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教后反思(共12篇)
1.《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教后反思 篇一
《掌声》的教后反思
我是一个有着梦想的教师,骨子里有着一颗不断上进的心。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积极钻研。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绿盛的这2年中,我有幸诚拜了多名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为师傅,为了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所突破,我成功的加入了很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xx名师工作室”。在多位师傅及工作室成员的指导下,我多次上课、反复磨课、再三修改教案。终于,我于5月18日上午又一次在学校的录播室里成功地完成了《掌声》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下面我就从今天这节课谈谈自己的反思:
《掌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女孩小英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从此内心很自卑,“总是默默地独自坐在教室的一角”。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让她上台讲故事,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当她犹豫再三“一摇一晃”走上讲台正紧张害怕的时候,想不到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开朗自信,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以小英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言简情浓,透过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词句,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小英的内心变化过程。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整堂课中,我以小英的来信为线索贯穿教学,通过细读文本的几个细节:“之前的小英是个怎样的女孩?后来小英有了哪些变化?故事会上,小英的动作和神态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信息?两次掌声分别表达了同学们怎样的内心语言?在教学中,我通过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理解中朗读,感受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理解了两次掌声的含义。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去与文中人物展开对话,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通,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去品味、感悟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和谐交融。教学中,我以“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会说……”、“如果你是小英,你会想……”、“如果你是小英,你想说……”等一些假设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
一堂课的成败,关键在于孩子是否对这堂课感兴趣,因此,在复习导入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创设了情景,多种游戏复习之前的生字新词,比如:青蛙跳伞、走迷宫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走入我的课堂,既营造了课堂氛围又和谐了师生关系。
课后,我询问自己:今天,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吗?今天,学生的基本技能(听、说、读、写)有没有落实?今天,孩子们的收获到底有多少?答案是肯定,但是有的地方我落实还不够。总的来说,这节课我上得比较成功,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我的教学语言有时还不够精准,个别化教育还不够深刻。这次上课,虽然教学上有一定创新,但是力度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会不断向那些优秀教师们学习,期待下次的公开课我会比这次表现更出色。
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教后反思 篇二
在执教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四则混合运算时, 笔者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结构、认知特点和已有相关的知识基础, 教学中紧密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引导学生直观地去探究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让他们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大部分学生都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 笔者发现还有少数学生在计算四则运算时会经常出错, 现将他们常见的错误列举如下。
