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农业政策审计的误区

2024-07-27

如何走出农业政策审计的误区(精选18篇)

1.如何走出农业政策审计的误区 篇一

谈如何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中学   侯夫强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历来备受关注。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具体做法很容易陷入误区。他们在阅读教学的操作过程中常常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下面笔者谈谈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五大误区及走出误区的对策、方法:

一.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㈠.以讲代读,喧宾夺主

有些阅读课,老师在学生没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就开始对文章的结构、内容、主旨等反复地进行讲解,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用自己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读书和理解,剥夺了学生对课文感受的权利。这种喧宾夺主、注重分析、忽视学生感悟的错误做法,把阅读教学看成是教师单项的传授活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㈡.蜻蜓点水,阅读过快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1]即要让学生能够读得懂,并能积累较多的语言,以至能说会写,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进行交际。可是有很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还没有读完就急于讲解。如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故乡》一文时,要求学生速读全文,同时提出了三个问题。结果只花了两分钟时间就开始提问。大家都知道,这篇小说很长,读一遍大约用20分钟,两分钟怎能读完,还要解决三个问题?这节课学生并没有领会文本的内容,只好云里雾里,越听越不明白了。

㈢.放任自流,滥加讨论

有的教师热衷于让学生讨论,错误的认为课堂上只要有讨论就是现代学习方式,就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于是一上课,就把大量的问题一下子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这种缺乏启发引导、放手听凭学生讨论的做法,完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他们在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上,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五花八门的问题,结果由于一些问题过于简单、浮于表面,课堂讨论看似热闹,却没有实际效果。这种专为讨论而讨论的教学,课堂乱如一锅粥,根本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有的老师因课堂驾驭能力不强,不能随机处理,留下了一些遗憾。

㈣.忽视文本,滥用媒体

多媒体为我们提供了宽广的信息来源、直观形象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画面。不可否认,在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的运用多媒体,能够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效果,让我们得心应手地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但有的老师认为只有运用多媒体课件才能体现新课改。于是就大量运用多媒体,以观察视觉形象代替文本阅读。如:我区一位老师在教《杨修之死》一课时,就让学生观看了视频《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情节达十几分钟。再如另一位老师执教《苏州园林》一文时,他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十幅苏州园林的图片和介绍苏州园林的专题,学生从中领会到园林的图画美,但终究没弄懂课文究竟用什么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征。这种以视听享受、图片欣赏代替阅读的做法,表现看起来生动形象、气氛热烈,但剥夺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延误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㈤.重视内容探讨,忽视对语言的揣摩和学习

现实中的阅读教学,往往非常重视对文章内容的探讨,忽略了对语言的揣摩和学习。有的老师认为不该在课堂上教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上花时间,这样做没有新意,因不少的观摩课和优质课都这样。的确,一些观摩课和优质课,在学生刚读完一遍课文,就直奔主题,开始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课文还没真正读懂,就开始了下一个环节――拓展延伸,整堂课热闹非凡,你来我往,真可谓花样频频,但丝毫没见到对字词的推敲及语言的揣摩。试问:这种轻视语言、刻意求新的上法,是语文课吗?既然是语文课总该有要掌握的字音、字形、词义或修辞吧!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误区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教育者教学观念的.陈旧。 面对重重迷雾,我们应该如何拨云见日呢?下面的方法不妨一试。

二.走出误区的对策、方法

㈠.少讲多读,还给学生阅读的时间

“少讲多读”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教师要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要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熟读和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

阅读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要将“读”贯穿始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读出新意。“少讲多读”是也是我们评课的一条标准:一堂课要成为好课,老师就必须少讲,学生多读,而且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如齐读、默读、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等。如果没有这些,你的课肯定会大打折扣。

㈡.更新观念,给予阅读方法指导

我们在教学中应摒弃为完成教学任务或为升学而阅读的观念,要更新教学观念,由“课堂权威”转变为“课堂民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差异发展,鼓励学生创新。”[3]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者思路和文本价值取向,有根有据的说话,以避免学生养成浮光掠影地读书的坏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朗读、默读、诵读的训练,给学生恰如其分的阅读方法指导,及时地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让他们在读中学会理解、感悟,使其在文本海洋里自由的遨游。

㈢.领悟教材, 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新课程改革以来,有些教师虽然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但流于形式,把自主学习变成自由学习。咋一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讨论热闹,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4]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领悟教材,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与学生实际相符合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能让学生学完某篇文章后,就只有共性而缺少个性。比如学完《范进中举》,很多学生心目中,有的只是一个范进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其他的感悟体验就一概没有。我们要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发他们对于自然、社会及人生的感悟,使阅读教学“源于文本”而“高于文本”,真正使学生达到创造性阅读的较高境界。

㈣.提高认识,适度使用媒体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媒体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但如果片面追求教学形式的现代化,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将它取代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将会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负面效应。所以,我们教师应提高认识,适度地使用多媒体,不要一味地追求其形式、摆花架子,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方面,优化阅读教学。

㈤.注重品读,传递语言深处的美

语言,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脱离语言的教学都是被架空了的空中楼阁,毫无意义。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那么如何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笔者认为,关键是重视对语言的揣摩品味。

课文中的很多语言,意蕴隽永、内涵丰富,或明丽奔放,或厚重凝练,或简洁明快,或朴实通俗,品之使人如饮醇酒,赏之使人如沐春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细细品味,反复揣摩这些语言,使其领略到汉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种种妙处,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体味到人生的哲理。

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的误区可能还有很多,以上谈的是主要误区及对策。

笔者以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阅读教学重现生机,就必须从阅读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希望此文能让广大老师拨开阅读教学中的重重迷雾,见到蓝天上的朵朵彩云!

参考文献:

[1] [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第1版。

[3]张德伟 何晓芳.《新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出版社,1月第1版,第248页。

 

2.如何走出农业政策审计的误区 篇二

关键词:企业审计,误区,经济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公司所要面对的困难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内部的审计问题也日趋明显,人们都知道企业的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是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及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其是对企业内部的所有与经济相关的活动实行监督和评价作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得企业的经营与资产得到全面的透明化,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各种违法问题得到遏制,从而维护国家的与企业的权益,也同样加强了企业的建设,还可以防止国有资产不明不白地流失。企业的内部审计不仅仅构成了市场审计部分,它也是我国审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执行对经济的评价与监督的主要职能,这一职能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显得重要起来,所以内部审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部门内部组织问题。审计部门是一个职能部门,其也是构成企业职能体系的组成部分,当然其工作的开展就不得不在企业管理者的领导下进行,并且审计部门的主要工作者的选择以及待遇等问题都是在单位领导的决定下,这也很大地限制了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同时由于审计工作者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各种复杂关系,这也更进一步导致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值得怀疑。

2.审计部门工作人员问题。在我国的企业中,企业审计部门的工作者专用能力普遍不高,加之审计机制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审计工作。我国对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着明确的要求,要求这些人不但要精通与金融相关的问题,同时也要具备数学与工程学相关的知识。但是,就目前我国企业审计人员大多都属于半路出家,所以专业知识就不过关。还有部分企业干脆会计与审计花落一家,这样一来,审计结果的科学性难免与实际相差较大,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基本上不复存在。

3.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态度。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目前我国企业工作者眼里就是走走形式,根本得不到重视,这也就使得企业所有人员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意识淡薄,甚至还有大部分企业人员都不知道内部审计到底是干什么的,即便就是像审计部门一样了解内审作用的人也会认为这只是看领导的眼色行事,领导说没问题那就一定没问题。这种对内部审计不重视的风气在企业内部长期存在,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得不到发挥,使得评估无法客观,监督作用也大打折扣。

二、企业加强内部审计对策

1.健全审计部门体系。企业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让审计部门有独立职权,这种职权要很少受到企业管理者意识的左右。这个问题也就显得相当明显,也就是让企业管理者直接担任企业内部审计领导。这样至少可以保证这种内部审计的权力与企业领导权力持平。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的机制,这样可以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实际效率得到提升。当下的一些企业的规模一再扩大,经营从业务到范围不断复杂化,经营的方式为了满足实际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审计越来越依赖,企业的各个部门更是不能缺少审计这一环节,所以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体系非常重要。只有当这种审计体系不断完善,才有可能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从本质上更上一层楼。

2.加强企业工作人员对内审的认识。就企业而言,首先,需要加强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审的正确认识,只有当这些领导者能够正确认识企业内审的重要性和作用,企业内审才有可能得到其他企业部门的重视。其次,企业应该积极在公司内部加强一般员工对企业内审作用的了解,使得企业工作者对内部审计意识加强,从而做到企业人人都重视企业内部审计。最后,企业管者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这就需要不断拓展审计视野,进一步深化内部审计的工作领域。企业还需着重了解与研究我国对企业改革的相关审计法律法规,将这些已有的法律法规作为参考和准则,再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满足自身发展与国家基本要求的企业内部审核制度。这就需要在保证企业开拓业务的同时也不断地加强企业管理,还能够进行自我约束。

3.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者选择与管理。企业需要壮大内部审计队伍,并不断提升审计工作能力。企业内部的审计是否能够真实的达到为企业服务的能力,这不仅在于企业内审机制的健全,更在于企业内审部门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率、高水平的审计队伍对任何一个企业的审计部门而言都尤为重要。企业应该加大遴选审计工作者的力度,挑选一些德才兼备的审计工作者,只有这样企业审计才会有一个本质变化,企业审计部门才会有个美好的未来。所以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对企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至此,审计者就必须要具备如下条件,首先,审计工作者应该有较高的个人素养,不论是知识层面还是道德层面都需要较高的个人素养;其次,审计工作者需要有开阔的思维,不能太过古板;最后,需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最后一点最为重要的,因为审计工作者需要懂得专业知识相关领域也要有所也解。同时,企业也需要对审计工作评估与监督的再监督作用,这样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审计工作者的监督。

总结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改革逐渐融入到企业的改革之中,再加之目前我国企业大多数都在不断地扩大自身规模,经营手段也在逐渐多样化。所以需要不断加强对企业的多方位的评估与监督,只有这样,企业的内部审计才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兵,张丽琴.内部审计特征与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1).

