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做起

2024-06-08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做起(共19篇)

1.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做起 篇一

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开始

日前,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全省节能法律法规执行检查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安徽省机关办公建筑年均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5倍,公共机构仍然是节能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12月16日《江淮晨报》)

政府机关作为社会的组织和管理者,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各级政府机关普遍不节约的现状,也正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障碍之一。2007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披露,重庆市级机关人均耗电量是城镇居民的10.6倍、农民的36倍;2008年,北京市建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机关办公建筑平均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至20倍……类似新闻不断冲击人们的视线,政府部门尚且如此铺张浪费,又如何要求普通民众厉行节约?如果这样的状况得不到根本性改变,诸如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之类的倡导无疑会显得格外苍白。

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而要想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就必须建设节约型政府。节约型政府不仅是政府自身良好形象的一种体现,更会对社会起到一种积极的示范意义,从而引领社会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

节约型政府的第二重意义在于,由此将有利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制度环境。任何浪费都因人而产生,浪费者所掌握的公共资源越多,其所造就的浪费也可能越大。建设节约型政府,首先需要从约束公权力着手。在逐步完善相关监督和问责机制之后,不仅政府部门内部的浪费可以得到遏制,对于其他各行各业所存在的浪费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而节约型政府内部的主管部门也可以理直气壮实施监管。

节约型政府的另一重意义在于,此举将有利于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与豪华办公、跑冒滴漏等“显性浪费”相比,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重复或越位所造成的“隐性浪费”同样不容忽视。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体制性的节俭就是最大的节俭。建立节约型政府,必然意味着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型,由此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推进管理创新、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从而实现“廉价政府”的制度保证。

当前政府转型的目标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由此意味着政府与公民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公民依法缴纳税收。从这种角度来看,政府节约与否不仅体现出对能源的态度,更是直接反映出对待纳税人的尊重与否。建设节约型政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能耗,而且体现出对纳税人的税金以及蕴涵于其中的劳动价值的尊重。因此,节约型政府的意义并不在于单纯节能降耗,更是体现出了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而节约型政府在有效降低公共服务成本的同时,还将有助于不断提升其自身的服务质量。在追求服务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实现公共服务最大化,这本身就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意。政府部门所具有特殊的地位,决定了能否真正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和关键。节约型社会需要“廉价政府”,节约,理应先从政府部门做起。

2.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做起 篇二

行政成本是政府部门向社会或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必须的行政投入或耗费的资源。行政成本是一个复杂的指标体系, 从财政学意义上讲,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对行政成本进行分类和界定:

首先, 相对于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和政府与市场的分工而言, 行政成本表现为机会成本, 即一定的资源用于政府部门就失去了用于经济建设和用于私人部门的机会。机会成本是研究行政成本的出发点。其二, 相对于公共支出而言, 行政成本表现为政府规模, 政府规模可用财政支出来表示。财政支出按照具体用途, 可包括人力支出、物力支出、转移支出和其他支出;财政支出按照功能性质分类包括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另外, 政府规模还可用其他指标进行表示。再则, 相对于行政运转而言, 行政管理费是行政成本的主要表现, 是政府部门在决策、执行、协调和监督过程中, 必须消耗的代价。

从财政学角度确立行政成本概念的意义在于:一方面, 财政是政府职能的经济体现, 是政府行政的经济基础, “无财难以行政”;另一方面, 财政又是社会利益的政治表达, 是社会的上层建筑, “无政难以治财”。我国政府行政成本这几年来一直居高不下, 资料表明, 我国的行政成本不但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 而且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

行政成本是否合理是检验党政形象和执政能力的尺度之一。现在, 由于一些部门不讲究行政成本, 办事铺张浪费, 使行政开支愈来愈大, 再加之部分官员贪污腐败, 与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形成较大的反差。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社会, 迫切需要降低行政成本, 推行行政体制改革, 改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局面, 做到体制畅通、政令畅通, 提高执政水平, 体现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降低行政成本是民生优先、社会和谐的客观需要。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建设和谐社会就要以人为本, 以民生为本, 就是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要以关注国计民生为前提。特别是体现在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次序上, 即应依次为民生优先、就业优先、公共事业优先、环境优先、公平正义优先。现在大量的行政成本挤占了财力, 因此要切实地降低行政成本, 把有限的财力优先考虑到民生等重大问题上。

降低行政成本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 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国情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建设节约型社会, 在要求企业和民众节约资源和开支的同时, 首先要降低行政成本, 建设节约型机关。只有党政机关带头节约, 降低行政成本, 才能密切干群关系、树立良好形象, 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2 现实扫描: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成本现状

2007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调查显示, 在17836名受访者中, 98.3%的人认为行政成本的浪费现象非常普遍。调查中, 公众认为行政成本浪费现象最严重的三大表现是“公款吃喝” (95.8%) 、“公务用车” (86.2%) 和“公费旅游、出国” (86.0%) 。2.1总体行政成本水平。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有些机关遇事往往只算政治账, 不算经济账, 对行政成本的核算缺乏足够的重视, 以致行政成本偏高、效率低下的现象十分突出。a.在组织方面, 主要表现为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政社不分、部门职能交叉重复、人浮于事。由于机构设置过多, 部门分工过细, 造成职能交叉、互相扯皮、政出多门、关卡过多、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 人员膨胀的结果又导致行政管理成本增大, 增加了财政负担。b.在管理方面, 由于有些机关行政行为的规范化程度低, 充满了不确定性、随意性和惰性, 导致政令执行不畅、作风飘浮守旧。有的部门和单位只顾本部门和小团体利益, 对上级制定的政策措施, 合意的就执行, 不合意的就不执行, 或者在执行中出现偏差。c.从执行方面看, 不少行政人员的素质欠佳, 离国家公务员的法定标准仍有不小差距。一是干部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具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干部太少。二是思想素质有待提高。“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淡化。三是效率观念淡薄, 把时间花在开会办文上, 有的领导不算经济帐。2.2存在的问题剖析。行政成本居高不下,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内部管理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原因, 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 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 既有法律方面的原因, 也有社会风气方面的原因, 具体来说主要有:a.行政组织设置不合理, 人员增加且结构不尽合理。一方面是机构臃肿还没有得到有效抑制, 一方面是财政供养人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个问题不能彻底解决, 行政成本不可能降低或降低的幅度会很小, 这是导致行政经费开支庞大的直接原因。b.行政成本没有纳入单位和行政人员的考核范围。现在实行的各种考核, 大多只讲工作成绩, 做了什么事, 产生什么效果, 而却很少有人重视这些工作的财政投入, 因而, 导致了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只讲成绩, 不讲消耗, 这就必然导致行政成本的增高。c.管理思想和手段落后, 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管理思想的落后主要是行政人员没有效率意识。管理手段的落后主要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电网和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 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导致行政成本增加。d.社会风气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礼尚往来, 迎来送往等一些不良风气, 封建思想、资产阶级的享乐主义、家长制作风等一些旧观念, 成了“吃请风”难以刹住的重要原因。这些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导致了毫无意义的行政开支。

3 对策建议:降低行政成本的路径探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管理方式, 推行电子政务,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为我国各级各类国家机关降低行政成本提出了基本思路:3.1强化行政成本意识。要加强行政成本效益的宣传教育, 提高行政部门和人员对行政成本、行政效益的认识, 强化行政成本意识。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规、行政法规上要明确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行政效益的条款。同时, 要严格执行已经颁布实施的行政法规, 让每个人在工作中自觉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行政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2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行政工作。发展是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在行政工作的发展上, 我们始终要把握执政为民这一根本。发展不是盲目发展。必须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要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行政监管工作。例如要运用系统论, 解决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 解决好发展和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关系。运用唯物辩证法, 解决好人才战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等。只有这样, 才能降低行政工作的社会成本, 取得行政工作的长期效益。3.3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加快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改变机构臃肿, 人浮于事的局面。做到体制畅通、政令畅通、机构精简、人员分流, 完善公务员制度, 实行末位淘汰制。同时, 要加快财政体制改革, 实现职务消费货币化, 搞好单位内部车改、工资奖金与效益挂钩等。促使行政单位增收节支, 减员增效。确保建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行政部门。3.4改进行政工作方法。好的工作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行政监管要在依法依规、在过去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有所突破, 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例如政府部门不再参与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 政府部门要理顺多头管理、多头审批现象, 行政部门采用部门联合办公, 多会并开, 简化行政工作程序等。通过改进方法, 达到提高工作效益, 降低消耗的目的。3.5提高行政人员素质。搞好行政工作的关键因素是人。目前, 我国行政人员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加之行政工作趋向法制化、规范化, 这就需要我们去摸索, 去创新。就总体而言, 一部分行政人员还不适应发展了的行政工作。因此, 各级政府机关要采取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加强行政部门执政能力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行政人员执政能力和水平。行政人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要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 不断进步。行政人员素质提高了, 行政监管工作质量和效益也就上来了, 行政成本也就降低了。3.6搞好预算控制。要完善和细化部门预算, 开展单项开支预算。在行政工作前, 根据计划和方案, 对即将发生的费用进行测算, 在综合考虑工作量, 人员、时间、物耗到以及各项变化因素后, 编制成本控制指标, 做到有的放矢,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同时, 建立行政工作激励机制, 从而达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的目的。