一是有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算顺序的错误。例如, 有学生在计算“100-100÷5”时, 是这样运算的:先算100-100=0, 再用0÷5=0!在计算“60+40×5”时, 则直接写成———“=100×5=500”……这部分学生意识中的运算顺序就是“先加减, 后乘除”, 或只有“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 甚至于把加、减、乘、除的运算都当做是同级运算。笔者通过与学生交流后, 发现学生出现这样错误的主要原因是, 他们没有认真地对算式中优先计算的运算顺序进行分析与判断, 而是仅凭算式中某些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没加思考地计算的。如在计算“100-100÷5”时, 有的同学认为“100-100”得“0”, 再用“0”除以5得0能算得更快!而在计算“60+40×5”时, 他们觉得“60+40”的和刚好是100, 100乘5算起来也很方便……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笔者认为, 这与学生认为“四则运算无非就是快速地算”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们还没有真正体会到四则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价值。
二是有少数学生在四则混合运算时经常会造成计算错误, 甚至写错运算符号。笔者认为, 学生或许是厌学, 或许是对四则混合运算缺乏兴趣, 计算时情绪低落, 甚至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和厌倦心理, 从而造成计算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的分配不合理, 知识的迁移不及时等。
三是部分学生因为口算、笔算能力不过关, 从而造成计算的错误。笔者认为这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口算、笔算基本功的训练, 或者学生自身对数学缺乏兴趣有关, 使得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不高。
结合小学四则运算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 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一些反思。因此, 教师在教学四则运算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应该采取如下的教学策略或措施, 供同行借鉴。
(1) 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识题、识运算顺序、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相关知识, 认真做好复习巩固的工作, 然后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如教材中的例题) , 通过精彩有趣的故事、生动形象的比喻, 丰富多彩的游戏等, 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四则混合运算正确计算的愉悦,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千万不要将精力集中在枯燥的说理上。同时, 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 可组织学生玩“24点扑克牌”游戏,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的抢答比赛。这样, 一方面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游戏的抢答赛活动, 使学生复习和巩固加、减、乘、除的相关运算, 提高他们的口算和心算能力, 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道理。
(2) 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 能大胆发表意见。教学中,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进行整理, 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 把握相关知识、内在联系, 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完成教学目标, 而不能让学生对相关运算规律进行死记硬背, 应通过理解而记忆、通过训练而熟练, 进而实现学法的迁移。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 教师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 尤其是陶冶学生的数学情操, 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良好情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并给予适时的表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师既要强调算法的多样化, 同时, 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体差异, 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3) 要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基本的四则混合运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都使用, 教师要让学生对算式的意义加以了解, 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例如, 商店买东西的购物票;餐馆吃饭之后的餐票等, 让学生寻找、发现进而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4) 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易混易错的题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对比, 促进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数学学习习惯, 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 感受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兴趣, 促进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形成并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5) 不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让小学生了解计算器的特点, 适当利用计算器进行训练是必要的, 但是, 应用的场合和使用的范围是有所限制的。教学时发现有部分学生在练习时经常使用计算器计算, 虽然答案正确, 但是对“算法”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切地。由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基本运算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 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适当地限制学生用计算器来计算, 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笔算、口算和心算能力。