3.如何走出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 篇三

【摘要】针对目前语文课堂评价中出现的新问题,本文认为:一堂好的、真实的语文课不能只听取“好”声一片。语文课堂评价应该丰富而灵动,以真实打动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以真诚引导学生。

【关键词】语文课堂真实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73-01

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课程实施有很强的导向、激励和反馈作用。新课程提出了“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将课堂评价转向更多地注重激励和反馈功能,即通过评价及时获得反馈,激励学生兴趣,促进师生不断改进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如今在语文课堂评价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评价形式浮躁,语言单调,游离于文本内涵及师生精神世界之外,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评价开始漠然。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尝试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回归真实

真实的评价需要教师关注课堂上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恰如其分的描述;真实的评价需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寻找属于学生个体的独特的“真实”,促使不同的学生都最大可能地获得发展;真实的评价并不隐瞒学生思想与语言表达上的错误与缺点,在欣赏其中蕴含的超常、独特、智慧的同时,一分为二地评价,肯定该肯定的——尊重学生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引导该引导的——对出现的错误进行价值引导;真实的评价坚持以鼓励为主,但并不摒弃批评,而是讲究批评的艺术,不使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信心。

但是,在现在的语文课堂里,夸大事实、以偏概全,不突出正确、合理的一面,对其中不合理因素听之任却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对学生的错误观点不加引导。还盛赞其见解之独特……这些过于夸张甚至失实的“表扬”,带来的可能是学生思想上的模糊与片面,可能是学生对表扬的“没什么感觉”,可能是滋生了学生的骄傲情绪,而并未给学生的生命带来向上的力量,可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激励。真正的激励应该是对事实的肯定,对精神的唤醒,对行动的鼓舞。真实的评价向学生传递的是真实的信息,因此,只有真实的评价,才能体现对学生的真正尊重,才能真正令学生信服。

二、追求真情实意

发自心扉的肺腑之言即使是低年级儿童也能注意,敷衍了事的做法每双眼睛都能洞察。“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杜威)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一个没有真情的教师,一次没有真情的评价,显然是不能让学生因感到教师的期待,而充满热情地学习的,也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语文课文以文字为载体,承载人的情与意,可以说是作者“血管深处奔涌出来的生命情思,从骨髓宣泄出来的生之灵泉。”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教师、作者三者感情碰撞的空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冷冰冰的评价又如何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去体悟课文的情感,去引发三者的情感共鸣呢?因此语文学科的性质也呼唤着教师的评价真情投入。首先教师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把真挚的师生情意,把对学生的拳拳爱心,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用眼睛,用动作,用一个会心的微笑,用一次温柔的抚摸……展现一个“真情投入的我”,这样的课堂评价才是从教师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远离了虚伪,远离了做作,才会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其次,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与课文人物经历相似处,思想碰撞处,情感共鸣处,用富有激情的评价语言加以“人文点染”,使课堂上真情涌动,使学生“亲临现场”,“深深卷入”,获得理解的深入,心灵的感动,情感的升华。

三、从心互动

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作为交往的一个渠道,作为对话的一种方式,评价呼唤着平等和互动。“让评价者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最大的效益。”为此,应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之间的相互协商、沟通、理解和让步。另外,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学生生活经历、经验的不同,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这就更需要师生双方彼此倾听和言说,在语言的交流评价中,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理解和沟通。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评价“裁判者”、“控制者”的形象,成为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合作者”、“指导者”。不要急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学生机会,倾听学生的解释,使评价走向互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是一味地接受。可以陈述自己的观点,同老师商榷,甚至可以推翻,使评价动态地呈现、持续地发展,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建构。

光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显然也是不够的,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应有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等,应该把评价空间的开放性体现出来。长期以来,语文学习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程序、方法等都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的,学生不能对它们有任何怀疑,更无权过问评价过程中的细节,只能被动接受评价结果。在这样一种评价方式中,学生大多持冷漠、应对、对立、讨厌、拒绝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把学生拒于门外,让学生成为评价的被动者、局外人。笔者也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让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内容的选择、评价结果的解释,通过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同学之间的互评能使学生通过评价他人反省自己,看清和自己和同龄人之间的差异,能够加深对评价标准、评价要求的理解,提高自己: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如果条件允许,也可邀请家长到课堂上来,参与课堂,参与评价。这种多元主体,多方参与。开放互动的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评价思想,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一个学生最大可能发展。

4.如何走出培训的十二个误区 篇四

误区一:培训是花费,而不是投资

这种观点认为在技术上、设备上是投资,在员工的改变行为上,改变思想观念上不是投资,许多老板在购买机器设备方面很舍得花钱,一掷钱金,但是到了培训投资上则显得十分小气。挂在老板嘴边的话,常常是:“搞培训不如这些机器设备实在,一投进去就有回报了。”

误区二:只要一有培训就全员参加

好不容易花了个高价钱请了个老师过来讲课,如果听得人少了不是白浪费了那么多钱吗?干脆把全部员工都叫上,这样花的钱也值了,这是部分企业的一种思想。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非常要不得的,培训讲究不同的受众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试想一个战略管理的课堂上,企业的高层领导,中层干部,乃至一线的操作工都在听,这会出现什么场面,必然是操作工听的昏昏欲睡,毫无效果。这样反而给企业浪费了不少的成本,为什么说浪费了成本呢?因为操作工把用在培训的这点时间去生产产品的话,还能产生不少的效益呢?跑到这来培训却是什么经济价值也没有产生。

误区三:培训是一种短期行为

这种观点没有把培训当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认为培训是为了满足短期的需求。这段时间执行力不强,就培训一下执行力,那段时间技术出问题了,就培训一下技术。这样的培训不是形成人力资本的过程,仅是把培训当作一种活动,而不是一种战略。真正要让培训起到效果就把培训当作一个长期的活动来抓,作为企业的一种人才发展战略来对待。

误区四:为培训而培训

培训不单是人力资源的一个模块,它跟其他模块的相互关联程度非同一般。先说培训与绩效,员工进行绩效考评后,必然会发现员工的一些不足,而这些不足其实是培训的一个来源,再说培训与晋升,如果一个员工要想晋升到主管的位置,那必然要经过主管任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的培训,达到主管的要求和标准,我们才能将其晋升。当然培训还与其他一些人力资源活动相联系,总之我们做培训不能为了培训而培训,要与其他的人力资源活动相互配合,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误区五:强迫培训对象参加培训

很多企业由于培训没有进行系统的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没有把培训跟员工的实际相结合,导致很多员工不愿意参加培训,于是企业不得已采取强迫员工参加培训的方式,比如某公司就规定凡员工无故缺席培训一次罚款100元。这样的强制措施虽然表面上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培训的效果又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被强迫而来的学员的学习动机不是很明确,处于一种应付形式,这样的培训必然没有多少效果。要想解决问题的根本,一方面要引导学员转变思想,宣传培训对员工自身知识能力的提升上,另一方面要进行需求的调查分析,找出员工的培训需求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

误区六:重知识,轻技能,重业务,轻管理

一些企业在培训方面侧重点一般集中在知识的训练上,如公司的企业文化,职业化礼仪等方面,而对一些技能性的培训则较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重视业务人员的培训,因为业务是公司的找米下锅的部门,能为公司带来现实的回报,因此对业务部门的培训就显得格外的重视,

而不重视或者忽略了对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结果就是员工的系统化训练不强,培训讲究的是一种系统化。

培训系统没有很好地设计,没有分析培训要求,没有对培训原因进行评估,没有方法、培训环节进行研究,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支持培训的环境准备过程,没有对培训结果的衡量,有的教材陈旧,有的方法呆板,仅从参加培训数量上考虑。

误区七:新员工培训不培训无所谓

这种观点认为认为新员工只要随着时间的推延,会逐渐适应环境而胜任工作。但这种做法恰恰为新员工的流失埋下了种子,新员工刚进公司,对企业的各种人文环境不熟悉,需要有人对他进行培训教育,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学生进入企业就象一片没有写字的白纸,他们的各种企业价值观,工作风格都还没有形成,如果不加以引导。他们会不适应企业的各种文化理念,显得无所适从,或者向偏离企业价值的方向转变。所以我们不仅对新员工要培训,而且还要不时的与其交流谈心,了解其思想、工作状态,这就是一些大企业对新员工的“扶上马,送一程”的培训思维。

误区八:只培训中基层,不培训高层

这种观点认为培训只是针对中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而高层管理人员不需要培训。其实这是不对的,高层管理人员一样也需要学习,需要进步。只是他们的培训的侧重点不象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那样只针对一些知识技能,基本的管理能力,高层更加侧重于战略管理、经营过程控制、企业组织管理、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人际沟通、管理方式的改变、人才培养等方面。

误区九:重培训形式,轻培训效果

有一类企业虽然口里喊着如何重视培训,培训不惜重金,但培训过后就什么也不管了。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来形容这种现象叫做:“台上激动、台下冲动、回去后不动”。想想我们很多企业不就是这个样子吗。要想让培训真正的转化为效果,那就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培训转化机制,注重学习后的应用与实践,让培训真正的带来收益。

误区十:培训能解决一切问题

这种观点认为培训能解决一切的问题,企业的执行力不高,搞个执行力的培训就搞定了。总之培训了,问题就解决了。

这样的想法其实还很有一定的市场,根据我的了解不少的企业老板甚至HR都很为培训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培训改变的只是员工的思维模式,做事的方式和方法,最终还是靠企业的机制去转化。没有可行的转化机制与行动的方案,培训最终也是无用的。再者说了,也不是任何问题都能通过培训解决的,有些问题,比如企业的执行力,除了相关的培训外还需要企业有健全的制度,流程等。

