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复习(共13篇)
1.中国的气候复习 篇一
世界的气候类型 课题:世界的气候类型
科目:地理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一、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主要特点,并会看世界气候分布图。过程与方法:会利用图及表格判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提高学生读图、析图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世界各大洲的气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关注世界气候的情感。
复习重难点:
重点: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难点: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及表格判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三、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两幅图片 他们反映了怎样的气候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报告显示,人为碳排放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因此全球都在提倡低碳生活。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之做点什么?
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看来大家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也都非常关注全球气候的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世界的气候类型。全球气候变暖
绿色出行,提高节约意识等
知识梳理
广袤的地球,气候千差万别,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有?
下面给大家3分钟时间完成导学案气候类型表格
看见大家都完成了,下面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
(展示课件)找学生上黑板指认不同气候景观图,说明是哪种气候类型,其分布规律和特征是什么?
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气候类型、温带的气候类型、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上讲台指图,展示说明(四人)
合作探究
掌握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下面我们发挥一下小组的力量,完成学案第二页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 小组合作完成 两同学上黑板写出答案
规律自探(课件展示)
通过刚才的分析,老师觉得你们一定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吧
1、除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有?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有?
学生回答
1、地中海气候
2、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试牛刀
现在我发现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掌握情况了,这里我给大家准备了两个题目:
根据地理分布地区判断是哪种气候类型
2、自然景观呈现以下变化的是哪种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类型的判读(精讲)
刚才我们学习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你们想知道如何判断气候类型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气候类型的判读,我们常见的无外乎两种: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
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分三步判读出来: 以“温”定半球 以“温”定带
③以“水”定型
学生看课件认真听讲并作笔记
对比分析
咱们现在先来看一下经典的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先判定类型再比较异同 学生回答 资料分析
观察表格判定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会考链接
地理会考中气候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2013年潍坊地理会考中就考到了关于气候类型的题型,下面我们就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会考的难易程度。学生思考做题 展示结果
能力提升
学习了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判读,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七大洲各自的气候特点 每组说一个洲的特点
拓展提高
小明在一则报道中看到,希腊雅典冬季容易发生洪灾,你认为可信吗?原因? 可信,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六、达标练习
(见学案达标练习)
七、板书设计
世界的气候类型
一、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三、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比较
二、气候类型判读
2.中国的气候复习 篇二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国际上已经对气候变化问题开展研究。这些年来,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国际政治和外交话题。为什么大家都关注气候变化?一是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造成的社会危害越来越严重。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 有93%的被调查者认为了解气候变化。二是国际领域, 围绕着气候变化引发的利益之争越来越激烈。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之间, 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利益团体对气候变化的认识都有一些不同的表述方式。
气候变化问题, 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原国家主席胡锦涛曾讲过, “气候变化问题是环境问题, 但也是发展问题, 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把气候变化放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来认识, 气候变化的研究领域更宽了, 研究气候传播问题的基础也更厚实了。
气候变化不但关系国家发展、社会发展、民族发展, 而且关乎全人类的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非常艰巨, 也非常紧迫, 需要全国和全世界共同来应对。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中国的气候传播认识是自发的, 内生的也是渐进的。2010年4月份,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正式组建, 从跟踪哥本哈根气候谈话会议入手, 研究在国际平台上政府、NGO怎么样利用媒体, 怎么样进行传播。本文将对中国气候传播研究发展脉络做一个分析, 同时分析中国气候传播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探讨中国今后气候传播的方向策略和路径。
一、气候传播的内涵
什么叫气候传播?气候传播, 顾名思义是指从新闻和传播的角度来研究和解读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一种传播现象, 气候传播将气候变化信息和相关的科学知识为社会公众所理解和掌握, 并通过公众态度行为的改变, 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的社会传播活动。
气候传播有几个基本概念。首先气候传播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这种传播活动把气候变化的信息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传播给公众, 让公众理解和掌握。改变它的态度和行为, 最后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
简单来说, 气候传播是一种有关气候变化信息和知识的社会传播活动, 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为研究方向和行动目标。作为一种社会传播活动, 它既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不可缺少的一种舆论方式, 也是人们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 可以借助的无以替代的一种传播手段。研究气候传播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借助传播的手段, 运用有效的传播方式来促进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 并最终体现在引导他们自觉投入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上。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 气候传播研究需要研究气候传播的主体, 有哪些主体, 有哪些内容, 通过什么渠道, 采取什么策略, 这样传播的基本要素和内涵, 及其相关的关系。建议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
从世界的范围来看, 气候传播的学术研究成果, 还不是很多。要想取得理论上的突破, 就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学术成果, 充实气候传播的理论体系。比如,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成立的专家委员会, 聘请了各个领域的专家, 很多都是自然科学、科学技术方面的专家。通过借鉴科学家的学术成果, 充实气候传播的理论体系。
盯紧当前气候传播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做社会科学研究一定要有问题意识, 带着明确的问题意识, 带着解决问题的一种愿望来做研究, 为社会发展服务。所以要依据实践所提出的一些线索和经验, 从学术层面对他进行理论的解读和探讨, 上升到理论层次, 反过来用来指导实践, 这是学术研究要达到一种目标, 实现的一种目标。
二、中国气候传播研究面临的机遇
当前中国气候传播研究面临的机遇, 包括国内机遇与国际机遇两方面。
(一) 国际机遇
中国气候传播研究面临的国际机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 国际气候治理取得了基本共识。这些年来在联合国的努力下, 在世界各国的参与下, 国际气候治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形成了三个基本的共识。这些共识对中国气候变化与传播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一是气候变化确实发生, 并且是有人为因素造成的。美国前副国务卿克里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 认为气候变化确实发生的, 而且主要是有人为因素造成的。2012年, 美国飓风发生之后, 美国总统克林顿也讲到, 这场飓风灾害是气候引起的。其次, 发达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应该承担历史责任, 这也取得了一些共识。再次, 面对气候变化, 全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 只有实现对气候危机的全球治理, 才能转危为机,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这个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生存危机, 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都是危机, 怎么转危为机, 都已经有了共识。
