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的小故事

2024-08-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的小故事(精选4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的小故事 篇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主题班会设计的背景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学生实行友善教育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为此,我设计了这次主题班会《友善》,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白友善的含义,懂得怎样做才是一个友善的人。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更需要友善。

2、知道友善的含义,学会做友善的人。

3、通过此次班会,增强学生自信,能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行为。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大量的和友善有关的资料,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学生准备:

1、课前反思自己友善和不友善的行为。

2、搜集和友善相关的成语、名人名言和小故事等。

四、教学过程

(一)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入新课

1、同学们,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哪24个字呢,谁知道?

(生答)

2、课件出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学生齐读。

师:“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友善的话题。(板书课题:友善)

3、释题: 友善什么意思?

友:朋友、友谊、友爱;善:善良、善心、善举、行善„„

(二)探究主题

1、学生汇报收集的关于友善的成语

2、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彬彬有礼、礼让三先、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以礼相待、齐心协力、同甘共苦、风雨同舟„„

3、学生汇报收集的关于友善的名人名言 4教师总结,课件出示:

⑴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⑵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⑶ 做一个善良的人,为群众去谋幸福。——苏联.高尔基 ⑷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唐)李白 ⑸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⑹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⑺ 宰相肚里能撑船 ⑻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5、学生汇报收集的关于友善的小故事

6、教师讲关于友善的小故事(课件出示)《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著名的家族,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京城当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的做法传为美谈。

三:学生反思自己友善和不友善的行为(举例子,并说出今后应该怎样做)四:总结 做一个友善的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的付出和行动。因此我希望“希望大家把友善放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大家喜欢的友善学生。”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的小故事 篇二

传统文化中的友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友善思想。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曾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十七章)自然法则不分亲疏,善人因为遵循天道,所以会得到天道的保佑。至于什么是善,老子做了个比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也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他还说善人的居所顺应自然,心胸静默深远,待人真诚无私,说话遵守信用,从政净化污秽,处事发挥所长。

儒家更是强调人要具有友爱、善良的品性。《论语》开篇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这里,孔子以亲切热情的态度,表达了对朋友的友好之情。他还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这是提出要以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避免与人产生矛盾。正如《周易·坤卦》所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外,《论语》中多次记载了孔子对“善”的追求,比如:“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更是将“善”用到了治政上,当时,鲁国的权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说:“我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处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因为,在上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位者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这是要求统治者起到模范表率作用,用善行来引导百姓向善。

亚圣孟子则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就是怜悯体恤他人之心,与人为友、与人为善就要求人们常怀恻隐之心,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相处。荀子虽然主张“人性恶”,但对善的价值也是肯定的:“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即善言是友善之心的外化,它使人感到温暖,是人际交往的秘诀之一。

墨家创始人墨子没有将仁义看作高不可及的观念,而认为要将它放到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好处的层面,于是形成了“义,则利也”的义利观。在这一观念下,他提出了“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的观点,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只顾自己的痛快,而是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利益,这种尊重、体谅他人的思想,正是友善的一种体现。

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但同样提出人要有仁爱之心,他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发自内心地去爱,其外在体现就是以友善的态度去对待他人。

除先秦诸子外,历代政治家、思想家也对友善有过不同角度的论述。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在给儿子刘禅的遗诏中劝他要进德修业,并嘱咐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这是从治国方面阐述善的重要性。隋代思想家王通则教育弟子在与人交往时要“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遇事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多为他人着想,自然可以与他人和谐相处。与此相似的话还有宋代李邦献的“合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省心杂言》),明代曹荩之的“朋友小过,不可不容”(《舌华录·名语》)。

总之,友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古代倡导的一种为人处世智慧。它对现代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

价值。

现代社会对友善的要求

较之古代,现代社会成员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机会与他人交往,这就对友善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首先,友善需要公民做到待人平等,这是友善的前提。现代公民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都是社会平等的成员。公民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帮助,以平等为前提,自然是友善之举,而非逢迎或恩赐。若是对富贵之人曲意奉承、有心巴结,对贫贱之人冷眼相对、拒绝来往,便是势利小人缺乏平等意识的表现,和友善无关了。

其次,友善需要公民做到待人如己,这是友善的重要方法。每个人都不会对处于困境的自己无动于衷,也不会对自己恶意加害。如果能够把对自己的这种态度扩及他人,无疑能够做到扶危济困、善以待人。待人如己,一方面是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限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则是要向他人传递正能量,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第三,友善需要公民待人宽厚,这是友善的重要要求。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脾气性格、思想观点等差异也就越来越明显,冲突矛盾在所难免。只有胸怀宽广、心平气和、容人之过,才能化干戈为玉帛,而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当然,待人宽厚不是盲目迁就,更不等于姑息养奸。

最后,友善需要公民能够助人为乐,这是友善的直接表现。友的最初含义就是帮助,这是善意最直接也最真实的表达。爱自己、爱家人都不难,难的是在他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发出善良的意愿、讲出祝福的话语也不难,难的是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友善要求人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不过举手之劳,却能让别人感到温暖,何乐而不为呢?