摘要:行政成本是政府部门向社会或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必须的行政投入或耗费的资源。由于体制内外各种原因, 我国行政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研究降低行政成本, 建设节约型政府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3.节约能源从点滴做起 篇三

夏天使用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因为在26℃以下,在耗能上已经进入了空调的低效率区。在空调关闭不使用的时候,或者把插销拔掉,或者把插销板的电门关上。这样的话。会节省空调在待机时候的电耗。长时间离开房间要关空调。空调开机时耗电量较大,应避免频繁开关机,空气滤网每年至少清洗一次。

2)冰箱

冰箱要尽量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靠近墙的距离最好控制在10厘米左右,这样有利于散热。水果蔬菜等水分较多的食品,用塑料袋包好再放入冰箱,以免水分蒸发,增加除霜耗能。

盛夏时节,冷藏室调到5℃、冷冻室调到14℃最适宜。箱内食物不要过满,食物和箱壁之间至少要留出一厘米的间隙。由于晚间温度较低。有利于冷凝器散热。夏季制作冰块或冷饮应安排在晚间。

3)洗衣机

现在,节能型洗衣机受到许多人的青睐,不过,如果家里只有普通洗衣机的话,使用得当也能节水节电。

一般的洗衣机都有强洗和弱洗功能,许多人为了“省电”往往会选择“弱洗”功能。专家指出,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弱洗比强洗改变叶轮旋转方向的次数要多,开停机次数多,电机重新启动比较费电。

洗涤前可将脏衣物浸泡10~20分钟,并按需选择水位及漂洗次数。衣物在洗衣机里的洗涤时间只需5~10分钟。衣物脱水时间1分钟即可。

4)抽油烟机

抽油烟机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附着很多油垢。这时,如果清洗方法不得当,可能会造成继续使用时增加耗电量。频繁拆洗抽油烟机会导致零件变形,从而增加阻力,增加电能消耗。其实油烟一般是不会进入电机的,建议经常擦洗表面就可以了。

清洗抽油烟机时,不要擦拭风叶,可在风叶上喷洒清洁剂。让风叶旋转甩干。以免风叶变形增加阻力。不要用抽油烟机当换风设备,应在有油烟产生时才开启抽油烟机。晚上,做饭时尽量使用抽油烟机上的小功率照明。关闭房间其他光源。

5)燃气灶

一些人认为炒菜做饭,燃气灶上的火开得越大,加热速度越快。专家认为,这里可能存在着误区。

火的大小要和锅合适,锅小火大的话。烧在四周只会白白消耗燃气热能。炒菜时火焰刚好布满锅底就能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还有,厨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要不然燃烧时没有充足的氧气,会特别费燃气。

要随时调节火门。菜熟时及时调小火焰不仅能保持菜的风味,还能节约大约四分之一的燃气消耗。做饭时程序安排合理。配料等准备工作做好。就能避免燃气空烧。

6)微波炉

在使用微波炉时,我们可以根据食物的类别调节火力和时间。微波炉在加热过程中,只会对含水或脂肪的食物进行加热。加热较干食物时,可在食物表面均匀涂一层水,这样可提高加热速度,减少电能消耗。

微波炉启动时用电量大,使用时尽量掌握好时间,减少关机查看的次数,做到一次启动烹调完成。保持箱内清洁,尤其是风口和微波口的清洁。冷冻的食物应解冻后再进行烹调。

7)电饭锅

电饭锅虽然是小家电,使用率却比较高,正确使用电饭锅,同样可以节省很多电能。

电饭锅节电首先要保持它的内锅和热盘接触好,经常保持清洁保证传热好。另夕卜,当电饭锅自动断电的时候,要及时把插头拔掉,可以充分利用它的余热,假设不拔掉插头的话,当电饭锅温度低于70℃的时候,它会自动启动。反而费电了。

米在电饭锅内预先浸泡约20分钟,再通电加热可缩短煮熟时间。

8)电视机

电视机是家庭里最常用的电器之一,但是由于不少家庭忽视了它的一些使用细节,导致了电能的浪费。

很多人认为,电视机在开机状态功耗是恒定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电视机显示器从最亮到最暗功耗可能差30~50瓦,也就是说,电视机开到最亮时要比最暗时多消耗50%的能耗,应该将电视机调到适合的亮度,调整适合亮度不仅可节电,还可以延长显像管寿命,保护视力,可谓一举三得。开启电视时,音量不要过大,因为每增加1瓦音频功率,就要增加4~5瓦电功耗。

4.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做起 篇四

发布日期:2009年03月31日

字体:【大】【中】【小】

200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地税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局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工作效率为核心,以节水、节电、节油、节约办公经费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活动期间,领导重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取得显著成效。在省政府开展建设节约型政府机构试点活动考核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上下联动,持续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我局及时调整充实“资源节约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工作机构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根据上级有关节能工作部署,结合单位工作实际,紧紧围绕省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通知》和国家税务总局《全国税务机关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及时召开会议,周密部署,把资源节约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做到“四个到位”即: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全省各级地税机关积极响应,把创建节约型机关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专门工作机构作用,大力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狠抓资源节约工作落实。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省局机关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墙报、宣传栏、《江西地税》、省局网络等,广泛开展节能宣传,在办公室和宿舍的公共区域及时更换、张贴节能温馨提示,组织物管人员学习自编《节能知识手册》,并且经常性组织员工开展节能知识讲座和竞赛活动;所属银星地税、金悦宾馆组织编印《节能手册》配发员工学习,充分利用自办内刊《七彩

银星》、《金悦家园》等,大力宣传节能知识;积极开展物管人员培训,着力提高物管人员节能减排专业素质。今年以来,先后分10批次,选派全省各级地税机关分管领导和物业管理人员共68人参加全国税务系统节能减排专业培训班,获得国家税务总局节能减排培训“优秀组织奖”。省局和各级地税机关相应组织了以学习《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主要内容的节能减排知识培训班。应设区市局邀请,省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选派人员深入设区市局进行4场次节能减排知识讲座。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广大干部职工真正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资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营造了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层层节约、环环节约的良好氛围。

3、完善制度,明确责任。一方面,根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要求,建立资源节约责任制,完善水、电和原材料使用计量、记录、督查、报告、奖惩等管理制度,把资源节约纳入各级后勤管理工作考核之中,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另一方面,及时制定机关节能降耗实施意见,年初对银星大厦、金悦宾馆、庐山培训基地下达了节能指标,并督促落实到位。先后修改完善机关车辆管理、食堂管理、物业管理、接待管理、财务管理等七项制度,建立健全节能降耗工作责任制,建立节能降耗巡查、督办、通报等监督机制,节能降耗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打造节约型机关建设

1、抓好节电节水工作。为节约用电,我局继续实行夜间和节假日、双休日关闭办公区电源和空调,电梯实行双休日单梯运行;提倡三层楼距以内不搭乘电梯。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办公区域空调温度设置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适宜温度不开空调,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对照明灯具进行精减和更换,走廊、通道设定隔盏开灯开关或

声控开关,要求机关人员对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碎纸机等办公设备做到下班时及时关闭电源,对宿舍区生活用电采用一户一表,按实收费。省局机关在应对年初冰冻灾害、年内因工作需要增加大量用电设备等导致用电量增加情况下,总用电量得到有效控制。为节约用水,我局加强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安装节能型龙头,建立楼层查纠、物管人员巡查、适时通报的监控机制。2008年省局机关比上年减少用水5565吨,节约10%。省局自2005年以来连续被南昌市政府评为“节水先进单位”。

2、实施设备节能改造。我们本着“物尽其用、提高效率”的原则,对设备进行了节能潜力分析,查找问题,诊断症结,有针对性地实施设备节能改造。所属金悦宾馆针对国际油价高居不下,热水供应运行成本较高的实际,5月份引进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8月份投入使用,下半年减少热水供应用油1958升,节约经费1万多元。所属井冈山培训基地在筹建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要求,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做到永久性节能。省局地税干部培训基地新建住房采取房卡并用,采用电锅炉供应热水、对中央空调采用R410环保新型冷媒等,每月节省费用达3.2万元,实施设备的节能改造,优化了运行方式,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

