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新课标卷生物高考变化预测(精选7篇)
1.2024年全国新课标卷生物高考变化预测 篇一
2014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变化解读
2014年高考考纲英语是自从2007年国家实施新课标高考以来变化最大的一次;涉及重大题型改革,此举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将产生重大影响和正面反拨效应。
此次变革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一、词汇量的要求提高。
原来的词汇量要求为3000左右,而2014年高考英语的词汇量要求为3500左右。
二、题型的重大变化。
原来一直延用的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1分)被彻底删除。而在2014年高考英语考卷中被替换成了语篇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其实是语篇型语法填空。要求在一篇200词左右的语言材料中留出10个空白,部分空白的后面给出单词的基本形式,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白处所需的内容(不多于3个单词)或所提供单词的正确形式。此题型不仅考察单词、短语、搭配、句式,而且考察语法。并且被编排在了试卷第三部分语言知识运用的第二节。
三、2014年高考英语试卷的版块位置有较大调整。
原来的高考试卷第一卷的顺序为:听力、单选、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包括七选五),第二卷的顺序为:改错和书面表达。而2014年高考英语试卷每个版块的编排为:第一卷:第一部分:听力、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包括七选五)、第三部分:英语知识运用(第一节:完形填空)。第二卷:第三部分英语知识运用(第二节:语篇填空)、第四部分:写作(改错和书面表达)。
这些变化其实可以归结为:
一、对词汇量的要求提高。
二、主观题的分值加大。
这些变革其实是高考指挥棒对目前应试英语教育的修正的重大一步。原先的英语试卷大部分为选择题,而主观题的分值很小。现在变革后,主观题的分值加大,使得对考生实际英语掌握和应用能力的考察更为准确。原先的选择题的考察语境是句子,而新题型的考察语境是语篇,使得语境真实性和应用性加强,对考生的语境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使得原本靠蒙、考虑不全面、不细心、语言的真实语境掌握不准、词汇量小、单词拼写不准确不规范不美观、篇章阅读能力差的考生,在新题型面前无所适从,无所躲藏,失分较大。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对策如下:
一、安抚考生情绪,使他们认识到虽然在考前如此短的时间内出台了新改革措施,但是大家起点一样,机会均等,且总体难度不大,甚至有所降低。因为虽然把单选换成了主观题,但是在语言考察的难度方面有所降低,过于高级、较为生僻的单词或表达很难在新题型中被设置语境考察。就近段时间学生做新题型的反应来看,他们认为这一题型是初中的旧题型,且做时虽然因为经验不足、考虑不全面等会有失分,但总体来说觉得新题型的被考查语言的难度反而是降低了。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所以不必过分恐慌、怨声载道。教师也不要过分强调每日的新题型的练习量,表现要从容不迫,认真扎实。
二、加强教研,引导学生不断感知、反思、总结新题型的做题规律和方法。因为变成了主观题,灵活性增强。通过领悟考纲精神和教研使教师了解新题型的做题要求,通过教研不断总结新题型的做题规律和做题方法,修正做题思路。而对学生,则需让他们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自己去感知、反思和总结。这样的训练才会让他们印象深刻,扎实有效。
三、加大阅读,加重高考前对语言的巩固复习。教师根据各自班级情况制定词汇的复习计划和检测,督促学生自觉认真地去复习掌握。新题型的填空不是只要求单词拼写过关,而
是对语言语境的准确掌握。所以要求学生在日常复习中不仅要加大单词拼写的复习,而且要重视单词、短语、搭配、句式及语法的语境复习。这体现在早读时要加大重点例句和语篇的阅读。原有的语法复习资料虽然是填空题,但语言规则语法项目是一致的。所以,即使是旧的复习资料也要重视复习。进一步强调卷面和书写规范。作为一项主观题,卷面和书写规范性的重要性自然是容易理解。特别是书写规范。这体现在在日常复习中,强调字母书写的规范性,字体的大小适中,无严重涂抹等。
四、按照新题型的版块顺序仿真训练。因为时间紧急,目前现有的新资料只是单纯把单选换成了填空,而没调整顺序。这样的训练其实还是不够仿真,不符合实际要求。不该简单要求教师和学生自己调整顺序。因为这样还是没有效率的。
五、希望学校和领导能够作好信息和资源支持。使教师们人手一本新考试大纲。及时、快速地反馈新题型的各种信息,保质保量新题型下的考试复习资料,及其它的支持。
相信在这些努力下,我校今年的高考英语成绩一定会再创辉煌。
2.2024年全国新课标卷生物高考变化预测 篇二
一、试题结构
2013年高考英语课标卷II围绕基础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查, 单项填空占12.5%, 完型填空25%, 阅读理解占33.3%, 短文改错占8.4%, 书面表达占20.8%。具体题型分布比例见图1所示:
二、试题评析
(一) 单项选择
该题从语言运用的角度, 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结合起来, 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中理解和掌握语法、词汇表意功能的能力。试题选材符合社会实际, 情景设置相对真实, 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考点较为明确, 凸显语言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试题评析】
2013年英语新课标卷II单项选择较好地体现了命题中的“深化语境, 突出能力”的指导思想, 试题覆盖面广, 题干简洁, 考点全面 (见表1) , 几乎涵盖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的所有内容, 语言情景设置完整而真实, 强调了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重点突出了交际用语和动词及动词短语辨析的考查。考查的词法有:名词、冠词、介词、情态动词、代词、动词和动词短语辨析、形容词比较级、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考查的句法有:并列句、限制性定语从句、强调句、倒装句;考查的情景交际话题有:安慰和征询对方意见;未考的考点有:数词、副词、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和特殊结构。考点分布均匀, 难易度适中, 语境设置真实, 结合的语言点科学合理, 但句意平淡、枯燥, 没有新意。突出了以下两点:
1. 加强了动词、动词短语辨析及交际用语的考查, 其分别分布在第1, 2, 8, 15小题;
2. 干扰性较强的题分布在5、9和14题, 第5题对非谓语动词的考查突出了定势思维对考生的干扰, 第9题把不定冠词表示泛指与形容词比较级的考查紧密结合起来, 尤其第14小题It's an either-or situation———we can buy a new car this year or we can go on holiday but we can’t do.A.others B.either C.another D.both其句意为:这是一个只能二选一的情况———我们今年要么买辆新车, 要么去度假, 但是不能两者兼得。由于在中学英语中both作代词时, 常用于肯定句, 否定句中则用neither。故受题干中but信息词的制约, 只能选D项both为正确答案, 故考生在做此类题目时一定要克服思维定势, 避免机械套用。
【教学建议】
教学要注意将语法融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句中, 让学生通过理解例句感知语法知识;在练习中提高语法的运用能力。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对固定短语、句子结构、习惯用语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强化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辨析能力, 正确理解词义;复习中要充分利用好历届高考真题, 探究其命题潜在的规律性, 切身感悟和领会高考复习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高效、有针对性地指导考生备考。
(二)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根据格式塔原理,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抽调一些词, 破坏短文中句与句之间、短语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多层次、全方位而且比较准确地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测试手段 (潘玉梅, 2005) 。该题既考查学生掌握词汇知识、习惯用语、语法知识、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生活常识、句法结构等英语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又考查学生对短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3) 。
【试题评析】
201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全国卷II的完形填空的体裁保持了往年以记叙为主、兼顾夹叙夹议的风格, 着重考查考生对语篇、语境和语意的深层理解能力, 要求考生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 正确理解上下文语境和逻辑关系, 准确把握词汇在语篇层面上的意义。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手套先生Michael Greenberg是一名受人爱戴的纽约市民, 由于受父亲无私帮助别人的影响, 每年冬天他给没有手套的穷人赠送爱心手套, 他的善举使很多人认识了他。在他看来, 这样做能够使每个人都开心, 同时他也体会到了“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的真谛。文章前两段引入人物的介绍, 接着叙述了他具体为穷人送手套的过程, 最后交待了他这么做是因为受到家庭的影响, 他相信帮助穷人, 自己也会感受到快乐。全文共206个单词, 平均挖空间距为9个词, 最大间距17个词, 最小间距4个词。难句是:In winter, Mr.Greenberg does not act like other New Yorkers, who look at the sidewalk and hurry down the street.此句含有一个who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who指代的是Mr.Greenberg先生。该题的考查点全部是实词 (见表2) , 其中名词和动词辨析居多, 突出了动词短语的考查, 缺点是, 文章行文较平淡, 缺乏副词辨析的考查。
