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语文天地

2024-10-17

第五单元语文天地(14篇)

1.第五单元语文天地 篇一

一、基础练兵场(20 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 分)

贻误( ) 分歧( )屹立( )

归 sù( ) zhù( )就 chóu( )怅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历史上,一些伟人在关键时刻总能力挽狂澜,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

B.面对警察的盘问,毒贩显得非常紧张,汗水直流,黯然失色。

C.晚上,爸爸上网冲浪,妈妈看电视,我读书做作业,一家人各得其所。

D.少数司机因为一念之差醉驾入狱,这个教训值得“驾驶族”们深思。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春晚节目《扶不扶》与其说是一个小品,不如说是对“道德去哪儿了”的一种追问。

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D.人类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这是一个大问题。

4.默写。 (5 分)

(1)殷勤谢红叶,_______________。 (《题红叶》)

(2)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3)爱惜芳心莫轻吐,_______________。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4)_____________,绿柳才黄半未匀。 (《城东早春》)

(5)“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化用了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 ,__________”。

5.下面语段中画线处的两个语句都有语病,请按提示进行修改。 (2 分)

环境污染现在已经不单是某个领域、某个部门的事情,它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群策群力来解决的问题。①面对新的环境挑战,中国领导人用“宣战”的姿态宣扬了自己的决心。环境恶化不是“一日之寒”,环境治理也不是“一日之功”。但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②政府部门有力引导、严格监管;企业工厂切实践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每一个你我他尽可能守护“绿色”的生活等……如果每个主体都能做出小小牺牲,不但会换来环境治理的大大成就,更会换来大家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奋斗激情。

(1)句①用词不当,应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句②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右边题为 《不屑一顾》的漫画,说说其表达了什么主题。 (2 分)

_____________

7.觅渡中学八(2)班同学打算举行“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他们的活动。 (4 分)

(1)张明同学负责布置会场,为营造氛围,需要在会场上张贴相关的宣传标语,请你代为拟写一句。 (20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

(2)李芳同学在网络上检索到以下热点新闻,准备在研讨会上发布,请你帮助她将其压缩成“一句话新闻”。 (2分)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张德江委员长主持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_____________

二、阅读精品屋(40 分)

(一)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 8~9 题。 (4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第四句运用“烂柯人”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分)

_____________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名句,请从表意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2 分)

_____________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 10~14 题。 (11 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余幼时即嗜学________________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_______________

(3)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___

(4)腰白玉之环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当余之从师也B.益慕圣贤之道C.弗之怠D.录毕,走送之

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 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

13.上述选文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 请你概括。 (2 分)

_______________

14.选段中哪一个词为全文奠下了基调? 宋濂所自述的求学经历使你联想起哪些相关的诗句或对联? (3 分)

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 15~19 题。 (13 分)

人生如四季

严巍

①星移斗转,四季更迭。一年年生活在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中,我也深深地感到,人生如四季,周而复始。

②毫无疑问,我应该回头望一望自己所走过的道路,自己所经过的人生岁月,自己所憧憬的人生风景。虽然人生道路有平坦可_______________,有崎岖可_______________,有失落可_______________,但在阳光的普照下,人生道路却画着春夏秋冬的四季颜色。在春是翠绿、夏是郁葱、秋是金黄、冬是灰白的四季色调中,回过头来看看,我总感觉,我竟然走得那样的匆忙,没有来得及浏览沿途的四季风光,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竟融汇于大自然的四季中。

③春天,是播种理想的季节。当我从母腹中呱呱落地,就像一粒种子播下了人生的希望和理想。在明媚春光的沐浴下,我的理想如同小苗一样拔节成长。这个时候,当是我人生中最天真烂漫的季节,也是人生中充满幻想的花季。这时,我童稚的幻想编织了一个个理想的花环,花环中缀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愿望。而此时,我的理想就在春雨的滋润下,长出了一株株希望的新绿,于是,我的人生就这样在春天的脚步中奋然启程。

④夏天是锤炼人生的季节。在四季人生中,夏季最活泼浪漫,也最炙热,而炙热的高温也考验着我的意志。夏季还需要勤奋,只有勤奋的工作才能创造蓬勃;夏季还需要风雨的洗礼,这样,理想才能挺起腰杆不倒伏,才能让人生的活力灌浆成长。

⑤随着岁月的流转,渐渐地,我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秋季。秋季是收获的黄金季节,也是人生收获希望和理想的时候。学习和工作中,通过收获丰富生活的阅历,我享受和体验着人生的乐趣。我盘点和检验人生的价值,也收获了不少意想不到的苦恼和失望。大自然风云变幻,人生道路崎岖坎坷,我在人生的四季中,也有失误,有彷徨,有挫折。

⑥秋去冬来,雪花飘飞。雪是四季的尤物,没有矫作,也不需要粉饰,飘飘然然默默无闻地普洒甘霖,造福于人类。这个季节虽然寒凝大地,却是修炼品行的大好季节。我不仅欣赏着美丽的雪景,还要学习雪花的品质,一生一世兢兢业业,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⑦大自然的四季是五彩斑斓的,人生的四季也是五彩缤纷。用四季比喻人生,诠释人生,我便能更好地辩证人生,理解人生,掌握人生,用五彩的四季色涂抹人生。人生之于我的一切感受,莫过于用这四季来形容。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1月10日)

15.作者笔下的人生四季各具有怎样的特征? 请参照示例,从文中提取相关词语作答。 (3 分)

示例:春季———播种的季节

夏季———_______________的季节

秋季———_______________的季节

冬季———_______________的季节

16.根据上下文,依次填入第②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惆怅欣慰感叹B.欣慰感叹惆怅

C.感叹惆怅欣慰D.惆怅感叹欣慰

17.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 (2分)

回过头来看看,我总感觉,我竟然走得那样的匆忙,没有来得及浏览沿途的四季风光,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竟融汇于大自然的四季中。

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结尾说,“用四季比喻人生,诠释人生,我便能更好地辩证人生,理解人生,掌握人生,用五彩的四季色涂抹人生”。我们该如何“掌握人生”“涂抹人生”?请说说你从文中获得的启迪。 (3分)

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 20~24 题。 (12 分)

山村交通岗

周海亮

①山村悬垂在山腰,散落着二百多户人家。可是你相信么,这么偏远的山村,竟然在村里唯一的十字路口设立了一个交通岗。

②去山村采风,那个交通岗一下吸引了我。刚下过雨,洗刷一新的交通岗和坑坑洼洼积着污水的土路呈现着一种极不协调的怪异。更令我吃惊的是,在那里,竟然站着一位交通警察!他正以最标准的姿势站立,一丝不苟地指挥着并不存在的车水马龙。他左转身,平举手……右转身,口中的哨子响起……

③不过稍一细看,那“警察”却并不是警察。尽管他的衣服和警服有些接近,但无论颜色还是款式, 都和真正的警服有着很明显的差异。雨后的阳光一点一点加强烘烤的力度,直射着暴露在交通岗外的他。慢慢地,他脸上的汗滴汇成流淌的河。

④那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好像已经在这里站了很长时间,可是在我关注他的漫长时间里,那个十字路口始终没有经过一位行人、一辆自行车、一辆马车、一台手扶拖拉机……终于,有人来了,那是一位身体佝偻的老人。老人径直走向交通岗,递给站得笔直的“警察”一个破旧的军用水壶。我见到“警察”啪的一个敬礼,然后接过水壶,咕咚咕咚地喝着水,仿佛已经渴到极限……

⑤我追上急欲离开的老人,问他那“警察”是谁。老人说:“我儿子。”

⑥我问他:“怎么会在这里有一个交通岗?”老人弄清我的身份后,长叹一声说:“去我家说吧。”