小学四则运算在新课程改革中, 简化了教学内容, 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教学的重点放到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算法上。但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往往发现学生的计算速度降低、准确率不高。所以笔者认为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 要求通过教师灵活的教学策略的运用, 力求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从而促进学生在对四则运算的充分感知、感受和感悟中, 逐步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提升数学素养。
3.《陈涉世家》教后反思 篇三
一、回顾为教这课,我所做的工作
1、 准备阶段
我自认为是一个勤奋的老师,是一个对工作负责的老师。每上一篇课文都是准备充分后再开始上课。当然《陈涉世家》也不例外。首先,我对文章起码通读了3遍以上;然后借助注释,理解大意,把握内容和情感;接着,利用相对有权威性的《教师用书》完善对内容的理解;接下来,利用网络查找该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篇,以便进一步补充对文章理解,同时可以借鉴别人教学中的精彩环节;最后,要在备课本上写好体现教学环节的教案,做到讲课有条不紊。
2、教学过程
首先,用精心设计的导语引入课题。在导语设计上,我力争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安排学生说说记忆中的历史人物,并用简洁的语言概况他们的特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安排学生反复阅读
先是自读,要求试着读准字音;然后,老师强调生字读音后再让学生读,不仅要读准字音,同时试着读出停顿;接着,全班齐读;最后,抽读。
再其次,让学生借助已有的文言翻译的方法,积累的文言知识,和课下面的注释,自己疏通文章。
接下来,让学生提出词句障碍,老师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翻译文章,同时,顺便理解内容和情感。
最后就总结内容,情感,重点词句。
二、重读《课标》和查阅相关文言文创新教学所得
1、教学的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用同一种模式组织教学。
2、文言文教学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
3、文言文课堂教学实况,对言和文的关系处理, 要“言”“文”兼顾,不要重“言”无“文”型。着重字词句翻译及串讲,把“文”弃置不顾,没有“文章、文学、文化”的影子。
4、注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轴,活动为主线,诵读为核心,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作用在于指出路径,不可代替学生的体验感知过程。
一句句经典的论点,如棒槌一锤一锤敲击着我的心,我慢慢醒悟了在《陈涉世家》教学中的不足。
三、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
1、我的教学过程安排,基本上是采用的文言文教学的固定的模式。
当做完导语引入,就介绍作家作品常识,之后,不用我这老师安排,同学们都知道该依次干什么,这样机械、呆板、没有创意,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2、倡导了自读,表面上注重了让学生动起来,可仔细一分析,没有真正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怎么调动得起学生的积极性呢?我在教《唐雎不辱使命》时,我便特意设计了体会人物说话语气来读,让学生模仿表演,虽然读得各式各样,但学生积极性很高,也在大家互相评价基础上明确该采用正确的语气,利于内容理解。
3、对于质疑、讨论,我没有放手让学生进行。
所谓的质疑,我安排在词句的理解环节上,就是简单的让学生问不懂的词句,老师回答;或者老师为强调重点词句而进行的提问,学生基本上不动脑筋也能回答的。这样形式单一,思维简单的质疑,久而久之,学生们能有多大兴趣呢?当然,词句有疑问应该质疑,可是,应该将质疑扩大到整个教学环节中。如,讲到“苟富贵,勿相忘”时,如果设问一下,陈涉在以后发达了,真的做到了吗?学生就会众说纷纭,老师就趁此机会说,欲知结果,请看课后练习的课外文段,这就激发学生对后面知识学习的兴趣。老师质疑有如此作用,学生质疑会怎样呢?我还清楚地记得多年前,我搞了一节特别的提问课,让学生们对最近一周所学内容有疑问的地方提问,学生问题很丰富,涉及面广而深。其中就有《陌上桑》中描写罗敷的美貌,一个学生就问,罗敷真的就有文中吸引众人那种程度的美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积极性很高,议论纷纷,最后,我归纳说,这有文学作品的特点的体现,运用夸张修辞,同时也是体现文章写作的用意所在,即更能体现罗敷美好品质。
讨论基本上是:我说,学生听,然后问问学生是否同意或者弄懂。这导致学生不可能真正的参与讨论,讨论就流于形式了。表面看起来学生活动起来了,实质上是美化了的“满堂灌”, 没有走出“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因为缺少探索和研究,绝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于是,我想到了李镇西老师讲《给女儿的信》当中,对同样是相对简单的字词处理就很有艺术性,首先让学生说说读中不懂得字词,让其他学生来解答;对于需要注意的字词,老师要加以强调或者补充。
4、重“言”轻“文”,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字词的理解积累上,而不自觉地淡化了对文本的“文”的教学赏析。
