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水规范(共8篇)
1.建筑设计防水规范 篇一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使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地下建筑、防护工程及隧道等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第1.0.3条 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必须做好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1.0.4条 地下工程的防水,应积极采用经过试验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
第1.0.5条 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还 应符合其它有关的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2.1.1条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定级准确、措施可靠、选材适当、经济合理。
第2.1.2条 城市的地下工程,宜根据总体规划及排水体系,进行合理布局和确定工程标高。
第2.1.3条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考虑地表水、潜水、上层滞水、毛细管水等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合理确定工程防水标高。
第2.1.4条 地下工程的防水,宜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并根据需要可设附加防水层或采用其它防水措施。
第2.1.5条 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盒)、埋设件、预留孔洞等特殊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
第2.1.6条 地下管沟、地漏、出入口、窗井等,应有防灌措施,寒冷地区的排水沟应有防冻措施。
第2.1.7条 防水设计前,应根据工程特点搜集下列有关资料
一、最高地下水位的标高,出现的年代,近几年的实际水位标高和随季节变化情况;
二、地下水类型、补给来源、水质、流量、流向、渗透系数、压力;
三、工程地质构造、岩层走向、倾角、节理及裂隙,含水地层及不透水地层的特性和分布 情况,溶洞、陷穴以及填土区和松软土层情况;
四、历年气温变化情况、降水量、蒸发量及地层冻结深度;
五、区域地形、地貌、天然水流、水库、水沟、废弃坑井以及地表水、洪水和给水排水系统资料;
六、工程所在区域的地震、地热有含瓦斯等有害物质资料;
七、施工技术水平和材料来源。
第二节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
第2.2.1条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按围护结构允许渗漏水量划分为四级,各级应符合表2.2.1规定。
地 下 工 程 防 水 等 级 表2.2.1
`
第2.2.2条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确定,可按表2.2.2选定。
各类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 表2.2.2
注:1.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可按工程或组成单元划分。
2.对防潮要求较高的工程,除应按一级防水等级外,还应采取相应的防潮措施。
第三节 地下工程防水方案
第2.3.1条 地下工程的防水方案,应根据使用要求,全面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烈度、冻结深度、环境条件、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及材料来源等因素合理确定。
第2.3.2条 对于没有自流排水条件而处于饱和土层岩层中的工程,可采用下列防水方案。
一、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或钢、铸铁管筒或管片;
二、设置附加防水层,采用注浆或其它防水措施。
第2.3.3条 对于没有自流排水条件而处于非饱和土层或岩层中的工程,可采用下列防水方案:
一、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普通混凝土结构或砌体结构;
二、设置附加防水层或采用注浆或其它防水措施。
第2.3.4条 对于有自流排水条件的工程,可采用下列防水方案:
一、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普通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或锚喷支护;
二、设置附加防水层、衬套、采用注浆或其它防水措施。
第2.3.5条 对处于侵蚀性介质中的工程,应采用耐侵蚀的防水砂浆、混凝土、卷材或涂料等防水方案。
第2.3.6条 对受振动作用的工程,应采用柔性防水卷材或涂料等防水方案。第2.3.7条 对处于冻土层中的工程,当采用混凝土结构时,其混凝土抗冻融循环不得小于100次。
第2.3.8条 具有自流排水条件的工程,应设自流排水系统。无自流排水条件,有渗漏水或需应急排水的工程,应设机械排水系统。
第三章 防水混凝土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3.1.1条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能力,不应小于0.6MPa。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根据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壁厚及地下水的最大水头的比值,按表3.1.1的规定选用。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 表3.1.1
第3.1.2条 防水混凝土的环境温度,不得高于100℃;处于侵蚀性介质中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蚀系数,不应小于0.8。
第3.1.3条 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垫层,其抗压强度等级不应小于10MPa,厚度不应小于100mm。
第3.1.4条 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补砌厚度不应小于200mm;
二、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
三、钢筋保护层厚度迎水面不应小于35mm,当直接处于侵蚀性介质中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第二节 原 材 料
第3.2.1条 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不受侵蚀性介质和冻融作用时,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则必须掺用外加剂以降低泌水率;
二、在受冻融作用时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三、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标号的水泥混合使用。
四、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号,当采用325号水泥时必须掺外加剂并应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3.2.2条 防水混凝土所用的砂石,除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石子最大粒经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吸水率不应大于1.5%。
二、砂宜采用中砂。
第3.2.3条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第3.2.4条 防水混凝土可根据工程需要掺入引气剂、减水剂、密实剂等外加剂,其掺量和品种应经验确定。
第3.2.5条 防水混凝土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磨细粉煤灰或磨细砂、石粉等,粉煤灰掺量不应大于20%,磨细砂、石粉的掺量不宜大5%。粉细料应全部通过0.15mm筛孔。
第三节 施 工
第3.3.1条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配合比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水泥标号为325号以上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当水泥标号为425号以上,并掺有活性粉细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二、砂率宜为35~40%;
三、灰砂比宜为1∶2~1∶2.5;
四、水灰比宜在0.55以下,最大不得超过0.6;
五、坍落度不宜大于5cm,如掺外加剂或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可不受此限;
六、掺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8~6%。
第3.3.2条 防水混凝土配料必须按质量配合比准确称量。计量允许偏差不应大于下列规定:
一、水泥、水、外加剂、掺合料为±1%;
二、砂、石为±2%;
第3.3.3条 使用减水剂时,减水剂宜预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第3.3.4条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的时间不应小于2min。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
第3.3.5条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有损失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
第3.3.6条 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并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掺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第3.3.7条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顶板、底板不宜留施工缝,顶拱、底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00mm的墙体上。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起拱线以下150~300mm处,先拱后墙的施工缝可留在起拱线处,但必须加强防水措施。施工缝的开式可按图3.3.7选用;
二、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第3.3.8条 在施工缝上浇灌混凝土前,应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20~25mm厚的1.1水泥砂浆。
第3.3.9条 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考虑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升而产生收缩裂缝,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掺入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或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
二、采用低水化热水泥;
三、混凝土内部预埋管道,进行水冷散热。
第3.3.10条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下列止水措施:
一、在螺栓或套管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必须满焊,见图3.3.10-1,3.3.10-2;
二、螺栓加堵头,见图3.3.10-3。
第3.3.11条 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在养护期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第3.3.12条 防水混凝土的冬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低于10℃或采用化学外加剂法;
二、养护宜采用蓄热法,暖棚法并应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
3.3.7 水平施工缝的造图
图
图3.3.10-1 螺栓加焊止水环
1-转护结构;2-模板;3-小龙骨;4-大龙骨;5-螺栓;6-止水环
图3.3.10-2 预埋套管
1-围护结构;2-模板;3-小龙骨;4-大龙骨;5-螺栓;6-止水环;7-套管(拆模后将螺栓拔出,套管内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
图3.3.10-3 螺栓加堵头
1-围护结构;2-模板;3-小龙骨;4-大龙骨;5-螺栓;6-止水环;7-堵头(拆模后将螺栓沿平凹底割去,再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第四节 质量检查
第3.4.1条 防水混凝土的质量,应在施工过程中,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一、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进行检查,如有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二、每班检查原材料称量不应少于两次;
三、在拌制和浇筑地点测定混凝土坍落度,每班不应少于两次;
四、掺引气剂的防水混凝土含气量测定,每班不应少于一次;
五、如混凝土配合比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上述的二、三、四款。
第3.4.2条 连续浇筑混凝土量为500m3以下时,应留两组抗渗试块,每增加250~500m3应增留两组。如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主尖另行留置试块。
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其中一组应在标准情况下养护,另一组应与现场相同情况下养护,试块养护期不得少于二十八天。
第四章 附加防水层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4.1.1条 附加防水层有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金属防水层等,它适用于需增强其防水能力、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
第4.1.2条 附加防水层宜设在迎水面或复合衬砌之间。
第4.1.3条 附加防水层应在基础垫层、转护结构或初期支护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第4.1.4条 在附加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应对每一个工序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第二节 水泥砂浆防水层
第4.2.1条 水泥砂浆防水层所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采用的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膨胀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采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
二、外加剂宜采用减水剂、早强剂、密实剂等;
三、砂宜采用中砂;
四、水应采用不含有 害物质的洁净水;
五、掺合料宜采用微膨胀和后期强度稳定的掺合料。
第4.2.2条 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和施工方法按表4.2.2规定选用,对掺用其它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应按有关规定执行。第4.2.3条 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粗糙、清洁并充分湿润、无积水。第4.2.4条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厚度,宜为15~20mm,施工
水泥砂浆配合比 表4.2.2
时须分层铺抹或喷射,水泥浆每层厚度宜为2mm,水泥砂浆每层厚度宜为5~10mm。铺抹时应压实,表面应提浆压光。
第4.2.5条 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应紧密贴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如必须留施工缝时,留槎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平面留槎采用阶梯坡形槎,接槎要依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见图4.2.5-1。接槎位置一般宜在地面上,亦可在墙面上,但须离开阴阳角处20mm;
图4.2.5-1平面留槎示意图
1-砂浆层;2-水泥浆层;3-转护结构
二、基础面与墙面防水层转角留槎见图4.2.5-2。
图4.2.5-2 转角留槎示意图
1-围护结构;2-水泥砂浆防水层;3-混凝土垫层
第4.2.6条 施工水泥砂浆防水层时,气温不应低于5℃,且基层表面温度应保持0℃以上。掺氯化物金属盐类防水剂及膨胀剂的防水砂浆,不应在35℃以上或烈日照射下施工。
第4.2.7条 水泥砂浆防水层凝结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养护时间不得少于十四天,养护期间应保持湿润。使用特种水泥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节 卷材防水层
第4.3.1条 卷材防水层应采用抗菌性的橡胶、塑料、沥青类等卷料。
第4.3.2条 粘贴橡胶、塑料、沥青类的卷材,必须采用与卷材相应的胶粘剂。第4.3.3条 卷材防水层应铺贴在整体混凝土结构或整个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基面上。基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必须平整牢固。用2m长直尺检查,基面与直尺间的最大空隙不应超过5mm,且每米长度内不得多于一处,空隙处只允许有平缓变化;
二、表面应清洁干燥;
三、阴阳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对沥青类卷材圆弧半径应大于150mm。第4.3.4条 粘贴卷材时基层表面应用与卷材相应的底层涂料涂满铺匀。第4.3.5条 铺贴卷材防水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橡胶、塑料类卷材的层数,宜为一层,两幅卷材的粘贴搭接长度,应为100mm。沥青类卷材层数应根据工程情况确定,两幅卷材的搭接长度,长边不应小于100mm,短边不应小于15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接缝应错开1/3幅宽,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二、橡胶、塑料类卷材应根据胶粘剂使用要求涂刷均匀,沥青类卷材的层间胶结热沥青的涂刷厚度宜为1.5~2.5mm;
三、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mm;
四、卷材在转角处和特殊部位,应增贴1~2层相同的卷材或抗拉强度较高的卷材;
五、粘贴卷材应展平压实,卷材与基面和各层卷材间必须粘结紧密。搭接缝必须粘贴封严。沥青类卷材应在最外层的表面上均匀涂刷一层热沥青胶结材料,厚度为1~1.5mm。
第4.3.6条 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铺贴卷材应先铺底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
二、临时性保护墙应用石灰砂浆砌筑,内表面应用石灰砂浆做找平层,并刷石灰浆。如用模板代替临时性保护墙时,应在其上涂刷隔离剂。各层卷栈铺好后,其顶端应临时固定,见图4.3.6-1;
图4.3.6-1 临时性保护墙铺设卷材示意图
1-围护结构;2-永久性木条;3-临时性木条;4-临时保护墙; 5-永久性保护墙;6-卷材加强层;7-保护层;8-卷材防水层; 9-找平层;10-混凝土垫层。
三、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用胶结材料紧密贴严,与临时性保护墙或围护结构模板接触的部位,应临时贴附在该墙上或模板上;
四、转护结构完成后,铺贴立面卷材之前,应先将接槎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栈有局部损伤,应进行修补后方可继续施工。多层卷材应错槎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见图4.3.6-2。
图4.3.6-2 卷材防水层错槎接缝示意图 1-围护结构;2-找平层;3-卷材防水层
第4.3.7条 当施工条件受到限制时,可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施工前,应将永久性的保护墙砌筑在与围护结构同一垫层上。保护墙内表面应抹1∶3砂浆找平层,再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粘贴在保护墙上;
二、卷材宜先铺立面,后铺平面。铺贴立面时,应先铺转角,后铺大面。第4.3.8条 卷材作夹层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基层宜平整、清洁;
二、塑料卷材可用膨胀螺栓或射钉固定在基面上;
三、卷材可用粘结或焊接法连接。
第4.3.9条 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作保护层。
第四节 涂料防水层
第4.4.1条 涂料防水层应选用防水、抗菌、无毒或低毒、刺激性小的涂料。涂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潮湿基面上应选用湿固性涂料、含有吸水能力组分的涂料、水性涂料;
二、抗振结构应选用延伸性好的涂料;
三、对处于侵蚀性介质中的结构应选用耐侵蚀涂料。
第4.4.2条 涂料防水层的基面,必须清洁、无浮浆、无水珠、不渗水,使用油溶性或非湿固性等涂料时,基面应保持干燥。
第4.4.3条 涂料的配合比和制备及施工,必须严格按各种涂料的要求进行。第4.4.4条 涂料的涂刷或喷涂,不得少于二遍,后一层的涂料必须待前一层涂料结膜后方可进行,涂刷或喷涂必须均匀。第二层的涂刷方向,应与第一层相垂直。
第4.4.5条 为增强防水效果,涂料可与玻璃丝布、玻璃毡片、土工布等纤维材料复合使用。
第五节 金属防水层
第4.5.1条 金属防水层所用的金属板和焊条的规格及材料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金属板的拚接应采用焊接,金属板的拚接焊缝应严密。如发现焊缝不合格或有渗漏现象,应予修整或补焊。
竖向金属板的垂直接缝,应相互错开。
第4.5.2条 围护结构施工前设置金属防水层时,拼接好的金属防水层应与围护结构内的钢筋焊牢,或在金属防水层上焊接一定数量的锚固体,以便与混凝土或砌体连接牢固。
金属防水层,应用临时支撑加固。
第4.5.3条 在围护结构上铺设金属防水层时,金属板应焊在混凝土或砌体的预埋件上。金属防水层与围护结构间的空隙,应用水泥砂浆或化学浆液灌填密实。第4.5.4条 如金属防水层先焊成箱体,再整体吊装就位时,应在其内部加设临时支撑,防止箱体变形。
第4.5.5条 金属防水层应采取防锈措施。
第4.5.6条 金属防水层与卷材防水层相连时,应将卷材防水层夹紧在金属防水层与夹板中间。夹板宽度不应小于100mm,夹板下涂胶结材料,并设置衬垫,然后用螺栓固定,螺栓应焊在金属防水层上或预埋在混凝土中。
第五章 注 浆 防 水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5.1.1条 注浆包括预注浆、衬砌前围岩注浆、回填注浆、衬砌内注浆、衬砌后围岩注浆等,应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按下列要求选择注浆方案:
一、在工程开挖前,预计涌水量大的地段、软弱地层,宜采用预注浆;
二、开挖后有大股涌水或大面积渗漏水时,应采用衬砌前围岩注浆;
三、衬砌后渗漏水严重的地段或充填壁后的空隙地段,宜进行回填注浆;
四、衬砌后或回填注浆后仍有渗漏水时,宜采用衬砌内注浆或衬砌后围岩注浆。第5.1.2条 注浆施工前,应进行调查,搜集下列有关资料:
一、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如围岩孔隙率、裂隙大小、渗透系数、涌水量、水压和软土地层颗粒级配、上壤标准贯入试验值等;
二、工程纵横剖面图以及开挖中发生塌方、超挖等的位置和尺寸;
三、工程砌类型、质量;
四、工程渗漏水的地点、位置、渗漏形式、水量大小、水质、水压等。第5.1.3条 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预注浆后的漏水量应小于设计允许值,浆液固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工程方可环节挖;
二、回填注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后进行;
三、衬砌后围岩注浆应在回填注浆浆液结体达到70%后进行。
第5.1.4条 在注浆施工期间及工程结束后,应对水源取样检查,如有污染,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节 注浆的材料
第5.2.1条 注浆的材料宜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良好的可灌性;
二、凝胶时间可根据需要调节;
三、固化时收缩小,与岩石、混凝土、砂土等有一定的粘结力;
四、固结后有一定的抗压、抗拉强度等级和抗渗性、耐久性;
五、稳定性好;
六、如地下水有侵蚀性时还应具有相应的耐侵蚀性;
七、无毒或低毒、对环境污染小;
八、注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
第5.2.2条 注浆材料的选择可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情况、注浆目的、注浆工艺、设备和成本等因素,按下列规定选用:
一、预注浆和衬砌前围岩注浆,宜用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必要时可用化学浆液;
二、衬砌后围岩注浆,可用水泥浆液、化学浆液;
三、回填注浆宜选用水泥浆液、水泥砂浆、或掺有石灰、粘土、粉煤灰的水泥浆液;
四、衬砌内注浆宜选用水泥浆液、化学浆液。
第5.2.3条 水泥类浆液宜选用标号不低于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它浆液材料应符合有关规定。浆液的配合比,必须经现场试验后确定。
第三节 注 浆 设 计
第5.3.1条 预注浆钻孔的布置,应根据岩层裂隙状态、地下水情况、设备能力、浆液有效扩散距离、钻孔偏斜率和对注浆效果的要求等,综合分析后确定注浆孔数、布孔方式及钻孔角度。
第5.3.2条 预注浆的段长,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掘进时必须保留止水岩层的厚度。注浆孔底距开挖轮廓的边缘,宜为毛洞高度(直径)的0.5~1倍。第5.3.3条 衬砌前围岩注浆的布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应在水量较大处布孔 ;
二、大面积渗漏,布孔宜密,钻孔宜浅;
三、裂隙渗漏,布孔宜疏,钻孔宜深;
四、大股涌水,布孔应在水流上游。
第5.3.4条 回填注浆孔的孔经,不宜小于40mm,间距宜为2~5m,可按梅花形排列。检查压浆孔宜深入岩壁200~300mm。
第5.3.5条 衬砌后围岩注浆钻孔深入围岩不应小于1m,孔径不宜小于40mm,孔距可根据渗漏水的情况确定。
第5.3.6条 衬砌内注浆钻孔应根据衬砌渗漏水情况布置,孔深不应超过衬砌厚度的2/3。
第四节 注 浆 施 工
第5.4.1条 岩石地层或衬砌内注浆前应将钻孔冲洗干净,并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需待吸水量稳定后方可结束。
第5.4.2条 回填注浆时,对岩石破碎、渗漏水量较大的地段,宜在衬砌与围岩间分段设置隔水墙。
第5.4.3条 回填注浆、衬砌后围岩注浆施工顺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沿工程轴线由低到高,由下往上,从少水处到多水处;
二、在多水地段,应先两头,后中间;
三、对竖井应由上往下分段注浆,在本段内应从下往上注浆。
第5.4.4条 注浆过程中如发生围岩、衬砌变形、堵塞排水系统、串浆、危及地面建筑物等异常情况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降低注浆压力或采用间隙注浆,直到停止注浆;
二、改变注浆材料或缩短浆液凝胶时间;
三、调整注浆实施方案。
第5.4.5条 岩石地层预注浆的压力,应比静水压力大2~4MPa,回填注浆的压力应比静水压力大0.1~1.0MPa。
第5.4.6条 注浆结束的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预注浆各孔段的进浆量,应小于50L/min,并达到设计压力后稳定10min,检查孔的吸水量每米应小于1.0L/min;
二、衬砌后围岩注浆达到设计压力后应稳定10min;
三、其它各类注浆,应达到设计压力。
第5.4.7条 注浆结束后,注浆钻孔应封填密实。
第六章 特殊施工法的结构防水
第一节 质 构 衬 砌
第6.1.1条 质构法施工的隧道,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片、复合管片、砌块等装配式衬砌或现浇混凝土衬砌。装配式衬砌宜用防水混凝土制作。当工程处于侵蚀性介质中时,应用相应的耐侵蚀混凝土或耐侵蚀的附加防水层。
第6.1.2条 管片制作的尺寸精度,不应大于±15mm。管片、砌块必须按设计要求在抗渗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6.1.3条 双层衬砌的管片、砌块至少应设置一道密封条(垫)沟槽。弹性密封条(垫)宜选择具有良好回弹性、耐久性、耐水性的橡胶类材料,其外形应与沟槽相一致。
单层衬砌除设密封条(垫)沟槽外,内侧还应加设嵌缝槽。嵌缝材料应具有弹塑性、收缩性小、与潮湿混 凝土结合力强、便于施工等特性。嵌缝作业宜在质构掘进影响范围外进行。
管片纵缝宜粘贴传力衬垫。
第6.1.4条 管片上的螺栓孔应采用螺孔密封圈防水,密封圈的外形应与螺孔、螺栓相配合。
第6.1.5条 衬砌与土体间的间隙应及时注浆充填。注浆材料宜具有防水性能。注浆孔应封填密实。
第6.1.6条 竖井与隧道结合处,宜采用柔性材料处理,并宜加固竖井洞圈周围土体。在软土地层距结合处一定范围内的衬砌段,宜增设变形缝或采用适应变形量大的密封条。
第6.1.7条 双层衬砌的内层衬砌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外层衬砌的渗漏水引排或封堵。
第二节 顶 管
第6.2.1条 管筒宜采用防水混凝土、钢板或钢板与混凝土复合材料制作。当处于侵蚀性介质中时,应采用相应的耐侵蚀水泥和骨料,钢管和复合管筒应采用相应涂料或作内衬保护层,或采取其它防侵蚀措施。管筒须经抗渗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6.2.2条 管筒接口形式和所用密封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般土质采用刚性接口,粉砂土质采用刚柔结合接口,粉砂土质地区的垂直出入口前后三节的管筒接口采用柔性接口。
二、每道接缝应连续作业一次完成。
第6.2.3条 管筒接口的缝深宜为30~40mm,如缝过深应用膨胀类水泥等材料嵌填。
第6.2.4条 管筒顶进时,宜从标高低的一端开始。工作坑内应设集水井。
第三节 沉 井
第6.3.1条 沉井的井壁和底板,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沉井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沉井井壁宜分节制作。接缝做法同防水混凝土施工缝,并宜在井壁迎水面接缝处设置附加防水层;
二、连续沉井间的接缝,应设置止水带和嵌缝材料;
三、固定模板用的螺栓穿过井壁时,必须采取止水措施。第6.3.2条 沉井的干封底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地下水位应降至底板最低底平面500mm以下,降水作业应在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停止;
二、封底应对称进行;
三、封底前井壁与底板连接部位应凿毛并清洗干净;
四、后封底降水用的集水井,应用微膨胀混凝土填筑密实。第6.3.3条 沉井水下封底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水下封底混凝土水泥用量宜为350~400kg/m3,砂率为45~50%,砂宜采用中、粗砂,水灰比不宜大于0.6;
二、骨料粒径以5~40mm为宜;
三、水下封底混凝土应在沉井全部底面积上连续浇筑,浇筑时导管插入混凝土深度不宜小于1m;
四、水下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从井内抽水。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应进行止水或导水。
第6.3.4条 当沉井与位于不透水层内的地下工程连接时,应先封住井壁外侧含水层的渗水通道。
第四节 地下连续墙
第6.4.1条 连续墙的施工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划分单元槽段,应尽量减少槽段数量。墙体接缝应避开拐角部位。第6.4.2条 连续墙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选择合格的泥浆配合比或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以防止坍方;
二、连续墙的垂直向成槽精度宜为1/100~1/300;
三、浇筑连续墙的混凝土前必须清孔、置换泥浆和清除沉渣,并应将接缝在的泥土杂物清刷干净;
四、钢筋笼浸泡泥浆时间不应超过10h;
五、浇筑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1.5~6m。在槽段端部的浇筑导管与端部的距离宜为1~1.5m。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
第6.4.3条 混凝土用的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70kg/m3,坍落度应为 20±2cm。
第6.4.4条 开挖作业应在连续墙的墙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并应配合基坑开挖合理设置支撑。
第6.4.5条 连续墙的墙体与工程顶板、底板、水平框架等连接部位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连接部位应预留齿槽和连接筋;
二、浇筑混凝土前应将连接部位凿毛、清洗干净;
三、连接部位宜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四、连接部位的内侧面层,可设置嵌缝材料,顶板可外贴卷材防水层。
第6.4.6条 连续墙宜设置附加防水层或内层衬砌。连续墙墙体接缝可设置止水带或外侧注浆。内层衬砌的接缝应与连续墙接缝错开。
第6.4.7条 连续墙的墙体如出现裂缝、孔洞等缺陷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修补措施。
第五节 锚 喷 支 护
第6.5.1条 喷射混凝土施工前,应视围岩裂隙及渗漏水的情况,预先采用引排或注浆堵水。
采用引排措施时,应采用耐侵蚀的柔性导水材料。
第6.5.2条 喷射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小于0.8MPa。喷射混凝土宜掺入早强剂、减水剂、膨胀剂或复合外加剂等材料。
第6.5.3条 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应大于80mm,对坑道变截面及轴线转折点的阳角部位,应增加喷射混凝土厚度30~50mm。
第6.5.4条 喷射混凝土设置埋设件时,应做好防水处理。对渗漏水的锚杆孔,应预先进行堵水,再埋设锚杆,并宜选用有膨胀性的砂浆。
第6.5.5条 喷射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喷水养护,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十四天。
第六节 高压喷射帷幕
第6.6.1条 高压喷射法,可用于土壤标准贯入试验值为0~30的淤泥质粘土、淤泥质亚粘土、亚砂土、砂土等软土地基中作防渗帷幕。