⑦我坐在老人的院子里喝茶,一边看那个年轻人演独角戏般地指挥交通,一边听老人给我讲这个几近离奇的故事。

⑧老人告诉我,他的儿子特别聪明,小学、中学、大学,成绩都名列前茅。儿子的理想是当一名交通警察,能够站在城市的十字路口,指挥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大学毕业后,他被县交警大队顺利录取。可就在去交警队报到的前几天,为采一朵蘑菇,他从村后的山坡上滚了下去。他在医院躺了整整半个月才醒过来,命倒是保住了,人却摔傻了。他几乎忘记了所有的事情,甚至有一段时间,他竟然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却唯独没有忘记自己已经被县交警大队录取的事。每天他都会站在村头,像一位真正的交通警察那样,吹响一只哨子。

⑨“于是你要在门口给他立一个交通岗,让他相信自己就是站在县城的马路上? ”我问。

⑩“是的,”老人说,“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够带给他平静和快乐。我听医院的大夫说,让他平静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或许以后的某一天,他就会忆起以前的事情,甚至说不定还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那样的话, 也许他还真能去交警队上班, 当一名真正的警察呢。”

11老实说,那天我并没有太多的感动。到处采风的我,这类事见得多了,也就有些麻木,至于那个虚假的交通岗,就更接近于闹剧了。我想,当劳作一天的村人扛着农具从这里经过,面对一个手舞足蹈的傻子,他们脸上将会是怎样一副嘲笑的表情?

12可是我想错了,我看轻和玷污了那些村人。那天黄昏时,十字路口的村人突然多了起来。当三三两两的行人、自行车、马车、手扶拖拉机经过交通岗时,我看到他们竟顺从地听任“交通警察”的指挥。他们有秩序地停下、等待,看“交警”的手势,然后快速通过,仿佛那儿真的是一个拥挤的十字路口,面前的傻子真的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交通警察。

13那一刻我被深深打动。后来我一直坚信,在那个偏远的山村,无疑有世界上最伟大的交警、最伟大的父亲、最伟大的村人,以及人世间最伟大的理解和爱。

(选自《青年博览》2013年第11期,有删改)

20.作者以“山村交通岗”为标题,好在哪里? (2分)

_______________

21.文章前四段中,作者采取步步设疑的方式叙事,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良好效果。请完成下面的填空,概括其叙事脉络。 (2分)

偏远的山村为什么会设立交通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⑧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 有何作用? (3分)23.文中画线语句为什么要写“我”的感受? (2分)

_______________

23.文中画线语句为什么要写“我”的感受? (2分)

_______________

24.如果某一天,老人的儿子恢复了记忆,他会对老人和身边的村民说些什么? 请发挥想象,把他最想说的话写出来。 (3分)

_______________

三、文笔展示台(40 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斗。厚德的人重谦和,故不躁。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痴。自信的人肯努力,故不误。重义的人交天下,故不孤。浓情的人淡名利,故不独。宁静的人行深远,故不折。知足的人常快乐,故不老。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6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一、基础练兵场

1.yí;qí;yì;宿;铸;惆

2.B;3.C

4.(1)好去到人间;(2)春蚕到死丝方尽;(3)且教桃李闹春风;(4)诗家清景在新春;(5)俯首甘为孺子牛

5.(1)宣扬→宣示;(2)删去“……”,改为“。 ”。

6.示例:一些富豪、显贵丧失社会责任感,对公益、爱心事业不屑一顾。

7.(1)示例:点击热点,关注社会,认识生活;(2)示例: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二、阅读精品屋

8.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9.该句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10.(1)特别爱好;(2)成年;(3)同“肢”,肢体;(4)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

11.B

1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

13.讲述自己求学之难和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的勤奋、用心之专。

14.“嗜学”。 示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5.锤炼;收获;修行

16.B

17.“竟然”一词表达了自己因为匆忙生活,忽视享受人生过程,未能深思人生与四季关系的遗憾与懊悔之情。

18.拟人。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经过夏季的艰难历练,我们的理想会变得坚挺,人生会富有生机活力这一道理。

19.示例:我们应及早播种理想,并积极行动,用勤奋去创造,在锤炼中成长,最终收获一个属于自己的踏实而丰盈的人生。

20.“山村交通岗”是一条叙事线索,贯穿全文始终;“山村交通岗”凝聚着伟大的理解和爱,凸显文章主旨。

21.示例:交通岗上为什么会站着指挥的交警? 交警为什么是一位傻小子扮演的?

22.插叙。讲述老人儿子的“非常”经历,交代山村交通岗的由来,为下文做铺垫。

23.写“我”的感受从“没有太多的感动”到“被深深打动”的转变,衬托村人顺从地听任“交通警察”指挥之举的可贵,突出“理解和爱”的伟大。

24.示例:父亲,感谢您为我专设了这么一个交通岗,您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父亲! 各位乡亲,感谢你们对我和我父亲的理解与支持,没有你们的呵护,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今后,我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这份厚重的爱。

三、文笔展示台

2.第五单元语文天地 篇二

x靚g f? y#5 zi zh? y臁? c"Do ch#3ng

ji"^ m鑙 x鷑 zh#3o l鷑 chu醤 m韓 z?

r髇g y臁? nu#3n huo s"恘g sh? zu? ti"Dn

二、填空。(44分)

1.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8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4分)

客( ) 坏( ) 昨( ) 粉( )

容( ) 环( ) 咋( ) 份( )

3.填上合适的词语。(9分)

( 耐心地 )等待 饿 得( 发慌 )

( )奔跑 开心得( )

( )成长 冷 得( )

( )劳动 长 得( )

一( 块 )菜地 一( 口 )水井

一( )菜油 一( )白菜

一( )菜籽

4.选字填空。(9分)

幸 辛 在 再 己 已 以 渴 喝

我( )苦地走到离家很远的街上,( )运地( )那家小店里( )次找到这件玩具,买下来( )后就回家了。到家( )经很晚了,我口( )得很,就自( )倒了一杯饮料,一口气( )了个精光。

5.照样子填写。(6分)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立刻欢呼起来

极了 来 去 立刻

极了 来 去 立刻

6.填写诗句。(8分)

①写老朋友分别时难舍难分的诗句是: , 。

② 写诗人年纪大了,头发白了,再回到自己故乡的诗句是: , 。

三、写出句子中带点字的反义词。(4分)

1.天这么晚了,你还要上哪儿? ( )

2.火车在铁路上高速行驶。 ( )

3.这时,一辆新型火车开了过来。 ( )

4.燕子南归天气转寒。 ( )

四、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请写序号)。(6分)

①d"恥 ②d"? ③h醝 ④hu醤 ⑤h鄌 ⑥h#3o

都市( ) 还有( ) 好事( )

都是( ) 还书( ) 好奇( )

五、给句子加上标点。(5分)

1.你们快过去吧( )

2.你不是开玩笑吧( )

3.我就买这支铅笔吧( )

4.开始上课了吧( )

5.举例来说吧( )我们班就从来没有人缺过课。

六、给下列句子重新排队(在括号里写序号)。(6分)

( )我生气地走了。

( )有一道题,我怎么也做不出来。

( )我要看他的答案,他怎么也不给我看。

( )小刚来到我家,给我讲明了道理。

( )我们又和好了。

( )我和小刚一起做数学作业。

七、读短文,答问题。(13分)

(一)

一个秋天的下午,忽然间,雨点落下来了。毛泽东看见毛四阿婆正在收稻谷,就连忙栓好牛,跑过去帮忙。有了他的帮助,阿婆家的稻谷没有淋着大雨,可毛泽东家的稻谷却被雨淋湿了。

1.收稻谷的事发生在(时间) ,主要讲(谁) 。(2分)

2.用“——”画出毛泽东帮助毛四阿婆收稻谷的句子。(2分)

3.这件事说明毛泽东是个 的孩子。(3分)

