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公开课小班教案

2024-08-12

幼儿园公开课小班教案(精选5篇)

1.幼儿园公开课小班教案 篇一

目标

1、尝试圆和线条的组合,并用涂抹的方法着色。

2、激发幼儿自发表达爱妈妈的情感。

准备

背景音乐、妈妈的照片、彩色包装纸制成的镜框、各色炫彩棒。

过程

一、激发爱的情感,引起画的兴趣。

1、欣赏、跟唱爱妈妈的歌曲。

2、讨论:各自觉得妈妈最好的地方。

3、建议:我们亲手给妈妈做一件最美的礼物——把妈妈画在一个漂亮的镜框里,变成一幅美丽的画,送给妈妈。

二、看看说说做做

1、出示一张妈妈的照片,分辨妈妈的明显特征。

2、观察老师用涂抹的方法画出圆形和椭圆形,分辨哪位妈妈是圆脸,哪位妈妈是长脸,说说自己的妈妈是圆脸还是长脸。

3、说说自己的妈妈是大眼睛还是小眼睛,小眼睛笔尖轻轻点,大眼睛用笔转个小圆圈。

4、看看老师添画妈妈的头发:长长像线线,弯弯像方便面,说说自己妈妈的头发像什么。

三、引导创造表现

1、用涂抹的方法画妈妈的脸,并将妈妈的脸尽量画得大一些。

2、按照照片里妈妈的样子,试着画相应的头发和眼睛。

3、在画面上为妈妈添加想象中的礼物。

四、看看说说

1、看一看;我妈妈最美的地方。

2、说一说:我最想为妈妈做的事。

2.浅议幼儿园公开课的诊断 篇二

关键词:诊断;公开课;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1-0078-02

公开课是我国幼儿园普遍采取的一种教师授课形式,也是促进一线教师与同事、领导、专家等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目前幼儿园常见的公开课有:考察型公开课、练功型公开课、研讨型公开课、选拔型公开课、示范型公开课等。这些公开课因其不同的目的而被赋予不同的性质,笔者认为无论什么性质的公开课都具有诊断的功能。对公开课的诊断强调施教者的自诊与他诊相结合,其中自诊是主要方面。自诊,即教师自我诊断、自我设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教师只要具备了自诊的意愿和能力,就会持续不断地对自己乃至同事的实践进行诊断,而为了诊断就会主动地从各种渠道汲取信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这在客观上就决定了善于诊断的教师必然是终身学习者与研究者,必然会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但自诊往往具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需要辅以他诊。他诊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他诊的内容,主要是对教师的内在素质进行诊断。因此,自诊为主,助以他诊,是教师成长的最佳途径。本文强调公开课的诊断是因为公开课具有对外公开的性质,参与公开课的人除了开课教师自己还包括园内外其他教师、领导、专家等,公开课为他诊提供了有利条件。笔者认为对公开课而言,无论是自诊还是他诊都应该包括三个阶段:公开课前、公开课中和公开课后。

一、公开课前的诊断

(一)课前自诊

备课好比指挥员组织“战役”,需要反复推敲,反复推敲的过程就是教师课前自诊的过程。幼儿教师对公开课的课前自诊主要是指施教者对自己教学方案的诊断,具体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实施策略、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教学理念的自诊主要是指教师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案,检查有无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清晰与否、正确与否,是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教学理念和课程理念是否统一。对教学目标的自诊主要包括目标的有无、表述是否明确、是否全面(是否兼顾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层次是否分明。对教学内容的自诊包括检查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是否一致,内容是否来自幼儿的生活,能否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否被幼儿接受,是否具有生成性等。对课程结构的自诊包括诊断课程结构和教学目标是否一致,课程结构是否完善、合理。对实施策略的自诊主要是检视自己的实施策略是否与教学理念一致,如:当教学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时候,所选择的实施策略应更多地具有探究性、自发性,游戏、自选活动、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应该成为重要的活动途径。对评价方法的自诊包括反省自己有无评价方案、评价方法科学与否、评价主体是否广泛、评价内容是否全面。为了避免自诊内容的遗漏,教师可事先列出简易的自诊清单。

