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思考

2024-10-26

财务管理的思考(精选10篇)

1.财务管理的思考 篇一

一、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财务审批手续不规范、不齐全

按规定村级财务实行 “一支笔”限额审批制度, 限额内的开支, 由村财务负责人审批, 超过限额的须经村合作经济组织管委会集体审批;审批人本人经手的票据须指定另一名村主要领导审批;凡属支出的凭证, 必须写明用途, 并由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字, 做到手续齐全, 票据规范。但在实际执行中, 存在不少问题。

1. 审批不够规范。

支出凭证中“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三项手续不够齐全, 大额开支不经集体研究, 干部自用自批, 自收自支现象比较严重。

2.账款结报不够及时。

部分村财会人员经常外出脱岗, 结报不够及时;有的由于村主要干部违规干预财务, 造成无法正常结账。

3.报销凭证不够齐全。

收钱不开正式收据, 收款人不签名盖章;开支没有正式发票, 多以白条入账, 出差不填差旅费报账单;基建工程无合同、无验收、无发票, 以领据代发票入账等现象极为普遍。

4.账务处理不够规范。

主要表现在:①会计账簿、科目设置不规范。如财产物资等有账无物, 有物无账, 有总账没有明细账, 总账、明细账不一致, 现金与存款不分。②一些工程、项目开支另行建账, 甚至不记账, 未能纳入总账之中。③会计、出纳自行记账, 对账不及时, 凭证传递方法不规范, 出了问题互相推诿。

(二) 集体资产发包欠民主、公开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村级农田水利、土地整理、交通道路等建设项目日益增多, 而山林土地、果园渔塘、房屋设施等集体资产的发包出租也正成为集体经济主要收入的支撑点, 但在此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

1.程序欠规范。

个别村主要干部搞暗箱操作, 不进行招标、投标;有的不开“两委会”, 少数人说了算, 即使开了会, 个别干部又擅自变更集体决定。

2.手续欠规范。

主要表现在:口说为凭, 书面合同少;合同要素不全, 条款不明, 权利义务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等。

3.付款收费欠规范。

大部分工程项目的付款以领款凭证方式入账, 农村已成为工程承包商逃税的“黑洞”;有的以其他费用支出直接冲抵承包款和租金, 收支均不入账;有的收取后, 私自保管挪用, 长期不报账;有的“寅吃卯粮”, 由于集体收入少支出多, 于是只好提前收缴承包款和租金, 村集体资产被严重“透支”。

(三) 非生产性开支过大, 投资活动透明度低

1.开支大手大脚, 招待借公济私。

一部分村在资金安排上没有量力而行, 有的开支无度, 挥霍浪费, 借机中饱私囊。

2.多头开户普遍存在, 公款私存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金融部门吸储不正当竞争, 以及少数村干部私心作祟, 集体存款多头开户, 甚至采用个人名义存款, 该问题尤其在土地被征用的村表现突出。

3.集体资产被个别承包者无偿占用导致集体利益受损。

一些村主要干部擅自出借或自借资金, 出借手续不齐, 造成有的款项无法回收;有的村集体土地、房屋、设施被个别村民无偿占用, 村干部或袖手旁观或有心无力。

4.投资活动随意性较大, 法律意识淡薄。

村级投资往往缺少可行性调查研究, 有的盲目上项目, 造成严重亏损;有的被投机者利用, 有收益时被经营者瓜分, 亏损时由集体承担, 最后银行贷款往往由集体偿还。

(四) 查处力度不够, 乡镇监管乏力

1.民主理财小组活动不够健全, 有的形同虚设。

法律规定村委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 许多村虽然成立民主理财小组, 但由于种种原因, 民主理财小组往往形同虚设。有的怕得罪村干部, 没有正常行使职权;有的贪图小利, 办事不够公正。

2.乡镇审计队伍不强, 权威不够, 监管乏力。

根据笔者调查, 目前许多乡镇审计组织不够健全, 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平时乡镇对审计工作不够重视, 个别村出现问题, 常常也只是息事宁人, 审计力度不强。

3.村干部违法活动查处力度不够。

基于法律规定, 由于村级财务管理相对比较混乱, 罪与非罪界定难等因素, 检察、公安机关对农村经济犯罪领域的查处, 往往存在怕难、怕烦而不敢插手的情况, 一旦村干部在财务上出问题, 除非触犯刑律或者触犯党纪, 否则也难以具体处理。

(五) 会计队伍不稳, 财务监督缺少长效机制

1. 会计出纳队伍不稳定, 人员变更快。

由于村民委员会换届等原因, 村会计队伍变更较快, 有的离职财会人员移交手续不齐, 有的新任会计出纳无上岗证, 形同虚设。

2.会计代理记账以后, 村干部财务活动缺少有效监督。

会计代理记账以后, 会计核算工作比以前确实强化不少, 记账也相对规范, 但会计人员对村级经济活动监督力度有所放松, 村级财务管理力量也相对削弱。

3. 财务档案不齐, 集体资产管理不严。

一些村办公条件差, 实行村账代理制前的会计凭证自行保管, 因保管不善难免遗失;有的财务人员调整以后, 移交档案不全, 甚至拒不移交账册凭证, 村干部也束手无策。

(六) 财务公开欠规范

1.乡镇代理记账以后, 一个代理会计往往同时担任多个村的财务核算工作, 顾此失彼, 很少参与村干部经济活动, 会计对村级财务活动情况不清, 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

2.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 科目处理方法过于草率, 核算不够仔细, 失误较多, 容易引起群众误解。

3.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具体的问题, 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无关紧要的公开, 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

二、农村财务管理不完善引发的后果

(一) 违法违纪增多

农民目睹身边的贪污、挪用、侵占、受贿现象, 导致党群、干群矛盾激烈, 直接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二) 影响社会稳定

由于财务管理混乱, 违法违纪增多, 引起群众强烈不满, 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不断, 严重影响社会安定。

(三) 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管理不善导致集体资产流失, 违法犯罪导致集体经济被侵蚀, 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建设, 挫伤了群众对经济建设的热情和对党与政府的感情, 增大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人为阻力。

三、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法制、政策宣传不到位, 村干部法制观念不强

多年来, 我们一直在搞普法教育, 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在教育方法上, 存在图形式、一阵风、不注重实际效果现象。要真正使农村干部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还需要做长期、扎实的工作。由于部分村干部不懂得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制度, 或者即使懂一些, 也是一知半解, 自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占, 财务管理问题无关紧要, 有的以“老大”自居, 撇开制度, 撇开监督, 我行我素, 变村民自治为村干部自治, 甚至有的为自己想方设法捞点“实惠”, 明知故犯, 故意搞乱财务, 便于混水摸鱼。

