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质控总结(共11篇)
1.消毒供应中心质控总结 篇一
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年度工作总结
2013年是不平凡的关键年,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我院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开展并实施“三甲”复评工作,我科在医院、复评办及护理部的有序安排下,克服各种困难、精诚团结、全力以赴,把“三甲”复评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确保工作做细做好。同时我科以“三甲”复评工作和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四三二一”为契机,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绩效、体现以临床为中心”作为三甲复评主题,对照标准,落实持续改进,使消毒供应中心在接受专家现场评审期间在“专科三基三严、服务质量、专科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均获好评,成为专家汇报总结的检查亮点。2013年消毒供应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在院领导、护理部、院感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帮助下,围绕目标任务,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要求顺利完成了“三甲”复评任务及全院的消毒、灭菌、供应等集中化服务工作,现将2013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三甲”复评工作总结
11月21-24日,我院迎来了四川省评审专家组一行15名专家对三甲复评工作的现场评审,各项工作获好评。
1、组织全科工作人员参加医院“三甲”复评工作动员会三次。
2、科室召开全科工作人员思想凝集会和落实持续改进会达51次。
3、科室成立“三甲”复评资料准备工作小组3人。
4、科室成立内审自评专家小组4人,接受院级内审自评检查5次,接受科室内审自评检查24次。
5、扩展面积、调整流程布局,使其更加符合规范,利于工作的开展。
6、引进各类新型设备:进口高温高压灭菌器2台、进口全自动清洗消毒机2台、进口低温等离子灭菌器1台、进口ATP生物荧光检测仪1台、器械干燥柜1台、纯水处理系统1套、医用封口机1台、高压水枪2个、高压气枪2个、人机共存空气消毒机2台、除湿器3台。
7、组织科室专科业务和医院文化建设学习57 次。
8、组织全科工作人员“三甲”复评相关知识及院感知识考试10次,医院抽查考核20余人次。
9、组织应急演练共5次达64人次,如职业暴露、院感暴发、消防演练、停水停电等应急演练;各种操作技能演练共8次达386人次,如成人心肺复苏术、手卫生、检查包装区工作流程、高温高压灭菌器操作流程、手工清洗操作流程、管腔器械及穿刺针清洗操作流程、特殊感染器械处理流程、医用封口机操作流程、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等。
10、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11个;修订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10个。如消毒供应中心继续教育与专科业务培训制度、交接班制度、高温高压灭菌器故障处理预案、高压容器爆炸应急预案、清洁工岗位职责、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的操作流程、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操作流程、医用封口机操作流程等。
11、按医院要求多次修改完善“三甲”复评归档资料及目录。
12、三甲复评工作现场评审情况:(1)、现场检查消毒供应中心的专家5人;(2)、现场访谈7人、调查访谈2人;(3)、抽查考核2人;(4)、实地访视流程布局、各区操作流程、设备运行情况;(5)、资料查阅:消毒供应中心所有相关专科资料;(6)、个案追踪:骨科植入物处理流程的追踪记录;(7)、现场抽问11个。
13、消毒供应中心接受三甲复评工作现场评审亮点:(1)、各区标示醒目清楚,管理规范;(2)、资料齐全规范;(3)、专科理论知识及院感知识掌握好,科室培训到位。
(二)、1—12月常规业务工作量完成情况
1、生产无菌包192734个,灭菌3200锅次。
2、发送临床一次性卫生用品:输液器 973719支、注射器2031275支、棉签6491包、头皮针262508支、纱布657981张、静脉营养袋920个、一次性导尿包1147个。总金额达2406260.23元。
3、坚持每天下收下送8-11次。
4、灭菌合格率100%。
5、临床满意度95%以上。
(三)、护士长业务管理工作
1、以“三甲”复评工作和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为契机,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改扩建,使其更加符合规范,利于工作的开展。
2、引进各种设备18件,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及操作培训。
2、及时传达每月的院务会和护士长例会精神,强调科室事宜50余次,按时完成护士长手册记录与各项考核。
3、每月下临床面对面沟通1-2次,做好与临床形式多样的沟通记录,并及时反馈提高服务质量。
4、科室坚持以“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保障第一”的服务工作理念,确保“无菌物品零缺陷”的宗旨,组织工作人员外出培训学习8人次、参观学习4人次(宜宾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省级专业骨干师资培训1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市级医院业务学习20余人次、科室业务学习57次,扩大知识面以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綜合素质,更好为临床服务。
5、对工作人员进行“三基”培训,11月底组织全科护士参加全院的“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00%,科室组织专科知识和院感知识考试每季度一次。
6、坚持每月业务及管理查房2次、晨间提问4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各区质控成员每月4-8次不定期对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纠正。
8、每月一次质控会议汇总讨论,对本月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充分体现“PDCA”循环的工作方式。
9、组织业务骨干对新进人员进行专科知识培训,鼓励低年资护理人员每月科内讲课1次,提高她们的授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0、今年我科已经完成本科学习2人、6人参加专科学习。
11、落实持续质量改进工作11件,充分体现优质服务。
12、修改规范操作区记录,使其更加符合质量追踪可溯性。如:清洗消毒记录、操作区质控成员检查记录。
13、所有器械包使用包心卡,便于临床工作人员核查。
14、为了更好服务于病人,导尿包改为一次性、口护包内棉球改为无菌小包装棉球。
(四)、院感管理工作
1、成立院感质控4人小组,严把各操作区质量关,严格卫生部六项标准的落实。
2、每季度对操作区进行空气、物表、手卫生的抽样检测。
3、加强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和手卫生操作的培训及考核。
4、完成各项监测工作,如:每天进行空锅B-D测试、每天进行物理化学监测、每周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器生物监测、每天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生物监测、每周对清洗器械进行ATP生物荧光清洁度检测抽查等。
5、严格外来器械、植入物的管理,每次进行生物监测,如急包放入第五类化学指示剂作为提前放行标志。
6、按“两规一标”要求更改操作区名称,加强流程控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区,严格区分各区操作用品,不能混用,用后进行清洁、消毒、干燥处理备用。
7、建立清洗、组装、消毒灭菌等的监测记录,作为追踪依据。
8、对全院的专科包进行集中回收处理,全面服务于临床,如口腔科。
9、规范一次性卫生用品库房的管理,严格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入库、储存、发放管理,根据临床需要进一步规范调整临床领用次数及时间,严禁不合格无菌物品发入临床。
10、各项院感监测指标、消毒灭菌监测结果合格率100%。
(五)、护理教学
1、完成四川省康复职业学院、雅安卫校等大中专生的临床带教50余学生。
2、论文指导2人,省级刊物发表论文4篇。
(六)、安全管理
1、科室设安全检查员一名,负责每月的安全检查,做好自查记录。
2、设备按规定维护保养。
3、各区按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4、组织消防知识的学习及现场演练5次(理论2次、现场演练3次)。
(七)、医德医风教育
1、对新进人员进行入科及医德医风教育,落实行为规范,并做好相关记录。
2、每月组织职工政治学习一次,党员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3、组织职工为贫困地区、贫困学生捐款580元。
二、2013年度工作亮点
1、工作环境进一步改善,流程更加符合规范;周边环境整洁,符合院感要求。
2、管理规范有序,充分体现“PDCA”循环的工作方式,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3、各项资料记录完整规范,体现质量追踪可溯性。
4、工作人员专科知识掌握较好,培训到位。
5、落实持续质量改进工作11件,以“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保障第一”的服务工作理念,确保“无菌物品零缺陷”的宗旨,充分体现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服务。
6、通过“三甲”复评工作,工作人员自主学习、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意识均有提高。
7、工作人员撰写论文的能力提高,本年度发表省级刊物4篇。
8、工作量增加,工作人员团结协助精神显著。
9、较多先进设备投入使用,工作流程畅通,工作质量得到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
1、个别工作人员劳动纪律较差。
2、操作区偶尔记录不及时、欠规范。
3、个别工作人员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不强。
四、努力方向
1、进一步培养低年资护士的授课能力。
2、派人院外进修学习1-2人,争取外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和管理水平。
3、实现信息化对无菌物品进行追踪记录管理。
4、加强劳动纪律管理,对职工进行考核,强化科室内部管理。
5、指导帮助低年资护士撰写论文,计划发表省级刊物论文3-4篇、国家级论文1篇。
6、希望尽快新建消毒供应中心,改变现状,利于工作的开展。