第6.6.2条 高压喷射所形成的固结体,可呈桩或板状,宜采用串联式或折线式搭接。喷射孔的间距宜为0.4~2.0m。
第6.6.3条 防渗帷幕宜插入不透水层,其深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d--帷幕插入深度(m);
h--作用水头(m);
α--接触面允许坡降,取5~6; b--帷幕厚度(m)。
第6.6.4条 浆液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浆、粘土水泥浆、掺有外加剂的水泥浆或化学浆液。
第6.6.5条 高压喷射注浆的工艺参数,宜按表6.6.5选用。
高压喷射注浆工艺参数 表6.6.5
第七章 隧道、坑道排水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7.1.1条 有自流排水条件的隧道、坑道,应采用排水法,但应防止由于排水危及地面建筑物及农田水利设施。
通向江、河、湖、海的排水口标高,低于洪(潮)水位时,应采取防倒灌措施。第7.1.2条 隧道、坑道宜采用贴壁式衬砌,对防水防潮要求较高的可采用离壁式衬砌或衬套。
第二节 贴壁式衬砌
第7.2.1条 贴壁式衬砌拱顶迎水面宜平整,并应采用暗沟或盲沟将水导入排水沟内。
第7.2.2条 排水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排水沟的纵向坡度不得小于0.5%,横向坡度不宜小于1%。铁路隧道纵向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但不得小于0.1%,横向坡度不得小于2%;
排 水 沟 断 面 表7.2.2
二、排水沟的断面尺寸视排水量而定,可按表7.2.2选用;
三、排水沟应设盖板。排污水时应有密闭措施;
四、在直线段每30~50m及交叉、转弯、变坡处,应设置检查井,井口须设活动盖板;
五、在寒冷地区应有防冻措施。
第7.2.3条 盲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宜庙在衬砌与围岩之间,见图7.2.3;
图7.2.3 盲沟示意图
1-盲沟;2-回填层;3-横向排水沟;4-纵向排水沟;5-预埋管或预留孔;6-检查井
二、沿洞室纵轴方向设置的距离,宜为10~30m;
三、盲沟断面的尺寸应根据渗水量及洞室超挖情况确定,纵向坡度不得小于0.5%;
四、盲沟宜先设反滤层,后铺石料。石料必须洁净、无杂质,含泥量不得大于2%。铺设时石料粒径由内向外逐渐减小;
五、盲沟的出水口应设滤水篦子或反滤层。
第7.2.4条 排水暗沟可设置在衬砌内,宜采用塑料管或塑料排水带等。
第三节 离壁式衬砌
第7.3.1条 围岩稳定和防潮要求高的工程可设置离壁衬砌,衬砌与岩壁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拱顶上部宜为60~800mm;
二、侧墙处不应小于500mm。
第7.3.2条 衬砌拱部宜作附加防水层。拱肩应设置排水沟,沟底预埋排水管或设排水孔,直径宜为50~100mm,间距不宜大于6m。在侧墙和拱肩处应设检查孔,见图7.3.2。
图7.3.2 离壁式衬砌排水示意图
1-拱肩排水沟;2-排水孔;3-检查孔;4-外排水沟
第7.3.3条 侧墙外排水沟做明沟,其纵向坡度不应小于0.5%。
第四节 衬 套
第7.4.1条 衬套可采用钢丝网水泥板、石棉水泥板、玻璃钢或金属板等材料,接缝宜相应采用嵌填、粘结、搭接或焊接等方法密封。第7.4.2条 衬套外形应有利于排水,底板可架空。
第7.4.3条 离壁衬套与衬砌或围岩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在衬套外侧应设置明沟。半离壁衬套应在拱肩处设置排水沟。
第八章 细 部 构 造
第一节 变 形 缝
第8.1.1条 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查容易等要求。变形缝的构造形式和材料,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基或结构变形情况以及水压、水质和防水等级确定。
第8.1.2条 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mm。
第8.1.3条 对水压小于0.03MPa,变形量小于10mm的变形缝可用弹性密封材料嵌填密实或粘贴橡胶片,见图8.1.3-
1、8.1.3-2。
图8.1.3-1 嵌缝式变形缝
1-围护结构;2-填缝材料;3-嵌缝材料
图8.1.3-2 粘贴式变形缝
1-围护结构;2-填缝材料;3-细石混凝土;4-橡胶片;5-嵌缝材料。
第8.1.4条 对于压小于0.03MPa,变形量为20~30mm的变形缝,宜用附贴式止水带,见
图8.1.4-
1、8.1.4-2。
图8.1.4-1 附贴式止水带变形缝(一)
1-围护结构;2-填缝材料;3-止水带;4-螺栓;5-螺母;6-压铁
画8.1.4-2 附贴式止水带变形缝(二)1-围护结构;2-填缝材料;3-止水带
第8.1.5条 水压大于0.03MPa,变形量20~mm的变形缝,应采用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见 图8.1.5。
图8.1.5 埋入式橡胶(塑料)止水带变形缝 1-围护结构;2-填缝材料;3-止水带单位mm
第8.1.6条 对环境温度高于50℃处的变形缝,可采用1~2mm厚中间呈圆弧形的金属止水带,见 图8.1.6。
图8.1.6 埋入式金属止水带变形缝 1-围护结构;2-填缝材料;3-金属止水带
第8.1.7条 需要增强变形缝的防水能力的,可采用两道埋入式止水带,或嵌缝式、粘贴式、附贴式、埋入式等复合使用。
第8.1.8条 止水带的接缝位置,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
第二节 后 浇 缝
第8.2.1条 后缝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宽度可为1m。第8.2.2条 后浇缝可做平直缝或阶梯缝,见图8.2.2。
平直缝 阶梯缝
图8.2.2 混凝土后浇缝示意图
1-主钢筋;2-附加钢筋;3-后浇混凝土;4-先浇混凝土 第8.2.3条 后浇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后浇缝应在其两侧混凝土令期达六星期后再施工;
二、施工前应将接缝处的混凝土凿毛,清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刷水泥净浆;
三、后浇缝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
四、后浇缝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二十八天。
第三节 穿 墙 管(盒)
第8.3.1条 穿墙管(盒)应在浇筑混凝土前埋设。
第8.3.2条 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式防水法。主管埋入前,应加止水环,环与主管应满焊或粘结密实,见图8.3.2。
图8.3.2 固定式穿墙管
1-主管;2-止水环;3-围护结构
第8.3.3条 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换要求时,应采用套管式防水法,套管应加止水环,见图8.3.3。
第8.3.4条 当穿墙管线较多时,宜相对集中,采用穿墙盒方法。穿墙盒的封口钢板应与墙上的预埋角钢焊严,并从钢板上的浇注孔注入预订性密封材料,见图8.3.4。
图8.3.3 套管式穿墙管示意图
1-双头螺栓;2-螺母;3-压紧法兰;4-橡胶圈;5-挡圈; 6-止水环;7-嵌填材料;8-套管;9-翼环;10-主管
图8.3.4 群管做法示意图
1-浇注孔;2-柔性材料;3-穿墙管;4-穿管预留孔;5-封口钢板;6-固定角钢 第四节 埋设件
第8.4.1条 围护结构上的埋设件宜预埋。
埋设件端部或预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00mm,当厚度小于200mm时,必须局部加厚或采取其它防水措施,见图8.4.1。
图8.4.1 预埋件或预留孔(槽)处理示意图
第8.4.2条 预留孔(槽)内的防水层,应与孔(槽)外的结构附加防水层保持连续。
第五节 孔口
第8.5.1条 地下工程通向地面的各种孔口应设置防地面水倒灌措施,出入口应高出地面不小于
300mm,并应有防雨措施。
第8.5.2条 窗井的底部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上时,窗井的底板和墙宜与主体断开,见图8.5.2。
图8.5.2 窗井防水示意图 1-窗井;2-主体结构;3-垫层
第8.5.3条 窗井或窗井的一部分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时,窗井应与主体结构连成整体。如果采用附加防水层,其防水层也应连成整体,见图8.5.3。
图8.5.3 窗井防水示意图
1-窗井;2-主体结构;3-防水层;4-垫层
第8.5.4条 窗井内的底板,必须比窗下缘低200~300mm。窗井墙高出地面不得小于300mm。窗井外地面宜作散水。
第8.5.5条 通风口应与窗井同样处理,竖井窗下缘离室外地面高度不得小于500mm。
第六节 坑、池
第8.6.1条 坑、池、储水库宜用防水混凝土整体浇筑,内设附加防水层。受振动作用时应设柔性附加防水层。
第8.6.2条 底板以下的坑、池,其局部底板必须相应降低,并应使防水层保持连续,见图8.6.2。
图8.6.2 底板下坑、池的防水示意图
1-围护结构底板;2-坑、池盖板;3-坑、池; 4-附加防水层;5-围护结构的附加防水层
第九章 其 它
第9.0.1条 城市给水排水管道与地下工程的水平距离应大于2.5m,并不得窗过地下工程。
第9.0.2条 对工程周围的地表水,应采取有效的截水、排水、挡水和防洪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工程或基抗内。
第9.0.3条 防水混凝土和附加防水层施工时基底不得有水,雨季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
第9.0.4条 明挖工程的自重应大于静水压头造成的浮力,在自重不足时必须采用锚桩或其它措施。抗浮力安全系数应大于1.1。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的抗浮力措施。
第9.0.5条 明挖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混凝土和结构外表面附加防水层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
二、地下水位应降至工程底部最低标高500mm以下。降水作业应持续至回填完毕;
三、工程底板范围内的集水井,在施工排水结束后应用微膨胀混凝土填筑密实。第9.0.6条 明挖工程在防水层的保护层或混凝土模板拆除并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并应满足:
一、基坑内杂物应清理干净,无积水;
二、工程周围800mm以内宜用灰土、粘土或亚粘土回填,但不得含有石块、碎砖、灰碴及有机杂物,也不得有冻土;
回填施工应均匀对称进行,并分层夯实。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mm,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并应防止损伤防水层;
三、工程顶部回填厚度超过500mm时,才允许采用机械回填碾压。
第9.0.7条 附建式工程的地面建筑物四周应做散水,宽度不小于800mm,散水坡度宜为5%。2
第9.0.8条 地下工程建成后其地面应进行整修,地质勘察和施工时留下的探坑等应回填密实,不得积水。不应在工程顶上设置蓄水池或修建水渠。
第十章 工程检验及竣工验收
第10.0.1条 对下列各项应在隐蔽前进行检验,并应做好记录:
一、衬砌前围岩渗漏水处理;
二、超挖和回填;
三、盲沟、暗沟、沟槽;
四、附加防水层的基层;
五、附加防水层和自防水结构被掩盖的部位;
六、变形缝的防水部位;
七、管道、埋设件穿过防水层的密封部位。
第10.0.2条 防水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施工日志;
二、设计变更通知书和材料代用核定单;
三、施工中重大技术问题处理记录、事故处理情况报告;
四、隐蔽工程记录;
五、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和检验记录;
六、防水工程竣工报告和竣工图。
第10.0.3条 地下工程防水的竣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渗漏水量符合工程防水等级要求;
二、各项防水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三、材料质量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四、排水系统畅通;
五、穿墙管、埋设件与防水层应联结紧密,无渗漏现象;
六、回填和回填材料符合要求。
