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新闻稿

2024-10-10

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新闻稿(共15篇)

1.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新闻稿 篇一

机械系圆满完成了

第四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产品发布5月28号下午三点半,学院在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了第四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生产品发布会。学院特别邀请了吉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锦江宾馆等企业领导莅临本次发布会现场。机械系的领导、老师、学生积极的参加了本次发布会,我系圆满完成了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的产品发布并取得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系领导、老师以及此次产品发布会的承办班级12级三年数控加工中心班的认真策划、紧张筹备下,我系做好了本次活动的相关工作。在电气工程系的顺利展示了产品之后,我系向大家特别推选出了以下三个具有高水准、多工艺合作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摩天轮、挖掘机以及十二生肖。其中挖掘机是由12级“9+3”藏区免费职业教育学生何学同学完成的,他现场的真诚独白打动了很多人。最后我系学生向大家展示了采用划线、锯削钻孔等多种加工方法制作的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十二生肖,并将该套产品拿到台下使评委、老师、同学能够进行近距离的观察。接着由汽车工程系、经贸管理系、现代物流系和电子信息工程系分别展示了他们的产品。

最后忠诚物流深圳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顾主管对本次发布会作了点评。顾主管说,他为我们的学生感到既欣慰又惊喜,现在这些学生就能做出既创新又实用的产品,在未来定能取得不斐的成绩。顾主管预祝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至此,本届产品发布会顺利落幕。

2.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新闻稿 篇二

关键词:科技新闻,艺术品,传播

1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本身与艺术的共通性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中国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 在脱离了火箭之后, 她的运行轨迹该是多么玄妙的曲线啊——那不正是艺术美的化身嘛!

从宇宙诞生起初的“大爆炸”, 到每一个微小的“基本粒子”, 她们的层层美妙、玄奇的构造, 又有谁敢说她们不是艺术的哪?

从哥特式尖顶、拱形的石质建筑, 到中国榫卯结构的木质皇宫、大殿, 哪一个不是技术的科学?哪一个又不是艺术的成就呢?

美丽而奇幻的单细胞细菌类生物世界, 令我们人类赞叹——生命不仅弥足珍贵, 而且还绚烂无比。我们人类自身的艺术美, 不正是体现了——数学“黄金分割”理论“据理力争”的“胜利成果”吗?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雕凿出了地球南、北极浮冰的“冰雕”作品。宇宙太空中神奇的未知世界, 也不得不令我们人类的科学家浮想联翩, 为未来的“科幻世界”描绘出科学并具艺术色彩的美丽图景……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 无论是中国古代“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之内涵, 还是古希腊的“艺术”之概念, 都深刻体现出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古希腊人把能够凭专门知识学会的技能都叫“艺术”。雕刻、绘画、诗歌是艺术, 手工、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叫艺术。这种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统一的“艺术”观念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顶峰, 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艺术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等不但是艺术家, 也是科学家、工程师, 他们创造了卓越的艺术作品, 同时在科学发展、技术发明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两翼, 人们一直在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艺术 (诗歌、绘画、音乐等) 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已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 反映越普遍, 艺术越优秀。科学 (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等) 对大自然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叙述越简单、推测的结论越准确, 越广泛, 科学创造就越深刻。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 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是不可分割的。”

画家吴冠中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 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

爱因斯坦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

……

艺术与科学二者的有机结合对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 就是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最佳体现。艺术与科学是息息相通的, 这一点大家看得更准确而深刻, 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表示:他从精确优美的古希腊雕塑中似乎看到了毕达格拉斯、欧几里德, 他从西方配位、重组群乐曲旋律中看到了笛卡尔、牛顿、莱布尼兹、欧拉和高斯。从而, 斯宾格勒得出如下结论:“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 科学则是精确化的艺术。”

2007年8月3日4时许,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探望了“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两年前温家宝总理看望钱老时, 钱老当面向温总理提出了两条意见:一是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二是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

温家宝说:“您上次说的两条意见,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钱学森说:“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 就能够创新, 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

温家宝说:“您讲的话我都记住了, 您这次讲得比上次又要深一些。我们要超过发达国家, 就要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上下功夫;就要重视教学的综合性, 培养复合人才和领军人物。只要坚持下去, 一年看不出成果, 几年后总会有效果。”

2005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报道, 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玉良, 原来只读科学, 很少看文学。但有一次, 一位中文系教授给他写信, 短短几句条分缕析, 让他甚为佩服。在那位教授指导下, 他读起了《古文观止》。“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他说:“每次我读《滕王阁序》, 总是心潮澎湃, 能看到一幅优美的画面。”又说:“科学讲的是理性精神, 但仅仅有理性精神还不够, 还需要想象力。科学大师哪一个不是具有汪洋般的想象力, 否则如何创新?”

1953年, 中国科学院组织科学家出国考察, 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担任团长, 团员中, 有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等。途中闲暇无事, 华罗庚即席出了一个上联:“三强韩、赵、魏”, 求对下联。这“三强”明确地指出了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个强国, 却又暗喻着钱三强的名字。在座的科学家, 思索良久, 均未对出恰当的下联。华罗庚先生见状, 自己说出下联:“九章勾、股、弦”。满座科学家为之叫绝。《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 首先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这里的“九章”, 又恰好是代表团中另一成员赵九章先生的名字。

科学, 是人们探求未知、追求真理的活动, 要求人们崇尚真理, 实事求是, 敢于质疑, 民主宽容。

艺术, 是人们审美的追求, 是表达情感的方式, 其直接的目的是求美。反对雷同, 强调个性, 其表现的过程体现自由性, 其结果通常呈现多样化。

科学与艺术都讲求创新, 最终都要求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境界。

艺术与科学之间有共同性, 所以可以沟通。共同之处成为二者沟通的前提。艺术与科学最终的目的都是造福于人类的, 普希金说过:“科学家和作家的队伍, 不论其性质如何, 总是处于教育冲锋和文化进军的前列。”由此可见, 在人类文明的前进过程中, 艺术家和科学家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然, 每个艺术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都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完成使命的, 但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是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努力中实现的, 结果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科学家和艺术家不仅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而且他们掌握客观世界的方法, 创作过程本身以及反映世界的手段都是非常接近的。

艺术和科学都是追求真、善、美的。通常情况下, 人们尽力在创造的事物中表现自己的思想本质和高度智慧, 艺术和科学均是人类创造的, 所以其中肯定包含了人类的高度智慧, 而真善美就是其中的一项。爱因斯坦说:“我虽然不能证明科学必须被看作是一种其正确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理, 但我毫不动摇地确信这一点。无论如何, 只要有离开人而独立存在的实在, 那也就有同这个实在有关系的真理;而对前者的否定, 同样就要引起对后者的否定。”

毕加索说:“我们都知道艺术不是真理。艺术是一种让我们明白真理的谎言, 至少是能让我们了解真理的谎言。艺术家必须知道让别人相信他谎言中的真实性的手法。如果他在作品中只显示出他找到的并一再寻找的掩饰谎言的方法, 他就永远成不了任何事情。”

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 毕加索是伟大的艺术家, 他们分别指出了科学和艺术所追求的真理。科学追求真理并不难理解, 但是对于艺术追求真理有些人会提出疑问, 但是经过历史的洗涤艺术确实也是追求真理的, 席勒认为艺术不仅是一种把现代病态社会转变为理想境界的手段, 而且是一种能够让我们回想起幸福童年时光的东西, 它开启真理的道路。

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是崇尚美、追求美的, 钱德拉塞卡写道:“人们如何按照文学或艺术批评的方式把科学理论当作艺术作品来评价。广义相对论的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这是一个美的理论。”由此可见他把广义相对论看作是一种艺术作品, 而且把它看作是一件美的艺术作品。数学家G·H·哈代说:“数学家的模式, 就像画家和诗人的模式一样, 必须是优美的;这些思想, 就像色彩或字句一样, 必须以和谐的方式统一起来。优美性是第一道检验标准:这个世界没有为丑陋数学准备长久的地盘。”这些都有力的证明了科学理论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都是具有一种必然性的美。拉斐尔的《圣家族》这件艺术作品, 画面上的每个人的位置都恰到好处, 都是不能更改的, 一旦更改了就不再美了。同样的道理, 在某种程度上,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是如此。只要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爱因斯坦运用的一般物理学原理就会明白, 爱因斯坦只能导出这样一个引力理论, 而不能导出另一个根本不同的引力结论。

