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院士心得体会(精选15篇)
1.教师学习院士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院士精神的心得体会
政法1102班 郑丹秀 111070070 风雨兼程,海纳百川,春风化雨,桃李芬芳。梅州这块土地孕育着许多良才。
我们上了一节珍贵的课,围绕着学习28位梅州籍院士做人做事做学问,爱国爱家乡的感人故事,发扬客籍院士精神,弘扬“崇文重教”优良传统,让文化梅州薪火相传,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勤奋学习、奋发成才、勇于奉献的一节课。
通过学习了28位梅州籍院士的事迹和精神,对于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特别是嘉应学院的学生来说真的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当我们聚焦着这些梅州籍国家级院士,聆听着这些院士治学做人的故事;不但彰显了世界客都的深厚底蕴,而且弘扬了院士的大家风范。他们鼓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让他们的精神薪火相传。
这些院士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在政治、医学、物理、建筑、生物、数学等方面都有着显赫的成绩。为自己争光、为家乡争光、为祖国争光。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爱国者,都是祖国的骄傲。而在这次的主题班会学习中,最令我产生深刻印象的是李国豪先生。李国豪先生是国际著名力学和桥梁专家,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他毕生致力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培育了几代科学技术人才。创造性地解决了大跨桥结构中的空间和非线性分析方法以及稳定和振动中的许多难题,著述丰富,对桥梁结构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除此之外,李国豪心系家乡、怀念故土、不忘客家的情怀令家乡人民崇敬和爱戴。他有一句治学励志的格言“遇难无苟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共勉。
院士们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形成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的专业精神和工作风格。作为祖国栋梁的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传承这种精神,我觉得我们除了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开拓进取,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来真正地吸收他们的精神的精髓。他们胸怀祖国的奉献精神、志存高远的奋斗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淡泊名利的朴实精神更是我们的要谨记于心的学习目标。在当今这个鱼龙混杂、道德下坡、拜金主义、贪腐盛行等不良的社会现状中,院士们的精神和工作风格对于端正我们的态度,纠正我们的思想,鞭策我们的行为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上完这节课,我的内心澎湃,心感佩服,又觉得有点惭愧。但是我相信我们会秉承着他们这些院士的精神,做一个真正的栋梁之才。
2.教师学习院士心得体会 篇二
一、教育理念大解放
在培训中我知道了“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幼儿园发展为本”是中幼的办园宗旨, 中华路幼儿园教职工坚持以“求实、开拓、创新、奉献”的精神, 以“关注、接纳、尊重、信任”为教育依据, 将不懈追求幼儿的“快乐生活、智慧发展”。因此, 在组织幼儿时“游戏中学数学, 生活中学数学”, 不断彰显“快乐数学”的办园特色, 促帮助幼儿自主、好奇、健康、快乐的发展。
二、专家指导眼界开
严园长的讲座《关于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仍历历在目。严园长, 33年如一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 她以爱为舟, 辛勤耕耘在幼教讲坛, 正是“师情沐浴催桃李, 落红喜作护花泥”, 她的爱心伴随着幼儿园全体幼儿的成长和进步。严园长指出绘本是图片配有文字的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连环画, 绘本给孩子们强烈的视觉感受;又在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中包涵着一个深刻道理。而且, 通过绘本孩子们不但可以看图猜测故事内容, 还可以对文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组织绘本教学时, (一) 教师要挖掘绘本的内涵, 引导幼儿参加讨论, 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二) 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有效性。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 起点在一问。”《新纲要》中明确提出:“进行适当的疑问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于老师的设定目标, 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并进一步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因此, 幼儿教师合理的提问是进行绘本研读活动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幼儿教师在设计活动案例时就要仔细斟酌, 提出发散性、指向性的问题, 其关键一环是要激发幼儿的思维, 促使幼儿积极主动的阅读。 (三) 幼儿教师要注重培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作为阅读的主人, 在与教师的互动和引领中, 逐渐的感悟绘本。幼儿在观察画面后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画面中的明亮色彩、动物的丰富表情、很可笑的动作, 还有一些吸引幼孩子的情节等。这些感兴趣的地方, 幼儿就会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时正好是教师发现幼儿理解程度并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还要更大胆的要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在绘本教学, 我们与幼儿共同享受绘本的过程中, 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是很多的。作为幼儿教师, 我们一定要让幼儿成为阅读的主人, 让幼儿真正的走进绘本, 理解绘本, 并在绘本学习中获得成长。
学习聆听了谈亦文教授关于《在音乐活动中常见学习障碍的诊断与调适》的讲座。我满怀求助、求知、求进步的心态参与聆听整场讲座。谈教授的讲座艺术氛围浓厚、充分彰显个性、她的魅力使让我由衷地感觉:参加幼儿教师培训受益匪浅!东西部幼儿教师交流更加重要。整个讲座案例丰富充实, 浅显易懂、贴近每个参训教师教师的工作实际。例如:谈教授以小班歌曲《懒惰虫》为例, 引导培训教师处理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活动首先开始“点兵点将“的游戏。 (点兵点将, 点到谁, 谁是孙悟空、花仙子等好听、好汉的名字, 幼儿表现积极, 情绪高, ……) 接下来新授歌曲《懒惰虫》, 还是以“点兵点将“游戏开始, 进行方法迁移, 唱到“懒惰虫”时, 手指落到那个孩子的身上他就是“懒惰虫”。全班孩子对“懒惰虫”哄笑, 被称为“懒惰虫”的孩子的心理肯定委屈、不开心, 这时课堂陷于混乱。紧接着, 谈教授提出唱到“懒惰虫”时, 手指指向教师自己, 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诱导,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变。
这是一个显得很简单的活动中的教学方法的改变、但这个教学策略的调整, 体现了幼儿教师去做一个真正的有心人, 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 及时改变不恰当的教学行为, 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真正为孩子们的提高和发展着想, 是音乐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谈教授在讲座中说到这样一句话:“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歌唱, 提高音乐能力, 培养音乐素养, 而是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从谈教授的讲座中,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 她是个富有很强艺术魅力、人格魅力的知性文人, 综合素质在她本人身上就体现很强。她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很高雅文质;她唱出的一首首儿童歌曲娓娓动听、声情并茂;一言一行都显现出她精湛的教育技能和教学技巧。我深知, 她所流露出的精确的教学语言、得体的教学行为、现代的教育理念, 不是一朝一夕获得, 更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勤奋加努力、学习加苦练点滴积累而来的。她是教授, 但她没有高高在上俯视幼儿园、俯视教学、俯视教师, 而是把自己经常身居一线, 融入园所, 投入研究, 所以才获得丰富的教学案例, 掌握更多的教学信息, 了解教师的心声, 了解孩子发展的需要。在讲座中才能自如地歌唱、自如地表演、自如地分析, 由点及面, 由表及里, 深入浅出, 身体力行地引导教师们接受正确地认识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常见的学习障碍。如教学案例《头发肩膀膝盖脚》活动中, 教师要求孩子学习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其中一个小男孩在活动中出现了多次失误, 教师在言行、表情给予了不当的表现, 谈教授指出:教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失误, 想办法让孩子的紧张压力得以缓解, 引导孩子们一起总结、体会。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 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认识到:引起一些孩子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原因并非都在孩子, 也有教师的部分责任。