(二)燕子过海

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大海上航行。

我看见一群过海的燕子。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停地飞呀飞……它们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就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

1.燕子往哪儿飞?为什么要过海?(4分)

2.燕子看到船后,为什么一起落在甲板上?(2分)

八、写一篇日记。(10分)

3.语文第五单元试题 篇三

第五单元试题

按要求写句子。(7分)

1、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改为陈述句)

2、人们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改为反问句和“被”字句)

3、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4、为是其智弗若与?(翻译句子)

5、妈妈说:“我下午要加班,晚饭就不用等我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6、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仿写)

4.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篇四

记得一个周末,我和爸爸去爬山,一开始,我劲头十足,一路领先。渐渐地,体力消耗太大,明显跟不上爸爸了。终于,我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登上了山顶。周围的景色特别美,可我根本顾不上欣赏,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歇息。一阵风吹来,我擦了把汗,惬意地说:“真凉爽啊!”刚过一会儿,爸爸就说:“天阴了,怕是要下雨了,我们得赶紧回去。”我抬头看看天空,刚才太阳还露着脸,一眨眼就阴沉了许多,看来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我们只好起身下山。

怕被雨淋,我加快脚步,小跑似的下山了。“哎哟!”我惨叫一声,身体失去了平衡,一屁股跌坐在台阶上。不好,脚扭伤了。爸爸一个箭步跨过来,扶着我,焦急地问:“伤哪了?”我委屈地指了指脚。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我的脚托在手上,细细查看我的脚伤。我只觉脚踝一阵阵刺痛,没法站立。这时爸爸亲切地说:“来,我背你。”我在爸爸的搀扶下,艰难地站直身子,看着自己已长得和爸爸的肩膀一样高了有些犹豫。爸爸转过身背对着我,半蹲着身子,用手拍拍自己的肩膀,又朝我喊道:“快,我来背你!”

5.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试卷 篇五

()()()()()

chún jìng shì xiàn chuāng lián jiàn zào shèng dì

()()()()()

二、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山岭(lǐng lǐn)掠过(luè lüè)仿佛(fó fú)

转眼间(zhuǎn zhuàn)

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

绵()绕()铃()茫()线()

棉()烧()岭()忙()钱()

四、按要求填空。(12分)

要查的字读音部 首除部首外几画选择正确的字义(打“√”)

凉爽①明朗,清亮 ②率直,痛快

③清凉,清洁

遍地①全面,到处;②量词,次,回

荡漾①水面轻微动荡;

②液体太满向外流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0分)

连()起伏 依山而()千岩()秀()阳似火

根深叶()意味()长 曲()通幽 一()如洗

()宇琼楼 心()神怡

六、写近义词。(8分)

仿佛()格外()顿时()赞美()

七、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4分)

1.湛蓝的天空宛如。

2、秋天,柿子树挂满了熟透的果实,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站在 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 是层层叠叠、的山峦,,,真像一幅。

2.有贴着 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有拉萨河畔 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

3.这些流云,转眼间变成、一道橘黄、、一道绛紫,就像是 五彩斑斓的锦缎。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分)

(一)秋天,香山的红叶非常美丽。这些红叶的外形都不一样,有的长圆,有的扁圆,还有的是星形。颜色有的嫩青,有的深黄,有的鲜红,还有的呈金色。绚丽多彩,就像千万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深沉、高远的蓝天映衬下,显得更加惹人喜爱。凉爽的秋风阵阵吹过,树枝摇晃,发出柔和的“沙沙”声,仿佛一首动人的乐曲,令人陶醉。游客们观赏着,不禁连连赞叹:“多美呀,香山的红叶!”

1、短文共 句话,是围绕“ ”

这句话写的。(3分)

2、红叶的外形都不一样,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使我们想起一个词语。

红叶的颜色也不一样,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也使我们想起一个词语。(8分)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分)

(二)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2分)

2、这段话通过对、、的描写,反映了原野的特点。(3分)

3、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4、用“﹏﹏”划出一句拟人句。(1分)

6.九(上)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篇六

1.《陈涉世家》的作者是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代表作《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2.《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 东晋诗人、辞赋家。

3.《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 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其文章风格清拔有古气, 被称为“吴均体”。

4.《捕蛇者说》的作者是柳宗元, 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说”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5.《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 字希文,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6.《醉翁亭记》选自《文忠集》, 作者欧阳修, 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 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古文运动”领袖, “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识记下列字词

三、文言现象归类

1.通假字

固以怪之矣 (通“已”, 已经) ·

为天下唱 (通“倡”, 倡导)

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 身披) ·

便要还家 (通“邀”, 邀请)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通“俱”, 详尽) ·

蝉则千转不穷 (通“啭”, 婉转地叫) ·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通“返”, 返回) ·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 嘱托)

2.一词多义

(1) 之

辍耕之垄上 (动词, 到) ·

·怅恨久之 (语气助词, 无实意)

二世杀之 (代词, 指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结构助词, 的) ·

闻之, 欣然规往 (代词, 这件事)

永州之野产异蛇 (结构助词, 的)

悍吏之来吾乡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君将哀而生之乎 (代词, 指自己)

(2) 为

为屯长 (担任)

为天下唱 (替)

士卒多为用者 (被)

为坛而盟 (修筑) ·

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向)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做)

故为之说 (写下)

或异二者之为 (心理活动)

(3) 数

广故数言欲亡 (多次)

卒数万人 (几, 概数词)

(4) 以

以数谏故 (因为)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把)

祭以尉首 (用)

蕲以东 (表示时间方位的界限)

杀之以应陈涉 (来)

而吾以捕蛇独存 (靠)

今以蒋氏观之 (根据)

(5) 其

欲穷其林 (那片)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自己的)

(6) 绝

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

猿则百叫无绝 (停止)

(7) 者

有蒋氏者 (……的人)

貌若甚戚者 (……的样子)

(8) 若

若毒之乎 (你)

更若役, 复若赋 (你的)

貌若甚戚者 (好像)

(9) 食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吃)

谨食之 (通“饲”, 喂养)

(10) 焉

永之人争奔走焉 (语气词兼代词的用法)

今其室十无一焉 (用在句末, 表示估计的语气)

时而献焉 (代词, 代指蛇)

(11) 于

吾祖死于是 (在)

积于今六十岁矣 (到)

苛政猛于虎也 (比)

(12) 而

黑质而白章 (表并列)

得而腊之以为饵 (表承接)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表修饰)

而乡邻之生日蹙 (表转折)

(13) 名

名之者谁 (命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有仙则名 (出名)

3.古今异义词

等死 (古义:同样。今义:等待, 等候。)

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今义:常常。)

今亡亦死 (古义:逃跑。今义: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暗中。今义:间隙)

比至陈 (古义:等到。今义:比较, 比方。)

与皆来会计事 (古义:聚会商议。今义:管理财务的人。)

三老、豪杰皆曰 (古义: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人。今义:三位老人。)

三老、豪杰皆曰 (古义:当地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无论魏晋 (古义:更不要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配偶的称呼。)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的总称。)

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隔绝。今义:分隔开。)

经纶世务者 (古义:筹划、治理。今义: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则久已病矣 (古义:困苦不堪。今义:生病。)

以尽吾齿 (古义:岁月。今义:牙齿。)

可以已大风 (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能够。)

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则有去国怀乡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非丝非竹 (古义:弦乐器。今义:蚕丝, 像丝的物品。)

4.词类活用

大楚兴, 陈胜王 (名词用作动词, 称王)

尉果笞广 (名词用作动词, 用竹板打)

天下苦秦久矣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苦于)

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词用作动词, 用网捕)

乃丹书 (名词用作状语, 用丹砂)

固以怪之矣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皆指目陈胜 (名词用作动词, 用眼睛注视)

