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方案

2024-08-30

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精选8篇)

1.国土空间规划方案 篇一

广东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粤府办(2005)87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国土资源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十月二十四日

国土规划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的全国性或区域性国土开发整治规划,是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国土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对资源综合开发、建设总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治具有重要指导性,是具有战略性、综合性的地域空间规划。为做好我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立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国土规划的指导作用,统筹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切实解决广东国土开发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二)规划目的:

1.合理配置国土资源,按照建设和谐广东的战略要求,在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提出全省国土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和布局,实现广东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2.制定优化整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的方案,通过国土开发利用等重大项目安排,为加快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开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科学规划高效、节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战略途径,统筹协调全省各部门、各地区在未来15-20年对国土资源的需求,提出国土资源在部门间、地区间的优化配置方案。

4.研究制定国土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为广东省编制阶段性工作计划提供依据。建立国土规划实施的监督、保障机制,切实发挥国土规划在广东省经济社会各项发展规划中的基础性和宏观调控作用。

二、编制原则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开发与保护并重;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力求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三、规划内容

(一)规划范围:以广东省行政管辖区域为基本规划范围,包括陆域和海域。

(二)规划期限:本规划的规划期限确定为2006-2020年,规划基期年为2004年。

(三)主要内容:

1.揭示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开展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摸清全省国土资源实际情况,重点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容量,提出资源开发战略,确定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目标和措施。

2.提出国土开发空间战略。对全省国土空间结构、功能组织、分区管理和建设引导等内容开展研究,提出空间开发战略。明确规划期全省国土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划分全省国土开发功能区划,对经济建设布局提出指导性意见,以及空间开发的战略目标、实施方案和对策建议。

3.设计国土安全保障体系方案。分析研究全省当前和规划期面临的包括生态安全、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国土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评价全省国土安全的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建立国土安全保障体系的方案。

依法规划科学规划

4.提出推进区域国土开发合作的意见。从泛珠三角以及更大区域范围,审视全省国土开发的作用和影响,分析相关区域国土开发的优劣势,提出优势互补和区域联合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5.国土规划实施的政策与制度保障。研究提出落实全省国土规划政策与制度建设的建议,如规划制度、配套法规、资金保障、重点地区和项目支持政策等。

(四)专题研究

围绕国土规划的总目标,为满足省国土规划编制的要求,设立13个研究专题,分别为:广东省国土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资源需求预测研究,广东省空间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广东省国土资源承载力与生态环境容量研究,广东省土地供求预测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广东省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战略研究,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研究,广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广东省自然灾害防治及对策研究,广东省国土开发决策支持与评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广东省国土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广东省国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泛珠三角国土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各专题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

总体规划编制及其专题研究,要与《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及其专项规划》,以及正在编制的《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其中与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现有专题研究类似的专题,要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做到资源共享和口径一致,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与重复建设。

四、技术路线

(一)理论基础:编制国土规划的理论基础涉及地理学、资源学、环境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大体分为国土开发的战略和开发模式的理论、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的理论、国土资源空间整合的理论、环境重整理论和国土开发的保障系统的理论等(见附件2)。

(二)技术路线:国土规划的编制通常包括以下9个程序:前期研究、编制工作大纲、现状调研、专题研究、编制规划纲要、规划方案、规划成果、规划报批、规划实施。在规划方案形成的过程中,需经过专家论证、征求部门意见和公众意见以及开展国际交流等环节(见附件3)。

五、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主要包括6项:广东省国土规划文本、广东省国土规划说明、广东省国土规划图集、广东省国土规划专题研究报告汇编、广东省国土规划技术总结、广东省国土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意见。

六、工作组织

为确保国土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经国土资源部以及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广东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名单见附件4)、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组成名单见附件5)、专家委员会(人员组成名单见附件6)、编制工作委员会(人员组成名单见附件7)等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图见附件8)。

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设在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

专家委员会由聘请的国土规划、国土资源、经济、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领导组成,主要负责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指导、咨询和论证。

在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编制工作委员会,具体执行省国土规划的编制工作。

七、工作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2005年6月?10月25日)。研究制定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组织及领导,落实工作任务分工,召开全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大会。上述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推进。

(二)制定具体工作计划阶段(2005年10月26日?11月20日)。各小组组织工作班子,制定具体工作计划,细化工作内容,确定专题研究的承担单位,全面开展专题研究。

(三)专题研究阶段(2005年11月?2006年5月)。各专题研究单位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调研、2分析论证,形成初步成果,并进行专家论证审查,对总体规划提出框架设想并进行论证。

(四)规划纲要起草阶段(2006年1月?6月)。修改完善专题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广东省国土规划(初稿)》。

(五)修改完善阶段(2006年7月?8月)。对总体规划初稿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广东省国土规划(征求意见稿)》。

(六)审定阶段(2006年9月?12月)。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送国土资源部以及省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并进一步完善,形成《广东省国土规划(送审稿)》,报请国土资源部和省人民政府联合审批,或由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审批。

八、规划编制经费预算

省政府安排专项研究经费对规划编制予以保障。具体经费安排由省国土资源厅提出并经省财政厅审核后,报省政府审定。

九、其他事项

(一)省国土资源厅设立办公室,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具体负责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日常工作;

(二)中科院地理所作为规划编制的主要力量和技术支撑单位,负责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

(三)综合协调组在北京设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规划司,作为北京的联系、协调和工作单位;

(四)2005年内在省内召开一次高层次的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我省开展国土规划编制工作进行研讨。

附件:

1.专题介绍

2.国土规划的理论架构

3.国土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示意图

4.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5.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

