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2024-06-22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11篇)

1.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篇一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摘 要】塑造好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是一个戏曲艺术工作者最基本也是最终的艺术要求。作为演员要想塑造好舞台形象,仅仅依据剧作家笔下的角色和依靠导演的说戏去照葫芦画瓢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词】塑造;环境;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J8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76-01

演员创造角色,塑造形象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娴熟的技巧和诸多文化艺术素养,包括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提炼生活。那么,我所饰演的?{莲――一个卖茶女子该如何从基点开始塑造呢?我以为,应该先从生活着手。我想,一个演员,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生活体验。虽然我没有采茶卖茶的经历,没有这方面的体会,可这不妨碍一个演员对于角色形象的塑造,因为生活中不乏这方面的知识,可以深入体验乃至模仿这个过程,了解其产生的多种原因和多种形态表现。

?{莲是《烟雨杏花村》这本戏中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她身世凄凉,自幼失去双亲,无依无靠,是她的婆婆将其收养,抚养成人,她和婆婆的儿子青梅竹马,情投意合,谁知刚刚准备成亲,丈夫却不幸涉水南湖丧了性命,剩下寡母孤女,生活没有着落,是当时的池州太守李方玄爱民如子,为她婆媳在茶田上盖了一个小小茶亭,聊以糊口,另外又免除了她家的赋税,这让?{莲感激不已,谁知好景不长,李大人被人陷害,罢免官职,下落不明,?{莲为报深恩,轻信小人之言,被其利用,幸遇新上任的杜牧杜太守解救,这才没有铸成大错。那么对于?{莲(如图)这个人物的塑造我写两点心得体会。

?{ 莲

一、准确理解角色是演员创造角色的前提

精研剧本,分析角色,乃是创作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一个好的演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在接受角色之后,要先精读剧本和有关资料,了解角色所处的背景和特定环境,准确地把握、理解“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你逐渐进入“角色”,以致你的一颦一蹙就是角色的一颦一蹙,这时角色就成了你自身,成了你艺术创造的“对象化”,至此,演员的艺术创造力才能从角色扮演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我在饰演“?{莲”时,是先从熟读剧本开始的,通过对剧本的反复研读,了解到在这本戏中,?{莲是一个涉世未深年仅十八九岁的卖茶女子,她勤劳,自立且坚强,又善良,大胆,正直,淳朴,待人接物热情真诚,丧夫后心疼婆母,不愿再嫁,对婆婆不离不弃,对父母官李大人知恩必报,为救大人不顾一切,挺身而出,敢作敢当。但因年轻幼稚单纯善良,以至于被人利用而毫不知情。既然有了生活依据和人物的行动线,对于演员来说,则有了心理依据,也就有了创作表演的依据。在此基础之上,我结合自己的舞台实践,借鉴吸收各种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手段,利用戏曲程式化的技巧把握人物性格的内心分寸、尺度,把人物背景的支撑作为重要依据,运用准确适度的眼神,身体动作的幅度大小,以及呼吸的深浅来真正做到真听,真看,真思考。

二、唱腔上的技术处理是演员角色创造的需要

作为表演艺术,黄梅戏的唱腔是影响和制约戏剧舞台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在论及戏曲声腔时说过:“乐之框格在曲,而色泽在唱。”

在“中计”这折戏中,我对唱词唱腔反复推敲、仔细揣摩,在舞台演唱时根据剧情表达的需要,对唱腔作了各种特定环境下的不同的演唱处理。如:在?{莲知悉婆母把自己当做亲生女儿,并求她不要管年迈的自己而再出嫁时,?{莲悲从心起,在高潮音乐过门时喊出痛彻心扉的“婆……婆……”扑到婆婆的怀中,泣不成声的演唱“我的好心的婆婆呀……”我在演唱这一句时处理成:在一句撕心肺裂的喊白“婆婆”过后,我要求乐队老师给我自己清唱,全场鸦雀无声,我先屏住呼吸,轻发“我的”两字,强调“好”字,“心的”两字用喉头哽住的哑音发出,在第一个“婆”字发出时,立刻把音休止掉,再把气息往下一压,再发第二个“婆”字,然后慢发波音,再大吸气,哭发最后的“呀”字突出爆发情绪。力求做到以声传情,以情感人,以此表现和婆婆之间真挚的母女深情。

经过多部戏的打磨和塑造,让我认识到:一个好的演员在舞台上最终展现的是角色的突出性格和真情实感,塑造的是人物的独特形象与灵魂。作为一个热爱并终身从事黄梅戏艺术事业的演员,就应该秉承传统而又要不囿于传统,要在准确把握角色的性格基调与其微妙变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敢于通过对唱腔、眼神、身段、表情等表演方式、技巧上的借鉴、吸收、融合与创造,呈现给观众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七仙女”角色塑造的几点感悟[J].池州学院学报,2008-8-28.[2]综合艺术更需要综合素质[J].黄梅戏艺术,2009-9-25.

2.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篇二

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 这个人物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 而是“杂取种种, 合成一个”。那么,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诸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这里重点来探讨一下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 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 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肖像描写对于交代人物身份、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作品主题有着重要作用。成功的肖像描写, 不仅能让读者从中认识人物的独特外貌, 而且能让读者从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看清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时代特点。

1 从肖像描写看人物性格

写人不应为写外貌而写外貌, 写外貌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性格、突出人物的社会意义, 从而表达作者借这个人物所体现的主题。我们以《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为例:在文中, 作者最浓墨重彩的是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 首先概写她“彩绣辉煌, 恍若神妃仙子”, 再详写她的衣着、穿戴、外貌、神情、身材, 形象生动地概括了她的美貌及笑中藏威、干练、奸猾、泼辣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结合王熙凤的服饰来看, 她在正式礼仪场合的浓妆艳服, 总是搭配着她的伶牙俐齿、能言会语。所以她从头到脚攒珠嵌金的特意装扮的衣着, 活脱脱就是一个传统封建礼教下的美丽妖艳的贵妇人形象。外貌的美丽、体态的风流、打扮的华丽与“粉面含春威不露”、“少说有一万个心眼”的个性特征形成强烈对比, 这样就更能够突出其“辣”的形象特征。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 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王熙凤的眼睛是“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本来“丹凤眼”、“柳叶眉”是非常美的, 但加上“三角眼”、“吊梢眉”, 就增加了刁钻、狡黠的意味, 其性格中复杂的一面就凸显出来了。还可从作者对不同人物的姿态描写感受到不同人物的个性, 如写黛玉是:“……娴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而写王熙凤则是:“……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两个都很美, 但又有不同, 前者娇弱、玲珑、文静、内向, 后者华贵、俏丽、外向、泼辣, 善于逢迎;一个含苞未放, 一个艳丽袭人。

2 从肖像描写看人物地位

还以《红楼梦》为例:文中不吝笔墨地重点描摩了王熙凤和宝玉的服饰, 塑造了以高贵、华丽美为表现特征的典型人物服饰形象。读者不但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锦衣玉食, 更通过对二人服饰的描写, 展示了二人在贾府的特殊地位。《红楼梦》中的典型人物首推贾宝玉。作者为了表现贾宝玉在荣、宁二府中的特殊地位, 对其服饰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如:贾宝玉的礼服着装:“头上戴束发嵌宝紫金冠, 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 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 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涤。”寥寥数语就将贾宝玉的整体服饰形象和装饰细节描述得详尽逼真。而以服饰彰显地位的女性主人公最明显的还是王熙凤。在她的出场中, 通过她的服饰来体现其高贵和华丽, 以彰显其在贾府所处的显赫地位:“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缎窄衤肯袄。”由此可见, 她的服饰描写是在鲜明的烘托一种奢侈、华贵及由其气质散发出的泼辣、刁钻的性格特征, 毋庸讳言, 是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角色决定了王熙凤必然的着装结果, 这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作者让王熙凤浓妆艳饰, 遍体锦绣, 就连并非少见多怪的侯门金贵黛玉都对其衣饰惊诧不已。一方面, 说明王熙凤的张扬和故意的炫耀, 另一方面, 也确能证明她特殊的身份和在贾府中的显赫地位。