欲穷其林 (形容词用作动词, 穷尽)

处处志之 (名词用作动词, 做标记)

而乡邻之生日蹙 (名词用作状语, 一天天)

·殚其地之出 (动词用作名词, 地里的收成)

竭其庐之入 (动词用作名词, 家里的存粮)

时而献焉 (名词用作状语, 到规定献蛇的时候)

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名词用作状语, 在……之前)

7.第五单元自测题 篇七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

A. 舰艇(jiàn) 问鼎(dǐng) 溃退(kuì) 亘古(gèng)

B. 蕴含(yùn) 下锚(miáo) 钦佩(qīn) 歼灭(jiān)

C. 督战(dū) 剔透(tì) 经纬(wěi) 苍穹(qiòng)

D. 粗犷(guǎng) 噙满(qín) 瞬间(shùn) 荧光屏(yíng)

2. 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4分)

翩跹 躁热 遨翔 顷刻间 级限 国微 沧桑 崭新 蹒跚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电影《2012》惊心动魄的场面,让我记忆犹新。

B. 我们乘坐着观光电梯扶摇直上,很快就到达了摩天大楼的最顶层。

C.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顺利地横渡长江。

D. 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2分)

A. 老王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B. 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C. 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D. 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5. 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 ① 过孤独, ② 过孤独, ③ 过孤独,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在孤独中得到升华,获得永恒的价值。

A. ① 体验和认识 ② 遭遇和感受 ③ 把握和拥抱

B. ① 把握和拥抱 ② 体验和认识 ③ 遭遇和感受

C. ① 遭遇和感受 ② 体验和认识 ③ 把握和拥抱

D. ① 遭遇和感受 ② 把握和拥抱 ③ 体验和认识

6. 请你给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3分)

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白瑞雪、赵薇、任珂)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20日上午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太空授课的主讲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聂海胜辅助授课,张晓光担任摄像师。

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的运动特性、液体表面的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他们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的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7. 根据文义,仿照下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3分)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和希冀。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辰,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 。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 ,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8. 在学习第五单元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很多英雄: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人民解放军,忘我工作的南极科考队员,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英雄的内涵。请你结合第五单元的内容,写一段话,阐述自己对英雄的理解,100字左右。(5分)

二、阅读精品屋(3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6分)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选自《毛泽东诗词鉴赏》,田秉锷编,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

9. 这首诗的颈联引用了西楚霸王项羽的典故,有何用意?(3分)

10.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4分)

“玉兔”日记:我也遇到了一点问题

新华网北京1月26日电(记者 姬少亭 苑苏文 白瑞雪) 像所有故事的男主角一样,中国第一辆月球车“玉兔”也遇到了一点问题。

25日凌晨,在进入第二个月夜休眠前,“玉兔”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有关方面正在组织专家进行排查。自2013年12月2日发射升空以来,月球车一路充满悬念却有惊无险,这是“他”传来的第一个“坏消息”。

“他”的“师父们”正在没日没夜地为“他”诊疗,而“他”那里的太阳已经落下。新华社新媒体客户端“我报道”邀请这位“坚强勇敢的男主角”写下了第二个月夜前的这篇日记。

2014年1月25日 和所有的男主角一样,也遇到了一点问题

大家好,今天是我到月球后的第42个地球日。有几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个?

第一个好消息是,通过这42天的努力,我已经累计滚过了100多米!我带来的一大堆科学仪器——测月雷达、全景相机、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红外成像光谱仪,都采集到了很多有用的数据……出来旅行,最怕背了一路的东西用不上了。

第二个好消息是,前天凌晨,我第一次通过身上的UHF天线,在离着陆器20多米的地方,没有通过师父,直接和她说了句悄悄话。虽然她没法回应,但我知道她一定也很高兴。既然是悄悄话,大家就不要问我说了什么啦……

第三个好消息是,昨天凌晨,着陆器已经再次进入梦乡,准备迎接第二个月夜的来临。

坏消息是,本来我也应该今早开始睡觉,但入睡前,师父们发现我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身体上有些部分不太听他们的话。现在师父们都在使劲想办法,觉也不睡了,听说他们的眼睛也越来越像兔子了……

尽管如此,我知道,我有可能熬不过这个月夜了。

出发前,我曾经和着陆器一起学习过人类探月的历史。在已经有过的130次探月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比例差不多各占一半。有的是没法着陆,有的是着陆后探测器和地球联系不上,有的是探测器迷了路或者迈不出脚步。太空探索就是这样,有多美就有多危险。而我不过是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超级大图中,小小的一个点。

这次我和嫦娥三姐能成功着陆,传回那么多数据,已经完成了师父们预定的任务目标。本来以为可以在这里蹦跶三个月,给大家讲我发现的各种大石头,讲月球土壤的秘密,讲我和嫦娥三姐的故事……但如果这一次的旅程要提前终止,我也不害怕。不管能不能修好,相信我的故障都能提供给师父们很多宝贵的信息和经验。

别担心,2017年左右,嫦娥五号就会来这里,继续讲月球的故事。现在,着陆器也还是好好的,会在月球继续工作至少一年。不过她还不知道我的问题……希望师父们能帮助我康复,但如果真的修不好,到时候大家记得帮我安慰安慰她吧。

这里的太阳已经落下,温度下降得真快。今天说了好多,但总觉得还不够。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其实我不觉得特别难过。我只是在自己的探险故事里,和所有的男主角一样,也遇到了一点问题。

晚安,地球。晚安,人类。(选自新华网2014年1月26日,有改动)

11.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玉兔”为我们带回来的好消息和坏消息分别是指什么。(4分)

12. 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4分)

13. “在已经有过的130次探月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比例差不多各占一半。”这句话说明了什么?(3分)

14. “我只是在自己的探险故事里,和所有的男主角一样,也遇到了一点问题。”作者要借“玉兔”之口表达什么意思?(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7分)

航天女英雄

刘 杰

1986年1月28日,美国所有的日历都翻到了这一页,人们早就在期待着这个日子了。

一年多以前,美国宇航局决定挑选一名普通公民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飞入太空。里根总统决定,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普通人,应该是教师。

是啊,航天事业还只刚刚开头,茫茫宇宙有待一代又一代的勇士去征服,让教师来开创普通人航天的道路,将吸引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投身这一伟大的事业。康科德中学37岁的女教师麦考利夫听到了这一消息,她立刻向宇航局报了名。

这天晚上,她回到家里,用她那秀丽的字迹,认真地填好了一份长达11页的申请表。8岁的儿子史考特和5岁的女儿卡罗琳站在边上,看着妈妈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史考特开口了,到底是男孩子,说起话来斩钉截铁:“妈妈,只要你老想着赢,就一定能赢!上次我们班的足球比赛就是这样的。我祝你成功!”他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那样伸出了手,麦考利夫含着笑,很感激地同他握了握手。

没想到,史考特的祝福还真管用,麦考利夫真的成了一万多人中的佼佼者——她被选中了!紧接着,她就面临严峻的考验——要在休斯敦的宇航中心接受4个月的严格训练。她每天都要体验在失去地心引力的状态下那种反常的感受;要逐渐适应像鱼儿一般在舱内漂浮;要很快地学会使用仪表和舱内的装置;要通过各项太空知识的考试。其中最难忍受的,是登上那架小型的训练飞机——连宇航员们都抵挡不住机身的上下颠簸和反复折腾,常常要吐得死去活来,他们称这飞机为“呕吐彗星”。麦考利夫当然吐得最厉害,但她今天被颠得吐清水,明天照样昂着头登上飞机。那些宇航教员们有时相互使着眼色,等着她主动来打退堂鼓,但最后都向她伸出了大拇指。