在文言文中,影响学生成长的决不是哪个文言词或者句子的解释翻译,而是文章蕴含的深邃思想。在这一点上,我恰恰就没有引起注意。回顾《陈涉世家》漫长的6节课的内容安排,其中有4节课左右时间在进行文意的疏通,对于个性鲜明的主人公陈涉就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形象,没有深入去分析这一人物,感受人物独特的形象。现在想来,如果设计一问“在文中陈涉表现出了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学生可以找到相应的语句,并且可以分析讨论出陈涉的形象,有利于对人物把握。也可启发学生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着眼于对“语文”的全面内涵的理解。不仅仅要关注语言的理解(文言到白话的翻译),还要重视古代汉语独有的语言魅力,更要重视古代汉语中强烈的文学因素文化因素对提高语言素养的影响。只有这样,文言文的学习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总而言之,经过认真深入的反思,我明白了,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该有所改变:即在设计读的时候应该有所针对性,不能盲目的读,要么教师提出有关问题,进行重点阅读,要么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再读;对于质疑和讨论,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老师一定不能怕耽误时间,进行缩减甚至是包办,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还得注意加大“文”的教学比重,减少“言”的课堂占有率。
4.《练习3》的教后反思 篇四
《练习3》的教后反思
练习3中的语文与生活。这一组练习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红楼梦》中描写“笑”的片段;第二部分是选词填空;第三部分是填写笑的各种形态。学生对于我国的四大名著是如雷贯耳,不过真正读过《红楼梦》这本书的却是寥寥无几。第一部分,《红楼梦》的片段主要是围绕众人笑的神态展开的,这部分我通过让学生揣摩文字、表演欣赏来展示各种各样的神态,再加上我对这些人物关系的解读,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笑尽显人物的个性。第二、三部分,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还那么有模有样地表演了几种笑,嘿,这一招可真灵!学生的热情被点燃了,他们中很多的学生都表演了,还有的学生饶有兴致的`猜,教室里洋溢着欢乐的笑声,当然做题就是小菜一碟了。在填写完课文上的题目后我又让学生交流“你还了解哪些有关笑的词”时,学生的热情很高涨,收获当然不少。
5.《梅花魂》的教后反思 篇五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利用以前在讲读课文里学到的理解文章的方法,来自学课文,老师只作点拨,引导。教学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首先,进行多形式读,通过默读、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提点学生用恰当的语调、感情读出外公对我说的“语重深长”,我听到回国的“欢乐”,外祖父训斥妈妈的“生气”,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分别对悲伤,为深入领悟“花魂”,爱国情打下基础。其次,扶放结合,读议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文中五个小故事,我详细指导学生理解第一个小故事的方法,抓重点词、重点句外,再辅以问题导读,使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其他四个故事则由学生通过读书后自画重点词、重点句,自设导读问题去逐一理解,培养学生的学法。最后,抓重点词、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爱国之情,文中写外祖父,一遍又一遍“我”唐诗宋词,分外爱惜黑梅,不能回国时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郑重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黑梅图,回国分别时“我”觉得外祖父衰老了许多,而且泪眼朦胧……都是体会外祖父强烈的思乡爱国的重要的词句,在讲课时让学生细细品味。不足:一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对有些重点句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更深地理解它深层的含义,我想,应该还是读得少,虽然课堂上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但是学生不是用心在读,而是为了读而读,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
6.《春雨的色彩》的教后反思 篇六
外面滴滴哒哒地下着春雨,点缀着我班学生绘出的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大地”。下课铃响了,我和学生都舍不得离开课室,激动地望着满黑板的春天。
好一个乐融融的春天!《春雨的色彩》把学生带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往为了训练学生说话能力,都注重让学生“说”。而在这一节课里,我却让学生把心里所想象的用手“说”,即淋漓尽致地画出来。果然,我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创设春雨绵绵的意境,在黑板上方画了几滴春雨,把整块大黑板交给学生:“春雨下来了,大地会是怎样一幅美景呢?你能把她画出来吗?”学生立即“哗”的一声,跃跃欲试要一展身手呢!我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把自己想象的说出来,才自主上黑板把它画下来。顿时,学生像炸开了的锅,有的学生画绿树,有的画花儿,有的画一间屋子……渐渐的,黑板上满满地装着柳绿花红的春天。连平时最内向的钟盛聪同学也怯怯地上来画了一架飞机。我乐极了,灵机一动,说:“哗,同学们心里的春天真美,我现在是一名记者,要去采访你们。”于是,我走到班长谭梓君的跟前问:“你为什么要画屋子呢?”“这么美的地方,如果能住在里面那该多好啊!”我笑了:“我也很想住在这样美的地方。”有了班长为例,我又抓住时机锻炼钟盛聪同学:“你怎么会想到画一架飞机呢?”钟盛聪先是低着头,在我的鼓励下,终于说:“大地这么美,会吸引远方的朋友都乘着飞机来观看的。”我一愣,多聪明的孩子呀!平时怎么就粗心没有发现他的闪光点呢?我连忙给他鼓掌:“你的想像力真丰富!”其他同学也使劲地鼓起掌来……
五颜六色的粉笔,一下子就把黑板变成有声有色的.大地,配上轻松愉快的乐曲,课室早已被浓浓的春意包围着。看着乐呵呵的孩子们,看着“大地上”的房子、花儿、草儿、树儿,甚至彩虹、小鸟……我乐不拢嘴,多聪明的孩子,多巧的手!