2 科技新闻作品的载体——语言、文字及图像 (包括电影、电视、摄影及绘画等, 本文仅做有关“语言与文字”的论述) 等, 能塑造成为高品位的艺术作品

笔者一向认为:汉语的语言文字, 不仅仅可以用来给中国文学添加艺术色彩, 使得文学作品栩栩如生, 让人们阅读起来如醉如痴、爱不释手。诗、词、歌、赋, 以及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乃至小品、故事, 甚至是儿童文学的写作手法, 都同样可以用来为我们的科技新闻作品增加艺术色彩, 从而使科技新闻作品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科技日报》及初期的《中国科技报》自创刊以来, 也曾大量运用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的形式来抒发编辑、记者和其他创作者的情怀, 以表达对于科技新闻人物的赞赏和对中国科技新成果 (科技新闻事件) 的高度关注、颂扬, 也都受到了较好的阅读效果。例如, 张飙先生任《科技日报》总编辑时, 曾开办了《院士科海甘辛》栏目, 所报道的全部是我国科学界的泰斗人物——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每篇报道都配一首诗词, 受到了科学家的欢迎与赞许。如用词牌《鹧鸪天》写晶体结构分析方法理论家范海福——

例文1:

常将真情写霄汉,

路难体残,

心河星更灿,

问君怎得壮志展,

炎黄燃胸炽炽焰。

用同一词牌写地质学家程裕琪——

例文2:

穷物理,

探本源,

奥秘最处是自然。

男儿所慕在峻岭,

高山所爱是伟男。

这对科学家表达的是何等真诚深厚的感情。

例文3:

(引题) 水, 让女人柔情似水;

水, 叫男人“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水, 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 曾被我们人类情深似海般地称之为“生命之源”、“生命之母”, 而未来某一天, 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的陆生生命, 很有可能会葬身于一片无情的汪洋——

(主标题) 水, 这东西……

当无情的、脱缰野马般肆虐的洪水在地球上随处可发的时候, 我想到了水这东西;当特大暴雨造成山体滑坡形成泥石流, 吞噬了无辜生命与人类财产的时候, 我又想到了水这东西!

毋庸置疑。水这东西, 是我们地球上一切生命形式及物种的源泉, 我们人类之生命更是须臾离不开水这东西。

那天, 我打趣地问一个女生:“为什么说你们女人是水做的?”

女生答曰:“因为我们女人柔情似水啊!你没看见, 我们女人是多么地好流泪的吗!”

那么男人呢?坚韧如钢?!然而, 水常常使男人们“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啊……

现代科学证实, 人体质量构成的70%以上为水 (H2O) !因此,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 女人和男人都是水做的!

人, 就是水做的;人, 就是生于水。证明这一点的还有我们中国古老的科学《易经》 (亦称《周易》) 。

在《易经》里, 称之为“坎”的水的卦象中 (可查看八卦图) , 一个阳爻 (读音:摇) 跑到了两个阴爻当中去了。这一卦象也正是人类男女交合的图像。这是很形象的, 大家一看便知。

男女交合, 必定诞生新生命。大家可以想象得到:在生命的孕育过程中, 能离的了水吗——精子只有在水中游泳才能与卵子结合;胚胎要在母亲子宫的羊水中才能生长发育!

怎么样, “水是生命之源泉”的说法没有错吧。

可是, 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矣!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 被称为“坎”的水卦象的那个“坎”字!坎字, 是由一个提土旁加上一个“欠”字构成的。我们试想一下, 人类离开了土地、欠缺了陆地还能存活吗?这正是水的两面性——水这东西既能让人类生, 亦能叫人类死!

70%!一个巧合的百分比数字, 应该引起我们人类足够的警觉——地球表面70%以上覆盖的东西也是水!这和我们人体质量构成的70%以上的水, 真乃是不谋而合啊!

从1980年开始算起至2012年的这30余年中, 每隔10年, 地球环境气候变暖的速率都高于上一个10年!这是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 通过这30年来研究考察得出的不争的事实。

还是这个科学家小组, 在对同一个课题的考察研究后发现, 在10个影响地球环境气候变“坏”的因素中, 有7个因素都呈上升态势, 而只有3个因素是趋于下降的态势, 这3个因素分别是:冰川覆盖面积 (分崩离析) , 南极洲冰雪的覆盖面积和北冰洋浮冰的覆盖面积!

科学考察的结果的确令人类担忧, 科学研究的数据“铁证如山”般地摆在我们人类面前:科学就是科学, 大自然决不会偏袒我们人类!

是啊。我们人类曾情深似海般地赞美水这东西“是生命之源啊!”“是生命之母啊!”。你信不信, 终归会有那么一天, 我们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的陆生生命都将葬身于一片无情的汪洋之中……

例文3的创作特点是全文用抒情散文的手法来写作, 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若让人读起来, 其语言也会朗朗上口。

应该指出的是, 当前在我国的出版物当中, 出现的同音造词、造字的怪现状。一些常常出现在电脑网络当中的很不规范的用词、用字, 也流入到正式出版的报刊书籍中, 还有人管这叫作“汉语语言文字的创新”, 这显然是极端错误的、荒唐可笑的。

我们编辑、记者要掌握的大约7 000个汉字、近6.5万个汉语词汇, 若引入数学中“排列组合”的概念, 那这7 000多个汉字和6.5万个汉语词汇能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呢?去除那些不像样的、太过晦涩的文章 (排列组合) , 仅仅是让人可上心一阅的文章 (排列组合) , 也会让人们难以数清的。我们再去粗取精, 不断地雕琢, 而留下那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 这些可称为上乘品的文字, 即我们所要的艺术品。

笔者在这里大胆地把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数学 (排列组合) 的概念引入科学新闻创作、写作过程当中, 意即使科学新闻写作更具艺术色彩。因为数学常常是构筑艺术品的基石。其实, 文学创作亦如此。

是的。艺术, 常常是感性的, 常常是人们情感的抒发;科学, 常常是理性的, 是更具哲理、定性、定量的概念的玩意儿。然而, 生物化学家们研究证实:人体内的生化反应常常支配着人们的情感变化。艺术又一次跟自然科学联系上了。

3 目的与结论

本论文的论述结论:科技新闻作品是完全可以当作艺术品来收藏的。当然, 这里所说的“藏”, 是“广义”的。就是说, 科技新闻作品既可以是纯物质品上的收藏, 也可以是精神意识上的收藏。前者亦不过是几本书、几本期刊, 抑或是几张报纸;后者则显得尤其重要——收藏于人们的脑海中, 甚至是人们的潜意识中, 用以指导人们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实践。

长期以来, 特别是我们国人, 触及“科技新闻”, 不论是见诸报端, 还是杂志、电视广播, 也不论是流行于电脑网络, 都不乏敬而远之者。似乎“科技新闻”就那么晦涩难懂, 不如普通的社会、人文类新闻那般“平易近人”。其实, 科技新闻作品是完全可以让我们的读者喜闻乐见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科技新闻工作者的写作、创作的手法了。我们用艺术的手法来装点科技新闻作品, 其目的正在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科技新闻、科学技术事件本身的特点, 具有不断变化、不断更新而有时又具有不易变化、不易更新的“悖论”。因此, 就要求我们科技新闻工作者具有科学的胆识——不畏传统、不畏教条的科学精神, 既要大胆地创新, 又要有“亘古不变”胆量。我们的精神与胆量, 正是来源于我们对科学真理的认知水平。而精神与胆量, 不正是出自于我们人类的情感世界吗?这样科学与艺术又一次通过人们的“情感”而联系在一起了。

3.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新闻稿 篇三

活动主题:科技创造未来,文化滋润心灵

主办单位:《学生工作导报》

活动时间:文化艺术节期间

活动地点:阶梯教室或者大学生活动中心

邀请嘉宾:各部长,老师等

前期活动:(征集时间为1周)

1.以本次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为核心,向全院学生征集科技小制作主题不限,要求自主创造,主题明确,作品新颖。

2.报社徽章设计征集,要求以报社为主题,设计本报社得徽章。

后期活动:举办晚会(征集活动完成后,举办包括作品展示在内的晚会。)

活动内容:

1.创新活动:张开想象的翅膀:准备一些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等,让参赛者上

场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尽可能多的说出有这些图形组合成的东西。

2.科技短文:由主持人朗读一篇科技短文,观众在听到某些关键词的时候做出

相应的反应。

3.话剧或者小品自创(符合本次活动主题)

4.问答:由主持人问一些关于科技方面的问题让参赛者回答,答对或者答错有

相应的奖惩。

5.唱歌活动。从观众中选出人员上台,由主持人指定关键词作为限制条件,让

上台的观众按要求唱歌(例如要求唱心情类,只需唱一两句即可)

6.优秀作品展示,由作者本人自己介绍设计的理念与表达思想

7.活动办完后评选出科技达人在报纸和刊物上刊登,以本次活动为主题的专题报道

活动前期准备

1、海报宣传:由宣传部出一组宣传海报宣传工具宣传本次科技文化节,其中内容包括活动的进展和相关赞助商的宣传资料,并协助赞助商做好赞助商的宣传要求的宣传要求。

2、喷绘宣传:制作大型喷绘,内容包括活动主题,内容,时间,地点,活动的参与方式;

