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阵地建设指哪些

2024-07-10

基层阵地建设指哪些(精选6篇)

1.基层阵地建设指哪些 篇一

开展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工作,有利于营造基层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建设基层和谐文化,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型职工,有利于更好地凝聚群众、抵制渗透,树立基层党组织执政一方的形象。在新疆,抓好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对于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广大基层党员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有更加深远的历史意义。36团党委切实把这项凝聚群众、组织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提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

近年来,三十六团党委非常重视基层连队职工群众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把改善职工文化活动条件,活跃职工文化生活,保障职工基本文化活动权益,作为增强团场职工群众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有力举措来抓,不断加快基层连队职工文化活动站建设,自2006年——2008年,团场通过上级支持和自筹资金的方式,优先安排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惠民项目。

三十六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是二师的一个偏远的农牧团场,在三十六团外围的戈壁滩上,近年来新建了一个林园连队,它就是林园二连。林园二连现有红枣面积3万亩,全是在戈壁滩上栽种的,该单位组建于2006年,连队职工均系河南籍移民,整体素质不高,又生活在戈壁滩上,文化生活十分匮乏。

近几年来,36团党委针对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把繁荣团、连文化事业作为大事来抓,将“企业文化工程”作为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重要内容,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项目。

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来保证,团2008年拿出100万元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基金,坚持建立一套文化建设投入机制,专款专用,完善了连队部分基础设施。

团党委高度重视职工文化生活,关心新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还没有成立该连队之前,团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要将新连队建设成为高标准、高起点的集办公、综合培训、图书阅览、职工群众健身娱乐于一体的连队文化活动室。2006年,在团党委的重视下,为林园二连兴建了3000余平方米的综合性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其中室内文化活动场面积200多平方米,室外休闲娱乐广场2000多平方米,并种植上了绿化带,设置了凉亭、石凳等职工休闲的基础设施,安装上了户外健身器材。当年,团一次性投入8 万元,为连队实现了广播调频化、电视有线化、文体活动场地化等文化建设硬环境。从此,职工业余文化活动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2007年,为连队配齐了VCD、电视机、功放等音响设备,保证了单位职工业余文化活动的开展,成立了图书室,在团及兄弟单位通过捐书等形式,现图书室藏书950册,人均10册以上。2008年团又投资110万元为单位营区修建了柏油路,完成了该连营区5公里硬质路面的建设。

林园二连的综合活动室建好后,利用多功能文化活动厅,经常性的举办一些职工技能培训班、职工“三德”教育培训班、文化素质提高班等,连队民间书画协会也经常利用活动室相互切磋技艺,还利用冬闲和农闲时间,聘请团林管站人员开办一些红枣管理科普知识讲座(全年在10次以上),开展科技之冬、文化之冬、学习之冬活动,年培训次数在30次以上,大大增强了职工的科学管理意识。还利用活动室,在寒暑假对青少年开展道德教育。青少年是团场的未来,团、连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精神,利用寒暑假时间,聘请司法、综合治理、派出所、学校政教处等部门的领导为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热爱兵团、热爱团场教育,同时,加强中小学生入学管理,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

健身娱乐活动室配有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扑克等活动器具,健身娱乐活动室常年对职工开放,每天晚上开放两小时,白天开放四小时,职工经常闲余时间来到这里,开展娱乐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使林园二连职工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讲文明、树新风的意识不断增强,参与连队管理的积极性高涨。目前,单位四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连队呈现出社会稳定、职工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虽然活动室的建立,为连队部分职工解决了活动场所,但随着人们精神需求不断的提高,对各方面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了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党的工作重心、执政基础、活力源泉均在基层。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抓基层、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各级党组织要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工

作任务的落实。要将把阵地建设作为“三级联创”考评的重要内容,考评结果将作为评定基层组织建设先进的重要依据,同时,与目标管理考核相挂钩。成立领导小组,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把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对每年确定的阵地建设项目要定期检查,全面验收,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配合支持的工作机制。要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区别不同情况,区分轻重缓急,排出阵地建设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明确责任、抓好具体落实,定期督查验收阵地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2、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建设好阵地,落实资金是关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照团拿一点,连队自筹一点,帮扶部门赞助一点,社会各方筹措一点的办法,以及基层组织互帮互助的要求,“有钱给钱,有物给物”,各尽所能,各立其功,切实解决阵地建设存在的“盖不起房、打不成院墙、配不上设备、搞不好活动”等问题。