7、争取成为自贡地区消毒供应中心的培训基地,建立区域化的消毒供应中心,服务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
消毒供应中心:黎平
2.消毒供应中心质控总结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的685套再生医疗器械进行调查分析,于2014年6月对再生医疗器械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作为实施前,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作为实施后。
1.2 方法
实施前,对再生医疗器械实行常规管理,即按照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实施后,对再生医疗器械实行全程质控管理。(1)回收质控管理:对于使用后的各种器械,需根据器械的品名、规格及数量进行查对和清点,检查器械完整性,观察是否带有锈迹、血迹及污迹等,对一次性使用的物品进行严格控制。(2)清洗质控管理:及时清洗回收后的再生医疗器械,彻底清除器械上的有机物及污染的血迹,最好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器械,确保蒸汽与器械表面充分接触,有效灭菌。(3)包装质控管理:配备好的器械由配包人员交付给包装人员及时包装,包装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器械数量及质量进行认真检查,放置化学指示卡,标明包装人员编号、灭菌日期及失效期等。(4)灭菌质控管理:及时对包装完成的器械进行灭菌,灭菌前,工作人员需对器械包装的完整性认真检查,包括包的数量、灭菌标识、失效期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压力蒸汽灭菌操作规程”运行灭菌程序。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前、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及各环节的合格率。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比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各环节的合格率包括器械回收、清洗、包装及灭菌的合格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来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医护人员对消毒后器械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实施前比较,aP<0.05
2.2 合格率比较
实施后各环节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实施前比较,aP<0.05
3 讨论
再生医疗器械指使用后经清洗、消毒、灭菌等处理后可重复进行使用的器械[3]。再生医疗器械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种类较多。现阶段,由于许多管理人员未对再生医疗器械的质控管理引起重视,使医疗卫生的风险较大,易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再生医疗器械实行全程质控管理非常必要。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要求在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严格控制各环节,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本研究中,我院消毒供应室在实行全程质控管理后,医护人员满意度及各环节的合格率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进一步表明对再生医疗器械实行全程质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实施全程质控管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各环节的合格率,提高工作质量及医护人员满意度,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方法及管理效果。方法 严格执行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管理,对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的再生医疗器械进行感染控制,探讨全程质控管理的效果。结果 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后,各环节的合格率及医护人员对消毒后的器械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再生医疗器械实施全程质控管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质控管理,合格率,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雪莹,王华生,宋婉丽,等.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2):1398-1399.
[2]李露.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4):617-617.
3.消毒供应中心的分区分组管理 篇三
消毒供应中心是承担医院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各种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消毒供应中心的地位在医院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有医院的“心脏”、“肝脏”之称,其工作质量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对预防和控制医院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实行分区分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1.分区分组
1.1.分区: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性质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区域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各区域位置固定,区域与区域之间用实物隔开。各区域工作人员穿不同颜色的服装(去污区穿黄颜色的服装,检查包装灭菌区穿蓝颜色的服装,存放间穿緑颜色的服装,回收及下送的人员穿外出的白颜色的服装)。
1.2.分组:相对应将在各区域的护理人员分组为:回收清洗组、检查包装组、无菌物品存放及下送组(包括一次性物品的发放)。
2.1.实行护理组长选举制:制定护理组长条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从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3年以上,经过消毒供应中心专科培训或专科进修,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业务知识扎实、技术过硬,对于工作能力突出、积极要求上进,敢于管理的护理人员可破格使用。
4、明确各区域组长职责,各区域组长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除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全面负责本区域的护理管理并保证护理质量,组织协调本区域的各项工作,解决本区域的护理难题,督促检查本区域的护理质量,负责填写本区域的各项护理文书,协调区域与相关区域及科室的沟通及交接班工作,对本区域出現的各项护理问题负有管理责任、
5、授予各区域组长权利:护士长根据科室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量安排各区域护士,各区域的护理组长可以对本小组的护理人力随时进行调配,对负责各项工作的护士提出工作质量要求,可根据本区域各层次护理力量的情况,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负责各项工作的执行,以便统筹全局;优先安排护理组长外出学习和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奖金的分配上给予一定的倾斜等。
6、各区域护理人员的要求:各区域护理人员接受护士长及本区域组长的双重领导,听从护士长的安排下在各区域工作。区域护理组长根据工作的情况及护理人员的能力安排适当合适的工作,比如:清洗组安排技术娴熟细心、性格稳定的护理人员专门负责硬式内镜、纤维器材料等精密仪器的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区安培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检查器械的清洗质量、完好度及功能;安排警力旺盛体力好的年轻护士从事下收下送工作。发现各区域的护理问题应首先与本区域的护理组长沟通解决,解决不了的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
7、护士长定期组织各区域组长开会,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协调各区域之间的关系。各区域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和困惑。对各区域组长的建议和意见,根据工作情况积极的采纳,给予各区域组长一定的信心,支持和帮助各区域组长,使各区域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4.消毒供应中心制度职责 篇四
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电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3.、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露.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满或空的气体罐均应专门放置,班班交接。
6、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的姿势.7、工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消毒供应中心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度
1、加强与药械科、后勤科沟通与协调,保证供应中心工作正常进行。
2、有计划地申报物资采购计划,急需物品与物资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妥善解决.保证物质供应。