3、规范机关车辆管理。加强机关车辆使用与管理,省局机关车辆全部使用充值卡,一车一卡,定点加油,并根据车辆状况核定车公里油耗标准,实施定期单车核算;对机关处(室、中心)用车实行公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结余留下年继续使用,用车情况每半年通报一次;保持良好车况,实行车辆定点维修和定期保养,减少机件损耗,降低油耗;落实安全行车措施,始终把“安全就是最大节约”理念贯穿行车安全管理之中,每月定期召开行车安全形势分析会,针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2007年下半年以来,全系统公务用车保险业务实行统一保险管理,全系统每年可

节省公务用车保险费用84万多元。加强驾驶员队伍管理教育与技能训练,开展节油降耗评比活动。通过规范机关车辆管理,有效降低车辆燃油和维修费用,2008年省局机关平均百公里油耗继续稳定在12升。2008年比上年减少汽车燃油1488升,节约1.3%,减少车辆保养修理费15.86万元,节约32.4%。

4、控制办公经费开支。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管理规定,根据预算标准和处(室、中心)需求,通过招标途径,采用比价、询价方式,规范办公用品、设备、耗材采购,确保品质优良、价格合理。2008年我局信息中心为全系统集中采购计算机633台、笔记本电脑55台,服务器45台、票据打印机222台,网络设备45台,UPS6台,共节约经费232.1万元,节约27.69%;严把领用关口,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发办公用品、设备、耗材;加强废旧办公用品、设备的综合利用,修旧利废,调剂余缺,尽量减少新件购买,打印机、复印机墨盒、硒鼓等尽量采取加粉等方式重复利用,仅此一项省局机关全年减少开支共1.7万余元;倡导机关无纸化办公,无特殊要求的文件均采用双面印刷,复印纸及草稿纸均双面使用,减少浪费现象;会议室一律不使用一次性纸杯。加强办公电话管理,继续利用电信、移动部门系统合作的优势,将办公室所有电话捆绑打包给电信公司,形成局域网,每月按1.1万元交费,可抵1.4万元话费,仅此一项每年节省话费3.6万元。同时,在全省地税系统建立了移动电话局域网,为全省地税系统干部职工节省了话费。严格落实省局《物业管理制度》,有效杜绝了公物私用现象,降低了办公费用开支。

5、严格会议、公务接待制度。按照精简会议的原则,大力压缩会议规模和人员,减少会议文件、会议材料,所有会议不发纪念品;尽量采用视频方式减少人员往返,降低会议开支。严格执行机关公务接待制度,机关

公务接待由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归口统一办理,本着热情大方、服务周到、节俭从简的原则,按程序办事,把握标准,不搞超规格、超标准接待,有效地避免了奢侈和铺张浪费现象。

6、落实政策,支持全省节能工作。2008年以来,全省各级地税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税收优惠政策,据统计2008年共为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企业减免税额1553.76万元,为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企业减免税额62.86万元,为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抵免税额3553万元,为企业购置用于节能节水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抵免税额135.47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省节能减排工作持续推进。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经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做好资源节约工作,加强领导是根本。一项工作完成得如何,领导是至关重要的,是根本所在。我省地税系统资源节约工作能够不断向前推进,靠的就是省局领导和各级地税领导高度重视,始终把资源节约工作当作构建和谐地税的大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做好资源节约工作,抓好落实是关键。有强有力的领导,有好的想法、好的制度,如果不抓好落实就成为一纸空文,只有狠抓落实,才能取得真正实效,抓好资源节约,要着力提高工作执行力。一方面,要对照上级要求和本单位资源工作方案,多措并举,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另一方面,要健全工作督办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尤其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经过全省地税各级机关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唯有落实,才能既省资源,又省票子。

(三)做好资源节约工作,创新工作方法是途径。资源节约工作,只

有开始,没有终结;资源节约工作,不是新生事物,但又是全新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地抓出成效,不能停留在老框框、老套套上,必须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我局所属金悦大厦大胆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供应热水就是成功的探索,唯有创新,资源节约工作才有新路子。

5.从点滴做起 共建节约型校园 篇五

——致全体师生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节约为美。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作为一名公民,我们应当自觉肩负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责任,树立勤俭节约意识,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携手共建节约型校园,同心共筑节约型社会!在此,特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发出倡议:

一、节约每一粒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光盘”为荣,以“剩饭”为耻,坚持“餐餐不余、年年有余”。

二、节约每一滴水。水是生命之源。以“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为荣,以“浪费水源”为耻,时刻不忘关紧水龙头,天天洗涮切忌过量用水。

三、节约每一度电。电是文明之光。以“节约用电、合理用电”为荣,以“浪费电力”为耻,在每次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寝室或晚上就寝前,勿忘关灯和关闭各种不用的电器;可用自然光时,就让灯管“休眠”;能不需取暖制冷,就尽量不开取暖制冷电器。创低碳校园,从节电开始。

四、节约每一张纸。滴水是金,片纸是银。以“节约用纸、合理用纸”为荣,以“浪费纸张”为耻,能双面印刷,就不单面印刷;能用网络传输,就少用纸质寄送;能借阅书籍,就不再新印;能一纸多用、循环利用,就不再多费一张纸;能自带水杯、碗筷,就不用一次性物品。

五、节约每一分钱。无论国家财富、校园财产,还是家庭积蓄,每一分钱、每一件物都凝聚着辛劳和汗水。大家一定要以“艰苦朴素、合理消费”为荣,以“奢侈铺张、虚荣炫耀”为耻,珍惜国家对于教育的每一份投入,用好每一分钱。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勤俭节约,细水长流。节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品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共同努力创建节约型校园,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柏村镇中心完小少先大队

6.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篇六

河南油田一小三○一班李燚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都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很多人不但不爱惜水,而且任意浪费挥霍水。我以前也和这些人一样,因为水实在是太普通了!但是,经过那一次妈妈对我的教育之后,我终于知道了水其实一点都不普通,也知道了怎样去节约用水。

那是上一年级时一个夏天的星期日,我做完了家庭作业,看到妈妈在洗我的衣服,就对妈妈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妈妈,让我来洗自己的衣服吧!”妈妈听到后高兴地答应了,她叮嘱我一些注意事项就出去买菜了。我一边洗着衣服,一边玩着水龙头里哗哗不停流着的凉水,别提多高兴了。不知不觉中水已经流了一地。

妈妈回来后生气的对我说:“你能独立的洗衣服是值得表扬的,但是不能浪费水呀!”“不就是一点点水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呀?”我满不在乎的说。“一点点水?你可知道水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呀!”妈妈严肃的说,“如果没有了水,一切生命都将停止。”妈妈见我似懂非懂,就把我带到电脑旁。在网页上,我第一次知道了,有一个节日叫做世界水日,在每年的3月22日,它旨在宣传和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我看到了那些干旱地区的孩子在缺水时,那双对水极度渴望的期盼的眼神;我知道了我国人均水

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我国首都北京是严重缺水城市;我还知道了人体的50﹪-60﹪的重量是水分,儿童体内水分多达80﹪,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看到这里,我想很多很多,羞愧的低下了头,向妈妈承认了错误,我决心开始节约用水,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浪费过一滴水。现在,我还学会了很多节约用水的好方法,比如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菜水来擦地板,然后用来冲厕所;洗手洗脸时最好用盆子接水,免得流走浪费;平时家中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把家里的生活用水收集起来,可以用来冲厕所或者浇花„„

7.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做起 篇七

节约型公共建筑的基本内涵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 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 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 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 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能源, 使社会经济永续发展。

1.1 节能能源

面对世界人口暴增, 能源激减, 石油危机, 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建筑设计的目光逐渐转向太阳能, 光能等天然可再生能源, 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风能设置风冷系统, 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风向。建筑也逐渐采用因气候置宜的特色设计。

1.2 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的建筑材料的选择中, 都要以尽可能少的使用不可再生资源, 加入绿色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比如风能发电等。

2 节约型公共建筑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存在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水平高、增长势头猛等突出问题。这对加快我国经济建设步伐极为不利。为充分挖掘公共建筑节能潜力, 促进能效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机制在建筑节能领域应用, 最近, 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从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 并提出了加快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七个方面的措施。这个《通知》, 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部署。《通知》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中, 第一条就提出:“大力推进能源节约”, 并明确指出要“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贯彻实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