【教学建议】
教学要立足语篇, 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大意, 兼顾语境、语法和词汇知识以及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在行文逻辑上的相互联系, 以及瞻前顾后、全面考虑和分析判断的能力。平时教授的课文可以改造成完形填空试题, 进行短文填空专项训练, 增强学生通过上下文语境推测、分析、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 有意识地积累常见的词语搭配和习惯用语, 夯实基础, 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化意识方面的题材, 了解英美国家的简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复习过程中, 教会学生掌握完形填空题的解题技巧, 要遵循“三遍法”原则:
第一遍要跳过空格通读全文, 浏览文章大意、主旨和主题词;
第二遍要根据上下文逐题推敲, 切忌按题号顺序答题, 应先易后难, 确定答案;
第三遍要通读全文, 查缺补漏, 修正失误。
(三)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侧重考查对语篇的整体理解, 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作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等能力, 同时也考查考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学习策略等。所选的文章题材广泛, 内容涉及科普知识、天文地理、人物故事、哲理小品、科技教育、风土人情、新闻报道、历史文化等。
其体裁多样, 有记叙文、说明文、描述文、议论文等, 内容新颖, 信息量大, 涉及面广, 选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源于生活, 贴近时代, 突出实用性。
【试题评析】
201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全国卷II的阅读理解题秉承稳中求创新的原则, 分为两节。第一节含四篇文章, 设题仍为传统的“四选一”形式;第二节为新课改新增题型, 为“七选五”任务型阅读。整体上题型微变, 信息量微增, 通过多种形式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篇文章可读性强, 文化内涵丰富, 题目设置巧妙, 难度适中, 细节题占66.7%, 词义猜题占13.3%, 主旨大意题占6.7%, 推理判断题占13.3%, 文体较全, 情节引人, 语言地道。具体考查内容见表3:
【教学建议】
在平时教学中, 要加强考纲中六种阅读技能的训练, 指导学生正确判断文章的类别, 对不同体裁的文章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整体水平。坚持大容量的阅读训练, 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形成一定的阅读策略, 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 如, 略读、跳读、寻读、推理判断、猜测生词、预测下文等, 尤其在阅读过程中要逐渐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加强快速阅读训练, 提高阅读速度。近年来阅读理解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容量, 总词量在2000词左右, 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五篇阅读理解, 必须有速度做保障。因此, 限时阅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化意识方面的题材, 在大量的语篇中体验英语国家丰富的文化内涵、欣赏语言的美感, 陶冶情操。这有助于学生对异域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 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 短文改错
新课程高考短文改错仍然考查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准确性, 测试考生判断、识别和改正短文中错误的能力。文中错误涉及词法、句法及行文逻辑等方面的问题。同旧的短文改错相比, 新短文改错有以下特点:
1. 以短文形式自然呈现, 以“句子”为单位设置错误, 情景自然, 任务真实, 但难度较大;
2. 新短文改错要求考生在文中直接用符号标示, 在标示下直接写出答案, 考生不易出错, 阅卷更加直观;
3. 新短文改错设置有增加、删除和修改三种错误类型, 改变了旧短文改错中错词、多词、缺词和正确四种类型的设置。
【试题评析】
201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全国卷II短文改错题仍然是一篇近似学生的习作, 属记叙文, 讲述了中国茶文化的源源传播, 扩大了世界贸易和中英文化的传承, 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话题亲切, 语言精细, 极力地凸显了跨文化给两国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和深厚友谊。短文共有8个句子, 101个词, 共有10处语言错误, 每句中最多有两处, 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错误的形式分别为缺词、多词和错词。考查内容以实词为主, 虚词为辅, 介词误用2处, 非谓语动词误用1处, 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连接词误用1处, 动词的时态误用和混用2处, 定冠词缺少1处, 形容词与副词混用1处, 名词单复数混用1处, 动词与名词混用1处。
【教学建议】
教学首先应要求学生增加与目标语的接触, 形成良好的语感品质;其次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 让学生相互关注自己和同伴的语言错误, 进行相互纠错;第三,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明确短文改错题型的特点和要求, 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第四, 学生平时应将书面表达与短文改错结合起来, 养成写作后立即检查的好习惯;第五, 学生解题时应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去甄别错误、改正错误;最后, 教师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要时时注意自己易犯的语法错误, 进行总结归类并加以强化训练, 以达到灵活、正确使用的目的。
(五) 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是四项语言技能中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更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该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语言清楚、连贯、流畅地表达所提供的情景材料的能力, 以及准确使用所学语法和词汇进行组词成句、组句成文, 再现生活经历, 描述周围事物、发表意见和表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试题评析】
201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全国卷II书面表达题体裁沿用了近几年一直固守的实用文体——书信格式, 要求写一封信请开网店的朋友代卖中国结, 渗透了中国文化元素, 命题思路严谨, 文字简练, 题目提供的要点排序已成逻辑, 不需考生重新安排, 写作内容符合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难度适中。
该题开放性增强, 贴近学生生活, 考生自主发挥空间增大, 只提供给学生写作的基本轮廓及框架而没有提供具体的写作要点, 脱离了传统的句子翻译模式, 因此考生有了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可以自己确定具体的写作内容和细节。这非常有利于考查学生谋篇布局、组句的能力, 同样也有利于考查考生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不足之处是体裁显得陈旧, 连续几年以书信命题, 难免让人感觉墨守成规, 缺乏创新和前瞻性。
【教学建议】
教师平时应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尤其要加强英语单句的书写练习, 熟悉并掌握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型、固定结构、常用词语用法和习惯用法, 鼓励学生勤背诵, 多仿写, 勤写日记和读后感, 培养学生表述事实、观点、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的能力, 规范写作习惯。平时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引导学生审清题目, 准确把握作文的主题, 列出提纲, 防止偏题和跑题, 正确理解题目中所含的信息, 如表格、漫画和文字等, 对收集到的信息要进行整理和分类;
第二, 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 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切实可行的英语作文写作方法, 时刻提醒学生留心英语写作技巧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如, 理清思路, 组织素材, 构思文章结构, 组织语言, 遣词造句, 准确使用各种关系的过渡词语、标点符号、字母大小写、高级词汇和句型结构等;
第三, 根据教材主题、题材和体裁, 有目的地自创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具体, 目的明确的书面表达练习, 以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新水平;
第四, 鼓励学生坚持写作训练, 勤于动笔, 要求学生之间相互批改作文, 把握评分标准, 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
三、结语