第10.0.4条 为检查工程的防水性能,必要时应取样检验或进行压水试验。第10.0.5条 凡不符合上述验收标准的部位,应查明原因,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合格后才能验收。
附录一 名 词 解 释
附录二 已建地下工程渗漏水的治理 一、一般规定:
1.治理前应查明渗漏水部位和情况,分析渗漏水原因。根据防水等级制定治理方案;
2.施工时应按先高处后低处、先顶(拱)后墙、而后底板的顺序进行,并应少破坏结构和完好的防水层;
3.有降水和排水条件的防水工程,治理前应做好降水和排水工作;
4.宜选用无毒或低毒的材料,必须使用有毒材料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人体中毒。
二、处理方法:
(一)砌体及混凝土工程:
1.大面积严重渗漏水,可采用壁内和壁后注浆。防水混凝土贴壁衬砌、水泥砂浆、挂网水泥砂浆抹面或喷涂防水涂料处理;
2.大面积一般渗漏水和漏水点,可用速凝材料堵水、注浆,并做防水砂浆抹面、或喷砂浆、胶乳类涂料等处理;
3.裂缝渗漏水较大,宜用速凝浆液进行衬砌内注浆堵水。裂缝较宽,渗水量不大,可进行嵌缝处理和衬砌内注水泥浆等方法处理;
4.仍在变形的裂缝渗漏水,应嵌填、粘贴、注入柔性材料,并应进行地基处理; 5.有自流排水条件的工程渗漏水,可采用集中导排处理;
6.对需要补强的渗漏水部位,宜选用强度较高的注浆材料,如水泥浆、甲凝、环氧树脂、聚氨酯等浆液,必须时可在止水后再做防水混凝土衬砌。
(二)锚喷支护工程,可采用引水带、导管排水、喷涂快凝材料及化学注浆堵水。(三)特殊部位渗漏水处理:
1.变形缝和新旧结构接头处理,宜采用嵌填、粘贴、注入柔性或弹性材料或贴附止水带;
2.穿墙管和预埋件处理,宜采用嵌填密封材料、增设附加防水层、注浆等措施。
三、材料选用:
1.衬砌背后注浆宜用水泥浆、水泥砂浆、掺有石灰、粘土、粉煤灰、水玻璃的水泥浆;
2.衬砌内注浆宜用丙烯酰胺类、聚氨酯类、水泥--水玻璃等浆液; 3.防水抹面材料可采用水泥砂浆或掺外加剂、掺合料的水泥砂浆; 4.嵌缝时,应使用柔性或弹性密封材料; 5.粘贴时,宜用合成胶片。
附录三 劳 动 保 护
一、使用有毒性材料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享受劳保福利和营养补助。并应定期体检;
二、配制和使用有毒材料时,必须带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严禁毒品与皮肤接触和人口;
三、有毒或挥发性材料应密封贮存,有毒品应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四、使用易燃材料时,应严禁烟火;
五、使用有毒材料时,施工现场应加强通风。
附录四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发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 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
参加单位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建筑设计院 铁道部专业设计院 冶金部冶金建筑研究总院 上海市隧道工程设计院 总参谋部工程兵设计四所 工程兵学院 工程兵工程学院 武汉市人防办公室 上海市人防科研所 辽宁省人防科研所 天津市人防科研所
主要起草人 张元吉 徐水根 雷志梁 寇庆敖 顾祖敏 孙振汉 姚源道 许绍荣 王友亭 张玉玲 高士粹 韩德潮 朱祖熹 徐跃庭 卓观全
2.建筑设计防水规范 篇二
建筑防水工程通常属于隐蔽工程, 造价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很低, 因此, 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得不到业主、施工和监理等方面的重视。但是一旦发生渗漏, 轻者造成装修失败, 重者可使结构功能失效, 造成极大浪费, 引发诸多纠纷, 影响社会和谐。
多年工程实践表明, 防水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良好的防水效果应遵循“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维护很重要”的原则, 也就是说, 应当从设计、选材、施工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口, 才有可能杜绝渗漏的发生。统计表明, 由于设计不当、使用不合格材料、施工不当和使用维护不当造成渗漏问题的比例, 分别是26%、20%、48%和6%, 可见施工质量的优劣是决定渗漏发生与否的关键。这与实际工程情况基本相吻合:材料的生产、检验和进场复验等各环节都有明确的程序和检测方法, 理论上最大限度地减小了使用不合格产品的可能性;但工程施工现场由于缺乏快速且有效的量化检测方法, 往往凭借监理等人员的经验及实验室报告进行判定, 很难施行即时、有效的监督, 为不合格防水工程通过验收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 由于建筑防水行业缺乏独有的学科基础, 基础研究薄弱, 加上长期粗放式的发展, 导致行业在工程质量的控制手段方面远远落后于技术进步的速度, 在有关标准规范中也难寻合适的检测方法。
为规范建筑防水工程的现场检测方法, 保证防水工程质量, 根据住房及城乡建设部建标[2010]43号文“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晟茂建设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广州市鲁班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苏州防水研究院、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组成编制组, 共同编制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 (下称《规范》) 。
2011年12月, 《规范》通过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组织的专家审查, 认为编制组经过广泛调研, 总结了国内建筑防水工程检测实践经验, 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方法, 结合工程实际需求, 首次制定了含有基层质量、防水层质量等10项内容的现场检测方法, 填补了国内建筑防水工程检测领域的空白。《规范》对统一建筑防水工程的现场检测方法、提高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水平、保证防水工程质量、促进防水行业技术进步均有较大的意义, 总体上达到了国际水平。
2013年5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为建筑工程行业标准, 编号为JGJ/T 299—2013, 自2013年12月1日起实施。
2 主要内容
《规范》适用于建筑防水工程的现场检测, 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基层平整度检测, 5基层含水检测, 6基层表面正拉粘结强度检测, 7防水层粘结强度检测, 8防水层厚度检测, 9剥离强度检测, 10防水层柔性检测, 11防水层不透水性检测, 12蓄水和淋水试验, 13红外热像法渗漏水检测。第4~13章技术内容中的检测对象、检测方法概要、检测设备等, 详见表1。
3 章节安排
涉及防水分项工程的结构部位, 包括屋面、地下室底板、外墙、室内厕浴间和独立水容器等, 与《规范》相关的技术标准, 包括GB 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ECS 1962006《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 200—2010《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程》、GB 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243—2008《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173.1—2012《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GB/T 19250—2003《聚氨酯防水涂料》以及GB/T 23446—2009《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等。
现有相关标准规范中缺少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的方法和操作过程。《规范》从建筑防水工程的特点出发, 详细规定了现场检测中常用的、重要的相关检测方法和操作过程, 且所列的方法, 均可在工程现场完成, 检测时或检测后不会对建筑防水工程的整体性造成不利影响, 且局部受损部位易于修复。每一章所对应的检测方法又大致分为一般规定、检测设备、检测步骤和检测结果的评价等四部分内容。
4 检测单元及测区划分
现有标准规范对防水工程检测单元及测区的划分未做明确的规定, 因此, 《规范》在充分考虑现有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确定了建筑防水工程的检测单元和测区的划分, 主要按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分别确定。
4.1 新建建筑防水工程检测单元划分
新建建筑的屋面、外墙和地下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验收规范的规定;新建建筑的室内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 应符合表2所列的规定。
4.2 既有建筑防水工程检测单元划分
既有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检测单元的划分, 应符合表2所列的规定;既有建筑的屋面、外墙和地下等防水工程检测单元, 应按防水层面积划分, 并应符合表3所列的规定。
4.3 测区划分
进行红外热像法渗漏水检测时, 一个检测单元应被视为一个测区。
进行除蓄水试验和红外热像法渗漏水检测之外的其他检测时, 每个检测单元的测区数量不应少于3个, 且每个测区的面积不得小于10 m2。检测单元面积不足10 m2的, 应作为一个测区。
对于建筑室内防水工程的自然间和水池, 进行蓄水试验时, 每个检测单元的每一自然间和水池均应作为一个测区;除此之外, 当进行其他检测时可从每个检测单元中随机抽取一自然间和水池作为一个测区。
5 结语
《规范》作为建筑防水工程验收和质量检测的配套标准, 量化了各项技术指标, 与现行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CECS 196:2006《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等标准规范充分协调, 并为各分项防水工程的质量验收提供了明确的检测方法, 将为保证防水工程质量发挥作用。因此, 《规范》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为规范建筑防水工程的现场检测方法, 保证防水工程质量, 我国制订了第一个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的行业标准, 即《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本文简要介绍了《规范》的编制背景、主要内容、章节安排、检测单元及测区的划分。
关键词: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行业标准
参考文献
[1]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
[2]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GB 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山西建筑工程 (集团) 总公司.GB 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4]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CECS 196:2006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3.建筑设计防水规范 篇三
记者:感谢李总再次接受我们的采访。市面上现有的建筑防水材料众多,有传统的屋面、墙面防水做法,还有很多新型的防水材料、防水卷材,和这些相比,我们的防水抗渗精有那些特点是它们无法相比的?防水抗渗精神奇在什么地方呢?