3、提供政策支持,做好示范推广。对于新建的阵地,建设、党委要统筹协调,认真指导,帮助搞好规划,协调解决资金、土地等具体问题,做到审批手续从简从快,积极减免各种费用,主动帮助做好规划和各项审批事项,使其尽快建成,尽早发挥作用。同时抓好试点示范工作,确定1个连队、1个社区示范项目,优先扶持,建成样板,以示范点带动阵地建设整体工作上水平。

4、完善配套设施,建好用好阵地。新建阵地要早计划、早定点、早建设、早落成。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严把设计、招标、施工和验收四个“关口”,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要按照“配套抓,抓配套”的要求,做好阵地建设的后续工作,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强化阵地功能,使其真正成为培训党员干部、传播先进文化、发展公共事业,为连队提供服务的阵地和“窗口”。

5、抓好设施配置。要抓紧谋划和加强基层组织阵地的院落、场地、绿化、办公及活动场所设施配套建设,着手抓好办公用品和活动设施配套工作,为新阵地建成后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6、抓好使用管理。已经建成的基层组织阵地能否管好用好,不仅关系到已经建成的阵地设施能否发挥作用,而且关系到尚未投入建设或即将投入建设的阵地能否如期开工和顺利建成,也关系到今后在基层的其他公用设施建设能否得到上级支持和群众的拥护。因此,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阵地的管理使用问题,在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活动正常、管理规范、突出服务上狠下功夫。要坚持“一室多用”开展好正常性的党组织和党员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同时,也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基层组织工作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员学习制度等,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2.基层阵地建设指哪些 篇二

第一,整合资源,完善基层文化阵地设施网络。全面实施文化设施达标升级工程,实现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面对经济欠发达、资源不充足的实际,着力做好整合资源文章,通过新建、改造、置换等方法,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例如:利用原市委办公楼改造建设美术馆,通过国有资产划拨建成文昌和龙腾两街道综合文化站,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现有设施,加强跨部门统筹协调,建成大关、青草两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标准,先后建成洪桥等9个农民文化乐园,128个行政村和社区建有农民文化广场。

目前,全市建有文博图美四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220个基层服务点、15个综合文化站、15个公共电子阅览室,15个文化站全部单独设置,面积达标,其中有4个面积达1000平米以上,8个500平米以上,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桐城文化博物馆是全省三个国字号博物馆之一,图书馆、文化馆均为一级馆,7个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一级站。实现全市所有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覆盖,80%的村社区设立文化活动室。这些文化阵地设施成为了当地老百姓享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第二,优化服务,提升基层文化供给能力。坚持阵地服务、流动服务、数字服务、针对性服务相结合,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项目,努力实现“文化活动人人参与、文化产品送到身边、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文化成果人人共享”。近三年共组织开展文化下基层进社区、“送戏进万村”、“百馆(站)千村文化结对帮扶”等活动近万场次,直接惠及群众超过200万人次。广泛开展流动服务,建成以市图书馆为总馆、15个镇街道文广站图书室为分馆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年接待各类读者29.7万人次。建成桐城派文化数字资源库,推出一批接地气、起点高、亮点多、正能量的文艺作品。。新编大型黄梅戏《胭脂湖》《桐城六尺巷》等多次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惊天一兰》闪亮登场国家大剧院,歌曲《六尺巷》等作品地域特色浓厚,为百姓广为传唱。成功举办中国桐城文化节等,扩大了桐城影响力和美誉度。全市文艺调演、桐城歌演唱会、文都讲坛、严凤英戏迷俱乐部和百姓大舞台等文化品牌深受群众喜爱。

与文化品牌创建相呼应的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各镇街道文化站纷纷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展示农村文化建设“魅力”。大关镇“枫叶红”剧社常年巡回演出,青草镇“花戏楼”演出活动远近闻名,金神镇的广场舞蹈阵势浩大,范岗樟枫桂花节万人空巷,吕亭采茶节游人如织,王圩灯会、三合龙舟赛、杨头狮子灯精彩纷呈,全市文化活动常年不断,文艺团队、文艺协会、黄梅戏戏迷活动异常活跃,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蓬勃开展。“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姹紫嫣红。