3、做好设备,器材的保养和维修记录.随时与设备维修部门保持联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4、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情况.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应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梭.2.、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必要时着防护服.口罩.戴手套,严格遵守各区操作原则.3、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标志醒目,非灭菌物品不得与灭菌物品混放.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货柜或架上.4、分别设置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回收的污染物品均应经过标准清洗流程后再包装灭菌.5、下送车和下收车应分开放置.分开使用.每天下送下收完毕回科室后应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严格按小区分开专用, 不得交叉使用, 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6、去污区所有回收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被朊毒体污染的一次性诊疗器械应直接焚烧.接触污染物品后必须洗手.7、去污区、敷料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传递窗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一次.每日用空气消毒器照射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8、质量监测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消毒供应中心仪器保养维修制度
1、各类仪器应设专人操作和维护.工作人员未经科室管理人员同意,不得私自换岗.2、所有机器操作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及考试合格后方能上机使用.3、仪器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好日常工作维修与保养.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管理者,严禁擅自动机拆修.4、每月管理小组与仪器操作责任人对各类机器进行自查一次.5、对贵重,大型仪器如高压蒸汽灭菌器,低温灭菌器,半自动及全自动清洗装置等,应每半年申报设备维修科进行检修一次.6、建立仪器维修保养登记记录,并妥善保管以备查证 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类器械与物品的性能.用途.清洗.消毒.保养.包装和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类物品的处理流程,保证各类器材.物品完整.性能良好.2、各区人员相对固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遵守标准防护原则,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有效防范工作缺陷和安全事故的发生.3、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做好相关记录工作.4、爱护科室环境和财物,勤俭节约,严格按照器械.物品破损报废规定处理流程处理破损报废物品.5、严格控制人员出入,非本中心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工作区域;各区人员不得随意相互跨区。
6、树立职业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确保职业安全。
7、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定期收集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
1、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2人以上的质量管理小组,设专职或兼职的质量检测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会议。
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各项质量控制标准及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改进方案。
3、加强质量管理,专人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开展质量监控,对各环节.各流程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专项或全面检查。
4、定期分析.通报和讲评质量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以促进质量持续改进。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2、穿戴防护用品,不得随意到其他区域走动,落实职业防护措施。
3、做好回收器械的清点.核对.登记.交接工作。
4、严格按物品种类分类.认真执行器械.物品清洗操作流程。
5、盛装清洗后物品的容器及传递车辆应必须专用,严禁与污染容器及车辆混装;该区车辆.分装箱等用物必须专用,不得随意出入该区.6、工作结束后做好记录.整理.消毒.交接工作。
7、离开此区应洗手.更衣.换鞋;下班前做好安全检查。
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应洗手.更衣.戴圆帽.着装,必要时戴口罩。
2、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器械.物品检查与包装灭菌操作流程,认真落实查对制度,确保工作准确无误。
3、库管人员根据敷料使用情况,合理准备储存量,保证供应,避免浪费.4、严禁一切与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该区;该区使用车辆不得随意出入,必须进入者需进行处理后方能进入该区;保持该区清洁干净。
5、消毒灭菌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6、工作结束后,做好登记.环境整理和安全检查.7、其他则按照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执行.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制度
1、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人员相对固定,由专人管理,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2、工作人员进入该区,必须换鞋.戴圆帽.着专用服装,必要时戴口罩,注意手的卫生.3、认真执行灭菌物品卸载.存放的操作流程,增强无菌观念.4、灭菌物品存放的有效期:(1)使用棉布类包装的灭菌包, 有效期为14天;未达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规定的环境温度.湿度标准,其有效期应为7天.(2)使用纸包装袋的灭菌包有效期为1个月.(3)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包装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6个月.(4)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6个月.(5)具有密封性能的硬质容器, 有效期为6个月(遵循先进先出原则).5、该区专放已灭菌的物品,严禁一切未灭菌的物品进入该区.6、凡发出的灭菌包,即使未使用过,一律不得再放回该区。
7、各类常规物品和抢救物品应保持一定基数.认真清点.及时补充,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和数量,保证随时供应.8、从库房领取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均需先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该区.9、保持环境的清洁整齐,做好环境消毒和登记
10、其他按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执行.消毒供应中心办公生活区工作制度
1、工作时间更衣换鞋,着装整洁。
2、更衣室仅限工作人员更衣, 更衣柜内按要求存放衣服及洗涤用品.浴室供本室人员使用,非本室人员一律禁止使用.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区域内禁止吸烟.4、其他按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执行.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下送工作制度
1、满足临床物资需要,及时供应各类诊疗物品。
2、工作人员着装整洁,配戴胸牌,态度热情,文明用语。
3、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执行下收下送的各项操作流程.灭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别使用专用车辆.蓝筐,特别污染物品应装入防污染扩散的装置内,并标明感染类型。
4、坚持查对制度,严格交接,认真登记,做到帐物相符。
5、下收下送工作结束,车辆分别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分区固定放置。
消毒供应中心缺陷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2、护士长.和质控监测员应严格把好质量关,加强质量监控,做好质量检查督促工作.3、对薄弱环节和关键岗位重点监控,及时妥善处理
4、出现缺陷问题,当事人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5、定期对缺陷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明确责任,及时整改,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
1、供应中心监测人员认真遵守各项监测技术操作流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
2、严格灭菌器、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执行。
3、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清洗液浓度实行不定时监测,每天至少一次,使用中的洗涤用水按规定每天或每月进行监测。
4、对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要求厂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单。
5、每月对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进行空气检测。
6、各种检测结果认真填写保管,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立即改进,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1、设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2、定期对清洗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进行检查;结果符合WS310.1—2009的要求。
