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教育论文

2024-08-23

行政教育论文(13篇)

1.行政教育论文 篇一

行政司机安全教育试题

单位: 姓名 : 分数: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3分,共9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2003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A)通过后,由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8号主席令发布的。A 常委会

B 全体会

C 法工委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是2004年(A)由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的。

A 4月28日

B 4月29日

C 4月30日

3.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依法治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B)、安全、畅通。

A 便捷

B有序

C 经济

4.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A)发展相适应。

A 社会

B时代

C 建设

5.机关、部队、(B)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职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A 贸易

B企业事业

C 农业

6.高速公路,大中城市中心城区的道路,禁止(B)通行。A 小货车 B拖拉机 C 大货车

7.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C)公里。A 100公里 B 110公里 C 120公里 8.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并随车携带机动车(A)。A 行驶证

B 登记证 C 检验合格证

9.驾驶人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者(B)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A 证件

B 机件

C 文件

10.机动车遇有停止信号,应停在(A)。A 停止线以外 B 道路右侧 C 路口右侧

11.对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在一年内无累积记分的机动车驾驶人,可以延长机动车驾驶证的(B)。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分规定。

A 有效期

B 审验期 C 保护期

12.交通讯号包括交通讯号灯、交通标志、(A)和交通警察的指挥。A 交通标线 B 交通宣传 C 交通规划

13.交通讯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A)。A 警示

B 禁止

C准许

1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A)标准。A 国家

B 国际

C行业

15.交通标志分为: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和(C)标志。A 其它

B 专用

C辅助

16.指示标志是用以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其颜色为(A),外形分为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A 兰底白图案 B 兰底黄图案 C黄底白图案

17.警告标志是用以警告车辆、行人留意危险地点的标志。其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外形为(B)。A 圆形

B 等边三角形

C 正方形

18.禁令标志是用以(C)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A 指引和禁止

B 警告和限制

C 禁止和限制

19.指路标志的颜色,一般道路为兰底白图案,高速公路为(B)。A 兰底红图案

B 绿底白图案 C 白底绿图案 20.道路交通标线按功能可分为(A)三类。A 指示标线.禁止标线、警告标线 B 中心线、分道线、人行横道线 C 横向标线、纵向标线、其他标线

21.白色实线划于路段中时,用以分割同向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或指示车行道的(B);设于路口时,可用作导向车道线或停止线。A 两端

B 边沿

C 是非

22.黄色虚线划于路口时,用以分割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划于路侧或缘石上时,用以(A)车辆长时在路边停放。A 禁止

B 准许

C 提示

23.中心黄色双实线是禁止超车线。表示禁止车辆跨线超车或(A)行驶。

A 压线

B 超速

C 减速

24.停车让行线是两条平行的白色实线和一个白色“停”字,减速让行线是两条平行的白色虚线和一个白色(C)。A “让”字 B 正三角形 C 倒三角形

25.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与对面来车有(A)可能的,不得超车。A 会车

B 碰撞

C 避让

26.在划有(C)标线的道路上,准许车辆越线超车或向左转弯。A 中心黄色单实线 B 中心双实线 C 中心黄色虚线

27.在划有黄色虚实线的道路上准许(B)一侧的车辆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越线超车或向左转弯。A 实线

B 虚线

C 中心

28.《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进高速公路的车辆应当配备故障车(C)标志牌。

A 指示 B 指路 C 警告

29.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C)通行。

A 右侧

B 以外

C 两侧

30.在没有交通讯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A)的原则下通行。A 畅通

B 方便

C 快捷

二.多选题(共4题 每题2.5分,共10分)

1.《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ABCD)。

A 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B 保护人身安全 C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正当权益 D 进步通行效率

2.道路交通讯号包括(ABC)。

A 交通讯号灯 B 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C 交通警察的指挥 D 有关交通安全的标语、横幅

3.不得超车的情形包括(ABCD)。

A 前车正在转变、掉头、超车的 B 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C 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D 行经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没有超车条件的

4.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分应当(ABCD)。

A 予以收缴 B 强制报废

C 对驾驶人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D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行政教育论文 篇二

一、高等教育中依法行政问题分析

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所推行的管理体制是分级管理, 即分为两级, 但以省级统筹管理为主。这就导致了地方和中央相结合现象的出现以及发展。在传统的教育体制模式下, 各级教育部门也开展了许多的法制建设工作, 但即便如此, 高等教育体制管理中始终还缺少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 这样会导致管理体制的混乱。另外, 高校在管理过程中, 还会出现认识法律不足等现象, 很多违纪违规现象应然而生, 极易导致依法管理无法在高校管理中实现。行政管理在高等学校中涉及事务管理的诸多方面, 这对整个学校在建设以及运营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比如, 校方在办学条件和办学设施方面的建设, 校方在经费方面的投入, 以及校方领导的提拔与选任, 或者老师的相关资格认证等, 都涉及到行政管理方面的内容。由此看来, 它在高校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加强和提高依法行政方面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然而要落实依法行政机制, 各级教育部门应遵循教育方面的相关法律, 逐渐改善原有的管理方法或方式, 对高校实施管理, 全面有效的做好高校在建设和管理中的各项工作。高校应依照相关机制来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在管理中还要切实做好监督办学的工作。而作为行政部门, 还应规范及健全相关的申诉渠道, 保障高校活动具备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加强依法行政管理措施

依法行政在高等教育建设中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 在高校整个管理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 在教学组织中, 依照相关流程和规定, 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开展工作特别重要。而在管理组织过程中, 务必重视法治这个大问题。

(一) 逐步建立、健全高校领导和管理体制

要实现行政管理的法制化, 做到管理有法可依, 必须要在教学管理机制、办学方向以及学校相关发展规划过程中实施统一协调的法治领导。遵循和依照相关法治标准和规范开展高校的各项工作。

(二) 依法制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 必须要严格依照教育方面或者其他相关的法律规范, 针对教学管理中一些重大的或者最基本的问题, 作出全面有效的规定。因此, 高校要严格依法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用以规范学校的各项行为。与此同时, 应逐步对学校和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界定, 进一步明确学校同举办者二者之间的相关权利义务关系, 以及高校所处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由此以来, 才能依法对高校行政建设正常的开展工作。除此之外, 学校也应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切实保障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 依法进行民主建设, 完善和加强民主监督

依法行政必须透明化和公开化, 这是确保其能真正落实的前提和基础。在高校管理过程中, 依法行政要求学校务必把各方面事务公开, 以努力实现公正及透明。只有这样, 在高校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 才能确保大家能真正的参与进来, 实现共同管理及监督。

(四) 加强和提高法治意识

在当前市场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下, 人们法律意识在逐步加强, 依法行政就变得格外的重要。要实现依法行政, 首要的一点就是加大法律宣传教育的力度, 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执法队伍的全面建设工作。对相关行政人员来说, 在当前法治社会的大环境中, 人民群众可以对行政人员在工作中的违法违纪等行为进行批评和抵制, 同时还可以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相关合法权益, 以此来纠正相关违法违纪等行政行为。领导干部只有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 提升法治理念, 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切实地实现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方略。在当前新形势下, 必须建立一支法律素质高的领导队伍, 才能实现依法行政。

三、结语

当前,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 必须不断的加强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体制, 这是一个大趋势。而在学校整个教育发展中, 实施和开展依法行政管理工作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摘要:所谓高等教育行政管理, 是指国家利用政府机关对教育事业实施领导以及管理, 教育管理部门要依法行政, 这不仅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而且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从而减少和避免一些推诿、扯皮以及人浮于事等现象的出现, 实现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避免和减少教育管理中的众多干扰。

关键词: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依法行政,研究

参考文献

[1]龙耀, 黄崴.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研究综述[J].现代大学教育, 2011 (03) .