第三,突出重点,加强基层阵地建设。一是加强制度设计。结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桐城市城乡群众基本文化服务基本内容和量化指标的规定》《桐城市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反馈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提升了基层文化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实现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强化了管理措施,提高了运行效率。二是加强队伍建设。15个镇街道按照辖区人口分成大、中、小三类,分别给予文化站8名、5名、3名以上人员编制并全部配备到位。此外,对全市219个村、社区全部配置1名专职或2名以上兼职文化管理员。同时,加强培训、轮训,不断提升文化干部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努力构建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文化人才保障机制。三是加大经费投入。财政对公共场馆免费开放经费和村文化建设补助配套足额到位,保证文化场馆运转正常、活动常态;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对民营文化类馆舍和农民文化乐园建设项目以及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奖补,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文化队伍培训和对村文化管理员进行财补。各镇街道也加大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保障重大文化活动开展和各项文化工作的顺利推进。四是强化指导督查。将文化建设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对文化民生工程加强业务培训,强化督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目前,我市文化站三权虽然在镇街道,但在文化站建设管理等重大事项上,当地党委政府都及时与文化部门沟通、征求意见、形成合力。五是坚持典型引路。大力倡导综合文化站在“综合”上下功夫,利用现有设施广泛开展工、青、妇、党建、老干部、关爱留守儿童、镇志编修等工作,做到“一个阵地、用途多样,一套人马、一专多能”,避免了机构重叠、建设重复、投入分散的弊端。及时总结大关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洪桥村农民文化乐园在“整合资源,凸显综合文化服务功能”方面的做法,探索基层文化设施“建管用”体制机制,在全市推广,因地制宜的组织开展综合文化站提标升级、农民文化乐园和农民文化广场建设,使之成为传播知识、推广技术、交流信息、教化熏陶、技能培训和文体娱乐的有效载体,打造农民精神文化乐园。

2015年11月,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培训班在桐举行,来自乡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和省级农民文化乐园试点村的的300余名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并赴大关镇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吕亭镇洪桥村、范岗镇樟枫村农民文化乐园等地现场参观指导。今年四月,我市图书馆、文化馆、大关镇文化站和吕亭镇农民文化乐园有幸代表安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基层点迎接文化部验收,验收组专家们对我市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给予高度评价。

我市在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上虽然做了一点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先进地区,尤其是广大群众的期盼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积累不断激活的过程,需要创新机制、体制和内容,需要有一个好思路,有一支好队伍。在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中,我们深深体会到:

第一,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离不开大好的文化政策和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的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为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发展战略,出台一系列政策助推文化跨越发展。正是有省厅的悉心指导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实施文化民生工程,有安庆市创建示范区反弹琵琶模式的引领和促进,有桐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配合,我市文化建设才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第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必须坚持群众需求导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城乡的加速交融,多数群众渴望自娱自乐的文体娱乐活动。广场舞蹈遍地开花,戏迷活动遍及城乡,村村抢“老师”、队队争上台,还有一大批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只为过一把瘾,放下生意赶文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激情格外高涨,文化成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成了许多文艺爱好者的的孜孜追求。我们要顺势而为,善加引导,将群众的需求作为文化工作者的追求,将群众的热情化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动力,将文化的星星之火“燎原”成漫野之势。

第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须抓好“三个结合”。一要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围绕大局、服务人民。二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农村建设与文化阵地建设互助互进的机制,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三要与传统文化弘扬相结合。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利用传统节日和农村文化阵地开展桐城歌演唱、黄梅戏戏迷活动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让乡土文化不断根脉,让草根艺术代代繁衍。

3.基层阵地建设指哪些 篇三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

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和途径,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对何官镇南张楼村、云门山夏辛等社区进行了认真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一、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青州市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的标准,但随着新时期党员教育培训的环境、对象、内容和要求的变化,党员活动阵地建设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教育阵地建设思想认识不够。有些党组织对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是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经济发展才是必须抓的硬指标,没有落实党员阵地建设任务。

(二)党员阵地建设不规范。有相当部分农村社区阵地建设不规范、设备不配套,资料匮乏。有些落后村甚至没有党员活动场所,不组织活动,班子涣散,战斗力不强。

(三)党员阵地建设资金筹措有困难。由于各村、社区之间有经济实力的差别,在落实活动场所建设上也有差别。有些社区,比如南张楼村设备先进、资料齐全,而很多村、社区由于资金筹措有困难,无法对场所和配套设备更新,有的办公场所破烂不堪,活动场所很落后。

(四)党员阵地培训党员覆盖面不够。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进城、外出务工党员逐年增加,大量党员从“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给党员教育培训增加了难度,出现了空白点。所以,党的活动对他们不能实现有效覆盖,为此开展教育培训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