3、横幅宣传:、活动地点、主要的宣传场所等挂横幅,横幅的内容根据相关的内容而定;

4、实物宣传:在活动开始、活动当天,闭幕式晚会期间,摆设服务台,发放赞助商和活动的宣传单和赞助商提供的礼品;

5、广播宣传:由新闻部向对外宣传本次活动,将活动的影响宣传向省市级报纸、广播和南昌教育电视台等延伸。

6.活动地点布置。材料需要:彩带,气球,展示板,投影仪,话筒,号码牌,展示作品的桌子,礼品,胶带,双面胶,气球打气筒

4.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新闻稿 篇四

第五届校园红歌会的通知

各学院团委: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导广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根据校团委总体部署,决定举办河南科技大学第五届校园红歌会,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奏响经典红歌,传扬红色活力

二、活动对象:河南科技大学全日制在校生

三、参赛要求:

1.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2.所唱歌曲必须符合“红歌”范围;鼓励原创、支持配乐、伴舞等辅助形式,演唱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3.可以团体参赛也可个人参赛。

四、参赛流程:

1.初赛:报名时间:4月15日——4月17日

报名地点:开元校区学生第二食堂前

开元校区西苑广场

3.决赛:时间:2013年5月上旬地点:待定

五、奖项设置

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优胜单位奖等集体奖项,对于获奖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并颁发证书及奖品。

六、联系人:李珊娜***邮箱: renwenshelian1@sina.com

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主办单位:共青团河南科技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共青团人文学院委员会

5.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新闻稿 篇五

安徽师范大学第二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获奖名单

一、第七届大学生涯与职业规划大赛

王 康(13新闻)刘 毅(13卓越语文)

王雨瑶(13环设)胡晓菲(13播音)邵梦婕(13日语)顾明伟(14卓越司法)

汪自慧(13食科)冯宏志(13会计)徐子君(14应用心理)严 伟(13体教)刘雪飞(13生科)张 琦(13思政)胡雪纯(13材化)

二、第十届“青春华章”诗文朗诵大赛

一等奖(2件)1.《在师大校史的长河里,慷慨激昂》 选送单位: 新闻与传播学院 陈剑雄(12播音)李泽召(13播音)等

2.《你别急呀,让我想想》

选送单位: 新闻与传播学院 何修豪(14新闻)

二等奖(4件)

1.《回望师大,一路同行》

选送单位:音乐学院 薛平川(12 作曲)

狄佳琪(14 音乐)等

2.《钢铁》

选送单位:音乐学院 支

献(12音乐)

王启迪(12 音乐)等

3.《匆匆》

选送单位:文学院 王阳炀(12 中文)

4.《爱暖师大,我心向阳——献给向阳花青年志愿者》

选送单位: 向阳花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徐一丹(14新闻)

论(14播音)等

三等奖(6件)1.《师大映像》

选送单位:校大学生艺术团 江子涵(14播音)

蒋天皓(14播音)等

2.《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选送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钱浩杰(13 化材)

佳(13 卓越理综)等 3.《回家》

选送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刘须龙(13 生科)

关宏蔚(12生科)等

4.《大漠敦煌》

选送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高

雅(12 会计)

乙(12 财管)等

5.《师大—我们永远的引路人》

选送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艾秋月(12 学前)

郑赫莲子(12 学前)等

6.《向阳花的告白》

选送单位:外国语学院 窦

雪(12 英语)

晨(12 英语)等

三、第十一届社团文化节精品活动 1.“徽风皖韵”培训班(赭麓书画社)2.民族风情展(德育研究会)3.职场之星面试大赛(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4.“骑”妙芜湖倡环保(自行车运动协会)5.“这个”音乐节(新青年器乐社)6.生态安徽系列活动(美术爱好者协会)7.数学建模大赛(数学建模协会)8.DIY校园味道(食品安全与营养协会)9.第四届“漫步青春”征文大赛(读者协会)10.同伴教育系列活动(保健协会)

四、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特等奖(4件)1.具有协同效应的非贵金属Co-Fe-O/rGO复合电催化剂 2.一种新型军用自整角机数字转换器

3.农村女儿养老的权利逻辑和实现路径研究——基于皖南地区L乡的调查 4.“大合肥”背景下轨道交通建设可行性的分析与预测

一等奖(9件)1.可见光驱动的Ag2CO3/BiOBr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通用的降解能力研究

2.植物叶绿体蛋白质组提取方法探讨 3.基于浮动基准的多维舆情分析研究 4.智能语音小管家

5.数字化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器

6.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社区志愿服务及其改革创新研究——基于安徽三市社区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7.缺陷理论视域下福利院儿童教育救助及其实现

8.大数据背景下黄梅戏的大众传播研究:以移动终端传播平台为例 9.安徽省养老服务体系与老年人精神健康调查

二等奖(17件)1.黄山殷溪河光唇鱼的食性研究

2.挤压及水分对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呼吸的影响

3.一步法制备环糊精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及其对胆固醇的检测 4.高寒地区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5.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

6.高校公共课APP移动在线学习的平台设计与开发 7.多功能智能垃圾桶 8.智慧大学校园系统

9.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能力调查研究 10.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下芜湖建立米市期货交易中心的可行性探究 11.流动儿童及其父母心理健康观比较

12.产业转移背景下城市产业布局合理化水平与投资环境的相关性分析——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13.都市边缘区流动儿童社区心理救助体系建构——基于抗逆力增进的视角 1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采煤塌陷区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剖析与政策建议——基于安徽省凤台县实证调研

15.朱元璋“重典治贪”制度研究及当今启示

16.用制度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关于建设阳光化网络反腐平台体系的思考 17.基于“限塑令”实施五周年系列调研与分析

三等奖(32件)1.不同运动强度结合共轭亚油酸对青春期肥胖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的影响 2.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智能公交路线规划方法研究 3.“工业4.0”时代里的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与未来研究 4.对于城市交通用地立体化的研究——以芜湖市为例 5.一种新型增高护栏桌板 6.“超能”纸签 7.左右利手通用尖刀 8.车载视频安全驾驶预警系统

9.可循环有机金属锌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10.健康新概念洗手液

11.核壳结构锰酸锂及其制备方法

12.秘书学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秘书学专业为例

13.大学生视角下的女权——基于安徽省高校的调研 14.安徽省皖北凤阳等三县土地流转现状况调研

15.基于平台理论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运行机制——以安徽师范大学五四爱心学校为例 16.农村应以家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安徽省枞阳县白梅乡柳峰村的实地调查

17.浅析贪污罪

18.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街道办改革-基于芜湖市镜湖区的实证调研 19.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基于安徽省孙村镇、高沟镇的实证调研

20.基于CRM模型下城际高铁经济引力作用的研究-以合宁铁路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为例

21.多元整合: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创新——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

22.团购情境下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 2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及发展问题研究——以安庆市为例 24.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与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25.小学信息技术到底教什么:基于全国19套111本教材的调研分析 26.路在何方: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安徽省8个地市46所中学331名英语教师案例调研

27.“人的新农村”背景下歙县汪满田鱼灯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28.进校园、入社区:体育类“非遗”健身路径研究——以淮南市六合八法拳为个案

29.传统武德的文化义理及其彰显

3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传统孝文化传承的典型调查——以徽州为中心 31.文化生态视角下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的调查与研究——以阜阳剪纸为例 32.现代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现状调查及分析——以安徽省高校大学生为例

挑战杯(1个)

历史与社会学院

优胜杯(5个)

经济管理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优秀组织奖(12个)

历史与社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文学院 法学院 体育学院

五、首届“大学语文”文学写作大赛

特等奖(3件)1.《静听回声》(裴筱筱2013级英语师范)2.《赠友人(并序)》(杨帅2012级化学)3.《四月》(刘春晓2012级英语师范)

一等奖(10件)1.《津味后堂》(金长巧2014级秘书学)2.《水彩诚信》(康孟梅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3.《相思蚕 相思缠》(赵丽2013级生物技术)4.《思乡》(顾殷蓉2012级城市规划)5.《能不忆江南》(李怡2013级公共事业管理)6.《模具》(汤瑞2013级卓越司法班)7.《路途》(徐峰2013级生物技术)8.《盲诗人》(张可2013级旅游管理)9.《故乡有你》(方苏萍2013级生物技术)10.《老爹》(徐梦娜2013级应用心理学)