6.省国土规划编制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名单

7.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机构

8.省国土规划编制组织机构示意图

附件1:专题介绍

专题1.广东省国土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在总结国内外规划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为背景,重点分析我省国土开发的形势与任务,全面系统分析、概括省域国土规划的理论及方法,明确省国土规划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提出省国土规划编制的思路、原则和技术路线。

专题2.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资源需求预测研究

研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国土开发的实践经验,预测、分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资源需求,提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专题3.广东省空间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分析我省空间开发的历史进程和现状,结合区域经济合理布局研究,深入研究全省空间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策略,包括轴线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都市区的空间协调发展战略,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新空间发展战略、以土地调控为手段的空间与产业引导战略等。

专题4.广东省国土资源承载力与生态环境容量研究

系统分析我省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变化的历史和现状,对全省国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未来15年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3依法规划科学规划

提出对策。

专题5.广东省土地供求预测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研究分析我省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对2006-2020年省土地资源的供求形势进行预测分析,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与优化配置的目标模式。

专题6.广东省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战略研究

分析我省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和预测规划期内全省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战略及具体的保障途径、本地资源的开发策略和空间调控手段。

专题7.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研究

通过分析我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海岸线资源合理布局建议方案,明确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战略。

专题8.广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当前我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预测未来15年省水资源的供需形势和节水潜力,主要区域面临的问题以及水环境的趋势,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战略与重大措施。

专题9.广东省自然灾害防治及对策研究

通过分析我省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地质灾害、赤潮、风暴等)的成因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研究提出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的目标,以及与省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相结合形成的综合防灾减灾策略。

专题10.广东省国土开发决策支持与评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建立我省国土开发的决策支持系统、功能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国土资源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专题11.广东省国土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

提出保障我省国土规划实施的体制条件、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

专题12.广东省国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在分析研究我省国土规划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对省国土规划实施将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专题13.泛珠三角国土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研究泛珠三角区域各省的国土资源状况及各自的优劣势,研究如何在国土资源开发的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

2.国土空间规划方案 篇二

因轩辕黄帝陵寝所在,位于陕北的黄陵县由此得名。1954年11月,王登记出生于黄陵店头镇,此后其仕途的终结始终绕不过黄陵。

一个月前,2014年10月28日,陕西省国土厅原厅长王登记因涉嫌受贿,接受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省十二届人大代表资格亦被终止。

从2001年至2013年,王登记历任榆林市长、省国土厅厅长,可谓执掌能源大省经济命脉的要员。尽管离任榆林已逾八年,他在当地的口碑仍充满争议,赞誉者称其“可对咱们榆林做了大贡献”。当地一位媒体人仍记得其调任前的一番演讲,以之为“能吏”;不满者如当年被征地的榆林市榆阳区三岔湾村村民。“调了那么多警察来,手段真狠。”他们记忆犹新。

官与民的关系,常因城市的拆建逻辑而难以纾解;官与商的关系,在个别审批项目中,则无时无刻不显露其密切而又危险的一面。

在王登记落马之前,与其过往甚密的商人——董江元,在今年国庆期间已被带走。董江元是王登记的店头镇同乡,为北京事通恒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事通恒运”)原董事长,还是陕西榆林靖边县红墩界煤矿私有化的受益方。

不止于董,记者证实,与王登记同有乡谊之情的陕西南海矿业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南海建设”)董事长侯新民,已处于失联状态。

王登记被抓,不亚于陕西官场的一场地震,且更像一个前震。

厅长其人

曾主政陕西煤海多年,后又调至能源审批中枢国土厅担任厅长,王登记的仕途不仅与能源难以割舍,而且似有暗合——2006年他履新厅长之际,恰逢煤价急速上涨之时;2013年他卸任时,又值煤价大幅下挫。

卸任厅长之职时王登记为59岁,实际上并未到退休年龄,却提前抽身宦海,仅任陕西省政府参事。一年后的2014年10月28日,他再次回到公众视野时,已是落马之身。

接近陕西省政府的人士透露,9月28日前一个礼拜左右,中央纪委找王登记谈过话。“今年四五月份,王登记出来和朋友吃饭,还放风说自己没问题。”

不过,经历了煤炭“黄金八年”的王登记,还是在耳顺之年以难堪的姿势谢幕。

王登记一位初中同学告诉记者,在店头中学初中毕业后,王登记就前去参军了。“中学时很老实腼腆。后来变得很活道,每次开会学习期间,每个晚上他都出去找领导拉关系。”

王登记任榆林市市长时的副手表示,和他搭档管理市政府班子期间,并未曾听闻他有何个人问题。

但是,即使已被立案调查,三岔湾村民依旧对王登记讳莫如深。

三岔湾村位于榆林市南部,也属于榆林经济开发区。1999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榆林经济开发区是以能源化工项目为主体的省级开发区,从当年就开始进行国有土地权回收工作。由于村民并不满意每亩荒地500元的补偿标准,矛盾开始激化,最后出现了时任市长王登记调集警察与村民对峙的情形。当时在场的一位神木人回忆,村民打出了一条横幅,上书“打倒王登记,农民要种地”。

事件中有村民被打伤。最后的结局是,三岔湾征地照常完成,几名所谓“带头”的村民因寻衅滋事罪而身陷囹圄。一位村民家属虽然知道王登记已被抓,但“还是害怕”。

在省城西安,一位熟悉他的人士称,王登记爱玉,也收藏了很多玉,一块玉在手马上就知道好坏。“自然很多人投其所好,给他送玉。”