人们期待的日子终于来了。这天上午,“挑战者”号就要起飞了。麦考利夫的父母和丈夫都赶到佛罗里达州为她送行。史考特和同班的19位同学一起,也乘坐飞机赶来了。同学们簇拥着史考特,史考特手中捧着一个纸盒,里面有什么东西在微微地动。他显得那样小心翼翼,那样郑重其事。他把纸盒递到麦考利夫胸前,眼睛一闪一闪地说道:“妈妈,请您把它带到太空中去。”麦考利夫接过来一看,眼睛顿时湿润了。这是青蛙,是史考特最心爱的小青蛙!从它还是个小蝌蚪的时候起,史考特就尽心尽力地喂养它,每天放学回家总要凑到小玻璃缸前看上好半天,就这么一直看着它褪去了尾巴,看着它长出了四条有力的腿。在第一次听到它发出那“咕噜噜噜”的蛙鸣时,史考特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爸爸、妈妈和妹妹一起叫来,让全家都来分享他的喜悦。现在,他把青蛙带来了……哦,不,他是把自己的心带来了!他要让青蛙代表他自己,在太空中陪伴亲爱的妈妈;他也要让他亲手培养的小青蛙,代表整个青蛙家族,第一个登上太空。麦考利夫噙着眼泪笑了。这是欣慰的眼泪,因为她看到在儿子的身上,流着跟她一样的血……

麦考利夫的学生们为她送行时,带来了康科德中学的校旗,请她把校旗留在宇宙空间。大家充满感情地说:“您从那边回来,可别忘了我们。”麦考利夫轻松自如地摇摇头道:“我要是不回到你们身边,除非是‘那边’出问题了。”她是有什么预感了么?不,她对这次航行充满着信心。就在航行之前,她撤回了自己的人寿保险,她的这一举动,正是为了宽慰成千上万为她担心着的人们。这会儿,就要登机了,她在想什么?也许,她正想着将在太空中给几百万美国学生讲的两堂课。第一堂课要讲述太空的见闻,为孩子们一一介绍航天飞机中每个成员的岗位和职责;第二堂课,她将谈到航天飞行的目的和意义。而康科德中学里她的那些可爱的学生们,是可以通过专用线路向她直接提问的。他们将进行太空和地球之间的亲切而有趣的对话,就像他们平时在康科德中学的305教室所进行的那样。也许,正是想到了这一切,麦考利夫在登上航天飞机的最后一刻,回过头来,对着电视镜头,对着她的学生们,也对着整个人类,留下了一个美丽的笑容。这最后的笑容,异常灿烂夺目,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挑战者”号起飞了!在佛罗里达州的观礼台上,欢声雷动。麦考利夫的父母、丈夫和孩子,随着狂欢的人群,挥舞起了自己的头巾和帽子。忽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航天飞机在一瞬间迸出了刺眼的火光,紧接着,一团巨大的火球包围了它!这架牵系着几百万美国师生神经的“挑战者”号,拖着两条长长的火龙,开始迅速地下坠,完全失去控制地下坠……

观礼台上的人们最先明白过来,在呆了几秒钟之后,人们再也憋不住内心的悲痛,一个个失声痛哭起来。只有孩子们,还在茫然若失地面面相觑,苍白的脸色和布满着绝望的眼神,仿佛在彼此询问:难道亲爱的麦考利夫老师真在里边?难道她真会永远消失在这么晴朗的空中?

悲痛的气氛笼罩着美国。这一天,国会中断了会议,为遇难者默哀。华盛顿和全美各地降下了半旗,平时灯火辉煌的纽约帝国大厦熄灭了灯光。一架直升机,将一个巨大的花圈投入“挑战者”号坠落的海面,花圈上衬着七朵殷红的麝香石竹,代表航天飞机上7名遇难的英雄。在麦考利夫曾经就学的麻省弗雷明汉州立大学,升起了7个黑色的气球。而最感人的,是在麦考利夫遇难的当晚,在佛罗里达州的大西洋沿岸,竟有两万多人高举着手电,向着浩渺深邃的夜空照射。其中多半是孩子,是同刚刚失去母亲的史考特和卡罗琳一样大小的孩子。也许,他们是在用自己特殊的灯语,同亲爱的麦考利夫老师交流着感情,以弥补那两节盼望已久的“太空课”吧……

麦考利夫以她的英勇献身,为她的学生和孩子上了最后一课。各国的少年儿童将会像美国儿童一样,永远记住这位航天女英雄,记住这位来自康科德中学的“挑战者”。

(选自《语文世界·小学版》2004年第6期,有删改)

15. 里根总统为什么决定“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普通人,应该是教师”?(3分)

16. 本文记叙了麦考利夫的哪些英雄事迹?(3分)

17. 临行前,麦考利夫的儿子史考特为什么要把一只青蛙送给妈妈?文中多处描绘史考特,有何用意?(5分)

18. 在麦考利夫遇难的当晚,在佛罗里达州的大西洋沿岸,有两万多人高举着手电,向着夜空照射。人们的这一行为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3分)

19. “麦考利夫以她的英勇献身,为她的学生和孩子上了最后一课。”这“最后一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

三、文笔展示台(40分)

8.第五单元语文实践性作业 篇八

班级—————姓名————————时间———————— 一:作业内容:第五单元语文综合实践作业 ——遨游汉字王国 二:作业要求:本次作业我们要达成四个目的,一是了解汉字的历史;二能够写出课外搜集到的字谜;三是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更为规范地使用汉字,为维护祖国的语言做力所能及的事。四积累歇后语,搜集歇后语。

三:作业的具体内容:

1、知道汉字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等几个阶段。现在,只有楷书和行书还在应用,篆、隶、草已退出了日常使用。2:“字谜大本营”:我能写出课外搜集到的字谜

3、我能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金壁辉煌”(); “不记其数”(); “四季长青”(); “丰富多采”()

9.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篇九

本单元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四篇课文分别选自《论语》、《孟子》、《荀子》和《庄子》,反映了先秦诸子散文不同阶段的特点。《论语》、《孟子》、《荀子》都是儒家典籍。《论语》为语录体散文,简朴直捷、用意深远,《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长于雄辩,重形象性和感染力。它们都类似谈话记录,但《论语》简括而《孟子》详明。《荀子》类似系统的理论著作,很重视逻辑推理过程。道家著作《庄子》接近专题论文,善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观点,文章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季氏将伐颛臾》是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一事跟学生冉有、季路的谈话,主要表明他维护鲁君地位、反对季氏吞并颛臾的立场,又借机阐明了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治国主张。《寡人之于国也》是记孟子与梁惠王的谈话,孟子通过设喻暗示梁惠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又因势利导,劝梁惠王发政施任,行王道。《劝学》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依次谈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秋水》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课文涉及的孔子、孟子、荀子、庄子亦即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治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2.教育学生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增强刻苦学习、提高自己、培养自己的意识,同时感受先秦诸子散文生动、优美、各具特色的语言,增强对我国古代汉语言文学的热爱之情。

3.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进一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学习比喻、对比、类比等写作手法。

5.背诵本单元四篇课文。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放在理解掌握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这样可使学生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此外,课文不同的写作手法也是教学的重点。

2.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哲学观点、政治主张和治学思想,即每篇课文的思想性、逻辑性是教学的难点。

四、单元教学设计

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认真完成预习作业,初步理解重点实词、虚词和常用句式,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2.通过提问、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文章的思想性、逻辑性以及写作特点。

3.学习本单元后,可指导学生对四篇课文不同风格作一番比较,为他们阅读诸子散文打一定基础。

10.第五单元自测题 篇十

一、基础练兵场(26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文学与科学是相通的,科学和文学应该开出并蒂之花。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zī zī( )( )不倦地jí( )取知识,而不会认为所有科学上的问题都被一劳永yì( )地解决了。因此,我们要不断去探求新思路,一旦产生就要qiè( )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学习上的难题,同学们经常不耻下问,向老师寻求帮助。