3 从肖像描写看时代背景

在《祝福》中, 鲁迅先生曾三次对祥林嫂的肖像进行了集中描写,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描写:

第一次描写: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 改变之大, 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 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这是“我”见到的祥林嫂的最后一面, 是她在临死之前的绝望写照。“我”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是“我”五年后重回鲁镇时。祥林嫂对儿子的思念折磨着她, 然而却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她的精神渐渐地麻木起来, 后来被柳妈用死后要下地狱来恐吓。她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而辛苦挣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 可是仍然得不到人们的理解, 仍然受到封建神权的迫害。她的精神终于崩溃、绝望、麻木, 最终因不能再被剥削而被鲁四老爷赶出了家门, 沦落成了一个乞丐。

第二次描写:

“有一年的冬初, 四叔家里要换女工, 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 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脸色青黄, 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这是“我”初见祥林嫂时她新寡之后的辛酸写照。“我”初见祥林嫂时, 她刚刚遭受了丧夫之痛, 不堪婆婆的虐待而从家中逃了出来, 追求基本的生存权利。她衣着简朴,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头上扎着白头绳”是她新寡之后残留的悲伤, 即恪守妇道为夫守丧;“脸色青黄”是她长期受婆婆虐待忍饥挨饿的结果;“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表明她此时受封建礼教的迫害还不深, 还保有一点青年人的生机与活力, 与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是相符合的。

第三次描写: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 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 眼角上带些泪痕, 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这是“我”第二次见到祥林嫂时她再次遭受夫死子丧之后的悲惨写照。“我”再见祥林嫂时已过了三年了, 在这期间祥林嫂被婆婆绑回家, 然后被卖进山里, 又生了儿子, 后来再次遭受夫死子丧的厄运, 可谓历尽生活的种种悲欢离合, 最终被封建礼教迫害得走投无路。“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这是在遭受了夫死子丧的沉重打击和被大伯赶出家门之后, 祥林嫂的精神痛苦的写照;“顺着眼, 眼角上带些泪痕, ”刻骨铭心的悲痛是无法消除的, 此时她还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 所以“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从《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次集中的肖像描写可以看出, 肖像描写对于交代人物身份、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作品主题有着重要作用。在小说写作中, 恰当地运用肖像描写可将人物性格表现得更充分,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使作品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摘要:肖像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读者理解小说的人物性格、社会地位、时代背景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以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祥林嫂这几个文学史上典型的人物形象为例从三个方面浅谈小说中肖像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3.浅析《祝福》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篇三

一、通过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祝福》一文中曾四次对祥林嫂的肖像进行刻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描写的文字:

祥林嫂初来鲁镇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通过这几句的外貌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是一个年轻的寡妇,生活虽贫困,但身体健康,手脚壮大,有较强的劳动能力,红润的脸颊显示了她青春的活力。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对比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不难体会到祥在遭受夫死子亡的打擊后极度痛苦的心情。

祥林嫂在捐过门槛后插手祝福却遭拒绝后,对其第三次肖像描写:“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也总是惴惴的……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祥林嫂早早地尝尽人世的辛酸,饱受痛苦的折磨,被封建礼教榨干了生命的全部。

临死之前的肖像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个形象鲜明独特,极具个性化,人们的脑海里不由得会浮现出凄苦的乞丐形象,祥林嫂饱经沧桑的心灵在封建礼教的残酷摧残下,早已经不对人世抱有希望,精神极度的麻木,让她连痛苦都感觉不到,如同行尸走肉般苟活在世上,在人们眼中,她仅仅是个“物”的存在而已。

四幅肖像画浓缩地反映了祥林嫂命运变化的几大波折,勾画出她悲苦的人生轨迹,即年轻守寡,外逃帮工,被婆家逼卖;再嫁再寡,丧夫失子,大伯收屋,重到鲁家;捐了门槛,仍被判为罪人;被鲁四赶出,沦为乞丐,祥林嫂在封建礼教的迫害下,历尽种种悲惨的遭遇后身心麻木,最终被迫绝望而死。作者通过对祥林嫂肖像的刻画生动的体现了祥林嫂性格的发展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从而也是印记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二、通过环境描述补充人物思想

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但这三者之间实际上不是并列的,从某个角度而言,情节与环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它们对人物性格的补充作用有时候会体现得相当重要。正如茅盾所说:“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比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的书房陈列进行了很详细的描写,特别是写到书房中那一边已经脱落的对联,将一个顽固守旧的封建卫道士豁然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在文中三次写到鲁镇人对祥林嫂的称呼,祥林嫂第一次来到鲁镇,那时的她是个普通的、质朴的农村妇女,和广大农村妇女一样,“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当不幸接连降临到祥林嫂的头上,她第二次来到鲁镇,“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在祥林嫂改嫁贺老六后,鲁镇的人们为什么不肯更改对祥林嫂的称谓,其实是鲁镇人不承认祥林嫂的改嫁,他们无法容忍、无法接受祥林嫂再嫁的罪恶,甚至祥林嫂已经被鲁镇人看成异类,鲁镇人已经挖出了一条鸿沟将祥林嫂拒在外面,她不被这个社会所容,因此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也就注定了。鲁迅曾经说过:“在那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里,祥林嫂是没有办法摆脱她那悲惨的命运的;问题不在于她自己凭自己的力量能否冲破黑暗的环境,问题倒是在于中国人民能否了解这个社会的黑暗。”这段话,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祝福》的悲剧是个社会悲剧。反观鲁镇人的态度,我们看到缺失同情心的鲁镇人,在他们眼里,祥林嫂是个不值得同情的不祥之人,鲁镇的人不会慷慨施舍自己的同情心给这样的人,在礼教和人性面前,鲁镇人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存天理,灭人欲”,高高在上的冰冷的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压抑着人本身的同情、怜悯。

三、通过细节刻画揭示人物性格

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通过很多细节的刻画去分析时,比较容易抓住人物形象,将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就能顺利达到分析主题思想的目的。《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坚毅的,她也在不断为自己的命运挣扎。在受了那么多的践踏后,她并没有安心地走向死亡,为了争取恢复到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她用自己的血汗钱捐了门槛,以为捐了门槛就可以赎罪,冬至祭祀时候,当她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的断喝,彻底摧毁了她最后的精神支柱,第二天便“直是一个木偶人”了。这一声断喝无异于体现了全部封建宗法势力对一个善良、安分的劳动妇女的一次总宣判:不管你多么不幸,多么愿意忍受,多么坚毅地挣扎!就是再捐多少条门槛,再让百万人踏,千万人跨,也都是枉然的,注定赎不了罪的。在这个小小的细节里,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封建宗法势力吃人的实质,确实是震撼人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的。

4.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篇四

摘要:我将精神分析法引入《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两篇小说中主人公祥林嫂和别里科夫的分析。其中祥林嫂反复地向人说狼吃她儿子阿毛的故事,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倾诉”心理的反映;而别里科夫是位专制制度下的强迫型人格异常者。实践证明,将精神分析法引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精神分析法;人物形象;“倾诉”心理;强迫性格;“异化”。

精神分析学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学说之一,精神分析学自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由弗洛伊德创立以来,经过百来年的变迁,已远远超出医学和心理学领域,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国际思潮,渗透到文化的血液中,影响及于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