[2]吴周静.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改革[J].当代经济, 2009 (16) .

3.杭州:教育行政部门协调统筹 篇三

多年来,杭州公办学校的“小升初”政策是根据就近的原则,一所初中对应几所小学,免试入学。当初中招生人数超过小学毕业生人数时,再排序录取,没被录取的学生,由教育行政部门协调统筹安排。

今年,杭州又出台一种新的方式——多校划片,即招生片区内不止一所初中,小学毕业生先填报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未能进入参加派位学校的学生,杭州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就近原则安排进入其他未招录满的学校就读。至于 “小升初”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全面实行阳光招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做好随迁子女就学等工作,杭州早就在实行。

在政策变化不大的前提下,杭州也不断尝试新的做法。比如,上城区针对办学水平相当、分布相近又各有特色的惠兴中学、杭州十中和杭州六中3所公办初中实行了联片招生。片区内的小学毕业生,可以从中选择最适合的一所。这样的招生方式,给了家长和学生更多的主选择权。

家长反馈

今年9月,杭州上城区春江、凤凰两个社区,有100多名家长突然发现社区对应的却不是家门口的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钱江校区,而是要到一两公里外的秋涛校区。

“这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前段时间,才刚刚宣布过我们家宝宝属于钱江校区的,怎么说变就变。”家长黄涛很纳闷。家门口的钱江校区没得上学,反而要送孩子到更远的秋涛校区读书,这还是就近入学吗?

几年前,黄涛买了春江社区的房子。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冲着杭师附小钱江校区来的。最近几年,这个社区的小孩读小学都是在钱江校区。不少家长也觉得能住在这个学区内,在亲朋好友面前蛮有面子。今年3月初,上城区教育局公布了中小学招生政策。如家长们所预料的一样,春江社区、凤凰社区对应的依然是家门口的杭师附小钱江校区。杭师附小秋涛校区对应的是新工社区。

但情况说变就变了。3月下旬,在杭师附小“幼升小”家长沟通会上,家长们突然被通知:春江社区、凤凰社区两个社区新入学的孩子,将被安排在秋涛校区就读。“刚开始大家都还不相信。相互印证后,最终确认这个消息是真的。这还算是就近入学吗?”很多家长都表示不解:放着家门口的校区不上,非得安排到一两公里外,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呀——钱江校区位于钱江路上,而秋涛校区位于秋涛路新工社区内。在家长们看来,学区的改变,将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其实,家长更担心的是教学质量。“校区不同,师资能一样不?”家长陈颖说,钱江校区对应的是勇进中学,相比秋涛校区对应的中学,质量要好。“本来我们买这里的房子,孩子小学、中学的上学问题,都不用担心的。可现在,都成了问题。”

家长们的担心不无道理。“虽然在秋涛校区读书,但学籍依然是钱江校区。“上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适龄儿童是因为校舍紧张的原因,暂时被安置在秋涛校区的。一年之后,他们是可以回到钱江校区的。也就是说,他们仍是钱江校区的学生。而校方也表示,他们一定会兼顾各校区间的教育平衡,实现师资合理流动。

本刊述评

4.今日感慨教育需要超越行政 篇四

——作为应试体制下的老师,大家觉得很难超越体制的要求,我不期望大家真的能超越体制,我只是希望大家存一念在心,遇到真的有点专长与特点的孩子,别死活全整成了毫无个人爱好感,全是考试机器一样的无感无聊的孩子,他们也许是有偏的,但是至少是有感的,有感觉的孩子至少还是有趣生动的,那就是大家为这个社会做的延续生机的事情,就是大家的功德。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但是感谢大姐夫和二哥那里那些小说、我爸爸订的《参考消息》和经常收听的电台、感谢语文老师给我的鼓励,所以我身在乡下心在世界,而且保有靠自己的爱好闯荡世界的心志,而且坦率地说因为自己的活泼的心思,所以考试考到能过门也不是个问题,保全孩子的属于自己的心志真的无比重要。

——大家问我这些老师让你感动么?我说没有,因为他们问的问题那么机械,他们的说法那么刻板,完全没有为人师表的魅力。我觉得今天很多老师,要做的是恢复做人朴素善良的本性,可以说土话但不要说套话,可以说话紧张但不要说话无聊,要明确我们今天老师的责任是丰富孩子的见识,激发孩子的好奇,保全他们的爱好,支持他们的选择。行政化正在最大限度地腐蚀校园的人性资源,在这样的腐蚀下,我们将看到包括老师学生在内的全体的悲哀。

——行政化最大的驱动力是当官与从当官的人那里追求资源,而当官最重要的标准是眼睛向上,而全体眼睛向上的结果就会在行政一元化与高调的意识形态背后掩盖的虚伪、官僚与对于民众真实需要的漠不关心,在行政体系自成一体的考评与检查中,凡是试图修正与缓和行政弊端的师生就成了体制异己分子,就成为压力对象,就成为系统排斥的对象,最后我们的校园成为劣币驱除良币的核心基地之一,而任何的教育改革不管说法多么好听,最后在校园自己选人、学阀近亲繁殖、官员主导资源、教育系统封闭式评价中,最后造成可以消解任何革新的自我循环机制。教育系统与现有校园主导者,已经成为反对任何实质性教育革新的最顽强的利益集团。

5.6033教育行政概论试题补修 篇五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狭义的课程是指();课程行政是指()对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审定与管理。

2.社会需求法是以()为依据制定教育规划的方法。

3.如果小学平均以每班45名学生计算,普通教室的面积应为()平方米,中学以50名学生计算,普通教室的面积应为()平方米。

4.教学计划又称(),是()的总体规划。

5.教育决算,又称为(),是指各级政府针对教育预算执行情况依法编制的(),是各级政府财政总结算的组成部分。教育税收是指国家从国民收入中征收的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的(),是一种国家专项税种。

6.教育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规制度,对()进行管理的活动。

7.1994年《教师法》正式实行后,我国开始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凡是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公民,必须取得()。

8.教育立法的准备工作,主要有理论准备和()。9.教育评价采用的是两种方法:定性方法和()。

10.(),就是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废止教育法规的活动。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教师的权利有哪些?

2.实施督导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

3.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4.教育财政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5.学校设备分为哪几大类?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制定教育规划的七个步骤。

2.我国当前和今后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教育行政概论”试题答案 2015.7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一门学科,教育行政 2.个人的教育需求 3.47,54 4.课程计划,学校课程

5.教育财政决算,会计结算报告,税赋 6.教育人员 7.教师资格证 8.资料准备 9.定量方法 10.教育立法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教师的权利有哪些? 答:(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2.实施督导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 答:一般包括:(1)准备阶段,包括组织准备、人员准备、方案准备;(2)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动、搜集督导信息、整理督导信息、整合督导结果;(3)总结阶段,包括分析诊断问题、撰写督导报告、开展督导指导、反馈督导结论、督导工作。3.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1)任职资格培训,是一种按照校长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进行的专业资格培训;(2)继续教育培训,是对已经担任校长职务者进行的更新知识培训;(3)学历培训,是一种为使校长达到法定的最低学历要求而进行的培训;(4)理论研修,是促进成熟期校长向专家型校长发展的培训。4.教育财政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教育财政主要有三大基本功能:(1)筹措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保证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2)分配教育经费,配置教育资源;(3)监控教育经费的合法使用及其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5.学校设备分为哪几大类?