3 建设节约型建筑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 石油危机使得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 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1980年, 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 同时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 并在德、英、法、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1987年, 联合国环境署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 确立了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国的建筑节能, 起步较晚, 但取得的成就却不小。改革开放后, 建筑业在新型墙体材料方面有了初步改革。此时的中国经济迅速回温, 大量高耗能公共建筑:旅馆, 公寓等的崛起注定了我国必须要寻求低耗能的建筑设计理念。使建筑设计与当时能源供应较紧缺的现状相协调。此后, 建筑节能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相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措施:1986年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要求新建居住建筑, 在1980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节能30%,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我国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这标志着我国节能建筑与世界接轨, 开启了中国节能在建筑领域的新篇章。

4 建设节约型建筑的注意事项

4.1 建设节约型公共建筑首先要有一个全方位的建筑设计理念

考虑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遮阳技术和自然通风设计等, 以求提高建筑物本身的热舒适性, 降低空调的冷、热负荷;空调系统设计和冷、热源选择方面, 热泵空调方式的使用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降低一次能源和电力消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2 建设节约型公共建筑应当因地制宜

建筑由于受地域气候特点的不同, 其建筑设计也应当因地而异。如上海由于天然气价格较高, 而市区又限制了用煤, 如何选择锅炉降低运行费用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北京等较发达城市人多地少, 则应在节约土地上多考虑。广西属于夏热冬暖地区, 夏季炎热漫长, 太阳辐射强烈。强烈的太阳光直射, 严重影响了建筑室内热环境, 同时增加了建筑空调能耗。在建筑物中采用恰当的遮阳措施, 不但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还可以改善室内热环境。

4.3 建设节约型公共建筑应因建筑用途而异

在普通建筑物全年能耗中, 我们常常考虑照明的节约。而商业建筑则不仅仅是照明, 还有旅馆建筑中的热水供应, 还有各种电力驱动和加热的设备。学校的节能则注重各个教学设施的合理布局。最重要的是要做出建筑物全年能耗的综合评估, 以便对建筑物是否节能作出全面的分析。采用能耗费用预算, 有利于低谷电的利用和进行方案的经济性比较。

4.4 节约型公共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筑

有专家说:“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做得较好, 基本遵循了节约型建筑的标准;但把大量既有建筑改造成绿色建筑的工作推进得不是很顺利, 许多既有公共建筑仍是耗能大户。”事实上, 我国在新建建筑方面的节能工作十分到位。据统计, 我国新建公共建筑的强制性节能标准的执行率从2005年的五成两年内提高到九成, 每年可节约煤炭共700万吨左右。我国现有400多亿平方米的住宅面积。未来的几十年之内, 我们还要新建40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 国家有规定:达不到节约型建筑标准不得开工。所以新建建筑的节能只要监管力度上去, 就会取得预期成果。而对于我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难度就相当大了。一是, 既有公共建筑再装修复杂, 二是, 我国在既有公共建筑方面的法规还欠缺, 无人监督。我国发达地区多在南方, 而北方地区冬季不可缺少供热, 北方的建筑面积只占全国建筑面积总量的一成左右, 但仅供热耗能就却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耗能的四成。集中供热就像平均分配一样, 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4.5 建设节约型公共建筑应降低造价

在建筑节能领域, 以“打造超低能耗绿色示范楼”为目标的一些节能实验楼尽管节能效果很好, 但整个示范楼造价不菲。这种改造方式显然不符合当前我国目前在节能改造方面待改造数量大、资金又较紧张的现实。被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负责人罗伯特·沃森称为中国“绿色建筑的旗舰”的科技部玉渊潭南路建筑环保办公楼也许称得上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

5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节约型公共建筑设计

建筑节能和节约型公共建筑, 不能只是专家、权贵者和发达城市的特权, 它应当走进寻常百姓家。先要让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建筑节能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果一个国家, 连老百姓都知道建筑节能的概念, 连老百姓都能关注到建筑节能和节约型建筑, 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 那么这种社会意识就会转化为市场需求, 建筑节能和节约型公共建筑才能在这个国家广泛地推广应用。

结束语

大型公共建筑经常被作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 但是由于结构和用途的特殊性, 大型公共建筑往往也是耗能的大户, 这类建筑的节能潜力亟待挖掘。为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伐, 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方针, 节约资源和能源, 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建设节约型建筑显得及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宋明均.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的节约型校园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8) :19-21.

[2]高冀生.中国高校校园规划的思考与再认识[J].世界建筑, 2004, (09) :76-79.

8.推进雨水利用 建设节约型社会 篇八

北京没有大江大河,对过境河流的水源控制能力十分有限,水资源主要靠本地天然降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585毫米,形成水资源量近38亿立方米,地下水25亿立方米,地表水13亿立方米。

雨水对于北京而言,是极其宝贵的可利用资源。北京城市雨水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故宫、颐和园、北海公园等古代建筑和园林内均可发现体现古人雨水利用思想的踪迹。那么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应如何进行雨水利用,雨水利用又有哪些意义和方式呢?

雨水利用不仅仅是一种资源的开发和节约,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进行雨水的收集利用,可直接节约水资源,缓解城市供水紧张。其次,建设渗透设施,下凹式绿地,使雨水下渗,可涵养地下水;减轻城区雨洪负荷,减少接纳水体下游洪峰流量和洪涝威胁;增加浅层土壤的含水量,调节气候,遏制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减轻城区径流导致的面源污染;减少扬尘污染,降低噪音。再有,通过综合利用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雨水利用通常分为雨水的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及雨水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方式三种。

雨水的直接利用

雨水的直接利用是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一定汇水面积上的雨水通过收集系统收集起来,贮存于雨水收集池,经处理后用于绿化、冲厕、洗车等用途。如北京市政府机关大院雨水回收利用工程于2005年5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工程利用院内地面朝一面倾斜的特点,在雨水汇集的低洼处建设雨水收集池收集上游来水,经处理后用于院内绿化,不仅收集利用了雨水,解决了院内三分之二绿地的绿化用水,而且还解决了原来低凹处的积水问题。

北京市十五中学雨水利用回收工程,将学校操场近2万平方米的汇水面积上汇集的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回收进入地下蓄水池,经过初期弃流、截污装置、布水控制和净化池滤后用于冲洗操场、浇灌绿地,并能收集操场的日常冲洗用水,使操场的日常冲洗用水实现再利用。

还有就是利用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屋面雨水用于周边绿化、路面清扫等。

雨水的间接利用(也是通常的雨水渗透)

雨水的间接利用与雨水集中收集、储存、处理、利用相比,它具有技术简单、设计灵活、易于施工、运行方便、投资少、环境效益显著等优点。雨水渗透的目的是将雨水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地面沉降、减少水涝等。

这种方式常见的有:

(一)下凹式绿地,绿地是一种天然的渗透设施。一般在生活小区建筑物周围均有绿地分布,便于雨水的引入利用;可以在小区设计部分低绿地,以增加雨水渗透量。可以减少绿化用水并改善城市环境;对雨水中的一些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截留和净化作用。

(二)人造透水性地面指各种人工材料铺设的透水地面,如多孔的嵌草砖(俗称草皮砖)、碎石地面,透水砖、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等。人造透水地面能利用表层土壤对雨水的净化能力,可实施地点灵活,停车场、步行道、广场等均可采用这种利用方式。

雨水的综合利用

雨水的综合利用是指雨水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实际利用性强,如青年湖公园雨水综合利用工程,是将青年湖南、北岸雨水,收集引入湖中,利用公园中的湖体做雨水收集池,利用现有的湿地建立相应的湖水净化系统,控制湖周边的污染源,在收集利用雨水的同时使湖水水质得到净化。

城区雨水利用应采取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条件,选择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或两种利用方式的结合,以做到经济可行。雨水的直接利用,如建设调蓄设施将雨水径流收集起来,经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后作杂用水,或将径流引入中水处理系统中水处理站,作为中水的水源之一,或与区域内的景观和水系结合,将雨水用于景观或作水系补水,或根据建设单位的具体情况,建设各类渗透设施,或将雨水渗透和雨水贮存结合建设渗透塘,渗透湿地等。

北京从2001年开始建设雨水示范工程,到目前为止城镇已累计完成162项雨水利用工程,总汇水面积1475万平方米,总蓄水能力达到230立方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9.节约从小事做起作文 篇九

节约用水,可以这样做,淘米的水可以浇花,洗衣服的水可以刷鞋,洗脚的水可以洗袜子,接完水要及时关紧水笼头……这样既可以省点钱又可以保护水资源。

我们也要节约用电。比如说电视不看,不要总打着,别的屋子里要是不用灯,要赶紧关掉。要是你的爸爸妈妈和你的亲人朋友不节约用电用水,你可以告诉他们:不要浪费资源了,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不仅要节约用水用电,还要节约用纸,珍惜食物、食品。

10.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作文 篇十

水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东西,水同时是我们生命的支柱。水,它既普通,又珍贵。说它普通,家家都有,说它珍贵,人的生命离不开它。

节约用水是我们现代社会所一直提倡的,是我们应有的现代风气,可拥有这样风气的人极为少见。水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农作物枯萎,牲畜断水,多么可怕地事在接二连三地上演。

有人不珍惜水,浪费水,他们有时还一脸茫然的问;“水不是有很多吗?地球的面积有四分之三都是水。”你可知道供我们喝的水只有三分之一呀!随着污染的水流入我们那清澈的小河里,清澈的小河变成了“臭水沟”,真让人心痛啊!”