三、树立信心从头越
3.学习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三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然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人才。而即使是永春这个较为偏僻的小山城,也出现伟大人物——林俊德。
林俊德,1938年3月出生于闽南山乡永春县,一位鲜为人知的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代表。他扎根边疆52年,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曾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0多项,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依然坚持工作,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生动诠释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马兰精神。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国防科技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堪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林俊德院士,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可他却无怨无悔,从不求回报。1964年10月16日,在他和无数中国同胞的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最完整可靠的冲击波数据就是来自他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计议。林俊德还指导完善了实验的工程
监测系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分析试验工程的有效性为改进核试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根据。
林俊德院士甘苦与国相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子之心的写照。林俊德院士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爱党爱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舍身报国、一生报国。回望我国“两弹一星”发展历程,既有邓稼先、钱学森、朱光亚等元勋们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更有无数像林俊德一样一辈子隐姓埋名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防才更加巩固,我们的民族才更加扬眉吐气。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奋勇攻关、开拓创新的执着追求。事实一再证明,在国防科研领域,“外援”是靠不住的,尖端技术是引不来的。林俊德一辈子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核试验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创造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领军一方的科学大家,林俊德用一生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挺直脊梁,才能走出人生精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要发展、要强大,概莫能外。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的高尚品格。
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林俊德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他一辈子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求真求实、不图名利、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展现出科学大家的风范,树立了一座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
我想,在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大力宣传林俊德同志的感人事迹和献身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一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二要学习他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执着追求;三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四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奋斗精神。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岗位上要“心系教育,具有为教育献身的精神”,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热爱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必须具有把自己的全部才华、知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决心和勇气。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是育人,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一个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献身精神,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忠于事业,关心热爱学生之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先正己。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努力使自己得到
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完好的、和谐的人格: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不拘小节,聪明过人,举止稳重等等。
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成就党的伟业,实现个人价值,还是检验一名党员的党性,都需要用一辈子来拼搏,一辈子来积累,一辈子来奉献,一辈子来度量。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一辈子很短,我们只有像浪花一样融入党的事业的洪流之中,把个人抱负与祖国的需要对接,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回报党的关怀。我们应以林俊德精神感召和激励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增强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各项工作,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4.向黄旭华院士学习活动心得 篇四
4月25日,我市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之父、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旭华专题报告会,黄旭华始终对党忠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淡泊名利,执着于党和国家的事业的事迹和高尚品格深深感动着我市干群。
黄旭华院士立足本职岗位,艰苦奋斗,成为我国核潜艇之父,他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30年隐姓埋名,身先士卒,默默坚守,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追求和道德情操。黄旭华的感人事迹不仅是汕尾人的骄傲,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更应立足本职,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我市的教育创强,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学习黄旭华院士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培养下一代,培养出各行各业杰出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并教育学生以黄旭华院士为榜样,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使自己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总之,我们要以黄旭华院士为榜样,对照先进找差距,着力查找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团结奋斗,积极凝聚推动汕尾教育事业发展的正能量。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汕尾振兴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小学
5.学习朱有勇院士精神有感心得体会 篇五
“那段时间,朱院士白天在田间观察记录,晚上召集大家讨论研究,目的就一个,找准当地最适合的种植项目。”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项目组成员、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朱书生说,每天清晨,植被还挂着露珠,朱有勇和团队成员便拿着仪器下田了。
经过对澜沧县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分析后,朱有勇院士和大伙一致认为,这里具备发展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产业的条件。“冬季马铃薯在11、12月播种,翌年3、4月收获,澜沧可成为全国最早上市的鲜薯产区之一。”团队成员、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博士黄惠川说,由于气候条件要求严格,可种植产地较少,因此冬季马铃薯鲜薯价位高,订单收购价可以达到每公斤3元,是正季价格的5倍左右。于是,10月,在蒿枝坝完成了冬季马铃薯百亩示范和冬早蔬菜50亩示范。