误区十一:出现问题才培训

今日个觉得员工士气不高,搞个如何提高员工积极性或者自动自发的培训,明日个产品质量出问题了,再整个生产质量培训。这是一种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方式。其结果只会造成拆了西墙补东墙。培训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过程。我们要有预见性的进行培训的规划,把培训与企业的未来战略结合起来,使培训真正适应公司的战略发展。

误区十二:培训会造成人员流失

5.毕业生如何走出求职误区? 篇五

对职业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个人的长远发展,它将决定一个人的收入、社会地位、成功机会、朋友社交圈甚至配偶的选择,因此必须慎之又慎。主要选择五个方面:薪酬、发展空间、生活方式、企业文化、信任感。每个人对这五个方面的排序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排序也是不同的。

调查显示,中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面临就业感到压力。目前横亘在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的三道鸿沟:企业与人才信息的不匹配、期望的不匹配、要求与能力的不匹配。所以,大学生感受到择业压力是正常的,适当的压力将成为大学生择业的动力。

误区1:留恋大城市 北京要四城区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显示,在选择就业地域时,68.6%的人首选北京,排在第二位的是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占17.5%,而选择小城镇的比例仅为1.56%。但人事局统计同样表明,要求在四城区工作的人,占想留北京工作的人的83%,而实际能如愿的仅占15%。

因此选择与己匹配是明智之选,对年轻的求职者而言,确立符合实际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是成功的关键。要能透过大城市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看到其在促进人才成长的现象中,不利的一面。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实力和优势有个正确的评估,也就是“衡外情、度已力”,谋定而后动。面对就业压力巨大,毕业生要想办法加速跑入“职道”。

误区2:追求热门职业、不愿下基层工作

一些大学生只盲目追求脱离自身实际的高工资、高待遇的理想工作和热门职业,基础职位不屑一顾,。在人才市场就出现了“热门难进,冷门更冷”的怪现象。而在企业眼中,刚毕业的大学生欠缺实践经验,需要先到一线锻炼,积累经验。

6.中小学课题研究如何走出误区 篇六

教育科研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撑,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不仅可以带动教师的成长,而且可以极大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整体水平,因而,很多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都很重视课题研究的工作。但是,在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如下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误区一:重数量、轻成果导致“赶鸭子上架”的现象

现在,很多地区都把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数量和层次,作为评定一所好学校的标志之一。为了提高学校的层次,学校领导往往会尽力争取省、市级,甚至国家级课题,课题越多越好,级别越高越好。争取到课题后,学校会召开一个课题研究的开题大会,之后,领导们就不再过问了。至于课题研究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这些成果有没有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提高?这已不是学校领导所关心的了。而且一个课题还没有完成,另外的课题又已申报立项,从而进入了从“一个课题”到“又一个课题”的“生产线怪圈”。课题研究的初衷在于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发展。教师的任务在于传为人之道,解人生之惑,美化学生心灵,陶冶其情操,丰富其头脑,崇高其精神。按照现代教育的理念解释是,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促进人的发展,而终极目标应该是让社会变得更祥和、更美好,让人无限靠近幸福。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学校一些教师根本不具备从事课题研究的长处,甚至没有“教育科研”的能力,而为了检查过关,争先评优,硬逼其作一些与一线教学相关不大的所谓课题研究,实在是勉为其难。这种“赶鸭子上架”的做法,其结果只会使领导的意愿适得其反。

误区二:重演绎、轻实践导致“伪课题研究”的产生

有些学校课题审批立项了,申报书像模像样,人员安排、时间分配、研究的预期效果及成果形式等设计得井井有条,就是长时间不见其组织科研活动,只是到了研究阶段结束之时,便请来教科室的同志来听一听课,查一查报告,就算是汇报了、交差了。这岂不是闭门造车?自欺欺人。又有什么科研价值呢?有些课题本身以假、大、空的纯理论性研究为多,教师研究的主要方式,就是找资料查文献,闭门造车,通过理论的演绎推理,最终形成研究的成果。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用价值,造成的只是一个又一个无价值的“伪课题”。而一些与教育教学联系很密切的实践性课题,却鲜有人研究。有一所中学,本身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硬件都不具备,却申请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的市级课题,老师也没有网络教学的实践,最后,只能通过闭门造车,造出了一份结题报告。难怪在教师中有这样的流行语:“开题轰轰烈烈,结题喝喝吃吃”。

误区三:重形式、轻过程导致“纯形式主义”的泛滥 课题研究本应是一种以教师为研究者主体,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针对现实问题自行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在同一情境中加以应用,经历计划、行动、反馈与调整的活动过程。但是,在我们的实践中,出现了形式主义的“空”和“虚”。“申请课题——课题招标——开题大会——结题鉴定”,这是现在很多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在整个程序里面,开题大会,轰轰烈烈,大小领导悉数到场,大讲特讲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而结题却是草草收场,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交出一份结题报告,课题研究就结束了。这里面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研究实践过程,以至于很多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都是短期内胡拼乱凑的结晶,并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最终,“空”和“虚”的课题研究不能达到课题研究者的初衷,更谈不上课题研究转化为生产力和教育力,只能导致形式主义的泛滥。

误区四:重功利、轻实效导致“浮夸式歪风”的盛行

目前,在中小学,正在刮着一股日渐肆虐的浮夸歪风,泡沫盛行,学术“注水”,急功近利猖獗。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渎职行为屡见不鲜且不断壮大;而诲人不倦、诲人不厌的 教育精神却正在不断离我们远去。课题研究自然也沾上了这股恶习。学校为了“面子工程”,追求课题研究的高级别,从市级、省级到国家级;从一般性课题到所谓的“重点”课题。参与研究的老师,往往会把这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资历”,成为自己职务晋升的重要砝码。于是,一方面,学校追求课题的数量,但由于僧多粥少,就出现了一些用不正当手法而获取的高级别课题,导致了科研腐败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课题研究的周期性较短,参与研究的老师又局限在几个老师之内,导致研究带有很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这样的研究必然也是一种浮躁的研究。

如今在教育实践中涌现了许多教研课题,让教育科研这一教学载体插上飞翔的翅膀,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的美好愿望。但上述的现象则成了困扰学校教育的又一枷锁,给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科研都带来了相当的危害,为纠正上述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开展教育科研中应该采取如下的一些对策。

对策一:要端正课题研究的正确认识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明确认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是促进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尤其是要促进中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教育科研的核心是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服务。选取的课题应紧密联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结合教师的具体情况,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富有创新性和可行性,既要有利于培养学校精神,形成办学特色,又要适合教师研究,促进教师成长。也就是要把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重点、热点和关键问题,作为教育科研的选题,把教育科研的立脚点和出发点,放在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研究上。研究的问题来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既容易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与欲望,而且研究也容易见成效。实施课题研究过程,就是将课题研究方案付诸实施,将纸上的文字变为实际行动,最终成为现实的过程。它对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向专家型、研究型教师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开展课题研究是培养学者型、科研型教师,促进其专业成长发展的必要途径和重要形式。为此,必须注意课题选取和课题方案制定,做到课题小而实在,富有新意;课题要求适度恰当,目标明确;课题内容少而精炼,重点突出:课题措施具体周到,操作性强。课题选定立项后,要认真撰写和完善课题方案,对课题内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过程安排、研究力量组织(包括经费投入、后勤保障等)方面都要作好周密考虑和具体安排。

对策二:要规范课题研究的操作程序

为确保课题研究有序顺利地运作,必须制定保证措施。如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研究力量的组合,研究人员分工、训练和培训,研究过程的确定和具体安排、聘请顾问、指导教师、后勤保障等等。在考虑方案时就必须筹划好,而且要明确具体而不含糊。教育课题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所选取课题的设计,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探索,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一般要经过选取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实施课题研究、整理分析资料、研究成果表述等过程。选取确定研究课题,设计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这是课题研究至关重要的前期工作。能否认真地设计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完整、周密的研究方案,其中自然包括应采取的研究措施,是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成败和研究质量高低的重要工作,必须认真对待。在拟定撰写课题方案时,可先简后繁,先拟定好基本框架,然后再加以补充修正完整;可先易后难,先把考虑好的容易撰写的先行写好,待后再继续增添,补充完整;也可先听后写,先将基本框架安民告示听取教师意见,吸取有益建议,最后加以完善。从选取确立课题到课题方案的撰写,是一个反复思考的准备过程。因此,切忌急功近利,临时抱佛脚,不要明天课题论证,今天才撰写课题方案,应有一定的时间做准备,留有足够的空间余地。

对策三:要关注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

中小学的课题研究,一般来说,主要以应用性、实用性研究为主。提倡研究的课题应小 而实在,富有新意;研究要求应适度恰当,目标明确,不但要有研究的总体目标,还应有研究的具体目标。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应将目标具体化、清晰化、系列化,有可能应形成层级“目标树”。课题研究目标越具体明确,越有利于开展研究,也越有利于过程检测和成果鉴定。一般说来,开展课题研究必须具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条件。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研究水平、知识储备、兴趣特长、时间精力等方面,即研究者对选取的课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准备、实践经验,并有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精力。客观条件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的态度,以及重视和支持的程度,学校整体的教科研氛围,必要的资料、设备、经费等。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全面权衡主客观条件,选取自己考虑比较成熟,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和特长的课题,即可选取研究范围较小,研究内容比较具体,过程操作易于掌握,研究周期较短,且容易见效的课题。这样有利于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正确处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的关系,促进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双丰收。