弗洛伊德的早期精神分析学说,主要是用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尤其是性本能和欲望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这夸大了性本能冲动对社会的影响。1913年后,弗洛伊德对他的早期学说进行了一些修正,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的各种不符合社会生活方式的本能冲动,受着在超我指导下的自我的压抑,这样就产生压抑和抵抗力量的矛盾。因此,这些本能的冲动就须在无意识领域通过意识不到的精神过程,改头换面地表现出来。所以精神分析的关键在于“用有意识代替无意识,把无意识翻译为有意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概论》)使被压抑的本能力量得到释放。

需要强调的是,我的精神分析学是反弗洛伊德的本能说的,至少是对其有所保留的,我认为弗洛德所讲的生物的本能对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至少是不那么重要的),而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则起着决定的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中有《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两篇小说,我尝试着用精神分析法去分析这两篇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和别里科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倾诉”心理的分析

《祝福》中祥林嫂被迫改嫁,生下儿子阿毛后,丈夫贺老六不幸病死,儿子阿毛又被狼吃了,“大伯来收房,又赶她(祥林嫂)。”祥林嫂走投无路,只好再到鲁镇投奔四婶。这时祥林嫂反复地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指狼吃阿毛的故事),以致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祥林嫂的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倾诉”行为。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苦恼》描写了彼得堡一个年老的马车夫姚纳的悲凉。他死了儿子,想向人诉诉苦,他遇到夜行的乘客、守门人、年青的车夫等,想跟他们谈谈,都碰了壁。人家对他都漠不关心,可是老头儿却非要倾诉一下不可,结果他只好跟他的马儿谈起来,“„„‘比方说,你有一匹小马,你是那小马的亲妈„„忽然,比方说,那小马死了„„不是很伤心吗’”,“姚纳·约恩说得津津有味,把所有的话都讲给它听了”。

这真是对那个人情冷漠的环境的极大讽刺,冷漠而麻木的人还不如一匹马,能安静地给老人倾诉的机会。

倾诉,是人发泄痛苦,舒缓心情的一种方式,当生命中痛苦不能承受之时,人总要倾诉,并且渴望有倾听者的倾听、回应,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二、“强迫”性格的分析

在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主人公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争执后,别里科夫说:“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这到底是别里科夫惧怕沙皇专制制度的真实心理,还是他为自己卑鄙的告密行为找借口,我认为二者兼而有之。就像一张纸有正反两面一样,别里科夫这个人物,一方面固然可憎;另一方面,他作为旧秩序,旧传统的自觉维护者,本身也是一个可悲可怜的受害者。

总而言之,我认为别里科夫俨然是个机器人,他具有封闭、怀旧、胆小多疑的过于认真、刻板的强迫性格,他极为维护现行秩序,思想上自觉反动政府看齐,别里科夫的悲剧是专制制度下的性格悲剧,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了这类性格的人物形象的代名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别里科夫是位强迫型人格异常者,是位强迫症患者。文章的结尾说:“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句点睛之笔恰好揭示了别里科夫的典型意义以及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本质,虽然别里科夫死了,但是在禁锢的社会里,束缚人们思想“套子”仍然存在。因此,要创建新生活仅个别地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不行的,要埋葬、消灭沙俄专制制度及一切专制反动制度,并逐步消除其消极影响。

契诃夫的另一篇短篇小说《一个官员之死》(又译作《小公务员之死》)中的那位小官吏切尔维亚科夫仅仅是因为看戏时打了个喷嚏,唾沫星子溅到了坐在前排的将军的秃头和脖子上,且将军并不在意,而这位小官吏除当场和幕间休息时道歉外还一再去找这位将军道歉,解释自己是无意冒犯的,将军最后对这种“纠缠”“忍无可忍”,对这位小官吏喊了声“滚出去!”这位小官吏竟被吓得回家后躺在床上活活吓死了。其实这位小官吏和别里科夫都是专制制度钳制下典型的强迫型人格异常者。

在专制制度或专制时期,人们极易形成“树叶落下来都怕砸破脑袋”的强迫性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对人类文明实施了空前的扫荡,“革了文化的命”,而知识分子首当其冲,蒙受的苦难也是空前的。冯骥才的《啊!》就是通过主人公丢失一封信后所遭遇的心理恐惧和人格扭曲,表现了“文革”时期的荒谬性现实对人物的精神摧残和命运折腾。吴仲义只因给他的“右派”哥哥写的回信不知去向了而惶恐不安,他一会儿害怕成为“制订攻守同盟”的罪犯,一会儿担心成为“抗拒从严”的典型。邮筒旁边玩耍的小孩,办事人员手中的信函,同事们夹在腋下的文件材料,都可能引起他紧张的注意和盯梢;研究所里每一点动静,每一丝声响,每一次会议都仿佛变成与这封内容有关的暗示或警报。强大的运动攻势和整人者的恐怖会俩,使吴仲义的精神抵抗很快土崩瓦解,他终于“投案自首”,昏头昏脑地自投罗网,他不仅自我暴露了信中的内容,也供出了当年“读书会”的全部情况。半年后,他终于被解除了监禁,回到家里,意外地发现那封信还压在脸盆底下。“啊!”一声惊叫,囊括了仅因一场虚惊所带给他的无以补偿的全部人生灾难,囊括了他遭受了空前蒙骗和沉闷打击后的彻底的失落感。

可以说吴仲义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敏感多疑、畏首畏尾、屈服强权、逆来顺受的强迫性格,代表了病态专制社会中遭压抑受损害的小知识分子的时代性格。

马克思指出:“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兽的关系只能靠兽性来维护。”(《马克思致卢格的信》,《马克思全集》第1卷,第414页)要减少和避免“强迫”性格这种奴性,就必须高唱凯歌埋葬一切具有兽性的专制制度,并逐步消除其消除影响。

三、人的“异化”

羊在狼胃里被消化掉,对狼来说,这是同化;对羊来说,这是异化。这种“异化”不是羊自己活动的结果,羊自然不愿意自己在狼胃里被消化掉。

人的异化,是指人(在不同前提下,有时是个人,有时是社会)作为主体,由于不明白自己活动的意义和不能预见活动的结果,通过自己活动转化为客体,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而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成为“非人”的存在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异化,就是人的“非人”化。“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祥林嫂再到鲁镇投奔四婶时,她反复地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大抵是想博取别人的同情,使别人能宽恕、接受她,不再鄙薄她。可她反复说的结果是“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她(祥林嫂)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尤其是后来祥林嫂又想跟柳妈说“她悲惨的故事”,刚开了个头就被柳妈不耐烦地打断。柳妈反而诡秘地告诉祥林嫂:“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以致祥林嫂被吓得精神崩溃而死。祥林嫂以及小官吏切尔维亚科夫的一再举动,大抵是想博得对方的理解和宽恕,后来的结果却是被烦厌和唾弃,最终被吓得精神崩溃而死。

而别里科夫把他的一切甚至思想都极力藏在套子里,“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是他的口头禅,后来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争执后,别里科夫离开时说:“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也是“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但他却因为这话被柯瓦连科抓住衣领,推下楼去。这时别里科夫又担心他滚下楼的事会成为别人的笑柄传出去会闹出什么乱子,而吓得回家上了床后“再也没起过床”。别里科夫怕出乱子,却被吓死躺到了棺材里,这种“异化”,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我们要以小说中分析的这些人物形象为鉴,避免这种不良“异化”现象的发生。

总之,我将精神分析法引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从新的视角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和人物形象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的理解,并且使学生从实例中学到了心理学的知识,对他们以小说中人物的心理病态为鉴预防和克服自身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培养自身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谭燧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篇五

姚合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注】 禅观:即禅理、禅道。

【小题1】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小题2】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

【小题1】本诗使用了反衬和对比的艺术手法。(2分)第四句以充满庭院的蝉鸣衬托出环境的清净,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整联又用无马迹和满是蝉声进行对比,仍是写出诗人住处少有访客,生活清净。(3分)【小题2】本诗塑造了一个性喜清静、追求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物形象。(2分)诗人虽居城市,但门无马迹、蝉声满宅,表明其性喜清净,心远自偏;(2分)休官不任,无忧伤之感,反觉梦都清闲;虽染病但不废吟咏,更显其志趣高雅。(2分)