第二, 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正在不断的提升, 为气候传播研究在国际层面的深入展开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年我觉得从杜伟司长发言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从杜详琬院士发言当中也可以了解到中国政府这几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在国际领域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提升。这样一些政府的举措, 为我们研究气候传播, 特别是在国际层面上来开展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这几年我们这个项目中心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举办期间连续举办了多场边会, 从去年开始, 我们在里约可持续发展大会上, 和多哈的会议上举办两个边会, 这都纳入中国政府代表团的边会系列, 在这样平台上来做一些研究, 我觉得对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第三, 我们中国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研究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 为气候传播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平台, 我们成立专家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对我们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去年在比利时参加欧洲学院举办的气候变化方面的会议, 在会上专门介绍我们的项目, 受到欧盟一些国家学者和同行的关注。
(二) 国内机遇
中国媒体的气候变化报道日趋广泛深入, 为气候传播研究提供了内容支持。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吸引了众多媒体采访, 这反映了媒体对气候变化问题, 对气候传播的关注。媒体就是气候传播最好的渠道, 最好的方式。我们应该借助媒体, 做更多的传播工作, 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气候变化, 参与气候传播。
NGO企业关注气候变化, 并主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为传播提供案例支持。NGO方面这几年香港乐施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的中国气候传播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的介入对应对气候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是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的主要责任承担者, 它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对低碳经济的投入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关键, 尤其是在大气污染防治当中, 企业要发挥主导性作用, 主力军作用。因此, 今后对企业的参与也应是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高认知度和参与气候变化行动的自觉意识, 为气候传播研究提供了群众基础和社会动力。群众对气候变化关注, 对气候传播的参与行动, 也为气候传播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三、中国气候传播研究面临的挑战
中国气候传播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中国气候传播研究面临的挑战也有来自国际和国内的两个层面。
(一) 国际层面
国际层面的挑战。第一, 对气候变化的问题, 在国际领域还有争议, 很多质疑, 很多杂音。这些质疑和杂音的存在, 对国际气候治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需要高度的重视。第二, 国际气候治理的诸多挑战增加了气候传播的复杂性, 包括中国在内, 在治理气候当中面临着很多难题。一方面污染很严重, 导致民众强烈地要求要治理大气污染, 但是从行动上跟不上。虽然它表示愿意投入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但实际行动过程当中还有差距。
(二) 国内层面
国内层面面临着的挑战。首先气候传播还缺乏顶层设计。我们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研究气候传播问题, 这需要进一步推进。
其次, 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的认知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虽然调查结果显示, 有93%公众表示了解变化, 但是真正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 能够自觉参与行动的还较少,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三, 气候传播的研究广度和深度要加强, 研究的方法还需要完善。这方面,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的工作原则是“两路并进, 双向使力”的。在国际层面上, 该项目跟踪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国内层面上, 项目又做社会推广工作, 公众普及教育和培训工作。
此外, 气候传播研究需要聚集一个方面的力量, 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要有更多的学者加入传播队伍当中来, 从不同学科的视角丰富研究成果。
3.高三复习地形与气候教学设计 篇三
课程分析:
地形和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要素,是学习地理、认识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必不可少的基础。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世界及中国的地形和气候有了系统的认识了解。因此本节课把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了解地形对气候形成分布的影响。
学习本专题时,学生要用到世界地形和气候分布及区域地理知识,因此本节课可以使旧知识得到巩固,从而达到由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到回归基础回归课本。学情分析:
高三地理选修班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地理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地形和气候知识,这些知识在他们大脑中还处在相对分割状态,不能随时提取综合运用。虽然他们已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但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不强,考虑问题不全面。学习目标:
1、认识地形影响气候中的温度、降水和分布。
2、认识不同地区的地形影响气候的不同方面。
3、加强对世界地形、气候分布的进一步认识。
4、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设计理念:
根据高三备考复习第二阶段特点:实现由综合专题复习到回归基础回归课本,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和对基础的巩固。因此本节课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通过案例诱导学生分析思考,然后自己去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考虑到世界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内容繁多,因此拟定的学习方法是:提出问题,研究探讨,找出规律。课时安排是一节课。教学媒体设计:
1、运用图像,传递信息。以图代文,加强直观,化繁为间,促进对教育内容的理解。
2、运用实例,活化教材。气候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其机理是很抽象的,因此通过实例,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易懂,既可活化教材,亦可从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发其思考的潜能。
3、课堂训练,巩固提高。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地形和气候是组成自然环境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怎样描述某种气候的特征?
(点评:学生在描述气候特征时,通常只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而忽视气候的分布特征。通过对此问题的提出,诱导学生认识地形影响气候哪些方面,并达到温故而知新。)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引导:在组成气候各要素中,地形是否可以对其产生影响?每个地区的地形是否都影响该区气候的每个要素(气温、降水、分布)?
(点评:通过此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思考世界各地地形是怎样对气候产生影响的)
2、事例探究:
(1)局部探讨:青藏高原对周边气候产生的影响。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形分布图,并提示其对南亚、中亚、我国西北、西南四川盆地及高原本身气候分别产生的影响。
(点评:通过事例提出及教师的提示,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提出自己观点看法,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在提问学生时,尽管没有一个学生能将此问题完整回答,但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激发。教师在小结时,引导学生在课本中找答案,使学生通过综合问题分析回归课本,从而达到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师生共同小结:由于青藏高原高原的屏障,使南亚冬季气温比同纬度气温高,夏季产生丰富地形雨,比同纬度降水多;使中亚和我国西北受海洋气流影响小,降水稀少;对我国西南夏季产生丰富地形雨,冬季将西风气流分为南北后再到我国西南相遇从而形成阴雨天气;并使青藏高原本身形成高山气候。
(点评:让学生认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2)对比探讨:比较亚马孙平原与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差异,其中地形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图,指导学生在课本上找到相关的图,让学生比较。
(点评:对此问题,学生都觉得比较容易回答,很多学生踊跃发言,思维很活跃,但没有一个学生能表述完整准确。)
师生共同小结:刚果盆地热带雨林由于东部受东非高原阻挡,使该气候分布面积受到影响,亚马孙平原由于南、北、西三面高,东面低,使信风能从海上吹进来并产生丰富的地形雨。
(点评:通过此事例,让学生认识地形对气候分布有重要影响,并提高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3)在前一问题基础上继续深化探讨: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在欧洲分布最广、最典型的原因是什么?在其它大洲为什么不会如此?