谁知道水的重要性呢?我国西部,已严重缺水,大部分土地干裂,河流干枯,树木枯萎,穆林河已失去往日的风采,河道变得狭窄,河水变得污浊。我国已被列入贫水国家的名单。想一想,按现在来推理一下,我们22世纪的水源会充足吗?

缺少水不光是我国面临的难题,为此还建立了“世界水日”,即3月22日,它似乎在呼唤地球儿女,要珍惜每一滴水。

11.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做起 篇十一

关键词:节约节约型社会现代化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张,把节约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节约不仅是生产和生活消费概念,而且是具有丰富和深刻理性内涵的哲学范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一、节约和节约型社会的理性解读和思考

节约是合成词,在一般意义上指人和物的关系。节是节省、节俭,节制;约是约束、简约、克制。节约本意指人对财富、资源以及人力的支配、使用和消耗要有节制和约束,要适度和适当,要追求合理性、合目的性,不能随意、任意和盲目。节约和节约型社会的理性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约概念产生的原始根源在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理性的生成。人的自然本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盲目、无意识、无目的,没有对行为后果的估计和预想,只凭借本能去实现和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人的类本性则不断节制和约束人的自然本能,要求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人类在支配和消费财富资源时,必须以资源财富的有限性、稀缺性为前提,才有自我节制约束和互相节制约束。因此,提倡节约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合理的,合人性的。

第二,节约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根源于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愿望要求。如果我们把人类所创造的财富资源(包括已经形成的创造能力)定义为A,把所消耗和消费的资源财富(包括预期的消费和消耗)定义为B,那么,我们必须明确地意识到,在任何情况下,A都必须大于B,即我们所消耗消费的财富和资源的数量规模都必须小于所创造和开发的财富和资源的数量规模。只有如此,人类以及个体才有生存的保障,国家和社会才有发展进步的基础。反之,如果A=B,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如果A小于B,那就预示着将要发生灾难性的结局。因此,节约是人类社会和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是人类群体生存和延续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作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规范。

第三,节约根源于人类创造力无限性和有限性矛盾对立。从人类不断发展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力、开发力是无限的。人类有能力创造出满足自己生存延续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财富,找到对那些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资源。然而,从当代人或者可以预见的一两代人的实际状况来看,人的创造能力、开发能力无疑又是有限的,资源、财富、创造力、创造的途径手段对象等都有限。因此,解决这种有限无限矛盾的唯一手段就是节约。节制约束自己对财富和资源的消耗和消费,以求得这种有限无限矛盾的缓解和暂时的平衡,使人类社会尽可能从容地面对自身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以更加理性和人性化的姿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和谐共处。

第四,节约根源于人类求善抑恶的道德追求。道德不仅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也规范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体,人必须善待自然,善待环境,善待人以外的其他物种和种类,必须在有节制、有约束的状态下从自然界攫取资源,有节制、有约束地消耗自己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物是人创造的,是人的生命过程的转换形态,是人的体力智力活动的凝结。敬物就是敬人,珍惜财富资源,就是对人的创造活动的珍惜尊重,就是具体展示人类求善求真的一种道德要求和道德本性。因此,在道德层面上,节约就是美、真、善,挥霍浪费就是丑、假、恶。节约是人的扬善抑恶、求真求美的道德本性在经济运行和生活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

二、节约和节约型社会的时代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实证分析

不同时代对节约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在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阶段,节约概念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我们以传统社会对节约范畴的理解作为参照,描述和分析节约概念时代涵义和基本特征。

第一,传统社会理解的节约主要是针对生活消费领域的节制和约束,一般被理解和解释为日常生活中的省吃俭用、因陋就简、满足现状、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而当今时代的节约主要指社会生产领域,对消耗资源能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行为的节制和约束。从宏观意义上讲,生产领域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生产领域的浪费是最严重的浪费。理性的社会只能在有利于生产,有利于效益和效率,有利于更多更好地创造和积累财富,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有效供给的前提下提倡节约,提倡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传统意义上关注生产领域的节约主要是关注生产过程的节约,如尽量减少人力物力成本的投入和消耗,强调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创造出尽可能多的财富。而现代意义上关注节约是比生产过程更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决策领域。当今时代,或者由于随意性、头脑发热、好大喜功、脱离实际、违背科学、违背规律等导致盲目冒进;或者由于谨小慎微、胆小怕事、目光短浅等而导致坐失良机,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决策失误,甚至重大失误,导致资源财富的巨大损失和严重浪费。

第三,传统意义上的节约主要指社会成员对个人财富消费行为的节制和约束,而现代意义上的节约则主要是节制约束国家政府和权力阶层对公共财富资源的使用支配,强调对公共财富资源支配、使用、消耗的合法性、合理性,关注其支配使用的效益和效率以及公正和公平的状况。节约公共财富资源不仅是对权利和权力所有者——人民的尊重和敬畏,对权力执掌者——人民公仆个人良心和政治道德的拷问,而且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领域节制、制约和约束公共权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当代社会对公共财富资源的节约必须从道德和法律的双重意义上去理解和诠释,才能够更加贴切准确地体现节约范畴的时代内涵。

第四,传统意义上的节约主要指对生活消费资料的节约,是狭义的节约,而从现代意义上理解节约则是广义上的节约,包括对资源、能源、环境、生态、人力、时间等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在开发利用消耗方面的节制和约束。

因此,我们把21世纪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特征描述概括为:保持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不可再生资源的适度开发和合理利用,社会生产和经营的集约化,生活消费的合理化,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以及政治清明和权力运作的廉洁高效等。其实证分析如下:

第一,节约型社会的生产和经济

运行追求集约型的增长模式。节约型社会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先进的管理手段,通过规模经营,节约投资、资源、人力,以较低的消耗和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和较好的效益,通过综合协调和科学决策,尽量减少和避免重复投资与重复建设,杜绝那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架子工程,半截子工程等。这种经济运行和增长的模式,以较低的成本创造出较多的、可资利用的社会财富,使我们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逐步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现代化的经济运行模式是集约型的发展和增长模式,节约就是在生产领域追求集约和集约化的经营。

第二,节约型社会的决策追求政府和社会管理机关以及决策部门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行模式。国家和社会管理决策的成本要降低,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益和效率要提高,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现代社会运行节奏快、风险大,如果能够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特别是避免重大失误,那就是最大的节约;如果能够不失时机,抓住一切有利的机遇,果断决策,实现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就是最大的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环节是追求节约型的政治,塑造节约型的政府,建设节约型的执政党。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约型社会的权力阶层、党政官员群体必须清正廉洁、廉政勤政,其个人财产的来源和数目应该能够接受法律和公众监督,其公众形象应该值得信赖托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权力阶层和官员群体如果能够作到不事奢华,求真务实,奉公敬业,那就是最大和最有效的节制;如果执政党和政府能够自觉作到取信于民,让利于民,藏富于民,施爱于民,就是最大和最有效的自我约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是执政和施政主体方面能够自觉作到自我节制、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从这个角度来看,建设节约型社会,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概念和消费概念,而是政治上的要求、法律上的规范,更是道德境界上的追求。

第四,节约型社会追求文明节俭、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消费方式。在当今时代提倡节约消费,不等于提倡禁欲主义;反对奢侈浪费不等于反对和抑制正常合理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消费已经从过去的生存型消费逐渐演变为集学习、发展、休闲、娱乐和享受于一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方式。不论层次和水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为现代社会的消费都应该遵循科学理性的原则,做到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瞻前顾后,合理安排,统筹考虑,留有余地,以防不测,有备于不时之需等。对于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来说,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指导消费的理念,永远不会失去其意义和价值。

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经济学家们在这个原理中所讲的“消费”,只能是局限于公民对个人所拥有的、合法财富的消费,而绝对不能笼统地包括和涵盖权力阶层、党政官员群体对公共财富(主要指国家财政资金、税收,党政机关的行政经费,国有公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利润、收费、罚没款项、公共事业建设项目投资等)的消费,即公款消费。节约型社会,必须坚决杜绝和彻底根除腐败赖以滋生的消费土壤和条件,杜绝以“拉动经济”为借口的公共财富私人消费行为。否则,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想目标就是空中楼阁。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关于实现现代化的途径问题,我们曾经有过多种战略层面的思考和选择。但如果不改变目前生产领域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局面,不改变决策领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降低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管理的成本,不能有效遏止权力阶层的贪污腐败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历史和现实都已充分证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必然和唯一的现实选择。