总之, 201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II命题灵活, 重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一定要明确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 认真落实各项目标, 正确把握复习方向。日常教学中要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线, 以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核心, 改进单纯以语法为纲的教学思路, 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环境和机会, 逐渐积累语言经验, 发展语言意识,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加强语篇意识的训练, 加强写作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摘要:2013年高考英语全国新课标卷II的命题加强了对综合语言能力的考查, 试卷内容设有语境, 试题所选材料语言地道, 贴近生活, 文化气息浓厚, 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交际性为一体。通过试题评析表明, 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加强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考英语,试题评析,备考策略
参考文献
[1]潘玉梅.解读英语完型填空[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 4.
[2]教育部考试中心.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文科) [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3.2024年全国新课标卷生物高考变化预测 篇三
,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
组,其原因是
.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
组.答案:(1)X基因、Y基因 (2分)
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3分)(2)A(2分)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乙烯的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分,其它合理也给分)
B(2分)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B组实验与A组相比,乙烯释放量减少,说明X基因与乙烯的含量有关,C组与A组比较说明Y基因与乙烯的含量也有关,由此可推知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基因和Y基因;B组反义X基因抑制X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乙烯含量降低,结合A组可推知B组果实中与乙烯的含量有关的基因是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2)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所以乙烯含量高的(或释放量大)果实成熟的早,即A组;乙烯含量较低的果实成熟晚,利用储存,即B组.考点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该题考点综合考查了遗传、植物激素、转基因的相关知识,审题关键点是“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能正确理解题意,准确分析表格实验数据是本题成功作答的关键.较难,有一定的区分度.30.(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调节,其中由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
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
(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下丘脑 (1分)
垂体(1分)(2)细胞代谢(2分) 发育和功能(2分)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1分)(3)高效(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解析(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还能促进细胞代谢活动,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的细胞.(3)激素作用的特点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只能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考点点拨本道题综合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相关知识,考查比较基础简单,答案基本都是教材中的原文,第二问,“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这个空”,考查必修三33页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该段文字容易忽视,学生作答略有困难.31.(8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答案:(1)2.2头/km2(2分) 2头/km2(2分)(2)乙种动物以甲种动物为食,丙种动物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大于(1分) 解析(1)种群密度:即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550头/250km2=2.2头/km2,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度最快,即:(1000头/2)/250km2=2头/km2;(2)由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分析可知,当丙种动物增多时,捕食的乙种动物增多,导致乙种动物数量下降,乙种动物数量下降,捕食的甲种植物减少,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多.(3)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可推知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考点点拨本道题考查教材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题能力,正确理解种群密度、增长速度和增长速率的关系非常关键,较易.32.(10分)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
(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
;此外,
(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答案:(1)不能(1分)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给女儿的A是来自外祖父还是外祖母.(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祖母(2分)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来一定来自于祖母(3分)不能(1分)解析(1)依据题意,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女孩的基因型为AA,其父母亲均至少含一个A基因,但父亲的A基因可来自该女孩的祖父,也可来自其祖母;同理,母亲的A基因可能来自女孩的外祖父,也可能来自其外祖母.(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女孩的基因型为XAXA,其父亲的基因型必然为XAY,根据交叉遗传,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从其母亲那里产来,以后只能传给其女儿,因此可推知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祖母.女孩母亲的XA即可来自该女孩的外祖母,也可来自其祖母.考点点拨本道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考点在于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的方式和特点,其中伴X染色体遗传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交叉遗传,其含义是研究男性的X染色体来源与去路的问题,该题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很好的考查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
(填“α-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
,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病疾称为
,胡萝卜素是
(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
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答案:(1)β-胡萝卜素
维生素A 夜盲症 非挥发性(每空2分共8分)(2)需要(2分)
(3)乙酸乙酯 (2分) 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3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考点点拨本道题理论联系实际,考查了实验操作中的具体问题,和化学知识有一定的交叉渗透,某些空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15分)已知生物体内有一种蛋白质(P),该蛋白质是一种转运蛋白,由305个氨基酸组成.如果将P分子中158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240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氨酸,改变后的蛋白质(P1)不但保留P的功能,而且具有了酶的催化活性.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述资料可知,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可以考虑对蛋白质的
进行改造.(2)以P基因序列为基础,获得P1基因的途径有修饰
基因或合成
基因.所获得的基因表达时是遵循中心法则的,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