3、定期对监测材料质量检查,自制测试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4.按要求对清洗消毒器、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灭菌器等进行检测与验证。
5、清洗质量采用目测和借助光源放大镜进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抽查。
6、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每季度进行检测。
7、灭菌质量采取生物监测法、物理监测法和化学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符合WS310.3—2009的要求;
①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②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是无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无菌物品不得使用③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④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⑤按照灭菌装载物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监测⑥灭菌物品每月进行检测。
8、各项监测记录结果妥善保管。
业务学习考核制度
1、制定符合CSSD工作岗位的学习培训计划。
2、加强岗位培训,采用讲课、自学及操作演练等方式,使各层级岗位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及相关感控知识。
3、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4、每年选派骨干人员参观学习,学术交流、进修培训。
5、按时参加省市级举办的消毒供应中心岗位的培训班。
6、根据科室要求,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护士长定期抽查学习笔记。
7、科室每半年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考核
社会服务承诺制度
1、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为其他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时,必须经辖区卫生部门审核、批准。双方签订符合标准要求内容的合同书,各自负责;发生违规,依据法律给予处罚。
2、提供社区服务的科室人员明确社区服务目的,根据社区所需要给予项目进行优质供应。
3、定期征求意见及时改进社区服务工作。
与临床科室联系制度
1、CSSD与临床科室建立密切联系,随时了解与掌握各临床科室使用专科器械的需要,主动征求意见,满足临床工作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2、CSSD工作人员深入临床科室,主动了解和掌握各科室器械使用的专业特点,对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的要求。不断改进工作。
3、收送人员每天了解临床科室对物品的需求及时反馈问题,对科室关于灭菌物品的问题要调查、改进及落实,听取临床科室意见,并改进。
4、建立多种形式和渠道,收集科室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5、CSSD定期开展工作质量满意度调查,定期对调查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改进措施,组织实施,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
1、使用医院统一采购、有效期内、标示齐全、包装合格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2、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严禁重复使用。
3、一次性无菌诊疗包等有批批检验合格报告单,再经消毒供应中心入出库质量监测后方可发放。
4、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符合部颁标准。
5、发放记录具有可追溯性,除记录⑤有关内容外,还应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批批检验合格报告单、灭菌日期、失效期、发放者。
6、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距天花板≥50cm。
7、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
8、使用时若发生发热源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械科。
热源反应追查记录
1、发生输液热源反应后,由病房立即报告院感控办、护理部;并保留全套输液器及其原瓶残留液待检。
2、病房护士填写输液反应登记表。
3、负责检验人员为判断输液反应原因,可根据需要抽检同批号其他样品,被检单位不得拒绝。
4、消毒供应中心接到通知后,应立即通知药械科,由药械科安排厂方人员送检同批号输液器具;科室将省药检所检验结果报告有关领导并存档。同时填写输液反应追查表。
消毒、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1、发现消毒、灭菌物品在处理、质检、监测、记录等发生缺陷时,根据发生缺陷的名称,前往使用科室召回。
2、履行缺陷资料的收集→分类→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落实措施偏差→再次进行跟踪监控→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3、按下列进行质量跟踪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①按器械包外贴的灭菌胶带上注明的灭菌锅号、锅次、品名、灭菌日期、灭菌有效期、责任者、质检者等信息进行质量追踪。②再次核对该灭菌运行程序的运行参数。
③按记录此次灭菌的信息(查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装载的主要用物、数量、灭菌程序、操作员签名或代号)。
4、对该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向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汇报。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制度
1、建立清洗、消毒、灭菌设备和操作过程记录,清洗、消毒监测资料的保存期应≥半年。
2、建立灭菌物品召回制度:记录灭菌器运行参数及效果监测;记录每次灭菌信息、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装载的主要物品、操作员签名或代号;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存档,保留 期≥3年。
3、手术器械包外信息卡要求: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检查、打包人姓名或编号,灭军备名称或代号、失效期。
4、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启动追溯机制,召回同一批次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若临床已使用,应立即报告感控部门做相应的监测并记录。同时进行追踪观察。
查对制度
一、器械清洗查对制度
1、污染器械接收时查:器械名称、规格、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及器物完好程度。
2、每日上班时工作人员查对机器清洗参数、器械物品与程序是否想符合。
3、器械效果查对:人工清洗时查对血迹、锈迹及污垢是否被冲洗。
4、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查对:消毒液有效浓度计配置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剂是否冲洗干净。
5、湿热消毒时查对:消毒温度及时间。
二、器械包装查对制度
组装者和包装者双人查对:组装者负责准备包内所有器械,并遵循相关质量要求检查器械质量、数量、规格和给你,并按要求正确摆放;包装者负责核对,并注意显微器械的功能部位,尖锐器械的锐利部位进行保护等;包内化学指示物正确摆放,确认合格后进行包装。双人签名。
三、灭菌工作查对制度
1、灭菌员在进行灭菌前必须检查灭菌器附件、蒸汽管道、水压、汽压、压缩空气等参数。
2、B—D试验应灭菌员与监测人员双人核对,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3、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物是否变色,有无湿包、植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四、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1、灭菌物品进入存放区时,接收人员查对: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变色情况、外包装完整性、有无湿包、破损、标识信息是否齐全。
2、发放无菌物品时必须双人查对:无菌物品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合格后方可发放。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科室人员从思想上明确医院感染的重要性,科室、院内感染小组成员分期、分批接受省级以上医院感染管理有关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小时。履行应尽职责,主要负责人持证上岗。
一、去污区感染管理:
1、工作人员使用专用防护用品,做好自我防护。
2、物品的去污按《清洗消毒操作规范》执行。凡需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物品必须先清洗后再消毒或灭菌。被肮毒体、气体坏疽及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3、下收下送车必须洁污分开。分区存放,每次使用后清洁、消毒。下收下送过程中做到定人收、发,采用专车、专线运送。
4、每次工作毕,清洁、消毒工作台面、地面及室内空气。
二、检查包装灭菌区感染管理
1、检查包装灭菌区为清洁区,非清洁器械、器具和物品禁止进入该区域,并每次工作前后清洁工作台面。
2、根据物品性质选择正确的包装材料及灭菌方法,灭菌包体积和重量均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3、灭菌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对灭菌器定期保养检查,并进行工艺、化学及生物监测。
三、无菌物品存放区感染管理
1、无菌物品存放区专室专用,非灭菌物品不得进入该区,限制人员出入,工作人员发放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2、各种无菌物品标识齐全,按固定顺序存放,先进先出。凡超过无菌有效期或封口被拆开、指示带变色异常等不合格物品,均不得发出,应重新处理。