对策四:要完善课题实验的资料工作

一项课题研究,它的资料整理是一项庞大的工作。少数学校在上级领导来考察和这项课题研究要验收时,往往就是课题实验教师最忙的时候;临时突击作业以充实原始研究过程;各种临时问卷调查充实原始记录;赶写必不可少的平时又没有写的各种实验资料;马上开设没有开设过的课程;反复推敲马上要上的公开课、汇报课;在学生中“统一口径”。细读某些学校的课题报告,翻阅他们的实验资料,可谓是琳琅满目。既有理论论述又有过程印证,资料的翔实度让人无庸讳言。若对平时教育科研实践工作进行对比,就会发现有天壤之别。这时,就出现了实验的虚假性,失去了实验的根本意义。实验资料要边研究边记录边整理。只有这样,才会发现我们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不可研究在前,补写资料在后,或是造假资料。补写资料使我们的研究过程显得不协调,研究结果错漏百出,使我们的研究失去了应有的光彩,而造假资料则使我们的研究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7.如何走出农业政策审计的误区 篇七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方法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这是指,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 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阅读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已经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重视。但是,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 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朗读”的误区,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认为朗读形式越多, 课堂气氛越活跃

朗读是语文学习活动的关键, 读中质疑, 读中感悟, 读中体验, 读中抒情, 本无可非议。但在时下的公开课中范读、领读、指名读、自由读、小组读、对读、齐读等朗读形式一应俱全, 表面看来,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实则收效甚微, 似有浮华之风。

二、“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能体现教学的民主与学生的自主性

当前,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教学语言成为阅读教学中的时尚用语。“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体现了教师教学关注点的变化, 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精神。但是, 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怎么读”时, 却忽视了发挥主导作用的“该怎么读”, 忽视了所要达到的明确目标。试想一下, 如果学生想读的内容不是教学的重点, 想读的方式不恰当, 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我们还能让他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吗?

三、没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就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一些公开课中, 常听到教师对学生说:“请带着痛苦的感情读;请带着内疚的感情读;请带着自豪的感情读;请很有感情地美美地读……”于是, 学生按教师的指令去读书, 可读出来的或平平淡淡、波澜不惊, 或矫情做作、缺乏自然。

那么, 如何走出“朗读”的误区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恰当选择朗读的形式

我们重视朗读教学, 并不等于让朗读教学代替学生的所有语文学习活动。就朗读本身而言, 它也是寓情于声, 寓意于声。那种机械的朗读只留于形式, 不仅不能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朗读的情绪。再者说, 各种朗读形式各有利弊, 自由读利于边读边思考边体会, 而齐读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朗读且准确把握停顿, 但不利于学生思考、体会, 且容易形成唱读。总之, 使用哪些朗读形式, 教师要因课而异, 恰当选择。

二、加强朗读过程的指导, 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强调的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阅读的自主性, 但两者的选择都必须遵循阅读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必须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初读阶段, 不论学生“想怎么读” (如自由轻声读、同桌互读) , 都必须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 把句子读通, 把课文读流利,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精读阶段, 不论学生“想怎么读”, 教师都必须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选择重点的内容, 如重点段落、精彩语段、含蕴深刻的语句等。在读的方式的选择上, 教师也应根据目标有所侧重 (前文已论述) 。当然, 这其中会有个别的学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读书方式, 只要是有助于阶段的达成, 教师应给予鼓励和点拨引导。这样, 才能真正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既尊重了学生的“想怎么读”, 又发挥了主导的“该怎么读”的作用, 加强对学生朗读过程的指导,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形式活泼的省时高效的学习。

再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其实,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并不是任何年级, 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对于低年级 (尤其是一年级) 的学生应该慎重使用。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部分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朗读文章, 课文中一些长句子的句间停顿、句子的节奏、情感的把握, 都有待于科学有序的训练。我们更应该倾向于基本朗读能力的培养, 而不应只在方式上作太多的花样文章。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 他们刚刚涉足语文的“海洋”, 还未真正学会“游泳”, 一心让他们“自由遨游”, 恐怕不行。具体该怎么实施呢?要想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教师首先得让他们会读才行。我们需要反思, 学生掌握了多少种读书方法, 是放声朗读, 是小声自由读, 是浏览, 还是熟读精思?在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没有掌握多种运用自如的读书方法时, 教师就放手让他们去“自由选择”, 无疑是建造一座“空中楼阁”。缺少了坚实的基础, 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

三、有感情地朗读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有感情地朗读, 其最大特点便是以声传情, 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 语速的快慢急缓, 就能把语言中包含的音、意、情,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从而使语言本身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使读者对它产生强烈兴趣, 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进而在朗读中悟情明意, 最终达到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但朗读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试想一下, 学生被“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痛场面所感动而痛哭流泪;被“迷人的张家界”所吸引而豪情满怀;被“青海湖, 梦幻般的湖”所迷恋而魂牵梦绕;被“阿里山的云雾”所笼罩而不知归路, 再让他们去有感情地朗读, 何愁不真情流淌, 声情并茂呢?

在阅读教学中, 朗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朗读, 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 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通过朗读, 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词句、篇章的记忆。“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更是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刘吉才.走出朗读指导的误区[J].小学语文教学, 2013 (13) .

8.如何走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篇八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指在课文教学中偏重于文章局部的理解、突破,而忽视文章整体的感悟和把握。其结果,学生只能获得一些微观上的零碎知识,而未能从宏观上把握、领略文章整体的艺术性、科学性和文学性。久而久之,学生既未获得系统的基础知识,更谈不上语文素养的形成。语文教学陷入枯燥、机械的境地,使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应有的兴趣和热情。语文教学忽视课文整体性的教法,是导致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下面具体分析误区,以及走出误区的措施。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一)淡化阅读

阅读是学生加强语感、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思路、理解文意、领悟文章思想感情及其写作技法的重要手段。有的教师却认为读书耽误时间,或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如讲解来得快,于是一上讲台便一厢情愿地滔滔不绝于“重点”、“精彩”之处,教师眉飞色舞,学生却云里雾里,没有整体感知又何来局部之佳妙?

(二)题海战术

对付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式的语文教学,把教学内容题目化,把题目内容系列化,把答案要点规范化,应付眼前的考试或许会有短暂的效益,但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课文的整体艺术美。

(三)化整为零

文章是有机的整体,部分因整体而存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却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肢解成单独的段落、句子、词语去分析,或者撇开课文的整体艺术不谈,只挑选其中的语段作练习。其结果只是给学生传授了一些“杂碎”,说不上提高素养,更谈不上阅读欣赏。因为文章的美丽之躯已被乱刀致残。

上述几种教法,是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真实写照。学生纵然多记几个词语,多做几道题目,却对课文的整体思路、文学艺术不甚了解,这何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们要充分地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往往用“篇”的形式,听说读写的对象则常常是“篇”,而不是孤立的字、词、句、段甚至题目啊!

二、走出语文阅读教学误区的措施

鉴于上述三大误区,结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要使学生走出“只見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从而体现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阅读

我教朱自清的《背影》时,先通过配乐范读使学生为文中深挚的父子情所感染,然后要求学生在深沉的基调上有感情地反复自由朗读。读时根据内容、感情的变化处理好语速、重音、停顿、语调、语气等,以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意和体味父子深情。学生读后了解到文章四次写“背影”,明白了文章的内容、线索、构思、描写重点和思想感情,从而从宏观上把握了课文。在引导学生突破局部重点时,又指名学生个别朗读第六自然段“望父买橘”部分,要求重读表现父亲步态、动作的词语,以真切体会父爱之深挚。如此,加上教师的点拨,文章的构思、主旨以及新颖的表现角度和平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等内容特点,学生便了然于心,从而深入领略了课文整体的艺术美。最后要求学生齐读,并背诵第六自然段,以加深感受。整个教学过程给学生以情的激荡,学生毫无厌读情绪。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读书对理解的重要作用。教材所选的美文,大都有很强的可读性,教师若能充分运用阅读手段,便可加强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深入体味。

(二)重视破题的引导性

我在课前很重视破题。如《背影》,我就标题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正文的阅读理解:①谁的“背影”?②谁看到的“背影”?③何种情形下出现的“背影”?④什么样的“背影”?⑤文中几次写“背影”,哪些实写,哪些虚写,重点描写哪次“背影”?⑥为什么偏写“背影”?⑦“背影”蕴藏着什么?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和教师点拨,学生明白了上述问题,从而从整体上领悟了作品的主旨之深、构思之妙、剪裁之巧、角度之新和艺术之美;然后又回扣到题目上,引导学生尝试着换题,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原题最为精当、洽切。课前破题,学生高屋建瓴;课后扣题,学生回归整体:确为突出文章整体性的有效途经。

题目是文章的窗户,可窥视其中的秘密。许多教师撇开题目,一上来就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正文,这样学生不得要领,难把全局。

(三)理清思路的条理性

拿《背影》来说吧,题为“背影”,文中四次写“背影”,“背影”是文章的线索;但文章首段点题领起后,二、三自然段却宕开笔墨,写祖母去世,父亲卸职,父子奔丧,家境窘迫,这似乎离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后,方知它实为下文“背影”之铺垫,突显在潦倒的家境和沮丧的心境下父爱的难能可贵,它与全文表现的亲子之爱是一脉相承的,学生由此便知作者构思之巧妙,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为进一步深刻理解文意打下了基础。

每一篇课文,作者都有一条清晰的思路,抓住了这条思路,学生就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利于深入探究局部。

最后,还要注意欣赏作品的文学性。欣赏作品的文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精妙佳作。那动人的画面、精彩的修辞、鲜明的感情、个性化的人物等,使这些作品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和深厚的艺术价值。当然,初中阶段的“欣赏”和高中、大学的欣赏要求是不同的。《大纲》明确规定“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关系到教师的文学素质和个人气质。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能用生动活泼的教法和感染学生的气质来教读文学作品。