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在不同分子之间的流动,即:
.(3)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通过
和
,进而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据此获得基因,再经表达、纯化获得蛋白质,之后还需要对蛋白质的生物
进行鉴定.答案:(1)氨基酸序列(或结构)(1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2)P
P1(每空2分共4分) DNA和RNA(或遗传物质)(2分)DNA→RNA
RNA→DNA
RNA→蛋白质(或转录 、逆转录 、翻译)(3分)(3)设计蛋白质的结构
推测氨基酸的序列 (每空2分共4分) 功能(1分)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改造蛋白质的功能,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实现.依据蛋白质工程的定义及题中信息可知获得P1基因的途径有修饰现有(P)基因或合成新(P1)基因.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DNA的复制、RNA的复制、转录、逆转录和翻译.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通过蛋白质工程合成的蛋白质还需要进行生物活性的鉴定即功能鉴定,看是否达到人们的需求. 考点点拨本道题考查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概念、具体操作步骤,同时综合考查必修二中心法则的相关内容,考查的知识本身比较基础简单,但是对学生而言却有很大区分度和难度,反思在备考中,没有太重视此部分内容,往往被忽略了.(收稿日期:2015-05-13)例5 下图是用动物受精卵所做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高考全国课标卷英语作文预测 篇四
I’m the mother of a fourteen-year-old. I have a rule for my daughter: be among the top 5 students or get punished in one way or another. She has been doing very well in school, but some friends of mine keep telling me that I put too much pressure on her. Am I wrong?
写作要点:1.表明自己的看法;2.陈述自己的理由(可举例说明);3.提出至少两条建议。
【参考范文】
Hi, Tiger Mom,
What puzzles you is actually a puzzle for many parents in China. My idea is that it is not quite right for you to do so. Although high grades ar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valuating students and for their future university admission, development in wisdom , emotion, health and life attitude should never be ignored.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around us .Some all-A students in school have turned out not to be as successful in society as they were expected .The reason is often that the pressure from their parents allows them almost no time for other activities .Furthermore, punishment is by no means a wise choice to help them grow up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5.2024年全国新课标卷生物高考变化预测 篇五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① 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___________。
② 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中国发生的___________ 的变化。
③ 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___________ 的现象将大大减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转变。
A.釜底抽薪 翻天覆地
滥竽充数
B.釜底抽薪 石破天惊 滥竽充数 C.雪上加霜 翻天覆地 尸位素餐
D.雪上加霜 石破天惊 尸位素餐
1.答案:C(“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石破天惊:原指箜篌的声音激越,出人意料。后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翻天覆地: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形容事情闹得很凶。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尸位素餐: 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政府内部离心离德,已经“变天”的国会处处作梗,任期尚有两年的奥巴马急欲留下政绩,不仅迄今乏善可陈,倒显出 ________ 的窘境。②在这年夏季反“扫荡”战役中,盐阜、苏中区军民在新四军军部的统一指挥下,多点开花,密切配合,使敌________,对粉粹敌之“扫荡”起到决定作用。
③面对网上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等金融互联网新模式,《巴塞尔Ⅲ》所确立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显得有些 ________。
A.左支右绌 捉襟见肘 顾此失彼
B.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左支右绌 C.捉襟见肘 左支右绌 顾此失彼
D.左支右绌 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2.答案: C(左支右绌, 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捉襟见肘, 衣服破烂,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顾此失彼, 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① “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________ 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② 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 ________,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③ 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________。
A.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B.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C.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D.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3、答案:B(“绘声绘色”指描绘声音和容貌,多用于说描写或描述得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指“描写”“模仿”得美妙逼真;“栩栩如生”强调描述对象不是有生命的,多用于雕塑、画像之类。)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些省份的中小学暑期培训班星罗棋布、水平参差不齐,对那些无证无良的, ________ 骗钱的,偷漏税款的,市场监管部门应毫不手软地打击取缔。
②至于在反腐败中落马的“裸官”,在贪腐时亦________,将贪腐得来的钱财转移到海外,以供家属挥霍。可见,治理“裸官”是反腐课题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③部分高校提高学费的理由是“培养学生的成本上升”,看上去 ________。可是,众所周知,近年来,高校固定资产建设投入过多才是经费紧张的最大原因。
A.冠冕堂皇 肆无忌惮 明火执仗
B.肆无忌惮 冠冕堂皇 明火执仗 C.明火执仗 肆无忌惮 冠冕堂皇
D.冠冕堂皇 明火执仗 肆无忌惮
4.答案: C(冠冕堂皇, 主要是指当权者或当政者,为了达到谋种目的而做的 表面文章,就是骗取老百姓的信任,而达到谋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是个贬义词。肆无忌惮, 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明火执仗, 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魂断蓝桥》中,罗伊和马拉在前往教堂结婚的路上,才互相问了名字。一切看似那么________,但却是那么合情合理。
②据韩联社报道,27日,韩国国防部发言人金珉奭称,朝鲜否认22日晚向韩国巡逻舰附近发射炮弹的说法________。
③有人把香灰说得像仙丹一样,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实在是________。A.荒诞不经 荒谬绝伦 荒诞无稽
B.荒诞无稽 荒诞不经 荒谬绝伦 C.荒谬绝伦 荒诞无稽 荒诞不经
D.荒诞不经 荒诞无稽 荒谬绝伦
5、D(解析:荒诞无稽,稽,考查,形容极其荒唐,无法查考;多用于关于言论方面,也作“荒唐无稽”。诞荒不经,不经:不合常理。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荒谬绝伦,绝伦:超过同类。没有比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我看着你的背影消失在门后,你的背着书包的背影。在那个 ________ 的一刻里,我就已经知道: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
(2)许多灿烂时光有如________,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