此外,王登记行事“很老辣,任何经他手的批文都要在其他领导签字后才肯签字”。接近省委的一位人士透露。

不仅如此,处事小心谨慎的他,看到“表哥”——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在网络上被“人肉”走红后,托人找到一家律所,想让自己的照片在网络中消失。一位接触过此事的律师透露,由于后来发现此事在技术上实现难度非常大,遂不了了之。

逾越规则

2007年,西安地调中心在海则滩乡、黄蒿界乡、红墩界镇勘查出面积近700平方公里的煤矿。据国土部出让矿业权评估项目基本信息表,同年7月25日,国土部批准事通恒运、陕西亿华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北京联众博通科技中心三家公司以协议出让的方式,获得了红墩界、海则滩、黄蒿界三块煤矿资源的“详查”探矿权,事通恒运获得了勘查区面积为265平方公里的红墩界煤矿,也是其中最大的一块。

这三块煤矿私有化路径一直伴随争议,其涉嫌违规之处已露冰山一角。

首先是时间节点难以契合。按上述国土部出让矿业权评估项目基本信息表,事通恒运等三家公司是在2005年5月和6月从陕西省国土厅获得的详查探矿权,亦即探矿权证的起始时间,但这比西安地调中心公布新煤矿的时间早了两年。

另外,在《关于规范勘查许可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0号)中,有如下规定:煤炭勘查区块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含)的勘查项目,由国土资源部颁发勘查许可证,其余授权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勘查许可证。

勘查许可证又称探矿许可证,换而言之,陕西省国土厅在2005年就没有权限再审批大型煤矿探矿权;而且,国土部则于2007年下发了《关于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0号),从2007年始,国土部不再受理新设煤炭探矿权申请。此后,国土部在2009年和2011年先后两次发文继续暂停受理探矿权申请,直到2014年9月12日,国土部才决定不再暂停受理新设煤炭探矿权申请。

也就是说,在煤矿被发现的两年前,三家公司就获得了这些煤矿探矿权。但是,如果煤矿没有被发现,三家公司何以能拿到探矿权?再者,2007年煤矿被发现时,三家公司已掣肘于国土部法规与备案需求,已无法获得探矿权。那么,其从陕西省国土厅获得详查探矿权的时间是否存在虚假?

按照程序,上述三块煤矿于2009年完成备案后,国土部通过公开方式委托评估机构进行探矿权评估,之后公司缴纳探矿权出让价款,最后该探矿权才能流入二级市场进行交易。

2010年,经中宝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事通恒运缴纳了红墩界煤矿的详查探矿权评估价款5.65亿元。

此年,煤矿易主。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子公司泛海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78亿元受让了事通恒运90%股权。四年时间,粗略计算,董江元录得超过14倍投资回报率。

时任国土厅厅长的王登记被多位知情人士指为推动这一私有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这么大的煤矿转让,如果没有厅长点头签字,至少省厅这关就很难过去。”

与侯新民,王登记则相识有年,关系密切。北京一位知情者透露,任榆林市长期间,王登记曾被纪检部门发现家中有大量名牌烟酒,正愁脱身之时,侯新民伸手施救,出面说明烟酒为其暂时寄存,王登记由此免于获责。事后他曾当着很多人的面,向侯鞠躬致谢。

此后,通过王登记,侯新民认识了中央纪委第四监察室原主任魏健,继而与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时任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之子周滨相识,之后,在陕西当地一桩官司上,获得周永康批示。

这桩官司指的是2010年12月12日,南海建设向陕西省高级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依法判令原告与被告北京某投资公司签订的煤矿股份转让协议书无效。南海建设认为双方签订的协议书违反了国家关于探矿权转让的禁止性规定,属无效协议应予以解除。

在合作之前,侯新民与上述投资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某互不相识。侯新民知道后者有煤矿·投资管理经验且有资金实力,赵某也看中了侯新民的强大人脉资源,也主动提出合作办煤矿。2007年初,双方协定,由侯新民负责跑关系申请煤矿探矿权和采矿权,赵某负责全部出资。

2007年11月,南海建设顺利办下了探矿许可证,是该项目的探矿权人。2008年8月5日,双方签订了具体的探矿权股份转让协议书,赵某公司占有70%股份,处于控股地位。

不过,后来合作生异。侯新民与赵某前往陕西省国土厅询问有关双方探矿权转让有关程序和要求,被告知双方所签探矿权转让合同协议违反了《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探矿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200号)文件中的规定:“以协议方式取得探矿权的,五年内不得转让。特殊情况确需转让的,按协议出让审批程序另行报批。”自此,侯新民认为双方签订的转让协议书未经政府主管部门的任何审批、登记,属于无效协议。双方协商无果后,南海建设于2010年提起了诉讼。

不过,在一位了解此事的律师看来,双方早在2008年就签订了转让协议书,国土部的相关条文则是在2009年下发,不符合“法不溯及既往”原则。这位律师认为协议书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2012年,在案件审理期间,侯新民将赵某公司所持的70%股份作价近10亿元转让他人。

知情人士透露,陕西省高级法院判决前,周永康对此案件曾作出一纸批示。2012年12月,陕西省高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双方协议“未生效,不再履行”,原告侯新民胜诉。

由于被告不服判决,此案上诉至最高法院。今年10月13日,最高法院作出判决,认为该转让协议书“既涉及转让探矿权及股权的内容,也涉及双方当事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具体投资比例、收益、风险及管理权益等合作内容。既有转让权益安排,也有共同合作开发建设煤矿的安排,并非单一的探矿权转让或者股权转让,原审判决判认定合同未生效不够准确。并判决该股份转让协议书中涉及探矿权转让的约定未生效,其他内容发生法律效力。”