9.走出备课的误区 篇九

一、“备课不单是写教案”。

和老师谈起备课的事,都说是在抄教案,没意思,是徒劳,但备课真的就是他们说的抄教案那么简单吗?凡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都应该知道“备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的一个准备过程。备课包括有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师,备教具和写教案等步骤,“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个子内容,是被包含的关系。所以,老师要明确“备课”与“写教案”之间是个不等式关系,并非写了教案就是备了课。何况更多老师还不是在写教案,是在抄教案,就更不是在备课了。

二、“备课不是给领导看的”。

这个误区的直接诱因在学校的领导身上。本来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的前奏,但由于备课属于教学“六认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各学校都把它归入了“重点检查”的对象,把它当成了考核教师工作态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每次检查备课情况时,领导都只看了个备课本。只要教案字迹工整,内容多,样式新,就是在“认真备课”。为何领导都要这样来检查备课呢?理由是在备课活动中,其他工作几乎是无形的,就数教案最直观,既看得见,还能辨他个仔细;领导检查备课不要紧,但结果又导致了些怪现象,一是只要听说学校要检查备课,老师们就会熬上一个晚上把备课全部“突击”到位;二是只要有领导来听课,都会提前把教案抄好,上课时都夹着备课本是“有备”进教室。

为了给领导一个备课的好印象,很多老师都会到书店去认真挑选一本好教案,作为自己备课的“临摹本”。备课的概念这样转为狭义,而且又被蒙上了功利和应付的面纱,备课自然演变成了不少教师的精神包袱,再也不能能为教学服务了。为此,希望老师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看着领导的脸色去备课,要坚持我备自己的课,让领导去说吧!也希望领导们,在去了解教师上课的准备情况前,去认真温习一下“备课”的含义,免得把老师都“领”入“导”了“歧途”。

三、“老教师不能不备课”。

据调查,不少学校在备课上都出台了这样的政策:中青年教师备课必须写详案,老年教师备课可以不写教案。教育是“树人”工程,虽然几年内教材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我们教师的教学观,以及使用的教学工具也要随之变化才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都要在课前认真检查自己是否做好了上课的准备。不能因自己年老了,就可以课也不准备了。教师既然选择了教书,就不能因自己的年龄去简化不该简化的过程,不说教案要写成详案,至少要写出对待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的计划,记录出学生的进步情况,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么在备课本上作以记录,要么在教材上进行旁批,以免出现教学中的“老糊涂”现象。因此,建议各学校,在其他工作安排和待遇上适当偏向老者、照顾老者时,在备课上不能给老教师下什么特别的“恩惠式圣旨”,否则,利了老教师,有可能就害了老教师的“弟子”。

四、“备课不能只是教师单边活动”。

教学是双边活动,作为教学准备工作的备课,不能只老师动起来,也要积极动员、引导学生对课堂的准备。如今老师备课中的“备学生”,大多只是简单了解学生知识水平,有些还注重了一些学生的性格、爱好和特长。但这些几乎是老师以“旁者”的身份,单方面去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将会出现的“学法”,教师“一厢情愿”的预设课堂和现实中生成的课堂往往是两个样。原因就是在教师做教学的准备活动时,学生没参与进来,没有和老师互动备课。教师备课活动中,要先备教材,然后邀请学生加入,让他们去“备课”,预习课文,“备”出问题,老师再根据学生的疑难,按照不同层次学生准备“开锁的钥匙”。只要这样在上课前,师生都认真进行了准备,难道课堂还会不精彩吗?

五、“备课不能‘闭门造车’”。

现在的“备课”,或是老师一个人在办公室“开单车”,或是年级组内几个教师聚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进行团队合作,美其名曰在集体备课,实则,这些备课,说白了,都是在“备教法”。特别是那诸葛亮式的大备课,看似热闹,汇集了大家的智慧,但这集中、统一形成的“优质教案”,根本无法去适应每个学生的口味,也不可能适应每个教师去操作。教无定法,对于不同学生,因需求的差异,教师的教法也应略有所别。对于不同能力的教师,教法上也要尽量贴近他本人,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要是一味拿名师的课去“依葫芦画瓢”,定然是课堂中没了“生命”。

这样闭门造出的“车”,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算得上是课堂前设置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备课时,不能一个或几个老师“远离教室”、“远离学生”、“远离教师个人能力”、“远离教育理论”,在那里“妄自菲薄”的搞什么“大教法”、“大智慧”的研究,又大张旗鼓地去拿学生做实验。

六、“备课并非课课都详案”。

学校要求中青年教师都这么做。但在一个由全国教师加入的QQ群里,经调查,85%的教师不同意这么做。理由一:教案本身只是一个上课计划,可行度到底有多少还难说,与其把时间耗费在写教案上,还不如多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上;理由二:教案本身就分为详案和略案两种,加之一个单元内的课文也有主次之分,所以在写教案上也要有轻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课课都详案。在编写详案时,不宜一味去追求什么师说,生

一、生二说的“预设”课,也不宜频繁回归到传统教案的套路,把课堂教学的目的、重难点,组复新巩布等教学过程全部都呈现在书面上,更不能机械地把学生的情况、教材的情况都一一累赘到纸上。

七、“网上的不能搞‘拿来主义’”。

现在的网络是个无穷的资源库。我们教师想要的教案,从小学到高中,从语文到美术,应有尽有,只要利用一搜索引擎工具,键入课文的名字或关键词,轻轻一点击,就会“网”到想要的教案。对此,不少老师开始用查找网上的“共享资源”,来代替过去的备课,“美其名曰”在搞什么“网络备课”。其实他们多是直接下载了教案,不用“加法”也不用“减法”,就直接用到了自己课堂。这样的“拿来就用”的方法,一是不利教师自己的成长。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路上,备课也是个“学习、研究的大课堂”,简单的“拿来主义”,不但不会让自己教学的本领增强,而且会增长自己的工作惰性;二是经常用别人的思想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很多时候做不到“对症下药”。久之,将会在学生中失去师者的“知识渊博”的好印象。

10.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 篇十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越来越引起所有语文教师的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水平教。师更是想尽了各种办法,但不知不觉中,当前的作文教学走入了一个又一个误区

误区一:多些就能写好作文。当前,我区多数学校仍在实行区教研室所规定的每周一篇作文制,很多语文教师也认为多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不错,多写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多写就真的能让学生写好作文吗?那也未必。其一,作为语文教师,其备课的繁重性是其他学科教师所无法比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周都要批改一篇作文,作文批改的“精”、“细”、“全”、可想而知;其二,学生每周都要写一篇作文,那么多的素材从何而来?更何况每周都写,有的学生势必产生厌倦感,不免产生应付的心理,试想,这种情况下写的作文能有好作文吗?鲁迅先生曾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这就是说,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起点。之所以有的学生抱怨作文无话可写、搜肠刮肚瞎编乱造,就是缺乏观察,缺少茅盾先生所提倡的那种“时刻在身边有一枝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的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的精神。学会观察吧,因为它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误区二:以写代读,读写脱节。在每周一节作文的情况下,势必造成这样一种后果:读写严重脱节。读书是很重要的。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不仅可以使我们从中汲取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感情,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及语言的表达方法就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读得越多,积累就越丰富。一旦需要,这些积累就会跳出来供你使用。就像现代著名作家赵树理介绍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的那样:“写起文章来要像走路一样的顺当,我认为和我小时候坐在板凳上哇喇哇喇的读书有关系。譬如,小时候老师教我们读《庄子》,我们就学到了庄子的句法;读韩愈的文章,又学到了韩愈的笔法。各种风格的文章都学,久而久之,我们学会了读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但是,目前,学生只是为作文而作文,不读或没有时间去读,这样下去,作文能力又怎麽能提高呢?学会读书吧,因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误区三:以写代说,说写脱节。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新教科书中有几个专门的口语交际训练,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大纲》中也强调了必须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学生说得是否有中心,说得是否有条理,本身就是口头作文的训练。但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写作训练,忽视了口语交际训练,《教学大纲》中有关口语交际的内容完全成了摆设,致使有的学生不敢说也不想说,素质教育是否得到充分落实我们姑且不谈,试问,像这样的学生说话都成问题,又如何能写好作文并提高作文水平呢?更何况我们也不想培养一批“写”的巨人、“说”的矮子吧?学会说话吧,因为说能促写。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把读、写、听、说四个环节切实处理好,走出以上的几个误区,学生的作文水平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提高。

11.如何走出高校瑜伽教学存在的误区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瑜伽教学 误区 对策建议

1前言

瑜伽教学具有道德准则严谨、体位要求严格、可净化心灵等特点,对学生的品格培养与心理健康均有很大影响,但由于陷入了认识误区,目前各高校的教学实效普遍未达到要求,甚至还引发了教学过程枯燥、学生练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所以,广大教师有必要在正视教学误区影响力的基础上,主动革新认识,带领学生尽快走出误区,以提高瑜伽教学效率。

2高校瑜伽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建议

2.1关于瑜伽教学

瑜伽教学的特点主要有:首先,道德准则严谨。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瑜伽更加时尚,其也因此备受年轻人的喜爱。一般来讲,练习瑜伽讲究真诚和节欲,道德品质要求极为严谨。其次,体位要求严格。在瑜伽运动中,基本姿势被称为体位,要求十分严格。体位规范时,练习者的身心素质均可在练习中得到增强。最后,可净化心灵。瑜伽除了能够促进人体系统的健康之外,还可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不仅练习者的不良习惯会逐渐改善,负面情绪也会慢慢消散,这就是瑜伽的内外净化作用,于人的身心健康均有明显益处。实际的瑜伽教学活动中,教师需立足瑜伽的特点,将上述要求落实到位。