(3)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 2 的一天。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________。
(4)________,越来越不习惯去倾诉,无论受了多大的苦,也不愿再轻易将自己的伤口给别人看,我想这可能就是抑郁的前兆吧。
A.电光石火 昙花一现 过眼烟云 曾几何时
B.昙花一现 过眼烟云 曾几何时 电光石火 C.过眼烟云 曾几何时 电光石火 昙花一现
D.曾几何时 电光石火 昙花一现 过眼烟云
6、A(解析: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的合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昙花一现: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一会儿就消失了。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曾几何时:没过多久。)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他 ________,为他的小舅子——一个抢劫犯罪嫌疑人开脱罪责,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②对于有些领导干部把手中的权利当做捞钱的工具,在调整使用干部时 ________,大搞权钱交易的做法,国家应从体制机制上予以遏制。
③雅虎体育专家批评K教练利用国家队的权力________,牺牲球员们的时间和身体为自己博取利益。
A.假公济私 营私舞弊 徇私舞弊
B.营私舞弊 徇私舞弊 假公济私 C.徇私舞弊 假公济私 营私舞弊
D.徇私舞弊 营私舞弊 假公济私
7、D(徇私舞弊: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曲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做违法乱纪的事。营私舞弊:营,谋求;舞,玩弄;弊,指坏事。指为自己谋求私利而做犯法的事。假公济私:假,借;济,帮助。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徇私舞弊”与“营私舞弊”词义重,所做之事均触犯法律,“假公济私”词义轻,所做之事不一定触犯法律)
8.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农民科学种田,工人不断创新,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科研,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________,成就“中国梦”。
②巴西世界杯开幕在即,但仍有个别场馆还未完工。对此,国际足联表示将________,同巴西政府一起,确保场馆按时交付使用,为全世界球迷奉上一场足球盛宴。
③家具市场产品 ________ 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的卖家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A.添砖加瓦 竭尽全力 鱼目混珠
B.添砖加瓦 鼎力相助 鱼目混珠 C.添枝加叶 竭尽全力 良莠不齐
D.添枝加叶 鼎力相助 良莠不齐
8、解析:A(添砖加瓦:喻为宏伟的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和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鼎力相助: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表态帮助别人的情况。竭尽全力:使出全部力气;鱼目混珠:喻以假冒真,以次充好。良莠不齐: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3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________,三日不绝。
②他的表情很为细腻,可说一丝不苟;嗓子也很响亮,唱几句真的是 ________。
③音乐家美妙的歌声,真可谓是________,余音不绝。
A.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 响遏行云
B.绕梁三日 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C.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绕梁三日
D.绕梁三日 响遏行云 余音绕梁
9、C(解析:余音绕梁: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响遏行云: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绕梁三日:(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①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青年人经过专业化的学习,都会成为 ________,所以不必鄙视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② 三人当初合资创办企业的时候投入资金多少差异很大,所以在年终分红之时就有人提出来不能 ________,要有所区别。
③ 清华大学偏工程性、技术性、应用性,所以清华大学工程院院士多;北京大学偏理论性、科学性、基础性,所以北大科学院院士多。两所大学 ________,都是国内顶尖级的。
A.春兰秋菊 各有千秋平分秋色
B.春兰秋菊平分秋色 各有千秋 C.各有千秋平分秋色 春兰秋菊
D.各有千秋 春兰秋菊平分秋色
10、B(兰春秋菊:比喻各有所长,各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平分秋色:[解释]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那荒唐的十年中间,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________ 的程度,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
②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________,只有你一人而已。③孔子弟子________ 者七十多人,其中谁是最贤能的呢?
A.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B.登堂入室 千古独步 登峰造极
C.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D.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11、(3分)C(【解析】登峰造极:造诣达到最高顶峰,无以复加,泛指到了极点。登堂入室:学识、技艺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千古独步:指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出国绕一圈,‘山寨’变大牌。”从事海外代购4年的徐晓对某些代购店这种“以假充真”的行为 ________,但又无可奈何。
②在云南地震灾区采访,碰到巧家县安监局职工刘诗明,他正脚裹纱布,为灾民分发救援物 4 资。休息时他乐呵呵地向笔者说:“与灾民的利益相比,这点伤病________。” ③有网友说“你再优秀也会有人对你________,你再不堪也会有人对你青睐有加”,所以不妨拨开世间纷纭,做好自己。
A.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嗤之以鼻
B.嗤之以鼻 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C.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嗤之以鼻
D.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12.B(三个成语都含有“轻蔑”之意。“嗤之以鼻”语义重,有时可以表示“讥笑”之意;“不屑一顾”不能;“不屑一顾”含有“因认为不值得看而不看”的意思,“嗤之以鼻”没有。“不足挂齿”,不值得提起,可用于自谦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①一名外地客人在本市乘的士时遭劫,载他的“的哥”竟。昨日,乘客周先生说,他准备将这名“的哥”告上法庭。
②代表危地马拉国家队出战100场的拉米雷斯虽然一度在前腰位置上显示出不俗的盘带和传球功底,但很快便出现体能问题,下半场只能。③中日之间若以武力衡判未来钓鱼岛之输赢,则两国之间必无赢家。真正的赢家将是 的美国。
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狡猾的美国人,待时机成熟便以所谓中立国的身份向交战国家贩卖军火、战略物资、情报等,伺机大发战争横财,使得战后美国的经济一跃成为世界第一。A.袖手旁观
隔岸观火
作壁上观
坐山观虎斗 B.袖手旁观
作壁上观
隔岸观火
坐山观虎斗 C.坐山观虎斗 作壁上观
袖手旁观
隔岸观火 D.坐山观虎斗 袖手旁观
作壁上观
隔岸观火
13.答案:B(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作壁上观:壁:壁垒。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也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A.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14.答案: D “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看不过来。“琳琅满目”指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1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6.2024年全国新课标卷生物高考变化预测 篇六
【试题回放】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解析】
这道题沿袭运行了多年的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模式。两段材料呈现出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趋势。首段是感性认识,用确凿的数据陈述客观事实——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中国引起了数以万计的媒体的关注;中国崛起的新闻,在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中名列首位。次段是理性认识,紧承首段的事实提出问题——“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引发考生理性的思考,开启作文的“入口”。命题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关注现实,追踪热点。作文以“中国崛起”为题材,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命题与中国社会的这一重大热点(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热点)相契合,意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把个人的认知、体验、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