在此之前,今年5月9日,魏健已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落马。

不公开的定价

董江元、侯新民之外,今年11月上旬,陕西鸿瑞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陕西鸿瑞实业”)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王世春在宾馆打麻将时被有关方面带走。王世春之妻为黄陵人,和王登记有同乡之谊。

商洛人王世春在西安与榆林都颇有名气,其社会职务包括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商洛市第二届人大代表、山阳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和西安市工商联副主席等。

自1991年创业伊始,陕西鸿瑞实业已成为集矿产、能源化工、房地产开发、白酒酿造、商贸、旅游、金融、文化传播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陕西鸿瑞实业下辖神木县惠宝煤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2010年,王世春以货币出资8250万元成为煤矿绝对控股股东。

位于神木县城西北55公里孙家岔镇的惠宝煤矿交通便利。公开资料显示,惠宝煤矿保有储量为1.4亿吨,可采储量1亿吨。

按正常流程,采矿必须取得探矿权和采矿权。这位矿长介绍,“在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的煤炭勘查四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的递进,都意味着离挖到煤近了一步。”

在已有探矿权的情况下,要想申请到采矿权,也就是探矿权转为采矿权,需要两个步骤:首先是做地质报告,经过普查、详查或勘探取得相关成果并到国土部门备案,计算采矿权价款;其次是做可行性研究报告,诸如开发利用方案、环评等获得发改委核准,再准备相关批复到国土部门备案。无论是探矿权和采矿权,都可依法被转让,煤矿获得采矿权后,已获得的探矿权便自动丧失。

陕西省国土厅一位办事人员介绍,所谓“价款”,一般指的是采矿权价款,探矿权价款交的很少。至于采矿权价款,则根据煤矿可采储量、矿层质量、易开采程度、交通运输便利程度等诸多因素综合决定。由于每个矿都不同,所以需要第三方机构来评估,再根据公式计算每吨煤需要缴纳多少价款后乘以保有储量。缴纳的总价款则由中央和地方“二八分账”。

价款其实是煤矿投资者与煤矿资源所有者(国家)的利益博弈,在煤炭储量和产出、成本固定的前提下,投资者利益几何,完全取决于后者“拿走”的多寡。同时由于地方留存更多,央地之间的话语权并不平等。客观来说,地方上可操作的空间更大。

榆林市神木县一位矿长称,陕西省国土厅当年给惠宝煤矿评的价款非常低。在神木,一般煤矿是每吨3块到4块钱,惠宝每吨则要少1块到2块钱。

这位矿长介绍,2012年陕西省政府发文,必须以保有储量来计算价款,此前则是以可采储量来计算。这其中,国土厅长的作用可谓关键:“请哪个机构、哪些专家来评估,每吨交多少,厅长的权力大得很。”

不过,不像上市公司的财务审计报告必须公之于众,由于绝大多数煤矿上缴的采矿权价款和相关的评估报告并不公开,公众对其合理性与否无从得知,惠宝煤矿的价款几何亦未得到确证。

不仅如此,惠宝煤矿其实是异地单井置换得来,其前身东兴煤矿储量只有500多万吨。中国电力网的一则新闻也证实了这一置换。“2012年7月28日下午6时,3639流宝Ⅰ线、3645流宝Ⅱ线带电运行,神木县惠宝煤业有限公司顺利接入国家电网榆林市供电公司电网运行。惠宝煤矿位于神木县孙家岔镇乔家塔行政区,是神木中鸡镇李家畔东兴煤矿井田置换后的资源整合矿井。”

但是,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孙家岔镇井田范围内小煤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中,并无惠宝煤矿。上述神木矿长质疑,“所有要整合的煤矿必须要在这个整合文里,惠宝煤矿如何完成的置换过程,太蹊跷了。”

于此,陕西省国土厅让记者前往咨询神木县矿管办,后者则拒绝回应。

3.长株潭试点国土规划编制 篇三

我国国土规划的发展和“长株潭规划”的来历

在中国,“国土规划”在不同时期,甚至在同一时期的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名称和内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展的国土规划中,曾出现国土规划、国土总体规划、国土综合规划、综合国土规划、国土开发整治综合规划等名称。

1984年12月,国家计委发出《关于进一步搞好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全国一半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在20多个地区开展了国土规划试点工作。但总体上看,规划内容涉及范围广,重点不突出,即涉及资源开发利用,以牵扯到人口、经济、城镇、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统筹与布布局。但由于规划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84年启动编制的国土规划对摸清国土资源家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没有起到多少规划的指导作用。

进入21世纪后,因宏观背景和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和突出,国土空间开发秩序变化更加剧烈,粮食安全、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拉大等影响到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步显现,亟需通过科学的国土规划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08年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先后批复实施一系列区域性规划,国土资源部也在福建海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河南中原城市群、重庆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实施区等地部署国土规划试点工作。在全国层面上,经国务院同意,国土资源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联合28个部委于2010年9月正式启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的编制工作。当前,《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已形成了征求意见稿,正在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

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2010年9月正式启动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以下简称《纲要》)根据《全国国土规划工作方案》共设置了国土生态安全建设、国土资源优化配置、国土空间合理组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国土综合整治等9个方面的研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48个,在专题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形成。

在全面分析国土资源现状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纲要》提出了规划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从开发引导和分类保护两方面对全国国土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同时结合国土资源分类提出了农村地区、城市化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重点区域的国土综合整治。根据全国国土资源分布特点对陆域国土和海域国土进行了分区,不同的区域提出了不同规划发展略。最后从土地政策、矿产资源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方面提出实施的保障措施。