第一,基本和现实的国情决定中国的现代化只能选择节约型社会的模式。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13亿多人口,人均资源占有量主要指标在世界上几乎都是位居后列。按照中国的国情,我们的现代化只能是适度发展,适度繁荣,适度消费,适度享乐。必须以生产、创造和节约三个因素的实际状况来决定消费水准和对消费的期望值,必须用节约的观念和理念来统领人们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追求。因此,节约不仅是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必要手段。

第二,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格局决定中国的现代化只能选择节约型社会的模式。立足于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战略,把实现现代化的命脉所系和关键要素环节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够过分依赖外部世界。不管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和通过本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来实现现代化。在加紧寻找可替代资源的同时,努力降低消耗,探索以保护生态和不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为标志的循环经济模式。因此,当今的世界格局决定中国必须按照节约型的模式和思路来谋求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中国的现代化只能选择节约型社会的模式。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是追求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论是先富裕起来的阶层还是尚未脱贫致富的人群,都必须把节约作为劳动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日常消费活动的基本准则。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扶贫济困,脱贫致富,所有这些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措施途径都决定必须提倡和树立节约观念和价值理念。

第四,执政党的宗旨和追求决定中国的现代化只能选择节约型社会的模式。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和本色,也是我们党始终追求的价值信念。执政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只有努力倡导节约的观念和理念,作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厉行节约,抵制和克服铺张排场、奢侈浪费的陋习,才能够永远保持共产党艰苦奋斗的本色,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执政党保持自身本色的必然要求,是执政党意志和意图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体现。

12.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做起 篇十二

1 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涵义及特征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 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此中“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 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 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即,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 (或用可再生资源) , 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 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节约”的这两重含义是内在统一的, 必须统筹兼顾, 不能片面理解。

节约型社会的特征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和自然的关系, 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

从节约型社会的涵义和特征可以看出,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不足, 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它决定了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

2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优势与作用

图书馆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有许多优势, 图书馆以丰富精深的馆藏, 先进、完善的设备, 使其能够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1 认真做好导读活动, 引领大学生认识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

我国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短缺, 单位GDP的能耗、物耗和水耗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和最大障碍。如果继续沿用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 那么我国的资源将难以为继, 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因此, 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我国国情和现有的资料文献, 开展各种各样的导读活动, 引领大学生认识到我国面临着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环境质量差、自然灾害频发等现实, 提倡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高校图书馆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 有条件、有能力组织开展服务社会读者的各种导读活动, 把高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展示给整个社会的成员, 让更多的学习者在高校这种独特的氛围中受到感染, 得到启迪, 并付诸具体的学习行动。

2.2 加速传递科学情报, 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资源的作用

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信息传播技术, 及时传递国内外各类技术开发信息、资源节约信息, 收集各种科技文献, 引导大学生树立节约型社会的意识;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源, 为各类技术人员、研究学者提供专门书刊,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突破各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瓶颈, 提高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校图书馆作为储存丰富知识的宝库, 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馆藏、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善的服务设施、优雅的学习环境, 而且拥有经验丰富、高素质的知识信息检索和研究专家, 能够使学习者迅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和服务, 完全可以在构建节约型社会中, 在各种文化思想激荡的现实情况下, 承担起先进文化的旗帜角色, 用先进的思想、优秀的文化引领学习的时代潮流, 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沿着健康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以高校优秀的教学人员为依托, 能够迅速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材料, 制作出可供使用的教学课件, 并能及时通过局域网、校园网和CERNET与外部相连, 使信息服务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 并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全面开展, 打破时空界限, 创设出具有专业性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加速传递科学情报, 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作用。

2.3 当代大学生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主力军

高等院校是培养节约型社会可靠接班人的摇篮, 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动力源, 理应为推动节约型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当代大学生作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既是实施者、传播者, 也是创造者。我国未来先进生产力、思想、精神、文化的创造群体将是今天的青年大学生, 这些未来建设者的素质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目标的实现, 接班人的质量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 高校图书馆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 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教育贯穿到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去。我们应审视节约型社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通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与节约型社会的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与节约型发展的理念, 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 从而培养出更多建设、服务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的新力量, 并由此带动、辐射节约型社会的形成。我们应当把服务节约型社会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 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增添新力量。

3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措施

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兴起, 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同时也带来更大的挑战。

3.1 制定相应的节约制度

节约需要人人参与, 更需要政策引导和法规、制度来约束。这就需要各高校因地制宜地建立一套奖励节约、惩罚浪费的机制。图书馆参与节约型校园建设, 就必须以学校的节约制度和机制为依据, 艰苦奋斗, 勤俭办馆, 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3.2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一直是图书馆界关注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为文献信息服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

网络化的图书馆所容纳的信息远远超出传统图书馆馆藏所提供的数量。网络的发展已使衡量图书馆功能的标准发生了变化。一个图书馆藏书量的多少已不再是该馆规模和服务质量的主要标志。读者是否能在终端上用最短的时间获得自己所需的本馆、本地区、本国乃至全球的信息, 将成为评价图书馆的重要标准。据有关资料统计, 目前, 互联网上可查到6000多个图书馆馆藏数据库, 4000多个学术机构馆藏机读数据库, 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 为图书馆开展网上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奠定了物质基础。

3.3 建立健全信息领域的政策、法规

至今我国在信息领域的政策、法规还甚少, 缺乏法律依据是信息化、包括信息内容在内发展受到制约的重要因素。因此, 要加快信息公开法, 信息安全法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同时应根据我国国情, 建立和完善反对浪费的法规和制度, 通过立法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的开发和利用, 通过立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3.4 开展资源节约宣传, 增强读者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意识

图书馆具有教育职能, 图书馆工作人员都是教育者, 图书馆作为信息的集散地, 应大力收集和传播节约型社会的信息资源, 开展各种形式的资源节约宣传活动。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从国情出发, 全面正确地认识我国的资源状况;深刻理解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深入分析资源利用状况, 挖掘资源节约潜力;反映和正视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力宣传资源节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突出宣传国家有关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主要措施;介绍市场经济国家推动资源节约的新机制和有效做法。

3.5 图书馆自身建设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要想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自身必须成为节约型建设的先行者。前些年由于认识不够, 管理不善等原因, 高校图书馆出现追赶时髦、超前投入的现象, 造成不少经济损失。现在随着教育的全面提升, 一方面, 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馆藏文献资源作保障, 所以, 图书馆必须与学校的办学方针、办学规模、发展规划相适应, 文献资源配置必须满足学科和专业的需要, 满足全校师生对馆藏文献信息的需要;另一方面, 新技术、新载体在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和应用中, 对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 高校图书馆如何量体裁衣、做好文献信息建设工作, 是建设节约型图书馆过程中必须切实抓紧抓好的问题。

4 结语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人类共同的方向, 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节约是全人类的美德, 要从我做起, 从今天做起, 从具体工作做起, 让节约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 图书馆应身体力行, 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让节约行为真正渗透到图书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在采购工作中, 必须转变观念, 开展区域联合采购, 走特色化、资源共建共享之路, 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的效用, 采购到读者满意、社会需求的图书资料。在平时的管理当中, 强化节约意识。总之, 从点点滴滴做起, 图书馆要整合资源, 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 在合理匹配中走向节约,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温家宝.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N].人民日报, 2005-07-04.

[2]李玉梅.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N].学习时报, 2005-07-11.

[3]高萍.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 :156-157.

[4]杜桂平, 杨文莉.关于建立节约型图书馆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0) :21-22.