【试题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

蝶恋花 红梅

[南宋]真德秀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注】东君:司春之神

1.“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一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2.结合词的下阕,分析梅花的形象。(4分)【答案】

【小题1】运用典故、类比(衬托),用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忘情迷途来比游人因梅花而迷入江南,突出了梅花的迷人风姿。

评分标准:共3分。答出“用典”和“类比(衬托)”两种手法中任意一种,得1分,点明典故和类比的具体运用及作用,得2分。【小题2】①“先自冰霜”的“先”,争先开放,点明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格;②“点点胭脂污”描写梅花在素淡的霜雪之中胭脂般的红艳骄姿;③“娇无语”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娇羞可人,不炫耀自己,默默装点春色。

评分标准:共4分。每对1点2分,写出2点给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梅 沈钦圻

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枝新。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

(1)请赏析颔联“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4分)(2)请分析诗人将梅称为“世外人”的原因。(4分)

14.(1)梅独自屹立在暮色苍茫的天地中,开辟出一片春天。(2分)运用拟人与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梅的生气勃勃,铁骨铮铮,梅不是附属于春天,而是春的主人。(2分)(2)梅花傲霜开放、生机勃勃、空色相、不斗精神。(2分)诗人称梅为“世外人”,表明自己无意名利,与梅意气相投(2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①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②。此时③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②何逊是杜甫佩服的南朝梁诗人,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表示对裴迪和他的诗的推崇。③“此时”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1】本诗通篇以早梅伤愁立意,试概括诗歌中含有哪些愁情。(4分)

【2】有人说 “忆”字是全诗关键,请简要分析。(3分)

【3】清人黄生评此诗称“直而实曲,朴而实秀”,【答案】

请对此作简要分析。(3分)【小题1】①老去之愁②失意之愁③思乡之愁④忆友之愁⑤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答对1点4分,答到4点即可)

【小题2】前两联“忆”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故人送客见雪见梅情不自禁“忆”起我,表达了对故人思念自己的深深谢意和心心相印的情谊。(2分)后两联围绕裴迪“忆”诗中所叙写的事抒写自己的种种愁情。(1分)

【小题3】前两联就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语言浅白质朴,始终出以谈话的口吻;(1分)后两联围绕 “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感情深挚而婉曲,推心置腹,荡气回肠。所以说“直而实曲,朴而实秀”。(2分)

第五节

鉴赏诗句型 一.提问方式 1.解释某联的意思。2.赏析某联。

3.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某联的理解。二.鉴赏知识积累

1.诗句的作用:意境优美、意境深远、言近旨远、深化意境、升华主旨、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意境深远意境优美

2.常见的思想内容:离情别绪、怀古伤今、思乡怀远、讽喻抒怀、春恨秋悲、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

3.常见的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三.答题技巧 1.答题步骤:

(1)解释某联的含义,说明某联的作用。

(2)某联所用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并简要分析。(3)展开联想,描述该联的景象。

(4)点出该联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点明了什么特点。

2.答题表述模式:该联的意思是 xxxx,用xxx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了xxxx景象,烘托出了xxxxx意境,点明了(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的xxxx情感。四.典型题例

1.(2004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五.针对练习

1.(2004年重庆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溪(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答:(1)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3)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2.(2004年湖南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听邻家吹笙(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第四句。

答: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3.(2004年北京春招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①—③题(6分)

新沙(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简要分析《新沙》诗后两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用夸张、讽刺、诙谐、幽默的艺术手法明确并深化了诗的主题。4.(2004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

6.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 篇六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

姓名:胡敏华

学校:周口电视大学鹿邑分校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

内容摘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曾和李大钊,陈独秀等许多知识分子一起,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他在许多方面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做出了贡献,从而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写了大量的小说和杂文,其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是不可估量的。单是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研究也是我们文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通过中学课本里出现的几篇鲁迅先生的文章《孔乙己》《故乡》《社戏》《祝福》《药》《阿Q正传》,来分析几个人物形象的一个共同特点。

关键词:鲁迅 人物形象 偷窃者

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先生在他早期的鲁迅研究中,曾把鲁迅《呐喊》《彷徨》的主题确定为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在这个前提之下,他把这两部小说集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分为六个系列。这虽然是二十年前的分析,但我认为没有过时,仍然可以用来观照中学鲁迅作品中的几个“偷”者形象。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有鲁迅小说六篇(《孔乙己》《故乡》《社戏》《祝福》《药》《阿Q正传》),其中有四篇写到“偷”,它们分别是《孔乙己》中孔乙己偷书,《故乡》中闰土“偷”碗碟(疑案),《社戏》中双喜和他一起看戏的伙伴偷罗汉豆,《阿Q正传》阿Q偷尼姑庵的萝卜和城里人的衣物。如果单纯从“偷”的行为本身来看,这几个人的“偷”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按照人类应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来衡量,他们都是不对的,都应受到谴责和惩罚。但是,一旦把他们置于鲁迅小说的反封建思想革命的总主题下,放在鲁迅所塑造的以上六个系列人物形象中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几个“偷”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而鲁迅所赋予这几个“偷”的思想意义也是大有区别的。

一、被科举制度和冷漠社会吞噬的末路文人──偷书的孔乙己

小说中写道,孔乙己作为未中秀才的读书人,又不会营生,穷困潦倒,幸而写得一手好字,于是有人雇他钞书,但他手脚不干净,经常是书籍纸张笔砚连人一起不见了。于是找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人家取笑他,但他竟这样为自己找理 1 由:“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在这里用“窃”取代“偷”妄图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但越辩越黑,越辩越显得可笑。难怪酒店里的看客们总拿他寻开心。从一般意义上说,孔乙己受雇于人钞书换一碗饭吃,将人家的书籍纸张笔砚偷走当然是不对的,挨打活该。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道德评判,而不是历史的分析,文学的读法。如果联系作品的思想主题,结合全文看待孔乙己这个人物,他的“偷”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制定出来的规范封建时代读书人的一个美丽的“陷阱”,是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通向飞黄腾达的惟一通道。它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驾驭读书人的伟大“发明”。科举考试给封建社会许多读书人带来的极度悲喜,在初中课文《范进中举》一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孔乙己的生活的时代已到了科举制度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逐渐被社会所抛弃的价值观念却仍被孔乙己这样的人顽固坚守着,于是悲剧必然发生。这位在科举时代连秀才也中不了的读书人,又不知道谋生,把自己弄到将到讨饭的地步,这本来已经够悲惨了,却声称自己是国家、社会不可缺少的“君子”,以“清白”而高人一等。而另一方面,他却干一些“小偷小摸”的勾当而被人充当无聊生活中的“笑料”。两者形成的巨大反差让人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剧性和荒谬性,并展开对那个社会合理性的深刻质疑。

让我们根据以上理解再回到文本。由于孔乙己“偷书”的恶习,后来竟没有人叫他钞书了,迫于生存,他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了。作者在这里使用“免不了”“偶然”这样的字眼,这是否可理解为是对孔乙己命运一定程度上的同情呢?再注意下面的转折:“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这说明孔乙己拥有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行:诚信。这正是“别人”所比不上的。而他给儿童分吃茴香豆,则证明他又拥有另一种可贵的 2 品质:善良。当大家看见他脸上的新伤痕而推测他又偷了人家的东西时,他“睁下眼睛”“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这字里行间也许又暗示着他心灵深处的一点尊严:羞愧。确实,谁愿意当小偷呢?哪怕是他教人写“茴”字的行为,我们也不能全盘否认,虽然迂腐了点,但也可归为一种值得肯定的品性:好为人师。既然他有这么多的优点,读者自然也就会想:在他的这些优点面前,他的那点偷窃(并且是偷权贵者的财物)品行不算什么。从这里看出,就是作者本人,当他把孔乙己的偷窃行为置于一种大的社会背景和这个人物全部品性中去考察时,作者表现出了踌躇的态度:既否定又同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这无疑表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开掘了作品的思想的深度。