(二) 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群众民主观念淡薄

一些财会人员年龄老化, 不注重学习, 业务水平低, 难以胜任新形势下的农村财会工作;有的由于怕得罪人, 或确实难以坚持原则, 于是放弃职守;而个别村的财会人员本身是新一届干部调整上来的“亲信”, 要让他坚持原则更不可能。许多村民缺乏现代民主意识, 看问题凭好恶, 往往将自身利益放在首位, 对公共事务关心较少, 对村级财务问题不愿管、不想管或不敢管。

(三) 查处力度不够, 乡镇监管乏力

由于法律规定村委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 但是在目前普遍存在村民自治能力缺乏的情况下, 乡镇如何在依法范畴内行使好指导权, 逐步培养和规范村民自治, 确实值得深入研究。由于乡镇有限的权限, 一旦村干部在财务上出问题, 除非触犯刑律或者触犯党纪, 否则也难以具体处理。

四、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做到依法治村

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 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 大力宣传正反两方面的典型, 防止图形式, 走过场。首先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 对村干部和财会人员开展党性教育、财经管理及法律知识的培训, 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真正知道什么是违法, 什么是合法, 切实做到按章办事。其次要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教育, 把政策、法律、法规、有关制度向群众进行讲解, 使他们真正懂得村民的权力有哪些, 如何依法行使手中的权力, 切实增强参政意识;尤其要注重对党员、财监小组成员、村民代表的教育, 切实提高监督能力, 使他们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 以堵塞财务混乱的漏洞。

(二) 坚持和完善各类财务管理制度

要规范农村财务, 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 建议应尽快建立下列制度。

1. 工程项目建设、资产承包租赁公开招投标制度。

为避免村干部暗箱操作情况的发生, 凡涉及工程项目建设, 集体资产的发包、租赁及出让必须经两委会讨论, 重大项目必要时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方可实施, 且均应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向村民公开, 以彻底改变个别人说了算的现象。

2.规范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对于各类合同文书, 建议由农经站和司法所协助审查, 以符合法定要求。

3.取消存折户、多头开户, 实行支票户管理制度。

针对滥开存折户、公款私存导致货币资金管理失控等现象, 建议规定各村只应保留一个账号, 杜绝存折开户, 实行支票结算, 坚持账、款、支票、印鉴分开保管原则。

4.制订计划, 规范审计, 强化审计监督力度。

首先乡镇农经站应严格把关, 对现金存款进行不定期盘库, 防止挪用;发现不符要求的票据、不应开支的项目必须坚持原则, 监督执行。其次, 县农经站可对村级财务实行轮流审计, 争取村干部任期内能轮审一次, 发现问题及时协助乡镇解决。

5.实行村干部过错行为民事赔偿制度。

对于村干部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的, 要求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

(三)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 稳定财会人员队伍, 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 一般不要随意变动, 以稳定财会人员队伍。这里关键是要严格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财会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要切实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 有必要时,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考核。

(四) 加强乡镇监管, 做到服务于民

农村财务问题之所以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 某种程度上说, 关键在于乡镇的认识态度上。由于现在农村工作越来越难做, 如果脱离村干部或者得不到村干部的支持更是寸步难行。为此, 个别乡镇对于财务混乱问题怕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而不愿抓、不敢抓, 发现问题能拖则拖, 能保则保, 结果造成干部群众是非观念颠倒, “问题”干部有恃无恐, 从而使财务问题进一步恶化。因此, 乡镇应站在大局角度重视抓好农经员队伍建设, 应强化对农经员队伍教育培训, 强化检查考核, 以提高业务素质, 切实履行起审监职责。

(五) 加大惩治力度, 做到取信于民

在打击农村干部经济犯罪问题上, 也应当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一手抓预防, 一手抓打击。前面提到的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只是其中一手。司法实践证明,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 不能指望所有的干部都能严格自律, 总会有一些干部经不住诱惑,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于这些人, 绝不能手软。一方面要提高认识, 要以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己任,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信念, 切实解决查处农村经济问题怕难、怕烦等错误认识;此类案件查结后, 还应重视查漏补缺工作, 针对引发犯罪的财务管理突出问题, 提出有关建议, 由乡镇村落实整改。另一方面纪检、检察、公安要加强协作, 充分发挥各自职能, 形成合力, 管辖权限内的案件不互相推诿, 以避免打击不力现象, 从而增强法律的威慑力, 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 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华主编.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2].蒋成忠, 杨思贤等主编.农村出纳实务[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9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篇二

摘要: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金管理、建立财务监督制度、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全面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

1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财经法规制度和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是在传统财务管理基础上的扬弃与发展,与封闭、事后、静态为主要特征的财务管理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1.1 财务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 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回收和分配五个方面。资金的筹集制约着企业的规模和发展;资金的投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潜力;资金的耗费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竞争能力;资金的回收影响企业的偿债信誉和资金周转;资金的分配决定企业的消费和积累,以及投资者、经营者、员工等各方利益。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加强财务管理,对于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抓住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可带动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就能提高企业绩效。

1.2 财务管理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晴雨表”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资金运动具有最大的综合性,它全面、系统地反映着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过程和主要方面,体现着商品生产和交换所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企业资金周转是否健康,产销是否通畅,经营是否得当,都可以从财务指标中反映出来,促使企业迅速予以调整。

2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

2.1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成本上升,效益下降是财务管理弱化的直接表现。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逐步深人,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这在增强企业活力上的成效显而易见,但也存在着忽视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必要调控和严格监督的倾向,致使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①投资的决策和管理漏洞大。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仍然停留在车间式管理水平上,对投资决策管理重视不够,甚至出现管理盲点。部分企业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一味注重投人,忽视投资决策和管理,以至投人不能有相应的产出,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严重的还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②资金管理问题多。③费用管理不严。有的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稍有积累便在非生产性上开支,资本性投入较大,有的处在亏损的困境中,挥霍性花费也毫不吝惜,其主要问题则是以权谋私。④成本管理不到位。

2.2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对策

2.2.1 提高成本管理意识,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是搞好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首先,应树立战略成本理念,从战略角度来认识、分析价值链、成本动因问题,在许可的范围内,制定和实施项目的成本战略,并在此过程中引导项目走向成本最小化。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意识,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实施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通过单位负责人的带头作用以及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奖励方法来调动职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再次,树立系统化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成本管理进行全过程管理,将项目成本管理的重心应由内部转向外部,由侧重生产管理转向偏重经营决策管理。第四,树立科技驱动的成本管理理念,科学时代下的企业成本管理必将与生产、技术、企业信誉等交融在一起,在改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消耗的同时,又通过强化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来促进科技进步。

2.2.2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全员的成本、责任意识 企业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要重视和关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好与否离不开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领导应带头按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和企业规章去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严格控制资金流出和非生产性费用支出,给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树立权威。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要顾全大局、密切配合、全力协作,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扎扎实实地深入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把各个部门、岗位目标与预算结合起来,也就是做好静态与动态管理相结合。