友善的意义和实践途径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太阳和北风争论谁更有力量。它们看到一位穿着棉衣的老人,就打赌说:谁能够让老人把外套脱下来,就承认谁的力量大。北风使劲地向老人吹去,想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可是它越吹,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紧。北风吹累了只好认输。太阳从云的背后走出来,将温暖的阳光撒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就出汗了,并把外套脱了下来。太阳笑着对北风说:“温暖比强硬往往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这个寓言故事很好地证明了友善力量的强大。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利益竞争更趋激烈,社会矛盾和分歧日益增多,而友善则对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人达成共识、融洽相处有着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友善有助于个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友善交流的态度,与人为善的宽厚,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从而推动相互之间的进一步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说,友善还是塑造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不可或缺的价值理念。此外,友善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由于思想和价值观的不同,人与人之间常会产生争执,严重者拳脚相加。这不仅关乎个人声誉和利益,也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和秩序。友善就是要人们懂得尊重和宽容,懂得将心比心,从而用和平的方式化解矛盾,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待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清代大臣张英“六尺巷”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

谈到对友善价值观的实践,则需要以下四个途径:

首先,“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事关国计民生问题的改善,人际间和睦友善的风气更易生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仁爱友善思想,对这些思想进行批判的继承,并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建立将友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道德基础。

第三,应着力捕捉、发掘和宣传贴近百姓生活的善行义举,让群众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从而激发其内心的善意与友爱。此外,还要在社会中广泛开展人人参与的以关爱他人、奉献爱心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引导全社会成员关注、关心、关爱困难群体,营造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

最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是一项匡正人心之举,需要惩恶与扬善并举。一方面,要严惩损人利己、寻衅滋事、敲诈欺骗等伤风败俗的行为;另一方面,要保护践行友善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相应的奖励,最终让公民怀德畏法,有心向善。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的小故事 篇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个人层面 友善 大学生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词语,可是真正能了解它的人却少之又少,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从这个词语的一出现便被定义好了,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不断的补充、修改,使它更好的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而最新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是在2012年11月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明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整个社会都在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式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维度,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同时它整合了多样化价值观,引领现代价值秩序的建构,更为重要的是,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的发展也是具有深远的意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国家制度的道义基础,确立了制度构建的总体思路,奠定了现代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

友善一词,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与亮友善”,原是指朋友间的亲近和睦,但是在2012年,国家将其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那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它代表了什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里所说的友善,绝对不局限于朋友间,友善的范围被无限的扩大,你身边的所有人,认识的,不认识的,我们都应该友善的对待,即这里所说的友善是指全体公民之间的。

那么公民们应该如何做才是友善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给我们做出了解答:“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那么为什么会把友善提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因为友善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交融,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友善成为人们沟通相处的基本准则。特别在我国当前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利益竞争更趋激烈,社会矛盾和社会分歧增多,友善则是社会各阶层和各行业的人们达成共识、融洽相处的前提性条件。同时把友善加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管是对于社会还是个人都是十分有利的:友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逐渐淡化,我们需要更多地与陌生人交流、相处,友善成为联系社会成员的价值纽带;友善有助于改善社会不良风气友善价值观在增进公民情感、发挥社会凝聚力的同时,有助于人们在行使公民权利的过程中意识到自我行为的社会意义,这是消除不良社会现象、化解社会暴戾之气的根本途径;友善有助于凝聚社会各阶层的力量,维护社会稳定,树立友善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来讲,能够帮助人们以阳光心态看待其他公民,从积极的角度肯定他人、尊重他人,在群体层面,友善价值观能够让人们在群体之间传递友爱的信息,并且在实质层面予以相互帮助。

三、大学生怎样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空洞的教条,我们应该把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践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更好的做到以上四点。而我认为对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最应该重视的就是友善。

近年来,因为社会、家庭和个人等诸多原因,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不友善的现象,如:作弊偷考,对待恋爱不真心、不专

一、不平等、不自主,或者态度不严肃、不道德,网络失德,制假造证等。

正是身边的这些不友善的现象,它不仅影响着别人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还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所以我们更应该树立友善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友善是一个人能够成功、成才和发展的必然要素,友善是一切道德修养的起点,我们大学生有必要加强自身友善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友善能力,我们大学生应该:第一,我们应当把树立友善美德同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第二,将树立友善美德同周围的人和环境结合起来;第三,把树立友善美德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结合起来;第四,把树立友善美德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祖国的希望在青年,而大学生做为青年的代表,所承担的责任自然是更重的,我们大学生更应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做个友善的人。

四、大学生应当弘扬友善之风

我们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充满热情的一股热血,我们所应该做的不仅仅是只做好自己就足够了,我们更应该用我们的热情去感染身边的人,让友善之风在整个社会上盛行。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友善的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在一些公共场所多传播些正面能量,尤其是在网络中,因为网络的传播范围是非常广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我们要学会利用它来打造一个友善的社会。

其次,当我们的身边出现不友善的现象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制止这些不友善的行为,多去帮助一些被不善之风影响的人,不能有只想着自己的想法,要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并尽自己所能的使友善之风在身边挂起。

最后,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大学生们虽然满腔热血,但能力确实有待提高,如果我们能在弘扬友善之分的同时,勤奋刻苦的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社会影响力,这样我们才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使这个社会更加的友善。

参考文献

4.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故事 篇四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平等的小故事。一天早晨,王丽来到学校,她走到楼梯口,碰到班里一位腿有残疾的同学,她说,我扶你上楼吧。同学说,谢谢你。当她们走到教室门口时,有两位调皮的男同学在模仿那位同学走路的样子。那位同学伤心地哭了。王丽生气地说:你们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大家也这样学你,你心里是什么感受呢?这两位同学被说得哑口无言,羞愧地低下了头。

关于文明的小故事。电影院里,大家都在专心至致地看着电影,突然,一阵手机铃声响起,紧接着一位男士在大声地讲着电话。周围的观众纷纷指责他,这是公共场合,要注意文明,不能大声喧哗。那位男士不好意思地拿着电话快步走出电影院。

二五班

上一篇:税务局新闻宣传工作计划下一篇: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班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