教师展示这两种气候在全球的分布图,并指导学生在课本中找到对这两种气候的描述。
(点评:对这两种重要的气候,通过提问了解到学生比较熟悉,一般都可以说出这两种气候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但对这两种气候在欧洲分布最广、最典型的原因认识不深。)
师生共同小结:由于欧洲以平原地形为主,受西风带影响范围广,加上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所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且最典型。南北美洲由于受山脉阻挡,使该气候东西狭窄、南北延伸。在大洋州由于受陆地面积影响,使其分布面积小。
(点评:通过小结温带海洋性气候,学生对地中海气候形成分布特征很容易理解,达到了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3、学生探究
让学生在听课本上叙述自己所熟悉的地形对某种气候分布及形成产生的影响。
(点评:学生通过几分钟动脑思、动手做,都能完成对某一种气候的叙述,但从中也发现了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的错误。)
以下是几组学生共同出现的错误发言:
(1)、由于地形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在亚洲分布最广且最典型、在北美洲次之、再次是南美洲、大洋州。
(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其主要原因是地形的影响。
4、迁移深化
(1)例举你所知道的地形主要对气温产生重要影响的地形区(2)例举你所知道的地形主要对降水产生重要影响的地形区
(3)例举你所知道的地形主要对气候分布产生重要影响的地形区
(注:对气温影响主要是影响气温高低及温差大小;对气候分布主要是面积大小及分布特征)
(点评: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探究归纳中认识,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区对气候个要素产生的影响,为学生认识了解区域特征区域差异,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奠定了强实的基础。)
5、结束语
地形不仅对气候有重大影响,还影响自然环境其它要素(如生物、水、土壤等),并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归纳总结。
三、课后反思:
这节课设计符合高三学生第二阶段复习实际,从综合提高到基础知识的回归,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变传统高三高考备考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诱思探究教学。
4.中国的气候范文 篇四
教学内容: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旱涝灾害)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季风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季风气候特征的技能。
2、了解特殊天气对我国的影响。
3、了解旱涝灾害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模拟视频资料。
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新知。
教师先让学生认读《中国地形图》,了解感受中国各地不同的气候特征,提出自主学习目标。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让各小组自学教材知识后,提出讨论问题。
1、问:什么是季风?什么是季风气候?回顾我国的海陆位置?联系生活实际冬、夏各刮什么风?请同学们联想七年级学习过有关季风的知识,根据课本35页内容进行讨论分析。
2、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讨论分析交流。
3、归纳反馈:①一年内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叫季风。②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叫季风气候。③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④冬天盛行的风叫冬季风,夏天盛行的风叫夏季风。冬、夏季风的动态演示。
季风类型:风向、性质、范围、冬季风、偏北、干冷(北方大部分地区)夏季风、偏南、暖湿(东部、南部地区)
4、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投影〕中国地形图。
〔学生代表讲解〕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就此止步了。所以夏季风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我国东部、东南部地区。人们根据夏季风活动的范围,把它能到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无法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5、读图2-22回答: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哪里? 学生讨论后回答:(大兴安岭—阴山—巴颜喀拉山—风底斯山)
6、问:同学们能否尝试解释降水空间分布的成因?
〔学生交流后回答〕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充足;越往西北内陆,降水越少;非季风区降水最少。
7、问: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特点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我国东部降水集中于夏季?与季风的活动有关系吗?〔学生讨论交流〕 生:主要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受东南季风影响;与季风活动有关系。
8、雨带移动与雨季
〔学生讲解〕整个冬季,我国大陆被寒冷的冬季风控制,一般到4月份,夏季风开始形成并逐渐强大,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冬季风抵抗不了,向北退去,在此过程中,冷暖气流交锋,形成降水。5月,雨带位于沿海一带——华南雨带(东南沿海雨带)6月,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雨带(江南雨带)7、8月,雨带北移至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华北、东北雨带。9月,雨带南移。10月,雨季结束。
9、因此,我国的雨季出现在每年的5-9月。
〔教师总结〕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时间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时间短。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学生拓展思维活动:
为什么说季风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讨论归纳:我国的降水主要是来自于海洋的夏季风带来的。
空间上看:内陆离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所以降水少,而沿海降水就多。
从时间上看:夏季前后夏季风比较强盛,对我国的影响大,带来的降水多;而冬季前后夏季风弱,带来的降水就少。
10、学生阅读36~37页的“阅读”部分,并完成37页中的填表及思考题。
11、阅读37页中间部分并思考:除了季风气候显著外,我国的气候还有什么特征?
(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
1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7页,“我国冬季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国家”,回答下列问题:
①1月份,我国的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平均气温与法国的巴黎低多少摄氏度?(低22.7°C)
②7月份,齐齐哈尔的气温比巴黎高多少摄氏度?(高3°C)③齐齐哈尔气温年较差(最高月份的平均气温与最低月份平均气温之差),比巴黎高多少摄氏度?(齐齐哈尔比巴黎高26.3°C。)④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师生分析归纳〕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比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暖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由此得出气温冬冷夏热的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
〔归纳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三、拓展延伸:
1、学习了上面的内容,你能否总结一下我国季风气候有何特点? 讨论归纳: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我国季风气候对农作物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讨论后回答:光热充足,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季。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四、课堂巩固与练习:
学生完成38页活动题1、2题。(巡视指导)
5.《中国的气候》的教学反思 篇五
我选的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中的是中国的气候特点之二: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在初中地理中是难度较大的一节课,其内容跨度达到3-4个课时,要求掌握的内容囊括了中国气温及降水分布特点、中国温度带、干湿地区划分、特点及其对农业影响、中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显著的季风气候,并要求能阅读和分析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图和干湿地区图等众多图表,内容繁杂且抽象,要掌握这些知识,似乎非要把原理分析个透彻才能讲得清清楚楚。于是一不小心,不少教师就把本课上成了一节高中地理课(重视理论和原理的分析和理解)。
而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虽然已经是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水平较低,仍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所以我认为在处理本节教材时,还是应与具体形象的事物和生活体验相结合,特别在目前城市学生普遍缺乏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关注的情况下,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
所以本课的设计,我突出的是从日常生活体验出发,运用问题式教学,依托构建主义理论,把繁难的内容转变为可体验、可发现的知识和经验,并引导学生运用发现所得去解决问题,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本课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小组讨论热烈参与度高,学生在学习中很好的展现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本课的优点如下:
一、重新整合教材,设计问题有层次。
为了实现提高教材内容的易接受度,所以我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处理,化繁为简,把问题设置为“风”和“降水”两个部分,突出了季风气候的两大特点,力求深入浅出把主干知识揭示出来,并且在风和降水两部分内容间还特意设置了关联性问题,引起过渡,使两部分内容能够很好的融合起来。
此外,在设置问题时,我还注意使问题间有逐层递进的关系,并在最后设计了“今年夏天发生的干旱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问题式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就
在于问题的设置,特别要求注意适当设置开放性问题,这样的问题一般没有特别固定的答案,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高级思维能了。另外问题间按照“观察现象-发现相互关系-推理应用”的关系设计,体现问题间逐层递进的关系,这种设计融合了支架式教学未来教育的理念,能够使学生从自己目前的知识经验出发,把理解逐步引至深入。
二、设置的问题注重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怎样的知识学生才有兴趣?这个问题在一次上课中我有深刻的体会。那是中国气候的引入内容,课上我提问一个女生“你打算如何象他人描述海口的气候?”,该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并且来了一句“不知道有什么关系?又没有用!”,这个问题引起我的重视,于是在课堂上花了10多分钟的时间与学生寻找一年里日常生活小事与本地气候的关系,比如“什么时候墙壁会流眼泪?什么时候才能把棉被收起来?海口大概什么时候天气真正转冷?今年的天气表现正常么?”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参与度高,积极思考,学习效果非常好。
这件事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我深深感到越是抽象难懂的内容,越要生活化、实用化,课上问题来如果自生活,往往能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去进行学习和探讨,然后才能积极的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本课我设置了观察海口冷热不同时期风从哪边窗户吹进来,以及海口降水变化的问题,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较好。
三、实行合作学习,注意学生学情跟踪,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本课采取 “师徒结对”、学科小先生一拖N ”、“三学两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能最大限度的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程上来。另外,为了辅助学生学习,给予学习支架,特别给每个同学印制了学案。有了这份表,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就开始主动根据表上问题预习课本相关内容,并向教师提出问题,如课前有学生问“如何辨别现在上课所在教室的方向”,以及“关于风”部分的小表的填写说明等。
在课中,每提出问题后,都注意在每个小组间走动,及时了解各小组的问题讨论及答题情况。对回答的好,有自主意见的回答,及时热烈的给予表扬,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对个别较薄弱组给予适当引导,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比如碰到有一个小组在回答最后一个
问题时,答得不到位,我提示“答案有些笼统,希望能更有针对性些,要特别针对这个问题来回答”,这样既提出要求,又不打击学生,这是我比较注意的地方。思考最后的开放性问题时,考虑到初中学生现阶段思维的局限性,我提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形成大片沙漠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启发其对知识进行迁移。
四、重视地理素养的形成,课堂及时纠正指导
每个学科都有其独有的语言特点,或是专业术语,掌握这些,能更好理解并促进本科目学业的提高,特别在回答问题或考试答题时更是如此。因此,我会特别注意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例如,在读3月份—6月份的中国降水量分布图时,学生对雨带范围的变化用了“向外扩张”的描述,我会及时询问学生“向往是指往哪个方向呢?”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表达“6月份中国降水分布范围向北方扩大”。在讲雨季的时候,会提醒学生超过100mm降水的月份可看做进入雨季等等。
五、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活跃
整堂课学生表现积极主动,思维活跃,特别在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上,表现特别突出,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和课本内容,对我国今年夏天的干旱原因进行了大胆的推理,显示出很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之一,它能帮助教师更形象生动的把内容展示在大家面前,对重、难点的突破往往有很大的帮助。我在本课中也应用了这一手段,特别是在学习雨带移动这一难点内容时,中国09年3-9月的降水量分布图的展示,就对这部分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自然,本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问题设计:
对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方面仍显不足,真正的好问题应该能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去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的,但本课没有很好的做到这点,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的问题设计上,特别是“季风气候对我国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由于
课本有现成的答案,所以阻止了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深度思考,这是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果能对这个问题进行另外的设计,应该能带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过度不太自然:
有些过度显得苍白无力。太依赖幻灯片导致的。
三、时间分配:
6.中国的气候复习 篇六
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这些气候变化现象及其引发的后果越来越引起人类社会的关注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对于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家们在科学层面上的探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关政治、经济以及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环境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与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换过程,包括刺激、感知、环境认知和行为等一系列内容组成。感知是从环境中提取和接收信息的过程,而认知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产物,是对环境的识别与理解。行为是在认知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选择与行动。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让公众自觉参与并不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必须要让他们知道和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究竟到了一种怎样的情况?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气候变化已经给人类和即将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严重的影响?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采取哪些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只有对这些问题了解了,清楚了,应对气候变化才能成为公众自觉自愿采取的行动。为了对中国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状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我们通过中国天气网开展了“中国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认知状况调查”。本次调查共有3599位网民参与,其中有效问卷3489份,有效率为96.97%,样本分布(参见表1)符合调查需求。
我们对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1 网民对气候变化状况的总体认知
关于网民对气候变化的总体认知情况,我们从5个方面设计了11个问题进行考察,包括“对气候变化了解程度”、“对气候变化关注程度”、“对气候变暖的认识”、“对于气候变化主要现象的认识”、“了解气候变化的路径认知”。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运用SPSS16.0对网民气候变化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1)。得到Cronbach's Alpha为0.734,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总体认知情况(见表2)。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中国网民对于“气候变化”的了解程度比较高;(2)中国网民对气候变化问题非常关注;(3)中国网民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现象是“气候变暖”和“台风、暴雨、洪涝频发”;(4)中国网民认为气候正在变暖并有强烈地感受,他们关于“气候变暖”的判断主要源于自身感受而不是天气变化和各种演绎;(5)网络和电视是中国网民了解气候变化的最主要途径。
2 网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认知
关于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我们从3个方面进行考察,即网民“对引起气候变化原因的了解程度”、“对造成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原因的认知”、“气候变化影响因素受政治影响的认知”。共设计了6个问题。运用SPSS16.0对网民气候变化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 Alpha为0.724。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3)。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中国网民对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比较了解;(2)近八成网民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3)大多数网民对于科学家提出的全球变暖结论是信服的;(4)一半以上的网民认为气候变化的研究结论会受到政治因素影响。