二等奖(20件)1.《家乡的青石板路 》(江琦琦2014级历史学)2.《清明复清明》(张丽君2013级法学)3.《徽色正浓》(王雯静2013级化学)4.《转场》(闻娜娜2014级新闻学)5.《月圆 不再遥远》(孙雅文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6.《江南的冬》(许淑娴2014级英语师范)7.《人间无奈是情愁》(王琦珣2013级环境工程)8.《大河》(汪洁2012级社会工作)9.《认识自己》(吴楚月2013级土地资源管理)10.《忙里偷闲 苦中作乐》(李林林2014级心理学)11.《浅藏记忆的文学梦》(丁海玲2014级统计学)12.《春暖花开》(许婷婷2012级应用心理学)13.《车辙驶向远方》(张吴正知2014级材料化学)14.《关于成长》(张青2012级应用心理学)15.《龙的传人》(袁如意2013级生物技术)16.《灯火比夜色更亮》(莫燏2014级人力资源管理)17.《小令五首》(王英平2013级社会工作)18.《纳兰情》(彭娇娇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19.《光影》(彭雅文2013级播音主持)20.《圆火》(季小杰2014级财务管理)

6.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新闻稿 篇六

关键词:太原科技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科学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特有的文化, 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有序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 动机, 兴趣和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观念, 这些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太原科技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发现问题, 寻找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之后制定出适合我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途径, 以进一步优化我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使之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1、前言

1.1、校园体育文化定义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一个学校在体育活动方面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性、相对稳定性的一种集体体育活动。它以校园为空间, 以运动为手段, 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以课内课外活动、各种竞赛为主要内容, 具有健身、娱乐、消遣、竞技、传播体育文化等功能, 同时也是挖掘学生潜能的广阔天地、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校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校园体育文化的构成

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是校园体育文化系统得以在发展过程中保持整体性并具有巨大功能的内在根据, 它同时也决定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根据文化学观点, 认为根据文化要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我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行分析, 寻找不足, 以期优化我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结论

2.1、校园物质文化落后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体育宣传设施、体育雕塑、体育图书资料等。它主要是指在高校校园体育发展过程中积累沉淀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的统称。体育物质文化不单指物质资源本身, 而是包括了其所蕴涵的思想, 如体育建筑造型、体育场地设计、体育雕塑等。

体育场馆和器材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通过调查, 我校的篮球、足球场地基本上能满足篮球教学和同学们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但是其他项目如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都无法满足体育教学和同学们课外活动的需要。

体育宣传设施不仅可以宣传本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还可以激发本校师生员工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如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优秀事迹, 以及我校各体育代表队取得的优异成绩, 这些都可以进一步提高师生们的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 爱岗敬业、以及高度的集体荣誉感, 同时可以激发他们的勇于克服困难, 磨练意志等优良品质。还有, 我校体育图书种类偏少, 很难满足师生们学习的需要。这些都与经济投入有关。

总之, 我校在体育物质文化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体育场地无法满足师生们的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需要等方面, 体育宣传力度不够, 体育图书种类偏少, 无法满足同学们阅读方面的需要。

2.2、精神文化建设表面化, 深层体育精神文化匮乏

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 是大多数人的体育价值取向和信念, 具有非常强的渗透力。强有力的体育精神文化可以使全校师生产生较强的凝聚力, 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坚强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以及创新意识。

体育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体育道德、体育观念、体育思维、体育意识等方面。通过调查, 对于体育观念, 大多少同学都有正确的理解, 但多为对体育表面的理解, 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更健康, 体验到快乐, 丰富业余生活, 宣泄不良情绪。但对于体育对智力和个性的影响, 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就明显减少, 还有部分学生持有否定态度。仅有一少部分人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增强自信心, 有助于个性的培养, 智力的提高。

对于体育道德调查的研究, 大多数师生表示在体育运动中能体现责任感, 集体主义品质, 组织纪律性, 公平竞争原则等。

对于体育精神方面, 根据调查, 大多数同学在协作精神, 拼搏精神, 竞争精神, 遵纪守法方面是比较积极的, 美中不足的是体育运动过程中创新精神还稍有欠缺。

体育风尚是指体育盛行的习惯、风气。优良的体育风尚, 不仅可以活跃和丰富校园生活, 使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 而且还有助于陶冶情操, 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通过调查, 同学们都知道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 愉悦身心, 增进友谊等, 但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不强, 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知道体育锻炼的益处, 但是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并不多。只有少量的学生有经常观看体育节目、谈论体育赛事、阅读体育报刊的习惯。学生们大多数的业余时间都是在上网聊天, 购物, 游戏等等。因此, 理想的带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体育风尚在我校校园还没有形成。还需要体育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并为学生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体育理想的调查数据中, 可以看出教师讲授的知识与学生希望获取的知识之间有

偏差, 教师传授的知识多以动作技术为主, 健康保健知识比例较少。因此, 教师在传授体育动作技能知识的同时, 配合讲解更多的娱乐健身的方法与手段。

2.3、制度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体育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体育科研、体育教学、体育规范、体育政策、体育组织等。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必须“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学校体育管理制度要有效实施, 执行到位, 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制定了完整的规章制度, 可以做到惩罚分明, 从而确保我校校园体育文化健康发展。

通过对我校体育规章制度体育组织制度两方面的调查发现, 我校基本具有国家下发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和自定的相关制度, 但是对于学生体育竞赛制度, 体育教师奖励制度、运动员守则、教师进修制度依然是处于无制度可依的状念, 没有形成传统。

我校每年举办春季运动会, 组织“双迎杯”学生篮球比赛, “五四杯”足球比赛, 冬季长跑比赛, 羽毛球比赛, 乒乓球比赛等, 我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国家级、省级比赛, 如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跆拳道、定向越野、田径、羽毛球等比赛, 还组织老师们积极参加六院校教师的基本功大赛, 通过这些比赛不仅可以丰富教职工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还活跃我校精神文化生活。但在举办体育文化节, 体育知识讲座方面还有所欠缺。

体育教学方面与科研, 我校现在采用的“三自主”选课模式, 基本上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来选择学习时间和内容。由于我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的时间不长, 还处在摸索阶段, 因此, 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解决, 如课程设置方面, 是否满足了同学们的个性化需求, 目前我校还只是设置了技术选修课, 没有理论选修课;还有在考核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没有做到教考分离, 会出现人情分等, 只有做到教考分离, 才能使学生的成绩更加的真实有效。科研方面, 近年来, 随着国家和学校对科研方面的重视, 我校的大多数体育老师已经注意到了科研的重要性, 但是高质量的论文并不多, 每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少之又少, 学校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进一步加强理论的学习, 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 理论指导实践, 用实践来验证理论。

体育组织方面, 我校现在有6个体育社团,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 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但是在组织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缺乏场地、器材和必要的指导, 所以, 没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因此, 必须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

3、建议

3.1、物质文化制度方面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 学校里的任何体育活动都离不开体育场地和器材等物质文化建设作为保障, 如果这些不能得到满足, 那么体育活动就只能停留在原始的跑步、快走等的活动上面了。因此, 要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以及提高体育场馆和施设的利用率。

首先, 要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有了充足的经费作保障, 才能保证购买体育仪器、设备, 建设和维护体育场馆, 添置体育图书音像资料, 组织运动会、比赛以及训练得正常进行等。

其次, 要提高场馆及其设施的利用率

由于场馆场地的维护费用和器材器械的损耗较大, 一般高校与场地的使用都有着严格的控制, 器材器械一般都是在教学、训练后立即归还, 这就造成了体育场馆和器材不能满负荷的运转, 利用率较低, 造成了很大的浪费。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健身的行列, 我校应该充分发挥场地、器材、人力资源的优势, 与社会对接, 在满足教学、训练的前提下, 对社会开放, 充分发挥场馆的经营作用, 适当的收取一定的费用, 以用于场地器材的维护, 减轻学校的负担。

3.2、精神文化方面

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核, 属“深层文化”, 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就体育观念、体育风尚、体育意识, 体育道德等方面而言, 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 弘扬高尚的体育道德和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首先, 进一步加强体育观念中深层次的影响, 使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

其次,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养成经常阅读体育报刊、观看体育赛事的好习惯,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逐渐形成理想的、具有普遍性且相对稳定的体育风尚。

再次, 教师应积极解决学生实际需要与教师传授知识之间的矛盾, 满足学生对于保健、营养等方面知识的需求。

最后, 鼓励学生发扬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拥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为我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奠定基础。

3.3、制度文化方面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必须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学校体育管理制度要有效实施, 执行到位, 从而确保我校校园体育文化朝着健康、有序方面发展。

首先, 要改进和完善学校体育管理理念和手段

学校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相对应的规章制度, 目的是明确规定各组织及其人员的职责, 合理分工, 协同配合, 有利于调动各部门、各组织和各成员的积极性, 使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建立健全规范的体育管理机制, 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作用, 形成一个巨大的合力, 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为学校各种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从而保证学校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其次, 要优化体育教学

就体育教学层面而言, 各项制度应适应我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从内容、方法、手段、模式等角度入手, 坚持理论实践、健身娱乐、个性大众相结合的原则, 确保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 既锻炼了身体, 学会了方法, 丰富了知识, 提高了智能, 又增进了友谊。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 需要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体育教师持之以恒的去传授体育知识, 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积极指导体育社团活动等,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再次, 要加强运动队建设

高校竞技体育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是高校体育工作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对外树立学校形象和增强师生们的自豪感和凝聚力的有力武器。通过组建不同项目的高水平的运动队, 在全校范围内选拔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不仅可以保持我校自己的优势体育项目, 而且还可以提高我校非传统优秀的体育项目, 通过训练和比赛, 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促进我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最后, 要加强体育社团的建设

高校体育社团是在学校内部建立的体育组织和团体, 它把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学生组织在一起, 它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限制, 形式多样, 内容多彩, 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活动, 将会给我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带来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并能促进我校校园体育文化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大学生体育社团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 它在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 也为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与空间。

教师在积极支持创办体育社团的同时, 更要积极参与到指导社团的工作中去, 提高我校体育社团的整体水平, 帮助学生们建立完整的社团规章制度, 积极举办各种比赛, 提高学生们积极性和竞争意识等。

参考文献

[1]唐文玲.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亮点—啦啦队运动功能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2]李林.安徽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得到调查研究[D].2012.