13.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篇十三

射阳县解放路小学五(3)班许文祝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正因为有了水,才有这个美丽的星球,才使人类、动物、植物得以生存。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水,那会怎么样呢?那地球也会和土星、木星一样死气沉沉。人类、动物没有了水,将会纷纷灭亡;植物没有了水,将会不复存在!没有了水,鲜花还会绽放吗?小溪还会欢畅吗?小鸟还会飞翔吗?小树还会枝繁叶茂吗?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许多人都说,一吨水只不过三元,有什么值得节约的呢?反正水是用之不竭的,而我说,一滴水值千金啊!水是有限的!虽然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被水覆盖,但是可以使用的只占百分之一、二,其他的都是海水、冰川。

在日常生活中,水总是不知不觉地被浪费掉。洗菜要一盆一盆地洗、开着水龙头冲的话,一餐饭起码有50千克的水被浪费掉。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用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残存的农药。洗衣水洗拖把,再冲厕所,可以充分利用“脏水”。淋浴关掉水龙头擦香皂,洗一次澡可节水60千克。

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污水处理系统,加强环境监测,强化法律意识,依法管理水资源、水环境。

1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篇十四

星期天,我躺在沙发上,一边唱着饮料,一边悠闲地看着电视。画面上,一个小孩和他的爸爸住在大山里,天才蒙蒙亮,小孩子提着一个小罐子,爸爸挑着两个桶,走了十几里山路,终于来到了一条小溪边。小孩子和父亲高兴得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奔向小溪,痛饮了一顿。然后,他俩把桶装满水,回家了。一路上光秃秃的,再也见不到花草树木。回到家里,天已经黑了。

看到这里,我感到很震憾,想到我平常喝矿泉水只喝了一半就扔了;每次洗澡,我都要放一缸水,泡在里面尽情地享受等等。这些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了水就没有生命,万物都无法生存下去,我们应该去珍惜每一滴水,不要浪费。说行动就行动,我立刻叫爸爸妈妈到客厅,开家庭会议。我严肃地说:“现在,我国水资源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妈妈每天把洗衣服的水全部倒掉,这是一种很浪费的行为,妈妈每天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桶装起来,拿来冲厕所、拖地……这样,水不就很好地利用起来了吗?对了,还有爸爸,每次刷牙都是用水冲着刷的,刷牙时,水还在„哗哗‟地流。其实,刷牙时,可以用杯子接一杯水刷,水就不会被浪费!”

“那你呢?”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问。

“放心吧,我以后洗澡都冲着洗,不再浪费一滴水。”我不好意思地说。

15.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做起 篇十五

作品征集范围:

此次文艺作品征集活动主要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节能减排等主题, 向全社会征集公益广告、书法、绘画、摄影、诗歌、音乐、歌舞、小品、相声、DV、动漫等作品。对征集地域不做限制, 境内、境外创作者均可提交作品 (境外创作者应提交中文作品) 。

投稿方式:

登陆中国节能信息网 (w w w.s e c i d c.org.cn) 本次活动的网页, 下载报名表或从征集通知中复印。将报名表、作品及其他组委会所需资料以邮寄的方式寄至《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文艺作品征集活动》组委会。

各地方、相关协会、大型企业集团、学会、群艺馆、文化馆、艺术学校、美术学校、专业院校等可以组织团体报名。

优秀作品的使用:

1.主办单位将组织相关协会、权威专家, 对征集作品进行遴选。遴选出的优秀作品将作为节能减排主题宣传活动的素材。优秀作品将由主办机构颁发证书, 名单将向全社会发布。

2.优秀作品名单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中国节能信息网、搜狐绿色公益频道、相关协会的网站上公布。

3.对部分优秀作品, 将联系作者本人并与有关机构合作进行深入创作, 提高专业深度和艺术水平, 形成完整作品。优秀作品将作为今后全国节能宣传周等大型节能减排主题宣传活动的宣传素材;节能减排主题文艺晚会将从中选择部分作品参与演出;此外将组织相关专题巡回展览、展示等。作品一经选用, 将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征集截止日期:

2010年3月15日, 以收到邮戳为准。

作品邮寄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501室“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文艺作品征集活动”组委会。

邮编:100038

活动详情可登陆中国节能信息网 (w w w.s e c i d c.org.cn) 本次活动的网页查询或致电“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文艺作品征集活动”组委会。

16.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做起 篇十六

在两型社会视野下建设节约型大学校园的意义

在新形势下,国务院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促进经济协调、快速、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高校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节约型的大学校园是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自身发展需求的重要方面。但是就现阶段的大学校园建设来说,一方面教育资源供不应求,较为稀缺,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投入也严重不足;男一方面在其自身的内部管理方面,各项教育资源也存在着不合理配置方面的问题,造成严重的浪费现象,难以发挥出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都严重限制着高校的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建设节约型的大学校园,即使响应国家的号召,同时也是自身建设发展的需求。

建设节约型大学校园的有效措施

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避免出现盲目超前。在相关规定中指出,首先需要对大学校园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全面贯彻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校园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和编制,促进节约型大学校园的建设。实现校园土地的合理使用,避免出现大面积的修建景观带、广场以及人工湖泊,保证绿化率和容积率的合理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其建设的指针,把学校建设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这两个方面有效的结合,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促进其使用效率的有效提升。对于一些学校进行多校区办学模式来说,应该做好分步实施、科学规划,对现有校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效,实现效率、效益、结构、质量、规模等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考虑校园中原先的建筑物,可以建造一些空中跑道、屋面运动场所等,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加建筑面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或者是通过错层、叠加等形式构成空中的平面空间,设置成空中花园式的休息场所。这不仅仅增加了校园环境的美观程度,也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

重视环境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对于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来说,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出校园文化含义,确保自然的完整性。校园环境与文化之间都是由人、水系、土地、建筑等方面组成的有机系统,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因此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以来,如果采用片面或单一做法的话,就会破坏校园环境文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就校园绿化这一方面来说的话,如果仅仅只重视平面、室外、局部景观,而忽视立体、室内、整体景观的话,也难以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比如在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垂直绿化”方法的应用。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分析和研究,有效的联系与校园环境之间的联系,然后搭建出相应的校园文化场景,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围合和营造出校园文化的活动空间以及氛围,对节约型大学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后期的动态管理也会直接影响其建设水平。在两型社会视野下,校园环境文化则更加的重视绿色生态型和资源节约型,注重资源利用和原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有效的动态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实现动态管理的有效陛,首先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各个方面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为管理的有效实施创造必要条件。

构建节能体系,确保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按照高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将物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合理的轉换部分财力资源,确保节约与投入的一致性,并将节约放在首位,有效的提升各方面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人们节约意识的进一步强化,加强制度建设。节能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为了有效的提升校园中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其具体的内容是合理利用资源、节材、节约办公经费、节电、节水。再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加大投入节能科技,注重对先进工艺和设备的引进与使用,加快实现节约型大学校园。比如学校可以加强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安装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有效的减少对其他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在楼道间多采用声控开关,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电力资源的浪费。另外还可以加强对污水处理系统和水循环系统的构建,增加对雨水的利用,并采取分散式的处理方法来分级回用。

强化目标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为了更好的建设节约型大学校园,最重要的还是有效的落实和执行各方面的有效措施。首先高校的领导层应该高度重视节约型建设,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的避免在校园建设中出现浪费现象。其次注重有效的发挥媒体的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加强对节约意识的大力宣传,使全体师生员工都能够有效的理解和认识到建设节约型大学校园的重要性。一旦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浪费现象的话,需要加大批评力度,适当的予以惩罚,同时对于一些节约资源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进行宣传推广,全面的建设落实节约型大学校园。

17.节约从我做起作文 篇十七

这本书主要讲了黄金鑫、华汪德、秦超逸三人组建了一个科学三人组青蛙军团,并以环保和低碳作为组合的宗旨。他们呼吁大家保护地球,表演关于保护地球的小话剧。书中小主人公们的积极行动感染着我,书中对环境遭到破坏的情节描写也震撼着我。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可是有些人不知道,地球的资源正一天天被消耗,地球的资源不是韭菜,割了可以再长出来,资源用完了就没有了。现在,地球因为过量砍伐树木而导致沙漠漫延,导致水土流失,每年有十六亿吨泥沙流入黄河。今年严重的雾霾天气不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警示么!