此外,公开课还有一个需要教师自诊的重要方面是如何让公开课既有平常课的特点又有公开课的特色。很多幼儿园为了开一次对外的公开课,常常是整个年级组或者课题组。甚至全园的教师都加入了准备工作,大家一起献计,共同备课。这种方式对于幼儿园合作教学氛围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处理不好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使人觉得公开课就是在“做秀”。教师在准备公开课之前应该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班上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作用,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园长和其他班级的教师身上。笔者曾观摩过这样的公开课:教师课前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甚至过多)的操作材料,每一个教学环节结束后都有园长、其他教师帮忙撤换另一批操作材料,整堂课看起来丰富而充实。但是试想这样的课在平常如何开展?这样的公开课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了示范的作用,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开公开课前还应当通过自诊的方式检查公开课是否真实。

(二)课前他诊

幼儿园公开课的准备工作往往不是开课教师一个人完成的,这也是公开课有别于平常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正式开课之前,施教者通常会试课,所谓的试课是指教师在初次备好课以后,选择其他班级的幼儿或者本班不参与正式公开课的部分幼儿尝试开课(现在幼儿园的公开课很多都不是全班参与的)。试课的时候,园内的部分老师也会参与其中。通过一次次的说课、试课、评课,其他教师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帮助开课教师改进。在这个互相研讨与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得到一定的专业提升,获得一定的专业发展。

二、公开课中的诊断

(一)课中自诊

马克斯.范梅南曾说过“在我们与孩子的教育生活中,没有什么可以完全预见到、预测到、计划好或加以控制。”这句话说明在教学中总是充满了偶发性,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具体的情境,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前作好准备,还需要对当下的课堂进行诊断,随机应变。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自诊的必要条件。课中的自诊主要包括教师在公开课开展的过程中对自己和幼儿行为、反应等各方面的诊断,并由此引发的教师对其课程实施的调整。但是,教育的情境通常不允许教师停顿下来进行反思,分析情况,仔细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决定最佳的行动方案,然后再付诸行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把自己当作一个反思性实践者,把教学的过程当作是一个反思实践的过程。对幼儿在公开课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出乎预料的行为,教师应当准确做出判断,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尽量把问题转变成引发幼儿思考的教育契机,而不能因为是公开课,有其他人员在场。就忽视幼儿的问题,忽视幼儿的感受。

(二)课中他诊

课中的他诊主要是指在公开课开展的过程中,其他的观摩者对教学的诊断。这时的他诊往往表现为听课教师对开课教师当下教学行为的诊断,这种诊断一般不能及时反馈给授课者,而是以一种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留待课后交流。这时的他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作用的发挥是否合理。教师和幼儿作用的发挥应当受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的制约,教师对幼儿干预太多和过度放任都会使教学活动陷入无序和低效的状态。(2)幼儿的投入程度如何,包括幼儿是否积极投入,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等。(3)考察活动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是否与当前的教学活动相适应,是否能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愿望。(4)考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三、公开课后的诊断

(一)课后自诊

公开课结束之后施教者会有一个自评的过程,自评的过程也就是教师课后自诊的过程。课后的自诊给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机会,这时的自诊主要是通过比较课程的实际实施情况与自己原先教案设计之间的异同,从而了解: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恰当,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因为哪些情况做了什么调整,这样的调整是否合适,以及哪些方面做得比以前好了,哪些情形是没有预料到的,哪些环节还可以做得更好……其中反思本次课做的最好的地方和最大的不足是教师自诊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课后的自诊可以帮助教师再次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汲取本次公开课中的经验教训,因此也将有利于教师自身实践知识的提升以及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施教者(尤其是新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现有水平,对自己的要求不要过高,如果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很可能导致教师自信心的丧失,最终导致职业倦怠,对教师的专业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二)课后他诊