2.2教学误区

在现阶段,高校瑜伽教学存在的认识误区主要有两项:首先,学生对瑜伽的积极作用缺乏深刻认识,学习动机较为狭隘。比如,高校学生中,不少人都认为瑜伽可以减肥,这一点也是他们对瑜伽运动的唯一认识。此种认识否定了瑜伽在其他方面的价值,导致瑜伽教学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困难重重。再比如,高校学生普遍认为瑜伽属于体操,在他们看来,学习瑜伽在某种程度上就等同于练习体操。上述情况均是学生对瑜伽缺乏全面认识的表现,不仅会对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产生制约,还会影响瑜伽价值的彰显,不利于此种运动的普及与流行。其次,对适用群体的界定出错。此项认识误区主要是指人们普遍认为瑜伽只适合柔韧性好的女生,导致的后果是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瑜伽实际上是一种男女都可以练的运动,但由于长期以来练习的男生比较少,再加上瑜伽动作经常给人一种难度偏高的印象,女生往往会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做到而放弃尝试,而男生则大多会因为观念、过分看重他人看法等原因拒绝尝试。这种认识误区否定了瑜伽适用性强的特点,使得此种运动的推广阻力重重。

2.3对策建议

2.3.1扩大宣传,帮助高校学生正确认识瑜伽

高校瑜伽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狭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陷入了认识误区,因而,要想端正学生态度,高校就必须要首先帮助学生摆脱思想上的束缚,使他们正确认识瑜伽。瑜伽被视为文明瑰宝,集健康学和运动学于一身,将其推广开来,对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瑜伽普及过程中,宣传属于至关重要的一环,关系到人们的兴趣。所以,广大高校有必要充分重视宣传,以增强学生学习瑜伽的热情。具体而言,高校需合理利用校园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以此来纠正师生对瑜伽的偏见和错误认识。在瑜伽宣传的过程中,高校需注意将下述内容作为侧重点。首先,运动机理。对此进行宣传,既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瑜伽,又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安排。其次,作用功能。对此进行宣传,可以避免学生以偏概全,有助于摆正他们的学习动机。最后,文化内涵。归根结底,瑜伽属于一项运动,其也必然具备运动的特点,这一点很容易使不爱运动的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失去兴趣。对瑜伽的文化内涵进行宣传,可以适度减低学生运动时的疲劳感,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品格培养。扩大宣传不仅是帮助广大师生走出瑜伽教学认识误区的有效方式,也是普及此项运动的必经过程,值得各大高校积极落实。

2.3.2大力推广瑜伽,并强调其普遍适用性

鉴于现阶段高校师生对瑜伽的认识大多都不够全面和深刻,现实中有必要加大推广力度,纠正他们的认识偏差,并通过强调瑜伽的普遍适用性,来增强其吸引力。只有学生明确瑜伽的实质,才会产生学习欲望,此种运动的受众群体才会不断扩大。因而,瑜伽推广中需注重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消除学生对瑜伽适用群体的片面认识。比如,很多男生认为瑜伽只适合女生,对于这样的学生,现实中可通过强调“男女皆可练瑜伽”等方式,来消除他们对此的片面认识,使广大男生敢于尝试练习,鼓励并帮助他们迈出第一步。其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身体条件的局限性与可改变性。比如,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柔韧性不佳,不具备练习瑜伽的条件,对于这样的学生,现实中应从给予更多关注开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身体条件对其学习瑜伽的影响,并于同时强调身体条件的可改变性,使学生明确瑜伽可以帮助改善身体条件。这样做能够通过关怀,唤醒学生内心的力量,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可为瑜伽推广创造有利条件。最后,利用课外活动之机增强学生练习瑜伽的兴趣。比如,高校可考虑建立瑜伽俱乐部,为学生的课下练习提供机会。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自主练习中感受瑜伽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发现日常教学的不足,有助于教学误区的修正。所以,以上做法无论是对于瑜伽教学效率的提高,还是对于瑜伽的推广与普及,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结语

整体来看,目前的高校瑜伽教学中普遍还存在认识误区,师生对于瑜伽的理解都比较片面。鉴于这种情况对瑜伽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均极为不利,现实中有必要从纠正认识偏差开始,帮助广大师生尽快走出认识误区。

【参考文献】

[1]肖志艳.高校瑜伽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及其防护策略研究[J].企业导报,2015,(21):155-156.

[2]关璐.探析在高校瑜伽教学中情感型教学模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0):123-123.

12.如何走出农业政策审计的误区 篇十二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情境创设,误区,对策

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建构的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 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并促成理性认识的发展。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广大思想品德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性出发, 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 特别注重情境创设, 但是, 笔者观察发现, 思想品德课情境创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本人就以几个日常教学片段为例, 通过剖析其中存在的误区, 并就如何走出误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情境创设要重视材料的针对性, 走出牵强附会的误区

【教学片段一】《特殊的爱, 特殊的保护》的导入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 大家知道今天11月16日是什么日子吗?”

生:不知道。 (一脸茫然)

师:“今天是我给大家上课的日子啊!” (教师想以此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 学生反映还是很平淡, 有些学生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样子)

师: (打开PPT) “今天是联合国规定的世界宽容日,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倡导人与人之间要有宽容心, 生活中我们有没有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宽容呢?”今天就来学习《特殊的爱, 特殊的保护》。

【反思】授课教师创设的情境, 似乎是为了刻意契合上课的日子, 因为这堂课是一节优质展示课, 但是情境材料与教学内容之间明显感觉有些牵强附会, 针对性不强,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绝不仅仅是一颗宽容心就能包容的, 这其中更有一份社会责任在里面, 宽容是道德层面的要求, 而本课对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则是法律层面的。

【对策】创设教学情境, 选择情境材料, 必须考虑到是否有针对性, 情境与教学内容之间要有密切的关联性, 这样, 在教学中才能产生实效性, 哪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难以自圆其说, 生搬硬套的情境创设, 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学生的思维困惑, 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因此, 情境创设既要与教学内容有关联, 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引起学生共鸣, 即:既要针对教学内容, 也要针对学生的学情。

二、情境创设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 走出舍“本”逐“末”的误区

【教学片段二】八年级《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导入情境创设

师:我们来玩一个拆字游戏——关于“宽容”, 我们观察这两个字的偏旁部首, 拆开后如何组合意思。

生1:宝盖头下, 长着草, 看得见。

生2:宝盖头下两个人, 一张嘴说话。

师:宽容二字都是宝盖头, 可见都是宝贝, “宽”字下面, 是草和见, 也就是像杂草一样的意见、看法允许并存, “容”字是两个人和一个口, 就是你说你的理, 我说我的理, 不妨求同存异, 合起来就是, 要有宽大的气量, 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反思】这个拆字游戏让授课教师颇费口舌, 一番“说文解字”, 虽然引到了本课的课题, 但是学生对宽容二字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上, 而教材中有一个《三尺巷》的故事, 既有故事性, 又有针对性, 紧扣教学内容, 授课教师舍“本”而逐“末”, 也许考虑到学生已经预习过教材内容, 对这个故事没有兴趣。但是课本中的情境、案例、插图等都是编写组专家精挑细选的, 只要合理恰当地加以利用, 同样能出彩。

【对策】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故事、案例、插图等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的是教材内容的具体化, 有的是教材的延伸拓展, 有的是教材的补充。因此, 在情境创设上, 有时要以“本”为本, 具体建议如下:

1. 注重对教材中的情境素材进行加工重组, 使之符合学生的生活情境。

2. 对教材中的情境素材进行挖掘、深化。

3.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参与到以教材素材为背景的情景创设中来, 如让学生讲课本中的故事、演小品、进行辩论等,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以“本”为本的一个情境创设案例:

【教学片段三】七年级《让生命之花绽放》的导入

师: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4年2月23日, 重庆璧山县两名矿工到井下检修, 不料突遇矿井塌陷, 被困井下, 他们在井下仔细搜寻, 也没有找到出路, 身陷绝境的他们后来怎么样呢?大家猜猜看。

生1: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顽强地活了下来。

生2:他们被救援人员救出了。

师:想知道这个故事的最后结局吗?

生:想!

师:请打开课本翻到P29, 品读《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我所用的情境素材来自课本, 也许学生较熟悉, 但是我经过网上查找, 加入了具体的时间、地点, 让故事的真实性凸显出来, 再设置一个悬念, 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这样的情境创设既利用了教本中的素材, 又有本人自己的设想, 稍作加工, 便别出心裁, 以“本”为本, 既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举三得, 何乐而不为呢?

三、情境创设要注重学生有效的参与性, 走出哗众取宠的误区

【教学片段四】九年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片段

师:著名学者、科学家钱学森曾针对我国的教育现状, 有这样的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针对这一发问, 假如你是市长、教育局长、校长、家长, 请谈谈如何应对?

生1:假如我是市长, 应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改革中考招生制度。

生2:假如我是教育局长, 坚决查处增加学生可也负担的教师, 屡教不改者, 开除!