同时,朱有勇院士团队调研发现,澜沧县境内有大面积退耕还林的思茅松,林下经济本来大有文章可做,可是却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他们发现,松树的挥发物具有很好的驱虫防病作用,在澜沧发展林下优质中药材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发财”的好路子。“到20,云南省三七种植面积约为40万亩,总产值达800亿元,如果能在澜沧顺利开展林下三七种植,对百姓脱贫致富将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朱书生说,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他们还发现澜沧县的松林气候环境适宜三七生长,于是决定在竹塘乡海拔1500米至1900米的思茅松林下开展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林下三七种植试验,建立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标准,辐射澜沧乃至整个普洱市林下经济的发展。
6.教师学习院士心得体会 篇六
新东方作为一个民办教育科技集团, 其发展速度是让人惊叹和佩服的。虽然其民办教育的现状目前还有很多的争议, 但是有一点引起了我的共鸣:集团生存的民办性决定了其教学必须以社会的需求为准则, 其应聘教师的工资收入是与学生的评价严格挂钩, 而教师的生存残酷又要求教师专业成长, 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实效性, 才能在竞争中不处于劣势, 不被淘汰。而且民办教师还有可以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等方式看到职业的前景。压力和希望带来了动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强烈内驱力和主动性, 其教育产业的发展活力四射。二者在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我认为这不是某个教育部门管理或者某个学校办学理念的问题。这个内驱力的增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问题, 而是一个必须和整个人事制度的真正改革为主, 辅以教育部门的打造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关于教师内驱力的增强, 笔者有几点认识:
认识一、实现公办教师的专业成长内驱力的提升, 事业的需求为精神感召先行。教师自身要有专业成长的理念和意识, 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建立专业责任感。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公办教师更是如此。人一旦有了精神的支撑, 就会对工作学习达到忘我的状态。这种精神可以描述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勤奋好学、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观念超前、步子扎实的实干精神;知识共享、资源共用的团队精神。教师要树立并弘扬“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学校还必须加强学校积极向上的文化建设,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教师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 耳濡目染、精神向上, 努力拼搏, 为学校的进步努力提升自己, 感到自己在这样的集体骄傲, 努力去学习, 争取在这样的大集体做出更多的贡献。凭心而论, 在我们的教师中, 那种真正对工作无所谓, 主观上想把工作做差的人几乎没有, 大家都还在尽力而为。
认识二、实现公办教师的专业成长内驱力的提升, 常规的打造途径为辅。教育部门或者学校按照常规的培训途径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教育部门或学校通过提供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等培训活动, 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通过岗上培训, 离岗培训, 听课、评课、赛课、读书、外出参观学习等的办法渗透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 诱导一定的内驱力产生。教师如果抓住这些对自己成长有利的机会实行自我加压、自我逼迫、督促成长, 成长是明显的。这条途径只能是辅助办法, 学校可以组织很多活动、提出很具体的工作要求、制定很严格的奖惩制度。如果教师自身没有认识和需求, 就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很多东西最终只能是形式而已, 有的甚至还有相反的作用。
7.观看彭士禄院士事迹学习心得 篇七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把我往哪里搬。”这句话彭士禄向来身体力行,从年仅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他就一直在履行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1951年,品学兼优的彭士禄通过考试赴苏联留学,专业是化工机械,他所有的功课全部是优秀成绩。毕业时,彭士禄获得了苏联颁发的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证书。1956年,彭士禄即将本科毕业,正逢陈赓大将访问苏联。陈赓把他叫到大使馆,跟他说:“中央已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生改行学核动力专业,你愿意吗?”“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彭士禄毫不犹豫地回答。
1962年2月,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核潜艇技术极为复杂,全艇设备、仪器仪表等多达2600多项近5万台件,电缆总长近100千米,管道总长30余千米。作为核潜艇心脏的动力装置,反应堆的研制更是难上加难。当时中国在核潜艇建造方面所掌握的知识近乎为零,包括彭士禄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见过真正的核潜艇到底长什么样。在这种条件下怎么开展工作?彭士禄说:“我们这批人有学化工的,有学电的、仪表的,大多数人不懂核,搞核潜艇全靠4个字——自教自学。”
没有资料、图纸、设备,没见过实物……彭士禄带领科研人员用简陋的计算工具计算了十几万个数据,建立起中国核动力装置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并最终确定了100多个参数。有时为了验证一个参数,科研人员没日没夜地“三班倒”,用仅有的一台手摇计算机和几把计算尺连续算上好几天。
身为副总工程师,彭士禄是基地技术负责人,但他与大家一样住“干打垒”,一起加班加点。彭士禄主持了核动力装置的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攻克了诸多重大关键技术,完成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基本设计方案。
在彭士禄的带领下,仅用不到5年的时间,我国建造的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就成功实现满功率运行。
“彭拍板”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
彭士禄一生都勇于创新、敢当使命,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上,外号“彭大胆”“彭拍板”,他将对国家核事业的坚守转化为果敢行动的具体实践。
1967年,彭士禄来到位于祖国大西南的九〇九基地,开展陆上模式堆的建设工作。作为技术负责人,他总能一眼发现问题所在,当机立断拍板作决定,便有了“彭拍板”这个绰号。
“时间很紧,总要有人拍板,不能无休无止地讨论呀!”彭士禄说。他曾对其他科研人员说:“做实验用数据说话,最后我来签字。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
中国发展核电,究竟该走哪种技术路线?20世纪70年代,熔盐堆方案和压水堆方案如何取舍,一时成为争论的焦点。经过科学论证和调研,彭士禄力排众议,提出应采用国际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并充分利用我国刚建成的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技术经验及其工业配套设施,容量可暂定为30万千瓦。压水堆方案很快得到认可,这一方案也为我国核电走“以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起到了关键作用,使我国核电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很长时间以来,彭士禄的事迹甚至连他的名字都鲜有人知。
“核潜艇工程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我个人的创造,是千万科技工作者和工人、干部集体努力的结晶。”彭士禄做到了在工程技术上始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在名利晋升、提级授奖上,却坚持“越糊涂越好”。,彭士禄以全票通过荣获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当彭士禄女儿问他此笔奖金100万元港币该如何处理时,他立马说了两个“不要”:一是不要奖金,把它捐给组织,设立人才奖励基金;二是不要以他的名字命名奖励基金。彭士禄说:“此项荣誉和成绩不只属于我个人,它更属于核潜艇人,属于核电人,属于核动力人。核潜艇的研制成功是全体参研人员共同奋斗、艰苦拼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群体才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是共和国的脊梁!所以这笔奖金应该奖励那些为核动力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高精尖人才。”经组织多次说服后,他才同意命名“彭士禄核动力创新奖”,奖励在核动力领域作出重要创新成就的年轻人。
短评:深藏功名 为国为民
从中国潜艇核动力堆到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都留下了彭士禄辛勤的足迹与汗水。在他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一生里,彭士禄从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个人要求。他始终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勇挑重担,身先士卒,忘我工作,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核动力事业。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彭士禄不要名、不要利,但要把核潜艇造出来、要把核电站建起来。他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深潜”一辈子,无声却有无穷的力量,必将激励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继续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8.纪念学习童秉纲院士心得感悟精选 篇八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活着出去。”童秉纲说他坚强的意志,得益于小时候的受苦经历——这些挫折变得没有那么难以承受。