[3]云学荣.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析[D].2004.

[4]侯继来.太原科技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科学发展之刍议[J].2009

[5]何东霞, 何一鸣.文化与制度耦合:一个文献综述[J].学术研究, 2006, (10) .

[6]何红英.走向人文化的校园体育文化[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26 (1) .

[7]梁培根, 蒋琴华.江苏省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2 (3) .

[8]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7.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新闻稿 篇七

一、比赛安排

二、1、初赛时间;2011年4月20日 14:00-16:00

三、初赛地点:工科楼2-112

四、初赛内容:自己准备一篇(100-150)单词的英语短文(欢迎词、会议主持人讲话、节目主持人讲话、导游词、答谢词、告别讲话等)进行朗读。要求语音语调正确,表情恰当。

五、2、复赛时间2011年4月23日1400-1600复赛地点工科楼2-112

六、复赛内容实用朗读、现场描述和英语情景对话三个环节。

七、1实用朗读参赛者抽取一篇应用性文字(100-150)个单词,准备三分钟后进行朗读。要求语音语调正确,表情恰当。文字内容包括:欢迎词、会议主持人讲话、节目主持人讲话、导游词(日程安排、景点介绍等)、答谢词、告别讲话等。现场描述:参赛者抽取一幅表现某一情景的画图、图表、广告等,根据给出的说明或图示(如进出口份额、市场变化、人口变动、生产状况、生产指标、景点介绍等)进行口头陈述,时间为3分钟。

3英语情景对话:参赛者赛前选择场景,自行寻找搭档,进行情景交流,评委根据设计,表达的准确性给分。场景可源自校园内的餐厅,寝室、图书馆、课堂、超市、校园小径等,时间为3分钟。(各参赛选手自行寻找搭档,搭档数量在1—2名之内,交流要能够突出参赛选手)

八、报名要求:每班至少推荐3—5名同学,并在4月16日前将参赛人员名单及参赛者在初赛中所需朗读的文章交至14号楼316王百通处。

九、奖项设置:初赛设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

复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

8.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新闻稿 篇八

一、承办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二、日程安排: 05月07日之前交报名表,05月14日到承办地报道,05月15、16日比赛。

三、参赛要求:

1、比赛按器乐类型分西洋器乐、民族器乐、键盘(三类均不含电声乐器)。西洋器乐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贝司、小号、圆号、长号、大号、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萨克斯、定音鼓、架子鼓、吉他等;民族器乐包括二胡、京胡、板胡、马头琴、琵琶、古筝、扬琴、阮、三弦、笛、簘、管子、唢呐、葫芦丝、鼓、锣、铙钹等;键盘包括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

2、推荐组分专业组和业余组,专业组为我省普通高校的相关音乐、器乐类专业学生,其余为业余组。网络组不另外分组。

3、比赛原则上以学生单人参赛为主,组合人数不超过10人。

4、每位参赛学生(组合)参赛曲目为一首,中外曲目不限,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所用乐器除钢琴外其它自备,可以自带伴奏。

5、参赛曲目要突出本届艺术节主题,内容健康,格调高雅,清新活泼。

6、参赛学生(组合)综合表现包括音准、音色、节奏、乐器技巧、音乐表现力,能较准确地表达音乐的风格、内涵。

7、推荐组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参赛,在校学生20000人以下的高校参赛学生(组合)不超过1个(业余组和专业组分计,以下同),20000以上的高校参赛学生(组合)不超过2个。网络组将参赛曲目录制为MP3格式上传至艺术节网站arts.weifubao.com。

8、05月07 日前,各参赛高校将《参赛登记表》报到黄河科技学院。

四、奖项设置:

推荐组和网络组分西洋器乐、民族器乐、键盘,各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

五、参赛曲目级比赛人员安排:

河南省大学生校园器乐大赛参赛登记表

参赛人员 13人

工作人员 共约18人

1.、领导带队人员:史亚男(领导小组组长)教师(指导教师)李龙刚(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岳(领导小组副组长)勾波(领导小组副组长)等

2、剧务(含化妆): 石琳(组员)罗志贤王鹏博等 3.传媒报道:张阳

七、预算费用:

1、服装道具2600元

2、乐器配件1120元

3、头型设计120元

4、行程费用有团工委具体联系安排 注:

1、服装道具费用在05月06日之前拿到,逾期可能出现服装赶制不出,耽误比赛等情况;

2、乐器配件亦尽快解决尽早适应;

3、来回行程安排需跟团工委具体商定。

八、演员要求:

1、尽可能开晚上上课的长期假条,有效期为05月03日~05月14日;

2、在05月03日~05月14日晚上,由于古筝练习需要,想申请活动中心大会议室作训练用地。

3.、05月09日使用电教楼208室,05月11、12日晚使用大礼堂,还需团工委及时协商。

4、需艺术教育中心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还需团工委及时联系

九、至比赛结束训练流程安排:

十、任务目标:三个节目做到

十一、注意事项:

1、在冲刺训练阶段,所有相关人员都要全力以赴,精神要高度集中,严格遵守纪律,积极为比赛做准备,不得参加任何未经领导小组批准的其他演出活动。

2、在训练期间,任何聚餐不得喝酒,要以比赛为重,需请假的人员一定要给领导小组请假,训练期间不得随意离开或干其他事。

3、在比赛期间所有人员代表的是轻院代表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佩戴校徽和团徽,比赛结束后一周所有参与人员交一份有关省科的新闻稿或感受。

9.艺术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刍议 篇九

关键词:艺术,教育,大学文化

大学是传承、创造先进文化的中心, 是一个国家的文化高地。大学文化对于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辐射、引领作用, 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标志性意义。

一、大学文化建设在大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所谓“文化”,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 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1]。为了研究艺术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之关系——艺术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还必须研究文化建设在整个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知识经济”的21世纪, 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文化热”, 我国也把文化同政治、经济一起, 作为综合国力的三大要素。文化作为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和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 已经成为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 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而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大学文化建设中, 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由此可见, 文化建设在整个大学建设 (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中, 处于重中之重、核心之核心的位置, 具有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二、艺术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艺术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异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早在20世纪初期,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强调了艺术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他解释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2]而美育的核心, 则是艺术教育, 因为美学以艺术为研究对象, 又称作“艺术哲学”, 即艺术的哲学化。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世界各国大学艺术教育与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我国也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1997年5月20日, 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艺术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而非专业教育, 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而非专业艺术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学校艺术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以普及为基础,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3]2002年7月25日, 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再一次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样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艺术教育, 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 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 陶冶情操, 发展个性, 启迪智慧, 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艺术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艺术教育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精神支柱与文化支撑, 包括校园文化精神、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氛围等要素。所有这些要素的形成与确立, 都离不开艺术教育的促进作用与推动作用。如果没有艺术教育, 上述各种文化元素都将无法产生。我国许多大学制定的校训、校风, 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 也都离不开艺术教育这一重要路径与载体。

(二) 艺术教育促进大学文化品位的提升

艺术教育可以极大地提升大学自身的文化品位, 而文化品位的提升, 又成为大学知名度的核心。综观世界各名牌大学, 几乎无一不是因艺术教育而促进了文化品位的提升, 进而获得了名牌效应与品牌效应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就十分强调“人文艺术学习的重要性”, 他指出:“这种教育既有助于科学家鉴赏艺术, 又有助于艺术家认识科学。它还帮助我们发现没有这种教育可能无法掌握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5]该校还设立了电影电视系、艺术院等。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 也没有音乐、美术、戏剧、电影、工业艺术设计等艺术类专业。我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也开展了很好的艺术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艺术教育使这些大学成为名牌的。

(三) 艺术教育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 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化人格、健全审美心理结构,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而文化素质又是综合素质的核心。

三、大学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艺术教育, 必须在教育内容上得到切实的落实, 并收到理想的效果。大学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有以下四种:

(一) 影视文化教育

影视文化是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艺术都是新潮艺术, 电影艺术在大学得到极大普及, 北京就举办了数届大学生电影节。电视艺术也是最受欢迎的大众艺术, 紧连每一个大学生。尤其是近年来各个电视台举办的“真人秀”、“达人秀”等节目或栏目, 更深受大学生欢迎, 成为他们心中的最爱。因此, 大学的文化建设, 必须在艺术教育中凸显影视文化教育。

(二) 戏剧文化教育

戏剧既是一门综合艺术, 又是极受大学生欢迎的艺术。尤其是近年来戏剧小品的流行, “小品大王”赵本山以及黄宏、宋丹丹、潘长江、巩汉林等人的出色表演, 也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眼球。所以大学的文化建设, 也必须在艺术教育中加强戏剧艺术与戏剧文化教育。

(三) 音乐文化教育

音乐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贴得最紧、连得最密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个人从胎儿时的音乐胎教到婴儿时的摇篮曲、幼儿时的儿歌, 到少年时的童谣, 再到青年时的恋歌、婚歌, 最后到老年时的挽歌、哀乐……几乎时时处处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所以, 大学的文化建设, 同样必须在加强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教育的同时, 使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融为一体。

(四) 舞蹈文化教育

舞蹈作为人体艺术之一, 虽然只凭动作而无声音, 但它却“此时无声胜有声”, 成为人类表达情感的最后手段与最高手段。这正如我国西汉时期的《毛诗序》所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艺术也是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 交谊舞、街舞、民族舞……都在校园里闪动其闪亮的光彩。所以, 大学的文化建设, 理应在进行舞蹈艺术教育时, 强化舞蹈文化教育。

此外, 还有文学 (语言艺术) 、美术 (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 、实用艺术 (建筑、园林、工艺美、现代设计等) 等等, 也都是大学文化建设中所进行的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限于篇幅, 不再赘述。

四、大学艺术教育的必要形式

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为内容服务, 并反作用于内容。没有无形式的内容, 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大学艺术教育的形式, 是内容得以落实的载体与依托, 也是保证。只有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 完美结合, 才能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具体而言, 大学文化建设中的艺术教育的必要形式, 有以下三种:

(一) 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是大学进行艺术教育的普遍的形式, 通过艺术欣赏, 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能力, 并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因为以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考量, 艺术的创造工程包括一度创作 (作家为主体, 文本为客体) 、二度创作 (表演者为主体, 舞台艺术或银幕、荧屏艺术为客体) 、三度创作 (欣赏者为主体, 艺术作品为客体) 。学生作为三度创作的主体, 在欣赏过程中要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 这自然会提高其审美创造力。

(二) 艺术活动

艺术活动包括各种艺术形式 (戏剧、音乐、舞蹈等) 的各种活动形式 (演出、比赛等) 。

(三)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包括文学 (诗歌、小说、散文) 创作、戏剧 (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小品等) 创作、音乐创作、舞蹈创作、美术 (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等) 创作、曲艺 (相声、二人转等) 创作等。

参考文献

[1]辞海: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1858.

[2]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174.

[3][4]陈兆金.艺术鉴赏学导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7:1.

10.新闻稿首届文化艺术节圆满闭幕 篇十

经过20天的紧张角逐,我校首届文化艺术节的各项赛事全部结束,今天上午,我校首届文化艺术节圆满落下帷幕。

上午8时40分,我校首届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正式开始。升旗仪式之后,组委会主任、政教主任李家平致闭幕辞。随后,艺体组组长唐闻斌老师宣布各项比赛的获奖班级和个人,学校领导依次上台颁奖。接着,九(2)班的张健同学代表参赛选手发言。最后,校长余大军上台发表重要讲话并宣布我校首届文化艺术节闭幕。在闭幕式的各程序之中,还穿插了精彩的文艺表演。上午10时整,我校首届文化艺术节闭幕式圆满结束。

11.科技文化艺术节总结 篇十一

一、活动背景:

十一月为我院的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月,各系科一科技文化艺术节为背景,开展各项竞赛、娱乐项目。同学们积极参与,在取得优秀成绩的同时也反映了“科技文化艺术节的主题”。为了表彰在“科技文化艺术节”期间取得优秀同学、我院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并为本次“科技文化艺术节画上圆满的句号,文艺部于 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晚会。

二、活动准备:

为了有序、高效的举办一场高质量的晚会,文艺部提前一个月左右着手准备晚会的节目以及各项工作。

在节目的来源上,我部门充分调动起各系科文艺部的积极性,让他们找、组织本息的优秀节目供我们筛选。

在会场的布置方面,我们则寻求其他兄弟部门的帮助,这样以来我们就能把更多的经历投放在节目的准备和彩排上,也从其他部门那里学到了经验,增进了与其他部门的感情。

在此期间,为了提高本次晚会的质量,我部门在所属的大学生艺术团中挑选优秀成员和团委工作人员组成本场晚会的重要部分,合唱队。我部门组织、辅导合唱队排练了反映本次晚会主旋律的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和充满青春朝气的《团员》。除此之外,根据团委老师的指示,从校外请来专业的舞蹈老师对我部门所属的舞蹈队进行专业的训练,并编排了本次晚会一大亮点的舞蹈《梦里水香》。

三、活动形式:

本次活动以晚会的形式展开,地点设在大学生活动中心 C11

5四、活动流程:

在晚会的前一天,我部门对参加本次晚会的所有节目进行最后一次的彩排,以确保万无一失。

晚会之前我部门人员负责通知本次晚会的主持人及演员。

晚会过程中我部门安排人员负责演员的通知和补妆。一确保晚会的质量。

安排获奖人员上台领奖和邀请颁奖嘉宾。

晚会过后我部门积极寻求主席团及其他部门的帮助,整理晚会现场。

五、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活动,积极参加我院学生组织策划的活动的同学收到的学院和老师的肯定,大大提高了我院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以后学生组织组织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活动中以“科技文化”为主题在整个学院中营造了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丰富了师生的业余生活。

同时对我部门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活动中,我部门成员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本次晚会的质量。部门成员的工作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六、活动总结:

在本次活动结束之后我部门召开部门列会,广泛深入的探讨本次活动的得失。一致认为此次活动我部门取得的成果是丰硕的,对本次科技文化艺术节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并在活动中积累了经验,在部门例会的个人发言中,有的人提出了在举办或之前一定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计划去组织开展。有的人提出,在开展活动的期间一定要有合作的精神,积极寻求其他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学生会工作的开展。

12.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新闻稿 篇十二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新建学院发展的关系

大学文化建设对于新建学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高地, 肩负着对民族文化继承、发展和传播的作用[2]。国外很多著名大学, 从建立开始就一直强调大学教育中应当体现文化和精神, 也使大学文化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如英国纽曼大学提出“崇尚人文, 注重理性”, 德国洪堡大学倡导“教学与科研的统一”[3], 美国哈佛大学提出的“从自己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2]。正因有了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这些著名高校才能历经数百年而长盛不衰, 才能培养出众多的科学家、政治家、商业精英和行业专家, 才能取得璀璨的科技学术成果。

与历史悠久的大学或学院不同, 大学里的新建学院, 由于成立的时间短, 没有足够的积累与沉淀, 所以也就没有文化传承的基础。新学院建立初期, 一般来说人力、物力、财力都比较紧张, 事务性工作繁多, 百业待兴。如何在有限条件下, 推动学院迅速发展起来呢?这需要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需要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 找到个性化发展道路。

二、大学新建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与其他学院相比, 新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在于:初创者可以大胆构思, 进行文化创新, 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新建学院往往师生人数少, 沟通渠道畅通, 减少了层层上传下达而造成的信息损失;当前正是国内高校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好时期, 容易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当然, 新建学院也存在着一定劣势:建立初期往往面临人少、资金少、空间少等窘境,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条件保障;由于缺乏文化传承的坚实基础, 新建学院需要比其他学院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新建学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

1.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中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 也是新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由于学院成立时间短, 影响力弱, 社会认同度也比较低。因此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归属感和自豪感是文化建设首要任务。为了帮助学生消除专业情绪, 一方面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讲座、参观、实习等活动, 让学生看到专业发展的大好前景;另一方面, 要发挥学生人数少的相对优势,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 为其量身订制个人成长方案, 让学生有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同时, 努力营造温馨融洽的学院氛围, 增加师生共同参与, 互动性强的活动, 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让大家庭的观念深入人心。

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12年1月。成立当年, 学院就制定了厚基础、重实践、显特色、多样化的学院人才培养理念。三年来, 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高校的著名学者、行业单位的企业家、政府协会官员等来院授课或举办讲座;组织学生赴公司或测绘局等校外单位参观实习, 与校外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在校园内开展GIS DAY系列活动, 举办GIS软件设计大赛等活动, 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树立专业信心。每学期举办师生座谈会, 鼓励学生为新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打造学院走廊文化;建立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考研自习室等;精心挑选班导生、班导师;精心设计新生报到流程和新生入学教育课程。