B.小华做事说话总是漫不经心的,大家都不敢相信他了。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了。

D.学习语文,一劳永逸的办法是没有的,只有通过刻苦的练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避免电梯事故不再发生,全国上下加大了对电梯使用的检查维修力度。

B.诗人梁小斌脑梗入院,却无钱付医疗费,这不仅是对文化的漠视,也是对诗人的忘却。

C.身处网络时代,是否拥有健全的判断力,是一件比拥有海量信息更为重要的事。

D.一场香港激进反对派号召发起的“占领中环”运动,令香港的商业环境、国际形象和法治基础受损,更给香港社会徒增裂痕。

4.默写。(6分)

(1) ,可以为师矣。(《论语》)

(2) ,不悱不发。(《论语》)

(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4)《论语》中揭示学与思辩证统一关系的句子是: ,

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0分)

(1)近日,右图这幅题为《空巢老人》的漫画,悄然走红网络。据《北京晨报》报道,博主“家居曹老师”是一名空巢老人,多年来,都是儿子送的松狮犬与他做伴。

活动一:请简要说明该画面的内容。要求:①采用由上到下的空间说明顺序;②50字左右。(3分)

活动二:生活中,多少游子把父母留在了家乡,多少空巢老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如果你是某报的小记者,请针对这一现象,分别从空巢老人和成年子女的角度发表简要评论或建议。(3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实验初中本学期开展了“中学生回家以后是否做家务”的问卷调查活动,结果发现,大约有60%的学生从来不做家务,30%的学生偶尔做一点家务,经常做家务的学生还不到10%。

①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2分)

②假如你是李明同学的哥哥(或姐姐),目前正在外地上大学,你想劝说李明回家多做点家务,应该怎么表述才比较妥当?(2分)

二、阅读精品屋(34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6~7题。(4分)

【甲】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6.甲诗通过 抒发情感;乙诗则通过 传达情感。(写作手法,2分)

7.结合诗句,赏析甲、乙两首诗所传达的诗人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回答8~11题。(12分)

【甲】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乙】预浩父女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有《木经》三卷行于世。世传浩唯一女,年十余岁,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逾年,撰成《木经》三卷,今行于世者是也。

(选自《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归田录》,欧阳修著,李之亮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方两三级( )

(2)塔遂定( )

(3)人怪而问之( )

(4)皆以预都料为法( )

9.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问塔动之因 人怪而问之 B.交手于胸 于土墙凹凸处

C.不以疾也 以瓦布之 D.而动如初 而制度甚精

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4分)

(1)但逐层布板迄,便实钉之。

(2)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11.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喻皓(预浩)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2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12~15题。(9分)

“智能快递”迎面而来

郭宇靖

①中国邮政日前宣布开放全国5000个自提网点,任何一家快递公司发货,均可享受此服务。自提网点包括现有邮政自有网点和“无人值守”的智能快递柜。看似简单的自提系统开放,背后却是智能快递的大市场。企业、专家、主管部门负责人等均认为,智能快递已成为当前政府驱动快递满足消费和商业需求的重要手段。

②快递员将快递包裹送到置于小区内的智能快递柜中,给收件人发送取件短信。收件人经过手机查询——输入密码——开门取件三个步骤,便可将一个快递包裹从智能快递柜中取出,抱回家去。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居民和快递员的欢迎。中国快递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惠德说,目前出现的一些智能快递柜,代表着未来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方向——智能快递,即通过引入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融合预测等方式,以更加便捷的智能设施(如智能快递柜)和手段满足高密度、高成本、高人力的现代快递工作,通过建设社区的“智能快递站”为消费者服务。

③智能快递站模式可以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减少交通拥堵,未来还可以变成独立的智能账户,市民在家中就可以完成各种邮政业务及其他社区服务的操作。专家认为,相比传统模式,快递柜有多个优势。首先是标准化产品,可以连接各个快递公司;其次是做到24小时服务;第三是加入摄像头,减少纠纷;第四是价格低廉。

④智能快递可消化我国高速增长的巨量快递。未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猛增,而人工投递的成本不断增加,继续满足居民和电子商务的快递需求,快递柜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⑤智能快递柜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成为高价值的社区入口。业内人士认为,以京东为例,可以增加冷藏冷冻功能,只需要1000元的成本,就可以加一个附柜。此外,可以利用这一空间进行销售,以小区的大数据积累为基础,电商可以掌握小区购买米、油等生活用品的情况并提前配送储藏,提升了物流和快递柜的效率和价值。

⑥有预测显示,智能快递将伴随快递需求和服务的提升而高速发展,根据全国快递柜的潜在需求和可建设总数,在未来5年左右可产生百亿级的市场。

(选自2015年3月24日《河南日报》,本刊有删改)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2分)

13.相较于传统模式,“无人值守”的智能快递柜具有哪些优势?(2分)

14.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5.第⑥段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16~19题。(9分)

老汪栗子

明前茶

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地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了。

(选自2015年1月24日《扬子晚报》,本刊有改动)

16.通读全文,概括文章所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2分)

17.文章第⑥段中画线处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8.请结合原文,说一说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9.“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文中老汪独特的帮扶方式,给你带来了什么启发?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3分)

三、文笔展示台(40分)

20.当父母用慈爱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语安抚你受伤的心灵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1.七(上)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篇十一

二、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不耻下问:语出《论语》。 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 也不感到羞耻。 指人好学。 耻, 以……为耻。 问, 请教。

孜孜不倦:意为勤奋努力,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定, 不容易动摇。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 把事情办好, 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形容一次把事情做好, 以后就不用再做。

三、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斜塔上的实验 》选自 《中国学生必读文库·科学卷 》, 作者是美国作家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

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选自 《中外母语教材选粹 》, 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 曾发表过《踢醒沉睡之心》。

3.《宇宙里有些什么》选自《飞出地球去》, 作者郑文光, 科普作家。

12.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篇十二

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读写。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2、指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展示交流、拨升点华

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合作学习:结合插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办法弄清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可以用语言叙述过程、画路线图、表演等方法。

3、汇报交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如:学生用画画加辅助语言的形式,画出“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课文内容进行叙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边说边指,理解课文。

学生用语言叙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话说清楚。

4、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理解、表达,在读书和汇报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想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体现整合的思想。

三、合作探究、品味感悟

1、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强调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

通过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与分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时强调抓住内容进行说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写字指导、练习提高

1、出示“我会写”中的“讶、敲”,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注意重点笔画的指导。如:“敲”字应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3、同桌互相练习评议。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

1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 篇十三

一 基础知识(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音义标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棱镜(léng)花萼(è)灼伤(zhuó)

花卉(各种花的总称)....B.白垩(è)摄取(shè)

分泌(bì)

滥伐(过度)

....C.海澡(zăo)洪涝(lào)

胰岛素(yí)

裸子(露出)....D.栖息(xī)

鹧鸪(zhè)

胆怯(qiè)

萎谢(干枯)....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红紫烂漫 万紫千红 传粉授精

B.刀耕火种 滥砍滥伐 意未深长 C.资源短缺 生态平衡 开发利用

D.层出不穷 蓬勃发展 挑战权威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昆虫采蜜传粉,有一种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A.搜集探访

B.采食查访

C.选取寻访

D.采摘拜访 4.判断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将相应序号写在句后括号内。(4分)A.举例子

B.分类别

C.列数字

D.作比较

(1)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

(2)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3)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4)统筹方法是一种合理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5.下列病句的修改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显然,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本句的问题是搭配不当,应在“妥善”前面加上“能否”)

B.同学们将要在这所学校里度过了有意义的三年。(删去“了”)

C.我们班同学将来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将“将来”与“希望”调换顺序)D.听说学校要成立科技小组,我们班长他首先第一个报了名。(删去“听说”和“他”)