7.课文《放小鸟》的教后反思 篇七
在教学《放小鸟》这篇课文时我主要引导孩子揣摩人物内心,感受人物情感来理解课文内容。在第一自然段中,小鸟不吃不喝,一动也不动,我就请孩子们想象,这只小鸟为什么会这样,它在想些什么。孩子们有的说:“小鸟被关在笼子里,见不到妈妈了,是多么伤心啊!”有的说:“小鸟被关在笼子里,不能和朋友们一起玩,多么孤独啊!”还有的说:“小鸟被关在笼子里,不能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了,多么难受啊!”说得多好啊!孩子们都能感同身受。在第二自然段中,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我就请孩子们展开想象,小鸟和妈妈见面时会说些什么?从而体会到小鸟和妈妈的焦急。最后我把小鸟放回大自然后,我又让学生想象我和小鸟在分别时会说些什么,从而体会到我和小鸟之间依依不舍的感情。整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了爱鸟护鸟的重要。
8.《老人与海鸥》的教后反思 篇八
这节课在备课时,我依据单元主题、教学目标、课后习题来设计教学, 设计的两个教学目标,一个是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这是本课重点,另一个是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围绕这两个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时,我通过引导学生查资料、抓细节、想画面达到了理解课文主要,在写作方法上,我引导学生通过抓人物语言、外貌、动作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本节课,我在读的设计上,可谓下了一番功夫,不同形式的引读,达到了很好理解课文的目的。这在以前的课堂上,很少尝试,但本节课的尝试,效果真的`不错。
其次,本节课在小结语、过渡语的设计上,我也下了一番功夫,有了他们的串联、总结,感觉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课堂上,总的感觉,学生学的投入,效果不错。特别是需要学生感悟、想象的内容,超乎我的想象。当老师在备课时,准备的很充分、很到位时,效果真的就比平时好很多。
不足之处:才上课时,由于慌张,竟然忘了书写课题,后来发现后,赶紧补了上去,看来心里素质还不行。
9.大班《垃圾知多少》的教后反思 篇九
1、活动中的优点
(1)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又回归到幼儿生活。活动产生于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有关垃圾知识的了解及垃圾分类标志的设计与运用,解决了遇到的问题,并在实际使用时不断修正、巩固与完善。例如,幼儿每次扔垃圾都会看自己设计的标志。有一次,我准备扔废纸,傅弘毅还提醒我:“老师,纸要扔到可回收垃圾桶中。”说明垃圾分类的意识已自然地植根于幼儿生活中。
(2)在目标和活动形式的确定上,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的内容符合幼儿兴趣,同时又具有一定挑战性,有利于幼儿动手动脑。
2、活动中的不足
(1)进入垃圾桶标志设计的环节有点急,对垃圾桶标志的分析不够深入,造成刚分组后孩子们不知如何人手,思路不够清晰。
(2)活动在星期一进行,周末没有提示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垃圾问题,让幼儿对上周的活动有所遗忘,也为幼儿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主要内容
1、活动目标明确,教师指导重点突出。活动过程的展开有层次性,从前期铺垫,到设计标志以及在生活中运用,活动层层深入,教师能够比较明晰地把握每个层次活动的重点并给予幼儿相应指导。
2、注重发挥墙饰的支持作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能判定某物品是属于哪一类垃圾时,能够主动参照班级的墙面布置帮助自己判断,从这点来看教室内的环境布置起到了很好的隐性教育作用。
3、教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把握得不够充分。活动中幼儿不是很清楚地知道不同类的垃圾具体有什么,因此在画垃圾标志时幼儿的速度有。白慢。同时,在设计好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类垃圾的图形标志。巩固幼儿获得的新经验。
4、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口语化。教案上的文字不适宜直接作为教学语言,对于幼儿来讲比较难懂,教师应该使自己的语言更好地为幼儿接受,为教学服务。
5、建议教师在选择活动材料时关注幼儿已有经验。活动中铅笔芯的仞子难度大了一些,类似这样容易引起争论的材料、没有定论的材料尽量才要提供给幼儿。可先引导幼儿探究更多的、分类明确的垃圾材料,可以翅渐拓展到生活中常见的、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中的物品。
综合评析
1、活动产生于幼儿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又自然地走向生活实现了“生活教育”的理念。教师能够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西时地引导幼儿进行相关经验的拓展,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幼儿将获得雕相关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真正体现了《细则》中提出的“教荫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的精神。