2.大力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知识精英和年轻人聚集的高校, 师生对网络依赖性很强, 网络就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新学院的建立, 需要依靠网络提高知名度、认可度。网络文化建设因其投入小、见效快的特点, 正适合新建学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2014年, 电子科技大学成为教育部7所网络文化建设试点高校之一。资环学院在年初就精心制定了网络文化建设整体方案, 建立了以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小组为主导, 网络导师、辅导员、网络媒体中心及学生意见领袖协同运作的网络文化建设架构。利用教师个人平台、学生集体平台、学院官方平台及学校官方平台等渠道打造网络文化精品。重点打造“资环港、梦想湾”学院官方微信平台。

3.与学院具体工作相结合

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之魂就是崇尚学术[4]。一般来说, 新学科或交叉学科是当前大学新建学院成立的基础。新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学术和学科建设这一主线展开。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和推动学院健康、快速发展。

资源与环境学院是在电子科技大学学科拓展的背景下成立的。学校需要资环学院在非学校优势学科体系下开拓一番新天地。但是学院创建时期, 由于资源有限, 不可能做到在新的领域全面的学科拓展, 就必须凝聚和整合师资力量, 主攻几个最容易出成果的学科方向。经过反复论证, 学院确定了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三个主要学科发展方向。通过多次座谈会、研讨会, 以及宣传报道等形式, 让三个学科方向深入人心, 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新建学院的发展, 关键在人才。内培方面, 学院建立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 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和聪明才智;外引方面, 积极发动校内外资源, 发现和笼络一批有闯劲的创业型人才, 使新进教师将个人提升与学院发展相结合, 个人性格与学院文化相一致, 最大限度地调动新进人员的积极性和战斗力。

4.利用重要事件宣传学院, 凝心聚力

新建学院一般社会影响力都较弱, 特别需要得到外界的认知。这就需要树立宣传意识, 抓住各种宝贵机会展示学院形象, 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资环学院通过精心组织和宣传迎新晚会、田径运动会、水上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 展示学院风采;踊跃组织参加校庆活动周、走廊文化展评等校内活动, 借助学校平台展示学院形象;大力开展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 如学院承办中欧合作“龙计划”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300余名海内外学者参加, 大大提升了学院知名度;2015年1月学院首任院长、中科院李小文院士去世的噩耗传来, 学院师生积极参加追思会, 在学院微信平台发布悼念追忆系列专题, 立志将其精神发扬光大。

四、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成绩

资环学院通过三年来的校园文化建设, 工作已初见成效, 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绩:学院网络文化建设获学校专项支持;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吸引了校内外1600人关注, 绝对关注量居全校前列;学院新闻发稿量实现连年大幅增长, 建院仅两年就被评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学院本科生获学校公寓走廊文化展温馨走廊奖, 音乐健心活动最佳策划奖, 成功申请学校研究生科技文化支持项目2项, 多次获评学校特色研究生分会和十佳学生会称号;学生对学院的认可度逐渐提高, 大一新生前三志愿录取率连年攀升, 本科生近三年转专业的比例都在7%以下, 硕士推免生选择本学院的比例高达71.43%, 居全校前列。

在大学新建学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有别于其他学院。具体操作中, 应充分发挥新建学院的优势, 避免自身的劣势, 应建立长效机制, 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 将具体措施列入议事日程并具体化。新建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体现自身的特色, 更要溶入学校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中。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新建学院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新建学院必须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将其与具体工作相结合, 积极发挥其优势, 避免其劣势, 以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新建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怡.大学文化建设原则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 2012, (3) .

[2]胡显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创造未来自觉持续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6) .

[3]张维维.浅谈大学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J].北京教育, 2011, (11) .

13.科技文化艺术节论文 篇十三

哈尔滨学院 院系: 理学院 班级:化学一班 姓名; 范老师

科技文化艺术节论文

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10月,我们共同迎来了哈尔滨学院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值此美好时刻,学院党委向各位来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向精心组织、认真筹备此次盛会的各位工作人员、以及为此次活动的提供赞助的商家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在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庆祝建党周年和“五四运动”周年、我院升本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的发展,营造活跃、浓郁的科学和人文精神氛围;切实为我院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结合我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推进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以高品位、高质量、高科技含量的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开创拥有金融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新局面,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是我校隆重的大型活动,这是校园文化的浓缩,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全校师生展现自我、体现风采的窗口!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雅、健康、活力、时尚”为基调,以“传承优秀文化、融会创新理念、塑造金院精神、充实校园生活”为宗旨,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活动,对广大同学进行校园文化传播及审美观教育,并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展现我校近年来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

此次活动内容包括科技竞赛类、报告讲座类、文娱文化类、社团沙龙类四大板块。这是一项规模大、历时长、参与面广的学生文化活动,因此这次活动不仅是对我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我校新上一个档次素质的全面考验。但是我们坚信,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在学生工作处、院团委、校学生会、院社联的指导下,在各系(部)、肇庆校区的齐心努力下,我院第二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必定能举办成一个为广大师生提供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广阔舞台!

我校坚持走“博学笃行 崇德励志”之路,积极探索校风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全面贯彻“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八字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教学为本、特色兴校、科学发展、质量强校”作为我校“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思路。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开展,正昭示了这种朝气蓬勃、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全院师生应团结一致,抓住机遇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把我校建设成为更高层次具有金融特色的本科院校而不懈努力!

我院第二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即将在音乐声中拉开帷幕,校园正因为有了科技,才有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校园正因为有了文化,才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正因为有了艺术,才有了灵动的精神气质!希望我院全体师生继续秉承“勤奋、求实、廉洁、开拓”的精神,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齐心协力将哈尔滨学院第二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我院学习部组织各项活动中,以化学的玻璃工大赛最为代表,哈尔滨学院理学院学习部玻璃工大赛于十一月在校无机化学实验室正式开始比赛,理学院多位学生干部莅临现场并发表讲话,他们为我们阐述了此次玻璃工大赛的重要意义,增进了我们对本次比赛的极大热情,通过本次比赛激发同学参与实验的热情,引导我们提高自我培养的意识和能力,达到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当本次比赛的组织者学习部部长胡雪以及化学系副部刘杨宣布比才开始后,化学系的学习部部员范永凯通过理论介绍后,由大二的化学系班长李志龙同学为大家做出了精彩演示实验,获得同学与领导的高度好评,各班级代表同学按照预先设计的流程进行了紧张的制作。分别进行了玻璃管90度弯曲,滴管的制作,玻璃管和玻璃棒的截取以及酒精喷灯的使用。各组同学非常认真的进行实验,严谨地按照规则进行比赛,但是仍有的同学没有充分掌握实验要领,实验过程中用手抓取烧灼后而未完全冷却的玻璃管造成手指轻微烫伤。并且由于喷灯的不易点燃,很多同学无法正常进行实验,这时化学系的学长赵玉飞等人带领化学系部员指导安全使用措施,使得比赛安全并且正常的进行。虽然很多同学受了小伤但最终各组通过努力交出了自己得意的成品。比赛最后由化学系学生会副主席井长玲对本场比赛发表了点评,评说了各组参赛者在本场比赛中的表现,对同学们的成绩表示祝贺,在各位学生干部的细则评分之后,很多优秀作品脱颖而出,为同学们做出了榜样。此次玻璃工大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14.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新闻稿 篇十四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第二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长春解放60周年,为广泛开展百年奥运活动,全面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为了加强我院大学生在德育、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培养与发展,根据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高校工委关于举办“长春市第二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的要求,结合我院2008年工作计划,经学院研究,现决定举办“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第二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切实开展好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组委会:

主任:姜福刚

副主任:朱恩沛、刘海涛、姜代武、于跃春

委员:王兆民、张海成、郑文学、张彤

侯殿友、王树文、孙丰、韩树东

二、执委会:

主任:鞠殿民

副主任:秦洪军、陈艺、朱庚新、张世民

委员:魏巍、钱爽、周玉娟、蔡 超

齐晓宇、杨杰、吴翠红、胡勇

李照明、张烨(男)、张烨(女)

三、活动时间:

(一)筹备阶段:2008年3月—4月

(二)开幕仪式:2008年5月4日 13:00时

(三)实施阶段:2008年5月—10月

(四)总结表彰:2008年10月21日

四、活动内容及分工:(见附表)

五、活动奖励:

为了提高各单位和学生的积极性,表彰科技文化节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拟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具体如下:

1、优秀组织奖(集体)3个

2、系列活动获奖选手若干

六、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要按照方案的要求,精心设计好、组织好相关活动,并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将本部门的具体活动方案和组织情况及时向执委会汇报。