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说明顺序主要是由主到次、由内到外。B.《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主要说明了雨林毁灭的严重后果。C.《海洋是未来的粮食》的结构层次是总——分——总。

D.《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主要运用了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7.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相应句子的空缺处。(4分)毁灭

灭绝

状态

形态

(1)野生

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

(2)雨林以每分钟27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

。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

(3)裸子植物的花是原始的,都带绿色,而花药和花粉则呈黄色。8.揣摩文段的表达意图,根据文意填写恰当的语句。(2分)

不分昼夜的流水,阴晴圆缺的明月,树的枯荣,燕的来去,翻飞的日历,滴答的时钟„„这一切让你感到的,难道只是

?难道你就不进一步想到,? 二 阅读题(40分)

(一)(20分)

①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红紫烂漫的春天,活力充沛,生气蓬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们一边赞叹,一边不免提出疑问,寻求科学的解释。

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③除了红花以外,还有黄色、橙色的花。橙色与柑橘、南瓜等果实的色彩相似,而最典型的是胡萝卜,所以表现这种色彩的色素,就被称为胡萝卜素。

④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变色的一个特殊的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的时候是白色,中午变成淡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

1.选文的第①段提出了

的问题,对全文起了一个

作用。(2分)

2.选文第②段的中心句是:

;层次结构是:

;从文中可看出对红花起决定作用的物质是:

、。本段主要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6分)

3.选文第③段的开头句(“除了红花以外”)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2分)4.选文第④段中 “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的“少量”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5.为什么将添色木芙蓉放在白色花之后讲?从中可看出第④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4分)

6.“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句在本文中既作标题,又在文中不断出现,你是否感觉到作者这样定有些累赘?为什么?(3分)

(二)(20分)

①这颗绝对美丽、闪烁着蔚蓝色光泽的球体,就是人类的家。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这个家,却变得越来越肮脏,空气、海洋、森林,整个地球环境全面恶化,人们已称我们的地球为“不幸的地球”,人类“不幸的家”。

②地球的不幸在于它原有的占陆地三分之二的76亿公顷森林,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不足28亿公顷,并且还在以每年18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森林大面积被毁,自然就大大地降低了地球对空气的净化作用(A)。目前全世界约有9亿以上的人生活在(B)对健康有害(C)的环境中。

③地球的不幸还在于全世界每年要产生3.3亿吨有害废物,排放200万吨铅、78000吨砷、11000吨汞、5500吨镉到大气层中,这些均超出其自然背景值的20-300倍,严重污染了空气,以至于现在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越来越大,温室效应也日益()。

④地球的不幸更在于人们不仅污染了陆地、天空,还污染了海洋。每年,人们都要从船舶倾倒600万吨废物到大海,从船上扔下500万个塑料集装箱,漏油40万吨;目前地球上已有10%的监测河流受污染,70%的人饮用不到安全的食用水,水源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

⑤a从森林大面积砍伐,到水资源被污染,这一切人类都被追究为罪魁祸首!b这就是地球的最大不幸――人满为患!c生态学家、科学家们指出:地球最多只能养活80亿人口,而到二十一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102亿,到2500年,地球上每一平方米土地上就有一个人!d偏偏地球又只是茫茫宇宙中人类惟一适合生存的孤岛。

⑥无须再说地球的不幸!让我们用欧文的话结束全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宇航员欧文登上月球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地球是那样的伟大而美丽,又是那样的微小和脆弱„„请告诉地球上所有的人们,只有我们的地球是温暖的、有生命的,请好好地照料地球,珍惜地球!

1.“二氧化碳浓度严重超标”一句是从第②段文字中抽出来的,将它还原到本段文字中A、B、C三处,最恰当位置是

处。(2分)

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词填在第③段文字的括号里,恰当的一项是()。(2分)A、强烈

B、加剧

C、显著

3.“偏偏地球又是只茫茫宇宙中人类惟一适合生存的孤岛。”句中的加点词应该怎样理解?(3分)4.从内容上看,第②③④段分别从

、空气和

三方面说明地球不幸的状况,第⑤段则指出了造成地球不幸的原因;从结构上看,第②③④段与第⑤段是

关系。(3分)

5.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说说其表达作用。(4分)6.理解全文内容,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7.地球最大的不幸是“人满为患“,要解决这一问题,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3分)三 作文(40分)

自选说明对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事理说明文。

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力求语言准确;层次清楚,中心明确,字数在600字左右。

第五单元

一、(20分)

1.(2分)C

2.(2分)B

3.(2分)C 4.(4分)(1)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2)分类别(3)打比方(4)下定义 5.(2分)D

6.(2分)D 7.(4分)(1)状态(2)毁灭 灭绝(3)形态

8.(2分)时间的流逝 我应该珍惜这宝贵的分分秒秒(此题只要答到意思即可)

二、(40分)

(一)、(20分)

1.(2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总领全文

2.(6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总——分——总

花青素 酸性 作比较 3.(2分)承上启下

4.(3分)不能。“少量”强调已经有,但不是很多,去掉后改变了句子的意思,语言表达不准确。5.(4分)因为它初开时是白色,大致属于白色花类,但它又不象纯白色花那样从花开到花谢都是白色。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6.不累赘,在文中多次出现,以设问的形式,起到了提示说明角度及内容的作用,使说明层次清楚,步步深入。

(二)(20分)

1.(2分)B

2.(2分)B 3.(3分)表明地球是宇宙中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4.(3分)森林 海洋

分——总

5.(4分)列数字,作比较。作用:着重强调了人类对地球的危害程度之深,希望人类照料地球、珍惜地球。

6.(3分)《人类“不幸的家” ——地球》或《不幸的地球》

14.第五单元语文天地 篇十四

1 第五单元食物和节日中任务设计的分析

Young World教材中五年级的第五单元两本书包含23个任务, 其中, 学生用书中任务栏目中有3个任务, 活动用书这一单元共有20个任务, 其中任务1到第任务8是与学生用书各个栏目对应使用。

1.1任务的特征

1.1.1 任务编排的整体性

Young World教材设计的几大板块是基于任务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一个整体, 本单元的目标。“你能问yes/no的问题”。通过以“各国的节日和食物”这个话题为主线, 设计了任务板块的3个任务, 任务1用自己的问题讨论节日与食物, 在任务2中给出印度胡里节的阅读材料, 在通过任务3形成自己关于胡里节这个节日的问题, 并和同伴间互相讨论, 这三个任务围绕能让学生提问题的目标出发。在完成这三个任务后, 这单元编排了语言要点这个版块, 重点操练提问yes/no的问题。另一方面, 在本单元的两个话题板块和语言要点板块都配有活动手册中的任务。从这些板块的设计来看, 每个板块都不是孤立的, 他们之间紧密联系, 构成一个以任务为核心的整体。

1.1.2 任务设计的交际性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必须使用语言去交际。“交际是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中, 参与者进行互动、语言输入 (接受) 、语言输出 (表达) 、理解或中介服务, 或者同时从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这类交际活动。” (刘俊, 傅荣等译, 2011) 比如, 第五单元中学生用书任务1让同学们讨论他们知道的节日及食物, 任务3 并根据阅读材料印度胡里节 (Holi) 介绍互相提问讨论, 再如活动用书中任务5根据自己填入节日信息并描述, 看同学们能否猜出节日信息, 任务7 让学生们讨论比较新奥尔良、比利时、马赛等城市过的狂欢节 (Mardi Gras) 和瑞士的狂欢节 (Fasnacht) 不同。这些任务让学习者在交流节日和食物的过程中, 接受、处理和传递了主题的信息, 通过完成任务表达意见和观点, 真正用语言在行动。