直到1972年,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童秉纲的日子才稍有好转。“帽子依然被人提在手里”,也就是说问题还在,只是“放出来下厂锻炼”。
童秉纲被派去沈阳一个航空工厂的设计科,协助他们从事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那是我科研工作的开始,已经45岁了。”没有消极和萎靡不振,他把过往的苦难抛诸脑后,全身心去完成研究任务。同事都跟他说,这也算是“阿Q精神”。
童秉纲还记得,沈阳的工厂刚引进一台计算机,他只能安排在后半夜去上机,由于该设备运行非常不稳定,一不小心几个小时的运算数据就全毁了,因此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后半夜都不能睡觉。长期的超负荷工作,造成他新陈代谢失调,走路头重脚轻。而他心里想的是要做完事才能走。
就这样,童秉纲在空气动力学领域闯出了自己的天地,后来不断有各种研究项目请他参与。 “在1980年和1981年两年,我们项目经费达30万元,能供给整个流体力学教研室的开销。”
从1978年到1984年,童秉纲先后担任近代力学系副主任和主任,并兼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他为中科大迁合肥后的崛起发挥了作用。他先后3次担任基层教学单位的服务工作,共计之久。
尽管童秉纲说自己“创业很晚,小有成就”,但他的科研工作却始终葆有青春活力。,童秉纲70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已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生物流体力学、非定常流与涡运动、航天器热防护气动热力学等诸多前沿领域,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工作。
“做科研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发现新方向。”童秉纲告诉记者,他最近十几年中,主要在鱼游和昆虫飞行、近空间飞行器的气动热力学两个领域探索。而这些都是在本世纪初受到关注的研究前沿。
9.纪念段镇基院士 篇九
噩耗传来,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上上下下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当中。轸怀结念之情,令人哽咽。段老的辞世,是我国皮革事业的重大损失,烟台皮革研究所失去了一位可敬可爱的老师。
53年来,段镇基先生一直站在中国皮革科技的第一线,亲身经历了半个世纪皮革工业的风云变化,身体力行地推动了皮革工业的科技变革。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皮革事业,满腔热忱、鞠躬尽瘁。现在回想与先生30多年的交往,仍然历历在目;先生的音容相貌,时时浮现眼前。好想再叫一声“段工”,而他却永远地走了……
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与段工交往的画面一幅幅地浮现在了眼前。
初次见面,受益匪浅
现在回想与段工的初次见面应该是在1978年到1980年之间,当时我初入皮革行业,在原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教《皮革工艺学》。早就知道段镇基工程师在皮革化工方面很有造诣,一直想有机会拜访求教。
1979年我接受了到丹东“皮革工艺学习班”讲课的任务。当时,我感到压力特别大,因为听课的学员都是丹东轻化研究所的化学工程师,而我对于皮革化工的发展动态还不甚了解,于是我就想起了请教段工。但是作为研究所的资深工程师,能否接见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呢?我心中没有底。
从咸阳到丹东路过北京转车时,我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来到了位于北京东四六条的轻工业部毛皮制革工业科学研究所。在一间非常简陋的实验室里,一位个子不高身材不胖,二目炯炯有神的中年人接见了我——这就是我久久仰慕的段镇基工程师。他的亲切与平实使我顿时消除了紧张与窘迫,我大胆地说明了来意,他以略带四川口音的普通话,清晰、耐心地回答了我有关皮革化工材料方面的问题。对我当时略显幼稚的问题,段工不厌其烦地都给予了详细的解答。
在当时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信息不畅的情况下,想了解国内皮革工业的发展动态,只有来自图书馆或者口传。段工平和严谨,有问必答,知无不言,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此方面的知识及所掌握的行业动态告诉了我。
我永远忘不了在我的问题得到满意回答而感谢告辞的时候,段工对我语重心长地交代:“要珍惜在大学教书的环境,但更要注意多下工厂、多动手、多实践,实践出真知”。关于“动手”的概念我至今铭记于心,指导了我的后半生。
在丹东,通过临时抱佛脚,把在段工那里的“恶补”,我现学现卖地成功完成了皮革化工发展动态方面的讲课任务,从此和段工结下了不解之缘。
再次见面,影响一生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段工经常到工厂去搞科研,使我多次到研究所的拜访,都未果而归。再次接触是在1984年,当时受到段工“多下工厂、多动手、多实践”的鼓舞,我已经离开了西北轻工业学院的大学讲堂,“下海”到猪皮资源丰富的烟威地区,从事猪皮制革事业。这一年,段工正参加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在这次见面中,段工向我介绍了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汉口路山羊皮制造高档皮革的研究情况。段工说:“汉口路山羊皮是世界上最好的山羊皮,以前我们基本上全部用于直接出口。如此宝贵的资源,没有利用起来太浪费了。我们的目标就是研究一套新的工艺,把汉口路山羊皮做成全世界公认的高档皮革”。
听了段工这一席充满激情的话,我陷入了沉思.怎样才能像段工那样为中国的皮革事业发展尽绵薄之力呢?段工当时解决的是羊皮方面的问题,我已调到猪皮丰富的胶东地区,为什么我不能解决猪皮方面的问题呢?
我要向段工看齐。回到烟台,我开始着手收集猪皮资料、调查猪皮分布和市场情况。我发现:当时我国90%的猪皮都用于生产鞋里革、修饰鞋面革和手套革等低档的皮革,而只有10%的用于加工高档服装革。这是由于我国猪皮的特点:粒面粗、伤残重、部位差大、油脂含量高。北方地区则更为严重。
由于有了段工的榜样作用,作为一名30多岁、刚刚迈向工程师职称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下决心向技术最高峰冲刺。终于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3次论证,于1986年春,我的“面粗质次猪皮制革新技术”的项目获得专家的认可,承担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悉心指导,大获成功
从项目攻关开始,段工就给予了我们悉心的指导。
项目申请下来不久,除了项目组的魏世林、杨宗邃、王金秀等老专家外,我特意把不是项目组的段镇基工程师请到烟台,向他汇报了项目情况。当时段工非常高兴,并且毫无保留地向我们介绍了“六·五”科技攻关的组织协调方面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他毫不保留地将“六·五”科技攻关的技术倾囊相送。在这些经验和技术的引导下,我们的攻关进行得比较顺利。我们采用”拿来主义”,把段工的助鞣剂PAT-84直接用于猪皮的鞣制过程,结果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发现,铬的吸收率显著升高,废铬液中铬含量明显降低,降幅达40%。
我与课题组成员在分析助鞣剂PAT-84分子形态的基础上,发现这种助鞣剂有某种涂饰剂的结构特点。于是,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利用PAT-84复配出了一种特效涂饰剂,在底层涂饰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掩盖伤残的效果。于是,原来的助鞣剂就变成了消光补残剂,使原来伤残很重的猪皮,得到有效的掩饰,变成了高档皮革。这是我国第一个消光补残剂,填补了国内在该方面的空白。段工得知消息后,非常高兴,连连称赞我们敢想敢干有创造性。正是靠着这种涂饰剂,使得“猪皮大面积补伤残技术”和“白湿皮技术”并列成为国家“七·五”攻关的重大成果。
我们的攻关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科技工程,共有3个省,5个单位,27名科技人员参加,我当年作为项目总负责人,不到35岁,组织方面和技术方面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要是没有像潘津生、段镇基、魏世林、杨宗邃等等这样的老前辈的帮助与指导,我们不可能取得那么重大的突破。
1991年我们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人民大会堂接过证书的瞬间,我感慨万千,心中永远也忘不了像段镇基这样的老一辈的支持。
不辞辛苦,走上讲堂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调到烟台以来,发现制约制革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技术人员极为缺乏。在烟威地区36个皮革类工厂、上万名皮革从业者中,学过皮革的技术人员,竟然只有包括我在内的两个人。
想在烟台搞研究、搞科研其困难可想而知。为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我以烟台地区皮革工业公司副经理的身份,连续举办了两届制革技术培训班。学员从20岁到50岁都有,大部分是来自制革厂的一线技术人员。
对于老师的人选,我首先想到了实践经验丰富和动手能力强的段工。说明来意之后,段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段工说:只要胶东皮革行业看得起,让我讲我就讲。
一个月后的1996年夏天,段工来到了烟台,连续给学员上了7天课。学习班的上上下下都为段工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纷纷要求他休息两天再讲。但是段工婉言拒绝了,说:“工厂这么忙,把你们抽调出来很不易”。临毕业时,我把段工的讲课费交到他手里时,他出人意料地拒绝了,说:“留着给学员们改善伙食吧”。
前几天,当听到段工去世的消息时,这帮从50岁到70岁的老学生们个个泪流满面,握着我的手说:“好人怎么就不能长寿呢?……。”在我临去北京吊唁时,他们要求我代替他们为敬仰的段老师多鞠一个躬。
不喜“院士”,喜称“老段”
段工对待工人,对待年轻人从来就是虚怀若谷,没有任何专家架子.