所以,当我们把孔乙己的“偷”放在小说反封建科举制度和揭露国民冷漠无情这一主题下来思考,就可以得出这一结论,鲁迅在小说中并非重在对孔乙己偷窃行为的谴责,而是一种深刻的思想反思:第一,孔乙己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受害者,他之偷书是迫于无奈,迫于生计;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者才是逼迫孔乙己行窃的幕后黑手;第二,孔乙己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廉耻之心的偷窃者,即是说他并非一个无道德品行的人,而是一个讲信用不赖账有爱心热心肠的人,他的偷窃行为与他的整个为人相比,并不是一个严重的缺陷,但那个病态社会恰恰不需要他的善良、诚信、爱心,他的偷窃倒成了致他于死地的原因;第三,鲁迅是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揭出了孔乙己的偷窃行为,但这些看客们并没有成为一种正义力量的象征,我们也并不觉得鲁迅笔下的看客们对孔乙己偷窃行为的严重愤慨,而是拿孔乙己当成下酒的“佐料”。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批判国民性的主题。

二、受封建等级思想毒害的底层农民──偷碗碟的闰土

这一细节出现在小说将要结束的时候:我和母亲也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3 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

从这一节我们看到,说闰土偷碗碟是杨二嫂的指控,至于是否真的是闰土将碗碟埋在了灰堆里,这是一个谜,自从作品诞生后就留下的一个谜。这同时成为上个世纪50年代有名的“谁是小偷”之争的起因。有人认为在灰堆里埋碗碟的就是闰土,他就是小偷:通过前后两个闰土(少年时代与中年时代)的对照的描写,鲁迅就把一个因为受到生活过分的重压,而变成沉默、自卑、私心,(在灰堆里藏了十多个碗碟)甚至麻木的当时中国农民代表之一种的形象,真实地也批判地表现出来了。但当时出于一种普遍的阶级立场的考虑,大多数分析者都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作为被压迫者的闰土,鲁迅在作品中对他是寄予深切的同情,他不会是小偷我们也不应该把他当成小偷,否则就是给自己阶级的脸上抹黑;而杨二嫂恰恰是庸俗小市民的代表,鲁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和嘲笑。

为此,有人提出,说闰土是小偷,那是杨二嫂的诬陷,她自己才是真正的小偷:如果我们稍微分析一下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以及“我”对他们的不同态度,是可以判断在灰堆里藏碗碟是杨二嫂为了贪图便宜而栽诬闰土的,关于在灰堆里埋碗碟的事,便可断定不是闰土干出这种事来,其次是因为“我”明明允许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况且,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讲。杨二嫂是一个市侩气重的小市民,„„从字里行间,我们看到“我”对杨二嫂的态度,始终充满着嘲笑和讽刺。50年代各套教科书普遍采取的策略是不追究:既然这是一桩难以破解的悬案,就没有必要也没办法去解决。所以有的教科书主张:“„„应把学生的爱憎从个别人物身上转到整个社会制度上去,因为这种事情在旧社会是常常发生的普遍现象”。这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一部作品或分析一个人物进而憎恨一种社会制度的教学方法,在那个年代里的语文教学中很常见。

姑且不论偷碗碟者是否闰土,这一形象都可归入鲁迅小说中塑造的封建思想在精神和肉体上的受害者──社会底层劳动者人物形象系列之中。先看闰土,鲁迅是把他的少年与中年对比着来描写的,写少年闰土的天真可爱、无忧无虑、纯朴自然,写闰土中年后的辛苦麻木、挣扎求生、等级观念。母亲说他现在的“境况很不如意”,他自己说生活“非常难”,而这一切,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在灰堆里埋几个碗碟是符合生活逻辑和闰土当时的生活境况的。而另一方面,通过小说情节可以看出,杨二嫂固然是个小市民,充满市侩气,但她贪小便宜一般都是直接伸手要,而不顾及什么面子:“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还有两个细节又印证了她的这一性格特点:往外走的时候,当着“我”和母亲的面顺便将“一副手套塞在裤兜里”;待她告发了闰土埋碗碟的事之后自己奖励自己,又顺手抄走了“狗气杀”。闰土则始终没有主动开口向“我”要东西,可以肯定地说,他不会看不上“我”家的那些东西,而是有着其他的心理原因。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想:大概与他觉得自己是“我”小时候的伙伴而不好意思开口有直接关系;而“我”虽然同意闰土“自己去拣择”搬不走的东西,但在他所选的几件东西中,并不包括碗碟。但我们注意,小说中写到这么一句话:“他又要了所有的草灰„„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所以后来杨二嫂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去”的推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小说并未写到其他来“我”家要东西的人,所以,闰土的“作案”嫌疑最大。

我们倒不必照顾闰土因为属于被压迫的下层劳苦人物,就断定他一定就不会“偷”人东西。实际上,鲁迅写上这一笔,其目的正是要达到人物性格塑造的多面性。并且,即使是闰土藏了这些碗碟,也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反思。所以,从道德评判、思想意义和艺术塑造三个不同角度理解,其内涵也就不一样。

三、被封建统治者逼得无路可走的无赖雇农──偷萝卜衣物的阿Q 如果不是因为秉性问题,一般来说,之所以发生小偷小摸的行为,要么是因为贪小便宜,要么是因为穷,所谓人穷志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前面分析的两种形象都可以归结为“穷”:孔乙己是因为穷得没饭吃,只好偷人家的书籍纸张笔砚去卖(但也有人说他是因为仇恨而心理失衡导致的报复行为,此说有些牵强);如果闰土确实是偷了碗碟,那也是因为他家里穷,穷得连碗碟都买不起。阿Q去净修庵偷萝卜,是因为自从他调戏吴妈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找他打短工了,出现了“生计问题”:没了饭吃,饥不择食去偷萝卜;而进了城一开始是给丁举人打工,后来由于好吃懒做,跟着别人一起做起了小偷。所以,阿Q的两次“偷”,性质不一样,前一次偷萝卜,虽表现出他极度的无赖:“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却让人感到无尽的辛酸:对于赵太爷之流来说,生萝卜哪里用得着偷,生萝卜是人吃的东西吗?对于一般穷人来说,萝卜可能也不是充饥的好东西;但对于阿Q来说,他实在是被逼得无路可走才想此“下策”,干此“勾当”。平心而论,如果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哪怕是在一个稍微有一点人情冷暖的地方,拔地里几个萝卜吃,主人也大可不必“上纲上线”说人家是“偷”。谁让阿Q生活在未庄而不生活在平桥镇呢?谁让他得罪小尼姑而不碰上六一公公呢?所以,阿Q偷萝卜的故事,与其说是在显现他的无赖本相,倒不如说是在揭示世态的冷酷,探究阿Q出现“生计问题”的社会根源,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深思。

而阿Q到城里当小偷,则与词典上“偷”的含义更为接近:好吃懒做与游手好闲,交上几个“道”上的朋友,促使他将别人的东西窃为己有。他回未庄向看客吹嘘自己的“壮举”,作为自己见过世面的证明,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气。但当我们掩卷沉思,同样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是封建统 6 治者把这样一个“真能做”的阿Q逼上了做“小偷”的路上。人们常说,孩子不会有错,责任全在父母;我们同样可以说,百姓的违法犯罪最终应归咎于社会。阿Q的那些小缺点可以原谅,但赵太爷之流代表的那个社会制度是无论如何不能原谅的。该枪毙的是赵太爷、假洋鬼子和长衫人物等而不是阿Q王胡小D,但恰恰是前者又成了新政权的投机者和把持者。没有一场全面而深入的反封建思想革命,推翻封建政权,阿Q们的命运永远陷入万劫不复的可悲轮回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的“偷”及其遭致的悲惨后果,同样表现的是深刻的反封建思想革命主题。