生3:假如我是校长, 我要增加体育课, 多开实验课, 控制作业量。

生4:假如我是家长, 我绝不强迫孩子学奥数。

……

师:同学们讲得有一定道理 (教师对有些学生的信口开河、发泄情绪的回答有些招架不住了) , 我们全社会都要形成一种教育创新的氛围, 来回答钱老的世纪之问。

【反思】教师在此处的情境创设, 意在强调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担任领导、长辈的角色体验, 设身处地进行探究, 意在拓展学生的思维, 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 但是动辄让学生担任领导角色, 不免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看似课堂气氛活跃, 实则学生回答浅尝辄止, 甚至带有随意性、情绪性、极端性的倾向, 实际操作性不强。

【对策】情境的创设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与经验, 让学生有话可说。这样, 学生不但参与性强, 而且效果好, 有一定的实效性, 就拿上面这个情境来说, 如果教师将问题修改为:请同学们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 就这一世纪之问, 向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家长等提出你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我相信, 学生会结合当前的学习现状, 会从减轻课业负担、改革考试制度、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谈一些实实在在的认识, 因为角色定位是学生, 也会避免信口开河现象的产生, 事实证明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能有效触发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地把学生身边的, 为学生所熟知的事例, 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素材引入课堂, 这样, 学生的参与性不但强, 而且效果会更好, 实实在在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触动学生的心灵。

13.走出教学设计的误区 篇十三

在今天上午的视频学习中,我们聆听了来自北京的两位教育专家杨润泽和黄京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所做的精彩讲解,观后,收获颇多,结合着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自己所了解掌握的一些情况,对思品教学设计上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总结。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设计在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日益凸显,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一些老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教学设计的要求把握不准确,致使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陷入误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割裂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

很多老师过多的看重知识和能力目标,忽视了情感目标的培养。也不乏有些老师一味的强调情感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

三维目标是每一节思想品德课中都需要贯彻落实的一个整体目标,但是目标在落实的时候应该结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不能千篇一律。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二、在课堂活动设计上,重形式,轻失效。

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积极更新观念,将活动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改变了满堂灌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些老师是为了活动而去设计活动,致使有的活动脱离教学目标,与教学主题关联不大,还有的老师为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设置的活动次数频繁,形式多而杂,学生忙的不亦乐乎,但是最终却没有多大实际效果。

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必须要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活动的设计要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据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必须要让它的存在有利于突破重难点,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但是不能杂乱,教师在活动进行时要适时进行引导、调控,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较为单一

相当一部分老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还是以讲授为主,课堂氛围不是很好,教学效果不理想。

作为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让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接受能力。特别要选择使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利用多媒体手段等,将抽象概念和观点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重预设、轻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只有两翼齐飞,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注重预设,讲什么,怎么讲,甚至提问什么问题,让哪些同学回答都设计好了,教师讲课好像在背台词,用时下的流行语来说就是在“作秀”,这种情况在一些观摩课优质课中出现的比较多。教师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设计的路子走,对于教学过程中即时的生成不重视,有的听而不闻,有的一带而过,就怕“脱轨”,教师的做法导致了学生只能是帮助老师演戏的道具。

作为教师,我们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的为学生留出参与、互动、创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要凭借一双慧眼和自己的才智,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过程反应,适时引导,及时评价,有效利用课堂中的即时生成,以弥补预设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效果。

五、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华而不实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众多可以借助的教学手段,老师利用这些直观的教学手段,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让枯燥、抽象的只是变得形象、生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有些老师过分的依赖这些手段,一节课围着电脑转,自己好像成了一个放电影的,学生成了观众,还有的老师在课件设置上过于花哨,转移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只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个手段,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这是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但是用的要适时,要有效,课堂的主人是老师和学生,不能让机器喧宾夺主。

六、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过度依赖于网络

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在网上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但也正是网络的这种便利性,让不少老师产生惰性,产生依赖性,不再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不再去认真钻研教材,而是直接从网上下载教学设计、教案、课件、习题,甚至不加修改直接为我所用。长此以往,教师的素质得不到提高,课堂教学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对于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但是不应该全盘吸收,这也违背三贴近的原则,我们应该通过借鉴网络优质资源,学他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4.走出读后感的误区 篇十四

读后感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所占的分量并不算重,不过我依然觉得学会写读后感很重要,因为它是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可以使阅读与写作相得益彰。传统的读后感因为陷入“两段式”的误区,使得这种文体应有的价值大大降低。我所说的“两段式”就是“概括介绍加体会”,其中“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往往占了读后感的绝大部分。仔细想来,这种“两段式”读后感存在两大问题:第一,它让“读”成了真正的空架子,即使不读也能写出后面的那些“感”,因为那不过是生活中的事例;第二,它让“感”成为无本之木,成了无水之鱼,因为那些感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笔者以为读后感应当提倡“三段式”,即“概要交代——感受作品——感受生活”。“概要交代”就是开头简要交代一下读的是哪一本书或哪一篇文章,主要内容与思想是什么,也可以用一两句话简单概括自己的主要体会。第二段“感受作品”就是抓住作品某些细节谈出自己对作品人物、事件的感受,有了这部分内容,就可以杜绝读后感的“有感无读”现象,也可以使后面的联系生活谈体会更加有根有底。第三段联系实际谈体会,可以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当然也可以联系家庭、学校、社会等生活实际,可“联系”的范围广了,读后感的思路就开阔了,学生也就不用再为读后感无话可说畏难发愁了。

附“三段式”读后感范例

读《两位母亲的故事》有感

今天,我含着眼泪读完了《两位母亲的故事》这篇短文,文中讲述了这样两位母亲:一位送儿子到站时看到儿子的背包提带断了,情急之下解下自己的腰带系在了儿子的背包上;另一位母亲探望监狱中的儿子,给儿子带去了自己亲口嗑好的一大包瓜子仁。这两个故事都不长,但是读过之后,却都像两条大河在我的心中奔流,卷起了巨浪。

这的确是两位令人感动的母亲。那第一位母亲,在解下腰带的时候就没想到一个女人提着裤子在众人面前走过时有多么尴尬吗?她就没想到过提着从车站回家走几十里路该有多么不便吗?她就没想到过在这样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很难找到根腰带吗?没有,她想到的只是背包带断了,儿子旅途要增加许多的劳累,也只想少一些对儿子的牵挂,她知道让儿子抱着沉重的背包上了车那份担心要比没有腰带的尴尬难受得多。读着这个故事,我不知道这位母亲哪来的这般急中生智,但是我知道一位母亲的爱心可以化为任何智慧和力量。文中的第二位母亲让人更加感动。那“小山似的”一大包瓜子仁需要她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在那样一个生活难舍难分的家庭里,那散发着浓郁香味的“鹊舌头”难道对她就没有一点诱惑?我不敢相信这无数个喷香的小东西是怎样从这位母亲的嘴蹦出来的,但是我知道任何的力量都挡不信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任何诱惑都无法抗拒母亲对儿子的关怀。我不知道那个监狱中的儿子吃着母亲嗑的这些瓜子仁会怎样泣不

成声,会怎样以泪洗面,又会地痛悔愧疚,但是我相信这些小小的瓜子仁定会为狱中的儿子铺起一条浪子回头的路。

15.高职学生如何走出英语学习误区 篇十五

误区一:把英语知识当成英语技能

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 许多英语学习者只是为了获得一门语言知识。他们更关注语言知识的积累, 却没有努力去发展运用这些知识的实际技能。特别是高职学生通常把时间都花在背语法规则、记英语单词、做阅读练习上, 虽然有些学生过了四、六级, 但在实际应用的时候, 还是听不懂, 说不出。

有的学生拿到一本听力教材, 一看单词都见过, 就认为太简单了, 等放了录音, 却又听不懂。问题浮出了水面——英语是技能, 而不仅仅是知识。打个比方, 假如你想学习开车, 买了本“司机速成”的书, 把书从头背到底, 甚至倒背如流。这时你有了关于如何开车的知识, 但是你肯定不会开。原因是开车不是简单的知识问题, 它首先是一项技能。要学会一项技能, 核心问题是练习, 光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学外语当然比学开车要复杂得多, 但它首先也是一项技能, 光看语法书, 默背单词是远远不够的。要把知识变成技能, 必须下苦功夫, 必须勤练, 熟能生巧。学技能所遵循的原则是“做中得学”, 如果只学而不用就永远也学不好。可见, 如果不能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变, 学好英语将会遥遥无期。于是很多的外企人事经理感叹:“想找到英语应用自如的大学生真的太难了。”但是, 这些学生们的确都是拿着各种英语等级的证书去面试的。

误区二:寻找捷径, 急于求成

现在有很多学生怕吃苦, 不愿意下真功夫, 总想找到捷径, 因此寄希望于技巧书、速成书。以为掌握了书中所介绍的技巧, 就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出口成章, 下笔如神。诚然, 技巧书、速成书对于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又在持之以恒不断学习英语的人来说, 就像是鼓满船帆的风, 可以使学习者加快学习进程。但若忽视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 而一味只想利用某些技巧来充当万能的钥匙, 最终只能走入死胡同。况且, 这些技巧、捷径也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融会贯通、应用自如。许多英语专家也一再告诫我们, 要学好英语, 非下一番苦工夫不可, 投入和产出成正比。要持之以恒, 不可一暴十寒。所谓“一天记住一百个单词”, “英语听说百日通”等纯属商业炒作。

一位师从亚里士多德的年轻人抱怨学习过程太慢太苦, 问亚里士多德有没有捷径可走。亚里士多德说出一句千古名言: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learning. (学习无捷径)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钱青要求我们要多读些简易读物, 最好是20世纪的作品, 最好是关于日常生活的, 以免词句的过于陈旧和老化。梅仁毅教授提出至少要读40本简易读物。《英语学习》主编高厚堃建议至少要背40篇名篇。可见, 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误区三:重应试, 大搞题海战术

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 学生一股脑冲分数而去。许多高职学生认为, 只有英语合格, 才能获得资格证书, 才能拿到文凭, 才能在将来找工作时多一块筹码。他们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对考试最有用的东西,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在他们看来太浪费时间。学习英语时得过且过, 抱着60分万岁的态度, 考试前突击一阵子, 整天钻书山、泡题海、蒙答案。一旦考试通过, 便万事大吉, 将英语束之高阁。其结果是:什么都懂一点, 但哪点都不精通。学到的是支离破碎的语言, 能力上也是半瓶子醋, 经不起三追四问。