读了《青蛙军团爱地球》之后,我感觉到作为一名小学生,环境保护应该从自己做起,在这个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影响周围的人,我希望大家别再做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了,比如:尽量少开车,多骑单车多散步,既环保,又可以锻炼身体;洗米水可以浇花,洗脸水可以冲厕所,可以节省水资源……

18.节约从我做起 篇十八

节约是一种美德,我们要让节约从自己做起。

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节约的东西有很多,像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等等。一个懂得节约的人,他自身首先就有一个好的修养。节约,每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都该懂得节约的重要性。虽然一个人的节约看似无济于事,但是几十亿人的节约这之中的所节约下来的能源或者粮食是无法估量的。

让节约从自己做起,让我们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们的节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只是一件小事,就比如我们随手关灯,控制用水量,一日三餐做到光盘行动……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就是我们节约的开始。不要一听到节约就想象要如何让如何的做,接着又思量着这些小小的节约太过于微小。可是当我们节约开始,当我们身边的人都开始节约,以量积量,我们所节约下来的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听妈妈说以前我的爸爸就不是一个懂得节约的人,用电用水都大手大脚的。但是后来爸爸在妈妈的影响之下就渐渐改变了。妈妈是一个勤谨节约的楷模,在家里处处节约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家的节约是妈妈开始,接着改变了爸爸,当我出生后,在这种家庭的环境下,我自然的也养成了一个节约的好习惯。

19.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政府节约做起 篇十九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水资源保护,水权,水银行,水文化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受到人类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的长期实践表明,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优势。节约资源就是增强发展后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要建设节水型社会,进一步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的保障。

1我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综观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是丰富的(2.8万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严重不均匀,水土资源的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水质恶化和地下水的超采严重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水资源的各种浪费现象依然十分严重[1]。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仍是当前相当突出水资源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大规模经济的快速开发的双重影响,我国水资源情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北少南多的水资源格局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状况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如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致使100t苯等有机污染物流入松花江,使数百万的沿江老百姓停水4d,使哈尔滨市内的工业企业日减少产值近亿元,渔民日减少收入18万元。2007年4月暴发的“太湖蓝藻事件”,太湖湖面漂浮大量蓝藻,蓝藻腐烂导致太湖水缺氧性恶臭,致使太湖水质污染,无锡市水厂水源恶臭、水质发黑,引发了供水危机,此次污染事件造成经济损失大约50亿元。2008年云南“阳宗海砷污染”,阳宗海水体出现砷浓度超标,使周边2.6万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污染造成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元,而且治理污染仍需巨大投入。

目前,严峻的水情形势和粗放的用水现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突出表现在:水资源短缺与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开发潜力有限与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与用水效率低,部分区域水污染严重与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2]。要解决水资源不足、水环境恶化和用水浪费等问题,其根本措施是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真正落实节约优先、环保优先的方针,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其中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2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节水型社会和通常讲的节水,既互相联系又有很大区别。传统的节水,偏重于发展节水生产力,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而节水型社会的节水,主要通过制度建设,注重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节水型社会是在节约用水的基础上,高效合理地分配和利用全社会的水资源,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根据水资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通过引入多种节水技术与措施、采用有效的节水器具与设备,降低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水资源的需求量,实现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良性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3]。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快速推进,水资源、水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如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污染问题突出,水生态环境失衡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节水,不仅节约资源,而且保护环境;节水,是水资源自身运动规律的内在要求;节水,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都将有着重大的意义。

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包含3重相互联系的特征:微观上要做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中观上要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益;宏观上要考虑资源利用的可持续[4]。同时还要求降低单位实物产出的水资源消耗量,提高单位水资源消耗的价值量,并且实现发展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从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入手,做到严格取、用、排水的全过程管理,强化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全面推进计划用水,加强用水计量与监督管理;从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切入,控制用水总量,转变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废污水排放;从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做起,加大对现有水资源利用设施的配套与节水改造,推广使用高效用水设施和技术;建立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就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开始,使每一个公民逐步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建设与节水型社会相符合的节水文化,倡导文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逐步形成“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的社会风尚[5]。

3节约保护水资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节约水资源就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强化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相协调和相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6]。

水资源管理从内容上包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的管理。在当前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下,水资源管理的重心应该放在合理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上[7]。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水资源的管理思路要进行调整,要从开发利用优先向节约保护优先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做到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的需求,又满足维护河湖健康生态的需要,通过节约保护水资源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8]。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在新时期的节约保护水资源工作中,就是要积极推动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和产业布局,有效抑制用水需求的不合理增长,从而构建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经济社会自律式发展模式[9]。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治本之策,因此,要重视控制污染,并大力加强宣传,树立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意识,争取得到社会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

4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建议

建立节水型社会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核心是大规模的制度建设,而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关键[10]。全国各地的实践证明,水权理论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制度框架,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制定了具体可操作途径。黑河张掖和浙江省义乌等地的实践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一个流域或地区要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a. 明晰水权,建立两套指标体系。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是指导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管理思路。水权管理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①确立总量和定额两套指标。一套是宏观的总量指标,把用水指标逐级分解,把水资源的使用权量化到每个流域、每个地区、每个城市、每个单位,层层有控制指标;另一套是微观定额指标,结合总量指标核定单位工业产品、人口、灌溉面积的用水定额。两套指标同时实施,实行总量和定额双控制,把水权落实到每一个用水单元。②运用多种手段保障水权的实施。两套指标确立后,就要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使控制指标成为每一个用水单元的权利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特别强调经济手段的运用,实行基本水价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③允许水权流转形成水市场。用水户和用水单元节约的水量可以有偿转让,这样就形成了水权市场。水权市场可以发生在用水的各个层面,如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单位之间、用户之间。

b. 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以水定发展就是要在新的水资源条件下重新审视发展战略。建议根据经济学的分工原理,各个地区应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选择发展优势产业,通过产业分工和互相交易实现本地区的共同繁荣。

c. 建立水银行。目前全国各地在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涌现出大量创新。如“水票制”就是其中有重大意义的制度创新。农民根据水权证标明的水量购买水票,用水是先交水票后放水,如超额用水,需通过市场交易从水票节余者手中购买;农民节余的水票则可在同一渠系内转让。一张小小的水票不仅连接了政府、市场和农户,同时还承载了水权、水价和水市场,大大降低了水权管理的成本和水权交易的成本。另外还有一些地区将农户年终节余的水票以125%的价格回购;对企业节余的水量在下一个年度以50%价格返还,这些其实就是水银行的雏形,为此,建议尽快试行建立水银行,以便使更大范围的水权流转成为可能,进一步完善水市场的交易手段和内容。

d. 尽快加强用水户协会管理软件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都在推广建立用水户协会的工作,就微观上的水权管理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保障水权管理的正常进行。如根据定额管理的思路明确用水户水权、用水户协会职责、水票制运作规则、用水冲突调节规则、水权交易规则等。这些制度安排是实施水权管理软件的基础设施,其作用在于降低制度的变革成本和新制度的运行成本。为此,建议尽快加强用水户协会管理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水市场、降低水权的交易成本、使水市场在实践中获得可操作性。

e. 加强计量和监控设施建设。建立节水型社会是大规模的制度建设,但同时也需要建设相应的工程设施作为基础。在各地的试点,计量设施的匮乏已经成为推行水权制度的“瓶颈”,建议各地区在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体系的同时,必须重视计量、检测和调度设施的建设。

f. 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工业节水技术、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流域水量分配控制工程等节水型硬件方面的资金投入,以及规划与前期工作、制度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软件方面的财政支持,鼓励国外资本和国内名间资本投入节水型社会建设。

g. 加强节水文化体系建设。节水文化体系的建设要从改变观念入手,将节约优先、环保优先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主动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牢固树立起节水就是治污的意识,倡导文明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增强全社会用水、节水自律意识,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与效益,转变用水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h. 将节水措施落实到用水户,特别要关注重点领域。①工业用水要按照“以供定需、以水定发展”的思路,实行定额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完善监控体系,在加快污水资源化步伐,促进污水、废水处理回用,多渠道开辟工业新水源上取得突破。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积极鼓励污水回用、循环用水和一水多用,以及污水零排放和废水资源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上的利用。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活动,建立工业节水激励机制,在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上取得突破。通过开展节水型企业活动针对行业和企业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节水管理和节水技术交流,改造高耗水低效益、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使企业尽快实现技术升级和设备的更新换代。②农业用水要着力改进传统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广运用喷灌、滴灌和管道输水灌溉等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6],把节水与合理利用水资源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结合农艺措施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同时通过用水户协会,吸收农民参与灌溉管理,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农业节水活动,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③城市节水要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强化城镇生活用水管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活动,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全民节水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建立健全举报机制,对浪费水资源、破坏节水设施的不良行为公开曝光。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和分段计价模式鼓励节约用水。④提倡利用多种水源,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同时,开发利用海水、再生水、矿井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增加可供水量,缓解水资源瓶颈制约。

参考文献

[1]徐泽珍.我国水资源现状与节水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337-338.

[2]陈明,齐兵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解读[J].中国水利,2007(17):15-17.

[3]汪恕诚.谈中国走节水型社会之路[EB/OL].[2006-05-16].http://www.Chinaednuet.com/news/sznews/conten-48493-4s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验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26-28.

[5]王东坡.建立节水型社会之刍议[J].辽宁师专学报,2008(6):56-57.

[6]黄莉新.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N].新华日报,2009-03-22(4).

[7]陈雷.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EB/OL].[2009-02-14].http://www.mwr.gov.cn/ztpd/2009ztbd/2009nqgszygzhyj/2009021400263b19a1b.aspx.

[8]陈祖军,阮仁良,周建国,等.上海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及未来[J].上海水务,2008(6):12-13.

[9]汪恕诚.怎样解决中国4大水问题[J].水利经济,2005,23(2):1-2.

上一篇:高三老师对毕业生评语下一篇:思修实践教学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