3 网民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认知
气候变化之所以会引起重视,原因就在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深远。我们通过6个方面13个问题来对网民进行气候变化的影响认知考察,包括“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的整体认知”、“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影响认知”、“气候变化引发粮食危机的认知”、“气候变化对于环境影响的认知”、“气候变化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的认知”、“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认知”。运用SPSS16.0对“网民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 Alpha为0.749。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4)。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网民认为气候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目前造成的影响比较严重;(2)网民认为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气象灾害频发,引发疾病与死亡;(3)网民认为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首先是冬天变暖,其次为减少能源消耗;(4)网民认为气候变暖会降低农作物收成;(5)近八成网民相信气候变化会引发粮食危机;(6)超过85%的网民相信气候变化会造成环境恶化;(7)81%的网民相信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威胁;(8)超过六成的网民认为气候变化会给国家安全带来影响,并会引发冲突和战争。
4 网民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认知
为了了解网民对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情况的认知状况,我们从4个方面设计了8个问题进行考察,包括“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程度认知”、“对国际社会所做工作的认知”、“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理解”、“国际气候政策的政治学因素认知”。运用SPSS16.0对“网民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 Alpha为0.719。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5)。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网民认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够努力;(2)网民并未真正了解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作的工作;(3)网民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内涵理解不足;(4)网民认为美国和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不够努力,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期待;(5)网民认为国际气候政策受政治影响,国际气候政策的基础是国家实力。
5 网民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认知
为了解网民对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认知,我们从3个方面设计了3个问题来进行考察,包括“对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程度及做法的认知”、“对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有效性认知”、“对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支持程度的认知”。运用SPSS16.0对“网民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 Alpha为0.826。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6)。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网民认为我国政府在努力应对气候变化;(2)网民表示了解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采取的措施与行动,但了解程度有待提高;(3)网民认为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采取的措施与行动的有效程度不够高。
6 网民对应对气候变化个人及政府行动期待认知
为了了解网民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对个人行动及政府行动有哪些定位与期待,我们从4个方面设计了7个问题进行考察,包括“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总体认知”、“个人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认知”、“个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认知”、“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期待”。运用SPSS16.0对“网民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 Alpha为0.789。信度系数较好,说明问卷设计是合理可靠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网民对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认知情况(见表7)。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网民相信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赞成公民参与国家气候政策制定;(2)网民愿意为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做出努力,并支持政府各种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3)网民选择“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和“减少垃圾”来应对气候变化;(4)网民认为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和教育、鼓励技术创新来应对气候变化。
7.中国西北地区冰雹的气候特征 篇七
中国西北地区冰雹的气候特征
利用1971-西北185个站3~9月逐月和年冰雹次数,分析了西北冰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西北年冰雹次数有3个高值中心,一个在青海的曲麻莱,为19.6次,另一个在新疆西部的.昭苏,为17.6次,第3个在青海的刚察,为12.7次.185个站冰雹的月变化呈单峰型,主要出现在6~8月.西北185个站冰雹的历年变化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春季到秋季,冰雹强中心先起于新疆的昭苏这一中心有很强的持续性.青海南部的冰雹强中心5月在斑马,6月西伸到曲玛莱,7月再西移到托托河,8月东退到清水河,9月又南退到杂多,10月又东退到久治,然后基本消失.
作 者:康凤琴 张强 郭江勇 KANG Feng-qing ZHANG Qiang GUO Jiang-yong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重点减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刊 名:干旱区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ARID ZONE RESEARCH 年,卷(期):2007 24(1) 分类号:P4 关键词:冰雹天气 时空分布 变化规律 西北地区 中国
8.中国气候教案 篇八
坪地民族中学
王立富
21号
一、情景导入(略)
二、创设新课
(一)、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冬季等温线特征(1月): ① 气温有南至北递减。
② 等温线较密集,南北温差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并且日照时间也比南方长,因而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南方少;北方接近冬季(西北季)风的源地,首当其冲受到其影响,南方因有重重山岭阻隔,受其影响小。
③ 东部地区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技能归纳】等温线的判读及其影响因素
1、分析等温线的方法
2、等温线的影响因素
(1)纬度因素:这是影响我国一月东部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气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在它的影响下,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且由南向北递减。
(2)海陆位置因素:这是影响我国七月东部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这是由于:同一纬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温的差异。如右图(以北半球为例): 同一纬度,夏季大陆上升温较海洋上快,气温比海洋上气温高;冬季大陆上降温较海洋上快,气温比海洋上气温低。
3、特殊等温线——0℃等温线的地理意义
①南、北方(四大区)分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温度带)分界线。③水田与旱地(耕地类型)分界线。
④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界线)一线。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干湿区)分界线
4、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描述方法:
① 等温线的分布规律:a.形状(弯曲、闭合、平直);b.疏密程度;c.数值变化(取值范围)
② 影响因素分析:地形、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等 【能力迁移】读“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答: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虽然比南方小,但其日照时间却比南方长,从而弥补了因太阳高度差异而导致的热量差异。
2、中国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是哪儿?为什么会位于这些地方呢?