四、未经封建思想污染的少年儿童──偷罗汉豆的双喜们

小说写道,几个小伙伴在看戏回家的路上,本来就对戏很失望,觉得无聊,且摇船摇得既乏且饿,于是想起了偷东西吃。研究文本发现,这次“偷盗事件”的策划者是一个名叫桂生的少年,他说,“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而响应并采取行动的是大家,里面突显了一个叫双喜的少年,他提议不仅在阿发家偷,而且去六一公公地里偷。所以,这是一次“团伙作案”。但我们要问,双喜们的行为是小偷小摸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与其这么说,更不如说是少年的一种游戏行为。理由如下:

在这个“作案团伙”中,有一个名叫阿发的小伙伴,当别人问是偷他家的还是六一公公家的时,他似乎没有什么犹豫地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可见在阿发的心中,并没有成人心中的所谓自家的和别家的之分(即无私心);阿发的这种想法和做法,如果是他的娘知道了,一定会说他傻,在许多成年人看来都是这样:谁会带着别人偷自家的东西呢?而在阿发的观念中,罗汉豆只有长得好和不好之分,而没有是张家的还是李家的之分,好不好是他们判断偷谁家罗汉豆的惟一依据。从这一点说,他们的所谓“偷”与一般意义上的“偷”的含义就很不一样。这正说明他们有着一颗天真纯洁的童心。

六一公公事后对他们和行为表现出来的态度,让小伙伴和读者都感到十分意外:六一公公不仅没有责怪他们,反而表现了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情绪,作出了另一种“道德评判”: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这令人想起

《故乡》中少年闰土给年少的“我”所讲的那一幕:“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这句话可以作为双喜们“偷”罗汉豆的一个很好的注脚。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社戏》是节选,联系全文就可以看出作者是把他成人以后在城里看戏与儿时的看戏对比着来写的,写成人世界的污浊,童年世界的清洁;写城市生活的无聊,乡村生活的纯朴,从深层次上表现了一种反封建的主题。

通过以上三方面分析,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里的“偷”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邻里之间的小偷小摸,而是表现了一种极为融洽的邻里关系,表现了未经污染的农村纯朴自然的民风。作者塑造的一是一群未曾受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毒害的自然人,这群自然人不仅包括未长大成人的双喜们,也包括年老的六一公公们。这一世界与鲁迅在其他作品中表现的世界(如未庄、鲁镇、吉光屯等)形成巨大的反差。

参考文献:

①《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王富仁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②《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③《鲁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徐中玉著,上海自由出版社1954年版 ④《激动人心的优美诗章──〈故乡〉──兼评〈故乡〉分析中的若干错误论点》,箭鸣撰,《长江文艺》1956年第9期。

7.浅析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篇七

1. 鲁迅作品人物具有的特征

1.1 现实性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是对立于整个社会而存在的, 这些人大多是接受过西方启蒙主义思想, 对独立人格展开追求, 并对当时社会持以批判态度的知识分子, 例如狂人、夏瑜、吕纬甫等一类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者。这群人衡量中国社会的标准为人文主义价值观, 因而否定中国传统的愚昧思想。在当时社会, 这群人为极少数人, 他们批判传统的文化, 因而在所谓正统的人群严重, 他们是异端, 是可恨又可怜的存在。这群叛逆者在于社会抗争的过程中, 均与失败告终。

在鲁迅作品中, 最为深刻的人物形象便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了。狂人作为象征意象, 将思想先觉者与当时社会的对立面生动、形象地进行了概况与体现。其中, 狂人从发病直至痊愈前这一系列过程, 便是现代知识分子对封建社会及文化的反思, 直至批判的真实写照。狂人突然发疯预示着知识分子思想的觉醒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他们发现广大中国人正处于非人的社会及状态中而不自知, 人生存的权利及尊严从未有过。其中, “吃人”一词不但与精神病人的思维相符, 同时也将中国封建文化的本质贴切地揭示出来。狂人这一意象及狂人与社会的冲突尤为精彩, 将鲁迅作为先觉者与批判者的痛苦体验深刻地反映出来。在“医生”与“大哥”等周围人的压力下, 狂人从与社会环境对立面转变为了发疯之前的状态, 并同所有从前的读书人无二, 候补做官去了, 这个结局不但是极大的讽刺, 同时暗示中国传统社会力量的强大[1]。

1.2 复杂性

鲁迅作品的悲剧性, 是寻常人世所包含的一种悲剧意味, 与超自然力量或偶然事件造成的悲剧相比, 其作品体现的悲剧以为更平常, 且更令人压抑。因此, 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美感不带有崇高的色彩, 是一种人生况味, 在作品中则以沉郁的氛围表现出来。正式因为鲁迅对人生的悲剧有着自身独特的认识与感受, 因而在作品中渲染出了浓郁的悲剧气氛。

鲁迅既是富有悲剧体验的思想家, 更是一位讽刺大家, 他的作品中无一不透露出讽刺才能及幽默气质。鲁迅小说富含的戏剧性主要有以下两种形态, 一种是《风波》、《高老夫子》等单纯形式出现的喜剧, 另一种便是《阿Q正传》、《孔乙己》等将悲剧情愫隐含在喜剧之中的形式。在《风波》、《高老夫子》等这类作品中, 均是采用单纯的讽刺语态对其中人物及行为进行叙述, 由于人物不具备有价值的内在精神, 因而使得作者对其持蔑视的态度;而由于人物的外在形式与其内在的本质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 从而形成了讽刺。

1.3 批判性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凝聚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现, 寄托了当时叛逆知识分子的理想, 也包含了鲁迅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悲观情绪。这种悲观并不是负面价值情绪, 这种悲观的产生在于热切的期待, 只有对人类具有真挚的爱意, 并有着热切希望心灵的人, 方能在经过深刻认识后产生出悲观的情绪。而鲁迅的悲观则来自于他的清醒, 也使得他采取了韧性的战斗这一最为现实的态度。

鲁迅作品中的批判对象多为位于统治阶级地位的人群, 如《狂人日记》中的大哥, 《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统治阶级政治上的代表;《风波》中的赵七爷, 《肥皂》中的四铭等统治阶级文化上的代表;以及赵太爷、赵贵翁等统治阶级经济上的代表。这部分人虽然是少数, 且不是主要角色, 但都刻画得非常有特征, 均代表着当时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例如《祝福》中的鲁四爷, 尽管出场次数极少, 但作者通过几句话便将这个人物冷酷、自私、守旧的形象充分展现出来。鲁迅在对这类人物进行刻画时, 并不会将自己的憎恶公开表现出来, 也不会渲染丑化, 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 将对这一类居于社会上层, 却毫无人性人物的蔑视情感生动传达出来。鲁迅通对这类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从而对封建道德存在的虚伪及腐朽进行深刻批判。

2. 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探析

2.1 艺术的集中与概括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 鲁迅除了将人物放在大的环境中, 注重其他人物陪衬外, 还尤为善于塑造鲜活逼真、立体感强的人物。首先, 鲁迅采用将各种人物特征合成一个的办法, 艺术集中并概括现实生活中的原型, 赋予人物典型性。例如阿Q这个角色, 身份不同的人均能在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从而让这一形象在广大读者心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次, 鲁迅在其作品中对人物灵魂的显示非常注重, 因而他在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 通常采用白描、“画眼睛”的方式来将人物的特点以极为省俭的方式刻画出来, 例如《故乡》中关于闰土的形象, 少年的闰土是一个“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捏一柄钢叉”的活泼可爱的形象;到了成年, 则成了“眼睛肿得通红……头上一顶破毡帽, 手里捏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 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象是松树皮了”的形象。鲁迅通过对闰土前后对照形象的生动描写, 将人物不幸的生活与命运简洁却有深刻地刻画出来, 对心灵产生了深深的触动, 具有含蓄感。