答:学校设备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用于课程实施与教学的教学设备。包括教室设备、实验设备、图书阅览设备、体育运动设备、现代化教学技术设备等。

二是用于行政管理、学校生活所需的总务设备。包括办公室设备、卫生保健设备、食堂厨房设备、宿舍设备等。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制定教育规划的七个步骤。答:制定教育规划的七个步骤是:

第一个步骤是:确定规划组织形式。科学高效的组织形式是完成教育规划的制定工作,拿出高质量的规划报告的组织保证。制定教育规划的组织形式主要有:1.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学校的规划机构制定;2.委托有关教育研究机构或有关专业人员制定;3.成立专门规划机构承担规划任务。

第二个步骤是:建立规划工作程序。规划工作程序是指制定教育规划方案的全部活动过程,包括总的工作程序、进度安排、分工协作及相关制度与要求等。规划工作程序是制定教育规划全过程活动的基本依据,必须进行系统设计,统筹安排,以保证整个规划过程有条不紊地顺利展开。

第三个步骤是:建立教育规划资料库。收集、存储与教育规划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料,并根据规划要求进行统计处理,供有关分析、决策参考。教育规划资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信息、资料:一是与教育相关的外部信息、资料,二是与规划相关的教育系统自身的信息、资料,三是与教育规划有关的人口信息、资料。

第四个步骤是:确定规划参数,建立数学模型。规划参数是教育规划所涉及的各种关系的数学表达形式。数学模型是根据所确定的规划参数和掌握的相关资料,运用数学方法,模拟各级各类教育的未来发展状况的仿真系统。在教育规划中,通过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师资需求、教育投资需求等。规划中常常根据不同的规划系数,建立多个教育发展的数学模型,然后从中作出最佳选择。

第五个步骤是:拟订规划草案。教育规划既可以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是一份专门的规划文件。一般来讲,一份教育规划报告通常包括现状描述、发展目标和主要战略措施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应当阐明教育发展的现状、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规划周期内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主要政策、战略措施、预算经费及筹资渠道等。

第六个步骤是:评估论证。评估论证是对规划草案和规划中所运用的资料、方法及规划过程的各环节与程序等进行检查与审核,对规划目标及主要战略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鉴定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评估论证结论与规划草案修改意见、建议的过程。评估论证一般采用专家论证会的形式。第七个步骤是:决策实施。教育规划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将规划报告呈报有关决策部门审批。规划报告如果未能获得批准,应当根据有关要求重新制定或修订,并在此组织专家论证。一旦获得审批通过,有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组织力量,按照教育规划报告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对教育发展的目标、重点、战略、措施、进程、步骤等进行必要的修改或调整。2.我国当前和今后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答:我国当前和今后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项:

一是继续推行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管理,地方各级政府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依据有关教育法规,因地制宜制定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法规制度,并组织实施、督导和评估,有效地履行基础教育管理职能。

二是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省、市(地)、县(市)、乡(镇)四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承担不同的基础教育行政职责和权力: 省级政府全面担负着地方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责任。省级政府有权确定本地区的学制、招生规模,确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和审定省编教材,确定教师职务限额和工资水平等。

市(地)担负着统筹规划和指导所属县(市)的基础教育事业的责任。市(地)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督促并保证中央和省的有关部门教育工作方针、政策、措施的落实。

县(市)是担负着统筹管理辖区内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统筹规划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责任。县(市)管理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分配和管理国拨教育经费和县(市)财政拨款,审核乡(镇)政府教育经费预决算,主管高级中学干部和教师的任免,考核任免乡(镇)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校长,统管全县(市)中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等。

乡(镇)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规划,开展教职员工队伍建设,筹措并计划、使用本乡教育经费等。

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筹措民办(代课)教师的工资,维护农村中小学校秩序,动员适龄儿童入学等。

三是实行政校分开,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理顺教育行政与学校办学之间的关系,澄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权利和责任界限,使学校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6.本科教育行政管理论文题目 篇六

2、传统行政伦理现代转化的动因分析

3、行政伦理指数调查研究

4、我国行政伦理立法前瞻

5、我国基层公务员行政伦理问题研究

6、反腐败的治本之道:行政伦理建设研究

7、转型期我国行政伦理失范及其治理路径探讨

8、土地公开出让政策研究

9、论强化我国行政法治进程中的行政道德建设

10、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视角下的公务员德性问题研究

11、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行政伦理研究

12、行政公正研究

13、特里·L·库帕行政伦理视角下的公务员行政责任追究问题研究

14、老子管理思想中的公共行政价值研究

15、库珀行政责任伦理思想对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启示

16、库珀行政伦理思想及其价值研究

17、地方政府决策中的伦理因素

18、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及其对策研究

19、行政伦理建设模式比较分析及中国的对策

20、库珀行政伦理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1、和谐社会视野下行政道德的建设途径研究

22、论转型社会的行政伦理建设

23、行政责任视域下的行政伦理困境解救

24、文化视角下中美行政伦理的比较研究

25、论环境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

26、当前我国“权力夫妻”腐败现象的伦理探究

27、Terry·L·Cooper的行政责任伦理思想研究

28、政府公共决策公正的伦理学研究

29、儒家理想人格理念对我国行政人格的历史影响及其启示意义

30、“服务行政人”的素质及其塑造

31、社会转型期我国行政伦理失范及其治理路径研究

32、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制度化的问题与对策

33、我国行政伦理失范原因及对策探析

34、高校行政管理伦理失范及对策研究

35、政府介入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伦理思考

36、行政行为选择中的伦理困境及其出路

37、我国行政组织伦理的失范与治理研究

38、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行政伦理反思

39、基于廉政建设的公务员行政伦理研究

7.谈论如何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 篇七

一、现有的管理弊病

要摸索出最佳的路径, 首先要明晰现有的管理弊病。师范学院涵盖着的管理组织, 被划归成金字塔这样的管理架构。这种惯用的行政架构, 存留着如下的弊病:

(一) 不断延展管理范畴

行政管理现有的组织, 都有着延展的总倾向。管理必备的那些组织, 要拓展既有的工作架构, 就要接纳新设定出来的职务, 供应可用的新岗位。只有这样, 才能与延展以后的管控范畴相契合。然而, 在偏多的情形下, 行政管理的特有组织, 存留着职务饱和这样的弊病;现有的职务, 也凸显了不对称的总态势。工作成效被限缩, 要维持住既有的工作实效, 就要接着去添加人员。因此, 院校现有的管理机构, 就带有自发膨胀这样的趋向。

(二) 没能调动热情

金字塔这样的组织架构以下, 上层涵盖着偏少的职务。然而, 组织惯用的激励路径, 还是促动员工去晋升;实现这一路径的可用办法, 就是接纳带有层级性的报酬。在如上的分配路径下, 组织成员单纯去注重现有的职务升高。高层级内的职务, 已经带有饱和的态势;下面层级内的职员, 就缺失了原有的努力目的, 没能调动起潜藏的热情。带有饱和态势的职务架构下, 也有偏多的职员, 没能适应特有的岗位需求。这样一来, 组织架构下的管理效率, 就会被限缩。