3、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该区。
4、载物架应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洁,易清洁的材料做成。
外来器械管理制度
一、外来器械必须是经过医院严格监控,器械设备科查看有关资料,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
二、术前一天,医院或科室及时将器械或配套工具包括植入物关附产品清单一式两份送到消毒供应中心,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接收清点,无误后进行器械登记,双方签字并建立器械核对卡片。
三、消毒供应中心严格实施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追溯系统。(1)有健全规范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追溯系统。
(2)外来器械在医院内有足够的处置时间,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业人员规范进行接收核对、清洗、消毒、上油、烘干包装(超重包可分解包装)灭菌操作流程,全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
(3)灭菌监测: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中加用5类化学植入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4)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
应确认(a无菌物品包装完好性;b无菌有效日期合格;c有品标签;d字迹清晰;e化学指示物合格)
(5)发放问题立即启动追溯系统。
(6)器械使用后必须由CSSD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后方可交器械供应者并签字。
清洁卫生制度
1、清洁卫生区域实行区域包干,责任到人。
2、各工作间每日上下班前后均湿式擦洗清扫,并保持洁净。
3、执行卫生标准:房间、墙壁、天棚无污、无蜘蛛网,门窗玻璃洁净明亮,地面无痰迹、纸屑、积水、杂物,水池清洁无污垢,灯罩无尘埃,操作台、物品柜内外及仪器、推车洁净,暖气清洁无污,室内物品放置有序。
4、科内每周检查卫生一次。
继续教育制度
1、消毒供应室制定人员在职教育和专科培训计划。
2、护理人员护理专业知识学习每月2次。
3、专业继续教育学习,针对不同资历的人员制定专业知识技术的培训和考核。
4、新技术学习。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培训并纳入学分计划。
5、制定不同人员撰写论文数量并纳入学分计划。
护士长职责
1.在护理部领导下,负责组织医疗器材、敷料的准备、保管、供应和行政管理工作。
2.督促本科室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3.定期检查高压灭菌器的效能和各种消毒液的浓度,经常鉴定器材和消毒效果,发现异常,立即上报检修。
4.负责岗位日常工作的人力安排,参与日常工作的推进和质量检查,提供人员的工作考核、考勤情况。
5.负责医疗器材、敷料、药品物资的清领、报销工作。
6.组织所属人员深入临床科室,实行下收下送,检查所供应的器敷料的使用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一次/月)7.负责工作环境清洁和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8.完成上级指派的临时性工作。
主管护师职责
1.在护士长指导下,工作和质量的检查。
2.负责督促检查本科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好质量关。3.解决本科业务上的疑难问题,参与制定本科业务学习计划和组织实施。4.对本科发生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预防措施。
5.组织本科护师、护士进行业务培训,拟定培训计划,编写教材,负责讲课。6.督察本科人员执行操作规程和标准情况,维持环境整洁,安全操作。7.制定本科科研和技术革新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护师、护士开展科研工作。8.协助本科护士长做好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工作。
护师职责
1.在本科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主管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参加本科各项具体操作,指导护士和消毒员正确执行各项技术操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参加解决本科业务上的疑难问题,带领护士完成新业务、新技术的实践。4.参加本科组织的工作质量检查,对工作中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提高防范措施。
5.协助护士长做好本科护士和进修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学习计划,组织编写教材并担任讲课,对护士进行技术考核,并担任带教工作。6.协助护士长制定本科的科研,提出科研课题,并组织实施。
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医疗器械、敷料的清洗、包装、消毒、保管、登记、分发、回收工作,实行下收下送。
2.经常检查医疗器械质量,如有破损及时修补,登记,并向护士长报告。3.协助护士长清领各种医疗器械、敷料和药品,经常与临床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消毒供应工作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5.指导护理员(消毒员),卫生员进行医疗器械、敷料的制备,消毒工作。
灭菌员职责
1.灭菌员必须持证上岗,在护士长领导下负责全院各类物品的灭菌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2.灭菌时,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岗,要坚守岗位,密切观察灭菌器的压力,时间和温度。灭菌后戴好口罩及无菌手套,关闭容器气孔,拿出各包,按要求放置于无菌物品卸载车上。
3.灭菌完毕后,须待室内外压力平衡,即指针降到“0”度,温度降至60°以下方可打开锅门,以免发生危险。
4.要严格掌握灭菌程序,加强高压灭菌器的清洁及保养工作,并保持灭菌室的清洁整齐。做好每锅灭菌器的灭菌过程、运行情况及参数记录和每日工作量登记。
5.要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灭菌的温度,压力和时间,要经常检查高压灭菌器的功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报告。
洗涤员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和护士以上人员指导下进行工作。2.负责各种器械物品浸泡消毒及清理工作。
3.负责室内清洁卫生工作,每日两次湿式清扫,保持地面桌面清洁 4.做好工作量等级工作。工作完毕后将池内外刷洗干净并消毒。5.执行护士长,护士临时分配的工。
质检员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指导下,负责对器械及物品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分析原因,提出补救措施。质检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检测技术,树立严肃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2.质检员可随意对本科供应的各类物品进行检查,在质检稳定的情况下每月抽检1-2次。
3.负责物品消毒灭菌过程中的监测结果核查。
4.每次监测后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并认真进行登记。
5.监测中如有异议,应复查一次,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并认真进行登记。
下收下送班职责
1.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2.认真执行服务合约,定时下送无菌物品和负责回收用过的器械物品或超过有效期而未用的物品。
3无菌物品及污染物品按规定分别放置密闭的下收下送车或容器内,不得混放。对未经清洗处理的物品可拒收.感染性物品必须有标记,回收后做特殊处理。4下收下送中实行礼貌用语,文明服务并征求临床科室意见,改进工作。
5每日工作毕清洗消毒下收下送车,并分区存放。
洗涤班职责
1.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2对回收的污物根据材质、精密度进行分类并清点核对。3对特殊感染器物按规范要求处理。
4洗涤人员应熟悉消毒、洗涤液的性能、浓度及配制方法,现配现用。5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性能,执行其洗涤操作规程及清洗法、污垢去除法、保养法。
6.应用符合要求的水质进行洗涤。
7.洗涤操作中所用配套洗涤用具每日用后进行消毒洗涤洁净,干燥放置。8.每日工作完毕后,负责池内外刷洗干净,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池内。
9.每日进行空气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桌柜及地面,保持室内洁净,并做好完全防范工作。
包装班职责
1.进入检查包装区应按要求洗手做好防护。
2要认真负责,对器械物品的清洗质量和功能进行检查,不合格的重新处理。3装配人员按装配文件摆放并进行双人查对方可封包。包装的器械物品必须洁净干燥、无损,配套适用容器清洁严密并符合无菌前质量标准。
3.外包布、治疗巾要清洁干燥,完整无损,符合包装尺寸,一用一洗。4.每个包装内放置指标,外贴3M胶带并注明名称,灭菌有效期,责任者、校对者‘失效期
5.包内物品要与包外名称相符,避免发生差错。
6、做好包装前各类物品(缝针、刀片、敷料等)的准备工作。7.每日定时空气消毒,保持室内洁净。
灭菌班职责
1、灭菌员要坚守岗位,不准擅离职守。
2、负责高压灭菌器各种检测工作,保证灭菌效果合格。
3、物品装放卸载符合要求。
4、无菌工作中要思想集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准确化、准温度、准时间并详细记录无菌运行程序记录。
5、遵守无菌原则,无菌物与非无菌物按规定地点分放,发现疑问重新灭菌。
6、负责高压灭菌器的内外卫生及保养维修并记录,要保持水、电、气、管道阀门等性能良好。
7、灭菌前检查高压灭菌器各部分零件是否灵活适用,灭菌后检查水、电、气等开关是否关闭,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8、每日打扫室内卫生。
无菌物品发放组职责