2.2.3 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加强资金平衡工作,充分发挥资金调度作用 首先,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运行,企业必须把有限资金合理分配、使用。实施资金要素化管理,落实预算目标。作为保证资金顺利运转的财务部门要严考核,硬兑现。每月做好资金收支计划,了解每笔大宗资金用途。密切跟踪各项资金收支活动,提高资金计划的准确性,及时预测资金余缺,认真做好资金计划内调剂,确保特殊情况下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同时有效利用付款信用期限,降低财务费用。根据生产材料的重要程度设定付款信用期,在库存材料入库、结算、付款程序、时间等高效透明的同时,合理利用付款信用周期,降低财务费用。

2.2.4 积极处理沉淀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金流动性 工业企业存货资金闲置现象较为普遍,财务部门针对物资设备各部门的储备资金占用过大,积压物资较为严重的问题,每年必须集中一个月份进行调查摸底,提出积压清单,明确处理物资和处理积压的审批手续,办理报废或变卖成为货币资金,对库存物资,财务部门对每个仓库都下达库存资金定额,超过或降低部分制订奖罚措施。

2.2.5 加强应收款回笼,减少费用支出 当前,部分工业企业存在着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逐年逐月增加的问题,使流动资产失去应有的流动性。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管理,首先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清欠工作,对一般欠款户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催还,对重点户列出账目清单,集中清欠,如清欠工作遇到困难应立即上报上级领导,经讨论研究采取相应整治措施,严禁资金流失。其次,对清欠遇到的困难要积极动脑去积极寻找债务链,采用实物抵债法或多家抹账方式找到解脱债务链途径,避免或减少坏账的发生,必要时,可通过诉讼程序来挽回损失。对于应收款回收问题,要确定一套清欠工作奖惩机制,提高清欠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应收账款恢复其流动性。

2.2.6 财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 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必然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及新政策,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素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与发展,财务人员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财务人员应在管好、用好资金上多下功夫。因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合理筹措和有效使用,一方面,企业为了扩大再生长面临着资金紧张,另一方面,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游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资本市场上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为企业筹集最多的资金。因此,财务人员要多参加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经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3.高校财务管理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篇三

高校财务管理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计划经济时代的高校财务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不相适应,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需要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具体体现在理念、观念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评价体系的创新等方面.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高校财务管理,才能为高校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作 者:王凤荣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071051 刊 名:现代经济信息 英文刊名: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创新  

4.财务管理的思考 篇四

摘要: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在特定理财环境中进行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当前,我国企业应选择“税后收益的增长”为财务管理目标,这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要求。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税后收益的增长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进行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目前,在理论界讨论较多的两在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和“投资者财富最大化”,但这两个目标在实践中都暴露出许多不足。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企业应以“税后收益的增长”为财务管理目标。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税后收益的增长目标弥补了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某些缺陷,更具有可操作性。首先,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利润概念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界定。这里所说的利润我们看不出它是指税前利润还是税后利润,是长期利润还是短期利润,是总利润还是边际利润。其次,利润最大化目标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例如,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在未来5年内每年可获利润1000万元;乙方案,5年后可获利润5000万元,若用利润最大化目标来评价甲、乙两方案,则二者效果相同,但实际上,越早收回的资金越值钱,即甲方案优于乙方案。再者,利润最大化目标未考虑风险因素,企业往往为了追求短期最大利润而无视风险的存在,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一个可操作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定义明确,并且承认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我们就这三个层面的因素来看税后收益的增长目标。税后收益的增长,顾名思义,是指后期的税后收益较前期有一个增加额。当然这个增加额并不是单指绝对值,而是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企业为了获得税后收益的持续增长,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作出权衡,也就是说,税后收益的增长目标是一个长期目标,它同时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因此可以说,税后收益的增长目标较之利润最大化目标更具可操作性。第二:税后收益的增长目标比投资者财富最大化目标更具有实用性。

1、投资者财富最大,简单地说,就是指税后收益的净现值最大。虽说概念明确且兼顾了货币时间价值与风险因素,但计算较复杂,估计值又多,企业在实践中较难把握。税后收益的增长是指后期的税后收益扣减时间价值后较前期有一个增加,而前期的税后收益是已经实现了的实实在在的收益额。同投资者财富最大相比较,税后收益的增长要直观得多,以之作为财务决策的指导也就更可行。

2、投资者财富最大,具体到股份制企业,就是股票市场价值最大。但股票的市场价格受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是企业能完全控制的,可以说,经营好,股价不一定高;股价高,经营不一定好。因此,用股价最大化来指导企业运行似乎不太可行。如1998年年初,山西汾酒股价受假酒案牵连而下跌,就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汾酒公司经营不善。税后收益增长与否,主要受企业销售状况、成本升降等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均是企业运作的主要环节。以税后收益的增长为目标,能真正成为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最高准则,从而推动企业扩大销售、降低成本。

3、公司制的企业,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是间接的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关系,二者存在着利益的不一致,当双方利益冲突的时候,经理们首先考虑的多是自己的利益;另外,就我国现状而言,如经济学家何清涟所说:“在董事会成员兼经理人员与企业财产之间,并没有建立起一种将财产关系和财产责任结合起来的机制,企业经理层所要对之负责的事实上仍然是上级而不是股东。”基于这两点,企业经理人员不可能时刻为谋求股东财富最大而努力,企业价值最大也就不能成为财务管理目标来指导企业运行。但另一方面,在股东、政府的监督下,管理当局只有经营成功才能生存。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资本所有者承担资本保全的责任,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增值。一个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越稳定、越持久,资本保值增值就越有保障。税后收益增长与否就成为考核这种保障程度的一个很好的指标。第三:任何一种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从外部看,都是一定政治、经济环境的产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了确认,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企业不得不关心市场,关心税后收益的增长。一方面,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一系列指标,如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等应是逐年增长为佳,这些比率的增长,归根到底,又依赖于税后收益的增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要求企业走集约型经济增长道路,即主要依靠自己的内部积累和新科技来扩大投资和进行再生产。同时,由于内部积累没有外显成本,能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资信又不引起控制权的稀释,使得由税后收益形成的保留盈余成为一般公司满足其长期资金需求的主要来源。可以说,在利润分配结构既定的条件下,税后收益的增长是企业实力增长的标志,是企业持续经营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用税后收益的增长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要求。

第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从内部看,取决于与企业有关的各利益集团的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会与各相关利益集团发生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这些关系主要体现在企业与所有者、企业与债权人、企业与国家、企业与职工等几方面的资本性

关系。投资人投资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债权人最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而偿债能力,从长远看,是以盈利能力为保障的。前已述及,政府希望企业具备持久的盈利能力以维持市场的稳定与繁荣,职工享受的福利基金直接来源于税后收益,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维护这些相关利益集团应获得的合法利益,维护合法利益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税后收益的分配过程。显然,任何一方关系人都希望企业有新增长的收益可供分配。