②立意明确,题材宽泛。讴歌祖国的崛起,是这道作文试题的立意指向。一目了然的立意,使考生可以轻松越过审题关,有效地规避跑题的风险,一般不会“王顾左右而言他”。立意明确而单纯,在题材的选取上却又是宽泛的,这是这道作文试题的一大亮点。试题没有停留在“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这一问题的层面上,而是提出了“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等六个方面的范围,这既是对写作内容的限定,又是对考生构思作文的提示。这样,考生在选材上就有了宽泛的回旋余地,不至于面对笼统的问题而茫然失措,捉襟见肘。
③贴近生活,张扬个性。“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真实地反映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中国的崛起”是与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试题所涉及的内容,贴近考生生活,为考生所熟悉。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抒写感受,张扬个性,展示才情。
但是,毋庸讳言,这道作文试题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有三点:一是时政性太强,语文性太弱;二是理性认知太强,感性认知太弱;三是概念性太强,形象性太弱。这“三强三弱”,是作文命题的大忌。这道题不像是一道作文题,倒像是一道政治问答题。面对这样的试题,要写出血肉丰满、情感真挚、文采斐然的文章,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概念成堆、激情缺失、文字干瘪的作文恐怕比比皆是。在互联网上,有的网友给它贴上了“假、大、空”的标签,有的则把它列为最难写的作文之一,更有甚者把它打入了最差作文的“冷宫”。这些批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写作指导】不难想象,面对这道作文题,大多考生就像面对一个庞然大物,不知所措,如同老虎吃天,无处下爪。“人贵直,文贵曲”,这是为人、为文之道。
写好这篇作文,不能像回答政治试题那样,直截了当地你问我答,那样就会落入大话连篇的泥淖,无法自拔。
正确的策略是“大题小做”,即化大为小,以小见大。“中国崛起”和“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是作文的“文眼”。用这只“文眼”捕捉“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等六个方面中的任何一点,就可以构思行文。一般说来,人们对祖国的“经济发展”感受最深,因为人们的生活状况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自身的生活状况出发,说起国家的“经济发展”,谁都可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考生当然也是这样,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切身体验,可从自身下笔,写家庭,写家乡的生活巨变;也可以旁观者的视角,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的感受。但要注意,不要衣食住行,面面俱到,而要聚焦于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方面,集中笔墨,突出重点,写深写透,只求一叶肥厚,不求枝繁叶茂;只求一花独放,不求春色满园。最后再反过来“小题大做”,扣住题旨,从小事中理性地概括出国家“经济发展”的某一特点。“小题大做”时要注意,让题旨从小事中自然浮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而不能生搬硬套,故意拔高,无病呻吟。倘能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运作,化大为小,化空为实,化抽象为形象,然后再以小见大,必定能写出锦绣文章,稳操胜券。
【优秀例文】
最后一座土坯房
周末,我回到了“阔别”三月的家。
天下高三一般忙,周六不休息,周日休半天。春节后,我再没回过家。家在百里之外的深山里,回家一趟不容易。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学校放了两天假,让学生放松一下,以待最后一搏。同学们归心似箭,周末一放学,顿“作鸟兽散”。
我坐在长途班车上,恨不得汽车飞起来;一下车,步履匆匆地踏上一条羊肠路,走五六分钟,就可以看见半山腰上的“土坯房”了。
那土坯房,就是我的家。我家五口人一直住在那间老屋里。三十多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剥蚀得满目疮痍。这些年,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漂亮的“小洋楼”鳞次栉比,把山村点缀得如同别墅区一般富丽堂皇。渐渐地,我家的老屋竟成了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丑陋无比,有碍观瞻。我家又是山村的制高点,这样就有点滑稽,成了“鸡立鹤群”。奇怪的是,父亲是挣钱的好把式,干活不惜力气,又有技术,但父亲就是迟迟不盖新房。乡亲们说父亲是个守财奴,舍不得花钱。听到这些善意的挖苦,手巧口拙的父亲付之一笑,啥话也不说。我也不理解,早几年负担重,风烛残年的爷爷奶奶常看病,现在日子好过了,父亲还是按兵不动,真不知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转过一道弯,奇迹出现了——土坯房竟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小洋楼”,雪白的墙体,蓝色的屋顶,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我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惊喜地往家跑,顾不得“窈窕淑女”的形象,像个野小子。
三月不见,家人亲热得不行,父母弟妹围上来,这个说我胖了,那个说我廋了,这个说我白了,那个说我黑了。我应付几句,赶紧屋里屋外看新房。
这是一座两层小楼。外墙贴着洁白的瓷砖,崭新如洗;室内装修简洁而美观,地板光可鉴人,天花板上悬挂着华美的灯饰,雍容典雅„„母亲一边陪我参观一边说:“你爸早就想盖房了,可盖房子动静大,怕影响你学习,咱上高中图啥呢?不就是图考上大学吗?„„你三个月不回家,你爸就趁这个机会动工了,他不让对你说,怕你读书不安心,老想着回家帮忙。”
是啊,家里大兴土木,谁都不得安宁。父亲口齿木讷却心细如发。我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弥漫到全身,不由得往父亲怀里钻,脑袋在那宽厚的胸口上贴了好久,像在聆听父亲的心跳。
夜晚,我躺在舒适的席梦思床上,浮想联翩。随着我家新楼的竣工,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成了历史的陈迹。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我家是亿万中国农民家庭的缩影。试看今日之中国,像我家这样的农民家庭不知有多少。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与新时期以前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
想着,想着,我眼前出现了幻觉——
在学校举行的才艺选拔大赛上,我声情并茂地唱了两支歌后,主持人考我一个老气横秋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富强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亿万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哗,台下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7.2024年全国新课标卷生物高考变化预测 篇七
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政治试题与2012年相比, 在试题类型、分值、试卷容量、试卷内部结构等方面保持了相对稳定, 首次出现了图像类选择题、恢复了计算类选择题, 突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题难度略有上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2013年试题的构成基本回归为2010年的状况。从整体上讲, 稳中有变, 不乏新意, 在继承与创新中更好地实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整套试题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 关注社会热点, 贴近生活实际, 坚持以问题立意、能力立意, 稳中求进, 稳中求新, 体现人文精神。具体特点如下:
(一) 基础与能力相依
能力立意是近年文综高考试题的突出特色和主导方向。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政治试题, 既高度重视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又充分强调了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并力求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考查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展现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 使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相依为一体。
1. 试题通过细化对基础知识的考核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新课标Ⅰ卷第12题, 考查的是“供求影响价格”和“价格影响需求”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点, 但要求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只有正确解读“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与价格下降, 需求增加”这一有效信息, 才能正确得出图像 (2) 符合题意, 故选B。此题设计意图明显, 把经济学和数学的图像结合起来, 反映了当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趋势。
2. 试题通过强化对综合能力的考核来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