在我到烟台至今的20多年中,段工就把烟台当成了自己的基地,无时无刻不关心着烟威地区的制革事业。他曾经4次到烟台、威海、文登等地做试验,在此期间与工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没有院士的架子,能够与最底层的工人拉家常,称兄道弟。
起初,工人们对这位来自北京的专家感到很神秘,存在着隔阂。但是在段工爽朗的笑声和亲切的关怀下,工人们与他之间的隔阂消失了,他们一下子成了朋友。段工喜欢喝点白酒,工人们请他,他从来不拒绝。三四块钱一盒的“大鸡”烟或者“将军”烟,工人们请他抽,他从来不皱眉头。
段工喜欢游泳,在烟威地区制革厂做试验期间,不论天气怎样,都坚持每天去大海中游泳。有时,赶上下雨天,连我这个陪游的都感到发憷的时候,他照样坚持。他这样鼓励道:“海中游泳,最大的好处是有风浪,风浪是我们的乐趣,怕它干什么!你越怕它,它越欺负你。”
2000年以后,段工就很少有时间来胶东地区做试验了。但他仍然挂念着这些制革厂,每次见面都问长问短,一有机会就来胶东的制革厂走走看看。他来的这几次中几乎每次都是我陪他,在工厂里每次都有工人向他打招呼:“段工”、“老段”。我向他们更正道:“这是大院士”。可是工人们说:“我们不认识什么大院士,我们只认识‘老段’”。段工听了哈哈大笑,那种笑声真如孩子般纯真。段工曾经不止一次地向我说,他喜欢工人们称呼他“老段”,这样显得亲切。
在这几次参观中,段工给胶东制革厂的发展以很大的鼓励和指导。2005年我陪他到文登制革厂参观看到工厂还在用“白湿皮”制革技术生产牛服装革时,段工很高兴也很欣慰。他说道:“这是‘七·五’攻关的成果,这方面应该继续发展。”
不谋私利,无欲则刚
段工在任何情况下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来不人云亦云,有时甚至不惜得罪人。
那是在1990年,在成都召开的“七·五”攻关项目验收会上,当时轻工业部副部长在台上主持会议,准备完成验收的最后一个程序——表决通过验收结论,在大家都翘首以待,准备鼓掌庆贺验收通过之时,段工站了出来,发表了不同意成都某被鉴定单位的“首创”和“填补了国内空白”的意见。话音一出,如巨石投水,激起了与会者们的激烈争论。这使得被鉴定单位的一些技术人员非常不愉快。
会议结束后,有人劝段工:何必这么认真?段工回答道:“既然让我来开会,我就必须说实话。”
现在想来,像先生这样的不谋私利,刚正不阿的人已经不多了。他在治学方面也是一样,一直就是治学严谨,从不迁就,眼里任何时候也容不下沙子;刻苦勤奋而无私欲。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自己的巨大成就非常低调,从不炫耀,没有架子,我和几位朋友都用“上善若水”四个字来形容段工的品质。
绝唱
我与段工的最后几次接触是在2008年底,有关我承担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高性能汽车坐垫革和超弹力服装革鉴定会的前后。
为了解决我国汽车用革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十·五”期间国家为了发展汽车革和超弹力皮革(莱卡皮革),组织了科技攻关。我参加了此项攻关,并担任项目的负责人。身为工程院院士的段镇基先生作为评议专家,自始至终亲历和见证了项目的全过程,先后5次担任专家组长,对项目指导和评议。2003年冬,项目在北京论证,段工以极大的热情陈述了项目的必要性,并以赞赏的口气向国家科技部介绍了我的情况,促成了该项目的立项。但立项后,段工对我很严肃地说:“汽车用革是全行业的大事,技术密集难度很大,一定要认真对待。”从此3年内再也听不到段工的一句表扬了,我知道这是段工在为我们担心,给我施加压力。直到2007年项目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时,段工才对我们展现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十·五”科技攻关期间,段工作为专家组成员,曾4次来到烟台。这时他已经两次被癌细胞侵袭,但到烟台后仍是忙个不停,问东问西,关心科技攻关的进展情况。我看着他灰黄的脸色和略显浮肿的上眼皮,知道病魔已经深深侵袭到他的身体,非常心疼地劝他说:“到了烟台就是到家了,放宽心多休息休息吧。”他爽朗地笑着说:“我没事,对病越怕越不行。”
到了2008年12月底,因为地方政府的要求,攻关项目需要开鉴定会,这时段工已经在北京同仁医院住院很久了,我不忍心再打搅他,但无意中又说出了鉴定会的事。没想到他竟然毫不在乎地说:“该鉴定就鉴定吧,项目情况我都很清楚,‘再’给你们当一次鉴定组长吧。”接着对鉴定会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最后,鉴定会结束后,我和陕西科技大学俞从正老师带着专家意见,于2008年12月29日,到段工家里,请他在鉴定意见上签字。段工又说了一句,“再”签一次字吧。当时对他两次说到“再”字,我感到很凄楚,但看到他思路清楚,谈吐乐观,精神很好也就没往深处想。其间我们又谈起了他的病情,他说再次经受了放疗,他正与疾病抗争。
临分别时,他托付我把他所发表的文章在网络数据库中搜索出来,用e-mail发给他。2009年元旦过后一周,我给他打电话要他的e-mail地址,他的谈吐依然清晰乐观。随后我就把他的文章发到了他的电子邮箱--这应该就是我跟段工的最后接触。
没想到可恶的癌细胞在他身体内扩散,病情急转直下,仅仅5个多月他就离开了我们。6个月前那次鉴定会竟成了他最后一次为皮革行业服务,没想到那次带“再”字的签名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作为专家的签字。那封e-mail也许是他一生中所收到的最后一封电子邮件。惜哉!痛哉!为行业鞠躬尽瘁,为科技奋斗终生,对段镇基院士来说一点也不夸张。而这几个绝唱恰恰被我碰到,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应该是幸运和不幸的交织吧。
后记
得到段工辞世的噩耗,我每天都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悲痛。与段工交往的一幅幅画面,历历在目;段工的音容相貌时时浮现眼前。
段镇基先生离我们而去了,我国的皮革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院士、一位可敬可爱的科技先导、一位工人的朋友——“段工”,失去了一位敢讲实话的正直学者。但是他的精神与形象却将永远存在。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进,为我国的皮革事业继续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他的形象胶东制革企业永远忘不了,全杰研究所也永远忘不了。先生去了,将会有更多的后起之秀追随着先生的脚步继续走下去。
巨星夜落,天折砥柱。
大才未尽,赍志而殁。
段工,一路走好!
