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中的通假字

2024-07-01

小石潭记中的通假字(共2篇)(共2篇)

1.小石潭记中的通假字 篇一

具通俱“都”的意思

属通嘱“嘱咐”的意思

见通现“出现”的意思

【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往。)

2、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闻水声(闻,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

5、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古义:大约。今义:副词。)

6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西:向西

2、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下: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空:在空中

4、日光下澈。名词作状语下:向下

5、俶尔远逝。名词作状语远: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西南:向西南

7、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七星一样;名词作状语蛇: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凄:使…凄凉;使动用法寒: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使动用法鸣: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乐:以…为乐

12、近岸。形容词作动词近:靠近

13、隶而从者。名词作动词隶:跟着。

2.小石潭记中的通假字 篇二

《礼记·乐记》是古代礼乐方面的重要理论专著,作者有多种说法,如战国时公孙尼子、西汉时河间献王刘德及其门人毛苌等,但迄今并无定论。《乐记集说》通过问答,论述了先秦的礼制、礼意,记述修身作人之准则。其中内容广博,门类繁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化,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伦理思想。它对我国先秦时期的礼乐思想做了系统的总结。

宋人卫湜所撰写的《礼记集说》,隶属经部·礼类·礼记之属。为注解《礼记》之作,遍采群言,卷帙浩繁。历经30余年反复修订而成。从对篇名作解题和对经文作注释两方面征引了144家解义,有人叹为“数十万言,体大思精,条理清晰,采择广博,有条不紊。”其中“乐记”所占部分为卷九十二至卷一零一。《礼记集说》作为补“圣代阙文”所撰的一部大书,卫湜认为自己应当将汉代郑玄的《礼记注》和唐代孔颖达的用注疏方式写作的《礼记正义》这两部汉学的最高成就作为主要部分,在罗列一段《礼记》经文后先列出郑玄《注》,再列孔颖达《正义》,对这两部著作的的重视贯穿于整部《礼记集说》,之后再征引诸家解题内容时,因从汉代到唐代的许多《礼记》著作都已散佚,宋代学者虽对《礼记》非常重视,但各家的研究角度和重点又不尽相同,所以为博求汉唐及宋代各家之说,卫湜对多家观点按时代的先后排列进行一一罗列。由于各家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篇名、篇旨予以理解,汉唐时期的学家训释《礼记》是重文字的训诂,不重义理的推阐,宋代学家偏重义理的阐发,而不重考据,通过这些所罗列从汉唐到宋代诸家的解义,其中既有大量关于考据的内容,也有关于阐发义理的内容。作为今人的研究了解到前人的研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与元代陈澔和清代孙希旦《礼记集解》不同,卫湜在《后序》中指出自己“罗列诸家解义,不下己意”,意思是他人著书一般主要以阐明自己的观点为主要功效,而他自己的所作则是列他人解义,一般不增加自己的意见。在《集说名氏》中写道:“凡有及于理经刻意开晓厚学者”,对于断章取义、妄加讥诋《中庸》《大学》者则不入选。也就是说,卫湜在征引诸家之解义时,就是对以正统儒家思想为主,糅合墨、法、道、阴阳、杂诸家某些因素形成的系统思想,其中“天人合一”音乐美学思想也是这部书中的一个重要表达,而作为礼乐与天地关系的顺应关系则是其中的核心。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万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与礼乐也。”《乐记》认为:乐,表现了天地之间的和谐;礼,表现了天地之间的秩序。万物生长是因为和谐,万物之间能显现差别是因为秩序。乐依照天道而作,礼要按照地理而制。制理超过分寸会造成混乱,作乐超过分寸会越出正轨。只有明白天地的道理,才能制理作乐。郑玄认为:“化犹生也,别谓形异也,乐由天作,礼以地制,取法天地也,过犹误也,暴失文武之意。”

孔颖达认为:“礼乐从天地而来,王者必明于天地,然后能与礼乐。乐调阴阳是天地之和,礼明贵贱是天地之序;乐生于阳,是法天而作;礼生于阴,是法地而制。圣人识合。”即礼乐产生于天地,为君王者必须先明白天地的道理,之后才能够制礼作乐。音乐的阴阳调和是天地共同创造的,礼鲜明的贵贱差异是由天地的秩序所决定的;音乐产生于阳,是根据天道而做的;礼产生于阴,是根据地理所作的。这样的道理是圣人制礼做乐的根据。

长乐陈氏曰:“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秩序。和则不乖,故百物因形移易而皆化;序则不乱,万物萌区有状而皆别。乐统同也,嫌于不异,故言百物以辨之,礼辨异,嫌于不同,故言万物以统之。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秩序;则合异以为同。乐由天作,礼以地制,则散同以为异。古者制定制理功成,作乐,礼未可制而制之,是过制也;乐未可作而作之,是过作也,过制则失序矣。”即音乐是天地之和而为之,礼则是天地秩序的结果,合异相同。古人制礼作乐,作乐不可没有礼,如果不能作而为之,就是越出范围而失去秩序的行为。