(三) 流动性没能凸显

师范院校现有的行政组织, 缺失了应有的流动特性。这种惯用的人事机制, 让院校架构内的组织, 更容易去吸纳带有关联的职员, 排斥掉那些不带有这种关联的人员。这样一来, 就压抑了偏多的人才, 让组织架构以外的那些人才, 很难进到既有的架构之中。行政管理现有的组织成员, 普遍存留着懒散的弊病。他们单纯去注重现有的待遇升高, 少数的这种主体, 甚至用特有的权能, 去谋求潜在的私人利益。

二、提升成效的路径

(一) 改造惯用的机制

师范学院现有的管理机制, 存留着偏多的漏洞。更替惯用的机制, 可以促动管控成效的提升。从现状看, 院校惯用的组织机制, 存留着僵化的总态势, 管理路径带有陈旧的弊病。为此, 师范学院要更替惯用的人事制度, 接纳聘任架构下的新机制。依循现有的管理状态, 要更替陈旧的机制, 就应抛弃惯常的终身制, 接纳岗位管理这一路径, 建构起竞争架构下的人事制度。依循合约管理这样的总规则, 公开去接纳人才, 凸显岗位聘用这一机制核心。

(二) 提升管理素养

师范学院搭配着的行政管理, 要接纳“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行政管理现有的水准, 密切衔接着主体的素养。为此, 院校要着力去提升现有的主体素养, 调动起管理人员应有的工作热情。只有这样, 才能搭建起带有实效的新框架。院校要设定出可用的培训制度, 让管理人员接纳平日内的这种培训。在培训时, 要明晰现有的管理流程, 增添职员应有的责任感。与此同时, 管理人员应明晰现有的素养不足, 不断去吸纳专业知识, 依循管理层级的特性, 去接纳专业架构下的多样知识, 提升现有的办事成效。

(三) 接纳信息技术

师范学院惯用的行政管理, 没能接纳信息技术, 也没能利用好这一技术特有的便利性。实际上, 管理路径的科技化, 可以促动实效的升高, 为院校限缩管理成本。行政管理特有的现代化, 是在惯常的工作以内, 建构起全方位态势下的信息体系。要安设电脑、特有的多媒体、带有摄像特性的设备, 从而简化惯用的管理流程, 提升规制成效。可以利用现有的院校网络, 助推行政管理这样的进程, 延展信息的渠道, 促动获取成效的升高。

可以接纳微机网络架构下的行政管理, 在最短的时段内, 寻找到带有精准特性的管理信息, 塑造自动路径下的行政办公。可以创设院校内的新颖网站, 便利平日内的宣传, 延展院校现有的知名度。网络架构下的政务公开, 可以增添原有的透明度。接纳虚拟的网络, 以便化解管理路径内的多样疑难。要为同学供应可用的学习时机, 让同学能接纳网络, 去拓展原有的知识面。

(四) 增添灵活性

惯用的教育管理, 接纳了标准化这样的总框架, 依循僵化的机制, 去规制平日内的院校工作。要更替这样的陈旧路径, 接纳带有灵活特性的新颖思路。惯用的管理架构下, 只要依循设定好的机制, 就能获取到期待中的管理成效。然而, 现有的教育环境, 正在不断更替;带有复杂特性的多样因素, 都会添加到既有的管理以内, 这就增添了原有的复杂程度。更替着的因素, 会破坏掉既有的秩序, 带来失衡这样的总状态。为此, 管理者要明晰环境的更替, 能辨识现有的多样要素。在这样的根基上, 接纳灵活的管控办法, 随时去调整现有的机制。

例如:要接纳管理架构下的多样艺术, 对不同对象, 选取出不同的办法, 以便提升原有的管理成效。要细心辨识对象的特征, 在坚持应有的刚性时, 接纳情感感染这样的新方法, 获取到最佳的那种实效。

结束语

现代管理接纳了效率这一中心, 带有“以人为本”这样的总理念。比对其他架构下的行政管理, 教育管理带有独特的属性。从现状看, 师范院校现有的教育管理, 还存留着一些弊病。要明晰现存的漏洞, 注重管控的细节, 不断去促动现有的效率提升。

摘要:行政管理, 是运用特有的管理权, 有序管控行政事务。教育架构下的行政管理, 是在完成惯常的教学后, 设定出来的行政管理, 面对特有的院校。师范学院现有的行政管理, 被划归成内部管控的重要成分。因此, 有必要明晰行政管理现有的目标, 提升职员现有的思政素养, 搭建出科学架构下的管理体系, 促动管理成效的升高。

关键词:教育行政管理,效率,提高途径

参考文献

[1]董建英.试论教育行政管理效率提高的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12) .

[2]张端.谈如何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9) .

8.学校教育如何去行政化 篇八

关键词 教学活动  非教学活动  去行政化

学校去行政化的提法由来已久,对如何去行政化也争论不休。其实无条件地去行政化是一个伪命题。“行政”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在其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等活动的总称,行政化是指行政管理手段在学校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泛化或者滥用的现象,实质上它是学校组织定位的偏差。只有弄明白学校运行过程中的哪些行为是行政管理的泛化和滥用,才能谈学校的去行政化,没有这个前提,学校去行政化就无从谈起。要想弄明白学校去行政化的范围得先从学校活动的分类谈起。

一、学校活动的分类

1.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指学校中和教学过程直接关联的活动,教学活动是学校活动的中心,没有教学活动学校就失去存在的条件。

2.非教学活动

非教学活动是指学校对人、财、物的管理,学校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学校的“财”是学校日常运作过程的经费;学校的“物”是学校的固定资产。学校对人、财、物的管理是学校运作的基础,离开它们学校将无法运行。

教学活动和非教学活动是相伴相生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关系,没有教学活动,非教学活动将不复存在,同样没有非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也无法进行。

在学校中,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人们常常重视教学活动,却往往忽视非教学活动,固然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非教学活动也是学校的重要内容。非教学活动依赖于教学活动,为教学活动服务。学校对非教学活动管理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为教学活动服务,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二、学校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定位

1.学生是学校服务组织的服务对象,不是学校组织的成员

学生虽然是学校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学校服务组织的成员,学校服务组织的成员只能是学校的教职工,他们是服务组织的人员主体和服务主体。学校和学生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这个角度看,学生是服务组织的服务对象,而不是管理对象;教师是服务的主体,是服务员、辅导员,而不是管理员。

2.服务与管理的区别

服务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服务一方和被服务一方没有地位高低的区分,双方关系是横向的,在平等的前提下,服务与被服务的完成方式是协商。管理是一种不平等的行政法律关系,双方的关系是纵向的,管理一方的地位要高于被管理一方,在不平等的前提下,管理和被管理的完成方式是强制。

3.教学活动过程中含有非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常和非教学活动相伴相生,如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秩序的维护就不是教学活动,它属于非教学活动,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服务,没有非教学活动对教学活动的支撑,教学活动也无法进行。

三、学校在教学活动中管理行为的泛化和滥用

1.课程设置的强制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的设置是统一的,学生没选择的权利。从专业化角度看,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需要,是社会多样化的需要,所有学生不可能在将来的社会中选择完全相同的专业,专业化应是“自选”动作,只有专业个性化,人才才能多样化,这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但现行基础教育学校抹杀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选择性,统一的课程设置是学校单一性、人才单一性和共性教育的根源。