1.1.3 教学型任务与真实型任务相结合

从第五单元的任务中看, 有的属于真实型任务, 有的是教学性任务。“教学任务或活动比较脱离现实生活和学习者的需要, 但目的是要依据我们对一般的学习进程, 特别是语言习得进程的了解, 来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刘俊, 傅荣等译, 2011) 它不是完全机械性的练习, 这种任务也将学习处置于真实的交际场景中, 这既对学习有意义, 也使任务完成处于一定的情境中。第五单元中任务9 先让学习者把问题填入到采访的对话中, 在让学习者进行角色扮演。这种教学型任务是以某种学习或教学目的专门设计的, 这些任务可能在真实的生活中不会发生, 比较简单, 但确有利于语言的学习, 体现了学习者语言的学习过程。

与教学型任务相对的是真实型任务, “真实任务是指接近或类似生活中各种事情的任务, 也就是说学生离开课堂以后在学生、生活、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事情。” (程晓堂, 2004) 如任务12让学生们准备好自己的问题后去采访其他的学生了解的节日和食物的信息, 学生通过组织收集这些信息, 演练生活中的真实事情, 同时在他们准备前也会有很多问题去交流沟通, 这也是在真实运用语言的语言实践任务, 这种互动情境以课堂环境为基础, 学生以一种“假戏真做”的态度参与到交际任务中, 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去理解和沟通。

1.2 确保任务的实施

编者在编制这三个任务的时候考虑学习者所具有的综合知识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 并设计任务给不同的条件和限制, 来保证任务的顺利实施。下面以第五单元学生用书任务6-8为例。

1.2.1 考虑学习者的能力

在任务6—8中, 任务6是比较中国和瑞士两个国家庆祝新年方式的差异。在学生用书中有这两个节日的相关阅读材料, 而且比较的关键点、词汇及句型结构也都呈现出来, 再到任务7只是给出维恩表格框架去比较, 最后到任务8直接让学生任选两个节日进行比较。如果三个只给出最后一个任务8, 其难度肯定超出学生的能力, 但有了前两个任务, 提高补充学生的能力, 减少了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负担, 不用把注意力集中于不可预知的临时发挥上, 而集中于可能会出现的语言表达上, 学习者的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也将提高。

1.2.2 调整任务的条件和限制

任务实施的结果还与它的条件和限制有关系, 教材的编写者适当控制交际任务的条件和限制, 增大减小任务的难度。就像上面三个任务, 都是制作维恩图标, 任务6 是比较好的维恩图表, 任务7是空白的维恩图表, 任务8让学习者独自制作一个维恩图表。这三个任务不断减少条件, 增加限制, 对学习者的任务要求越来越高。这样, 之前提供任务的条件和减少限制更有利于最后任务的实施。

1.3 任务的难度

由于完成任务的方法因人而异, 学习者个人综合能力和交际能力、个人性格、完成任务的条件和限制不同, 所以他们完成任务遇到的困难和完成任务采取的策略也会不同, 所以要通过调节这些因素来控制任务的难点。从第五单元《节日与食物》的23个任务中看, 很多任务组成任务链, 如下文分析的任务9-13, 就是其中的一个任务链。

1.3.1 任务认知程度调节任务的难度

任务9是让学习者在对话中选择出已给的问句, 任务10是根据答案直接写出问句, 通过任务9和任务10对采访同学相关问题的准备。学习者在任务的熟悉度、能力和学习行为方面都有一定基础准备, 他们对任务的认知逐渐增强, 在通过任务11去设计一个采访, 学习者对这个任务类型、实施方式、主题、互动模式、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对实施任务的驾驭能力都有了预期的准备。任务9-13从信息类型、信息量、信息结构都是在逐渐增大, 任务的难度也越来越高, 采访的信息类型由笔头回答的静态信息到实施采访的动态信息, 最后到填入表格的抽象信息;学习者接受的信息量成分由少到多, 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信息结构, 从严谨的结构到松散自由结构状态, 最后到形成表格的结构。这些都看出任务的认知复杂程度在增加, 同时任务的难度也在增加。

1.3.2 语言因素调整任务难度

在任务9-13 中, 我们观察到教材编者也在用语言资源的补充调整任务的难度。由于任务的难度不断增加, 在任务9和任务10给了大量的语言输入, 无论从采访的提问和回答, 都给出大量的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 并在任务9中用给出的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熟悉采访中所需要的语言, 这样学习者准确地掌握语法和词汇, 就会在后面的任务中自如、灵活、连贯、恰当的表达, 这样在语言学习上给了学生很多支持, 调节了学习者在实施任务的难度。

1.3.3 调整学习者的参与, 调节任务的难度

通过调节学习者的参与与表达, 也会影响任务的难度。任务刚开始学习者对任务的熟悉度和可预测性都较差, 所以前两个任务学生的参与与表达都相对简单, 随着学习者对任务的掌控能力增加, 语言的输入, 任务11和任务12要求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增加, 参与的自由度

在增强, 任务的复杂性增加, 意想不到的因素也在增多, 任务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最后任务13是对之前学习者收集的信息进行总结, 在提供日历表格的外部帮助后, 任务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减少。这样不断的调节参与表达, 调节任务的难度, 让学习者能使任务顺利地实施。

1.3.4 任务结果影响任务的难度

任务的结果对任务的难度也有一定影响。任务9—13 的结果对学习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之难度也在增加。任务结果的形式由最初让学习者填入句子的非语言形式, 到参访其他学习者的自由的口语表达, 再到形成总结的节日日历表格, 任务的结果越来越复杂, 任务的难度也在增加。同时, 任务的范围也从最初的填入已给句子的封闭式任务, 到后面自由采访的开放式任务, 由于给出固定答案, 封闭式任务比开放式任务做起来可能更容易一些。

2 任务设计的启示

2.1 任务设计具有真实性

任务的真实性除了体现在任务要接近或类似生活中各种事情, 还体现在让学习者在语言活动时做的事情是他们真实想做的。第五单元的任务设计强调学生形成学习者自身关于节日的问题, 并与其他学习者交流表达关于节日的真实理解。任务中的行动是他们自主选择的, 用语言表达真实感受, 这样的任务才是真实的, 而不是被老师要求去行动, 或和其他学习者的做法一样, 这种做事的动机下的任务不是真实的。

2.2 设计任务链, 调节任务难度

“罗少茜与陆锡钦认为,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引入‘任务链’ (相对于‘单一任务’而言, 可理解我‘复合型’任务) , 可实现任务由易到难的变化的需要。” (龚亚夫, 罗少茜, 2010) 就像学生用书中的任务栏目的三个任务, 前一个任务的完成为后一个任务的展开做好铺垫或是推进, 为最终的高难度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

2.3 从学习者的角度设计任务

2.3.1 注重学习者的参与

学习者是语言学习的主体, 在设计编排任务时要注重学习者主动参与到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去, 第五单元中的任务都是让学生运用语言做事情, 结合教学型任务和真实性任务, 让学习者总结问问题的语法知识, 并设计让学习者互相讨论、访谈、制作维恩图表的任务, 使学生运用语言去合作, 去交流, 去推理。现代的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的传承知识、经验, 而是让学习者学会学习, 学会探究, 学会创造, 要通过启发、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参与到语言学习中。

2.3.2 考虑学习者的需要

任务的设计要满足学习者学习语言的需要, 要考虑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学习语言所需要的学习策略, 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 给予适当的语言支持。在任务的实施中要考虑这些因素来调节任务难度, 让学生在顺利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运用语言。

2.3.3 重视学习者间的互动性

任务设计包含大量的结对练习和小组活动, 学习者们在彼此提出关于节日的问题并回答时, 运用语言的机会大大增加, 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运用语言去表达和接收真实的信息, 增加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更可以使学生在互动时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参考文献

[1]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编.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刘俊, 傅荣等,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上一篇: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规程下一篇:大学校庆校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