李总:我厂的“科禹”牌环保防水抗渗精的神奇之处是它不同于其他防水材料以表层涂封的方式进行防水;它是通过渗透(可渗入基体内10-20mm)在建筑物体内反应后形成结晶体,封堵基体毛细通道,形成一道用肉眼看不到的“化学层”而防水的。其特点就是耐老化、拒水性强、防水、防潮、防霉、防污、防腐、绿色环保、施工简单快捷,喷涂到建筑物基面上能有效保护其原有的本色不变;单组份、冷施工、造价低寿命长,即使人为破坏基面10毫米也不影响其防水效果,经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通过仪器按国家标准检测和专家论证,其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
记者:建筑防水,市场非常大,涵盖也非常广,对于一个想进入这行来做的投资者,应该怎么样来做呢?
李总:据国家建筑防水网统计,中国每年用于建筑防水材料的开支在480亿以上,用于老房维修的开支还不包括在内,其市场前景是无限广阔的,想做此行业的读者只要具备3000元的资金,通过我厂的专业人员培训后即可自行生产施工,投资门槛相比其它行业来说是非常低的,利润也相当可观。
记者:听说科禹特种防水材料厂又研究出了一种专针对大裂缝漏水的新产品,和防水抗渗精配合一起用,能解决所有建筑防水的问题,在这里能不能也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李总:我厂针对屋面裂缝漏水而研制的高弹性纳米防水胶已通过了国家质量检验部门的检测并颁发了相关的检验报告和合格证书,检验结果均高于国家规定标准,它具有冷施工、操作简单(用毛刷直接涂刷或滚子滚刷均可)弹性强(可延伸5—10倍)粘接力强、耐酸碱、抗紫外线,高温100度不流淌,低温-40度不开裂,使用面广等特点。产品问世一年多来经过很多防水工程使用后反应效果非常好,因我厂的几种产品效果优异,市场前景广阔,09年3月15日被评为“质量兴国”中国产品质量信息网理事会员单位,详情可登陆中国产品质量信息网查询。
记者:科禹特种防水材料厂针对投资者推出学技术自己办厂创业和代销产品两种合作方武,两种方式到底是怎樣合作的呢,什么样的投资者该选哪种方式?
李总:为了使“科禹”牌系列防水产品更多更快的推向市场,造福于千家万户,我厂以加盟代理的形式向广大热爱防水行业和想以此行业脱贫致富的读者进行合作,如果想学习技术自己进行生产销售施工,我厂可提供专利、商标、检验报告、合格证、荣誉证书、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授权书等合法证件影印件,现场培训1-2名生产技术人员,保证学员能够独立操作,自己生产出合格产品,并以我们分厂的名义上市销售和施工;如果想代销我厂产品,以县为单位,每县只设一家,一次性从我厂批发20桶防水杭渗精,可按150元/桶(10公斤)的出厂价供货,零售280元/桶;防水胶5桶,200元/桶(10公斤)供货,零售价300元/桶,我厂保证产品质量、数量并长期负责施工技术咨询和指导。
4.建筑防水施工总结 篇四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总结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毅恒达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2011年01月25日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迁址新建项目施工总承包Ⅵ标段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一>、简况: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迁址新建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西区,本工程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迁址新建项目施工总承包Ⅵ标段。本工程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兴建,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深圳市华西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深圳市毅恒达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施工,深圳市质量监督总站进行质量监督,深圳市安全监督总站进行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监督。
本工程所包含的单体建筑有:学生宿舍C栋、D栋,及CD栋间连廊,总建筑面积约94255㎡;C、D栋建筑层数均为17层,一层层高5.8m,二层以上层高
3.55m,屋面檐口高度62.8m,屋面构架高度66.2m,C栋建筑面积约46139.33 ㎡,D栋建筑面积约46140.82 ㎡。
C、D栋为两栋相似的“Z”字形宿舍建筑平行放置,通过“A”字形的连廊相连接。C、D栋上部分别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长39.8m,宽24.3m。C、D栋柱网尺寸主要有:(1.55,6.5,7.2)×7.2m。连廊宽4m,局部3m,连廊柱网尺寸主要有:(6,7.2,8.5,9)×4m、9×3m。
<二>、防水工程设计做法
1、建筑屋面防水设计做法:
屋面防水材料选用2.0厚复合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湿铺,结构找坡屋面楼板砼另外增加随捣随撒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剂,1.0kg/㎡,压实抹光。
2、外墙防水设计做法:
本工程外墙只部分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材料选用5.0mm厚A型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浆。
3、卫生间、阳台等地面及墙面防水设计做法:
卫生间地面防水材料选用1.5mm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和1.5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墙面防水材料选用1.0mm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阳台地面防水材
料选用1.5mm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
4、一层房间地坪防水设计做法:
一层房间地坪防水材料选用1.5mm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
二、施工组织实施情况:
1、根据施工进度和防水设计情况,选择一家专业防水公司进行施工,这家防水公司经过资格评审,符合专业施工能力要求,并在建设局进行了分包备案。
2、认真抓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图纸,主动与设计院、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联系,及时对各分项工程问题进行技术变更。
3.重视施工方案:因本工程施工工期紧、技术要求严、质量标准高等.针对本工程特点,召开专题研讨会及研究专题施工方案,先后编制实施的方案有《屋面工程施工方案》、《卫生间、淋浴间及走廊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外墙防水施工方案》等,较好地指导现场施工。
4.重视技术交底工作: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工长和质安员向作业班组进行书面及口头技术交底。从材料的使用、施工程序、质量要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认真的交底,使操作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杜绝了不合格产品和质量事故的发生。
4.加强材料及半成品的管理:对进场材料严格把关,严格材料计量管理,进场材料均附有材质证明书,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及所有半成品均是按照试验规范严格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对施工操作及每一工序,我公司严格执行有关的质量规范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项目,经监理、建设单位,重要部位还请设计和质监人员共同验收合格后,方进行下一工序施工,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
三、原材料进场及检测质量控制情况:
防水材料均进行进场报审,经见证取样送检检测,结果均合格。具体情况如下:
<一>、屋面渗透结晶和卷材防水
屋面结构找坡层增加随捣随撒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剂,屋面采用2.0mm厚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在钢筋砼屋面上采用湿铺法施工,所有进场防水材料均有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经见证取样送检检测结果合格,渗透
结晶防水涂料检测报告编号为:1FW2009-01245,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检测报告编号为:1FW2010-00485。
<二>、卫浴间、阳台、走廊防水涂膜
1、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卫浴间墙面、阳台和走廊地面采用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进行施工,所有进场涂料均有出厂合格证和出场检验报告,经见证取样送检检测结果合格,检测报告编号为: 1FW2009-01188,1FW2010-00643。
2、聚氨酯防水涂料
卫浴间地面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和聚氨酯防水涂膜进行两道防水施工,所有进场涂料均有出厂合格证和出场检验报告,经见证取样送检检测结果合格,聚氨酯防水涂料检测报告编号为:1FW2009-01231,1FW2010-00642。
<三>、二层花池PVC卷材防水
二层花池采用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进行施工,所有卷材均有出厂合格证和出场检验报告,经见证取样送检检测结果合格,检验报告编号为:1FW2010-00696。
四、防水功能检验
在防水工程施工完毕后,均进行了防水功能性检验,检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外墙淋水、屋面及卫生间蓄水试验检查记录如下:
1、防水工程渗、漏试验记表共130份,其中C栋宿舍卫浴间、阳台34份,C栋宿舍走廊32份,D栋宿舍卫浴间、阳台32份,D栋宿舍走廊32份;
2、墙面淋水试验记录表共2份,其中C栋宿舍外墙1份,D栋宿舍外墙1份;
3、屋面蓄水试验记录表共10份,C栋宿舍屋面5份,D栋宿舍屋面5份。
五、质量验收评定:
C、D栋屋面工程以及外墙、卫生间、阳台等防水各检验批、分项工程经验收评定为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善,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符合要求,观感质量好,屋面分部工程自评为合格。
中国华西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迁址新建项目
施工总承包Ⅵ标段项目部
5.盾构隧道防水设计要点 篇五
盾构隧道防水设计要点
国内地铁盾构防水设计起步较晚,经历了从简单关注接缝防水到将管片自身防水防腐、接缝防水、管片制作、管片外注浆等进行综合考虑,形成严密的盾构防水体系的过程.笔者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对盾构防水设计体系作了系统介绍.