严陵方氏曰:“和则统同而化,故言百物皆化,序则辨异而别,故言万物皆别,然后可以祀天祭地,万物亦百物矣。举其数之成则曰百,以其类之聚则曰万。于礼言,为以物,既别不嫌于数之不辨故也。制礼所以致治然,过制只以为乱,作乐所以致和然,过作只以为暴明于天地,然后能与礼乐制作之过,则礼乐之道发(廢)矣,故以兴言之经有曰:“乐由阳来,理由阴作”;有曰:“乐由中出,理自外作”;有曰:“乐由天作,理由地制”;或言阴阳或言中外或言天地,言皆不同,何也以道,言则曰:“阴阳以分言,则曰中外以形言,则曰天地。”即在前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无论阴阳、天地、中外,虽然说的不同,但实际的道理相同,根据阴阳所区分的,其道理在于内外;根据形式来划分的,其道理出自天地。

马氏曰:“乐者,天地之和,此言其自然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此言其自然之序也,天高地下万物散殊此天地之序,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至于煖以日月而百化兴焉,此天地之和也。天地和而百物化,故乐由天作,而圣人作乐以应天地以序,而万物别故,礼以地制,而圣人治礼以配地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者,所谓作者之谓圣是也。”提出圣人制理作乐应当与天地万物相应。

李氏曰:“天地奠位,故序神明通气,故和。和所以为乐,序所以为礼,故曰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和故百物自消自息而皆化,序故万物或合或离或赢或缩而皆别,和则属乎阳,序则属乎阴。属乎阳者属乎阳者丽乎天,故曰乐由天作也;属乎阴着丽乎地,故曰礼以地制也。”进一步探讨了礼乐的阴阳属性后,对天地的礼乐对应关系来进行解释。

庐陵胡氏曰:“易,于乐取雷出地,奋是天地之和,于礼取上天下,泽是天地之序,乐由天作,礼以地制,所谓制作侔造化乐主阳,礼主阴,过制则乱,过作则暴园囿天地而不过则暴乱不生。”通过对礼乐的阴阳关系,来进一步说明古人在制礼作乐时不能过度的原则。

庆源辅氏曰:“此所谓礼乐非圣人不足以言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乐之理著矣,天高地下,万物散殊礼,之理著矣。前言自然之理,乐形于天地之间者,次言圣人制礼作乐非自为之,,盖有自来也,前总言天地原其始也。后分言天地,要其终也。礼乐虽出于天地,然制作之者,人也,人则不能无差,循乎理,则得循乎,私则过,得则遂其所欲,过则反得其所不欲;乱者,序之反也,暴者和之反也,极言之所以戒者敢矣,明于天地圣人之事也,非述者之谓明也。”他提出对于制礼作乐人的要求,因人个性的差异对所作的礼乐也有所不同,所以作者自谦道圣人的制礼作乐并非一般人所能为之。

金华邵氏曰:“天地礼乐常相资而立,天地非礼乐则其功泯,礼乐非天地则其用息。乐者天地之和,天地得乐而后和也;礼者天地之序,天地得礼而后序也,惟其以乐而和,故物虽不一而皆化,惟其以礼而序,故物虽为居而有别,天地可一日而无礼乐乎?,礼乐虽有功于天地,至于制作亦不能舍天地以自用,故乐由天作盖以其和,礼以制地盖以其序而过之则乱,有和而过之则暴,则天地又有功于礼乐矣。能明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则知礼乐之所以为礼乐,又岂可一日而无天地乎?”这一观点不仅一反前人直言,将礼乐先至于天地之前,即天地万物的和与序都是因礼乐而为之。又曰:“乐以气化天,则气之运也,礼以形辨地,则形之殊也,过乎此而作则不和,而暴过乎此,而制则无序而乖。”即也是对制礼作乐的度的把控。

叶氏曰:“言同和同节必曰大礼大乐,而此言礼止曰天地之序,言乐止曰天地之和,何也盖所谓大礼大乐者,自人而言之也,自人而言之能与天地同,则曰大若,自天地言之有不容以大言之矣,故只曰天地之和,天地之序。”

通过以上宋卫湜《礼记集说》中“乐记”部分对礼乐与天地关系相关的文献摘读理解可以看出,自东汉郑玄、唐代孔颖达以后,两千年来的儒家思想里,礼乐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是顺应的关系,“礼由地制,乐由天作”成为古人礼乐观念的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礼乐阴阳关系的探讨成为古人为礼乐与天地关系寻找佐证的依据。古人认为礼乐应顺乎于天地,天地间的阴阳事物也都与礼乐相通,制礼作乐要讲求度的把握,是为了避免因过度而产生的“暴”和“乱”,制礼作乐大多是圣贤所而为之。圣人制礼作乐从天地出发终归于人的态度,将礼与乐合乎天地、顺乎自然的思想传递于后人,从这样的音乐美学观念出发,音乐要适度、要尊崇美与善、要通伦理等音乐美学原则变成为了自然之理。

参考文献

[1]潘斌,卫湜.《礼记集说》探论[J].儒藏论坛,2012(12).

上一篇:读《赢在校园》心得体会下一篇:营业厅环境礼仪整改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