全杰挽段镇基先生八联
(一)
伟哉段师,心血鞣制皮革路
惜哉镇基,汗水整饰科技春
(二)
先导去兮,谁领皮革大业
后进来也,同秉科技明灯
(三)
一生献皮革,激励后进争春色
七旬辞科技,长使同仁泪满巾
(四)
先生远去矣,皮革业界顿失先导
英灵安在乎?科技后进常念良师
(五)
转鼓隆隆,激扬先生生前正气
捷报片片,慰祭导师逝后英灵
(六)
皮革工业青山绿水白云,长留段工正气
科技战线苍松翠柏蓝天,镇基风范长存
(七)
为皮革科技,为行业振兴,辛勤耕耘,鞠躬尽瘁五十载
有刻苦精神,有严谨治学,高风亮节,激励后进三百春
(八)
往事历历在目,段公在先,全杰在后,君我同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大奖
今夕人人致哀,先生长辞,后进长悲,业界共仰学者精神风范千古丰碑
10.教师学习院士心得体会 篇十
我们要学习陈俊武同志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赓续传承的精神品格。“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在陈俊武心中,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是不变信条,祖国需要是最高需要,服务国家是最好归宿。我们要把准思想方向,摆正价值航标,心有大我、胸怀祖国、以身许国,让小我融入大我,让生命为祖国而澎湃,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觉崇德养德、重德厚德,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刻骨而铭心。
我们要学习陈俊武同志的创新精神。陈俊武同志敢为人先、勇于登攀,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我国炼油工业进步作出开创性的贡献,进入耄耋之年,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我们应当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的战略高度,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让科技创新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只有双轮驱动、相互协调、持续发力,才能促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我们要学习陈俊武同志的担当精神。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石化专家,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必须有一代人的担当。党员、干部只有提升自身能力素质,才能把担当精神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11.学习吴孟超院士事迹有感 篇十一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学习宣传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学习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医德,学习他的爱党爱国爱民情怀。
是什么力量支撑吴孟超院士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医学奇迹,是什么精神成就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辉煌人生?正是因为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吴老才有了为党增光、为国争气、为民造福的自觉行为。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学习实践党的先进理论,坚定理想信念,把一生都献给党的事业,人生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才能不负祖国和人民的培养。大忠大爱成就至善至美,理想信念铸就辉煌人生。从吴孟超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爱党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他不愧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光辉典范。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几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一,文革时期由于华侨身份受牵连,党支部停止了他的组织活动,但他仍然坚持交党费,写思想报告。不说去对比当下党内存在的个别歪风邪气,即便是对于我们这些参加党校学习渴望成为党的一份子的人来说,也是起到了榜样作用。什么叫爱党?我从吴老身上看到了答案。其二,作为一名医生,他在技术上不断要求自我,提高自我;更可贵的是,他秉承着一颗爱病人的心。他的恩师裘法祖曾说过“医术有高有低,医德最是要紧”。这句话也成为了他教育弟子的谨言。他待病人如春风般暖心窝,冬天查房,会叮嘱学生先把听诊器捂热了。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他都帮他们把衣服拉好、把腰带系好,弯下腰把鞋子放到最容易穿的地方。他还要求护士必须用松节油细心地擦掉病人换药后胶布在皮肤上留下的印痕,不许留下任何痕迹。每个大年初一早上9点,他会准时出现在病房,双手握住病人的手,一个不落地向每个在这里住院的人道一声 “新年好!”。这对医生而言仅仅是举手之劳,却能带给病人很大的温暖。”吴孟超院士是这样解释的。
“一个好医生应该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人”。吴老做到了这一点,而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我也要向吴老学习,努力做到。吴孟超院士是我们医务界学习的好榜样。在吴孟超眼里,禁区,不闯永远是禁区;目标,永远是下一座高峰。我们要学习吴老精神,科学没有终点,创新永无止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学习吴老勇闯禁区、勇于创新的精神,更要学习他时刻为病人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
12.院士风采 篇十二
土壤地理学家。河北玉田人。1932年燕京大学理学院地理系毕业。1940年获中华文化基金奖, 被派往美国考察水土保持工作;继而留美学习, 先后获田纳西大学硕士学位和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是我国土壤学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土壤分类学、土壤地理学、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方面, 科研、教学成绩卓著, 在土壤微形态、农业遥感方面有开拓性建树。首次提出土壤分类的自型土纲、水型土纲和复成土纲。半个多世纪, 一直从事野外考察工作, 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划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 盐碱地的治理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性资料和建设性意见。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委员) 。
Soil gographer.Born in Yutian, Hebei Province.Graduated from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College of Sciences, Yanjing University in 1932.Awarded Chinese Culture Funds in 1940, and went to US for an investigation tour on soil conservation work.Received M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and Ph.D.from the University and one of the pioneers and founders of pedology in China.
Li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soil taxonomy soil geography, geomorph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 and conducted pioneering work on soil micromorphology and remote sensing.He was the first to put forward the taxonomic systems of the idiomorphic, hydromorphic and complex soils.He conducted field surveys for over 50 years and provided a lot of fundamental data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the division, evaluation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nd the treatment of saline-alkaline soils in China.
He became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1955.