2.2 采用白描、“画眼睛”的塑造方式

鲁迅先生曾说过, “画的眼睛”为省俭画出人的特点的最好方式, 他的众多小说中就非常好的证实了“画人”“点睛”均与情感相连的艺术特点。鲁迅采用眼睛描写在内的艺术手法, 塑造了大量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鲁迅先生“画眼睛”的手法高超, 风格质朴淡雅, 文笔简练。鲁迅在以下几个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比较突出。

(1) 通过“眼睛”描写“眼睛”, 对人物心理状态进行刻画

鲁迅在《狂人日记》一文中, 通过狂人这一觉醒的反封建勇士“眼睛”, 画出了赵贵翁这一封建势力形象代表们的“眼睛”:这些人有着“似乎怕我, 似乎又想害我”的“怪眼色”;有的是“满眼凶光的鬼眼光”等等。作者从双方对立关系入手, 将狂人受到迫害而愤懑的心理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狂人用他那双具有极高警觉性的眼睛对一切眼光进行敏锐捕捉。同时, 这些眼神、眼光又将赵贵翁一类封建势力的矛盾、恐怖、仇恨等吃人的心理及丑态真实地展现出来。鲁迅先生采用犀利的艺术手段, 将“吃人的人”与“被人吃的人”的对立阵线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2) 透过人物的“眼睛”, 将国民的灵魂体现出来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对人物的描写时, 也曾要想通过人物的“眼睛”来体现出人们的灵魂, 并且效果比较理想。在鲁迅生活的时代中, 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描写, 来体现出当时社会环境下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其主要目的是揭示当时人们生活的环境, 体现贫穷人们的病苦生活, 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以及对这些贫苦人民的救治, 进而寻求医治的措施和对策。例如在《阿Q正传》中, 当阿Q去法场的路上, 看着围观凑热闹的人们, 联想到之前一只饿狼盯着他, 并想要吃他的情景, 对那种“眼睛”无法忘却。作品中对狼的眼睛的描写是又凶又怯, 像两颗鬼火, 穿透了他的皮肉。这回他看到的是更加可怕的眼睛, 又钝又锋利, 不仅穿透他的皮肉, 甚至穿透了他的灵魂。阿Q在这些“眼睛”的注视和恐惧中死去。通过对看客们的“眼睛”的描写, 体现出当时人们的冷漠无情, 精神麻木, 同时也体现出尚未觉醒的民众的灵魂。

3. 结语

综上所述, 鲁迅在刻画人物形象的过程中, 并不以人自身的拷问为目的, 而是将对于人自身以及社会的反抗作为最终的目标。在形象塑造过程中, 鲁迅先生通过艺术的集中与概括, 白描、画眼睛等方式, 将人物放入大的环境中, 从而将其社会性充分展示出来, 并用配角来将主要人物的悲剧生活及命运烘托出来, 从而达到人物形象逼真性与深刻性的目的。

摘要:鲁迅作品中展现出的人物形象, 既不是按照政治与经济地位划分为压迫者与被压迫者, 也不是基于道德角度划分为善与恶。如果从阶级角度展开划分, 那么鲁迅作品中的阿Q、柳妈以及“花白胡子”等人便明显是被压迫阶级。鲁迅对这些人的态度与情感除了哀其不幸外, 更多的是对他们的怒其不争。基于此, 本文就鲁迅作品人物具有的特征及人物形象的塑造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鲁迅作品,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塑造

参考文献

[1]蒋锋锋.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10, 12 (36) :305-308.

[2]汪延霞.鲁迅与白先勇小说人物形象比较论[J].岱宗学刊, 2010, 14 (01) :103-105.

8.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的鉴赏 篇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对人物的直接或间接描写,对环境的描写和情节的设置等多方面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从人物描写方面鉴赏人物形象

人物描写的方法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从正面刻画人物,因此又叫做正面描写;间接描写又叫侧面描写,指通过侧面烘托来表现人物特点。有时我们也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刻画人物。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服饰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等。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中前后三次对祥林嫂外貌的描写。第一次祥林嫂初到鲁镇“脸色青黄,但脸颊还是红的”;第二次,祥林嫂再到鲁镇时却是“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第三次描写的是祥林嫂临死前的样貌“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三次描写各有不同,但又相互联系,是随着人物的境遇变化而逐渐发展的。祥林嫂从一开始朴实、善良、温顺、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精神状态到最后变得麻木、绝望和神经质的过程通过作者对其外貌的描写就表露无疑,将祥林嫂的一生在小小的相貌中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通过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来鉴赏人物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或交代故事背景,更重要的是作者往往会在环境的描写中暗藏故事的发展线索或为人物之后的命运埋下伏笔。因为生活或社会环境或多或少会影响人物的性格特点,相对的,人物性格也对环境起到一定的反作用。这一点在鲁迅《祝福》一文中也颇有体现。整篇小说的背景放在鲁迅先生所熟悉的鲁镇中,而祥林嫂具体的生活环境则是具有浓重的封建地主式的家族。而且文中多次提到“阴沉的天”“飘着雪”等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因此,人物的形象与命运往往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分析小说形成的社会环境与人物间的交际关系对进一步深化对人物性格的鉴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通过情节设置鉴赏人物形象

情节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情节设置的巧妙艺术往往能激化人物间的矛盾,不动声色地推动故事的发展,甚至串联故事的始终。情节为人物的性格所决定,由人物的行动所组成。所以,剖析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利于把握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在故事情节中人物的所作所为更能突出其形象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贴近现实,更丰富饱满并具有可信性。小说《祝福》中作者匠心独具,从未直接描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从别人的只字片语和与祥林嫂为数不多的见面中推断祥林嫂的命运,更加震撼人心。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祥林嫂的半生事迹,就是祥林嫂性格的历史。例如,丈夫死了,祥林嫂不甘忍受严厉的婆婆的折磨,逃到鲁镇做女工。她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这样的生活她就很满足,渐渐地有了笑影。这些情节都是她的性格使然。又如婆婆把她卖到了贺家墺,她一路嚎、骂,拜不成天地,一头撞到香案角上,这些情节也是她思想性格使然。

四、从小说整体的发展过程综合分析人物形象

9.小说阅读之揣摩人物形象 篇九

年级:

高三

设计:

唐晓义

审核: 赵威

时间:2010.11

小说阅读之揣摩人物形象

一、目标引领

领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揣摩

二、教材引领

聚焦重点:学会揣摩人物形象

三、学法引领

思想方法:搞清解题模式,理论到实践,学会相关题型

四、学程引领 学程之一

课前操练:核按钮P132《榜样》 学程之二 模式解读

1.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①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②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或思想变化进行具体刻画。

作用: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心理描写,有时可直接由作者来进行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也可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动作、所处环境及遭遇来进行折射。

③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

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同时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间接地表现其他人物和景物,交代事情原委、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等。

④行动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作的描写。作用:刻画人物性格。

⑤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⑥塑造次要人物:小说中有一个人物自始至终出现在故事中,是故事的见证者。作用:①穿针引线,推动情节的发展。②对比反衬以突出主要人物。2.解题方法(1)常见设题模式

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②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③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④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2)解题思路

①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紫琅中学 语文导学案

年级:

高三

设计:

唐晓义

审核: 赵威

时间:2010.11 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紫琅中学 语文导学案

年级:

高三

设计:

唐晓义

审核: 赵威

时间:2010.11 不久,传出该县拟建教学大楼2栋,建设金额多在千万元以上。一时莫副县长门庭若市,但均被莫县长拒绝接纳。

正在不少老板绞尽心思寻找机会之时,莫县长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并现场拍卖,一时人头攒动。据传莫县长的书法拍卖收入达40万元之多。