要知道, 考试的目的只是检查学生掌握英语的情况, 是一种手段, 而非目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督促手段,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进而培养他们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由于种种原因, 现在我们考试制度还很不健全, 考试题目还不能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完全吻合起来。要想把英语当作一种工具, 用于工作和生活中的交流, 只围着考试的题目转是绝对不行的。主要还应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 来达到能听、会说、读得懂、写得出的目的。

语言的学习是一种知识能力积累的过程, 我们首先应该克服急躁心理, 少一些功利目的, 静下心来, 扎扎实实打牢基础, 培养语言技能, 不断积累提高。基础打牢了, 各种考试就都能从容应对。

误区四:依赖教材, 迷信教师

对教师、教材过于依赖在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很多学生不能自主学习, 对预习和复习的重点把握不清, 一切依赖教师安排。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 缺乏质疑问难的精神, 认为只要教材上写的, 教师教的就是对的。要知道, 每个人都有局限性, 教师也不例外, 教师只能传授一些知识, 而非全部知识。同样, 教材也不应是学习的全部内容。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知识的习得, 需要到广阔的、肥沃的土壤里去吸取营养, 这样才能全面发展。背一背词汇、看一看语法书、学几册精读课本, 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学习教材之余还应大量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书籍, 报刊, 了解英语社会的文化背景知识, 培养对英语的感性认识。当然, 也需要进行各种不同题材的听、说和写作训练。比如, 听力训练的材料除了与课本配套的听力教材外, 还可以听一听外国的英语新闻广播, 原声电影录音, 英文歌曲等。这样, 可以大大丰富各方面的词汇, 熟悉不同的发音, 也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总之, 学习一门外语, 从不懂到懂, 实际上是对该语言的一种熟练过程, 这一过程就是从不断跟它接触、练习、反复实践, 达到熟悉它, 并能巧妙地理解和使用它。要做到这一点, 不是一次两次, 三天五天就能奏效的。另外, 要掌握一门外语, 光凭理论上的理解——只知道某单词的含义是万万不行的;要想学好英语, 我们应该走出误区, 对英语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遵循英语学习的规律, 采用科学的学法;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切忌急于求成。只有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扫除各种障碍, 才能学好英语。

摘要:在高职学生中, 有一部分人急于求成, 对学习英语的方法认识不足, 甚至走入误区, 学习效果欠佳。结合英语实践教学, 探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误区, 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以期使学生走出误区, 真正学好英语。

关键词:英语学习,误区,捷径,勤练

参考文献

[1]高一虹.2003, 英语学习与自我认同变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2) .

[2]樊长荣.中国学生英语时体习得中的两大“误区”[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6) .

16.如何走出农业政策审计的误区 篇十六

一、设计分层探究任务,切合学生认知需求

问题任务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必然需要。传统的合作探究往往只局限于学生的自主质疑,忽视了他们的学习认知不足。围绕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需要制定具有层次性和多样化的学习任务,才能更好地解决任务运用缺少广度和深度的问题。

设计分层的探究任务,应在了解学生英语学习差异和需要的基础上,注重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地予以灵活运用。在设计层次性学习任务中,应该体现以下特征:(1)差异性,切合学生的不同学习认知需求,让学生能够在各自的认知范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探究目标和任务,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2)多样化,围绕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设计不同的任务,突出“务实基础,发展技能”的原则,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任务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进行深入细致的表达交流。(3)发展性,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技能发展,以鼓励他们“跳起来摘果”为限,多将学习的难点问题细化和具体化,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分层探究任务的运用可以满足全体学生学习发展需求,最大限度调动他们学习激情和潜能。

结合课程的教学要求来设计层次化的学习任务,不仅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还能使学生在有效任务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的7B Unit1 Dream homes的“Reading A Homes around the world”阅读教学中,可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自主阅读,并运用记笔记的形式圈出疑难和重点知识点。教师可要求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针对阅读中的生词,认真识记,并通过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展示识记成果。同时,可设计具有层次性问题,像What’re characters about their homes in the article? Which home do you like best? Why? What is your dream home?等,建议学生在同桌问答、小组交流以及师生探讨过程中予以表达,以增强认知体验。

二、引导自愿调配组合,提供差异互补团队

课堂中的合作探究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发行为,带有一定的群体性。但这种群体性应该具有一定的固定化和差异性,即在遵循学生自愿组合原则的基础上,应该紧扣“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形成共同的学习探究目标,增强学习活力。

一方面,固化学习小组,按照橄榄型的结构来鼓励学生自愿组合,同时结合学习团队的特点来适当调配,使得班级的所有学习小组实力相当,每个学习小组一般以5人左右为宜;另一方面,明确各个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在人人表达中大胆交流,增强学习的信心动力,同时,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建立“一帮一”的互助关系,以此来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建立在这样差异互补基础上的资源调配小组,能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学习力量。

教师在帮助学生搭配学习小组过程中,不仅要从学生的学习喜好、行为习惯、性格特征等方面来全盘考虑,还应就各个小组的特点来鼓励他们彼此合作竞争,增强合作探究的活力。例如,在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的“Reading An earthquake survivor’s home page”阅读教学中,可要求学生采取自愿组合和调配搭配的方式来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明确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的讨论。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后,可挑选一些的成员组成机动小组,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其它小组学习,并鼓励学生围绕“How to protect ourselves in earthquake?”来进行相互竞争讨论,以帮助他们增强认知感悟和认知体验。

三、鼓励按需主动表达,调整施救策略方法

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彼此合作探究中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使学生获取更为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合作探究不仅需要学生大胆表达和主动交流,更需要学生在自主表达中主动发现问题,探寻更为合理的解决策略。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来表达,使教师发现学生更多的问题。在合作探究教学中,一方面,明确合作探究的规则和要求,让学生能够平等有效地执行,并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自觉意识,将自我探究过程通过多样化的语言予以表达;另一方面,教师主动参与学生的表达过程,在他们“欲言又止”的情况下予以指导,让他们获取更为全面的认知感悟。学生的按需主动表达,能使他们对学习有更为深刻的感知印象。

教师可凭借在学生表达交流中发现的问题来实行相应的补救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这样的校正能使学生由被动交流转化为自觉主动地交际。

17.走出电化教学的误区 篇十七

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实质是“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者主动地将人类的文化、思想、科技、审美、劳动等方面的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质,使身心潜能获得充分发展与提高。”电教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具有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合理运用它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服务。可电化教学在实际地运用、操作过程中却走入了一些误区。

一、电教媒体的运用趋与偶然性

电教媒体的引进其目的,其关键在于运用。可在大部分老师看来,运用电教手段“挺麻烦”,有的甚至认为是多此一举。在大量的日常常规教学中,许多教师所配置的灯片、投影、录音、录象却长眠柜中。学生只能在公开课、观摩课、竞赛课中感受之。任何先进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手段,只有人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先进性,掌握其特点,善用活用,恰到好处,才能充分发挥其良好的作用,产生优化和预期的结果。而这恰恰是许多老师的不足之处。面对现代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有老师存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思想,缺乏探新意识。备课授课中,舍不得花时间,花精力,仍固守着“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做法,以图省事。面对这种境况,要加强老师们的电教意识,抓好常规电教的落实,加强对教师电化教学知识的专业培训,改变电化教学只为“赛课”服务的做法。

二、电教媒体的运用趋于滥用性

在大部分老师的观念中,认为选用媒体愈多就愈受欢迎,效

18.如何走出农业政策审计的误区 篇十八

雅思口语培训课程,如何走出中学英语词汇学习误区

目前的中国,从孩子到老人都感受到了一场空前的英语学习热潮。作为学习任务比较繁重的中学生,英语学习更是重中之重,为学习英语所付出的努力和时间也是空前的。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自信的说:“学好英语,我做到了!”从现在起,关于如何学好英语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文章中,从词汇学习这个独特的角度与大家进行深入的讨论。常言道:不走弯路就是最好的捷径,那就让我们一同走出单词学习的误区:

相信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英语词汇都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伤口”。大家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上学路上,有人拿着词汇书边走边看;上楼梯时,有人抱着词汇书若有所思 …… 可是,如此的努力也并未使这些同学的单词量有一个质的提高。这是为什么呢?俗话说:不破不立,为了帮助大家建立更好的单词学习习惯,我们首先就要认清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存在有那些问题和误区,以彻底根除这些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背单词如果一直停留在一词一义、一词一用的阶段,那么尽管你背了不少单词,做起题来仍然捉襟见肘、处处被动。如在考到regard 和company的一词多义、further的一词多用时,如果你不了解“regard” 除“看作”之外还可以表示“尊敬”,不明白“company”除“公司”之外也表示“伙伴”,不知道“further”除作形容词、副词外还可作动词表示 “增进、促进”,那么你做起题来当然会举步维艰。为了解决这种困境,大家应该将曾经出现过多种意思的单词进行归纳总结,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个问题是雾里看花,不能举一反三。如raise, rise, arise三个词在考试前就应该弄明白,有的考生遇到他们却仍是模棱两可;practice是“实践”,形容词 practical的意思是“实际的,实用的”,而副词practically却是“几乎,简直”。同学们丢分不完全是单词背得少,而往往是记得不够细致。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做题的时候多花一点点时间来揣测一下,为什么选A而不选B?A和B究竟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一天一点,日积月累,一定有巨大的进步。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中学是一个人常用词汇累积的最重要时期,只有好的单词学习习惯,才能帮助学生最快速的走完基础词汇累积之路。因此,必须从最初就明确“要学活词汇,不教死词汇”的概念,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单词学习坏习惯的产生,保证学习的效果。

Education: life balance

登陆网站 参加免费试学

They are often gentle in nature, and know right from wrong.As they become teachers, they have regular work-and-rest time, which is very convenient for them to take care of a young family.And, they could be a free tutor for their children.师范类女生: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上一篇:教学交流教师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打电话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