2.完成学业时间的强制

基础教育的时长是12年,学生通常无权选择提前或推后完成学业,体制上不支持弹性学制。由于素质差异及主客观原因的制约,同一学业不同的学生不可能同时完成,强制同时完成是对学生个性的否定。统一的学制只适合于少部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它对能提前完成和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催残”,它是抹杀学生个性的一把利刃。

3.入学地点的强制

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就近入学,学生无充分择校的权利。学校的优劣是客观存在的,不管采取何种方式也无法实现严格意义上学校之间办学质量的一致。趋利避害是自然法则,学生和家长选择好的学校入学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再者,学生自由择校是学校前进的动力,学校在学生择校中会实现优胜劣汰的优化,在这种状态下不管是办学水平高的学校,还是办学水平低的学校都会努力提高自己,以防在竞争中被淘汰,它符合生物生存的自然法则。反之,人为阻止择校是对自然规律的否定,它使学校缺少了前进的动力。

4.完成学业过程的强制

虽然课改的模式五花八门,但都没改变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主导就是教师对教学的“强权”控制,是对学生主体的否定,是对教学活动服务性质的否定,是学生被动学习的根源。其实教学活动的主导是课程,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课程展开的,离开课程,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将无从谈起,教师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而是辅导,辅说明教师地位的从属性、服务性,导也说明教师作用的激发、引导特性,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5.基础教育出口的强制

高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出路,高考则是基础教育的出口。有多少种专业就应有多少种衡量该专业的标准,人才衡量的标准是多样化的。从人的专业化角度看,高考作为选拨人才的标准,应是多样化的,以适应人才多样化的需要。但现行高考却是强制的专业基础标准,它称不上人才的专业标准,但我们却把它当成专业标准对所有专业人才进行衡量,致使许多不符合该标准的人才被排除在标准之外。

四、学校在非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定位

从前面对非教学活动的定性可以看出,非教学活动的存在以对学校人、财、物的管理为前提,从这个角度看,学校是行政管理组织。

1.学校与学生地位的差异

学校是按照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和要求设立的推行国家教育活动的行政执行机构,它是国家行政的延伸。它的强制性来自于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学生是学校管理的对象,这表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学校还通过规章制度以强制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制约,学生须无条件服从。

2.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差异

从学业上看,教师是学生的前辈,是学生的“师”。学生从年龄上一般都小于教师,是教师的晚辈,教师是学生的“长”。从以上两个角度看,教师的地位要高于学生,学生要尊重教师,这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需要。

从行政管理关系来看,教师是国家权力的代表,在非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管理员、裁判员,对于非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过失,教师有处罚的权力,这是行政管理关系的需要。

3.学校、教师和学生地位的差异是非教学活动中管理活动存在的基础

地位的不平等是管理存在的前提,在平等这个前提下强制行为无法实施,正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地位的差异为学校行政管理行为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4.管理是完成非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

管理实质上是对人、财、物的配置过程,要达到人、财、物配置的优化,离开管理行为是无法实现的,科学的管理是完成学校非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

五、学校去行政化范围的界定

1.在非教学活动中不存在去行政化问题,只存在规范前提下的行政强化

管理是完成非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在非教学活动中去行政化只能是对非教学活动管理属性的否定,只能使学校工作无法运行,因此,在非教学活动中不存在去行政化的问题。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学校人、财、物的使用效率,对非教学活动中管理的定位应是在规范前提下行政管理的强化。所谓规范有两层含义,一是管理要以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要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二是管理要以管理的自然规律为前提,要符合管理的规律。只有在这两个前提下,学校的管理才会提高效率,增加管理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2.去行政化只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

从学校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定性来看,学校是个服务组织,学生是学校服务对象,而不是管理对象。服务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活动,凡以强制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的现象,都是管理行为的泛化与滥用,都是去行政化的范围,去行政化其实就是去掉管理对服务的越位,把应是服务的内容进行还原,以最大限度提高服务的效率。

六、基础教育学校如何去行政化

1.去课程设置的强制性,增加课程的选择性

教学活动是人的专业化过程,专业化应从小学做起,过长的专业基础设置是专业发展的障碍,专业基础课代表知识的宽度,专业课代表知识的高度,其实人的学业成就多来自专业高度的突破,过度基础化是我国缺少高、精、尖人才的重要原因。因此,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应设为必修课,另外,从小学起,学校就应尊重学生的专业个性,注重学生专业内容的学习,增加专业选修课,为学生的专业个性发展提供保障。

2.去学制的强制性,增加学制的弹性

中小学应实行弹性学制,为学生个性化完成学业提供制度保障,这在操作层面确实有一定难度,办法总比困难多。现行学校的“走班制”为弹性学制提供了可能,学校可根据同一年龄学生的素质差异,组成A、B、C三个不同层次的素质班,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等级,且不同素质等级的进度应灵活掌握,让能提前完成学业和推后完成学业的学生分开,达到弹性学制的目的。

3.去入学地点的强制性,增加择校的选择性,增加择校的市场成分

自由择校是学校前进的动力,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可借用国外的“教育券”制度,实现学生择校的自主、市场化选择。

4.去课堂教学的教师主导,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是学生被动学习的根源,这种方式主要表现是以“教”为前提,是典型的“教中学”,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否定。正确的作法是学生在“学”中完成教师的辅导,以实现“学中教”、“学中导”,这种方式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它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定会提高。

5.去高校入学标准选择的强制性,增加学生进入高校的市场成分

选拔性高考是应试教育的根源,且高考标准的唯一性和单一性是共性教育的根源,它排斥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杀手。正确的作法应废除学生进入高校的选拔机制,代之的应是通过式的高中会考,也就是高中毕业的人都可上大学,大学实行免试注册入学而不是选拔入学,只有这样,素质教育的春天、人才的春天才会到来。

总之,学校去行政化是有条件的,它只存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当中,学校去行政化的本质就是还教学活动的服务本位,去除教学活动的管理成分,最大限度地还原教学活动的服务成分。

参考文献

[1] 百度搜索:行政.http://baike.baidu.com/link?url=5Y1YuPiI6D

0d1jvxTUUXtLTcRwXrZz5e107ibvWb9Hj6vQ6qYLPvI3RzA3hIs3x0

xGhq2QsnEAf0_QbyKccc1LbQsXVMJueWf-Yab4xIWjq.

[2] 牛其刚.选择正确角度,辩证认识师生关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0).

[3] 百度搜索:服务.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3p5AqIgHk

HKCRkX7i-ftWDdIZzPSO8t5uQ9fjnDVq-OJf4aCzyFErZWbS9R1y

HsIOcua0liq-NxXbP9KwiXKpVbC0YRu-My65fPfI80BBW.