《纲要》立足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围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合理配置国土资源、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和改善国土生态环境,统筹提出了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并制定了统一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政策措施,对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国土规划的主要内容

为推进新一轮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国家启动了包括“长株潭”城市群在内的多个区域国土规划试点。

因为全国尚未关于国土地规划的统一规程和标准,各试点规划通常针对试点区域的各种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编制规划。如“长株潭”城市群国土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建设,突出“构建两型、绿色低碳、和谐高效、富有竞争力的国土空间”主题;而福建海西岸经济区国土规划则突出国际国内广域合作的主题。

试点区域规划主要解决几个核心问题:有效配置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空间开发,统筹协调城乡区域发展;整治国土空间,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内容则一般包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分析;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评价;国土规划目标与任务的确定;重点产业带与城市体系的优化与布局;泛区域国土开发合作;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与优化;重要能源、资源保障;国土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

应该说,区域规划与全国规划最大的不同在于:区域规划需要根据不同区域面临的不同时间和问题,重点突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规划。

国土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国土规划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国土规划编制工作日益重视,2009年国家组织了28个部委编制《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但国土规划体系尚未建立,建立健全的国土规划体系对落实国土规划指导国土空间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考虑到国土规划的宏观性和中长期性的特点,国土规划不宜以行政辖区隶属的特点建立体系。而应在国家、省级体系的基础上,以重点区域为重点建立规划体系,重点区域可以是跨省域界线的,也可是省内重点地区编制国土规划,形成国家、省级、重点区域的三类国土规划价框架体系。

其次,需要理顺国土规划与其他空间规划的关系,在国土规划的定位上应当加强研究,其应当与主体规划区规划一样,上升到国家战略规划的层面,而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部门规划均应依其为依据进行编制,全面提高国土规划的战略意义和落实宏观规划作用。

此外,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为各类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国土规划也不例外。上世纪80年代我国编制各类国土规划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除规划理论和内容上自身不足外,规划实施手段的也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包括《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在内的各级国土规划要达到规划编制初的目标,应该加强对其法律法规、实施的机制和政策体系的研究。应推进国土规划立法,以确保国土规划的法律地位,深入研究国土规划与其他空间规劃的指导和约束作用;重点研究明确国土规划实施的主体,明确规划实施主体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从行政方面、经济方面广泛吸取国外类似我国国土规划的空间规划实施的经验,研究确保国土规划顺利实施的政策手段,确保我国国土规划能真正得到有效实施。

(作者系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兼土地资源规划部主任,高级工程师)

4.国土空间规划方案 篇四

X年X月X日至X月X日,我参加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专题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同志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精彩授课,让我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主要目标、重大意义、思路框架、重点任务和方法步骤等一系列国土规划的内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这次意义非凡的学习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更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可以说是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新形势下编制好国土空间规划的信心和决心。结合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人民性。

编制好国土空间规划既是重大经济活动,也是重大民生工程。规划的目的是解决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游息、交通出行等实际问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文本原则,积极顺应时代变化,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具体编制工作中,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坚持以人的需要、人的感受、人的全面发展来安排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将落实国家战略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为一体,切实通过科学合理高效的规划。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下笔,使制定的规划精细合理,真正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体现规划的人民性。

二、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编制好国土空间规划。

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建立一个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必须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精准把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文化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切忌盲目追求高大上,脱离客观实际,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危害。

要坚持节约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我们要始终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三、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难题。

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各类空间性规划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规划类型过多、标准不统一、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规划不科学造成的,是各类规划从本位主义思想出发,把局部利益、短期效益、部门职责凌驾于战略性、长远性、全局性之上造成的。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有序、高效、法治、协调的空间秩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要重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管用的机制体制,找准资源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结合点,完成好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解决好各类空间规划交叉打架、技术标准不统一、空间分区不一致、信息平台难共用的问题。

5.我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篇五

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出发,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着力构建我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推进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化开发,形成3个特大城市群;推进哈长、江淮、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成渝、关中—天水等地区的重点开发,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

——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东北平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水稻、专用玉米、大豆和畜产品产业带;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棉花、专用玉米、大豆和畜产品产业带;长江流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水稻、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棉花、油菜、畜产品和水产品产业带;汾渭平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和专用玉米产业带;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华南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水稻、甘蔗和水产品产业带;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棉花产业带。

——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青藏高原生态屏障,要重点保护好多样、独特的生态系统,发挥涵养大江大河水源和调节气候的作用;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要重点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护,发挥保障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作用;东北森林带,要重点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发挥东北平原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北方防沙带,要重点加强防护林建设、草原保护和防风固沙,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实行封禁保护,发挥“三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南方丘陵山地带,要重点加强植被修复 和水土流失防治,发挥华南和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

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

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主要支撑。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必须明确国家层面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

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

一、环渤海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纵轴和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交汇处,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地区。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三北”地区发展的龙头,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

(一)京津冀地区。

该区域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

(二)辽中南地区。

该区域位于环渤海地区的北翼,包括辽宁省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陆海交通走廊,全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型原材料基地,重要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辐射带动东北地区发展的龙头。

(三)山东半岛地区。

该区域位于环渤海地区的南翼,包括山东省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的部分地区。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陆海交通走廊,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蓝色经济区。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

(30)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纵轴和沿长江通道横轴的交汇处,包括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世界级大城市群,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发展的龙头,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

三、珠江三角洲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纵轴和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南端,包括广东省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32)。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通过粤港澳的经济融合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共同构建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华南、中南和西南地区发展的龙头,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

——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积极推动广佛肇(广州、佛山、肇庆)、深莞惠(深圳、东莞、惠州)、珠中江(珠海、中山、江门)的建设,构建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格局。促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