作 者:王晋川 Wang Jinchuan 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地铁院,四川,成都,610031刊 名:中国建筑防水英文刊名:CHINA BUILDING WATERPROOFING年,卷(期):2009“”(3)分类号:U231 U455.43关键词:地铁盾构隧道 管片 接缝 密封垫 防水防腐
6.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合同 篇六
总包方:
(发下简称甲方)承包方:
(发下简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双方经就该工程防水分项施工事宜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并严肃执行。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分包内容:
4、承包方式:
5、工程材料:
6、工程期限:本合同至
****年**月**日开工,至
****年**月**日止全部完工。经双方协商,按合同工期每提前一天竣工,甲方按
付给乙方工期奖。
7、工程质量等级:
8、工程单方造价:
本合同总造价为人民币:(大写)
二、工程质量
1、根据国家质量验收规范和评定标准对乙方进行技术交底和组织验收,承担因技术交底要求不正确影响工程质量的责任。
2、乙方按照国家颁发的验收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以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甲方交底说明为依据,精心组织施工,全部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3、严格执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隐蔽工程完工后,乙方必须经验收、记录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工程竣工验收后,乙方对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保修三年,在保修期内,因乙方施工质量出现的问题,乙方负责无偿修补(其它因素引起的质量问题除外)。
三、物质供应及管理
1、材料的供应按第一条第四款执行
2、乙方采购的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当地检测部门的复检合格报告,并且自行负责保管材料。
四、施工机具供应及管理
1、甲方负责提供乙方施工所需垂直、水平运输机械及其它施工机具,乙方按有关规定向甲方支付相应费用,具体数额经双方协商解决,竣工结算中扣除。
2、乙方应妥善保管甲方所提供的施工工具,丢失或损坏并负责赔偿。3、甲方负责提供的施工机具若不能保证施工需要时所造成的损失由甲方承担。
五、工程款支付与结算
1、在施工后十天内,甲方按合同总造价
%预付乙方工程备料款。
2、工程开工后,工程款拨付办法为:
工程款拨付幅度不超过合同价款的97%,其余款待竣工验收后办理结算,待保修期满后付清尾款。
六、安全生产
1、甲方负责对乙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提出明确安全生产要求,并进行监督检查,乙方必须认真贯彻有关安全施工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劳动保护用品及施工中属个人使用的带电操作用具由乙方自备。3、甲方负责提供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设备。
4、施工中如因违反上述规定而发生的伤亡事故,由乙方承担责任。
七、违约责任与仲裁
1、甲方不能及时给出必要的指令、确认、批准而影响乙方施工,甲方承担责任,支付乙方因此增加费用支出。
2、乙方不能按合同工期竣工,每逾期一天,偿付甲方按承包工程造价
的逾期违约金(人为不可抗拒的因素除外)。3、乙方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乙方无偿返工修理,并承担工期拖延责任,双方对质量评定意见不一致时,可按本条第6款执行。
4、甲方按未按合同规定拨付应付款项,从拖欠之日起按
偿付乙方违约金,并负拖延工期责任。
5、合同签订后,不经双方协调同意,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解除合同,如出现单方变更解除合同,因此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由责任方承担责任。
6、本合同发生纠纷,甲乙双方当事人及时协调,协商不成时,可向合同管理部门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时,可按以下第 项方式解决。
①向有管辖权的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②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八、附则
1、甲乙双方约定施工前(以甲方书面通知为准)一周内乙方向甲方交纳十万元质量保证金,保证金按验收合格批工程造价比例分期退还(验收合格一周内无息退还)。
2、本合同正本二份、副本四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双方各执三份。
3、本合同自双方盖章之日起生效,竣工验收及保修期满失效。
合同签订时间:
****年**月**日
合同签订地点:
发包方:
地
址: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电
话:
承包方:
地
址: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电
话:(章)
(章)
(章)
(章)(章)
7.建筑设计防水规范 篇七
目前, 在进行建筑的防水设计时, 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 建筑屋面防水设计
在建筑结构中, 屋面防水设计是建筑防水设计中较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一旦屋面发生漏水会对建筑的整体使用功能带来相当巨大的影响, 因此, 该环节在建筑防水设计中比较重要。屋面防水设计应按照综合治理、刚柔并用、防水排水结相结合、多道设防等原则进行设计。通常情况下, 建筑的防水等级一般是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重要性、建筑性质、防水年限这几个方面进行确定的, 对于不同防水等级的建筑应采取相应的防水设计, 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 必须明确建筑属于何种防水等级, 避免等级过高的建筑采用较低的防水等级, 或是将防水等级较低的建筑, 防水等级设计的过高, 这样会造成施工成本增加, 影响经济效益。
1.2 建筑外墙防水设计
根据对以往大量的间汉族工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大部分建筑的外墙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渗水现象, 因此, 在进行建筑防水设计时, 千万不能忽视外墙的防水设计。由于建筑外墙的差异, 从而使得外墙防水设计存在很大的差别。就我国的住宅建筑而言, 其结构以及构造体系大致相同, 致使防水设计也有很多近似之处。笔者经过对大量墙体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后, 得出以下结论:住宅建筑外墙的防水设计应遵循下面几点原则进行设计:其一, 应明确建筑外墙防水设计标准;其二, 确保砌体质量, 以此来防止外墙裂缝的产生;其三, 重点对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风压、地形、环境等因素进行考虑, 降低外界因素对建筑外墙的影响;其四, 依据建筑高度确定防水设计等级。
1.3 建筑楼层防水设计
建筑中的楼层防水设计主要是指卫生间以及夹层水箱等位置的防水。在民用住宅建筑中, 卫生间漏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这一情况严重影响了用户正常居住和使用, 所以, 在进行防水设计时, 应对这一位置的防水加以重视。对于建筑标准较高的卫生间可采用防水性能较好的防水涂料。此外, 在高层建筑中, 一般都会设有夹层,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设备层, 该层中主要有给排水管路、暖气管路等, 并且各种管道均穿越建筑中的楼板, 如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 很可能因管路裂缝、接头位置不严密等情况发生漏水, 若防水设计不到位, 势必会导致大面积漏水。因此, 对于建筑中设备层的防水也应予以重视, 在设计时, 可采用与卫生间相同的做法进行防水设计。
1.4 建筑地下工程防水设计
有不少设计者认为:当建筑物地下室位于设计最高水位以上时, 可不考虑地下室防水设计。然而在使用时, 雨季到来, 地下室渗水却频频发生。其一, 雨水构成的表层滞水, 因回填土不密实, 地表水汇集到地下室周围;其二, 地下室附近有水、暖管沟, 充满了水, 这些水进入地下室。因此, 不管地下室位于地下水位何处, 都应考虑地下室的防水, 只是防水措施不同罢了。地下室防水采用柔性防水时, 一定要遵循地下室防水全封闭原则, 即外墙防水和地板防水应形成封闭。外墙柔性防水层应做保护层, 其目的是防止打夯机夯实回填土撞伤防水层, 同时防止建筑物下沉时回填土中的硬尖物擦伤防水层。当保护层压向防水层时, 防止防水层从墙体上脱落。许多设计者一般采用120砖墙做保护墙, 这种保护层在施工时, 对着防水层的一面, 凹凸不平, 在回填土的压力下, 破坏墙面防水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可以做软保护层, 如喷泡沫聚氨酯、高密度聚苯板等, 这些保护层不仅在建筑物下沉时起到润滑油的作用, 而且不吸水, 同时起到对外墙面保温的作用。
2 建筑防水材料的选用
2.1 建筑防水材料的类别
建筑防水材料一般可分为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混凝土和砂浆防水剂、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等几大类。可根据需防水的部位、面积、物理性能、气候条件等采取不同的建筑防水材料。