答:中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原因是此处地势低洼,深居内陆,大陆性强,增温快。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这是由于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容易散失。
3、中国夏季东部与西部等温线疏密程度、延伸方向怎样?分别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夏季,我国东部地区等温线较稀疏,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我国西部地区的等温线较为密集,且多呈闭合状分布,大致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
1、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
温 度 带分布
A 热带: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岛南部
B 亚热带: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岛中部和北部
C 暖温带:华北平原、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
D 中温带: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准格尔盆地、东北平原
E 寒温带:大兴安岭北段
F 青藏高原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北部
2、我国各温度带农业生产的差异 积温 主要农作物 耕作制度 温度带 中温带 年一熟 暖温带 :1600~3400℃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亚麻、一:3400~4500℃ 冬小麦、棉花、玉米、温带水果(如 : 苹果等)两年三熟 亚热带 :4500~8000℃ 水稻、甘蔗、油菜、茶叶、亚热带水果(如柑橘等)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
热带>8000℃ 热带经济作物(如香蕉、橡胶、咖啡、椰子等)年三熟
青藏高原区<2000℃ 青稞一年一熟
注:农业生产上把日平均气温≥10℃的日子称为农作物的生长期,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就叫做积温。
三、课堂小结(略)
四、布置作业:为什么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9.基于气候变暖的中国低碳城市研究 篇九
1 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自20世纪后半叶, 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气候问题, 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的生产生活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有关气候变化的预测结果显示, 到21世纪末, 全球气候系统仍将持续便暖暖, 地表温度平均上升1.1°C至6.4°C, 海平面平均提高0.18至0.59米。人类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目前对气候变暖的发生机理主要有两大不同观点。其中, 主流学派认为当前气候变化主要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最突出的一个表现是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引发了地表平均温度的升高、水资源分布的变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等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导致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风险增高。CO2浓度升高, 气候变暖, 从生活方面看, 冰川消融引起冰湖溃决洪水的风险加大, 海平面升高造成海岸带洪水的损害加大, 一些小岛国面临国土淹没的风险, 产生了国际安全问题的不稳定因素, 洪涝灾害、飓风骤雨等极端经常发生, 增加了预测预警难度;气候变化也加剧了资源供应危机, 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或奢恀的生产或生活方式, 如气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分布不均, 给水资源的安全管理和淡水资源供应带来巨大的挑战。
针对气候系统变化规律与趋势、积极研究和评估气候系统变化, 寻找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科学方法, 集中力量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来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并提高人类自身对社会的适应和恢复为核心的气候适应上来。其中, 以减少温室气体浓度为目标的减排行动是当前气候行动的核心。这就从化石能源开采和利用上着手, 改变原来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策略向节能减排, 降低碳排放发展, 寻求去碳化和零碳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城市, 并把低碳城市作为国际大都市发展的目标。因此, 低碳城市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的最根本, 最现实的选择, 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有利途径。
2 低碳城市的发展及目标
低碳城市内涵的界定是在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基础上揉和起来的既强调低碳生产又兼顾低碳消费的城市概念的转型。关于低碳经济, 2003年由英国首先提出。狭义的低碳经济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目标, 将低碳技术、低碳产品作为竞争手段来构建新型低碳城市及其贸易规则与财税体系。广义的低碳经济, 核心是在经济活动中减少碳排放或实现零碳化, 推动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优化产业结构, 建立低能耗, 低排放, 高效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 能源安全、节能环保等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低碳城市就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在人的行为主导下依托城市生态系统和科技创新,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实现温室气体低排放或零碳化, 在能源利用上转向低能耗、低投入、高能效方向发展, 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的核心目标是在能源利用中发展低碳产业, 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建设高效的城市经济和高度生态文明的城市, 达到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的的载体。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领域, 其关键是控制碳源、调配碳流、构建碳汇。控制碳源就是从源头上改变能源供给、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因此, 建设低碳城市就要解决源CO2排放的问题, 从根本上降低CO2排放量, 减轻温室效应。低碳城市的构建, 旨在城市化建设中保证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转变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低碳能源, 形成“城市——人——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理念, 实现资源低消耗、环境少污染、产出能效高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提升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 实现碳排放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脱钩的目标, 即低碳城市的战略目标。
低碳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 要以经济和社会系统的投入与产出、节能减排为原则, 通过以技术、政策、生活方式、机制、产业结构等去实现整个系统的结构性调整。城市是最要的减碳源头。可以从城市经济活动主要部门如建筑、交通、工业、能源等着手。据统计, 全球大城市消耗的能源占全球的75%, 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的80%。
3 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的治理模式及策略
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减少温室气体尤其是CO2的排放, 已上升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的问题。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 再到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谈判, 各国都在积极为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途径和方法。低碳城市的建设应运而生并成为碳源头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由于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城市, 因此, 城市作为碳排放的主要责任体, 如果城市的低碳化得不到控制那么整个人类社会的低碳化就不能实现。建设低碳城市是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自然环境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3.1 低碳城市的治理模式
要建立与低碳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模式及配套制度, 就要综合考察我国的基本情况, 制定合理的发展模式和制度政策。政府、市场和公民是发展低碳城市的三个主要参与主体。在治理过程中摒弃了政府作为解决公共问题的单一主体的观念, 号召市场机制、社会公民共同参与解决形成了所谓的三角治理模式, 如图示:
3.2 低碳城市目标实现策略
低碳城市的建设要提倡减碳的生活方式、低碳社会的治理模式转变, 实现低碳经济, 就应从环境资源利用的低消耗, 生产上环境的低污染着手, 以获得更多地经济产出, 从而实现低碳理念在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各个层面中迅速地推广。中国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必须摒弃发达国家在19世纪工业化初期采用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 转而遵循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模式。本文主要探讨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特点, 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社区和低碳城市经验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 积极寻找低碳城市建设的实现途径。
针对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的对策途径从四方面着手:消费者参与、企业主导、市场规范、政府引导。
(1) 从消费者角度, 应该树立低碳消费观、重视低碳环保教育, 培养公民低碳消费的意识和社会氛围。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低碳消费的宣传, 在全社会提倡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消费理念, 转变消费方式, 树立新型财富观, 摒弃奢侈、浪费的物欲占有心理, 大力倡导精神生活和精神消费。
(2) 加强企业主导, 推动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寻找化石能源的可替代品。
首先,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主体, 要增强对企业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就要不断的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加大对共性技术的联合研发, 共享低碳技术;其次, 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第三, 加快对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利用, 构建低碳消费的技术支撑体系;第四,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向低能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能效的经济模式转变。
(3) 市场方面制定合理的规范机制, 加强消费低碳化监督管理, 完善低碳消费服务。
这主要从三面着手:首先, 强化市场的导向作用, 加快市场化运作和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其次, 在城市化的低碳监督管理方面, 成立专门的低碳技术咨询与培训机构;第三, 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培育良好的消费环境, 加强监督管理。
(4) 政府应加大对低碳城市发展的引导, 完善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 提供财税资金支持。
政府依据“污染者付费, 利用者补偿”的原则, 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排污企业以及个人征收惩罚性税收, 对那些在节能减排上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 既可以达到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惩治的目的, 同时用征收来的税款进行环境的专项治理;同时进一步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方面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如《低碳经济促进法》;低碳城市的提出, 根源在于气候危机。所以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 应完善气候变化的立法体系, 开发利用可替代的清洁新能源, 尽快出台一部综合性的能源基本法, 即能源法。
参考文献
[1]顾朝林, 谭纵波, 刘宛, 于涛方, 韩青, 戴奕欣, 刘志林, 郑思齐.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 2009, (3) .
[2]辛章平, 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 2008, (4) .