(五)党员教育阵地培训党员方式创新不够。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党员的从业类型也越来越多,致使统一集中培训的方式难以满足各行业、各领域、各类型党员的需要,多数基层党组织,没有结合党员队伍现状、产业发展方向等客观需要设置培训内容,吃“大锅饭”,学用脱节,结合不紧,致使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二、对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场所设置规范化。在党员活动阵地的建设工作中,坚持高标准设计,多功能考虑,因地制宜,提高阵地建设档次。一是严格标准。各级党组织以提升党员活动阵地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为目标,本着“完善功能、一室多用”的原则,严格按照整洁美观、设置合理的要求,规范党员活动阵地建设。让党员活动室基本达到“有一间活动室、有一套党员电教设备、有一批书报学习资料、有一个宣传栏”的硬件要求。二是加强管理。把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情况,作为年终党建工作考核的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各党支部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室管理制度,明确活动室管理人员,规范党员活动室的管理。

(二) 资金來源多样化。建设好党员活动阵地,落实资金是保障。为保证规范化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所需资金,各级党组织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三级六方资金保障体系”,即市、街(镇)、社区(村)三级投入;市“以奖代补”支持一点、街(镇)安排一点、党组织自筹一点、党员捐赠一点、联系单位赞助一点、社会各方筹措一点,解决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的资金问题。

(三)阵地覆盖扩大化。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力争使党员活动阵地覆盖到所有党组织,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党员活动阵地”,不仅在村级党组织中深入开展规范化党员活动阵地建设,而且还把此项工作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延伸,把工作覆盖面扩大到全市所有基层党组织。一是在村级党组织通过建立规范化党员活动室、推行“党员活动户”,消除党员活动阵地空白点。二是要求市属单位、部门100%建立规范化党员活动阵地。

(四)活动开展实效化。党委在抓好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工作中,始终把发挥党员活动阵地的作用放在首位,以党员活动室为载体,为党员的教育、管理、活动提供条件,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首先,把党员活动室与党员活动紧密联系。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健全和改进党的组织生活形式,通过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队等活动,使阵地建设与发挥党员作用有机结合,将活动室的作用通过党员活动辐射到广大群众中。

其次,以党员活动室为平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基层党组织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广泛开展对党员、干部、群众的培训活动。不仅注重党员的教育培训,而且还组织无职党员和辖区党员群众的学习;不仅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还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开展致富能力培训等;不仅有文件学习、党员电教和邀请专家举行讲座,还要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歌咏、演讲、演出等活动,通过拓展范围、丰富内容和形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提高党员素质。

再次,以党员活动室为载体,参与社区、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基层党组织要扩大党员活动室功能,利用党员活动室召开两委会联席会议,党员代表会议,居(村)民代表会议等,体现“一室多用”。为村民代表共同参与村务管理提供方便,使村两委会的工作基本达到透明化、群众监督经常化、工作运行规范化。

(五)平台搭建立体化。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搭建远程教育、电视、广播、网络、手机报“五大平台”,打造宣传、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党员教育工作体系。

首先,发挥“五大平台”优势,强化对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和培训教育、十八大精神解读、新党章的学习领会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其次,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利用“五大平台”加强党员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和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切实发挥党建网站、手机短信平台、电视栏目等新兴媒体的教育课堂、资料库功能作用,提升党员教育水平。

4.基层阵地建设指哪些 篇四

——**区通过农村文化大院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把群众性文化活动延伸到农家院落,确保了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006年,区委宣传部提出在全区建立农村文化大院,经过四年的打造,农村文化大院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道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一、着眼提升乡村文明,长效建设文化大院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对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愿望日益强烈。2006年,区委宣传部提出以农村最基础的院落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文化大院的工作思路。2007年,区委宣传部把文化大院建设列入全区小康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出台了相关文件,对文化大院阵地、设施、制度建设进行统一规范,对全区文化大院建设实施星级评定制度及奖励政策,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村民们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婚育新风、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崇尚科学等内容编成川剧、快板、小品、歌舞等文艺节目,自编自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文化大院成立了腰鼓队、秧歌队、健身舞队,广大村民踊跃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文化大院中的农民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们,在一起学习、交流,义务为群众写春联,送书画作品。2010年5月以来,在宣传思想工作“走进基层”活动中,快板书《倡导建设和谐文明社区》、快板书《朝前走》、三句半《城乡统筹看**》、三句半《科学发展新中国》等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各个农村文化大院巡回展演,让广大村民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了解时事政策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三)抓好主动参与,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各镇村把农村文化大院作为文明村风和科技知识的传播点,村民们主动参与,形成文明新风气,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和谐。新民镇东林村等文化大院组织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提供优质低价的婚丧嫁娶服务,很多村民改变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旧习。清流镇顺河村文化大院自编自演小品《儿媳的变化》,让村民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受到尊老爱幼光荣传统的教育。“农家书屋”是公益性农民读书网点,是全区农村文化大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村民到“农家书屋”寻求重要知识和信息,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民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形成了“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氛围。2010年6月,区委宣传部围绕宣传思想工作“走进基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印制“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宣传挂历3万份,《成都市**区宣传思想工作“走进基层”宣传手册》3万册,向全区各镇(街道)免费发放,村民可以在“农家书屋”阅读到关于农村“四大基础工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城乡统筹、文明城市建设等时事、政策内容。