5.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探究 篇五

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探究

文/张庆明

摘 要:在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各科室中,财务工作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因为它涉及物资和经费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单位的正常活动,对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时期的财务工作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所以,为了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工作。通过调研,对现阶段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如何搞好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新时期;财务管理;制度

一、新时期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制度、管理、人员上的差距

(1)制度落实不到位

多数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有的单位制度执行部门人员变动频繁,人员变动后又没有及时进行人员增补,致使制度无法落实、名存实亡,甚至这些部门根本没有认真开展工作,没有按规定组织查账和公布账目,更没有起到监督作用。

(2)管理意识跟不上

有些单位受社会上高消费现象的影响而盲目跟风,勤俭节约意识差,对经费管理、监督不力,甚至把预算外经费看成是“自由经费”,不受财务制度和纪律约束随意乱花,导致经费开支较大,账务管理混乱。对公共物资管理不严,没有专人保管,也不登记造册,导致公共物资的浪费、损坏、丢失等现象严重。

(3)人员业务素质差

基层财会人员队伍底子薄,业务素质差,有的没有经过系统的业务学习和正规的培训,理论功底较弱,对财务管理知识一知半解或根本不懂,工作被动应付,(www.fwsir.Com)经常出现不该发生的错误。有些财务人员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能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应有作用。

2.经费预算缺乏科学性

年度经费预算的编制涉及多方面因素。因此财务人员要准确掌握当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结合上年度结余和往年经费使用情况,才能编制本年度经费预算。一般情况下,在年底前要上报下年度的经费预算,而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在下年初召开年度工作会议之后才能确定下年度工作任务。因此各单位在上报经费预算时,不能结合下年度的工作任务,只能临时编造一份“预算”,因此“预算”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3.经费支出缺乏计划性

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日益增多,单位的经费也日益紧缺。尽管如此,有的单位经费支出缺乏计划性,随意开支的现象随处可见:明知经费不足超标准开支、超计划用钱甚至负债过日子;比阔气讲面子、铺张浪费,消耗性开支比例很高;财务管理不严,甚至发生挪用和贪污公款案件。

二、加强财务管理的建议与探究

1.加强制度落实,强化管理意识

在经费管理过程中,要有效控制开支,对超标准开支一律不予报销,无论大件资产购置还是小件办公用品等都实行统一的计划、采购、结算,对重大开支事项要全程跟踪监督,并实行资金转账制度,以减少资金流失、堵塞经费漏洞。经费使用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要完善内部监控机制,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明确财务工作岗位职责分工,形成岗位相互监督、制约机制。严格公共物资管理,并设专人保管,凡涉及公共财物的使用都要登记造册,避免公共物资的浪费、损坏、丢失等现象发生。

2.建设素质过硬的财务管理队伍

加强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培训,通过系统学习和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知识。通过组织知识讲座、技能演示等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财务管理人员都要精通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并自觉执行,要坚持依法办事,坚决抵制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努力维护法律的尊严,为领导当好参谋、把好关,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应有作用。

3.经费预算要科学合理

要扎实有效地搞好预算的前期论证工作,要在充分调研和详细测算后提出经费预算科目,要完善综合预算制度,各项经费应统筹安排,要结合往年的财务收支情况和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标合理制定预算,单位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标可在制定财政预算前研究确定,使预算情况更加合理,更能全面反映单位的收支情况。

4.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杜绝经费支出的随意性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严格按预算办事,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没有预算的一律不能开支,杜绝经费支出随意性的发生。要加强财务监督,这是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督导、约束和控制的有效手段。通过财务监督掌握财务活动的运行是否正常,对那些财务管理不严、不按统一的财务制度办事、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必须采取措施严加管理,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参考文献:

[1]洪玉显。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现代商业,(29)。

[2]王云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相关探讨。中国对外贸易,(02)。

[3]狄保凯。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再思考。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08)。

6.关于基建财务管理的思考 篇六

一、规范会计核算

(1) 主动熟悉工程情况。财务人员应从一开始就应参与到项目建设中, 通过了解项目、熟悉概算、参加会议、实地走访、现场请教、审核招标文件、会签合同等, 为开展会计核算做足功课。

(2) 科学选配核算软件。根据企业的统一要求、项目建设特点及项目投产后的财务核算要求, 科学选配财务核算软件, 为及时进行财务核算做好准备。

(3) 合理设置财务账簿。根据项目投资概算, 对照概算所列项目, 按照项目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分门别类设立完善的明细账和辅助账, 为明细核算项目投资打好基础。

(4) 准确核算项目投资。做好在建工程明细科目会计核算, 及时、准确、完整地核算项目建设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保证做到账证、账账、账表、账实、账款相符, 正确计算工程、设备、材料及交付使用财产成本, 准确反映项目投资情况。

(5) 完整建立合同台账。按照合同类别和编号对全部合同进行逐份登记, 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单位、合同标的、合同金额、付款节点、付款比例、合同开户行及账号、合同变更情况、实际付款时间、付款金额、付款方式、经办人等内容, 以便统计、分析、检查合同签订及执行情况。

(6) 定期整理会计档案。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投资概算、财务预算、资金计划、财务分析、合同协议、审计报告等全部会计资料, 应定期收集, 审查核对, 整理立卷, 编制目录, 装订成册, 妥善保管, 并建立财务档案查阅登记制度。

二、完善财务报告

(1) 按时报送财务报表。全面、准确、及时地编制会计报表, 完整地反映项目建设情况, 按时向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报送会计报表和相关资料, 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数据。

(2) 定期编写财务分析。对照项目投资概算, 通过对概算金额、合同签订金额、实际支付金额、投资完成比例、款项支付比例等指标进行对比, 分析项目财务状况、投资完成情况、节约超支原因等, 按月编制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分析报告, 为领导决策提供财务信息。

(3) 适时提供财务建议。加强项目建设财务信息化管理, 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收集、整理相关财务信息, 适时向领导报送财务合理化建议。

三、强化财务监督

(1) 科学制定财务制度。建立财务报销管理办法、财务审批管理办法、财务票据管理办法、税务业务管理办法、基建财务管理办法、财务印鉴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货币资金管理办法、往来款项管理办法、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项目前期费财务管理办法、建设单位管理费财务管理办法、工程竣工决算报告编制办法等财务管理制度, 对项目建设的各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2) 严格按照制度审核。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和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审批流程等进行日常报销、支付业务审核, 决不能徇私枉法。

(3) 认真参与合同会审。对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中的发票开具、付款金额、付款时间、付款比例、付款方式等条款应字斟句酌, 并提出税收筹划建议。

(4) 建立财务监督体系。针对项目建设的特点, 建立财务监督管理制度, 加强工程开工前、施工中的财务监督管理, 建立部门监督、财会人员监督相结合的财务监督体系, 保证公司利益, 防范经济风险。