2.2 选用原则
(1) 满足基层适应性。所有防水层的基层部存在着很多可渗水的毛细孔洞、裂缝,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有新裂缝产生和变大。因此, 选择的防水层首先要解决对基面的封闭, 封闭毛细孔、洞和裂缝, 这就要求防水层能堵塞毛细孔、洞和细裂缝, 与基面粘结要牢固, 杜绝水在防水层底面窜流, 同时还应适应基层新裂缝产生和动态变化满足基层适应性的防水材料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材料复合, 适应基层的材料多数为涂料和压敏型、蠕变型自粘卷材。但由于适应基层抗裂性能的不同, 可常采用与其它防水材料如卷材类材料复合的方法。 (2) 满足温度适应性。屋面工程中倒置式的防水层温度则是处于正温度, 地下工程在冻土层以下则是负温度。冻土层以上如有保温层, 也应处于正温度, 室内工程与地区关系不大, 而外墙防水层则完全处于地区大气温度作用下。一般情况下, 防水层温度高于30℃时会加速柔性防水材料老化, 增加收缩;低温时超过防水材料的柔性指标则导致柔性防水材料变脆, 失去延伸变形的性能, 此时结构收缩, 变形加大, 极易将防水层拉断。因此, 防水层所处工作环境最低温度对选择防水材料低温柔性相适应起到决定作用, 防水材料在低温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 一定的延伸率和韧性, 否则防水层就会受到破坏。 (3) 满足耐久性要求。防水材料耐久性是防水层质量最主要性能, 没有耐久性就没有使用价值, 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失效, 要修理或返修重作, 这应该是非常严重的质量事故。所以在满足耐用年限内防水层的材料经组合要能抵御自然因素的老化和损害, 满足人们正常使用功能的要求, 否则防水层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3 结论
总而言之, 建筑防水设计与防水材料的选用直接关系着建筑整体的防水性能, 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设计工作, 施工单位也应尽可能选择质优的防水材料进行施工, 并确保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使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 从而避免建筑渗漏情况的发生, 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谭磊, 刘敏.住宅建筑防水设计思路及研究[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2009 (30) .
[2]乔炜君.试论民用建筑防水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3) .
[3]石爱萍.浅谈建筑防水材料的类别及施工注意事项[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35) .
[4]邓天宁.南方建筑防水设计中的若干错误[C].中国建筑防水 (南方) 专家论坛论文集, 2009 (6) .
8.建筑屋面防水施工综述 篇八
关键词:屋面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一、屋面防水技术的施工方法
(一)分格缝的设置及施工
分格缝应设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的交接处,并应与屋面板缝对齐,使防水层因温差的影响,砼干缩结构变形等因素造成的防水层裂缝,集中到分格缝处,以免板面开裂。分格缝的设置间距不宜过大,当大于6米时,应在中部设一“v”形分格缝,分格缝深度宜贯穿整个防水层厚度。当分格缝兼作排气道时,缝可适当加宽,并设排气孔出气,当屋面采用石油、沥青、油毡作防水层时,分格缝处应加200毫米一300毫米宽的油毡,用沥青胶单边点贴,分格缝内嵌填满油膏。
(二)屋面找平层施工
屋面采用建筑找坡与结构找坡相结合的做法。先按3%的结构找坡后,再在结构层上用1:6水泥炉渣或水泥膨胀砼石找坡,再做25毫米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建筑找坡时,一定要找准泛水坡度,流水方向,将最高点与泄水口之间用鱼线拉直、打点、打巴,泄水口处厚度不得低于30毫米。浇砌时,一定要用滚筒和尺方滚、压赶、使其密实。
(三)屋面隔离层的施工
在施工中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把面上的这一层二布三油卷材防水层做在找平层与刚性层之间,既起了隔离层的作用,又不被日晒雨淋,既防止油膏老化,又起了防水作用。
在做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注意好以下几点:
1.基层上涂刮基层处理剂,要求薄而均匀,一般干燥后,当不粘手才能铺贴卷材。
2.卷材防水层的铺贴一般应由层面最低标高处向上平行屋脊施工,使卷材按水流方向搭接,当屋面坡度大于10%时,卷材应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
3.铺贴方法:剥开卷材脊面的隔离纸,将卷材粘贴于基层表面,卷材长边搭接保持50毫米,短边搭接保持70毫米,卷材要求保持自然松弛状态,不要拉得过紧,卷材铺妥后,应立即用平面振动器全面压实,垂直部位用橡胶榔头敲实。
4.防水层施工温度选择5℃以上为宜。
(四)钢筋网片及细石砼刚性防水层的施工
在混凝土防水层中,应配双向@5@200x200的冷拔钢筋网片,并在分格缝处断开,以增强防水层刚度和板块的整体性,钢筋网片在防水层中的布置应在尽量偏上的部位。钢筋网片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0毫米。
细石砼防水层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5,且应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砼的水灰比不应大于055,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
砼的厚度不应小于40毫米,如过薄,砼失水很快,水泥不能充分水化,从而降低砼的抗渗性能。防水层的表面处理要重视,面板要求厚薄一致,排水坡度要符合规范要求,砼收水后进行二次压光,以切断和封闭砼中的毛细管,提高抗渗性。抹压面层时,严禁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以防龟裂脱皮降低防水效果。
防水砼浇筑12~24小时,即可进行养护,覆盖时间不小于14小时。养护初期不得上人,砼的养护是细石砼防水层的极其重要的最后一道工序。养护不好会造成砼早期脱水,不但降低砼的强度,而且会因干缩引起砼内部裂缝表面起砂,使抗渗性能大幅度降低。
二、主要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一)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选用收缩性较低的水泥,合理搭配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关系。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粗骨料中针片状石子严禁超标,细骨料不能使用细砂,含泥量严格控制在规范要求以内。尽量选用收缩率小的骨料。夏季骨料温度高时,采用洒水等降温措施,减缓混凝土水化反应速度,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二)混凝土施工控制
浇筑自下而上,从坡脚处开始向上浇筑,振捣时先用振动棒振捣,振点均匀,快插慢拔,为确保混凝土浇捣的密实性,再用微型平板振动器从下到上按1/3搭接振捣,直至表面不明显下沉,不出现气泡并泛出灰浆为止。为防止浇捣混凝土时下滑,沿坡屋面每隔1.5米加一道横向方木,浇捣时安排一个工人看护混凝土。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留置施工缝,并处理好施工缝,加强施工中的混凝土坡度控制。
(三)屋面防水施工控制
1.防水基层要抹平压光,不允许有凹凸不平、松动和起砂掉灰等缺陷存在,排水坡度按设计要求,排水口或地漏部位应低于整个防水层,以便排除积水,阴角部位应作小圆角,以便涂料施工。
2.涂膜防水施工前,将基层表面杂物清扫干净,对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及排水口等部位重点清理,做到牢固、干净、无明水。
3.所有管道、地漏或排水口等部件应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收头圆滑,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
4.按设计2毫米厚高分子水泥基涂料,分4遍涂刷。先涂刷底层,在第一层完全固化后,用无纺布加强粘贴,再涂刷第二层(一般间隔6~8小时)。根据涂层固化程度再涂第三层、第四层。
5.涂刷方法按“先低后高,先重点后整体”的原则进行,第一层涂层不宜过厚或过薄,以盖住基层,使基层没有暴露点为准。大面积部位可采用滚涂,对于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或排水口等部位可采用漆刷刷涂。
6.涂刷要求平直、均匀、满涂、无起泡翘边、气孔和破损,不可过薄或过厚,漏刷露底,每遍涂刷方向应与前一次垂直。在天沟檐口处应顺一方向涂刮,尽量减少搭接。涂刷最后一遍前,应先在伸缩缝、落水口、女儿墙泛水、透气管、排气道等细部节点铺设无防布增强材料,进行密封防水处理,搭接长度按规范要求,搭接縫相互错开,收头处理应多遍涂刷或用油膏密封。
三、结束语
【建筑设计防水规范】推荐阅读:
小学建筑设计规范06-29
建筑设计规范总结12-20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图示08-14
办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09-09
建筑设计参考规范标准08-30
办公室建筑设计规范09-14
超高层建筑设计规范11-02
报告厅建筑设计规范11-20
建筑防水材料06-25
建筑防水施工专业实习报告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