——增强与香港、澳门的优势对接与功能互补,推进与港澳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

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重点开发区域应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聚集创新要素,增强产业集聚能力,积极承接国际及国内优化开发区域产业转移,形成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化,壮大城市综合实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集聚人口的能力;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通道和口岸建设,3 形成我国对外开放新的窗口和战略空间。

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

一、冀中南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中部,包括河北省中南部以石家庄为中心的部分地区(34)。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物流、旅游、商贸流通、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务中心。

二、太原城市群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中部,包括山西省中部以太原为中心的部分地区。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示范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煤化工、装备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业基地。

三、呼包鄂榆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包昆通道纵轴的北端,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和陕西省榆林的部分地区(36)。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北方地区重要的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四、哈长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北端,包括黑龙江省的哈大齐(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走廊和牡绥(牡丹江、绥芬河)地区以及吉林省的长吉图经济区(37)。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我国面向东北亚地区和俄罗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全国重要的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区域性的原材料、石化、生物、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带动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五、东陇海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的东端,是陆桥通道与沿海通道的交汇处,包括江苏省东北部和山东省东南部的部分地区(38)。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

(35)增长极。

六、江淮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横轴,包括安徽省合肥及沿江的部分地区。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能源原材料、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基地,区域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七、海峡西岸经济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纵轴南段,包括福建省、浙江省南部和广东省东部的沿海部分地区(40)。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八、中原经济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交汇处,包括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区(41)。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九、长江中游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横轴和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交汇处,包括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环长株潭城市群、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科技创新基地,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十、北部湾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纵轴的南端,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以及广东省西南部和海南省西北部等环北部湾的

(39)部分地区(44)。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我国面向东盟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十一、成渝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处,包括重庆经济区和成都经济区(45)。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科技教育、商贸物流、金融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南地区科技创新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十二、黔中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包昆通道纵轴的南部,包括贵州省中部以贵阳为中心的部分地区(46)。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烟草工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旅游目的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十三、滇中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包昆通道纵轴的南端,包括云南省中部以昆明为中心的部分地区(47)。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陆路交通枢纽,面向东南亚、南亚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全国重要的烟草、旅游、文化、能源和商贸物流基地,以化工、冶金、生物为重点的区域性资源精深加工基地。

十四、藏中南地区

该区域包括西藏自治区中南部以拉萨为中心的部分地区(48)。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农林畜产品生产加工、藏药产业、旅游、文化和矿产资源基地,水电后备基地。

十五、关中—天水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处,包括陕西省中部以西安为中心的部分地区和甘肃省天水的部分地区(49)。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教育、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北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全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基地。

十六、兰州—西宁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上,包括甘肃省以兰州为中心的部分地区和青海省以西宁为中心的部分地区(50)。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新能源和水电、盐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西北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的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十七、宁夏沿黄经济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包昆通道纵轴的北部,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以银川为中心的黄河沿岸部分地区(51)。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新材料基地,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十八、天山北坡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的西端,包括新疆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带状区域以及伊犁河谷的部分地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师市和团场)(52)。

6.国土部门农民负担监查工作规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方针、政策,规范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各种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保证农村社会稳定。

二、工作目标

加强群众的民主监督管理作用,对涉农收费项目的收费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超标准、超范围的违规收费必须立即纠正,严格依法行政。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领导。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有关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切实抓好我局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我局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领导组负责对我局涉农收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依法查处。

(二)对农民建房乱收费专项治理。不准私自设立农民建房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全面清理对农民建房乱收费的行为。今后农民建房,除依法可按规定收取的税费外,一律不得再向农民收取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规范涉农收费行为,实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各乡镇土管所、各股室认真清理涉农收费的文件,对不符合国家政策和省市文件规定的,全部废止,立即停止执行。凡有涉农收费的项目和标准的全部通过公示栏进行公示,要公开收费的项目名称、文件依据、征收标准、对象范围等内容。

(四)认真接待对农民负担信访工作。要认真做好农民负担问题的信访举报、受理工作,接待要有记录,处理要有结果,按照“谁受理,谁负责”的原则,及时解决反映的问题。对涉及农民负担问题的案件,执法监察股要认真查处,对上级部门批转或新闻媒体曝光的农民负担案件,要在3日内提出处理意见,25日内查处完毕,并将处理结果及时上报和公布。

(五)加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本局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领导组负责对本部门涉农收费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超标准收费、搭车收费、违规收费的行为,凡发现未按规定执行的,将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对造成引发严重事件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国土部门农民负担监查工作规划责任编辑:陈老师 阅读:人次

7.沈阳市国土空间利用现状优化研究 篇七

1 沈阳市国土利用与空间开发现状

1.1 沈阳市概况

沈阳市辖9个市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常住人口约780万, 见表1。工业、服务业、新兴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发生很大变化, 过去五年,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坚持全域规划、统筹发展, 不断加快城乡建设步伐, 2012年城建投资完成506亿元, 五年累计投资1983亿元, 年均增长18.5%。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 8城市共同签署了系列合作发展框架协议, 沈抚同城化等区域合作扎实推进, 沈、抚、铁三市实现024电信区号共享, 19个新城新市镇建设步伐加快, 中心城市聚集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板块建设进一步完善, 区域经济划分更加科学。

1.2 沈阳市国土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为查清现状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而进行的土地资源调查。

沈阳市土地利用调查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类, 二级类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用农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特殊用地、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 共15种类别。

1.3 沈阳市国土空间现状开发格局

1.3.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2000年至2012年, 沈阳市农用地总量稳定, 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 未利用地快速减少, 用地质量有所下降。