(5) 形成定期沟通机制。财务人员应保持与相关业务经办人员进行经常性沟通, 以便及时了解、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 正确处理发现问题。财务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 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 应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或向相关领导汇报。

(7) 全面配合内外监督。财务工作接受财政、统计、国资、税务以及内外部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优化资金筹集

(1) 督促股东缴足资本。督促各股东按照公司章程约定时间和金额, 及时足额缴足注册资本。

(2) 认真收集筹资材料。财务部应注重日常收集项目相关材料, 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项目选址报告、土地预审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项目核准文件、公司章程、相关会议纪要、股东单位资料等, 为项目融资积累材料。

(3) 树立互利共赢理念。保持经常性与各银行、金融机构、政府相关部门交流沟通, 定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明确树立银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长期合作理念, 争取银行最大限度授信、合理适度放款、最低利率水平结息。

(4) 多种渠道筹集资金。项目公司未注册前, 争取集团公司委托贷款;项目公司注册后, 通过不同方式与国有及股份制银行沟通, 取得银行授信;通过与券商沟通, 创造条件发行公司债券;项目建设中后期, 可与融资租赁公司沟通, 用在建的机器设备等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贷款;积极与财政等部门沟通, 不失时机地取得所有可能的政府补贴。

(5) 合理确定贷款额度。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需要加强资金计划管理, 按月、季、年制订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筹措计划, 以便提前筹措和安排资金, 保持合理的贷款额度, 既要保证项目建设有足够的资金, 不能因资金供应不足或不及时而影响建设进度, 又要尽可能不占用过多的资金, 减少贷款利息支出。

五、严格资金管控

(1) 规范开设银行账户。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开设一个基本结算账户和若干个一般结算账户, 所有账户的全部收支业务全部纳入财务核算和管理, 坚决杜绝“多头开户”和“私设小金库”。

(2) 严格执行资金计划。根据各部门报送的资金需求计划, 按照项目投资计划、资金情况、工程进度等实际情况, 经上下反复平衡后, 制订切实可行的资金使用计划并严格贯彻执行。

(3) 履行资金审批程序。必须严格按照财务审批制度的要求履行审批手续, 手续齐全的支付款项, 及时安排支付, 不得无故拖延, 以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损害企业形象。

(4) 建立支付预警机制。财务应根据合同约定, 重点审核工程超概算和概算外项目是否履行相应审批手续、合同约定的付款节点、计划支付金额、累计支付金额、累计付款比例等, 建立资金支付预警机制, 既要防范超付, 也要防范到期未付。同时, 财务应全面掌握资金的使用状况, 防止资金滥用现象的发生。

(5) 及时扣回预付款项。预付的工程备料款, 应按照合同约定, 在工程结算价款中陆续扣回;严格核对甲供材料使用情况, 对于多领未退的材料款应及时扣回。

(6) 留足工程质保资金。质量保证金按合同约定比例或质量保修合同规定的比例提留, 在质量保证期满后, 由项目归口部门出具合格证明, 财务按合同规定条款支付。

(7) 加强往来款项管理。按期与有关单位对账, 及时清理债权债务, 减少资金占用。

六、加强投资控制

(1)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项目的全部支出均应列入年度财务预算, 未列入财务预算的支出、超出财务预算的支出, 一律不予安排。

(2) 严格控制投资概算。严格执行经批准的投资概算、工程合同、设备材料采购合同, 合理节约建设资金。

(3) 有效控制工程变更。要求设计单位图纸深度必须达到施工要求, 有效控制和减少工程变更,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4) 尽量减少现场签证。规范工程管理,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严格现场签证审批, 为控制工程造价打好基础。

(5) 营造良好施工环境。工程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 抓好工程管理, 优化现场资源配置, 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 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 保持顺畅的协调机制, 充分调动施工现场工队、监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可以缩短工期, 提高工程质量, 降低工程造价,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严格控制管理费用。建设期间的各项管理费用支出, 应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集团公司、项目公司的相关制度, 严格控制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

(7) 尽量控制财务费用。按照项目投资概算、年度投资计划、年度财务预算、月份资金使用计划、账面资金余额等, 合理确定贷款提取额度, 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前提下, 尽最大可能控制贷款利息支出。

(8) 合理筹划税收支出。通过多抵扣进项税或避免不必要的税收支出, 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

七、搞好税收筹划

(1) 增值税做到应抵尽抵。通过对投资概算进行分析, 对项目所有设备、材料进行分类, 梳理出可抵扣增值税的设备和材料目录清单;合理划分标段, 筹划好招标文件, 在合同签订时确保有关条款满足税收筹划要求;设备材料类合同应选择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签订合同;工程类合同重点应关注可抵扣进项税的装饰性材料;尽量扩大甲供材料范围;乙供材料筹划进项税抵扣;建设期间购买的车辆、办公耗材等均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2) 所得税取得优惠政策。根据国家对设在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 提前准备申报材料, 向税务局申报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符合企业所得税抵免条件的节能、环保、安全设备应进行单独分类统计;对于取得的政府补助应争取不征税收入的条件。

(3) 城维税合理确定税率。根据项目所在地合理确定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

(4) 印花税不少缴不多缴。根据合同台账分类统计合同金额, 准确划分应税凭证与非应税凭证, 既要足额缴纳, 又要不多缴纳。

(5) 土地使用税区分对待。准确划分免税土地与应税土地;在合同中明确土地交付时间;选择正确的区域税额。

(6) 房产税合理降低原值。合理区分房屋和建筑物, 准确划分房产组成, 合理降低房产原值, 达到减少房产税的目的。

八、做好竣工决算

基本建设完成交付使用后, 应及时组织完成全部单项工程的结算审核;组织竣工决算清理, 检查所有合同是否执行完毕, 所有预付款项是否已经结转, 所有履约保函是否退回等;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完整反映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通过对财务决算数据和投资概算进行比较, 分析项目投资效果;总结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为生产财务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九、准备生产核算

在项目建设期间, 财务应提前考虑项目投产后的生产核算,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 设计财务核算流程, 制定产品成本的归集、分配、结转等核算办法, 制定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等, 为生产核算做好准备。

十、提高服务意识

(1) 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在严格要求的同时, 一定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 取得报账人对财务工作的理解和配合。

(2) 按时按点报送资料。

(3) 随时完成财务审核。财务报销审核工作, 一般情况当天完成, 任务量集中时有序安排完成, 但绝不能在财务积压。

(4) 及时安排款项付款。及时安排经领导审批过的付款事项, 急件随时完成, 一般件当天完成, 绝不能无故拖延。

(5) 认真完成工作要求。认真完成领导安排或职工要求的其他服务工作。

十一、结语

财务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抓好基建财务管理工作, 对降低工程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务一定要在项目公司的正确领导下, 全力配合相关部门, 为把基建项目建成精品工程做出财务应有的贡献。

摘要:企业基建会计是企业投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企业运用基建项目所特有的财务制度, 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前期策划、投资核算、投资控制、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等全方位的基建财务管理。企业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建项目各环节的财务工作, 是每一位基建财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 谈谈对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看法, 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基建,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潘少丰.关于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思考[J].商, 2014.