吴英恺1910.05.08~2003.11.13
医学家。辽宁新民人, 满族。1933年毕业于辽宁医学院 (通称“小河沿医学院”) 。1941年~1943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进修胸外科。北京安贞医院院长, 是中国较早开展胸部及心血管外科的专家之一。1940年在中国首次切除食管癌成功, 50年代末开展了对食管癌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的研究;1944年在中国首次结扎先天性动脉导管成功;1948年首次成功切除缩窄性心包炎;60年代, 开展胸腹部血管外科, 成功地切除了主动脉弓动脉瘤, 得到长期存活的结果;近20年来, 积极组织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流行学研究及人群防治工作。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委员) 。
Medical expert.Born jin Xinmin, Liaoning Province.Manchu nationality.Graduated from the Mukden Mecical College in 1933.Took advanced studies of chest surgery in Washington University, USA from1941 to 1943.President,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Wu is one of the pioneers in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in China.In 1940, he was the first in China to manage to resect a carcinoma of esophagus.In 1944, he did the first ligation of congenital ductus arteuosus in China.He successfully resected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in 1948.In the late 1950s, he began to study the 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of carcinma of esophagus.He resected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 and obtained long-termed survival in the 1960s.In the pjast 20 years, he has actively organized community contro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hypertension, cerebrovascular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He became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1955.
肖龙友1870.02.13~1960.10.20
医学家。四川三台人。1897年考中清朝丁酉科拔贡。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名誉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 他与陈蕴生医师用中草药救治, 控制了疫情的蔓延;重视辩证论治, 主张四诊合参, 治愈了一些疑难病症;1934年, 与孔伯华共同创办了北京国医学院, 培养了数百名中医人才, 对我国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 提出设立中医学院的议案, 被政府采纳;他留下了大量医案, 由后人重加整理, 发扬利用。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委员) 。
Medical expert.Born in Santai, Sichuan Province.In 1897 (the year of Dingyou of the Dynasty) , he pass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of“Gong Sheng”.Member, Scientific Committee, honorary president,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ember,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Culture and History.
Xiao and Doctor Chen Yunsheng cured many cholera patients using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1892 and controlled the spreading of this pestilent disease.He put great emphasi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based upon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illness and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advocated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using four methods (examination, listening, smelling and pulse-feeling) in the diagnosis.He cured many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cases.In 1934, he and Kong Bohua co-established the Beiji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ined hundere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deical pradtitioners.He served as a link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f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In the First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he put forward a mo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was adopted by the Government.He left many records of medical treatment cases, which have been sorted out by his later generations and are used and further developed b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doctors.
He became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1955.
李继侗1997.08.24~1961.12.12
植物学家、生态学家。江苏兴化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1923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林学硕士学位, 1925年获博士学位。内蒙古大学教授、副校长。20年代, 首先发现光合作用的“瞬间效应”;30年代在燕麦胚芽向光性的研究中, 发现植物生长素、并观察到去尖后的芽鞘上端可再生形成生理尖端, 揭示了植物组织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与补偿功能;在我国率先开展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在北京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专门组, 后移植到内蒙古大学;参加了海南岛橡胶宜林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呼伦贝尔草原、黑龙江萨尔图地区等考察工作, 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科协依据和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培养了一批植物学人才, 有不少学生都已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委员) 。
Botanist and ecologist.Born in Xinghua, Jiangsu Province.Graduated from Nanjing Jinling University in 1921.Received MS and Ph.D.in forest scinences from Yale University, USA in 1923 and 1925, respectively.Professor and vice president, Nei Mongol University.
Li Was the first to find the“instant effect”of photosynthesis in the1920s.He discovered the phototropism of the oat plumula in the 1930s.He found the plant auxin and observed that the physiological apex could be regenerated from the top of the bud scale, of which, the nib had been cut, demonstrating that there were interactions and compensative function in plant tissues.He first developed the research and teaching of plant ecology and geobotany in China.He established the first special research group of plant ecology in Peking University, which was later shifted to Nei Mongol University.He participated in field surveys on the suitable regions of rubber trees in Hainan Island and soil conserv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inspected Hulunbeier grassland and Sartu Reg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He provided a lot of scientific data, proposed many practically valuable advises and trained many botanists, some of whom have become wellknown scientists in China.
13.2021两院院士大会心得体会三 篇十三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了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总结了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分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化趋势,明确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对更好发挥两院院士和中国科协作用提出殷切希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始终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出席了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三次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推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从科研院所到高校企业,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科技创新前沿阵地考察调研,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中国正阔步前行!
“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赢得如潮掌声。
一直以来,从无谓的迎来送往,到不必要的评审评价,让科研人员疲于应付,科技界苦形式主义久矣!创新贵在专注,浪费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就是损害国家创新能力。总书记为科研人员减负降压的这番话,说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坎上!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并对两院院士和中国科协等提出殷切希望。
一、明确重点任务
(一)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
●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要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二)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科技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各地区要立足自身优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布局科技创新。
(三)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
●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
●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四)要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
●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五)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要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
●要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二、提出殷切希望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要发挥两院作为国家队的学术引领作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作用,解决重大原创的科学问题,勇闯创新“无人区”,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发现、培养、集聚一批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要强化两院的国家高端智库职能,发挥战略科学家作用,积极开展咨询评议,服务国家决策。
中国科协:
●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
●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广大院士:
●希望广大院士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
●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坚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为党、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
各级党委和政府:
14.袁隆平院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篇十四
袁隆平是人不是神,他也要吃饭穿衣,自然不能脱俗地拒绝金钱。但是,他尊重自己,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袁隆平说:“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每天都要下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兴趣。”
与此事业观相呼应的是袁隆平的平民生活观。他说自己每月工资6000多元,还有股份分红、稿费、咨询费等“额外收入”,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这位八旬老人坦承自己的财富观:“钱是要的,因为要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拿来用的,该用则用,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
所以,袁隆平对“隆平高科”股价的“从来不管”,语气虽然“平静”,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名科学家对名利的淡泊,对科技事业的执着。没有正确的荣辱观,没有对毕生追求的事业的热爱,面对滚滚而来的股票红利诱惑,也许就不会有头顶烈日、脚踏泥地进行田间科研的耐心,超级杂交稻亩产700公斤的纪录,也许就将作为袁隆平一生的终结标签载入历史。但是,我们的亩产现在达到了800公斤。袁隆平还说,杂交稻亩产900公斤有希望在实现,比预计提前3年。
有目标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不是说袁隆平就应该劳作一生,“每天都要下田”,用稻穗书写成大写的人,只是当我们听老爷子表述着自己只管自己份内的事,学有专长的事,我们才感到,人原来并不是万能的主。袁隆平当然可以挂着他“杂交水稻之父”的招牌,坐在气派的“隆平高科”老板桌前“指点江山”,而且我丝毫也不怀疑以他的聪明才智,赚取的必将是大笔的钞票。但袁隆平的“兴趣”却让我坚信,即便他家中多出了成吨的票子,世界却少了亩产900公斤1200公斤的水稻田,袁隆平一定依然若有所失,视为人生的耻辱。一份评估机构的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1000亿元。袁隆平说:“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或许,他就觉得这是对他的侮辱。
15.院士风采 篇十五
1909.08.31~1985.02.11
地质学家。河北唐山人。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5年赴美、英等国考察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50余年共发表170余篇论著。创立断裂体系和断块大地构造学说, 对断块理论和地质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参加了把我国油气勘探基地由西部东移的战略决策, 他提出的“定凹探边”、“定凹探隆”的建议为大庆和其他油田的开发做出了贡献。他的《断块构造导论》是断块学说的代表作。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委员) 。
Geologist.Born in Tangshan, Hebei Province.Graduated fromthe Department of Geology, Peking University in 1934.Made an investigation to the USA and British in 1945.R esearch professor, director and honorary director,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his research career of more than 50 years, Zhang published more than 170 treatises, established the fracture system and faultblock earth-conformation theory an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plate hypothesis and geomechanics.He took part in the making of the strategic decision to shift China’s focus of oil-gas exploration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The proposals of“Depression-delimiting to marginal exploration”, “Depression-delimiting to uplift exploration”made by him contributed a lot of the exploration of Daqing and other oil fields and his treatise“Introduction to Fault-Block Conformation”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to the fault-conformation theory.