莫县长的书法拍卖,一时在县里舆论大哗,议论纷纷。有人说,公开拍卖,正当收益;有人说,借拍卖为由,搞个人利益。上访信如落叶飘进市纪委。[来源:Ks5u.com] 就在市纪委派人调查莫县长卖字一事之时。某小学的教学楼全线竣工,500多个学生娃娃喜迁新校舍。而建校的资金缺口,正是莫县长卖字所得。而莫县长的收入全由学校财务现场收取,有学校收据为凭。

很快,市晚报以大篇幅报道此事,尤其是对莫县长筹资一事,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莫副县长声名大振。

年底,县政府换届选举如期进行,莫县长不但未被人大代表否决,还以高票当选,听说比县长的得票还多了两票。

至于该县投资千万建校一事,纯属传言。并未列入县政府建设议程。

11.文章里写道“说起莫县长的毛笔字还真不赖,年轻时,莫县长就是省书法协会会员,还在全国书法大赛得过大奖哩。”请你谈谈小说写这个有什么作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刚开始,莫县长三十万元都凑不齐,私营业主不帮忙,后来为什么莫县长卖字能得到四十多万元?(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莫县长筹资建校的方法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你根据全文概括一下莫县长的人物形象。(7分)(每小组三号到黑板展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篇十

教案

教学目标: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明确地位

1、通过表格展示近三年全国卷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查

三、常见设题模式

1、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4、分析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5、通过人物分析主题思想

四、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1、常见题型

(1)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请概括出某某的主要性格特点。(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某某人物形象。

2、答题方法

第一,首先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第二,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三,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第四,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五、实战演练

1、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木笛》 明确: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明确: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1)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的人。这主要表现在:他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纪念碑前的吹奏表现出他出色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乐团录取也证明了这一点。

(2)朱丹是一位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的人。这主要表现在:宁可落选也不愿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吹奏欢乐曲;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曲。小结:

答题格式1: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品质)

总评 答题格式2: 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总评+具体解说

2、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马兰花》 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

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六、作业布置

完成专题集训22的小说(1)

一、(2)小说中的秋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回娘家》)

11.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篇十一

夏一刀本名夏新祥,高中毕业。十八岁开始成为泥瓦匠。后来开始转行做装修,现在为某装饰公司项目经理。丰富的人生阅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各种素材。夏一刀从初中时代开始迷恋文学,对文学知识的积累主要是碎片化的阅读。在雨天、中午、深夜街道的简陋条件下,在朋友打牌、逛街、喝酒的时刻,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如痴如狂地练习写作,并与各种文学创作者交流心得,快速提高。日积月累,他的学习经历和阅读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科班出身的一般大学生。他从发表一些小品文开始,逐渐向散文小说等领域进军,近年来,受武陵小小说文化思潮的影响,夏一刀开始创作小小说并一发不可收拾。现已发表小小说近百篇。

从夏一刀的人生阅历中,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出身农村来城里打工的作家,是怎样在简陋的学习环境中用生命创作的。他融入生活,拥抱文学,热爱生命,创作艺术,并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谱写出通俗流畅,深受广大读者追捧的华彩篇章。

2015年,夏一刀在《桃花源》发表的小小说《野猪横行的日子》被《小说选刊》转载,获得小小说界的一致好评。这篇作品写的是在文革那些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身为队长的父亲在饥饿的驱使下,为了让村民吃一口饭,带队偷窃公共粮食,并有意造成野猪横行的假象,以此来达到少交公粮,迷惑上级的目的。但最终事情被揭发,父亲因而遭受非人迫害。作品虽然写的是一个乡村小故事,但这个小故事却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涵,触及当时的政治层面,有着很深的关于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塑造了鲜明独特的父亲形象。

首先作品标题《野猪横行的日子》巧妙而又深意。野猪表面上是危害农作物的动物,实际上读者还可以作更深一层的解读,暗示当时社会恶人当道,就像野猪一样横行,标题意味深长。其次,父亲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作品一开始就写父亲经常教育自己的三个孩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父亲高大的形象深入孩子心中。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父亲,为了达到少交公粮的目的,却撒着弥天大谎,不仅欺骗县上来的领导,还领着一帮村民,在晚上大肆偷窃队里的粮食,并造成野猪糟蹋的假象来迷惑领导,这分明的表里不一,嘴上说的是一套,实际上行动的是另一套。然而了解那个时代的人再清楚不过了,父亲这些做法是时代所迫,是村里人的生存所迫。父亲冒着政治上,人格上的极大风险,只不过是想让村民少饿肚子。父亲不仅是一位诓骗者,而且是一位敢作敢为,敢担当的好队长。

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时用了很多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生动细节。如”爹出早工回来,拖起一个土坯碗到锅里盛粥,站在灶边,呼噜噜一阵响,一碗水一样的稀粥就到肚里了……“一个有着三个孩子的父亲,在那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父亲只有默默地隐忍和付出,而父亲的这一切只有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又如作品中的我对野猪的好奇,在月夜里想对野猪弄个究竟,不想看到的却是父亲带领村民偷玉米。我感到非常吃惊,父亲在心中的形象轰然倒塌。写到这里,作者又很好地插入了一个细节“父亲赤着膊,挥舞着大手把掰下的包谷集中到一起,然后一遍一遍地数,之后一个一个地分给疤子们”父亲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偷包谷,原来他不是给自己,而是给村上填不饱肚子的村民。读到這里才真正理解父亲的用意。父亲是一个具有大爱的人,作品挖掘出在饥饿年代底层干部闪光的人性,让人们还留有一分余温。但我不懂,我举报了父亲,父亲遭到了非人的折磨。这里作者写道“跪下,县干部一声断喝。父亲跪下一条腿。一个干部飞起一脚将父亲的另一条腿踢弯下去”。父亲只是跪一条腿,头高高地昂着。父亲是队长,他不领罪村民就要遭殴打,为了保护村民,他只有挺身而出,他绝不向恶势力低头。作品很好地写出了父亲内心的纠结和挣扎,同时,我们也看出了父亲大义凛然,一人做事一人当的豪迈。作品《野猪横行的日子》就这样真实地写出了父亲人性的善良,敢担当这些闪光点,这在一篇小小说里是难能可贵的。

还有他的另一篇小说《男人皮军》,讲的是一个在建筑工地做小包工头的五好男人,与发廊小姐的相爱,抛家弃子,最后落得鸡飞蛋打的故事。表面上看皮军喜新厌旧,为了发廊小姐,不惜抛弃妻子净身出户。实际上皮军是一个敢爱敢恨的敢于承担敢于追求真正爱情的男人。两年后发廊小姐离开了他,他前妻也原谅了他,几次要求复婚,皮军完全可以回归家庭,但他拒绝了,皮军虽然孤独,什么也没有了,但他留下了自尊。

《老人与井》写双目失明的老人拿出自己一生的积蓄给村民打井的故事。故事的内涵也很深刻。老人一定要在老井善卷井原来的位置打一口井,这是很有深意的。在武陵,善卷被称为德祖,(道德高尚的祖先)。而老人正是传承了德祖的遗风,临死之前也要善泽乡邻。黑牛也秉承了这一美德,最后不折不扣地找到了善卷老井的位置,完成了瞎伯的心愿。这是善的传承,也是善的延续,我们既看到了武陵人的厚道,也看到了武陵美好的遗风。

小说历来是以塑造人物形象取胜的,小小说同样具有这一特点,但要这小小的篇幅里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难度非常大。夏一刀不但做到了,而且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成功和有深度,我们可以看出他创作的功力,夏一刀的创作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我们希望看到更典型更丰满的人物形象出现在他的笔下。

上一篇:互相关心的作文500字下一篇: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