[2]刘淑芳.关于基建财务管理的几点看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7.对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思考 篇七

关键词:公司治理财务管理现代企业制度

0引言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是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其目标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公司治理的逻辑变了,或者说公司的目标变了,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会相应地改变,或者说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1公司治理结构概述

公司治理结构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行的一个关于公司战略导向的概念。尽管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演进轨迹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差异,但最近20年来,人们在对西方大公司的研究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国际社会对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把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当作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绩效的基本手段。

我国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着眼点始终是改进和完善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即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出发来构建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具体表现为政府拥有经营者的任免权,控制企业的重大决策,监督经营者的行为等。可见,所有者利益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成了企业制度效率的基本标准。这样的改革思路大致可以称得上是“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在这样的治理逻辑下,我国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渐进过程就表现为政府对企业的放权让利以及放权以后对经营者的监控过程。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后,在设置公司治理结构时也是按照股东资产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设置激励约束机制。但是,由于政府远在企业之外行使所有者职能,企业内并无所有者代表,不仅激励和约束机制最终难以形成,而且国有资本和政府权力的结合使得经营者可以随意剥夺其他小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企业职工应有的参与决策权、监督权也往往因职工代表大会流于形式而难以实际发挥作用。由于国有企业这种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并没有解决关键的所有者缺位问题,从而使企业被内部人控制、国家所有者被架空、国有资产受到侵蚀的事例比比皆是,股东权益受到损害的非正常行为屡屡出现。

现代公司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契约网”。各利益相关者或在公司中投入物质资本,或投入人力资本,目的是获得单个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共同治理的逻辑正是强调各利益相关者应将公司的适应性能力视作自身利益的源泉,进而发展到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因此,由企业法人财产产生的权益理应归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他们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自身的利益,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制约。这种公司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化,符合契约主体机会平等的基本思想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涵,因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目标的关系

作为企业赖以运行的经济环境的一个最直接部分,治理结构确定了企业的目标,并提供了实现目,标和监督运营的手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服务于企业的目标,当然也是由治理结构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制约着财务运行的基本方向,如果看不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不能适时调整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运行机制就不可能合理,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在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逻辑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财富。也就是说,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因素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从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与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西方根深蒂固的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由于它考虑了不确定性、时间价值和股东资金的成本,无疑更为科学和合理,有其积极的内涵。第一,对于额外的风险,要求有更高的预期收益补偿,忽略风险的差别将会导致错误的决策;第二,对于相同的投资报酬,现金流入越早其价值越大,忽略现金流入时间的差别将会导致错误的决策。第三,当公司可以通过一项新的投资提高盈利水平时,如果公司的股东用同样的资金在另一项风险相同的投资中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那么只要从股东的利益出发,公司的经营者就会投资于收益更高的项目。可见,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相比,优点甚为明显:综合地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公司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i不仅要提高公司利润,还要权衡股东资金的机会成本,不能因忽视相对比较而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可见,由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所决定,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共同治理的治理逻辑则强调现代企业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在共同治理的逻辑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一目标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由于企业价值的大小可以用企业持续经营期间预期报酬(或自由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之和来表示,而折现率又与企业风险相适应,因而只有在风险和报酬实现较好的均衡时企业价值才能达到最大。

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样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一,营造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第二,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利益,培养职工的认同感:第三,加强与债权人联系,重大财务决策邀请债权人参与,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第四,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并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此外,还要重视客户利益,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讲求信誉,以维护企业形象等。显然,从经营者理财来说,以上利益相关者都能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影响: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通过表决决定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董事会直接任免企业经理甚至财务经理:债权人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以及按合约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提供人力资本必然要求合理的报酬: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公共服务,也要通过税收分享收益。正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如果试

图通过损害一方利益而使另一方获利,结果就会导致矛盾冲突,出现诸如股东抛售股票、债权人拒绝贷款、职工怠工、政府罚税等不利现象,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损害了企业的价值。

3股东至上与公司财务管理目标

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认为,股东承担了企业的全部剩余风险,因而也应享受因经营发展带来的全部税后收益,即股东持有剩余要求权。与债权人和职工相比,由于股东承担的义务、风险最大,从而享受的权利、报酬也应最大,即股东财富最大化。实际上,现代企业不只是股东才承担风险,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不能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不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债权人,由于现代企业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而使负债率大大提高,他们实际上已变成与股东共同承担着财务风险;至于企业职工,由于简单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复杂的脑力劳动越来越多,他们向企业投入了大量专用性人力资本,一旦企业亏损或倒闭,不仅面临投资损失,甚至会危及自己及家人的生存。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真正在企业中倾注心血的其实还是企业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而许多物质资本所有者作为公司的股东常常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投机者”的角色,他们只关心市场上资本价差所蕴含的套利机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不在意。如果投资的企业业绩不佳甚至破产,他们首先想到的也是“用脚投票”,从而解除相关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物质资本所有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必须依赖人力资本所有者,而且这种依赖性越来越强。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下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有来自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如果没有富有创新能力的经营者和一批忠诚的职工支持,即使要维持企业现状都难以做到。鉴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地位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那种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逻辑必然要求转变,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也需要相应优化。只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护和合理的满足,才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股东的财富也才能增加;而企业价值实现了最大化,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则都能有所增加。这样,在共同治理的治理逻辑下,公司财务管理达到了一种良性循环。

4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思考

现代企业制度是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公司法>、<决定>及其他有关规定,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要形成这样的架构:所有者通过法定形式进入企业行使职能,通过在企业内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所有者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制衡机制,并通过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使相互的权利得到保障、行为受到约束。

公司治理结构受经济、社会、历史传统和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没有一个标准模式。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既不能简单地移植国外的现成做法,也不能忽视已有的一些通用性基本原则,特别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共同治理”逻辑。我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发展市场经济,可能更应强调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职工的利益,如果将职工作为治理结构的主体,由于其在企业内部而较为容易地观察到经营者行为,从而将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难以监控经营者行为的难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资本流动使公司得以从更广泛的投资者中筹集资金。而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树立市场信心,鼓励更加稳定的长期国际资本流入的一项重要手段。公司能在多大程度上遵守良好的治理结构的基本原则日益成为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许多国家已把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作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途径。近年来在金融市场的动荡中,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再一次凸显出来。

8.网吧管理的思考 篇八

最近,在对我县网吧的日常管理当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网吧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可以说是“屡教不改”,西方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难道是我们的管理制度有“问题”,还是没有找到它的“规律”呢?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解决这些“症结”呢?这个问题让我困扰了许久,也思考了很多,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的“山西方山县全部取缔网吧”事件,因为一个网瘾少年的信而让方山县委书记“雷霆震怒”,关停了全县所有的网吧。诚然,网吧引起的社会问题不得不令人关注,多少优秀的学子因此而消沉,多少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士因此而激愤,多少望子成龙的家长因此而绝望!在“敬佩”那位“铁腕书记”的同时我又在想,“全部取缔”的做法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吗,网吧真的是一个恶魔吗,它就真的一无是处吗?看看网友对此事件的评论就知道了。古人有个笑话,说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被噎着了,他就大为恼火,发誓再也不吃饭了,这个笑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噎”着一次是偶然,经常“噎”着就一定有原因,下面,我想从网监管理的角度找找原因,探讨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广大网监民警共同关心此事,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来加强对网吧的管理。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三个,一是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二是“实名制”根本没有落实;三是不安装或屏蔽“网盾2000”。这三个问题,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都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如果严格按照《条例》来执行,那真的要象山西方山县那样,全部关停了。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明知这么重的处罚还依然“屡查屡犯、痴心不改”呢?