《考试大纲》规定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种能力, 而且每种能力的考核分成三个层次, 层次要求越高, 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就越高。今年文综试卷中的政治试题, 不仅全面考查了《大纲》规定的四种能力, 而且对每一种能力的考核要求都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如新课标Ⅰ卷第38题的第1问就需要考生首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关知识有个全面的把握;其次, 要求考生对材料在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解读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概括、归纳和演绎能力;再次要求考生依据所设置的新的情境、提出的新的问题从知识储备系统中查找、甄选出已存储的、相关的知识, 将它重现和再认, 并根据试题“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的具体要求将之运用在这一特殊的要求中;最后要求考生能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并使用简明、准确的政治学科术语予以叙述。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能力是知识的目的和归宿。文综政治试题中知识和能力相依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平时备考复习中, 要把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能够清楚、透彻地理解和掌握《高考说明》中规定的每个必考的知识点, 以及对它的基本要求, 使自己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达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还能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所学知识, 提高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同时使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得到提高, 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
(二) 微观与宏观相映
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政治试题既突出了对知识和能力的微观考查, 又强调了对知识体系的宏观把握, 在有限的试卷篇幅中很好地兼顾微观与宏观, 这是今年文综政治试题在考查内容上的明显特点。高考说到底对学生只是一种抽样检测, 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就政治学科而言, 今年的《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考点有252个, 而高考中实际考到的考点只有20多个。政治命题中, 只有做到微观与宏观相映, 才能有效地降低高考因随机性而带来的消极影响, 从而进一步提高高考的有效度、更加体现高考的公平性。
1. 政治试题对微观的考查可谓是“防不胜防”。
如新课标Ⅰ卷第13题, 考的是利润率, 教材中只出现了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利润率不是教学和高考复习中的重点, 但就是这样一个知识点, 高考中还是考了, 并且还是以学生难以应对的计算类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再如新课标Ⅰ卷第18题, 考查的是人民与政协的关系, 对“我国的人民与政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而这一类内容在高考复习中是极易为学生所忽视的。
2. 政治试题对宏观的把握可谓是“得心应手”。
在文综政治命题中, 一般会充分考虑到考点分布的宏观性, 在设问上一般会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方面去考虑。今年的文综政治试题就这样全面的考虑了:如新课标Ⅰ卷第38题的第 (1) 问———“结合材料一,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 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第 (2) 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分析该演艺公司取得成功的经济原因”这是按照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顺序设计的。如新课标全国卷Ⅰ第39题的第 (1) 问———“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第 (2) 问———《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 运用认识论知识, 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这是按照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顺序设计的。39题第 (2) 问假如学生对认识论这一体系不清楚, 那么在这个知识点上会造成失分。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但要对一个个哲学原理烂熟于心, 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板块———辩证唯物主义 (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三大块) 和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发展观、人生观价值观) 把握得非常清楚, 做到微观与宏观相映。
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政治试题微观与宏观相映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备考复习中要夯实教材基础知识并形成体系。强化对主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进一步注意对各个模块知识的区分。对教材的复习, 既要注重细节 (准确记忆) , 又要宏观把握, 要具有一定的高度。
(三) 生活与探究相存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学习不再完全是静听、静观、静思的学习, 而是在活动、亲历中体验的学习, 因此考试内容中也体现这一点, 试题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选身边事, 讲身边人”, 使学生做高考题目就如参加一次活动一样, 如新课标Ⅰ卷第39题第 (1) 小题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第 (2) 小题《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 运用认识论知识, 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第 (3) 小题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 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这些试题来自生活, 并明显充满探究性、体验性。这些试题既把理论观点的考查寓于学生的社会生活之中, 贴近学生生活, 保持选材来自学生身边的生活特点,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就是知识, 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同时这些试题又追求高考改革意识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致, 无论在设问形式上、还是在答案的设置上, 都具有一定的探索和创新。
这些试题不仅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查, 而且是对生活、实践的指导和关照。让学生从被动的答题者变成了主动的探索者, 体现亲身体验的快乐。这些试题不仅内容具有丰富性, 解法具有探索性, 思维具有发散性, 效能具有创造性, 而且考查的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试题是对试题设问的一大创新, 真正体现了新课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要求, 命题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成功地把本是被考查对象的考生“转换”成问题的探究主体, 把考生从被动的答题者变成了问题的主动参与者, 真正使考生成为考试的主体。
(四) 知识与热点相伴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努力关注社会生活, 突出教材重点和社会热点的结合, 体现了学习与实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 体现了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教材的主旨和社会主题。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政治试题也不例外。
1. 显性考查。
以热点问题为材料切入, 考查相关知识和能力, 是高考命题的一种常用方式。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政治试题中直接以这种方式出现的重大热点问题主要有:三农问题 (新课标Ⅰ卷第12题) 、对外开放 (新课标Ⅰ卷第13题、第14题) 、生态文明 (新课标Ⅰ卷第17题) 、政治文明 (新课标Ⅱ卷第16题、新课标Ⅰ卷第18题) 、科技创新 (新课标Ⅰ卷第21题、新课标Ⅱ卷第23题) 、文化建设 (新课标Ⅱ卷第38题) 等。
2. 隐性考查。
热点问题隐性介入, 以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和能力反衬热点, 是高考命题的又一种方式。例如新课标Ⅰ卷第19题与第20题, 好像跟热点问题关系不大, 但是我们能不能考虑把这两题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再如新课标Ⅰ卷第15题以“2011年我们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快速增长”为背景, 来考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影响, 我们能不能考虑把这个问题与十八大报告中的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联系起来呢?