[3]陈建国.低碳城市建设:国际经验借鉴和中国的政策选择[J].能源应用, 2011, 10 (2) .
[4]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 2008, (5) :22-23.
10.中国的气候复习 篇十
一、选择题
很多科学家认为,北极周围形成的大量参差不齐的冰将在2030年夏季完全消失(甲图)。科学家借助卫星图证实,南极一巨大冰川从冰架上断裂入海(乙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臭氧层破坏
C.冰川运动
B.酸雨 D.全球变暖
()。
2.针对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人类应采取的对策是
()。
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 ④减少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 ⑤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⑤ D.③④⑤
解析 第1题,冰川消融和冰川断裂入海均是全球变暖导致的结果。第2题,针对全球变暖应采取的措施可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对温室气体吸收,发展新技术新能源等方面考虑。
答案 1.D 2.B 下面的a图示意某年不同收入国家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情况,b图示意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变化的关系,c图示意气温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5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小的多为经济收入高的国家 B.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多为经济收入低的国家 C.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升高,海平面也升高 D.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降低,海平面也降低 4.上面三图反映了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危害
D.冰川运动
5.关于上题反映的环境问题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解析 第3题,由a图可知,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多为经济收入高的国家;由b图和c图可知,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升高,海平面也升高。第4题,由图可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带来全球变暖问题。第5题,全球变暖会导致干旱、沙尘等灾害性天气频繁,温度升高,热量增多,会使中国的自然带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移动。答案 3.C 4.B 5.A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
C.①②
B.③④
D.②④
7.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B.绿洲萎缩 D.气候变干
解析 第6题,据图中等值线数值的特征可知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与历史时期相比,艾丁湖湖区范围在缩小,所以艾丁湖对环境的调节作用减弱。第7题,艾丁湖1万多年来的变迁,主要表现为湖区萎缩,湖面缩小。如此变迁有人为原因在内,但主要还是自然原因所致,气候变干是主要的自然原因。
答案 6.A 7.D 读下图,回答8~9题。
8.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A.我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南移 B.农牧交错带将北移
C.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肥力下降 D.该问题不会对全球乃至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9.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是
()。
A.向大气中排放的SO2大量增多,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 B.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和热带雨林遭砍伐,减少砍伐 C.工业化进程加快,减缓工业化进程
D.生物物种增多,对食物的争夺加剧,控制生物多样性
解析 图中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第8题,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种植冬小麦的北界将向北移;农牧交错地带将南扩;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的出现增多,已经影响到粮食安全;气温升高使微生物的分解加快,使土壤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第9题,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以及森林大量被砍伐。答案 8.C 9.B
雅各布港冰川位于格陵兰岛西部,下图为据2001年的冰川前端卫星影像资料,综合历史测量所绘冰舌位置图。据图判断10~11题。
10.图中所标记的1851~2006年间重要年份该冰川前端(冰舌)位置显示()。
A.该冰川消退了大约50千米 B.该冰川前进了大约50千米
C.该冰川消退速度以2002~2003年间最慢 D.该冰川前进速度以1964~2001年间最慢
11.图中白线为海岸,受冰川侵蚀该岛形成的特殊地形为
()。
A.红树林海岸
C.海蚀岛礁
B.珊瑚礁海岸 D.峡湾
解析 第10题,根据图中比例尺可以计算出在此期间该冰川消退了大约50千米。第11题,受冰川侵蚀作用,海岸形成幽深的峡湾。答案 10.A 11.D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13.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但不改变地表形态 B.维护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C.不断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促使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 D.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解析 第12题,①为火山喷发释放二氧化碳,②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③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④为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目前人类影响到的环节主要是植被破坏,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以及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第13题,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可以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维护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和不同纬度间的热量平衡。并且水循环促进地表化学元素的循环。答案 12.C 13.C 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图中的哪些过程有关
()。
A.ab
C.bd
B.ac
D.bc 15.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 ②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 ③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 ④短期内,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A.①②
C.②④
B.③④
D.①③
解析 第14题,“温室效应”是大气逆辐射加剧的结果,二氧化碳和水汽可以大量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增温,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传递给地面;图中c表示大气向宇宙辐射、a表示地面辐射。第15题,光化学烟雾主要是交通工具向大气排放的废弃物在强烈光照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短期内,“温室效应”加剧将导致大量冰川融化,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增加。答案 14.C 15.A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本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填入表格中 A.极冰融化
C.沿海低地被淹
B.毁林
D.燃烧矿物燃料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解析 第(1)题,注意前后因果关系自左向右D、B、A、C。第(2)题,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如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CO2排放量大。第(3)题,预防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可修建防波大堤等工程,另外还要疏浚河流以防内涝。第(4)题,减少碳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一是推广节能技术,二是优化能源结构,三是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答案(1)(自左向右)DBAC(2)原因: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加高加固防波大堤;整理疏浚河流以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4)①发展并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③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1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
图1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
图2(1)读图1,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并简析原因。(2)读图2,简析B所在地区在世界交通位置中的重要性,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提升北冰洋海运价值的影响。(3)图2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解析(1)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观测值呈上升趋势。(2)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航道通航能力增强,其地位越来越重要。(3)全球变暖导致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复种指数提高。答案(1)模拟值:全球气温不断升降和波动。观测值:全球气温波动上升。原因:人类生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植被的破坏。(2)重要性:B所在地区是联系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捷径。影响:浮冰或冰盖融化,利于航行。
11.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篇十一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该类型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该类型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这类型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分布在大陆内部纬度较高处。
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分布在极圈附近纬度较低处。
极地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分布在极圈附近纬度较高处。
12.中国的气候复习 篇十二