除了教师的自评之外,在公开课结束之后通常还会有一个施教者和观摩者共同研讨的过程,其他的观摩者将就本次公开课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的诊断与课中他诊的一个区别在于它是一个集体的诊断,有一个大家就某一个问题相互交流和讨论的过程,在集体的碰撞中产生新的想法,由个人诊断提升到集体诊断,由针对具体的课程实施的细节提升到对某一问题理论上的探讨。此外还应诊断教师是否积极促进了每个幼儿的探索与思考,是否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每个幼儿的学习得以实现。观摩者对公开课的肯定也是对施教者的肯定,可以增强施教者的信心,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整个评课的过程中,其他老师不仅有对授课老师的他诊,可能还会引起他对自身教育教学的自诊,看到别人从而反思自己在同样的教育场景下的教育行为是否恰当,以吸取经验教训。在大家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时候,在彼此的交流与讨论中,无论是施教者还是观摩者都能受到启发,有所收获。

综上可见,以公开课为媒介,让所有的参与者共同研讨,有利于幼儿园合作学习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打破国际间的界限。通过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的自诊与他诊,所有参与公开课的教师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都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获得不同程度的专业成长。

3.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 篇三

《可爱的蓝色巴士》是一幅充满幽默、童趣的绘画作品,画面内容丰富、常见,贴近幼儿生活,适合小班幼儿进行简单的美术欣赏活动。本活动是在幼儿园的亲子春游活动后进行的,这时幼儿已体验到了和大家一起乘坐大巴车的快乐感受,也积累了一定生活经验。因此幼儿能更好的感受画面的生动有趣及作品明朗、活泼的气氛。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关系在教学活动时我尽量的将活动游戏化、情景化。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学习。

活动目标:

1、感受欣赏美术作品中生动有趣的画面。

2、大胆想象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画面情景。

3、体验乘坐蓝色巴士的快乐情绪。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画面情景。

活动难点:

感受欣赏美术作品中生动有趣的画面。

活动准备:

自制教具“蓝色巴士”一辆;在游戏中让幼儿乘坐的“蓝色巴士”一辆;名画《可爱的蓝色巴士》制作成PPT;《可爱的蓝色巴士》的局部PPT若干;幼儿用书《交通工具》人手一本;将幼儿的座位排成两辆巴士车座位的样子;一段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自制“蓝色巴士”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看是什么?(出示自制“蓝色巴士”)

2、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

3、师小结:它是蓝色的,所以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蓝色巴士”。这辆蓝色巴士在马路上嘀嘀、叭叭的开着,看它开到那里去了呢?

4、播放PPT《可爱的蓝色巴士》

这辆可爱的蓝色巴士,它开到了这幅画中去了,真有趣。

利用自制的巴士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而这辆巴士也是这幅画的“主角”,这样能引起幼儿对这辆车的关注,为后面的环节做准备。

二、理解画面内容,感受画面的生动有趣。

1、播放局部PPT(蓝色巴士部分)

2、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辆蓝色巴士是什么样的?这是车子的什么?追问:是什么样的?可以和幼儿一起用动作比划车轮、车身的样子。这是车的什么地方?(车头)车头是什么样的?

3、车里坐了谁?坐在车里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们不止开心的笑着还做起了动作,我们来学学他们的动作?

车顶上呢?你猜猜看小朋友们带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要去哪里?

4、播放局部PPT(马路部分)

5、这辆车走的路是什么样的?是平平直直的还是高高低低的马路?(老师配合手势帮助幼儿理解)在这高高低低的马路上开车,坐在车里的乘客会怎么样?(老师可以用动作提醒幼儿),集体做乘客体验车在高地不平的马路上开的有趣感受。

6、播放局部PPT(马路上的行人部分)

7、马路上的两个人在做什么?他们看到蓝色巴士在开过来了,就高举着双手挥舞着他们是想干什么呢?(上车)马路上的两个人,高举着双手张大了嘴巴可能在在说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的样子。

8、播放局部PPT(房子部分)

9、路边的这一排是什么?这排房子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指出房子人的眼睛、鼻子、嘴巴。进一步观察房子人的表情,房子人的眼睛怎么样?它们都在看什么?它们看着蓝色巴士心里在想什么?看看嘴巴怎么样?集体学房子人的表情。

10、自主欣赏作品《可爱的蓝色巴士》

这幅画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可爱的蓝色巴士”。它是一个外国画家叫贝勒兹马利哥画的,是一副彩色水墨画。

现在请自己来欣赏这幅画,你能发现什么特别的有趣的地方呢?