二、网吧的经营状况

第一,“屡查屡犯、痴心不改”的网吧老板其实是有苦说不出的,全部把他们归为“黑心”是有失公平的。他们是因为“黑心”才来开网吧吗?还是因为开了网吧而变“黑心”了?他们开网吧是为了什么?是想教坏孩子吗?网吧为什么能把老板变“黑心”了?他们为什么要接纳未成年人?这后面到底有什么在操纵他们?通过走访我县的网吧,我感觉,是经济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他们。以我县深蓝网吧为例,60台终端,在我县算是中等规模,那么它一年的开支有多大呢?我们来计算一下:电信5000/年,店租30000/年,水电费85000/年,工商15/机/月,一年是10800,地税15/机/月,一年是10800,公安5/机/月,一年是3600,城管卫生2000/年,文化1200/年;工资:网管800/月,一年是9600,收银2人500/人,一年是12000,卫生员400/月,一年是4800,合计是174800/年,这还不包括电脑折旧,一般折旧期限是2年,每年还要近10万元的折旧费;而收入呢,普通网民上网1.5元/小时,会员1元/小时,而目前去网吧休闲的基本都是熟客,也就是会员,就以平均1.1元/小时来计算,一年将近要16万机时才勉强保本,那么平均每天要有438机时,平均每台机器每天要有7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营业。而我县目前人口有三十万,县城五万多,网吧三十五家,县城就有二十家,在县城,平均2500人就有一家网吧,这2500人中还包括中老年人和小孩,真正会去网吧上网的人有多少?竞争如此激烈,客源从何而来?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当然就“来的都是客,管你未成年”了。就这样,还有许多网吧在亏本经营。而网吧老板的身份又是什么样呢?不少都是下岗职工,拿着微薄的“买断费”不知干什么好,别的事又做不了,就想开个网吧指望赚点钱来维持生计。没曾想,会是这样的结果,欲拨不能,骑虎难下。第二,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落实“实名制”又谈何容易,假设自己是一个网民,每去一个网吧,老板就要你先花十块钱买一张上网卡,你乐意吗?你有可能一辈子只去一家网吧上网吗?所以现在的状况是,用“公卡”!不管谁来,网吧老板都用这张卡,公共使用,于是,“实名制”就成了一句空话,根本没人去实行。

第三,江西省的所有网吧都是安装“网盾2000”软件来进行监控的,也就是说,一旦没有安装,那么就会处于脱管的状态。而单就我县而言,“网盾2000”是由一家网络公司独家代理(我不知道其他县市是怎样的状况),但是,因为网吧的机器极容易中毒,而一些游戏软件升级速度相当快,这就要求经常更新系统,升级软件,但这项工作在白天是不可能做的(白天要做生意嘛),一般都在深夜进行,系统更新完后,如果这家代理公司没有及时安装“网盾2000”,这些机器就都脱管了。这就让这家公司权力太大了,我不跟你装,你就别想营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铤而走险”,没及时安装,也要营业,否则怎么赚钱?查到就托人找关系,说情。

三、有没有合理的解决办法

说了这么多,好象在为网吧老板鸣不平,为他们的违法经营找说辞。其实不然,这就象治病

9.财务管理的思考 篇九

许 洁

长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长治市人事考试中心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和财务管理机制进行分析,结合本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1、引言

不以营利为目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重资金使和核算,轻过程管理和监督的现象,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效益管理方面较弱。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时所耗费无偿性、单一性公众资源过程,其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评价、资产管理、财务监督等内容。管理目标是使支出成本最小取得最大效益。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类型分为传统核算型、教条节约型、放任自流型和科学管理型。受历史上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方式有经费就花,没经费就向上要,把职工工资发出去,账上无误。传统核算型管理模式强调会计的核算职能。财务人员机械的按规章工作,以减少财务支出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忽略了财务管理促进事业发展的其它职能。财务人员按领导指示办事,严把制度关。2.1管理比较弱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拨付资金,受体制的限制,财务管理部门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管理上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财意识,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现象。在资金的使用上,资本节约意识较弱,行政事业单位对下级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了解,机械的按照开支的标准进行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级单位运作。2.2 预算编制不完善

预算的编制是由下而上按级别进行编制,基层单位容易受人员素质的影响,使预算编制存在不合理性,例如出现预算程序简单、审批使不严谨、缺乏规范性

等问题。经费预算缺乏相应的依据,使得预算编制数据和行政事业单位现实发展脱轨,使执行和预算也处常出现脱轨的状态。2.3 财务人员素质需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工作上常常会出现工作不认真的现象。财务报表敷衍了事,在估计数、推算数填报时,常隐瞒收支情况,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致使报表数据缺乏不同程度准确性和真实性。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一些财务人员的素质较低,这些人员不是会计专业毕业的,缺乏专业知识,行政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的单位,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存在不足,使会计人员不能更好地为行政事业单位服务。2.4资金效益较低

行政事业单位行政职能使其不能完全市场化,出现各部门预算不规范,经费相互挤占,费用支出无计划、无定额,有计划定额但流于形式等问题。财务部门对资金的管理属于事后核算,在资金使用前预测和使用中的过程控制往往监管不利,对经费收支的考核也是在报表表面平衡上,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较少[1]。3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 3.1 日常管理

严格各项款项支付程序,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由人事部门审核后银行代发,工资直接支付到工资帐户。按照制度及时编制会计报表,定期编制报表并向领导及时报告,并通过财政部门、物价部门、审计部门等的监督和检查。全面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会计档案的归档、借阅、存放、销毁等按照程序办理,保证会计档案安全和完整。3.2全面预算管理

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转变财务预算管理的观念,建立自我约束和控制,优化资源的配置,强化单位的管理,提高单位行政和办事效率。预算编制是系统化的工程,既要掌握本单位各方面的情况,还需考虑其他各方面的因素。着眼于本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历史遗留问题。满足本单位业务发展需要,还要考虑财政支持的力度。要讲求本单位局部效果,还要考虑到社会效益。3.3加强内控