2、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目标明确、条理清楚,当幼儿郇表现出乎教师的`意料时,教师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引导幼儿运用已有丝验自发地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能够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将幼儿收集的资料以及在每次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梳理学习经验,而且能够将小组的学习经验传递给班级中的其他幼儿使同伴之间的学习资源能互相分享。
10.公开课《诚实与信任》的教后反思 篇十
《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课文主要是“留字条”和“打电话”两部分内容组成,特别是课文的第二段(对话部分)是文章精华所在,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在教学中,我以“诚实与信任”作为突破点,整个教学过程紧扣“诚实与信任”及其内在关系,并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启发学生探究“我”在所发生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诚信品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真切感受,从而让学生突破了感悟的难点,认识到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一道理。
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同时注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临听“我”的心声,通过读读、谈谈感受、理解,从课堂的生成来看,学生能从诸如“感谢”“歉意”“感动”“不小心”等词中体会勇于承担责任的诚实、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品质。从而深切地感悟出作者我与小红车主互相之间的诚信的可贵。整堂课中我也适时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在“事故原因――事故责任――留字条”这部分中逐步品词悟句导出我的诚信品质的处理上总不尽如人意,原因为:我们语言文字设计训练的“落脚点”还是要在于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是否真正符合学生年段、年龄的特点以及已有知识的储备,语言训练更应基于文本与学生的实际,训练点的设计除了更好地为文本的中心服务外,也更应让我们的学生“够得着”……我们的教学最终真正是服务于学生的,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就是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方向。真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11.《孙中山破陋习》的教后反思 篇十一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讲述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姐姐被迫缠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
由于年代的久远,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体会,所以我重视了课前的铺垫。为了让学生们更真切地感受到缠足给姐姐造成的伤害,我补充了许多关于缠足的资料:“我们把这些小脚称作“三寸金莲”,相当于十厘米左右。是不是比同学们的脚小得多?封建社会,女孩到了四、五岁左右就要被缠足。为了使自己的.脚不长大,她们有的在脚底下垫上锥子走路,有的垫上碎玻璃或者是打碎的碗片,好让自己的脚腐烂,不长肉。同学们,听到这儿,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学生们联系自己以前受过的伤害,如手指被刀子割破、不小心被针刺了一下、手或脚不小心被玻璃划破了等,进一步体会到了缠足给古代女子带来的伤害之深。
12.黄山奇石的教后反思 篇十二
看到《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便有些犯愁,要知道,在老教材中,它是第六册语文中的一篇文章,如今成了新教材第三册中的课文。第六册和第三册,中间相差三个学期,学生的知识面、阅读理解力,肯定差很多。学生对黄山风景区也不太熟悉,回忆过去,让学生读读课文,找出课文写了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学生并不感到困难,可这对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能行吗?我该怎么开展教学呢?
为了让学生对黄山风景区的美,有一个初步的感受,我在课的一开始,出示黄山四绝的图片,并进行介绍,学生的.兴趣被一下子激发起来了。然后自然地引入到课题,让学生对课题进行提问,学生提的问题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于是我就让学生边看媒体边思考他们提出的问题,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教后反思】推荐阅读: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后反思12-15
每逢佳节倍思亲课文教学反思08-09
每逢佳节“粽”思亲祝福语11-04
每逢佳节倍思的教学设计10-12
中秋佳节中秋佳节作文600字11-23
佳节又重阳10-31
中秋佳节贺词11-06
中秋节文章:中秋佳节倍思亲08-25
新春佳节贺岁语11-25
小学作文:元宵佳节12-04