(二)做好宣传、扩大影响。要通过各种有效途迳有针对性的对活动内容进行宣传报道,扩大校内外影响,提升学院在社会的知名度,使活动持久、扎实地开展下去。

(三)紧密配合、保证实效。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各项活动的筹备、实施、总结工作,力求把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做好、做实、做出成效,为参评长春市第二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做好充分准备。

15.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新闻稿 篇十五

关键词:外语精品,外语节,外语学习,外语应用

天津科技大学外语节作为全校唯一的综合性外语应用活动, 旨在通过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向广大学生献上聚集外语精髓的“文化大餐”, 提升同学们外语学习和应用能力。自2004年起至今, 外语节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如今, 外语节已经成长为学生活动的“著名品牌”, 其水平和影响力与日俱增。而外语学院作为学校外语节的主要承办者, 多年以来认真组织贯彻, 坚持开展活动, 成功探索出一条提升大学生外语学习应用能力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的实践道路。

一、更新主题, 创新思路, 打造外语精品

(一) 坚持“加强整体学风建设”。

外国语学院积极组织宣传和鼓励全校同学们广泛参与外语节, 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外语学习热情, 营造严谨、好学、上进的外语学习和应用氛围, 切实促成虚心进取、尚学笃行的良好学风的深度凝练, 扎实推进比学赶帮、博学成才的浓郁氛围的全面营造。

(二) 坚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校园外语文化氛围对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国语学院以外语节这一品牌活动为载体,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及创造力, 突出外语学院应用型、国际化特色, 有效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三) 坚持“培养专业外语人才”。

外语节通过其丰富的内容, 使得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并且在外语节涌现出来的部分优秀学生, 凭借一流的外语水平赢得了全校学生的钦佩, 为全体学生树立了外语学习的先进榜样。此外, 外语节为市级、国家级各类英语赛事输送了优秀的人才。近年来, 参与各类专业竞赛的人次逐年增加, 且获奖等级逐步提高,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外语节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规范化组织, 科学精细化实施, 营造良好的外语氛围

(一) 规范化组织。

1. 坚持“学生会牵头, 其他社团积极配合, 班级完全融入”的运行机制。

外语学院学生会作为牵头者, 负责外语节的统筹安排, 主要职责有:确定外语节主题, 统筹本届外语节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安排;指导、督导其他社团、班级以及其他学院的宣传报名工作;组织后期的评比和表彰等。

2. 打造特色的品牌文化。

设计统一的宣传形式、Logo和悬挂制作有统一标语的海报和横幅, 通过这样的宣传格式和方式来传播特色向上的外语文化。

(二) 科学化策划。

1. 活动内容时代性。

每届外语节的活动坚持与外语专业知识相结合, 确保活动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创新性。例如, 近几年的外语节, 特意加大了对外语口译和演讲比赛的宣传, 活动的重心也逐渐往英语实践运用类活动转移, 这主要是针对当前大学生外语学习中存在的“哑巴外语”, 即只会写, 不会说这一问题而做出的活动调整。

2. 活动形式多样化。

每一届外语节, 学生会秘书部都会别出新意, 配音大赛、金曲大赛、口译大赛、演讲比赛、学术沙龙、辩论赛、文化展等各类活动纷纷进入大家的视野, 并充分利用学院微信、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校园网等新媒体形式配合宣传, 极大地激发了科大学子浓厚的兴趣, 调动了全校学生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活动评比专业化。

嘉宾评委老师一般都邀请学校专业内资深教授和学者担任, 增强活动评比专业化程度的同时为整个外语节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三) 精细化实施。

1. 设立规范的外语节活动组织落实制度, 避免活动流于形式。

一是要严格按照策划书, 将任务分配到具体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二是每项活动结束后都会由相关负责部门进行总结, 避免将外语节简单化地按流程走, 否则外语节将无法创新发展。

2. 活动安排细化并公开, 增强互动性。

提前制订目标明确且要求清楚的活动安排, 将主题、时间、地点、参与形式与嘉宾名单、背景资料等内容做成表格, 促进互动, 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

3. 加强对主持人的外语素养与控场能力的培训。

每场活动都离不开主持人, 学院通过专门培训来增强主持人的控场技巧、语言驾驭能力、外语运用能力等素质。

三、扩大效果辐射, 汲取经验, 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 努力打造“优良学风助推器”。

各类外语赛事活动, 诸如英日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翻译比赛、模拟联合国、英语议会制辩论等, 对于提升参赛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具有推动作用, 而且学生在努力准备比赛、提高口语水平的同时, 也在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名同学, 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意识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 激发外语学习的兴趣。

(二) 努力打造“先进典型制造间”。

外语节各项赛事除了营造氛围外, 还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 那就是为学校选拔优秀的外语人才, 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外语类赛事, 并力争为学校争得荣誉。多年以来, 学校学生在全国和天津市各类英语竞赛中均能够拼得一席之地, 使学校在市属高校荣誉榜上名列前茅, 得到了外界的一致肯定。

(三) 努力打造“文化交流催化剂”。

外语节作为学校唯一一项外语类大型活动, 从创办之初就被赋予了加强院际、校际乃至国际交流的光荣使命。据不完全统计, 近几届外语节以来, 均有三至四成参与学生来自学校其他非外语类学院。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一起角逐外语水平桂冠, 极大地加强了院际交流。

四、积极引导, 开拓创新, 助推外语节育人功能最大发挥

十年的发展, 外语节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 努力探索将外语节活动、学生外语能力提升和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的有效途径。但是, 外语节活动在策划、组织、实施等方面仍存在某些问题和不足, 严重制约着其育人功能的最大发挥。

(一) 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外语节诸多活动内容, 很多时候需要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但是, 目前的现状是很多教师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 很难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活动。这样, 很多时候, 学生不能得到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帮助, 在比赛中自由发挥, 方法不当, 导致成绩不理想, 逐渐失去信心和勇气。

(二) 外语节系列活动有一定的专业性, 对于广大非外语专业类学生而言, 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各种外语节活动主要由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 很难做到同时衡量专业和非专业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因此未能很好地从整体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 导致一部分非专业学生参与积极性减弱, 活动效果欠佳。

(三) 活动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性。

多年来, 外语节活动内容主要局限于演讲、配音、唱歌、辩论、文化讲座等, 虽然每年的策划组织人员都有变动, 但是很难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语节的发展。因此, 积极解决问题, 开拓创新, 打造精品, 唱响外语学习主旋律, 最大程度实现外语节育人功能的发挥,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向“广”的方向转变。

鼓励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参与到外语节活动中来, 尤其是非外语专业的学生, 有可能的话进一步扩大学生覆盖面, 学校附近单位, 其他院校中有兴趣的人员均可以参加此项活动;丰富外语节语种类别, 实现以英语、日语这两大专业语种为主, 德语、法语两大二外语种为辅的活动内容模式, 活动内容得到丰富的同时, 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外语节活动的组织策划可以寻求更多的与校外各类语言教育培训机构、各高校外语学院等合作的机会, 这样可以很好地开拓活动思路, 创新活动方式, 在实现共赢的局面下扩大外语节活动的影响力和活动实效, 将学校外语节这一“著名品牌”打出去, 真正地成为受学生喜爱, 学生也能切实受益的文化品牌活动。

2. 向“专”的方向转变。

无论是在赛事策划、活动组织, 还是宣传推广等方面都要突出外语的专业特色, 以专业特色博取广大参与者的信赖与认可;加强专业教师对外语节活动的指导, 将他们指导活动按照时数折算成工作量, 这样激发了老师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确保每次活动都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 担任评委或者嘉宾, 并对活动提出专业化意见。同时, 还要充分发挥外教的作用, 这样不仅能够将真正的西方文化传递给学生, 还能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提高听力、口语等外语应用能力。

3. 向“实”的方向转变。

从学生实际出发, 合理策划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外语节活动, 以切实增强活动实效, 达到提升外语学习和外语运用能力,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目的。下一步将考虑成立外语节活动指导中心, 由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和外语学院直接领导, 主要负责外语节的统筹和咨询指导, 具体执行则由外语学院学生会负责, 并且有专门老师进行活动指导。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和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 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开展专业类活动, 针对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开展难度较低的活动, 以此提高全校学生参与积极性, 提升整体活动效果。天津科技大学外语节历经十年的磨砺与发展, 已得到了学校和全体师生的一致认同。实践证明, 学生在外语节活动中巩固和加深了平时课堂所学的语言知识, 开拓了视野, 激发了学习外语的热情, 提升了外语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极大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目前, 外语节活动在各个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其营造的浓厚的外语文化氛围,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外语节育人功能, 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需要我们继续坚持继承传统, 不断开拓创新, 打造学生精品活动的同时,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周颖.高校文化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外语节功能——以湖州师范学院“外语节”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 6:49~53

[2]何欣.以外语节丰富学生英语实践的思考[J].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8, 3:61~64

上一篇:保险公司业务员辞职报告下一篇:事故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