建立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机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防止差错、舞弊行为,保

证真实性。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特点设置会计岗位,做到职责明确、相互制衡,保证会计系统控制的有效实施,提高单位财会人员综合素质。通过会计职业道德、社会美德约束来引导会计人员,去除违纪违法滋生的土壤。加强内部会计审计及中介机构委托审计,建立内外监督机制。对高层会计实行再监督,建立定期评价制度,及时发现内控制度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针对性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改进内控制度[2]。3.4加强资产管理

在资产管理的运行机制上,明确管理范围,确定行政事业法人好直接责任人。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对行政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采取产权集中统一管理,通过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调配处置统一监管考核的手段实施管理。在动力机制上,对国有资产内部管理取得成绩的予以表彰,对取得突出成绩的予以嘉奖。在约束机制上,建立制度,对资产形成、使用、处置等进行有约束。3.5加强监督

全面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财务监督运行机制。内部监督实时跟踪资金流转,确保资金使用清晰。建立财务收支活动跟踪监管制度,对资金分配的各项制度规定、程序的监督,做到资金出入规范化、管理模式化、操作程序化、项目资金运作透明化。对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事项进行日常监控,运用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的即时监控,实现监督关口前移,拓展监督空间,强化财务监督约束。调整和完善事后监督机制,事后监督要抓难点,热点和绩效。

4、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部门,其固定资产、活动经费都是国家进行统一规划和调拨的。随着我国社会体制不断深化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原有财务管理体制越来越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在日常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建立健全的人才队伍、加强对资金进行预算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规范等以适应需求。

参考文献:

[1]吕宁.如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1(03).[2] 陈金海.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金融经济, 2008(20)

作者简介:

许 洁(1983.5-),女,山西长治,会计师,大学本科,专业方向:理

10.对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 篇十

摘 要 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企业经济利益的管理方式,并且其领域也在不断的拓宽。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的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创新的要求。本文针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和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的若干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企业 财务管理 创新

一、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

1.优化企业的资金配置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通过有序的程序来处理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实现完善的企业经济管理。资金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重要的保障,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都不能离开资金。企业通过创新财务管理能够更好的实现企业资金的运转。企业的筹资、生产和销售阶段都离不开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作用。另外,通过财务管理创新,能够更加客观的反应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水平,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以财务管理来实现企业的资金优化配置,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2.规范企业的制度建设

财务管理对于现代企业的制度建设来说具有重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构建完善的企业制度,应当与社会生产目标相一致,并且要做到产权明晰、产权分明,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离不开管理和制度的约束,并且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制度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样就要求企业要构建科学、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避免经营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通过创新财务管理,落实产权管理目标,优化企业资金结构。

3.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的健康运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已经逐渐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体,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是要能够自给自足、自我发展的。但是我国的很多企业仍旧存在着内部控制薄弱、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这都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阻碍,社会主义市场不能够正常、健康的运行。因此,我国的企业应当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不断的加快自身创新的步伐,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加强对于企业资金的调控,从而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的健康运行。

二、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若干建议

1.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财务目标的确立是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的。企业的财务目标随时随刻制约着企业经济的发展发现,对于财务运行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传统财务目标的一般表述,也就是说企业一般将如何为资本投资者创造更大的财富作为宗旨,这种财务目标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在企业长久发展来看,必然会削弱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时期,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将人力资本最为财务管理的重点,企业的财务目标也应当体现出对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并且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企业的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和地位也日益突出,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向更高的层次演变。因此,企业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的时候不但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利益,还应当考虑到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与此同时企业还要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转向为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

2.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新时期,知识资本不断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应当随之发生变化。首先,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的重点项目,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等等在企业所占的比例将大幅度增加,并不断成为影响企业未来收益和市场价值的重要资产。因此企业应当调整过往的投资决策指标,围绕无形资产的投入状况和结果进行决策指标体系的建立。其次,风险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将越发的突出。随着信息传播、处理以及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加大了财务风险的复杂程度和隐蔽程度,这样企业的资本经营就呈现高风险的特点和风险形式多样化的特征。因此企业应当创新风险管理的手段,对于财务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有效的识别,确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目标,并且应当建立财务风险的计量和报告体系,以便在企业面临风险的时候能够有效的规避。最后,企业应当拓展财务报告的内容,传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作为核心,反应了定期、定量的财务信息,但是这些财务信息并不完整,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财务报表能够提供的财务信息变得越来越少。为此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拓展,增设类似于知识资本报表、社会责任报表、非财务信息、公允价值信息等报表。除此之外,还可以增设实时报表,提供企业动态的财务信息;或者出具多样化的报表,通过图形、声音、图像等表现形式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3.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的手段

要先创新企业管理的手段,首先应当在企业内部形成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环境。企业环境对于企业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当员工处于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环境中,就会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变得精力旺盛和富有创造能力;相反,若是员工处于的环境是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企业,那么就会变得消极怠工,不具有创造力。因此企业应当尽量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员工学习和探索,奖励大胆创新的员工,使其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企业管理的创新水平。其次,要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制定定量的目标,并且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进行考核,考核可以围绕“什么是创新”、“创新带来的影响”、“创新的要求”、“广泛应用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最后,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不能按部就班,要不断的寻求创新,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重大的任务。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能够使得企业拥有更多新的财务管理的思想和决策,让企业的财务管理不断创新和发展。

4.创新企业融资管理的方式

融资是企业筹措资金的过程,是企业为了生产经营准备资金的行为,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目前融资的方式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债券融资和融资两个方面。企业在进行融资之前还要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包括有融资渠道的储备、融资主体的确定、企业报表的规范等等。而进行企业融资管理的重点就是要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存在较低的风险的方式筹措相应的资本。日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金融资本将逐渐的被知识资本所取代,知识资本将成为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方式,企业也应当不断创新其融资管理,将融资管理的重点从金融资本逐渐向知识资本转变。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聘请融资顾问,与此同时可以和会计师事务所结合,综合考虑企业的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情况,来制定真正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融资方案。

5.培养财务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财务管理教育仍旧是一种应试教育,忽视了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我国目前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都偏低,尤其是在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学历结构和层次都偏低,或者知识结构陈旧老化并不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对于在职的财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着重从财务管理人员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来改变,让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充分的了解知识经济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要求,能够让财务工作人员能够更加自觉的提高自身素质。企业对于财务工作人员应当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增强其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得财务工作人员能在知识结构上不断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产品更新发展越来越快的趋势。并且企业应当完善奖惩制度,对于员工积极创新的行为给予鼓励和奖励,使得员工能够更加自觉地投入到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赵军.浅谈网络时代财务管理及创新.啤酒科技.2010(04).

[2]徐梅,孙龙海.浅析新时期财务管理的创新.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09).

[3]王芳.关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探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04).

上一篇:档案保管下一篇:小学生国防教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