(此环节尽量挖掘画面中有意思的细节,以及让幼儿在亲身做一做这些有意思的动作,让幼儿从几个方面来感受画面的生动有趣。主要用提问、观察、讲解、挖掘细节、亲身体验等手段来突破活动的难点。)

三、游戏――乘坐“蓝色巴士”

1、看看画中的小朋友乘着蓝色巴士开心的样子,你们想不想也来乘一乘蓝色巴士?

2、老师提出乘车要求:老师是司机,你们做乘客,乘客要跟在司后面,排好对,从后门上车,我们一起出发。

3、播放音乐,在音乐中游戏。

4、游戏第一次结束刚才你们坐蓝色巴士心里感觉怎么样?这边的小朋友你们看他们乘车心里有什么感觉?(心里着急吗?想不想也来乘一乘?)游戏第二次结束汽车到站了,请下车,会倒自己的座位。现在你们心情怎么样?下次,我们再开着蓝色巴士去更好玩的地方去郊游,好吗?

4.幼儿园小班公开课教案《6》 篇四

1、能将生活中用品(鞋、袜)进行匹配。

2、认识鞋、袜的标记,并能按标记归类。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鞋、袜若干双。

2、鞋、袜的标记各四个。

3、场景“小猫的家”,家里的地上零散的放着鞋和袜子。

4、小猫头饰幼儿一人一个。

5、贴有鞋、袜标记的柜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设置场景,引出课题。

(一)“猫妈妈”带领孩子们做完游戏回家。(走进家门)家里很乱,小猫帮妈妈收拾房间。

(二)幼儿在收拾时,教师观察并随时帮助个别幼儿。

二、集体讨论,引导幼儿认识一双。

(一)请个别幼儿说说:“你是怎么收拾的?这两只鞋子(袜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二)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一双。

1、出示颜色一样但大小不一样的两只袜子:“孩子们这是一双吗?”(不是)“为什么?”(颜色不同)。

2、出示大小、颜色一样,但图案不一样的两只袜子:“孩子们这是一双吗?”不是“为什么?”(图案不同)。

3、出示颜色、图案一样,但大小不一样的两只袜子:“这是一双吗?”(不是)“为什么?”(大小不同)。

4、师生脱掉鞋子,观察自己的鞋子、袜子。小结:颜色一样、大小一样、图案一样的两只鞋子(袜子)叫一双。

三、游戏“找朋友”

5.幼儿园公开课小班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进一步了解青蛙的生长变化。

2.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蝌蚪得到的鼓励和成功的喜悦。

3.学说句子:你会的,用不了多久,你就会了。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 教师准备:头饰(青蛙、兔子、松鼠、大块头鱼)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蝌蚪图片: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请小朋友看看它是谁?

2.进一步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出示蝌蚪蜕变的过程。

二、自由阅读

1.出示大图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小蝌蚪和青蛙妈妈,它们们在干什么呢?

2.幼儿有序取书,自由阅读。

幼儿安静地看书,从前往后一页一页地阅读。

三、大图书阅读

1.阅读大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小蝌蚪会跳到荷叶上面吗?小蝌蚪不会跳很难过,兔子和小松鼠对小蝌蚪说了什么话?(教案出自:banzhuren)(引导幼儿学说:你会的,用不了多久,你就会了)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一只会跳的青蛙,它的心情怎么样?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四、交流讨论

小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为什么呢?

上一篇:人生最励志的话下一篇:驻场人员管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