三、农家大院见成效乡村焕发新面貌

(一)村风文明有了新面貌。随着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村民的思想观念、生产水平、生活质量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以往村里到处可见的柴草堆不见了,户内户外变得更整洁了,生产生活环保意识增强了;村里聚众赌博、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的明显减少了;新事新办,崇尚节俭,铺张浪费的人减少了;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互帮互助、共度时艰的传统美德在农村得到弘扬。“5.12”汶川大地震后,各镇(街道)老年协会组织文艺骨干,在村(社区)、文化大院、场镇开展募捐文艺演出,共募捐衣物6000余件,捐款36000多元,有的一家三代都来捐款,甚至有部分低保户、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士都参与到捐款队伍中来。

(二)村民的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身心得到愉悦。在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前,不少老人曾常常为家庭琐事、婆媳关系整天闷闷不乐,自从参加文化大院活动以来,很多老人心情好了,性格开朗了,身体健康了。年过七旬的新民镇华严村钟先凤大娘和刘贵才大爷,前几年一到冬天就经常生病,自己非常痛苦,也给儿女增加了不少经济负担,2007年以来,他们经常参加文化大院健身活动,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三)广大村民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受农村文化大院经常性的政策宣传活动的影响,村民们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文化大院的宣传也使部分群众远离了法轮功等非法组织。新民镇新民村60多岁的村民金元丽(化名),曾一度迷信于法轮功,生病也不去看医生,只求所谓的“师傅”保佑,差点送了性命。出院后,她按照医生的嘱咐,相信科学,注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经常参加文化大院的健身舞活动,身体状况很快好转。她的亲身感受和在文化大院的现身说法,增强了村民辨别是非分的能力,让一些曾迷恋法轮功的村民纷纷远离了邪教组织。

5.基层阵地建设指哪些 篇五

答:基层民主是指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目前,我国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以下成绩:

(1)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村民委员会制度。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村民自治的机构是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设有村委会61万多个,村委会成员265.7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约15万个,成员总数达到2363万个,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

(2)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上,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建立了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

城市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是中国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在城市基层实现直接民主的重要形式。1982年,城市居民委2员会制度首次写入中国宪法;此外,《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其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

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设有居委会8万多个,居委会成员45.4万人。全国76% 的社区建立了志愿者组织,68%的社区建立了残疾人组织,72% 的社区建立了老年人组织。

(3)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上,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是保证职工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我国宪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均对此作了相关规定。在我国,职工在企事业单位中享有的当家做主的权利,主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在实行民主管理,协调劳动关系,保障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其实也单位的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而,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公共管理学院法学1102班31号

6.基层阵地建设指哪些 篇六

为切实加强基层党工团组织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和有关规定,结合单位(部门)实际建立健全与党工团组织工作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和相关档案资料。具体如下:

一、活动阵地

党工团活动室是基层组织进行组织生活、开展活动及其他形式教育活动与相互交流的主要场所,有条件的分局、管理处、收费站需配备专门的党工团活动室。其建设标准参考如下:

1、设置专门的党工团活动室,设置“党工团活动室”标志牌,室内有足量桌椅,布置规范整齐。

2、室内悬挂党旗、团旗。

3、入党誓词、党的纪律、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党支部和支部委员职责、《工会职责》、《工会委员及工会干部职责》、《女工委员岗位职责》、《工会小组长岗位职责》、《工会干事岗位职责》、《活动室管理制度》、团员的权利和义务、团委(支部)和委员职责等内容要制作图版上墙,布局合理。