从内部结构看, 农用地内部结构变化显著。2000年至2012年, 全市耕地、其它农用地减少显著, 园地、林地有所增加。建设用地内部各类用地快速增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部分增加显著。对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进一步细分, 可见全市农村居民点呈减少趋势, 但仍占据绝对优势比重;城市、建制镇、独立工矿用地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

用地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城镇建设用地迅速扩张, 占据了大量农用地、耕地等土层深厚, 有完善水利灌溉设施的良田沃土, 而现在的平原耕地多为旱地, 土层含沙量大, 土壤贫痔, 无水源保证, 水土流失严重, 产量较为低。因此, 土地结构中肥沃土地比重下降, 贫瘩土地比重上升, 这也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规模化经。

1.3.2 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率

全市人口密度呈现增大的趋势, 2004至2008年, 全市人口密度在市内五区增加较快;苏家屯区和沈北新区人口密度变化幅度较小, 主要原因是巨大的城乡落差形成了从乡村向城市的庞大人口流动, 乡村人口转移数量不断增加。

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 土地利用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全市范围内, 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比较均匀, 不同区域变化幅度相差不大。

2 沈阳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驱动机制

2.1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影响因素

国土空间是构成城市诸要素所占有的地表区域, 作为各类社会经济活动和居民活动的载体, 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 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形态归根结底是国土空间开发过程中经济发展状况的外在表现, 它形成和演化是区域国土空间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

2.2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驱动机制

不同的资本或利益主体, 他们从决策到行动, 追求利益、满足需要的过程, 就是动力卞体发挥其作用的过程。其利益的分化与冲突, 同时也是各种动力主体之间互动动的过程;而互动动过程中所存在的规律性的模式就是所谓发展的动力机制。

总体而言,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形成是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结合, 而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的变化就是在外部各种作用力驱动下, 按照由初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相应调整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一直到形成适应现实需要最优状况。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发展, 国土空间格局还将会持续变化下去。

3 沈阳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构想

通过上述分析, 为构建和谐的国土空间和核心竞争力格局, 实现沈阳市国土全局功能最优化和效率最大化的统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导向性原则、制衡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符合促进主体功能区划的原则, 对沈阳市国土利用空间进行优化。

3.1 开展国土规划, 并将其作为空间开发的指导

开展国土规划, 应根据沈阳市的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及发展目标, 进行国土规划, 从而对沈阳市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作出总体部署, 对国土资源、产业化的重大项目和国土建设活动进行统筹安排。

3.2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定期评估机制

沈阳市建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定期评估机制, 首先是根据国土空间优化发展目标, 研究国土空间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全市国土空间优化评价标准, 建立国土规划实施绩效跟踪评估体系;其次要安排适宜的部门、人力组建协作评估机构, 提高科研力量参与评估的影响力, 实现评价工作常态化, 最后是用完善的重大项目建设问责机制来确保关键项目下的国土开发利用效率达到较高水平。

3.3 加强规划实施中经济手段的运用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运用对不同区域实施有差别的财政和金融以及税收等政策引导投资流向高效率国土开发的地区和部门。各类投资应当有所侧重:财政投资的重点继续放在交通、通信干线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税收政策要配合总体发展战略, 鼓励强势产业的发展势头, 体现对弱势有潜力的产业的积极扶持, 以及对不利于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活动的抑制。

3.4 推进沈阳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以土地整理项目为平台, 实施整镇 (乡) 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控制土地退化趋势,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一是, 加大耕地和基本农田整理, 提高耕地自然生产力和规模化经营潜力, 切实治理水土流失;二是, 推进城镇建设用地整治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进一步挖掘建设用地开发潜力,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三是, 着力开展生态修复, 加大各类废弃地、灾毁耕地的复垦力度, 提高森林覆盖率;四是,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前提下, 适度开发未利用地, 挖掘土地潜力;五是, 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 建设沈阳生态保护圈。

参考文献

[1]樊杰, 孙威, 陈东.“十一五”期间地域空间规划的科技创新及对“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6) .

[2]黄孝艳, 陈阿林, 胡晓明, 李月臣, 胡波.重庆市城市空间扩展研究及驱动力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 .

8.国土空间规划方案 篇八

摘要:土地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物质方面的基础,地籍的管理作为我们国家的土地管理方面的一个基础,因此提高地籍的管理工作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现如今科技迅猛发展的大局势中,作为我们国家国土资源的有关管理部门,就更加要逐步加快地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以便让地籍的管理工作逐步的向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方向来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土地资源方面的开发利用。而另一方面,地籍的测量工作是土地管理基础性的工作,是进一步来实现我們现代化地籍管理的根据。为能够确保耕地的总量有一个动态的平衡,从而制作出合理有效的计划来提供坚实的后盾,本文主要分析了地籍测量在城镇土地管理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地籍测绘;国土管理;土地

地籍测绘指的就是对于土地的权属临界点和它的地址来进行测定的过程,它包括土地的面积,使用情况以及权属关系等要素,在这些城市的地籍测量中往往会将这些要素都写到纸上,以便于更好的去进行城市土地管理及应用。城市的土地管理同样需要结合这些地籍测绘方面的技术,才能准确的了解地籍的信息,保证城市的土地利用能有高的效率,与此同时能在管理当中联系地籍的信息档案,增强地籍的信息完整性,从而为政府的土管开发以及管理去提供一些必要的根据。作者从地籍的测绘方面的细节开始阐述,描述了地籍测绘在其城市土地管理的主要应用,而且详尽的总结了地籍测绘在其城市土管中的用途所在。