He became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1955.
武衡
1914.03.18~1999.01.15
地质学家。江苏徐州人。1934年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学习。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50年代主持筹建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区各研究所, 领导开展东北地区的科研工作, 为恢复和发展东北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贡献。1955年后, 参与领导组建中国科学院学部, 参与领导组织了全国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的制订以及1962年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他为建立中国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制度、研究生制度、科学奖励制度、科技情报事业和专利制度做了大量开拓工作。他是我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的奠基者和组织者。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委员) 。
Geologist.Born in Xuzhou, Jiangsu Province.Enrolled in th Department of Geology, Qinghua University in 1934.Professor and advisor, S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president, All-China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 and honorary chairman, Presidiu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the 1950s, Wu took charge of the preparation for the setting up of the institute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the northeast regions of China and exercised leadership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is area.H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resto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northeast China.After 1955, he took part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academic division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e led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drawing of 3 Long-term Schem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1962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Conference in 1978.He has done a lot of pioneering work for China’s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postgraduate system, scientific award system,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nd patent system.He is also a founder and organizer for the Antarctic investigation.
He became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1955.
何作霖
1900.05.05~1967.11.17
矿物学家。河北蠡县人。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0年获奥地利茵城大学岩石矿物系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对光性矿物学、岩石组构学、X射线结晶学、稀有元素矿物学、工艺岩石学等均有造诣, 是中国最早的光性矿物学家。最先应用X光进行岩组工作。30年代首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含有稀有金属和稀土矿物。从事镁质及耐火材料平炉底砖的技术和理论研究, 对鞍钢的生产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晚年曾设计变温盒, 利用弗氏台进行矿物折光率的双变法测定, 并进行X光岩组学研究。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委员) 。
Mineralogist.Born in Lixian, Hebei Province.Graduatec from the Department of Geology, Peking University in 1926.Received Ph.D.from the Department of Mineralogy, University of Innsbruck, Austria in 1940.Research professor,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 had great academic attainments on optical mineralogy, petrofabrics.X-ray crystallography, mineralogy of rare elements and technological petrology.He was the earliest optical mineralogist in China and the first to apply X-ray in petrofabric analysis.In the1930s, he first discovered that the Baiyunebo iron mine contained rare metals and rare earth minerals.He took up the study of the technology and theory of basis bricks of open-hearth furnace, which was made from magnesia refractory materials, and 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Anshan Iron and Steel Corporation.In his remaining years, he designed an immersion-cell for the vivariant method of refractive measurement of mineral on a universal stage and studied X-ray petrofabrics.
He became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1955.
竺可桢
1890.03.07~1974.02.07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浙江上虞人。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二三十年代开创气象教育事业, 创建气象研究所, 组建早期的中国气象观测网, 开展物候观测、高空探测及天气预报等业务, 在台风、中国季风及大气环流、气候区划、物候、气候变迁等研究方面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精辟指出台风眼中有下沉气流存在, 西太平洋台风路径之变化受远东四个大气活动中心所控制。在中国首先提出季风系统这一概念。首创区域气候研究, 提出划分亚热带的指标。他确定的中国八大气候区, 确立了气候区划和自然区划的基本轮廓。研究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 其成果对气候变化研究有重要贡献。他主持并参加我国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治沙、黑龙江流域、新疆、西部南水北调、华南热带生物、云南热带资源等综合考察, 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委员) 。
Meteorologist, geographer and educator.Born in Shangyu, Zhejiang Province.Received Ph.D.from Harvard University, USAin 1918.Former president of Zhejiang University, vice president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vice president of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u introduced meteorological courses in high schools, established the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Academia Sinica, organized and built the earliest network of meteofological observations, and built the earliest network of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and developed phonological observations, upper air soundings and weather forecasting during the 1920s and 1930s.He made crea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typhoon, China monsoon and general air circulation, climatic divisions, phenology and climatic changes.He incisively indicated that there are down currents in the typhoon eye, the change of the typhoon route in West Pacific being mainly controlled by 4 great centers of the atmospheric action in Far East and he was the first to propose the conception of monsoon sys tem in China.He founded the regional climate research, suggested the criteria of distinguishing the subtropics zone, determined the 8 large climatic regions and ascertained the fundamental frame of climatic divisions and natural divisions in China.He investigated and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study on climatic change during the recent 5, 000 years in China.He led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Heilongjiang basin and Xinjiang region, diversion of water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in West China, and tropical bio-resources in South China and Yunnan Province an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教师学习院士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钟南山院士抗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07-08
工程院院士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10-20
学习特级教师心得06-28
教师长沙学习心得07-07
学校教师学习心得07-23
教师教育规划纲要学习心得(教师)07-02
教师苏州学习心得体会08-12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0-28
模范教师学习心得体会11-12
教师两法学习体会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