1.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加强无菌观念和责任心,做到文明服务.2.各种无菌物品按固定位置按序分类放置,并做好无菌物品的保管工作.3.各种无菌物品需有无菌标记,注明品名有效期及责任者、校对者,发现标记不明及过期物品,须重新灭菌.4.发放无菌物品时应洗手或手消毒。要进行查对,对科室、对品名、对数量、对无菌日期、对无菌有效期、灭菌标识、对发物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免发生差错.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发现某物品供不应求时应及时通知有关班组准备,以保证供应.6.保持无菌柜内物品整洁,每日清洁地面及桌、椅、柜一次。,每日空气消毒并及时登记,.7.凡借物者需填写借物登记本,注明所借物品名称、数量、时间并签名,对借出物品不及时归还者(超过24小时)应及时催还,以免影响其它科室使用.8.按发物单发放物品,经双方查对后,方可签名.质量检测组职责
5.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 篇五
1回收流程:各科室使用后物品放入“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内密闭暂存,消毒供应中心工人到临床科室对换“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封闭运送回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
2清洗流程:去污区工作人员对回收物品进行清点、分类,手术器械按台次分类,分别放入全自动清洗机各清洗框内,待一个清洗周期完成后经过双扉门清洁侧进入检查包装区;部分手工清洗的器械、物品按6个步骤完成:多酶清洗液浸泡2~4min →刷洗→除锈、保养→热水冲洗、蒸馏水冲洗→润滑剂润滑→干燥,传入检查包装区;精密仪器、结构复杂的器械加酶超声清洗,再手工清洗。
3检查包装流程:检查包装区工作人员检查器械清洗质量,用放大镜目测,检查器械干净度,有、无污垢,用隐血试验检查有无血迹。检查器械完好度,包括灵活性、咬合性、锐利器械锋利度、配件实用性、安全性。根据器械的种类、名称、数量选择不同规格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4灭菌流程:包装后物品通过双扉窗分别传至干热灭菌间、环氧乙烷灭菌间、脉动真空高压灭菌间进行灭菌,并做好相关记录。
5贮存、发放流程:灭菌后物品传入无菌物品存放间,护士根据计算机局域网科室领取清单将无菌物品装入“无菌物品运送箱”和“无菌物品运送车”内,由工人按规定路线运送到科室。
6科室贮存、使用流程:科室无菌物品分类放置并按灭菌时间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标识方向一致。使用无菌包时,外层包布放入包布收集箱内,由洗衣房收回,内层包布包裹使用后物品进入“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在交换单上相应名称栏内记录数量,手术室术后器械分台次装入“使用后器械袋”内,并喷保湿剂,再放入“使用后物品收集箱”内,在交换单上记录数量。
7支持流程:以消毒供应中心为核心,建有4 个支持流程。分别为洗衣房支持流程,设备科支持流程,后勤水、电维修组支持流程、职能科室指导、监督、检查流程。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方案基础质量控制:①人员培训:每年派工作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召开的培
训班,取得上岗证。院内轮岗培训,在各岗位上轮流进行工作,请手术室、口腔科专业护士帮助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辨认专科器械。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 制定了规章制度,包括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继续教育制度,业务学习制度,岗前培训制度,实习生带教制度,人员训练、培养、考核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护理缺陷管理制度,护理投诉管理制度,沟通制度,意外事故报告制度,交接班制度,清洁卫生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物品下收、下送制度,清洗间工作制度,检查、包装间工作制度,灭菌间工作制度,无菌物品存放间工作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临时调领物资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环节及终末质量监控反馈制度,无菌物品追溯制度;制定了岗位职责,包括下收、下送岗位职责,清洗间岗位职责,检查、包装间岗位职责,灭菌间岗位职责,无菌物品存放间岗位职责。
2环节质量控制:制定操作规程,包括全自动清洗机操作规程、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操作规程、环氧乙烷灭菌器操作规程、全自动干热灭菌器械操作规程;制定质量标准,包括工作环境质量标准,手工清洗质量标准,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质量标准,清洗后物品检查目测质量标准,包装质量标准,压力蒸汽灭菌物品质量标准,环氧乙烷灭菌物品质量标准,干热灭菌物品质量标准;制定包内物品目录。规范各科软件记录,供应室质量管理记录,包括空气消毒记录,各种清洗剂及消毒剂配制记录,清洗质量检查记录,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及质量记录,B2D 试验记录,干热灭菌过程及质量记录,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及质量记录,生物监测记录,一次注射器、输液器领取记录,无菌物品逐日发放记录,无菌物品使用过程中质量信息反馈记录;护理管理记录本,包括护士长手册、会议记录、业务学习记录、三基考核记录、教学管理记录、护理缺陷记录、科室质控记录、控制医院感染措施记录。
6.消毒供应中心质控总结 篇六
供应室负责全院灭菌物品的供应任务,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灭菌质量和灭菌器的灭菌效果与操作情况密切相关。湿包是蒸汽灭菌中常出现的问题,因为,潮湿使包裹内外形成一个连续的液体通道,使包裹的无菌性受到破坏,所以视为灭菌失败。必须重新包装灭菌方可下送至临床科室使用。如此反复的消毒灭菌既浪费时间又消耗材料,也影响临床正常工作,因此,供心室工作中应注意对湿包的识别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1湿包判断
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消毒包含水量一般不超过3%,超过6%为湿包。有以下情况之一致使包装材料受潮造成生物破坏,均视为湿包。
1.1消毒包外有水滴,触摸包布有潮湿感。
1.2固定的化学指示胶带有水痕迹。
1.3消毒包内有水滴。
1.4消毒包内有被吸收的水分。被吸收的水分是指盆具和器械盘垫的吸水巾吸收的细小水分,通常只在打开消毒包后,检查触摸吸水巾时才发现。这部分水分可通过蒸发和再冷凝穿过包裹布。2引起湿包的因素
2.1锅炉房供给蒸汽不稳定,蒸汽压力不足0.3MPa。
2.2蒸汽中水分含量过高。
2.3干燥时间不足。
2.4待消毒包过大,布包包装过紧,器械包包内器械件数多,没有用吸水巾分隔,产生冷凝水不易汽化。
2.5灭菌前后消毒包摆放不当致使潮气不能脱离包裹。
2.6金属物品置上层冷凝水滴湿下层布类物品。
2.7消毒车架上灭菌物品紧贴锅壁或锅底被冷凝水打湿。
2.8蒸汽排出管道未及时清除纤维屑及沉积物致堵塞不畅。
2.9灭菌器性能的维护及保养不当。
3湿包控制
3.1加强与锅炉房的沟通,取得适合灭菌所需的安全稳定蒸汽,避免正在灭菌中锅炉加水。灭菌前排尽管道内冷凝水,预热时间不少于15分钟。
3.2强制干燥时间不少于20分钟,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灭菌结束后,灭菌器内温度降至60℃以下,待自然冷却10分钟以上再打开灭菌器,取出灭菌物品。物品取出后应放在铺有织物的台面上冷却一段时间使之降到室温,再下送到各临床科室或放入无菌物品储存柜内,这期间应远离冷气或冷气出口的地方以防再次形成冷凝水。
3.3消毒包正确包装。物品包装大小松紧适宜,体积不大于30 cm×30cm×50cm,敷料包不超过5kg,器械包不超过7kg,盘、盆、碗等皿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必须多个包装在一起时所用器皿的开口应朝向一个方向,器皿之间用吸水巾隔开。
3.4消毒包正确装载物品装载时,使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灭菌包不直接接触灭菌器的内壁及门;各灭菌包之间相隔≥2.5 cm,消毒物品离锅底6cm以上,最上层灭菌包距灭菌器顶部需相隔
7.5cm。器械包及储槽类容器应平放;盘、盆、碗类就稍向前倾斜、侧立或倒立,纺织类包竖立;玻璃瓶与管腔类包应开口一致并开口向下或侧放。不同类物品同锅灭菌时金属类器械包放下层,纺织类与管道类物品包放上层,大包放上层,小包放下层。靠门处物品盖防湿布,并用不锈钢弯盘对着安全阀排汽口装冷凝水,开门后及时倒掉,避免湿包形成。
3.5灭菌后物品的处理灭菌物品应放于离地高25cm,离天花板50cm,离墙远于5cm的载物架上,并加盖防尘罩。灭菌物品储存在密闭柜并行清洁与消毒措施,专人负责,限制无关人员出入。
3.6请设备科人员定时维护保养灭菌器及时清除过滤器渣屑沉积物,操作人员随时注意设备运作情况。运转异常及时报告维修,并认真做好脉动真空蒸汽压力灭菌器的B-D测试、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4小结
7.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清洗管理 篇七
1 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
建立健全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质量标准, 使人们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严格按照制度操作, 避免主观随意, 影响工作质量。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质量标准, 清洗、消毒设备的使用方法、日常管理与维护, 使其自觉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清洗、消毒工作, 強化自我保护意识, 充分认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 自觉釆取防范措施。加强技能培训和实践考核, 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技术指标, 以便正确使用, 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保证正常使用。加强培训, 使每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回收器械的使用状况及处理流程。经常进行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爱岗敬业, 热爱本职工作, 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自律的慎独精神, 因为在工作中, 有时候是独自一人, 无人督促完成工作, 所以要有良知的自觉遵守操作规程, 保证工作质量。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 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不断开拓知识面, 从而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2 加强信息管理