一.地籍测绘的任务以及内容

(一)税收方面的测绘工作

我国多数的土地都是由城市和乡村结合的形式构成,但是税收的问题就要适当的利用其地籍的测绘技术工作来完成。在我们的税收地籍的测绘中,它主要的测量目标就是土地的面积,一般来说,通过这些简单的工具就能够来测这些土地一系列的数据,来便于税收的统计工作,另外还可以为土地的主人来提供相应的信息。

(二)产权地籍方面的测绘工作

产权的地籍测绘主要是集中于城市方面土地的管理过程当中,它们为了可以躲避房地产商方面不合理的动机,便于去维护这些土地持有人的部分权利,在测量的过程中比较详细的确定了土地的归属以及使用权,这就是现代城市的地籍管理中的主要工作,另外也更是城市地籍测量的重要任务。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部测量过程当中必须要对它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测绘,而且要为这些土地的管理部门来提供测量之后的有关信息。

(三)关于不动产的测绘工作

城市的地籍测绘中关于土地的使用以及归属权和不动产地籍的构建就是这个测绘工作的重要点,它不但关系到地籍的产权方面,更对地籍的更新和检测有影响,在新的时期,为这些地籍的面积量化来提供有效的依据,测绘的模式上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改变。

二.地籍测绘在城市土地管理的主要作用

(一)土地的登记方面

城市地籍的测量一般把一些界址的点线、面积以及地图全部描绘到这个土地的权属书里,这就一定要通过有关的土地管理的部门批准,另外也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应以及依据,没有通过土地的管理部门来依法登记的土地,其所有权均不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因此地籍的测量在我们的土地登记中,用途是十分重要的。地籍的测量中关于土地的登记必须要公正透明,而且经过对信息的整合可以更加详尽的反映每块土地的真实情况,以免私自建设的现象。

(二)建设的用地方面

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建设方面用地很多,土地的管理中必须要联系其地籍的管理系统来进行一些基础的信息整合。首要的就是要规划出我们国有的土地以及集体的土地,要做好其界线的明确区分,在这个规划中能够应用其地籍图将出让以及征收的土地面积来进行精确的测量,进一步来确定其拆迁的明确范围,用这个作为依据来定好建设的用地;再者,要根据其土地的测量成果来确定这些界址的坐标,当然要精确的计算土地的面积,来为其评价这些土地的补偿去提供一些基础的信息;最后,还要很好的应用地籍的信息管理系统方面。

(三)企业的改革方面

城市的发展中部分企业的规模在逐步的壮大,在这个时候企业就应当去改址,来进一步的适应它们的发展以及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些规划,企业方面在其选址的后续工作中,就需要对其所选的土地面积进行一定的测算,并联系企业的原来的土地资产来进行有效的规划,去帮助这些企业来进一步的完成其改革,来保证企业土地的使用具备其合理性以及合法性。在我们城市的土地管理过程中,部分企业的改革就很好的体现了关于土地管理的级差效益,这不仅仅盘活了部分土地的资产,更进一步提升来企业的竞争实力。

(四)城市的建设方面

伴随着我们现代化城市的逐步发展起来,城市当中国的人口也在逐步的增加,这就使得我们城市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用地在迅速的增加,而城市如果想要更加合理的来配置这些土地的资源就必须要进行更加详尽的谋划,来保证土地的布局具备合理性以及交通具备其便利性。

三.地籍的测绘在其城市的土地开发管理方面的作用

城市的土地开发过程当中还要很好的利用其地籍的测绘来进行进一步的测量分析,这能够增强其土地建设前期决策的熟悉以及其设计更加的规范,另外地籍的测绘方面还能够评价其城市发展在用地方面的需求,进而可以为其旧城镇的改造以及其新建的项目来提供有效的根据,并进一步的提出其可行性的方案来。

(一)为其决策来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城市的土地开发项目必然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建设过程当中的至关重要的一面,它不但是其经济的发展象征,更是这些城市对于土地的资源需求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在这些土地的建设以及资源的使用上就必须要能够坚持其科学严谨的特点,来进一步的减少其对土地的资源可能发生的过度的利用。土地的开发和整理当中当然还要同其它多个土地的管理部门来进行有效的协调工作,进一步的形成公共的设施用地以及其它方面的详尽规划。

(二)节约其建设的投资

地籍的测绘还能够来节约其城市的土地建设方面项目的有关投资。土地的一些开发和整理则是个长期而且复杂的工作,要通过其地籍的测绘方面的信息,政府不单单可以了解其建筑项目具体的规划,当然还能够帮其工程的建设来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投资,从某个工程的项目方面讲,一些前期的设计方案和决策对于其工程的成本是有大影响的,若是地籍的信息不那么准确,那么建设的项目则会发生一些变更,它的损失则会是很大的。

结语

地籍方面的测绘指的就是在其土地的一些权属的临界点以及地址方面来进行的一些有效测定的过程,这其中就包括土地的位置和使用面积的一些要素,在其城市地籍的测量过程当中就会将这些因要素都表现在图纸里面,便于城市的土地进行更好的利用管理。城市的土地管理方面也要好好地联系其地籍的测绘方面的技术,来准确的了解其地籍的信息,来保证其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率,另外在其管理的过程当中联系其地籍的信息档案,增强其地籍的信息完备,便于来为它的政府土地的开发以及管理提供有效的根据。

参考文献:

[1]安丹丹,吴华峰.浅析地籍测量在城镇土地管理中的作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23).

[2]王颖.浅谈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17).

[3]吕平.地籍测量在城镇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4(5).

[4]朱素晶.地籍测量在城镇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9).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社会详案教案《我会变》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