9.6033教育行政概论试题及答案 篇九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教学大纲一般由()部分和()部分组成。2.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行政体制。

3.()简称学制,它是反映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等制度。

4.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基本为()等七级。

5.我国《教育法》规定,“中等及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管理。”

6.教育科研机构对课程实施的指导一般是通过组织(),编制教师培训资料,组织()等形式进行。

7.按照统一的标准,公开向社会招聘校长的制度是()。8.教师的培训,按培训目的可分为学历培训、()和()。9.教育评价的方法中,()是指对现实世界的条件特征作出定量的全局性的估计。

10.教育基本法和单行教育法由()制定,属于狭义的教育法律范畴,是教育法规体系的主干部分。

11.遵循()的原则,是当前依法督导的必然要求。

12.我国的教育经费从实绩用途划分,通常分为教育事业费和()。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有()。A、精简 B、统一 C、效能 D、分工 2.近代教育行政变革中,主张“师夷之长计以制夷”的是()。A、洋务派 B、维新派 C、共和派 D、民主派 3.教育行政的研究方法中,从社会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了解社会的方法是()。

A、比较研究法 B、调查法 C、文献分析法 D、经验总结法 4.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有()。

A、过渡型 B、双轨型 C、兼职型 D、中间型 5.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行政体制的国家主要有()。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韩国 6.教育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是()。

A、按责定岗,因事择人。B、选贤任能,德才兼重。C、注重实绩,论功行赏。D、动态平衡,合理流动。

7.用才制度是激励人才活力,利用人才的智能优势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系列规定。它包括()。

A、考核 B、培训 C、奖惩 D、职务升降 8.校长的岗位要求主要包括()三方面。A、从事领导工作经验 B、基本政治素养 C、岗位知识要求 D、岗位能力要求 9.教育财政的基本制度有()。

A、预算制度 B、决算制度 C、审计制度 D、税收制度 10.属于教学用房的是()。

A、语言教室 B、保健校医室 C、体育器材室 D、档案室 11.以下四项原则,属于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有()。

A、改进性原则 B、应急性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决策性原则 12.制定教育规划常常涉及的主要因素有()。

A、经济因素 B、人口因素 C、物质因素 D、环境因素 13.教育督导的职能有()。

A、监督 B、指导 C、总结 D、反馈 14.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A、分析 B、诊断 C、改进 D、鉴定 15.教室内噪音应一般控制在()分贝以下。A、40 B、50 C、60 D、30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主要类型。2.县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一般是如何设置的? 3.我国当前学制改革主要有哪些内容? 4.简述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的概念。5.简述教师的权利。

6.简述教育行政执法的特征。7.简述教育督导的原则。

8.简述分权型课程行政体制的特点。

6033教育行政概论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说明、本文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 3.学校教育制度 4.四

5.地方人民政府

6.专题合作研究、教师培训活动 7.聘任制

8.专业培训、更新知识培训 9.定量评价

10.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11.程序优先 12.教育基本建设费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ABC 2.A 3.B 4.BD 5.CD 6.ABCD 7.ACD 8.BCD 9.ABCD 10.AC 11.BC 12.AB 4 13.ABD 14.BCD 15.A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主要类型:(1)任职资格培训,是一种按照校长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进行的专业资格培训;(2)继续教育培训,是对已经担任校长职务者进行的更新知识培训;(3)学历培训,是一种为使校长达到法定的最低学历要求而进行的培训;(4)理论研修,是促进成熟期校长向专家型校长发展的培训。

2.县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一般是如何设置的?

答:县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一般为教育局或教育委员会,在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广大中小学最直接的管理机关,拥有比较完整的教育行政职能,机构设置因各地的地域的大小、人口数量等情况有所不同,但基本情况大同小异,一般都设有办公室、人事科、招生办、普教科、幼教科、成教科、计财基建科、督学室等科室,有的地区将科称为股。此外,一般还设有教研室、教学仪器站、教师进修学校、函授和电大工作站、劳动服务公司等直属单位。

3.我国当前学制改革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4.简述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的概念。

答:中央集权制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服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或指导的教育行政体制。地方分权制是指由地方政府依据法律的授权独立行使教育行政权力的一种教育行政体制。

5.简述教师的权利。

答:(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试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它方式的培训。

6.简述教育行政执法的特征。

答:(1)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国家意志性的活动。(2)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法律性的活动。(3)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活动。(4)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单方权威性的活动。(5)教育行政执法具有主动性特征。(6)教育行政执法具有执法主体多元化的特征。

7.简述教育督导的原则。

答:(1)法治性原则,遵循依法治教的原则来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教育活动。(2)客观性原则,必须具有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准确地反映被督对象的性状和特征,不能主观臆断和掺杂个人感情。(3)可行性原则,从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以及被督导对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使督导工作切实可行,具有符合实践要求的可操作性。(4)效用性原则,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督导的导向、激励作用,以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5)激励性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8.简述分权型课程行政体制的特点。

10.行政教育论文 篇十

教育行政概论试题

2010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推动中国近代教育及教育行政变革的三股力量是---------、----------和---------

2.教育行政体制的核心是---------。

3.省以下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统称为------------。

4.学校教育制度也叫------------,简称——。

5.教学大纲又称------------,是---------的总体设计。

6.教师的培训,按培训的目的可分为--------------、-----——和更新知识培训。

7.教育事业费的支出项目主要是---------和---------。

8.学校校舍按其用途通常可以分为一——、行政用房、---------三个部分。

9.所谓“教育立法”,就是国家政权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认可、补充、废止---------------的活动。

10.教育规划的分类,根据所涉及内容的复杂程度划分,有—------—和--------。

11.根据《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意见》的规定,中央教育督导机构是----------。

12.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为------------服务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包括()。

A.干部教育B.技术教育C.工农群众教育D.儿童教育

2.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等。

A.工作作风B.政府职能C.运行机制D.组织结构

3.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有()等。

A.课程的质量

B.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实施的组织

C.教师实施课程的态度和能力

D.课程实施前和课程实施过程中各种形式的交流

4.代谢制度包括()等。

A.辞职制度B.辞退制度C.回避制度D.退休制度

5.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教室自然控制温度法有以下几种()。

A.利用自然通风B.利用人工通风C.减少热传递D.利用遮蔽物

6.有权向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交地方教育法规草案的有

()

A.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

B.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C.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

7.教育规划中的人力需求法,可以细分为若干不同的具体规划方法,主要有(A.国际比较法B.社会需求法

C.固定系数法D.调查法

8.教育督导因其划分的标准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督导范围分,有(A.综合督导B.专项督导C.宏观督导D.微观督导

9.评价信度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A.等值信度B.结构信度C.二分信度D.单测信度

10.最有影响的教育评价模式有()。

A.泰勒的行为目的模式B.斯克里文的目标游离模式

C.斯塔弗宾的决策中心模式D.法庭评价的对手模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我国基础教育的行政体制在农村有哪些形式?

2.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我国当前学制改革有哪些主要内容?

4.如何理解教育行政执法的地位?

5.国家教育财政筹措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6.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教科书选用制度是怎样的?