笔者所在医院无菌物品实行网上申领, 由临床科室护士将所需物品在医院网上申请, 无菌区护士将各科室所需物品一式两份打印, 分科室、分车装配无菌物品下送, 科室领物者与供应室送物者核对无误, 在物品清单上签名, 这样避免手工记录出错, 从而节省人力、物力、时间。
3 个人防护
在回收、分类、清洗污染器械, 应做好自身防护, 穿隔离衣、戴圆帽子、口罩、防护眼罩、面罩、防渗漏围裙、穿防护鞋、戴双层手套 (内面是一层一次性的塑料薄膜手套, 外面是一层一次性的医用橡胶手套) , 尤其注意不能被锐利器械刺伤, 一旦不慎被刺伤, 应按锐刺伤处理原则处理。严禁徒手作业, 操作前后均应洗手, 遇手套损坏随时更换。强化手卫生, 切断由于手所致的医院感染传播途径[2]。洗手时应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 做好手卫生, 避免交叉感染。
4 器械的初次清洗
护理部和院感科听取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的建议, 组织临床科室相关人员学习可重复使用器械的初洗、清洗、消毒、灭菌的有关知识, 使他们充分认识器械初步清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每次使用后自觉按流程处理医疗器械, 以免污染物干涸后粘附在器械上、降低回收器械的清洗难度,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成本。
5 器械的回收分类
消毒供应中心应定时使用密闭的不锈钢车辆 (外有明显的“洁”、“污”标志, 专车专用, 不得混用, 并按规定线路行走) , 到各科室回收使用后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和发放已灭菌的物品。在回收、发放物品的过程, 应注意沟通技巧, 主动热情, 使用文明语言, 面带微笑, 协调好人际关系, 增加诚信度。不得在临床科室清点污染器械, 并避免反复装拆。普通污染器械:使用人员用后应及时进行初步处理, 然后置于密闭容器内, 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处理。特殊污染器械如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气性坏疽、朊毒体污染的器械、物品, 应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封闭包装, 外面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 由消毒供应中心单独回收, 并按特殊流程处理。回收工具用后及时淸洗、消毒干燥后放置指定位置备用。回收的物品集中在去污区的专用分类台上进行物品分类, 分类时根据物品的材质、污染程度、清洗方式、精密、贵重、结构复杂器械等进行, 并经去污区工作人员打开器械包仔细清点器械种类、质量、数量及清洁度等并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及反馈[3]。
回收的物品应时清洗, 以防污物干结, 增加清洗难度, 不能及时清洗的应用多酶清洗液保湿处理。
6 清洗
清洗是保证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成功的前提, 彻底清洗是消毒灭菌成功的关键[4]。因为器械上附着的有机污染物, 如果清洗不干净, 在器械表面形成生物保护膜, 阻止灭菌因子的穿透, 降低灭菌因子的杀菌作用, 导致灭菌失败[5], 所以不能仅依赖先进设备、清洗剂, 必须严格遵循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经过分类、浸泡、冲洗、清洗、漂洗、终末漂洗、干燥等环节, 严格控制清洗质量。清洗方法有手工清洗、机械清洗, 手工清洗可用于精密、贵重、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污染较重的器械的初步处理, 机械清洗可用于大多数常规器械。在实践中, 笔者发现, 用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清洗机清洗中的任何一种单独清洗, 都不能达到完全清洁, 所以在工作中应根据各种类型的器械的性质、形状、结构、精密程度及用途选择正确的清洗方法, 从而达到彻底清洗的目的。
6.1 手工清洗
主要用于不耐热、不能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尖锐、精密、污染较重及生锈的器械, 机器无法单独洗净[6]。清洗前应将能拆开的部分尽量拆开, 手工清洗是在多酶清洗剂和水中, 用抹布或专用毛刷刷洗器械表面的污染物, 清洗过程中不得使用钢丝球, 以免破坏器械表面的保护层而留下划痕, 容易积垢, 甚至造成器械生锈, 降低器械使用寿命。操作流程分为冲洗、洗涤、漂流、终末漂洗四个环节[7]。手工清洗应有特制的清洗池, 清洗时应特别注意水的喷溅, 并注意应在水下操作, 避免产生气溶胶。手工清洗时将污染的物品放于配置好的1∶270的多酶清洗液中5 min, 如果污染较重时, 应放入加多酶清洗液的超声清洗机中超声5分钟, 如有锈蚀, 应放入1∶7除锈剂溶液中5 min, 取出刷洗, 最后用纯水彻底冲洗干净, 在润滑剂中浸泡30秒, 取出放入干燥柜中干燥。管腔类器械拆开后用高压水枪冲洗, 穿刺针应将针芯取出彻底清洗。手工清洗适宜水温为15℃~30℃。手洗对于工作人员的风险较大, 易造成锐器伤等, 它虽是最基本的方法, 但不是最好的方法, 又无可取代。对于关节、表面粗糙、缝隙、管道等处不易清洗的物品, 应先用大小、型号合适的刷子刷洗后, 放到超声机中超声5 min, 再放清洗机中清洗, 以保证清洗质量达标, 器械清洗完成, 应放入干燥柜中烘干, 干燥的温度、时间应不同材质, 合理确定, 不得用人工擦干或自然干燥法, 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每天工作结束, 应清洗消费者毒水池及刷洗工具, 保持环境清洁整齐干燥。
6.2 机械清洗
机械淸洗的机器:笔者所在医院有超声波清洗机和全自动清洗机。将污染的器械经过分类、初洗后, 用大小合适的“U”形架串起, 轴节充分打开, 能拆开的尽量拆开, 有序分类摆放于大小合适的专用篮筐中, 以便于清洗完毕后的整理打包。管腔类器械放于专用清洗架上, 精细和锐利器械应放于密纹筐中, 先放入加有多酶清洗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5 min (超声波清洗机应先开启, 以排出溶于水中的空气, 超声清洗机开启时应根据不同材质的器械设置超声频率, 并应盖紧, 以免产生气溶胶) 。然后放入全自动清洗机中, 按设置好的P2程序清洗消毒, 经过预洗——高压水流冲洗——加清洁剂或酶——温水漂洗——热水漂洗——蒸汽消毒——干燥冷却7个步骤, 可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效果[8]。每次装载应注意量不能太多, 不能超过全自动清洗机的旋臂, 影响其自由转动, 从而影响清洗消毒效果。清洗完毕, 由于清洗机内温度高, 应等待其冷却后方可从清洁区取出物品, 防止烫伤。全自动清洗机虽然清洗速度、质量明显高于手工清洗, 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 但也不能全部取代手工清洗, 对于结构复杂的器械或严重污染并已干结的器械, 采用单一的方法, 不能达到完全清洁, 需制定科学规范的清洗操作规程, 采用人工和机器相结合的清洗方法, 以保证清洗质量, 并节约清洗时间。
7 清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清洗机每天使用前将设备的阀门打开, 排除水管、污管中的杂质水, 检查旋臂转动是否自如、小孔有无堵塞, 清洗过滤网, 同时常规检查其性能、润滑油、多酶清洗液的剩余量, 可每天在储存容器上划线, 以观察酶、油下降是否正常, 防止机器在使用过程中报警, 影响正常清洗, 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使机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确保正常使用。
清洗过程中应选择与污染器械相匹配的多酶液, 多酶协同作用, 能快速分解器械表面附着的有机污染物。使用多酶清洗液时, 水温度宜为30℃~40℃, 此时酶活性強, 去污效果好, 水温过低会造成酶活性未被全部激活, 影响清洗效果, 并增加酶的用量, 造成浪费, 水温过高, 造成蛋白凝固, 增加清洗难度[9,10]。全自动清洗机预洗阶段水温应≤45℃, 主洗阶段水温应≥60℃。超声清洗时水温应≥45℃。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30℃。润滑剂应选择水溶性, 而不是非水溶性的石蜡油。
特殊感染如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朊毒体、气性坏疽等污染的器械应先用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60 min, 再放入清洗机按P6程序清洗。浸泡特殊污染器械的容器应用专门容器, 并且用后应彻底清洗消毒, 立即脱掉个人防护用品, 严格按规范洗手, 并进行手消毒。
清洗后的器械应在2 h内包装消毒, 防止二次污染。
8 清洗质量监测
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质量, 仍然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最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不受其它条件限制的有效方法。清洗完的器械表面应光洁如新、无水渍、血渍、锈迹。其它监测方法如蓝光试验、ATP生物荧光法、潜血试验、细菌培养等[11], 可根据情况选用。
8.消毒供应中心包装材料的体会 篇八
有孔铝制消毒盒被无纺布所取代
我院的有孔铝制消毒盒常用于胸穿包、骨穿包、腰穿包灭菌后的包装,这种有孔铝制消毒盒在经消毒车运送到科室的过程中,筛孔容易松开,造成盒中物品的污染,且保存期限短,需要人工清洗,增加了工作量。周研等发现医用无纺布具有布网均匀,强力高,韧性大,耐磨性好,耐酸耐碱,透气透水,无味无毒等优点,灭菌效果好,且灭菌物品保存3个月仍无菌生长。
医用棉布被无纺布取代
我科运用棉布用于换药盘、采包的包装,运用棉布需要一用一清洗,无血渍污染,无破损,不能使用棉布因需反复清洗,容易使纤维变形,引起包布孔稀疏,甚至存在肉眼不易察觉的小孔棉布上的微粒较多,长期使用容易引起空气污染。此外,棉布的阻隔细菌屏障作用低,无菌物品保存期短,抵抗渗透力较差,容易产生湿包现象,人力花费较大,而用无污布对无菌物品进行包装,在保证灭菌效果的同时,节约了成本,减轻了工作量。
医疗手术器械使用铝制消毒盒装载
多年以来,手术器械使用双层棉布包装,但棉布包装的无菌手术包即使被针头大小的物体刺穿,也会使细菌传播,包内的器械受到污染,而使患者手术部位受到细菌的感染,在日常的检测中,直径越小的破损是越不易检测出来的,很多破损被遗漏,细菌可以通过这些破损被传播。铝制消毒盒本身密闭无孔洞,其灭菌是通过盒盖上的过滤系统允许空气流通而达到灭菌目的的,从根本上排除了无菌包装被刺破而器械受到细菌污染的可能,保证了无菌手术器械的质量。一般情况,包布的使用次数50次,而铝制消毒盒的使用期限20年,消毒盒内无菌物品的储存期6个月,包布包装的器械使用期限7天,应用后可降低因超过无菌有效期而需重新消毒所生产的费用,消毒盒的清洗、消毒方便。
无菌器材包装材料是医院供应室常规性耗材,随着消毒灭菌技术的发展,灭菌包装材料种类的增加,不同种类的灭菌包装材料在技术指标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工作中若选择得当可减少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
1 周研,葉美英.无纺布与棉布包装医疗物品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观察.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6):696.
