、与类本质都异化了, 人也就用物的眼光来看待他人。

马克思深入地分析了异化劳动, 得出了私有财产的概念:“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 (17) 工人的劳动创造了资本家的私有财产, 资本家又利用私有财产占有工人的劳动, 这种劳动也即异化劳动。因此私有财产并不是天生合理的。

3.商业文明的最终结果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反对私有财产, 但又肯定私有财产的进步意义, 认为消灭私有财产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而不应该是走向平均主义的全盘的否定。“任何私有财产, 就它本身而言, 至少对较富裕的私有财产怀有忌妒心和平均主义欲望, 这种忌妒心和平均主义欲望甚至构成竞争的本质。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忌妒心和这种从想像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主义的完成。” (18)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商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社会财富极大的丰富, 人扬弃私有财产, 扬弃异化, 回归到人自身的一种状态。这时, 人成为了自由的有意识的人, 人的劳动是一种享受, 人的劳动产品为劳动者服务, 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产主义是以人为本的, 应该为了人, 通过人而享受人的作品, 而不应该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应该为了人的解放, 为了人成为一个总体的人去进行生命活动。

二、对马克思批判商业文明思想的启示

1.中国目前必须发展商业文明。

实践证明, 只有走商业文明的道路, 才能扫除发展中的各种障碍,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建立了一个新社会, 旧社会残留问题不会随之消除, 而以“超阶段”的理论为中国发展定位, 是不足取的。历史是世界历史, 市场是世界市场, 中国只有发展商业文明, 溶入世界发展的大潮流之中, 才能完成物质财富的积累;只有消灭贫穷, 建立世界交往, 消灭民族局限性, 才能消灭异化。

2.不能把市场神化, 把市场泛化。

人们都是有欲望的, 所有的人都是从自己出发通过竞争实现自己的利益。所以说, “恶”在历史上是有促进作用的, 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 使用一切的手段创造物质财富, 推动社会的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贪欲以及贪欲者之间的战争即竞争, 是国民经济学家推动的仅有的车轮。” (19) 市场竞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各行各业在利益的驱动之下蓬勃发展。然而市场并不是万能的, 当我们把教育、把医疗推向市场, 看到并不成功, 而由于精神粮食也需要购买, 很多人不能得以享受, 精神文明的推广受到限制。

3.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是人类物质的与精神的粮食。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界为代价。在人类的发展当中, 人类从受自然的统治转为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自然界似乎被人类征服了。然而, 人们没有意识到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 只有持续地与自然界进行能量的交换, 而不是任意索取, 人才能在自然界之中生存。

4.对物化思想的认识。

我国在建设商业文明的过程当中, 物质丰富了, 商品不断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然而人们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物化世界之中。个人作为独立主体能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活动, 但无数个体活动所汇成的总结果却是一个不能为个体所支配的自在物化世界。人在实践活动中虽然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工作, 能够自由地生活, 但是工作与生活却信赖于市场的需求, 人们能够自觉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但是需求却陷入盲目性, 人是能动的, 但是却只是作为一种人力资源而被动地被使用。如何破除这种物化思想,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 批判地对待物化的事物, 这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对异化思想的认识。

人与劳动产品、人与劳动本身、人与类本质、人与人都异化了, 马克思从阶级的观点批判了异化。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走市场经济的道路, 允许私有财产的存在, 允许私人办企业、办工厂, 这不可避免地存在剩余价值, 存在剥削, 存在异化。然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党和政府提倡和谐社会, 提倡以人为本, 提倡“八荣八耻”, 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关爱弱势群体, 尽可能地让全体劳动者分享人类文明成果的决心。对于企业来讲, 倡导企业负起社会责任, 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对于全社会来讲, 倡导爱国、平等、诚信、友爱、奉献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我喜欢的动物优秀作文400字下一篇:小学后进生转化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