热点背后有知识, 知识背后有热点, 知识与热点相伴是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政治试题的又一个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复习中必须坚持双向进行、两条腿走路:既要重视由热点带知识———全面挖掘热点背后的知识, 实现热点问题知识化;更要重视由知识带热点———努力寻找可以联系知识的热点, 实现基础知识生活化。特别是在第二轮复习中, 可以选择一些重大热点专题, 以专题形式为依托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 对各学科相关知识进行重新整合, 既注重微观切入与宏观整合相统一, 又做到主干知识渗透与思维方法运用相结合, 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让学生习惯于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知识、思考和认识问题, 切实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今后的复习策略
(一) 夯实基础知识, 过好理论知识关
高考命题首先要考虑的是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 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和难题, 而且以中等难度为主, 主要考查考生所学政治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 在复习备考中, 要注意做到:第一, 夯实学科基础知识;第二, 扎实过好理论知识关。在知识的挖掘、联系、拓展、迁移中深化知识。
在复习中认真研究考试大纲, 要全面地掌握《考试大纲》所列考点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 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 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 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 对原理的理解要准确简练。而这些都离不开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1. 关于记忆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抓好基础知识的理解。这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基础, 只有理解了的知识, 才能牢固记忆。其次, 要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基本方法是反复记忆法。其他方法有形象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 互助记忆法等等。不断提高记忆的能力, 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2. 关于理解能力的培养
所谓“理解”就是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内在联系。可见, 理解知识就是使知识系统化, 网络化, 理解每个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理解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和中心环节。培养理解能力的方法很多, 如:
(1) 内涵外延法:
如经济全球化 (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3) 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跨国公司) (4)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5)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6) 应对经济全球化态度 (抓住机遇, 积极参与, 趋利避害, 防范风险, 勇敢地迎接挑战)
(2) 中心辐射法:如我国的政府
(3) 主线串联法: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生活的主线
(1) 是什么 (文化及其作用) (2) 为什么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 怎么看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4) 怎么办 (发展先进文化) 。
(4) 知识结构法, 如生活与哲学的总复习
(二) 关注现实生活、培养综合能力
从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政治试题来看, 无论内容多新、形式多活, 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知识的支点, 这就是说“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一切试题都是课本知识的深化、扩展和推移。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备考复习中要坚持知识与现实的结合, 要明确课本知识是认识理解现实热点问题的“工具”, 要在课本中为热点问题“寻根”, 运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说明热点问题。在教师方面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复习知识都不应该脱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坚持以生活为主线, 以课本知识为支撑的教学理念;对考生来说要学会在平时关注信息的时候, 主动自觉地联想课本相关知识, 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
高考试题往往以重大现实问题立意并作为问题的切入点。高考大纲对文综能力测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能力目标, 并明确了具体的目标要求, 这些目标与要求都必然在试题中得到反映。毫无疑问, 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辨析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归纳能力、演绎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都基本上包含在上述四个能力目标与要求之中。因此, 各种具体的能力也必然在试题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如新课标全国卷Ⅰ第38题的第 (1) 小题———“结合材料一,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 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39题第 (1) 小题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第 (2) 小题《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 运用认识论知识, 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这些试题属于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要求, 思维发散性十分明显, 让学生难以把握, 况且高考试题所提供的都是新材料、所设置的都是新情景、所提出的都是新问题, 往往会让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 无从下手, 导致得分率较低。为此, 我们在备考复习中必须:
第一, 对考点进行重新整合形成综合性知识专题, 从知识的整体、综合上加以把握, 为有效地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做好准备。第二, 强化主干 (核心) 知识, 选定重点考点和主观性试题命题预测点, 结合重大热点问题, 加以训练和强化。第三, 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上准确把握重点考点, 以备运用时根据试题设问要求找准对应的层次与角度。第四, 按照考试说明提出的能力目标与要求, 有针对性的培养各种思维能力, 特别是把理解与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第五, 重在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在综合运用时, 要打开思路, 灵活运用, 不拘泥于教材;要有开放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 培养答题技巧, 增强解题能力
从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政治试题来看, 当前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的前提下, 培养能力和强化能力训练是高考复习的首要任务。做题能力是核心, 表达能力是外显。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 模拟训练要从审题入手, 而审好题的诀窍就是多读题, 审题最好的办法是抓住主要概念, 抓住主要概念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发散:从概念到课, 从课到节, 这样整理出相关的知识体系, 然后组织相关语言做答案。理论实际联系是答好题的另一关键。同学们要养成看到材料、看到事例就联想、思考理论的习惯。在具体操作策略上, 同学们在解每一个训练题时, 都应养成用语言描述自己思维过程的习惯, 树立对于一个问题, 你可以不写答案, 但不能不会思考的理念。学科表达能力是通过试卷外显出来的, 主要反映在主观性试题的解答上。在复习中, 同学们对每一道练习题都要按照高考要求答卷, 做到严谨、精练、准确。总之, 同学们要明确解答高考试题的基本思路是:一要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 特别要注意设问的规定性条件。二要进行信息筛选, 找准关键词, 它们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三要寻找试题与课本的关联点, 作为解题的依托。最后, 要恰当地使用政治术语, 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真正落实考纲的能力要求。
【2024年全国新课标卷生物高考变化预测】推荐阅读:
202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与2023年对比变化情况12-04
全国新课标卷10-24
202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满分作文09-26
2016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2)政治试题级参考答案09-13
评析全国高考生物ⅠⅡ卷试卷09-24
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08-30
2023年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全国卷(新课标版)word版A3版09-02
2023新课标全国卷Ⅱ作文网友版:高中生涯是回忆,更是财富09-19
2019年历史全国卷预测11-23
2024全国高考单选时态整理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