4、有条件的单位,活动室内可配备电脑和《国歌》、《国际歌》、《团歌》等电教影音碟片。

6、室内陈列所在单位党政工团获得的荣誉锦旗、奖杯、奖牌、奖状、荣誉证书等,布置美观。

7、室内配置档案资料柜,柜内档案盒标示统一,分类齐全,党建文献书籍摆放规范。

8、因地制宜,在本单位室外或走廊设置宣传栏,内容一般应包括党建、行政、工会、团青等专栏,也可结合实际设置其他特色专栏或者网上专栏。宣传栏应设有单位组织机构、党团员风采、光荣榜、公示栏、党政务公开等内容,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宣传栏由专人负责更新维护。

9、活动室由基层党工团组织管理,并有活动室管理制度。

二、基础档案

(一)党总支和各基层单位支部档案

1、名册:职工名册、党员名册、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发展党员计划名册。

2、文件:各级党组织的文件(包括领导重要讲话、有关会议下发的材料和有关规章制度、通知等)。

3、记录:各种工作记录(包括“三会一课”记录、民主生活会记录、党支部政治学习和个人学习记录、支部活动记录、访谈记录、稿件登记、电教播放收看记录、党员材料档案移交记录等,记录中有关的内容要完整、记录格式要符合有关要求,每年归档)。

4、计划总结:党支部工作计划,发展党员规划,年度工作、学习、活动计划和工作总结等材料。

5、其它材料:主要有学习教育资料、先进事迹材料、表彰奖励材料、党费收缴明细、党建论文、请示批复、换届选举材料和其它活动的专项材料、图片等。

6、基础资料: 三会一课资料:

1、党支部大会:签到表;会议记录本;各类发言材料。

2、支委会:签到表;会议记录本;各类发言材料。

3、民主生活会:签到表;会议记录本;会前收集资料;发言材料。

4、党课:学习计划表;学习内容或书籍;学习记录本。三工作一制度资料:

1、党员纳新工作: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团组织推优材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重点发展对象推荐材料;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材料;审查材料等。

2、党费收缴工作:党费收缴明细表;党费收缴台帐;交接手续等。

3、党员责任区工作:领导机构;规划方案;年度总结;其它资料。

4、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前期资料;批评和自我批评资料; 会议记录;评议支部班子和党员资料等。

(二)工会档案

1、工会名册:包括工会组织成员名册,会员名册。

2、工会选举材料:包括工会换届选举材料,审批材料。

3、工会规章制度。

4、工会文件:各级工会下发的通知、有关会议下发的材料等。

5、工会工作计划总结。

6、工会会议记录:工会会议记录、材料、图片等。

7、工会活动记录:工会活动记录、材料、图片等。

8、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材料:建立有困难职工档案,送温暖活动记录、材料、图片等。

9、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方案、记录、总结。

10、工会经费管理:经费收缴明细、使用明细。

11、其它有关工会的材料。

(三)分局团委(总支)和各基层单位支部档案

1、名册:团员信息。

2、文件:各级团组织的文件(包括领导重要讲话、有关会议下发的材料和有关规章制度、通知等)。

3、记录:各种工作记录(包括团支部政治学习和个人学习记录、支部活动记录、稿件登记、电教播放收看记录、团员材料档案移交记录等,记录中有关的内容要完整、记录格式要符 合有关要求,每年归档)。

4、计划总结:团委(支部)工作计划,年度工作、学习、活动计划和工作总结等材料。

5、其它材料:主要有学习教育资料、先进事迹材料、表彰奖励、团费收缴明细、请示批复、换届选举材料和其它活动的(青年文明号、志愿者服务、创先争优)专项材料、图片等。

基础资料标准:

1、团委(支委)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本;各类发言材料。

2、团员理论学习:学习计划表;学习内容或书籍;学习记录本。

3、团费收缴工作:团费收缴明细表;团费收缴台帐;交接手续等。

4、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领导机构;规划方案;年度总结;其它资料。

5、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领导机构;规划方案;年度总结;活动记录;志愿者注册;其它资料。

(四)精神文明及文化建设档案

1、文件:各级关于精神文明及文化建设的文件(包括领导重要讲话、有关会议下发的材料和有关规章制度、通知等)。

2、记录:各种活动记录(稿件登记、影像资料、照片图片、报纸文献,已发表到各报刊、网站的投稿需纸质存档。记录中 有关的内容要完整、记录格式要符合有关要求,每年归档)。

3、计划总结:精神文明及文化建设年度工作、活动计划和工作总结等材料。

上一篇:《麻雀》的续写作文下一篇:综采二队2015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