9.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精选) 篇九
1.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类器械与物品的性能.用途.清洗.消毒.保养.包装和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类物品的处理流程,保证各类器材.物品完整.性能良好.2.各区人员相对固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遵守标准防护原则,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有效防范工作缺陷和安全事故的发生.3.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做好相关统计工作.4.爱护科室环境和财物,勤俭节约,严格按照器械.物品破损报废规定处理流程处理破损报废物品.5.严格控制人员出入,非本中心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工作区域;各区人员不得随意相互跨区
6.树立职业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确保职业安全.7.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定期收集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
1.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3人以上的质量管理小组,设专职或兼职的质量检测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会议.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各项质量控制标准及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改进方案.3.加强质量管理,每天专人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开展质量监控,对各环节.各流程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专项或全面检查.4.定期分析.通报和讲评质量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以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2.穿戴防护用品,不得随意到其他区域走动,落实职业防护措施 3.做好回收器械的清点.核对.登记.交接工作.4.严格按物品种类分类.认真执行器械.物品清洗操作流程.5.盛装清洗后物品的容器及传递车辆应必须专用,严禁与污染容器及车辆混装;该区车辆.分装箱等用物必须专用,不得随意出入该区.6.工作结束后做好记录.整理.消毒.交接工作.7.离开此区应洗手.更衣.换鞋;下班前做好安全检查.(十二)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应洗手.更衣.戴帽.着装,必要时戴口罩.2.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器械.物品检查与包装灭菌操作流程,认真落实查对制度,确保工作准确无误.3.库管人员根据敷料使用情况,合理准备储存量,保证供应,避免浪费.4.敷料室和手套室供制作各类敷料和手套,非操作人员不得入内.5.严禁一切与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该区;该区使用车辆不得随意出入,必须进入者需进行处理后方能进入该区;保持该区清洁干净.6.消毒灭菌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7.工作结束后,做好登记.环境整理和安全检查.8.其他则按照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执行.(十三)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制度
10.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自查报告 篇十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自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20x年在消毒供应中心全体人员在院领导、护理部、院感办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围绕目标任务,按照“二级医院”综合评审的要求,围绕“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服务的活动主题”完成了全院可复用器械的消毒、灭菌、供应等集中化服务工作,现将20x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的消毒供应部门,能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完成医院及护理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护理部的考核要求及各项标准要求,协调管理并满足临床各部门的物资供应需求
1、定期组织课内人员开展工作会议,传达医院的工作精神和护理部的工作要求,并落实持续改进。
2、为使我院塑封物品有更好的严密性,购进了全自动塑封机,改变了手工塑封,存在塑封物品封闭不严的现象。
3、定期组织科内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并进行了2次理论考试,2次技术操作考试。
4、为了更好的落实工作,对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制定了清洗物品和包装物品质量检查表格,还有医用封口机的监测表格,水处理系统加盐记录。
5、对专科使用的器械包使用器械清单,便于临床工作人员核查。
6、每月对各区的工作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管理规范,部分体现了PDCA循环工作,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8、各项资料记录完整规范,体现工作的可追溯性。
9、持续落实质量改进工作,确保“无菌物品零缺陷”的宗旨,充分体现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10、今年我科有3人进行本科学习。一人进行大专学习。
11、加强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实行专人带教,出科考试。
1、全年共生产无菌包xx个,灭菌xx锅次
2、发放临床一次性卫生用品
3、坚持下收下送每天2次
4、灭菌合格率100%
5、临床满意度有所提高
1、成质控小组。严把各操作区质量关,严格卫生部三项行业标准的落实。
2、每季度为操作区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使用中的消毒液、消毒后使用的物品进行监测。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每月进行监测。
3、完成各项监测工作,比如每天进行空锅B-D测试,每天进行物理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周对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等。
4、加强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不定期抽查。
5、严格外来器械,植入器械的管理,每次进行生物监测,如急用包放入第五类化学指示物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
6、规范一次性物品库房的管理,严格入库,储存,发放的管理,严禁不合格无菌物品和未中标的物品入库和发入临床科室。
7、各项院感监测指标,消毒灭菌监测合格率100%。
完成卫校临床带教学生xx名。
1、科内设备每日保养,每周检查,责任落实到人。
2、对科内的水处理系统和灭菌器,清洗机找专业人员进行了系统保养,并更换个别配件和更换水处理系统的耗材。
3、各区按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11.消毒供应中心质控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6-0144-02
消毒供应中心是为全院各科室提供无菌器材、敷料及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及护理的效果,因此,做好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我院于2011年3月8日正式启用新建消毒供应中心(CSSD),并按卫生部要求逐步实施集中供应管理模式,负责收集和接受全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洁、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的供应。本文就我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了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实施集中管理模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编制少,基础素质差
实施集中管理前工作人员7人,平均年齡49岁,但CSSD实施集中管理模式后,全面接收手术室器械、敷料后,人员数量不足,同时基本素质较差,观念陈旧,凭经验做事,缺乏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知识更新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1.2 工作制度陈旧,工作流程不完善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洁、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职能和范围明显改变和扩大,旧有的制度和不规范的流程明显有碍集中管理的发展,各环节质量缺乏监督[1]。
1.3 专业知识培训滞后
现代医院供应室趋向专业化发展,新型设备的添置更新,要求护士具备主动的学习意识和超强的执行能力,既要具备扎实的护理知识,还要具备学习相关的物理化学、机械的基础原理知识及信息处理管理知识的能力,而原有工作人员的素质据此差距甚远,有些方面几乎是盲点,严重影响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2]。
1.4 缺乏有效沟通,临床满意度差
医院新大楼的启用、新成立科室多、新添置的器械物品多、各科自备包多,同时住院病人数成倍增加、业务量翻番,由于不了解相关再生器械的使用频率、使用性能,导致不能及时根据临床需求,及时准确提供相关物品,工作被动,临床满意度差。
2对策
2.1合理配置人员
在院领导、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从控制医院感染的角度出发,搞好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配置,把好入口,将手术室的部分业务骨干充实到CSSD做管理和业务工作,工作人员达1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名,护师2人,护士3人,技术工人1名,保洁员1名,年龄最大53岁,最小22岁,除年龄最大者为高中外,其余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供应室人员“老、弱、病、养”的状况。
2.2完善设施设备,健全制度流程
根据床位数,我院新购置了新华平移门脉动真空灭菌器2台,低温等离子灭菌器1台,快速式全自动清洗消毒器2台,超声波清洗机1台,半自动清洗机1台,干燥机2台,蒸汽发生器3台,水处理系统1套,高压水枪1把,高压气枪1把,快速生物阅读器1台,带打印信息功能医用封口机1台,带光源放大镜2台,洗眼器1台,储物架及储物柜共14个,无菌物品存放区,检查包装灭菌区均为三十万机的空气层流净化,这些设备的添置为CSSD集中式管理提供了优越、坚实的基础,通过合理布局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功能齐全的新型的消毒供应中心。根据国家新的卫生行业《标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室的各区规章制度,各岗位职责、操作流程,并督促工作人员严格贯彻执行,严抓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和终端质量控制,不断优化流程,使CSSD工作步入到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轨道。
2.3加强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全员培训
消毒供应中心具有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科室,因此我们加强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请新华厂家专业设备人员来院进行专业指导,使科室人员尽快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技术和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请手术室器械专家、专科护士现场讲解各种器械、器械包、敷料包的性能、临床使用范围、用途及各器械包器械规格、数量、装配要求,掌握正确的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及注意事项;每周业务学习一次,每个月进行一项设备操作规程的考核培训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全员培训,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
2.4人性化管理,合理弹性排班
根据护士各自特点、特长及身体条件,将不同业务水平、不同学历、不同年龄各层次的人员合理搭配,一切以工作为重,发扬集体协作精神,发挥各自优势潜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工作效率[4]。
2.5有的放矢,加强沟通
随着集中管理的深化及模式的转变,我消毒中心变被动为主动,转变工作作风,建立意见收纳本,每个月下科室听取反馈意见,及时改进落实,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通过细节管理,使工作简单化、流程化[4],充分发挥与临床科室的协调作用,持续改进服务,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3小结
通过对CSSD管理模式转变中存在问题的及时分析总结,并采取有效措施,持续落实逐步改进,对再生器械、物品已顺利实施了集中式管理模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立健全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体系;经过专业化培训的工作人员已形成了有效且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收送循环体系,保证了全院无菌物品的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5];对现代化的操作设备及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降低了运营成本、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保护了护士的自身安全,并在2012年二甲复审中,获得卫生厅专家考评院感组、护理组的肯定和表扬,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管理均居我省同行前列,并获一致通过。
通过集中供应模式的实施,发挥了CSSD护士的能动性,树立了专业人做专业事的职业理念[5],使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得到了很好落实,促进了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礼贤. 后勤服务相关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与预防[J]. 上海护理,2004,4(6):56.
[2] 孙雪莹,王华生,宋婉丽,等. 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2):1398-1399.
[3] 圣月琴.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转变中的问题及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451.
[4] 李香娥. 加强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446.
[5] 赵迎春,郝冬梅,刘卫. 浅谈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规范化管理[J]. 吉林医学,2012,33(4):1446.
【消毒供应中心质控总结】推荐阅读:
消毒供应中心理论题集06-16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培训10-21
消毒供应中心-消班工作流程09-22
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06-13
消毒供应室工作计划07-21
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09-01
消毒施工总结09-24
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工作总结10-29
物资采购供应工作总结06-18
供应部个人工作总结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