试卷代号:204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教育行政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洋务派维新派共和派2.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

3.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4.学校系统学制

5.课程标准单科课程6.学历培训专业培训

7.人员经费公用经费8.教学用房生活用房9.教育法规

10.综合性教育规划专题性教育规划11.国家教育督导团

12.教育决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CD2.BCD3.ABCD4.ABD5.ACD

6.BCD7.ACD8.CD9.ACD10.ABCD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我国基础教育的行政体制在农村大致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两级办学,两级管理。基础教育由县(市)、乡(镇)两级办学,两级管理。重点中学、单设高中、完全中学、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单设区初中、重点小学和示范幼儿园由县(市)办县(市)管,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和村小由乡(镇)办乡(镇)管。

第二种,三级办学,三级管理。基础教育采取县(市)、乡(镇)、村三级分别办学,分别管理。其中村委会负责村小的办学与管理。

第三种,四级办学,四级管理。基础教育由县(市)、区、乡(镇)、村四级办学并管理。其中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区初中的举办和管理。

2.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改革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主要进行改革方案的制定和改革的前期动员。改革方案的制定,具体内容包括明确改革的目标,确定机构的职责,根据机构的职责确定机构内部职能的划转,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定岗、定编、定员“三定”方案。

(2)执行阶段。执行阶段必须严格按照改革的总体方案组织落实,其中难度最大的是人员的定岗和分流工作的落实。

(3)总结阶段。机构改革任务完成以后,要及时做好总结,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机构汇报,并积极迎接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3.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主要有如下内容:(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4.对于教育行政执法的地位,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1)教育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能之一。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教育事务由各级行政机关以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形式进行领导管理。我国《教育法》明确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管理教育事业上的职责、权限。而教育行政执法,实质上也是一种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教育事业的活动。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行政机关对此负有相应的行政责任。否则可能构成不作为违法,即渎职,或玩忽职守。

(2)教育行政执法是教育法规实施的主要方式之一。

教育行政执法是教育执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法规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广大教育关系主体对教育法规的遵守;另一个就是教育执法,而其中教育行政执法占有

极为重要的地位。通常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主要是通过行政机关采取制裁措施,得以规范改正的。而规范改正教育违法行为,又恰恰是教育法律制度实现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教育法律制度是否完善,与教育执法制度是否健全有着密切联系。

5.国家教育财政筹措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手段主要有:一是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教育经费的筹集渠道及相应的比例,保障教育经费筹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二是在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中保证教育支出的逐步增长;三是通过各种行政或经济手段吸纳各种民间资金或资源投资教育事业。

11.论我国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之路 篇十一

一、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内涵

专业,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进行专业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它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标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专业道德;专门的培养和训练、专业发展、专业自主、专业组织。教育行政领导从事的教育行政工作,无论在人职前还是在职期间都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教育行政领导在工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或工作技术,形成了自己的专业道德,形成了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学校的意识,维护公平与正义;教育行政从普通行政中分离出来,有了自己的活动领域和活动自由,工作中有了主动权;教育行政领导人员入职前要具备行政、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从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出教育行政工作是一种专业工作。

依据教育领导的对象和领导的环境不同,可以把教育领导分为三类:一是教育行政领导,二是中小学领导,三是大学领导。这三者代表了教育系统的三大板块,即教育的政府板块、基础教育板块和高等教育板块。代表学校板块的校长,已经走上了专业化道路,但代表政府板块的教育行政领导却还没有走向专业化之路。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是教育发展和时代发展的共同趋势与潮流。

二、我国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行政领导观念陈旧。教育行政领导承担着教育的改革者、设计者和教育者角色,对教育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他们的观念直接影响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当前我国有些教育行政领导观念落后,与建立一支专业化领导队伍的目标相距甚远:他们在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发展观、质量观上还体现着应试教育的影响,与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偏差。

(二)教育行政领导“逆专业化”现象严重。所谓“逆专业化”,是指一些教育行政领导本来是教育专业人员,而一旦从事教育行政工作后,却身不由己,被事务性工作缠绕,没有坚持学习和更新知识,出现了非专业化的行为。当前,大部分教育行政领导,作为事务型人员,对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要亲自过问,亲自操办,只有这样才能放心。结果把自己当成办事员,出现了“逆专业化”的现象。这样的“逆专业化”,在本质上就是教育行政领导在履行职能时越位、缺位、错位。

(三)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研究薄弱。国外对教育行政领导的学历、资格、专业素质等方面有明确规定。然而,我国在校长、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却忽视了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对教育行政领导的素质,特别是在文化业务素质方面尚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的教育行政领导资格制度、责任制度、考核制度以及专业组织,用相关教师制度套用到教育行政领导,这显示出我国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研究还处在低级阶段,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教育行政领导缺乏相应的培训。首先,在思想上没有重视教育行政领导的培训,各级政府在教育行政领导培训上互相推诿、不愿意承担责任,把教育行政领导的培训看成是教育部门的事,在经费投入上不肯花钱。其次,教育行政领导培训制度不完善。目前,国家没有正式颁布《教育行政领导培训规定》之类的条例,教育行政领导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如果培训,接受的也是公务员性质的培训,很少有专业对口的培训;培训课程建设滞后,组织不够严密,培训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五)教育行政领导标准难以确定。在标准制定上,有的人较多关注“行政”标准,认为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各方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行政领导要协调好内外、上下的各种关系,才能形成教育发展的合力;有的人较多关注“教育”标准,认为教育行政领导必须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来统率教育工作全局,才能使教育不致迷失方向。因此,教育标准是首要的、第一的标准。其实,教育行政领并且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但两者孰重孰轻,目前还存在着分歧。

三、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存在问题

(一)教育行政职能定位不清。教育行政职能是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教育事务的管理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及其所应起的作用。教育行政职能规定教育行政机构、教育行政人员在教育中应该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样的效果。教育行政职能包括职责和作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职责是与自己社会位置相一致而必须承担的工作、完成的任务,也就是“做什么”。即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作用是职能产生的效果和贡献,也就是“做出什么效果”,是教育行政领导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和价值目标。

我国教育行政体制还是实行中央集权制。我国教育行政领导在教育行政职能上比较重视教育行政管理职能,重视对输入教育系统的人、财、物、技术设备、信息等各种资源设备进行管理;,重视对学生的管理;重视对课程、教育教学、考试、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教育业务活动的管理。但是这样的管理结果往往导致教育行政领导缠在事务圈子里而不能自拔,“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成为典型的事务处理者。这是对教育行政职能的错误理解所造成的,即对教育行政职能本质认识不清,在工作过程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不明确,结果经常造成教育行政职能“错位、缺位、越位”现象。

(二)教育行政组织运行机制存在缺陷。教育行政组织是典型的科层组织,它是一个有严格的层级结构,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体系,上层对其部下具有指挥的权力;通过劳动分工,制定相关制度,通过对其员工的控制来提高效率。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以下缺陷:组织结构层层叠加,横向职能分工过细;协调成本过大,应变机制僵化,对环境刺激反应迟缓;组织整体活力不足,组织成员的发展受到抑制;行政服务效率低下。具体表现为:

1教育行政组织结构中的缺陷。教育行政部门是由教育级段管理部门、管理职能部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行政监、督部门等部门组成。这些机构设置存在交叉重叠、人员冗余和协同不足问题。教育行政机构内部设置的管理层次和控制幅度不合理。党政关系不协调;副职过多,分工不合理;教育行政机构扩张,各部门之间工作存在交叉和割裂。

2教育行政权力运行存在缺陷。就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中的行政权力运行而言,

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关系,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教育行政权力配置,教育行政机关与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管理权力划分存在矛盾。笔者认为:造成教育行政体制中权力运行存在问题真正根源在于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没有理顺“职、责、权、利”之间的关系。

(三)教育行政领导自身素质不高。教育行政领导作为国家或地方的高级行政官员,代表政府来管理教育事业,充当教育政策制定者、规划者、协调者、管理者等角色,理应要求他们德才兼备。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科学的教育行政领导用人机制,没有形成一套合理的教育行政领导人员的聘任、选拔、录用、奖励、考核制度,使得一些专业素质不高,甚至是“非教育战线上”的领导因人事安排需要也走上了教育行政领导的岗位,这样的领导干部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会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阻力。而教育行政领导年轻化,教育行政领导学历层次较低,教育行政领导资历浅、经验不足、知识水平和结构状况与专业化发展要求不符,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教育行政领导自身素质低下。