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一向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并为此做出巨大努力, “十一五”规划提出能源消耗强度下降20%目标, 并且下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 各个省份已经完成。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低碳转型, 2010年确定了在5个省、2个直辖市和6个城市进行示范。同时, 还有一些地区自主开展了低碳经济的试点工作。根据中国全国人大的要求, 国务院已经授权有关部门着手起草《应对气候变化法》,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不仅重申了中国对于世界宣布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还明确了一系列具体行动、政策措施, 建议把气候变化作为资源、环境、生态的第一条任务, 引领相关工作。第一次提出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第一次提出要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议还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并针对近年来气候事件频发, 对水利建设、地质灾害防御作出具体安排。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 需要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 《巴厘行动计划》授权进一步谈判, 《巴厘路线图》确定了谈判方式, 即在公约下确定长期行动的活动, 在议定书下确定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指标。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 就长期行动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的透明度等问题达成了政治共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 为了换取发达国家落实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的承诺。中国接受了对国内行动进行国际磋商与分析的条件, 为形成哥本哈根协议作出重大贡献。
为了推动谈判按照巴厘路线图规定的双轨模式前进, 中国于2010年10月在天津承办了第4次谈判工作组会议, 通过2010年4次谈判会议, 2个谈判工作组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方希望坎昆会议达成具有约束力的成果, 至少在一些基本一致的问题上做出决定, 为2011年南非会议最终完成巴厘行动计划授权的谈判任务奠定基础。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 与各方一道努力推动谈判取得全面、平衡和有约束力的成果, 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2 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态度
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2010香港气候变化国际会议, 会议将要讨论的内容涉及科学、政策、国际合作、技术创新和公众意识等诸多领域, 整个活动又采用了主题研讨、案例分享、网络比赛等不同方式, 显示了组织者独具匠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受到会议主题的启发, 我就科学、责任、制度和创新4个要素谈一点谈法。
2.1 科学
科学研究对于认识和应对气候变化起到独特重要作用, 没有IPCC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一系列科学结论及其依托成千上万科学家的重要成果, 就不会有现在全球规模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同时, 关于气候变化结论饱受质疑, 特别是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引发广泛的科学问题的争论。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应当说, 个别科学家的不当行为不会影响IPCC科学结论的公信力, 关键是要正确对待不确定问题, 其实公约已经特别规定了预防原则, 也就是“当存在造成严重的或者不可逆转的影响威胁时, 不应当以科学上还没有完全的确定性为理由推迟采取措施”。预防原则来源于环境的忧患意识。事实上, 自从人类第一次从太空看地球, 关于地球家园忧患的情怀就不断传播和加强, 可以说科学认识和责任感共同作用才催生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
2010年以来世界各地超乎寻常地发生了一系列气候事件, 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人们应该从现实事例中进一步认识到气候变化的危害性。根据不久的前报道, 汇丰银行2010年8月至9月间在15个国家和地区访问了1.5×104人, 结果表明, 新兴经济体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比较其他地区领先, 而气候变化首次成为香港人最关注的问题。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发达国家和更多的富裕人群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很简单的道理, 灾害损失比与财富的集聚成正比。如果人们都认识到这一点,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就会大为改观。
2.2 责任
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基石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事实上, 事关全球环境与发展的所有领域都适用这条原则, 这是1992年巴西里约联合国气候发展大会的主要结论, 但是, 现实中, 总有人企图回避它, 甚至有人在谈判中直接说它是毒药。不明白真相的人们还以为发展中国家以此阻碍谈判进程。对此, 我们当然可以引用公约法律规定辩解, 我们更可以用常理进行分析。迄今为止的国际秩序对发展中国家有太多的不公平。考虑到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 如果要求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共同的责任, 那首先在道理上就是错误的。发展中国家没有理由不把饥饿、污染、疾病、教育等问题放在首位, 这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
气候变化问题上, 发展中国家必须把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放在首位。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冬天是很难受的, 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冻疮都是很普遍, 随着气候变化演变, 气候会更糟糕。集中供暖正在成为一项十分合理的或者相当必需的要求。尽管面临增加能源消费合理要求, 中国仍然打算控制能源需求总量增长, 主要是控制高耗能工业发展。相比之下, 不少发达国家仍在增加能源消费。
2.3 制度
有的观察家指出既然中国国内行动力度如此之大, 为什么不在国际会议上做出承诺呢?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看到责任意识和责任制度是2个层面的问题, 在现实国际规则制定过程中, 发达国家是先生, 发展中国家是学生, 先生可以说得多, 做得少, 学生不行。何况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还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是1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在国际谈判中必须保持与发展中国家一致的立场, 必须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而这最终真正有利于全球气候变化合作行动。
2.4 创新
应对气候变化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的关键在于市场信息正确引导。中国决定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体系, 是我们看到不仅符合经济学一般原理, 也为欧洲成功实践所证明,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赞成全世界的碳排放交易, 这正是国际行动与国内行动差异所在。
3 结语
气候变化既是1个复杂的科学问题, 又是1个现实的挑战, 我们需要全面了解科学、责任、制度、创新各个要素的作用与他们相互之间的关联和差异才能更有效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
摘要:叙述了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贡献, 指出, 必须从科学研究、承担责任、制度建设和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4个方面作保证, 才能实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目标。
13.中国的气候复习 篇十三
知识目标
1.学会阅读大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2.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3.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的技能。2.能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德育目标
通过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2.使学生懂得天气的多变性。3.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讨论法、谈话法、探讨分析法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地图 教学过程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长春市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某天在2时、8时、14时、20时测得气温分别是4℃、8℃、20℃、12℃,则当日该中学所在地的日均温是()
A.44℃
2.降水概率为0,表示()
A.多云
3.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B. 阴
C. 肯定无雨
D. 肯定有雨 B. 16℃
C. 11℃
D. 12℃
A. 赤道附近地带终年高温,降水少
B.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C. 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D.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 4.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冰雹
C.降雨 B. 降雪 D.大雾
5.我们了解天气状况的途径除收听天气预报,还可以拨打电话,电话是()
A.120 B. 119
C. 121
D. 110 6.我国为了加强对大气进行环境监测,每天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其主要评价指标是()
A.空气污染指数
C.空气的含氧量
7.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8.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1月
9.下列条件中,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①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 ②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 ③从高空中下沉到地面的气流 ④从地面上升到高空中的气流.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B. 7月
C. 6月
D. 12月
B.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 空气的能见度
10.关于世界年降水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附近降水多
C.两极地区降水多 二.填空题(共5小题)
B.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D.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 1.在天气预报图上,的 灾害.
表示
天气,表示夏秋季节常给我国沿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2.一般而言,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
;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
.
3.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
,绿色表示
.
4.天气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长时间、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它的突出特点是
(多变、稳定).
【中国的气候复习】推荐阅读:
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与气候的几个“极”11-12
气象气候学复习资料11-26
雨水节气的气候特征06-13
气候类型的判断教案09-10
小雪节气的气候特点10-1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06-12
关于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06-28
描写自然气候的比喻句12-03
世界的气候的教学设计07-23
简述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