12.教育行政干部要切实摆正自身位置 篇十二

一、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不断强化生本理念

教育行政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树立“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境界, 坚守“永远把学生放心上, 时刻当学生为儿女”的品质, 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每位教育行政干部都需知晓“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教育的对象也是学生。”所以, 理所应当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将面向全体, 尊重个性, 想师生所想, 急师生所急, 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每一位教育行政干部的首选任务, 时时刻刻惦记着“学生”, 时时刻刻服务于“学生”。俗话说:金杯银杯, 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好的口碑来自于服务对象和社会的评价和赞誉, 来自于对自己工作成绩的肯定。要获得师生和社会的认可, 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就要在心中装满服务对象的需求, 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教育事业中。每一位教育行政干部, 需深入基层, 认真调研, 扎扎实实做事, 真真实实做人, 以服务者的姿态对人、对事, 干好自身的本职工作, 应是遵循的最基本的要求和准则, 放下、摒弃“官本位”意识和“官老爷”的架子, 摆正“公仆”与“主人”的位置, 强化生本理念, 树立服务为首的意识, 切实搞好服务。

二、始终坚持思想引领, 切实发挥带头作用

思想以及行动引领是教育行政干部的必修课。教育行政干部要始终把学生放心中, 在做好服务师生的基础上, 针对各校的实际情况, 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并以自身的言行, 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在争当“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中, 教育行政干部不能在引领者这一层面上有所缺位, 而是要勇于担待责任, 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做好分内之事, 既要干好行政工作, 也要尽到教师职责,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都必须符合规范, 必须遵守规章制度, 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 干出成绩。因为引领者的好坏所产生的“蝴蝶效应”截然不同, 只有清正廉洁、身正为范、作风踏实, 才会赢得广大师生、家长乃至社会的认可。荀子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教育行政干部要注重每一个细节, 踏实做好每一件事, 从而引领大家, 引领学校, 引领教育事业。必须扬弃做事斤斤计较, 贪图小利, 徇私舞弊, 假公济私等种种丑恶的行为, 在思想上净化自己, 在行动上苛求自己, 方能在争当“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中彰显出教育行政干部“好”的本色。

三、全面履行管理职责, 着力提高工作效能

管理是教育行政干部的一项重要的基本职责。既然是“职责”, 就不能把“管理”看作是一种可以擅自使用的“权力”, 而是一种神圣的义务。我们通常说教育行政干部是“教师中的教师”, 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育行政干部大多是从事教师职业的杰出人才, 属于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二是教育行政干部是教师队伍的模范和“领头雁”, 是教师群体的拔尖和领军人物。教育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学生队伍等均是这个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教育行政干部既是服务者, 又是引领者和管理者。在履职尽责的过程中, 除了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一名优秀的引领者, 还应具备一名管理者所拥有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等,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 着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 注意分工与合作, 尊重个体存在的价值, 衔接好各个环节的关系, 进行科学管理, 挖掘团队协作进取的潜力, 凝心聚力谋发展, 不断释放工作效能, 做一位教学业务过硬、决策前瞻性强、群众信誉度高的管理者, 为学校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助推器。

13.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篇十三

——玉溪市运政处交通行政执法经验材料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进一步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玉溪市交通运政管理处作为法定授权的行政执法单位,在执法过程中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力地推进了“两个文明”建设,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1997年4月省交通厅授予“运政管理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9月被交通部授予“道路运政管理文明单位”称号。在依法行政工作中,我们得出了以下经验:

一、以普法教育为契机,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交通运政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执法工作的好坏。为全面提高运政职工的执法水平,玉溪市运政处抓住“三五”普法的契机,狠抓干部职工的法律学习培训,先后征订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三五”普法读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讲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知识》等教材供职工学习;同时,还派出业务骨干参加省交通厅举办的相关法律知识培训,通过这些学习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全市职工的法律素质。全市171名运政执法人员,全部通过省交通主管部门举办的行政执法培训班培训合 1

格,取得了行政执法的资格条件。

二、学用结合,努力在实践中依法行政。

加强交通运政系统的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不仅直接关系着整个运政系统的执法形象,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路运输安全秩序。我市运政处在抓好本单位职工依法行政的同时,还结合自身的特点,把法制宣传教育扩大到企业和运输业户,不断增强广大运输业户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为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整个工作的开展。

一是加大水陆运输市场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人人懂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在整顿和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工作中,我市运政处十分重视宣传发动工作,共散发整治通告20000余份,出动宣传车100余辆次,利用有线电视集中宣传整治精神,悬挂布标60余条,编写整治简报28期,并在互联网上发布《云南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云南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些措施为依法整顿道路运输秩序,打击“黑车”的违法经营行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保证了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2001年1月,被省交通厅表彰为“云南省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先进集体”

二是加强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管理,树立安全第一意识,严格依法办事。交通运输安全不仅是我们行业管理部门的事,而且是各级政府都重视和关注的大问题。我们在抓好水陆运输

安全的工作中,把安全管理同依法行政结合起来,行之有效地抓好安全管理。首先是运政处与县、区运政所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运政所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其次是协调各级政府与企业签订责任书,确定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具体抓好落实;第三是抓好重点季节的运输安全,每到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黄金旅游周,都把运输安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督促企业加强安全防范工作;第四是坚持标本兼治,定期召开企业负责人会议,做到警钟长鸣,并根据情况组织经营者分期分批进行培训,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管理就是效益”的观念;第五是加强监督检查,发现不安全苗头及时整治和纠正。对违法者,不论涉及什么单位、什么人,都严格依法查处。为我市运输安全做出了积极努力。多次被省交通厅、省航务局、省港航监督局、玉溪市政府表彰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三是严格依法办事,做好审验换证工作。审验工作是交通运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一年一度审验工作中,我市运政处做到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审验工作中执法人员铁面无私,对违犯管理条例的,该取缔的坚决取缔,该吊销证照的吊销证照,该限期整改的限期整改。并做到规范使用和严格管理执法印章,执法印章安排专人管理,从未出现因执法印章管理不善而必生的差错。由于在审验换证中严把市场准入关,规范了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和行业服务质量,从而促进了我市道路运输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为保证交通运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省交通厅根据我省的 实际情况,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我市运政处在行政执法活动中,严格执行省厅的规章制度,依照法定程序办理,做到程序合法。在对违章行为的处理过程中,认真填写执法文书,正确使用法律依据。2001年在运政稽查中,共出动稽查人员18765人次,查处违章车辆10816起,收缴罚款220270元。一年来,未发生过一起因执法活动而被投诉的案件。运政处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还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及社会舆论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过程中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利用一年一度的交通行政执法证件审验工作,清退不合格的执法人员,整顿执法队伍,树立良好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形象。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强了交通系统法制督察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建立起一支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交通法制督察队伍。

四、契而不舍,依法行政,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几年来,玉溪运政处通过各种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提高了运政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明显增强,形成了自觉学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气,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2001年,全市客运量完成839万人,旅客周转量完成70,703万人公里;货运量完成2128万吨,货物周转量完

上一篇: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习报告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